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学离线作业
心理学离线作业答案
![心理学离线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c65854336c1eb91a375dce.png)
期末作业考核《心理学》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 感觉后像感觉后象,就是你通过感官感受之后,残留在脑海中的印象反射,就是身体接受刺激之后大脑回馈,再自然由肢体反映出来的过程。
深度直觉的意思,就是在直觉的基础上,又非常坚信这个事情,类似于信仰之类的。
2. 意识意识的理解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意识概念认定,意识是赋予现实的心理现象的总体,是个人直接经验的主观现象,表现为知、情、意三者的统一。
狭义意识概念则指人们对外界和自身的觉察与关注程度。
3. 相关相关,即在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如果变量之间具有相随变动的关系,则称变量之间相关。
指事物或信号之间的共享关系或因果关系。
4. 思维思维是人的理性认识阶段,人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类型反映事物本质与规律的认识过程。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大脑两半球的区别与联系?答:两侧大脑半球之间是分工合作的关系,二者各有所长,相互补充,共同完成大脑的整体功能。
通常认为左脑主要功能是语言,书写、分析、逻辑推理、数学运算、抽象思维等;右脑的主要功能有空间方位辨别、几何图形识别、形象思维、音乐、美术、舞蹈、情感、创造性及综合活动等。
有人将左脑称为理性脑,将右脑称为感性脑。
两侧大脑半球虽有明显的机能差异,但这种分工不是绝对不变的,当一侧脑受伤后,对侧脑半球常有较强的代偿作用。
从“优势半球”学说到“双势理论”是人们对脑认识的深化。
使大脑处于最佳发育状态,充分利用大脑半球的功能特性,尽量发挥整个大脑的作用,是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
让孩子多看、多听、多触摸、多观察周围事物,多接受外界环境各种适宜的刺激,显然可以促进孩子的脑力活动,诱导思考力和想像力,拓宽思维境界,增强思维敏捷性,提高灵活应变的能力,使脑潜能得到最大的发展。
2.表象及其特征?答:表象是客观对象不在主体面前呈现时,在观念中所保持的客观对象的形象和客体形象在观念中复现的过程。
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心理学离线作业
![心理学离线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e14686ba65ce050876321349.png)
《心理学》期末作业考核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差别预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
2、语言生成:也叫语言表达,是指人们通过语言把所要表达的思想说出来或写出来的过程。
3、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的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推测与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语。
4、错觉: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对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经验主义的观点。
答:由洛克提出认为婴儿生来并无知识和技能,经验(或人类的学习)在婴儿洁白无暇的心灵上刻下深深的烙印。
2、简述视觉刺激中最常用的深度线索。
答:相对大小,视野中的高度,遮挡,线性透视,纹理变化,光照与阴影。
3、简述线索提取依赖的条件。
答: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情绪的作用。
4、简述语言理解的三个水平。
答:词汇理解或词汇识别句子的理解课文或话语的理解。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阐述对于问题解决的主要观点。
答:联想主义:联想,尝试---错误是思维的机制. 格式塔:情境整体被动物知觉,产生顿误,问题解决.认知学派:用计算机模拟人的问题解决过程,以验证各理论2、阐述任一种智力测验量表。
答:个别智力测验工具(一)比内量表比内量表是智力测验中运用广泛、影响较大的一种工具和技术。
该量表第一次由法国心理学家比内(A.Binet)和医生西蒙(T.Simon)于1905年编制而成,称比内-西蒙量表。
(二)韦氏智力量表韦氏智力量表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编制的一组智力量表。
韦氏智力量表有三种:一是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其前身是1939年韦克斯勒编制的韦克斯勒-贝勒维智力量表(W-BI),以后于1955年修订成目前使用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二是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于1949年编制;三是韦氏学龄前及幼儿智力量表,1963年编制,1967年最后完成。
WAIS适用于16岁以上的成人;WISC适用于6.5~16岁的儿童;WPPSI适用于3岁10个月至6岁10个月的幼儿。
《青少年心理学》离线作业
![《青少年心理学》离线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8b52a1c2195f312b3169a566.png)
《青少年心理学》期末作业考核韩杰胜一、判断改错1.个案研究法的结果容易相互比较。
(对)2.离差智商是由斯腾伯格提出来的。
(错)斯腾伯格改为韦克斯勒3.高级情感是指生理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社会性情感。
(错)社会性情感改为社会需要4.青少年品德发展的动力是身心发展的内部矛盾。
(错)身心改为品德5.系统脱敏法是诱导个体缓慢地暴露出导致心理紧张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紧张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消除紧张的目的。
(对)二、简答题1.青少年心理研究应注意的原则有哪些?答:客观性原则2教育性原则3矛盾性原则4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2.早熟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有哪些影响?答:早熟对于不同性别的男孩和女孩的影响是不同的。
早熟的男孩的心理体验比同龄的男孩要丰富,与正常成熟的同龄女生更接近。
因而,他们更喜欢、愿意与同龄女生交往。
由于他们身体上成熟,体魄健壮,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色,很容易得到同伴的敬佩、羡慕、尊重;也容易得到家长、老师的青睐,成为受欢迎的人物或当上班级干部。
早熟的女孩与早熟男孩相比,早熟女孩体会到了更多的麻烦、苦恼。
对这种在时间上早成熟3~4年的女孩来说,会品尝到周围同伴都未曾有过的体验、感受与变化,会产生与同龄人“不同步”的感觉,因而易使她们心理焦虑、紧张与负担过重,造成自信心方面的障碍,形成不良的自我概念。
3.简述青少年动机的特点。
答:青少年的主导活动是学习,他们的学习动机有很大的分化,表现出4种类型:1、学习动机不太明确。
比如学习只是为了应付家长、老师的要求,或是为了混日子,混到毕业可以找到工作上。
2、学习是为了履行社会义务。
比如学习是为了班集体、团组织,或不给集体丢脸,学习是为了入团或不受指责等。
3、学习是为了个人前途。
比如只有学习好,才能有前途等。
4、学习是为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比如想到学好文化知识就能为祖国做出贡献等。
其中社会性学习动机最突出,并且他们的学习动机与其理想有密切联系。
离线作业考核心理学.doc
![离线作业考核心理学.doc](https://img.taocdn.com/s3/m/58ef9d6ff18583d048645953.png)
离线作业考核《心理学》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神经冲动答:当任何一种刺激(机械的、热的、化学的或电的)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就会由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比较活动的状态,这就是神经冲动3.气质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
4.无意识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盲的,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思维及其特征。
答: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思维具有概括性、间接性、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
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思维是一种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过程。
它常常指向事物的新特征和新关系,这就需要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进行更新和改组。
2.简述遗忘的衰退说与干扰说。
答:衰退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
干扰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
一旦干扰被排除,记忆就能恢复,而记忆痕迹并未发生任何变化。
3.注意有哪些分类?答: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的特点。
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时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可以把注意分为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三种: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它的引起与维持不是依靠意志的努力,而是取决于刺激物本身的性质。
因此,不随意注意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注意。
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它是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
如果说动物也有不随意注意的话,那么只有人才有随意注意。
东北师范大学-青少年心理学(离线作业)
![东北师范大学-青少年心理学(离线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7333d76ebd64783e09122bdd.png)
期末作业考核《青少年心理学》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观察学习:观察学习也称替代学习是班杜拉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其义是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的学习。
2、形象记忆:形象记忆是指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它具有鲜明的直观性。
3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关于自己的能力、外表和社会接受性等方面的态度、情感和知识的自我知觉即个体把自己当成一般的客观事物所做出的知觉和评价。
4、同伴关系: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5、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指心理咨询者通过和来访者的商谈、讨论、劝告、启发和教育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以便他们更好地成长提高适应能力增进心身健康。
二、判断改错(每题6分,共30分)1、在瓦龙看来青少年期是一个主观性或个性的时期。
答:错误。
按照瓦龙的观点青少年期应该是客观性的时期。
2、从婴儿期到青少年期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电频率逐渐加快。
答:正确。
从婴儿期到青少年期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电频率逐渐加快。
3、气质是个性的核心是一个人最鲜明、最重要的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心理特征。
答:错误。
性格是个性的核心是一个人最鲜明、最重要的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心理特征。
4、性变态包括性意识障碍、性指向障碍、性偏好障碍和性身份障碍。
答:错误。
性变态包括性取向障碍、性偏好障碍和性身份障碍。
5、品德形成的第一步是道德意识的形成。
答:错误。
品德形成的第一步是道德认知的形成。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纵向研究的优缺点。
答:优点:对个体群体的发展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有助于了解心理变化的可能原因。
缺点:时间长、研究人员投入大被试易缺失工具稳定性不易保持。
2、简述斯皮尔曼智力二因素论的主要内容答:斯皮尔曼智力二因素论的主要内容如下:英国的心理学家斯皮尔曼Spearman在1904年提出智力的二因素论他认为智力由两种因素构成一般因素G因素和特殊因素S因素。
【东师】2019年秋季《青少年心理学》离线考核参考答案
![【东师】2019年秋季《青少年心理学》离线考核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ab1932a6c30c2259019eef.png)
离线作业考核
《青少年心理学》
注:本试卷为东北师范2019年秋季考核,请认真读题后,完成作答!!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观察学习
参考答案:观察学习也称替代学习,是班杜拉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其义是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的学习。
2.形象记忆
参考答案:形象记忆是指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它具有鲜明的直观性。
3.自我概念
参考答案:自我概念是关于自己的能力、外表和社会接受性等方面的态度、情感和知识的自我知觉,即个体把自己当成一般的客观事物所做出的知觉和评价。
4.同伴关系
参考答案: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5.心理咨询
参考答案:心理咨询是指心理咨询者通过和来访者的商谈、讨论、劝告、启发和教育,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以便他们更好地成长,提高适应能力,增进心身健康。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纵向研究的优缺点。
参考答案:优点:对个体群体的发展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有助于了解心理变化的可能原因。
缺点:时间长、研究人员投入大,被试易缺失,工具稳定性不易保持。
心理学离线作业
![心理学离线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12a55f0a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86.png)
心理学离线作业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心理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还能让我们更有效地与他人相处,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这次的离线作业,让我有机会更深入地探索心理学的奥秘。
首先,我们来谈谈情绪管理。
情绪是我们内心状态的直观反映,但很多时候我们却难以有效地控制它们。
比如,当面临工作上的巨大压力时,我们可能会感到焦虑和烦躁;在与家人发生冲突时,容易产生愤怒和失望的情绪。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管理这些情绪呢?心理学告诉我们,认知重评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这意味着我们要学会重新审视引发情绪的事件,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解读它。
例如,把工作中的挑战看作是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而非无法逾越的障碍,这样就能减轻焦虑。
自我暗示也是情绪管理的重要手段。
当我们感到愤怒时,可以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冷静下来,冲动解决不了问题”,这种积极的自我暗示能够帮助我们在情绪即将失控时悬崖勒马。
再来说说人际关系中的心理学。
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同理心是至关重要的。
同理心就是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感受他们的感受。
当我们与朋友发生分歧时,如果能够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理解他们的立场和想法,往往能够避免冲突的升级,促进关系的和谐。
非语言沟通也是人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拥抱,这些无声的语言有时比千言万语更能传递情感和信息。
比如,当我们看到朋友情绪低落时,一个温暖的拥抱可能比长篇大论的安慰更能让他们感到被理解和支持。
此外,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现象也值得我们关注。
在群体中,我们往往会受到他人行为和观点的影响,从而改变自己的想法和行为。
比如,在购物时,看到很多人抢购某一商品,我们可能也会不自觉地加入其中,尽管我们原本可能并不需要这个商品。
了解从众心理可以让我们在面对群体压力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自己的判断和价值观。
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作为个体,我们的行为和观点也可能对他人产生影响,所以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传递积极的信息。
2023年夏季《青少年心理学》离线考核
![2023年夏季《青少年心理学》离线考核](https://img.taocdn.com/s3/m/cf6921d3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e2.png)
2023年夏季《青少年心理学》离线考核
背景介绍
本次考核是针对2023年夏季学期的《青少年心理学》课程而设计的离线考试。
考核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学生在课程研究期间所掌握的知识和理解。
考核将采取离线形式进行,以确保学生能够在合适的环境中完成考试。
考核安排
- 考核日期:根据学校安排,具体日期将在考前通知。
- 考试时长:考试时长为2小时。
- 考核方式:考试将采用书面形式,学生需回答一系列与《青少年心理学》课程相关的问题。
- 考题内容:考题将包括学生在课程研究期间所学到的关键概念、理论和案例分析等。
具体考题将在考试前公布。
考核要求
- 学生需独立完成考试,不能与他人合作或寻求帮助。
- 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完成的答卷。
逾期提交的答卷将不被接受。
- 答卷要求具有清晰的逻辑结构和准确的表达,语言规范、文字清晰。
- 不得引用无法确认来源的内容或资料。
考核评估
- 考核完成后,教师将对答卷进行评估和打分。
- 考核结果将作为学生在《青少年心理学》课程中的一项重要评估指标之一。
- 学生将在考核完成后收到自己的考试成绩和评估反馈。
总结
本次《青少年心理学》离线考核旨在评估学生在课程研究期间所掌握的知识和理解。
学生需要独立完成考试,按要求提交答卷,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考核结果将作为学生在课程中的一项重要评估指标,对学生的研究和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奥鹏离线作业心理学
![奥鹏离线作业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62dd931c5f0e7cd1842536dd.png)
《心里学》期末作业考核满分100分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简述治理测量的基本要求。
答:信度、效度、测验的标准化。
信度是指测验量表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效度是指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对所要测量的特性准确测量的程度。
2. 简述人格的基本特征。
答:人格的基本特征是独特性、稳定性、整合性和功能性。
3. 动机的分类。
答:动机的分类: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主导动机与从属动机、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基本刺激寻求和习得性动机(划分标准不同)。
4. 现代的几种认知理论。
答:期待价值理论、动机归因理论、自我功效理论和成就目标理论。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 阐述现代特质理论?答:(一)、三种特质(1). 首要特质所谓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
小说或戏剧的中心人物,往往被作者以夸张的笔法,特别突显其首要特质。
如林黛玉的多愁善感。
(2). 中心特质所谓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中心特质。
如林黛玉的清高、聪明、孤僻、抑郁、敏感等,都属于中心特质。
(3). 次要特质所谓次要特质,是个体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境下才表现出来。
如有些人虽然喜欢高谈阔论,但在陌生人面前则沉默寡言。
(二)、卡特尔的人格特质论雷蒙德.卡特尔对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根源特质。
1949年,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法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并编制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
这16种人格特质是:乐群性、聪慧性、情绪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激进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
卡特尔认为在每个人身上都具备这16种特质,只是在不同人身上的表现有程度上的差异。
(三)、现代五因素特质理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格研究者们在人格描述模式上达成了比较一致的共识,提出了人格五因素模式,被称为“大五人格”。
离线作业1---福建省心理健康培训作业
![离线作业1---福建省心理健康培训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b874fb5769eae009581bec8c.png)
姓名:
所在班级:2015年5月-晋江-通识
所在学校:晋江市
思考题2:走向觉醒之路
题目:在实现生活中任意选取一天,简单纪录自己与他人进行沟通的行为,觉察每一次自己的内在哪一个部分占据主导位置。
7点30 老婆先起床,本人已醒,赖床中,我叫老婆先把稀饭煮好,要不然出去玩就来不及(内在父母)
8点我起床了,认真刷好牙齿并洗头,洗头时却忘记拿毛巾,老婆说我记性怎么这么差(内在儿童)
9点到10点我开车去往晋江五店市游玩,在车上,儿子一直动来动去,还爬到中控台按那些按钮,我骂了他一顿,儿子哭了(内在父母)10点到11点到了五店市后,游玩的过程中我跟儿子分析刚才在车上的危险行为是不对的,可能会对大家的安全造成威胁。
(内在成人)
12点到13点半在美食街用餐过程中,老婆要我去多点一些小吃,而我在用手机玩游戏,不想去(内在儿童)
13半点到15点半用餐过后到宝龙广场大润发超市买东西,老婆叫我把随身的一些东西寄存一下(内在成人)
15点半到16点半开车回家后,老婆叫我把晾在外面的衣服收进来,我说等一下,这集电视还没有看完呢(内在儿童)
16点半到17点半跟儿子去操场运动,叮嘱儿子运动时要注意安全,防止摔倒(内在成人)
17点半到18点半儿子不认真吃饭,我严厉地说,不吃饭就不要看电视(内在父母)
19点到20点半帮儿子洗澡后,儿子准备睡觉,我叮嘱他睡觉之前应该要去把牙齿刷好(内在父母)。
心里辅导第二次离线作业
![心里辅导第二次离线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ba0bf129b4daa58da0114a2b.png)
第二次离线作业(第六、七、八章)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计30分)1、个人咨询的面谈时间以一次(50)分钟为限的设定比较常见。
2、心理咨询的位置关系一般以(对面)坐法为多,但对于紧张不安的来访者还可以考虑斜坐法、(90度)(180度)三种坐法,其中(180度)坐法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是亲密关系的位置象征,容易使来访者产生移情。
3、青少年开始要求从儿童时代那种父母的保护、监督、依赖关系中摆脱出来,自己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并在家庭中要求获得平等和独立的地位,这种是(心理性断乳)的表现。
4、神经症主要是由心理的或社会的原因和防御机制所产生的(精神上的)和身体上的机能障碍。
5、在歇斯底里症中,具有(自我中心)的性格特征的来访者,往往会随心所欲的改变心理咨询的约定事项。
6、人们在比较多的情况下是共有爱与憎、信任与不信任、厌恶与喜欢等相反的感情,这种相反感情共存的心理,就被称为(两面情感)。
7、心理咨询一般分为五个阶段,依照先后顺序分别是(形成咨询关系阶段)、(资料收集和诊断阶段)、方案探讨阶段、(进行指导帮助阶段)、评价结束阶段。
8、(抵抗)是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概念,是指幼儿期所体验的、所压抑的情感,在咨询和治疗过程中遭受抵抗而无法意识化,其意义在于增强个体的自我防御。
9、来访者所表现出的感情转移的内容频度较多的是:依恋性、(恋爱情感)、两面情感。
10、评价咨询方案有三种标准,即:(目标一致性)、可行性、(目的明确性)。
11、(尼考尔茨)提出的“变化认知评定尺度”介绍了判断咨询效果及终结咨询的指标。
12、咨询终结的方法有三种:(预告法)、递减法、一时中断法。
13、一般所讲的咨询简易法,是指咨询次数大体限定在(25)次以内,为期4到6个月。
14、心理咨询开始后的记录可以分为三种,即每次的咨询记录、(总结几次咨询情况的记录)和咨询终结时或中断时的最终记录。
二、简答题(共70分)1、简述心理咨询场面设定的必要性(15分)答:心理咨询场面设定的必要性表现在—1、可以给予来访者一种安心感、安全感的保证,使来访者的忐忑不安的紧张情绪得以缓和,从而得以建立起咨访双方相互信赖的关系,并确保咨询过程能规范地顺利进行2、可以防备在咨询过程中出现违背咨询者~来访者这一咨访关系性质的行为2、简述心理咨询初期的主要任务以及所应注意的问题。
青少年心理学离线作业答案
![青少年心理学离线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26fe5703d8ce2f01662301.png)
离线作业考核《青少年心理学》段红娟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第二性征:进入青少年期,下丘脑的性中枢开始活跃,促进脑垂体前部的腺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
于是,人体分泌出大量的性激素,性机能开始成熟。
性激素的分泌引起个体生理上的一系列明显变化,包括身材、体态和声音等方面的变化。
这些外部表现被称为第二性征,又叫副性征,它的出现使青春期两性的外表出现了明显的差异。
2.焦虑:焦虑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负性情绪,是当个体预期到一些可怕的事物、情境将要来临,而又感到对此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和解决时,心理上产生的紧张的期待情绪。
3.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和周围关系的一种意识。
它是人的意识的最高形式,是人区别与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
4.性别角色:是指社会大众视为代表男性或女性的典型行为与态度,或符合大众愿望与理想的男性或女性的典型行为与态度。
5.他律:是指儿童道德判断只主要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
二、判断改错(每题6分,共30分)1.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青少年应该处于后习俗道德水平。
答:正确。
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青少年应该处于后习俗道德水平。
2.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含蓄、内隐的特点指的是矛盾动荡性。
答:错误。
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含蓄、内隐的特点指的是矛盾的闭锁性。
3.俗语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所以青少年的气质一旦形成就不会发生改变。
答:错误。
青少年的气质不是绝对不变的,受环境、个人主观因素、年龄等因素和性格等条件影响。
4.性教育就是性知识教育。
答:错误。
性教育不仅是性知识教育,包括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性伦理和人格教育,性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要传授给孩子大量的性知识,而是要孩子学会正确的性态度和正确的性行为。
5.青少年阶段性别角色发展的中心任务是获得性别角色同一性。
答:错误。
青少年阶段性别角色发展的中心任务是获得性别角色的认同。
东师15春《青少年心理学》离线作业参考答案
![东师15春《青少年心理学》离线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731ee05ef7ba0d4a733bea.png)
期末作业考核《青少年心理学》满分100分一、判断改错(每题6分,共30分)1.米德认为青春期的困难和危机乃是社会文化的产物。
对2.有意注意是指有一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错不需要改为需要3.在青少年的个性倾向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兴趣,青少年的一切行动都是由兴趣所驱动的。
错,将两处“兴趣”改为“需要”4.性情感指和性生活有关的爱、憎、兴趣、恐惧等感情变化的活动。
对5.让儿童听完一个包含着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故事后,对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讨论,这种做法是对偶故事法。
错,将“对偶故事法”改为“道德两难故事法”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访谈区别于日常谈话的性质有哪些?(1)单项的互动性(2)艺术性(3)科学的目的性2.简述记忆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记忆进行不同的分类。
(1)按照内容的不同,可以把记忆分为形象记忆、抽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2)按照有无目的和动机,可以把记忆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3)按照信息保存时间的长短,可以把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4)按照记忆的不同方式可以把记忆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
3.青少年情绪活动有哪些特点?(1)青少年情绪活动的矛盾性①暴怒性与温和性②可变性与固执性③丰富性与孤独性(2)青少年情绪活动的迅速性(3)青少年情绪活动的外显性4.简答青少年自我中心的表现形式。
答:皮亚杰把儿童的自我中心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的自我中心化表现为不能把自身作为一客体与其他客体区别开来,也不能把客体同他的感觉印象区别开来。
前运算阶段(2~7岁),自我中心化表现为儿童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同他人的思想区分开来,总认为自己的思想是正确的。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自我中心表现为儿童不能区分感性事件和智力结构。
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和更大一些的青少年,自我中心化表现为不能区分自己的世界和“真实的”世界,不懂得世界并不象他所想象的那样合乎逻辑地安排。
2020年春季《青少年心理学》离线考核奥鹏东师参考答案
![2020年春季《青少年心理学》离线考核奥鹏东师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ea95c7767f5acfa0c7cd83.png)
离线作业考核
《青少年心理学》
2020年春季奥鹏东北师大考核试题标准答案
试读1页答案在最后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观察学习:观察学习也称替代学习,是班杜拉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其义是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的学习。
2.形象记忆
答:形象记忆是指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它具有鲜明的直观性。
3.自我概念
答:自我概念是关于自己的能力、外表和社会接受性等方面的态度、情感和知识的自我知觉,即个体把自己当成一般的客观事物所做出的知觉和评价。
4.同伴关系
答: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5.心理咨询
答:心理咨询是指心理咨询者通过和来访者的商谈、讨论、劝告、启发和教育,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以便他们更好地成长,提高适应能力,增进心身健康。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纵向研究的优缺点。
是指对同样的个体在不同的阶段进行追踪研究的方法。
它通过对同样的被试的重复测查,可以得到心理现象在时间上的发展情况,也可以把握被试个体在经历各种独特的生活事件或历史事件时心理的变化情况,有助于了解心理变化发展的可能原因。
其优点在于它可以对群体和个体发展提供更准确的数据,因为所有的被试都有相近的生活体验。
然而进行这种研究是比较有难度的。
一方面,由于时间较长,被试可能因各种原因而出现中途退出或丢失的现象。
另一方面,主试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以及资金,耗时耗力。
离线作业考核心理学.doc
![离线作业考核心理学.doc](https://img.taocdn.com/s3/m/24719f676c175f0e7dd13777.png)
离线作业考核《心理学》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神经冲动答:当任何一种刺激(机械的、热的、化学的或电的)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就会由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比较活动的状态,这就是神经冲动3.气质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
4.无意识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盲的,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思维及其特征。
答: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思维具有概括性、间接性、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
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思维是一种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过程。
它常常指向事物的新特征和新关系,这就需要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进行更新和改组。
2.简述遗忘的衰退说与干扰说。
答:衰退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
干扰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
一旦干扰被排除,记忆就能恢复,而记忆痕迹并未发生任何变化。
3.注意有哪些分类?答: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的特点。
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时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可以把注意分为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三种: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它的引起与维持不是依靠意志的努力,而是取决于刺激物本身的性质。
因此,不随意注意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注意。
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它是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
如果说动物也有不随意注意的话,那么只有人才有随意注意。
2018年春东北师范大学《青少年心理学》离线作业参考答案
![2018年春东北师范大学《青少年心理学》离线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1528ee58f5f61fb636662c.png)
期末作业考核《青少年心理学》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第二性征答:第二特征指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第一性征或性激素的影响下出现的男女身体形态的性别差异和性别特征。
2.焦虑答:焦虑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负性情绪,是当个体预期到一些可怕的、可能会造成危险或需要付出努力的事物和情境将要来临,而又感到对此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和解决时,心理上产生的紧张的期待情绪。
3.自我意识答: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关系的一种意识。
它是人的意识的最高形式,是人区别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
4.性别角色答:性别角色是指社会大众视为代表男性或女性的典型行为或态度,或符合大众愿望与理想的男性或女性的典型行为与态度。
5.他律答: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
二、判断改错(每题6分,共30分)1.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青少年应该处于后习俗道德水平。
答:正确。
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青少年应该处于后习俗道德水平。
2.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含蓄、内隐的特点指的是矛盾动荡性。
答:错。
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含蓄、内隐的特点指的是矛盾的闭锁性。
3.俗语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所以青少年的气质一旦形成就不会发生改变。
答:错,青少年的气质不是绝对不变的,受环境、个人主观因素、年龄等因素和性格等条件影响。
4.性教育就是性知识教育。
答:错,性教育不仅是知识教育,而且是人格教育。
5.青少年阶段性别角色发展的中心任务是获得性别角色同一性。
答:错,青少年阶段性别角色发展的中心任务是对性别角色的认同。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纵向研究的优缺点。
答:是指对同样的个体在不同的阶段进行追踪研究的方法。
它通过对同样的被试的重复测查,可以得到心理现象在时间上的发展情况,也可以把握被试个体在经历各种独特的生活事件或历史事件时心理的变化情况,有助于了解心理变化发展的可能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春季期末作业考核
《青少年心理学》
姓名:陈文波
满分100分
一、判断改错(每题6分,共30分)
1.米德认为青春期的困难和危机乃是社会文化的产物。
答:正确。
2.有意注意是指有一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答:错误。
改为:有意注意是指有一定的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3.在青少年的个性倾向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兴趣,青少年的一切行动都是由兴趣所驱动的。
答:错误。
改为:青少年的一切行动都是由需要所驱动的
4.性情感指和性生活有关的爱、憎、兴趣、恐惧等感情变化的活动。
答:正确。
5.让儿童听完一个包含着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故事后,对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讨论,这种做法是对偶故事法。
答:错误。
对偶改为两难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访谈区别于日常谈话的性质有哪些?
答:(1)单项的互动性(2)艺术性(3)科学的目的性
2.简述记忆的分类。
答: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记忆进行不同的分类。
(1)按照内容的不同,可以把记忆分为形象记忆、抽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2)按照有无目的和动机,可以把记忆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3)按照信息保存时间的长短,可以把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4)按照记忆的不同方式可以把记忆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
3.青少年情绪活动有哪些特点?
答:(1)青少年情绪活动的矛盾性
1.暴怒性与温和性
2.可变性与固执性
3.丰富性与孤独性
(2)青少年情绪活动的迅速性
4.简答青少年自我中心的表现形式。
答:自我中心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皮亚杰提出的。
所谓自我中心是指个体不能区别一个人自
己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不能区别一个人自己的活动和对象的变化,把注意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动作现象上。
自我中心化是发展变化的一种心理状态。
青少年的自我中心实际上是指青少年高度的自我意识,这种高度的自我意识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青少年认为别人也像他们自己一样关注他们;另一方面,这种自我意识还表现在他们的个体独特感上。
5.简述个体遭受到压力时行为表现呈现的负面类型。
答:(1)暴力攻击类型(2)自我中心类型(3)寻求生理满足类型(4)逃避退缩类型(5)潜在发泄类型(6)负向转移类型(7)寻求刺激类型(8)寻求自杀类型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根据青少年社会交往的新特点,论述如何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社会交往进行指导。
答:(1)青少年社会交往的新特点表现在从交往对象的转变、交往意识的转变、交往方式的转变三个方面。
(2)对教育的启示:围绕教师应该理解尊重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倾述的对象,帮助青少年摆脱烦恼,并有针对性的对青少年的社会交往进行指导等方面进行回答。
2.试述如何根据青少年思维的发展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答:在青少年期,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思维特点。
青年初期学生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在个体的认知发展中开始占优势,但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经验的支持,属于经验性。
进入高中阶段后,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则属于理论型,他们能在头脑中进行完全属于抽象符号的推导,并能以理论作指导去分析、解决各种问题。
青少年期思维发展的总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青年初期个体的抽象逻辑思维具有充分的假设性、预计性及内省性
(2)形式逻辑思维处于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3)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在高中阶段进入成熟期思维能力是智慧的集中体现,英国心理学家波诺的“学思维”教学证明了思维力是可以通过训练而得到提高的。
所以,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入手,是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1)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①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知识
②适当运用变式
③要适时做出语言概括
④让学生自觉应用概念和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