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白居易《观刈麦》有感

合集下载

《观刈麦》解读

《观刈麦》解读

《观刈麦》解读
《观刈麦》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通过对麦收场景的描写,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和对社会不公的反思。

诗的开头两句“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写出了五月麦收时节的忙碌景象,暗示了农民一年四季都在劳作,没有多少闲暇时间。

接着,诗人通过对麦田的描绘,表现了农民的辛勤劳动。

“足蒸暑土气,背灼
炎天光”,写出了天气的炎热和农民劳作的辛苦,同时也表现了农民对
丰收的渴望。

接下来,诗人通过对一个贫苦妇女的描写,表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写出了这个妇女在麦收时的艰难处境,同时也表现了农民生活的贫困和艰辛。

最后,诗人通过对自己的反思,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不满。

“今我
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
不能忘”,写出了诗人对自己不劳而获的生活的反思,同时也表现了对
农民辛勤劳动的尊重和对社会不公的不满。

整首诗通过对麦收场景的描写,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和对社会不公的反思。

诗人通过对农民生活的描绘,表现了农民的艰辛和贫困,同时也表现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不满。

这首诗语
言简洁明快,意境深刻,是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

《观刈麦》诗词赏析及译文(锦集11篇)

《观刈麦》诗词赏析及译文(锦集11篇)

《观刈麦》诗词赏析及译文〔锦集11篇〕篇1:《观刈麦》诗词赏析及译文《观刈麦》唐朝: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观刈麦》古诗简介《观刈(yì)麦》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早期作品。

此诗描写了麦收时节的农忙景象,对造成人民贫困之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诗人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精神。

在写作手法上,诗人将全景式刻画与特定人物描写相结合,夹叙夹议,使全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篇2:《观刈麦》诗词赏析及译文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水浆,互相跟随着到田间送饭,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又见一位贫困妇女,抱着孩儿站在割麦者身旁,右手拾着遗落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

如今我有什么功绩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

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内心感到惭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观刈麦》注释⑴刈(yì):割。

题下注“时任盩厔县尉”。

⑵覆(fù)陇(lǒng)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

覆:盖。

陇:同“垄”,这里指农田中种植作物的土埂,这里泛指麦地。

⑶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

荷(hè)箪(dān)食(shí):用竹篮盛的饭。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白居易《观刈麦》翻译赏析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白居易《观刈麦》翻译赏析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白居易《观刈麦》翻译赏析观刈麦唐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①。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②。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③。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④。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弊筐⑤。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⑥,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⑦。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⑧。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大诗人。

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

白居易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俱为官,父亲为朝奉大夫、襄州别驾、大理少卿,累赠刑部尚书右仆射。

因其祖、父俱在河南作官,所以居家河南。

白居易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生干河南新郑县东郭宅。

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享年75岁。

作为继杜甫之后又一位杰出的诗人,白居易不仅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且在诗歌理论方面也颇有建树,这一点与前代诸多诗人不同。

他的诗论既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又有所创新,在古代文学理论中独树一帜。

白居易对他诗歌理论的阐述比较系统、完整,形成一个严密自足的体系,这在唐代诗人中是首屈一指的。

[说明] 这首诗是唐宪宗李纯元和元年(八○六),白居易做盩厔(zhōu zhì周至)尉时的作品。

它通过作者耳闻目睹的事实,反映了农民因遭受残酷剥削,将自己的全部夏收交纳租税,最后不得不拾麦穗过活的悲惨情景。

诗里表现了对农民的同情,同时因自己不事农桑而俸禄优厚,感到十分内疚。

[注释] ①覆陇(lǒng拢)黄:形容成熟的麦穗覆盖田埂,一片金黄。

“陇”,同“垅”,田埂。

②荷(hè贺):用肩担着。

箪(dān丹)食:圆形竹哭盛的食物。

浆:汤水。

③饷(xiǎng 响)田:送饭到田里去给干活的人吃。

南冈:南边的山坡。

④灼(zhu ó酌):烤。

《观刈麦》讲解 观刈麦白居易阅读理解答案

《观刈麦》讲解 观刈麦白居易阅读理解答案

观刈麦《观刈麦》是白居易的一首唐诗,通过描绘农民在炎热的夏天收割麦子的情景,展现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和生活的真实写照。

本文将对《观刈麦》进行阅读理解,探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与感情。

诗歌背景与结构《观刈麦》是唐代文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诗,诗的背景设定在盛夏时节的农田中。

诗分为四个四句小节,总共十六行。

通过运用不同的诗句来描绘农民的劳作场景,诗人将农田中的忙碌与热烈氛围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歌分析首先,诗的开头两句就描绘出了一个繁忙的田间景象:“金轮齑粉马蹄骨,白劒交钩将伴复。

”,诗中的“金轮齑粉”形象地描绘了地上的黄色麦穗和地面上的麦渣搅拌着,形成一片黄白相间的色彩,暗示着麦田一片繁忙的景象。

接下来的“马蹄骨,白劒交钩”这两句采用了形象化的描写方式,用来形容农民收获麦子时马蹄的声音和镰刀与麦穗相交的姿态,更加生动地展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

接着,诗人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将读者带入到烈日炎炎的夏天夜晚的麦田中。

“诗中的‘麦麦青旄辂,虏虏黄羊牛。

’描绘了夏天夜晚的麦田风起时,麦穗摇曳的声音,给人以豪放之感。

”这里,诗人用“麦麦青旄辂”形容麦穗在风中摇曳的样子,像是一个个青色的旗帜;用“虏虏黄羊牛”描述夜晚风吹过麦田时麦穗摩擦的声音,给人以安详之感。

这些细致入微的描写让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夏天夜晚麦田中的喧嚣声。

在第三和第四句小节中,诗人描写了夜晚收割完麦子之后农民们放松的场景。

其中,“登山已到朝朝乾,春尽知定些些余。

”这两句通过描述农民们的劳作疲惫程度来展现他们的辛勤劳作。

描写“登山已到朝朝乾”暗示农民们已经连续劳作了一个通宵,太阳已经升起来,而“春尽知定些些余”则表现了农民们一天的劳作收获,对未来收割工作的期待和喜悦之情。

诗歌思想与感情在《观刈麦》中,白居易不仅展现了农田中农民劳作的辛勤,更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舒缓的节奏,表达了对农民智慧和辛勤劳作的赞颂与慰问。

农民在炎热的夏天中坚持劳作,丝毫不怕劳累,展现了农民的勤劳精神。

《观刈麦》读后感

《观刈麦》读后感

《观刈麦》读后感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
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
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诗中描绘了农民在炎炎烈日下辛勤劳作的景象,他们不顾酷热,只为了收获麦子来维持生计。

同时,诗中还提到了一位贫苦的妇人,她抱着孩子,在麦田旁捡拾遗穗,以此来充饥。

这些场景让我深刻
地感受到了农民的艰辛和生活的不易。

让我明白了粮食的来之不易,也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同时,
这首诗也让我反思社会的不公和贫富差距的问题。

我们应该关注农
民的生活状况,努力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让他们过上更加幸福美
满的生活。

《观刈麦》原文及翻译赏析

《观刈麦》原文及翻译赏析

《观刈麦》原文及翻译赏析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翻译:庄稼人很少空闲日子,五月里家家加倍繁忙。

昨夜间一场南风吹过,那小麦铺满陇沟焦黄。

妇女们担着竹c粟饭,孩童们提着瓦罐浆汤。

前行后撵去送晌到田里,小伙子们正操劳在南冈。

两脚蒸腾着暑天的土气,脊梁灼烤着火般的太阳。

力气耗尽了也不觉得热,只是贪图这夏日好天长。

更有那些穷苦的婆娘,抱着婴儿在他们一旁。

右手去捡那丢掉的麦穗,左臂悬挎着破烂的扁筐。

听她们相互间三言两语,禁不住引起我无限悲伤:“俺家的收成全缴了税,拾这点漏儿压压饥荒。

”如今我有什么功劳德行,从来也不从事农耕蚕桑。

从九品吃禄米足三百石,成年价到头来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好不暗自惭愧,整天到晚怎也不能遗忘。

赏析这首诗叙事明白,结构自然,层次清楚,顺理成章。

诗一开头,先交代背景,标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

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

随后就描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

写到此处,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

接下来又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一个贫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

她要来拾麦的原因是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官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充饥。

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

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田地,那就也会使这一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

今日的拾麦者,乃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

白居易《观刈麦》赏析

白居易《观刈麦》赏析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到无法生存,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全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她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样做十分累,收获却很少。但她没有办法,当时正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作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致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读者可以想象:现在忙于收割的人家,明年也有可能像她那样,无地可种,只能以拾麦穗为生。
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这段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在诗的最后发表议论,这是白居易许多讽谕诗的共同路数。这首诗的议论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而是表现为作者自疚自愧,这也是一种对整个官僚贵族社会的隐约批评。白居易只是一个三百石的小小县尉,那些大官僚、大贵族们其实更应该感到自疚自愧。赋税是皇帝管的,作者无法公开反对,他只能用这种结尾来达到讽谕的目的。
白居易《观刈麦》赏析
为了让您更好地理解白居易
观刈麦这首诗,语文教学分析频道小编为您整理了白居易观刈麦赏析,希望可以给您提供参考帮助!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没有人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起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这一家在田地里十分忙碌。“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白居易《观刈麦》原文赏析

白居易《观刈麦》原文赏析

白居易《观刈麦》原文赏析本文是关于白居易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观刈麦唐代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译文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担着用竹篮盛的饭,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饮料,相互跟随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去饭食,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希望夏日天再长一些。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站在割麦者身旁,右手拿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因为缴租纳税卖尽家田,只好拾些麦穗填饱饥肠。

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一直不从事农业生产。

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内心感到非常惭愧,整日也不能忘却。

赏析《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三十六岁。

周至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

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

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诗人想到自己四体不勤却饱食禄米,内心十分惭愧。

于是直抒其事,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

白居易《观刈麦》原文翻译赏析

白居易《观刈麦》原文翻译赏析

白居易《观刈麦》原文翻译赏析(2)白居易《观刈麦》原文翻译赏析【赏】《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三十六岁。

周至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

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

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收割。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

“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

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

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

婆婆、儿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

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齐到地里。

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

你看这一家忙不忙呢?“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

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呀!妇姑:妇、婆婆,古时妇称婆婆叫姑,称公公叫舅。

荷:肩挑;用篮子盛着食物,这里即指饭篮。

壶浆:用壶装着水,这里即指水壶。

田:给田里干活的人送饭。

丁壮:成年的男劳力。

烤。

惜:珍惜.舍不得浪费。

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

“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

《观刈麦》赏析

《观刈麦》赏析

观刈麦贾文昭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这首诗是元和二年(807)作者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时写的,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讽谕诗。

这首诗叙事明白,结构自然,层次清楚,顺理成章。

诗一开头,先交代背景,标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

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

随后就描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

写到此处,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

接下来又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一个贫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

为什么要来拾麦呢?因为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宫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充饥。

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

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田地,那就也会使这一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

今日的拾麦者,乃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

强烈的讽谕意味,自在不言之中。

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

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在这首诗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白居易是一位最擅长写叙事诗的艺术巨匠。

他的叙事诗能曲尽人情物态,把其中所叙的事件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

白居易诗词《观刈麦》原文译文赏析

白居易诗词《观刈麦》原文译文赏析

【导语】⽩居易的诗歌题材⼴泛,形式多样,语⾔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下⾯是分享的⽩居易诗词《观刈麦》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观刈麦》 唐代:⽩居易 ⽥家少闲⽉,五⽉⼈倍忙。

夜来南风起,⼩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去,丁壮在南冈。

⾜蒸暑⼟⽓,背灼炎天光, ⼒尽不知热,但惜夏⽇长。

复有贫妇⼈,抱⼦在其旁, 右⼿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闻者为悲伤。

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愧,尽⽇不能忘。

【译⽂】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份,五⽉到来⼈们更加繁忙。

夜⾥刮起了南风,覆盖⽥垄的⼩麦已成熟发黄。

妇⼥们担着⽵篮盛的饭⾷,⼉童⼿提壶装的⽔, 相互跟随着到⽥间送饭,收割⼩麦的男⼦都在南冈。

他们双脚受地⾯的热⽓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

精疲⼒竭仿佛不知道天⽓炎热,只是珍惜夏⽇天长。

⼜见⼀位贫苦妇⼥,抱着孩⼉站在割麦者⾝旁, 右⼿拿着捡的麦穗,左臂挂着⼀个破筐。

听她望着别⼈说话,听到的⼈都为她感到悲伤。

因为缴租纳税,家⾥的⽥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

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却不⽤从事农耕蚕桑。

⼀年领取薪俸三百⽯⽶,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暗⾃惭愧,整⽇整夜念念不忘。

【注释】 刈(yì):割。

题下注“时任盩厔县尉”。

覆(fù)陇(lǒng)黄:⼩麦黄熟时遮盖住了⽥埂。

覆:盖。

陇:同“垄”,这⾥指农⽥中种植作物的⼟埂,这⾥泛指麦地。

妇姑:媳妇和婆婆,这⾥泛指妇⼥。

荷(hè)箪(dān)⾷(shí):⽤⽵篮盛的饭。

荷:背负,肩担。

箪⾷:装在⽵篮⾥的饭⾷。

童稚(zhì)携壶浆(jiāng):⼩孩⼦提着⽤壶装的汤与⽔。

浆:古代⼀种略带酸味的饮品,有时也可以指⽶酒或汤。

饷(xiǎng)⽥:给在⽥⾥劳动的⼈送饭。

丁壮:青壮年男⼦。

《观刈麦》读后感-《观刈麦》读后感心得体会

《观刈麦》读后感-《观刈麦》读后感心得体会

《观刈麦》读后感-《观刈麦》读后感心得体会《观刈麦》中揭示出官家横征暴敛、敲骨吸髓的罪恶。

下面,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观刈麦》读后感范文五篇,欢迎大家借鉴参考!《观刈麦》读后感【1】今天,我学习了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观刈麦》,诗中描写了广大农民在烈日炎炎中辛苦劳作,却还是吃不饱穿不暖,都是因为当时的赋税太重,甚至有的人家迫不得已把地都卖了来缴纳税款,落得“家田输税尽”,不得不拾麦充饥肠,他们真是可怜啊!再看看我们现在社会的农民,他们与唐代的农民相比较,真是天壤之别啊!我的舅舅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春天播种的时候,基本上都是雇工,使用的也是机械化设备,省时又省力。

到了夏季除草时节,除草剂一喷,万事大吉,没有了“锄禾日当午,旱地禾下土”的辛苦。

农民们所使用的化肥是优质的,种子是精良的,那庄稼是“噌噌”地往上长啊,贼拉地节节高,再加上老天爷的帮忙,风调雨顺的,管保获得大丰收。

即便是赶上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你参加了农业保险,保险公司会及时地把赔偿送到你的手中,令你无后顾之忧。

而最最让人贴心的是,如今农民种地国家还有直接补助呢,你说,农民的生活能不悠哉游哉吗?我真为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农民感到自豪,他们多么幸福,多么happy啊!《观刈麦》读后感【2】《观刈麦》写事触目惊心,令人心碎。

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野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男子送饭送水,这些农民在南冈麦田埋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也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

这是第一个劳动场景,其特点是热火朝天,全家忙碌,就连本该乘阴纳凉,纵情玩耍的儿童也携壶送浆,奔波不停,足见这一家农民的艰辛不易。

接着,诗歌又描写了一幅令人心酸的场景:一个贫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

为什么要拾麦呢?因为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官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无以为生,只好靠拾麦充饥。

民以食为天,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失去了土地的母子俩只能在如此尴尬的艰辛、屈辱中苟且生存。

《观刈麦》:白居易深情描绘农家风光

《观刈麦》:白居易深情描绘农家风光

观刈麦:白居易深情描绘农家风光摘要:《观刈麦》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所著的一篇散文,通过对农村田园景色的描写,展现了农家生活的美好和淳朴。

本文将详细介绍《观刈麦》的内容和结构,分析其中所体现出的白居易深情描绘农家风光的特点。

1. 引言白居易是唐代最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他以其独特而充满情感的诗歌、散文作品闻名于世。

其中,《观刈麦》作为其代表作之一,展示了他对农家生活和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向往。

2. 内容概述《观刈麦》以描写田园风景为主线,以作者亲眼所见的农民收割麦子为情节起点。

文章通过描述田野间温暖明亮的阳光、金黄色的麦浪、劳动中快乐而欢笑的农民等场景,展示了乡村景色的美丽和人民生活的喜悦。

3. 结构分析《观刈麦》中,白居易通过细腻而感性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富有生机的乡村世界。

文章结构清晰,由引子、插叙、主体和结尾四个部分组成。

•引子:介绍了作者在一个炎热的夏天遇见了劳作中的农民,从而引发了他对农家生活的思考和欣赏。

•插叙:通过长篇累牍的描写语言,展示了文中所述场景和情感。

•主体:详细描写了田野间麦浪翻滚、秧歌舞蹈等景象,并深入挖掘了农民劳动中内心的喜悦与困境。

•结尾:表达了作者对乡村之美以及农民勤劳精神的敬佩之情。

4. 描述特点《观刈麦》是白居易充满深情和细腻情感表达的代表作之一。

他用生动而具体的词语来描绘自然、人物形象和环境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个农家风景。

•始终保持情感的温暖:白居易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反映了他对田园生活和农民劳动的敬意和喜爱。

•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白居易通过描绘农民一丝不苟的劳作态度、欢乐愉悦的面容以及他们微笑着完成工作时的幸福感,表达了对农业劳动者的赞美。

•灵活运用修辞手法:白居易在文章中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给予平凡景物更丰富而深入的内涵。

5. 结论《观刈麦》是一篇充满深情与热爱之作。

作者借由对农家风光和农民劳动生活细腻而感性的描写,展示了乡村景色之美和人们坚韧勤劳精神。

观刈麦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观刈麦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观刈麦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观刈麦》通过描写农民辛勤耕作的场景,揭露了当时田税制度给农民带来的极大负担,表现了作者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观刈麦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描写了农民辛勤耕作的场景,揭露了当时田税制度给农民带来的极大负担,表现了作者对农民的深切同情这首诗在写了农民在酷热的夏天的劳碌与痛苦之后,诗人同样也联想到自己,感到自己没有“功德”,又“不事农桑”,可是却拿“三百石”俸禄,到年终还“有余粮”,因而“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诗人在那个时代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十分难得。

这样一种对比,真是新颖精警,难能可贵,发人深省,因而更显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

观刈麦的写作背景《观刈麦》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讽谕诗。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5年)至元和二年(806年)间,是白居易任陕西盩厔(今陕西省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

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

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

观刈麦的作者是谁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

生于郑州新郑(今属河南),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少年时经历藩镇战乱,立志苦读。

唐贞元十六年(800年),进士及第。

802年,与元稹同时考中“书判拔萃科”,授秘书省校书郎。

后又罢校书郎试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及第,授盩庢县(今西安周至县)尉。

历任进士考官、集贤校理,授翰林学士等职,在任期间,除草拟诏书外,经常上书论事,积极参政,直陈时弊。

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被认为是越职言事,遭诽谤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

822年,出为杭州刺史,后又做过短期的苏州刺史。

827年,拜秘书监,次年转刑部侍郎。

晚期的白居易在洛阳度过了生命的最后阶段,于846年8月去世,赠尚书右仆射,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现存有3000首。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观刈麦》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观刈麦》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观刈麦》赏析《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三十六岁。

周至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

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

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收割。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

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

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

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

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

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齐到地里。

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

你看这一家忙不忙呢?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

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呀!舍不得浪费。

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

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

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观刈麦白居易

观刈麦白居易

观刈麦白居易文章一:观刈麦白居易我们今天去了一次田野,观看了刈麦的过程。

这让我想起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中白居易以古原草色与人生无常相比,引起了我们的共鸣。

我们也看到了小麦在田野中轻轻摇曳的身姿,仿佛也在向人们告别。

刈麦的过程也让我感到神奇。

农民大人轻巧地将镰刀舞动着,将麦穗一根根地收割下来,摆放成小堆。

然后,农民大人们又用曲折的手段将小麦扎成捆,搬到路边等待运输。

我看到这些场景,仿佛听到了白居易诗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声音。

农民大人们没有因为炎热的天气而放弃,他们充满了智慧地面对每一个不确定的状况。

在这一过程中,我也看到了农民大人的辛劳。

他们常年在田间劳作,从年轻到老,直到全身精疲力竭。

在此,我要对他们的付出致以深深的敬意。

同时,我也要感谢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使我更加懂得和欣赏自然的美妙之处。

要点分析:重点:观察刈麦过程,思考自然与人生;感受辛劳和付出,感悟自然的美妙。

用词分析:文章重点在于感性表述,所以用词上注重描绘农民大人的辛劳和自然的美妙。

文章中运用类比,如“小麦在田野中轻轻摇曳的身姿,仿佛也在向人们告别”,表现对自然和人生的理解。

同样,文章也用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引入,在文章末尾向农民大人们表示感谢。

“我也要感谢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使我更加懂得和欣赏自然的美妙。

”文章二:白居易所赋古原草昨天我们走进了一片草原,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反而留下了当地农民大人连绵不断的苦劳与勤劳。

而当我们一边欣赏草原的美,一边想到自然与人之间的互动时,我又想到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一首充满哲理性的诗。

白居易通过把人生比作一片草原,表达出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正如他所说:“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人们的一生也如草原中的草一样,经历了荣华与废墟,却又不断地生长。

白居易用深刻的比喻表达了他对人生的复杂与深刻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白居易《观刈麦》有感
如果你来自农村或到过农村,便会时时记起泥土和庄稼,耕种和收获,便会时时浮现劳动的场景和百姓的处境。

古代诗歌对此多有歌吟。

那些反映农事、描绘农村、同情农民的作品,它们就像一颗颗明珠在文学的星空熠熠闪光。

其中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观刈麦》便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今天读来仍令人振聋发聩、受益非浅。

诗曰: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意为:庄稼人很少有空闲的日子,五月来临更加忙碌。

晚上一阵南风吹来,好像一下子催熟了麦子覆盖在田埂。

晌午时分婆媳背着饭食、孩子提着水壶一同送到南岗,让收麦的亲人吃上饭喝口水。

走近地头,但见割麦的人脚下暑气蒸腾,背后烈日当空,但他们依然挥汗如雨,奋力抢收,忘记了酷热,趁着这夏天的好时光。

这时,又见一位贫困的农妇
抱着幼小的孩子,右手攥着遗失的麦穗,左臂挎着破旧的竹框。

走近听她哽咽倾诉,听者无限悲伤动容:庄稼人好不容易收了点粮食,但租税一缴就所剩无几了,只好来拾麦以充辘辘饥肠。

见此情景联想自己,如我辈身居官位者有何功何德,不种庄稼不干农活却领着每年三百石的官俸,年终了还有余钱剩米。

想及此处内心惭愧啊,每天总是感念不已。

白居易既是诗人又是官员,既有基层工作的经历又有朝廷供职的资本,可谓对当时社会熟谙深透。

这首诗是他任周至县县尉时所作。

县尉乃是管治安及收租税的。

周至位于关中平原,自是小麦盛产之地。

这位白县尉一定对小麦成熟,农民收割、缴租纳税、百姓贫苦等社会景况历历在目,事事上心。

难怪他写出了这样一首光照千古的悯农诗。

全诗共13联26句。

前两联写出农家的“忙”。

直写田家少闲,五月倍忙,时到初夏,庄稼成熟,便要争抢农时,收割麦子,把我们带到火热的农忙季节。

这既是写实又为全诗垫底,为进一步展开提供了背景。

接着4联写出了农家的“勤”。

你看,婆媳送饭,父子收割,暑气蒸腾,烈日炙烤,庄稼汉们依然挥镰收割,让成熟的粮食颗粒归仓。

这真是农村农忙时的真实写照:地里挥镰割麦,家里做饭炒菜,内外紧密配合,不分男女老少,都是为了抢收庄稼,不误农时。

短短8句写出了农家的勤劳,农民的朴实,繁重的劳动中还充溢着一股浓浓的温馨。

再接着4句写出了农家的“苦”。

麦子大片收割,麦茬渐次展现。

这时突然一个特写镜头:田埂上出现一对母子,衣衫褴褛、神情黯然,左手攥麦,右臂悬框。

原来是粮食缴尽,拾麦充饥啊。

既写出了拾麦的孤苦,又道出拾麦的原因。

原来庄稼人收割麦子换来的不是家富仓实,而是贫困交加,饥肠辘辘;老百姓辛苦一年,到头来连生活也维持不了。

这是怎样的冲突和矛盾、悲哀和痛楚啊。

这一切都是因为苛税沉重、社会不公造成的啊。

最后3联写出了作者的“愧”。

面对农民辛勤劳动换来的却是贫困的现实,作为朝廷官员的白居易感到惭愧了。

农民辛苦三百六十天却是家徒四壁,而如我辈官员不事农桑却年领大笔俸禄,两相对照实在惭愧不已啊。

读了这首诗,我们看到了当时社会的真实图景,深切体会到下层人民生活的艰难,是一首震撼力极强的诗作。

尤其是面对农民收了庄稼却拾穗充饥的悲苦现实作者没有冷眼旁观,而是给予极大的同情,并为自己“无功受禄”感到深深的愧疚。

由此看来,白居易是一位了解底层情况,同情人民疾苦的善良官员。

送饭上坡、拾穗充饥的农家生活景象及其细节勾画不亲临现场是写不出来的,他一定深入过山涧沟壑、田间地头、农户村舍,他肯定常常与早出晚归、终日劳作的农民促膝谈过心,聊过天。

如果没有这些与老百姓近距离的接触,深居官位的老白就不可能对农民的疾苦和无奈给予深深的同情,并为自己坐吃俸碌而深深愧疚。

由此可以推
断,像白居易这样的官员至少会努力做事,为群众做主,对得起那三百石薪水和自己的那份良心。

古人如此,现实亦然。

想想当今身居各级领导岗位的官员们与白居易比又当如何。

拿着人民供奉的工资又做了些什么。

有的人高高在上,官气十足,不深入群众、了解下情,坐在办公室琢磨事儿,拍脑袋决策。

有的人利令智昏,买官卖官,贪污受贿,以捞钱升官为能事,把群众的疾苦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有的人无所事事,百无聊赖,反正每月有几千块钱跟上的,不犯错不出事就行,至于群众苦不苦、生活得好不好关我底事。

这些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工资是人民给的,是纳税人缴的。

更没有意识到拿了工资就得工作就得为群众办事。

一些人在群众也就是供养自己的人来办事时还瞪鼻子竖眼,不给钱不办事,给了钱也不办事,与一千多年前的白居易相比远远不如啊。

无独有偶,清代诗人兼画家、书法家郑板桥写过一首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也表达了对群众的关心和惦念。

温总理在提醒各级干部关心群众生活时不禁动情地吟出:“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令人无不感慨万端。

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心里装着人民,才能甘于为人民做事;只有心里想着群众,才能勇于为群众解除疾苦;只有心里记着基层,才能与大众相通,打成一片。

这就要牢牢树立“情为民所系,
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谆谆教导,放下身段,深入群众,不辱使命,为我们的衣食父母多办事,办好事,对得起群众,对得起那份工资,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否则就会愧疚,就会不安。

为此,我们通过学习和欣赏白居易的诗《观刈麦》会对我们有深刻的启迪和警醒。

本文由整理提供,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