第3讲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及民族工业的发展.pptx

合集下载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72506ppt课件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72506ppt课件

背景
洋 时间 务 运 口号 动
阶段 性旗

指导 思想
第二次鸦片战争及之后的内忧外患 清政府内部分化,洋务派与顽固派形成 慈禧太后暂时支持洋务派和总理衙门推动 西方先进技术传入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师夷长技以自强
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自强 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求富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洋 洋 销布棉”、者,洋 , “棉 十 闽思棉“ 室 产考花其 而 之:价质 九 土既 。 布洋 跌美”…布 必…,因涌 将不其此入 带能价,出、 来复“口无 什廉江。纱 么,浙”民之可 问间棉纺 题之 布、?买 不洋 复布畅、
材料三: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棉布三分之一。吾村 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削减大 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
积 •引进技术,培养技术工人和近代企业管理人才
极 •客观上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洋 务
影 响

•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 •瓦解本国的封建自然经济
运价
资金少
技术依赖

失 管理因素(腐败和低效)
败 顽固派阻扰 原 国家外部环境恶劣 因 洋务派自身的阶级局限性(旨在维护清王朝统治)决定其对西
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增加,其 中棉纺织品占主导
我们从材料中可以 中国民间洋布畅销,土布市场严重萎缩 获取哪些信息? (质量与价格对比)
民营纺织业和家庭纺织业严重衰落
材料四:《中国土特产产品出口统计表》 单位:吨/年平均
时间
茶叶 生丝
1840年前 5000 5000
1845年 8010 13220
轻工业
轻工业
材料十七: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前半期的20多年 间,民族资本工业约有160多家,投资额约460.5万元, 主要是缫丝、棉纺、火柴等轻工业。又创办采矿业20家, 投资额约261万元,以上两项合计,不过721.5万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工业的曲折历程教育课件PPT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工业的曲折历程教育课件PPT

1.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辨析】自然经济也称小农经济,表现为农耕和家庭 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主要满足自我消费和基本 生存条件,具有封闭性、保守性和滞缓性,缺少活力。 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虽已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 济逐步破产。这主要表现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 各种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使中国 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农产品日益商品化,破 坏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结构。
2.民族资本、外国资本、官僚资本
【辨析】 “中国近代工业”中的“近代”不是指其产生 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而是指其使用机器生产而非 手工劳动。民族资本、外国资本、官僚资本都是属于 近代性质的企业,但它们又是有根本区别的。
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 压制,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陷于困境。但它是近代进步 性、革命性的经济成分,瓦解着封建自然经济,对外 国资本的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也为中国的社会变 革 ( 维新变法、辛亥革命பைடு நூலகம்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 提 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但自然经济发展趋势是逐渐走向衰落解体。但整 体而言,其瓦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直到新中国成立 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国家 进行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对农 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自然 经济最终消亡。
【运用提升】据记载: 1862 年烟台开埠之时,美国商 人将草帽辫 ( 制作草帽的初级产品 ) 手工编织方法教授 于当地农民,先仅限于烟台一隅,后逐渐普及山东全 省和华北一带。中国草帽辫输出值在 1911 年突破白银 1000万两。对这段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摘自卞宝第《卞制军政书》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课件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课件

千年剧变: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自然 经济逐渐解体
解体的原因
① 倾销商品(以洋纱、
略列 强 经 济 侵
洋布为主) 纺与织分离, 耕与织分离。
家庭手工业 衰落破产与 农业分离
(劳动力)
② 掠夺原料(以丝、 农业生产日 益商品化
茶为大宗)服务于资本 主义市场。
一方面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 了条件,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 的发展,(积极);另一方面中国成为资本 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消极)
求强
求富
北洋、南洋、福建海军 京师同文馆,詹天佑、唐 国安等
筹划海防
培养洋务人才
洋务运动的评价:
正方: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大规模实 践的开端,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 发展,所以它是成功的。 反方:洋务运动欲以先进的生产方式维 护落后的封建体制本身就是矛盾的,它并没 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所以它是失败的。
自 然 经 济 逐 渐 解 体
(市场、原料)
影响?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三十年改革:洋务经济的刺激(19世纪60—90年代)
什么是洋务运动?它 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挂西学,学中学”
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至 90 年代这几十年中,清政府一些洋务 派官僚以“自强”和“求富” 为口 号,在军事、政治、经济、教育及 外交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运 动,史称“洋务运动”。




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原 因是什么? 表现在哪些方面?
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输入与输出”
“蒙在鼓里的公鸡”
“粤省民间素用花生油,山田…多种杂 粮,而花生之利为最。山农贫苦,以此为 生,花生既收,必须榨制工作万千籍以糊 口…自火油(煤油)盛行,相形见继,销 路愈滞,价格日昂。种植少则害在农,榨 制稀则害在工,贩卖微则害在商。” ------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 以材料为例,这段材料说明了外国商品 输出对中国的消极影响是什么?

第3讲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及民族工业的发展

第3讲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及民族工业的发展

侵蚀。
(3)封建主义的束缚。
一、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史料一 机器缫丝创于简村堡陈启沅,名曰“丝偈”,以其用机器也;又 名“鬼”,认其交洋人也。 ——《南海县志》1910年 史料二 公司是私家经营,职工有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一百人。 ……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股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与日本纸 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已濒于停业——希望它只是暂时停业。 ——《海关十年报告》(1882~1891年)
2.两则史料中介绍的工厂、公司是什么性质的企业?请再举一个实例。
【提示】 性质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例如:上海发昌机器厂。
3.依据两则史料,分析影响该性质企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 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束缚。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史料一 中国资本家组建的一个公司,使用外国机器,并聘用了日本工程 师和技师,从英国买了新发动机和锅炉。又一家私人经营的公司,职工有外 籍技师1人,中国职工100人…… ——《海关十年报告》(1882~1892年) 史料二 1921年至1925年,五年间,华商纱厂停工清理者有13家,出售者 有25家,破产归债权人接管者有15家,出租改租者有33家。 ——邱树森主编《新编中国通史》 1.史料一体现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显著特点是什么?有何影响? 【提示】 特点:在技术等方面严重依赖外国资本主义; 影响:受制于外国资本主义,发展艰难,在革命过程中,表现出软弱性和 妥协性。 2.史料二中华商纱厂停工、出售、改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有何启示? 【提示】 原因:一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启示:近代化的前提是民族的独立。
(2012·湛江调研)右图所示为民国35年的一副对联,此种现象说明( )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并不顺利 B.作者主张要像彭祖般长寿 C.当时国统区是太平新世界 D.作者满意当时的社会状况 【解析】 本题考查调用知识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时间信息 应该是1946年,材料中“彭祖八百岁,没吃过这么贵东西”的现象主要是由 于当时通货膨胀而导致的物价飞涨。 【答案】 A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课件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课件
(三)代表人物:
中央:奕訢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四)成就:①创办军事工业
②创办民用工业 ③筹划海防
(五)评价:④培养人才
局限性:未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进步性: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②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③推动了中国的早期近代化
- 近 代 中 国 社 会经 济结构 的变动 课 件( PPT优 秀课件 )
(一)民族工业的产生 (19世纪70年代)
地主
张老汉
张老三
张老大 (打理家族事务)
(大地主)
(嘉兴县令)
张老二
(经商、买办) 官僚
商人
- 近 代 中 国 社 会经 济结构 的变动 课 件( PPT优 秀课件 )
- 近 代 中 国 社 会经 济结构 的变动 课 件( PPT优 秀课件 )
爹,这些年我们从乡下收购的棉花是越来越少, 大多数都被洋人打劫了,棉布也竞争不过满大街 的洋布,生意大不如从前了。 是呀,我也正想琢磨个好路子挣钱,你们有什么 好想法? 爹,你看租界里那洋人的厂子一冒烟,银子就哗 哗地赚!
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经济结构的变化
(一)传统经济结构
福贵 喜儿
《天仙配》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绿水青山带笑颜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从《天仙配》 的唱词中反映出 古代怎样的经济 结构?有何特点?
(1)传统经济结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 (2)特点: ① 以家庭为单位
② 耕织结合(男耕女织) ③ 自给自足
- 近 代 中 国 社 会经 济结构 的变动 课 件( PPT优 秀课件 )
三、民族工业的出现和艰难发展
这要从1876的除夕 说起。福贵到舅舅张老 汉家过年,吃完团圆饭 后,舅舅一家开始谋划 来年建一个纺纱厂。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课件03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课件03

第二单元 第10课
二、洋务运动与官办企业 1.背景 (1)内忧:19世纪50年代~60年代,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2)外患:西方列强的侵略。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的重 (3)认识: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 __________________
要性。 求富 西方先进技术 (4) 目的:“ 自强 _____”“____ ” ,企图利用 _____________ 来 继续维护其封建统治。
影响。
3 .简述洋务企业产生的背景、目的、主要企业,分析 洋务运动的影响。 4 .简述民族工业出现的时间、原因、代表性企业、影 响。 5 .简述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时间 、原因、著名企业 家、特点、影响。
第二单元 第10课
整 体 感 知
第二单元 第10课
本课第一目“经济结构的变化”,主要讲了鸦片战争后 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自然经济开始 解体。第二目“洋务运动与官办企业”讲了近代工业的起步
第二单元 第10课
三、民族业的出现和艰难发展
1.出现
70 年代前后。 (1)时间:19世纪_____ (2)原因 ①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客观上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 外资企业 洋务企业 的刺激。 ② 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发昌机器厂 、 广 东 (3) 代 表 性 民 族 企 业 : 上 海 ____________
成才之路 ·历史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岳麓版 · 历史 ·必修2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岳麓版 · 历史 ·必修2
第二单元 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PPT实用课件20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PPT实用课件20
材料一 据时人(1846年)记载:“松(松江)耕、织太(分太离仓)
利在梭布,较稻田倍蓰(数倍) ……近日,洋布大行, 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 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 纷纷破产。
农民和手工业 材料二 欧美各国在倾销商品的同时,还从中国掠者夺破原产料和农
方举赞 上海发 昌机器厂
陈启沅 广东南海 继昌隆缫丝厂
沿海和沿江地区 最早受列强侵略, 自然经济瓦解早, 有劳动力和市场;
外商企业最早 在沿海沿江地 区建立,刺激 了中国近代企 业的建立;
交通条件好, 便于引进先进 技术和设备。
3、特点
地域分布 1、集中于东南沿海;
自身条件
2、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比例失调,集 中于轻工业领域;
所处环境
3、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 压迫,发展缓慢。
(二)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步履维艰 守旧势力
扰阻



压制


民 族 阻碍 工 业
本 国 封 建 势




自身条件
(三)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1、初步发展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 的限制 (2)“实业救国”热潮的兴起 (3)收回利权的运动,引发了振兴实业的又 一个高潮
2019/5/10
四)洋务运动的结果:
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的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洋务派所办企业的产生,从时间上说,虽比外 国在华企业迟,但比私人资本主义现代企业早。 从分布地点来看,这些企业深入内地,以至边远 省份。
他们揭开了中国采用机器生产历史即工业化历 史的第一页,又揭开了中国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史的序幕。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PPT实用课件3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PPT实用课件3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将四副图片之间的关系表述出来
蒸汽机
鸦片战争
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上海码头外国船只卸货情景
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课标要求:了解洋务运动及民族资本主义 产生和初步发展的史实,认识在西方工业 文明冲击下,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
一、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化:
思考: ①中国传统经济结构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②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积极意义:
推动了早期现代化的发展?
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②为中国军事近代化创造了条件。 ③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④培养了一批科技外交人才。
三、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初步发展
1.出现:
情境再现:19世纪70年代的新新人类
还是洋 人会挣 钱 啊!——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有什么主要特征?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 水来你浇园。
——黄梅戏《天仙配》
小农经济的主要特征

第3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1))

第3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1))
观点二:内因论。 政治:封建制度根深蒂固;守旧势力的反对与阻挠;政治运动频繁、长期的社会动 荡。 经济:自然经济长期居主导地位;重农抑商及闭关锁国政策;使资本主义萌芽的发 展受到阻碍,封建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思想文化:封建礼教的束缚;文字狱和八股取士政策的存在;传统重义轻利的思想 使中国缺乏创新人才。
亏材折料①,5资:有广金歇东业少南者海、,知有规县抵模徐押赓小与陛洋;即商以者“。各省制办机器,均系由官设局,奏明办理,平民不得私擅购置”,以 及机②器技缫术丝厂力“量男女薄混弱杂;,易生瓜李之嫌”、“夺人之生业”为由,查封各处缫丝厂。1881年,继昌隆 缫丝③厂行被业南海、知区县下域令分关布闭,不陈平启沅衡只(得以把工轻厂工迁至业澳为门主。 ;主要分布沿海一带);
④受外国资本主义与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4.影响
(1)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来经济侵略。 (2)推动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推动中国近代化。 (3)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形成,为中国民主革命准备了新的领导力量。
多角度认识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角度 生产 模式
经济 结构
对外 交流
4.结果: 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的失败。
5.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1)从学习目的上,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2)从学习内容上,洋务派只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而不变革腐朽的封建制度。 (3)从企业管理上,采用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形式,管理制度混乱。 (4)从国内环境看,在中央缺乏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与洋务派对立的顽固派盲目 排外,极力阻挠洋务运动。 (5)从外部环境看,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洋匠挟技居奇、唯利是图。
3.特点
解体的动力 解体的速度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ppt3 人教课标版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ppt3 人教课标版

课下思考
有人认为:“中国资本主 义是欧风美雨的产物”,或侵略 有功,对此你如何看待?
历 史
温馨提示 : 从列强侵华的主 观目的和客观作用两个方面 分析.
6.(2007上海历史)《马关条约》中规定: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 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 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 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 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 ) A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 B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 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 D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
二、洋务运动(概念?) 1、背景:
19 世 纪 50
内忧外患
英法联军
60 年 代 的 中 国 形 势
-
太 平 天 国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西方利器, 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 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 探究:面对此危局,清政府内部的一些有识之 士认为应该怎样解决危机?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三、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初步发展 1.出现:
情境再现:19世纪70年代的新新人类 还 是 洋 人 会 挣 钱 啊! 1845年第一个外洋船坞 我也要买机 器,建厂子, 雇工人
好高的利 润,比收 租强!
洋务派引进大机器生产
自己投资,这 利润不就是 自己的了!
三、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初步发展 1、出现(时间、原因)
(2)创办近代的民用工业(原因?主要企业?作用)
3、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1)局限性:
洋务运动未能真正达到“自强”“求福”的目
的。 (2)积极意义: 推动了早期现代化的发展? 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②为中国军事近代化创造了条件。 ③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④培养了一批科技外交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侵华日军对中国民族经济的破坏
(1)目的:适应“军事需要”,日本把占领区变成服务于侵略战争的军事和 工业 基地。
(2)表现
①提出所谓的“
适地适产主义 ”,意在将占领区经济完全纳入日
本战时经济体系之中。
②经济掠夺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主要目的,对占领区工矿业的掠夺采取
“军事管理”、“委托经营”等方式。
③控制和垄断了沦陷区的金融和内外贸易,对各类物资实行严格管制。
④在沦陷区,掠夺大量劳动力,严重破坏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YL ·历史(山东专用)
5.民族资本的困境
(1)外国资本的重压:一战后,外国资本卷土重来,凭借实力,利用 跌价竞争等方法给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很大压力。
(2)官僚资本的压制 ①抗战时期,官僚资本实行“
YL ·历史(山东专用)
3.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1)时间:
建立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
(2)原因
①民国的建立提高了
的社会政治地位,激发了振兴
实业的热情。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倡导使用国货,也促进了民
族工业的发展。
②一战期间,欧洲各国对华的商品输出减少,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
契机。
①创办军事工业
1861年,曾国藩创办了第一家官办的军用企业——

1862年,设计制造第一台实用
,标志着中国
的起步。
1865年,李鸿章创办的
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官办军用
企业。
②创办民用企业
ɑ.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提出“寓强于富”的口号。
b.1881年投产的
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
YL ·历史(山东专用)
③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④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8年基本实现全国统一。
国民政府得到民族资产阶级的支持,推出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
(3)表现:轻工业发展较快。如纺织业、
和卷烟业等轻工业发展
迅速,重工业和新兴的民族工业——
工业也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YL ·历史(山东专用)
YL ·历史(山东专用)
1.史料一中的史实反映了陈启沅的企业( )
A.受传统观念束缚
B.创建于通商口岸
C.受列强侵略破坏 D.是列强扶持建立
【解析】 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又名‘鬼’,认其交洋人也”可看出企业
的出现受到当时人们的心理排斥,这是传统观念的影响。B项错误,南海不
是通商口岸,C、D项史料中没有体现。
二、民族工业的出现和艰难发展
1.产生
(1)时间:19世纪70年代前后。
(2)原因
①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和洋务企业的刺激。
(3)表现:上海
、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

YL ·历史(山东专用)
2.初步发展 (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2)原因 ①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社会上兴起了 实业救国 的热潮。 ②中国人民掀起的 收回利权 的推动。 (3)表现:涌现出了 张謇 、荣宗敬、荣德生等一批实业家,棉纺织业发 展尤为迅速。 (4)艰难生存 ①原因:列强的压制和清政府的勒索。 ②结果:民族工业处于不利地位,发展艰难。
YL ·历史(山东专用)
第 18 讲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 变动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课程标准
考试大纲
考点搜索
①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②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 晚清中国经济结
中国经济卷入资本主义世界
经济结构的变动
构的变化
经济体系
简述近代民族工业兴
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 民族工业的兴起
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
(3)影响
①中国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被卷入

②使中国的
发生变化:出现新兴的社会阶层——买办阶层。
YL ·历史(山东专用)
YL ·历史(山东专用)
2.洋务运动与官办企业
(1)背景
①清政府内外交困。
②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学习
的重要性。
(2)目的:“自强”、“求富”,挽救清政府统治危机。
(3)经过
经济统制”政策,统购统销及专卖制度,
使官僚资本攫取大量财富,民族工业损失巨大。
②官僚资本以 资金入股 的方式渗透到民族工业中去,对民族工业进行
侵蚀。
(3)封建主义的束缚。
YL ·历史(山东专用)
YL ·历史(山东专用)
一、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史料一 机器缫丝创于简村堡陈启沅,名曰“丝偈”,以其用机器也;又 名“鬼”,认其交洋人也。 ——《南海县志》1910年 史料二 公司是私家经营,职工有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一百人。 ……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股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与日本纸 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已濒于停业——希望它只是暂时停业。 ——《海关十年报告》(1882~1891年)
①民族工业的发展历 程;②影响民族工业 发展的因素③民族工 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YL ·历史(山东专用)
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经济结构的变化
(1)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通过
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2)表现: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①商品倾销,农民和
纷纷破产。
②掠夺原料和农产品,丝、茶等产品大量出口。
【答案】 A
2.两则史料中介绍的工厂、公司是什么性质的企业?请再举一个实例。
【提示】 性质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例如:上海发昌机器厂。
3.依据两则史料,分析影响该性质企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 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束缚。
பைடு நூலகம்
YL ·历史(山东专用)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史料一 中国资本家组建的一个公司,使用外国机器,并聘用了日本工程 师和技师,从英国买了新发动机和锅炉。又一家私人经营的公司,职工有外 籍技师1人,中国职工100人…… ——《海关十年报告》(1882~1892年) 史料二 1921年至1925年,五年间,华商纱厂停工清理者有13家,出售者 有25家,破产归债权人接管者有15家,出租改租者有33家。 ——邱树森主编《新编中国通史》 1.史料一体现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显著特点是什么?有何影响? 【提示】 特点:在技术等方面严重依赖外国资本主义; 影响:受制于外国资本主义,发展艰难,在革命过程中,表现出软弱性和 妥协性。 2.史料二中华商纱厂停工、出售、改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有何启示? 【提示】 原因:一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启示:近代化的前提是民族的独立。
史背景
①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 结构的变化;②洋务企业的创 办;③民族工业的兴起
课程标准
YL ·历史(山东专用)
考试大纲
考点搜索
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 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 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探 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 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 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民国时期民 族工业的曲 折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