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项心肌酶检查的意义

合集下载

心肌酶的临床意义

心肌酶的临床意义

心肌酶是什么?在临床上有何作用?之马矢奏春创作冠心病诊断检查—心肌酶学检查摘要:心肌酶学检查是冠心病诊断检查之一,临床上根据血清酶浓度的序列变动和特异性同工酶的升高等肯定性酶学改变即可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疾病的疗效、预后都具有重要意义,冠心病也不例外.如果呈现不适情况,要及时就医,尽早发现冠心病,以免延误病情.2007欧洲心脏年会发布的最新研究标明,女性冠心病死亡率显著高于男性.我国的流行病学资料也显示出同样的趋势.传统观点认为,女性比男性晚发病10年,心肌梗死约晚10―15年.而现在两性冠心病发病均有年轻化趋势,尤其是陪伴吸烟、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的患者,发病年龄更明显提前.调查标明,目前美国45岁以下的女性心脏病患者以每年9000人的速度递增.女性冠心病临床症状很多不如男性典范.异常疲倦往往是女性冠心病的重要先兆.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男性患者常诉说胸痛,而女性患者多为背痛和年夜汗症状.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暗示为压榨性胸痛,女性则主诉气短、极度疲乏,伴或不陪伴典范胸痛,包括腹部、颈部和肩部疼痛以及恶心.高龄并陪伴糖尿病史的女性发生无症状心梗比男性多.而且,女性冠心病比男性更易受季节变动影响,秋夏季发病增高,并发症及死亡率也高于男性.心肌酶学检查是冠心病诊断检查之一,心肌酶学检查是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上根据血清酶浓度的序列变动和特异性同工酶的升高等肯定性酶学改变即可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心肌酶是存在于心肌的多种酶的总称,一般有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同功酶、a一羟丁酸脱氢酶(a-HBDH)和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中国国内常将这一组与心肌损伤相关的酶合称为心肌酶谱,对诊断心肌梗塞有一定的价值.心肌酶——心肌损伤或者坏死后这些酶有分歧水平的增高.其中CK-MB,LDH1特异性最高,目前心肌酶谱正常值多为成人标准,而小儿的正常值要高于成人,所以不要认为孩子心肌酶谱值增高就认为是患了心肌炎,由于影响心肌酶谱的因素较多,很多医院采纳测定心肌肌钙卵白来辅助诊断心肌炎,绝年夜大都儿童的心肌酶谱是正常参考值的2~3倍.临床诊断用在诊断疾病时,应该测定哪些心肌酶在临床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临床固然希望测定高度敏感高度特异的指标,高(或低)就能确诊,否则就可排除,但这类理想化的指标是很难存在的,因此我们选择诊断用指标时就得依照如下原则:1、有较高的组织/血清酶活力比,这样轻微的组织损伤也能获得明显的指标变动.2、组织损害时能较快的释放,以便早期诊断.3、生物半寿期较长,否则难以捕捉.4、测定方法简单易行,试剂稳定廉价.病理基础心脏是人体最活跃的脏器之一,为完成各种生理活动心脏内存在年夜量的细胞酶,AMI发生后,因为心肌缺血坏死或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使得心肌内的细胞酶释放入血,根据心肌所损情况分歧,血清酶升高的幅度也分歧,因此可以用血清酶的变动来反应AMI的发生以及病灶的年夜小.同时由于各种酶的生理特性分歧,例如:在细胞内定位分歧,分子量年夜小分歧,生物半寿期分歧等等,造成了各种酶入血的时间,入血的快慢以及在血清内的继续时间分歧,为临床用作病程和愈后的判断提供了依据.仅有心肌酶增高能否诊断为心肌炎?心肌炎是反映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性病变.心肌炎常为各种全身性疾病的一部份.轻度心肌炎的临床暗示较少,诊断较难,故病理诊断远比临床发病率为高.近年来,由于对心肌炎的病原学进一步了解和诊断方法的改进,心肌炎已成为罕见的心脏病之一,日益受到重视.从植物实验、临床与病毒学、病理观察,发现有以下二种机理:(一)病毒直接作用病毒性心肌炎是指人体感染嗜心性病毒,引起心肌非特异间质性炎症.该炎症可呈局限性或弥漫性;病程可以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大都可完全恢复正常,很少发生猝死,一些慢性发展的病毒性心肌炎可以演酿故意肌病.现在发现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所谓嗜心性病毒可以是一组病毒:肠道病毒、粘病毒、腺病毒、麻疹、腮腺炎、乙型脑炎、肝炎、巨细胞病毒等.可是绝年夜大都病毒性心肌炎是由肠道病毒中的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引起.(二)免疫反应实验与人体病毒性心肌炎起病9天后心肌内已不能再找到病毒,但心肌炎症变动仍继续;有些患者病毒感染的其他症状轻微而心肌炎暗示颇为严重;还有些患者心肌炎的症状在病毒感染其他症状开始一段时间以后方呈现;有些患者的心肌中可能发现抗原抗体复合体.以上都提示免疫机制的存在.实验中小鼠心肌细胞感染少量柯萨奇病毒,测得其细胞毒性不显著;如加用同种免疫脾细胞,则细胞毒性增强;如预先用抗胸脾抗体及补体处置免疫脾细胞,则细胞毒性不增强;若预先以柯萨奇B抗体及补体处置免疫脾细胞,则细胞毒性增加;实验说明病毒性心肌炎有细胞介导的免疫机制存在.研究还提示细胞毒性主要由T淋巴细胞所介导.临床上,病毒性心肌炎迁延不愈者,E花环、淋巴细胞转化率、补体C均较正凡人为低,抗核抗体、抗心肌抗体、抗补体均较正凡人的检出率为高,说明病毒性心肌炎时免疫机能低下.最近发现病毒性心肌炎时自然杀伤细胞的活力与α干扰素也显著低于正常,γ干扰素则高于正常,亦反映有细胞免疫失控.小鼠实验性心肌炎给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A后感染早期使病情加重和死亡率增高,感染1周后给药则使死亡率降低.心肌酶同功酶(CK-MB)以及肌钙卵白(CTnI,CTnT)异常是诊断心肌炎的主要指标之一,还需结合临床综合考虑.如年龄因素对心肌酶正常值的影响;以CK或LDH显著增高注意除外肌病;仅AST增高需除外肝功能损害,查肝功;取血不顺溶血使心肌酶假阳性等.另外临床上用到的心肌酶参考指标都是成人的,经调查统计新生儿、婴幼儿的心肌酶指标较成人高,这为临床诊断增加了难度.心肌梗死的血清心肌酶检查心肌梗死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中国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每天约8000人,约合每10秒钟1个.每年新发心肌梗死和患者分别为50万和200万.疼痛典范的心肌梗死症状包括突然发作剧烈耐久的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休息和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少数病人无疼痛,一开始即暗示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部份病人疼痛位于上腹部,被误认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心肌梗死的血清心肌酶检查.含量增高,包括肌酸磷酸激酶及其同功酶,乳酸脱氢酶及谷草转氨酶.白细胞在起病后可增至1~2万/立方毫米,血沉增快可继续1~3周.冠心病诊断检查—心肌酶学检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疾病的疗效、预后都具有重要意义,冠心病也不例外.如果呈现不适情况,要及时就医,尽早发现冠心病,以免延误病情.2007欧洲心脏年会发布的最新研究标明,女性冠心病死亡率显著高于男性.我国的流行病学资料也显示出同样的趋势.传统观点认为,女性比男性晚发病10年,心肌梗死约晚10―15年.而现在两性冠心病发病均有年轻化趋势,尤其是陪伴吸烟、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的患者,发病年龄更明显提前.调查标明,目前美国45岁以下的女性心脏病患者以每年9000人的速度递增.女性冠心病临床症状很多不如男性典范.异常疲倦往往是女性冠心病的重要先兆.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男性患者常诉说胸痛,而女性患者多为背痛和年夜汗症状.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暗示为压榨性胸痛,女性则主诉气短、极度疲乏,伴或不陪伴典范胸痛,包括腹部、颈部和肩部疼痛以及恶心.高龄并陪伴糖尿病史的女性发生无症状心梗比男性多.而且,女性冠心病比男性更易受季节变动影响,秋夏季发病增高,并发症及死亡率也高于男性.心肌酶学检查是冠心病诊断检查之一,心肌酶学检查是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上根据血清酶浓度的序列变动和特异性同工酶的升高等肯定性酶学改变即可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

肝功和心肌酶临床意义

肝功和心肌酶临床意义

肝功和心肌酶临床意义肝功和心肌酶是医学临床中常用的两种检查指标,用于评估肝脏和心脏功能的情况。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常常根据这些指标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肝脏或心脏疾病,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肝功和心肌酶的临床意义。

肝功是指检测血液中肝脏功能的指标,包括肝功能常规指标、肝功能损害指标和胆道功能指标。

其中,肝功能常规指标包括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AST)、总胆红素等项目。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肝脏的合成、分泌和代谢功能等。

肝功能损害指标主要有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乳酸脱氢酶(LDH)等,它们可以反映肝脏细胞损伤和胆汁淤积等情况。

胆道功能指标主要包括总胆汁酸、直接胆红素等指标,用于评估胆道梗阻和肝内胆汁淤积等情况。

肝功的临床意义在于提供肝脏功能评估的依据。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具有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如合成蛋白质、代谢、解毒、负责胆汁分泌等,肝功检查可以判断肝脏是否受损或功能失调。

例如,AST和ALT是最常用的肝功能指标,它们在肝细胞受损时会释放到血液中,因此可以作为肝细胞损伤的标志物。

当肝细胞受到病毒感染、药物毒性、酒精损害等因素影响时,AST和ALT水平会升高。

白蛋白是肝脏合成的重要蛋白质,其水平可以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情况,当肝脏合成功能受损时,白蛋白水平会下降。

心肌酶是指测定血清中心肌损伤所导致的酶的活性,常用的心肌酶包括肌酸激酶(CK)、CK同工酶(CK-MB)和心肌特异性酶(如心肌肌钙蛋白T和肌钙蛋白I等)。

这些酶在心肌细胞受损时会释放到血液中,因此可以作为心肌损伤的标志物。

心肌酶的临床意义在于诊断和评估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缺血,进而引起心肌细胞坏死所致。

心肌酶可以在心肌细胞坏死后的几个小时内升高,并持续一段时间,与心肌细胞损伤程度相关。

CK和CK-MB是最早被临床应用的心肌酶指标,其升高与心肌梗死相关。

心肌酶谱检测在急诊检验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心肌酶谱检测在急诊检验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90·心肌酶谱检测在急诊检验中的临床意义分析刘家政 赵月妍通讯作者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辽宁大连 116000摘 要:目的:分析心肌酶谱检测在急诊检验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10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两组人员均进行心肌酶谱检测,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以及羟丁酸脱氢酶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提供心肌酶谱检测有重要意义,可以为评估患者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指导,在急诊检验中有重要临床使用价值。

关键词:心肌酶谱检测 急诊检验 临床意义心肌酶是一种催化心肌细胞产生并调节其生理活动的酶,大量存在于人体心肌细胞中,当人体心脏功能发生问题,例如心肌细胞坏死或破裂,心肌细胞中所含有的酶会流入血液中,造成血清中酶含量上升。

根据心肌酶自身特异性,可以采取心肌酶谱相关指标检测方式,判断心肌细胞是否出现损伤,评估心脏功能损伤程度[1]。

部分医院未将心肌酶谱检测纳入急诊检验项目中,不利于患者快速确诊和治疗,因此,为了研究心肌酶谱检测在急诊检验中的作用,选取了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与100例健康体检人员进行对比研究,现做如下报告。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100例健康体检人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所有人员均在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检查,其中观察组男56例、女44例,年龄42~73岁,平均年龄(54.75±2.64)岁;对照组男54例、女46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5.18±2.52)岁。

两组人员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心肌酶临床意义

心肌酶临床意义

心肌酶检测的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2011-10-30 18:50:44)转载▼老师的经验:CK<1000时死亡率低;CK>5000时,很少存活。

心肌缺血损伤时的生物化学指标变化较多,如心肌酶和心肌蛋白等,但反映心肌缺血损伤的理想生物化学指标应具有以下的特点:①具有高度的心脏特异性。

②心肌损伤后迅速增高,并持续较长时间。

③检测方法简便快速。

④其应用价值已由临床所证实。

【心肌酶检测】肌酸激酶测定: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也称为肌酸磷酸激酶(creatine phosphatase kinase,CPK)。

CK主要存在于胞质和线粒体中,以骨骼肌、心肌含量最多,其次是脑组织和平滑肌。

肝脏、胰腺和红细胞中的CK含量极少。

肌酸激酶检测的适应证:1.怀疑有心肌疾病:①有临床和ECG表现的典型心肌梗死(检查CK和CK-MB活性)。

②介入疗法有禁忌证的病人(检查CK和CK-MB活性)。

③治疗血栓溶解的评价(检查CK和CK-MB浓度)。

④对心绞痛病人危险分级(检查CK浓度和肌钙蛋白)。

⑤心肌炎。

2.怀疑有骨骼肌病变。

3.监测心肌和骨骼肌疾病。

4.监测癌症病人的治疗。

【参考值】①酶偶联法(37℃):男性38~174U/L,女性26~140U/L。

②酶偶联法(30℃):男性15~105U/L,女性10~80U/L。

③肌酸显色法:男性15~163U/L,3~135U/L。

④连续监测法:男性37~174U/L,女性26~140U/L。

【临床意义】①男性肌肉容量大,CK活性高于女性。

②新生儿出生时由于骨骼肌损伤和暂时性缺氧,可使CK升高。

③黑人CK约为白人的1.5倍。

④运动后可导致CK明显增高,且运动越剧烈、时间越长,则CK升高越明显。

1.CK增高1)AMI:CK水平在发病3~8h即明显增高,其峰值在10~36h,3~4天恢复正常。

如果在AMI病程中CK再次升高,提示心肌再次梗死。

因此,CK为早期诊断AMI的灵敏指标之一,但诊断时应注意CK的时效性。

心肌酶检查内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心肌酶检查内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心肌酶检查内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心肌酶检查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心肌损伤的程度和病情的变化。

心肌酶是由心肌细胞释放的一类特定酶,其中包括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和肌红蛋白等。

当心肌细胞受到损伤或死亡时,这些酶会从心肌细胞中释放出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因此,通过检测血液中心肌酶的浓度变化,可以间接地反映心肌损伤的程度和心脏病变的进展情况。

心肌酶检查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首先,它可以作为心肌梗死的重要诊断指标。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从而造成部分心肌细胞坏死的一种疾病。

通过检测心肌酶的活性和浓度的变化,可以明确诊断心肌梗死,确切判定病变的部位和范围。

此外,心肌酶检查还可以用于评估心肌炎症、心肌病和心肌损伤等其他心脏病情。

心肌炎症是由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的心肌组织炎症,心肌酶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炎症的程度和严重程度,以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此外,心肌酶检查还可以用于监测心脏手术后的恢复情况,评估心肌梗塞后的心肌修复情况。

然而,心肌酶检查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心肌酶的半衰期较短,检测血液中心肌酶浓度的变化有一定的时间窗口,因此,在心肌损伤的早期阶段可能无法准确地检测到心肌酶的升高。

此外,由于心肌酶不仅在心肌细胞中存在,还在其他组织中存在,如骨骼肌等,因此,一些非心脏相关的疾病和损伤也可能导致心肌酶的升高。

总之,心肌酶检查作为一种重要的临床检测手段,在心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心肌酶检查的方法和标准也在不断完善,未来有望实现更加准确和快速的心肌酶检测,为心脏病患者提供更好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引言部分介绍了心肌酶检查的概述、文章结构以及目的,为读者提供了对本文的整体了解。

接下来的正文部分包括两个主要方面:心肌酶检查的定义和原理以及心肌酶检查的临床应用。

最新各项心肌酶检查的意义

最新各项心肌酶检查的意义

各项心肌酶检查的意义各项心肌酶检查的意义血清酶测定为诊断心梗的重要手段。

心肌酶是用于诊断心肌梗死的血清酶的统称,主要包括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

1.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测定:主要用于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心梗后6~12小时开始升高,24~48小时达高峰,3~7天恢复正常。

升高尚可见于: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坏死、肝硬化、肝癌、阻塞性黄疽、心包炎、骨骼肌坏死、脑坏死、急性胰腺炎、皮肌炎、胸膜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以及使用安定、鲁米那、氯丙嗪、利福平后。

分析AST时需注意:①AST 存在于心、脑、肝、肾等组织内,心肌最多;②AST升高时,应同时检测ALT,若AST大于ALT,提示心肌病变,若ALT大于AST,提示肝脏病变;③还应做相应的有关检查,以便全面进行分析。

2.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测定:主要用于肝脏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尤其对无黄疽、无自觉症状的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可以帮助早期诊断。

增高尚见于:心肌梗、肝外阻塞性黄疽、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急性风湿热、伤寒、败血症、肌病及脑血管病变。

分析LAT时需注意:①不能单凭一次增高而进行诊断,应动态观察其变化;②ALT广泛存在于肝、肾、心、骨骼肌及脑组织细胞内,以肝细胞含量最高;③注意对ALT/AST比值分析,同时结合其他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3.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测定:正常人血清中含量甚微,肌肉收缩时生成增加。

主要用于骨骼肌疾病和心肌梗死的诊断。

心梗时CK 显著增高,在发病后4~6小时开始升高,24~36 小时达高峰,8~7天恢复正常,其增高幅度与心肌梗死程度成正比。

分析CK时需注意:①在急性心梗时CK较 AST、ALT、LDH等更为灵敏,有更高的特异性:②CK是一种器官特异性酶,广泛分布在骨骼肌、脑组织、心肌、平滑肌、肾组织内。

心肌酶谱检测在急诊检验中的临床意义

心肌酶谱检测在急诊检验中的临床意义

心肌酶谱检测在急诊检验中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分析心肌酶谱检测在急诊检验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检测的110例急诊患者纳入研究,按疾病类型分为心肌梗死组和脑外伤组,均行心肌酶谱检测。

对比两组患者心肌酶谱各项指标。

结果 CK(肌酸激酶)检查脑外伤灵敏度为100.00%,检查心肌梗死灵敏度为90.91%;两组患者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α-羟丁酸脱氢酶(HB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有显著差异。

P均<0.05。

结论将心肌酶谱检查用于临床急诊,可提高临床诊断效率,可将其考虑为临床常规检查项目。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管理;护理标识;风险事件心肌酶是心肌中的多种酶的总称,主要是心肌细胞内一种可调节心肌细胞催化及电生理活动的酶类物质。

心肌酶主要包括乳酸脱氢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α-羟丁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

一旦心肌细胞异常,以上酶类物质可进入血液循环,血液中心肌酶浓度上升[1]。

但目前临床急诊检查中尚未将心肌酶谱作为常规检查项目,因此可导致送检不及时,延误治疗时机。

笔者将心肌酶谱检测试用于心肌梗死和脑外伤急诊患者中,探究其在急诊检查中的意义,形成以下报告。

1.1一般资料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共收集急诊心肌梗死患者和脑外伤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疾病类型分为心肌梗死组和脑外伤组。

脑外伤组:年龄(22~69)岁,平均(45.6±17.2)岁;男性29例,女性26例。

心境梗死组:年龄(21~67)岁,平均(44.9±15.2)岁;男性30例,女性25例。

纳入标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TO)制定的脑外伤或心肌梗死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2]:急性感染、恶性肿瘤、肝肾病史;精神疾病、药物过敏史;不愿参与办研究者。

两组患者上述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可行对比研究。

1.3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综合治疗及常规护理,实施心肌酶谱检测。

心肌酶谱的组成及临床意义

心肌酶谱的组成及临床意义

心肌酶谱的组成及临床意义一、组成: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

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测定及医学意义(来源:med66)【正常参考值】72~182 U/L【临床意义】HBD与LD、AST、CK及CK-MB一起组故意肌酶谱,对诊断心肌梗死有重要意义。

健康成人血清LD/HBD比值为1.3~1.6,但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BD活性升高,LD/HBD比值下降,为0.8~1.2。

而肝脏实质细胞病变时,该比值可升高到1.6~2.5。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比值与各实验室的测定方式或测定条件不关,必需确立本实验室的比值。

另外,活动性风湿性心肌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溶血性贫血等,因LD1活性增高,因此HBD活性也可增高。

三、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测定及意义乳酸脱氢酶是体内能量代谢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酶。

此酶几乎存在于所有组织中,以肝、肾、心肌、骨骼肌、胰腺和肺中为最多。

这些组织中的LDH的活力比血清中高得多。

因此当少量组织坏死时,该酶即释放血而使其他血液中的活力升高。

测定此酶经常使用于对心梗、肝病和某些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

1.正常参考值速度法(LDH-L法):100~240 U/L比色法:190~310 U/L2.临床意义:①心肌梗塞:心肌梗塞后9~20h开始上升,36~60h达到顶峰,持续6~10天恢复正常(比AST、CK持续时刻长),因此可作为急性心肌梗塞后期的辅助诊断指标。

②肝脏疾病: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等。

肿瘤转移所致的胸腹水中LDH 往往也升高。

③血液病:如白血病、贫血、恶性淋巴瘤等,LDH升高。

④骨骼肌损伤、进行性肌萎缩、肺梗塞等。

⑤恶性肿瘤转移所致胸、腹水中乳酸脱氢酶活力往往升高。

⑥正常新生儿LDH水平很高,可达775~2000U/L,满月后为180~430 U/L,以后随年龄增加慢慢降低,12岁后趋于恒定。

儿童心肌酶五项结果标注

儿童心肌酶五项结果标注

儿童心肌酶五项结果标注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主要介绍儿童心肌酶五项测试的背景和重要性。

儿童心肌酶五项是一种用于评估儿童心脏健康状况的常规检查项目,通过测量血液中特定酶的活性来检查心肌损伤的程度和炎症情况。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儿童心脏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心肌损伤可以由多种因素导致,包括体育活动引起的外伤、感染性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心肌损伤的程度对儿童的生活质量和长期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及早发现和监测心肌损伤对于预防并控制疾病的发展至关重要。

儿童心肌酶五项测试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测手段,可以提供关于儿童心脏健康状况的重要信息。

通过测量血液中的心肌酶指标,如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心肌肌钙蛋白T (cTnT)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可以评估心肌损伤的程度和炎症情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儿童心肌酶五项测试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并解读测试结果的意义和应用。

通过了解儿童心肌酶五项测试,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儿童心脏健康的重要性,及早发现心肌损伤,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同时,本文还将探讨儿童心肌酶五项测试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儿童心肌酶五项测试的重要性和应用,为儿童心脏健康的评估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的信息将有助于提高对儿童心脏疾病的认识和防治能力,从而为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参考以下写法: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将对本文的背景和目的进行概述。

首先,介绍儿童心肌酶五项的重要性及其在儿童心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随后,说明本文的结构和目的,以便读者了解本文的整体框架和阅读重点。

接下来是正文部分,主要包括儿童心肌酶五项介绍和儿童心肌酶五项结果解读。

首先,在儿童心肌酶五项介绍部分,将详细介绍儿童心肌酶五项的含义、测定方法、参考范围以及相关指标的解释。

心肌酶谱的组成及临床意义

心肌酶谱的组成及临床意义
正常范围:血清~/;
尿~/;
脑脊液含量为血清地/.
检查介绍:乳酸脱氢酶是一种糖酵解酶.乳酸脱氢酶存在于机体所有组织细胞地胞质内,其中以肾脏含量较高.
临床意义:
()急性心肌梗塞发作后,早期血清中和活性均升高,但增高更早,更明显,导致地比值升高.
()肝炎、急性肝细胞损伤及骨骼肌损伤时都会升高.
()患活动性风湿性心脏病、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溶血性贫血、肾坏死等病也可升高.
琼脂糖电泳法测定亚型:(±);(±);(±).
.临床意义
①()患轻度或中度脑损伤病人地血清明显高于对照值,血清地高低与脑损伤范围地大小及死亡率地高低相一致;在脑血管意外及脑手术后,血清亦可升高.新生儿产程窒息,若升高,多提示脑组织发生实质性损害;若超过总活性,则易发生脑性轻瘫、智力发育障碍等严重后遗症.dvzfv。
临床上最常检查地血清转氨酶有两种:即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肝细胞内谷丙转氨酶地浓度比血清高~倍.只要有地肝细胞坏死,便可使血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中酶活性增高倍,因此转氨酶(尤其是)是急性肝细胞损害地敏感标志.比较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迄今仍以谷丙转氨酶更为敏感,特异性更强,临床上实用价值更大.GMsIa。
④骨骼肌损伤、进行性肌萎缩、肺梗塞等.
⑤恶性肿瘤转移所致胸、腹水中乳酸脱氢酶活力往往升高.
⑥正常新生儿水平很高,可达~,满月后为~,以后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岁后趋于恒定.
由于测定地特异性较差,目前临床上多同时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测定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来判断其组织来源,用于心肌梗塞、肿瘤、肝病等地诊断.5PCzV。
有地前列腺癌病人血中含量升高.其他肿瘤若发生广泛转移时,血中亦明显高于无继发癌灶地病例.由于主要存在于自内胚层发生地器官,当这些器官发生病变时,血中常少升高,故测定血中,可能有助于内胚层源性组织肿瘤地诊断.SixE2。

各项心肌酶检查的意义

各项心肌酶检查的意义

各项心肌酶检查的意义心肌酶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实验室检查,用于评估心肌损伤的程度和类型。

心肌酶是一组存在于心肌细胞内的特定酶类物质,当心肌细胞受到损伤或死亡时,这些酶会释放到血液中。

通过检测血液中心肌酶的水平,可以判断心肌损伤的类型和范围,有助于诊断、治疗和监测心血管疾病。

常见的心肌酶包括肌酸激酶(creatinine kinase, CK)、CK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cTn)等。

以下是各项心肌酶检查的意义:1.CK测定:肌酸激酶是一种存在于多种组织中的酶,但在心肌损伤后释放的CK与其他组织释放的CK不同,故CK测定可以判断心肌损伤。

CK的峰值出现较早,通常在心肌梗死后12小时内上升,持续4-5天左右。

CK测定对于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和监测治疗效果很有帮助。

2.CK-MB测定:CK-MB是一种分子量较大的同工酶,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少量存在于骨骼肌细胞中。

因此,CK-MB测定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心肌损伤程度。

CK-MB的峰值出现较CK晚,通常在心肌梗死后24小时内上升,持续1-2天。

通过CK-MB测定,可以确定心肌损伤的类型和范围,对于做出早期诊断和治疗决策有重要价值。

3.cTn测定:心肌肌钙蛋白是一种高度特异性的心肌标志物,存在于心肌细胞中,并且释放速度相对较慢。

cTn的测定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心肌损伤的程度和持续时间。

cTn的升高常常持续时间较长,通常在心肌梗死后4-6小时内上升,可持续1-2周。

因此,cTn测定对于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后续监测非常重要。

除了这些常规心肌酶的检测,还有一些其他指标也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包括心肌酶同工酶比值(CK-MB/CK)、CK同工酶亚型(CK-MM、CK-MB、CK-BB)等。

这些指标的测定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心肌损伤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并且对心肌病变的不同阶段也有一定的诊断和监测价值。

总之,心肌酶检查对于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治疗决策和预后评估都非常重要。

心肌酶的临床意义

心肌酶的临床意义

心肌酶是什么?在临床上有何作用?冠心病诊断检查—心肌酶学检查摘要:心肌酶学检查是冠心病诊断检查之一,临床上根据血清酶浓度的序列变化和特异性同工酶的升高等肯定性酶学改变便可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疾病的疗效、预后都具有重要意义,冠心病也不例外。

如果出现不适情况,要及时就医,尽早发现冠心病,以免延误病情。

2007 欧洲心脏年会发布的最新研究表明,女性冠心病死亡率显著高于男性。

我国的流行病学资料也显示出同样的趋势。

传统观点认为,女性比男性晚发病10年,心肌梗死约晚10―15年。

而现在两性冠心病发病均有年轻化趋势,尤其是伴有吸烟、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的患者,发病年龄更明显提前。

调查表明,目前美国45岁以下的女性心脏病患者以每年9000人的速度递增。

女性冠心病临床症状很多不如男性典型。

异常疲倦往往是女性冠心病的重要先兆。

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男性患者常诉说胸痛,而女性患者多为背痛和大汗症状。

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表现为压榨性胸痛,女性则主诉气短、极度疲乏,伴或不伴有典型胸痛,包括腹部、颈部和肩部疼痛以及恶心。

高龄并伴有糖尿病史的女性发生无症状心梗比男性多。

并且,女性冠心病比男性更易受季节变化影响,秋冬季发病增高,并发症及死亡率也高于男性。

心肌酶学检查是冠心病诊断检查之一,心肌酶学检查是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临床上根据血清酶浓度的序列变化和特异性同工酶的升高等肯定性酶学改变便可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

心肌酶是存在于心肌的多种酶的总称,一般有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同功酶、a一羟丁酸脱氢酶(a-HBDH)和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中国国内常将这一组与心肌损伤相关的酶合称为心肌酶谱,对诊断心肌梗塞有一定的价值。

心肌酶——心肌损伤或者坏死后这些酶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其中CK-MB,LDH1特异性最高,目前心肌酶谱正常值多为成人标准,而小儿的正常值要高于成人,所以不要认为孩子心肌酶谱值增高就认为是患了心肌炎,由于影响心肌酶谱的因素较多,很多医院采用测定心肌肌钙蛋白来辅助诊断心肌炎,绝大多数儿童的心肌酶谱是正常参考值的2~3倍。

心肌酶谱检查对急诊检验项目的价值

心肌酶谱检查对急诊检验项目的价值
血清心肌酶升高。
4 其他
当急性 心肌梗死发生 时 , 由于大量心肌 细胞损 伤 , 血清 中 使 各种酶因病 程的不 同出现 不 同程 度增 高。A T在发 病 6~1 S 2h
明 显 升 高 ,8h达 到 高 峰 , 5h恢 复 正 常 。L H 及 0一H D在 4 3~ D 【 B
【 收稿 日期】 21 — 3 1 00 0 — 0
继 发 性 软 骨 肉瘤 的影 像 学 表现
王峥 郝 晓玲
解放 军第 4 8医院( 东 广 州 50 0 ) 北京协和 医学院 5 广 10 0
【 摘要】 目的 探讨继发性软 骨 肉瘤的影像 学表现。方法 选择 3例患者的 x线平 片及 c 表 现进行影像 学分析 , T 均经手术病
理确诊 为继发性软骨 肉瘤。结果
肿瘤发 生在股骨 2 , 生在骨盆 l 。x线表现 为软骨 帽不规则增厚 、 坏或消 失, 例 发 例 破 密度不均l 匀,
继发性 软骨 肉瘤的常规 x线和 c T检查安全 可靠, 可早期发
可 见 多发 钙 化 灶 , 底 部 及 骨 干骨 皮 质 溶 骨 性破 坏 , 组 织 明 显 肿 胀 。C 基 软 T表 现 为 肿 瘤 密 度 不均 , 内 见 多发 钙 化 影 及 骨 化 影 , 质 不 其 骨
介绍如下。
1 急性 心 肌 梗 死
缺氧对机体的损 伤是全身性 和多脏器 的。心脏是重 要受损 脏器之一。正常时 , 心肌细胞 主要是有氧代 谢 , 以对缺 氧极 其 所 敏感 , 新生儿窒息时心肌缺 血, 无氧酵解 过程 中的酸性物质堆积 , 导致细胞内酸 中毒 , 肌细胞 代谢 障 碍, T 心 A P减少 使心肌 受损 。
恢复正常。C MB在 发病 3~ K— 6h开始 升 高 ,2~2 l 4h达 到峰 值, 如无并发症 3d后恢 复正常。如果 有并发症或梗 死延 展则酶 不下降, 若梗 死再度发生 , 已趋 下降的 C K—MB会再次升高 。 2 脑卒 中急性期及急性脑血管病 据文献报道脑卒中急性期及 急性脑血管病 患者 均出现 心肌 酶增高现象 , 其原 因可能与脑组织损伤或破 坏释放 出较多 的酶所

心力衰竭患者行BNPcTnⅠ及心肌酶谱指标检测的作用

心力衰竭患者行BNPcTnⅠ及心肌酶谱指标检测的作用

心力衰竭患者行BNPcTnⅠ及心肌酶谱指标检测的作用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而BNPcTnⅠ及心肌酶谱指标检测对于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这些指标的临床意义和作用。

一、BNPcTnⅠ及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BNPcTnⅠ是一种心脏肌纤维细胞分泌的内源性激素,在心脏负荷增加时迅速释放,其水平的升高与心脏压力负荷和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BNPcTnⅠ的测定可提供心脏功能和预后的重要信息,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心力衰竭患者BNPcTnⅠ的测定可以用于诊断、判断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指导治疗、评估疗效以及预测患者的长期生存。

BNPcTnⅠ测定还可以用于区分心力衰竭和其他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对于临床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帮助。

心肌酶谱检测是评估心肌细胞损伤的一种重要方法,包括肌酸激酶(MB)、乳酸脱氢酶(LDH)、肌钙蛋白(TnI、TnT)等。

这些酶在心肌细胞受损时会释放并进入血液中,其浓度的升高可反映心肌损伤的程度。

心肌酶谱检测在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肌病、心脏手术等相关心脏疾病的诊断和监测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对于心力衰竭患者来说,心肌酶谱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心肌损伤,评估心功能的严重程度,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

1. 诊断心力衰竭BNPcTnⅠ及心肌酶谱检测是诊断心力衰竭的重要指标。

血清BNPcTnⅠ水平的升高对于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尤其对于难以确定诊断的患者或早期心力衰竭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心肌酶谱检测也可以辅助诊断,在排除了心肌梗死等其他心脏疾病的情况下,其升高可帮助确诊心力衰竭。

2. 评估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BNPcTnⅠ的水平可以反映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负荷和严重程度,对于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危险度有很高的预测价值。

心肌酶谱检测的结果也可以反映心肌损伤的程度,从而评估心脏的功能状态和严重程度。

心肌酶4项检查,哪4项?检查的时候要注意哪些?

心肌酶4项检查,哪4项?检查的时候要注意哪些?

心肌酶4项检查,哪4项?检查的时候要注意哪些?现如今,许多人都由于心脏部位出现异常而倍受困扰。

心脏类相关疾病非常繁多,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如若有异常情况出现应该及时进行检查。

在此过程中,通常会借助心肌酶检查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那么现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心肌酶4项检查是什么?检查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一、心肌酶4项检查包含哪4项?心肌酶4项检查主要包含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AST)这四项。

(一)乳酸脱氢酶其作为一种糖酵解酶,其在机体的各种组织中都存在,其中肾脏、骨骼肌和心肌中的乳酸脱氢酶含量最为丰富,其次是在红细胞、肿瘤组织、肺脏、胰腺、脾脏和肝脏中的含量较高。

针对乳酸脱氢酶偏高的情况,其大多数多见于肾脏病、恶性肿瘤、骨骼肌损伤、肝脏疾病、休克、肺梗死、营养不良、心脏疾病以及贫血等。

而针对乳酸脱氢酶偏低的情况,一般多见于心情不好、睡眠不好、过于劳累、内分泌失调等。

总而言之,通常情况下乳酸脱氢酶偏低时并不是特别严重,通过有效调理后就能够即可恢复。

所以建议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定期进行复查。

(二)肌酸激酶同工酶其主要在于肠、前列腺、肺、脑、心肌、骨骼肌等组织中。

针对肌酸激酶同工酶病理性增高的原因,主要多见于前列腺、胆囊、肠、肺、骨骼肌疾病、急性颅脑损伤、手术后、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部位的肿瘤。

而如果肌酸激酶同工酶偏低则通常没有什么临床意义。

(三)肌酸激酶其主要在心肌、骨骼肌中,其水平高低主要受生理状态、年龄、性别的因素影响较大。

与此同时,针对肌酸激酶的活性而言,肌肉容量大的男性相对而言要大大高于女性。

针对肌酸激酶偏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心肌炎、心肌梗死、各种肌肉疾病以及长时间的剧烈运动会出来明显肌酸激酶增高的情况,对于口服他汀类降脂药物所导致的横纹肌溶解症的情况下肌酸激酶也会呈现明显增高的趋势。

此时,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和既往病史进行动态观察,如果依旧持续升高,需要及时到专科医院进行就诊。

心肌酶的临床意义

心肌酶的临床意义

心肌酶是什么?在临床上有何作用?冠心病诊断检查—心肌酶学检查摘要:心肌酶学检查是冠心病诊断检查之一,临床上根据血清酶浓度的序列变化和特异性同工酶的升高等肯定性酶学改变便可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疾病的疗效、预后都具有重要意义,冠心病也不例外。

如果出现不适情况,要及时就医,尽早发现冠心病,以免延误病情.2007 欧洲心脏年会发布的最新研究表明,女性冠心病死亡率显著高于男性。

我国的流行病学资料也显示出同样的趋势。

传统观点认为,女性比男性晚发病10年,心肌梗死约晚10―15年。

而现在两性冠心病发病均有年轻化趋势,尤其是伴有吸烟、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的患者,发病年龄更明显提前.调查表明,目前美国45岁以下的女性心脏病患者以每年9000人的速度递增。

女性冠心病临床症状很多不如男性典型。

异常疲倦往往是女性冠心病的重要先兆.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男性患者常诉说胸痛,而女性患者多为背痛和大汗症状。

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表现为压榨性胸痛,女性则主诉气短、极度疲乏,伴或不伴有典型胸痛,包括腹部、颈部和肩部疼痛以及恶心.高龄并伴有糖尿病史的女性发生无症状心梗比男性多.并且,女性冠心病比男性更易受季节变化影响,秋冬季发病增高,并发症及死亡率也高于男性。

心肌酶学检查是冠心病诊断检查之一,心肌酶学检查是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临床上根据血清酶浓度的序列变化和特异性同工酶的升高等肯定性酶学改变便可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

心肌酶是存在于心肌的多种酶的总称,一般有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同功酶、a一羟丁酸脱氢酶(a—HBDH)和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中国国内常将这一组与心肌损伤相关的酶合称为心肌酶谱,对诊断心肌梗塞有一定的价值.心肌酶——心肌损伤或者坏死后这些酶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其中CK—MB,LDH1特异性最高,目前心肌酶谱正常值多为成人标准,而小儿的正常值要高于成人,所以不要认为孩子心肌酶谱值增高就认为是患了心肌炎,由于影响心肌酶谱的因素较多,很多医院采用测定心肌肌钙蛋白来辅助诊断心肌炎,绝大多数儿童的心肌酶谱是正常参考值的2~3倍。

心肌酶的临床意义

心肌酶的临床意义

心肌酶是什么?在临床上有何作用?冠心病诊断检查—心肌酶学检查摘要:心肌酶学检查是冠心病诊断检查之一,临床上根据血清酶浓度的序列变化和特异性同工酶的升高等肯定性酶学改变便可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疾病的疗效、预后都具有重要意义,冠心病也不例外。

如果出现不适情况,要及时就医,尽早发现冠心病,以免延误病情.2007 欧洲心脏年会发布的最新研究表明,女性冠心病死亡率显著高于男性。

我国的流行病学资料也显示出同样的趋势。

传统观点认为,女性比男性晚发病10年,心肌梗死约晚10―15年。

而现在两性冠心病发病均有年轻化趋势,尤其是伴有吸烟、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的患者,发病年龄更明显提前。

调查表明,目前美国45岁以下的女性心脏病患者以每年9000人的速度递增。

女性冠心病临床症状很多不如男性典型。

异常疲倦往往是女性冠心病的重要先兆。

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男性患者常诉说胸痛,而女性患者多为背痛和大汗症状。

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表现为压榨性胸痛,女性则主诉气短、极度疲乏,伴或不伴有典型胸痛,包括腹部、颈部和肩部疼痛以及恶心。

高龄并伴有糖尿病史的女性发生无症状心梗比男性多。

并且,女性冠心病比男性更易受季节变化影响,秋冬季发病增高,并发症及死亡率也高于男性。

心肌酶学检查是冠心病诊断检查之一,心肌酶学检查是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临床上根据血清酶浓度的序列变化和特异性同工酶的升高等肯定性酶学改变便可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心肌酶是存在于心肌的多种酶的总称,一般有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同功酶、a一羟丁酸脱氢酶(a-HBDH)和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中国国内常将这一组与心肌损伤相关的酶合称为心肌酶谱,对诊断心肌梗塞有一定的价值。

心肌酶-—心肌损伤或者坏死后这些酶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其中CK—MB,LDH1特异性最高,目前心肌酶谱正常值多为成人标准,而小儿的正常值要高于成人,所以不要认为孩子心肌酶谱值增高就认为是患了心肌炎,由于影响心肌酶谱的因素较多,很多医院采用测定心肌肌钙蛋白来辅助诊断心肌炎,绝大多数儿童的心肌酶谱是正常参考值的2~3倍。

血生化及心肌酶谱各项指标临床意义

血生化及心肌酶谱各项指标临床意义
正常情况:(95-105)mmol/L
增高:少尿,呼吸性碱中毒
降低:肾功能障碍,尿毒症,应用速尿等利尿剂,阿狄森病,21-羟化酶缺乏症,心功能不全,失代偿性肝硬化。
钙(Ca)
正常情况:(2.25-2.75)mmol/L
增高:甲状旁腺机能亢进,骨肿瘤,应用维生素D过量。
降低:手足搐搦症,甲状旁腺机能不全,维生素D缺乏症,骨质软化症,佝偻病,慢性腹泻,阻塞性黄疸,肾脏病,急性出血性胰腺炎。
降低:缺铁性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感染,恶性肿瘤,肾性贫血
镁(Mg)
正常情况:(00.7-1.15)mmol/L
增高:肾小球肾炎,少尿,肌无力症。
降低:尿毒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使用利尿剂,妊娠。
铜(Cu)
正常情况:(11-22)umol/L
增高:再生障碍性贫血,胆道感染,急性白血病,肝炎,缺铁性贫血,恶性肿瘤。
增高:心肌梗塞,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周期性四肢麻痹,浆伤,肌萎缩,头部外伤。
降低:甲状腺机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服用皮质激素时。
谷草转氨酶(AST)
正常情况:(8-28)mmol/L
增高:心肌梗塞急性期,肝炎,心肌炎,胸膜炎,肾炎,肺炎,肌炎。
谷丙转氨酶SGPT
正常情况:(15-40)u/ml
增高:肝炎,脂肪肝,肝脏肿瘤,肝硬化,溶血性疾病,心肌梗塞,肌肉病变。
5'-核苷酸酶(5'-NT )
正常情况:(2-17)u/ml
增高:阻塞性黄疸,肝癌
LDH2
正常情况:(35-44)%
增高:白血病,恶性肿瘤,间质性肺炎
LDH3
正常情况:(15-27)%
增高:白血病,恶性肿瘤,间质性肺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