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重工用“创客群”模式推动全员创新
创新和谐的学习型班组——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矿山机器厂技术服务组

①产品投产前 , 图纸 。 分析 ②生产现场 , 技术传授 。
③宽敞明亮的工作室。
④ 群策群力, 分析 问 所在 。 题 ⑤ 严格质量把 关。
⑥ 工余 பைடு நூலகம், 做做健 身活动。
( 孙锡峰 供 稿)
[ 责任编辑 : 杨树 凡]
圈
巾帼明星、洛 阳市建功 立业标 兵等荣
誉称 号。2 0 0 7年被评为全 国学 习型班
组,08 20 年被评办矿 山机器 厂先进班
组o
| |
。 》
信重工矿 山机器 | 醯 承 飞寺 辫 疆 担 该
产场投 l黪 生现 术 服 务 工 作 。 虽 一§
然技术服务工作量严 重超负荷 ,但他 们舍小家顾大家, 并提 出 2 时服务 4小
制度 , 以保证 生产一线 的服务需求。
20 0 8年 ,他们完成 了 1 新产 2项
品技术策划 ,1 l 项技术创 新, 5项新刀
具 推广 , 出 6 提 8项合理 化建议 。不仅 提 高 了生产效率 ,也 带动 了职工钻研 技 术、 参与技术攻 关的积极 性。 班 组拥有 良好 的工作 环境 、学 习 环境和服务环境 。 他们 的 目标 : 创一流 服 务, 创一流业绩。
■
∥ — —
N G
中 信重工 机械股份有限 矿山 公司 机器厂技术服务组
卿 谐的 型 学习 班组
中信重工机械 股份有 限公 司矿 山 机器厂 技术服 务组是 一个开拓 创新 、
和谐进步的学 习型班组 。 近年来, 该班
组涌现出一批先进个 人 ,先后获得党
员示 范 岗、 劳动模 范、 岗位 诚信 明星 、
立足自主创新 占领高端市场——访全国人大代表、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任沁新

争 的 情 况 下 , 们 反 而 占据 了 优 势 ,占 我 领 了 国 际 高 端 市 场 , 成 了 全球 化 的 布 完 局 , 是大 家在 正常时 期想 不到 的。 这
系 。从 纯 制 造 变 成 一 个 附 加 高 新 技 术
的 产 业 , 就 是 高 端 制 造 业 。不 是 简 单பைடு நூலகம் 这 地 说 越 精 越 好 、 大 越 好, 不 是越 小 越 也 越 好 , 是 依 托 你 这 个 装 备 业 的 优 势 而
能 处 在 低 层 次 、 水 平 的 区 域 中。 们 低 我 这 几 年 是 早 走 了 一步 。
个研发 型 企 业 , 市 场 角度 来说 , 从 形
光 有 这 些 还 不 行 , 必 须 有 一 定 的 还
支 撑 。 去 是 中 国 人 设 计 产 品 , 中 国 过 在 先 使 用 , 国 人 来 操 作 ; 在 是 中 国 人 中 现 设 计 外 国 人 使 用 ,由外 国 人 来 操 作 , 就 必 须本 地 化 。 们 在澳 大 利亚 、 美都 我 北
任 总经 理 说 , 融 危 机 给 我 们 带 金 来 的 不 仅 是 冲 击 , 带 来 了很 好 的发 也
造 和 装 备优 势 , 发 展 机 械 、 器 、 去 仪 仪 表 、 压 、 代 通 讯 网络 技 术 、 字模 液 现 数 拟 、 字 化控 制 等这 些 系统 集 成 , 且 数 并 还 要 融 合 光学 、 学 、 理 学 、 气动 化 物 空
进 行 有 针 对 性 的 设 计 。产 品 出 来 了, 新
型 的产 品 越 来 越 大 、 来 越 重 、 来 越 越 越
今 年 的政 府 工 作报 告 强调 了创 新
弘扬大国工匠精神 中信重工以“双创”引领高质量发展

弘扬大国工匠精神中信重工以“双创”引领高质量发展弘扬大国工匠精神,促进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国工匠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匠心独运的特质。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大国工匠精神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成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当今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下,中国制造业需要更多拥有工匠精神的优秀企业,以应对来自国际市场的挑战。
而中信重工作为中国制造业的重要代表,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大国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公司始终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型设备制造企业,积极推进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强化品牌效应,以此为中国制造业振兴献上自己的力量。
与此中信重工更是以“双创”为引领,致力于构建创新型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鼓励全员参与创新创造。
公司鼓励员工提出创意和建议,支持员工参与创新项目的研发和实施,为整个企业注入了创新的力量。
这种以“双创”引领发展的理念,不仅为中信重工带来了创新的活力和竞争力,更为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树立了一个典范。
引领行业发展,中信重工以科技创新促进产品升级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中信重工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不断推进产品升级,提高产品品质和性能。
公司在重型设备领域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不断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设计,推动产品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公司所生产的产品广泛应用于煤矿、交通、水泥、电力等多个领域,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持。
中信重工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不断推广和应用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管理理念,提升国际竞争能力。
公司的产品已经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为中国制造业的“走出去”做出了积极贡献。
弘扬工匠精神,中信重工以质量为基础,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中信重工的发展历程中,质量始终是公司的生命线和竞争力所在。
为了更好地实现质量的提升和产品的升级,公司建立了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体系,从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到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都严格把控,确保产品的质量达到国际标准和客户的需求。
弘扬大国工匠精神 中信重工以“双创”引领高质量发展

弘扬大国工匠精神中信重工以“双创”引领高质量发展近年来,中国制造业正处于深刻的转型升级之中。
随着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在这一背景下,弘扬大国工匠精神成为了当前时代的一种时代价值,也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中信重工作为中国制造业的领军企业,以“双创”为引领,致力于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制造业水平,推动中国制造业跻身世界制造业强国之列。
弘扬大国工匠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强调的是工匠精神,即致良知、精益求精,追求品质,追求卓越。
在当今社会,这种精神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更是一种时代的要求。
作为中国制造业的一股新力量,中信重工积极引领企业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注重工匠精神的培养和传承,积极推动企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双创”是中信重工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作为中国的领军企业,中信重工始终将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同时致力于创造价值,推动产业升级。
在“双创”政策的引领下,中信重工抓住时代机遇,不断进行自我革新和创新,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将创新驱动融入企业发展的每个环节,努力实现“双创”目标。
中信重工加大科技研发力度,不断提升企业技术水平。
作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中信重工注重技术研发,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企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开展产学研合作,培养一批技术人才,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实现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的提升。
中信重工将创新驱动融入企业管理和生产制造中。
通过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和生产工艺,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企业综合竞争力。
在生产制造方面,中信重工通过引进自动化设备,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变,提高生产效率,加快产品研发和更新换代速度,加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中信重工致力于打造自主品牌,提升企业竞争力。
提供竞争源动力 实现企业新价值——中信银行供应链金融创新服务

转向通过 对供 应商 、制 造商 、分销商 、零售 商 ,直 到 设计 融资方案 ,将资金 有效注入 到处于 相对弱 势的 中 最终用户 的整个 渠道的 整体财务 管理 ,使整个 供应链 小企业 ,并通过 不断地 滚动循环 ,为核心 企业从供 应 运转成本 达到最 经济 。在供应链 上的备 企业从 竞争走 链整体增 值的部 分直接 获利创造 条件 。在 解决供 应链 向竟合 的过程 中 ,由于 产业链 条竞争 力培植 的迫切要 中资金 分配不 平衡 问题 的同时 ,提升了 整个供应链 的
风 险控制 。但 是 ,在 中信 供应链金融 中 ,对 中小企 证 业 务 、应 收 账 款 转 让 授 信 业 务 、保 理 业 务 、信 用
业 融资风险 的认 识和控制 则换了一个 新的视角 :从 证项 下动产质押授信 业务 、出口信用融资 、政 府采
关注静态的 财务 数据 ,转 向动态的交 易信息跟踪 ; 购封 闭授信 、票据 衍生业务 等。中信银行将继 续秉 承 “ 供竞争源 动力 ,实现企业 新价值 ”的服 务理 提
应商的深入 了解 ,选择 资质 良好 的上 下游企业 作为 促 进了金融与实 体经济的有效互 动 。在帮 助核 心企
融资对象 ,突破了传统 的评级授信要 求 ,无需 另行 业 优 化财 务供 应 链管 理 流程 、降低 财 务成 本 的同
提 供抵押质押 担保 ,切 实解决了 中小 企业融资难 的 时 ,进一 步提升了供应链整体 的质量和稳 固程度 。
资讯
作为一种 新 的融资模 式 ,中信供应链 金融从 整个产业链 角度开 展综合授 信 ,在 帮助整个 产业链 发展的 同时 ,为 中小企业提 供 了一种新 的融资途
径。
提供竞争源动力 实现企业新价值
伊斯卡与埃斯维合办高效技术联合交流会

及时沟 通协 调, 帮助 解决 困难。 目前,哈 尔滨海关已选派 了
作举办 了高效技术联合交流会。
伊 斯 卡 中国汽 车 行 业 经理 朱
海关关 员作为客户协调 员,全天候 为 6家首 批选定 的企业提
供服务, 为省 内重点企业对外 贸易提供 了便 利条件。 ,
波先生和伊斯卡 中国产品经理孙 庆 丰先 生代表伊 斯卡 公司参 加会议 ,
“E R T T AMIL L ”的 多主轴机器 后,便 开始大量 生产双 工作 台 4主轴 的机 床。今天,公 司的多主轴 卧式加工 中心仍 是其核 心 产 品,约 占总产 品的 8 %; 0 主要应 用于汽车 零部件、液压 部 件、医疗产业等 中小零件 的加工。
动 化 学 院 的优 秀 学生 颁 发 了两 届
2月 1 8日上午, 中信 重 工与 郑 州机械研究所正式结 为战略合作
■—
—
伙伴 关系。公 司董事长任沁新和郑
州机械研究所党委书记张廷健代表
桂林广陆数 测通过收购上海量具 刃具厂有 限公司议 案
2月 3日,桂 林广 陆数字测控股 份有 限公司召开 第四届 董事会第八次 会议,审议 通过公 司拟 收购上海量具 刃具厂有 限公 司议案。如本 次收购成功将大幅提高公司的产 品竞争力、 市 场 占有率和 品牌 影响 力 : 进一步 完善公 司产 品结构 ,增加 产 品品种, 扩大生产规模 ; 同时整合行业资源, 做强做大企业, 增 强公 司盈利能力,有利于公司可持续发展。
■
质量保证体 系,持续 改进不足之处, 进一步完善产 品检验制 度,抓 好过程 控 制, 使产 品质量 有 了 明显 的提 高。其 中 C Y 配套的加 工中心丝杠替 代进 n,在市 场上用户 普遍 认可,并 在 2l O 1年被评 为全 国用户 满意产 品。 ■— —
弘扬大国工匠精神 中信重工以“双创”引领高质量发展

弘扬大国工匠精神中信重工以“双创”引领高质量发展作者:李运前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0年第13期世界最高船闸闸门——大藤峡水利枢纽船闸、国产大飞机C919、中国首艘国产航母、神舟系列飞船……近年来,蕴藏中信重工元素的中国高端制造捷报频传。
一次次重大创新突破的背后,标志着中国装备制造业迈上了新的台阶,对推动制造强国战略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大国工匠持续匠造“中国制造”的新形象,不断书写“中国名片”的新内涵。
一、基本背景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我国“一五”期间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国家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牢牢把握国家制造业和世界制造业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构建了以世界最先进18500吨自由锻造油压机为标志的“新重机”工程,打造出一个全新的高端重型装备制造工艺体系,拥有了国内乃至世界稀缺的高端制造资源,以持续不断的创新、创造、创业写实企业愿景,引领企业走出了一条转型升级之路。
人才是实施转型的最大内驱动力。
中信重工以独特的创新思维,设立大工匠、首席技术专家制度,激励更多的员工勤奋创新、岗位成才,在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的实践中重塑工匠文化,力致做优做精做强高端制造和核心制造,为中国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
二、主要做法(一)建通道,搭建员工成长成才的阶梯近年来,中信重工的大工匠收获满满。
尤其是大工匠杨金安,先后揽获河洛大工匠、首届中原大工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工会十七大代表等多项荣誉。
“荣誉将激励着我继续无私地向工友们传授技艺,不遗余力地弘扬工匠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更大力量”杨金安说。
早在6年前,中信重工首批聘任了谭志强、杨金安、张东亮、党朝阳、张朝阳5名大工匠,为5名大工匠建立了以他们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一支包括大工匠、高级技师、首席员工在内的高端“蓝领”人才团队逐步形成,中信重工职工“双创”工作全面铺开。
大工匠仅仅是“金蓝领”工程中的一个点。
中信重工的人才戰略有三个层面:一是建立院士专家顾问委员会,打造高端专家团队。
中信重工:科技成果百花齐放,共和国工业长子显担当

成果ACHIEVEMENTS54中信重工:科技成果百花齐放,共和国工业长子显担当1953年~1957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这期间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标志着系统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在“一五”期间,我国兴建了156项重点工程,这些工程项目,有“共和国工业长子”的美誉,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重工”)就是当时的“大儿子”。
中信重工前身是洛阳矿山机械厂,是在焦裕禄曾参与建设与生产的,我国世界级著名物理学家钱伟长曾任公司的技术顾问。
1958年4月,中信重工试制成功了中国第一台2.5米双筒卷扬机,由此踏上了企业工业现代化征途。
经过六十多年来的发展,中信重工已从单一的矿山机械产品,扩展到煤炭、建材、冶金、有色、电力、化工、洗选、环保、军工等行业,产品遍及国内各地,远销欧、美、亚、非等国际市场。
众多科研成果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被誉为“中国工业的脊梁,重大装备的摇篮”。
文 / 本刊记者 马思遥55科技创新与品牌全球最大盘式过滤机,引领行业创新发展2022年,8月2日,中信重工自主研制的、目前全球最大的GPYJ900-12W 盘式过滤机,在公司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基地成功试车。
该盘式过滤机共有12个滤盘,滤盘直径达8米,有效过滤面积900平方米,相较传统矿用盘式过滤机产品,具有滤盘直径大、过滤面积大、自动化程度高、滤布使用寿命长、设备基本免维护的突出优势,在国内外矿山的精矿过滤和尾矿脱水领域市场前景广阔。
中信重工矿研院固液分离装备所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不断改进原设备的缺陷和不足,借助三维设计和CAE(工程设计中的计算机辅助工程)有限元分析,确保了设计参数的准确可靠。
中信重工固液分离装备所为保证该盘式过滤机试车成功,从设计之初到滤机制造、运输、装备等环节实现了高效的协同联做,专门成立了负责加工该设备的技术服务小组,保证24小时随时到场加工设备零件,保证滤机的制造精度和工艺质量。
弘扬大国工匠精神 中信重工以“双创”引领高质量发展

弘扬大国工匠精神中信重工以“双创”引领高质量发展伟大的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中国工匠的骄傲和自豪。
在新时代背景下,弘扬大国工匠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企业的责任与使命。
作为中国重工业的一颗璀璨明珠,中信重工以“双创”引领高质量发展,致力于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企业竞争力,助力中国工业强国梦的实现。
一、弘扬工匠精神,提升产品品质工匠精神,是工匠们对于工作的精益求精与匠心独运。
在中信重工,传承工匠精神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不断强化品质意识,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不断创新技术和工艺,始终是中信重工全体员工的目标。
在具体的工作中,中信重工坚持以品质为生命,始终把产品品质放在首位,倡导精益求精的态度,注重工艺细节,努力打造精益求精的产品。
在产品研发过程中,中信重工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追求卓越品质,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二、双创引领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双创,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时代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为中国重工业的领军企业,中信重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双创工作,以创新驱动和创新思维引领企业发展。
中信重工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挖掘内部创新潜力,积极推进核心技术研发和工艺改造,不断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中信重工积极寻求技术合作与跨界创新,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扩大产业规模,不断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三、助力中国工业强国梦,实现转型升级中信重工以“双创”引领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企业竞争力,已经成为中国工业强国梦的有力助力。
作为中国重工业的典范企业,中信重工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拓展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为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中信重工还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国际布局步伐,为中国工业的跨越式发展助力添砖加瓦。
四、加强员工培训,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不懈努力和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中信重工双创示范基地工作方案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重工双创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工作方案单位名称: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单位负责人:俞章法二〇一六年七月目录一、基础条件 (1)二、总体思路 (5)三、主要任务 (8)四、政策举措 (16)五、重点工程 (19)六、保障措施 (22)七、相关附件 (24)中信重工双创示范基地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6﹞35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重工)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各项工作,推动公司“双创”活动的深入开展,尽快发挥国家双创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与经验,激发广大职工和社会创客创新创业热情,助推企业战略转型,借势加快创新发展,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基础条件(一)工作基础中信重工是我国最大的重型装备企业之一,国家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为煤炭、矿山、冶金、有色、建材、电力、节能环保和军工等行业提供重大技术装备和完整工业解决方案。
2013年,中信重工提出实施三大战略转型,即从制造型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型,从主机供应商向成套服务商转型,从本土化企业向国际化企业转型。
为了推进这一全面、系统、深刻的变革,公司以创客空间模式,建立了四个层面的创客团队,形成全员创新、协同创新机制。
2015年9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考察中信重工双创工作时指出:“你们以开展创客群活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了企业转型升级。
你们的实践证明,双创不仅是小企业或者小微企业的生存发展之路,也是大企业的繁荣兴盛之道。
”1.技术创客群公司以18名首席技术专家为引领,打破部门和专业界限,采取多专业、扁平化、高效率的组织形式,组建了18个技术创客团队,研发方向覆盖了矿物加工、节能环保、资源高效利用、智能控制及变频技术等18个技术装备领域。
公司每年设立技术创新基金1000万元,创客团队提出研发项目,技术中心专家委员会组织论证,项目每年在公司科技大会上签订目标合同,明确目标和进度。
知识产权创造支撑中原创新驱动发展

河南科技·知识产权HENANKEJI·ZHISHICHANQUAN 2019年10月(下)24知识产权创造支撑中原创新驱动发展文/张瑞在亚洲,全球领先的矩形盾构机在各地快速掘进,中铁装备大批自主创新产品走出国门。
在澳洲,中信重工全球规格最大的矿用磨机正在稳定运转。
在欧洲,宇通客车从中原走向巴黎、伦敦,行驶在全世界近80个国家的土地上。
许继集团以自主研制的直流变电尖端技术,在世界电力装备发展史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
改革开放是我国进步发展的活力之源,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创新引领发展工作,将其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打好“创新驱动发展牌”的重要抓手,举全省之力,统筹谋划,强力推进。
在创新引领下知识产权创造亮点频出,有效支撑引领了区域创新驱动发展。
通过重大项目催生重大知识产权创造近年来,河南省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知识产权创造方面亮点纷呈,诸多知识产权转化为现实的发展支撑。
如中船重工七二五所研制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上的钛合金耐压球壳等关键构件,二十七所的激光雷达、中航光电为大飞机和“复兴号”提供的连接器、信息工程大学的量子密钥分发、黎明化工的火箭推进剂、科隆集团的存储电池、卫华集团的防摇摆火箭起重机等,这些来自河南省的重大科技成果为提升我国科技实力作出了贡献。
同时,依靠不断增强的创新能力,瞄准产业创新发展的瓶颈,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启动实施了“超大硬岩盾构、燃料电池客车、高铁轴承、光互连芯片、高性能铜合金”等首批创新引领专项。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研制出直径达15.8米的泥水平衡盾构机“春风号”,用于深圳春风隧道工程,是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最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打破了多年来国外品牌在超大直径盾构领域一统全球的局面。
它的成功下线,标志着中国盾构的设计制造迈向高端化,在地下空间开发工程装备领域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前进步伐;洛阳LYC 轴承有限公司研制的高铁轴箱轴承产品,成功完成了120万千米的国家标准台架试验,有望实现高铁轴承国产化重大突破;宇通客车公司紧盯新能源客车发展趋势,连续攻克了纯电动客车续驶里程短、环境适应性差等一系列技术难题,研制出了高性能纯电动客车,平均能耗降低5%以上,多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宇通新能源客车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0%,位居全国首位,并成记者观察HENANKEJI·ZHISHICHANQUAN 2019年10月(下)25功进入了欧洲市场;在无人驾驶方面宇通公司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其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巴士达到高度自动驾驶水平,成功亮相博鳌亚洲论坛,已经在郑东新区龙子湖湖心岛开展测试运行,面向广大市民开放试乘,目前已累计运行1万千米以上,已经成为郑东新区一张靓丽的科技名片。
国有企业群众工作的创新实践

国有企业群众工作的创新实践摘要:1.国机重装的背景和历史2.2021 年营业收入财务指标3.国机重装的主要业务领域4.未来发展规划和目标正文:国机重装,全名国机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在中国市场上领先的汽车综合服务提供商。
其前身是中国进口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 年,注册资本8.18 亿元。
2011 年,国机集团通过资产置换方式,将其所属中进汽贸资产整体注入鼎盛天工,并成立国机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股本总数560,004,607 股,注册资本560,004,607 元。
2021 年,国机重装的营业收入财务指标表现良好。
然而,具体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数据并未在提供的参考信息中明确给出。
我们期待在未来的公告中看到更多关于国机重装财务表现的详细数据。
国机重装的主要业务领域包括汽车批发及贸易服务业务、汽车零售服务业务、汽车后市场等其他服务业务。
在汽车批发及贸易服务领域,国机重装创新合作模式,成为多家知名跨国汽车企业的总包销商和全链条服务提供商。
作为跨国汽车企业在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目前,公司服务的进口汽车品牌包括进口大众、克莱斯勒、吉普、捷豹、路虎、别克、雪弗兰、福特、欧宝、世爵等。
2011 年,公司批售进口汽车市场占有率达13.1%。
在汽车零售服务领域,国机重装依托自身多品牌业务优势,以自建自营和兼并收购等方式,以中高端品牌渠道建设为重点,打造4S 店集群。
截至2011 年底,公司参、控股公司所代理的汽车品牌有20 个,其中豪华品牌有奥迪、捷豹、路虎、雷克萨斯、英菲尼迪;进口品牌有进口大众、克莱斯勒、JEEP、道奇、进口三菱、通用欧宝;还有东风本田、广汽本田、长安福特、东风标致、长安马自达、广汽菲亚特等合资品牌。
目前,公司旗下的4S 店主要以京津唐、长三角、内蒙、成都等经济总量较大、具有增长红利的地区,初步形成了区域规模效应。
此外,国机重装还积极拓展汽车后市场等其他业务领域,增强全链条服务能力。
目前,国机重装后市场服务领域涉及汽车租赁、二手车、汽车改装、汽车电子商务、汽车信息服务和汽车国际化服务业务等,涵盖了汽车流通的全生命周期,初步形成了汽车全链条服务体系和体系内各项业务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局面。
企业的生命在于创新

时代 , 企业发展靠创新 、 需要技术创新 、 产 品创新 、 市场创新 、 管理 理 。 污染减排方面采取 的主要措施有 : 投资五千万元完成为“ 新重 创新 、 思想创新 、 唯有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崭露头角 , 科 机 ”工程技改项 目中的 8 0 t 电炉 、 1 5 0 t 精炼炉系列 、 5 0 t 电炉 、 6 0 t
的全球化使得创新 门槛越来越高 的态势下 , 大企业所拥有 的强 大 竞争优势有时可能成为影响其创新能力 的关键性障碍。当企业越
大越成功时 , 他 的创新能力往往会 减弱 , 这种现象俨 然成为很 多
大企 业 难 以逾 越 的 “ 创新之咒” 。
1进行 节 能技 术改造 。 实 现低碳 清洁 生产 方式
作 为行业 的领军型企业 。在 9年的发展历程 中, 中信重工 始 终 紧跟国家节 能减排政策 , 大胆探索 、 实践 , 在产 品的节能方面取
作为国家“ 一五” 期 间兴建 的老企业 , 中信重工 同其他国有企 得 了显 著效果 。公 司以技术创新支撑 内涵式发展 、 以技术改造 提 业一样 , 经历 了计 划经济 向市场 经济过渡 , 企业成 为 自主经 营 自 升竞争 实力 , “ 十一 五” 以来 , 公 司的“ 重型装备铸 锻件 冶铸基地 ” 、 负盈亏 的市场竞争 的主体 , 传统 体制遗 留下 来的 问题 , 不可 能短 “ 纯低温余热发 电产业化” 、 “ 节约型特选矿装备产业化” 重型铆 焊
时间 内解决 , 资金短缺 、 设备老化 , 成本居高 不下 , 缺乏 市场竞争 跨 等重点项 目相 继建成 。余热发 电、 活性石 灰 、 矿渣立磨 、 水泥辊
改造 污水处理站 , 增加环境绿化 面积等。使公司综合 烟尘排 艰 难的生产经 营中逐步走 出低谷 , 直到 2 0 0 4年 以来 , 全球经 济的 系统 ; 0 0 m  ̄m , ,每 年都经过 G B / T 2 4 0 0 1 环境 标准 和 核心向新能源技术及资源利用的合理化转变 , 我国经济要 实现可 放 浓度大大低 于 2 持续 发展 , 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的转 变更 为重要 、 更为迫切 , 也更 G B / T 2 8 0 0 1 职业健康安 全标 准认 证和复审 ,使公司在节 能减 排 、 为艰 巨, 对企业来说是 巨大挑 战也 是难得 的机 遇 , 这就意味着从 清 洁生产方面登上了新 台阶 。 传 统的 、 粗放 的、 资源密集 、 劳动力密集 、 高能源 、 高能耗 的经 济增
国企携手民企,成就特种机器人先遣队

国企携手民企,成就特种机器人先遣队作者:文/操秀英来源:《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7年第8期近日,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下称“中信重工开诚智能”)特种机器人国家级研发中心及产业化基地项目在唐山市高新区启动。
这标志着中信重工开诚智能瞄准特种机器人研发与制造的国际前沿技术强势发力,向着打造国际领先的特种机器人研发与制造基地迈出了坚实一步。
至此,老牌国企中信重工与民营企业开诚智能通过强强联合,均实现华丽转身。
转型升级,是中信重工近年来的关键词。
但怎么转?向哪转?这对于这个规模大、资产重的老国企而言无疑是个难题。
中信重工领导班子认为,全球经济深度调整,中国经济中速增长成为新常态,对于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浪潮般的冲击,任何一家企业都无法置身度外,或坚守、或转型、或随波逐流,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的结局。
德国已经布局工业4.0,中信重工人不愿意看到中国制造在新一轮的工业革命中被抛在后面。
经过深入研究,已成为高端装备研发服务型企业的中信重工决定将智能制造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
开诚智能的产品结构主要由矿山自动化传动产品和特种机器人组成。
近几年,煤炭行业的持续低迷使相关装备市场需求疲软,开诚智能的煤炭装备销售呈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
由于相关政策及公众安全意识不足,特种机器人在中国尚未大面积普及,其机器人销售收入尚不能对冲传统产品销售下降所造成的缺口。
中信重工需要技术和团队,开诚智能则渴求资金和平台,双方一拍即合。
2015年底,中信重工在完成收购唐山开诚80%股权后,在唐山召开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创立大会。
中信重工在并购开诚智能之初就表示,中信重工要在战略上引领,在资源上支持,在业务上协同,在运营管理上保持新开诚的独立性、自主性、灵活性;要最大限度地运用好、发挥好中信重工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在技术、装备、市场、客户、资金、品牌上全力支持新开诚的发展。
中信重工兑现了承诺。
“他们没有给我们太多限制,公司运转还和以前一样。
员工学习本企业打造百年老店红色中信重工文化心得

员工学习本企业打造百年老店红色中信重工文化心得
百年老店红色中信重工文化心得
本次参与中信重工百年老店的学习,让我有机会深刻了解中信重工的文化精髓与先辈做出的伟大贡献。
中信重工一派浓郁的红色文化背景,体现在团结协作、耕耘奋斗的精神,以及主动担当、勇于创新的精神,深深的融入在企业各个方面的发展中。
特别是参观了安全环保“万象更新”的实际工作,实在激发我对中信重工各项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记忆及无穷精神财富,非常让人赞叹。
中信重工作为传统百年老店,用心经营、以诚信待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把生产企业发展好上,树立了榜样力量,可谓为民除害、竭力服务,表现出员工们高尚的人格品质与社会责任感。
同时,学习过程也让我细深的体会到,重工文化的智慧,乃是企业文化发展的重要宗旨。
这不仅体现在企业内部哲学思考和行动之内,而且还体现在对外实践思维方式和挑战能力之上,从而逐渐发展建立起中信重工的品牌文化与财富传承。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信重工将会继续传承历史文化的无限财富,也将会贯彻科技和创新的彰显,完成先前没有人敢踏足的要求,并始终不渝的追求卓越,努力实现企业的行动价值。
综上所述,学习中信重工的百年老店文化,让我凝聚了一种崇高的精神,去拥抱新的风暴,大胆去探索新的山水,携手前行,共建更加美好的明天!。
弘扬“工匠精神”筑牢发展根基

弘扬“工匠精神”筑牢发展根基作者:骆自星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8年第19期中信重工为我国最大的重型装备企业之一,是国家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首批企业“双创”示范基地、国内最大的特种机器人研发与产业化基地,从事重型装备、工程成套、机器人及智能装备、节能环保装备、国防装备及大型铸锻件的开发、研制及销售,并提供相关配套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
中信重工从营造氛围、搭建平台、完善制度、创新机制、规范行为入手,以金蓝领工程为依托,以工人创客群为载体,全员培育和践行“工匠精神”,形成了具有企业特色的工匠文化。
一、背景(一)打造国际化企业的现实需要中信重工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被国家经贸委批准为首批国际化经营企业,经过30年来的奋力打拼,逐步实现了从出口单机、零部件到出口成套矿山、水泥装备乃至大量总包海外工程。
成绩固然令人欣喜,但是从现实来看,同国外矿业巨头、建材业巨头相比,中信重工一些出口产品的质量,特别是耐久度、精细度上存在不小的差距。
培育工匠精神,提升产品品质,贯彻国际标准和国际规范,进而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方能更好地走出去,打造真正的国际化企业。
(二)提升市场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从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中信重工就是一个完全竞争性的企业。
没有稳定的高质量产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就会缺乏最坚实的支撑。
在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过程中,中信重工作为行业的排头兵,必须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率先走进“质量时代”。
(三)建设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的需要2016年,中信重工被批准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公司领先“双创”,得益于工匠精神;打造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更需进一步传承匠心,“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创启未来。
(四)完善企业创新体系的需要中信重工要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企业,需要持续健全和完善涵盖技术、工艺、工程和管理、营销、服务等多个领域的全方位、立体化的企业创新体系,尤其要重视发挥来自于一线的技术技能创新的作用,使之成为企业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
中信重工:群策群力r以工匠精神创造卓越品牌

中信重工:群策群力r以工匠精神创造卓越品牌张娜娜【期刊名称】《中国机电工业》【年(卷),期】2017(000)006【总页数】2页(P84-85)【作者】张娜娜【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今年以来,一场以“工匠精神筑牢发展根基、创新驱动引领未来发展”为主题的群策群力活动,在中信重工如火如荼地扎实推进。
工匠精神,在中信重工被彻底叫响。
作为80年代就“走出去”的重型装备企业,中信重工历经30多年来的奋力打拼,已经在水泥装备和矿业装备领域与世界巨头同台竞技,并取得不俗业绩。
但从现实来看,和世界巨头相比,中信重工的产品质量、品牌价值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群策群力,顾名思义就是大家一起为提高产品质量出主意,为提升品牌价值想办法。
从今年2月份开始,中信重工各单位员工按照活动要求,就公司在新常态下如何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对照本单位和本岗位工作,进行广泛深入讨论,共提出五个方面256个问题和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在“五一”前夕,中信重工召开群策群力大会,播放因工匠精神缺失造成产品质量问题的警示专题片,先进典型先后登台做经验分享,董事长俞章法做专题报告,直指问题,提出要求。
接下来公司将梳理汇总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下发专项整改计划,各单位一一对照、逐项落实,按时间节点在年内完成整改,把群策群力的效果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将“工匠精神”贯穿到每一项日常工作中。
中信重工董事长俞章法说,在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过程中,中信重工作为工匠精神的传承地、弘扬地,必须在全体员工中大力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率先走进“质量时代”。
品牌之根,源于质量。
质量之魂,存于匠心。
这种一年一度的群策群力活动,中信重工已经坚持了13个年头。
中信重工始终把产品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将打造中信重工制造金字招牌作为追求,从2005年开始,每年开展一次群策群力活动,全体干部员工积极参与,活动主题从最初的革除陈规陋习到第一次把事情做对,从提升产品品质到实现精品突破,从追求卓越绩效管理到推动企业战略转型,从关注企业自身到关注客户需求,从员工行为习惯到企业发展战略,再到今年的以践行工匠精神打造卓越品牌,活动主题不断升华,内容不断丰富,层次不断深化,群策群力活动已经成为中信重工集思广益、共谋发展的品牌活动。
如何推动企业的全员参与创新,促进企业发展

如何推动企业的全员参与创新,促进企业发展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为了保持持续创新和发展的竞争力,推动企业的全员参与创新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组织文化、激励机制和创新平台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推动企业的全员参与创新,促进企业发展。
1. 建立开放包容的组织文化建立开放包容的组织文化是推动企业全员参与创新的重要基础。
企业应营造一个尊重不同意见和想法的氛围,鼓励员工提出建设性建议并勇于尝试创新。
同时,企业领导者应该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展现出对创新的重视和支持,从而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创新活动。
2. 设立激励机制设立激励机制是推动企业全员参与创新的关键。
企业可以通过设立创新奖励制度、提供晋升机会、给予额外奖金等方式,激励员工积极提出创新想法和参与创新活动。
适当的激励措施可以增强员工的创新意识,提高员工参与创新的积极性,从而推动企业的持续创新和发展。
3. 打造创新平台打造创新平台是促进企业全员参与创新的有效途径。
企业可以建立创新工作坊、组织创新讲座、开展创新竞赛等活动,为员工提供展示创新才华、分享创新成果的平台,激发员工的创新潜能和激情。
此外,企业还可以引入外部资源,与外部创新机构、高校合作,共建创新生态系统,为员工提供更广阔的创新空间和资源支持,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
通过建立开放包容的组织文化、设立激励机制和打造创新平台,企业可以激发全员参与创新的热情,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让我们共同秉持创新精神,推动企业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迈进!以上就是关于如何推动企业的全员参与创新,促进企业发展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意见,请随时留言与我们分享。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这篇文章符合您的要求。
如果您有任何不满意或需要修改的地方,请告诉我。
中信重工机器人前景

中信重工机器人前景中信重工机器人是一家专注于机器人研发与应用的公司,以其卓越的技术和卓越的产品而备受市场关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中信重工机器人在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首先,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中信重工机器人将具备更高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能力。
中信重工机器人致力于研发出更加智能化的机器人产品,能够自主感知环境、自主决策和执行任务。
这将使机器人能够在更加复杂的环境中完成各种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其次,中信重工机器人在工业生产领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日益增加。
中信重工机器人可以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装配线、焊接等工艺,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而且机器人可以代替危险、繁重、重复的工作,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
第三,中信重工机器人在服务领域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老龄化问题的加剧,服务机器人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中信重工机器人可以应用于医疗机器人、教育机器人、酒店机器人等领域,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高效、智能的服务。
比如,医疗机器人可以帮助医生进行手术,减少手术时间和恢复时间;教育机器人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提高教育质量。
最后,中信重工机器人在军事领域也具备广阔的前景。
随着军事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人在战争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
中信重工机器人可以应用于无人机、无人潜航器、无人坦克等领域,可以完成军事任务,减少士兵的风险。
同时,机器人具备高度的机动性和快速的响应能力,能够提高军事行动的效率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中信重工机器人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增加,中信重工机器人将在工业生产、服务领域和军事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信重工机器人将不断创新、超越,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信重工成为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

中信重工成为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
杨兆敏
【期刊名称】《变频器世界》
【年(卷),期】2016(000)005
【摘要】国务院办公斤近日印发文件部署“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工作,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进入全国首批28个“双创”示范基地名单。
此前,该公司的“双创”模式和“双创”工作经验,曾被誉为“大企业推动双创的鲜活样本”。
【总页数】1页(P22-22)
【作者】杨兆敏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0
【相关文献】
1.创新教育与创业实践的融合促进机制:现实水平及关键要素——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实践的文本分析 [J], 熊勇清; 王溪
2.文化、技艺在这里传承——北京珐琅厂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J], 苗永生
3.南宁高新区成为广西首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J],
4.江铜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J],
5.两江新区入围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信重工用“创客群”模式推动全员创新时间:2015-12-14 21:28“总理那天也问了我这个问题。
”亮说着笑了,他站起身,眼睛扫向旁边的黑板,“来,我们看着图说吧。
”这块一米见方的黑板立于房间的一侧,与进门抬头可见的“大工匠——亮简介”展栏相比,实在是毫不打眼。
后者以鲜亮的红黄橙为主色,照片中戴着大红花肩披劳模绶带的亮神采奕奕,他擅长的技术绝活儿以及荣获的诸多状勋章,让人一时目不暇接。
而那块办公用黑板则是素净的,一张大大的图纸占据了三分之二,没有被图纸覆盖的地方,简洁清晰地写着他们正在攻关的课题,遇到的难点以及可能的解决之法。
当人群逐渐聚拢在黑板周围,开始七嘴八舌的发问交流时,整个房间顿时充满了生命力。
我突然想起我们刚刚走进来时,亮大工匠工作室的们也正围在黑板前,思考、讨论着什么。
看来,这块似乎并不招眼的黑板,才是这里真正的宠儿。
“大家看这个三维图,这两个滑板面要绝对平行,精度要达到头发丝的十分之一!虽然加工它的机床本身就有精度误差,但工艺要求必须这种高精度,怎么?”亮谈起了今年的一个攻关课题——西门子轧机轴承座。
就在此前五天,李克强总理前来考察时,也曾对着同一张图纸,和他交流了这个话题。
自1980年进入中信重工(原洛阳矿山机器厂)起,亮在机床镗铣工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35年,他在中信重工度过的岁月,仅比公司董事长任沁新少了6年。
如果按照原来针对一线工人的制度,一级工、二级工的晋升,亮可能同许多前辈们一样,评上高级技师也就到头了。
而如今,在任沁新执掌公司11年、不断率领中信重工跨界转型的同时,他不仅有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亮大工匠工作室”,和时尚热词“创客”扯上了关系,还因与李克强总理的一段对话,引起了的关注。
40个“创客群”VS任沁新的心思“你是大工匠?”李克强总理问。
“是,这个工作室就是由我的名字命名的!“你们是创客吗?”“我们不仅都是创客,而且还是创客群!”亮自豪地回答。
……在此后的若干年里,和李克强总理的这段对话场景,将会萦绕在亮的心头,难以忘怀。
而任沁新董事长自然也很为自己的员工感到自豪。
“不只是亮,我们的工人表现得都特别好!”那时,任沁新也在现场陪同,谈起当时的情景来高兴之情溢于言表,“事先只是通知了一下,大家发挥就好,并没有特别演练。
”是的,筹建于1953年的中信重工(原名洛阳矿山机器厂)是国家“一五”期间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作为中国重型机械的排头兵企业,历来深受国家领导人的关注。
近年来,习、、等都曾前来视察。
“这里的工人是见过世面的。
”有人曾这样笑称。
不过,细心的人会发现,与以往不同,李克强总理的这次来访,公开报道大多用的是“考察”,而非“视察”。
一字之差,有何异同?如果细细研读整个来访过程的,你可能会产生和任沁新一样的判断:李克强总理这次是带着课题来的,是“命题作文”。
据资料,9月23日下午,李克强总理一行驱车直接来到中信重工生产一线矿山厂重型磨机工部,在和任沁新董事长简单的一两句互相问候之后,便直奔主题:“听说你们在搞…双创‟,我来看看。
”自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以来,“双创”就成为一个热词,一股潮流。
不过,很长时间以来,其聚焦点一直是小微企业。
2015年9月,情况开始发生变化。
从大连达沃斯论坛的致辞到深化国企座谈会的讲话,李克强的一个观点越来越明确,即“双创”不仅是个体和小微企业的兴业之策,也是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兴盛之道。
简而言之,大企业也要搞双创,为国企、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然而,为什么是中信重工?毕竟,与动辄数百亿甚至上千亿销售收入的一些国企相比,从规模上说它的体量并不算大。
中信重工到底做了什么,能如此迅速的吸引李克强总理亲来考察,并成为大企业推动“双创”的鲜活样本?如果只是简单的把事实描述清楚,其实并不复杂。
中信重工的双创是以40个创客群为依托的,包括18个技术创客群和22个工人创客群。
其中,每个技术创客群专注于一个产业领域,由在该领域取得重大创新的技术领军人物——首席技术专家引领,已覆盖矿物加工核心装备、智能控制及专用变频器、余热发电成套工艺与装备等领域,人员总数达1024名;工人创客群则以大工匠和金牌首席员工为引领,包括1个劳模工作室、5个大工匠工作室以及16个首席员工创新工作站,涉及生产过程的数控镗铣、变频控制、智能液压等专业领域,涵盖了从冶炼、热处理到锻造、加工等12个主要工种,直接参与者500多人。
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大工匠亮就是一名数控镗铣工,其技术专长有高难度活件的加工、异形活件的装夹、问题活件的修复等。
给组织架构画像并不难,但要将其来龙去脉搞清楚,真正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就不容易了。
在李克强考察之后,“中信重工在搞创客群”、“总理亲自考察并高度评价”的消息便如插了翅膀一样,在企业和社会大众间广为。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对“中信重工具体怎么做的?有什么效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等问题,却涉及者寥寥。
一些好奇却看不太懂的商界友人甚至打电话给任沁新等公司高管,咨询探问。
“一两句话解释不清楚,只能说我们这么做了。
”任沁新希望中信重工的实践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而非相反,当他看到有人甚至将几十年前的一些做法,比如在工小发明小创造等“五小”活动都搬了出来,就很担心会有企业被,“坦率的说,我在工厂这么多年,绝不赞成这种做法。
因为让工人搞…五小‟的正面效应远远抵不上对工艺纪律的性!工匠是想尽办法把活儿干精,而不是大家按照自己的意愿各干各的事儿!”的产生并非毫无缘由。
毕竟,李克强总理这次主要考察的是工人创客群,最后又给予了“你们用这种方式解决了大企业全员创新的问题”的评价。
而全员创新是个大概念,这其中,很容易出现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
虽然任沁新一再强调中信重工的做法完全不同,但如若不阐述清楚、辨析明白,就难以清除的土壤。
那么,中信重工的“创客群”到底有何特别?为什么会在推动全员创新方面更加有效?任沁新显然对此已深思熟虑过,毫不迟疑地侃侃而谈——“大企业搞…双创‟和小微企业不同……创客群也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诞生的。
”大企业搞“双创”和小微企业不同,我们有一套完整的做法(机制)。
从2013年开始,中信重工全力推进三大战略转型,即,从制造型企业到高新技术企业、从主机供应商到成套服务商、从本土化企业到国际化企业的转型。
在过去的三年里,这三大战略转型走得非常,几乎可以说是举步维艰。
因为它不是局部的暂时的,而是整体的、的,必须全员转型、全员创新,否则推进不了。
工业4.0、互联网+等浪潮般的新产业技术趋势,我们跨界进入了电力电子产业,引入了新的变频控制团队,从国际国内吸引人才……什么办法都想了。
我们的创客群也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诞生的。
2013年4月,公司成立了由10名工程院院士和3名在各学科研究领域有卓越建树的专家组成的院士专家顾问委员会;5月、6月,我们聘任了18名在公司各产业领域取得重大创新的技术领军人物为首席技术专家,其中包括来自、美国等的国际技术专家;9月,聘任了首批5名大工匠,成立了大工匠工作室,并于此后逐渐扩展至由全国劳模、金牌首席员工领衔的22个创新工作室。
这支由院士和首席技术专家、技能专家在内的专家团队,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引领产业发展,是中信重工转型发展的巨大智力资源。
“这套机制建立起来之后,工人学技术根本不用操心!”中信重工的创客群之所以有效,与其运行机制有关。
首先,作为一家技术引领型的企业,我们会对前沿技术和市场趋势进行、预测,每年遴选确定一批创新课题,也就是说,我们的每一个创客群目标都很清楚,一定是围绕企业战略的。
其中,技术创客群针对重大研发课题,解决不同产业领域的技术创新问题,工人创客群侧重于通过工艺创新将重大产品、新产品很好的制造出来,同时培养青年人才;其次,我们有明确的组织运行模式,技术创客群采取的是多兵种、扁平化、高效率的运行机制,把不同特长的技术专家集中在一起,机电液、变频控制、传感通讯等方面的高手组成突击队强力攻破;工人创客群是按照不同的工种划分,除了大工匠、首席员工等带头人外,还有技术员、重点培养对象等相关人员的参与;第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起到突出贡献的带头人怎么产生,我们已经在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的办法。
公司设定各种技术最高等级,每个称谓都有它的考核、评定、激励办法。
比如,科研系统的每位首席技术专家每月技术津贴是10000元,税后的。
针对技术工人有“金蓝领工程”,设立11个阶梯式技术等级,每两年进行一次技能评定,只要上一个台阶就涨工资,其最高级别的“大工匠”,除工资外,每个月的技术津贴是税后5000元。
此外,自2007年起,我们每年还有针对一线工人的“首席员工制度”,基于生产工作过程的先进操作法或技术创新,一旦评上,每月也有数百元的励。
有些企业的工人不太愿意学技术,我们从来不担心,这套机制建立起来之后,工人学技术根本不用操心!2012年,我们成立了中信重工大学,只要说是技术培训,场场爆满!每个工种的最高技术等级——大工匠给几千名技术工人树立了一个塔尖,他就是其所在工种的“大拿”,在这个工种领域没有他解决不了的难题!虽然不是每名工人都能成为大工匠,但就像“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样,大工匠在工人中的威信很高。
不过,当创客群的带头人一点儿都不轻松。
我们的大工匠工作室,除了平时在现场解决问题外,还有许多活动都要在下班之后,由于承担的都是关键、重要的工件加工,周末也难得休息。
“我有时开玩笑的说,我们的工人是开着…飞机‟干活儿!”我想特别强调一下,中信重工是离散型制造业,与汽车流水线的大批量生产不同,我们的产品没有重复性,每一件都不一样,每一件都是创新,但每一件都必须得做好,不成就损失大了!因为都是重大装备,一件作废就是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产品价值高,用来加工的机床也贵,最贵的一台机床1个多亿!我有时开玩笑的说,我们的工人是开着“飞机”在干活儿!所以,对工人的技能要求特别高。
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大量先进的数控机床投入生产环节后,生产工艺实际上已经滞后了,大量的工艺文件、工艺规程都要在现场解决、编写,这样一来,只靠设计人员和工艺技术人员就不行了,必须得有工人参与,而且必须常有经验有权威的工人——这就是我们的大工匠,他们长期与机床、活件打交道,知道怎么加工最有效,质量最好、精度最高、成本最低。
好的技术要变成好的产品设计,好的设计要变成实体的产品,必须得有一个的支撑点。
公司遇到重大装备、新产品制造,指令一下去,全是大工匠工作室承担。
许多人关心,这些创客群到底起了多大的作用?我们总结了五点:创出了、创出了团队、创出了效益、创出了品牌、创出了机制。
但就效益而言,我只能说攻克了多少(2014年仅工人团队就解决了146个技术攻关难题)、完成了多少订单(一个技术研发团队一年创造的效益最多的达20多亿订单,工人技术团队创造的效益一年有几千万),但这些都是直接效益,我不能假设:如果没有大工匠工作室,干这些活儿会出多少废品?比如,今年6月,杨金安大工匠带领的那个团队,完成了国内最大加氢反应器筒体锻件的锻造,重达200多吨,我们是第一次炼加氢钢,毫无经验,但一次性成功!从此打开了高端大型加氢锻件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