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 12. 我和我的亲人 -冀教版(2014秋)
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2课 我编斗笠送亲人》教案7
![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2课 我编斗笠送亲人》教案7](https://img.taocdn.com/s3/m/82a524f6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9a.png)
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2课我编斗笠送亲人》教案7一. 教材分析《第12课我编斗笠送亲人》是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学习编斗笠的技法,并通过对斗笠的了解,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民间艺术有一定的认识。
但编斗笠这一技法较为特殊,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讲解,引导学生掌握编斗笠的技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斗笠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2.引导学生掌握编斗笠的基本技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编斗笠的技法。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编斗笠的技法,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现场演示,引导学生掌握编斗笠的技法。
2.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技法。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4.欣赏评价法:学生互相欣赏、评价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斗笠样品、编织材料、剪刀、胶水等。
2.学生准备:绘画本、彩笔、水粉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斗笠样品,引导学生观察斗笠的形状、纹理等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斗笠的历史文化,展示优秀斗笠作品,让学生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3.操练(10分钟)教师现场演示编斗笠的技法,边演示边讲解,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思考。
学生跟随教师步骤,动手实践,体会编斗笠的乐趣。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运用所学技法,创作斗笠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技法。
5.拓展(10分钟)学生互相欣赏、评价作品,交流创作心得。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尝试创作具有个性的斗笠作品。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编斗笠的技法及注意事项。
2018-2019学年上期[重庆2019版]综合实践教案 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计划
![2018-2019学年上期[重庆2019版]综合实践教案 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d5365b1ae87101f69e319594.png)
2018-2019学年上期[重庆]综合实践教案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计划主题活动一《山城的路与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重庆的桥梁,知道一般桥梁的材料、形状和结构。
2、通过实验感悟桥梁形状和结构与桥梁受力及稳定性的关系。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建设家乡的决心。
4、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感悟桥梁形状和结构与桥梁受力及稳定性的关系。
2、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两堆书、白纸数张、硬币数枚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1、大家都知道我们生活的重庆是一座山城。
山城多山,山伴着山;山城有江,江连着江。
因地势原因,这里桥多,各式各样,别具一格,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重庆的桥梁(播放视频)2、欣赏了重庆各式各样的桥梁你有什么感受?想说点什么呢?(生:美、形状、结构……)3、看来大家都为我们重庆而骄傲。
被我们重庆各式各样的桥梁吸引。
那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各式各样的桥梁。
(板书:各式各样的桥梁)二、初步感知1、了解桥有哪些材料和形状结构(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桥都用哪些材料建成吗?(生:自由回答)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桥梁的建造材料。
(出示图片)总结材料:木头、竹子、藤蔓、砖石、钢筋混泥土……(2)同学们在了解桥梁的建造材料后我们一起再深入的了解一下桥梁的形状和结构(出示各种桥梁的结构和图片)总结形状和结构:拱桥、梁式桥、悬索桥、斜张桥、组合体系桥、钢架桥……2、孩子们,长这么大,你们都走过哪些桥呢?它们是什么材料建成的?形状有什么特点?(小组合作完成书上40页的表格,每组代表发言)3、整理总结,运用所学重庆是个桥梁博物馆,有很多造型不同的桥,老师收集了一些桥梁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桥都采用了什么样的结构?(播放图片)三、探究实验1、每座桥梁都必须有稳定的结构才能保证安全。
2014秋最新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设计(第一课祖国在我心中)
![2014秋最新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设计(第一课祖国在我心中)](https://img.taocdn.com/s3/m/0abaa10aa32d7375a41780dd.png)
第1课祖国在我心中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激发同学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围绕绘画或黑板报的主题认真地构思设计,并用学到的技法和方法烘托主题,完成活动任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从角度或局部形象来对主题进行表示。
重点难点:1、尝试和探究人物的比例和神情动态的画法。
2、学习整体设计的方法,了解均衡、变化的审美原理。
学习准备:课件、示范用绘画工具、同学自带色彩画工具。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课件引入通过多媒体播放学校的升旗仪式和奥运会升起五星红旗的情景,将同学引入一个充溢神圣感、自豪感的氛围中。
二、了解常识和同学一起交流课收集的关于国旗、国微、国歌的知识,让同学更深一层地了解五星红旗的寓意、来历,和作为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应具有的常识。
三、师生讨论一起欣赏课件上的摄影作品、范画,了解每一幅图画所传达的心情。
接下来谈谈自身的创作设想,尽量要求构思与众不同,有自身独特的想法。
有了好的构思后,同学应着重考虑画中的情景、国旗的位置,人物的位置、动作以和相关的环境的位置分配。
四、绘画步骤构思,打轮廓,涂色教师重点讲解一些不同角度的画法,如正面、侧面、反面等不同的表示方法,以和敬礼一些动作的画法,画面总休色调的掌握等。
五、欣赏评价绘画作业完成后,进行师生一起评。
第二课时一、看书自学上课时先让同学自学,了解关于黑板报的相关知识,如黑板报由哪几部组成,设计和出黑板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等。
二、欣赏评价对黑板报的要求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后,我们来对本班的黑板报和一些手抄报做一个评价,看看本班的黑板报对照书上的要求,有哪些地方做得不错,哪些地方有待改进,进一步加深对黑板报的认识。
三、黑板报设计步骤要求黑板报版面设计应主题明,版面美观、醒目,以达到吸引观众的宣传效果。
1、组织相关稿件每期黑板报都有一个主题,围绕主题选择稿件,5至6篇即可。
2、绘制版面设计图版面主要内容设计可为:一个刊头,大、中、小文章版块6篇。
小学美术赣美版四年级上册《我编斗笠送亲人》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A001
![小学美术赣美版四年级上册《我编斗笠送亲人》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A001](https://img.taocdn.com/s3/m/cc85e25ecc175527072208d0.png)
小学美术赣美版四年级上册《我编斗笠送亲人》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手工制作的概念,初步掌握手工编织的方法。
2、牢记长征精神,品味军民血肉相连的关系。
突破重点、难点设想用“十送红军”的歌谣,红军长征的视频,很自然的把学生引入特定的环境,还有范作展示,激起他们创作的欲望。
通过观察、讨论及教师的点拨,明确制作方法。
小组同学齐心协力,完成制作任务。
教学媒体多谋体课件、各色卡纸、各种各样的线、绳、剪刀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激趣引入(5分钟)
1、播放视频《红军走长征过草地》请同学们认真视频的内容。
2、说说长征途中斗笠的作用及制作材料。
(作用:遮凉、避雨,材料:柳条、麻线、粽叶、竹片)
3、如今的斗笠可谓各式各样,还具有装饰、纪念、收藏等作用,请欣赏。
4、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编斗笠,送给我们的亲人(出示课题),老师这里带来一顶斗笠,漂亮吗?同学们想知道。
小学美术《我和我的亲人》教案
![小学美术《我和我的亲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0beee5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2f.png)
举例:在观察亲人时,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亲人的面部特征、身材比例等,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在绘画技法方面,教师需详细讲解比例、光影、构图等知识,并通过实例演示,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此外,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勇于尝试,如改变绘画角度、运用夸张手法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画经验。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如何观察和描绘亲人的方法,以及如何运用美术技巧表达对亲人的感情。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技能,并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描绘我们亲爱的家人。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我和我的亲人》这一主题非常感兴趣,他们很乐意去观察和描绘自己的家人。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他们开始主动关注亲人的特点,这为后续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理论介绍部分,学生们对绘画技巧的理解还是有些吃力。今后我需要在这一部分多花一些时间,通过更多的实例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这些技巧。案例分析环节,选取的案例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创作灵感,他们积极观察、思考,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在实践活动中,分组讨论使学生们的思维更加活跃,他们相互交流、启发,共同解决问题。实验操作环节,学生们动手实践,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绘画中,这一点做得非常好。但在成果展示环节,有些学生对自己的作品缺乏信心,不敢大胆地展示出来。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多鼓励学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想法。我在引导与启发过程中,尽量让学生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成果分享时,学生们积极发言,课堂氛围十分融洽。
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2课 我编斗笠送亲人》教案1
![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2课 我编斗笠送亲人》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db6fe7bf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6f.png)
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2课我编斗笠送亲人》教案1一. 教材分析《第12课我编斗笠送亲人》是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以斗笠为题材,让学生了解斗笠的制作过程和用途,以及民间艺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图片、文字等资料,引导学生欣赏斗笠的美,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对民间艺术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能对斗笠的结构、制作过程等方面存在疑惑,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解答。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斗笠的制作过程和用途,以及民间艺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欣赏斗笠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斗笠的结构和制作过程。
2.如何在作品中表现斗笠的美。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教学法:通过图片、文字等资料,引导学生欣赏斗笠的美,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2.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斗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斗笠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准备斗笠制作的材料和工具,如纸张、剪刀、胶水等。
3.准备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欣赏斗笠的美,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同时,简要介绍斗笠的制作过程和用途,以及民间艺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优秀的斗笠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分析作品中的美。
引导学生关注斗笠的结构、色彩、图案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动手制作斗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设计出独特的斗笠作品。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同学欣赏、评价。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相互学习、交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江西版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江西版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f702474a7302768e99394f.png)
江西版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第1课幽默的形象第2课:花园果园第3课:热闹的养殖场(儿歌配画)第4课今天我值日5、比赛场上6、巧思妙贴7、巧镶妙嵌第八课巧编妙织第九课《我编斗笠送亲人》《水墨画(一)》教案设计0水墨画2瓶瓶罐罐第14课戏剧脸谱5、民族服饰《民族服饰》教案设计6、快乐的小乐队第1课幽默的形象一、教学目标,了解漫画的基本特点和基本表现方法。
2.学习运用漫画的表现手段创作漫画。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和善于观察生活、思索生活的良好习惯,、二、教学重点分析、了解漫画的特点和表现方法。
三、教学难点如何创作漫画。
四、教学准备.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教材。
2.搜集较易理解的漫画作品,并制成灯片或准备投影仪放大,3.搜集漫画家张乐平的漫画作品《三毛爱科学》、《三毛流浪记》。
4.历届学生漫画作品。
5.学具同教材要求。
五、教学过程欣赏:了解漫画的特点。
.出示漫画《三毛流浪记》和《三毛爱科学》。
2.出示历届学生漫画作品。
表现手法:夸张、比喻、拟人等。
特点:在讽刺和幽默中歌颂真、善,美,抨击假、恶、丑,使人们在笑声中受到教育,得到美的享受。
分析:学习漫画的表现手法、I.打开教材让学生自学。
然后各自谈谈对漫画《妈妈和老师》、《如此值日》的分析和理解,从而进一步加深理解漫画。
2.结合前面的范例,教师讲解漫画的构思和立意,让学生理解漫画是怎样达到宣传正义、抨击丑恶的目的。
思索:尝试漫画的创作。
选择自己身边的人和事,通过联想夸张人和事的特征,画一幅或一组漫画。
、教师举例提示,比如“皆大欢喜”、“学雷锋”等等。
2.学生联系生活大胆想象,尝试创作漫画。
3.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表扬优秀漫画创作。
第2课:花园果园一、教材分析(一)综合分析人的情感是复杂多样的,美术教育是培养情感智力的有效途径。
我们把对亲人、亲友和家园、故乡的思念热爱称之为“乡情”,一个人热爱家乡,首先是因为有亲情与友情,在艺术活动中,作者、作品与生活、欣赏者之间,生活既是艺术的源泉,也是情感的源泉。
第12课 我编斗笠送亲人-赣美2011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12课 我编斗笠送亲人-赣美2011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8b627a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67.png)
第12课我编斗笠送亲人-赣美2011版四年级美术上册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编织过程中用到的工具和材料;
2.熟悉编织过程,并能掌握技巧;
3.能够制作一顶简单的斗笠;
4.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美好传统。
二、教学内容
1.编织工具和材料的介绍;
2.演示斗笠的编织过程;
3.鼓励学生自主编织斗笠;
4.综合性活动:学生穿上编织好的斗笠,进行表演。
三、教学重难点
1.掌握编织斗笠的基本技巧;
2.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1.老师介绍中国传统的斗笠文化,并展示制作好的斗笠;
2.询问学生斗笠的性质和用途。
2. 观察(10分钟)
1.老师展示编织斗笠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2.让学生观察工具和材料,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3. 操作(25分钟)
1.老师演示编织斗笠的整个过程;
2.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使用工具和材料独立编织斗笠。
4. 小结(5分钟)
1.让学生互相观摩斗笠的完成情况,并给予评价;
2.老师总结编织斗笠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5. 综合性活动(10分钟)
1.学生穿上编织好的斗笠,进行表演;
2.每组选择一名学生进行表演。
五、教学评价
1.结合学生的表现和作品,给予评价;
2.按照编织的难度等级,分别给学生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
六、教学材料
1.编织用的竹子、稻草等;
2.编织用的手工具。
以上为本文档所写的内容,如有错误或者不当之处,敬请指出。
赣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赣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01b79c5fbfc77da369b14e.png)
赣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目录第1课《幽默的形象》 (2)第2课《永恒的动感》 (5)第3课《快乐丰收忙》 (9)第4课《今天我值日》 (13)第5课《比赛场上》 (17)第6课《我的美术日记》 (21)第7课《巧思妙贴》 (23)第8课《巧镶妙嵌》 (26)第9课《巧手编织》 (30)第10课《我的留言夹》 (34)第11课《形态各异的奥林匹克》 (37)第12课《我编斗笠送亲人》 (41)第13课《水墨画(一)》 (45)第14课《水墨画(二)》 (49)第15课《瓶瓶罐罐》 (52)第16课《瓶花》 (56)第17课《祥瑞狮》 (59)第18课《戏曲脸谱》 (62)第19课《民族服饰》 (68)第1课《幽默的形象》1教学目标1、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激发学生绘画、想象能力的提高2学情分析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的一课,幽默的形象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它可以逗人开怀一笑,使人得到许多启示。
本课的人物形象生动,易于读懂。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分析幽默形象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创作含义。
4教学过程4.1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一)导入新课师:幽默是智慧的火花,幽默是情感的表达。
它或许是使人发笑的一句话、一种偶发的瞬间表情与动态一段小小的故事……漫画是表达幽默形象的主要形式。
它运用简约、夸张的手法,强化人物的某一特征,或通过比拟、象征的方法,简练概括出种种画面,从而表现出幽默诙谐的形象和画面效果,在逗人开怀一笑之余,使人得到许多启示。
2【讲授】(二)授课1、欣赏出示图片(1)大师马三立漫画图片(2)提问:你能说一说画的两个人物的特征有什么不同吗?学生讨论。
“相声艺术大师马三立的特征是两只大大的耳朵。
卓别林的形象是有小胡子、礼帽、翘头皮鞋和文明杖。
”出示图片(3)三毛流浪记提问:三根活泼的毛发是张乐平笔下三毛形象的重要标志。
人物在画中是怎样表现的?学生讨论。
“用简练的手笔,将孤苦伶仃、辗转流浪,但又善良聪明的三毛表现得生动而感人,并对悲苦冷酷的旧社会进行了揭露和讽刺,使读者产生一种笑中有泪的情感体验。
江西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江西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6eee0a6edb6f1aff001f71.png)
鸡街2017年秋季学期四年级美术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通过认真贯彻学习国务院以国发〔2012〕48号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以及结合学习西畴县教育局鸡街乡中心学校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会议精神,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计20课,所有课程按照美术新课程教学法来完成教学。
本册教材的教学就像《课标中》所说的:欣赏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使学生在这节短暂的课堂中学习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
教材中有动手绘画的、有制作的、有欣赏的。
如下:1、动手绘画的有:四季的色彩、生活中的暖色、生活中的冷色、快乐的人、自行车局部写生、猜猜我是谁、有趣的属相、…….2、手工课有:泥玩具、多姿多彩的靠垫、剪纸中的阴刻和阳刻等等3、体现民族特点和时代精神。
首先,在欣赏和作业示范作品的图片时,注意中外作品的比例。
以介绍中国优秀作品为主,并适当的考虑选用具有世界水平的外国作品。
其次,在课业内容方面注意学生学习和继承中国民族,民间的优秀传统。
4、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使教材具有知识性、趣味性。
小学美术课首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这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兴趣对儿童来说,是学习的主要动力。
什么是兴趣?兴趣是人对某种事物持续地投入积极感情的认识活动。
如果没有积极的感情参与认识活动。
不可能表现出兴趣的特点来。
三、学情分析:在本册教材中涉及到中国画和色彩画。
这两种画种都需要有专业的绘画工具,才能顺利而轻松的完成教学任务。
由于在工具的准备中,同学们存在很大的困难。
另外,班级与班级,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美术素养也有一定差异不过,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充分利用好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以达到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知识:能够将本册教材中要求会画、会做的内容能通过小组合作或者同桌合作、独立制作的方式来展开教学。
小学四年级美术我和我的亲人教案
![小学四年级美术我和我的亲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7902e7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eb.png)
小学四年级美术我和我的亲人教案教案标题:小学四年级美术《我和我的亲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与亲人之间的感情和互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作能力。
3. 了解不同亲人关系的绘画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1. 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和亲人之间的情感。
2. 引导学生观察和了解不同亲人关系的特点。
教学准备:1. 图片或照片展示亲人之间的不同关系和互动场景。
2. 彩色纸、颜料、画笔、彩色笔等绘画工具。
3. 印有“我和我的亲人”字样的海报或黑板。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亲人是谁,以及亲人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 引发学生对绘画自己和亲人之间关系的兴趣,如询问学生是否经常画自己和家人的图片。
步骤二:呈现(10分钟)- 使用图片或照片展示亲人之间的不同关系和互动场景,比如父子、母女、兄妹等。
- 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画面,思考亲人之间的情感和互动。
步骤三:讨论(10分钟)-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在家中与亲人的愉快经验,如一起玩耍、一起旅行、一起做饭等。
- 促使学生描述这些经验中的亲人关系特点,例如亲密、关爱、合作等。
步骤四:示范与指导(15分钟)- 向学生展示一种简单的绘画方式,如画家与家人们手牵手团聚的场景。
- 指导学生通过画家与家人手牵手的方式表达自己与亲人之间的情感。
- 鼓励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颜色和线条表达情绪和亲人之间的感情。
步骤五:绘画实践(15分钟)- 让学生用彩色纸、颜料、画笔等工具按照自己的创意绘制与亲人相关的画作。
- 鼓励学生在画作中加入细节,例如亲人的笑容、特征等。
- 提醒学生充分表达出自己与亲人之间的情感和互动。
步骤六:展示与分享(5分钟)- 让学生相互交流、展示他们的作品,并简短描述作品中传达的情感。
- 鼓励学生表达对其他同学作品的赞美与鼓励。
步骤七:总结(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绘画中表达情感的重要性,如何用画作传达自己与亲人之间的感情。
- 结合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简短总结,并强调亲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四年级美术上册《我编斗笠送亲人》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美术上册《我编斗笠送亲人》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dd8a760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e5.png)
1.通过图片、故事、实物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斗笠的起源、发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斗笠的图案、色彩、结构等特点,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3.引导学生运用彩绘、剪贴等手法,将创意融入斗笠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4.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交流、评价,提高学生的表达、沟通、合作能力。
四年级美术上册《我编斗笠送亲人》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斗笠的文化背景,掌握斗笠的基本结构及其装饰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彩绘、剪贴等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化、创意的斗笠作品。
3.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术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为课堂练习做好准备。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运用彩绘、剪贴等技巧,创作一幅斗笠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辅导;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互相交流心得,共同解决问题。
2.教学方法:
-提供丰富的创作材料,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化的斗笠作品;
-邀请家长参与评价,增进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总结能力,促进个性化发展;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美术学科的热爱。
3.作业要求:
-作品要求创意独特,具有美感,体现斗笠的实用性和装饰性;
-创作心得要真实反映学生的思考和感受,语言表达清晰、准确;
冀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我和我的亲人》教案
![冀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我和我的亲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11782ffc4ffe473368abae.png)
《我和我的亲人》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通过对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的了解,产生对家人的敬爱之情。
行为与习惯:用适当的方式与家庭成员进行良好的交流和沟通。
知识与技能:知道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
过程与方法:讲述家庭生活中的亲情故事,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教学重点与难点:
知道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
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对家人产生敬爱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准备自己与家人的生活照片和与家人的幸福生活故事;收集有代表性的学生家庭生活照片若干张;课前与学生交谈,帮助其发现与家人生活中的幸福时刻;家庭人物图片和相应的家庭称呼卡片。
学生准备:
准备自己与家人的生活照片(或自画图片)及与家人的幸福生活故事;了解家族中对家人的不同称呼;观察并了解自己家人的职业、爱好、生活习惯。
教学过程:
1.播放视频:
(1)提出问题:你会想到些什么?你的家里都有谁?
(2)小结:我们都有一个温馨的家,在这个家里住着我的一家人。
2.我的家庭树:
(1)提问:你的家里都有谁?和你的爸爸妈妈是什么关系?
(2)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把课前准备的家庭成员头像图片,按辈份关系,以树状图的形式摆在黑板上。
3.趣味抢答:
老师提问,如“爸爸的哥哥称什么?”,请学生抢答,看谁答得又对又快。
小结:我们都有一个家,在这个家里我们和我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等
家人生活在一起,我们是亲亲一家人。
我们的家充满温暖,我和我的家人相亲相爱生活在一起。
4.提问:看到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把和亲人在一起的幸福场景画下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分析计划及全部教案(含6份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分析计划及全部教案(含6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5eb99f7fd5360cbb1adbe8.png)
7.同桌互说诗意,再读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指名说诗句的意思)
8.指导朗读朗读整首诗。
朗读古诗时不仅要读准字音,有感情,还应有节奏,我们根据画好停顿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容。《梅兰芳蓄须》一课侧重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交流平台”用对话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梳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不同方法。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写书信”,属于应用文方面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
书信与别人互通消息、交流情感,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教材在此之前有关于写留
言条等方面的练习,为本次习作奠定了基础。
2.朗读古诗:根据平仄规律和七言绝句这种诗体的特点来读。
师: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
(生听课件中范读)(课件出示7)
(指名读,齐读,师范读。)
读得字正腔圆是学诗的第一步,我们还要读出诗的韵味,读出诗的感情,这就是要理解诗的意思。我们来说说学习古诗有什么好的方法?
3.师:现在请同学自由朗读这首诗,通过图文结合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诗中的字、词,不懂的字用“△”标出。
是在三年级“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本册教材在第四单元安排了
“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要素,本单元在此基础上,
学习如何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侧重
引导学生通过先弄清每件事情讲了什么,再把几件事情连起来的方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
(生有节奏地朗读古诗)
三、悟诗情
体会“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2.我和我的亲人-冀美2011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12.我和我的亲人-冀美2011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3c6575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eb.png)
我和我的亲人-冀美2011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课程学习目标1.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对亲人的感情。
2.了解艺术形式对人类情感的影响和表达方式。
3.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观察、表达能力及绘画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通过绘画表达对亲人的感受和对美的感受。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艺术形式对人类情感的影响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颜料、画板、画笔、画纸。
2.教学材料:冀美2011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我和我的亲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导入孩子们对家庭生活和亲人的感情认识,通过谈论自家的家庭和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亲人”的概念和在家庭中的作用。
2. 学习艺术形式对人类情感的影响和表达方式1.让孩子们对自己熟悉的画作进行观察和感受,在理解“艺术形式对人类情感的影响”的基础上,引导孩子们初步感受“艺术形式的表达方式”。
2.通过分析、比较多幅画作,让孩子们体会不同绘画技法所表现的情感和意境,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和感受艺术形式的表达方式。
3. 让孩子们开始动手1.提供范本:请孩子们观察课本中的画作范本。
2.让孩子们根据启发性的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如何表达你们对亲人的感情?•如何利用绘画技巧表现对亲人的爱?3.让孩子们用手中的颜料和画笔形成自己对亲人的表达。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一对一的互动,根据孩子们的绘画进度和时间的充足程度逐步的得到孩子们对亲人感情的表达。
4. 总结和互动在孩子们尝试完成绘画后,老师可以给个性化的指导和指导建议,订正孩子们的绘画技巧,帮助他们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绘画作品。
最后,孩子们可以进行展示,大家一同赏析彼此的作品。
五、课后作业1.继续对自己的绘画进行润色、修改,完成自己对亲人的表达。
2.进一步观察周围的文化与艺术作品,寻找美的感受和生活中亲人的艺术表现。
3.继续练习绘画技巧,提高对艺术形式的感悟。
六、板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对亲人的感情。
我和亲人手拉手美术活动教案
![我和亲人手拉手美术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12370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a4.png)
我和亲人手拉手教案
活动目标:
1、在画直立人的基础上学习绘画亲人手拉手的动态,表现亲人间的亲密关系。
2、能适当添画背景,表现活动的场景。
3、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4、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油画棒,绘画纸。
活动过程:
1、观察自己的亲人
一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手拉手站立的亲人间与一人站立有什么不一样。
重点观察手臂的姿势及两人各有一只手拉在一起的动态。
2、我和亲人手拉手
每位幼儿选一个亲人手拉手,一起走走,然后选一个座位坐在一起。
引导幼儿画一画“我和亲人手拉手”的情景。
启发幼儿想一想和最亲近的人手拉手在哪里玩,然后添画相应背景。
3、说说我的亲人
展览作品,让幼儿相互介绍自己和亲人手拉手在干什么。
启发幼儿说一句最想说的话,并在老师的帮助下将它们记录在图画背面。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赣美版四年级美术第7册第9课《我编斗笠送亲人》教案
![赣美版四年级美术第7册第9课《我编斗笠送亲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b7f2e8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23.png)
我编斗笠送亲人教学目标:(1)使学生建立手工制作的概念,初步掌握手工编织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红军的长征历史。
2、学习制作斗笠的方法。
教学难点:对斗笠进行装饰和美化,把握斗笠各部分的协调和色彩的搭配。
教具:草帽、各色卡纸、各种各样的线、绳教学过程:一、导课今天老师带来一首歌曲《十送红军》请同学们认真听歌词的内容。
师:一支红色的队伍踏上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一首《十送红军》的歌谣,唱出了军与民深深的鱼水情,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那艰苦的岁月里煤油灯、蓑衣、斗笠(播放红军苏区生活用品图片)曾经是红军的必备物品,也是红军清苦的生活见证,在红军长征途中出现了百姓连夜为战士编斗笠、送斗笠,依依不舍送红军的感人场景。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编斗笠送亲人》(出示课题),老师这里带来一顶斗笠,漂亮吗?生。
同学们想知道它的制作过程吗?(演示制作步骤)首先将卡纸用圆规确定圆心,截半径,画出一个大圆圈,并在圆心处做记号。
(板书:1、剪圆形)其次将圆形彩色卡纸朝圆心方向剪开,沿圆锥边缘均匀剪出条纹,剪出的垃圾先收拾好,不要乱丢,保持好教室的卫生。
步骤三将缺口处粘贴成圆锥状(板书:2、做成圆锥形;)步骤四用毛线或其它材料一上一下交叉环绕编织(板书:3、穿线做花纹;)斗笠的编制过程就完成了,现在虽然在市场上很难看到斗笠了,但很多现代的帽子和以前的斗笠一样的造型,(出示现代帽子的图片)请同学们欣赏现代帽子的外形、装饰,你们能把斗笠变得像帽子一样漂亮吗?有些同学已经手痒痒的想亲自动手制作一下,现在请同学们同桌之间互相合作制作一顶漂亮的斗笠,请同学们开始动手制作。
(播放“我编斗笠送红军”的歌曲):教师巡视指导,对学生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导。
下面我请两位同学戴上自己制作的斗笠,到台上展示;(从颜色和材料选两位同学上台)请学生评评他们谁做得好,并讲一讲理由。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7课 邮票上的图画|广西版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7课 邮票上的图画|广西版](https://img.taocdn.com/s3/m/af3e32db376baf1ffd4fadd3.png)
《邮票图案》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邮票图案》是“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内容,是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的一课。
因此,在邮票设计的教学中,应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学情分析本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一种过渡阶段,需要教师在各个方面进行渗透,激起他们对美术的热爱!从而爱好美术学习!教学目标了解十二属相的以及邮票的构成。
运用绘画的方式设计一枚富有艺术性的生肖邮票。
教学重点了解并掌握邮票的构成。
教学难点运用绘画的方式设计一枚富有艺术性的生肖邮票。
教学流程一、导入出示谜语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咱们比一比看谁最先猜到。
谜语:(说它多,他真多,全国每人有一个;说它少,他真少,全国只有十二个。
)2.课件出示课题二、新授1.欣赏:我国发行的第一枚邮票——猴票。
2.了解邮票的票面构成:你能说出邮票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面值、主题图案、发行国、发行时间、齿孔)游戏:大家来找茬找找下面的邮票缺少了哪些组成部分?课件出示几张邮票,让学生来说说缺少了什么?4.邮票的形状有哪些?指名回答4.比一比,邮票中的动物和生活中的动物有什么不同?分组讨论,至少说出三处不同。
三、教师示范1.师:请同学们看是怎样完成邮票的设计的!2.课件出示设计方法1)确定邮票的形状;2)绘制票面主体图案;3)合理布局票面其他内容;4)勾边、上色。
五、学生创作作业内容:为亲人、朋友和自己设计一枚邮票。
作业要求:造型夸张简洁;色彩鲜艳、对比强烈;花纹具有装饰性六、作品展评你觉得谁创作的生肖邮票布局最合理,图案最有趣?谁的票面布局再改进一些就更好了?七、教师小结邮票已经成为一种文化。
每一枚小小的邮票,都能够给我们带来美好的祝福,让我们把这美好的祝福带给身边的亲人、朋友和自己吧!。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6最受尊敬的人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6最受尊敬的人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837a6c7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c6.png)
6最受尊敬的人一.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学生能够描述出自己心中的最尊敬的人的形象特征。
过程和方法:能抓住最受尊敬的人的外貌特征用绘画进行表现。
情感态度:了解什么样的人值得尊重,力争做受人尊敬的人。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抓住外貌特征用绘画方法表现受人尊敬的人。
难点:在绘画中融入自己的感情,体现出被表现者受尊敬的原因。
三.教学设计:(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接受挑战吗?好,我来描述一个人的外貌特征,你们来猜他是谁怎么样?他呢,是跟我们很亲近的一个人,她有长长的卷发,大大的眼睛,薄薄的嘴唇,脸型有点方,瘦瘦高高的(如果有学生没描述完就猜出来就让学生补充一下外貌特征,提示五官、脸型、发型、体型、服饰)大家知道她是谁了么?他就是我们亲爱的班主任梵老师,她从一年级到现在不是父母胜似父母的陪伴值得我们每个人尊敬,我也很尊敬她,所以我想给他画张像,表达我对他的尊重。
设计意图:从全班最熟悉,最亲近也是最受本班学生尊敬的班主任入手,设计教师说外貌特征学生猜一猜的游戏,既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也能让学生对如何观察和描述人物的外貌特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激发学生对班主任以及其他教师的尊敬。
(二)新授1.教师示范构图:因为人物整体是竖长形,所以选择竖构图,引导学生复习构图知识,所画人物位置要尽量在画面中心,大小不能小于画纸的一半。
外形:用铅笔简单地但尽量准确地轻轻描画外形。
注意人物的整体发型,脸型,和体型。
特征:(让学生重复五官特征)要敏锐地抓住特征,并突出特征。
细节(学生帮忙添画)让学生寻找人物身上的细节,并引导学生用合适的线条表现。
我画大家补充,这幅作品是我们共同完成的。
我希望跟同学们一起把这份礼物这份尊敬送给梵老师好么?设计意图:人物画,属于众多绘画题材中的难点,而正确的合理的绘画的步骤和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表现人物,所以本环节充分发挥教师示范的作用,尽量做的详细,到位,让学生清楚明了。
并采取教师边画便询问学生有关问题的方式和较好的画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采用师生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加入,最后找学生代表全班将画送给班主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提高他们的信心和自豪感。
小学美术冀美版四年级上册《12.我和我的亲人》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A001
![小学美术冀美版四年级上册《12.我和我的亲人》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A001](https://img.taocdn.com/s3/m/8c0739452cc58bd63186bdeb.png)
小学美术冀美版四年级上册《12.我和我的亲人》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以亲情为创作主题,学习带场景的多人物表现方法。
2、回忆与亲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刻,综合运用构图、色彩等知识表现家庭亲情场面。
3、体会亲情,感受用画笔表现生活的乐趣。
二、学情分析
本课以家庭亲情为主题,绘画内容具有浓郁的情感性,为了使学生创作时能够带着感情去表现,我制作了一个简短的洋溢着亲情的课件,为学生的创作进行情感铺垫。
四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绘画基础,但是对于人物的造型、多人物场景的构图、画面色彩的把握方面有待指导和提高。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分钟短片,请同学们欣赏,在欣赏时想想短片表现了什么内容?(播放视频,学生欣赏并回答)
师总结:亲情,是亲人之间的一种特殊的感情,不管对方怎样也要爱对方,无论贫穷或富有,无论健康或疾病。
我们每位同学的成长离不开亲人的关爱,今天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人物是我们绘画中常遇到的主体,怎样攻克绘画中遭遇的这些问题呢? 建议:(师生)善观察、多积累、熟生巧。 情感态度拓展: 表达情感的方式很多,多么能说会画,都不如踏踏实实地用心去 为亲人做点什么。 课堂总结:相信同学们通过这节课,初步学会如何赏评一幅绘画作品,也懂得用心、
告知教学目标(强调分层要求)。
[学生活动] 组长检查学具准备情况。
第 2 课时
共 2 课时
二、自学探究欣赏:(学欣赏)(突破重难点第一步)
[教师活动]:
展示老师和学生家庭照片,重温来自亲人的爱与亲情。
展示欣赏卡萨特作品《洗澡》,提出问题:
1、用心“读”画,画面给你的直接感受是什么?用一个词表达。 2、画面哪些细节传达出浓浓的母爱? 3、如果换一换色彩和视觉角度,可以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 对学小组观察作品,通过交流讨论,解决问题。 [教师活动]倾听、引导、激励。过渡进入下一环节。 三、集体赏评提高,(生)
审美能力。 美术欣赏课不应是一味地欣赏,有的时候应该让学生进行临摹作品,从中体味
作品的内涵,这样就打破了欣赏课纸上谈兵、光说不练的局面,更有助于学生理解 作品。旧的“一言堂”、“满堂灌”、保姆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习惯于坐享其成 的听权威答案,新课程理念强调“启”和“导”。学生经过了探究过程,必然要得 出结论,这是一个归纳、推理、演绎的提升过程。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通 过对过程的体验,运用谈话、提问、研讨等方法,指导学生得出问题的结论。
课堂流程:(四步进行)
1、观察欣赏激趣;
(看一看)
2、自学探究欣赏;
(学欣赏)
3、对组赏评提高;(生)
引导讲解点拨;(师)
(学评述)
4、训练拓展总结。(运用与提高)
教具和软件:作品、课件。
教学内容(分步骤填写,每步骤包含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一、观察欣赏激趣:(看一看)
[教师活动] 教师展示一组动物摄影作品,导入课题。
用行动去爱父母、爱家里的每一个亲人、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爱我们的小家,也爱
我们的大家。
在歌声中结束本课。
教学后记:
美术课程的价值首先应体现在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
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感受之外,还应用语言、文字等表述自己
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的感受、认识和理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
授课人
授课年级
四年级 科目
美术
课题
《我和我的亲人》——专题绘画赏评 日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体验美术赏评活动的乐趣; 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绘画作品丰富视觉和审美经验,学会欣赏和评述的方法,获得审美感 受。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感受家的温暖并表达出自己对亲人的感情; 关注生活、关爱家人及身边人,增强对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 重点:能用简短的话语表达自己的赏评感受。 难点:如何进行美术欣赏和评述。
另外,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许 多时候会增加一些欣赏内容。然后教师往往以自己的爱好选择作品,忽视了学生的 已有认识与欣赏水平及欣赏的心理倾向。因此,在学生欣赏的题材与内容的选择上 应注意要选择与儿童的生活实际相贴近,要选择与儿童的认知和欣赏水平相接近 的,以接近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的,能激发儿童兴趣的作品;要选择的是本身富有儿 童情趣的、易于儿童接受与理解的作品。为此,可采取以下策略:(1)课前对收集 的欣赏作品进行挑选、归类,同时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题材。 (2)可以选择学生自己创作的优秀作品,作为补充材料。这样,学生就不会对欣赏 作品产生距离感。
引导讲解点拨;(师) (学评述) [教师活动]展示学生画作(一)(二),对比、提问、倾听、引导、点拨。(突破重难 点第二步)提问:
1、人物绘画,要注意什么?(提炼归类) 2、看到这些画作,你觉得好在哪,哪儿不足,你有什么建议?(取长补短)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质疑、商议、小结。
四、训练拓展总结:(运用与提高) 作品赏评:分组赏评本班有代表性的作品,运用所掌握方法,从构思、造型、色 彩、情感表达上练习分析赏评。
教学设想:
家是我们一生的港湾,是孩子们赖以生存与成长的地方,这里有我们最熟悉的
亲人,与亲人的每个瞬间都承载着我们的情感,让我们回忆、牵挂。孩子对亲人尤
其是父母一往情深,永远依恋。《我和我的亲人》力求营造一个气氛轻松温馨的教学情境,帮助孩子们轻松愉
悦地学习知识、发展能力,陶冶情感。
在授课中,教师应从学生的视角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 评;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鼓励每个同学运用美术的语 言说出自己的看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