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合集下载

教 学 典 型 案 例

教  学  典  型  案  例

教学典型案例离石一中闫建荣一元一次方程(一)本节课在教学内容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是继小学算式解应用题后一种新的列式方法,它打破了列算式时只能用已知数的限制。

方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含有相关的已知数和未知数,未知数进入式子是新的突破。

所以,比列算式考虑起来更直接、更自然,因而有更多的优越性,且“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是以后学习其他方程、方程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基础。

今后学习的各种方程、方程组,建立一次函数、二次函数表达式等都要转化成列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

所以学好本节尤为重要。

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方程,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2、使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好处、画示意图有利于分析问题、找相等关系是列方程的重要一步,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一大进步。

(二)能力训练要求1、会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通过列方程解决问题。

2、认识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思想以及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用方程表示相等关系的符号化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例子认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体会认识用未知数列方程的过程,会用方程表示简单实际问题的相等关系。

(三)情感与价值感要求体会“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增强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四)教学重点1、知道什么是方程,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2、会找相关关系、列方程。

(五)教学难点找相等关系列方程。

(六)教学方法引导、转化教学法。

(七)教具准备课件、图片二、教学过程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活动1】问题1、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蓝鲸,一只蓝鲸重124吨,比一头大象体重的25倍少一吨,这头大象重几吨?问题2、课本图中的汽车匀速行驶途经王家庄、青山、秀水三地的时间如图所示,翠湖在青山、秀水两地之间,距青山50千米,距秀水70千米,王家庄距翠湖的路程有多远?【设计意图】问题1用算术解法较容易解决,但问题2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这样学生有了困惑,产生了矛盾冲突,使学生认识到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必要性。

警棍盾牌术教学法教(学)案图解

警棍盾牌术教学法教(学)案图解

警棍盾牌术教案作业提要课目:警棍盾牌术目的:通过训练,使民警学会警棍盾牌术的教学方法,提高组织能力。

内容:(一)劈弹戳击(二)上挑下切(三)撩劈下砸(四)左挡抡扫(五)横踢推击(六)抡扫下劈(七)左挡抄击(八)转身劈推(九)侧踹前戳(十)侧摆劈击(十一)右格横扫(十二)上架劈击时间:约40分钟地点:本训练场方法:理论提示、讲解示X、个人体会、小结讲评。

要求: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爱护训练器材,严禁嬉笑打闹。

作业进程1、清点人数2、宣布作业提要3、作业实施作业实施一、盾牌基础知识【讲解示X】(一)持警棍盾牌通常将盾牌调节带套于左肘弯处,左手握握把,虎口紧靠握把上端稍扣腕,左小臂略平,轻贴肋部,盾牌垂直于身体左侧,右手持警棍下垂于裤缝,成持警棍盾牌立正姿势。

(二)放(取)警棍盾牌1.放取警棍盾牌口令:“放警棍盾牌”动作要领:在持警棍盾牌立正姿势的基础上,听到“放警棍盾牌”口令后,右脚后退半步,两腿弯屈下蹲的同时,左臂下垂,使盾牌右沿着地,臀部坐在右脚跟上(膝不着地)。

右手抓握调节带,将盾牌从左臂上卸下,换左手抓调节带,使盾牌正面向下置于地上,右手将警棍棍柄置于盾牌握把右侧,听到‘好”的口令,迅速起立,成立正姿势。

2.取警棍盾牌口令:“取警棍盾牌”动作要领:在立正姿势的基础上,听到“取警棍盾牌”口令后,右脚后退半步下蹲,然后桉放警棍盾牌相反动作要领实施,听到“好”的口令,迅速起立,成持警棍盾牌立正姿势。

二、警棍盾牌术基本动作【理论提示】首先我们学习格斗势。

格斗势是运用攻防技术的基础。

作用:便于快速进攻和严密防守。

口令:准备格斗示X动作(略)动作要领:在持警棍盾牌立正姿势的基础上,听到:“准备格斗”的口令后,身体半面向右转的同时,右脚向右后撤一步。

两脚距离约于肩同宽。

左手持盾牌护于左胸前,距离身体约20厘米,盾牌上沿与下颌同高,右手持警棍屈臂上举后拉置于头部右侧,成格斗势。

三、警棍盾牌术套路【理论提示】警棍盾牌术套路是报据警棍术和警棍盾牌术基本动作结合实战需要组成的攻防综合动作,经常练习警棍盾牌术套路,可锻炼攻防的灵活性和协调配合性,增强进攻和防护技能,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战斗力,全套路由十二个动作组合而成。

教案和导学案的区别.docx

教案和导学案的区别.docx

教案和导学案的区别“教案”是教师认真阅读课程标准和钻研教材后,经过分析、加工、整理而写出的切实可行的有关教学内容、教材组织和讲授方法的案例。

“教案”体现的是教师的意志,是为“教师的教设计的”。

它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教师讲什么和如何讲。

它主要从教师自身如何完成教学任务以及怎样传授的角度来考虑,重在解决“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

即以老师和课本为中心,更多是考虑教师如何把课本知识内容讲得准确无误,精彩完美。

它是老师自备、自用,是老师工作的脚本。

没有学生的参与,缺少公开性和透明度,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意图无从了解,上课只能被动学习。

“教案”是老师自备、自用,是老师工作的脚本。

没有学生的参与,缺少公开性和透明度,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意图无从了解,上课只能被动学习。

我们把传统的“教案”改为逐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案”以后,学生必须在课前自主、合作完成学案,通过完成学案了解学习目标,知道了学习方法,从而课堂学习的效率。

所以学案不会向教案那样再束之高阁,成为应付检查的资料,它成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伙伴与老师,从而也使教师的备课从封闭走向了开放。

而“导学案”则是在教案的基础上,为了激发学生参与意识,调动其积极性,开启他们的智慧,发展他们的能力,从而设计的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直接参与并完成的一系列的问题探索、要点强化等全程学习活动的案例。

简言之, 导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z案。

“导学案”体现的是“学生的意志”,是为“学生的学设计”。

主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学习实际考虑,帮助并促进他们自学,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学什么”、“怎样学”,力求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来。

它的着眼点与侧重点在丁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求得创新和发展。

它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加以老师的的学法指导,把主动性还给了学生。

它能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让学生学习能有备而来,给学牛以知情权,参与权,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

2024中学语文教学计划实施方案(五篇)

2024中学语文教学计划实施方案(五篇)

2024中学语文教学计划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____学校新学期工作计划,围绕“教学”这一中心点,紧扣“质量”这一立足点,围绕“教学案”实施方案,加强研究,大力实践,抓实教学常规工作并有所创新,积极稳妥地推动我校的课改工作,面向全体学生,规范教学过程,立足课堂要效益,踏实开展教研活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按照“规范、落实、创新”的要求开展工作,统筹兼顾,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1、严格执行教育教学法规,继续实施新课程标准,按要求科学施教。

2、进一步落实教学“六认真”要求,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的力度,提高教学常规管理的效能。

3、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在综合实践课程开设、教学案全面推行及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形成实效。

4、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5、增强组内教师的教科研意识,促使教研组的研风建设有实质性进展。

三、主要工作:(一)加强学习组织组内教师学习新课标等有关文件和资料,力争使教师的教学理念有新的改观,进一步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二)强化教学常规管理1、完成听课指标:一般教师每周不少于____节,教研组长不少于____节。

2、备课要充分,教案书写规范。

期中、期末及平时进行教案检查。

认真做好教学案的二次备课工作。

3、做好作业布置、批改、二次批改、测验、考试、阅卷及质量分析。

(三)教科研1、申报有效教学的子课题作为组内的专题研究课题,促使良好教研氛围的形成。

2、配合教务处搞好教学评课活动。

3、上好骨干教师示范课。

4、搞好语文教学专题研讨会,针对我校语文教学现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024中学语文教学计划实施方案(二)为了更好地完成新学期的教学任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部署,结合初中语文组的实际情况,现制定新学期工作计划如下:一、注重和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常规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

因此,常规教学必须常抓不懈。

1、按时上下课,提高课堂效率,保证自习辅导质量,使教学切实落到实处。

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策划方案五篇(最新)

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策划方案五篇(最新)

小学教育教学活动方案1一、指导思想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深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工作重点,以关注学生健康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重点1、总结改革经验,进行成果交流推广。

2、深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形成固定教学流程。

3、抓实抓好校本教育科研,提高课堂教学技能。

4、落实好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5、制定并完善课堂教学评价制度。

6、建设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制度,形成特色班级文化。

三、工作措施1、成立教研室,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各学科的教学研究工作;2、改革教研课、课题研究课、片区交流课三课合一,体现教育科研教师培训一体化。

四、具体工作及要求(一)抓好常规管理,使学校各项工作走上良性循环轨道。

1、严格按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教导处在开学前制定宏观课表,调整课时,各年级根据规定做好新学期课表排列。

2、努力为学生减负,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按规定作业量布置作业;教师要及时对学生作业进行检测批改或批阅。

3、教导处加强常规检查,定时抽查验收师生导学案,及时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反馈,做好期中期末考试及月考成绩分析,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

4、保证学生体育课和大课间活动,体育组要列出活动项目计划,组织好体育大课间广播体操以外的各项健体活动。

5、政教处对学生纪律卫生及日常行为规范要进行严格管理,做好检查评比记录;对值周员做好要求和培训。

(二)强化学科建设,充分发挥教研室的工作职能,保证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顺利有效。

1、继续深入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深化课程改革。

教研室带领各教研组、备课组制定教学研究活动计划,切实保证各种教学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2、加强集体备课,保证备课时间、人数和备课质量。

由李主任负责导学案审核工作,孙主任负责集体备课的考勤考核工作。

具体要求是:按照学校规定的备课时间和地点参加备课,数学、语文、英语三个学科每次不少于3课时,物理、化学、历史、政治、地理、生物等学科每次不少于2个课时。

清明上河园研学课程教(学)案

清明上河园研学课程教(学)案

《步入历史画卷——梦回千年大宋》研学课程教案授课对象:初一年级学生授课人数:40课程时间:6小时一、背景分析清明上河园是国家的一个标志,是以北宋画家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蓝本,按照原比例建造的一个5A级景区。

国家旅游局给清明上河园的定位是“步入画卷,梦回千年”;外籍游客评价说这儿是“古代迪士尼,宋装嘉年华”。

2010年世博会中华艺术宫的镇馆之宝就是一个动态版的巨形清明上河图,由此可见这样的一个公园在中国的地位。

在这儿不仅仅可以看到一个现代城的园林,更重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游览了一幅立体的世界名画,走进了一座千年以前的世界第一大都市。

在这里可以研究宋代建筑风格、风俗人情,可以观看大型实景演出,尤其是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

二、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知识层面来说,在课本上学习了太多的宋代诗词,两宋的历史,对宋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情况已有初步认识。

从学生的年龄特征来说,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学习兴趣浓厚,喜欢探究问题,表现自我,学习兴奋点集中在直观、趣味性强的历史知识上,学习情感外显。

三、教学目标(一)教育目标(核心素养)1.人文底蕴——人文积淀:岳飞枪挑小梁王的经历。

2.科学精神——勇于探究:曾经的世界第一城市是怎么没落的?3.科学精神——批判质疑:《清明上河图》的理解,描绘的是繁华喧嚣,还是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

4.实践创新——技术应用:体验蹴鞠、推铁环,制作木板年画。

5.责任担当——国家认同:对比曾经的汴京和现在的,意识到只有祖国的繁荣昌盛才是人民幸福生活的保证。

(二)课程目标1.价值体认:通过参观清明上河园,了解宋代生活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人民的生活状态,更深刻的了解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责任担当:纵观城的兴衰交替,认识到国家对于人民的意义,更深刻的领会少年强则国强的道理。

3.问题解决:探究“东京城”由盛转衰的历程,寻找下一步走向复兴的道路。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精选18篇)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精选18篇)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精选18篇)教学设计方案模板(精选18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设计方案篇1【方案一】〖教学角度〗说读──以多角度的“说”促进对课文的理解。

〖主要教学步骤〗1、播放配乐朗读,凝神、静听、感受。

用概括性语言说感受。

2、自由诵读:教师导引:本文是一首抒情散文诗,也是一幅富有流动感的画。

用描述性语言说画面。

要求展开联想和想像,具体描绘暴风雨孕育图、暴风雨迫近图、暴风雨来临图。

3、教师提出“我为课文配插图”的创意。

学生分组给三幅图配画。

4、展示优秀插图:用解说性语言说“图”。

解说中,教师设疑探讨,如不画海鸥、海鸭、企鹅怎样?画面色彩、比例调配有何特点?三幅图主体与背景有何变化等,以领悟画意,探讨手法,挖掘海燕形象的典型意义。

5、在理解内容、把握形象、明确手法基础上诵读回味。

用抒情性语言表达对海燕的赞颂之情。

【方案二】〖教学角度〗写读──独立感知课文材料,将个性化阅读体验用“写”进行表达。

〖主要教学步骤〗1、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激发朗读兴趣。

2、自由朗读。

要求放声动情,读出诗情、诗意和诗味。

3、组织“写”的层进训练。

分块操作:⑴引导对朗读技巧、语言妙要、手法运用作“赏析式”评写:①读评重点字词句段,就重音、语速、停顿、层次、情感作标注,写朗读要领提示。

②选读喜爱的语句,揣摩品味,写“一句话的品评”。

③研讨对比、烘托、象征手法的妙用。

写“一段话的手法评析”。

⑵就课文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写”:①给本文拟写副标题;②写一句话的海燕素描;③发表一则“海燕的宣言”;④抒写海燕(或其他海鸟)启示录。

4、写作,交流。

教学设计方案篇2学习目标:1、自由朗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独立读懂课文第二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来写具体的。

3、在同学互相学习,质疑、解疑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自选商场的特点。

导学案与教案的区别

导学案与教案的区别

导学案与教案的区别1、导学案和教案的侧重点不同教案突出的是教什么、怎么教。

在教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多于教师的传授,而少于学生的积极参与。

教案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知识。

而导学案不同,它突出的是学什么,怎么学。

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知其然,而且最好能知其所以然。

这样一比较,就清楚地明确了学案和教案的主体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2、导学案与教案主体地位不同导学案是通过教师钻研了教材之后,要充分站在学生的角度编写出的自学提纲式的学习课文的步骤,并要给学生提供操作方法,它是引导学生循着老师所指的路线,一步一步独立地进行学习课文。

教案当然也是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去实施教学任务的,而教案的编写,我们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以教材为内容,注重的是学生知识性的传授。

而学习方法的习得,相对以际学案就少得多。

在运用教案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往往注重的也是老师教的方法,而很少去关注学生运用学习方法去学习教材。

因而,我认为导学案的编写是要老师注重学习方法过程的再现,要有可操作性的学习方法的引导,或有学习方法的渗透,让学生根据老师所提供的方法,一步一步地亲近文本,走进文本。

3、导学案与教案出发点不同导学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反应,通过课前的检测,我们能很好地,并能十分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我们课堂教学中能把握学情,能更突出教学重点,有的放矢地攻克薄弱点。

而教案中,对学生学情的真正分析,我们只能做个预设,没有导学案那样了解得清楚明白。

4、导学案不同于教案有了导学案的引领,学生能从老师编写的导学案提纲中,了解教师的设计思路,并循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快速地学习课文。

而教案只在老师心中,学生是无法预先知晓老师的教学思路的。

导学案不仅是我们“教路”的渗透,更是“学路”的引领。

另外,我们教案中设计的提问,在课堂上,学生回答的参与面总不是很广的,尽管老师的提问是面对全班的,可同学往往依赖于同伴的回答较多,自已思考的要少。

而导学案就不同了,在学案中我们设计的提问可变成群体行为了,给每个学生都有了相同的思考空间和思考时间,对每个学生都有明细的指引。

频数分布直方图教案

频数分布直方图教案

《频数分布直方图》教案城南学校息教学难点:直方图与条形图的区别和尝试绘制直方图媒体运用:Powerpoint幻灯片,实物展示台教学过程:导语:(激情谈话,指出统计图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复习提问:1.我们已学过了哪几种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2.你能从下面三个统计图中获得哪些信息?(一)某班一次数学测验成绩:63,84,91,53,69,81,61,69,91,78,75,81,80,67,76,81,79,94,61,69,89,70,70,87,81,86,90,88,85,67,71,82,87,75,87,95,53,65,74,77.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分数段?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先将成绩按10分的距离分段,统计每个分数段学生出现的频数,(2)有关“碟片播放时间”的调查统计图,仔细观察,你在图中找到了哪些信息,请与你的同伴交流。

教师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给予评价并揭示本节新授课题(板书:12.1.3 直方图)。

观察与思考:1.上面表格有什么特点?与前面学过的表格有什么不同?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讲解组数、组距、频数分布表等概念。

(板书:组数、组距、频数分布表)2.从这个频数分布表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性评价。

归纳小结:从这个频数分布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在不同范围内的学生人数。

观察探索,初步认识直方图为了更直观地描述表中的数据老师画出了统计图,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79.5分到89.5分这个分数段的学生数最多,90分以上的同学较少,不及格的学生数最少.观察与思考:1.这个统计图在构成上有什么特征?2.统计图的横轴和纵轴各表表示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总结:每个长方形的高代表对应组的频数。

我们称这样的统计图为频数分布直方图。

(板书:频数分布直方图)教师强调两点:一是各长方形之间是连续排列,没有空隙的;二是直方图实际上是用长方形的面积表示频数的,只有当长方形的宽相等时,才可以用长方形的高表示频数。

教案学案学历案

教案学案学历案

教案学案学历案
教案、学案和学历案都是教学设计的不同形式,它们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不同的作用。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

学历案是指教师在班级教学的背景下,围绕某一学习单元,从期望学生学会什么出发,专业地设计学生经历怎样的学习过程,并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以促进学生自主或社会建构经验的方案。

总的来说,教案注重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组织;学案侧重于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学历案则更强调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成果。

这些不同的教学设计形式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和教学环境等因素进行选择和运用。

安庆教案——精选推荐

安庆教案——精选推荐

第二节 教 案一、安庆教案教案为民教相争而引起的较大冲突案件,多发生在清末民初,虽起因小,但发展迅速,皆因当时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教士仗势横行,从而引发了民众的仇外情绪,爆发教案,冲击教堂、殴杀有民愤的教士,清政府则在外国列强的压力下,视教案为非法,惩“凶”并向教士道款、赔偿。

安徽基督教方面教案较少,以安庆教案规模较大。

安庆教案爆发于基督教内地会传教之初。

清同治八年(1869年)初,法国天主教传教士韩石贞,英国内地会教士密道生、卫养生进入安庆后,以低价半买半租民房十五间改为教堂,引起人们不满,6、7月间,湖南反教揭贴流传至安庆,引起反响。

时值府院考试期间,文武考生云集。

怀宁县科举考试的前二天,知县就曾约请英国内地会教士密道生、卫养生至署中,告之应考童生甚易滋事,劝其在县考、府试期间离安庆暂避、但教士并未理会。

农历九月中旬府试开考,至二十九日于考场墙壁上发现“揭贴”,上书“匪教猖撅,与考童为难,于初二日拆仁(圣)爱堂”。

揭贴出现后,安庆地方官嘱教士在考试期间切勿外出,以免纠葛,教士不听劝告。

第二天即至道署要求道台查办散发揭贴之人,道台避而不见,时值文武童生聚集道署考试,当教士出道署时,众考生喧哗鼓噪,群呼“打洋鬼子”,并将坐轿推翻,教士即转入道署内暂避,后经府、县赶来解围。

与此同时,西右坊教堂寓所被众人撞人,家俱什物抛毁损坏,府、县便派人赶赴现场,使众考生散去。

但府、县走后,众人又拥入教士寓所,砸毁家俱什物,拆毁地板墙壁,同时,东右坊法国教士韩石贞住宅也被大批群众冲入捣毁、搬拆,韩连夜化装逃上船驶往上海。

反教事态扩大后,道台、知县不敢继续坐视,但亦不愿镇压群众,对密道生、卫养生请求护送离境的要求一口允诺,密道生的妻子皆被教士使役护送至道署,次晚,地方官员安排船只、路费,将教士及家属送往九江。

教案发生后,英公使阿礼国赶至南京,要求两江总督马新贻查处,惩办肇事者,赔偿教堂、教士损失。

马新贻以安庆考试未完,群情尚愤,严办恐激起更大事端为由,请求宽限时日,阿礼国不从,即率舰船沿江西上进行武力要挟,经过安庆时,派人上岸见安徽巡抚英翰,要求速办,英翰也以考生群集,众愤未散为辞,商请缓办。

新版人教2013四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学)案_义务教科书

新版人教2013四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学)案_义务教科书

新人教版四年级英语上册教案全册课题: Unit One My classroom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1.能听懂、会说:What's in the classroom? Aboard, two lights, many desks and chairs.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2.能听、说、认读本课主要单词:classroom, window, door, picture, board, light, 3.能听懂并能按照指令做事情。

教学重点:学习What's in the classroom?及相关单词:classroom, window, door, picture, board, light。

教学难点:1. window一词注意w的发音,不要与v的发音混淆,教师在教学中应及时纠正。

2.在回答"What's in the classroom?"时,注意单词复数的读音。

教具准备:1.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课件[Unit 1 Let's learn/A]2.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3.教师自制的单词卡4.一画有教室的大图教学过程:(一)热身、复习(Warm-up / Revision)1.教师播放第一册Recycle 1单元中得"Chant and find"部分,学生跟着录音一起说。

2.教师出示与chant容相符的图片,问:"What's in the picture?"让学生进行回答。

Picture一词由这里引出。

3.复习pencil, ruler, bag, book, pencil-case, sharpener, eraser, crayon,pen 等单词。

4.引导学生用以上单词做问答练习,如:What's in the bag? What's in the pencil-case ?5.在学生回答出问题后,教师可再追问:How many pencils/pens…?使学生能用复数进行回答。

教学教案和教(学)案之间的区别

教学教案和教(学)案之间的区别

特别说明:本文档非原创!教学设计与教案之间有哪些主要的区别?教案和教学设计是体现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教案是体现了一种比较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过程则重视对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教学方法是以讲授式为主,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学设计体现的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教师不但要研究怎么教,还要研究学生怎么学,教学设计是要换位思考,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的是学生能力的提高.1、在概念界定上的区别:教学设计:是教师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目标、选择策略手段、制定教学流程、评价教学效果,以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的编制教学预案的过程。

教案:又叫课时计划。

老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

2、在层次分类上也有区别,教学设计可以是单元教学设计、课时设计,一个教学设计可以用几课时来完成,也可以是一节课的教学设计。

教案原则上是一课时一个教案。

3、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基本栏目也是有区别的,将教学设计和教案的栏目作一个对比,请看图:教学设计教案任务分析基本信息(上班班级、地点、教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教学资源教学资源设计思路教学流程及说明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学生作业设计教后记教学设计和教案的相同栏目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资源。

不同之处是教学设计栏目有教学任务分析、设计思路、教学流程及说明,教案栏目有基本信息、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学生作业设计、教后记。

4、关注的侧重点不同教学设计的重点是在前面,其强调的是——分析、依据、理由、策略、流程;而教案它更多强调是——细节、操作、行为、语言、设问、板书、作业、后记。

所以说它们关注的侧重点是不相同的。

5、设计的出发点不同:教学设计是“一切从学生出发”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掌握程度为依据,教师在设计中既要设计教,更要设计学,怎样使学生学得更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教师“一课一案”

教师“一课一案”

教师“一课一案”项目背景教师“一课一案”是一种教学设计方法,旨在针对每一节课程制定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本方案旨在为教师提供详细的实施指导,以确保每一节课的设计和教学过程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提供教师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建立高效的教学反馈机制,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方案步骤1. 学习目标分析1.1 确定本节课程的学习目标,明确学生需要达到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1.2 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了解学生的学习前提和难点。

2. 教学方法选择2.1 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包括但不限于讲授、实践、讨论、问答、小组合作等。

2.2 结合多媒体技术、教学辅助工具等,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方式,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深入理解。

3. 课程内容设计3.1 结合学习目标和教学方法,设计详细的课程内容,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结构、重点难点的分析和解决方案等。

3.2 确定合适的教材和参考资料,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学习资源。

4. 教学过程安排4.1 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和时间安排,确保教学过程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4.2 设计教学活动和任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5. 教学评估与反馈5.1 制定教学评估指标和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及时评估和反馈。

5.2 分析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案,针对不同学生的进步和困难进行个别指导。

方案实施与管理•本方案由学校教师教研组负责实施与管理。

•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导,确保教师掌握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建立教师交流平台,促进教学经验的分享和借鉴。

预期效果•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水平。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推动学生成绩的提升。

•建立有效的教学反馈机制,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提升整个学校的教育质量。

以上是教师“一课一案”方案的详细内容,该方案旨在为教师提供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

教案

教案

教师活动:1.展示图片一:上世纪农民劳动状况【百度搜索】/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 fr=&sf=1&fmq=1331540220656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 e=0&istype=2&word=%B8%FB%CC%EF&s=0#pn=152.展示图片二:以寿光蔬菜大棚为例,展示现代农业机械劳动【百度搜索】/i?word=%CF%D6%B4%FA%CA%DF%B2%CB%B4%F3%C5%EF&tn=baiduimag e&ct=201326592&cl=2&lm=-1&ie=gbk&fm=hao123【百度搜索】/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 fr=&sf=1&fmq=1331540903734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 e=0&istype=2&word=1992%C4%EA%BA%CD20011%C4%EA%B9%A4%D2%B5%D7%DC%B2%FA%D6%B5%B1% C8%D6%D8%CD%BC%C0%FD&s=0【百度搜索】/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 fr=&sf=1&fmq=1331541475687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 e=0&istype=2&word=%BD%D6%CD%B7%C2%F4%C3%DE%BB%A8%CC%C7&s=02.展示图片二:展示富华游乐园,组织学生讨论,.【百度搜索】/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 1331541595781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 word=%CE%AB%B7%BB%CA%C0%BC%CD%CC%A9%BB%AA&s=0学生活动:讨论并制作表格总结知识成分特点。

昆虫的外部形态(一般构造与头部)_教(学)案

昆虫的外部形态(一般构造与头部)_教(学)案

教案模板(试行)教研组长审阅年月日日期:课程:茶树病虫害防治班级:茶叶1601 章节:昆虫的外部形态(一般构造及头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昆虫的体向、体躯的一般构造。

2.了解昆虫的头部的主要器官。

能力目标:1.掌握昆虫的体向、体躯的一般构造。

2.掌握昆虫的头部的主要器官的作用。

情感目标:培养同学们对昆虫的体向、体躯的一般构造及头部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点】1.昆虫的体躯的一般构造。

2.昆虫的头部的主要器官的作用。

【教学难点】昆虫的头部的主要器官的作用。

【课时安排】组织教学1min回顾上一节课容4min本节课的新容80min重点容的总结3min考勤、组织教学2min【教学过程】1、中国分为哪些大的茶区?主要的产茶省份有哪些?答:华南茶区:位于欧亚大陆东南缘,是我国最南部茶区,包括、广西、、闽南等茶区。

西南茶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包括,,,中北部和东南部。

江南茶区:位于长江以南,包括粤北、桂北、闽中北、浙、赣、湘、南、皖南、鄂南等地。

江北茶区:包括甘南、陕南、鄂北、豫南、皖北、北、鲁东南等地,是我国最北的茶区。

2、中国茶树病虫害种类答:我国茶区地域辽阔,气候适宜,环境多样,因而病虫区系复杂,种类繁多。

已知的茶树害虫达400多种,造成经济损失的害虫有50一60种。

这些害虫主要是昆虫,少数是螨类。

已知的茶树病害有100多种,其中常见的有30余种。

茶树病害主要是由一些真菌侵染所致,还有藻类、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等。

导入新课: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一、体躯和体段昆虫的身体由一系列连续的环节组成,每一个环节称为一个体节,昆虫的体节分别集合成头、胸、腹三个体段。

有些体节的侧面着生有成对分节的附肢,根据胚胎学和比较解剖学的研究表明,昆虫体躯共有18~20个体节。

1、体躯的分节与分段3段20节,6、3、11 切;头部愈合无节痕,胸部各节紧相接;腹部节数常11,少增多减附多缺。

二、体节的分区和构造体面:身体或体节大致呈圆筒形,左右对称。

2到3岁早教的课程教(学)案

2到3岁早教的课程教(学)案

2到3岁早教的课程教案篇一:2-3岁儿童创意美术教案前12课时教案斯玛特创意儿童美术《有趣的点》(适用于学校、少儿美术培训机构、创意美术儿童班)课题:点线面课时:共4课时;第一课时;2―3岁教学目标:1、学习点、线、面的概念;2、初步学习辨别红、黄、蓝色彩;3、初步尝试用肢体绘画。

教学重点:1、深入浅出地解释点,线和面的概念;2、引导幼儿联想常见的几何物品,观察实物;3、引导幼儿完成简单的几何图形。

材料:水粉(三原色),大白纸,点线面图案,报纸,各种小积木。

教学过程:一、初步认识色彩1、鼓励幼儿用手指和颜色做朋友。

教师先用手指蘸颜料印在纸上,引导幼儿模仿印“点”。

并认识红色2、我们把所有的红点连在一起(用笔把红点连起来)看一条长长的红线就出来了,它可以无限延长。

3、老师在幼儿印好的“点”上任意添加几笔变成新的图案,启发幼儿兴趣。

(如:毛毛虫、蚂蚁、汽车等图案)二、不同的点1、出示报纸。

(想想怎样才能把它立起来?)在纸印上颜色每人一报纸,引导幼儿用力把它团起来。

2、把团好的纸团蘸上蓝色,印在纸上。

看看印出来后是什么样子的?3、我们再用不同形状的积木试试。

4、老师在幼儿印好的颜色上,随意添加几笔变成新的图案(眼睛、花、大树等)引发幼儿兴趣。

三、欣赏点、线、面图案引导幼儿说出所看到的图案。

(小人、字母、轮船、飞机等)鼓励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让幼儿了解到其实美术很简单用大小不同的点,颜色不同的点都可以完成一幅画。

四、有趣的点画1、画出树的轮廓,用不同形状的积木来把“树叶”填满。

鼓励幼儿尝试。

指导语:我们要像大师一样一点点地画2、欣赏作品马萨尔《弗里德里希的航船》3、把画中不同的点找出来,画在纸上。

数一数一共有几种点。

作品介绍:马萨尔法国画家,喜欢用点来作画。

他的妈妈是个刺绣女工。

也许是因为从小看多了绣针跳上跳下的点,他也喜欢上了跳动的点。

斯玛特创意儿童美术《淘气的小珠子》(适用于学校、少儿美术培训机构、创意美术儿童班)课题:点线面课时:第二课时2―3岁教学目标:1、通过点的变化,初步运用连接的方式,感知线条;2、通过欣赏点、线、面组合的美术作品,启发幼儿创想。

教学说课、学案、导学案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说课、学案、导学案的区别与联系
以学生为中心,以导促学,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强调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导”
基本结构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具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等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知识链接
学法提示学习探究
学习过程课堂反馈
热点聚焦启发点拨
自我检测问题讨论
反思小结Hale Waihona Puke 课后巩固等相互关系
导学案学案
1、导学案教学过程重心前移:
教案、学案、导学案的区别与联系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通常又叫课时计划,包括时间、方法、步骤、检查以及教材的组织等。
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简单来说,教案服务于老师,学案服务于学生。
教案
学案
导学案
内涵
教师为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设计的教学方案
教师为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而设计的学习方案
通过教师的“导”来引导学生先行尝试,教师再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的“导学”方案
重心
教什么,如何教
学什么,怎样学
导什么,如何导
特点
以教师为主体,强调教师的“教”
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学”
课前课中课后
2、学案导学案
3、学案是导学案的一部分,是其中一部分内容的放大和具体化。因此,许多情况下不再单独提学案,而以“导学案”概之

《认识信息》 学历案

《认识信息》 学历案

《认识信息》学历案在当今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无处不在,它如同空气一般围绕着我们,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那么,究竟什么是信息?我们又该如何去认识它呢?信息,简单来说,就是对事物的一种描述、表达或传递。

它可以是语言、文字、图像、声音等各种形式。

比如,当我们听到天气预报说“明天有雨”,这就是一条信息;看到手机上的新闻推送,那也是信息;甚至同学之间的一个眼神交流,也能传递出一定的信息。

信息具有多种重要的特征。

首先,信息具有普遍性。

无论在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信息都广泛存在。

从宇宙中的星辰运行,到地球上的生物活动,再到人类的思维和交流,信息无处不在。

其次,信息具有传递性。

信息可以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从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人。

就像我们通过电话与远方的朋友交流,信息在电波中穿梭,跨越了空间的距离。

再者,信息具有时效性。

有些信息在特定的时间内才有价值,一旦过了这个时间,可能就失去了其重要性。

比如股市行情的信息,如果过时了,就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

另外,信息还具有依附性。

它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才能存在和表现。

语言、文字、图像等都是信息的载体,没有这些载体,信息就无法被我们感知和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

早上起床,打开手机查看的新闻、社交软件上的消息,都是信息的来源。

在工作中,各种文件、报告、邮件等也在不断地为我们提供着信息。

然而,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我们如何才能有效地获取、处理和利用它们呢?获取信息需要我们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广泛的渠道。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报纸、杂志,浏览网站、社交媒体,收听广播、观看电视等方式来获取信息。

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信息的来源是否可靠,避免被虚假信息误导。

处理信息则需要我们具备分析、判断和筛选的能力。

不是所有获取到的信息都是有用的,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整理和分类,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并去除那些无关或错误的信息。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运用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对信息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传播问题如传染源在传播过程中,原传染源计数在传染结果中,若每一个传染源传染x个个体,则第一次传染后感染个体总数为1+x,第二次传染后感染个体总数为(1+x)².
例3、某种电脑病毒传播非常快,如果一台电脑被感染,经过两轮感染后就会有81台电脑被感染,请你用用学过的知识分析,每轮感染中平均一台电脑会感染几台电脑?若病毒的布袋有效控制,3轮感染后,被感染的电脑会不会超过700台?
(1)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第三年的可变成本为万元;
(2)如果该养殖户第三年的养殖成本为7.146万元,求可变成本平均每年增长的百分率x.
类型三:分裂、传播问题
1、分裂问题 如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原细胞数目不计数在分裂总数中,若每一个细胞分裂为x个细胞,则第一次分裂后的细胞总数为x,第二次分裂后的细胞总数为x².
x+ = c + 的解是x1 = c, x2 =
x+ = c + 的解是x1 = c, x2 = ……
由上述的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可以得出结论:如果方程的左边是未知数与其倒数的倍数的和,方程右边的形式与左边完全相同,只是把其中的未知数换成了某个常数,那么这样的方程可以直接得解。
请用这个结论解关于x的方程:x+ =a+
教案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类型一:面积(体积)问题
例1、如图,在宽为20m,长为32m的矩形地面上。修筑同样宽的两条互相垂直的道路,余下的部分作为苗圃,要使苗圃的面积为540m²,设道路的宽为Xm,下面方程正确的是( )
A.640-50x=540 B.640-52x-x²=540
C.x²-52x+100=0D.x²+52x-100=0
类型六:“对话式”情景问题
例6、春秋旅行社为吸引市民组团பைடு நூலகம்天水湾风景区旅游,推出了如下收费标准:
某单位组织员工去旅游,共支付给旅行社旅游费用27000元,请问该单位这次共有多少名员工去旅游?
类型七:一元二次方程的拓展
例7、阅读下列材料:关于x的方程
x+ = c + 的解是x1=c,x2=
x - =c - (即x+ = c+ )的解是x1 = c ,x2= -
类型二:平均变化率
平均变化率问题包括平均增长率和平均降低率两种情况,若设每次的平均增长(或降低)率为x,增长(或降低)前的数量为a,则第一次增长后的总量为a(1+x) (或降低后的总量为a(1-x)),第二次增长后的量为a(1+x)² (或降低后的总量为a(1-x)²)
例2、某养殖户每年的养殖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其中固定成本每年均为4万元,可变成本逐年增长,已知该养殖户第一年的可变成本为2.6万元,设可变成本平均每年增长的百分率为x
类型四:单(双)循环问题
循环问题分两种:两个元素为一次的单循环和两个元素为两次的双循环,在n个元素内,单循环的总次数为 ,双循环的总次数为n(n-1)
例4、要组织一场篮球赛,赛制为单循环形式,即每两队之间比一场,计划安排28场比赛,应邀请多少个球队参加比赛?
类型五:商品销售与利润问题
例5、某商店如果将进货价为8元的商品按每件10元出售,每天可销售200件,现采用提高售价,减少进货量的方法增加利润,如果这种商品每件涨0.5元,其销售量就会减少10件,那么将售价定为多少时,才能使所获利润为64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