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年前的宁乡县

合集下载

宁乡概况

宁乡概况

宁乡概况 (1)县域概况 (4)投资环境 (5)宁乡经济发展走势、问题及对策 (6)宁乡概况宁乡,邮编:410600。

代码:430124。

区号:0731。

面积2906平方公里,人口132万,其中劳动力80万。

辖33个镇、乡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县城驻地玉潭镇,城市建成面积3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6.8万。

汉属长沙国地。

三国吴太二年(公元357年)分置南部地方设新阳县(即今宁乡),晋代改名新康县。

唐贞观元年(627年)国家太平,政局稳定,取乡土安宁之意,改新康县为宁乡县。

宋朝兴国二年(977年)划入长沙县、湘乡二县部分边域入宁乡,县治移至玉潭镇。

解放后,先后隶属益阳专区(1949年)、湘潭专区(1952年)、益阳专区(1962年)、长沙市(1983年)。

宁乡隶属湖南省会长沙,是省会长沙的西大门,是一体化中长株潭通往湖南五分之三以上地区的必经之路和第一驿站,也是粤、港、澳和东南沿海通往川、渝和湘西、鄂西的必经之路,成为湖南一个重要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投资宁乡拥有巨大的市场辐射功能。

宁乡县城、宁乡经济开发区和金洲新区是长沙市湘江以西板块的重要组团。

交通发达,县城距长沙黄花国际机场60公里,石长铁路、长常高速公路、319国道横贯东西,洛湛铁路连通南北,1810、1816、1823、1824四条省道贯穿县境,构成了宁乡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宁乡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 8摄氏度,平均相对湿度81%,年均降雨1358毫米,平均日照时数达1739.2小时。

宁乡县是雪峰山余脉向东北滨湖平原过渡地带。

山地、平原、江河相映成趣,气候怡人,植被丰富。

地表轮廓大体是北、西、南缘山地环绕,东南丘陵起伏,北部岗地平缓,东北低平开阔,整个地势由西向东呈阶梯状逐级倾斜。

县境内有沩水、乌江、楚江、靳江四条主要河流,其中沩水、靳江(靳江河)为湘江一级支流,楚江(又名流沙河,非《西游记》)、乌江是沩水一级支流,黄材水库为全国三大土坝水利工程之一。

湖南省宁乡县第一高级中学简史

湖南省宁乡县第一高级中学简史

湖南省宁乡县第一高级中学简史湖南省宁乡县第一高级中学简史第一章省立第一女师至省立五中时期(1912—1952)第一节从省立第一女师至省立第一临时中学(1912—1941)早在1909年(清宣统元年),湖南首开女学的先河,奏请在长沙创办女子中学。

翌年获准,于马王街古稻田兴建校舍,1912年(民国元年)5月12日正式开学,定名为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由朱剑凡先生兼任校长,确定以诚、信、勤、朴为校训。

因校址在古稻田,人们习惯简称为稻田女师。

1915年至1941年期间,学校变动频繁。

1915年与省立第二、第三女师合并,改名省立女子师范学校。

一年后旋即分开,各自复原。

1927年春,全省教育改组,长沙所有初中均合并到古稻田,改名省立第一初级中学,男女兼收,分初中和初师两部。

开学仅几个月,马日事变发生,被迫停办一期。

至1928年2月复课,又改名省立第二中学,设初中部、高中普通科和师范科,均只收女生。

1934年11月,才正名为省立长沙女子中学,简称省长女中。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华北各省相继沦陷,武汉失守,长沙危殆,市内各校纷纷外迁。

省长女中亦于1938年暑期迁至湘潭石潭肖家塘。

1939年冬,省教育厅决定将长沙女子中学、省立第一师范、长沙高级工业职业学校、长沙初级工业职业学校和邵阳初级金工应化科职业学校等七所公立学校合并,成立省立第一临时中学,校址设于安化(现为涟源)桥头河,由熊梦飞任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分高中、初中、高职、初职及师范五部。

省长女中的高中普通科和师范科,分别并入临时中学的高中部和师范部,初中部则为临时中学的初中部,并兼收男生,分男生、女生两部,由罗大藩任部主任,校址在桥头河附近的白茅冲归盘园。

从省立第一女师到省立第一临时中学期间,学校先后两次搬迁,五次易名。

先后担任校长的有朱剑凡、徐特立等十二人(详见历任校长一览表),杨开慧烈士的父亲杨昌济先生,亦为省立第一女师创办人之一。

著名教师中,语文先后有李淑一、周世钊、杨树达、李肖聃、彭泽陶等,数学先后有汪澹华、陈鹿萍,外语先后有张普安、郭琨等,物理先后有方魁、方克诚等,化学先后有郭德垂、郭琴轩等,生物先后有曹非、方翘楚等,教育学有夏开权,历史有钟月秋,地理有文士元。

宁乡资料

宁乡资料

宁乡县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重定向自寧鄉)中国宁乡为中国湖南省下辖县份,地处湖南东北部,隶属长沙地级市。

宁乡为湖南较具实力的县市之一,其综合经济竞争力居湖南省县(市)的第3位,2011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第68位,也是湖南省肉类生产第1大、中国第15大县市,也是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的一部分。

全县辖域面积2,906平方公里,2010年年末户籍人口总户数437,806户,户籍人口总数1,365,916人;常住人口1,168,056人(2010年人口普查),城市居民达32万人(截止2010年),城市建成区达44平方公里(包含金洲新区11平方公里建成区)。

GDP总量(2011年)640亿元(折合103亿美元,购买力平价合160亿美元);人均GDP53940元(2011年,折合8,700美元)。

全县下辖12乡21镇共计33个乡镇,县政府驻玉潭镇。

目录[隐藏]1 行政区划2 历史3 地理o 3.1 气候4 经济5 交通6 文化与旅游7 人物8 参考文献9 外部链接[编辑]行政区划宁乡在1982年全境划分为13县辖区(含区级镇),下辖78个乡和乡级镇;经过1995年“撤区并乡”,合并为16镇、19乡共计35个乡镇;2004年全境分为18个镇、15个乡;之后回龙铺乡和谐乐桥乡改为镇建制,变成18镇、17乡镇;2005年祖塔乡与沩山乡合并设立沩山乡,崔坪乡与黄材镇合并设立黄材镇,全民乡更名为金洲乡,2009年金洲乡撤乡设镇成立金洲镇;另外自双江口镇将茶亭寺、石头坑2村划归城郊乡管辖。

到2011年,宁乡县下辖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洲新区以及33个乡镇,其中21个镇、12个乡;共计423个村级区划,其中384个行政村和39个社区(2009年)。

行政区面积人口区划代码邮编行政驻地行政村社区宁乡县2906 132 430124 410600 玉潭镇387 35 坝塘镇103.7 3.99 430124107 410618 坝塘14 1 大成桥镇58.7 3.06 430124208 410623 大成桥7 2 道林镇130.6 5.39 430124101 410615 道林14 1 东湖塘镇 135.6 4.66 430124103 410612 东湖塘14 1 横市镇122.0 4.96 430124116 410626 横市13 1 花明楼镇 116.5 5.53 430124102 410611 花明楼17 1 黄材镇258.9 6.76 430124115 410627 黄材24 1 灰汤镇43.2 2.26 430124109 410622 汤泉 6 1 回龙铺镇68.9 3.37 430124117 410606 回龙铺13 1 金洲镇59.8 2.83 430124201 410639 全民11老粮仓镇 125.3 5.87 430124111 410632 老粮仓20 2 流沙河镇 134.8 6.12 430124112 410635 荷林18 2 龙田镇72.0 2.12 430124114 410631 龙田8 1煤炭坝镇70.3 3.42 430124106 410609 煤炭坝12 1 青山桥镇 134.8 4.84 430124210 410636 青山桥16 1 双凫铺镇89.6 3.56 430124110 410624 双凫11 1 双江口镇88.0 5.22 430124105 410601 双江口13 1 夏铎铺镇 103.4 3.58 430124104 410604 夏铎铺12 1 巷子口镇 105.8 4.36 430124113 410629 巷子口12 1 偕乐桥镇74.4 3.29 430124108 410622 偕乐桥9 1 玉潭镇21.3 8.07 430124100 410600 一环南路9 白马桥乡21.9 3.43 430124215 410600 仁福 3 2 城郊乡30.0 2.34 430124217 410600 东沩南路14 1 大屯营乡 100.3 4.13 430124200 410616 石家湾13枫木桥乡25.6 3.48 430124207 410634 枫木11菁华铺乡65.7 2.98 430124203 410600 菁华铺10历经铺乡37.0 3.39 430124216 410600 湾塘7 1 南田坪乡64.0 2.74 430124205 410619 南田坪10[编辑]历史主条目:宁乡历史宁乡汉朝时属益阳县,三国时置“新阳县”,晋代改名“新康县”,隋朝时期并入益阳县,唐贞观元年(627年)取乡土安宁之意,改新康县为“宁乡县”,宋朝兴国二年(977年)划入益阳、长沙、湘乡三县部分边域入宁乡,县治移至玉潭镇。

湖南宁乡安宁的乡土风情

湖南宁乡安宁的乡土风情

湖南宁乡安宁的乡土风情我来说两句发布时间:2011-08-03浏览次数:196次字号:[大中小 ] 宁乡历为湘中著名的古邑大县。

夏、商、周时期属荆楚之地,直到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才拥有了自己的县名宁乡县。

宁乡县的历史又何止这千余年。

当我们一踏上这片土地,就不得不因它古老的文明油然而生敬意,澎湃起满腔的激情。

宁乡县境内密布的古遗址,处处无不闪耀着文明的光芒。

浮光岭遗址是处新石器的文化遗址,坐落在双江口草溪村境内。

在这处面积约3万平方米的商代早朝遗址上,人们从10至80厘米的文化层中,发掘出砺石、石斧和陶器残片。

这些陶片让人感到一种文明的神奇。

考古人员试图用残片拼出陶器的原形,可惜无法做到。

从出土的灰陶、红陶及少量的黑陶来看,其泥质大约分为粗泥、细泥、夾砂三类。

陶片上已有绳纹、凹玄饰等纹饰。

在宁乡县境已发现古遗址20处,而刘家湾、钦家土段、月形山这三处为较有影响的史前文化遗址。

位于宁乡县老粮仓乡粮丰村的刘家湾遗址,处于流沙河开阔的冲积平川上,属长江中游龙山文化体系,下限延续至商周。

1986年,考古人员从这里采集到雉足釜形陶鼎、镂孔陶器座、矮领陶罐、陶鬲、磨光梯形石等。

陶系以夹砂橙黄陶和泥质橙黄陶为主,纹饰主要有绳饰,鼎足上一般都饰以按窝。

流沙河乡荷叶村的流沙河段西岸一级台地上的钦家土段遗址,同属龙山文化体系,发掘的石器与陶器众多。

而陶系以夹砂褐胎陶为主,纹饰以细绳纹和刻划纹为主。

在流沙河流域北岸青山桥乡景德村河段的二级台地的月形山遗址,包括了石塘、石家湾、景德观遗址等,出土的陶系以夹砂灰陶为主,有少量泥质红陶和灰陶。

陶器纹饰除细绳纹外,还兼有弦纹、篦点纹、附加堆坟和方格纹。

这几处史前文化遗址证明着早在石器时期到商周,宁乡就有先民们依水而居,生息繁衍于河流纵横的水岸之上。

在宁乡县西部山区井冲乡刁子村的九牯洞商代文化遗址,发现众多人类曾居住的洞穴遗址。

这些洞穴一般面积为五、六平方米,高一至两米不等,洞口均面向东南,进入洞口需弯腰弓背。

大宁乡

大宁乡

现在的宁乡
四羊方尊 宁乡,地处湘中东北部、湖南“五区一廊”金三角地带, 是长沙通往湘中、湘北之要冲,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便捷 的交通条件,处于长 株 潭 金三角、武陵源、洞庭湖三大旅 游圈连接地带,东连古城长沙,西屏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南接韶山名人故里,北望浩淼八百里洞庭。交通发达,县城 距长沙黄花国际机场60公里,石长铁 路、长常高速公路、 319国道横贯东西,洛湛铁路连通南北,S206、S208、S209和 S311四条省道贯穿县境,金洲大道、枫林西路直通省会长沙 市。构成了宁乡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宁乡是省会长沙的西 大门是省会长沙的新城区,距长沙市中心36公里,宁乡地势 由西向东呈阶梯状逐级倾斜,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 平均气温16. 8℃,平均相对湿度81%,年均降雨1358毫米, 平均日照时数达1739.2小时。 宁乡 是已故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故乡,人杰地灵,英才辈 出,传统文化渊源深厚。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四羊方尊、 人面纹方鼎等1000多件青铜器的出土震惊中外,被世界考古 界誉为“南中国青铜文化中心”。
大宁乡
宁乡地图
历史
唐贞观元年(627年) 以“乡土安宁”之意置宁 乡县。 宁乡地区
汉为益阳县地。三国时置新 阳县。晋改为新康县。隋并 入益阳县。境域古为荆楚地。 秦属长沙郡。唐贞观元年 (627年)置宁乡县。宋太平 兴国二年(977年)建县,隶 潭州长沙郡。元隶湖广行中 书省湖南道宣慰司天临路。 明隶湖广布政使司长沙府。 清隶湖南省长沙府。

宁乡县是雪峰山余脉向东北滨湖 平原过渡地带,境内地貌有山地、 丘岗、平原。地表轮廓大体是北、 西、南缘山地环绕,东南丘陵起 伏,北部岗地平缓,东北低平开 阔,整个地势由西向东呈阶梯状 逐级倾斜。县境内有沩水、乌江、 楚江、靳江四条主要河流,其中 沩水、靳江为湘江一级支流,楚 江、乌江是沩水一级支流,黄材 水库为全国三大土坝水利工程之 一。

宁乡城变迁研究

宁乡城变迁研究

宁乡城变迁研究宁乡县位于湘中偏东北,隶属于长沙市。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宁乡城曲折地发展,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本文试图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通过梳理宁乡城的变迁过程,总结经验教训,以期为宁乡城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这个地区三国时期曾置新阳县,隋唐时期被省并,北宋初年设置宁乡县,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在漫长的岁月里,大量外来人口迁入宁乡县,对当地风俗习惯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宁乡县山地丘陵较多,水源充足,气候温暖,土壤质量一般。

玉潭镇是全县的政治中心,交通便利,经济状况相对较好。

宁乡县境内最早的城址是位于西部的黄材镇炭河里,早已毁坏。

三国时期设置新阳县时,城址位于横市镇。

西晋时期,城址东迁,具体地点不详。

北宋设置宁乡县时,城址选在玉潭镇,此后再无变动。

在宁乡县千余年的历史中,县城基本上没有城墙。

明崇祯年间(1627—1644),曾垒石作为城墙,不久便毁坏。

清代县人也有过修筑城墙的提议,但最终未能动工。

县城基本上以木栅作为城墙,城门均有石筑城关,以为防御。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内建筑种类和数量也逐渐增加。

清代宁乡城形成了以县署为中心,书院、寺观、店铺等为补充的城市平面格局。

宁乡城的人口数量随着政治局势的变化而有所起伏,但总体上是逐步增加的。

据笔者推算,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宁乡城人口数为1490;万历四十二年(1614),宁乡城人口数为9996,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大约为8.6‰。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宁乡城人口数大约为10774。

民国十九年(1930),宁乡城人口数为17208。

从1776年到1930年,县城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在3‰左右。

宁乡县经济以农业为主,水稻种植是全县最重要的经济部门。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宁乡县每年输出的米谷约占全省的十分之一。

杂粮、经济作物种植也是全县种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薯、豆类在全县广为种植。

沩山茶是全县上好的茶叶,远销西北地区,受到官僚贵族的青睐。

宁乡猪的饲养则是该县畜牧业的重要部分。

湖南宁乡县建置演变的历史轨迹

湖南宁乡县建置演变的历史轨迹
龙喜废置既与古代宁乡毫无关系袁 而据 叶十国春秋窑十国地理表 曳袁其 时长 沙府 领长沙 尧 湘潭尧湘乡尧益阳尧醴陵尧浏阳尧攸县尧龙喜尧茶陵 九县袁并无宁乡建置袁则五代马楚政权时未独 立 设县曰又因 前 已述 及唐 武 德七 年 渊远圆源冤新康 省 入长沙县 袁唐 贞观 元 年渊远圆苑冤并未改 置 宁乡 县袁则马楚时的宁乡地域很有可能仍归长沙县 管辖遥
五代时期的宁乡建置袁清康熙尧乾隆两志 均 称院野唐 明宗天 成 二年 渊怨圆苑冤袁马殷 改 潭州 为 长沙府袁宁乡仍隶焉袁寻复省入龙喜县遥 冶如前 所述袁唐时并无宁乡县袁也就不存在马楚时宁 乡仍隶长沙府的问题遥 而野寻复省入龙喜县冶袁 更是与史实不符遥
薛居正 等撰叶旧五 代史 曳载 院野渊乾 祐二 年 冤 秋七月袁辛亥遥 湖南奏袁析长沙县东界为龙喜 县遥 从之遥 冶欧阳修撰叶五代史曳卷六十院野潭州龙 喜袁汉乾祐三年马希范置遥 冶叶十国春秋曳卷六十 九院野汉乾祐三年为唐保大八年十一月丁未也 噎噎是岁袁潭州置龙喜县遥 冶其卷一百一十二亦 云院野龙喜袁汉乾祐三年袁楚王析长沙县置遥 冶清 康熙叶大清一统志曳 卷二百二十二则称院野五代 汉乾祐三年袁 楚王马希范尝置龙喜县袁 今无
唐代宁乡的建置袁清康熙尧乾隆二志均称 野贞观元年袁复改置曰宁乡冶遥 但清嘉庆志认为袁 新尧旧叶唐书窑地理志曳和成书 唐贞观 之后 的叶元 和郡县图志曳所载潭州管辖的六县袁均为长沙尧 湘潭尧湘乡尧益阳尧醴陵尧浏阳袁没有宁乡县袁而 叶记纂渊海曳 也没有唐朝设置或改置宁乡县的 记载遥 故唐贞观元年渊远圆苑冤改置宁乡县实不足 为据遥
既 然 是 野析 长 沙 县 东 界 为 龙 喜 县 冶袁 位 于 长 沙府西的宁乡省入位于长沙府东且相距百多 里的龙喜袁显然不合常理遥 故清嘉庆志野案冶云院 野今长沙东界浏阳袁则当日龙喜县治疑在长沙尧 浏阳县地袁未必西越湘江百里之遥袁似龙喜县 废置与宁乡沿革毫不相涉矣遥 叶方舆胜览曳载铜 官渚在宁乡县界三十里袁杜甫有叶铜官渚守风曳 诗 袁耶官 爷与 耶关 爷音 相 近 袁今 靖 港 对 岸 地 名 铜 关 袁 距宁界三十里袁岂宁之东界为当日长沙之六乡 地耶钥 冶清同治志亦认为院野考叶五代史曳称袁析长 沙县东界为龙喜遥 今长沙东界浏阳袁则当日龙 喜疑浏阳县地袁其废置与宁乡无涉遥 冶

宁乡东南部古道探寻

宁乡东南部古道探寻

宁乡东南部古道探寻作者:湖南宁乡泉塘黄氏宁乡文史专家陶子林撰古道分为驿道(官道)、县道(邑道)、乡道。

而县道和乡道又称为民道。

古道主要是为古代行人、土车、轿、马提供出行方便的道路。

驿道是旧时官府为传递军情文书、转运官物和接送官员所辟的大道。

始于殷商,我地在元代开始布局成网,逐渐形成固定道路,沿袭至明、清二朝。

驿道每十里设一铺,三十里一大铺,便于人员休息及文书传递交替。

明弘治十四年(1502),宁乡县令邓万斛建宁乡县城总铺于玉潭街北养济院之南,名玉潭铺。

今南门桥外有驿马坪地名。

明嘉靖十二年(1533)《长沙府志》载宁乡邮舍:“历径、下乐、油草已上至善化界凡四十里。

冷水、赤土、回陇、寻峰、玉堂、石子、双凫、茅粟、长桥、土冈、黄才(有公馆)、芭蕉、迎水、新街、西门、扶冲已上至安化界凡一百七十里。

河已上至益阳界凡二十里。

茶园、新兴、黄腊已上至湘潭界凡若干里。

说明以玉潭为中心,东南西北都有邮路,四面分布有驿道。

但在清代的历代宁乡县志中,及民国宁乡县志,都只记载有宁乡东、西、北三面驿道及驿铺,而无宁乡南部古驿道的记载。

由于明代的宁乡县志无存,具体有关内容无从查核。

但通过查阅有关历史资料,及实地走访调查,还是能明白许多信息。

元代,长沙属湖广行省天临路。

明代属湖广省长沙府。

清代雍正初始分湖南省,宁乡属长沙府。

长沙是重要的行政中心所在地,掌控着各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

所以以长沙为中心向各地修建驿道是一项重要的交通工程。

长沙至益阳、常德、安化等地必经宁乡县城玉潭,而长沙至湘潭、邵阳、永州等地,必经湘潭。

而这此主要驿道都不必经过宁乡东南部。

但常德、益阳、宁乡县城去湘潭、衡阳等地,经过宁乡东南的东湖塘、道林等地是最快捷的途径。

后通过文史专家梁小进先生的协助,提供了明代崇祯《长沙府志》,可知一些内幕。

府志记载有“复古道苏夫马申详案略”,载:“万历三十五年,里递周望吕告称,附郭长、善,如居弓背,湘潭、宁乡若弦,两头湘、宁相去百二十里。

湖南宁乡_精品文档

湖南宁乡_精品文档

湖南宁乡湖南宁乡是一个位于中国湖南省中部的县级市。

它位于湖南省省会长沙市的东北部,距离长沙市约70公里,南接长沙县,西连宁远县,北邻平江县和汨罗市,东临浏阳市。

宁乡地处长江中游的洞庭湖平原,是湘中湘北地区的交通枢纽。

宁乡市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长沙长株潭城际铁路和长沙宁乡环城高速公路贯穿全境,使得宁乡与长沙市以及湖南省其他地区有着紧密的联系。

此外,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也位于宁乡市境内,为市区提供了便捷的空中交通。

宁乡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宁乡发现的史前遗址证明了这个地区早在古代就有人类的活动。

在商代和战国时期,宁乡是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宁乡曾是夏商周时期的新邑国和辰州郡所在地,历史悠久。

宁乡市是湖南省的农业重镇之一,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这里的气候适宜,土壤肥沃,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主要农作物包括水稻、玉米、小麦、豆类等。

宁乡的农产品以它们的品质和口感而闻名,尤其是宁乡的糯米和茶叶。

除了农业,宁乡市也有着发达的工业和服务业。

宁乡市是湖南省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拥有众多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嘉峪关。

嘉峪关是一座古老而宏伟的关隘,它见证了中国古代的边防历史。

其他著名景点包括岳麓山、天心阁、橘子洲头等。

宁乡市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

宁乡的传统音乐、舞蹈和戏曲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宁乡的美食也是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尤其是宁乡的农家菜和湖南特色菜肴。

在宁乡,游客可以体验到真正的湖南美食风味。

此外,宁乡市还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洞庭湖、岳麓山、潇湘晨雾等都是宁乡壮丽景观的代表。

这里的自然环境非常清新,是人们休闲度假和户外活动的理想之地。

总的来说,湖南宁乡是一个历史悠久、资源丰富、风景优美的地方。

无论是它丰富的农业资源还是独特的民俗文化,都使得宁乡具有很高的发展潜力。

相信随着宁乡市的不断发展,它将成为湖南乃至全国重要的经济、文化和旅游中心。

我的家乡——宁乡

我的家乡——宁乡

沩山产茶历史悠久,远在唐代就已著称于世,清同治年间(1862~1874) 《宁乡县志》载:“沩山茶,雨前采摘,香嫩清醇,不让武夷、龙井。商 品销甘肃、新疆等省,久获厚利,密印寺院内数株味尤佳……”“文革” 中发现密印寺大佛像体内存有茶叶三十余斤,可见茶叶在佛祖中的地位, 是“茶佛一味”的又一生动见证。沩山毛尖成茶品质:外形微卷成块状, 色泽黄亮油润,白毫显露,汤色橙黄透亮,松烟香气芬芳浓郁,滋味醇甜 爽口。叶底黄亮嫩匀。颇受边疆人民喜爱,被视为礼茶之珍品。历代名茶 驰名中外,畅销各地。
花明楼
温泉之乡宁乡
宁乡温泉位于湖南省宁乡县灰汤镇,灰汤温泉是中国三大著名高温复合温 泉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是一座闻名全国的古老温泉。温泉是上 世纪八十年代建立的一所现代化山庄,坐落在长沙市西北80公里处的灰汤 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内,毗邻毛泽东、刘少奇等伟人故里,这里既是康复 疗养胜地、会议商务宾馆,又是目前省内最佳温泉健康休闲场所
宁乡刀豆花产在伪水河畔,原国家主席刘少奇的故乡——宁乡县花明楼乡。 当地所产的“刀豆花”,以其棚棚如生的生物姿态,鲜艳透亮的色彩,酥脆 甜蜜的味道,被人们誉为“蜜饯之王”,闻名三湘四水。刀豆,豆科,一年 生草本植物,因所结豆荚形态像刀,故名,俗称“大刀豆”,也叫“挟剑 豆”。
宁乡牲猪则是我国著名的地方优良猪种之一。它具有适应性广, 易熟易肥,畜脂力强,屠宰率高,肉质细嫩等特点。特别是加 工腌制腊肉,色泽金黄,肥膘透明,别有风味。仔猪作烧烤猪, 尤其味美色佳。因此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许多国家的农 畜牧代表团都曾来宁乡考察牲猪的情况。
文化遗产
宁乡对子花鼓是流传于湖南省宁乡县境内,集歌、舞、乐于 一体的民间综合艺术形式。明末清初,每逢新春或婚寿喜庆, 民间开始广泛流传一种简单活泼的歌舞,随着优雅的独具江 南风情的插秧、采茶等乐曲,一对青年男女便翩翩起舞,称 之为“打花鼓”。后经演变和发展,产生了独具特色的民间 艺术品种——宁乡对子花鼓。

宁乡文化概述

宁乡文化概述

密印禅寺万佛之奇千佛溶洞造化之奇四羊方尊国宝之奇灰汤神水养生之奇少奇故里伟人之奇宁乡是湖南著名的农业大县,是省会长沙的卫星城,是党一大代表何叔衡、前国家主席刘少奇的故乡,也是全国有名的文化遗产大县,其辉煌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深厚的人文积淀,构成了亮丽的宁乡文化遗产。

一是历史辉煌。

宁乡是一个悠久文明古县。

因黄材的石核发现,宁乡人类活动推前30万年,花草坪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的考证,宁乡的人类文明史达七千年。

夏、商、周三代时宁乡为荆楚地,春秋战国时属楚之黔中,秦属长沙郡。

三国时期(公元257年)置新阳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名新康,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并益阳,唐武德四年复析益阳置新康,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取“乡土安宁”之意建立宁乡县。

宁乡紧傍长沙,是省会通往湘中、湘西北的咽喉和枢纽,自古为商贾云集、兵家必争之地。

如在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运动中,太平军三次到宁乡,两次在宁乡与湘军激战;民国时期,谢文彬在瓦子坪组建护国军反对袁世凯称帝;“五四”运动后,宁乡英雄儿女风起云涌,掀起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

宁乡是全省最早建立党组织的县份之一,又是最早暴发武装起义,对解放湖南贡献突出的县份之一。

抗战时期,国民革命军在县城杜家山血战日寇,全营将士壮烈牺牲。

解放战争时期,黄唐起义震动一方。

无数英烈及其事迹可歌可泣,使宁乡历史熠熠生辉。

二是文化灿烂。

(一)宁乡县是全省出土文物最广泛、库存文物最多、级别文物最珍贵的文物大县,文物遗存十分丰富,素有“南中国青铜文化中心”的美誉。

1938年始出土的四羊方尊、人面纹鼎、象纹大铜铙、提梁卣等文物举世无双;1998年发掘于老粮仓师古寨的编铙更是馆藏年代最早、最为完整,现在仍能演奏的乐器。

2001年,黄材镇出土的青铜罍,为国内最大、最重的商周罍王;我县库存文物达万余件。

在库藏文物中,珍贵文物充盈柜室。

(二)不可移动文物十分丰富,涵盖了湖湘文化、革命文化、佛教文化、青铜文化、历史文化等范畴。

尘封的记忆,宁乡县城老照片

尘封的记忆,宁乡县城老照片

尘封的记忆,宁乡县城老照片
尘封的记忆,宁乡县城老照片惊爆泄密...
2018-07-16
看一个人是否重感情,从他怀不怀旧说起!
今天大家跟着小帮一起领略下咱们大宁乡惊天泄密的老照片,老故事吧...
宁乡县始建于宋朝,从益阳、长沙、湘乡三县划出部分地域,取“乡土安宁“之意,县衙在鸭婆巷。

下图为:宁乡县城文庙(现在的宁乡师范内),是纪念和祭祀孔子的祠庙。

玉潭,原指杜家山藓花崖下(即老人民医院)沩江的一处深潭,因潭水晶莹如玉而得名。

后来更名为城厢镇、城关镇,早几年又恢复为玉潭镇。

下图为:宁乡县城城隍庙,座落在现在的城北中学内。

城隍爷是守护城池之神。

玉潭镇虽是县城,却没有城墙,为防御偷盗,在城的四方设城门,城门是厚木板,上下都用铁皮包着,这就是宁乡四门来历。

记忆中的宁乡古县衙

记忆中的宁乡古县衙

记忆中的宁乡古县衙今日宁乡作者:孙凤琦编辑:喻靖 2020-05-09 10:48:50我县在建治时,数易其属,先属于新康驿,后改属善化、安化、益阳,那时仅一个驿站。

建治后曾设治于西乡柳林汉,传说唐朝曾设治于西乡沩河岸月塘山之白沙洲,该地发现有黄巢城旧址。

我县初名宁邑,后改宁乡。

柳林汉、白沙洲均因距长、益路远,文书差役征派更换及交通多有不便,于是迁治于沩河下游一、三两都交界地之玉潭镇。

先建县衙署于东南之虎形山,次第建街道于鸭婆巷。

因一次大火灾,鸭婆巷街道及衙署全被焚毁,残垣断瓦、满目疮痍,迷信风水者认为衙署建在虎形山,朝向于南,南方居离属火,致使衙署毁于火炬。

于是重建衙署时改变其朝向,坐西南,朝东北。

东方属木,北方属水,木有水养,长荣不枯而兆兴旺之象。

衙署的建筑,原为四栋两横,前栋是头门,中栋是大厅,经过亭上石梯为三栋,即大堂。

大堂下有石梯十八级,大堂左右两边置钟鼓,有吏职司专守。

每天击鼓时太爷升堂,处理民间讼事。

大厅两旁有厢房,左侧为厨房,经通马号仑。

右侧过道下为监狱。

大堂侧有花厅,巡捕房等。

大堂下之十八梯象征十八层地狱。

在清朝时知县某书“寅清堂”三字,每字十一笔,合成三十三笔,即谓之三十三天。

所以宁乡衙门有头顶三十三天,脚踏十八层地狱之说。

“寅清堂”匾悬挂在大堂公案后中门门顶上,解放后其匾于改建人民政府时被拆掉,不知去向,十八梯亦毁不存。

花厅侧后由书吏集资建筑“相国祠”,内供奉萧何木偶像。

花厅侧有巷名“半边街”,巷有一径通小西门,巷内建有牌楼式门,门楼上横书“非公不至”四字。

衙署头门外有一大坪,坪右建许大夫祠。

易祓中状元后,在大坪前钟鼓楼处建状元楼,楼前坪左右各一井,左井已废,右井因石盖钻有四眼,以供居民汲水之便,“四眼井”因此得名。

状元楼对面傍街建一照墙,其坪名“照墙坪”。

衙署左侧有一坪,名马号坪,为清时饲养马匹之所。

县治自两乡移治到玉潭镇后,街道建设加快了速度。

其街道分东南西北四条,其主道是由北至南的一条直街,为益阳通长沙、湘潭之要道。

一百五十年前的宁乡.doc1

一百五十年前的宁乡.doc1

一百五十年前的宁乡
《宁乡文史》整理编辑:素年
飞凤朝阳:飞凤山在县城化龙溪北。

山如凤凰两翼伸展〃似飞凤朝阳。

飞凤山下在清朝康熙年间建有学宫〃宫前有奎星阁〃宫后有藏书楼〃学宫中有讲经堂和文庙〃庙前有荷池。

相传化龙溪旁龙凤交配〃地尽飞去〃故建文庙、奎星楼镇之。

破四旧后建宁乡县委招待所。

由此〃宁乡十景之一的飞凤朝阳被人为破坏贻尽。

飞凤朝阳传说。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文革时期〃人民日报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提出“破四旧、立四新“〃毁了很多文物古迹。

楼台晚色:
(现在此景已不存在〃据分析应该是仓岭上后面〃红旗机械厂一带。


县城东门原称朝阳门〃出朝阳门不远〃有楼台山〃山上有窑头寨〃寨上有楼台遗迹。

相传楼台为明代宁乡王所建。

故此山名楼台山。

当年山上层林叠翠〃朝霞照山〃青紫影映〃晓色宜人。

县绅彭俊曽作四门诗〃将各门附近地名嵌入。

东门:朝阳门外即东关〃八角梅花近玉潭。

化龙溪畔龙王庙〃仓岭楼台中北
山。

宁乡资料

宁乡资料

宁乡,取“安宁之乡”而得名,湖南省辖县,地处湘中东北部,隶属于省会长沙市。

宁乡历史悠久,治邑于三国,建县于北宋,相继出土了震惊世界的四羊方尊、人面纹方鼎等青铜器,有著名的炭河里遗址;宁乡人杰地灵,是蒋琬、刘少奇、何叔衡、周光召等著名人物的故乡;宁乡经济繁荣,是湖南最具实力的县市之一,2014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五十强,居中部地区第3位,也是湖南省肉类生产第一大县和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湖南湘江新区的重要板块。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形地貌宁乡境内多为丘陵地带,是雪峰山余脉向东北滨湖平原过渡地带,境内地貌有山地、丘岗、平原。

地表轮廓大体是北、西、南缘山地环绕,东南丘陵起伏,北部岗地平缓,东北低平开阔,整个地势由西向东呈阶梯状逐级倾斜。

水文特征宁乡县境内有沩水、乌江、楚江、靳江四条主要河流,其中沩水、靳江为湘江一级支流,楚江、乌江是沩水一级支流,黄材水库为全国三大土坝水利工程之一。

沩水河,又名“沩水”,古名“玉潭江”,发源于湖南省宁乡县的沩山,自西向东流入长沙市区境内,于长沙市望城区的新康乡与高塘岭街道交界处流入湘江,全长144公里,流域面积2750平方公里,被誉为宁乡县的母亲河。

气候特征宁乡县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寒冷期短,炎热期长。

全县年日平均气温16.8℃,一月日平均4.5℃,七月日平均28.9℃。

年平均无霜期274天,年平均日照1737.6小时,境内雨水充足,年均降水量1358.3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1%。

灰汤温泉灰汤温泉位于湖南省宁乡县南部灰汤镇,总面积48平方公里,泉水水温高达89.5℃,年平均气温16.2—17.6℃,雨量适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环境整治2013年年底灰汤镇划定标准停车位一百个,全镇新建了600多个垃圾池和果皮箱,村里设置了收集池、和垃圾桶,有关部门将饮用水源地列为保护工程、生活污水得到整治、生活垃圾合理处理和禽畜养殖污染治理,2013年,灰汤镇被评为“长沙市城乡环境整治十佳乡镇”和“长沙市集镇管理示范乡镇”,国家环保部授予的“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宁乡炭河古城简介

宁乡炭河古城简介

宁乡炭河古城简介
宁乡炭河古城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境内,是一座古老而充满魅力的城市遗址。

炭河古城最早见于明代,是明代山阳巡检司的驻地,后经清代正式定名为炭河镇。

炭河镇占地广阔,历史悠久。

如今,炭河古城已成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同时也是一个备受游客热爱的旅游胜地。

炭河古城建筑群以红砖、花岗岩为主要材料,建筑风格独特,是以明代嘉靖年间建筑为主,有许多古老的民居、官署、庙宇、祠堂、商铺等等的建筑,这些古老的建筑都是古老文化的一部分,千百年来保存良好,是观光旅游的最佳选择。

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古代湖南的文化传统,了解它悠久的历史背景,体会它丰富的文化内涵。

炭河古城的文化、历史和建筑富有特色,其中最著名的是炭河文化和三山圣拜文化。

在游览炭河古城时,还可以参观三山圣拜祖庙和炭河祠堂等文物景观,了解三山圣拜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外,古城内还有许多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古迹,如:炭河古城民俗博物馆、文昌阁、天兴阁等等,这些古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湖南文化的宝库。

炭河古城目前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胜地,它充满着古老而神秘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前往参观。

除了欣赏古建筑外,游客还可以品尝当地特色小吃,如:宁乡肉脯、炭河鸡排等等,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真正的湖南美食文化。

总之,宁乡炭河古城是湖南具有很高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的标志性遗产之一,它通过自身的独特魅力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品尝这份灿烂的文化瑰宝。

未来,炭河古城还将继续保持其古老文化的魅力,为湖南的旅游业贡献更多的价值。

宁乡县简介

宁乡县简介

当地人也称百叶坡峡谷。

灰汤温泉
位于湖南省宁乡县南部灰汤镇,总面积48平方公里,泉水水
温高达89.5℃,年平均气温16.2—17.6℃,雨量适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炭河里遗址
位于湖南长沙宁乡的黄材镇,是南方最著名的青铜器出土地。
年代约为商代到西周时期。炭河里遗址位于宁乡县黄材镇寨子村塅溪与沩水 交汇的台地上,面积约20000平方米。
与朱熹、吕祖谦合称“东南三贤”。官至右文殿修撰。谥号宣公,封华阳伯,配享孔庙, 著有《南轩文集》。与其父张浚同葬湖南省宁乡县,其墓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专业+服务 创造地产新价值。
3
综合现状
名胜古迹

湖南刘少奇故居 位于中国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镇炭子冲。1898年
11月24日,刘少奇诞生于此,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故居 在一座盖有茅草的栅栏门内的四合院中。为土木结构。文化大革命期 间,故居被毁坏。1980年对故居按原样进行了修复。当年的卧室、 书房、开调查会的横堂屋内展出了实物、照片数百件,重新对外开放, 供人瞻仰参观。

芙蓉山
在湖南宁乡县西,接安化县界,旧名青羊山,《名胜志》芙
蓉山与大沩山自接,其中有芙蓉洞,广东曲江县西五里,旧产芙蓉,汉末康 容炼丹于此。
专业+服务 创造地产新价值。
6
著名特产
宁乡花猪原产宁乡县,作为全国四大生猪地方名种之一,1981年国家标准总局颁布

GB273-81《宁乡花猪》, 正式确定宁乡花猪为全国四大优良地方品种之一,2003年 再次颁布实施了新标准,2006年农业部讲宁乡花猪列入《国际级家畜遗传资源保护 名录》,2007年取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产品认证证书。宁乡花猪必须在完全 天然、健康的环境下生长,远离任何人工生长素,因此它们的武冈铜鹅一起被誉为湖 南"三宝"。 沩山毛尖,产于湖南省宁乡县水沩山的沩山乡。沩山产茶历史悠久,远在唐代就已

介绍宁乡的美文

介绍宁乡的美文

介绍宁乡的美文
宁乡位于湖南省,总面积大约为1,140平方公里,人口稳定在
19.6万。

宁乡是一座拥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城市,也是湖南最古
老的郡县之一。

宁乡的地理环境优越,处于湖南省的中心地带,周围环绕着曲江
和沅江,风景迷人,太行山被誉为“宁乡秀地” 。

再加上宁乡今已成
为湖南文化旅游重要城市,拥有各种风景名胜,包括水文古都、古林
古崖、古建筑修复等,满足游人住宿,购物,饮食,娱乐的需求。

宁乡的文化传承源远流长,南宋书法大家苏轼就做过宁乡官,苏
轼曾在宁乡诗句《明月几时有》中写道:“且复携手,一起散步在津
津宁乡,唱着歌。

”他的诗句也成为了宁乡的文化代表。

宁乡人民有着独特的文化,他们友善而开朗,以保护生态环境为
宗旨,并且有独特的传统文化。

宁乡民间有许多民歌,唱着太行山的
美丽,沅江的神奇,通过歌声流传下去。

宁乡旅游资源丰富,有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津津宁乡,有宁乡县
著名的太行山风景区,有沅江上的玉山拱桥、湍水拱桥等,有四星级
的宁乡景区,有宁乡红梅革命根据地等名胜古迹,可供游客参观和游
玩景点。

宁乡是一个富有古老文化传统和高度开发的现代化城市,它集自
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于一体,宁乡一定会为您带来不一样的遐想和视野。

欢迎您来到这里,亲身感受宁乡的非凡魅力!。

有一种美叫宁乡范文精选800字_初三作文范文

有一种美叫宁乡范文精选800字_初三作文范文

有一种美叫宁乡范文精选800字_初三作文范文宁乡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它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

宁乡的美景吸引了无数游客的到来。

它有漂亮的山水风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址和独特的民俗风情,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到访者。

宁乡有着壮丽的山水风光。

它坐落在湘潭江和湘江的交汇处,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有很多山峦起伏,在山中流淌的河流令人陶醉。

而最著名的山就是宁乡的楚国梅峰山了。

楚国梅峰山位于宁乡县城东北14公里,海拔515米,山正面像炮座炮管一样紧迭层峰,象伟岳庙面貌,山腰参官冢连成锁链,豁然一致,在当地被誉为兵家必争的“楚国第一座”。

它四季如画,有名的花梨、红藤、纸杏等香花,不仅美丽,还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宁乡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址。

据记载,宁乡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这里曾经是楚国的疆土。

它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文物。

比如黄埔镇遗址,这是楚国时期的冶铁和铸剑遗址,形成于公元前400-600年间,是中原地区文化与区域文化的交汇点。

它见证了中国古代冶铁业与铸剑业的兴盛和辉煌,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冶铁业与铸剑业,乃至楚国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宁乡还有独特的民俗风情。

宁乡是湖南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当地的苗族、土家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保留着淳朴的民族习俗和风味。

每年农历三月三,宁乡都会举办盛大的苗族花山节,节日期间,人们穿上盛装,载歌载舞,欢度节日。

除了花山节,宁乡还有农民画、手绘民俗越剪等传统手工艺品,以及犁田、播种、收割等民间农耕活动,每一样都体现了宁乡人民丰富多样的生活方式。

宁乡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底蕴和独特自然风光的城市。

它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与感动。

它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它的历史文化遗址让人心生敬畏,它的民俗风情让人体味生活的真谛。

我相信,只要你到了宁乡,你一定会被它的美丽所深深吸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百五十年前的宁乡
《宁乡文史》整理编辑:素年
飞凤朝阳:飞凤山在县城化龙溪北。

山如凤凰两翼伸展,
似飞凤朝阳。

飞凤山下在清朝康熙年间建有学宫,宫前有奎星阁,宫后有藏书楼,学宫中有讲经堂和文庙,庙前有荷池。

相传化龙溪旁龙凤交配,地尽飞去,故建文庙、奎星楼镇之。

破四旧后建宁乡县委招待所。

由此,宁乡十景之一的飞凤朝阳被人为破坏贻尽。

飞凤朝阳传说。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文革时期,人民日报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提出“破四旧、立四新“,毁了
很多文物古迹。

楼台晚色:
(现在此景已不存在,据分析应该是仓岭上后面,红旗机械厂一带。


县城东门原称朝阳门,出朝阳门不远,有楼台山,山上有窑头寨,寨上有楼台遗迹。

相传楼台为明代宁乡王所建。

故此山名楼台山。

当年山上层林叠翠,朝霞照山,青紫影映,晓色宜人。

县绅彭俊曽作四门诗,将各门附近地名嵌入。

东门:朝阳门外即东关,八角梅花近玉潭。

化龙溪畔龙王庙,仓岭楼台中北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