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14.1《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五单元 与法同行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

第五单元与法同行第14课法律就在我们身边——要增强法治观念,自觉守法护法,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1.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法律的基本特征)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②法律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③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最主要的特征)★★★2.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即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①在国家权力管辖的范围内,人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②都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国家不允许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
③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违犯国家法律,就要负法律责任。
3.法律的本质——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我国法律的本质——我国人民(注:不能写成公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4.道德和法律的关系?(1)道德和法律的区别:①表现形式不同:道德存在与人们认识和舆论中,不成文;法律是表现为明确、严格、具体的规范性文件。
②实现方式不同: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的约束和教育的力量,依靠人们的自觉遵守;法律也依靠人们的自觉维护和自觉遵守,但主要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③调整对象和范围不同:道德调整人们的一切思想和言行;而法律只调整人们的行为。
(2)道德和法律的联系:①都是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一方面,法律的强制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
另一方面,人们的道德水准提高,不仅会自觉守法,而且敢于同违法现象作斗争;②二者相互补充。
【注:道德和法律不能互相替代】5.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6.加强法治和德治,对我们青少年的启示:A.既要增强法治观念,自觉守法护法,宣传法律,与违法行为作斗争;B.又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做个好公民。
7.法律的作用?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①法律维护公共秩序;②法律维护社会公共安全;③法律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④法律打击和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维护人民群众的正当利益。
苏教版初中政八年级下册14.1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word教案(4)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在社会生活中做知法、守法、护法的合格公民【知识与能力】1、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2、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教学重点: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教学难点:同上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小品表演法。
教学过程:一、【设境示标】展示情境:某居民小区连续几年开展创建文明社区、文明家庭活动,成效显著,出现了“三多三少”;爱护环境的多了,乱仍垃圾的少了。
小区居民的违法犯罪率连年下降,今年上半年,小区居民还同心协力,抓获从外地流窜至此行窃的犯罪分子,受到当地公安部门的表彰。
设疑导思:◆小区居民的行为说明了什么?◆请说说你的身边有类似的行为吗?畅所欲言: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相互讨论,合作探究,大胆发言。
讨论明确:小区居民的行为是正确的,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这种见义勇为的行为到处可见。
引入课题:那么,什么是法律呢,有什么基本特征?违法犯罪行为呢?(同时板书课题)展示目标: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展示目标,如学生读、自己读等——教学目标。
二、【阅读感悟】正确认识法律的特征活动一:1999年,我中《婚姻法》的修改设疑导读:阅读教材P39说说我国的法律是如何制定和修改的。
思考探究: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相互讨论,合作探究,大胆发言。
归纳总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由国家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形式,所以法律也称为国法。
明辨是非:有人说“法律和家规都是要人们遵守的行为规范,二者没有什么区别”质疑再思:◆法律与家规不一样,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特殊的行为规范,因而称为国法,不能等同于家规三、【阅读感悟】法律的分类知识链接:学生自学教材P40知识链接内容,然后回答问题设疑导思:法律分为哪两大类?怎样去理解?畅所欲言: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并直抒己见。
苏人版八年级思想品德(思品)《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教案

初二思品教学设计(820501)【课题】14.1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学习目标】
1. 了解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及其特征;
2. 理解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 初步树立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在生活中做守法小公民。
【基础学习】
1.法律是由制定或认可,对具有约束力,以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2.我国的立法机关是,我们常常把法律称为
3.所谓国家强制力,主要是指
4. ,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
【深入探究】
一.法律的制定和认可
1.列举你所知道的法律三个(最好是不同领域的):
2.查一查,并说说我国一部法律的产生过程。
二.法律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阅读课本P40页的案例,案例说明了什么?
4.请再举一个能体现法律此项特征的事例。
三.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5.结合课本P42页案例,说说:人民法院判处陈建明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说明了什么?
6.说一说:在我们周围有哪些体现国家强制力的机关部门:
7.总结:为什么说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法律的特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教学设想课堂导入
展示分工
教学反思。
14-1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新闻视频
• 思考: • 观看视频时思考下列问题: • 1.审判前王立军是什么身份? • 2. 王立军受到法律的处罚,这说明了什么?
•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特征2:法律是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 规范
法 律 面 前 人 人 平 等
1.人人都平等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 都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2.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 违反法律都要平等地受到制裁。 这是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 约束力的具体表现
名词解释
• 国家制定法律,例如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或 修改宪法、刑法、义务教育法等等。
• 国家认可法律,例如1.法律确认尊老爱幼这一传 统美德,并上升为法律条文:“父母有抚养未成 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规定了遗弃罪,虐待罪等。 • 2.现在我国婚姻法有关结婚年龄的规定,即女20 周岁,男22周岁,就是依现时的实际情况对人们 的习惯予以确认的。—列宁
思考:这句名言说明了什么? 法律强制实施
国 家 强 制 力
特征3 : 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 规范。
国家强制力包括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
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 法律最主要的特征。
本课小结:法律的特殊性表现
俗话说:“班有班规,校有校纪,厂有厂规。” 说明了社会生活需要共同的行为规范,来约束 和调整人们的行为。 判断 1.互相尊重,助人为乐,见义勇为。 道德 2.公司规定员工上班打卡。 纪律 3.学校要求中学生穿校服。纪律 4.过年要吃饺子,吃团圆饭。 风俗习惯 道德 法律 5.子女要赡养父母。 6.信佛教的人不杀生。宗教戒律
法律是国家制定 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对全体社会成员 具有普遍约束力
苏教版八年级下第14课第一框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精)

公布法律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 小,只要违犯国家法律,就要 负法律责任。
郑筱萸被判处死刑
1998年7月 31日,原北 京市委书记 陈希同,腐 化堕落、贪 污、渎职, 被判处有期 徒刑16年。
胡长清案
姓 名:胡长清 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48年8月 最高职务:原江西省副省 长 触犯罪名:受贿罪、行贿 罪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刑 罚:2000年3月8日 在南昌被执行死刑
课堂练习
(一)辨别题
1、国家创制法律只有一种形式。( × ) 2 、法律最主要的特征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 √ )
3 、如果没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就会变 成一纸空文。( √ ) 4、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 )
1、法律所体现出来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是指 A统治阶级中少数人的意志
B全体社会成员的意志
——法律的特征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国家制定法律(立法)---国家立法机关
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各种具有不同法律 效力的规范性文件。
人民代表 大会
国家认可法律 ---国家对于社会上已经存在的风
俗习惯、道德规则加以确认,赋予其法律效力。
我国的立法程序
法律议案的 提出和审议
讨论法律 草案
对法律草案 进行表决
2000年2月15日,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 民法院以受贿罪、行贿罪、巨额财产来源 不明罪数罪并罚,判处原江西省副省长胡 长清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 财产,追缴非法所得161.77万元。2001 年3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核准 死刑,同时下达了执行死刑的命令。
某市两级法院的多个法庭近年来依法判决了一 批民事赔偿案件,但有部分单位和个人赖着不履行 的判决。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保护受害人的合法 财产不侵害,该市法院执行庭根据市两级执行工作 的统一部署,采取果断措施,依法强制执行。 某日,公民张某骑自行车在穿越人行横线时被 急驶来的吉普车撞倒,司机肇事后逃跑。张某虽生 还,但花去医疗费八万多元,并被法医鉴定为五级 伤残。后经交警部门查实,肇事吉普车属县司法局 所有。经法院判决,司法局和肇事司机一次性赔偿 张某共十六万多元。但判决书生效日期过后,司法 局和肇事司机不履行判决,由法院强制执行。
苏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1框《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教学设计

第14 课法律就在我们身边苏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 1 框《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本单元讲的是“与法同行” ,是在前面第四单元“分清是非”基础上的深入和提高。
分清是非是守法用法的基础,增强法制观念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分清是非,着重说明人的一生与法律密切相关。
从认识“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 展开学习。
本框“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是第14 课《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的第一课时,从三个角度解释了法律的特殊性。
学好本课有助于对后面内容的学习,规范自己的行为。
2.学生分析: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各方面的成熟时期,在成长过程中,必然涉及遵守社会公共生活准则的问题。
要遵守规则就要了解规则,特别是法律规范的特征和作用。
认识法律规范的特征,有助于学生尊重法律、自觉地遵守法律。
本课知识点条理清晰,但理论性较强,有关法律的专业性术语较多,对八年级学生而言理解有一定困难,学生听课比较被动,可能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中主要借助于多媒体平台,利用典型材料,分析典型案例、联系生活学习实际,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学习,使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观察生活,学会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深刻认识和理解法律规范的特征,从而树立提高法律意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知道法律最主要的特征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树立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2.难点: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课题分析:例举我们身边的法律(根据八年级学生知识水平,应该能举出七年级学习过的法律,如《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2.“灋”字释义(多媒体显示)【讲授新课】一. 日常生活中用来约束、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有哪些?风俗习惯、道德、法律等。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14课 第一框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教案 苏教版

第二、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一旦触犯了国家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不允许任何人超越法律之上。即公民一旦触犯法律,平等承担法律责任。
特殊(三):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3.人民法院在这个案例中是一个什么机构?
所谓国家强制力主要指的是暴力,即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
可见: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2)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3)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最主要特征)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主题
第14课第一框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时间
班级
主讲人
主要内容
[导入新课]
请学生先猜测一下:法律是不是在人类诞生时就开始存在?
(学生猜测略。分析原始社会有没有法律,他们如何来管理自己的群体,教师归纳。)
可见,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同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有着密切的联系。
请思考下列问题:
1.如果你在公共汽车上没有给老人让座,法律会制裁你吗?
2.如果你入室抢劫或者故意殴打他人呢?
前一种行为只会受到道德和舆论的谴责,后一种行为则要受到法律的严惩,因为它已经触犯了法律。
阅读教材第42页的教学案例,讨论下列问题:
1.陈建明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
2.人民法院是依据什么对陈建明进行审判的?
现在再请学生辨认这些规范的名称:《宪法》、《刑法》、《未成年保护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中学生守则》、《生产安全纪律》、《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思考一下它们都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法律吗?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五单元 与法同行 第14课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 第1框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教

江苏省镇江市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五单元与法同行第14课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第1框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教案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镇江市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五单元与法同行第14课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第1框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教案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镇江市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五单元与法同行第14课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第1框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教案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在社会生活中做知法、守法、护法的合格公民。
2、自觉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积极培养健康文明习惯,在社会生活中努力成为具有高尚品质的人。
3、不断增强权利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知识与能力]1、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2、懂得法律与道德既相互区别,又相辅相成。
我们既要增强法律意识,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
3、了解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共安全、打击违法犯罪中的作用和意义.理解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
4、知道违法犯罪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法律制裁.养成自觉遵守法律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懂得法律与道德既相互区别,又相辅相成。
我们既要增强法律意识,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
教学难点: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在社会生活中做知法、守法、护法的合格公民。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1: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生:将课前收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人们的行为规范进行展示。
八级政治下册 第14课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教案 苏教版

第14课法律就在我们身边
授课时间:年月日第周星期设计人审核人
课题14(1)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课型新授第 1 课时总第 10 课时
教学方法自读交流、合作探究教具讲义、多媒体
课时方案
授课时间:年月日第周星期设计人审核人
课题14(2)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课型新授第2 课时总第 11 课时教学方法自读交流、合作探究教具小黑板、讲义
课时方案
授课时间:年月日第周星期设计人审核人
课题14(3)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课型新授第 3 课时总第 12 课时
教学方法自读反馈合作交流教具多媒体、讲义。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教学设计教案

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五单元第14课第一框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题是苏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与法同行”第14课“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的第1课时,探究的主题是法律的基本特征,是课程内容标准一成长中的我(三)学法用法中第一个目标内容,学好本课题有关内容利于学生建构知识结的,更有助于对后面内容的学习,规范个人行为。
2.教材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教材编写形式上主要由正文与辅助文字两部分组成;内容上,正文部分是理论,内在逻辑是并列和递进关系,文字较少,具有足够的开放性,有利于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又要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辅助文字包括案例、活动探究、知识链接及相关法律条文、名人名言,案例分析、活动开展和知识补充符合人认识规律的心理特征,即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学生对正文理论部分内容的理解,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增加社会体验。
本课题内容理论性较强,有关法律和政治的专业性词语较多,理解起来较困难,因此大大影响学生上课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我确定教学重点:法律的特征;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教学难点:理解法律的特殊性;法律最主要的特征;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要懂得生活中不仅要接受道德约束,更要学法、守法,自觉履行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秩序义务,这不仅仅是良好个人素养、适应社会的表现,也是法律的要求。
2.学生认识到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提高青少年遵守法律的自觉性。
3.认识到互联网技术的实用价值。
过程和方法通过互联网搜索、典型案例分析、联系生活学习实际、比较和归纳等多种教与学的方法的灵活选择运用,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观察生活,学会判断、提取、整合信息的方法,学会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体会到个人成长必然涉及遵守社会公共生活准则,并初步了解规则,深刻认识和理解法律规范的特征,从而树立提高法律意识,根植利用互联网搜索学习的意识,实现个体社会化。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5、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的最 主要特征。下列选项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我国农村将全面推进税费改革 B厦门特大走私案主犯被判处死刑 C环保部门倡导不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D教育部放宽高校报考条件
列宁指出:如果没有政权,无论什么法 律……都等于零。这说明( ) A、国家强制力的重要性 B、普遍约束力的重要性 C、制定或认可法律的重要性 D、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案例分析
王某与张某是亲戚,王某向张某借了13万元,并立 了字据.几年过去了,张某多次催讨债务,王某总以 没钱为由不还,张某一纸诉状将王某告上法庭.法 庭依法判决王某限期归还,可王某就是不履行法院 的判决.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保护受害人的合法 权益不受侵犯,该地的人民法院采取果断措施对王 某强制执持,扣留了王某,查封房屋6间,扣留汽车一 辆,维护了张某的合法权益.
3、法律的基本特征之三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 具有普遍约束力 表现 在
第一:不允许有“特殊公民”的存在;
第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基本特征)
由国家制定 或认可
由国家强制力 保证实施
(最主要)
对全体社会成员 具有普遍约束力
法律的含义
巩固练习
1、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 2、国家创建法律的两种方式是
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最主要特征
国家强制力 军队、法庭、 警察、监狱等
苏州修复百年老监狱
法律的基本特征之二
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深思熟虑: 如果没有国家强制力做保证, 法律能得以实施吗?为什么?
得出结论:是最主要的特征
《反腐败典型案例警示录》
苏人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14.1法律是一种特殊点行为规范

14.1法律是一种特殊点行为规范课型:新授总课时数:审核:政治组备课时间:上课时间:主备人:课题: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对全体社会成员有普遍的约束力是法律的特征之一,法律的含义2、列举具体事例表明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的最主要特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初步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努力学习,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重点和难点1、法律的三大特征2、法律的本质教学方法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指导、讨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一、导入:社会生活中的规范法律是特殊的规范,与我们密切相关二、新授:(由上面事例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法律不同于一般的行为规范,它与其他规范比较起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那么它都有哪一些特殊性呢,请同学们跟我一起进入今天的法律殿堂!)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板书)(同学们,虽然我们还没有学习本课,但是我相信大家一定能说出一些法律的特别之处,好,谁能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如果你说得差不多,那么你自己将来就有可能成为一名大律师。
教师归纳同学们的观点并及时板书)(一)、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下面就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分析一下为什么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学生讲解完以后,再次点明):阶级社会——国家——法律——阶级本质(突出重点及难点)强调指出:我国法律的阶级本质国法创制的方式——制定或认可制定:介绍我国的立法机关、立法程序一些重要法规必须由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如宪法、刑法、婚姻法民法通则等,其他一般性法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如仲裁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认可:例如历史课上讲的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基督教的《圣经》等,教徒如果违背教义,就被视为违反法律。
(你还能举出一些这样的教义吗?请回顾一下历史所学)法律的存在形式:书面内容特点:相互间权利、义务举例:《婚姻法》中就具体规定了父母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请几位同学列举一下自己认为的权利和义务都有哪些)(二)、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简介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片断,请同学们指出里面的贪官是谁?你还能举出一些历史上的贪官吗?他们最后的结局都是怎样的?)明确: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4课第一框《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1998年7月31 日,原北京市 委书记陈希同, 腐化堕落、贪 污、渎职,被 判处有期徒刑 16年。
云南原省 长李嘉廷 审判死缓 没收个人 全部财产
姓 名:胡长清 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48年8月 最高职务:原江西省副 省长 触犯罪名:受贿罪、行 贿罪和巨额财产来源不 明罪 刑 罚:2000年3月8 日在南昌被执行死刑
1.法律的产生
国家制定或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主要方式
(1)国家制定法律:国家的立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 定各种不同效力的规范性文件。 《刑法》、《民法通则》、《教育法》等 (2)国家认可法律: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依据实际 需要,对社会已存在的风俗习惯、道德规则等加以确认, 赋予其法律效力。 我国建国初期,婚姻法有关结婚年龄的规定,即女18 周岁,男20周岁,就是依当时的实际情况对人们的习惯 予以确认的; 有些阿拉伯国家以《古兰经》为准绳,制定法律。
2000年北京第一中 级人民法院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法》判处原中共 广西壮族自治区委 员会副书记、广西 壮族自治区人民政 府主席成克杰死刑,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并处没收个人全部 财产。
2.法律的重要特征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思考: 这种普遍约束力靠什么来实现呢?
教材第42页内容: 陈建明与赵素英因 债务纠纷,在人民法院 主持下,双方自愿达成 调解协议„„
法律以国家强制 力保证实施(最 主要特征)
1.为什么说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2)法律是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 行为规范; (3)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 规范。(最主要特征) 2.我国的立法机关是什么?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过关 1.A 2.A 3.C 4.A 5.D (二)拓展延伸 6.(1)体现了我国法律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14课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第1框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教案苏教版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教学目标:情感目标:认识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提高遵守法律的自觉性,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
能力目标:培养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能正确理解法律等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培养初步的辩证思维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法律的基本特征。
教学重难点:法律的基本特征教学过程:导入:考考你:《宪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学生守则》、《生产安全纪律》都是法律吗?师:任何社会都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如风俗习惯、道德、法律等。
其中,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那么,它有何特殊之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新授:(PPT出示)材料分析一思考:1、为什么《物权法》等被称为“国法”?2、谁有权来制定或认可如《物权法》、《企业所得税法》等法律吗?3、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物权法草案说明了法律的哪个特征?特殊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知识拓展:国家制定、认可法律含义想一想: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哪一个?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PP T出示)材料分析二思考: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其具体表现又是什么?特殊2: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表现:第一:人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都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二:国家不允许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违反法律,就要负法律责任。
过渡:国家机关制定法律后,是不是所有人都自觉遵守呢?他们不遵守怎么办?阅读教材第42页内容:陈建明与赵素英因债务纠纷,在人民法院主持下,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想一想:以上事实体现出了法律的什么特征?特殊3、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国家强制力:指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
(最主要的特征)总结与反馈:这节课你有何收获?法律的含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PPT出示)当堂反馈。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说课稿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说课稿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是苏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与法同行”第14课“法律就在我们身边”中第一框题的内容。
在此之前,第四单元讲的是“分清是非”,分清是非是守法用法的基础。
通过本框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到什幺是法律,是法律知识的开篇,能帮助学生对法律这一特殊的行为规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学习与能力目标要求
(1)知识目标
①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对其三大基本特征基本理解。
②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2)能力目标
能够自主地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教材和生活中的相关案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在社会生活中做知法、守法、护法的合格公民。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法律三大基本特征的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法律的三大特征,并会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教材和生活。
八年级下册法律就在咱们身旁知识点总结苏教版

八年级下册《法律就在咱们身旁》知识点总结苏教版第14课法律就在咱们身旁.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标准(法律的大体特点)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标准;②法律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③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明施(法律最要紧特点)2.法律对全部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具体表现(1)公民在法律眼前一概平等。
(2)在国家权利管辖的范围内,人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都必需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国家不许诺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
(3)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违犯国家法律,就要负法律责任。
3.法律的本质,我国法律的本质是什么?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现。
4.道德和法律的区别①表现形式不同:道德存在与人们熟悉和舆论中,不成文;法律是表现为明确.严格.具体的标准性文件。
②实现方式不同:道德要紧依托社会舆论的约束和教育的力量,依托人们的自觉遵守;法律也依托人们的自觉保护和自觉遵守,但要紧靠国家强制力保证明施。
③调整对象和范围不同:道德调整人们的一切思想和言行;而法律只调整人们的行为。
5.道德和法律的联系:①都是约束人们的行为标准,二者彼此配合.彼此增进。
一方面,法律的强制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
另一方面,道德水准提高,人们不仅会自觉遵法,而且勇于同违法现象作斗争;②二者彼此补充,专门是道德弥补法律的不足。
6.什么缘故我国要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大体方略?①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有着紧密联系,彼此增进.彼此配合.彼此补充。
②法治和德治是相辅相成,法治需要德治的支持和配合,德治是法治的基础和补充,必需把法治和德治相结合。
③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全然目的是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7.咱们青青年既要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法护法,宣传法律,与违法行为作斗争;又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和道德水平,做个好公民。
8.法律是人们的爱惜伞和守护神(法律的作用)表此刻:①法律保护社会公共秩序(相关法律)②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平安(概念.重要性)③法律保护正常的经济秩序(注意相关法律和经济活动的大体规那么)④法律冲击和制裁违法犯法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链接,标题:获得赔偿的范围
拓展天地,标题:消费者享有的其它权利。学生集体朗读,教师分析
获得赔偿的范围
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造成受害人死亡的,可以索赔丧葬费、死亡者生前抚养的人的必要的生活费等。财产受到损失,消费者可以要求生产者或经营者修理、重做、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或服务费用、折价赔偿损失。
讨论
酒店收取开瓶费该不该?
此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什么权利?
(结合春节小品吃饭分析)
卖西瓜”(学生即兴表演。情节简介:一位卖西瓜,两位买西瓜;道具:一块小木板,正面写上一元一块,反面写上三元一块;真或假西瓜若干片)。学生点评,
三、知情权
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日期、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课题
16.1消费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益
授课模式
小组合作
教学
目标
通过教材图片、资料等,使学生了解消费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让学生熟悉教材,使学生对生活中侵犯消费者权利的行为能做出正确判断,并且达到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借助小组讨论、问题探究、材料分析、感悟等,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消费者享有的基本权力
难点
消费者权益受损时采取的措施
教学
准备
板书
设计
一、消费者享有的权力:
1、财产安全全
2、知悉真情权
3、获得赔偿权
二、消费者权益受损时采取的措施
教
学
环
节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教师检查学生导学案完成情况
●一首小诗“倒霉的上帝”导入,教师引导学生谈感想
倒霉的上帝,经常要碰壁。
思考:图中消费者什么权利受到了侵犯?
二、安全权
商品和服务的安全、卫生,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消费者消费商品和服务首先必须有安全感和安全保障。安全权包括人身安全权和财产安全权两个方面,这是消费者最主要的权利。
请说出这一标志的内涵:
王先生到某大酒楼用餐时,酒楼向他额外收取100元开瓶费。
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同学们分析P67——68页归纳。
奶粉、水瓶
学生提前收集假冒产品事例。
如;地沟油
加奶粉
早熟西瓜
安全全
知情权
公平交易权
求偿权
分析地沟油侵犯了消费者哪些合法权利?
对照教材P71页图标数据归纳概括。
表格归纳分析
作业
导学案当堂检测材料题P51页第6题
教
后
记
3·15的由来:
1962年3月15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向国会提出了《关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总统特别咨文》,从法律角度首次提出著名的消费者四项权利,即有权获得安全保障,有权获得正确资料,有权自由决定选择,有权提出消费意见。此后,一些国家和地区纷纷制定有关保护消费者的法律。1985年4月9日,联合国通过的《保护消费者准则》,对上述消费者的基本权利作了确认,敦促各国政府维护消费者的权利。
四、公平交易权
找材料分析:
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
拒绝强制交易行为
列举生活中侵犯消费者公平交易权的例子。
要求:
分组:前后4人一组
专人记录并选派代表发言
时间:3分钟
一、漫画反映消费者什么权利被侵犯?
二、发挥想象,讨论并表演漫画内容!
五、求偿权
展示漫画“‘定金’是不退的”,要求:学生思考,漫画反映消费者什么权利受到了侵犯?;学生发挥想象,将漫画内容表演出来。学生点评,教师总结
入门遭白眼,冷落是惯例。
问话不搭理,多问挨训斥。
进餐像讨饭,购物似行乞。
花钱买罪受,生一肚子气。
更会遭横祸,竟然犯嫌疑。
搜身兼审讯,翻兜又脱衣。
无端受侮辱,真令人发指。
说是敬神明,纯属哄骗你。
感悟小诗:谈谈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性?
一、展示3·15图标及3·15权益保护日来历的相关资料见教材P67—68页
11.02
11.72
其他
3.00
1.69
(1)表中消费者权益受损时采取的措施:
可取的有:
我的理由:
表中消费者权益受损时采取的措施
不可取的有:
我的理由:
(2)消费者权利保护法出台后消费者采取维权措施的变化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设计近几个消费主题:1、绿色消费
2、科学消费
3、放心消费
二、课堂小结:消费者享有的权力。维权方法
消费者享有的其他权利
•自主选择权
•结社权
•获取知识权
•监督权
•尊重权
案例分析:
消费者李某邀请两位朋友到一家餐馆聚会。当他们饭后结帐时,不由得大吃一惊。普通的一顿饭竟要价3500元,于是李某要求服务员解释各项费用的开销理由。谁知餐馆经理拒不解释,并叫保安强行驱赶。李某回家后又出现呕吐、拉肚等不良反应,于是李某返回餐馆再次要求讨个说法,却再次遭到餐馆蛮横拒绝。一怒之下,李某一纸诉状将餐馆告上法庭。最终李某讨回了公道,获得了赔偿。
讨论:餐馆的行为侵犯了李某哪些
பைடு நூலகம்合法权利?
感悟:消费者权益受损时采取的措施对比表(%)
消费者权益受
损时采取的措施
消费者权益保
护法出台前
消费者权益保
护法出台后
向消协投诉
6.57
43.86
向其他机构投诉
6.96
4.54
与商家交涉
39
29.94
算了忍了
19.33
6.41
向亲朋好友讲述
14.11
1.84
报复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