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概念、理论、方法
人力资本投资

• 8.“战后战败国崛起之迷”。日本、西德是在其次次世界大战中几乎被夷为 平地的战败国。机器、设备、厂房荡然无存,但是在战后二三十年里,这两 个国家的经济却令人惊异地崛起了,这其中又有什么奇妙?
对“经济之谜”的一些解释
–贝克尔指出,劳动并不能用人时衡量,由于与其他人相比,经过 训练的人具有更高的生产力。由于生产中投入的劳动力并非同质, 较高质量的劳动力具有更强的生产力量和更高的生产效率。
3.其它条件不变,大学毕业生与无大学学历劳动者的收入差异扩大, 则要求上大学的人数增加。
4.年龄是影响决策的因素之一,上大学的主要是年轻人
文凭的两种功能
• 第一种功能是承受高等教育能提高人们的生产效率,因 此高学历的人能获得高酬劳。
• 其次种认为学历只是一种觉察哪些员工具有高生产效率 的手段,即信号功能。
• • 4.“工人收入增长之谜”。自50年月以来,美国和西方国家工人实际收入水平普遍得到了
较大幅度的提高,与此同时,劳开工时却大大缩短了。这种变化似乎为凯恩斯的消费缺 乏理论供给了注脚,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似乎也得到了验证。但问题是为什么会消失这种 变化?
• 5..“个人收入安排平均化趋势之谜”。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个人收入统计 资料说明:进入20世纪以后,特殊是其次次世界大战完毕以来,这些国家的 个人收入安排之间的差异呈现出逐步缩小的趋势。而无论是从累进税制,还 是从公共转移支付,均难以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在这个趋势中,肯定存在 着某种或某些深层次的缘由和必定性,等待着经济学家们进展挖掘。
率差异
• 信息的收集也是人力资本的内容,同样具有经济价值
雅各布·明塞尔 在收入安排和劳动力市场行为等问题的争 论过程中开创了人力资本的方法,代表作为《人力资本 投资与个人收入安排》。其奉献如下: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第三章人力资本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Theodore W. Schultz)完整地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
早在1935年2月,美国经济学家沃尔什发表了《人力资本观》。
他首次采用"费用-效益"的分析方法,分析不同教育程度学生个人的教育费用和毕业后因能力提高而使收入增加的情况,进而计算教育的收益率。
他的这篇论文被视为西方研究教育经济学的第一篇正式论文。
1960年发表了《人力资本的投资》一文,1963年发表了《教育的经济价值》等论著,创立了人力资本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有舒尔兹、丹尼森、贝克尔等人。
第一节人力资本理论概述一、人力资本的概念资本的概念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资本是一种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金、厂房、设备、土地等,只要能带来剩余价值就是资本。
它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是一个特定的政治经济范畴,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舒尔茨等人首次将资本区分为物力(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
1.人力资本是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也是人们在自己身上投资所获得的、能够增加个人未来的收入、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知识和能力。
2.物力资本是体现在一定数量与质量的物上的资本,如土地、厂房、设备等。
3.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对物质生产起着生产性的作用;都能使个人收入增加和国民收入增加;都是通过投资形成的,并且这种投资均能带来利润。
不同点:物力资本可以转让和继承,而人力资本不行;耐用物力资本可以储存,而人力资本不能长期储存不用。
二、人力资本的特点1.人力资本是存在于劳动者身上的劳动能力,与劳动者不可分离,不能转让和买卖;2.人力资本的形成与效能的发挥受人的年龄、精力、偏好等因素影响;3.人力资本既是一种经济资源,又是一种社会资源。
三、人力资本的内容人力资本除了表现为劳动者的数量外,还表现为劳动者的质量,即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等。
人力资本理论思想

contents
目录
• 人力资本概念及特点 • 人力资本形成与积累 • 人力资本测量与评估方法 •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 • 人力资本投资收益与风险 • 劳动力市场与人力资源配置
01 人力资本概念及特点
人力资本定义与内涵
人力资本是指凝结在人体内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 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因素的总和。
内部收益率法
考虑教育投资的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通过计算使得教育 投资未来现金流的现值等于当前投资成本时的折现率,即 为内部收益率。
多因素分析法
综合考虑教育投资对个人能力、就业机会、职业发展等多 方面的影响,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投资收益率进行估算。
培训项目效果评估方法
反应层面评估
通过问卷调查、面谈等方式收集学员对培训项目的反应和 满意度,以评估培训项目的接受程度和受欢迎程度。
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等方式收集居民的健康相关行为信息,如饮食、 运动、吸烟等,以评估其健康风险和生活方式。
04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分析
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
人力资本是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通 过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直接促进经 济增长。
技术创新与扩散
人力资本是技术创新和扩散的关键因素,高素质人 才能够推动科技进步和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 效益。
感谢您的观看
成功案例与经验教训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国家在人力资本发展方面的成功案例和经验教训, 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和参考。
政策建议与启示
加大教育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 ,提高教育质量和覆盖率,培 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推动产学研结合
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 作与交流,推动产学研结合,促 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原理一、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一、人的知识和技能被认定为资本的一种形态,称之为人力资本。
舒尔茨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
⏹舒尔茨提出了广义资本的概念,资本有两种形式,即一种是体现在产品上的物质资本,⏹另一种是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
⏹二、人力资本存量,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增长起着重要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符号。
⏹四、创建了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计算方法,并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投资的标准,即人力资本的未来收益,包括个人的预期收益和社会的预期收益,要大于它的成本,即大于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二、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第一,人力资本即是教育投资。
⏹第二,提出了人力资本投资收入效应理论。
经济人假设:X理论与科学管理⏹1。
经济人:西方管理思想初期的一种人性假设: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人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人由于经济诱因而引发工作动机,因而人在组织中是被动地受组织操纵、激发和控制。
⏹2。
X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麦格雷戈在《企业的人性面》提出了经济人假设之上的X理论其内容:天生懒,讨厌工作;无进取心;自我中心;少理性;不自律,易受他人影响管理措施:经济收买,奖惩严厉,权力控制;管理的重点是工作任务;严格工作规范、制度;企业目标取决于管理对员工的控制。
行为科学理论的人性假设——社会人✷“社会人”人性假设的基本观点:1。
人不只为经济利益而存在2。
人最重视工作中与人友好相处,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调动人积极性的决定因素3。
管理者的领导方式与领导作风对激励有着重要的影响✷管理措施——关心、体贴员工,满足员工对交往、归属、尊重等社会需求;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提高领导者的素质y理论的人性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1.人是勤奋的,只要环境适合人是愿意工作的⏹2.需求增次不断提高,力求最大限度利用自己的才华与资源去实现自己的报复⏹3.人具有可以开发的巨大潜力⏹4.一般人愿意主动承担责任⏹5.人在工作中有自我控制和指导能力管理要求:尽量使工作富有意义和挑战性,让人在工作中得到满足与自尊;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人自我激励,使个人需求与组织目标自然和和谐地统一。
人力资本学说

人力资本学说一、引言人力资本学说是一种经济学理论,强调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人力资本学说的概念、发展历程、影响和应用。
二、概念解析人力资本是指个体通过教育、培训和工作经验等途径所积累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人力资本学说认为,人力资本的投资能够提高个体的生产力和创造力,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三、人力资本学说的发展历程3.1 亚当·斯密的贡献亚当·斯密是人力资本学说的先驱者之一。
他在《国富论》中提出了劳动分工的理论,强调劳动者通过专业化和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这一观点为后来的人力资本学说奠定了基础。
3.2 赫伯特·西蒙的贡献赫伯特·西蒙是人力资本学说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决策人”的概念,认为个体通过学习和经验积累可以提高决策能力,从而对经济产生积极影响。
3.3 加里·贝克尔的贡献加里·贝克尔是人力资本学说的另一位重要学者。
他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人力资本”这一概念,并强调人力资本的投资可以提高个体的收入和就业机会,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作用。
3.4 人力资本学说的发展和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力资本学说逐渐得到了更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在不同学者的贡献下,人力资本学说逐渐完善和发展,形成了现代的人力资本理论体系。
四、人力资本的影响4.1 经济增长和发展人力资本的投资可以提高个体的生产力和创造力,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通过教育和培训,个体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为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4.2 就业和收入人力资本的投资可以提高个体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
具有高度人力资本的个体通常具备更多的就业技能和能力,更容易找到工作并获得较高的薪资。
4.3 社会进步和社会公平人力资本的投资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公平。
通过教育和培训,个体可以获得平等的机会,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和生活质量,同时减少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的内容

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的内容(一)对人力资本概念的论述在贝克尔《人力资本》一书出版之前,人力资本概念已存在很长时问。
1766年,亚当·斯密给人力资本下了较为完整的概念,他认为一个国家全体居民的所有后天获得的有用能力当作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在社会的固定资本中,可提供收入或利润的项目,除了物质资本外.还包括社会上一切人学得的有用才能。
这种优越的技能.可以与职业上缩减劳动的机器工具,作同洋的看法.就是社会上的固定资本”。
德国历史学派先驱李斯特进一步发展『这一观点.他在抨击古典学派将体力劳动看做是惟一生产力的观点时.提出“物质资本”与“精神资本”概念。
他认为由物质财富的积累形成的资本是物质资,本由人类智力成果积累而成的资本是“精神资本”。
李斯特特别强调,青少年与成年的教师、作曲家、音乐家、医师与行政官都应当被列入生产者之列,而且他们的生产性要比单纯的体力劳动者的生产性要大得多。
但人力资本概念产生以后,由于受传统伦理道德的束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处于停滞状态,直到20世纪中叶,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人力资源状况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传统的资源禀赋学说不能解释象日本、德国这样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何以能从二战废墟中迅速崛起,以及美国对外贸易结构中存在的所谓“里昂惕夫之谜”,部分学者终于冲破传统伦理道德及人性自由束缚,掀起了“人力资本革命”。
贝克尔是这场革命的主要倡导者之一。
关于人力资本投资,贝克尔认为用于教育、在职训练、卫生保健、劳动力迁移以及收集价格与收入信息等实际活动的支出都是一种投资.而不是消费.因为它们不仅在短期内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可以长期起作用。
关于人力资本的内涵,贝克尔认为人力资本不仅意味着才干、知识与技能,而且还意味着时间、健康与寿命。
关于人力资本的特性,贝克尔认为人力资本首先是一种人格化的资本,表现为人的能力与素质,与人本身不可分离。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的倡导者舒尔茨指出,人力资本是指凝结于劳动者身上,通过资本的投资费用转化而来,表现为劳动者技能和技巧的资本费用。
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人力资本就是把对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等当成一种投资,就如同对生产资料进行投资一样,从而形成具有一定技能、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的劳动力。
它是一种体现在劳动者身上,以劳动者的质量所表示的资本。
换言之,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和素质。
由此,对人力资本的理解仅限于上面的一个涵义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下面通过对人力资本与其相似或易混淆的概念辨析中来准确把握其正确的含义,以澄清一些模糊认识。
第一,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现实和潜在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的总和。
通常来说,人力资源的数量为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量,其质量指经济活动人口具有的体质、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水平.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既有联系又有不同。
联系表现在:第一,人力资源是人力资本的载体,是人力资本形成的基础,是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对象;人力资本是人力资源的特定组成部分。
第二,人力资源不仅包含复杂劳动力,也包含已不能提升为复杂劳动力的简单劳动力,而人力资本则由复杂劳动力和有可能发展为复杂劳动力的潜在人力资源组成。
第三,人力资源具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而人力资本属于人力资源的质量问题。
两者区别主要体现在:第一,内涵不同。
第二,研究范畴不同。
人力资源是一种现有资源,是与自然资源相对应的概念,属于资源配置和资源管理的范畴。
人力资本是一种特殊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相对应的概念,属于经济学范畴。
第三,外延不同。
人力资源是一个宏观的、概括性范畴,具有层次性。
包括简单劳动能力和复杂劳动能力的人。
人力资本仅指从事复杂劳动的能力和知识。
第四,强调重点不同。
人力资源强调劳动者数量和健康状况。
而人力资本强调劳动者非同质性及劳动者素质。
第五,形成途径不同。
人力资源属于自然人力资源,其形成只是维持其体力简单再生产的费用。
第二章人力资本理论的概述

•适用人力资 本
•耗用人力资本
•有效人力资本
•11
第二节、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始人被认为是美国经济学家 舒尔茨和贝克尔,而对人力资源要素作用进行了计 量分析的代表人物则首推丹尼森。舒尔茨对人力资 本投资最先进行了研究并为推动这一领域的理论发 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以致使他成为西方公认的人力 资本理论之父。
——舒尔茨批评了西方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中的“自然的土地观”和“社会 经济观”。他指出,苍白无力的自然土地观关于“生产食物的土地固定不 变,而耕种这些土地可供获取的能量正在逐渐被耗尽”的观点是不符合历 史发展实践的。土地生产率的差异无法解释为什么在世界上某些长期以 来便由人类定居的地方会十分贫穷。居住在降雨稀少、土地生产率不高 的德干高原和土地生产率很高的南部印度居民一直都很穷困,无论是生 活在撒哈拉沙漠南部边境上不毛之地的人们,还是生长在尼罗河口冲积 平原这类大粮仓上的人们,都无一例外地过着贫穷生活。舒尔茨指出, 人类能够通过知识的进步来增加资源,人类有能力和智慧控制自身的发 展,更有能力和智慧减少对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的依赖。“通过研究,我 们发现了耕地的替代物,这是李嘉图没有预见到的。当家庭收入增加时 ,父母就可以选择少一些孩子,用质量代替数量,马尔萨斯也没有预见 这一点。……人类的未来并不取决于空间、能源和耕地,而将取决于人 类智力的开发。”
根据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可以把人力资本定义 为:
——1、投入到劳动者身上的各种支出的总和。 ——2、体现在具有劳动能力(现实或潜在)的人身上
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即知识、技能、经验 、体质与健康)所表示的资本,它是通过投资而形 成的。
•12
一、舒尔茨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可分如下 四点:
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思想派别,或称理论派别,也是西方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人力资本这一概念,是美国沃尔什于1935年发表的《人力资本观》文章中首先提出的,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初期,人力资本逐渐形成了一种理论体系和学说,并对西方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人力资本理论基本概念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是指人们花费在人力保健、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开支所形成的资本。
这种资本就其实体形态来说,是活的人所拥有的体力、健康、知识、技能及其它精神存量的总称,它可以在未来特定经济活动中给有关经济行为主体带来剩余价值或利润收益。
人力资本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第二,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
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收入成正比,比物质资源增长速度快。
第三,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
不应当把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为一种消费,而应视同为一种投资,这种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
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的主要手段,所以也可以把人力投资视为教育投资问题。
高技术知识程度的人力带来的产出明显高于技术程度低的人力。
第四,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符号。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渊源(一)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前)———早期人力资本思想早在17世纪,威廉.配弟(William.Petty)就已经提出了人力资本思想。
在1676年的《赋税论》中,他把作战中军人武器和其他军械的损失与人的生命损失做了比较,他提出的“劳动是财富之父,自然是财富之母”。
这一著名论断即便时至今日也仍然具有极强的人力资本含义,他认为一国经济实力的强弱与其所拥有的人口数量和人的体质与技能有关。
他主张加大在提高人口素质上的投入,尤其是在普及教育和选拔技术人才方面。
此外,他还在《政治算术》(1690年)中对当时英国人口的货币价值进行了测算。
(完整版)第三章人力资本理论

第三章人力资本理论第一节人力资本理论综述一人力资本理论基本概念“人力资本”这一概念首选是由美国沃尔什于1935年发表的<<人力资本观>>一文中提出的。
人力资本是与物力资本相对应的概念,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给予阐述而获特定含义的一种资本概念,他认为全资本应当包括人,物两方面。
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的区别:1人力资源是一种数量化概念,人力资本是一种质量概念。
2人力资源反映不出人的素质差异,而人力资本则反映人的能力差异3人力资源是未开发的资源,而人力资本则是人力资源开发的结果4人力资源自然性强,不能反映人的素质要素的稀缺性,以及市场供求关系,而人力资本正与之相反.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的相同点:1 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作用的结果,都能使个人收入增加和国民收入增加2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都是通过投资形成,实现的,对人投资形成人力资本,对物投资形成物力资本3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均具有资本的性质,均具有带来利润的作用,均可带来剩余价值产品.二人力资本的主要特点1人力资本的存在在于人体之中,与其承载者不可分离2由于人力资本存在于人体之中,与其承载者不可分离,因此它不能转让和买卖。
3人力资本的形成与效能的发挥与人的生命周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人的年龄及其对人力资本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4一个人所能拥有的人力资本相当有限,这种有限性主要来自一个人的体力,精力和生命年限等自然条件的制约5人力资本的形成与效能的发挥还受其承载者个人偏好的影响。
6人力资本不仅是一种经济资源,而且还是一种含义更为广泛的社会资源。
三人力资本包括的主要方面第一教育资本,即用于教育与训练的费用第二健康资本,即用于医疗保健的费用第三流动资本,即用于劳动力国内交流流动的费用第四迁移资本,即用于国外移民入境,智力引进,国际人才吸引的费用.第五提高企业能力,增强企业精神,以便经营管理者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动态格局做出最佳决策,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思想派别,或称理论派别,也是西方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人力资本这一概念,是美国沃尔什于1935年发表的《人力资本观》文章中首先提出的,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初期,人力资本逐渐形成了一种理论体系和学说,并对西方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人力资本理论基本概念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是指人们花费在人力保健、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开支所形成的资本。
这种资本就其实体形态来说,是活的人所拥有的体力、健康、知识、技能及其它精神存量的总称,它可以在未来特定经济活动中给有关经济行为主体带来剩余价值或利润收益。
人力资本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第二,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
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收入成正比,比物质资源增长速度快。
第三,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
不应当把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为一种消费,而应视同为一种投资,这种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
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的主要手段,所以也可以把人力投资视为教育投资问题。
高技术知识程度的人力带来的产出明显高于技术程度低的人力。
第四,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符号。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渊源(一)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前)———早期人力资本思想早在17世纪,威廉.配弟(William.Petty)就已经提出了人力资本思想。
在1676年的《赋税论》中,他把作战中军人武器和其他军械的损失与人的生命损失做了比较,他提出的“劳动是财富之父,自然是财富之母”。
这一著名论断即便时至今日也仍然具有极强的人力资本含义,他认为一国经济实力的强弱与其所拥有的人口数量和人的体质与技能有关。
他主张加大在提高人口素质上的投入,尤其是在普及教育和选拔技术人才方面。
此外,他还在《政治算术》(1690年)中对当时英国人口的货币价值进行了测算。
人力资本概述

4.人力迁移投资。人力资源也好,物质资源也好, 其经济合理的配置都不是一次性的静态过程,而 是一个不断经历调整或重新配置的动态过程。所 谓人力迁移投资,就是指通过花费一定的成本支 出来实现人口与劳动力在地域间或产业间的迁移 与流动,变更就业机会,以便更好的满足人们自 身的偏好,创造更高的收入。
由于人口与劳动力的迁移改善了人力资源配置的 效率,提高了劳动力的竞技状态从而其边际生产 力,便也属于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形式。
同 人力资源是将人力作为财富的源泉看待,是从潜
能与财富关系角度来研究;关注的是价值问题。 人力资本是所投入的物质资本在人身上的价值凝
结,是从投入---产出角度来研究,关注的是收益 问题。
(2)人力资源是存量概念,人力资本兼有存量和 流量的性质;
(3)量的规定性不同: 人力资源量的规定性表现为一定范围内劳动力人
卫生、营养、保健等服务项目进行投资来恢复维 持或改善提高人的健康水平,进而提高人的生产 能力。 就微观层面来说,单个人增加其卫生和保健方面 的支出将会增加其健康资本存量,延长器寿命以 及寿命期的“无病工作时间”,并提高单位时间 的工作效率。 就宏观层面看,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医疗和卫生方 面的投入将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从而增强器人力 资源的生产潜能。
2. 职业培训,又叫非正规教育投资,所谓职业培 训是指在正式的学校以外由企业或其他机构为职 工提高生产技术,学习和掌握新技能而举办和提 供的教育与培训,比一般的正规教育更贴近于生 产实践,更侧重于实际生产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培 养和提高。
3. 正规的学校教育,包括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 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质量,增进劳动者的知识 和技能、文化与技术水平,从而提高生产率。
例如,如果掌握了不同卖着对于商品索取的各种 价格信息,那么一个买着就能够以最低价的价格 购买到该种商品。
人力资源管理国内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综述_人力资源论文

关于人力资本的产权特性,周其仁教授的论述有代表性。一方面人力资本具有一种独一无二的所有权,它天然归属个人,它的所有权限于体现它的人(周其仁, 1996)。但有学者认为它的所有权可以是多元化的,但其"承载所有者"才是个人,人力资本"承载所有者"与其所有者是不同的,他们之间充满矛盾(李建民,1997)。另一方面,人力资本产权的完备性和关闭功能。它的产权权利一旦受损,其资产可以立刻贬值或荡然无存。当人力资本产权中的一部分被限制或删除时,产权的主人可以将相应的人力资产"关闭"起来,以至于这种资产似乎从来就不存在(周其仁,1996)。
五、人力资本与个人收入分配问题
国内有不少这个方面的研究文献。这些文献主要分析了国内现有的分配制度的优缺点、知识经济下人力资本的收入分配和人力资本与反贫困的关系等问题。
1.从人力资本的角度出发,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则应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我们认为把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等同于工资理论是对马克思原则的误解,按劳分配内容应该是,在完全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做了各种社会扣除后的全部个人消费品。工资性所得根本就不是收益耗掉的人力的补偿价值。劳动者作为自身人力资本的所有者,与物力资本的所有者一样,有权利参与收益分配。人力资本的收益权是指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在补偿了其劳动消耗,即得到了工资性收入的前提下,对于人力资源的盈余价值--税后纯收益,有参与分配的第一位的、天然的特权,并应通过法律予以保障。因此,个人收入的分配原则应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即按人力资本在社会财富创造过程中的贡献大小和物力资本在价值创造和实现中的条件作用来分配 (徐国君、夏虹,1999)。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源→ 资本资源→ 自然资源 (劳动主体) (劳动媒介) (劳动客体)
(三)早期人力资本理论要点:
1、有技能的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 的资源——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
2、人力资源投资效益大于物力资源投资的 效益;
3、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部分; 4、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中的重大问题。
三、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舒尔茨: 1、人力资本体现在人的身上,表 现为人的体力、智力、能力的总和; 2、人力资本通常用人的数量、质 量以及有效劳动时间来计算; 3、人力资本通过投资而获得; 4、人力资本投资必然受益,即人 力资本可以带来巨大利润。
四、我国人力资源理论的发展
1、人力资本所有理论; 2、人力资源形成与人力资源投资理论; 3、人力资源成本理论; 4、人力资源收益理论; 5、人力资源流动理论;
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人力资本理论
一、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 人力资本是指人们以某种代价获得的, 并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一定价格的能力或 技能。
(二)、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联系 1、现代人力资源理论以人力资本理
论为依据;2、人力资本理论是人力资源理论的
重点内容和基础; 3、两者都是研究“人力”作为生产
6、人力资源配置理论; 7、人力资源市场理论; 8、人力资源价格理论; 9、人力资源保护理论; 10、人力资源发展理论。
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一个人技能的提高,可以节约劳动, 提高生产效率。
虽然提高人的技能需要投入相当多的 费用,但它能产出更多的利润,足以补偿 费用的支出。
这样,就确定了人的能力与人的劳动 在社会财富创造中的决定性地位。
名词解释 人力资本

名词解释人力资本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是西方经济学概念,亦称“非物质资本”,与“物质资本”相对,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资本。
如劳动者的知识技能、文化技术水平与健康状况等。
其主要特点在于它与人身自由联系在一起,不随产品的出卖而转移。
通过人力投资形成。
主要包括:(1)用于教育的支出;(2)用于卫生保健的支出;(3)用于劳动力国内流动的支出;(4)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
其中最重要的是教育支出,教育支出形成教育资本。
通过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劳动者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其增长,特别是教育支出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
【人力资本理论的内容】(1)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2)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
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收入成正比,比物质资源增长速度快。
(3)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
不应当把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为一种消费,而应视同为一种投资,这种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
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的主要手段,所以也可以把人力投资视为教育投资问题。
生产力三要素之一的人力资源显然还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具有不同技术知识程度的人力资源。
高技术知识程度的人力带来的产出明显高于技术程度低的人力。
(4)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符号。
【人力资本理论的意义】人力资本理论突破了传统理论中的资本只是物质资本的束缚,将资本划分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
这样就可以从全新的视角来研究经济理论和实践。
该理论认为物质资本指现有物质产品上的资本,包括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土地、货币和其他有价证券等,而人力资本则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即对生产者进行普通教育、职业培训等支出和其在接受教育的机会成本等价值在生产者身上的凝结,它表现在蕴含于人身中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和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
劳动经济学(全) 第六章 人力资本

C 人力资本培 训投资决策
人力资整源理管课理件专业
第一节 人力资本概述
一、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是经过长期性
投资形成的体现于劳动者个人或者团队
身上的由智力、知识、技能和健康状况
构成的资本。
——能力和技能的独特组合
劳动经济学
3
整理课件
第一节 人力资本概述
一、人力资本
长期性投资或投资产物,能带来
2. 间接成本(opportunity cost)
受训者花费时间来接受培训;利用有经验的 员工从事培训活动带来的工作效率的降低。
劳动经济学
22
人力资整源理管课理件专业
专题二:培训投资
(二)培训投资的收益
总劳动力成本:
T
C
1
TC 1
2
r
边际产品价值:
V
M
P1
VM 1
P2 r
在职培训的间接计算方法: 1. 模型法 2. 净现值法 3. 经验公式法
经济收入的生产能力
体现于劳动者个人或团体身上 的,在劳动过程中表现
个体/群体(整合)
劳动经济学
4
整理课件
第一节 人力资本概述
二、人力资本与相关概念
劳动经济学
5
整理课件
第一节 人力资本概述
三、人力资本的特征
劳动经济学
6
整理课件
第一节 人力资本概述
四、人力资本的类型
按照人力资本的差异性分类
同质型人力资本、异质型人力资本
时期可以挣到20 000元,收入的现值为:
20000 PV0 20000 1r
他也可以选择在1时期上学,支付5 000元的费用,在时
人本资本理论

(二)人力资本的概念
(1)人力资本:指凝聚在(体现在)劳动者身 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2)这种能力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它是具有 经济价值的一种资本。 (3)但不能被继承和被转让。
(三)人力资本的性质及特点
1、人力资本的性质
(1)稀缺性; (2)生产性; (3)可变性; (4)功利性; (5)外溢性等
五、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一)筛选理论 (二)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三)社会化理论 (四)国富论
谢谢!
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 三、人力资本理论与物力资本的联系与区别 四、人力资本理论与人力资源的异同 五、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一、人力资本理论综述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来源 1912年,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工业教育委 员会发表了一份报告《我国的人力资本》,第一 次提出“人力资本”这个概念。“有两种形式的 资本,一种是由土地、机器、建筑物和货币构成, 另一种是由人们的特性、脑力和体力构成的。” 前者称为“物力资本”,后者称为“人力资本”。
四、人力资本理论与人力资源的异 同
1、人力资源是一种数量化概念,人力资本是一种 质量概念。 2、人力资源反映不出人的素质差异,而人力资本 则反映人的能力差异。 3、人力资源是未开发的资源,而人力资本则是人 力资源开发的结果。 4、人力资源自然性强,不能反映人的素质要素的 稀缺性,以及市场供求关系,而人力资本正与之 相反。
智力引进,国际人才吸引的费用 ;用于劳动力国 内交流流动的费用
5、培训: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
基本观点
(1)人口质量重于数量; (2)人力资本投资和物力资本投资都是经济发展 不可缺少的生产性投资;但在现代化经济条件下, 人力资本投资作用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作用。 (3)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 (4)教育投资收益率高于物力投资收益率;因此, 资本积累的重点应从物力资本转移到人力资本, 要追加教育投资总量。 (5)教育投资收益率是可以计算。基本上同物力 形态投资收益的测算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关键词 】 人 力资本 概念 理论 计量方 法 2 世纪 5 o 0年代 , 西方 主流经 济学的“ 资本 决定论 ” 技术 和“ 进 步决定论 ” 增长 模型面对 “ 增长余值 困惑 ” 无能 为力 , 由美国 经济学家舒尔茨等 开创的现代人 力资本理论异军突起 , 刷新 了 西方经济学的历史。随着该理论 的兴起 、 深入 和发展 , 人力资本 这一术语 已被 经济学 、 管理学 、 育学等多个领域 广泛 使用 , 教 以
的总和” 。
近年 来 , 学者们 开始对这 些界定进行清理。 朱必祥 (05认 20 )
为, 人力资本 “ 通过对人 投资而形成 的存在 于人体 中并能 带 是 来未来收 益的以知识 、 能及健康 因素体现 的价值 。” 技 他突出了
、
人 力 资本 的概 念
现代 人力资本 概念是 在对 西方经 济学 占主导地位 的物 质 资本概 念的批判中创立的。学界公认的人力资本之父——西奥 多・ 舒尔茨认 为人 力资本是人 作为生产 者和消 费者 的能力 , 是 体现 于劳 动者身 上 , 过投 资并 由劳动 者 的知识 、 通 技能 、 力 体 ( 健康状况 ) 构成 的资本 ( 所 舒尔茨 ,92 。 16 )贝克尔强调了人力资 本 的获得途径 , 指出入力的投资主 要是 教育支出 、 保障 支出 、 劳 动 力国内流动 的支 出或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等。他认 为人 力资 本 不仅 意味 着才 干 、 识和技 能 , 意味 着时 间 、 知 还 健康 和 寿命 ( 贝克尔 ,9 7 。 MM 麦塔( 9 6 的定 义较 为宽泛 : 18 ) 而 17 ) 居住 于一 个国 家内人 民 的知识 、 术及 能 力之总 和 , 广义 地讲 , 技 更 还包 括: 首创精神 、 应变能力 、 持续 工作能 力 、 正确的价值 观 、 兴趣 、 态度 以及 其它可以提高产 出和促进经济增长 的人 的质量 因素。
【 摘要 】 人力资本是指存在 于人体 中并具有经济价值的后
天 获 得 的 知 识 、 能 、 康 、 移 能 力 、 想 观 念 等 质 量 性 因素 技 健 迁 思 的 总 和 西 方 人 力 资 本 理 论 从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与 收 益 、 力 资 本 人
与 经 济 增 长 关 系的 关 注 逐 步 转 向 对 人 力 资本 产权 、 力 资 本 配 人
此为视角 的研 究成 果层 出不穷 。本文尝试对其概念 、 理论 和计 量方法作简要梳理 。
一
的说法较 为详细 ,通过劳 动力市场 工资和薪 金决定 机制进 行 “ 间接市场定 价的 , 天学校教 育 、 庭教育 、 业培训 、 由后 家 职 卫生 保健 、劳动 力迁移 和劳动 力就 业消 息收集 与扩散 等途径获 得 的, 能提高 投资未来劳 动生产 率和相应劳 动市场 工资 的 , 结 凝 在投资受体身上 的技能 、 学识 、 健康 、 德水平和组 织管理 水平 道
定 义落脚 于人力资本 的实质 , 对人 的内在精神 的关注让人印象 深 刻。
人力资本 的抽象形态或本质特征——价值 。俞荣建 (05则将 20 ) 各类说法概括为“ 因素论 ” “ 、费用论 ” “ 、价值论 ” “ 和 资本论 ” 并 , 提 出新的定义 :对具有能动性人格 特征与 自然遗传 禀赋的人 , 通过 教育 、 培训 、 卫生保健 、 移以及 “ 中学 ” 迁 干 等投资所形成 的 具 有一定价 值并表现 为知识 、 技能 、 健康 和经验 等具体 形态 的 依附于人体 的特殊资本 。他 主张将人 的天然遗传禀赋和 能动 性 人格特征纳入其中 。 付一辉 (07的归纳 是“ 20 ) 人力资本人力观 ” 、 “ 人力资本形成观 ” 入 力资本价值观 ”他从 人力资本财务理 和“ , 论 的角度 , 认为人力资本体现 为劳动者投入 到企 业生产过程 中 的知识 、 能 、 力 、 技 能 经验 及情 感意 志力 等要素 的价 值创 造能 力。这 一说 法将入力资本局限于企 业生产的劳动 者身上 , 足 满
了论 者的研究 兴趣 , 却难 以作 为一般 的学术概念 。但他将情感 意志力列入人力资本要素 , 体现了 自己的独特 之处 。
虽然学界始 终难 以形 成一个 普遍 为人接受 的人 力资本概
念 , 对于人力资本 的特征 , 但 学者们却逐 步形成了共识 , 如收益
我国的人 力资本研究兴起于 2 0世纪 8 年代 。对人力资本 0 的定 义在 早期一般借用西方 学者的界定 。随着研究的深入 , 学 者们 开始提 出自己的见解 。有的以人力资本 的作 用和功效 为核 心 , “ 力资本 为凝结在人体 内 , 如 人 能够物 化于 商品或服 务 , 增
Hale Waihona Puke 有的以内容为核心 , “ 如 存在于 人体 中 、 后天获得 的具有 经济价 值的知识 、 技术 、 力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李建民 ,9 9 能 ( 19) 王金 营( 0 1将这 两种观点综合 为“ 20 ) 由通 过投资形成凝结在 人 身体 内 的知 识 、 能力 、 健康等 所构成 , 能够 物化为 商品和服 务 , 增加 商品和服 务的效应 , 并以此获得收益的价值 。” 朱舟 (9 9 19 )
置 等 相 关 问题 的 强 调 。 国 内人 力 资 本 的 研 究进 展 迅 速 , 多属 但
应 用 性研 究 . 础 理 论 成 果 较 少 。人 力 资 本 计 量 可 分 为 基 于 成 基 本 、 于收 入 、 于教 育 指 标 和 基 于直 接 能 力 四 种 方 法 。 基 基
递增性 、 生命周期性 、 意志性等 。因此 , 力资本概 念继续进 对人 行探讨和寻求共识是必要的也是可能 的。我国学者对概念 的定 义 多采用属加种 差的方法 ,故而 首先要确 认 的是人 力资本所 “ 。显然 , 属” 人力资本属于资本的范畴。其次 是“ 种差” 的问题 。 目前学术界广泛认 同的资本类型包括物质 资本 、 人力资本和社 会资本 。物质资本 表现 为物 质形态 , 社会资本附 着在 社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