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_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导学案(2013最近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软体动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软体动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 开展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软体动物知识竞赛、科普讲座等课外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 撰写科普文章:鼓励学生撰写关于软体动物的科普文章,发表在学校报纸或班级博客上,分享学习成果。
- 制作PPT: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制作关于软体动物的PPT,进行班级分享,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
七、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软体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教师可以结合实物、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通过观察、讨论、实验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软体动物的特征,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科学探究、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通过观察和分析软体动物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发现和解决能力;通过了解软体动物的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增强他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通过分析软体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他们的观察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
- 实验室设备:配备必要的实验器材,如显微镜、解剖工具等,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软体动物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软体动物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软体动物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软体动物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软体动物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软体动物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软体动物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软体动物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第二课时)导学案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第二课时)导学案

八年级生物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第二课时)导学案主备人:审核人:上课时间:序号:一、【目标定向】1、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分析,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养成倾听和思考的习惯。

情感价值观目标:1.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学习,更加关注我们周围丰富多彩的节肢动物,趋利避害,更好地生活。

2、学习重点:1.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学习难点: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节肢动物与昆虫之间的关系。

二、【自主预习】1、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经命名的种类有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数的以上。

2、蝗虫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是。

其呼吸器官是。

3、蝗虫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各部分结构的主要功能是什么?4、蝗虫的运动器官是什么?5、蝗虫身体表面的外骨骼的作用是什么?6、根据蝗虫的形态结构总结出昆虫的主要特征。

7、常见的节肢动物有哪些?他们共同的特征是什么?8、节肢动物种类繁多,它们与人类有着怎样的关系?三、【自主学习】(一)蝗虫的结构特征1、身体分部:身体分为、、三部分;2、分节:头部负责和;胸部是中心;腹部集中容纳;体表有,用于呼吸。

此外,身体表面包着有和作用的,因此昆虫在生长过程有现象。

(二)节肢动物的分类1、昆虫纲:蝴蝶、蜻蜓、瓢虫、蚊2、蛛形纲:蜘蛛、蝎3、甲壳纲:虾、蟹4、多足纲:蜈蚣、蚰蜒、马陆(三)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有;分节。

(四)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虾、蟹等为人类和其他海洋生物提供;2、蜜蜂等昆虫为开花植物;3、蝎、蜈蚣、蝉蜕可入,治疗疾病;4、果蝇是非常经典的材料;5、蚊、螨叮咬人,并传播。

四、【展示交流、合作探究】1、蝗虫与陆生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征。

2、在所有动物类群中,节肢动物种类和数量最多,想一想,这与它们的哪些特征有关?五、【课堂检测】1.蝗虫善于飞行,它的运动器官是( )A.后翅 B.后足 C.前翅 D.翅和足2.蝗虫适于陆地生活,其形态结构特点有()①用气管呼吸②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③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④视觉发达有一对复眼A ①②B ①②④C ①②③ D①②③④3.下列有关昆虫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5单元 第1章 第3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5单元 第1章 第3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1章第3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概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图像来认识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举例说明软体动物、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学习重点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特征。

学习难点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特征。

关键观察、讨论教具准备课件学习过程学习内容教师指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软体动物1概念2与人类的关系展示:各种各样的软体动物图片。

提问:它们虽然形态各异,但都属于软体动物。

它们具有哪些共同特征呢?你知道的软体动物还有哪些?展示:双壳类的动物的运动,引导学生观察水由哪里出入动物体内。

展示:各种软体动物的图片,重点说明乌贼、章鱼的结构特点提问这些动物有哪些共同特征观察、归纳:许多软体动物的身体表面具有硬的贝壳。

结合自己的经验,说出曾接触过的软体动物疑惑,产生求知欲。

认识到科学实验和观察的重要性。

观察其他种类的软体动物,与双壳类动物进行比较,与教师共同总结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联系实际,是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在学生获取经验的基础上,构建生物学概念,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同时在潜移默化中逐步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通过归纳,将形象思维转化成抽象思维,有个别到一般归纳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二节肢动物1概念昆虫的基本特征节肢动物的基本特征2与人类的关系提问:你能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举例说出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吗?展示:教师和学生搜集的相关图片、文字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归纳展示蝗灾和蝗虫的图片。

展示:其他几种常见节肢动物的图片。

(蜘蛛、蜈蚣、虾、鼠妇、蝉、蟋蟀、蟹等)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展示图片资料,组织学生举例说明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根据蝗虫的特点推测昆虫的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具有两对翅;足和触角都分节。

观察比较几种动物的特征,它们不属于昆虫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第三节-软体动物与节肢动物--人教新版

第三节-软体动物与节肢动物--人教新版
重点
难点
重点: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软体动物的运动和捕食,软体动物的贝壳及节肢动物的外骨骼意义。
教法
学法
教法:谈话法、讲授法、自学指导法、讨论法。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我演练。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一、软体动物
外套膜:保护;分泌石灰质,形成贝壳,河蚌成珍珠
贝壳:保护
1、缢蛏足:运动
大兴中学课时教案编号:03
课题
5.1.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授课人
陈伟
二次备课
课时
第1课时(总1课时)
课型
新授




知识目标
1、掌握缢蛏的内部结构和功能,
2、了解蝗虫的形态和结构。
3、熟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
通过阅读教材培养学生识图能力,阅读、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知识,让学生树立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意识
(一)软体动物
利用多媒体,出示河蚌的生活环境以及缢蛏的结构图,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观看多媒体和阅读教材第12页“观察与思考”的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缢蛏内部生活在什么环境?
2.缢蛏内部由哪几种结构构成的?3.外套膜有什么作用?(讲解珍珠 Nhomakorabea成内容)
4.缢蛏用什么呼吸?
5.缢蛏怎么完成运动?怎样摄食?
摄食:出水管排出管
2、主要特征
二、节肢动物
外骨骼
1、蝗虫分节并分部:头,胸,腹
气门
2、主要特征
教学过程
环节
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课题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学目标1.概述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2.概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软体动物、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软体动物、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教学难点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利用教材“想一想,议一议”的素材,提出问题:长有这些贝壳的动物是什么样的?坚硬的贝壳会妨碍它们的运动吗?由此引出本节课的内容:这类动物的身体非常柔软,称为“软体动物”,它们的运动依靠特殊的结构,进而进入动物特征环节的学习。

二、问题引导、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P12-P16文字内容,独立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圈划出相关答案。

若有疑问,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解决。

学习任务一软体动物1.阅读教材12页的“观察与思考”,并观看视频,然后讨论:(1)贝壳是怎样形成的?贝壳的作用是什么?(2)你所观察的动物是靠什么结构运动的?又是靠什么结构呼吸的?(3)试着想一想,它是如何获取食物的?2.你所知道的软体动物还有哪些?它们的主要特征是什么?3.软体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学习任务二节肢动物1.结合教材14页的“观察与思考”,讨论:(1)比较你所观察的动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完成下面的表格。

(2)上表中哪些动物的形态结构比较相似?试着说说它们的共同特征。

(3)你能归纳出表格中所有动物的共同特征吗?2.观察图5-16蝗虫示意图,并说出蝗虫身体的结构名称。

3.说出蝗虫靠什么来摄食?其运动器官是什么?呼吸时用于进出气体的部位是哪儿?其呼吸器官是什么?4.昆虫的基本特征有哪些?5.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它与人类的关系怎样?三.展示交流,释疑解惑1.软体动物贝壳与呼吸:(1)贝壳。

①多数具有贝壳:多数软体动物具有贝壳,因此,软体动物又称贝类。

②数目不等:有的两片,有的一片,或者多片,还有的退化为内壳。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及反思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及反思

XX实习教案XX
板书设计: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软体动物
一、代表动物:河蚌
形态特征
1、体外有贝壳:保护作用
2、身体柔软
3、有外套膜
4、用鳃呼吸;用足运动
5、有出、入水管
二、主要特征
1、身体柔软;
2、有外套膜;
3、大多有贝壳;
4、运动器官是足
三、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食用、药用、装饰、养殖、传播疾病、危害农作物
第2课时节肢动物
板书设计:
第3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
一、蝗虫的形态特征:
1、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
头部:感觉、摄食中心。

胸部:运动中心
腹部:代谢、生殖、呼吸中心。

2、体表有外骨骼,用于保护身体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二、昆虫的主要特征:1对触角、3对足、一般有2对翅。

三、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1、有外骨骼;2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四、与人类的关系:
为人类提供动物蛋白;蜜蜂能传粉;像蝎、蜈蚣等可以做药;果蝇可以做经典实验材料;传播疾病。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5.1.3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教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5.1.3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教案

人教2011课标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典型代表2、知道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基本特征3、说出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人类的生活关系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培养学生识图能力,阅读、分析和综合能力。

2、通过师生相互交流,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德育目标:1、通过对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工育珠的国家介绍,增强其民族自豪感,激发其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

2、通过蝗虫的外部形态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树立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统一和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通过了解蝗虫对人类农业生产的危害,树立保护生态环境意识。

学情分析学校班级现有人数为40人左右,为推行小班化教学创造了条件。

同时,作为八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基本养成,初步具备一定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都是推行高效课堂模式的有利条件。

但八年级学生正处在校内活动多,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的学习阶段。

有些学生没有长性,自己感兴趣的就多听,积极参与,不感兴趣的就少听或不听。

学习习惯不好,很多学生不知道怎样听棵。

个别学生对生物学不够重视,缺乏计划学习的习惯。

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提高学习的参与度,教学中注重评价机制,达到学生喜欢生物。

课堂上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采取相应措施。

教书育人为宗旨。

教学重点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1、软体动物的运动和捕食。

2、外骨骼的作用。

教学方法在尊重学生基本学情和认知的基础上,以学定教,采用小组讨论,中心发言人发言,教师指导并与学生共同归纳的方式来完成。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活动1【组织教学】课前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图片。

活动2【复习提问】1、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2、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活动3【导入】“没有手,没有脚,背着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缩到房里头”请同学猜一下这是什么动物?(蜗牛)再请大家观看几幅图片,大家认识这些动物吗?(生:齐说;师:大家知道的真不少)这些属于软体动物,如果大家到海边旅游的话,到处可以见到这些动物的贝壳。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一章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导学案1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一章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导学案1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知识点目录:1.常见的软体动物有哪些?它们的主要特征?2.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3.节肢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是?4.蝗虫的身体分哪几部分?运动器官是?运动器官位于哪/5.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体进出的门户是?位于哪?6.外骨骼有什么作用?7.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8.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测试题1.1.河蚌身体里的外套膜的作用()A.保护河蚌柔软的身体B.防止水分进入河蚌的身体C.防止水分散失D.帮助消化1.2.河蚌能形成珍珠的结构是()A.贝壳B.外套膜C.珍珠层D. 斧足1.3.下面是烟台沿海地区常见的海洋动物,①对虾②梭子蟹③海蜇④乌贼⑤扇贝⑥鲍鱼,属于软体动物的是()A、①②⑤B、②③⑥C、③④⑤D、④⑤⑥1.4.下列水产市场常见的动物中,不属于软体动物的是()A、田螺B、河蚌C、乌贼D、虾1.5.下列不是软体动物的是()A.蜗牛B.水蛭C.河蚌D.乌贼1.6.软体动物用来保护自己身体的结构是()A.外套膜B.贝壳C.脊柱D.牙齿1.7.河蚌进行呼吸作用的器官是()A.器官B.气门C.鳃D.肺1.8.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_________;大多具有_______;运动器官是__________。

2.1.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下列有关软体动物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很多种类的软体动物可以食用B.软体动物有水生的也有陆生的C.软体动物的身体比较柔软,所以体外都有贝壳保护D.软体动物大多生活在水中3.1.昆虫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一个动物类群,它属于()A.环节动物B.节肢动物C.棘皮动物D.爬行动物4.1.蝗虫适于陆地生活,其形态结构特点有()①用气管呼吸②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③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④视觉发达有一对复眼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4.2.下列有关昆虫的叙述,正确的是()A.苍蝇、蚊子、蜘蛛等与蝗虫一样,都属于昆虫B.昆虫依靠触角辨别方向,依靠气门感觉外界气味C.昆虫发育过程中,处于幼虫期时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D.昆虫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但体内无脊柱4.3.下图为蝗虫的外部形态图,请回答:(1)它的身体分为 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_三部分。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含教学反思)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含教学反思)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学目的:1、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2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知道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3、通过对当地常见的软体动物的观察,使学生学会观察软体动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的能力。教学重点:1. 软体动物和人类的关系是本课重点。因为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有的有益,要加以保护和发展;有的有害,要加以控制,这个道理必须让学生明白。教学难点:1、确定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本课难点。因为本章没有软体动物的特征,但是上完本节课又必须让学生知道哪些动物属于软体动物,它们属于软体动物的依据是什么。教法:观察阅读课时安排:1 课时教具:蜗牛模型蝗虫模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没有手,没有脚,背着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缩到房里头”请同学猜一下这是什么动物?二、探究新知软体动物缢蛏1、观察与思考:观察缢蛏的内部结构教师:观察缢蛏的内部结构思考:贝壳的作用是什么?靠什么结构运动?靠什么结构呼吸?缢蛏如何获取食物?(1)缢蛏外面有两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质贝壳,因而称为双壳类。壳内柔软身体表面包裹着外套膜,贝壳是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的。(2)靠足缓慢运动。(3)用鳃呼吸。(4)在吸水和排水过程中摄取食物。2、常见的其他软体动物石鳖、蜗牛、乌贼3、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4、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水产养殖:贝类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低脂肪(2)药用:鲍的壳( 石决明 ) 、乌贼的壳(海螵鞘)、珍珠粉(3)螺壳和珍珠是很好的装饰品。(4)有些软体动物也对人类有一定危害:钉螺5、观察与思考观察蝗虫、七星瓢虫、蜘蛛、虾的图片或标本,比较它们的形态结构特征,完成表格6、昆虫蝗虫、七星瓢虫等动物的形态结构相似,他们都属于昆虫。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1)蝗虫的形态结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2)蝗虫的呼吸体表有气门,每个气门都向内连通着气管,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气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3)外骨骼蝗虫身体外表面包围着坚韧的外骨骼。外骨骼对昆虫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还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7 、昆虫的基本特征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两对翅膀,等等8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9 、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虾、蟹提供了动物蛋白。(2)蜜蜂等昆虫为地球上几十万种开花植物传播花粉(3)蝎、蜈蚣、蝉蜕等可以入药,治疗疾病。板书:1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 它们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作业:1 软体动物的贝壳和昆虫的外骨骼对动物的生存意义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2 节肢动物有什么特征?教学反思: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切实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 要搞清生物要领的形成过程,讲清生物概念的定义、含义及特性等,有时要通过举例、作图等手段让学生加深对抽象生物要领的理解。对生物规律的讲解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概括、抽象、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得出结论,同时要讲清生物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及生物规律中各生物量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导学案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导学案
(2)入水孔B分泌物形成贝壳和珍珠
(3)出水孔C使口旁水里的食物进入口
(4)外套膜D使食物和氧随水流入体内
(5)触唇及纤毛E关闭贝壳保护柔软的身体
个案补充
1.填表比较下列三种动物
动物名称
比较项目
河蚌
乌贼蜗牛Biblioteka 生活环境贝壳运动器官
课后再悟
1、简要说明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种类 可以食用,如河蚌、乌贼、蚶蛏、牡蛎等。有些软体动物可以做药材,如乌贼的海螵蛸有止血作用,鲍鱼的贝壳有明目的作用。有些软体动物贝壳形态独特,色泽美丽,可以做工艺欣赏。也有些软件动物对人类有害,如蜗牛危害庄稼,有的是寄生虫的宿主,如钉螺。
填空题
1、、昆虫的运动能力强,因为昆虫有足,能爬行;有的昆虫的足特化成,能跳跃;大多数昆虫都有,能飞行。
2、昆虫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三部分,运动器官——翅和足都着生在部。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着在上。
3、外骨骼的作用①和内部柔软器官;②防止体内水分。
4、昆虫、蜘蛛、蜈蚣、虾、蟹都属于节肢动物;共同特点身体由很多构成;体表有;分节。
课题
第五单元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学习
目标
1、概述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2、概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软体动物、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重点
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软体动物、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难点
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学习
方法
观察与思,实验与探究。
A、外骨骼B、贝壳C、脊柱D、牙齿
4、关于软体动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软体动物身体柔软B、身体柔软,都有贝壳保护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第三节导学案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第三节导学案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第三节导学案主备人:李爱兵备课组长:审核:湘波中学八年级生物科导学案课题: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课型预习、展示备课日期:20220909班级:学习小组小主人姓名:【学习目标】:1、概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初步确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增强我们适应大自然的意识。

【学习重点】: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蝗虫)节肢动物的结构特点。

【学习时间】:两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预习课一、新课导入:这些动物你认识吗?请你注音:河蚌、文蛤、缢蛏石鳖二、预习自学阅读课文12~17页,思考下列问题,在课本上双色笔标记。

1、软体动物种类很多,约有万种,是动物界第二大门类。

地球上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是,常见的种类有2、软体动物的贝壳能壳内柔软的身体,里面包裹着肉质膜,称为,贝壳就是由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双壳类动物在吸入和排出水的过程中,摄取水中的颗粒并排出的残渣,同时,利用与水流进行3、常见的软体动物有:,,,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为贝壳。

贝壳能随着,呈现年轮般的花纹。

4.软体动物很多成为的对象,牡蛎、扇贝、鲍等富含和多种,鲍、乌贼的壳和珍珠粉可以,螺壳和珍珠是很好的也有一些软体动物对人类有一定危害,如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

5、蝗虫的身体分为、和三部分。

感觉器官有一对,三个和一对,用于摄食。

蝗虫有三对足,善于;有两对翅膀,适于;体表有,用于呼吸;身体表面包着坚韧的,起2022-11-1710:59:22AM保护作用。

6、常见的节肢动物有:蝉、、蟹、等。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躯体、足和触角均使得它们的运动更加,活动范围更加,体表有既能内部结构,又能有效的防止三、课堂小展1、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昆虫有哪些?为什么它们是昆虫呢(昆虫纲的特征)?昆虫有:因为:2、节肢动物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四、本课小结1、判断(1)软体动物都生有贝壳。

()(2)节肢动物的附肢分节,身体不分节。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学目标:1.记住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能举例说明软体动物、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具有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说出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1.节肢动物的基本特征。

2.软体动物与节肢动物的形态结构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教学方法:示范引导法教学课时:1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二、问题引导探究新知(一)软体动物1.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分组实验——观察缢蛏的结构。

结合书上第12页图片,观察缢蛏的内部结构。

明确双壳类动物的结构及其功能。

提出问题:(1)贝壳的作用是什么?是如何形成的?(2)缢蛏靠什么结构运动?(3)缢蛏靠什么结构呼吸?(4)缢蛏如何获取食物?2.在观察双壳类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进一步观察教材第13页图515。

提出问题:(1)石鳖贝壳是什么形状?它靠什么运动?(2)蜗牛生活在什么环境中?贝壳是什么形状的?它靠什么运动?(3)乌贼生活在什么环境中?贝壳有什么特点?它是如何运动的?3.指导学生比较三种动物的相同点。

总结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一、软体动物1.实验:观察缢蛏的内部结构2.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3.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有益:养殖业——食用、药用、工艺品有害:疾病传播二、节肢动物1.昆虫的主要特征: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2.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3.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有益:食用、传粉、药用、科研、仿生有害:传播疾病教学反思:本节课无论是从知识的难度上还是内容的量上,相对来说比较大。

对于节肢动物的特征,教材的意图是将昆虫的特点融入节肢动物中,而在教学中采取了从节肢动物引出昆虫的特征的策略,然后又回归到节肢动物。

同时在教学中有效地利用了小组的合作和交流,学生们的积极性非常高,讨论激烈,表述到位,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导学案:3.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导学案:3.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年级:八年级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概述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2、概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重点:1、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难点: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预习案一、预习提纲1、软体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它们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二、预习自测题(自学检测)1、地球上的动物大约有万种,种类最多的是动物,有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总数的 %以上。

虽然昆虫有100万种以上,但是它不是第二大类群,第二大类群是动物,、、、、、和等是常见的软体动物。

2、缢蛏或河蚌的结构有、、、、和等部分,保护缢蛏柔软身体的坚硬构造是__________ ,它是由__________的分泌物形成的。

3、缢蛏的呼吸器官是,运动器官是。

4、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外面有,体外大多具有对身体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运动器官是。

5、节肢动物又分为昆虫纲动物、纲动物、纲动物和纲动物四个类群。

6、蝗虫的身体分为、和三部分;有对触角;对足,其中足发达,适于跳跃;对翅膀。

7、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气管里有丰富的,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仅仅气体进出身体的门户,不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8、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表面有坚韧的,身体和附肢都。

行课案【合作探究】1、缢蛏是如何获得食物的?2、水里的钉螺和陆地上的蜗牛的呼吸器都是鳃吗?1、下列动物( )是软体动物。

A .水螅B .涡虫C .蚯蚓D .石鳖 2、下列动物中,都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A .螃蟹、苍蝇B .蚯蚓、蜘蛛C .乌贼、金龟子D .钉螺、水蛭 3、河蚌、蜗牛、乌贼都属于软体动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A .身体柔软、有贝壳 B .身体柔软、有外套膜 C .身体由体节构成 D .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4、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A .体内有骨骼 B .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C .体外有外骨骼 D .足和触角分节 5、蝗虫的触角具有的作用是( )A .嗅觉和触角B .嗅觉和听觉C .视觉和味觉D .听觉和味觉 7.请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图,回答问题。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5单元 第1章 第3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5单元 第1章 第3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知道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和主要特征。

二、重点难点重点:1.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2.软体动物和人类的关系。

难点: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三、教学准备河蚌的浸制标本、各种软体动物的图片、自制课件四、引入新课教师猜谜:“没有手,没有脚,背着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缩到房里头。

”请同学们猜一下这是什么动物?对,是蜗牛。

那同学们知不知道蜗牛属于哪种动物啊?对,那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软体动物。

学生回答:蜗牛、软体动物。

趣味情景引入,设疑诱思,激发学生的兴趣。

五、探究新知一、认识常见的软体动物利用多媒体展示蜗牛、河蚌、石鳖、乌贼等几种常见软体动物的图片,并让学生进行识别,让学生想一想,这几种动物的形态、结构是否一样?教师进一步指出:这些动物尽管在形态、结构上存在着很大差异,但是它们都属于软体动物。

下面我们通过软体动物的代表——河蚌来了解软体动物的特点。

二、观察河蚌的内部结构取出河蚌的浸制标本,组织学生观察。

教师提出问题:1.贝壳的作用是什么?2.你所观察的动物是靠什么结构运动的?3.你所观察的动物是靠什么结构呼吸的?4.它是如何获取食物的?教师总结:(1)河蚌外面有两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质贝壳,因而称为双壳类。

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外套膜,贝壳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2)靠足缓慢运动。

(3)用鳃呼吸。

(4)在吸入和排出水的过程中摄取食物。

三、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通过观察图片和实物标本,引导学生总结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观看图片,注意观察几种动物的形态、结构。

学生分组观察河蚌标本,边观察边记录。

小组派代表总结观察结果。

学生讨论总结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提高学生的观察、总结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总结,让学生明白软体动物共有的特征,增强学生的总结能力。

四、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教材13页最后一段,总结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导学案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导学案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培养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常见的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2、难点(1)观察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形态结构。

(2)理解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三、学习过程(一)软体动物1、常见的软体动物(1)河蚌:生活在淡水中,贝壳由两片组成,靠斧足运动。

(2)蜗牛:生活在陆地,有螺旋形的贝壳,靠腹足运动。

(3)乌贼:生活在海洋中,贝壳退化,有腕足用于捕食和运动。

2、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3、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食用:很多软体动物是美味的食物,如牡蛎、扇贝等。

(2)药用:有些软体动物可以入药,如鲍的壳(石决明)、乌贼的壳(海螵蛸)等。

(3)观赏:一些贝壳制作的工艺品具有观赏价值。

(4)危害: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与血吸虫病的传播有关。

(二)节肢动物1、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 120 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数的 80%以上。

2、常见的节肢动物(1)昆虫类:如蝗虫、蜜蜂、蝴蝶等。

(2)甲壳类:如虾、蟹等。

(3)蛛形类:如蜘蛛、蝎子等。

(4)多足类:如蜈蚣、马陆等。

3、昆虫的主要特征(1)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2)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和一个口器。

(3)胸部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

4、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5、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食用:虾、蟹等是人们喜爱的美食。

(2)传粉:蜜蜂等昆虫能帮助植物传粉。

(3)药用:蝎、蜈蚣等可入药。

(4)科研:果蝇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动物。

(5)危害:有些节肢动物会传播疾病,如蚊、蝇等。

(三)观察与思考1、观察河蚌、蜗牛等软体动物,描述它们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5.1.3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导学案) 八年级上册生物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解析版)

5.1.3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导学案) 八年级上册生物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解析版)

5.1.3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适用年级:八年级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概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概述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通过观察学习,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重点)昆虫的特点。

(难点)第一部分:自主学习(一)观察缢蛏结构示意图完成图形填空,回答下列问题:①贝壳②外套膜③鳃④出水管⑤入水管⑥足1.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2.河蚌、扇贝、文蛤、缢蛏等是我们熟悉的软体动物。

它们的外面有两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质贝壳,因而称为双壳类。

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犹如外套一般的肉质膜,称为外套膜。

贝壳就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3.双壳类动物可以用足缓慢地运动,通过身体后端的入水管吸入水,水流经身体一些器官后,再通过出水管排出体外。

在吸入和排出水的过程中,摄取水中的食物颗粒并排出未消化的残渣,同时,利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4.除了双壳类动物,软体动物还有很多,如石鳖、蜗牛、乌贼。

它们的共同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5.中国是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养殖总量名列世界第一,其中贝类产量也位居世界首位。

牡蛎、扇贝、鲍等含有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且脂肪含量低。

鲍的壳(石决明)、乌贼的壳(海螵鞘)、珍珠粉可入药,螺壳和珍珠是很好的装饰品。

有些软体动物也对人类有一定危害,如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与血吸虫病的传播有关。

(二)注意观察蝗虫的特征,并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

1. 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数的80%以上。

2.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

3.蝗虫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

①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

感觉器官有一对触角(触觉和嗅觉),三个单眼(感觉明暗)和一对复眼;口器用于摄食。

②胸部是运动中心,有三对足,善于跳跃;有两对翅,适于飞行。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导学案(2013最近人教版)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导学案(2013最近人教版)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学习目标:1、掌握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了解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预习案】1、某些动物的身体非常柔软,因而称之为。

目前已被命名的软体动物有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大类群。

常见的有、、等。

2、节肢动物是的动物类群,目前已被命名的种类有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数的以上。

常见的有、、等。

3、昆虫基本特征包括:头部有一对,胸部有三对,一般有两对。

【学习案】一、软体动物(一)河蚌阅读教材12页“观察与思考”,以河蚌为例了解双贝类的软体动物结构特点,完成以下问题。

1、身体柔软,表面有肉质的膜,称为,它的分泌物形成;贝壳起柔软身体的作用。

2、运动:用缓缓运动;3、摄食和呼吸:通过和吸水和排出水,过程中摄取水中的食物颗粒并排出未消化的残渣,同时用呼吸。

(二)其它的软体动物阅读教材13页“图5-15”,了解其它的软体动物。

(三)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柔软,表面有,大多具有;运动器官为。

(四)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二、节肢动物(一)蝗虫的结构特征1、身体分部:身体分为、、三部分;2、分节:头部负责和;胸部是中心;腹部集中容纳;体表有,用于呼吸。

此外,身体表面包着有和作用的,因此昆虫在生长过程有现象。

(二)节肢动物的分类1、昆虫纲:蝴蝶、蜻蜓、瓢虫、蚊2、蛛形纲:蜘蛛、蝎3、甲壳纲:虾、蟹4、多足纲:蜈蚣、蚰蜒、马陆(三)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分节。

(四)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虾、蟹等为人类和其他海洋生物提供;2、蜜蜂等昆虫为开花植物;3、蝎、蜈蚣、蝉蜕可入,治疗疾病;4、果蝇是非常经典的材料;5、蚊、螨叮咬人,并传播。

拓展:在所有动物类群中,节肢动物种类和数量最多,想一想,这与它们的哪些特征有关?【反馈案】1、河蚌、蜗牛和乌贼共同具有的特点是()A.都有贝壳B.都有外套膜C.都用腹足运动D.都用腕足捕食2、河蚌的运动器官是()A.腹足B.腕足C.斧足D.纤毛3、能形成珍珠的结构是()A.贝壳B.外套膜C.珍珠层D.斧足4、河蚌是如何完成呼吸作用的()A.当水流经鳃时,水与鳃中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B.河蚌总有一部分身体露出水面,便于鳃在空气中进行气体交换C.河蚌肺中的毛细血管与水进行气体交换D.河蚌的肺需要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5、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共同特征是()A.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B.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且分部C.变态发育D.具有外骨骼6、蝗虫和虾的呼吸器官分别是()A.肺和鳃B.气管和皮肤C.气管和鳃D.皮肤和肺7、田螺、河蚌、蛞蝓等动物属于()A.环节动物B.腔肠动物C.软体动物D.节肢动物8、自然界中种类最多的动物类群是()A.原生动物B.腔肠动物C.软体动物D.节肢动物9、蜜蜂和()的亲缘关系最近A..蜘蛛B..蝎子C.马陆D.蚂蚁10、关于蝗虫的“气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关于蝗虫的“气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交换之处B.气体进出的窗口C.与听觉有关D.与生殖有关11、下图是蝗虫的外部形态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重点】: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学习难点】:1.各种节肢动物的结构特点
2.了解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过程】:
自学质疑:
阅读教材12——16页并观察縊蛏的内部结构和蝗虫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一、软体动物
某些动物的身体非常柔软,因而称之为。

目前已被命名的软体动物有
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大类群。

常见的有、、等(一)代表:縊蛏
阅读教材12页“观察与思考”,以縊蛏为例了解双贝类的软体动物结构特点,完成以下问题。

1、身体柔软,表面有肉质的膜,称为,它的分泌物形成;贝壳起柔
软身体的作用。

2、运动:用缓缓运动;
3、摄食和呼吸:通过和吸水和排出水,过程中摄取水中的食物
颗粒并排出未消化的残渣,同时用呼吸。

(二)其它的软体动物
阅读教材13页“图5-15”,了解其它的软体动物。

(三)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大多具有;运动器官为。

(四)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二、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是的动物类群,目前已被命名的种类有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数的以上。

常见的有、、等。

(一)蝗虫的结构特征
1、身体分部:身体分为、、三部分;
2、分节:头部负责和;胸部是中心;腹部集中容纳;体表有,
用于呼吸。

此外,体表有用于呼吸。

身体表面包着坚韧____起______和_____________作用,昆虫在生长过程有现象。

3、昆虫基本特征包括:头部有一对,胸部有三对,一般有两对。

(二)节肢动物的分类
1、昆虫纲:蝴蝶、蜻蜓、瓢虫、蚊
2、蛛形纲:蜘蛛、蝎
3、甲壳纲:虾、蟹
4、多足纲:蜈蚣、蚰蜒、马陆
(三)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分节。

(四)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虾、蟹等为人类和其他海洋生物提供;
2、蜜蜂等昆虫为开花植物;
3、蝎、蜈蚣、蝉蜕可入,治疗疾病;
4、果蝇是非常经典的材料;
5、蚊、螨叮咬人,并传播。

合作释疑:
在自己不理解的情况下,由组长带领讨论,交流解决疑难统一问题答案,准备展示本组学习成果。

展示评价:
根据老师的安排有序展示所学内容,其他小组认真听随时补充和点评。

拓展延伸:
1.在所有动物类群中,节肢动物种类和数量最多,想一想,这与它们的哪些特征有关?
2、下图是蝗虫的外部形态图。

据图回答:
(1)它的身体分为[ ] 、[ ] 、[ ] 。

(2)生活在绿草丛中的蝗虫,它的体色通常是色,这是一种_____
以适应环境。

(3)体表的外骨骼的作用有。

(4)蝗虫共有_ 对足,其中适于跳跃的是发达的[ ] 。

(5)蝗虫的翅共对,是它的器官
3、下图为河蚌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河蚌生活在江河、湖泊的水底,经常是________端插入泥沙中行走。

(2)河蚌的运动器官是[]_____________。

(3)贝壳是图中的[],它的最内层是____________由图中[]的分泌物形成。

总结反思
学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或还有什么疑问?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在下面:。

本节课在学习兴趣,学习状态方面,你给自己的评价等级是4)河蚌的呼吸器官是图中[]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