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八中2017-2018学年高一4月份段考历史(文)试卷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高二历史4月份段考试题文(无答案)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高二历史4月份段考试题文(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ae5c2f6bd97f192279e9de.png)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4月份段考试题文(无答案)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II卷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小题48分。
)1、杜佑《通典》卷一九《职官》载:“周成王既黜殷命,参改殷官,制为周礼,以作天地四时之名,谓之六卿。
立天官冢宰掌邦治,地官司徒掌邦教,春官宗伯掌邦礼,夏官司马掌邦政,秋官司寇掌邦刑,冬官司空掌邦事。
各有徒属,周于百事。
”材料主要表明西周A.践行了“阴阳五行”之说B.官员职责明确分工细化C.确立了森严的社会等级制D.官僚政治日趋完善成熟2、有人曾提出“领地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
根据这个概念,对古代中国处于“领地国家”时期叙述正确的是A.构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B.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C.确立了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社会公有制D.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3、吕思勉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说,独立国夷而为县,并不是秦汉时代开始的;春秋战国时,早已有许多小国变成大国中的一县了。
国夷而为县,便是固有君主的撤废,中央政府派遣地方官的成功。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秦汉时开始废国推行县制B.古代政治制度发生转型C.频繁战乱导致诸侯国灭亡D.我国疆域面积迅速拓展4、何怀宏先生指出,世族是“那些在社会、经济方面具有支配势力盘根错节,代代相传;在政治、文化方面也极为活跃,占据主导地位的家族”。
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1)
![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1)](https://img.taocdn.com/s3/m/04ffa15bf46527d3240ce047.png)
南宁八中2018年春季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理科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中国古代农业发展迅速,在古代世界居于领先地位。
下列属于中国最早培植的农作物品种有A.水稻、玉米B.水稻、粟 C.小麦、葡萄D.玉米、粟2.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时期商鞅的“废井田,开阡陌”,根本原因是A.分封制的瓦解 B.生产力的发展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D.上层建筑的变化3.中国古代在纺织、制瓷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行业主导地位是在A.商朝B.唐朝C.宋朝 D.明朝4.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
据此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长安地区C.明代苏州地区D.清代洛阳地区5.“闭关”原指关闭城门。
《周易》载:“先王以至日(冬至日或夏至日)闭关,商旅不行……”清政府的“闭关”政策是指A.禁止对外贸易 B.关起国门 C.禁止对外交流 D.限制对外贸易6.《南京条约》签订后,英、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像潮水一般涌进来的西方工业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得不到广泛的销路,英国下院一个调查中英贸易状况的报告承认:近来同这个国家的贸易处于十分不能令人满意的状态。
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没有开放通商口岸B.中国关税税率偏高C.英国商品质量不佳D.自然经济顽强抵抗7.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直接打开了国门。
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曾国藩、李鸿章的回答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君民共主,设立议院”C.“师夷长技以自强”D.“自由为体,民主为用”8.1919年《京报》对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作了专门报道,这一报道最能体现出报纸具有的功能是A.图文并茂、声像俱备地传播重大事件B.传播时事新闻,以助人们快捷地了解重大事件C.舆论监督,以助人们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D.通达民情,以助人们更便利地上书言政9.《城南旧事》是一部自传体小说,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北京城的社会风貌,曾被评选为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ced4e0a7fd0a79563c1e7236.png)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第Ⅰ卷.选择题24.1878年1月,日本《邮便报知新闻》发表了题为《论清国不可轻视》的文章,认为中国潜力巨大,“欲奉告有轻视清人思想者,交际各国中最可惧者即为清国”。
这一观点A.体现出清政府的“贵华夏”观念B.基于对中国物质力量的较高评估C.呼吁日本政府学习中国的近代化D.直接推动日本政府发动甲午战争25.唐代史书和小说所载的一些江湖人士或恶少逞能滋事多发生在商业区的“市”内,而宋代的史书和小说中,“坊”中也出现了许多江湖事件或各种案件。
与此直接相关的是宋代()A.农业的发展 B.理学的形成 C.坊市制的变化 D.手工业的进步26.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
”对领事裁判权理解正确的是A.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B.是一项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规定C.实现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D.直接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27.英国安妮女王(1702-1714年在位)缺少主见,往往是一件事已经说好了,一旦出现另一种意见,她立刻就会改变初衷,接受新的建议,这使大臣们难以与她打交道。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大臣们逐步形成一个习惯,即遇事先在他们自己内部磋商后再报告女王,让她无可选择。
这一习惯开创的先例是A. 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B. 国王任命首相控制内阁C. 内阁所有的成员对国王负责D. 内阁保持一致集体负责28.某学者指出,欧洲中世纪粮食的收获量通常是播种量的四倍,而云梦秦简则显示当时中国的收获量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
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A.中国古代农业单产比欧洲高得多B.中国古代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欧洲中世纪的宗教黑暗统治妨碍其发展D.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领先世界29.胡适在评论中国古代的某思想流派时说:“(它)挂着儒家的招牌,实是禅宗、道教、佛教的合产品……但其中的主要观念却是古来道教的自然哲学里的天道观念。
广西南宁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广西南宁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28106dcf705cc1755270976.png)
广西南宁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2017.11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先秦政治的历史论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夏商周处于分裂状态B.古代文献可靠性不足C.西周实行分封制D.中国自古就建立了小农经济2.《礼记》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
同则相亲,异则相敬。
”“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这表明礼乐制度( )A.具有和谐社会关系的作用B.促进了分封制的解体C.使封建等级观念趋向弱化D.导致了西周的灭亡3.从秦建国到始皇统一天下,秦人谈论的多是农战、攻伐、且荒、开塞、徕民、重本、抑末等对国计民生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事。
这反映了秦治国理念的( )A.开放性B.务实性C.进取性D.封闭性4.《史记·秦始皇本纪》:“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
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
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
”据材料可推断,郡县制( )A.由秦王赢政创立B.春秋战国已出现C.在全国全面推行D.加强了君主专制5.有学者说,汉代人们的自我奋斗代替了祖先的荫庇和血统论,从而使许多出身于平民的人物活跃于政治舞台。
这是因为汉代( )A.选官体制进行了革新B.军功授官已经成为主流C.科举制度得以确立D.皇权专制统治得到完善6.《历代名臣奏议》认为元朝的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
历史学家钱穆认为“行中书省”意为“行动的中央政府”,由此( )A.享有诸侯国的特权B.与中书省地位平等C.行使权力受中央政府节制D.长官不由中央任免7.有学者论及唐朝科举制:“有案可稽的唐代73名状元中,出身三品及以上(包括宗室)或历代名人之家的就有56人,占76.71%;四品及以下官僚家庭出身的11人,占15.07%;寒士出身的只有6人,占8.2%。
广西南宁八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卷
![广西南宁八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f5e3ae1ebed5b9f3f80f1c12.png)
南宁八中2018年春季学期高一年级期考历史(文科)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小题60分)1.唐朝诗人白居易在《朱陈村》一诗中写道“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
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从诗中可以解读到的历史信息是A.商品经济完全取代自然经济B.男耕女织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C.资本主义萌芽呈现强劲势头D.生产活动以村社为基本单位2.如表是唐宋律令对丝织品输出规定的比较。
由此可知A.宋代对外贸易比唐朝繁荣 B.宋代对外贸易政府不加干预C.丝织品是宋代主要出口商品D.宋代的商业政策相对宽松4.《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中说道:“中国的经济形态,由先秦到汉初是贵族经济,演进到东汉到魏晋南北朝,成为世族经济,隋唐之后,日渐呈现出‘士商合流’的趋势,到宋代,定型为士绅经济,历一千年左右的演进,其后再无进步。
这三种经济形态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官商经济。
”作者意在强调A.宋代以后的经济发展趋于停滞B.区分清楚三个时期的经济形态C.古代经济形态演变的基本态势D.古代经济形态受政治强势干预3.史载,自15世纪末16世纪初以来,以苏州府、松江府、嘉兴府、湖州府为中心的三角洲地区,原先的农家副业逐渐取代农家正业,出现了棉作压倒稻作,蚕桑压倒稻作的新趋势。
这一变化A.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B.为该地区工商业市镇的发展提供了推动力C.加速了江南自然经济的解体D.促使白银逐渐成为该地区普遍流通的货币4.据估计,宋明清的耕地面积分别为5.6亿亩、8.5亿亩、11﹣12亿亩。
在明清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
”这些土地被称为“边际之地”。
“边际之地”的增加A.源于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B.体现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性C.反映出人地矛盾日益尖锐D.导致水土流失经济发展停滞5.洋务派初期只准官办企业,不准民办企业。
即使后来建立的“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企业。
也是置于衙门的严格控制之下。
2017-2018学年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
![2017-2018学年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06ce38bcd126fff7050ba6.png)
2017-2018学年度秋季学期南宁八中高一年级期考历史试卷命题人:何平基审题人:邓娟负责人:梁卉昆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
这里的“封建”指的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2.右图形象地反映了古代中国的A.分封制B.宗法制C.礼乐制D.禅让制3.历史学者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指出:“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材料中的“独制”与西周的地方分权制相比,其不同在于A.郡守与县令都由君主直接任免B.郡守由君主任免,县令由郡守任免C.郡守与县令都由地方推荐任职D.郡守由科举选拔,县令由郡守任免4.某史家说:“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因而使得他们无法联合起来形成封建官吏贵族。
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
”这制度是A.世袭制度 B.察举制度C.九品正中制 D.科举制度5.有关“湖广行省”的文献资料最早可能出现在A.秦朝B.汉朝C.唐朝 D.元朝6.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某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
这一机构是A.秦朝的太尉 B.唐朝的中书省 C.宋朝的通判 D.清朝的军机处7.唐中央政府机构中,三省的运行顺序正确的是:A.尚书→中书→门下B. 中书→门下→尚书C.门下→尚书→中书D. 尚书→中书→门下8.《历代名臣奏议》认为元朝的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
2017-2018学年广西南宁八中高二下学期开学历史试题(文科)(1)(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广西南宁八中高二下学期开学历史试题(文科)(1)(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7cdfd01076c66137ee06194e.png)
2017-2018学年广西南宁八中高二(下)开学历史试卷(文科)(1)副标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1.《吕氏春秋•慎势》说:“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
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
”材料体现了宗法制的作用是()A. 维护社会的安定B. 加强了周王的权力C. 区分血缘的远近D. 保证贵族特权地位【答案】A【解析】A.从材料可以看出,宗法制度是为了让天下不至于混乱,使宗族不至于有乱,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宗法制能够维护社会的安定。
B.材料没有涉及到宗法制度与天子的权力的关系,只是说有了宗法制度,有了权力继承的原则,不容易出现混乱。
C.区分血缘的远近是宗法制的依据,并不是它的作用。
D.材料没有体现出保证贵族特权地位的作用,据说由于有了宗法制,不至于导致天下混乱和宗族混乱。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西周的宗法制,要求学生结合宗法制的内容,特别是嫡长子继承制的内容和影响来分析材料。
宗法制的作,:1、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
保证王权的稳定,保证贵族的特权;2、明确了财产继承(地位,钱财等),和规定了家族成员的权利和地位,和明确了各个家族直接的关系(同宗)。
3、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建立封建等级政治结构。
2.有学者指出:“从汉朝到明清,宰相一旦威权既重,组织形态发育成熟,便会蜕变为闲曹,为皇帝身边发育出来的新的宰相机构所取代。
以皇权为中心,中国的宰相机构呈现出‘波纹式循环发生’状态。
”下列选项能反映此材料观点的是()A. 魏晋九品中正制B. 隋唐三省六部制C. 元朝设立中书省D. 清朝设立军机处【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体现皇帝通过设立新的相权机构取代旧的相权机构,以削弱相权,根据所学,B项最能反映。
通过三省六部制削弱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故B正确;A项是选官制度,与丞相制度无关,故A排除;元朝的中书省是丞相府,为了提高行政效率,权力一直较大,总领百官和管理地方,在元朝一代,没有出现其它代替机构,故与材料内容不符,故C排除;D项错误,清朝无丞相一职,故D排除。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缺答案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缺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df541152ea551810a687e5.png)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南宁市第8中学期考高一语文试卷2018.7第Ⅰ卷一、现代文阅读(32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
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
在传统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
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
《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
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游历见闻的连缀。
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录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
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
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离群索居的时候。
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
但是,一名水手也许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
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
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
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4月份段考试题理无答案
![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4月份段考试题理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3de3ab83d049649b66585f.png)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4月份段考试题理(无答案)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II卷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中国经济史》说:“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
”这一“革命性突破”发生在A.西周B.春秋战国 C.唐代 D.宋代2.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因主持修筑某项重大水利工程造福一方而受到人们的崇拜,该工程应该是A.郑国渠 B.井渠 C.都江堰D.灵渠3.2017年是中国传统的鸡年。
早在先秦时期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与我国传统生肖文化形成相关的是A.西方海洋文明的影响 B.中国农耕文明的发展C.古代文学艺术的推动 D.古代城市经济的繁荣4.某《竹枝词》云:“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
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洼不做荒。
”这首词描写的灌溉工具是A.耧车 B.翻车C.筒车D.风力水车5.我国古代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逐渐打破,市分布在城中。
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6.在现代社会里,市长是一个城市行政机关的首脑,在唐朝,长安“市长”的主要职责是A.行政管理 B.负责军事 C.监察百官 D.掌管市场7.隋唐时期出现了柜房(现代银行的雏形)和飞钱(类似现代的汇票),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其主要原因是A.唐宋时期农业生产发达B.唐宋时期国家政治统一、交通便利C.唐宋时期海外贸易发达D.唐宋时期城市经济和商业经济发达8.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49d2e2e227916888486d779.png)
2017年春季学期南宁八中高一年级期考历史试卷2017.7一、单选题(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唐宋时期,江南造船业最为发达,洪(今南昌)、鄂(今武昌)二州尤甚。
《唐语林》称:“洪、鄂水居颇多,与邑屋殆相半,舟船之盛,尽于江西。
”这从侧面反映出南昌A.水路较为发达 B.水运得到政府重视C.是商品集散之地 D.是全国的贸易中心2.美国学者查尔斯在《文明的解析》中写道:中国“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因素”。
其依据是A.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关系 B.流通领域出现纸币C.早市夜市普遍且昼夜相连 D.出现地域性的商帮3.明朝洪武年间,政府允许商人用粮食换取盐引(一种取盐的凭证),商人可以凭借盐引到指定的盐场去支取食盐,再到指定的地区去销售,获取利润。
这一举措目的是A.扶植盐商发展 B.活跃商品流通 C.发展区域贸易 D.加强商业管控4.1836年初,广东官府搜查了澳门的一家印刷工坊,没收洋书八种,并限令澳门和广州地区的居民在六个月内上缴所有教习“亚素”(耶稣)教的洋书,否则将予以严惩,由此可见,广东官府A.极力维护天朝体制 B.力图收回澳门主权C.开始镇压拜上帝教 D.排斥近代印刷工业5.16世纪,开辟新航路的西葡两国普遍认为海洋不是开放的,所有海域属于发现它的国家;17世纪初,在荷兰产生了海洋主权观念;二战后,国际上逐渐形成了领海、专属经济区、公海等海域分类。
这种变化反映了A.西葡殖民体系分崩离析 B.荷兰人成为海上马车夫C.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D.海洋问题的法制化趋势6.下图是名为“剪刀差”的一幅漫画。
作为历史材料,它可以来说明A.16世纪50年代,早期殖民侵略的方式B.17世纪50年代,荷兰快速崛起的原因C.19世纪80年代,英美等国主导的经济秩序D.20世纪90年代,世贸组织裁决纠纷的程序7.19世纪以前,欧洲国家对非洲的掠夺主要是黄金、象牙和黑人,到19世纪初,英国、荷兰、西班牙、法国等国都先后宣布禁止奴隶贸易。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广西南宁三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文)(解析版)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广西南宁三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文)(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15bcb000a417866fb94a8e02.png)
2017-2018学年广西南宁三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文)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
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
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
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 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 . 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C . 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 D . 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2.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
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
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 A . 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B . 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 C . 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 D . 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3.19世纪末,民族资本家办厂时为筹集资金往往要付出高达8%的利率。
1912年,在农商部登记的全国钱庄和典当业资本为1.6亿多元,而全国工业资本仅有5500万元。
这反映出当时( ) A . 民族工业发展日益萧条 B . 政府推动民族企业发展 C . 近代经济逐渐走向复苏D . 金融行业影响工业发展4.光绪年间“印度棉纱和来自中国东部诸省的棉花的零售价格相差无几,所以买进棉花再来纺纱,反而比直接用洋纱更贵”。
从近代化角度理解材料现象的本质是( ) A . 印度纺纱业工人工资成本低 B . 关税偏低导致进口棉纱价格低 C . 科学技术使洋纱生产成本低 D . 中国传统纺纱业工艺落后水平低5.20世纪初叶,上海市教育局制作歌词分发各界传唱,其中有“神州大陆天产多,手工品真坚固,佛山雕刻……江浙丝罗,价廉物美,远胜洋货。
推荐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4月份段考试题文无答案
![推荐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4月份段考试题文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a52166be1e650e52ea99c8.png)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4月份段考试题文(无答案)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II卷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小题48分。
)1、杜佑《通典》卷一九《职官》载:“周成王既黜殷命,参改殷官,制为周礼,以作天地四时之名,谓之六卿。
立天官冢宰掌邦治,地官司徒掌邦教,春官宗伯掌邦礼,夏官司马掌邦政,秋官司寇掌邦刑,冬官司空掌邦事。
各有徒属,周于百事。
”材料主要表明西周A.践行了“阴阳五行”之说B.官员职责明确分工细化C.确立了森严的社会等级制D.官僚政治日趋完善成熟2、有人曾提出“领地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
根据这个概念,对古代中国处于“领地国家”时期叙述正确的是A.构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B.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C.确立了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社会公有制D.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3、吕思勉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说,独立国夷而为县,并不是秦汉时代开始的;春秋战国时,早已有许多小国变成大国中的一县了。
国夷而为县,便是固有君主的撤废,中央政府派遣地方官的成功。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秦汉时开始废国推行县制B.古代政治制度发生转型C.频繁战乱导致诸侯国灭亡D.我国疆域面积迅速拓展4、何怀宏先生指出,世族是“那些在社会、经济方面具有支配势力盘根错节,代代相传;在政治、文化方面也极为活跃,占据主导地位的家族”。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无答案)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d9ab046bec0975f565e229.png)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无答案)一、选择题 (28×3=84分)1. 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A.“周王一卿一诸侯一士”的等级序列B.“周王一诸侯一大夫一士”的等级序列C.“周王一诸侯一卿一士”的等级序列 D.“周王一诸侯一士一卿”的等级序列2. 中国衣冠服饰制度在夏商时期已见端倪,到周代渐趋完善并成为“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战国时期则出现了“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的现象。
这表明先秦时期A.服饰多元成为主流 B.等级政治走向消亡C.思想领域百家争鸣 D.宗法礼制逐渐崩溃3. 章太炎在《秦政记》中说:“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
”据此,你认为秦始皇能在中国历史上有如此地位,最主要是因为他A.兼并了六国B.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C.在全国推行郡县制D.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4. 某导游介绍古城西安民俗时说道:古代本地男子都自称为朕,后来秦始皇下令不许民间男子用此称呼,只有他自己才可以自称为朕。
这个称谓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A.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 B.皇帝安全是国家的政治大事C.专制皇权的不容逾越 D.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5.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
这项措施的影响是A.宗法制得以恢复 B.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C.分封制被彻底取消 D.地方取得较大自主权6.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7.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
下列说法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A.“世胄嗫高位,英雄沉下僚”B.“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2018年下学期高一段考参考答案·历史
![2018年下学期高一段考参考答案·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7041950e453610661ed9f481.png)
2018年下学期高一段考参考答案历史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20分)(1)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
(2分)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
(6分)(2)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正统);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6分)(3)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
(6分)26.(16分)(1)不同意。
唐朝三省分权制衡,最终都要集权于皇帝,实际上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
(4分)(2)古代中国:个人决策,容易出现失误。
古代雅典:集体决策,可以避免鲁莽行事,使决策具有科学性。
(8分)(3)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4分)27.(16分)(1)沿袭传统是指英国保留了君主制和议会传统;变革的含义是指光荣革命为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逐渐实现民主法治。
(4分)(2)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经历了长期的斗争和努力:光荣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颁布《权利法案》,建立君主立宪政体;18世纪上半期,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代表成为下院的主导力量。
(6分)(3)判断1:不可信。
理由:文学家、思想家的作品和言论往往带有主观臆断性,根据自己的好恶褒贬时政,存在一些与事实相悖之处。
(如:“这些权利普及于一切居住在英国的人”这一说法就不符合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社会现实。
) (6分)判断2:可信。
理由:君主立宪制建立后,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最终建立起法制社会;随着英国代议制的逐步完善,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也不断完善。
(6分)2018年下学期高一段考参考答案·历史第1页(共1页)。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4月份段考试题 文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4月份段考试题 文](https://img.taocdn.com/s3/m/c780a662e518964bcf847c97.png)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4月份段考试题文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题48分)1.西周时期,同宗兄弟或共居共财、或异居共财。
而到春秋战国时期,财产个体私有的小家庭崛起,社会风气更多体现出一种自我的意识和家庭的观念。
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A.农业生产耕作方式发生转变 B.家长制受到挑战C.公民意识增强 D.中央集权的削弱2.据《荀子·王制》记载,“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工官)之事也。
”这里的“工师”是A.官营手工业中的工匠 B.管理手工工匠的官员C.管理市场经营的官员 D.掌握精巧技艺的匠户3.《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確,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
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
”材料所指的水利工程是A.灵渠 B.郑国渠 C.都江堰 D.井渠4.西汉时确立了市籍制,即对商人进行专门的户籍管理,而且规定一旦入市籍就不得为官。
这个制度实质上反映了A.古代的商人不是自由民 B.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C.古代政府重视户籍管理 D.统治者限制商业发展5.汉代丝绸之路起自长安,经河西走廊与西域地区进行经贸往来;唐安史之乱后,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时断时续;南宋时期,广州、泉州、明州(今宁波)、杭州等地的海上对外贸易走向兴盛。
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A.东南沿海文化影响力上升 B.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C.统治者对外政策渐趋开放 D.造船航海技术的不断提高6.如表为汉代各农耕区的劳动生产率比较表. 此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人多地少制约南方经济发展 B.西北与南方生产力水平相近C.中原地区精耕细作技术领先 D.地理环境决定农业生产水平7.唐朝史书记载:“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
到了宋代,一些相当繁盛的草市广泛分布在乡村中,成为政府最基层的税收单位。
材料表明A.宋朝广大乡村开始出现很多草市 B.宋代商品经济已经渗透到广大农村C.市的发展是政府精心管理的结果 D.草市的税收满足了政府开支需要8.它在我国古代城市变迁中有突出地位,它改变了以前的城市坊里制度,形成开放式的大街小巷。
高一历史4月份段考试题理
![高一历史4月份段考试题理](https://img.taocdn.com/s3/m/030e19b8767f5acfa0c7cd0b.png)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4月份段考试题理(无答案)考生注意: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II卷请用直径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中国经济史》说:“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
”这一“革命性突破”发生在A、西周B、春秋战国C、唐代ﻩ D、宋代2。
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因主持修筑某项重大水利工程造福一方而受到人们的崇拜,该工程应该是A、郑国渠ﻩB、井渠ﻩC。
都江堰D。
灵渠3、2017年是中国传统的鸡年。
早在先秦时期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与我国传统生肖文化形成相关的是A、西方海洋文明的影响B、中国农耕文明的发展C、古代文学艺术的推动D、古代城市经济的繁荣4。
某《竹枝词》云:“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
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洼不做荒。
”这首词描写的灌溉工具是A、耧车B、翻车C、筒车 D。
风力水车5。
我国古代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逐渐打破,市分布在城中、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A、宋朝ﻩB。
元朝ﻩC。
明朝ﻩ D。
清朝6、在现代社会里,市长是一个城市行政机关的首脑,在唐朝,长安“市长”的主要职责是A、行政管理B、负责军事 C、监察百官ﻩD。
掌管市场7、隋唐时期出现了柜房(现代银行的雏形)和飞钱(类似现代的汇票),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其主要原因是A、唐宋时期农业生产发达 B。
唐宋时期国家政治统一、交通便利C。
唐宋时期海外贸易发达 D。
唐宋时期城市经济和商业经济发达8。
广西南宁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广西南宁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45fdf621711cc7931b71661.png)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月考(三)历史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学者曹兵武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这里主要强调A.分封制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B.分封制巩固了西周统治C.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范围D.分封制阻碍了中华民族融合2.2013年11月,复旦大学经过DNA检测和历史考证,证实曹操并非汉相曹参后人,也不是名门夏侯氏后裔,相关史料和文件中所描述的曹操身世应只是顺应当时的政治习惯而进行的杜撰行为。
材料中“顺应当时的政治习惯”是指A.国家由统一走向分裂B.分割相权以加强皇权C.出身门第决定了政治前途D.孝廉是士人入仕的主要途径3.“品”是我国古代官吏的级别,分一到九品。
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明代提升为正二品。
这主要是因为明代A.官员晋升相对容易 B.科举选拔日益趋向严格C.中枢机构设置调整,六部地位提高 D.官员数量相对减少,行政待遇提高4.对于《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道光皇帝和耆英等人所看重的是把条款中“割让”换成“赏借”二字。
这说明清统治者A.统治黑暗腐败投降卖国B.缺乏近代民族国家意识C.认为丢失香港意义不大D.用“礼”维护国家主权5.近代一位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
”上述言论针对的是A.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C.居住及租地权D.“门户开放“政策6.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夜之间都成了上帝的众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洪秀全为日,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雷,石达开为电。
这实质上反映了太平天国A.宣扬人人生而平等思想B.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C.借助神权重建等级秩序D.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7.有些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毕业班摸底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毕业班摸底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f876eeb52acfc788ebc92b.png)
2017年9月南宁市第八中学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命题:八中文综小组审题: 八中文综小组本试卷共16页,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之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靠近)善远恶而不自知。
这说明西周的礼制A.别贵贱,序尊卑B.经国家,定社稷C.明法度,行教化D.固宗法,稳分封25.唐朝后期,随着商业繁荣,有的节度使开始大肆从事商业活动;有的富商大贾则贿赂官员牒补列将,甚至能升于朝籍。
这种状况说明此时A.坊与市的界限被打破 B.重农抑商政策被放弃C.阶级矛盾更加尖锐D.存在官商合流的倾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等州府公事,须通判连署方能生效,并有监察官吏之权。
清朝各府置通判,分掌粮运、水利、屯田、牧马、江海防务等事。
这反映出A.地方监察力度不断削弱B.地方政务处理更加灵活C.地方监察体制有所调整D.地方政府职能日益扩大27.买办是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替外国商人服务的中间人或经理人,与各级政府和外洋势力有着密切联系。
1869年天津英国领事的报告中提到“发展贸易,除了自然的与政治的阻力外,买办是仅次于二者的最大阻力。
”该报告表明A.买办制度给外商带来巨大利益B.原有买办制度已不适应外商需要C.买办逐渐脱离了与外商的联系D.外商与买办之间矛盾已不可调和28.1932年4月25日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孙科发表谈话,宣称:“如左派之共产党与夫右派之国家主义派,只要在法律范围内活动,则当许其结集政治团体,许其作政治竞争."这反映了国民党A.释放出缓解国共关系的信号B.放弃了围剿红军的政C.为应对国内舆论而故作姿态D.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29.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安徽芜湖一个体户因雇工经营“傻子瓜子”而致富,名噪一时.当时很多人主张“动他”(对这个个体户进行处罚)。
对此,邓小平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人心不安,得不偿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春季学期南宁八中高一年级段考文科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题48分)1.西周时期,同宗兄弟或共居共财、或异居共财。
而到春秋战国时期,财产个体私有的小家庭崛起,社会风气更多体现出一种自我的意识和家庭的观念。
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A.农业生产耕作方式发生转变 B.家长制受到挑战C.公民意识增强 D.中央集权的削弱2.据《荀子·王制》记载,“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工官)之事也。
”这里的“工师”是A.官营手工业中的工匠 B.管理手工工匠的官员C.管理市场经营的官员 D.掌握精巧技艺的匠户3.《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確,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
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
”材料所指的水利工程是A.灵渠 B.郑国渠 C.都江堰 D.井渠4.西汉时确立了市籍制,即对商人进行专门的户籍管理,而且规定一旦入市籍就不得为官。
这个制度实质上反映了A.古代的商人不是自由民 B.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C.古代政府重视户籍管理 D.统治者限制商业发展5.汉代丝绸之路起自长安,经河西走廊与西域地区进行经贸往来;唐安史之乱后,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时断时续;南宋时期,广州、泉州、明州(今宁波)、杭州等地的海上对外贸易走向兴盛。
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A.东南沿海文化影响力上升 B.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C.统治者对外政策渐趋开放 D.造船航海技术的不断提高6.如表为汉代各农耕区的劳动生产率比较表. 此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人多地少制约南方经济发展 B.西北与南方生产力水平相近C.中原地区精耕细作技术领先 D.地理环境决定农业生产水平7.唐朝史书记载:“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
到了宋代,一些相当繁盛的草市广泛分布在乡村中,成为政府最基层的税收单位。
材料表明A.宋朝广大乡村开始出现很多草市 B.宋代商品经济已经渗透到广大农村C.市的发展是政府精心管理的结果 D.草市的税收满足了政府开支需要8.它在我国古代城市变迁中有突出地位,它改变了以前的城市坊里制度,形成开放式的大街小巷。
人们不再居住在高大坊墙围绕的坊里,且可以在沿街设店。
“它”是A.西汉长安 B.唐朝洛阳C.北宋汴京 D.明朝北京9.据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有曹婆肉饼、宋五嫂鱼羹、王妈妈茶肆、王小姑酒店、丑婆婆药铺等著名店铺。
这些店铺虽以妇女闻名,但前台售卖的以男性为主。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北宋城市的商业功能十分完备 B.北宋男尊女卑的观念已被摒弃C.北宋女性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D.市的发展已打破时间空间限制10.以下四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男耕女织 B.精耕细作 C.分工协作 D.重农抑商11.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我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甚至有些地方只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
由此可知,当时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抑商观念发生改变C.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D.区域经济繁荣发展12.庄季裕《鸡肋编》载:“朱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曰江陵、曰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
市中茶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
”材料反映当时A.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B.重农抑商政策松动C.商业城镇逐渐兴起 D.出现了地域性商帮13.明朝时商品经济繁荣,“坊须数十人,间日而作。
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吉贝(棉花)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
由此不能得出A.长途贩运贸易繁荣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C.农产品商品化发展 D.“重农抑商”政策松动14.据统计,1600﹣1609年,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的毛纺布年均产量分别为22430匹和15000匹,而从1640﹣1649年,两地毛纺布年均产量分别降为11450匹和3000匮。
与同时期的英、法比较,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毛纺布产量下降的原因是A.商业革命的影响 B.价格革命的影响C.意大利经济发展缓慢 D.英法重视技术的革新15.布罗代尔在《15到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中写道:“由于15世纪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地(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
”文中所述的“奇迹”主要是指A.欧洲人对地理概念认识逐渐清晰 B.美洲新大陆的发现C.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D.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6.17世纪,当非洲、美洲、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正遭受掠夺和灾难之时,荷兰已通过创办养老院、孤儿院和救济院,举办医院,实行日常消费品低税政策等,过着富足的生活。
荷兰这种兴盛局面出现的重要基础是A.成为“日不落”殖民帝国 B.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C.发动对法国的战争并取得胜利 D.开展商业贸易和海外殖民活动17.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
对英国茶叶消费变化的原因,较为合理的解释是A.英国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B.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C.英属殖民地扩大了茶叶的种植范围 D.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18.经过长期的殖民争夺,到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自诩为“日不落”殖民帝国。
期间与英国进行过激烈殖民争夺的列强主要有A.葡萄牙、西班牙、德国 B.葡萄牙、荷兰、美国C.意大利、西班牙、法国 D.西班牙、荷兰、法国19.1769年,詹姆斯•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但后来将蒸汽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是詹姆斯•瓦特的儿子小瓦特……他不仅是技术专家,而且是个企业家,他与商人马修•博尔顿合资经营索霍制造厂,把蒸汽机批量生产,推向市场,据此可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A.得益于商业资本与技术的结合 B.取决于专利制度对创新的保护C.取决于瓦特生产实践经验的积累 D.得益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20.狄更斯描写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这是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个充满希望的春天,这是个令人绝望的冬天;我们前面什么都有,我们前面什么也没有。
”这表明了工业革命A.引发了社会的动荡 B.使民众与政府的矛盾不断加深C.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D.导致经济和民众生活产生反差21.《世界文明史》载:“最初的机器价格低廉,纺纱工人可以在家庭里工作,但随着机器体积的增大,机器越来越不再能够设在纺纱工人的茅舍里,而是设立在作坊或设立在河流近旁能利用驱动机器的地方。
最后,进一步发展成为用蒸汽驱动的装置,这时造厂的厂房就可以建立在企业家认为合适的地方。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手工工场逐步向机器大工业过渡 B.垄断组织开始取代了小家庭生产C.技术革新推动了工厂布局的调整 D.蒸汽动力替代了手工纺织的劳动22.“巨大的新的城市人口因为能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而得到供养。
技术和医学上的进步有可能消除以前曾大批害死城市居民的瘟疫,甚至有可能使城市生活变得较可忍受、较合意……世界各地的城市以极快的速度发展。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论述A.说明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发展 B.证明城市生活方式被普遍欢迎C.认为粮食问题阻碍城市化进程 D.指出世界城市化取得同步发展23.1651年英国政府规定有些北美殖民地的土产如食糖、烟草、棉花与靛青等只可供应英国;凡是产品输入英国,只能由英国船只或输入地区船只运送,从英国出口的商品,只许由英国船只运送。
上述规定A.削弱了西班牙在北美的势力 B.打击了荷兰的商业霸权地位C.成就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D.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24.某国19世纪70年代冶金企业平均投资为10多万元,20世纪初则达到近200多万元;同一时期的冶金企业由上千家减少为100多家。
据此可知该国A.已经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B.出现新式的生产组织形式C.是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国家 D.两次工业革命的交叉进行二.材料题(共3题,52分))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汉武帝时,由于大事兴作,巨款开支,不仅使汉初七十年间的积蓄为之一空,而且广大农民由于繁重的赋税徭役和豪强、豪商的盘剥,日趋穷困,加上连年天灾,纷纷破产流亡。
此时,豪商大贾们却操纵冶铁、煮盐、铸钱等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生产部门。
从公元前111年开始至以后的二十余年间,全国财政经济工作完全由桑弘羊负责主持。
在桑弘羊等的筹划下,颁布了算缗告缗令。
所谓算缗,就是向工商业者和高利贷者征收财产税。
所谓告缗,就是向朝廷揭发工商业者和高利贷者隐产漏税的违法行为。
桑弘羊扩大盐铁官营的建置,在全国各地盐铁产区设立盐官三十五处、铁官四十八处。
在桑弘羊的建议下,实行“酒榷”即酒类专卖。
他还采取措施废除一切旧钱,由国家统一铸造货币,这种五铢钱的重量与实际重量相等,规格相同,质量较好,成本较高,使私铸者无利可图。
在他的建议下,实行了均输和平准,所谓均输,就是调剂物资运输。
所谓平准,就是平抑物价。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桑弘羊改革的背景。
(6分)(2)根据材料,简析桑弘羊改革的作用。
(6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之时起,丝绸之路就作为一条沟通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路径,在随后历史上的各时期发挥着无可匹敌的作用。
但如此的一条延续了千年的古道,却在人类历史走进了近代文明之时,逐渐地在岁月的风尘中消逝。
公元前138年张骞为实现汉武帝夹击匈奴的战略计划而出使西域,虽无功而返,但他所带回的有关西域的信息却让当时的汉武帝下定了联系西域诸国的决心。
公元前119年,张骞受命再次出使西域,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自此,中国的包括丝绸在内的商品开始大规模西传。
……至明清时期,由于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并且当时的奥斯曼帝国匪盗猖獗,加上其对西亚的掠夺,阻塞了东方经中亚到达欧洲的商道,丝绸之路逐渐衰落。
﹣﹣摘编自《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败》材料二:葡萄牙和西班牙探险家的行动与郑和的短暂访问不同,他们象征着承担改变该大陆政治和经济平衡的使命。
他们用舰载大炮和带滑膛枪的士兵所做的正是这件事。
回顾历史时,有时似乎很难理解:一个像葡萄牙这样人口和资源都很有限的国家,怎么能航行如此之远并取得如此之多……这一步一经迈出,帝国的丰厚利润以及获取更多利润的愿望更加快了扩张的过程。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时丝绸之路得以开通的条件?(6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方到达欧洲的商路被“阻塞”带来的后果。
(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远洋探险目的(2分)和影响(4分)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材料一:先秦时全国人口仅 2000万,森林覆盖率达 53%,黄河河水清澈。
但自秦汉开始,人口成倍增长,至西汉平帝元始 2年,已达 5959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