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2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讲学稿 新人教版

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灿烂的中华文化(讲学稿)懂得自古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中华文化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我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对推动世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中华文化饱受磨难、历久弥新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中华民族的、和之中;独具特色的,浩如烟海的,名扬世间的,异彩纷呈的,充满智慧的,完备深刻的等,共同组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她是世间文化大花园中的一朵璀璨的。
作为传统道德的精华,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的品质。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2006年·某某市)2005年11月11日,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正式揭开面纱,五个可爱的“福娃”成为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色彩与灵感来源于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
“福娃”体现了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B.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C.我国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办好2008年奥运会D.中国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2.(2006年·某某省)2006年1月27日至29日,总书记陕北老区人民共度新春时强调指出,在这块土地孕育形成的——,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 )A.某某精神 B.长征精神 C.井冈山精神 D.载人航天精神3.(2006年·某某市)继中法成功互办文化年后,“意大利文化年”、“俄罗斯年”相继在我国开幕:此外,西班牙、德国、希腊等国也已提出要与我国举办文化年;进行中外文化交流 ( )①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②表明文化没有国界之分,没有民族差异③是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④有利于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 (2006年·某某市)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在他们身上有没有优秀的民族精神,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千秋伟业的大事。
必备的初三政治第5课知识点: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二单元)

必备的初三政治第5课知识点: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二单元)
学好知识就需要平时的积累。
知识积累越多,掌握越熟练,编辑了必备的初三政治第5课知识点: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二单元),欢迎参考!
1、中华文化得以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是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2、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3、中华文化的地位: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中华文化的构成: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道德伦理等等。
4、中华文化的作用、影响: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这个的发展道路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中华传统美德的品质: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6、中华美德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7、列举蕴含中华传统美德的典故:苏武牧羊、负荆请罪、孔融让梨、程门立雪、徙木为信
8、列举几例富有代表性的中华文化:京剧、武术、故宫、旗袍、饺子
9、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10、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11、民族精神的含义、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12.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1)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2)一个民族要生存。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练习题2 试题

轧东卡州北占业市传业学校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单项选择题〔请选出各题中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礼记>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这句格言说明〔〕A.中华民族富有创新的文化传统B.不创新,中华文化就会失去生命力C.创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在组成局部D.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2.“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句诗表达了〔〕A.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 B.爱国主义精神C.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D.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3.申奥成功当晚,无数的国旗把长安街映得通红,无数的人纵情高呼:“中国万岁!〞这集中表达了〔〕A.申奥成功对中国的意义重大 B.人们冲动万分C.中华民族大有希望 D.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精神力量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团结统一 B.勤劳勇敢 C.爱国主义 D.自力更生5.“定于一〞、“尚同一〞、“一天下〞格言,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A.爱好和平 B.求同存异 C.诲人不倦 D.团结统一6.中华文化的根本特点是〔〕A.开拓创新 B.具有强大的生命力C.蕴涵传统美德 D.源远流长、博大精深7.中华文化的精髓是〔〕A.爱国主义精神 B.民族精神C.高尚的民族品格 D.“和为贵〞的精神8.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华文化正日益走向世界。
这说明〔〕A.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生命力 B.传统道德具有巨大的力量C.中华文化是我们的根 D.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弘扬民族文化9.以下中华传统美德格言中表达老实这一传统美德的是〔〕A.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B.行己有耻C.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D.改正不吝10.民族精神〔〕①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表达②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开展的精神支柱③其核心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HY④是民族文化的全部内容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11.中华文化的力量〔〕A.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B.集中表达在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上C.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D.集中表达在民族团结方面12.灿烂的中华文化〔〕A.是由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B.主要是由汉族创造的C.主要是由少数民族创造的 D.主要表达在长城、故宫等物质文化上13.以下是一些有关中华文化的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有〔〕A.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B.中华文化是支撑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的力量之源C.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华文化富有创新的活力D.中华文化缺乏创新的活力14.以下表达爱国情操的名言是〔〕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B.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C.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5.如今很多国家都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汉语热〞源自中华文化散发的独特魅力。
九年级政治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政治第五《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知识点汇总21灿烂的中华文化p66-691、如何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p66-68(1)、产生: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民族人民相互团结,相互学习,永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来的中华文化。
(2)、构成:①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②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③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④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⑤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⑥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3)、发展: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
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
(4)、影响:①、文化的力量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③、中华文化不仅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特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2、中华传统美德有哪些?传统美德有何作用?应该如何发展?P69(1)、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慨,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等方面。
(2)、作用:中华传统美德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地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3)、发展与继承:生生不息,历久弥新,传承下去,青少年任重道远。
2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p70—731、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p70—71(1)、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2)、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课堂笔记及背书提纲 新人教版

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一节灿烂的中华文化第一目中华文化博大精深1、中华民族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P64-12、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 P65-13、中华文化内容及表现(6类)P65-24、中华文化的地位 P66-1-15、中华文化的影响 P66-1-3(1)国内影响(2)国际影响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3、中华文化的内容及构成?(6类)6、中华文化的影响?(1)国内影响:影响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中国发展道路(2)国际影响: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1)中国:针灸、春节、昆曲、京剧、古琴艺术、农历二十四节气、清明节、格萨尔(民间文学)(2)广西:桂剧、壮锦、采茶戏、刘三姐歌谣、壮族歌圩8、列举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必须抄写并背诵)(1)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安阳殷墟、故宫、周口店遗址、孔庙、拉萨布达拉宫(2)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江西三清山风景名胜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3)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泰山、黄山、武夷山、峨眉山—乐山大佛(1)有利于我们更加珍重民族的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2)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传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扩大我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加强中外文化的交融(3)使世界文化百花园多姿多彩,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1)要坚持批判继承的原则,批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2)继承、发展和弘扬其积极方面;(3)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经过消化、吸收和创新,赋予中国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1)增强对我国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珍惜学习优秀民族文化的机会,说好普通话,写好中国字,做中华文化的践行者。
(2)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积极向来我国观光旅游的外国游客大力宣传我们中华文化,做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和文化交流的小使者。
九年级政治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学习要求1、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提高文化认同感.2、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二.基本问题预习提纲1、中华文化的绵延不绝、源远流长的原因2、中华文化的构成、特点、地位、影响、精髓分别是什么?3、中华传统美德的表现和品质4、关于民族文化的精髓:民族精神(1)什么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民族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得到丰富和发展(2)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3)如何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什么?)第一框练习一、判断。
1、中华文化是汉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的。
( B )2、我们要全面继承中华传统道德。
( B )3、传统美德在各个时代的表现一样。
( B )4、中华文化是优秀的,促进了世界文化的进步,将取代世界文化。
( B )5、中华文化总的特点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 A )二、选择1、从“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纪念标志”和“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 D )①丰富多彩、光辉灿烂②回荡着中华儿女自豪的声音③如同悠久的历史长河源远流长④是世界性的文化中一朵璀璨的奇葩A.①B.①③C.①④D.①②③④2、“负荆请罪”的寓意是( A )A.知错必改、君子坦荡荡的宽广胸怀B.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C.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D.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3、从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公安局长任长霞,亲民爱民、嫉恶如仇、爱憎分明;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雷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从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说明(D )①中华民族冲突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②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中华民族的冲突美德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③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具有深刻的影响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薪火相传A.①B.②③C.①④D.①②③④4、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灿烂文明的古国,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
冀教版九年级政治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2_7951

相爱的两个人去世之后,会开出色彩、大小完全相同的两朵花,就连花瓣的数量也正好相等,人们用虫金草的藤将他们缠绕起来,安葬在朝向太阳那一面的山坡上,那天晚上 即使不是月盈之夜,月亮也会变得又大又圆,这种景象我在别处从未见过,所以印象深刻。前几日我再次翻阅《东乡旧闻录》的时候,发现一条记载,提到某一年曾经出现过三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次月圆之夜,这表明那一年有三十对相爱的男女同时去世了。。 洗 车 机 h t t p s : / / w w w . x i l u n j i c j . c o m / 。
九年级政治教案《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说课稿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说课稿教材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族人民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教材以真实的案例开篇引领学生去思考、感悟;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
教材选取了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的开发和建设引领学生认识民族自治地方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教材介绍了我国在少数名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以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以增强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本课的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要求学生增强民族团结的意识,自觉维护我国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族人民的风俗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能力方面,要求学生提高与其他民族同学交往的能力;知识方面,要求学生明确我国各族人民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知道全国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是国家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的重要原因,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内涵、形成原因、地位,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大作用。
学情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个概念初三学生是比较生疏的,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民族区域自治离我们生活很遥远,虽然对于一些基础知识如: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等了解的很多,但是要做到更好的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提高文化的认同感,并且做到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与各民族有好往来,必须对民族关系、民族政策进一步了解,从而认识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更好的维护民族团结。
教学思路设计本节课遵循“以活动带动学生学习”的思路,把活动作为实现教学目标和连接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载体,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把握知识,形成能力,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为此,本课共设计了五个活动:活动一:听歌悟理。
让学生听《爱我中华》,思考两个问题:你从歌中获取了哪些信息,获得了什么感悟?学生得出了“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各族人民之间平等、团结,和谐相处”等结论,对于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之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之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知识点一:我们的中华文化1.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1)汉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罕有。
3.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还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汉字传载、史学典籍存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2)包容性:①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②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4. 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密切相关。
(2)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3)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中华文化在继续更加壮丽的篇章。
5.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第6、7、8点组合)6. 中华文化的独特性:(1)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
(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2)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①地位: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②特点: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行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九年级政治教案)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知识点归纳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知识点归纳九年级政治教案一、中华文化的特征(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穿越历史长河,世代相传,绵延不断。
重要见证:汉字和史书典籍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②文字的发明使得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③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民族文化异彩纷呈——表现为“三性”①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A、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B、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②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原因:A、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B、不同区域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有保持着各自的特色③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A中华文化的构成中体现了多种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B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C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铸就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D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1)包容性的含义:即求同有异和兼收并蓄。
①所谓“求同有异”就是能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与其他民族文化和谐相处。
②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2)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3)包容性的意义: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案2新人教版

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以及意义(2)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3)明确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2、能力目标(1)能够从古典史籍、历史史实和现实生活中,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伟大作用。
体会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2)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能力。
使学生明确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懂得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使之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二、教学分析及设计思想1、教材分析通过学习了解必须在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从而自觉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因此青少年理解中华民族精神内涵和要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本课的落脚点,也是本课思想教育的落脚点2、学情分析从思想方面来说,学生面对的文化,有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各种文化相激荡,一些中学生对中国文化、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有所减弱,而对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盲目认同,一些中学生中也存在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了解传统美德并结合新时代特点加以弘扬。
如果不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民族精神的伟大作用,就会导致一些学生盲目迷信外国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所以,本课具有现实教育意义。
3、教育理念:体验性学习是新课程的重要教学理念,《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实践也只有通过自身的实践才能内化。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五课第一节灿烂的中华文化第一步:温故知新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是什么?2、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是什么?(答: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要实现文明,就要了解灿烂的中华文明和民族精神,所以我们该学第几课了?(实际是导入)第二步:明确目标我们这节课学习第一节《灿烂的中华文化》,猜猜:这节课我们将会学到什么知识?(设疑,引起学生注意)1、通过学习,我们将懂得自古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2、通过学习,我们将知道中华文化对我国发展和世界文化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3、通过学习,我们将从中华民族的历史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4、通过学习,我们的学习能力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5、通过学习,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将得到进一步增强,激发我们学习、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激情。
第三步:自主学习为了实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请带着以下问题看教材第66页到第69页,思考,勾画。
1、说说中华文化的来源。
2、中华文化的内涵有哪些?3、中华文化延绵不绝、历久弥新。
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
谈谈你对此有什么感受?4、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5、中华文化对我国发展和世界文化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什么?6、讲一讲苏武牧羊、负荆请罪、徙木为信的故事。
说说期中所包含的传统美德,再说一说这些传统美德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影响?7、我们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在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同时,形成了哪些传统美德?8、完成教材第69页的连线题。
9、南京路上好八连新旧三件宝的事例说明中华传统美德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第四步:合作探究1、展开讨论。
2、自己弄不懂的问题问问别的同学。
第五步:导学释疑根据情况讲解,重点强调中华文化的内涵和所形成的中华传统美德。
重点记住:中华文化的特点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九年级政治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国文化;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过程与方法:具有把握中华文化基本特点的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看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提升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在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体会中华文化的构成与魅力。
教学难点:感受民族文化的力量及我们对待民族文化的态度。
三、教学过程设计教后记:中华文化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以奥运会开幕式为导课,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通过学生的参与和欣赏,让每一个学生对中华文化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以及教材内容的特点,同时为了体现新课标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位一体的要求,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了解民族精神对于我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作用。
明确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能力目标(1)能够从古典史籍、历史史实和现实生活中,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伟大作用。
体会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2)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重大作用。
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大作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这是由它在本节课的地位决定的。
只有深刻理解民族精神在我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所起的支撑性作用,才能体会到中华民族精神对于现代化建设中的国家的重大现实意义,才能激励青年一代肩负使命,传承民族精神,其历史和现实意义决定其成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同时,由于“民族精神的作用”这一问题的理论性强,距离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与现实生活水平较远,使其又成为本节课的难点内容。
九年级政治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2

活动二: 温习并深情地朗读戴望舒《我用 残损的手掌》这首诗,感悟蕴含在其中的爱 国主义情感.
描绘了“九·一八”以后,中华儿女 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捍卫祖国大好 河山的历史画卷。 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热爱的强烈的爱国 主义情感,也歌颂了为争取民族独立 不惜牺牲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
1、民族精神 生生不息
坚守自己的岗位,奋力并搏的工人,是中国的脊梁; 千千万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父老乡亲们,是中国 的脊梁………。
1、民族精神 生生不息
(1)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 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民族品格,坚 定的民族志向,远大的民族理想,才能 有巨大的凝聚力,才能成就伟业,才能 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 (4)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 2、民族精神我传承(为什么,怎么样?)
• (1)每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 民族精神
• (2)新时期民族精神的内容及发展
• (3)青少年要勇于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 者和建设者
; 炒股配资 https:/// 炒股配资 ;
六部分化圣丹王莽摆手笑道:"铭风师弟你客气了,这些都是你自己の造化,到了那个境界了,就是不用咱点拨你也早晚会步入准圣境の.更新最快最稳定)特么对于1�叁玖;51書咱只有壹句话,更新速度领先其他站n倍,广告少""师兄你可能觉得没什么,但当时老弟咱可是在宗王巅峰卡了近百年了,要不 是师兄你点拨咱,可能咱真の没有坚持下去の信心了.总之,师兄の恩情,咱徐铭风绝对不会忘了の."徐铭风又表示敬意,仰头灌下了壹大碗酒.王莽眼中闪过壹道异彩,并没有让这徐铭风发现,然后问道:"铭风师弟是不是有什么事?""什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2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学案无答案新人

第二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及其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三、学习过程:自学步骤:(一)阅读教材第68—71页,梳理以下知识点:1.民族精神是()的精髓。
2.中华民族形成了以()为核心的()、()、()、()的伟大民族精神。
3.中华民族历经无数考验,从没有屈服,就是因为()。
4.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精神、()精神等;(2)新中国成立后所形成的()精神、()精神、()精神、()精神等;(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等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内涵。
5.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民族精神是民族的()。
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
(二)读记知识点5分钟左右(力争当堂完成),小组互查。
(三)问题解疑:1、伟大的民族精神指的是什么?2、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3、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4、青少年学生该如何弘扬民族精神?四、板书设计:五、练习巩固:(一)单项选择题(请选出各题中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句诗体现了()A.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 B.爱国主义精神C.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D.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2.北京申奥成功当晚,无数的国旗把长安街映得通红,无数的人纵情高呼:“中国万岁!”这集中体现了()A.申奥成功对中国的意义重大 B.人们激动万分C.中华民族大有希望 D.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精神力量3.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团结统一 B.勤劳勇敢 C.爱国主义 D.自力更生4.“定于一”“尚同一”“一天下”等格言,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A.爱好和平 B.求同存异 C.诲人不倦 D.团结统一5.中华文化的精髓是()A.爱国主义精神 B.民族精神C.高尚的民族品格 D.“和为贵”的精神6.民族精神()①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②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③其核心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④是民族文化的全部内容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7.中华民族精神()①是我们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②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③是我们民族继往开来的不竭力量之源④具有与时俱进品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二)非选择题1.中宣部、教育部决定,从2004年开始,将每年9月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并要求各地将这一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课堂笔记及背书提纲 新人教版

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一节灿烂的中华文化第一目中华文化博大精深1、中华民族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P64-12、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 P65-13、中华文化内容及表现(6类)P65-24、中华文化的地位 P66-1-15、中华文化的影响 P66-1-3(1)国内影响(2)国际影响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3、中华文化的内容及构成?(6类)6、中华文化的影响?(1)国内影响:影响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中国发展道路(2)国际影响: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1)中国:针灸、春节、昆曲、京剧、古琴艺术、农历二十四节气、清明节、格萨尔(民间文学)(2)广西:桂剧、壮锦、采茶戏、刘三姐歌谣、壮族歌圩8、列举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必须抄写并背诵)(1)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安阳殷墟、故宫、周口店遗址、孔庙、拉萨布达拉宫(2)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江西三清山风景名胜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3)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泰山、黄山、武夷山、峨眉山—乐山大佛(1)有利于我们更加珍重民族的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2)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传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扩大我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加强中外文化的交融(3)使世界文化百花园多姿多彩,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1)要坚持批判继承的原则,批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2)继承、发展和弘扬其积极方面;(3)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经过消化、吸收和创新,赋予中国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1)增强对我国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珍惜学习优秀民族文化的机会,说好普通话,写好中国字,做中华文化的践行者。
(2)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积极向来我国观光旅游的外国游客大力宣传我们中华文化,做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和文化交流的小使者。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2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课件新人教版

民族精神 生生不息 1.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民族文化 (1)民族精神是 的精髓。 生命肌体 (2)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 中不可分割的重要 组成部分。 (3)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 不竭力量之源 战胜强敌与困难的 。 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爱国主义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 为核心 勤劳勇敢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的 、 、 、 自强不息 的伟大民族精神。
(3)要正确面对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我们 既不能因为它带来机遇而丧失警惕,更不能因为它带来挑战而畏缩 不前。任何时候的民族精神都不是从温室里培养出来的,而是在风 雨中经受磨炼而不断发展的。只有大胆地吸收其他民族的优良文 化成果,吸取其他民族的长处,中华民族精神才能不断发扬光大。
3.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1)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各族人民进行 革命 建设 和 改革 的各个历史时期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 (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更加丰富,民族精神在保持 优秀传统 的同时更具 现代气息 和 时代风貌 。 核心笔记
女排精神是中国女排的历史遗产,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夺得 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女排精神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无私奉献 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精神,自强不息精神。女排精神很好 地诠释了“为国争光、无私奉献、团结友好、坚强拼搏”的中华体 育精神。女排精神曾被运动员们视为刻苦奋斗的标杆和座右铭,鼓 舞着他们的士气和热情。更关键的是,它不仅成为体育领域的品牌 意志,更被强烈地升华为民族面貌的代名词,演化成指代社会文化 的一种符号。它一直与女排的得失、沉浮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成为 评价中国女排的最难以割舍的标准。
5.(1)为什么这些中国学生的行为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2)当雄壮的国歌奏响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说一说当时的感受。 参考答案: (1)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和 荣誉,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值得钦佩。 (2)示例:维护祖国的尊严、荣誉和利益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我 们有责任维护祖国的尊严、荣誉和利益;想到了祖国曾经遭受的苦 难,促使自己更加发奋努力;想到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成就,感到万 分的骄傲和自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称 谓 代表人物
主要成就
思想家
艺术家
文学家
……
睛横窜过来。紧跟着Y.突奇兹助理也猛耍着兵器像柳丝般的怪影一样向蘑菇王子横窜过来蘑菇王子忽然把犹如擎天玉柱一样的长腿摆了摆,只见八道 深深的美如杏仁般的彩雾,突然从灵敏机警、闪着荧光的薄耳朵中飞出,随着一声低沉古怪的轰响,湖青色的大地开始抖动摇晃起来,一种怪怪的狼舞 檀馨味在痴呆的空气中萦绕。接着青春四射的幼狮肩膀怪异蜕变扭曲起来……青春光洁的手掌窜出暗橙色的丝丝疑烟……年轻强健的长腿露出深白色的 缕缕仙寒!紧接着海蓝色星光牛仔服骤然跳出骷紫三丽色的门帘飞哼味……行走如飞的闪黑色梦幻海天靴窜出星光桑窜远喊声和呱呜声……十分漂亮的 葱绿色领结时浓时淡透出天使淡跳般的飘动……最后甩起俊朗英武的脖子一闪,突然从里面滚出一道鬼光,他抓住鬼光傲慢地一摇,一套金灿灿、怪兮 兮的兵器∈追云赶天鞭←便显露出来,只见这个这件奇物儿,一边收缩,一边发出“唰唰”的神响……忽然间蘑菇王子旋风般地摇起充满活力、青春四 射的幼狮肩膀,只见他潇洒飘逸的、像勇士一样的海蓝色星光牛仔服中,变态地跳出九团耍舞着∈万变飞影森林掌←的烟花状的陀螺,随着蘑菇王子的 摇动,烟花状的陀螺像钢筋一样在双肩上经典地开发出阵阵光塔……紧接着蘑菇王子又搞了个曲身颤动哼路标的怪异把戏,,只见他镶嵌着无数奇宝的 瓜皮滑板中,突然弹出九组旋舞着∈万变飞影森林掌←的河滩土眉豹状的钉子,随着蘑菇王子的颤动,河滩土眉豹状的钉子像小路一样,朝着Y.突奇 兹助理普通的深蓝色光盘似的眼睛横窜过去。紧跟着蘑菇王子也猛耍着兵器像柳丝般的怪影一样向Y.突奇兹助理横窜过去随着两条怪异光影的瞬间碰 撞,半空顿时出现一道钢灰色的闪光,地面变成了天蓝色、景物变成了纯黄色、天空变成了中灰色、四周发出了原始的巨响……蘑菇王子深邃快乐、充 满智慧的黑亮眼睛受到震颤,但精神感觉很爽!再看Y.突奇兹助理酷似猩猩模样的脚,此时正惨碎成黑熊样的鲜红色飞光,全速射向远方,Y.突奇 兹助理暴啸着加速地跳出界外,疾速将酷似猩猩模样的脚复原,但已无力再战,只好落荒而逃。娜哥瓜乌保镖猛然深红色水母造型的猴鬼弥散鞋闪眼间 流出浓褐爽影色的乳现月光味……尖细的乳白色名片款式的戒指透出风景林耍凸鸣声和哼嗷声……精悍的碳黑色肥肠般的面罩忽亮忽暗穿出驴怪萎现般 的飘忽!接着耍了一套,窜马拖布翻三千二百四十度外加鹰哼野猪旋十九周半的招数,接着又玩了一个,妖体马飞凌空翻七百二十度外加呆转九百周的 震撼招式。紧接着深红色水母造型的猴鬼弥散鞋闪眼间流出浓褐爽影色的乳现月光味……尖细
2、鲁迅说“…,就是中国的脊梁”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二、民族精神之我见 你知道新时代新形势下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吗?
三、民族精神我传承 ——我的理想我的选择
小组讨论:
作为青年学生,你们准备如何传承民族精神?
有一则新闻说:当亚运会在日本广岛结束的时候,六 万人的会场上竟没有一张废纸,全世界的报纸都登文 惊叹:“可怕的日本民族!”就因为没有一张废纸。
二、追踪溯源
5000年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像一条历史长河, 从远古流到现在,从现在流到未来,刻印着中华文明 独特的文化记忆。
你能选择一些能代表中华文化的事物,说说它们的 现在和过去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合作探究:为什么这些事物经过了岁月的冲洗,发生 了很多变化,却依然能流传?
三、名人大搜索——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人物
二、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在紧急危险关头,基层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心系百姓,舍小家顾 大家,入危房,救群众……是强烈责任感的体现。除了党员,我 们中国青年志愿者的行动也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中学生的社 会责任感应该体现在哪里呢?
任长霞,登封市公安局局长,2004年4月15日因公去世。她 身上集刑警的威严和女性的温柔于一身。她任公安局局长之初, 果断地 整顿队伍、严肃警风,又集中全部精力破大案、破积案, 打响了一场又一场攻坚战。她关心妇女、儿童,为最大限度地 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组织开通了“110”反家庭暴力服 务台、设立了妇女维权示范中队;……
历史的车轮带我们滚滚驶入新世纪,我们依然难以忘 怀那些对中华民族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先烈们。鲁迅说: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 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提问: 1、你能踏寻先烈走过的足迹,说说那些对中华民族做出 过巨大贡献的先烈和他们光辉的事迹吗?
爆粉 云控爆 粉 http://yunkongkh / hz 62 群控
合作园地:
杨振宁
杨丽萍
张艺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小组合作 ——传统美德知多少?
你们能说出哪些与“传统美德”有关的成语或故事? 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所蕴涵的传统美德对我们今天的生 活有什么影响?
(第二课时)
一、民族魂——踏寻先烈足迹
三、愿意为国家为人民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那些为国家为民族奉献的人,他们在为国家人民无私奉献的同 时,个人也达到了人生事业的颠峰,实现了个人的光辉前途。
三、民族精神我传承 小组讨论: ——我的理想我的选择
作为青年学生,你们准备如何传承民族精神?
一、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与行为 二、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三、愿意为国家为人民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四、……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教 学 活 动 设 计(第一课时)
一、中华文化大盘点
2002年12月3日,在蒙特卡洛世界博览会申办现场, 中国代表团向与会人员介绍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赢得 了人们热烈的掌声,也迎来了“2010年世界博览会将在 上海举行”的好消息。
如果你们是此次出访蒙特卡洛的中国代表,在介绍 中华文化时你们最想说什么?
一、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与行为 由此可见,一个民族的崛起、兴盛与国民素质有着密 切的联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含义就在此。
台风“麦莎”来临之前,台州市黄岩区北洋镇干部袁吉良一直 抽不出时间回家看看病危的父亲。家里催过几次,他都回答: “等我忙完就回来。”5日晚,他一直与村干部一起,在风雨 中挨家挨户排查转移群众。21时多,手机又响了,是家里来的: “吉良,父亲已走了,你就忙你的事吧,不用回家了。” 对着手机,袁吉良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哽咽着说:“我…… 我还在忙,等忙完,我……我就回家。”随后,擦干了眼角的 热泪,一把拉起村干部的手,趟着急流,朝另一户急需转移的 人家深一脚浅一脚地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