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考试之中医针灸篇

合集下载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预习笔记: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预习笔记: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预习笔记: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一、手阳明大肠经(一)经脉循行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外前廉,上肩,出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夹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夹鼻孔。

与脏腑器官联系:大肠、肺;下齿、口、鼻、膈。

(二)主治概要:头面五官疾患、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等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歌决:L I二十手大肠,起于商阳止迎香,头面眼鼻口齿喉,皮肤神热与胃肠。

(三)本经腧穴1、商阳 (Shāngyáng,LI1)(大肠经井穴)[定位] 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旁0。

1寸。

[取法] 伸食指,依定位取穴“商阳食指外侧取”[主治]①齿痛、咽喉肿痛等头面五官疾患;②热病、昏迷等热证、急症;③甲沟炎、手指麻木。

[操作]浅刺0。

1寸或点刺出血。

2、三间 (大肠经输穴)[定位] 微握拳,在食指桡侧,第2掌指关节后凹陷处。

[取法]微握拳,依定位取穴。

“三间握拳节后当”[主治]①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疾患;②腹胀,肠鸣等肠腑病证;③嗜睡(《甲乙经》“多卧善唾,胸满肠鸣,三间主之”);④手背肿痛、手指握固。

[操作] 直刺 0.3~0.5寸。

3、合谷 (大肠经原穴)[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取法]1。

以一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2。

拇食二指合拢,肌肉隆起最高处是穴。

“合谷虎口歧骨间”[主治]①头痛、目赤肿痛、齿痛、鼻衄、口眼歪斜、耳聋等头面五官病;“面口合谷收”②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热病无汗或多汗;③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④上肢半身不遂。

[知识拓展]镇痛要穴针刺合谷可使全身皮肤痛阈不同程度提高,40~50 min达最高点。

[操作] 直刺0。

5~1寸,针刺时手呈半握拳状。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针灸学)-试卷2 (1)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针灸学)-试卷2 (1)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针灸学)-试卷2(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B1型题(总题数:3,分数:12.00)A.角(头)B.烦(面)C.贲(胸)D.阴器(腹)E.背、臀(分数:4.00)(1).手三阴经筋结于(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内上行结于贲(啕)。

(2).手三阳经筋结于(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于角(头)A.头面部B.胸中C.心中D.腹中E.手足末端(分数:4.00)(1).同名的阳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是(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2).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的交接部位是(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

A.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B.少阴在前、厥阴在中、太阴在后C.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D.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E.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分数:4.00)(1).足三阴经在内踝上8寸以下的分布规律是(分数:2.00)A. √B.C.D.E.解析:(2).足三阴经在内踝上8寸以上肢体部的分布规律是(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二、 A1型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膏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分数:2.00)A.足大趾内端√B.足大趾外端C.足二趾内端D.足二趾外端E.足三趾内端解析:解析:足阳明胃经从足背上至大趾内端与足太阴脾经相交接。

2.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分数:2.00)A.心中√B.肺中C.胸中D.手小指端E.足大趾内端解析:解析: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心中。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预习笔记:特定穴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预习笔记:特定穴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预习笔记:特定穴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 称为特 定穴。

是针灸临床上最常用的经穴。

1、特定穴的类别 (10 类)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为主)五输穴、原穴、络穴、下合穴、郄穴、 八脉交会穴 ;躯干背俞穴(背部)、募穴(腹部);周身八会穴、交会穴。

2、特定穴的数量特定穴共有 149 个(未计算交会穴),除去重复的 20 个, 共有 129 个,占整个经穴的 1/3 多。

(一)五输穴 60 个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5 个 特定腧穴,简称“五输”。

与五行相配,又称“五行输”。

五输穴分布: 脉气状况 经气所出, 脉气浅 端 经气流动, 脉气稍比喻水 初流 水 微流 之 小 之 大 腧穴位置 手 、 足 之 本节之前所出为井所溜为荥较大大水之经气通畅,脉气较腕踝关节所行为经畅流盛以上百川经气盛大,脉气充肘膝关节所入为合五输穴的特点: a 只存在十二经脉之上,每经都有一组。

b 每类穴的命名都提示穴位所在部位经气运行的状态。

c 呈向心性分布。

从井穴到合穴依次从末梢向心排列。

d 每个穴位都有五行配属。

五输穴的五行配属:“阴井木”,“阳井金”“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

”“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近代临床应用:井穴开窍醒神,治疗神志病症 ;荥穴清热泻火,祛本脏腑经脉火热之邪。

A、按五输穴主病特点选用井主心下满:主治肝之疾患,肝气不舒心窝部痞满,郁闷。

荥主身热:主治心之疾患,热伤神明的心烦、心悸、失眠神昏谵语、狂躁不宁及热伤津液口燥舌干等。

输主体重节痛:主治脾之疾患,如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肢体浮肿,体倦懒言,大便溏稀等。

经主喘咳寒热:主治肺之疾患。

如咽干咽痒,声音嘶哑,鼻塞不通,气喘少气,小便不利,大便失调等。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针灸学)-试卷19 (1)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针灸学)-试卷19 (1)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针灸学)-试卷19(总分:7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B1型题(总题数:1,分数:4.00)A.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周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B.外踝前下方,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中C.外踝高点上2寸,腓骨前缘D.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前缘E.外踝高点上4寸,腓骨前缘(分数:4.00)(1).悬钟穴的定位是(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悬钟穴: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前缘。

(2).丘墟穴的定位是(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丘墟穴:在外踝前下方,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中。

二、 A1型题(总题数:34,分数:68.00)1.下述经脉中。

其循行“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的经脉是(分数:2.00)A.足阳明胃经B.手太阳小肠经C.手少阳三焦经√D.足少阳胆经E.足太阳膀胱经解析:解析: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无名指末端(关冲)。

向上行于小指与无名指之间,沿着手背,出于前臂外侧桡骨和尺骨之间,向上通过肘尖,沿上臂外侧,上达肩部,交出足少阳经的后面,向上进人缺盆部,分布于胸中,散络于心包,向下通过横膈,从胸至腹,属上、中、下三焦。

胸中支脉:从胸向上,出于缺盆部,上走颈旁,连系耳后,沿耳后直上,出于耳部上行额角,再屈而下行至面颊部,到达眼下部。

耳部支脉:从耳后进人耳中,出走耳前,交叉于面颊部,到达目外眦(丝竹空之下),与足少阳胆经相接。

2.手少阳三焦经主治(分数:2.00)A.肝病B.肾病、肺病、咽喉病C.侧头耳、胸胁、咽喉病和热病√D.前头、鼻、口、齿病E.侧头、耳病、胁肋病解析:解析:侧头耳、胸胁、咽喉病和热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3.治疗肩臂痛,臂不能举,应首选(分数:2.00)A.外关B.合谷C.曲池D.肩髎√E.阳陵泉解析:解析:肩髎在肩部,肩髑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主治臂痛、肩重不能举。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针灸学》知识要点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针灸学》知识要点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针灸学》知识要点第一单元经络系统细目一:经络系统组成细目二:十二经脉要点:1.十二经脉的名称2.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3.十二经脉属络表里关系4.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细目三:奇经八脉要点:1.奇经八脉的名称2.奇经八脉的作用细目四:十五络脉要点:十五络脉的分布细目五:十二经筋要点:十二经筋的分布第二单元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细目一:经络的作用要点:1.联系脏腑,沟通内外2.运行气血,营养全身3.抗御病邪,保卫机体细目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1.诊断方面2.治疗方面第三单元腧穴的分类要点: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第四单元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细目一:主治特点要点:1.近治作用2.远治作用3.特殊作用细目二:主治规律要点:分经主治规律第五单元特定穴要点:1.特定穴的分类及概念2.五输穴、原穴、络穴、背俞穴、募穴、八脉交会穴、八会穴、郄穴、下合穴、交会穴的内容及临床应用第六单元腧穴的定位方法要点:1.骨度分寸定位法2.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3.手指同身寸定位法第七单元手太阴肺经、腧穴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尺泽、列缺、太渊、鱼际、少商第八单元手阳明大肠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商阳、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迎香第九单元足阳明胃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地仓、颊车、下关、头维、天枢、足三里、上巨虚、丰隆、内庭第十单元足太阴脾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隐白、公孙、三阴交、阴陵泉、血海第十一单元手少阴心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少海、通里、阴郄、神门、少冲第十二单元手太阳小肠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少泽、后溪、养老、天宗、听宫第十三单元足太阳膀胱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睛明、攒竹、天柱、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次髎、委中、承山、昆仑、申脉、至阴第十四单元足少阴肾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涌泉、太溪、照海、复溜第十五单元手厥阴心包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曲泽、郄门、内关、劳宫第十六单元手少阳三焦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中渚、外关、支沟、肩髎、翳风、丝竹空第十七单元足少阳胆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听会、阳白、风池、环跳、风市、阳陵泉、悬钟、丘墟、足临泣第十八单元足厥阴肝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大敦、行间、太冲、期门第十九单元督脉、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腰阳关、大椎、哑门、百会、水沟、印堂第二十单元任脉、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膻中、廉泉、承浆第二十一单元奇穴要点:常用奇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四神聪、太阳、夹脊、外劳宫、十宣、膝眼、胆囊、阑尾第二十二单元毫针刺法细目一:针刺准备要点:1.消毒2.体位细目二:进针方法要点:1.指切进针法2.夹持进针法3.舒张进针法4.提捏进针法细目三:针刺角度和深度要点:1.角度2.深度细目四:行针与得气要点:1.行针的基本手法2.得气的概念及临床意义细目五:针刺补泻要点:1.捻转补泻2.提插补泻3.平补平泻细目六:针刺异常情况的表现、处理和预防要点:1.晕针2.滞针3.血肿4.断针5.弯针6.气胸7.刺伤内脏8.刺伤脑与脊髓细目七:针刺注意事项要点:1.特殊生理状态的针刺注意事项2.妊娠妇女、小儿针刺时的注意事项3.颈项、眼区、胸胁腹背等部位腧穴的针刺注意事项4.不宜针刺的疾病第二十三单元灸法细目一:灸法的作用要点:1.温经散寒2.扶阳固脱3.消瘀散结4.防病保健细目二:灸法的种类要点:1.艾炷灸2.艾条灸3.温针灸细目三:灸法的注意事项要点:1.施灸的禁忌2.灸后处理第二十四单元拔罐法要点:1.拔罐方法2.拔罐的作用和适应范围3.拔罐的注意事项第二十五单元其他针法要点:1.电针法2.三棱针法第二十六单元治疗总论细目一:针灸治疗作用要点:1.疏通经络2.凋和阴阳3.扶正祛邪细目二:针灸处方要点:1.选穴原则2.配穴方法第二十七单元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细目一:头痛要点:1.头痛的辨证要点2.头痛的治法3.头痛的处方4.头痛的治疗操作细目二:中风要点:1.中风的辨证要点2.中风的治法3.巾风的处方4.中风的治疗操作细目三:眩晕要点:1.眩晕的辨证要点2.眩晕的治法3.眩晕的处方4.眩晕的治疗操作细目四:面瘫要点:1.面瘫的辨证要点2.面瘫的治法3.面瘫的处方4.面瘫的治疗操作细目五:不寐要点:1.不寐的辨证要点2.不寐的治法3.不寐的处方4.不寐的治疗操作细目六:感冒要点:1.感冒的辨证要点2.感冒的治法3.感冒的处方4.感冒的治疗操作细目七:哮喘要点:1.哮喘的辨证要点2.哮喘的治法3.哮喘的处方4.哮喘的治疗操作细目八:胃痛要点:1.胃痛的辨证要点2.胃痛的治法3.胃痛的处方4.胃痛的治疗操作细目九:呕吐要点:1.呕吐的辨证要点2.呕吐的治法3.呕吐的处方4.呕吐的治疗操作细目十:便秘要点:1.便秘的辨汪要点2.便秘的治法3.便秘的处方4.便秘的治疗操作细目十一:腰痛要点:1.腰痛的辨证要点2.腰痛的治法3.腰痛的处方4.腰痛的治疗操作细目十二:痹证要点:1.痹证的辨证要点2.痹证的治法3.痹证的处方4.痹证的治疗操作第二十八单元妇儿科病证的针灸治疗细目一:月经不调要点:1.月经不调的辨证要点2.月经不调的治法3.月经不调的处方4.月经不调的治疗操作细目二:痛经要点:1.痛经的辨证要点2.痛经的治法3.痛经的处方4.痛经的治疗操作细目三:崩漏要点:1.崩漏的辨证要点2.崩漏的治法3.崩漏的处方4.崩漏的治疗操作细目四:绝经前后诸证要点:1.绝经前后诸证的辨证要点2.绝经前后诸证的治法3.绝经前后诸证的处方4.绝经前后诸证的治疗操作细目五:遗尿要点:1.遗尿的辨证要点2.遗尿的治法3.遗尿的处方4.遗尿的治疗操作第二十九单元皮外骨伤科病证的针灸治疗细目一:瘾疹要点:1.瘾疹的辨证要点2.瘾疹的治法3.瘾疹的处方4.瘾疹的治疗操作细目二:蛇串疮要点:1.蛇串疮的辨证要点2.蛇串疮的治法3.蛇串疮的处方4.蛇串疮的治疗操作细目三:颈椎病1.颈椎病的辨证要点2.颈椎病的治法3.颈椎病的处方4.颈椎病的治疗操作细目四:落枕要点:1.落枕的辨证要点2.落枕的治法3.落枕的处方4.落枕的治疗操作细目五:漏肩风要点:1.漏肩风的辨证要点2.漏肩风的治法3.漏肩风的处方4.漏肩风的治疗操作细目六:扭伤要点:1.扭伤的辨证要点2.扭伤的治法3.扭伤的处方4.扭伤的治疗操作第三十单元五官科病证的针灸治疗细目一:目赤肿痛要点:1.日赤肿痛的辨证要点2.目赤肿痛的治法3.目赤肿痛的处方4.目赤肿痛的治疗操作细目二:耳鸣耳聋要点:1.耳鸣耳聋的辨证要点2.耳鸣耳聋的治法3.耳鸣耳聋的处方4.耳鸣耳聋的治疗操作细目三:牙痛要点:1.牙痛的辨证要点2.牙痛的治法3.牙痛的处方4.牙痛的治疗操作细目四:咽喉肿痛要点:1.咽喉肿痛的辨证要点2.咽喉肿痛的治法3.咽喉肿痛的处方4.咽喉肿痛的治疗操作第三十一单元其他病证的针灸治疗细目一:晕厥要点:1.晕厥的辨证要点2.晕厥的治法3.晕厥的处方4.晕厥的治疗操作细目二:内脏绞痛要点:1.内脏绞痛的辨证要点2.内脏绞痛的治法3.内脏绞痛的处方4.内脏绞痛的治疗操作。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针灸学》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针灸学》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针灸学》2020年中医医师考试大纲-《针灸学》第一单元经络系统细目一:经络系统的组成细目二:十二经脉要点:1.十二经脉的名称2.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3.十二经脉属络表里关系4.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5.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6.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细目三:奇经八脉要点:1.奇经八脉的名称2.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3.奇经八脉的作用及临床意义细目四:十五络脉要点:1.十五络脉的分布2.十五络脉的作用及临床意义细目五:十二经别要点:1.十二经别的分布2.十二经别的作用及临床意义细目六:十二经筋要点:1.十二经筋的分布2.十二经筋的作用及临床意义细目七:十二皮部要点:1.十二皮部的分布2.十二皮部的作用及临床意义第三单元腧穴的分类要点: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第四单元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细目一:主治特点要点:1.近治作用2.远治作用3.特殊作用细目二:主治规律要点:1.分经主治规律2.分部主治规律第五单元特定穴要点:1.特定穴的分类及概念2.五输穴、原穴、络穴、背俞穴、募穴、八脉交会穴、八会穴、郄穴、下合穴、交会穴的内容及临床应用第六单元腧穴的定位方法要点:1.骨度分寸定位法2.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3.手指同身寸定位法4.简便取穴法第七单元手太阴肺经、腧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试题及答案(卷二)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试题及答案(卷二)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试题及答案(卷二)1、主治胃肠病、头面五官病、神志病、皮肤病的经脉是()A.手阳明大肠经B.足阳明胃经C.手太阳小肠经D.足太阳膀胱经E.足少阳胆经2、患者牙痛剧烈,伴口臭,口渴,便秘,舌苔黄,脉洪。

治疗应首选()A.风池B.外关C.足三里D.地仓E.内庭3、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肌外缘;条口旁开1寸的穴位是A、丰隆B、地机C、解溪D、上巨虚E、下巨虚4、胃的募穴所属的经脉是A、肺经B、任脉C、胃经D、脾经E、肾经5、头维穴属于哪条经脉A、足少阳胆经B、足阳明胃经C、足太阳膀胱经D、手阳明大肠经E、手少阳三焦经二、B1、A.痰饮病证B.妇科病证C.五官热证D.出血病证E.肝胆病证<1> 、内庭穴的主治是A B C D E<2> 、丰隆穴的主治是A B C D E2、A.足三里B.上巨虚C.下巨虚D.条口E.丰隆<1> 、强壮保健要穴是A B C D E<2> 、治疗痰饮病证的要穴是A B C D E一、A1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都可以治胃肠病、头面五官病、神志病、皮肤病,但手阳明大肠经主治肠胃病,足阳明胃经主治胃经病,所以选B。

2、【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由题口臭,口渴,便秘,舌苔黄,脉洪可以看出都是实热之象,以头面五感牙痛为主,由此可见是胃火及热,胃经中擅长治疗五官热病的是内庭,所以选E。

3、【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丰隆。

2023年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必考内容常见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

2023年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必考内容常见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必考内容——常见内科病证旳针灸治疗一、中风【病因病机】中风旳发生是多种原因所导致旳复杂旳病理过程,风、火、痰、瘀是其重要旳病因,脑府为其病位。

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风妄动;五志过极,肝阳上亢,引动心火,风火相煽,气血上冲;饮食不节,恣食厚味,痰浊内生;气机失调,气滞而血运不畅,或气虚推进无力,日久血瘀。

当风、火、痰浊、瘀血等病邪,上扰清窍,导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时,则发生中风。

【辨证】1.中经络主症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口角歪斜。

兼会面红目赤,眩晕头痛,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舌红或绛,苔黄或燥,脉弦有力,为肝阳暴亢;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眩,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为风痰阻络;口黏痰多,腹胀便秘,舌红,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滑大,为痰热腑实;肢体软弱,偏身麻木,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暗,苔白腻,脉细涩,为气虚血瘀;肢体麻木,心烦失眠,眩晕耳鸣,手足拘挛或蠕动,舌红,苔少,脉细数,为阴虚风动。

2.中脏腑主症神志恍惚,迷蒙,嗜睡,或昏睡,甚者昏迷,半身不遂。

兼见神昏,牙关紧闭,口噤不开,肢体强痉,为闭证;面色苍白,瞳神散大,手撒口开,二便失禁,气息短促,多汗腹凉,脉散或微,为脱证。

【治疗】1.基本治疗(1)中经络治法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

以手厥阴、督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配穴肝阳暴亢者,加太冲、太溪;风痰阻络者,加丰隆、合谷;痰热腑实者,加曲池、内庭、丰隆;气虚血瘀者,加足三里、气海;阴虚风动者,加太溪、风池;口角歪斜者,加颊车、地仓;上肢不遂者,加肩髃、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者,加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头晕者,加风池、完骨、天柱;足内翻者,加丘墟透照海;便秘者,加水道、归来、丰隆、支沟;复视者,加风池、天柱、睛明、球后;尿失禁、尿潴留者,加中极、曲骨、关元。

操作内关用泻法;水沟用雀啄法,以眼球湿润为佳;刺三阴交时,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成45°角,使针尖刺到三阴交穴,用提插补法;刺极泉时,在原穴位置下2寸心经上取穴,避开腋毛,直刺进针,用提插泻法,以患者上肢有麻胀和抽动感为度;尺泽、委中均直刺,提插泻法使肢体有抽动感。

中医执业医师笔试针灸学高频考点

中医执业医师笔试针灸学高频考点

中医执业医师笔试针灸学高频考点针灸学是中医医师考试的重点,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了中医针灸学高频考点!1。

十二经脉中,脾经与心经的交接部位在——心中。

2。

十二经脉中,肝经与肺经的交接部位在--肺中。

3.十二经脉中,肾经与心包经的交接部位在--胸中.4。

手三阳经在上肢的排列按照前中后的顺序,依次是-—阳明、少阳、太阳.5。

足三阳经在下肢的分布规律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6.手三阴经在四肢的排列是——太阴、厥阴、少阴。

7。

足三阴经在上肢内侧面的排列顺序是-—肺经、心包经、心经。

8。

十二经脉的别络从本经分出的部位是—-肘膝关节以下。

9。

在经络系统中,具有离、入、出、合循行特点的是——十二经别.10.一源三歧指的三条经脉是-—冲脉、任脉、督脉。

11。

十二经脉之海是——冲脉。

12。

阳脉之海是——督脉。

13.腧穴总体上包括——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

14。

腧穴的主治特点是——近治作用、远治作用和特殊作用。

15。

属于腧穴近治作用的是-—腰痛取大肠俞。

16。

属于腧穴特殊作用的是—-大椎退热.17.诊断心病常用的腧穴是——巨阙、膻中、大陵。

18。

诊断肺病常用的腧穴是-—中府、肺俞、太渊。

19。

诊断脾病常用的腧穴是--章门、太白、脾俞。

20.诊断胆病常用的腧穴是--日月、胆俞。

21。

治疗高血压首选的腧穴是-—曲池.22。

治疗头项强痛应首选的腧穴是——列缺.23。

治疗上牙痛,用远部配穴法取——内庭.24。

治疗下牙痛,用远部配穴法取—-合谷。

25。

治疗梅核气、噎膈首选的腧穴是——天突。

26.治疗目内眦,颈项之疾的穴组是——外关、公孙。

27。

肝阳上亢型头痛,应配合的穴位是——太冲、太溪、侠溪. 28。

治疗肺系、咽喉、胸膈疾病宜选用的配穴是——照海、列缺。

29。

治疗胃痛胃阴不足者,除主穴外,应加用的腧穴是--內庭、三阴交。

30。

治疗中风中脏腑闭证,除十二井穴外,应主取的是——督脉、手厥阴经穴。

31。

治疗耳鸣、耳聋实证,除局部取穴外,应主选的经穴是-—足少阳、手少阳经穴。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试题及答案2017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精选试题及答案试题一:A1型题1.现存最早、较完善的针灸学专著是A.《黄帝内经》B.《阴阳十一脉灸经》C.《针灸甲乙经》D.《针灸资生经》E.《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答案:1.C2.《甲乙经》成书朝代及作者是A.唐代—孙思邈B.晋代—葛洪C.宋代—王执中D.晋代—皇甫谧E.宋代—王惟一答案:2.D3.《针灸甲乙经》考证了腧穴A.354个B.359个C.361个D.349个E.152个答案:3.D4.《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作者是A.王执中B.杨继洲C.王惟一E.滑寿答案:4.C5.铸造第一个针灸铜人的朝代是A.唐代B.晋代C.战国D.元代E.宋代答案:5.E6.《针灸大成》的作者是A.王焘B.李学川C.杨继州D.高武E.李时珍答案:6.C7.继《内经》、《甲乙经》之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是A.《针灸大成》B.《针灸大全》C.《明堂孔穴针灸治要》D.《十四经发挥》E.《奇经八脉考》答案:7.A8.《十四经发挥》的作者是A.滑伯仁B.李学川C.杨继洲D.皇甫谧E.王惟一9.考证了361个经穴的医家是A.李时珍B.李学川C.杨继洲D.王惟一E.滑寿答案:9.B10.针灸医学传到欧洲是A.公元6世纪B.公元7世纪C.公元8世纪D.公元17世纪E.公元9世纪答案:10.D11.足三阳经在四肢的排列是A.阳明、少阳、太阳B.少阳、太阳、阳明C.太阳、阳明、少阳D.少阳、阳明、太阳E.太阳、少阳、阳明答案:11.A12.手三阴经在四肢的.排列是A.厥阴、少阴、太阴B.少阴、太阴、厥阴C.太阴、厥阴、少阴D.厥阴、太阴、少阴E.太阴、少阴、厥阴答案:12.C13.足三阴经在内踝上8寸以下部位排列是A.太阴、少阴、厥阴B.厥阴、太阴、少阴C.少阴、太阴、厥阴D.厥阴、少阴、太阴E.少阴、厥阴、太阴答案:13.B14.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错误的是A.手三阴经从胸走手B.足三阳经从头走足C.手三阳经从胸走手D.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E.手三阳经从手走头答案:14.C15.阴经与阳经(指表里经)交接的部位在A.头部B.胸腹部C.面部D.手足末端E.上肢部答案:15.D16.阳经与阳经(指同名经)交接部位在A.头面部B.颈项部C.胸腹部D.四肢末端E.胸部答案:16.A17.阴经与阴经(指手足三阴经)交接部位A.胸腹部B.胸中C.腹部D.四肢部E.头面部答案:17.B18.不属于表里络属关系的是A.手少阴—手太阳B.足厥阴—足少阳C.手阳明—手太阴D.手少阳—手少阴E.足太阳—足少阴答案:18.D19.不属于奇经八脉循行的特点是A.除带脉横向循行外B.其余均为纵向循行C.纵横交错地循行D.分布于十二经脉之间E.经与经之间有相互交接规律答案:19.E20.十二经别是指A.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B.十二正经离、合、出、入的别行部分C.十二正经离、出、入、合的别行部分D.十二正经离、出、合、入的别行部分E.十二正经离、入、合、出的别行部分答案:20.A。

中医执业医师分类模拟题针灸学(2)

中医执业医师分类模拟题针灸学(2)

中医执业医师分类模拟题针灸学(2)A1型题1. 下列属于前后配穴的是A.内关与外关B.中极与膀胱俞C.大陵与阳溪D.太溪与昆仑E.阳陵泉与阴陵泉答案:B[解答] 前后配穴法是指将人体前部和后部的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主要指将胸腹部和背腰部的腧穴配合应用,在《内经》中称“偶束旷”。

2. 治疗急性病证常用何类特定穴A.原穴B.络穴C.募穴D.郄穴E.俞穴答案:D[解答] 郄穴是治疗本经和相应脏腑的重要穴位,尤其在治疗急症方面有独特的疗效。

如急性胃脘痛,取胃经郄穴梁丘;肺病咯血,取肺经郄穴孔最等。

3. 治疗失眠属肝火扰心的随证配穴为A.心俞、丘墟B.期门、阳陵泉C.心俞、脾俞E.胃俞、足三里答案:D[解答] 行间为肝经荥穴、侠溪为胆经荥穴,两穴相配,泻肝胆之火。

4. 风热感冒,应用下列哪组穴位A.大椎、曲池、风池、风门B.大椎、曲池、外关、合谷C.大椎、合谷、足三里、外关D.大椎、风门、列缺E.大椎、少商、尺泽、列缺答案:B5. 哮喘实证主穴为A.膻中、列缺、太渊、天突、丰隆B.膻中、列缺、肺俞、尺泽、定喘C.膻中、天突、尺泽、风门、太渊D.肺俞、肾俞、定喘、太渊、太溪E.肺俞膏盲肾俞、太渊、足三里答案:B[解答] 手太阴肺经列缺以宣通肺气,祛邪外出。

选其合穴尺泽,以肃肺化痰,降逆平喘,治疗实证咳喘。

膻中乃气之会穴,可宽胸理气,舒展气机。

取肺之背俞穴,以宣肺祛痰。

定喘为平喘之效穴。

6. 在面瘫急性期,面部腧穴宜采用A.重度刺激B.轻度刺激C.先重度,后轻度D.先轻度,后重度答案:B[解答] 急性期面神经正处在急性炎症水肿期,过强的刺激有加重神经损伤的可能。

7. 治疗痛痹宜配穴A.膈俞、血海B.大椎、曲池C.肾俞、关元D.足三里、阴陵泉E.阳陵泉、大杼答案:C[解答] 寒邪偏盛为痛痹,取肾俞、关元,益火之源,振奋阳气而祛寒邪。

8. 针灸治疗肺热伤津型痿证,可在主方的基础上加A.肝俞B.尺泽C.太溪D.中脘E.阴陵泉答案:B[解答] 尺泽为肺经子穴,“实则泻其子”,尺泽擅治疗肺经实证,清肺热。

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针灸学特定穴

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针灸学特定穴

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针灸学特定穴[单选题]1.治疗腑病多选用A.背俞穴B.五输穴C.原穴D.募穴E.郄穴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江南博哥)》中有“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等论述,认为脏病(阴病)多与背俞穴(阳部)相关,腑病(阳病)多与募穴(阴部)联系。

所以临床上腑病多选其募穴治疗,脏病多选其背俞穴治疗。

这是从阴阳理论角度来运用俞、募穴的一种方法,并不是绝对的。

掌握“背俞穴、募穴、八脉交会穴、八会穴、郄穴、下合穴及交会穴”知识点。

[单选题]2.以下哪穴不是募穴A.中极B.关元C.神阙D.中脘E.膻中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中极为膀胱募,关元为小肠募,中脘为胃募,膻中为心包募。

掌握“背俞穴、募穴、八脉交会穴、八会穴、郄穴、下合穴及交会穴”知识点。

[单选题]3.中极穴是以下哪个脏腑之募穴A.大肠B.小肠C.膀胱D.肾E.肝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中极穴为膀胱的募穴。

掌握“背俞穴、募穴、八脉交会穴、八会穴、郄穴、下合穴及交会穴”知识点。

[单选题]4.八脉交会穴中通于阴维脉的腧穴是A.列缺B.内关C.照海D.公孙E.大陵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八脉交会穴中通于阴维脉的腧穴是:内关。

掌握“背俞穴、募穴、八脉交会穴、八会穴、郄穴、下合穴及交会穴”知识点。

[单选题]5.八脉交会穴中通于阳跷脉的是A.昆仑B.申脉C.后溪D.外关E.足临泣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八脉交会穴中通于阳跷脉的是:申脉。

掌握“背俞穴、募穴、八脉交会穴、八会穴、郄穴、下合穴及交会穴”知识点。

[单选题]6.下列郄穴所属经脉错误的是A.阳交—阳跷脉B.交信—阴跷脉C.阴郄—心经D.郄门—心包经E.中都—肝经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阳交应该为阳维脉的郄穴。

掌握“背俞穴、募穴、八脉交会穴、八会穴、郄穴、下合穴及交会穴”知识点。

[单选题]7.大肠的下合穴是A.合谷B.曲池C.天枢D.上巨虚E.下巨虚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大肠的下合穴为上巨虚。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试题及答案(卷二)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试题及答案(卷二)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试题及答案(卷二)1. 取头、面、胸、腹部腧穴最适宜选用A. 仰卧位B. 伏卧位C. 侧卧位D. 伏俯坐位E. 侧伏坐位A2. 取后头和项背部的腧穴,最适宜选用A. 仰卧位B. 侧卧位C. 仰靠坐位D. 俯伏坐位E. 侧伏坐位D3. 针刺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最适宜选用的进针方法A. 指切进针法B. 夹持进针法C. 舒张进针法D. 提捏进针法E. 以上都不是C4. 针刺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最适宜采用的进针方法A. 指切进针法B. 夹持进针法C. 舒张进针法D. 提捏进针法E. 以上均可以D5. 针刺胸椎、腰椎棘突下穴位A. 平刺B. 直刺C. 斜刺D. 向上斜刺E. 向下斜刺D6. 在四肢上,治痰效果最好的是A. 足三里B. 丰隆C. 曲池D. 手三里E. 承山B7.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进针手法A. 单手进针法B. 夹持进针法C. 提捏进针法D. 舒张进针法E. 飞针E8. 下列何穴不宜施灸A. 命门B. 足三里C. 脾俞D. 睛明E. 关元D9. 容易断针的部位是A. 针尖B. 针身C. 针根D. 针柄E. 针尾C10. 下列哪种疾病在针刺治疗时,适宜增加留针时间A. 外感发热B. 急性周围性面瘫C. 目赤肿痛D. 三叉神经痛E. 风疹D11. 灸法具有哪些治疗作用A. 温通经络、行气活血B. 祛湿逐寒、消肿散结C. 回阳救逆D. 防病保健E. 以上均有E12. 治疗因感受寒邪而致的呕吐、腹痛、腹泻,常选用A. 隔姜灸B. 隔蒜灸C. 隔盐灸D. 隔附子饼灸E. 癜痕灸A13. 被蝎、蜂蛰伤后,宜选用A. 艾炷灸B. 隔盐灸C. 温和灸D. 隔蒜灸E. 隔附子饼灸D14. 下列哪种疾病,首选刺血拔罐法A. 咽喉肿痛B. 泻泄C. 咳嗽D. 丹毒E. 牙痛D15. 对高热抽搐患者,可选用A. 大椎穴拔罐B. 曲池穴拔罐C. 背部闪罐D. 背部走罐E. 以上都不是E16. 以下哪种疾病不适宜用三棱针放血治疗A. 高热B. 中风闭症C. 急性咽喉肿痛D. 中风脱症E. 目赤肿痛D17. 下列哪种疾病不适于用皮内针治疗A. 头痛B. 便秘C. 高血压病D. 膝关节痛E. 胃痛D一、A11、有关针灸治疗胆道蛔虫症,叙述不正确的是A、耳针治疗可取肝、胰胆、交感、神门、耳迷根等B、胆囊穴只用于治疗胆囊炎不用于治疗胆道蛔虫症C、治疗以足少阳经穴、胆的俞募穴为主D、毫针刺,用泻法E、可以选用针刺迎香透四白2、治疗肾绞痛的主穴,除肾俞、膀胱俞外,还包括A、血海、阴陵泉、委阳B、膈俞、三阴交、阴陵泉C、三焦俞、三阴交、阳陵泉D、中极、三阴交、阴陵泉E、三焦俞、阴陵泉、委中3、治疗心绞痛的主穴是A、内关、血海、太冲、外关B、内关、阴郄、膻中、郄门C、外关、阴郄、膻中、内关D、外关、血海、太冲、膻中E、心俞、膻中、神门、阴郄4、因体质虚弱所致的虚性晕厥除主穴外,应选用A、气海、关元B、风池、肾俞C、合谷、太冲D、合谷、内关E、素髎、内关二、A21、治疗右上腹痛,阵发性加剧,并向右肩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针灸取穴除阳陵泉、日月外,还可用A、胆囊穴、胆俞B、阑尾穴、中脘C、胆囊穴、京门D、中脘、天枢E、梁丘、太冲2、治疗心前区刺痛,心痛彻背,心慌汗出,面色晦暗,唇甲青紫,舌有瘀斑,脉涩,针灸取穴是A、内关、阴郄、郄门、膻中、神阙、关元B、内关、阴郄、郄门、膻中、血海、太冲C、内关、阴郄、郄门、膻中、中脘、丰隆D、内关、阴郄、郄门、膻中、心俞、厥阴俞E、内关、阴郄、郄门、膻中、心俞、脾俞三、B1、A.委阳、合谷B.胃俞、阴陵泉C.内关、足三里D.内庭、阴陵泉E.曲池、足三里<1> 、肾绞痛属于下焦湿热者,宜加用A B C D E<2> 、胆绞痛属于肝胆湿热者,宜加用A B C D E2、A.关元、气海B.合谷、太冲C.十宣、气海D.内关、百会E.十二井穴<1> 、治疗晕厥虚证者,宜加用A B C D E<2> 、治疗晕厥实证者,宜加用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胆囊穴为治疗胆腑疾病的经验穴,所以既可以治疗胆囊炎也可以治疗胆道蛔虫症。

2023年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必考内容头针耳针

2023年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必考内容头针耳针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必考内容——头针、耳针细目一: 头针原则头穴线均位于头皮部位, 14条原则线(左侧、右侧、中央共25条)旳定位及主治分述如下:1.额中线【部位】在头前部, 从督脉神庭穴向前引一条直线, 长1寸。

【主治】癫痫、精神失常、鼻病等。

【习题】额中线旳定位是, 在头前部A.从上星穴向前引一条长1寸旳线B.从上星穴向后引一条长1寸旳线C.从神庭穴向前引一条长1寸旳线D.从神庭穴向后引一条长1寸旳线E.从眉冲穴向后引一条长1寸旳线『对旳答案』C2.额旁1线【部位】在头前部, 从膀胱经眉冲穴向前引一直线, 长l寸。

【主治】冠心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失眠及鼻病等。

3.额旁2线【部位】在头前部, 从胆经头临泣穴向前引一直线, 长l寸。

【主治】急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肝胆疾病等。

4.额旁3线【部位】在头前部, 从胃经头维穴内侧0.75寸起向下引一直线, 长l寸。

【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阳痿、遗精、子宫脱垂、尿频、尿急等。

5.顶中线【部位】在头顶部, 从督脉百会穴至前顶穴之间旳连线。

【主治】腰腿足病, 如瘫痪、麻木、疼痛, 以及皮层性多尿、脱肛、小儿夜尿、高血压、头顶痛等。

6.顶颞前斜线【部位】在头顶部、头侧部, 从头部经外奇穴前神聪(百会前1寸)至颞部胆经悬厘之间旳连线。

【主治】全线分5等份, 上l/5治疗对侧下肢和躯干瘫痪, 中2/5治疗上肢瘫痪, 下2/5治疗中枢性面瘫、运动性失语、流涎、脑动脉粥样硬化等。

治疗左侧中枢性面瘫, 应选择旳头穴线是A.右侧顶颞前斜线下1/5B.右侧顶颞前斜线下2/5C.右侧顶颞前斜线中2/5D.右侧顶颞后斜线下2/5E.右侧顶颞后斜线中2/5『对旳答案』B7.顶颞后斜线【部位】在头预部、头侧部, 顶颞前斜线之后l寸, 与其平行旳线。

即督脉百会与颞部胆经曲鬓穴之间旳连线。

【主治】全线分5等份, 上l/5治疗对侧下肢和躯干感觉异常, 中2/5治疗上肢感觉异常, 下2/5治疗头面部感觉异常。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试题附答案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试题附答案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试题附答案2017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试题(附答案)试题一:()1.刺痛多因?A.气滞B.血瘀C.痰湿D.血虚E.气虚()2.以下哪本著作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A.《伤寒论》B.《难经》C.《黄帝内经》D.《金匮要略》E.《诸病源候论》()3.下列选项属于“阴中之阴”的是?A.上午B.下午C.前半夜D.后半夜E.都不是()4.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是阴阳什么关系的高度概括?A.对立制约B.互根互用C.消长平衡D.阴阳转化E.都不是()5.五行中哪项是“木”的“所不胜”?A.木B.火C.土D.金E.水()6.根据五行相侮的规律,下列哪项可能会侮“金”?A.木B.火C.土D.金E.水()7.阴阳在一定范围内的消长保持动态平衡称为?A.阴阳离决B.阴平阳秘C.阴阳对立D.阴阳转化E.都不是()8.中医“五官”中什么“五行”属“火”?A. 口B.舌C. 目D.鼻E.耳()9.中医总结“五行”中“木”的特性为?A.稼穑B.炎上C. 曲直D.从革E.润下()10.下列“五行”相生关系错误的是?A.木生火B.水生木C. 土生木D.金生水E.火生土()11.下列“五行”相克关系错误的是?A.木克土B.火克水C. 水克火D.金克木E.土克水()12.“后天之本”是指?A.肝B.心C. 脾D.肺E.肾()13.五脏中“五行”属“木”的是?A.肝B.心C. 脾D.肺E.肾()14.五脏中“君主之官”是?A.肝B.心C. 脾D.肺E.肾()15.五脏中哪个与六腑中的小肠相表里?A.肝B.心C. 脾D.肺E.肾()16.下列哪条经络为“阳脉之海”?A.任脉B.督脉C. 冲脉D.带脉E.阳跷脉()17.既是奇恒之腑又是六腑之一的是?A.胃B.胆C. 脉D.骨E.髓()18.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是?A.阴邪B.易伤阳气C. 凝滞,主痛D.收引E.以上均是()19.以下情志影响脏腑气机错误的是?A.怒则气上B.喜则气消C. 思则气结D.恐则气下E.惊则气乱()20.关于饮证说法错误的是?A.积水为饮B.在肌肤为溢饮C.在肠胃为支饮D.质地清晰E.在胸胁为悬饮()21.气机失调不包括?A.气虚B.气滞C.气逆D.气陷E.气脱()22.下列为青色主病是?A.寒证B.瘀血证C.痛证D.惊风证E.以上均是()23.下列为黑色主病是?A.寒证B.瘀血证C.湿证D.惊风证E.以上均是()24.少年白发伴腰膝酸软、失眠健忘,多为?A.血虚B.血热C.气虚D.肾虚E.正常()25.正常舌象是?A.红舌薄白苔B.淡红舌薄白苔C.淡红舌白苔D.淡红舌厚白苔E.红舌厚白苔()26.哪个脏腑病变可反映于舌尖?A.肝B.心C.脾D.肺E.肾()27.腻苔多由什么引起?A.湿浊B.食积C.瘀血D.阳虚E.阴虚()28.望小儿指纹是望哪个手指的脉络?A.拇指B.食指C.中指D.无名指E.小指()29.下列哪项不是望小儿指纹的内容?A.浮沉B.长短C.色泽D.深浅E.大小()30.若病室中出现烂苹果味,患者可能患有什么疾病?A.糖尿病B.尿毒症C.肝性脑病D.有机磷中毒E.压疮()31.呃逆是由于?A.食滞胃脘B.胃气上逆C.脾胃气虚D.胃阴虚E.肝火犯胃()32.中医临床常用的“寸口诊脉法”诊查部位在什么地方?A.颈动脉B.桡动脉C.肱动脉D.足背动脉E.腘动脉()33.左右寸关尺三部脉分候各脏腑,其中左关候哪个脏腑?A.肝B.心C.脾D.肺E.肾()34.脉来迟缓,时而一止,止无定数,是哪种脉象?A.结脉B.代脉C.促脉D.迟脉E.缓脉()35.脉来缓慢,时而一止,止有定数,良久复来,是哪种脉象?A.结脉B.代脉C.促脉D.迟脉E.缓脉()36.阴虚火旺的舌象是?A.舌红少苔B.舌红苔黄厚C.舌红苔白D.舌红苔黑E.舌紫苔黄()37.颠顶疼痛,病属?A.厥阴经B.少阳经C.阳明经D.太阳经E.太阴经()38.下列不属于八纲辨证的内容是?A.阴阳B.寒热C.虚实D.表里E.轻重()39.虚证在八纲辨证中用以鉴别?A.病变性质B.病变趋势C.病变部位D.发病原因E.邪正盛衰()40.盗汗是因为?A.气虚B.阴虚C.阳虚D.血虚E.都不是()41.神情烦躁,面色潮红,身热,汗出如油,脉细数无力,是什么原因?A.气虚B.血热C.亡阳D.亡阴E.血虚()42.临床表现为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头晕,自汗,活动时加重,舌淡苔白,脉虚无力,是属于什么证型?A.气虚证B.气陷证C.气滞证D.气脱证E.气闭证()43.临床表现为刺痛,痛有定处,拒按,夜间加重,舌质紫暗,脉细涩,是属于什么证型?A.血虚证B.血瘀证C.血寒证D.血热证E.都不是()44.临床表现为食少纳呆,口淡无味,脘腹胀满,面色萎黄,少气懒言,四肢困倦,舌淡苔白,脉缓弱,是属于什么证型?A.食滞胃脘证B.寒湿困脾证C.胃阴虚证D.脾气虚证E.脾阳虚证()45.临床表现为恶寒发热,咳嗽,气喘,痰稀色白,鼻塞流涕,无汗,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紧,是属于什么证型?A.风热犯肺证B.风寒束肺证C.痰湿阻肺证D.燥邪犯肺证E.痰热阻肺证()46.临床表现为情志抑郁,喜太息,胸胁胀痛,脉弦,是属于什么证型?A.肝血虚证B.肝阴虚证C.肝气郁结证D.肝阳上亢证E.肝火上炎证()47.临床表现为腰膝酸软,耳鸣耳聋,遗尿,胎动易滑,舌质淡,脉沉弱,是属于什么证型?A.肾气不固证B.肾阴虚证C.肾阳虚证D.肾精不足证E.都不是()48.临床表现为跟旁人吵架后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红脉弦细是属于什么证型?A.肝阳化风证B.血虚生风证C.热及生风证D.阴虚风动证E.都不是()49.临床表现为久咳不止,气短而喘,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甚则面浮足肿,舌淡苔白,脉细弱是属于什么证型?A.心脾两虚B.肺脾两虚C.脾胃两虚D.肝火犯肺E.都不是()50.下列哪个脏腑位于下焦?A.肝B.心C.胃D.肺E.脾参考答案1-05 BCCBD 6-10 ABBCC11-15 BCABB 16-20 BBEBC 21-25 AEADB 26-30 BABEA 31-35 BBAAB 36-40 AAEEB 41-45 DABDB 46-50 CAABA 下载文档。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针灸学)-试卷13 (1)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针灸学)-试卷13 (1)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针灸学)-试卷13(总分:5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8,分数:16.00)1.针灸治疗遗尿,常选的耳穴是(分数:2.00)A.肾、膀胱、尿道、皮质下√B.膀胱、三焦、脾、肺C.尿道、肾、三焦、肺D.内分泌、膀胱、脾、肺E.肾、脾、肺、尿道解析:解析:耳针法治疗遗尿:取肾、膀胱、皮质下、尿道、脑点。

每次取2~4穴,毫针刺或用埋针法、压丸法。

2.针灸治疗月经先后无定期应取哪些经脉(分数:2.00)A.任脉、足太阴经√B.任脉、足厥阴经C.任脉、足少阴经D.带脉、冲脉、任脉E.任脉、督脉、冲脉解析:解析:钊灸治疗月经先后无定期:调补肝肾.理血调经。

以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3.针灸治疗月经先期的主穴是(分数:2.00)A.中极、三阴交、肝俞B.气海、三阴交、归来C.关元、三阴交、肝俞D.中极、阴陵泉、血海E.关元、三阴交、血海√解析:解析:治疗月经先期主穴:关元、三阴交、血海。

配穴:实热配行间;虚热配太溪;气虚配足三里、脾俞。

月经过多配隐白。

4.崩漏的发生主要与哪些经脉有关(分数:2.00)A.肝经、肾经B.肝经、脾经C.任脉、带脉D.任脉、冲脉√E.任脉、督脉解析:解析:崩漏病位在胞宫,与冲、任二脉及肝、脾、肾关系密切。

5.针灸治疗崩漏实证应选取(分数:2.00)A.足三里、气海、中极B.关元、隐白、三阴交√C.隐白、血海、阴陵泉D.肝俞、肾俞、关元E.太白、血海、阳陵泉解析:解析:针灸治疗崩漏实证:主穴:关元、三阴交、隐门。

配穴:血热配中极、血海;血瘀配血海、膈俞;湿热配中极、阴陵泉;气郁配膻中、太冲。

6.治疗遗尿伴夜梦多者,宜选用(分数:2.00)A.肾俞、命门B.百会、神门√C.气海、足三里D.行间、阳陵泉E.太溪、悬钟解析:解析:遗尿的针灸配穴:肾气不足配肾俞、命门、太溪;脾肺气虚配肺俞、气海、足三里;肝经郁热配行间、阳陵泉。

夜梦多配百会、神门。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口诀速记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口诀速记

中医针灸学--- (李军总结)第一单元经络系统细目一经络系统的组成细目二十二经脉要点一十二经脉的名称——是根据手足、脏腑、阴阳来命名的。

手三阳与手三阴交于兰花指。

(太—大拇指,厥—无名指,少—小拇指)足三阳与足三阴交于六指。

(厥阴—大足趾外侧(大敦),太阴—大足趾内侧(隐白),少阴—小足趾)要点二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要点三十二经脉属络表里关系要点四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要点五十二经脉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规律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十二经脉的循行交接规律是:①同名阳经交于头面(少阳—目外眦,阳明—鼻翼,太阳—目内眦);②相表里阴经和阳经交于手足末端;③首尾相交的阴经交于胸。

肺心胸(肝肺交于肺、脾心交于心、肾心包交于胸)要点六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藏。

细目三奇经八脉要点一奇经八脉的名称——指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

要点二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歧”。

带脉起于胁下,绕行腰间一周。

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沿腿股内侧上行,至咽喉与任脉会合。

阳维脉起于足跗外侧,沿腿膝外侧上行,至项后与督脉相会。

阴跷脉起于足跟内侧,随足少阴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阳跷脉会合。

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伴足太阳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阴跷脉会合,再沿足太阳经上额,于项后会合足少阳经。

要点三奇经八脉的作用及临床意义督脉——“阳脉之海”。

任脉——“阴脉之海”。

冲脉——“十二经脉之海”和“血海”。

带脉约束了纵行躯干部的诸条经脉。

阳维脉主一身之表,阴维脉主一身之里,阴阳维脉具有维系一身阴经和阳经的作用。

阴阳跷脉主肢体两侧的阴阳,调节下肢运动与寤寐。

细目四十五络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络+任督+脾之大络十五络脉走体表。

(加强体表联系)十二经络的别络:均从本经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络穴分出。

任脉的别络:从胸骨剑突下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督脉的别络:从尾骨下长强分出后,散布于头部,并走向背部两侧的足太阳经;脾的大络:出于腋下大包穴,散布于胸胁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试题1.现存最早、最系统的针灸学专著是:A.《黄帝内经》B.《灵枢经》C.《针灸经》D.《针灸甲乙经》E.《足臂十一脉灸经》答案 D2.《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A.王叔和B.孙思邈C.皇甫谧D.王惟一E.滑伯仁答案 C3.最早绘制彩色经络图的医家是:A.王惟一B.孙思邈C.王冰D.甄权E.滑寿答案 B4.我国由国家专门培养针灸医师的朝代最早是: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E.明朝答案 B5.第一个针灸铜人铸造于:A.唐朝B.金朝C.宋朝D.元朝E.明朝答案 C6.针灸学的理论核心A.阴阳学说B.五行学说C.脏腑学说D.经络学说E.子午流注学说答案 D7.十二经别分布的特点是A.离、合、出、入B.离、合、入、出C.离、入、合、出D.出、入、离、合E.离、入、出、合答案 E8.腧穴可分为哪三大类A.经穴,奇穴,阿是穴B.经穴,奇穴,特定穴C.十二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D.经穴,络穴,奇穴E.经穴,络穴,阿是穴答案 A9.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不同之处,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没有十二正经那样的循环流注关系B.没有专属的腧穴C.无表里配合D.其走向除带脉横行外,都是自下而上运行E.不直属脏腑答案 B 10.手足三阴经在四肢部的分布规律一般是A.少阴在前,太阴在中,厥阴在后B.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C.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D.少阴在前,厥阴在中,太阴在后E.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答案 B11.按照今时骨度分寸规定,肘、腕横纹之间的距离为A. 十寸B. 十二寸C. 十二寸五分D. 九寸E. 十一寸答案 B12.下肢按骨度分寸法计算长为16寸的起止部位是A.膝中至外踝B.膝中至外踝上缘C.膝中至外踝下缘D.膝中至外踝尖E.外膝眼至外踝答案 D13.任脉的生理作用主要是A.通调冲、任B.调节任、督C.总调奇经八脉D.调节阴经经气E.总调冲、任、督、带答案 D14 督脉的生理作用主要是A.调节阳经经气B.调节督脉、任脉C.调节冲、任、督、带D.总调奇经八脉E.总调冲、任、督脉答案 A15 与督脉发生联系的阴经是A.足太阴经B.手太阴经C.足厥阴经D.手少阴经E.手厥阴经答案 C16 经络学说中的“血海”,指的是A.足阳明胃经B.督脉C.冲脉D.任脉E.足太阴脾经答案 C17 在奇经八脉中,治疗多眠,常选用A.阴维脉B.阳维脉C.冲脉D.阴跷泳E.阳跷脉答案 D18 经络系统中能加强经脉之间在浅层相互联系的主要是A.奇经八脉B.十五络脉C.十二经别D.十二经筋E.十二皮部答案 B19 在十二络脉中除……以外,都是向上循行A.手太阴经络脉B.手太阳经络脉C.手少阳经络脉D.足厥阴经络脉E.足太阳经络脉答案 A20 十二经筋是指A.经络系统中能够联结筋肉、骨胳的部分B.联属于十二正经,行于体表不入内脏的一部分经脉C.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D.能够保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部分的经脉E.经脉中与肌肉系统关系较密切的部分答案 C21 病在经筋者,施治多选用A.毫针B.三棱针C.火针D.雷火神针E.大针答案 C22 病在经筋者治疗时一般取用A.本经穴B.皮部C.络脉D.阿是穴E.原穴答案 D23 经筋中具有总络人体诸筋作用的是A.足阳明经筋B.足太阳经筋C.足太阴经筋D.足少阴经筋E.足厥阴经筋答案 E24 外邪侵入机体,一般的传注顺序是A.皮部孙络经脉脏腑B.皮部浮络络脉脏腑C.皮部络脉经脉脏腑D.皮部孙脉络脉脏腑E.皮部经脉络脉脏腑答案 C25 治疗表里经疾病,络穴常与什么穴配伍?A.郄穴B.原穴C.俞穴D.募穴E.合穴答案 B26 募穴的刺激点共有A.12个B.15个C.18个D.21个E.24个答案 C27 下述有关募穴的概念哪项是错误的A.是脏腑经气汇聚的地方B.均位于胸腹部C.与内脏的高下部位相应D.在各脏腑所属的经脉循行线上E.腑病取之,有“阳病引阴”之意答案 D28 八会穴是指哪些精气所会聚的腧穴?A.气、血、脑、髓、筋、脉、胆、女子胞B.脏、腑、经、脉、气、血、阴、阳C.脏、腑、气、血、筋、脉、骨、髓D.气、血、脑、髓、津、神、脉、络E.脑、髓、脏、腑、脉、胆、筋、骨答案 C29 下列特性穴中,治疗急性病症应首先选用:A.原穴B.俞穴C.八会穴D.八脉交会穴E.郄穴答案 E30 在下列特定穴中,治疗腑病应选用:A.五输穴B.原穴C.络穴D.下合穴E.郄穴答案 D31.骨度分寸法最早见于:A.《黄帝内经》B.马王堆出土的汉墓《帛书》C.《针灸甲乙经》D.《千金要方》E.《难经》答案 A32.根据骨度分寸法,印堂穴至百会穴为:A.18寸B.15寸C.8寸D.12寸E.10寸答案 C33.用“一夫法”取穴,首见于:A.《黄帝内经》B.《时后备急方》C.《脉经》D.《千金要方》E.《千金翼方》答案 B34.下列骨度分寸错误的是:A.每一肋骨间折作1.4寸B.第十一肋端至股骨大转子为9寸C.左右缺盆穴之间的宽度是8寸D.歧骨至横骨上廉为13寸E.腋以下至季胁作12寸答案 A35.膝中至外踝尖的骨度分寸是。

A.19寸B.16寸C.13寸D.18寸E.12寸答案 B36.两穴之间距离是8寸的穴位是:A.太渊至孔最B.偏历至曲池C.足三里至丰隆D.三阴交至阴陵泉E.中极至中脘答案 E37.“一夫法”是将食、中、无名小指相并,四横指的间距为3寸,其量取标准应按:A.食指远端指节横纹B.中指远端指节横纹C.无名指远端指节横纹D.小指近端指节横纹E.以上都不是答案 E38.以两手虎口交叉定取列缺,属于:A.动作标志取穴法B.食指同身寸法C.简便取穴法D.手指同身寸法E.骨度分寸取穴法答案 C39.下列头面部腧穴中,应合口而取的是:A.听会B.下关C.耳门D.听宫E.以上都不是答案 B40.斜刺的角度应为A.15°左右B.25°左右C.35°左右D.45°左右E.60°左右答案 D41.胸椎棘突下的穴位针刺法是A.直刺B.斜刺C.向上或向下平刺D.向上斜刺E.向下斜刺答案 D42.腹部下列穴位中除……外,都与脐在一水平线上A.天枢B.带脉C.大横D.盲俞E.章门答案 E43.头针疗法临床应用最多的是A.神经系统疾病B.中枢神经系统疾病C.周围神经系统疾病D.小儿科疾病E.脏腑疾病答案 B44.施灸程序应为A.先上后下,先阳后阴B.先下后上,先阴后阳C.先中后上,先阳后阴D.先中后下,先阴后阳E.先腹后背,先下后下答案 A45.具有温肾壮阳作用的间接灸是A.隔蒜灸B.隔盐灸C.隔姜灸D.温针灸E.隔附子饼灸答案 E46.埋线疗法常用于A.痢疾、疟疾、胃痛B.胃溃疡、哮喘、痿证C.咳血、呃逆、喘证D.痹证、中凤偏瘫E.脱肛,痔疮、面肌痉挛答案 B47.治疗急性病证常用下列各类特定穴中的A.原穴B.络穴C.募穴D.郄穴E.俞穴答案 D48.原络配穴法是指A.本经的原穴与络穴配伍应用B.同名经的原穴与络穴配伍应用C.本经的原穴与相表里的表经(或里经)的络穴配伍使用D.十四经中,任选某经原穴与某经络穴配伍应用E.以上都不是答案 C49 “开四关”指的是针刺A.委中、足三里B.合谷、内庭C.太冲、合谷D.三间、行间E.曲池、内关答案 C50 下列哪组穴位不是俞、募配穴A.肝俞配期门B.心俞配巨阀C.膀胱俞配关元D.脾俞配章门E.胃俞配中脘答案 C51.根据《素问·痿论》,痿证的治疗取穴主要原则是A.取足厥阴肝经穴B.取足太阴脾经穴C.取足阳明胃经穴D.取足太阳膀胱经穴E.取足少阴肾经穴与督、任脉答案 C52.针刺治疗疾病的手法,总的归纳为A.补虚泻实B.提插补泻C.开合补泻D.补法与泻法E.平补平泻答案 D53.平补平泻法是:A.既有补法成份,也有泻法成份B.既不是补法,也不是泻法C.以补为主,兼有泻法D.以泻为主,兼有补法E.进针后均匀提插、捻转,得气后出针答案 E54.迎随补泻法中的泻法是:A.针尖逆着经脉,顺经而刺B.针尖顺着经脉,逆经而刺C.针尖顺着经脉,顺经而刺D.针尖逆着经脉,逆经而刺E.针尖垂直经脉,逆经而刺答案 D55.迎随补泻法中的补法是:A.针尖垂直经脉,顺经而刺B.针尖逆着经脉,逆经而刺C.针尖顺着经脉,顺经而刺D.针尖逆着经脉,顺经而刺E.针尖顺着经脉,逆经而刺答案 C56.开阖补泻法中补法的操作方法是A.出针后不按针孔B.出针时摇大针孔C.边出针,边摇大针孔,出针后揉按针孔D.出针后揉按针孔E.以上都不是答案 D57.开阖补泻法中泻法的操作方法是A.出针时按针孔B.边出针,边摇大针孔,出针后揉按针孔C.出针时不摇大针孔,出针后不按针孔D.出针时摇大针孔,出针后不揉按针孔E.以上都不是答案 D58.头针感觉区的位置是在A.运动区前移0.5厘米处B.运动区前移1.0厘米处C.运动区后移0.5厘米处D.运动区后移1.0厘米处E.运动区后移1.5厘米处答案 E59.呼吸补泻法中补法的操作方法是A.呼气时捻转,吸气时提插B.呼气时提插,吸气时捻转C.呼气时出针,吸气时进针D.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E.呼气时捻转提插,吸气出针答案 D60.呼吸补泻法中泻法的操作方法是A.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B.吸气时提插,呼气时捻转C.呼吸时提插,吸气时捻转D.吸气时出针,呼气时进针E.吸气时捻转提插,呼气时出针答案 A61.徐疾补泻法中泻法的操作方法是A. 进针慢,多捻转,出针快B. 进针快,多捻转,出针慢C. 进针快,少捻针,出针慢D. 进针慢,少捻针,出针快E. 进针快,少捻针,快出针答案 B62.徐疾补泻法中补法的操作方法是A. 进针快,少捻针,出针慢B.进针慢,多捻针,出针快C. 进针慢,少捻针,出针快D. 进针快,多捻针,出针慢E. 进针慢,多捻针,慢出针答案 C63.捻转补泻法中补法的操作方法是A. 捻转角度大,频率慢,用力轻B. 捻转角度小,频率快,用力重C. 捻转角度大,频率快,用力重D. 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轻E. 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重答案 D64.捻转补泻法中泻法的操作方法是A. 捻转角度小,频率快,用力重B. 捻转角度大,频率慢,用力轻C. 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轻D. 捻转角度大,频率慢,用力重E. 捻转角度大,频率快,用力重答案 E65.发热汗出,微恶寒,咳嗽痰稠,咽痛,口渴,鼻燥,脉浮数,舌苔薄黄治疗配穴处方当用A.大椎、曲池、合谷、十宣B.大椎、曲池、合谷、外关、鱼际C.合谷、列缺、风门、风池、足三里D.合谷、列缺、肺俞、太阳E.风池、风府、丰隆、迎香、尺泽答案 B66.一患者双下肢关节游走性疼痛,肿胀,时有寒热,舌苔黄腻,脉浮;治疗除对症取穴外,整体取穴还应配A.肾俞、关元B.膈俞、气海C.商丘、足三里D.大椎、曲池E.膝眼、太溪答案 B67.一患者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两手松撒,二便失禁,四肢逆冷,鼻鼾息微,脉细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