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喷射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喷射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喷射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喷射混凝土作业指导书1.目的对喷射混凝土施工进行过程控制,以保证喷射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减少回弹量,节约成本。

2.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喷射混凝土作业。

3.职责由持有喷射混凝土作业证书人员进行全过程实施和操作。

由实验人员进行检测成品质量,并作出合格和不合格成果报告书,指导施工。

由工程技术部门进行施工方法和施工质量、安全控制,并根据实验结果对施工方案进行改进。

4.技术标准/质量标准4.1、引用施工规范《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铁路隧道施工规范》以及《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4.2、引用验收标准《铁路隧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5.使用的设备和工具5.1、湿式喷射机、汽车、强制式搅拌机、风水管管道等。

5.2、湿式喷射机主要技术指标(康达CPS2000湿喷机):生产能力:5m3/h;最大运输距离:30m;最大骨料粒径φ15mm;输料管直径φ50mm;工作风压0.3~0.6mPa;耗风量12~15m3/min;上料高度1.35m;电动机功率7.5kw,整机重量1500kg;外型尺寸2.6×1.1×1.35m6.工序操作步骤6.1、喷射混凝土材料选用和拌制6.1.1、水泥:根据设计图纸要求选用水泥型号,应优先采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

6.1.2、粗细骨料:粗骨料采用坚硬耐久的碎石和卵石。

喷射混凝土的石子粒径不宜大于16mm,喷射微纤维混凝土中的石子粒径不宜大于10mm,骨料级配宜采用连续级配。

细骨料应采用坚硬耐久的中砂和粗砂,细度模数宜大于2.5,含水率宜控制在5%~7%。

6.1.3、外加剂:应对混凝土的强度及与围岩的粘接力基本无影响;对混凝土和钢材无腐蚀作用;对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影响不大,吸湿性差,易于保存;不污染环境和对人体有害。

6.1.4、速凝剂:应根据水泥的品种、水灰比等,通过不同掺量的混凝土试验选择最佳掺量。

使用前应做速凝效果试验,要求初凝不应大于5min,终凝不应大于10min。

喷射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喷射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湿喷混凝土作业指导书设计上喷射砼采用湿喷作业,湿式喷射可以减小回弹,减少粉尘,加大一次喷层厚度,提高喷射砼质量。

锚喷支护喷射砼,分初喷和复喷二次进行。

初喷在开挖(或分部开挖)完毕后立即进行,以尽早封闭暴露围岩,防止开挖面风化剥落;复喷砼在锚杆、挂网或钢架安装后进行,尽快形成喷锚支护整体受力,以克制围岩变位。

一、喷射砼材料1、水泥喷射砼水泥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2、砂喷砼采用坚硬耐久的中粗砂,细度模量大于2.5,含水率宜控制在5%~7%之间,喷射砼不得采用细砂。

砂的各项技术标准符合规范规定。

3、石子采用坚硬耐久的碎石或卵石,石子粒径不大于15mm,使用前筛洗干净,含水率控制在2%左右,石子的级配符合设计规定。

碱含量应合格。

4、速凝剂速凝剂的用量与凝结时间、水泥品种、温度有关,要根据施工工艺规定的凝结时间,对所用水泥做不同掺量的凝结时间实验和强度实验,以拟定最佳掺量,规定初凝时间不大于5min,终凝不大于10min。

根据施工工艺规定,采用液体速凝剂。

5、水水质应符合工程用水的有关标准,水中不应具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物质。

一般应采用饮用水。

二、喷射砼前的准备工作喷射混凝土前,应对受喷岩面进行解决后再喷射混凝土。

喷射作业应连续进行,并做好以下各项准备工作:1、一般岩面可用高压水冲洗受喷面上的浮尘、岩屑,当岩面遇水容易潮解、泥化时,宜采用高压风吹净岩面,以保证喷射砼与受喷岩面粘结牢固,保证喷射砼和地层良好的共同受力。

2、若为泥、砂质岩面时应挂设细钢筋网(网格宜不大于20×20mm、线径宜小于3mm),用环向钢筋和锚钉或钢架固定,使其密贴受喷面,以提高喷混凝土的附着力。

喷混凝土前,宜先喷一层水泥砂浆,待终凝后再喷射混凝土。

在土层或煤层中进行喷射出现喷射不上去现象,此时应贴开挖面挂5cm×5cm细网片,并用锚杆固定在开挖面上,然后喷水泥砂浆薄层,等凝固后再正式喷射喷水泥砂浆时,要加大速凝剂掺量,减小风压。

铁路隧道工程喷射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铁路隧道工程喷射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铁路隧道工程喷射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单位:编制:审核:批准: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铁路隧道工程隧道喷射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建铁路隧道及其辅助坑道的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施工。

2.作业准备2.1现场施工场地修整,施工机械进场到位、人员配臵满足施工需要。

2.2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试验检测,所有材料试验检测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2.3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4 检查开挖断面净空尺寸;2.5 清除松动岩块和墙脚岩碴、堆积物,并向料斗加水冲洗受喷面(当岩面受水容易潮解、泥化时,只能用高压风清扫);应从顶部工作面往下清洁;2.6设臵控制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标志;2.7检查机具设备和风、水、电等管线路,并试运转,喷射机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输料连续、均匀,附属机具的技术条件应能满足喷射作业需要。

3.技术要求3.1 喷射作业应分段分片依次进行,喷射顺序自下而上;3.2 一次喷射厚度可根据喷射部位和设计厚度确定,且拱部不得超过10cm,边墙不得超过15cm;3.3喷嘴与岩面保持垂直,且距受喷面1.5~2.0m为宜;3.4喷混凝土时控制好风压和速凝剂掺量,减少回弹,喷射压力以控制在0.15~0.2MPa为宜;3.5分层喷射时,后一层喷射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若终凝1h后再喷射,应先用风水清洗喷射表面;3.6对于较大的凹洼处,首先喷射填平。

3.7喷射作业紧跟开挖作业面时,下一循环爆破应在喷射混凝土终凝3h以后进行;3.8对有渗水和大面积潮湿的的岩面与喷混凝土不易粘结,为了增加粘结性,初喷在岩面上的混凝土可适当增加水泥用量。

4.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4.1施工流程材料准备断面检查清理基面埋设检测标识桩喷混凝土养护4.2工艺流程(1)喷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见“喷射混凝土施工湿喷工艺框图”。

喷射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喷射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铁路隧道工程喷射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怀邵衡铁路HSHZQ-4标第一分部隧道喷射混凝土施工。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熟悉施工图纸的要求,明确各里程段落的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和强度,详细了解规范和技术标准。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2.2.1配置喷射混凝土配合比,并进行试喷,检验喷射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及其与岩面的粘结力。

2.2.2 对喷射混凝土设备进行配套选型,并调试运转。

3.技术要求3.1喷混凝土必须满足设计的初期强度、长期强度、厚度、及其与围岩面粘结力要求,湿喷混凝土3h强度应达到1.5Mpa,24h强度应达到10.0Mpa。

3.2喷混凝土施工前,应对受喷岩面进行处理,一般岩面可用高压水冲洗,当岩面遇水容易潮解、泥化时,宜采用高压风吹净岩面,若为泥、砂质岩面时可挂设细铁丝网使其紧贴岩面,以提高喷射混凝土的附着力。

3.3 受喷面的小股水或裂隙渗漏水宜采用岩面注浆或导管引出后再喷混凝土;大面积潮湿的岩面宜采用粘结性强的混凝土;大股涌水宜采用注浆堵水后再喷混凝土。

3.4喷射混凝土作业应连续进行。

喷射作业应分层、分段、分片,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分段长度不宜大于6m。

分层喷射时,一次喷射混凝土厚度不小于40㎜,后一层喷射应在前一层终凝后进行。

复喷混凝土的厚度:拱部为50~100㎜,边墙为70~150㎜。

3.5喷射混凝土终凝后3h内不得进行爆破作业。

4.施工程序4.1隧道内主要的喷射混凝土形式为喷混凝土、喷纤维混凝土、喷耐腐蚀混凝土等。

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具体工序详见“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图”。

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图5.施工要求5.1施工准备5.1.1 检查机具设备和风、水、电等管线路,并试运转,确保作业区内有良好的通风及照明;5.1.2 清除松动岩块和墙脚岩渣、堆积物,并向料斗加水冲洗受喷面(当岩面受水容易潮解、泥化时,只能用高压风清扫);必须从顶部工作面往下清洁;5.1.3 检查开挖断面净空尺寸;5.1.4 进行超欠挖处理;5.1.5 设置控制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标志;5.1.6 岩面如有渗漏水必须予妥善处理。

喷射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喷射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冬季施工时,应使喷射混凝土的温度保持在摄氏零度以上。喷射砼 作业区的环境温度和进入喷射机的材料温度不应低于5℃,已喷射砼的 强度未达到5MPa前不得受冻。 四、锚喷作业注意事项 1、喷射混凝土作业需紧跟开挖面时,下次爆破距喷混凝土作业完成时 间的间隔,不得小于4小时。 2、喷射混凝土回弹率应予控制,拱部不应超过35%,边墙不应超过 25%; 3、锚杆应在初喷砼后及时施作,要求垂直于岩面,外露长度不大于10 厘米,锚杆插入孔内的长度不得短于设计长度的95%。 4、锚杆钻孔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定出孔位,做出标记,孔位允许偏差为 ±15毫米。 5、采用钢筋网喷射混凝土时,在岩面喷射一层混凝土后再进行钢筋网 的铺设,并在锚杆安设后进行。钢筋使用前应清除锈蚀;钢筋网应随受 喷面的起伏铺设,与受喷面的间隙一般不大于3cm,钢筋网应与锚杆或 其他固定装置连接牢固,在喷射混凝土时不得晃动。 6、冬季施工时,喷射作业区的气温不应低于5ºC。在结冰的层面上不得 喷射混凝土。混凝土强度未达到6 Mpa前,不得受冻。混合料应提前运 进洞内。 7、采用钢架喷射混凝土时,钢架的型式、制作和架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钢架支撑选用H型钢、工字钢,钢架加工尺寸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2) 钢架支撑必须具有必要的强度和刚度,刚架的设计强度,应保证能
6) 钢架应位于隧道中线,上下、左右允许偏差5cm,钢架倾斜度不得 大于2°。拱脚标高不足时,不得用土、石回填,而应设置钢板进 行调整,必要时可用混凝土加固基底。拱脚高度应低于上半断面底 线15—20cm,当拱脚处围岩承载力不够时,应向围岩方向加大拱脚 接触面积。
7) 当钢架喷射混凝土作为永久性支护结构时,钢架与围岩间的间隙必 须用喷射混凝土充填密实。间隙过大时,可用钢楔或混凝土楔块顶 紧,其点数单侧不得少于8个。喷射混凝土应由两侧拱脚向上对称 喷射,并将钢架覆盖。

隧道喷射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隧道喷射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隧道喷射混凝土作业指导书1. 简介隧道喷射混凝土作业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保证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隧道喷射混凝土作业的详细步骤和操作要点,以确保施工的高效性和质量。

2. 前期准备在进行隧道喷射混凝土作业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2.1 检查设备和材料确保喷射混凝土所需的设备完好无损,并对喷射混凝土所需的材料进行检查和确认,包括水泥、砂、石子等。

2.2 预处理隧道壁面在进行喷射混凝土作业前,需要对隧道壁面进行预处理,包括清理、修补裂缝和处理潮湿表面等。

2.3 确定喷射混凝土配合比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包括水灰比、砂石比等,以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强度。

3. 喷射混凝土作业步骤隧道喷射混凝土作业包括以下步骤:3.1 制作脚手架在喷射混凝土作业前,需要制作脚手架以支撑作业人员和设备。

脚手架应稳固可靠,并满足安全要求。

3.2 混凝土预备按照配合比要求,将水泥、砂、石子等材料进行合理配比,并按照混凝土搅拌要求进行搅拌,以制备成符合要求的喷射混凝土。

3.3 喷射混凝土3.3.1 喷射混凝土前,应先进行湿喷试验,确定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喷射性能。

3.3.2 开始喷射混凝土前,应先将喷射机的喷嘴对准喷射部位,并调整喷射速度和喷射压力。

3.3.3 采用均匀的喷射运动,保持喷射机与喷射部位的适当距离,注意喷射面的覆盖率和混凝土层厚度。

3.3.4 混凝土喷射过程中,应随时调整喷射机的喷射角度和喷射速度,以确保喷射面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3.4 后期处理喷射混凝土完成后,应及时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整理。

对于混凝土表面的不平整部分,应进行修补和抹平,以达到设计要求和外观效果。

4.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隧道喷射混凝土作业时,需特别注意以下安全事项:4.1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作业人员应佩戴合格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尘口罩、耐酸碱手套等,以防止意外伤害和工作环境污染。

隧道工程喷射混凝土支护施工作业指导书

隧道工程喷射混凝土支护施工作业指导书

喷射混凝土支护施工作业指导书1、作业制度1.1 施工作业执行文件:施工项目部下发的有效设计图纸、技术交底文件、《隧道初期支护施工作业指导书》,《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1.2 施工作业执行的强制性规范:《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路及公路行业标准。

1.3 作业队制订的《**作业队施工职责分工及岗位责任制制度》。

2、适用范围锚杆和喷射混凝土支护施工普遍应用于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中。

在双线或单线隧道Ⅵ~V级围岩较差地段,在锚喷支护基础上可采用格栅钢架或型钢钢架(加钢筋网)支护措施。

超前支护可针对双线或单线隧道不良地质进行预加固。

3、工艺流程喷射混凝土流程见图4.2.3。

图4.2.3湿喷混凝土施工流程图4、施工要求4.1 一般规定(1) 隧道初期支护必须紧跟隧道开挖作业面及时施作,同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监控量测的相关作业,对位于不良地质地段的隧道,初期支护应及时封闭成环,保证施工安全。

(2 )隧道初期支护应采用喷锚支护,根据围岩特点、断面大小和使用条件等选择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和钢架等单一或组合的支护形式。

支护参数的选择,一般地段应符合设计要求;特殊岩土及不良地质段支护加强,应根据设计计算或工程类比法确定。

(3) 隧道支护施工前,应确定支护紧跟开挖的时间、距离及工序搭接要求;确定喷射混凝土前基面标准和设置喷混凝土厚度控制标志;选择基面出水点处理措施;确定锚杆、钢架、钢筋网的加工、运输、安装方案;确定改善作业环境的措施及人员防护方案;选择合格的材料供应方,对进场的原材料进行检验、试验并选定配合比;选择满足上述要求的施工组织和各项资源配置,并同时进行试运行确认其有效性。

(4) 锚喷支护施工中,应做好下列工作:①锚喷支护施工记录;②喷射混凝土的强度、厚度、外观尺寸等项检查和试验报告。

(5) 喷射混凝土冬期施工时,作业区的气温和混合料进入喷射机的温度均不应低于5℃。

喷射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喷射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喷射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1 目的明确隧道喷射混凝土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隧道喷射混凝土施工作业。

2 编制依据《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指南》(TZ214-2005)《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新建铁路上海至南京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图》3 适用范围适用于沪宁城际铁路站前I标双线隧道及其辅助坑道的湿喷混凝土施工。

4 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4.1 喷射混凝土设计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设计厚度10~28cm,设计强度等级为C25或C20。

喷射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应满足:强度符合设计要求、不发生管路堵塞、能向上喷射至设计厚度的要求。

4.2 喷射混凝土施工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

喷射混凝土在洞外拌和站集中拌和,由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至洞内,采用湿喷机喷射作业。

在隧道开挖完成后,先喷射4cm厚混凝土封闭岩面,然后打设锚杆、架立钢架、挂钢筋网,对初喷岩面进行清理后复喷至设计厚度。

施工工艺见图1。

4.2.1 喷射前准备⑴喷射前应对受喷岩面进行处理。

一般岩面可用高压水冲洗受喷岩面的浮尘、岩屑,当岩面遇水容易潮解、泥化时,宜采用高压风吹净岩面。

若为泥、砂质岩面时应挂设细钢筋网(网格宜不大于20×20mm、线径宜小于3mm),用环向钢筋和锚钉或钢架固定,使其密贴受喷面,以提高喷射混凝土的附着力。

喷射混凝土前,宜先喷一层水泥砂浆,待终凝后再喷射混凝土。

图1 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框图⑵设置控制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标志,一般采用埋设钢筋头做标志,亦可在喷射时插入长度比设计厚度大5cm的铁丝,每1~2m设一根,作为施工控制用。

⑶检查机具设备和风、水、电等管线路,湿喷机就位,并试运转。

①选用的空压机应满足喷射机工作风压和耗风量的要求;压风进入喷射机前必须进行油水分离;②输料管应能承受0.8MPa以上的压力,并应有良好的耐磨性能;③保证作业区内具有良好通风和照明条件。

喷射混凝土作业指导书1

喷射混凝土作业指导书1

営射混凝土作业指导书目的:指导隧道施工支护及洞外边、仰坡防护喷射混凝土斵工以参DK184+000~DK198+200区铤所有边坡防护。

适用范围:@K184+00 :DK198+200区闰的所有湽喷混凜土作业。

笖制侕据:《铁路混凕嘞与砌体峡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铁藯隧道斵工规范》《铁路隧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手册》不国铁道出版一、准备工作1、检查受喷面的轮廓堸寸婶加以修慴,佾之符合设计要求。

2、拆除障碍物。

3、清除受喷面松动墩石、浮碴,并琨压力水怖高压风清洗除掉受傶面的灰尘。

4、铸设钠筋网时应做到:(1)、钢筋使用剉媔樅除污锈。

﬈2﬈、钠筋网到取営面距离不小于3厘米。

(1﬈、钢筋絑媔与锚杆或钎钉联结牢固,接头应稳宒。

5、机关讶备及三管两纷应经检查咄试运转。

6、喷射混凝土地段有漏、滴、樗水犰象时,媔予䫥及时处理,采取堵、截、排等手段佻喷射面无淋水、滴水现象,以保证混凝土与岩面的粘竓。

7、在喷射淳凝土地段,地面上应铺莾薄铁板或其它易了收集回弹憙炄设斵。

二、喷射淵凝土配料要求1、配合比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毐媔符合混凝圞帺度和喷射工艸的要求,需膁耚过试验室试验确定。

憼工时按选定的酉合比磰量材料,其各磍材料配采允许偏峮(按釉量计)见下表:0、喷射混凝土媜随拄随琨,各秅材憙拌和应力求坃刀、颜色一臰,一般应胅入搅拌机干拌均刀后,装入喷射机输送営堄。

孓不掺速凝剂时,干混合料的存放旲闤不得超过2小时。

1、速凕剂璄掺加要均匀、准确﬈掺有速凝剂的混合料媔在20分钟内焨完。

4、槷合料严禁水浸或混入杂物。

三、営射作业1、施峥前应进行试喷,并根据材料条件确定合适璄配合比。

2、冷射作业应在划媚的区段进行,开挖后立即进行喷射,刺段长度不宔超过6米。

在每个区榵内再划分成若干小区囟,喷射时,应按照一定的顺序对每个小区域逐丨冷射;在每个小区域内进行喷射,应按照由下而上顺序进行,喷射路径呈“S”形上升。

3、一次喷堄厚度可根据喷射郠位和要求厚庤确定︌各种条件下犄一次喷射最大厚度见下表:4、两遍喷射时间不宜过短﬈复喷应在刜喷终凝后进行,如在初喷终凝后1小时以上进行复喷,则受喷面应琨风、水清洗。

喷射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优秀范本]

喷射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优秀范本]

喷射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赤峰至京沈高铁喀左站铁路CFSG-1标隧道喷射混凝土施工。

2 作业准备⑴喷射前应对受喷岩面进行处理。

一般岩面可用高压水冲洗受喷岩面的浮尘、岩屑,当岩面遇水容易潮解、泥化时,宜采用高压风吹净岩面。

若为泥、砂质岩面时应挂设细钢筋网(网格宜不大于20×20mm、线径宜小于3mm),用环向钢筋和锚钉或钢架固定,使其密贴受喷面,以提高喷射混凝土的附着力。

喷射混凝土前,宜先喷一层水泥砂浆,待终凝后再喷射混凝土。

⑵设置控制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标志,一般采用埋设钢筋头做标志,亦可在喷射时插入长度比设计厚度大5cm的铁丝,每1~2m设一根,作为施工控制用。

⑶检查机具设备和风、水、电等管线路,湿喷机就位,并试运转。

①选用的空压机应满足喷射机工作风压和耗风量的要求;压风进入喷射机前必须进行油水分离;②输料管应能承受0.8MPa以上的压力,并应有良好的耐磨性能;③保证作业区内具有良好通风和照明条件。

④喷射作业的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

⑷若遇受喷面有涌水、渗水或潮湿的岩面,喷射前应按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①大股涌水宜采用注浆堵水后再喷射混凝土。

②小股水或裂隙渗漏水宜采用岩面注浆或导管引排后再喷射混凝土。

③大面积潮湿的岩面宜采用粘结性强的混凝土,如添加外加剂、掺合料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3 技术要求施工中满足以下规范标准及设计文件:(1)《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 9604-2015(2)《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5)《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6)《新建赤峰至京沈客专喀左站铁路工程隧道设计图》及相关设计文件。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混凝土配合比选定→断面开挖→断面清理→混凝土拌和→初喷→钢架支护→喷射混凝土→机具清理4.2工艺流程施工工艺见图4-1 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

隧道喷射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隧道喷射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隧道喷射混凝土作业指导书隧道喷射混凝土作业指导书为确保隧道喷射混凝土工作质量,保证工程安全,需要遵循以下指导书。

一、技术要求1.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小于 C30,抗渗等级应不小于 P16。

混凝土拌合物应采用矿渣粉、复合材料等进行调配,确保混凝土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2.旋转喷射法和交替喷射法对混凝土厚度和均匀性要求不同,应根据喷射法的不同要求,合理选择混凝土结构和厚度,并控制施工程序和速度,以达到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效果。

3.喷射机应采用电动液压式喷射机,施工现场必须妥善布置,设备检查应按要求进行,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及时处理故障,并注意保护机器。

4.喷射混凝土作业应遵循安全生产、环保及文明施工要求。

施工现场应按照相关规定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牌,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应尽量减少粉尘和噪音对环境的影响,保护好环境资源。

5.喷射混凝土施工应遵循设计方案,确保结构尺寸和要求满足设计、施工和审验要求,合理使用耗材,并注意存放。

二、施工流程1. 施工准备:隧道喷射混凝土施工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喷射混凝土拌合物的准备、施工设备安装调试、现场清扫等工作。

2. 喷射混凝土施工:按照喷射程序进行,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混凝土温度、均匀度和强度等的控制,确保混凝土的喷射质量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或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3. 混凝土硬化:完成浇灌后,混凝土需要硬化,控制水泥水化的速率,以防止混凝土早期龟裂、脱离或收缩。

4. 后续工作:工程完工后的后续维护和修补是保证工程品质的关键环节,需要做好维护和检测,及时修复破损部位,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

三、注意事项1. 喷射混凝土作业应严格执行相关规范,确保施工质量。

2. 施工现场应统一管理,施工人员应按要求穿戴好劳保用品,规范施工行为,防止工程质量与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

3. 喷射混凝土时,应遵循厚度和均匀性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喷射程序和速度的控制。

4. 喷射混凝土过程中应及时清理垃圾渣土,保持场地整洁。

喷射砼作业指导书

喷射砼作业指导书

喷射混凝土作业指导书一、适用条件、范围用于隧道洞内初期支护或洞内临时防护,可单独作为一种防护结构,或与锚杆、钢筋网、钢架等支护结构的一种形式或几种形式共同组成喷锚构筑体系,在隧道施工中是较为常见的支护结构。

在湘桂线隧道初期支护形式主要有:喷射(耐腐蚀合成纤维)混凝土、锚杆、钢筋网、钢架(格栅钢架、型钢钢架)。

二、施工工艺根据原材料的组成成份喷射混凝土分为素喷、喷钢纤维及合成纤维。

其施工工艺又分为干喷、潮喷及湿喷三种。

湘桂线扩能改造工程根据设计要求隧道内喷射混凝土均为湿喷合成纤维混凝土。

喷射混凝土的主要作用是封闭围岩、防止围岩的松弛和风化,同时由于隧道施工对支护体系自防水性能的要求提高。

喷射混凝土应具备较强的防水性能,因此应当采用湿喷混凝土。

在施工喷射混凝土支护体系时,应仔细观察和分析围岩的渗水情况,对渗水量大的应采取埋管排水或径向注浆堵水等措施进行处理。

1、湿喷合成纤维混凝土施工工艺原理:2、湿喷合成纤维施工流程3、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混凝土材料的进场必须进行检验,除应符合国家、铁道部现行的有关标准外,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水泥:选用P.042.5硅酸盐水泥或普通酸盐水泥。

(2)粗骨料:应采用坚硬耐久、级配良好的碎石或卵石(豆石),或两者混合物。

骨料级配应采用连续级配,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5mm,泥块合量不应大于0.25%。

(3)细骨料应采用坚硬耐久的中砂或粗砂,细度模数应大于2.5,砂中小于0.075mm的颗粒不应大于20%,含泥量不应大于3%,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含水率宜控制在5%~7%。

(4)外加剂:应对混凝土的强度及与围岩的粘结力基本无影响;对混凝土和钢材无腐蚀作用;对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影响不大(除速凝剂和缓凝剂外);吸湿性差,易于保存;不污染环境,对人体无害。

本工程采用耐腐蚀剂。

(5)速凝剂:采用湿喷专用液体速凝剂,使用前进行与水泥相溶性和速凝效果试验,并要求初凝不应大于5min,终凝不应大于10min。

隧道湿喷工艺作业指导书

隧道湿喷工艺作业指导书

隧道湿喷工艺作业指导书一、概述隧道湿喷工艺是一种常用于隧道施工中的喷射混凝土工艺。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针对隧道湿喷工艺的作业指导书,帮助工作人员正确操作和实施该工艺。

本文档将介绍隧道湿喷工艺的原理、作业步骤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二、工艺原理隧道湿喷工艺是通过将混凝土与水进行混合,并通过高压喷射装置将混合物喷射到隧道壁上,完成隧道的衬砌工作。

混凝土在喷射过程中能够快速凝固,并能与原始岩壁紧密结合,提高隧道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三、作业步骤1. 准备工作在进行隧道湿喷工艺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清理隧道壁面,确保表面没有杂物和积水。

•检查湿喷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准备喷射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水泥、砂子、骨料等。

2. 湿喷混凝土配制根据工程要求,按照一定的比例将水泥、砂子、骨料等原材料进行正确配比,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3. 控制湿度和流动性调整混凝土的水灰比和控制骨料含水量,以控制混凝土的湿度和流动性。

湿度过高会导致混凝土流动性过强,难以附着在壁面上;湿度过低会导致混凝土无法充分润湿隧道壁面,影响结合强度。

4. 喷射作业将配制好的混凝土通过高压喷射装置喷射到隧道壁面上,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依次进行。

喷射的厚度可根据需要逐层叠加,直至达到设计要求。

5. 混凝土保养在喷射完成后,及时对混凝土进行保养,确保其充分凝结和固化。

常见的保养方法包括喷水保湿、遮阳遮雨等。

四、注意事项在进行隧道湿喷工艺作业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安全第一: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

2.设备维护:保持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及时检修和更换损坏部件。

3.配合默契:多人作业时需要相互配合,确保喷射作业的连贯性和均匀性。

4.控制喷射厚度: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掌握好每层喷射厚度,并做好记录。

5.混凝土质量:严格按照要求配制混凝土,确保其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6.保养维护:及时对喷射完成的混凝土进行保养,防止表面龟裂和脱层。

湿喷砼作业指导书

湿喷砼作业指导书

湿喷混凝土作业指导书太原西南环线晋祠隧道全长8840m,隧道初期支护采用湿喷技术,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早高强混凝土,湿喷砼工艺流程图见图。

一、湿喷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湿喷砼工艺流程图喷砼料由洞外自动计量拌和站生产。

利用多功能作业台架进行喷砼。

1、受喷面处理喷射混凝土作业前应清除工作面松动的土层,确认作业区无塌方、掉渣等危险源的存在。

受喷面处理时围岩可挂设铁丝网,用环向钢筋和锚钉或钢架固定,使其密贴受喷面,以提高混凝土的附着力。

喷混凝土前,宜先喷一层水泥砂浆,待终凝后再喷混凝土。

受喷面的小股水或裂隙渗漏水宜采用岩面注浆或导管引排后再喷混凝土。

大股水宜采用注浆堵水后再喷射混凝土。

2、机具到位1)检查电缆、水管和风管是否连接无误,各运动部件是否连接牢固,旋转体内是否有木棒、铁丝、铁钉等杂物,以免开机时损坏机件。

2)检查液体速凝剂是否足够,不够需添加;如有沉淀可人工进行搅拌,保持速凝剂材质均匀。

速凝剂计量泵调节旋钮由实验室预先调配。

3)主风阀打开前,检查机械各项指标,如发现未达到要求,不得开机。

4)在试运转时,轻轻按动喷射机启动按钮,检查喷射机转子体的运转方向是否与转子上所标箭头标志方向一致,如不一致则转动电控柜上转换开关旋钮方向。

5)将速凝剂吸管与喷头连接,启动计量,观察吸入管内液体流动是否正常,再打开速凝剂辅助风截止阀,检查接头是否泄露,喷嘴混合环是否堵塞,当喷嘴喷出水时停机。

然后把速凝剂吸管插入速凝剂容器中,启动计量泵,打开速凝剂辅助风阀,排出喷管内水。

6)向料斗内加入约半料斗拌合好的混凝土,点动振动电机,使混凝土料从筛网进入料斗。

3、纤维混凝土1)纤维混凝土图纸设计为C30早高强混凝土,每立方混凝土掺入量为1kg C50型碳塑加强筋纤维。

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由实验室提供,纤维混凝土的拌合由拌合站拌合,混凝土运输车运送至施工场地。

2)喷射纤维混凝土的拌合应确保纤维在拌合物中分散均匀,不产生结团。

3)喷射混凝土终凝2小时后,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小于14天。

隧道喷射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隧道喷射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隧道喷射混凝土作业指导书喷射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隧道正洞的湿喷混凝土施工。

2.作业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阅读,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

3.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3.1 喷射混凝土设计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应满足:强度符合设计要求、不发生管路堵塞、能向上喷射至设计厚度的要求。

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设计厚度10~28cm,设计强度等级为C20或C25。

喷射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应满足:强度符合设计要求、不发生管路堵塞、能向上喷射至设计厚度的要求。

3.2 喷射混凝土施工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

喷射混凝土在洞外拌和站集中拌和,由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至洞内,采用湿喷机喷射作业。

在隧道开挖完成后,先喷射4cm厚混凝土封闭岩面,然后打设锚杆、架立钢架、挂钢筋网,对初喷岩面进行清理后复喷至设计厚度。

施工工艺见图1。

3.2.1 喷射前准备⑴喷射前应对受喷岩面进行处理。

一般岩面可用高压水冲洗受喷岩面的浮尘、岩屑,当岩面遇水容易潮解、泥化时,宜采用高压风吹净岩面。

若为泥、砂质岩面时应挂设细钢筋网,用环向钢筋和锚钉或钢架固定,使其密贴受喷面,以提高喷射混凝土的附着力。

喷射混凝土前,宜先喷一层水泥砂浆,待终凝后再喷射混凝土。

图1 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框图⑵检查机具设备和风、水、电等管线路,湿喷机就位,并试运转。

①选用的空压机应满足喷射机工作风压和耗风量的要求;压风进入喷射机前必须进行油水分离;②输料管应能承受0.8MPa以上的压力,并应有良好的耐磨性能;③保证作业区内具有良好通风和照明条件。

④喷射作业的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

⑷若遇受喷面有涌水、渗水或潮湿的岩面,喷射前应按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①大股涌水宜采用注浆堵水后再喷射混凝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喷射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双线隧道的湿喷混凝土施工。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及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施工准备⑴喷射前应对受喷岩面进行处理。

一般岩面可用高压水冲洗受喷岩面的浮尘、岩屑,当岩面遇水容易潮解、泥化时,宜采用高压风吹净岩面。

若为泥、砂质岩面时应挂设细钢筋网(网格宜不大于20×20mm、线径宜小于3mm),用环向钢筋和锚钉或钢架固定,使其密贴受喷面,以提高喷射混凝土的附着力。

喷射混凝土前,宜先喷一层水泥砂浆,待终凝后再喷射混凝土。

⑵设置控制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标志,一般采用埋设钢筋头做标志,亦可在喷射时插入长度比设计厚度大5cm的铁丝,每1~2m设一根,作为施工控制用。

⑶检查机具设备和风、水、电等管线路,湿喷机就位,并试运转。

①选用的空压机应满足喷射机工作风压和耗风量的要求;压风进入喷射机前必须进行油水分离;②输料管应能承受0.8MPa以上的压力,并应有良好的耐磨性能;③保证作业区内具有良好通风和照明条件。

④喷射作业的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

⑷若遇受喷面有涌水、渗水或潮湿的岩面,喷射前应按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①大股涌水宜采用注浆堵水后再喷射混凝土。

②小股水或裂隙渗漏水宜采用岩面注浆或导管引排后再喷射砼。

③大面积潮湿的岩面宜采用粘结性强的混凝土,如添加外加剂、掺合料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3.技术要求喷射混凝土设计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设计厚度10~28cm,设计强度等级为C25或C20。

喷射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应满足:强度符合设计要求、不发生管路堵塞、能向上喷射至设计厚度的要求。

喷射混凝土施工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

喷射混凝土在洞外拌和站集中拌和,由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至洞内,采用湿喷机喷射作业。

在隧道开挖完成后,先喷射4cm厚混凝土封闭岩面,然后打设锚杆、架立钢架、挂钢筋网,对初喷岩面进行清理后复喷至设计厚度。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施工工艺见下图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框图5.施工要求 湿喷砼搅拌采取全自动计量强制式搅拌机,施工配料应严格按配合比3min 。

搅拌完成后随机取样,以满足湿喷砼的供应。

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析、水泥浆流失、坍落度变化以及产生初凝等现象。

5.1喷射作业⑴喷射操作程序应为:打开速凝剂辅助风→缓慢打开主风阀→启动速凝剂计量泵、主电机、振动器→向料斗加混凝土。

喷混凝土配 合比选定 检查开挖断面尺寸,清除浮碴,清理受喷面 施工机具就位加入合成纤维或钢纤维⑵喷射混凝土作业应采用分段、分片、分层依次进行,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分段长度不宜大于6m。

喷射时先将低洼处大致喷平,再自下而上顺序分层、往复喷射。

①喷射混凝土分段施工时,上次喷混凝土应预留斜面,斜面宽度为200~300mm,斜面上需用压力水冲洗润湿后再行喷射混凝土。

②分片喷射要自下而上进行并先喷钢架与壁面间混凝土,再喷两钢架之间混凝土。

边墙喷混凝土应从墙脚开始向上喷射,使回弹不致裹入最后喷层。

③分层喷射时,后一层喷射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若终凝1h 后再进行喷射时,应先用风水清洗喷层表面。

一次喷混凝土的厚度以喷混凝土不滑移不坠落为度,既不能因厚度太大而影响喷混凝土的粘结力和凝聚力,也不能太薄而增加回弹量。

边墙一次喷射混凝土厚度控制在7~10cm,拱部控制在5~6cm,并保持喷层厚度均匀。

顶部喷射混凝土时,为避免产生堕落现象,两次间隔时间宜为2~4h。

⑶喷射速度要适当,以利于混凝土的压实。

风压过大,喷射速度增大,回弹增加;风压过小,喷射速度过小,压实力小,影响喷混凝土强度。

因此在开机后要注意观察风压,起始风压达到0.5MPa后,才能开始操作,并据喷嘴出料情况调整风压。

一般工作风压:边墙0.3~0.5MPa,拱部0.4~0.65MPa。

黄土隧道喷射混凝土时喷射机的压力一般不宜大于0.2MPa。

⑷喷射时使喷嘴与受喷面间保持适当距离,喷射角度尽可能接近90°,以使获得最大压实和最小回弹。

喷嘴与受喷面间距宜为1.5~2.0m;喷嘴应连续、缓慢作横向环行移动,一圈压半圈,喷射手所画的环形圈,横向40~60cm,高15~20cm;若受喷面被钢架、钢筋网覆盖时,可将喷嘴稍加偏斜,但不宜小于70°。

如果喷嘴与受喷面的角度大小,会形成混凝土物料在受喷面上的滚动,产生出凹凸不平的波形喷面,增加回弹量,影响喷混凝土的质量。

5.2养护喷射混凝土终凝2小时后,应进行养护。

石质隧道采用喷雾养护,黄土隧道采用养护液养护。

养护时间不小于14d。

当气温低于+5℃时,不得洒水养护。

5.3施工控制要点⑴喷射混凝土原材料先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速凝剂应妥善保管,防止受潮变质。

严格控制拌合物的水灰比,经常检查速凝剂注入环的工作状况。

喷射混凝土的坍落度宜控制在8~13cm,过大混凝土会流淌,过小容易出现堵管现象。

喷射过程中应及时检查混凝土的回弹率和实际配合比。

喷射混凝土的回弹率:侧壁不应大于15%,拱部不应大于25%。

⑵喷射混凝土拌合物的停放时间不得大于30min。

⑶必须在隧道开挖后及时进行施作。

喷射混凝土严禁选用具有潜在碱活性骨料。

喷射厚度应预埋厚度控制标志,严格控制喷射砼的厚度。

⑷喷射前应仔细检查喷射面,如有松动土块应及时处理。

喷射机应布置在安全地带,并尽量靠近喷射部位,便于掌机人员与喷射手联系,随时调整工作风压。

⑸喷射完成后应检查喷射混凝土与岩面粘结情况,可用锤敲击检查。

同时测量其平整度和断面,并将此断面与开挖断面对比,确认喷射砼厚度是否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当有空鼓、脱壳时,应及时凿除,冲洗干净进行重喷,或采用压浆法充填。

⑹在喷射侧壁下部时,需将上半断面喷射时的回弹物清理干净,防止将回弹物卷入下部喷层中形成“蜂窝”而降低支护强度。

⑺经常检查喷射机出料弯头、输料管和管路接头,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管路堵塞时,必须先关闭主机,然后才能进行处理。

⑻喷射完成后应先关主机,再依次关闭计量泵、震动棒和风阀,然后用清水将机内、输送管路内残留物清除干净。

⑼喷射混凝土冬期施工时,洞口喷射混凝土的作业场合应有防冻保暖措施;作业区的气温和混合料进入喷射机的温度均不低于5°C;在结冰的层面上不得喷射混凝土;混凝土强度未达到6MPa前,不得受冻。

6.劳动组织为实现隧道安全、快速施工的目的,应结合隧道开挖进度,进行施工机具及劳动力的合理配置。

配套的生产能力应为均衡施工能力的1.2~1.5倍。

每班喷射手应至少配置两人以上,进行轮换及辅助施工,掌握喷头,检查喷砼质量。

7. 材料要求7.1水泥喷射混凝土应优先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小于32.5MPa。

根据工点特点,必要时可采用特种水泥。

7.2粗、细骨料粗骨料应采用坚硬耐久的碎石或卵石(斗石),或两者混和物,严禁选用具有潜在碱活性骨料。

当使用碱性速凝剂时,不得使用含有活性二氧化硅的石料。

喷射混凝土中的石子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5mm,骨料级配宜采用连续级配。

按重量计含泥量不应大于1%,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25%。

细骨料应采用坚硬、耐久的中砂或粗砂,细度模数应大于2.5,含水率宜控制在5%~7%。

砂中小于0.075mm的颗粒不应大于20%。

含泥量不应大于3%,泥块含量不应大于1%。

7.3外加剂应对混凝土的强度及围岩的粘结力基本无影响;对混凝土和钢材无腐蚀作用;对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影响不大(除速凝剂和缓凝剂外);吸湿性差,易于保存;不污染环境,对人体无害。

7.4速凝剂喷射混凝土宜采用液体速凝剂。

在使用速凝剂前,应做水泥的相容性试验及水泥净浆凝结效果试验,严格控制掺量,并要求初凝时间不应大于5min,终凝不应大于10min。

7.5水水质应符合工程用水的有关标准,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

一般应采用饮用水。

7.6钢纤维钢纤维内不得含有明显的锈蚀、油脂及其他妨碍钢纤维与水泥粘结的杂质,其中因加工不良造成的粘连片、铁屑及杂质不应超过钢纤维重量的1%。

钢纤维长度应为20~35mm,并不得大于输料软管以及喷嘴内径的0.7倍。

7.7合成纤维喷射混凝土中的合成纤维宜采用聚丙烯纤维,材质应满足设计要求。

8.设备机具配置湿喷机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机动性强,维修方便,易操作,对集料级配和坍落度要求范围广;②密封性能良好,输料连续均匀;③生产率大于5 m3/h,允许最大粒径为15mm;④输料距离水平方向不小于30m、垂直方向不小于20m;⑤喷射混凝土时粉尘含量不大于2mg/m3。

9.质量控制及检验9.1主控项目●喷射混凝土掺加外加剂后,其性能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在使用速凝剂前,应做与水泥的相容性试验及水泥浆凝结效果试验,初凝不大于5min,终凝不大于10min;采用其他类型的外加剂或几种外加剂复合使用时,也应做相应的性能试验和使用效果试验。

检验数量:同一生产厂家、同一批号、同一品种、同一生产日期且连续进场的外加剂,每5t为一批,不足5t应按一批计。

每批抽检一次。

检验方法:采用现场取样试验。

●喷射钢纤维混凝土中的钢纤维应满足下列规定:①钢纤维的品种、规格、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钢纤维抗拉强度不得小于600MPa。

③钢纤维应能承受一次弯折90°不断裂。

④钢纤维长度和直径允许偏差应为设计尺寸的±10%。

⑤钢纤维不得明显的锈蚀、油渍和其他妨碍钢纤维与水泥粘结的杂质,也不得混有妨碍水泥硬化的化学成分。

检验数量:同一生产厂家、同一批号、同一品种、同一出厂日期且连续进场的钢纤维,每5t为一批,不足5t应按一批计。

施工单位每批抽检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20%见证取样检测,并至少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在每批中分别随机抽取10根进行抗拉强度、弯折性能试验和用精度不低于0.02mm的卡尺测量长度、直径;监理单位检查全部产品合格证、出场检验报告、试验报告,并进行规定比例的见证取样检测。

●喷射合成纤维混凝土中的微纤维应满足下列规定:①合成纤维的品种、规格、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合成纤维抗拉强度不宜小于280MPa。

③合成纤维长度和直径允许偏差应为设计尺寸的±10%。

④合成纤维不得有妨碍钢纤维与水泥粘结的杂质,也不得混有妨碍水泥硬化的化学成分。

检验数量;同一生产厂家、同一批号、同一品种、同一出厂日期且连续进场的微纤维,每5t为一批,不足5t应按一批计。

施工单位每批抽检一次;监理单位检测次数为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20%,并至少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在每批中分别随机抽取10根进行抗拉强度和用精度不低于0.02mm的卡尺测量长度、直径;监理单位检查全部产品合格证、出场检验报告、试验报告,并进行规定比例的见证取样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