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监督网络化利弊论文
大作文申论网络监管

大作文申论网络监管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网络监管成为当今社会中备受争议的话题。
一方面,网络监管可以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确保网络空间的安全和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过度的网络监管可能侵犯个人隐私和言论自由,对自由发展的互联网造成负面影响。
首先,网络监管可以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空间成为信息传递、社交和商业交易等多种活动的重要场所。
然而,互联网的匿名性和广泛性也为犯罪活动提供了温床。
通过网络监管,政府能够打击网络犯罪行为,维护社会安全。
同时,网络监管还可以加强对有害信息的过滤和限制,保护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例如,在保护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中,网络监管可以限制未成年人接触不良信息的机会,确保他们受到正确引导。
其次,网络监管对于保护个人隐私和言论自由是必要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个人信息安全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通过网络监管,政府可以监控和防范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保护个人隐私。
此外,网络监管还可以减少网络欺诈、诽谤和侵权等行为,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
然而,网络监管也需要保持适度,避免滥用权力。
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到公众的合法权益,确保网络监管的全面性和公正性。
最后,网络监管需要与互联网的发展相适应。
互联网作为全球连通的平台,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和机遇。
过度的网络监管可能对互联网的自由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在制定网络监管政策时,政府需要充分倾听公众的声音,尊重互联网的多样性和开放性,鼓励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同时,政府与互联网企业和专家们的合作也至关重要,共同建立起网络监管的机制和标准。
综上所述,网络监管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众利益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网络监管需遵循合法合规的原则,保护个人隐私和言论自由,与互联网的发展相适应。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网络监管的有效和公正。
网络时代下的网络监管和政府治理

网络时代下的网络监管和政府治理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互联网也给了政府很大的挑战和机遇。
政府如何进行网络监管和政府治理,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网络监管的必要性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分享信息。
但是也有一些产生负面影响的行为出现,比如网络诈骗、网络暴力和恶意传播虚假信息等,这些都让人们开始意识到网络监管的必要性。
在保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的前提下,政府必须采取措施来保障网络安全和秩序。
二、网络监管优势与劣势政府在进行网络监管时,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便利进行信息传输和数据分析,这对于网络监管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政府可以通过全网监测来及时发现、防范和制止网络违法犯罪行为,从而保护公共利益。
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相关法规和政策来规范网络行为,保护人民隐私和信息安全。
然而,在进行网络监管时,政府也会面临一些挑战和劣势。
首先,网络空间是一个极度自由和开放的空间,政府如何在不影响人民基本权利的情况下进行监管,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其次,网络犯罪、网络攻击等高科技手段不断更新,政府需要不断地升级技术手段和人才储备才能跟上时代发展步伐。
三、政府治理的重要性政府治理是指政府通过采取一系列政策、法规、措施等手段对社会进行管理和调控。
在数字化时代,政府治理也需要进行数字化升级。
政府需要通过数字化技术,及时了解人民的需求和反馈,为人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来调整政策和资源配置,提升政府的管理水平。
四、政府治理的优势与劣势政府在进行数字化治理时,可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来优化政府管理,并且可以更快、更准确地实现管理目标。
政府还可以通过数字化治理来提高政治透明度,加强与人民之间的信任和沟通。
但是,在数字化治理中,政府也会遇到政策不足、技术瓶颈、数据安全等问题。
政府需要在技术和人才上进行不断投入,加强数据分类、整合和分析等方面的能力,加强数据安全防范等方面的能力,保证数字化治理的顺利进行。
浅议政府在网络诚信监督中应起到的作用

论文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网络日益融入到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之中,从获取新闻、搜索资讯、收发邮件、短信QQ到游戏聊天、购物炒股、在线影院、网上课堂等,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但是在网络中,各式各样的诚信问题时时困扰着广大网民。
网络需要一个诚信的环境,这就需要我们的政府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虽然政府要真正意义上对网络诚信实行行而有效的监督,要走的路还很长,但我们应该看到在这条路上我们的人民政府做出的努力,也应该对我们的政府更有信心。
关键词:网络诚信,政府参与,存在的问题目录引言 (1)一、网络的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冲击与凸显出来的诚信问题 (1)(一)网络对传统信息获取渠道的冲击 (1)(二)网络诚信问题浅析 (1)1、网络交易诚信 (1)2、网络信息资源提供者的诚信 (1)3、普通网民诚信 (1)4、黑客行为 (2)二、政府为什么应参与到对网络诚信的监督中去 (2)(一)一般意义上政府的定义及工作方向 (2)(二)网络诚信监督亟需从“民营”转向正规化操作 (2)三、政府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参与监督 (3)1、通过主流网络媒体,在网络环境中做好宣传教育,营造诚信氛围 (3)2、进一步完善网络技术,杜绝黑客攻击的可能性 (4)3、完善相关法律修缮,确保依法治理,有法可依 (4)4、建立公共网络监督平台,对不诚信行为予以坚决打击 (4)四、政府在网络诚信监督方面需要注意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4)(一)政府自身诚信缺失现象导致公众对政府行为失去信心 (4)(二)网络自身特殊性造成的监管难度 (5)(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网络诚信问题法律方面的缺失 (5)五、结论 (5)六、参考文献 (5)浅议政府在网络诚信监督中应起到的作用引言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网络日益融入到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之中,从获取新闻、搜索资讯、收发邮件、短信QQ到游戏聊天、购物炒股、在线影院、网上课堂等,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当前网络监督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网络监督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逐渐成为人民大众监督和讨论行政公务、表达心声的重要媒介,通过互联网监督对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权力运行中的行为偏差、失范行为进行批评和制约,网络化的监督方式也日益成为一种新型的、有效的舆论监督形式。
随着网民的增加和互联网影响力的增大,网络监督正逐渐成为现代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制约权力的重要手段,并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作为一种新型的监督形式,网络监督也存在一些新的问题,使网络监督不能很好发挥出它的效果。
研究如何积极有效地发挥网络监督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作用,扬长避短,对推动政治参与、保障民主权利、维护社会正义,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网络监督的特点和作用网络监督指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家事务,交流和发表意见、建议,对国家的经济、政治、行政、法律、文化等活动进行评价,对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权力运行中的行为偏差、失范行为进行批评和制约,从而实现对公共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的行为。
与传统的监督方式比,网络监督具有:全民参与性、便捷性、匿名性、交互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着网络监督有着其特有的作用。
①网络监督有利于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网络的全民参与性,扩大了监督主体范围、便捷性方便了监督的实施过程、匿名性减少了举报人的顾虑。
在互联网环境下,公众可以直接通过网络进行举报,可以匿名地在网上对某位官员通过视频、照片等进行曝光,微博等新型的社交网站具有极强的传播能力,强大的舆论可以促进相关部门调查处理,从而提高了预防和惩治腐败的效率。
互联网的宣传力还可以促使国家公职人员谨慎对待公共权力,引以为戒,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让他们在腐败之前有所觉悟,产生畏惧心理,而不敢腐败,也让真正的腐败分子胆战心惊。
②网络监督有利于促进公民权利的实现网络监督的便捷性可以广泛地发挥人民群众的政治积极性,让人们可以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政府相关部门就可以通过网络这样的平台,更好的关注社会进步有利的想法并利用它们。
论网络监督的利弊

论网络监督的利弊第一篇:论网络监督的利弊论网络舆论监督网络舆论监督就是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家事务,广泛、充分地交流,发表意见和建议,对国家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行政等活动进行褒贬与评价,从而实现公民的舆论监督权利。
网络舆论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而出现的,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搜索引擎的广泛应用,一个基于信息透明的公共舆论监督体系开始形成,正如美国未来学家泰普斯科指言:“今日的网络,不仅结合了科技,更连接了人类、组织和社会。
”网络的力量在于凝聚强大的民意,网络舆论作为原生态的公众意见,真实的反映了社会心理和社会情绪,从而以舆论的强大精神力量对国家权力和公共事务进行监督。
在网络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的今天,国内外的每一次重大事件,几乎都在网络媒体引起强烈的影响和激烈的辩论,形成了强大的公共舆论,从“孙志刚事件”、“哈尔滨宝马撞人案”、“黑社会头目刘涌案”、“虐猫事件”、“杭州飙车案”到“河北大学李刚门事件”,都在网民的热议下引起了强烈反响。
一、网络舆论监督的优势(1)主体和客体都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网络舆论跨越了地域和时空的限制,延伸了传播范围,使民众对事件的关注与评论更加广泛。
相对于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提供的用于舆论监督的媒介资源不仅廉价易得,而且几乎用之不竭。
同时,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也为广大普通民众参与舆论监督提供了物质和技术保障。
截至10年11月,中国网民已经超过4.5亿,互联网已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发源地。
通过网络载体,社会各阶层、各行业都可以站在不同的立场参与国家大事、焦点问题的讨论与评价,不仅参与人多,而且覆盖面广。
各种不同的意见、建议都能得到集中反馈。
“在网络时代,受众拥有前所未有的权利,不仅可以自由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而且可以在网上自由发布信息,信息的重要与否,不再完全由传播者替受众决定,而是可以由受众自己决定。
” 并且网络舆论监督将整个社会都纳入自己的监督视野,国家机关的各级工作人员,涉及公共事物和公共利益的组织和个人,各种落后体制和机制,以及一些不良社会道德现象,都属于监督的范围。
浅析当前网络舆论监督的优缺点

浅析当前网络舆论监督的优缺点第一篇:浅析当前网络舆论监督的优缺点浅析当前网络舆论监督的优缺点一、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优点1.主体具有广泛性和独立性。
(1)人民群众成为监督主体。
相较于传统媒体代替大众实行舆论监督,网络信息发布的低门槛,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舆论监督的主体,这大大扩展了舆论监督的主体范围,拓宽了人民群众发表社情民意的渠道,打破了传统监督体制自上而下的层级隔断,使人们得以迅速而且充分地表达自身诉求。
据2010年7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达4.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增至31.8%。
如此庞大的网络应用人群,使得网络舆论监督天然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大大提升了监督的几率与范围(2)监督主体具有高度独立性。
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是网络上的公众,他们几乎不会受制和依附于被监督者,对于监督的高涨热情和强烈要求使得他们无所顾忌,勇于追根问底。
网民数量众多,层次丰富,网络舆论监督的范围广泛。
这种主体的广泛性和独立性带来了两点好处:一是大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知情权。
这种权利范围与能量的扩大及网络监督成功事例的传播又激励了更多的人参与到网络监督中来,监督力量不断增强,监督热情保持高涨,形成了良性循环。
二是给传统的监督提供了案源、线索和舆论支持。
中纪委信访室在其官方网站上的职能介绍中已经明确列入“从互联网上收集群众举报”,网络反腐已经受到高度重视。
“天价烟”局长事件,就是网友从周久耕网上的一张会议照片中发现线索,经过不断搜索、揭露,促使司法部门介入调查,最终周久耕以受贿罪被判刑。
“华南虎”事件中,广大网友从摄影专业、生物学专业乃至气象学专业进行全面深入的讨论和分析,为政府部门最终做出处理决定提供了丰富的支撑材料。
2.行为具有交互性。
开放的网络平台使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实现跨越时空的“面对面”在线交流,包括网友之间的交流、政府和网友之间的交流,政府相关部门间的交流等。
以网络监管为题议论文

以网络监管为题议论文以网络监管为题议论文网络监管,主要负责对互联网网络的监督、监管和检查,主要是监管外部的网络状况。
下面是以网络监管为题议论文,请参考!【第1篇】网络监管历经起承转合,演绎悲欢离合,一首荡气回肠的变奏曲便因而成就。
网络亦然如是,它走进我们的世界,带给我们便利、快乐,也随时埋藏着危险、悲哀,于是一首饱含着喜怒哀乐的网络人生变奏曲便也因此跌宕起伏地鸣响着——喜在这样一个知识经济大爆炸的时代,网络应运而生,带给人们巨大的便利和惊喜。
足不出户我们便可以阅尽天下风景,掌控时事信息,购买所需用品,展开视频对话,缩短天涯距离……这不,网络带给我一个巨大的惊喜。
今天我因为生病而无法去学校上学,按照老师的教学进度今天语数英都要上新课,这一请假我将要落下许多的课程。
这可怎么办好啊?我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
这时,妈妈看我愁眉不展、焦灼不安的样子,了解了情况后神秘地笑道:“不用担心,我的孩子,妈妈帮你!”可是妈妈哪有那么多时间啊,再说她毕竟和老师的差距很大呀。
我讶异而怀疑地看着妈妈。
只见她信心满满地搬出了电脑,把我要学的课程标题输入进去,三两下就打开了网页,随着屏幕上对应教学课程的出现我惊喜不已。
太好了!我把“新老师”请回家了,原来网上也可以补课啊!精彩生动的专家讲课视频帮助我有效解决了疑难,赶上了我落下的脚步,不输给我在课堂上的`同学们。
怒不过网络有时候也让我感到生气恼怒。
你看,爸爸坐在电脑旁,正在兴致勃勃地一边在电脑上打牌,一边拿着ipad看电视。
说好带我晚上去看电影的,为了这一天我都盼星星盼月亮盼了好久了。
可是左等,爸爸说:“不急,等一会”,右等,爸爸说:“这一牌打完我们就出发”。
可是这一牌又一牌,爸爸乐此不疲,我是度时如年、坐立不安地眼看着时间匆匆溜走,无计可施。
最后终于超过了看电影的时间,让我的一场“电影梦”泡汤了。
我生气得恨不得把电脑给吃进肚子去。
为此,我事后抗议道:“可恶的网络,你真讨厌!”哀说起网络给我带来的悲哀,有两件事令我印象最为深刻,下面,就让我为你慢慢道来。
辩论辩题是否应该注重网络监管

辩论辩题是否应该注重网络监管正方辩手观点:作为正方辩手,我认为应该注重网络监管。
首先,网络监管可以有效防止网络暴力、色情、诈骗等不良信息的传播。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不良信息在网络上泛滥,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比如,有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进行诈骗活动,给人们的财产安全带来了威胁;同时,网络上的色情信息也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不良影响。
因此,加强网络监管,能够有效净化网络空间,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其次,网络监管可以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在互联网上,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进行恐怖主义宣传、渗透和破坏等活动,给国家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加强网络监管,可以有效打击这些不法行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最后,网络监管有利于促进网络行业的健康发展。
网络监管可以规范网络市场秩序,打击网络黑产、网络诈骗等不法行为,维护了网络行业的良好发展环境。
只有在良好的发展环境下,网络行业才能够健康发展,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因此,我认为应该注重网络监管,加强对网络空间的规范管理,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网络行业的健康发展。
反方辩手观点:作为反方辩手,我认为不应该过分注重网络监管。
首先,过度的网络监管可能会侵犯公民的言论自由和个人隐私权。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人们应该有权利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而过度的网络监管可能会限制公民的言论自由,导致信息的单一化和媒体的过度集权化。
同时,过度的网络监管也可能会侵犯公民的个人隐私权,对公民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
其次,过度的网络监管可能会阻碍网络创新和发展。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自由的平台,正是由于这种开放性和自由性,才有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创新。
而过度的网络监管可能会限制网络创新和发展,导致互联网失去活力,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
最后,过度的网络监管可能会给网络行业带来负面影响。
过度的网络监管可能会给网络企业带来更多的合规成本和管理成本,影响其正常经营和发展。
同时,过度的网络监管也可能会打击网络行业的创新活力,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辩论辩题的网络监督

辩论辩题的网络监督
正方:
网络监督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至关重要。
首先,网络监督可
以有效地监督政府和企业的行为,促使其更加透明和公正地运作。
例如,通过网络监督,可以揭露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推动企业改
善产品质量和服务态度。
其次,网络监督可以帮助维护公民的合法
权益。
在网络上曝光各种违法行为,可以促使相关部门及时介入,
保护受害者的权益。
最后,网络监督有助于促进舆论监督,激发社
会各界对问题的关注和讨论,推动社会进步。
正如毛泽东所说,
“舆论是社会的风向标”,网络监督可以帮助舆论更加客观公正地
指引社会发展的方向。
反方:
网络监督虽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隐患。
首先,网络监督往往带有一定的偏见和情绪,容易导致舆论的偏颇
和不公。
例如,在网络上流行的谣言和不实信息就给社会造成了一
定的负面影响。
其次,网络监督往往缺乏专业性和权威性,容易导
致对事实的曲解和误判。
最后,网络监督还存在着滥用和泛滥的问
题,一些人利用网络监督来攻击他人,甚至实施网络暴力。
正如法
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所说,“舆论是人民的女王,但她也可能是专制
的暴君。
”。
综上所述,网络监督既有积极作用,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因此,在推进网络监督的过程中,需要平衡各方利益,加强监管和
规范,确保网络监督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避免其带来的负面影响。
行政管理论文范文分享 浅析当前网络监督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当前网络监督的问题与对策目录一、绪论 (3)二、我国网络监督存在的问题分析 (3)(一)隐私泄露的问题 (3)(二)网络监督渠道不畅通 (4)(三)网络监督存在虚假性 (4)(三)网络监督的相关制度不够完善 (5)三、网络监督出现问题的解决对策 (5)(一)提升政府的舆论引导能力 (5)(二)畅通监督渠道 (6)(三)扩大监督主体的范围 (6)(三)完善网络监督法制保障 (7)结束语 (8)致谢 (9)参考文献 (10)摘要网络监督不仅为公众充分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渠道与平台,也为政府公共行政治理提供了新的契机与开创性的条件。
网络监督是一把“双刃剑”,如何有效发挥网络监督的积极效应,抑制其消极效应是政府公共治理中有待解决的问题至关重要。
与此同时网络监督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监督程序不合法,监督过程不规范,监督法律不完备等问题都亟需解决。
因此,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公民参与网络监督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并希望为公民有序参与网络监督提供可操作性的建议,以期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关键词:公共治理;网络监督;公民参与;完善对策一、绪论网络监督以其便捷性、高效性、互动性、隐蔽性等特点,逐渐成为人们最为青睐的监督方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政府公共治理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逐渐成为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首要任务。
在科技的推动下,网络监督将成为政府治理必不可少的监督形式正成为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1 年我国互联网上网人数超过十亿人。
在这个信息化的大数据时代,公民对于信息的需求也愈发增加,网络大事件的社会影响力也渐渐凸显出来,公民通过在互联网平台上表达自己对某件事情的看法、见解来达到参与政治的目的,也是我国民主化政治的进步表现,同时拓宽了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的渠道[1-2]。
网络监督以其便捷性、高效性、互动性、隐蔽性等特点,逐渐成为人们最为青睐的监督方式,正成为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
辩论赛之五——网络监督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这次挑战一下自我进行了一下角色转变,我做了反方一辩,网络监督弊大于利。
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啊,做了回一辩才感觉到了一辩的压力和重担。
写第一篇立论的时候,感觉就像是写的四辩陈词,没有立论应该有的理性,很不严肃,不过写第二次的时候就好一点了,超哥说我后来的立论“刀刀入肉”,还有点窃喜。
把两篇立论都放上来,大家就能看到有明显的区别,嘿嘿,这些区别也能看出我的进步啦!第一篇:谢谢主席: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方的观点是:网络监督弊大于利。
首先我们来明晰一下辩题中的关键词:网络监督。
网络监督是舆论监督的一种,其主体是广大网民。
具体是指网民通过网络了解,并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事物进行充分而广泛的褒贬评价,进而对现实生活中的国家活动和社会事务产生影响的一种网络实践活动。
而我方判断网络监督弊大于利的标准就在于:网络监督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我方将从以下几点阐述我方立场。
首先,互联网的高度开放性决定了网络监督信息具有不确定性。
网民通过网络提供的只是线索,而这些线索往往没有经过审查就被晒在了网络上,真实性不告。
更何况现如今网络鱼龙混杂,真假难辩,打开Photoshop,轻轻点击几下鼠标,就把凤姐的头和姚明的身子来个完美嫁接,而且情绪化表达和过分渲染现象愈演愈烈,敢问对方辩友,您是怎样靠一台分辨率极低的显示器来分辨凤姐长得高不高的呢?其次,网络监督具有主观盲目性。
网络监督的主体是广大网名。
2010年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现有3.84亿网民,不禁试问这庞大数字背后承载的质量有多高。
网民个人素质良莠不齐导致网络监督的非理性。
非理性继而又导致了网络暴力。
北京一位年仅13岁的小学生张殊凡,仅仅因为一句“很黄很暴力”,关于她的视频、图片、个人详细信息、恶搞漫画等一夜之间泛滥成灾。
血淋淋的例子告诉我们,网络监督在有待提高的网民素质面前,其后果轻则是诽谤他人,侵害一个人的名誉权,重则危及公共安全与社会稳定。
第三,现如今没有有力的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来保证反腐网民的人身安全。
试论网络对政府监督的作用

试论网络对政府监督的作用【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快速发展,政治民主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现在中国又出现了一股新兴力量即网络,网络对政府监督的作用愈来愈不可小觑,产生的威力也越来越大,并且很见效。
因此在这本文就以网络对政府、行政的监督的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关键词】:网络;监督;政府一、引言舆论监督是整个社会监督体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的快速发展,给舆论监督带来新的外部表达渠道和传播形态,也使舆论监督的内在性质呈现出新的特点,从而,网络对政府的监督就发挥了其他监督主体没有或者不能替代的的作用。
二、网络监督的特点和表现形式(一)特点:网络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和反应敏感等特点,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和巨大的冲击力,是人民群众了解政情和表达观点的有效途径,能与其他的监督相配合、想补充,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形成广泛的监督和强大的威慑。
(二)网络监督的表现形式在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主要形式有:论坛(B B S)、新闻跟贴、舆论监督网站和网络民意调查。
随着网民群体的扩大和网络功能的拓展,网络舆论监督的强度逐渐提高。
三、网络对政府监督的作用的体现(一)进一步增加政府行政的公开性和透明性随着计算机网络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在我国不断地普及开来,在我国,网络监督已经达到了“自立门户、自成一家”的程度,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甚至就是政府行政是怎么样的一面镜子,已经能够对我国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很强的舆论监督作用。
很久以前,一些专家就到呼吁政府行政要公开、透明,可是一直都没有有效地落到实处,直到最近两年一些发达地区开始实行“三公”,一些政府部门公开他们的收支、经费,虽然公开的这一结果让许多网民感到惊讶,但要知道走出这一步也是不容易的,不管怎样,从某种程度上讲,实行“三公“是国家政治的一种进步,现在一些地方政府已开始在网上设立一些舆论监督网站和论坛,这也是人民群众参与行政监督的一种重要的途径,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政府行政的公开性和透明性也将进一步增强,这是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
网络时代执政党舆论监督的利弊

2011 年第 10 期 总第 288 期
前 沿 F or w ard Position
[ 作者简介 ] 刘国华 ( 1957
进行发布, 信息发布者和广大受众是主动发布和被 动接收的关系。传统媒体容易被执政党的新闻管理 机构管理和控制。管理方式也较为简单而有效, 不 良信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网络媒体是最新类型的媒体, 是第四种类型的 媒体。网络媒体的神速发展, 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巨 大的冲击和影响。互联网信息对我国信息传播构成 严峻的影响和挑战 : 信息传播变得难以控制 , 不良 信息尤其是反动的政治信息从内部或外部传入 , 严 重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 从 容应对互联网信息传播对我国信息传播构成严峻的 影响和挑战, 因势利导, 由被动防控信息转为主动 应对, 掌控和引导网络舆论, 利用互联网信息传播 的便捷和高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促进反腐 倡廉建设, 维护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政局稳 定都将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 有效地应对网络媒体的出现带来的新变革, 需 要清醒地认识网络媒体的特点 , 把握其优劣 , 才能 充分发挥好网络媒体的积极作用。网络媒体就是以 互联网为媒介传播信 息的媒体, 核 心是数字信息。 互联网具有突破区域 界限、突破时 间界限等特点。 网络媒体是综合性的传播媒体, 综合了传统媒体的
N o 10 2011 Sum N o 288
网络时代执政党舆论监督的利弊
刘国华
( 贵阳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5)
分析网络信息化环境给政府管理带来的新挑战论文.doc

分析网络信息化环境给政府管理带来的新挑战【內容提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大潮席卷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各个领域都在经历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与变化。
做为人类社会治理体系的政府,也同样迎来了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在政府管理与服务中应用电子政务吋代。
它是根据人们的需要,如吋间、地点、获取的方式上的要求等等,有效快速的为人们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
政府各部门之间以及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各政府之间的信息交流也同样可以通过电子化渠道进行沟通。
电子政务的建立使得政府工作具有开放透明、快速有效廉洁勤政、节能环保等特点。
但政务信息化后,政府公文在网络上流转、其中更是有一些很重要的信息,一旦流失就会直接影响到政府的核心政务。
关系到各大系统、各部门甚至是整个国家的利益。
本文根据我国当前电子政务信息的发展现状,针对其电子政务创新管理模式,提出了相应的一些观点。
【关键词1电子政务创新管理政府一、绪论(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电子政务为企业提供各种国内外的市场经济信息、资源、政策和引导.政府管理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创新.政府管理创新概括起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管理理念的创新,二是政府管理体制的创新,三是政府管理方式的创新.由于政府所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环境、意识形态,以及每时每刻需要应对的公共事务和社会生活都在不停地丰富和发展着,因此,政府管理创新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
而电子政务是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的有效途径。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研究内容政府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
政府管理进行创新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实施电子政务。
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冃标是完善政府的功能体系,让协调的电子政务在政府部门当屮运行。
电+政务要对政府的管理进行分类,设计流程,并且在大范围内不断完善。
实施电子政务的保证就是政府的管理要创新,电了政务需要宥新的流程来实现政府的管理,要求政府对传统的业务流程进行再设计和再造。
政府的管理创新和实施电子政务是始终相伴的。
政府管理的创新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
论网络舆论监督对政府行为的影响

论网络舆论监督对政府行为的影响论网络舆论监督对政府行为的影响【摘要】网络的迅速开展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样也冲击着政府的传统管理方式,面对网络这一新的舆论监督方式,政府的许多行为借助网络的传播,更快更直接的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政府由以前的主动地位越来越处于被动地位,网络舆论监督已对政府的行为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舆论监督;政府行为;影响一、网络舆论监督的内涵与特点所谓网络舆论监督是指公民针对政府权力运行中的各种行为,依据宪法和法律通过互联网展开的评议,检查和催促,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大规模运用而兴起的一种新型监督方式。
其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网络舆论监督以互联网为根底,公民拥有自己的话语权。
第二,表达内容的自由性与快速性。
第三,网络监督主体的匿名性与虚拟性。
第四,交流方式的平等性与多元性。
第五,传达信息的情绪性与复杂性。
二、网络舆论监督对政府行为产生的积极影响防止公共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的滋生。
权力的运行必须接受监督的,没有有效地监督必然产生腐败。
我国现在仍处于“行政主导〞的时代,以行政机关为主导的公共权力必然极易产生异化和腐败。
网络舆论监督以其透明性、连续性、公开性、广泛性使滥用权力和腐败现象无处藏身,同时网络监督还可以给政府官员产生震慑力,促使其依法行政,廉洁奉公。
网络监督揭露官员腐败行为的大致途径一般是:网络曝光—网民评议—舆论形成—媒体报道—政府调查—腐败铲除。
促进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在网络舆论盛行的今天,网络的开放性使各阶层公民能够表达各种意见和观点,使政府能够从网络舆论中最大程度的了解民意,从而为正确的制定公共政策提供根底,同时网络舆论的主体匿名性使人们敢于讲真话,使政策的制定更符合民众的心声和诉求。
公共政策的执行也需要网络舆论的监督,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往往会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发生使政策的执行发生偏移,而网络舆论监督政府行为的优势,可以随时监督国家政策的执行情况,及时的反应信息,形成网络舆论声势,促使政府及时制止违法乱纪的行为,保证正确的政策的顺利进行。
浅析我国公民网络监督对政府权力的影响

浅析我国公民网络监督对政府权力的影响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进入了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入,也对我国政府的权力产生着深远影响。
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的普及使得我国公民可以更佳便利迅速的了解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同时也促进着我国公民民主和法制意识的加强,公民参政议政的热情相较于以前通讯条件较差的时代有着大幅度的提升。
公民网络监督作为一种新兴的监督手段,对我国公民和政府都产生着极大的影响。
本文主要从正负两个方面浅析公民网络监督对政府权力的影响并提出了小小建议。
首先第一部分分别从网络监督的含义、对象、特点和途径四个方面介绍了网络监督的概念。
第二部分从政府决策、执行、监督三个方面阐释了公民网络监督对政府权力的正面影响。
第三部分从政府公信力和社会稳定两个方面阐释了公民网络监督对政府权力的负面影响。
第四部分由网络监督的主体和客体提出了健全法律法规和提高政府应对能力两个积极措施。
标签:网络监督;政府权力;公民;一、公民网络监督1.公民网络监督的含义公民网络监督,顾名思义就是公民通过互联网对某一件事的了解、关注、研究,并提供信息或介入支持,在公开、公正、公平的条件下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互联网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也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在当今时代,网民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家事务,发表意见和建议,提供信息线索,可以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力。
“所谓网络监督,是指以广大公民为监督主体,以互联网为披露信息的载体,由此而形成的强大的舆论场。
”12.公民网络监督的特点(1)高效性互联网自诞生以来,高效性一直是其一个重要特点,一条消息可以在几秒内通过互联网传送到世界上任何有网络连接的地方。
伴随着互联网衍生出的网络监督同样具有高效性这一特点。
随着手机和移动网络的普及,相较于以前的计算机时代,网络监督变得更加高效,不论是政治生活还是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公民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捕捉和了解,以一个更加迅速的方式行使自己的监督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政府监督网络化的利与弊
摘要:对于政府的监督一直是学界经常讨论的话题,一个受到有效监督的政府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民主执政和高效执政,才能更好地运行相关权力管理国家,而在各种监督方法中,互联网的兴起使得监督模式更加自由和民主化,虽然网络监督方便公民对政府的监督,但由于网络自身的一些弊端和网民素质的不等,使得网络监督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和引导政府积极对待网络监督的方式来让政府监督网络化走向民主法治的一面。
关键词:网络监督;政府行为;网络言论
中图分类号:d63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2-0022-02
网络言论对于政府部门的监督最主要方式就是通过一个个社会事件网络化,从而在论坛上、博客与微博上引发各路网民关于政府行为、社会道德以及人性的讨论,如果没有网络媒体这种新出现的、极具影响力的传媒形式出现,可能绝大多数人永远都不能知道这些事情,而网络又促使人民紧盯这些事件,对这些事件展开广泛讨论,这些活动直接影响着政府决策和行政行为的实施,甚至在很大程度上给司法活动带来压力,网民的意见或多或少影响了司法活动。
一、政府行为监督网络化的特点
传统的行政组织系统一般是金字塔结构,自上而下分为三级,即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
如果这三层之间的分工不明,将不利于行政机关的管理职能,而且也不利于沟通和传递信息,从而造成
各种不必要的浪费。
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的传递,打破传统的单向或双向模式。
网格的形式传输,极大方便了信息的传递,使行政效率得到极大提高,管理大大扩展。
此外,在中央和地方电网的影响下,一个新的趋势,功率分布可能是更符合中央和地方实际发展需要。
地方得到一个更大的自主空间,政府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增加,网络已经成为政府和公民之间更密切的联系。
不仅有利于地方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而且还帮助政府提供越来越多的服务。
奥斯本曾说过:“官僚制模式是在等级时代里发展起来的,只有处在金字塔顶端的人才掌握足够的信息而作出熟悉情况的决定”。
而政府行为监督网络化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种呆板的交流模式,此外,对政府行为监督通过网络可以使行政相对人的知情权得到很好的落实。
此外,通过一个网络平台,民众对于政府的活动能够多一条了解的途径,也可以与政府展开互动,从而将相关信息反馈给行政主体。
此外,网络监督平台能够使政府行为展现于阳光之下,让公众都能看得见,这样在另一个层面能够提高政府的民主性,提高公民对于政府的信赖度,更好地为打造服务型政府提供基础。
而网络监督人即为互联网用户,具有高度自由性,相对政府行政部门而言,这些监督中,每个网民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每个个体的网络活动都是十分自由和自主的,因此,对于网民来说,可以对政府行为产生巨大的监督作用,但网民的自由性造成许多网民常以自我为中心,按照自我的意愿行事,反正当前网络立法较滞后,凡是
未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政府也无法对网民行为进行控制。
每个监督主体对于每个网络事件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进行讨论和发
表自己的看法,于是,每个网络监督主体都是“独立的高度自由人”。
但网络监督主体的自由也造就了网络舆论的混乱和虚假,然而,网民的社会属性,即网民仍然是普通公民,其地位相对行政主体来说仍然是处于弱势的,因此在社会角度上,网民仍处于被管理的地位,大多数发言权仍受到政府的监督管理,由于我国体制原因,正常途径很难发表自己的内容看法,而网络的出现给广大网民提供了一个自由表达舆论的机会,而由于大家都处于被管理的地位,在个体的心理上都会团结一致,扭成一股舆论力量压制政府的欲望,因此广大网民会不断从政府的行为中的挑刺,给政府施压,揭露更多不为人知的政府行为。
二、政府行为监督网络化的优缺点及原因分析
由于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遍应用是公众对于政府的监督途径增多了,通过网络舆论来监督政府的活动取到了很好的成效,推动我国依法治国和民主治国的进程。
在政府面对社会群体性事件及其他突发事件时,网络为这些舆论的澄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通过网络监督政府能够使政府负担起完善民主和高效的责任。
当代政府的最大特点是服务型政府,一个民主的政府是一个能够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民主的政府一定会对民众的各种权利认真对待,而对于民众呼声,政府需要通过各种平台来及时了解,网络平台的出现能够使政府更广泛地实现及时了解民众想法的目
的。
民主政府在为民众服务的过程中,也要求民众能够普遍参与,双方互动,民众通过各种途径加入到政府活动中来,实现服务型政府的建立。
然而这种网络舆论一定是规范的网络舆论,这样才能提高政府权力的制约,实现控权政府,促进政府权责统一,这也是当代政府分权原则的必然要求。
规范的网络舆论监督作为人们参与国家治理的途径之一,可以促进民主政府、责任政府的建设。
再次,网络监督有利于建设一个合理分权的政府。
合理分权是现代政府的一个重要特征,实现合理分权,是提高我党执政能力、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前提。
有些网络谣言发布者出于某种目的,对政府的政策进行诽谤和诋毁,混淆大众视听,影响国家正常的政治生活。
保证信息的畅通和真实的传播,是开展言论监督的前提。
但网络的匿名性和广泛性,网络信息庞杂而主观性强,信息过滤机制较少,我国大部分网络论坛、博客普遍出在管理缺位现象,因此网民发布、转载消息的限制性不强,信息真假难辨。
而这些虚假信息,正是影响网络言论监督效力的主要原因。
互联网的兴起对于谣言的散布也有一定的作用,在任何时代,谣言都会存在,其利用公众对事实不了解的空隙,在人际交流中快速传播。
在过去,谣言的传播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传播效果与范围有限,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匿名性与易于向公众传播等特性更是助长了谣言的传播与影响能力。
在很多公共事件的讨论中,凡是涉及政府部门的问题时,网络言论几乎呈现一边倒的现状,给
行政人员和事件的解决带来很大的压力甚至障碍。
三、完善网络监督机制的相关建议
1.完善立法对于网络言论的管理
对政府行为的网络监督。
是一种新兴的监督方式,是时代的进步。
但不可回避的是,我国网民是一个年轻的、偏执型的群体,他们往往喜欢标新立异,甚至有些消极,对待社会主流问题往往容易叛逆,常站在主流思想的对立面考虑问题。
尤其是在思想汇集密集时,一旦有一股高调的舆论出现,其他人的思想和目光全部会集中到那个点,如果这股舆论是正面的,那将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法制的进步。
如果是负面的,那么对于整个国家来说,是种倒退和麻烦。
因此,对于网络舆论,需要政府能够积极引导和监管,否则,有些地方政府的小事件将会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和集团利用、散布,从而导致网络舆论真假难辨,公众无法看到真实的舆论。
而虚假网络信息的存在,也严重地影响了网络言论监督的效力,对于政府,虚假的网络信息也使得公众对网络舆论监督失去信心。
所以,很有必要完善关于对网站运营商的立法约束,使其对网络言论加强监管,针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网络言论的真实性进行一定程度的甄别,对于毫无事实依据的谩骂和人身攻击性言论,应该过滤和禁止,并采取禁ip的方式进行惩罚。
2.推动政府建立相应的平台以应对网络舆论监督
通过建立一个虚拟的网络交流平台,地方政府能够集思广益,从而促进地方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合理化,使民众能够和地方政府
有很好地交流,从而进一步减少两者之间的冲突和误解。
其次,有一个民众和政府交流的平台,地方政府能够很好地负担其高效便民的责任,而及时快速地针对民众的舆论监督,提高地方政府和民众的互动,使法律权威和政府权威得到有效的维护和保障,也是新时期下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
建立网络舆论应对平台制度除了能够加强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外,还可以加强地方政府对于网络舆论的监管力度,我们都知道网络是个开源的地方,除了民众会对政府进行舆论监督外,还有一小部分不利于和谐安定的网络分子会针对政府展开舆论攻击,发布虚假消息、恐慌消息,从而达到其某种目的,因此,政府有必要有一个官方平台来维护社会稳定,引导公众辟谣,识别虚假消息,尤其是在应对群体性事件时,需要官方的力量来控制传播和引导公众情绪,从而更好地维护政府形象。
参考文献:
[1]潘慧芳.浅析网络舆论的监督与引导[j].消费导刊,2008,(11).
[2]李俊彦.网络媒体的有效舆论监督[j].新闻知识,2005,(3).
[3]马华.游走在道德和法律之间的人肉搜索[j].热点聚焦,2008,(12).
[4]张泽波,杨雯雯.网民的“群体极化”现象及对策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7,(9).
(责任编辑:田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