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痰汤的神奇功效与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涤痰汤的神奇功效与作用
涤痰汤
一、古方简介
【来源】《奇效良方》。
【组成】制南星12g,制半夏12g,炒枳实10g,茯苓10g,橘红7.5g,石菖蒲5g,人参5g,竹茹3.5g,甘草2.5g,生姜5片。
【功效】涤痰开窍。
【主治】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
二、临床新用
内科疾病
1.散发性脑炎
【案例】某男,32岁。
因头痛,剧烈呕吐,继而嗜睡,精神动作异常,胡言乱语,渐至昏迷,二便失禁2日人院。
检查:体温38.2℃,脉搏、心率、血压正常,神志不清,右鼻唇沟微变浅,颈稍硬,右上、下肢肌力Ⅳ级,腹壁反射消失,右提睾反射减弱,双膝反射减弱克氏征阴性,布氏征弱阳性,双巴氏征阳性。
血:白细胞10.5x10'/L,中性粒细胞占93%,淋巴细胞占7%。
脑脊液无色透明,压力120滴/分,蛋白质定性试验(+),细胞数16x10'/L,葡萄糖>2.8mmol/L,氯化物173.6mmol/L。
1周后查脑电图,为异常改变,出现散在短至中程低波幅的活动,间有少量高波幅6波,以左颞及中央区明显。
诊为散发性脑炎,西药用抗感染、抗病毒、激素、脱水剂等治疗,症状未减轻,仍呈昏迷状态,于是加中药治疗。
诊见:小便失禁,大便数日未解,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数。
证属温热病热毒炽盛,痰热内闭,经络阻塞,治拟先涤痰开窍,泻热通络。
涤痰汤加减,处方:陈皮6g,法半夏、大黄(后下)、胆南星各10g,枳实、石菖蒲、竹茹各12g,钩藤20g,黄连9g,4剂,每日煎汁鼻饲1剂。
并服至宝丹,每次1支,日2次。
二诊:热退,排稀便2次,神志较清,舌红,苔薄黄,脉弦滑数。
证属阳明腑实已除,痰热未清,宗上方去大黄、枳实,加郁金12g,黄芩10g,继续清热除痰开窍。
7剂后神清,能简单对话,已无
遗尿,右上、下肢肌力如前,舌淡红,边有瘀点,苔薄黄干,脉弱细数。
此为痰、热、瘀闭阻经络,气阴两伤。
遂以调养气阴之品,续祛痰、泄热、祛瘀法,调理半月,诸症消失,脑脊液、脑电图复查大致正常,步行出院[卢桂梅.急症从痰论治.新中医.1992,(8):37]。
【按语】散发性脑炎多属中医温病范畴,病起急骤,病情凶险,多为温热毒盛,热灼痰凝,热极生风,气血郁滞,痰热夹风上扰清阳,内闭心窍,经络瘀阻之实证,如能及时清热化痰,熄风开窍,祛瘀通络,则可化险为夷。
2.原发性癫痫
【案例】某男,21岁。
癫痫反复发作12年,常因劳倦或精神刺激而诱发。
近日来发作频繁,甚则数次。
发病前自感头晕、头痛,胸闷心慌,而后突然昏倒,且有惊叫,两目上视,口角流涎,喉间痰鸣,牙关紧咬,肢体僵直,持续3~5分钟。
诊见:反应迟钝,面色泛白。
舌胖,苔白,脉沉而弦滑。
此乃气机郁结,痰瘀聚生,随火气上升,蒙闭心窍而成。
治以祛瘀豁痰开窍,佐泄肝胆。
方用涤痰汤加减,处方:法半夏12g,茯苓、丹参各15g,陈皮、南星、枳实、制白附子、生姜各10g,石菖蒲、龙胆草、柴胡各6g,生麦芽20g,郁金、甘草各5g。
6剂,水煎服。
二诊:药后,20日来复发1次,醒后比以往轻松,但自觉火气上逆。
于前方去生姜,加竹茹10g,嘱服6剂,药后症情顿除,心情舒畅。
于上方出人加减,适佐调养心肾之品,共服80剂,一切恢复正常,恢复工作[王漱子.涤痰汤加减治疗杂病的体会.湖南中医杂志.1985;(4):17]。
重【按语】本病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由惊恐或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气血不足,劳累过度,伤及肝脾心肾,产生痰湿瘀结,痰涎随肝火倏忽上升,致使心窍被蒙,心包经脉阻闭,呈神志暂时性失调之症。
故用本方加减治疗而效捷。
3.精神失常
【案例】某女,14岁。
患者精神错乱,情志反常已半月,经治疗未见好转。
患者平日爱听稀罕奇异故事,但至每晚自感如临其境而害怕,月前始白天亦有恐惧感。
近2周来,症情加重,惊恐而栗,语无伦次,夜寐不熟,伴吐痰涎,饮食不能自摄。
诊见:面色暗滞,目光
凝视,表情淡漠,舌质见胖,舌边色泽瘀蓝,舌苔白厚,脉沉而弦滑。
证属肝虚胆怯,疏泄失调,气机郁滞,痰瘀由生,扰乱神明。
治以涤痰宣窍,解郁安神。
方用涤痰汤加减,处方:法半夏、茯苓、丹参、生麦芽各15g,陈皮、枳实、竹茹、南星各10g,石菖蒲、郁金、琥珀各6g,薄荷、甘草各5g。
5剂,日服1剂。
二诊:服药后,症情好转,睡眠欠熟,行止趋于和调,余症尚存。
于前方中去薄荷、麦芽,加佩兰10g,川贝母6g,12剂后精神情志均复正常,惟感嗜睡,此乃邪去正气待复之机。
治以益气养神为主,处以二陈汤合养心汤加减,服10剂,辅以营养调理善后。
追访,一直未发[王漱子.涤痰汤加减治疗杂病的体会.湖南中医杂志.1985;(4):17]。
【按语】本病是由情志不遂,气郁生痰,痰迷心窍,或因惊恐,神不守舍所致。
故治以涤痰汤加减,以达涤痰化浊,醒脑开窍之功。
虑其气血郁紊,神失所依,故加丹参、郁金以疏郁滞;琥珀、生麦芽以定心神。
诸药合用,收效甚捷。
4.一氧化碳中毒性精神病
【案例】某男,41岁,职工。
患者于2个月前因一氧化碳中毒致昏迷,经医院救治苏醒,尔后精神恍惚,时有谵妄,继以西药调治,症情有所好转,但不稳定。
诊见:患者意识不聪,语言杂乱,时或行止冲动,躁扰不宁,伴见头痛欲呕,痰涎上逆,口干饮少,食纳不能自摄,二便失调。
舌边有紫点,苔白厚,脉弦滑。
本症因煤气中毒引起,浊邪害清,气机受阻,痰湿血瘀壅塞清窍而成。
治以涤痰去瘀,开窍安神。
方选涤痰汤加减,处方:法半夏15g,茯苓、佩兰各12g,陈皮、胆南星、竹茹、枳实、当归、赤芍各10g,生麦芽20g,白豆蔻5g,石菖蒲、甘草各6g,日1剂,5剂。
二诊:症情有明显好转,情志较舒畅,但时而仍感急躁激动。
以原方去归、芍,加柴胡6g,薄荷5g,服6剂。
嗣后继接前方调整,并辅果菜营养调理而愈[王漱子.涤痰汤加减治疗杂病的体会.湖南中医杂志.1985;(4):17]。
【按语】本症系吸入煤气中毒,使动脉血含氧量减少,而发生缺氧,导致严重的精神障碍及神志症状。
中医学古籍无此病名,但对因吸入毒气而致之病证却不乏其论。
清代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中说: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本例属杂气吸入,刺激和扰乱神明之府,使气机受阻,造成痰水血瘀滞塞清窍,即浊邪害清,影响了脑及血流的正常吐故纳新。
治用本方加减以涤痰运秽、清热安神,加佩兰、白豆蔻以芳香化浊,当归、赤芍以活血去瘀,因而达到了治愈的目的。
5.狂犬病后遗症
【案例】某男,23岁,职工。
患者被犬咬伤,当时已按狂犬伤作预防注射处理,未见异常。
同年5月上旬突发高热,经对症治疗热退,且无其他反应,至同年8月,出现中毒性神经症状,表现昏迷,狂妄,恐水,怕风,惊惕,幻觉,即送省级医院住院治疗,症状消失出院。
次年8月其症复发,神情恐惧,时或昏不知人,或烦躁易怒,二便有时失禁等,经治疗有好转。
诊见:反应迟钝,有幻觉感,记忆力差,唾涎沫,食纳差,二便不调,舌质粗,苔白,脉沉弦。
脉症分析,诊为狂犬病后遗症,治以涤痰逐瘀,醒脑清神。
方用涤痰汤加减,处方:法半夏、丹参各15g,茯苓、当归各12g,陈皮、胆南星、竹茹、枳实、丹皮各10g,石菖蒲、桃仁各6g,西党参16g,碧玉散20g,日1剂,6剂。
二诊:药后,症情有明显好转。
按原方加白芍10g,再进5剂,症状十除其八。
于前方去桃仁、丹皮,加酸枣仁、杜仲各10g,又进10剂,诸症消失,随访一切正常[王漱子.涤痰汤加减治疗杂病的体会.湖南中医杂志.1985;(4):17]。
【按语】狂犬病临床表现有狂躁和恐水等主要症状,故又称“恐水病”。
清代张锡纯在论治疯犬伤方中说:“俗传冬令蛇藏土洞……至春日出蛰,口吐所衔之物,犬嗅之即成疯犬……”。
综上述,联系本例病证,乃狂犬病毒深伏,损害心脑肝肾,致使血中瘀痰滞留,清浊相干,气机被阻,扰乱神明。
故从“痰瘀同治”而获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