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
2-9系统的微分方程组为
式中 、 、 、 、 均为正的常数,系统地输入量为 ,输出量为 ,试画出动态结构图,并求出传递函数 。
解答:
2-12简化图示的动态结构图,并求传递函数 。
解答:(a)
(b)
(c)
(d)
(e)
2-13简化图示动态结构图,并求传递函数 。
解答:
(a)
(b)
(c)
(d)
(e)
1-6题图1-6是仓库大门自动控制系统的示意图,试说明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并画出其方框图。
题1-6图仓库大门自动控制系统示意图
解答:
(1)仓库大门自动控制系统方框图:
(2)工作原理:控制系统的控制任务是通过开门开关控制仓库大门的开启与关闭。开门开关或关门开关合上时,对应电位器上的电压,为给定电压,即给定量。仓库大门处于开启或关闭位置与检测电位器上的电压相对应,门的位置是被控量。
(f)
第三章时域分析法
3-1已知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
今欲采用负方馈的方法将过渡过程时间 减小为原来的0.1倍,并保证总的放大倍数不变,试选择 和 的值。
题3-1图
解答:
闭环传递函数:
由结构图知:
由
3-2已知系统如题3-2图所示,试分析参数b对输出阶跃过渡过程的影响。
题3-2图
解答:
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当大门所处的位置对应电位器上的电压与开门(或关门)开关合上时对应电位器上的电压相同时,电动机不动,控制绞盘处于一定的位置,大门保持在希望的位置上,如果仓库大门原来处于关门位置,当开门开关合上时,关门开关对应打开,两个电位器的电位差通过放大器放大后控制电动机转动,电动机带动绞盘转动将仓库大门提升,直到仓库大门处于希望的开门位置,此时放大器的输入为0,放大器的输出也可能为0。电动机绞盘不动,大门保持在希望的开门位置不变。反之,则关闭仓库大门。
《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1【判断题】(100 分)自动控制理论经历了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和近代控制理论三个发展阶段。
A.错B.对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10 分)下列系统中属于开环控制的为()。
A.家用空调器B.普通车床C.无人驾驶车D.自动跟踪雷达2【单选题】(10 分)下列系统属于闭环控制系统的为()。
A.家用电冰箱B.传统交通红绿灯控制C.自动流水线D.普通车床3【单选题】(10 分)下列系统属于定值控制系统的为()。
A.自动跟踪雷达B.自动化流水线C.家用空调D.家用微波炉4【单选题】(10 分)下列系统属于随动控制系统的为()。
A.火炮自动跟踪系统B.家用空调器C.自动化流水线D.家用电冰箱5【单选题】(10 分)下列系统属于程序控制系统的为()。
A.传统交通红绿灯控制B.火炮自动跟踪系统C.家用空调器D.普通车床6【单选题】(10 分)()为按照系统给定值信号特点定义的控制系统。
A.连续控制系统B.离散控制系统C.线性控制系统D.随动控制系统7【单选题】(10 分)下列不是对自动控制系统性能的基本要求的是()。
A.准确性B.快速性C.稳定性D.复现性8【单选题】(10 分)下列不是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方式的是()。
A.开环控制B.复合控制C.闭环控制D.前馈控制9【单选题】(10 分)下列不是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环节的是()。
A.测量变送器B.控制器C.被控变量D.被控对象10【单选题】(10 分)自动控制系统不稳定的过度过程是()。
A.发散振荡过程B.其余选择都不是C.单调过程D.衰减振荡过程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10 分)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为()。
A.热学方程B.梅森公式C.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动态结构框图、信号流图D.状态方程、差分方程2【单选题】(10 分)以下关于传递函数的描述,的是()。
A.传递函数取决于系统和元件的结构和参数,并与外作用及初始条件有关B.传递函数是一种动态数学模型C.传递函数是复变量的有理真分式函数D.一定的传递函数有一定的零极点分布图与之相对应3【单选题】(10 分)系统的传递函数是由系统的()决定的。
(完整版)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1-1 试比较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优弊端.解答: 1 开环系统(1)长处 :构造简单,成本低,工作稳固。
用于系统输入信号及扰动作用能早先知道时,可获得满意的成效。
(2)弊端:不可以自动调理被控量的偏差。
所以系统元器件参数变化,外来未知扰动存在时,控制精度差。
2闭环系统⑴长处:不论因为扰乱或因为系统自己构造参数变化所惹起的被控量偏离给定值,都会产生控制作用去消除此偏差,所以控制精度较高。
它是一种按偏差调理的控制系统。
在实质中应用宽泛。
⑵弊端:主要弊端是被控量可能出现颠簸,严重时系统没法工作。
1-2什么叫反应?为何闭环控制系统常采纳负反应?试举例说明之。
解答:将系统输出信号引回输入端并对系统产生控制作用的控制方式叫反应。
闭环控制系统常采纳负反应。
由1-1 中的描绘的闭环系统的长处所证明。
比如,一个温度控制系统经过热电阻(或热电偶)检测出目前炉子的温度,再与温度值对比较,去控制加热系统,以达到设定值。
1-3试判断以下微分方程所描绘的系统属于何种种类(线性,非线性,定常,时变)?2 d 2 y(t)3 dy(t ) 4y(t ) 5 du (t ) 6u(t )(1)dt 2 dt dt(2) y(t ) 2 u(t)(3)t dy(t) 2 y(t) 4 du(t) u(t ) dt dtdy (t )u(t )sin t2 y(t )(4)dtd 2 y(t)y(t )dy (t ) (5)dt 2 2 y(t ) 3u(t )dt(6)dy (t ) y 2 (t) 2u(t ) dty(t ) 2u(t ) 3du (t )5 u(t) dt(7)dt解答: (1)线性定常(2)非线性定常 (3)线性时变(4)线性时变(5)非线性定常(6)非线性定常(7)线性定常1-4 如图 1-4 是水位自动控制系统的表示图, 图中 Q1,Q2 分别为进水流量和出水流量。
控制的目的是保持水位为必定的高度。
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1-1 图1-2是液位自动控制系统原理示意图。
在任意情况下,希望液面高度c 维持不变,试说明系统工作原理并画出系统方块图。
图1-2 液位自动控制系统解:被控对象:水箱;被控量:水箱的实际水位;给定量电位器设定水位r u (表征液位的希望值r c );比较元件:电位器;执行元件:电动机;控制任务:保持水箱液位高度不变。
工作原理:当电位电刷位于中点(对应r u )时,电动机静止不动,控制阀门有一定的开度,流入水量与流出水量相等,从而使液面保持给定高度r c ,一旦流入水量或流出水量发生变化时,液面高度就会偏离给定高度r c 。
当液面升高时,浮子也相应升高,通过杠杆作用,使电位器电刷由中点位置下移,从而给电动机提供一定的控制电压,驱动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带动进水阀门向减小开度的方向转动,从而减少流入的水量,使液面逐渐降低,浮子位置也相应下降,直到电位器电刷回到中点位置,电动机的控制电压为零,系统重新处于平衡状态,液面恢复给定高度r c 。
反之,若液面降低,则通过自动控制作用,增大进水阀门开度,加大流入水量,使液面升高到给定高度r c。
系统方块图如图所示:1-10 下列各式是描述系统的微分方程,其中c(t)为输出量,r (t)为输入量,试判断哪些是线性定常或时变系统,哪些是非线性系统? (1)222)()(5)(dt t r d t t r t c ++=;(2))()(8)(6)(3)(2233t r t c dt t dc dt t c d dt t c d =+++; (3)dt t dr t r t c dt t dc t )(3)()()(+=+; (4)5cos )()(+=t t r t c ω; (5)⎰∞-++=t d r dt t dr t r t c ττ)(5)(6)(3)(;(6))()(2t r t c =;(7)⎪⎩⎪⎨⎧≥<=.6),(6,0)(t t r t t c解:(1)因为c(t)的表达式中包含变量的二次项2()r t ,所以该系统为非线性系统。
自动控制原理课后答案
3-3 判断使系统稳定的K的范围:放大系数可否为复数 ? 3-11(2) 过阻尼系统,求ts(用欠阻尼公式?) 3-11(1) 主导极点分析(偶极子,模比(wn)>5)
计算ts的时候,需指明Δ是5%还是2%
3-14 计算稳态误差 3-17 计算复合控制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分析第三章3-1(1)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分析第三章3-17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分析第三章3-17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分析第三章3-17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分析第三章3-17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分析第三章3-1(1)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分析第三章3-1(4)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分析第三章3-2(3)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分析第三章3-2(3)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分析第三章3-2(4)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分析第三章3-2(4)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分析第三章3-3(2)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分析第三章3-3(2)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分析第三章3-6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分析第三章3-6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分析第三章3-8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分析第三章3-8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分析第三章3-9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分析第三章3-9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分析第三章3-11(1)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分析第三章3-11(1)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分析第三章3-11(1)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分析第三章3-11(1)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分析第三章3-11(2)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分析第三章3-14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分析第三章3-14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分析第三章3-14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分析第三章3-14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分析第三章3-17
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
分析稳定性,若稳定计
算性能指标。
G
(
s
)
(
s
1
)
1 (0
0 .
0
1
s
1
)2
1、环节特性分析
2、Bode曲线的绘制 3、性能指标计算 结论:系统稳定。
ωc≈10;
令 得
::(t gωγ111ω)88014128.02013ltt8ggωg01101c100.0c021tωg11 0.ω10c8101100
0
(-1,j0)
已知:Gk
(s)
k s(Ts 1)
得:P
1, q
1
绘制Nyquist曲线
N p 2(a b) 1 2(0 0.5) 2
结论:不稳定,右半平面有两个特征根。
0
(1)T1>T2 (-1,j0)
0 (2) T1<T2
已知:Gk
(s)
k(T2 s 1) , s 2 (T1s 1)
其中:( Ta ) 或( Ta )
2)分析两种情况下系统的稳定性.
3、某最小相位系统的如图所示。
1)求传递函数 2)求剪切频率和相角裕量
G k( s )
k(10s 1)2
s2 s 1(Ts 1)
(10s 1)2
s2 s 1(0.003 s
1)
c 100 , 73.76
4、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
(-1,j0)
0
(2)
(1)
0
(-1,j0)
已知:P 2, q 0
已知:G(s) k , p 1,q 0,绘制Nyquist曲线,系统1: k 1;系统2 : k 1。 (Ts 1)
(完整版)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控制系统概述【课后自测】1-1 试列举几个日常生活中的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系统,说明它们的工作原理并比较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的优缺点。
解:开环控制——半自动、全自动洗衣机的洗衣过程。
工作原理:被控制量为衣服的干净度。
洗衣人先观察衣服的脏污程度,根据自己的经验,设定洗涤、漂洗时间,洗衣机按照设定程序完成洗涤漂洗任务。
系统输出量(即衣服的干净度)的信息没有通过任何装置反馈到输入端,对系统的控制不起作用,因此为开环控制。
闭环控制——卫生间蓄水箱的蓄水量控制系统和空调、冰箱的温度控制系统。
工作原理:以卫生间蓄水箱蓄水量控制为例,系统的被控制量(输出量)为蓄水箱水位(反应蓄水量)。
水位由浮子测量,并通过杠杆作用于供水阀门(即反馈至输入端),控制供水量,形成闭环控制。
当水位达到蓄水量上限高度时,阀门全关(按要求事先设计好杠杆比例),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一旦用水,水位降低,浮子随之下沉,通过杠杆打开供水阀门,下沉越深,阀门开度越大,供水量越大,直到水位升至蓄水量上限高度,阀门全关,系统再次处于平衡状态。
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的优缺点如下表1-2 自动控制系统通常有哪些环节组成?各个环节分别的作用是什么?解:自动控制系统包括被控对象、给定元件、检测反馈元件、比较元件、放大元件和执行元件。
各个基本单元的功能如下:(1)被控对象—又称受控对象或对象,指在控制过程中受到操纵控制的机器设备或过程。
(2)给定元件—可以设置系统控制指令的装置,可用于给出与期望输出量相对应的系统输入量。
(3)检测反馈元件—测量被控量的实际值并将其转换为与输入信号同类的物理量,再反馈到系统输入端作比较,一般为各类传感器。
(4)比较元件—把测量元件检测的被控量实际值与给定元件给出的给定值进行比较,分析计算并产生反应两者差值的偏差信号。
常用的比较元件有差动放大器、机械差动装置和电桥等。
(5)放大元件—当比较元件产生的偏差信号比较微弱不足以驱动执行元件动作时,可通过放大元件将微弱信号作线性放大。
《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控制方式,分类,性能要求)给定输入量: 给定值Ug 被控制量: 加热炉的温度扰动量:加热炉内部温度不均匀或坏境温度不稳定等外部因素 被控制对象:加热器控制器:放大器、发动机和减速器组成的整体 (2)工作原理:给定值输入量Ug 和反馈量Ur 通过比较器输出 U机的转速n ,再通过减速器与调压器调节加热器的电压U 来控制炉温。
T7.(1)结构框图 略给定输入量:输入轴θr 被控制量:输出轴θc扰动量:齿轮间配合、负载大小等外部因素 被控制对象:齿轮机构 控制器: 液压马达 (2)工作原理:θUe Ug θc掌握系统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定义、常用拉氏变换),系统框图化简;1.(a)⎪⎪⎪⎩⎪⎪⎪⎨⎧=+=+=dtdu C i R u i i u iR u t ct ct t r )(02)(0)(01)()2......()1(.......... 将(2)式带入(1)式得:)()(01)(021)(0t r t t t u dtdu C R u R R u =++拉氏变换可得)()(01)(0221s r s s U CsU R u R R R =+⎪⎪⎭⎫ ⎝⎛+整理得21212)()(0)(R R Cs R R R U U G S r S s ++==1.(b)⎪⎪⎪⎩⎪⎪⎪⎨⎧=+=+=dtdi L u R u i i u iR u Lt o t Lt t r )(2)(0)(01)()2........()1......(.......... 将(2)式代入(1)式得)()(0221)(01t r t t u u R R R dt u L R =++⎰ 拉氏变换得)()(0221)(01s r s s U U R R R U Ls R =++ 整理得LsR R R R LsR U U G s r s s )(21212)()(0)(++==2.1)微分方程求解法⎪⎪⎪⎩⎪⎪⎪⎨⎧+=-=+=-31224203221211111Rudt du c Ruu R u R u Rudt du c R u u c c c c c c c c r中间变量为1c u,2c u及其一阶导数,直接化简比较复杂,可对各微分方程先做拉氏变换⎪⎪⎪⎩⎪⎪⎪⎨⎧+=-=+=-3122423221211111RUU sc R U U RU R U RUU sc R U U c c c c c c c c r移项得⎪⎪⎪⎩⎪⎪⎪⎨⎧++==++=2432432211211)11()111(c c c c rU R R sc RU R RU U U R R sc R U可得11121432432143214320)111()11(RR sc R R R R sc R R R R R R R R sc R R sc Ur U ++++=++++=2)复阻抗法⎪⎪⎪⎪⎪⎪⎪⎩⎪⎪⎪⎪⎪⎪⎪⎨⎧+=+++=++=2211232223234212121111*11*11sc R sc z U sc R sc z U sc R sc R R z sc R sc R R z r解得:1112143243RR sc R R R R sc R R Ur U ++++=3.分别以m 2,m 1为研究对象(不考虑重力作用)⎪⎪⎩⎪⎪⎨⎧--=---=11212121121222222)()()(ky dty y d c dt y d m dty y d cdt dy c t f dt y d m 中间变量含一阶、二阶导数很难直接化简,故分别做拉氏变换⎪⎩⎪⎨⎧--=---=112112112122222)()()(kY Y Y s c Y s m Y Y s c sY c s F Y s m 消除Y1中间变量21211222))1(()(Yk s c s m sc s c s c s m s F s++-++=10.系统框图化简:o (s)o (s)o (s)1.综合点前移,分支点后移o (s)1231133221231133221133()()()()()(1()())(1()())()()()()()1()()()()()()()()()()o i X s G s G s G s X s G s H s G s H s G s H s G s G s G s G s H s G s H s G s H s G s H s G s H s =+++=++++11.系统框图化简:2.交换综合点,合并并联结构3.化简12341234243114412123123212343231344()()()()()()1()()()()(()/()()()/()()()/()())()()()1()()()()()()()()()()()()()()(o i X s G s G s G s G s X s G s G s G s G s H s G s H s H s G s G s H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H s G s G s G s G s H s G s G s H s G s G s H =+--+=+--+)s第三章掌握时域性能指标,劳斯判据,掌握常用拉氏变换-反变换求解时域响应,误差等2.(1)求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12()()()TsY(s)+Y(s)=KX(s)X(s)=1Y(s)=1()=20e t tTT y t y t Kx t K Ts k w t eT•--+=+=已知系统的微分方程为:对微分方程进行零初始条件的拉氏变换得当输入信号为单位脉冲信号时,所以系统输出的拉式变换为:进行拉式反变换得到系统的时域相应2.(2)求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和单位斜坡响应22()()()TsY(s)+Y(s)=KX(s)X(s)=5Y(s)=1111110()10-10e ;1X(s)=Y(s)=t T y t y t Kx t KTK Ts Ts Ts sK s s s y t s •-+=+++=-=-=已知系统的微分方程为:对微分方程进行零初始条件的拉氏变换得当输入信号为单位阶跃信号时,所以系统输出的拉式变换为:进行拉式反变换得到系统的时域相应当输入信号为单位阶跃信号时,所以系统输出的拉式变换为:22222110550111()510t+5e ;t K K KT T K Ts s s s Ts s s Ts y t -=-+=-++++=-+进行拉式反变换得到系统的时域相应9.解:由图可知该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22()(22)2b kG s s k s kτ=+++又因为:2%0.20.52222r n n t k kσξωτω⎧⎪==⎪-⎪==⎨⎪=+⎪⎪=⎩ 联立1、2、3、4得0.456; 4.593;10.549;0.104;n K ξωτ==== 所以0.76931.432p ds nt s t sπωξω====10.解:由题可知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210()1010b kG s s s k=++ 221010n nk ξωω=⎧⎪⎨=⎪⎩ 当k=10时,n ω=10rad/s;ξ=0.5;所以有%16.3%0.3630.6p s n e t s t sπξσξω-⎧⎪==⎪⎪⎪==⎨⎪⎪⎪==⎪⎩当k=20时,n ω=14.14rad/s;ξ=0.35;所以有%30.9%0.2430.6ps n e t s t sπξσξω-⎧⎪==⎪⎪⎪==⎨⎪⎪⎪==⎪⎩当0<k<=2.5时,为过阻尼和临界阻尼,系统无超调,和峰值时间;其中调整时间不随k 值增大而变化;当k>2.5时,系统为欠阻尼,超调量σ%随着K 增大而增大,和峰值时间pt 随着K 增大而减小;其中调整时间s t 不随k 值增大而变化;14.(1)解,由题可知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32560-1403256000056014014k 00()1440kb k k k s s s ks kG s s s s k->><<∴=+++∴⎧⎨⎩∴劳斯表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为:14.(2)解,由题可知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320.60.8832430.60.80010.20.80.210.8k 00(1)()(1)k b k k k kk s s s ks k s G s s s k s k-->>>>-∴+=++-+∴⎧⎪⎨⎪⎩∴劳斯表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为:20.解:由题可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3)(1)k k s G s s s s +=+-当输入为单位阶跃信号时,系统误差的拉氏变换为11()111()lim limlim ()0k ss k ss ss s s k s ss G s E G s ssE G s e →→→+=+===∞∴=又根据终值定理e 又因为25.解:由题可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212()(1)(1)k k k G s T s T s =++当输入为给定单位阶跃信号时1()i X s s=,系统在给定信号下误差的拉氏变换为1101211211()111()lim limlim ()11k ss k ss ss s s k s ss G s E G s ssE G s k k e k k →→→+=+===∴=+又根据终值定理e 又因为当输入为扰动信号时1()N s s=,系统扰动信号下误差的拉氏变换为221210122212212121()111()lim limlim ()111k ss k ss ss s s k s ss ss ss ss k G s k T s E G s ssE G s k k k e k k k e e e k k →→→-+-+=+===-∴=+-∴=+=+又根据终值定理e 又因为第四章 根轨迹法掌握轨迹的概念、绘制方法,以及分析控制系统4-2 (2)G(s)=)15.0)(12.0(++s s s K;解:分析题意知:由s(0.2s+1)(0.5s+1)=0得开环极点s 1=0,s 2=-2,s 3=-5。
自动控制原理_课后答案(孙亮_杨鹏_着)_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4
2-4 求出题图所示时间信号 f (t ) 的拉氏变换 F ( s) 。
f(t) t0 0 t0
(a) 题解:
f(t)
半波正弦
t
A 0
f(t) M t 0 -M T
占空比=ηT
t 0<η<1
π/ω
( b)
习题 2-4
(c)
f(t) f1(t) t
0
(a) 由于信号 f (t ) 可以分解为信号的组合如图所示,
F = K x ⋅ x + Ki ⋅ i = −
解毕。
μ 0 S ( Ni0 ) 2
3 2 x0
x+
μ 0 SN 2i0
2 2 x0
i
2-3 求下列时间函数 f (t ) 的拉氏变换 F ( s) 。 (a) f (t ) = 0.5(1 − cos 5t )
(b) f (t ) = e
cos 314t π (c) f (t ) = sin(5t + ) 3 2 −3 t (d) f (t ) = t ⋅ e
f(t)
M 0 -M
占空比 =ηT
T
已知 F1 ( s) ,则周期信号的拉氏变换为
所以占空比为η的方波脉冲信号的拉氏变换为
F (s) =
解毕。
1 M 1 − 2e −ηTs + e −Ts ⋅ F ( s ) = ⋅ 1 s 1 − e −Ts 1 − e −Ts
2-5 已知下列拉氏变换 F ( s) ,求出时间表达式 f (t ) ,并画出曲线草图。
1 = 1 + e −Ts + e − 2Ts + Λ 1 − e −Ts
作拉氏反变换,有
《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答案(5章)
《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答案(5章)5.1 系统的结构图如图5-68所示。
试依据频率特性的物理意义,求下列输入信号作用时,系统的稳态输出ss c 和稳态误差ss e 。
⑴()t t r 2sin =⑵()()()︒︒--+=452cos 230sin t t t r图5-1解 系统的传递函数:()()()21+==Φs s R s C s ()()()21++==Φs s s R s E s e 幅频特性及相频特性:()()2,2122ωωωωarctgj j -=Φ+=Φ()()2,21222ωωωωωωarctgarctg j e e -=Φ++=Φ(1)()2,2sin ==ωt t r 稳态输出:()()︒︒-=-+=452sin 221452sin 441t t c ss()︒-≈452sin 354.0t稳态误差:⎪⎭⎫ ⎝⎛-+++=2222sin 2221222arctg arctg t e ss()()︒︒+≈+=43.182sin 791.043.182sin 225t t(2)()()()()()︒︒︒︒+-+=--+=452sin 230sin 452cos 230sin t t t t t r⎪⎪⎭⎫ ⎝⎛+∠+++•-⎪⎪⎭⎫ ⎝⎛+∠+++=︒︒221452sin 221212130sin 211222j t j t c ss ()t t 2sin 225.3sin 55-+=︒ ()t t 2sin 708.05.3sin 447.0-+≈︒⎪⎭⎫ ⎝⎛-++++•-⎪⎭⎫ ⎝⎛-++++=︒︒222452sin 2221221130sin 12112222222arctg arctg t arctg arctg t e ss ()()︒︒︒︒︒︒-++•--++=4543.63452sin 410257.264530sin 510t t ()()︒︒+-+≈43.632sin 582.143.48sin 632.0t t ()()︒︒--+=57.1162sin 582.143.48sin 632.0t t5.2 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t t e e t h 948.08.11--+-=()0≥t 试求系统的频率特性。
自动控制原理_课后答案(孙亮_杨鹏_着)_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1 已知电网络如题图所示,输入为 ui (t ) ,输出为 uo (t ) ,试列写微分方程。
C ui R1 R2 uo ui R1 C (b)
习题 2-1
L R2 uo
(a)
题解: (1)由题图,设电流变量如图所示 ,写出变量约束方程为
R1i1 (t ) + R2i (t ) = ui (t )
F (s) = 1 +
s +1 s +1 = 1+ s + 2s + 4 ( s + 1) 2 + ( 3 ) 2
2
作拉氏反变换,有
f (t ) = L−1 [1 +
s +1 ( s + 1) 2 + ( 3 )
] = δ (t ) + e −t cos 3t 2
时间曲线如图所示。 (c) F ( s ) 可分解为
分方程为
R1 ui C
i i1
L R2
i2 uo
化简,消去中间变量 i1 (t ), i2 (t ), i (t ) 得到输出变量为 uo (t ) ,输入变量为 ui (t ) 的微
R1 LC u o (t ) + ( L + R1 R2C ) u o (t ) + ( R1 + R2 )uo (t ) = R2 ui (t )
→ F2 ( s ) = −
t0 f3(t)
f2(t)
1 1 −t 0 s 1 −t0 s 1 − e − t0 s (1 + t0 s ) F ( s ) = F1 ( s ) + F2 ( s ) + F3 ( s ) = 2 − 2 ⋅ e − t0 ⋅ ⋅ e = s s s s2 (b) 由于信号 f (t ) 可以分解为信号的组合如图所示, f(t) f1(t) f2(t) A Aω f1 (t ) = A sin ωt → F1 ( s ) = 2 2 s +ω 0 π π − s Aω π ω → F2 ( s ) = 2 ⋅e f 2 (t ) = sin ωt ⋅1(t − ) 2 ω s +ω ω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课后习题 答案(最新)
3-1 设系统的微分方程式如下:(1) )(2)(2.0t r t c =&(2) )()()(24.0)(04.0t r t c t c t c =++&&&试求系统闭环传递函数Φ(s),以及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g(t)和单位阶跃响应c(t)。
已知全部初始条件为零。
解:(1) 因为)(2)(2.0s R s sC = 闭环传递函数ss R s C s 10)()()(==Φ 单位脉冲响应:s s C /10)(= 010)(≥=t t g单位阶跃响应c(t) 2/10)(s s C = 010)(≥=t t t c(2))()()124.004.0(2s R s C s s =++ 124.004.0)()(2++=s s s R s C 闭环传递函数124.004.01)()()(2++==s s s R s C s φ 单位脉冲响应:124.004.01)(2++=s s s C t e t g t 4sin 325)(3-= 单位阶跃响应h(t) 16)3(61]16)3[(25)(22+++-=++=s s s s s s Ct e t e t c t t 4sin 434cos 1)(33----=3-2 温度计的传递函数为11+Ts ,用其测量容器内的水温,1min 才能显示出该温度的98%的数值。
若加热容器使水温按10ºC/min 的速度匀速上升,问温度计的稳态指示误差有多大?解法一 依题意,温度计闭环传递函数11)(+=ΦTs s 由一阶系统阶跃响应特性可知:o o T c 98)4(=,因此有 min 14=T ,得出 min 25.0=T 。
视温度计为单位反馈系统,则开环传递函数为Tss s s G 1)(1)()(=Φ-Φ=⎩⎨⎧==11v TK 用静态误差系数法,当t t r ⋅=10)( 时,C T Ke ss ︒===5.21010。
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du3 (t) dt
(R1C2
1)u3 (t)
R1R2C1C2
d 2V (t) dt 2
(R1C1
R2C2
R1C2 )
dV (t) dt
( R1C2
1)V (t)
G(S ) u3 (s) R1R2C1C2 S 2 (R1C1 R2C2 R1C2 )S (R1C2 1)
V (s)
R1R2C1C2 S 2 (R1C1 R2C2 )S (R1C2 1)
第三章:作业3.5
试用Routh稳定判据判断下列(a)(b)(c)(d)(e)特征方程描述的系统的稳 定性,若不稳定说明右半复数平面或虚轴上的根的个数。
解:(a) s5+6s4+3s3+2s2+s+1=0
1
3
6
2
16
5
2
16
-1
-(1/-1)×1×16=16
1 1
一行同乘分母6 一行同乘分母16 一行同乘2/246
没有互不接触回路: ∑LbLc = ∑LdLeLf = ···=0 特征式:△(s)=1-[L1 + L2+ L3]=1+G2(s) G3(s)G6(s)+G3(s) G4(s)G5(s)+ G1(s) G2(s) G3(s) G4(s) G7(s) 余子式:△1 (s)=1
H(s)=y(s)/u(s)= Q1(s)/ △(s)
的控制方法。
• 反馈控制原理-通过反馈信息形成反馈控制作用的原理,称为反馈控制原理。
3、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及特点?
简答:反馈控制系统由被控对象和控制器两大部分组成。
控制器又主要由以下基本元件构成:
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与答案
目录1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1.1内容提要1.2习题与解答2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2.1内容提要2.2习题与解答3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3.1内容提要3.2习颗与他答4根轨迹法4.1内容提要4.2习题与解答5频率法5.1内容提要5.2习题与解答6控制系统的校正及综合6.1内容提要6.2习题与解答7非线性系统分析7.1内容提要7.2习题与解答8线性离散系统的理论基础8.1内容提要8.2习题与解答9状态空间法9.1内容提要9.2习题与解答附录拉普拉斯变换参考文献1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1. 1内容提要基本术语:反馈量,扰动量,输人量,输出量,被控对象;基本结构:开环,闭环,复合;基本类型:线性和非线性,连续和离散,程序控制与随动;基本要求:暂态,稳态,稳定性。
本章要解决的问题,是在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基础上,能够针对一个实际的控制系统,找出其被控对象、输人量、输出量,并分析其结构、类型和工作原理。
1.2习题与解答题1-1图P1-1所示,为一直流发电机电压白动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中,1为发电机;2为减速器;3为执行电机;4为比例放大器;5为可调电位器。
(1)该系统有哪些环节组成,各起什么作用” (2)绘出系统的框图,说明当 负载电流变化时,系统如何保持发 电机的电压恒定 (3)该系统是有差系统还是无 差系统。
(4)系统中有哪些可能的扰动, 答(1)该系统由给定环节、比较环节、中间环节、执行结构、检测环节、 发电机等环节组成。
给定环节:电压源0U 。
用来设定直流发电机电压的给定值。
比较环节:本系统所实现的被控量与给定量进行比较,是通过给定电 压与反馈电压反极性相接加到比例放大器上实现的中间环节:比例放大器。
它的作用是将偏差信号放大,使其足以带动 执行机构工作。
该环节又称为放大环节执行机构:该环节由执行电机、减速器和可调电位器构成。
该环节的 作用是通过改变发电机励磁回路的电阻值,改变发电机的磁场,调节发 电机的输出电压被控对象:发电机。
自动控制原理完整版课后习题答案
1 请解释下列名字术语:自动控制系统、受控对象、扰动、给定值、参考输入、反馈。
解: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自动控制任务的系统,由控制装置与被控对象组成;受控对象:要求实现自动控制的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扰动:扰动是一种对系统的输出产生不利影响的信号。
如果扰动产生在系统内部称为内扰;扰动产生在系统外部,则称为外扰。
外扰是系统的输入量。
给定值:受控对象的物理量在控制系统中应保持的期望值参考输入即为给定值。
反馈:将系统的输出量馈送到参考输入端,并与参考输入进行比较的过程。
2 请说明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解:作为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应该由如下几个部分组成:①被控对象:所谓被控对象就是整个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②执行部件:根据所接收到的相关信号,使得被控对象产生相应的动作;常用的执行元件有阀、电动机、液压马达等。
③给定元件:给定元件的职能就是给出与期望的被控量相对应的系统输入量(即参考量);④比较元件:把测量元件检测到的被控量的实际值与给定元件给出的参考值进行比较,求出它们之间的偏差。
常用的比较元件有差动放大器、机械差动装置和电桥等。
⑤测量反馈元件:该元部件的职能就是测量被控制的物理量,如果这个物理量是非电量,一般需要将其转换成为电量。
常用的测量元部件有测速发电机、热电偶、各种传感器等;⑥放大元件:将比较元件给出的偏差进行放大,用来推动执行元件去控制被控对象。
如电压偏差信号,可用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晶闸管等组成的电压放大器和功率放大级加以放大。
⑦校正元件:亦称补偿元件,它是结构或参数便于调整的元件,用串联或反馈的方式连接在系统中,用以改善系统的性能。
常用的校正元件有电阻、电容组成的无源或有源网络,它们与原系统串联或与原系统构成一个内反馈系统。
3 请说出什么是反馈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各有什么优缺点?解:反馈控制系统即闭环控制系统,在一个控制系统,将系统的输出量通过某测量机构对其进行实时测量,并将该测量值与输入量进行比较,形成一个反馈通道,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控制系统;开环系统优点:结构简单,缺点:控制的精度较差;闭环控制系统优点:控制精度高,缺点:结构复杂、设计分析麻烦,制造成本高。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习题2-1试列写题2-1 图所示各无源网络的微分方程。
CR1LR1u i (t )R2u0 (t ) u i (t)C R2u0(t)( a)(b)题 2-1 图无源网络2-2试列写题2-2 图所示各有源网络的微分方程。
题 2-2图有源网络2-3 机械系统如题2-3 图所示,其中x r(t )是输入位移, x c (t ) 是输出位移。
试分别列写各系统的微分方程。
题 2-3 机械系统题 2-3 图机械系统2-4试证明题2-4( a)图的电网络系统和(b)图机械系统有相同的数学模型。
.x if 2K 2f1x0K1题2-4图电网络与机械系统2-5用拉氏变换法求解下列微分方程。
( 1)2c(t )7c(t )5c(t )r , r (t)R 1(t ) , c(0)0 , c(0) 0( 2)2c(t )7c(t )5c(t )0 , c(0)c0, c(0) c02-6如题 2-6图所示电路,二极管是一个非线性元件,其电流i d和电压id RU d之间的关系为 i d10 6 (e u d0.026 1) 。
假设系统工作点在u u du 02.39V ,i 0 2.19 10 3 A ,试求在工作点(0,0 )附近id d)的u i f (u线性化方程。
题2-6图2-7设晶闸管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输入量为控制角,输出量为空载整流电压u d,它们之间的关系为u d U d 0 cos式中, U d 0是整流电压的理想空载值,试推导其线性化方程式。
2-8已知一系统由如下方程组组成,其中X r (s) 为输入, X 0 (s) 为输出。
试绘制系统结构图,并求出闭环传递函数。
X1( s)X r (s)G1(s) G1 (s) G7 (s) G8 (s) X0 (s)X 2 (s)G2 (s) X1( s) G6 ( s) X3 ( s)X 3 (s)X 2 (s)X c ( s)G5 ( s) G3 (s)X 0 (s)G4 (s)X 3(s)2-9系统的微分方程组如下. x1 (t )r (t)c(t)x2 (t )dx1(t)K 1 x1 (t) dtx3 (t)K 2 x2 (t )x4 (t )x3 (t )x5 (t )K 5 c(t)dx5 (t )dt K 3 x4 (t)K 4 x5(t) T dc(t )c(t )dt其中、K1、K 2、 K3、K 4、K 5、T均为正常数。
自动控制原理_课后习题答案
系统方框图如图解 1-5 所示。 1-6 摄像机角位置自动跟踪系统如图 1-20 所示。当光点显示器对准某个方向时,摄像 机会自动跟踪并对准这个方向。试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指出被控对象、被控量及给定量, 画出系统方框图。
图 1-20 摄像机角位置随动系统原理图
解 控制系统的任务是使摄像机自动跟踪光点显示器指示的方向。
器吸取的热量,形成稳定的热平衡状态,温度保持恒定。
当炉膛温度T °C 由于某种原因突然下降(例如炉门打开造成的热量流失),则出现以
2
下的控制过程:
控制的结果是使炉膛温度回升,直至T °C 的实际值等于期望值为止。 → T ° C ↓ → u f ↓ → ue ↑ → u1 ↑ → ua ↑ →θ ↑ → uc ↑ → T ° C ↑
图(a)系统,当 u 低于给定电压时,其偏差电压经放大器 K 放大后,驱动电机 D 转动, 经减速器带动电刷,使发电机 F 的激磁电流 I j 增大,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会升高,从而使偏
差电压减小,直至偏差电压为零时,电机才停止转动。因此,图(a)系统能保持 110 伏不变。
图(b)系统,当 u 低于给定电压时,其偏差电压经放大器 K 后,直接使发电机激磁电流
图 2-33 系统原理图
解. (a)以平衡状态为基点,对质块 m 进行受力分析(不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控制方式,分类,性能要求)给定输入量: 给定值Ug 被控制量: 加热炉的温度扰动量: 加热炉内部温度不均匀或坏境温度不稳定等外部因素 被控制对象:加热器控制器: 放大器、发动机和减速器组成的整体 (2)工作原理:给定值输入量Ug 和反馈量Ur 通过比较器输出, 经放大器控制发动机的转速n ,再通过减速器与调压器调节加热器的电压U 来控制炉温。
T7.(1)结构框图 略给定输入量:输入轴θr 被控制量: 输出轴θc扰动量: 齿轮间配合、负载大小等外部因素 被控制对象:齿轮机构 控制器: 液压马达 (2)工作原理:Ue Ug掌握系统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定义、常用拉氏变换),系统框图化简;1.(a)⎪⎪⎪⎩⎪⎪⎪⎨⎧=+=+=dtdu C i R u i i u iR u t ct ct t r )(02)(0)(01)()2......()1(.......... 将(2)式带入(1)式得:)()(01)(021)(0t r t t t u dtdu C R u R R u =++拉氏变换可得)()(01)(0221s r s s U CsU R u R R R =+⎪⎪⎭⎫ ⎝⎛+整理得 21212)()(0)(R R Cs R R R U U G S r S s ++==1.(b)⎪⎪⎪⎩⎪⎪⎪⎨⎧=+=+=dtdi L u R u i i u iR u Lt o t Lt t r )(2)(0)(01)()2........()1......(.......... 将(2)式代入(1)式得)()(0221)(01t r t t u u R R R dt u L R =++⎰ 拉氏变换得)()(0221)(01s r s s U U R R R U Ls R =++ 整理得LsR R R R LsR U U G s r s s )(21212)()(0)(++==2.1)微分方程求解法⎪⎪⎪⎩⎪⎪⎪⎨⎧+=-=+=-31224203221211111Rudt du c Ruu R u R u Rudt du c R u u c c c c c c c c r中间变量为1c u,2c u及其一阶导数,直接化简比较复杂,可对各微分方程先做拉氏变换⎪⎪⎪⎩⎪⎪⎪⎨⎧+=-=+=-3122423221211111RUU sc R U U RU R U RUU sc R U U c c c c c c c c r移项得⎪⎪⎪⎩⎪⎪⎪⎨⎧++==++=2432432211211)11()111(c c c c rUR R sc RU R RU U U R R sc R U可得11121432432143214320)111()11(RR sc R R R R sc R R R R R R R R sc R R sc Ur U ++++=++++=2)复阻抗法⎪⎪⎪⎪⎪⎪⎪⎩⎪⎪⎪⎪⎪⎪⎪⎨⎧+=+++=++=2211232223234212121111*11*11sc R sc z U sc R sc z U sc R sc R R z sc R sc R R z r解得:1112143243RR sc R R R R sc R R Ur U ++++=3.分别以m 2,m 1为研究对象(不考虑重力作用)⎪⎪⎩⎪⎪⎨⎧--=---=11212121121222222)()()(ky dty y d c dt y d m dty y d cdt dy c t f dt y d m 中间变量含一阶、二阶导数很难直接化简,故分别做拉氏变换⎪⎩⎪⎨⎧--=---=112112112122222)()()(kY Y Y s c Y s m Y Y s c sY c s F Y s m 消除Y1中间变量21211222))1(()(Yk s c s m sc s c s c s m s F s++-++=10.系统框图化简:o (s)o (s)o (s)1.综合点前移,分支点后移o (s)1231133221231133221133()()()()()(1()())(1()())()()()()()1()()()()()()()()()()o i X s G s G s G s X s G s H s G s H s G s H s G s G s G s G s H s G s H s G s H s G s H s G s H s =+++=++++11.系统框图化简:2.交换综合点,合并并联结构3.化简12341234243114412123123212343231344()()()()()()1()()()()(()/()()()/()()()/()())()()()1()()()()()()()()()()()()()()(o i X s G s G s G s G s X s G s G s G s G s H s G s H s H s G s G s H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H s G s G s G s G s H s G s G s H s G s G s H =+--+=+--+)s第三章掌握时域性能指标,劳斯判据,掌握常用拉氏变换-反变换求解时域响应,误差等2.(1)求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12()()()TsY(s)+Y(s)=KX(s)X(s)=1Y(s)=1()=20e t tTT y t y t Kx t K Ts k w t e T•--+=+=已知系统的微分方程为:对微分方程进行零初始条件的拉氏变换得当输入信号为单位脉冲信号时,所以系统输出的拉式变换为:进行拉式反变换得到系统的时域相应2.(2)求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和单位斜坡响应22()()()TsY(s)+Y(s)=KX(s)X(s)=5Y(s)=1111110()10-10e ;1X(s)=Y(s)=t T y t y t Kx t KTK Ts Ts Ts sK s s s y t s•-+=+++=-=-=已知系统的微分方程为:对微分方程进行零初始条件的拉氏变换得当输入信号为单位阶跃信号时,所以系统输出的拉式变换为:进行拉式反变换得到系统的时域相应当输入信号为单位阶跃信号时,所以系统输出的拉式变换为:22222110550111()510t+5e ;t K K KT T K Ts s s s Ts s s Ts y t -=-+=-++++=-+进行拉式反变换得到系统的时域相应9.解:由图可知该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22()(22)2b kG s s k s kτ=+++又因为:2%0.20.52222r n n t k kσξωτω⎧⎪==⎪⎪==⎨⎪=+⎪⎪=⎩联立1、2、3、4得0.456; 4.593;10.549;0.104;n K ξωτ==== 所以0.76931.432p ds nt s t sπωξω====10.解:由题可知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210()1010b kG s s s k=++ 221010n nk ξωω=⎧⎪⎨=⎪⎩ 当k=10时,n ω=10rad/s; ξ=0.5;所以有%16.3%0.3630.6p s n e t s t sπξσξω-⎧⎪==⎪⎪⎪==⎨⎪⎪⎪==⎪⎩当k=20时,n ω=14.14rad/s; ξ=0.35;所以有%30.9%0.2430.6ps n e t s t sπξσξω-⎧⎪==⎪⎪⎪==⎨⎪⎪⎪==⎪⎩当0<k<=2.5时,为过阻尼和临界阻尼,系统无超调,和峰值时间;其中调整时间不随k 值增大而变化; 当k>2.5时,系统为欠阻尼,超调量σ%随着K 增大而增大,和峰值时间pt 随着K 增大而减小;其中调整时间s t 不随k 值增大而变化;14.(1)解,由题可知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32560-1403256000056014014k 00()1440kb k k k s s s ks kG s s s s k->><<∴=+++∴⎧⎨⎩∴劳斯表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为:14.(2)解,由题可知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320.60.8832430.60.80010.20.80.210.8k 00(1)()(1)k b k k k kk s s s ks k s G s s s k s k-->>>>-∴+=++-+∴⎧⎪⎨⎪⎩∴劳斯表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为:20.解:由题可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3)(1)k k s G s s s s +=+-当输入为单位阶跃信号时,系统误差的拉氏变换为11()111()lim limlim ()0k ss k ssss s s k s ss G s E G s ssE G s e →→→+=+===∞∴=又根据终值定理e 又因为25.解:由题可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212()(1)(1)k k k G s T s T s =++当输入为给定单位阶跃信号时1()i X s s=,系统在给定信号下误差的拉氏变换为111211211()111()lim limlim ()11k ss k ss ss s s k s ss G s E G s ssE G s k k e k k →→→+=+===∴=+又根据终值定理e 又因为当输入为扰动信号时1()N s s=,系统扰动信号下误差的拉氏变换为22121122212212121()111()lim limlim ()111k ss k ss ss s s k s ss ss ss ss k G s k T s E G s ssE G s k k k e k k k e e e k k →→→-+-+=+===-∴=+-∴=+=+又根据终值定理e 又因为第四章 根轨迹法掌握轨迹的概念、绘制方法,以及分析控制系统4-2 (2)G(s)=)15.0)(12.0(++s s s K;解:分析题意知:由s(0.2s+1)(0.5s+1)=0得开环极点s 1=0,s 2=-2,s 3=-5。
∴(1)根轨迹的分支数等于3。
(2)三条根轨迹的起点分别是实轴上的(0,j0),(-2, j0),(-5, j0),终止点都是无穷远处。
(3)根轨迹在实轴上的轨迹段:[-2,0]段和[-∞,-5]段。
(4)根轨迹的渐近线:由 n=3,m=03)12(ππθ±=-+±=∴m n l )0(=l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3701-=--=∑∑==mn zp n i ml li σ (5)根轨迹与实轴的分离点:A(s)=s(0.2s+1)(0.5s+1) B(s)=1 由 0)()()()(='-'s B s A s B s A 解得:s 1=3197+- s 2=3197--(舍去) ∴根轨迹如图所示(3) G(s) =)3)(2()2(+++s s s s k解:分析题意知:由s(s+2)( s+3)=0得开环极点s 1=0,s 2=-2,s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