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断合标交底
接触网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XXX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接触网施工2. 工程地点:XXX3. 施工单位:XXX4. 施工内容:接触网附加导线架设、回流线安装、支柱组装等。
二、安全技术交底1. 人员安全(1)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关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2)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
(3)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体检,符合高空作业要求。
2. 施工现场安全(1)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区域。
(2)施工区域应设置安全通道,确保人员疏散畅通。
(3)施工材料、工具应整齐堆放,不得占用消防通道。
3. 施工设备安全(1)施工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并定期进行检修、保养。
(2)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性能和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
(3)设备操作过程中,必须确保设备处于正常状态,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4. 施工材料安全(1)施工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使用不合格材料。
(2)施工材料应按照规范要求存放,避免受潮、受腐蚀。
(3)施工材料搬运过程中,应采取防滑、防倾倒措施。
5. 接触网施工安全(1)接触网附加导线架设1)导线展放过程中,防护人员应注意观察,防止摩擦、背扣、断股等现象发生。
2)回流线肩架安装高度为8.0米,确保安全。
3)导线在同一截面处操作,符合规定条件时,可不做处理。
4)导线驰度应符合设计张力曲线要求,断线时预留足够回头长度。
(2)回流线安装1)回流线非绝缘悬挂时,采用杵座鞍子铝衬垫固定回流线。
2)回流线安装过程中,注意防止回流线与其他设备发生碰撞。
(3)支柱组装1)支柱组装前,检查支柱是否存在损伤、变形等问题。
2)支柱组装过程中,确保支柱与基础连接牢固。
3)支柱组装完成后,进行整体调试,确保接触网系统正常运行。
三、注意事项1. 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2. 施工人员应加强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定。
接触网的安全技术交底范本模板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接触网施工、维护及检修过程中的安全,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安全技术交底。
二、交底对象接触网施工、维护及检修人员。
三、交底内容1. 施工现场安全注意事项:(1)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工作服,穿防滑鞋,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
(2)施工过程中,禁止酒后作业、疲劳作业,确保人员精神状态良好。
(3)施工现场严禁吸烟、动火,如需动火作业,需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并做好防火措施。
(4)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2. 接触网施工安全要求:(1)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2)接触网施工前,应检查施工设备、工具是否完好,施工场地是否符合要求。
(3)接触网施工过程中,严禁擅自移动接触网支柱、设备,确保施工安全。
(4)接触网施工时,应遵循以下顺序:先安装接触网,再安装支柱,最后安装接地装置。
(5)施工过程中,接触网支柱与设备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安全。
3. 接触网维护及检修安全要求:(1)维护及检修前,对维护及检修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2)维护及检修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3)维护及检修时,应先切断接触网电源,确认无电压后,方可进行作业。
(4)维护及检修过程中,注意观察接触网设备状态,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5)维护及检修结束后,应检查现场设备状态,确保恢复正常。
四、交底程序1. 项目部安全工程师对施工、维护及检修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2. 施工、维护及检修人员参加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了解并掌握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3. 项目部安全工程师对施工、维护及检修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其掌握安全注意事项。
4. 施工、维护及检修人员签字确认,表示已了解并掌握安全技术交底内容。
五、交底时间根据施工、维护及检修计划,提前安排安全技术交底。
六、交底责任人1. 项目部安全工程师负责安全技术交底的组织和实施。
接触网电连接技术交底书

复核人
1、电连接线均采用LJ—185铝绞线。
2、电连接安装位置:
横向电连接:正线接触网应每隔200~250m设置一处横向电连接(具体位置见图纸)。安装形式见附图1
道岔附近、关节附近因有道岔和关节电连接,不应再设置横向电连接;股道电连接附近不应再设置横向电连接。见附图3。
股道电连接按照平面布置图中位置安装在距悬挂点5。5米处。见附图2。
接触网电连接技术交底书接触网技术交底接触网基础技术交底接触网电连接接触网电连接线接触网电连接作用标准接触网技师技术总结接触网技术总结接触网技术表演赛地铁接触网技术总结
电连接安装技术交底书
编号:
工程名称
朔黄铁路扩能改造电气化工程神池南至三汲段
施工单位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部门:
朔黄铁路扩能改造电气化工程指挥部/工程部
8、电连接线夹安装时,根据设计要求与各连接部件均应涂导电膏,确保电流顺利导通。电连接线夹方向朝向见附图。
行车方向
股道电连接
签收人:签收时间:年月日
关节电连接安装在距悬挂点10米处。
道岔电连接安装在岔尖反侧距悬挂点10米处,但不得装在始触区内。
3、两支正线组成的非绝缘关单支。
4、电连接线在承导线间做弹簧圈(圈数为3圈、用60腕臂做弹簧圈)。在接触线电连接线夹接口处向上300mm开始绕圈.关节、线岔电连接在两承力索中间做弹簧圈(圈数为3圈、用60腕臂做弹簧圈).两承力索间的应预留一定的弛度,但不得低于接触线上方300mm.
5、电连接线在承力索电连接线夹两端需绑扎,从线夹两端100mm开始绑扎50mm,绑扎后电连接线外露10 mm。
6、电连接线夹安装应顺直,不得偏斜,并应坚固,与接触线接触良好.电连接线不得有散股、断股,应尽量保证统一,美观。
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交底书(很实用)

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交底书编制:审核:批准:一、接触网上部技术规定1、一般规定1、接触网接触悬挂采用全补偿链形悬挂,正线接触悬挂导线组合:JTMH120+CTS150,额定工作张力接触线25kN,承力索20kN;站线接触悬挂导线组合:JTMH95+CTS120,额定工作张力接触线15kN,承力索15kN,附加导线类型:正馈线LBGLJ-240,保护线LBGLJ-120,最大工作张力正馈线15kN,保护线8kN.1.2、接触网悬挂接触线工作支悬挂点高度除注明者外,均为6450mm;结构高度1600mm;1.3、支柱基坑处地下电缆的处理,尽量采用排移的方法.排移困难时,可适当调整支柱的侧面限界,调整范围:区间腕臂柱3。
1m~3。
5m(含),站场腕臂柱2.5m ~3.5m(含),硬(软)横跨柱按3.0m~5。
0m,但牵出线上支柱的侧面限界不应小于3.1m。
1.4、车挡后的支柱距车挡不应小于10m,如受地形、地貌限制,在保证线路上接触网有效长的情况下可将车挡后的支柱设于线路一侧。
1。
5在进行上部安装前,工程所用金属零部件、线材及绝缘子应按《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施工规范》有关规定进行检查和试验,规格质量及电气性能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安装使用。
1.6接触网上部安装施工不得使用活口扳手,应采用呆扳手、梅花扳手和力矩扳手.安装后的金具各部连接紧固螺栓、螺帽紧固力矩均应符合设计要求,新零件应符合该产品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并应配齐螺帽、止动垫片.1.7为保证工程质量,本线在部分零件试用放松效果好的止动垫片机械防松措施。
1。
8开口销安装后的劈开角度不应小于60度,开口后不得有裂纹、断裂现象.销钉安装时,垂直设置时应钉帽在上,水平设置的两销钉头应相互倒置安装。
1。
9接触线的平直度直接影响弓网受流质量和接触线的使用寿命。
上部安装及悬挂调整不应给接触线施加外力,严禁踩踏接触线.1。
10凡与接触线、承力索及附加导线接触的零配件,均应清除表面氧化物,并在接触面涂电力复合脂。
接触网基础施工技术交底

接触网基础施工技术交底根据接触网支柱基础的设计资料、相关验收标准及规范要求,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特作接触网下部施工的技术交底,具体如下:一、工程概况:我分部管段内接触网支柱共97对(详见接触网支柱预留表),共分别为ZH140、ZH160、ZLX1三种形式。
表1 路基工程一览表1、设计说明混凝土(1)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垫层混凝土为C15,支柱底板与基础顶面间二次浇灌细石混凝土为C40。
(2)基础纵向受力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40mm。
(3)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其质量应分别符合GB175、GB1344的规定。
不应采用快硬型水泥。
(4)细骨料应采用洁净天然、级配合理、质地坚硬的中粗砂,其质量应符合GB/T14684的规定。
不得采用未经淡化的海砂。
(5)粗骨料应采用坚硬的碎石或卵石,并宜用粒径5~40mm连续级配的石料。
基最大粒径不得大于钢筋笼主筋最小净距的1/3,且不大于40mm,其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4685的规定。
不宜选用石灰石碎石。
(6)混凝土拌和用水不应含有影响混凝土正常凝结硬化及对钢筋有腐蚀作用的有害物质、污水、泥水、pH值小于4的酸性水等,其质量应符合JGJ63的规定。
(7)混凝土中掺用的外加剂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GB8076的规定,外加剂的选用应考虑与水泥成份、水质、外加剂间的相容性,保证拌制的混凝土性能,不宜使用早强剂。
(8)混凝土质量控制应符合GB50164的规定。
钢筋(1)基础纵向主筋采用HRB335级(II级),箍筋及架立筋采用HPB235级(I 级)。
(2)焊条应用用与主体钢筋强度相适应的型号,并应符合现行相应标准的规定。
(3)钢筋笼应采用环形模制作,钢筋笼的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2 钢筋笼质量检验标准地脚螺栓(1)地脚螺栓的材质为16Mn钢,其质量应符合GB/T1591的规定。
接触网基础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项目名称九景衢铁路浙江段站前二标三分部第 1 页共 6 页交底编号工程名称九景衢铁路浙江段设计文件图号九景衢施()施工部位接触网环形等径预应力混凝土立柱基础基础交底日期技术交底内容:一、技术交底范围适用于新建九景衢铁路浙江段站前工程JQZJZQ-2标工程指挥部三分部路基接触网基础。
二、设计情况1、管段接触网基础类型为:LJ-A、LJ-B、LJLX三种型号。
2、基础顶面高出路肩≥200mm,无论是否存在线路坡度,基础面均应保持水平。
3、基础设计直径为70cm的钢筋混凝土桩基,砼标号为C25.三、准备工作1、技人员在施工前必须测量该点位的里程、基础型号及埋深。
2、施工机械设备、人员就位。
管段技术负责人必须当面向施工班组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明确施工中应注意事项,以防不规范施工。
四、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1、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样→机械设备就位→挖孔至设计深度→验孔→吊装钢筋笼、地面以上模板安装和地脚螺栓安装→验收、复核螺栓定位装置→浇筑混凝土→再次复核,微调→拆模、养护。
2、施工方法1)、测量放样:将接触网位置用全站仪定出十字放样法的位置,并且做好防护措施,以防在施工过程中遭到破坏。
2)、挖孔附件及附图:技术交底书项目名称九景衢铁路浙江段站前二标三分部第 2 页共 6 页交底编号工程名称九景衢铁路浙江段设计文件图号九景衢施(路基)施工部位接触网环形等径预应力混凝土立柱基础基础交底日期基础孔径设计直径为70cm,基础开挖采用人工开挖,基础挖土方利用井架从孔内提升,每个桩需两人进行开挖。
开挖完成后,将孔壁上松散的填料清理干净。
成孔后不能及时灌注的应作好基坑的安全围护工作。
3)、钢筋笼加工及安装钢筋笼根据实际情况安排钢筋加工场,钢筋采用HPB300,HPB400级钢筋,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钢筋笼加工完成以后运至施工现场,采用吊车下钢筋笼。
在运输过程中防止钢筋笼变形,若有变形则到现场后应及时校正钢筋笼。
接触网下部施工技术交底-secret

接触网下部施工技术交底根据接触网下部施工的设计资料、相关验收标准及规范要求,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特作接触网下部施工的技术交底,具体如下:一、施工测量:(一)接触网杆位测量应满足下列要求:1、确认设计图标定的起测点、复核点的坐标位置准确无误;2、杆位应避开道口及交通密集点;3、车站杆位应避开站舍中心及影响站容的地方;4、杆位布置应满足信号机显示距离的要求;5、杆位确定后,应竖立杆位标桩。
(二)区间纵向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接触网区间纵向测量,应从设计规定的起测点或相邻车站的1号、2号道岔标准定位位置作为起测点开始测量;2、纵向测量应以正线钢轨作为测量的基准轨;3、应采用钢卷尺丈量,测量过程中应使用沿线的大型建筑物(如桥梁、隧道等)里程、坐标,随时校核测量结果,并把测量偏差按规范要求及时分摊到相邻跨距中,以防产生积累偏差;4、测量偏差应合理分摊在有关跨距中,如偏差较大需要增减支柱时,应按变更设计手续办理;5、杆位因地形、地物需调整跨距以避让时,跨距调整幅度为设计跨距的+1-2m,调整后的跨距不得大于设计允许的最大跨距;6、区间双线并行区段纵向测量应以下行线的线路中心线为准.7、在进行线路纵向测量时,要注意调查线路上空的高压电力线路与支柱的电气绝缘距离是否满足安全要求,否则,应调整支柱位置;8、接触网支柱严禁位于架空电力线的正下方。
(三)站场纵向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接触网车站纵向测量,应从设计规定的起测点或该车站的1号、2号道岔标准定位位置作为起测点开始测量;2、在进行车站的纵向测量时,应避开车站的行车设备及建筑物,同时应考虑附加导线与行车设备和建筑物的安全距离是否符合安全要求;3、在进行车站咽喉区纵向测量中,应以道岔的定位位置为主要的参照点,设计跨距只能作为参考,所产生的测量偏差在站场中部进行分摊;4、站场的低速站线单(双)开道岔的标准定位支柱纵向位置应在道岔倒曲轨与基本轨间中心距离为600mm处,站场的高速正线单(双)开道岔的标准定位支柱纵向位置应在道岔间距为300mm处,当采用非标准定位时应在道岔间距为0-400mm(但一般采用300—350mm)处;5、复式交分道岔的标准定位支柱纵向位置应在距道岔对称中轴为1500mm处,并依据设计情况确定支柱方向,测定出支柱纵向位置后,再以道岔两直线间距进行校核.(四)站场横向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站场的软横跨(或硬横梁)的横向测量一般采用等分法进行测量;2、对于同时作两组或两组以上道岔定位的软横跨或硬横梁,在进行横向定位后,要复核对相关道岔同定位的准确性,在不能同时满足要求时,应以正线道岔为主,其余道岔可变更设计按非进行定位;3、站场的横向测量中,如遇两线间有基础或支柱时,要复核该支柱和基础对相邻两线的限界是否满足设计要求;4、硬横梁支柱中心的连线应与正线中心线垂直,偏差角不得大于3度。
接触网技术交底

针对接触网基础漏埋情况采取如下措施:a、测量放样确定基础网基础的结构尺寸定出精确位置;b、在接触网位置处将梁体混凝土凿毛深度10cm(翼缘板厚20cm),确保梁体钢筋外露;c、钻孔深15.2cm,直径4.4cm;d、预埋螺栓前将孔内采用高压风和水将孔
交底接受人
交底人
审核人
西成客运专线
技 术 交 底
工 程 项 目
西成客运专线
标段
XCZQ-2标
单位工程名称
正线桥梁
施工部位
接触网基础施工
施工单位
四工区
里 程
交底日期
2015.7.5
交底地点
施工现场
内杂物彻底清理干净,复测确定螺栓位置的精确性,再植入螺栓并用植筋胶固定;e、螺栓植入后在螺栓四周按照20×20㎝间距采用直径16㎜钢筋与梁体钢筋焊接成网片,要求焊接两层,网片层间距不小于5㎝,f、安装模板并加固,浇筑基础浇筑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5。混凝土浇筑严禁出现涨模、爆模。
针对这种情况采取如下措施:a、对里程一致的按照QJ-A2型基础尺寸大小将多余的基础进行凿除,钢筋、锚栓割除并用砂浆将翼缘板梁面找平,对基础的凿除面采用CA砂浆抹面确保接触网基础结构尺寸,确保无蜂窝麻面和松散情况。
2、广元特大桥189#、191#、190#、192#199#、200#、205#、206#设计有拉线基础,站前漏埋。螺栓布置见附图3。
针对这种情况,采取以下措施。a、在现有的基础大小里程两侧将梁面翼缘板各凿毛50㎝×110㎝区域,凿毛深度为5㎝,确保将梁体翼缘板顶层钢筋凿出;b、钻孔预埋接础网螺栓,钻孔直径为4.3㎝深度为15.2㎝;c、预埋螺栓前将孔内采用高压风和水将孔内杂物彻底清理干净再植入螺栓并用植筋胶固定,固定过程中采用法兰盘精确定位螺栓位置;d、螺栓植入后在两根螺栓四周按照10×10㎝间距钻孔10㎝深植入直径25㎜竖向钢筋,横向和纵向个两排,预埋钢筋前将孔内采用高压风和水将孔内杂物彻底清理干净再植入螺栓并用植筋胶固定并采用直径16㎜钢筋焊接成网片;e、将原基础与后浇筑块混凝土接触面钢筋凿出并用直径16㎜钢筋与后浇筑块钢筋焊接成一体;f、焊接后浇筑块接触网设计钢筋;g、安装模板,加固牢固严禁出现涨模、爆模采用C55混凝土将基础浇筑成设计尺寸。
接触网基础技术交底

6、当有施工人员进行基坑开挖作业时,其前后200m范围内不得进行路基碾压作业。
7、现场施工人员特别是基坑内施工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
8、大风、暴雨和雷电天气应禁止施工,并切断电源,保护好各种设备。
9、从挖孔桩孔内提升弃渣的卷扬装臵要定期检查,钢丝绳每天早晨检查一次,在施工过程中要时常检查,确保安全。
0,10mm
螺栓相邻间距
±1mm
螺栓对角线间距
±1.5mm
螺栓应垂直水平面,每个螺栓的中心偏差在顶端偏移
<1mm
基础面高出地面
±5mm
基础断面尺寸,钢筋保护层厚度
0,20mm
钢筋笼安放深度
±30mm
2、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现场技术人员立即对预埋螺栓的位臵再次进行复核,对不符合上表要求的进行修正,修正完成后,对基础混凝土进行养护,同时将外露地脚螺栓用黄油涂抹并用胶带包裹起来进行保护。
2、施工前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质量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施工中向施工人员明确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3、正式施工前先试钻成孔,不少于2个,以便了解场地地质情况,及设备是否适宜,好即时调整。
4、根据,设备台数及工程量大小,配备相应管理人员,专业操作人员,专业设备操作机手,从事接触网基础施工的作业的人员应符合有关劳动法规的规定,持证上岗。施工过程中应对职工加强安全技术交底,在推广新技术和使用新型机械设备时,应对职工进行再培训和安全教育。
(1)、浇筑混凝土时确保螺栓不发生移位、倾斜。钢筋及预埋件的隐蔽检查合格后填好检查记录表,灌注混凝土。混凝土浇筑时,如混凝土自由倾落度大于2m,采用串筒下落至孔底,浇筑混凝土时应连续进行,控制好标高一次灌注完成,采用插入式捣固棒分层振捣密实。
接触网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接触网基础技术交底一、技术要求:1、接触网支柱基础中预埋8根M39锚栓外漏基础面190mm,螺纹长190mm+5mm,每个锚栓配有三个螺母,两个垫圈。
螺栓全长855mm,材质为Q345碳素钢。
2、接触网支柱基础中心距桥梁中心线距离为5650mm。
3、在接触网支柱基础中心两侧2m(顺桥向)范围内对桥面进行局部加高100mm。
4、预埋件的方向应该严格按照图纸施工。
施工进行中及施工完毕时均需不断进行检查和校正,施工完成后应采取有效措施对锚栓外漏部分进行防护,以避免支柱安装前损坏螺纹。
5、位于平坡或纵坡上的桥梁,支柱基础顶面都应保持水平,预埋钢板顶面应与基础顶面齐平,预埋锚栓应保持与基础水平面垂直,锚栓顶部偏离垂直位置的距离误差不应大于1mm。
6、锚栓、螺母、垫圈及预埋钢板均应做防腐处理。
基础面以下150mm范围内的锚栓及其外漏部分均应采用多元合金共渗+达可乐技术+封闭层处理,预埋钢板1采用多元合金共渗+封闭层处理。
7、接触网支柱基础钢筋应与人行道遮板的连接钢筋绑扎牢固,其混凝土浇筑应与人行道遮板的安装同时进行。
8、施工完毕后,应对锚栓外露部分采取抹黄油、用聚乙烯薄膜裹扎等措施进行防护,避免损坏螺栓及螺纹。
9、梁体钢筋与预埋件相碰时,可适当移动或弯折梁体钢筋。
10、在施工中应根据线路布置情况,在接触网支柱设置处对梁体钢筋进行局部加强。
11、基础预埋件应牢固可靠,螺栓相邻间距允许误差为±1mm,螺栓对角线间距允许误差为±1.5mm,螺栓应垂直于水平面,每个螺栓的中心偏差在顶端偏移误差为±1mm。
详细尺寸见下图12、螺栓与钢板应在加工厂组装,以便精确定位螺栓位置。
螺栓穿入钢板后先电焊固定,点焊位置为钢板下表面和螺栓连接处。
固定后按图所示尺寸调整螺栓间距和垂直度,确保螺栓在调整过程中外露高度不变。
13、螺栓位置调整完毕后,必须将螺栓和钢板底部满焊,焊缝连续封闭,焊缝高度为8mm。
接触网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接触网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一、引言随着我国铁路网络的不断扩大和发展,接触网施工作为铁路建设中重要的环节之一,也受到了更多关注。
接触网具有电力供应、能源传输等重要功能,但同时也存在着较高的安全风险,要求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安全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
本文将从接触网施工的环境背景、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等方面进行介绍,旨在提高接触网施工的安全性。
二、接触网施工环境背景1. 接触网施工的意义和作用接触网是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电力传输,为列车提供动力。
因此,接触网施工的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着铁路运输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出行安全。
2. 接触网施工的特点和挑战接触网施工需要在高处进行,作业环境较为复杂,施工人员需面临高空作业、电器设备操作等一系列挑战。
同时,施工人员也需要充分了解接触网施工的相关规定和标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三、接触网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1. 工程前期准备在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安全评估和方案制定,为施工人员提供详细的施工计划。
安全评估要充分考虑施工环境和现场条件,制定相应的安全预防措施和紧急应对措施。
2. 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在接触网施工现场,应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围栏,禁止外人进入施工区域。
在高空作业区域,应设置安全网和安全吊篮,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3. 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和管理施工人员在进行接触网施工前,应接受相关培训,并通过考核合格方可参与施工工作。
同时,施工现场还应设置专人负责安全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
四、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1. 个人防护装备施工人员在进行接触网施工时,应佩戴适当的安全帽、护目镜、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以预防物体的直接击中和电击等事故。
2. 电气安全接触网施工涉及电气设备操作,施工人员必须了解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规程,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电击事故的发生。
3. 高空作业安全接触网施工中的高空作业是施工人员面临的重要挑战,必须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使用安全吊篮、安全网等设备,严禁越过限定线进行作业,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接触网下作业安全交底

接受交底人:
3、作业人员在距离接触网带电部分不足2米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等设施设备上作业前,接触网必须停电,经验电并由专业人员安设接地线后方可作业。作业时必须设专人防护。作业后,作业负责人要确认所有作业人员进入安全区域内方可通知正式完工。在接地线撤除后严禁再次进入作业点继续作业。
4、发现接触网绝缘破损或断线,以及接触网上挂有线头、绳索等异物时,任何人均不准与之接触,应立即通知设备管理单位进行处理。在未排除故障前,须严加防护。发现接触网导线断落碰地时,任何人必须距断落碰地的导线10米以外,防止跨步电压伤人。
5、在带电的接触网下,作业人员不得在敞车、平车、罐车等车辆(棚车、保温车、家畜车内除外)上进行装卸作业;不得向上投抛蓬布绳索;不得采取用竹杆等物测量货物装载高度等靠近接触网的作业方式。
6、在接触网未停电、接地的情况下,不得使用吊车的吊臂在接触网触电范围内伸臂、转动。
7、遇雨天时,严禁打伞在线路上行走。遇大雨呈线状时,严禁上线作业。
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XXX经理部铺架分部
交底提要
带电接触网下施工安全交底
交底日期
编制
刘畅
交底人
交底内容:
带电接触网下作业安全交底(附接触网带电通报)
1、除供电段专业人员按规定作业外,任何人员及所携带的物件、使用的工具等,与接触网设备带电部分必须保持2米以上安全距离。
2、在接触网未停电、接地的情况下,作业人员严禁攀登机车、车辆顶部或站在货物上进行任何作业;严禁使用水流冲刷机车、车辆上部。
接触网安全交底

3、在油库、木工车间及其他易燃、易爆物品仓库等场所应设置明显的“严禁烟火”标志。严禁在办公室、工具房、机械室、宿舍等房间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6、严禁作业人员跳车、钻车、扒车和由车底下、车钩上传递工具材料。休息时不准坐在钢轨、轨枕头及道床边坡。不得在车底下避雨乘凉。绕行停留车辆时其距离应不小于15m,并应注意车辆动态和临线开来的列车
二、线路作业及安全避车安全技术措施
1、作业人员发现车来或听到防护员发出的来车信号时,要立即恢复线路设备,下道避车,距钢轨头外侧距离不少于10m。
2、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得妨碍通道,不得堆放超过允许荷载的物品。高处拆下的物件、余料和废料,不得向下抛掷。
3、在地面2m以上的高空及陡坡上作业,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或安全绳,不准穿带钉或易溜滑的鞋。
4、安全带应挂在牢固的物件上,严禁在同一个物件上拴挂几个安全带或一根安全绳上拴几个人;临边作业应设置防护围栏和安全网。
1、所有施工人员施工前必须进行既有线施工安全培训教育,并通过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2、施工期间必须设专人驻站,使施工现场时刻与车站保持密切联系,以便于列车逼近时施工人员及时待避,确保行车、人员安全。
3、既有线上施工必须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的防护办法设置施工安全防护,未设好施工防护不得进行施工作业。安全防护措施先验收后启用。
四、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洪水、雷雨季节野外作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开挖沟、坑时,应确保河道、沟渠、公路、铁路等设施的安全,并应及时回填、夯实。
桥梁接触网基础施工技术交底

1.本图所有里程标注(除墩台里程外)均对应接触网基本中间里程;图中所标注的接触网支柱中间与相邻梁缝中间间距,制梁时可按与梁端距离掌握,施工误差±0.5m.拉线基本中间至相邻线路中间距离与下锚支柱基本的中间地位雷同,且拉线基本与下锚柱必须处于统一片梁,不得跨梁缝设置,其至下锚支柱基本距离施工误差为+1m,-0m.同片梁上多支柱间距施工误差为+0.5m,-0m.
3
厚度
±5
尺量
4
顶面高程
±10
水准仪
5
顶面及侧面平整度
3
1m靠尺.塞尺
6
垂直度
3mm/1m
吊线尺量
7
预留孔中间地位
15
尺量
8
接触网支柱基本预埋螺栓
螺栓外露长度
+20 0
尺量
螺栓互相间距
±2
螺栓中间地位
±2
螺栓埋深
+20 0
四.安全技巧交底
1.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准确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安全帽.高处功课系好安全带).
2.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癫痫病等不合适从事高处功课的人员,不能进行高处功课.
3.高空功课衣着要灵活,制止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
4.高空功课所有材料要堆放安稳,对象顺手放入对象袋(套)内.高低传递物件制止抛掷.
5.未尽事宜请实时与技巧室接洽.
接底单位及签字
接底单位
负 责 人
接底项目
日 期
接 底 者 签 字
小于5mm
螺栓应垂直于程度面,每个螺栓的中间误差在顶端偏移
小于1mm
接近线路侧螺栓衔接的法线应垂直线路中间线,一组螺栓的整体扭转
+1.5°/-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相标志牌安装交底
瓦长线共计有5处分相标。
1、安装方向
1.1中性区每一段“T禁止双工”“T断”、“禁止双弓”、“断”、“合”统一安装在行车方向左侧。
1.2 从行车方向开始:“T禁止双工”“T断”、“禁止双弓”、“断”、“合”,朝向来车方向,其余标志牌字样背对来车方向。
如下图所示:
1、安装位置
2.1瓦长线各处分相标志牌在顺线路方向的不同位置标有红漆,标有中心线和文字说明。
现场标志牌的中心线只是标出该标志牌位置,具体安放在线路哪侧以第一条为准。
2.2桥梁上安装
2.2.1分相标志牌固定桥梁护栏上
2.2.2瓦董瓦长线上行线及下行线及一端“T禁止双弓”安装固定在桥梁护栏上,其他安装地面上埋入式。
2.2.3 60#钢管需要打眼4处,安装于护栏垂直角钢上,由4个螺栓穿钢管和护栏角钢固定。
所有标志牌安装高度底部高于护栏30mm,采用抱箍安装固定在60#钢管上。
2.2.4采用钢管长度参考如下表格:
适用地点:瓦董瓦长线上行、瓦长线下行共计2处
序号标志牌
所用钢
管
安装形
式
总长L长
度(mm)
埋深长
度(mm)
钢管与标志牌顶端
单
位
数
量
备注
1 断、合ø60钢管埋入式3500 1200 齐平根
2 一处分相
2 T断ø60钢管埋入式4400 1200 齐平根 2 一处分相
3 禁止双弓ø60钢管埋入式3800 1200 钢管低于标志牌顶
端50mm
根 2 一处分相
4 T禁止双
弓
ø60钢管埋入式4200 1200
钢管低于标志牌顶
端50mm
根 1 一处分相
5 T禁止双
弓
ø60钢管
桥梁护
栏安装
3050
标志牌
低端高
于护栏
30mm
钢管低于标志牌顶
端50mm
根 1 一处分相
2.3 线路上安装
2.3.1大部分安装埋入在线路地面上:“T禁止双工”、“T断”、“禁止双工”。
2.3.1 “T禁止双工”、“T断”、“禁止双工”钢管埋入地面1200mm,四周用C15混凝土500*500*1300浇注。
2.3.2 “T断”及“断合”志牌底部高于地面1422mm,“T禁止双工”、“禁止双工”标志牌底部高于地面990mm。
2.3.3 采用钢管长度参考如下表格:
适用地点:联络线、白水井-郭家、复州湾-五岛共计3处
序号标志牌
所用钢
管
安装形
式
总长L长
度(mm)
埋深长
度(mm)
钢管与标志牌顶端
单
位
数
量
备注
1 断、合ø60钢管埋入式3500 1200 齐平根
2 一处分相
2 T断ø60钢管埋入式4400 1200 齐平根 2 一处分相
3 禁止双弓ø60钢管埋入式3800 1200 钢管低于标志牌顶
端50mm
根 2 一处分相
4 T禁止双
弓
ø60钢管埋入式4200 1200
钢管低于标志牌顶
端50mm
根 2 一处分相
3.1安装60#钢管和标志牌时,应保证与带电线路一定的安全距离;标志牌外廊距线路中心一般不小于3.0米。
3.2 安装60#钢管时,应保证钢管垂直。
桥梁护栏角钢不垂直时,钢管与角钢间可适当增加垫片或螺帽等调整。
标志牌安装牢固可靠、不扭曲,在任何情况下,便于瞭望,并不得侵入铁路基本建筑限界。
交底人:复核人:
接底人: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