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动词。 2、填空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强化训练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强化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09289e7cbb68a98270fefa4e.png)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强化训练1. 课内阅读。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
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
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
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1)这段话选自课文《______》,作者是______。
(2)这段话里有几句是写作者的想象,请找出来,画上波浪线。
(3)作者心里的“快乐”“骄傲”“希望”各指什么?快乐:______骄傲:______希望:______2. 课内阅读。
有一天,盘古醒来了,睁眼一看,周围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见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一______缝,一______微光透了进来。
巨人见身边有一______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
只听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1)按原文在横线上填上正确的量词。
(2)这段话中有很多意思相反的词,找出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3)形容速度很慢的词语有很多,文中就有两个,你能够找出来吗?3. 读一读,回答问题。
静悄悄的夜,有小小的虫在合奏。
星星和月儿喜欢听,都跑出来了。
找出整体认读音节。
4. 我能按照一定顺序重新排列下列词语。
喝跑摘跳喝做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_______,从这棵树_______到那棵树。
它们在树上_______窝,_______果实,_______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
(1)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动词。
(2)这段话主要介绍了松鼠_______特点,使我们感受到它的_______。
【必刷题】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突破训练-2020-2021部编(含答案)
![【必刷题】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突破训练-2020-2021部编(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70078828ea81c759f57857.png)
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突破训练-2020-2021部编(含答案)1. 阅读短文,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天为什么是蓝色的抬起头来看看天,一定是蓝色的。
小朋友们要问了,为什么天是蓝色的?蓝色是从哪儿来的?是染上去的吗?对!它可真是给“染”上去的,这是太阳光的杰作。
太阳光里有七种颜色:红、橙、黄、绿、蓝、青、紫。
红光跑得快,蓝、青光却是个“慢性子”,当太阳光透过厚厚的大气层时,蓝光和青光就被大气层“逮”住了。
这样,它们被大气层里的浮尘、水滴推来推去,结果把大气层“染”成蓝色的了。
我们在地面上看天空是蓝色的,要是坐在飞机上往外看天空,那更蓝。
可是,如果乘宇宙飞船到更高的地方去看天空,却是紫色的,因为紫光最弱,它们大多数连大气层的头道门都进不来呢。
(1)全文一共有______段。
(2)太阳光里有______种颜色:______、橙、______、______、蓝、______、紫。
(3)判断下面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
①天空的蓝色是太阳光给“染”上去的。
②太阳光里有七种颜色,其中黄光跑得最快,蓝、青光跑得慢。
③如果乘宇宙飞船到更高的地方去看天空,天空的颜色比在飞机上看更蓝。
2. 读短文,回答问题。
美丽的花花园里到处开满(mǎn)了五颜(yán)六色的花,红的、黄的、蓝的、白的……美丽极(jí)了。
蜜(mì)蜂(fēnɡ)们来了,采一篮(lán)花粉(fěn),花粉真香(xiānɡ)。
蝴(hú)蝶(dié)们也飞来了,吸一口花蜜,花蜜真甜(tián)。
(1)短文有______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______句话。
(2)(蝴蝶蜜蜂)______采花粉,(蝴蝶蜜蜂)______吸花蜜。
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做什么事最快乐小青蛙想,做什么事最快乐呢?他跳到大树下问啄木鸟:“叔叔,做什么事最快乐?”啄木鸟说:“________最快乐。
”他跳到田野里问水牛:“爷爷,做什么事最快乐?”水牛说:“________最快乐。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海上日出》同步训练(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海上日出》同步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7ff78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c7.png)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海上日出》同步训练一、基础运用1.读拼音,写词语。
qiǎn lán kuò dàfàn wéi nǔ lìshā nàcàn làn zǐ sèbú jǐn2.比一比,组词。
转刹范镶辨芒传杀犯箱辩忙3.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词语。
(1)填量词。
一红霞一亮光(2)填动词。
重围重荷(3)填修饰词。
的亮光的奇观地上升地望着4.选出括号中使用正确的词语。
(1)离开喧闹的城市,来到这(清净寂静)的山谷,他才感觉自己终于享受到一份彻底的(清净寂静)。
(2)她知道自己错了,不再与妈妈(分辨分辩),而是低下头来细细地(分辨分辩)自己作业中的错误之处。
5.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
(1)伟大奇观.______A.看B.看到的景象C.对事物的认识、看法(2)目不转睛.______A.眼睛B.眼球,眼珠(3)负.着重荷______A.背B.遭受C.具有D.欠(4)透.过云霞______A.通过,穿通B.通达C.极度D.泄漏6.判断题。
(1)《母鸡》一文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情感变化,用前后的强烈对比,加深了对母爱的赞美。
()(2)他任劳任怨地为大家服务多年,大家都亲切地称他“老黄牛”。
这句话中的“老黄牛”运用是恰当的。
()(3)《“诺曼底号”遇难记》描写了“夜航、遇险、救人、牺牲”四个部分,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4)写游览过的一个地方,可以像《海上日出》那祥按游览顺序来写,也可以像《记金华的双龙洞》那样按景物变化的顺序来写。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海上日出》这篇课文按照、、的顺序,描写了和的日出,表达了作者之情。
二、现代文阅读课外阅读南海明珠——海南岛在我国南海的万里碧波上,有一颗耀眼的明珠,它就是富饶美丽的海南岛。
海南岛是祖国的第二大岛,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10篇】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10篇】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ce416d02020740bf1e9b5d.png)
【10篇】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知了学飞传说在很古很古的时候,知了是不会飞的。
一天,它见一只大雁在空中自由地飞翔,十分羡慕(xiàn mù)。
于是就请大雁教它学飞,大雁很高兴地答应了。
学飞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
知了怕艰苦,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爬来爬去,学习很不认真。
大雁给它讲飞的道理,它只听几句就不耐烦地说:“知了!知了!”大雁教给它本领,它只试几下,就自满地嚷着:“知了!知了!”秋天到了,大雁要飞到南方去啦!知了很想跟着大雁一起展翅高飞,可是,它用力扑腾着翅膀还是没能飞离树梢。
这时候,知了眼望着万里长空,只见大雁远飞,真懊(ào)悔自己当初没有努力学习!可这时已经晚了,只好叹着气说:“迟了!迟了!”(1)读短文,思考:知了为什么想学飞?在短文中画出来有关句子。
(2)知了没学会飞是因为________。
(3)读了短文后,你学到了什么?【答案】(1)一天,它见一只大雁在空中自由地飞翔,十分羡慕(xiàn mù)。
(2)知了怕艰苦,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爬来爬去,学习很不认真。
(3)学习要虚心,不怕吃苦。
【解析】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沙滩在太阳的照耀(yào)下,金黄金黄的。
一群小朋友来到沙滩上。
小朋友们有的在沙滩上捡着彩色的贝壳,有的追着白色的浪花,有的晒着太阳,还有的吹着小螺号……我在沙滩上干什么,你知道吗?看看吧,我在沙滩上用细细的树枝,画着长长的航线。
长长的航线,通向远方:长长的航线,通向彼(bǐ)岸。
我要在画出的航线上航行。
我要在长长的航线上,划桨(jiǎng)驰(chí)向远方:我要在长长的航线上,扬着帆儿驶向彼岸。
(1)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
(2)在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________的贝壳 ________的树枝________的浪花 ________的航线(3)照样子写词语。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套试卷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套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a02271a1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a7.png)
第一单元提升练习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吹拂.(fúfó)堤.岸(tīdī)丝绦.(tiáo tāo)茁.壮(chūzhuó)一堆.(duītuī)填.土(tiān tián)二、读拼音,写字词。
三、加上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卯—( )—( )( )直—( )—( )( )土—( )—( )( )永—( )—( )( )四、修饰词语我来填。
( )的鲜花( )的礼物 ( )的日子( )的笑容五、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填空。
A.五颜( )( )B.碧空( )( )C.引人( )( )D.兴致( )( )1.像A组词语这样含有数字的词语还有、。
2.像B组词语这样描写天气的词语还有、。
3.像D组词语这样ABCC式结构的词语还有、。
六、按要求写句子。
1.把诗句补充完整,再写出诗句的诗意。
不知细叶谁裁出, 。
诗意:2.发挥想象,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她在小草嫩绿的叶片上微笑;我们听到了她,她;我们闻到了她,她;我们触到了她,她。
3.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仿写感叹句)多么啊!4.邓爷爷精心地挑选....几锹土。
..树坑,又挥锹填了..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仿写句子,连续运用至少三个动词)七、结合本单元课文知识填空。
1.古诗回放。
(1)《村居》的作者是,前两句是: , 。
(2)默写《赋得古草原送别》:离离原上草, 。
, 。
2.《找春天》一文中的孩子们找到了春天,发现她在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3.《开满鲜花的小路》中,鼹鼠先生收到邮寄来的包裹,里面是。
4.《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中,邓小平爷爷在亲手栽种了一棵柏树。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课内阅读。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我们(仔细细心)地找哇,找哇。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露出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1.选择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15+搭船的鸟(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5+搭船的鸟(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e6f63e35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99.png)
15搭船的鸟一、认真读,写工整。
我坐在fù qīn动手dā的瓜棚里,静静地听着雨点shā lā、shā lā地打在瓜棚上的xiǎnɡ声。
雨停了,我看见一只cuì鸟正扎进水里,用它的长zuǐ在bǔ鱼。
二、选择题。
1.下列对课文《搭船的鸟》中“搭”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搭”字形象地写出了翠鸟贪图小便宜的特点。
B.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儿与人类在自然中的和谐相处。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英.雄老鹰.婴.儿B.精.神经.营北京.C.扔掉.调.离钓.鱼D.回家.加.法夹.袄三、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海滨.(bīn bīng) 海鸥.(ōu nōu)理睬.(cǎi chǎi) 满载.(zài zǎi)亚.热带(yàyǎ) 胳膊.(bìbei)四、比一比,组词语。
搭( ) 捕( ) 沙( ) 消( )答( ) 铺( ) 吵( ) 悄( )五、给下面的词语选择正确的理解。
A.喧闹B.海滨C.理睬D.寂寞(1)形容孤单冷清。
( )(2)指靠近大海的地方;沿海地带。
( )(3)形容喧哗,十分热闹。
( )(4)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
( )六、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ABB式词语。
清晨,小镇里( ) 的,没有什么人走动。
一只( )的小猫从角落里跑了出来,睁着一双 ( )的眼睛向左右看了看,又跑走了。
七、选词填空。
用力使劲(1)船夫披着衣在船后( )地摇着槽。
(2)一株小草( )地探出头来,想看看外面的世界。
八、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词语。
( )的小鸟( )的翅膀( )的羽毛( )地摇橹( )地站着( )地吞下九、按要求写句子。
(1)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
(缩写句子)(2)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改为陈述句)(3)照样子将句子补写完整。
如果你是清风,就给人们带来一丝凉爽;如果你是,就给人们;如果你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题及答案文档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题及答案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a82b22ca647d27284a735181.png)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题及答案-文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题及答案(一)阅读课文第二段答题。
1、这段写了四件趣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这段中有许多动词运用很精炼传神,找出一例做简要赏析。
3、这段文字从多角度进行描写,分别按提示各找一个例句。
4、结合文段内容分析:“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5、文段开头两个“不必说”有什么表达作用?6、理解填空:文段的景物描写层次十分鲜明,“不必说”侧重于事物的___________的描写,其描写顺序是______________,“也不必说”侧重事物的__________的描写其描写顺序是_____________。
这两个“不必说”是对百草园____________的描写,“单是”则是_______________性的描写。
答案:1、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 2、如“伏”字,既写出了黄蜂体形的肥胖,有写出了了娇憨可爱的形象;如“窜”简洁形象的表现了云雀的轻捷迅疾,突出了孩子的美好向往。
3、略4、我是一个天真活泼、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热爱自然的少年。
5、与后面的“单是”呼应,既表现了写景的详略,又勾勒出儿童对自然美景的浓厚兴趣。
6、静态;由低到高;动态;由高到低;整体;局部(二)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用一支短棒____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____些秕谷,棒上____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___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____,便罩住了。
···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1、上文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动词,并说说这些动词的作用。
2、文段详写了冬天在百草园的活动——捕鸟,分别从哪些方面写了捕鸟的情况?写这些有什么作用?3、文段中心是冬天雪后捕鸟的乐趣,却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这是什么写法?4、文中写\\\'我\\\'和闰土的父亲同样的捕鸟方法,收获却不同,仔细品味词句,说说鲁迅先生为什么会在三十年后还记得“得失的缘由”?答案:1、支撒系牵拉 2、捕鸟的时间、条件、方法、收获、经验、冬天的百草园依然乐趣无穷。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找春天》同步练习检测题(含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找春天》同步练习检测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de639076eeaeaad1f33063.png)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找春天》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共8题;共65分)1.读拼音,写字词。
①我们tuō diào________棉袄,冲出家门,奔向tián yě________,去xún zhǎo________春天。
②春天来了,xìng________花开了,táo________花也开了,儿tóng________放学归来,聚到cūn________头去放风筝。
③春风这把jiǎn dāo________把柳树裁出lǜsī________。
2.比一比,再组词。
拂________ 醉________ 裁________ 杨________佛________ 碎________ 栽________ 扬________堤________ 掩________ 纸________ 童________提________ 淹________ 低________ 章________3.数笔画填空。
“荡”共________画,第5画是________,组词________。
“杏”共________画,第5画是________,组词________。
“柳”共________画,第3画是________,组词________。
“寻”共________画,最后1画是________,组词________。
4.选词填空镇静沉静平静①夜深了,周围________了下来。
②我们遇事要________,不要慌张。
③听了妈妈的话,小红的心情________了许多。
5.选字组词。
(冲中)________出________问________走________心(寻过)________找________节________程搜________6.按要求写句子。
(1)用划线的词写句子。
我们仔细地找哇,找哇。
(2)照样子仿写句子。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小鸟在枝头鸣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根据课文《找春天》内容填空。
二年级北师大语文下学期阅读理解考前专项练习含答案
![二年级北师大语文下学期阅读理解考前专项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ddc01b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b5.png)
二年级北师大语文下学期阅读理解考前专项练习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雷雨满天的乌云,_ __。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出。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一只蜘蛛从网上(掉垂爬)下来,逃走了。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天亮起来了。
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吹刮扑)来。
雨停了。
太阳出来了。
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蝉叫了。
蜘蛛又坐在网上。
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1.根据课文,在文中横线上补写句子。
2.给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在下面打“√”。
3.照样子,写一写。
闪电(越.来越.亮)水(__________)4.“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
5.用“_____”在原文标出描写雷雨后景物的句子。
二、课内阅读。
开满鲜花的小路(节选)邮递员黄狗在门口喊:“鼹鼠先生,您的包衷单!”原来,长颈鹿大叔给鼹鼠先生寄来了一个包裏。
鼹鼠先生赶紧()着摩托车,到邮局去()包裏。
他回家后()包裏,看见一堆小颗粒,可认不出是什么东西。
鼹鼠先生拿着包裏,来到松鼠太太家。
他问松鼠太太:“长颈鹿大叔寄来一个包裏,您能帮我看看是什么东西?”松鼠太太拿过来一看,里画空空的,什么也没有。
原来,包裏破了里面的东西不见了。
看来都漏在来时的路上啦!鼹鼠先生很懊丧。
1.选择恰当的动词填人选文中的括号里。
骑打开领2.长颈鹿大叔给鼹鼠先生寄的包裹里有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鼹鼠先生认不出包裹里的东西,他去请教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鼹鼠先生为什么很懊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羿射九日》片段,回答问题。
禾苗被晒枯了,土地被烤焦了,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连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被熔化了。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套试卷含答案(精编试题)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套试卷含答案(精编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ac46d1e1711cc7930b7163c.png)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姓名:________ 分数:_________ 一、把汉字和它的读音连一连。
耸炖巷损dùn sǒnɡsǔn xiàng二、读拼音,写字词。
三、选字填空。
传转( )身 ( )说 ( )统财材发( ) ( )料 ( )宝药( ) 四、选词填空。
保护爱护维护1.我们要( )学校里的一草一木。
2.我们每天都要坚持做眼保健操,( )自己的视力。
3.周日同学们在街上帮助交警叔叔( )交通秩序。
五、按要求写词语。
1.仿写词语。
辣乎乎(ABB式):2.动词我来填。
( )窗花( )鞭炮 ( )花灯( )月饼3.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华夏( )( ) ( )( )子孙巍巍( )( ) ( )( )大地六、按要求写句子。
1.例:黄河奔,长江涌。
微风,小溪。
2.古时候,人们觉得贝壳很漂亮..,很珍贵..,喜欢把它们当作饰品戴在身上。
(任选一个加点词,仿写句子)3.你知道爸爸妈妈最喜欢什么美食吗?请你写出来吧!爸爸最喜欢:妈妈最喜欢:七、按课文内容填空。
1.重阳节, , 去登高。
2.《“贝”的故事》中,贝字旁的字大多与有关。
3.《中国美食》中,你最喜欢的两种美食是和。
4.十二生肖我知道:子鼠、丑牛、、卯兔、、、午马、、申猴、、戌狗、。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课内阅读。
(晴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幕)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雀)桥。
1.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
2.端午节是( )。
A.农历四月初五B.农历五月初五3.读了片段后,知道了端午节的习俗有。
4.乞巧节过后的传统节日是( )。
(二)课外阅读。
元宵节的夜晚,大街上人流如潮,灯火通明。
街上的花灯可真多呀!兔子灯地上跑,鸽子灯天上飞……最有趣的是龙灯,只见一条长龙追着宝珠上下翻飞,全身的鳞片金光闪闪,龙的尾巴不停地摆动。
孩子们情不自禁地高喊:“龙活啦!”歌声、笑声、锣鼓声融成一片,响彻夜空。
六年级阅读短文及答案
![六年级阅读短文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515e544b35eefdc8d333f7.png)
六年级阅读短文及答案一、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
他说:“这不能。
须大雪下了才好。
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________起一个大竹匾,________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________在棒上的绳子只一________,那鸟雀就________在竹匾下了。
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动词。
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________起一个大竹匾,________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________在棒上的绳子只一________,那鸟雀就________在竹匾下了。
横线上的动词准确、详细地写出了________,表现了闰土的________。
(2)给这段话加个小标题:________。
(3)文段中的省略号表示()A. 说话断断续续。
B. 列举省略。
【答案】(1)支;撒;缚;拉;罩;捕鸟的经过;聪明能干(2)雪地捕鸟(3)B【解析】【分析】(1)这道题是按课文原文填空,平时要做到熟读并背诵课文,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即可。
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2)考查拟定小标题。
阅读短文,概括出段意,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3)解题时了解省略号的作用:列举的省略、表示说话吞吐、话未说完、语意未尽、语意的跳跃、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依据句意可知,此处省略号是表示列举省略。
故答案为:(1)支、撒、缚、拉、罩、捕鸟的经过、聪明能干(2)雪地捕鸟(3)B【点评】(1)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3)此题主要考查对引号的作用的掌握及应用。
2.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未知生命起源生命的起源与演化是和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密切相关的。
生命的构成元素如碳、氢、氧、氮、磷、硫等是来自“大爆炸”后元素的演化。
2020年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
![2020年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57316a2b3b3567ec102d8af6.png)
2020年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1.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
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________,没有________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________。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2)根据选文写出“嫩”的意思。
嫩红:______ 嫩叶:______(3)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缩句)(4)爬山虎的叶子有哪些特点?(5)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中,你体会到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2. 课内阅读。
从前,有一条不会叫的狗。
它不会像狗一样叫,不会像猫一样叫,也不会像牛那样哞哞叫,更不会像马那样嘶嘶鸣。
(1)用划线字仿写句子。
(2)把下面的叫声和相应的动物连线。
(3)从狗学叫的故事,我明白了:。
3. 阅读片段,完成练习到了学校,已经上课了。
元元红着脸,低着头,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李老师看了看手表,说:“元元,今天你迟到了二十分钟。
”元元非常后悔。
(1)照样子写词语。
看了看:______了______ ______了______ ______了______(2)元元红着脸是因为______。
(填序号)①他没考好,老师批评他。
②他迟到了,自己觉得不好意思。
(3)元元后悔的原因是______4. 读一读,回答问题。
会跑的阳光星期六,我本来想睡个懒觉。
可是,一大早,妈妈就喊:“太阳开始跑步啦!”我一看,阳光照在我房间的窗户上。
我赶紧起床,抓紧时间练琴。
中午,太阳的影子从墙上跑到了地上。
阳光跑得真快呀!下午,我复习功课。
我发现阳光跑出了我的房间。
一天又快过去了。
(1)看图,猜猜下列生字的读音。
(2)短文一共有______个自然段,第三自然段一共有______句话。
(3)早晨,太阳在______;中午,它的影子在______;下午,它跑出了______。
二年级阅读理解考点+例题-全面解析经典
![二年级阅读理解考点+例题-全面解析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efe611fbaf1ffc4fff47ac6b.png)
阅读理解考点+例题-全面解析经典一、二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海边的男孩去年暑假,爸爸带我去海边玩儿。
我看见一个卖贝壳的男孩。
他告诉我,这些贝壳是他自己捡的,卖了钱可以交学费、买书。
我一边听,一边买了几个好看的贝壳。
我欣赏着买来的贝壳,突然发现一个褐色的贝壳破了一块,就返回去换。
男孩正收摊儿。
他为难地说:“对不起,全卖完了。
要不明天下午你再来……”“我们买的是明天早上七点的车票哇!”我扫兴地走了。
第二天一早,我们来到火车站。
“大哥哥——”身后传来清脆的声音。
我猛一回头,是那个卖贝壳的男孩!他气喘吁吁地跑过来,笑着说:“给你。
”哇,好漂亮的一个贝壳!整个贝壳洁净光滑,色彩艳丽.样子就像孔雀的尾巴……这个贝壳我一直摆在书柜里,珍藏到现在。
(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声音 ________的贝壳(2)卖贝壳的男孩是自己________贝壳,然后卖掉,挣来的钱________、________。
从中我知道他是一个________(①自强自立;②乐于助人;③成熟稳重)的孩子。
(3)第二自然段中,“我”扫兴的原因是()A. 没有在海边玩够B. 没捡到美丽的贝壳C. 褐色的贝壳破了一块,没换到好的贝壳(4)第二天,男孩给了“我”一个怎样的贝壳?找出相关句子。
(5)“我”把这个贝壳珍藏到现在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清脆;好看(2)捡;交学费;买书;①(3)C(4)哇,好漂亮的一个贝壳!整个贝壳洁净光滑,色彩艳丽,样子就像孔雀的尾巴。
(5)卖贝壳的男孩说到做到的美好心灵感动了“我”。
【解析】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每样东西都必须学习怎么生活。
星星聚集排列成星座,有一些星星________试着排成长颈鹿,________是棕榈(lǘ)树,________试了试排成玫瑰,________才决定排成大熊星座。
同时,还有其他的星星排成摩羯座、天龙座、金牛座、天鹅座。
人教版八上语文第3课《蜡烛》
![人教版八上语文第3课《蜡烛》](https://img.taocdn.com/s3/m/90c9808cc77da26925c5b047.png)
过程与方法:
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学习重难点
1、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 想感情。
2、探究这篇通讯感人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 的。
3、通过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 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写作背景
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 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 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 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 的南保协定。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 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 集团军级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 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到驻希腊的“E”集 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半岛 南部退却。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 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 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1)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出那舀些水。
(2)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 在老妇人的近旁。
(3打)于是她回到那死者旁边,两手
在死者的腋窝下,把他拖走。
抄
(4)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
了一抖下。
(5)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
挡住了风,在坟堆上着柔闪和耀的火焰。
(6)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烛泪淹没了, 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
文章不断对炮火(11次)、老妇人的黑色 围巾(4次)、老妇人的动作“跪”、“爬” (各3次)、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6 次)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和描写。
①对“炮火”的多次描写,突出了当时环境的危 险,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 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 不惧。
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突破训练
![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突破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15138c0f4afe04a1b171de46.png)
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突破训练1.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家院子里有一棵古老而又高又大的枣(zǎo)树。
春天,枣树上开满了浅黄色的枣花。
夏天,花落了,枣树上结满了小青枣。
到了秋天,小青枣慢慢地变红了,变成了红红的大枣。
这时,树上好像挂满了圆圆的小灯笼(lǒng)。
(1)读短文,找出合适的词填在括号里。
______的枣树 ______的枣花______的大枣 ______的小灯笼(2)文中“小灯笼”指的是______。
(3)想想枣树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再填空。
春天,枣树上______。
夏天,枣树上______。
秋天,枣树上______ 。
2. 课内阅读。
只是有一次,他在讲课的时候讲到女娲造人的传说,笑着对我们说:……女娲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
甩到地上的泥巴变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被甩丢了腿和胳膊。
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
”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1)刘老师笑着讲女娲甩泥造人,结果自己的腿也被甩掉了,表现了刘老师______。
(2)“我们”笑是因为______。
(3)“我们”心里酸楚是因为______。
(4)“我们”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是因为______。
3. 课内阅读。
海底动物各有各的特点。
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梭子鱼每小时能有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
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有些贝类自己不动,但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还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
(1)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请用横线画出来。
(2)这段话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和______几种动物。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远程—______ 忽然—______ 旅游—______ 一般—______(4)你还知道哪些海底动物,它们有什么特点?请你简要地写下来。
新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蜡烛作者简介
![新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蜡烛作者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88a91609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08.png)
新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蜡烛作者简介《蜡烛》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作品,那么大家对于作者的了解有多少呢?蜡烛作者简介为大家奉上,希望对大家学习了解本课知识有帮助。
人物生平西蒙诺夫(Simonov,Konstantin Mikhailovich;1915~1979)苏联作家、小说家、诗人、剧作家。
曾参加反法西斯卫国战争。
1934年开始写作。
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
1942年加入共产党。
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苏联作协副总书记和书记处书记等职。
他的诗歌《等着我吧……》和文章《蜡烛》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其作品《蜡烛》被选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书。
代表作品战争初期的抒情诗作,充满爱国主义激情,如《等着我吧……》《打死他》《请你记住,阿廖沙,斯摩棱斯克的大道……》,在士兵中广为流传。
剧本《俄罗斯人》(1942)歌颂经受了战争考验的苏联人民的精神力量。
中篇小说《日日夜夜》(1943~1944),描写苏联红军在保卫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英勇事迹。
战争后期,随军经过东欧各国,直至柏林,写有特写和短篇故事集《从黑海到巴伦支海》(4卷,1942~1945)。
战后到过美国。
剧本《俄罗斯问题》(1946)揭露美国统治集团发动新战争的企图。
还发表诗集《友与敌》(1948)。
《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
小练习1、根据课文,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动词。
(1)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_______出那些水。
(2)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_______在老妇人的近旁。
(3)于是她回到那死者旁边,两手_______在死者的腋窝下,把他拖走。
2、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问题。
巴以冲突由来已久,争取和平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在一次联合国会议上,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讲,最后一段是:“我是带着橄榄枝来的,也是带着一个自由战士的枪来的,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滑落。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文(二)第6课《一封信》同步练习C卷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文(二)第6课《一封信》同步练习C卷](https://img.taocdn.com/s3/m/561ea7229e31433238689341.png)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文(二)第6课《一封信》同步练习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积累运用 (共8题;共48分)1. (5分)根据语境注音。
像恐龙这样重________的动物,如果当时不是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即使是插上翅膀也难以飞渡重________洋。
2. (11分)读拼音,写生字。
císhèlíng wéi告________客________广________________见3. (4分)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横线上改正。
穿流不息________阴谋鬼计________精兵减政________赞叹不以________视死如规________攻无不刻________好高务远________容光唤发________4. (6分)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畅________ 弧________ 扰________ 诊________ 撼________ 限________扬________ 呱________ 优________ 珍________ 感________ 根________5. (8分)选词填空辛幸________苦 ________福庆________ 艰________6. (4分)句子加工厂。
①你是那个犯了错的孩子。
你把十美元放在信封里封好交给丹尼斯。
(用关联词合并成一个句子)②那张十美元的钞票静静地躺在丹尼斯的课桌下。
(修辞手法、仿写)③我估计这十美元一定能找到。
(修改病句)④库伯改正了错误。
(扩句)⑤我必须给一个犯错的孩子改正的机会。
(改为反问句)7. (8分)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他说________ 羊已经丢了________ 还修羊圈干什么________(2)可是________ 一天________ 两天________ 三天________ 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________ (3)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________ 他对第一个坐下的同学说________ 现在你看看那杨桃________ 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________8. (2分)根据课文《月光曲》内容,选择正确的内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练习4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练习4](https://img.taocdn.com/s3/m/19d1a2d5f61fb7360b4c6532.png)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练习4预习导航(一)字词练习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确záo 菜qí桑shèn 收liǎn倜tǎng jiàn 赏 bó学 chán 络mò生mì食竹shāi云霄斑蝥后窍臃肿蝉蜕盔甲书塾秕谷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人迹至人声高而卧(二)资料积累①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
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
其文章形式多样,笔法灵活,抒情之中见讽刺,叙述之中显深意,严肃的内蕴常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出之,构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散文。
课题用“从……到……”两个介词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范围。
二、课堂互动(一)自主研讨1、文章题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告诉我们,在文中作者回忆的是在和的童年生活。
2、文中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段落分别是哪几段?哪一段是过渡段。
(二)语言品味1、课文第2自然段,作者在描写百草园的景物时既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用词贴切。
例如:①、光滑的石井栏:“光滑”表明长年累月摸,写出少年鲁迅多次好奇地摸。
②、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用“肥胖”形容黄蜂不仅是它的体态较别的昆虫肥大,而且体现了儿童特别的感觉。
请你在文中也找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并加以说明。
2、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两句话有没有矛盾呢?为什么?(三)个性见解1、文章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由赤练蛇而写到美女蛇,这是什么表现手法?能否从学过的文章中再举出一两个使用这种手法的地方?2、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四)课文精读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欣赏关于蜡烛的诗词。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2、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以及本文真挚感人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学习重难点
1、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红军战士契柯拉耶夫。
事件: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原因),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经过),最后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花烛点在烈士的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结果)。
2、分析烛光的特殊含义。
(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3、本文体裁是一篇战地通讯,通讯和第一课的消息相比,有什么区别?
比较通讯与消息:
相同点:用事实说话。
(1)内容上,消息简略单
纯,通讯详尽、具体、形象。
(2)形式上,消息程式性强,通讯创造性强。
(3)时效上,通讯不如消息迅速及时。
4、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关老妇人的片断。谈谈你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
地窖()匍匐()
腋下()拂晓()
瓦砾()颤巍巍()
育乞西()舀()
契柯拉耶夫()鞠躬()
瓦砾鞠躬精疲力竭名副其实颤巍巍
整体感知
从叙事过程看,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1—7):讲红军战士偷袭牺牲。
第二部分(8—31):讲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烈士。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核心。
第一层(8—13):炮火余生,发现烈士。
原句勾画了经战争破坏后的环境以及烛光的背景,再次点出老妇人唯一珍爱的东西——结婚喜烛,表现了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战士至高无上的感情。并且文中没说出真名,目的在于揭示这种感情的意义是两国军民感情的集中表现,而这种感情又达到了母子情深的境界。
9、分析这件事情人的因素。
(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①对“炮火”的多次描写,突出了当时环境的危险,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②对“蜡烛”的多次描写,说明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战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写出了老妇人给予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③对“黑围巾”的多次描写,表现了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
(2)年老体弱,掩埋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视若亲人,沉痛哀悼——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4)烛光闪烁,真情祭悼——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第二层(14—26):冒着炮火,掩埋烈士。
第三层(27—31):点燃蜡烛,守护烈士。
第三部分(32—42):老妇人的英雄行为感动了红军战士。
第四部分(43—44):再现并赞美蜡烛的火焰。
课文讲解
1、快速阅读,概括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日。
老妇人思想感情概括起来就是“敬爱”和“哀痛”。
意。
5、文章最后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这一点火焰”是指那微弱的烛光,“不会熄灭”、“永远燃着”是有象征意义的。象征着老妇人对烈士的敬意,象征着红军战士为了和平而献出了生命;也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谊——这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不分国界,情同母子。文末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①老妇人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②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她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③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④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了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爱。
作者简介
西蒙诺夫,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金,三部曲《生者与死者》(《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获列宁奖金。
读准字音
灼()桥头堡()
④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8、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这段文字如果改写成“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同原句比较一下,说说原句好在哪里。)
2、探究这篇通讯感人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
3、通过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写作背景
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级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到驻希腊的“E”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半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6、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1)炮火连天,环境危险(2)年老体弱,掩埋艰难(3)掩埋形式,情同母子(跪吻嘴唇、前额)(4)燃起蜡烛,意义特殊(珍藏45年的结婚喜烛)(5)彻夜守坟,陪伴烈士
7、分析文中的描写:你发现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加以描写?
文章不断对炮火(11次)、老妇人的黑色围巾(4次)、老妇人的动作“跪”、“爬”(各3次)、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6次)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和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