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教科版

合集下载

(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小学科学 1.4 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小学科学 1.4 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教案(教学设计)
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利用材料,搭建坡度不同、稳定牢固的斜面。
重点
认识斜面,并掌握物体在斜面上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方式。
难点
搭建斜面进行实验,观察、描述、比较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新课聚焦
准备实验材料,并按照制作方法完成实验内容,观察小六棱柱和小球的状态。
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与教师总结对比是否一致。
知道滑动和滚动的概念
准备实验材料,并按照制作方法完成实验内容,观察不同形状的几种物体的运动状态。
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总结结论,与教师总结对比是否一致。
制作一个斜面,为下面物体的运动做准备。
思考小结内容,巩固学习知识。
板书
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后反思,觉得课堂教学之前的备课很重要,可以说是越充分、周到越好。只有做到课前备课的充分、周到,才能使课堂的生成处理的更高效。当然,作为一名科学老师,我觉得在今后的课堂上,我们应该时时用自己的慧眼去捕捉课堂中的每一抹亮色,让学生自由畅谈个人真实的想法,使课堂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引导,在引导中感悟,那么我们的课堂也将在生成中绽放生命的旋律,课堂也会萌发个性化的气息。这样的课堂,一定会时时精彩的!
粗糙的斜面上,小立方体与斜面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小立方体静止在斜面上。
学生思考,预测出现的运动状态。把斜面变高,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出现的结果。
将斜面坡度逐渐增大,再观察物体的运动情况,这是一个符合学生探究心理的拓展活动。
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练习题
课后作业

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课堂
1.课堂评价:通过提问、观察、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评价方法:
-提问:在讲解知识点和案例时,教师可以适时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例如,教师可以提问:“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斜面倾角对物体运动速度有何影响?”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他们对斜面倾角与物体运动速度关系的理解。
8.课堂小结与拓展:在课堂小结环节,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同时,提出拓展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兴趣。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看到过物体在斜面上滚动或者滑动的现象?”(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奥秘。
2.科学探究能力: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能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他们能够运用科学思维,通过实验结果得出合理的结论。
3.实践操作能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制作斜面模型和进行实验操作,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他们能够熟练使用实验器材,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方法。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三年级学生,他们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具备以下特点:
1.知识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能够理解物体在水平面上的运动规律。但对于斜面这一新的概念,学生可能存在认知上的困难。此外,学生对物体运动速度和方向的感知能力有待提高。
2.能力方面:学生在观察、实验和动手操作方面具备一定的能力,但需要进一步培养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能。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 受力情况:重力、摩擦力、支持力
② 斜面实验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 操作步骤:设置斜面倾角、放置物体、记录时间和速度
- 注意事项:确保斜面光滑、物体放置稳定、避免物体滑落
③ 斜面实验数据分析和处理
- 数据分析:收集数据、计算速度和加速度
- 数据处理:绘制图表、分析数据趋势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在课程的最后,我会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知识点梳理
一、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
1. 物体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2. 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与斜面倾角的关系
3. 物体在斜面上的受力情况
答案:物体在斜面上的受力情况包括重力、摩擦力和支持力。重力是物体受到的重力,摩擦力是物体与斜面之间的摩擦力,支持力是斜面给予物体的支持力。
4. 斜面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答案:斜面实验的操作方法包括设置斜面倾角、放置物体、记录时间和速度等。注意事项包括确保斜面光滑、物体放置稳定、避免物体滑落等。
八、课堂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观察、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提问评价可以了解学生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观察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测试评价可以了解学生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掌握程度。
八、作业评价
教师应该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教师应该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建议和指导,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规律。
2. 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与斜面倾角的关系。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案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案教学设计

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学目标】1.知道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不一样的。

2.知道物体的形状和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一定的关系。

3.能搭建斜面进行实验,观察、描述、比较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4.能关注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5.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探讨。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不同,有静止、滑动和滚动。

难点:在科学观察的基础上,能对实验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

小组材料:支架、塑料板、多种不同形状的物品(十二面体、圆柱形、球形、正方体、六面体、长方体)、活动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聚焦我们周围有许多斜坡,物体在斜坡上会怎样运动呢?跟平面上有什么区别没有?提问:同学们玩过滑滑梯吗?你是怎么玩的?(预设:玩过,从高的地方滑下来)提问:我们周围有许多斜坡(出示图片),请同学回答,使用这些斜坡时,物体在斜坡上怎样运动?它们具有什么共同特点?(预设:斜坡是一端高,一端低)过渡:像滑梯,山坡这样的一端高、一端低的斜坡在科学上被称为斜面。

当你坐在滑梯上时你会滑下来,如果在这个斜面上放一个物体,它会怎么运动呢?(预设:①静止不动②滑下来(滑动)③滚下来(滚动))小结:物体在斜面上会有不动、滑动、滚动三种情况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板书课题: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二、探索:物体的运动情况(滑动和滚动)[材料准备:支架、塑料板、立方体、六棱柱、小球(多种不同形状的物品)、活动记录表]1.搭建一个较低的斜面。

今天,我们准备了塑料板和支架,谁愿意来搭搭看?学生上台演示搭建方法提问:如果没有支架你能用什么搭斜面?比如用这本书,你能搭一个斜面吗?2.探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滑动和滚动出示材料:立方体,六棱柱和小球温馨提示:①将物体轻轻地放在斜面的上端,不能推物体。

②实验在同一个斜面上完成,反复实验。

2021-2022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案

2021-2022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案

2021-2022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案一. 教材分析《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内容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验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但是对于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可能还是第一次接触,需要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

难点: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规律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讲解法、讨论法等,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斜面、小车、木块、计时器等实验器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什么是斜面吗?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是怎样的呢?让学生对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展示实验,让学生观察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过程,并用计时器记录物体运动的时间。

引导学生关注物体的运动速度和斜面的倾斜程度对物体运动时间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并记录实验数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总结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强调影响物体运动时间的因素。

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比如滑雪、滑梯等。

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学生回顾所学,巩固知识点。

7.家庭作业(5分钟)请学生完成家庭作业: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案一. 教材分析《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这一课是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的一部分。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材通过简单的斜面实验,引导学生发现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与斜面的角度和摩擦力等因素有关,从而使学生初步理解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简单的物理现象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是,对于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验和形象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思考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

2.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理解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

2.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思考和发现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

3.合作交流法:学生分组实验,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斜面实验器材:斜面、小车、木块、尺子等。

2.实验记录表格。

3.PPT课件。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斜面运动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见过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吗?它们是怎样的运动呢?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经验。

呈现(5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的实验内容,讲解斜面运动的原理,并通过PPT展示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然后,让学生分组,每组准备实验器材,开始进行实验。

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物体运动的速度、距离等参数。

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几组学生分享他们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

同时,教师通过PPT呈现一些典型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新教材】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教案

【新教材】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教案

新教材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案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学目标】1.认识斜面,并掌握物体在斜面上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方式。

2.经历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3.经历实验探究,认识到改变实验条件导致的不同实验结果,体会到控制其他实验条件的实验严谨性。

【教学重难点】1.认识斜面,并掌握物体在斜面上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方式。

2.经历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的能力。

【教学准备】长木板、小正方体、六棱柱、小球、铅笔等其他常见物品、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提问: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关于斜面的运动?2.学生讨论回答:滑滑梯、石头滚下坡、车子下坡……3.教师出示课件展示斜坡,提问学生:将物体放在斜坡上会怎样运动呢?4.学生汇报:物体会滚下来、物体会滑下来、物体会不动。

5.我们怎么能判断物体在斜面上是否会运动呢?物体又会以哪种方式运动呢?(板书课题)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实验前,明晰实验设计方案。

(1)教师仿照课本P10指名学生上台操作实验。

(2)学生根据教师指导完成实验。

2.实验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完成观察记录。

(1)学生观察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过程,物体是否运动,物体是以什么方式运动的。

(2)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思考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学生汇报:物体可能会在斜面上滑动,也有可能在斜面上滚动,甚至有可能停在斜面上。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教师根据学生做好的实验观察记录,提问学生。

2.认识到物体的运动情况和物体的形状有关。

(1)教师提出问题:物体在斜面上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运动方式?(2)学生交流讨论,并汇报结果。

(3)总结: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和物体的形状有关。

球形或接近于球形的物体会以滚动的方式运动,非球形的物体在斜面上会以滑动的方式运动。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案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案
通过活动感知不同的运动形式。
科学探索求真知,教师点拨解疑难。
新知探究
探索二:观察立方体木块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探索三:观察小六棱柱和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课件出示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结论。
科学词汇:滑动与滚动
滑动: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接触面不变地移动,如速滑。
滚动: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接触面不断改变地移动,如轮滑。
有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有滑动,有滚动,如六棱柱。
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并得出结论。
相互交流共分享,集体讨论达共识。
拓展延伸
将斜面一端逐渐变高,它们会怎样运动?
结论:随着斜面角度的增大,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运动的方式会有改变,角度越大,物体运动越容易产生滚动效果,而且速度越快。
科学探索求真知,教师点拨解疑难。
研讨探究
研讨1: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分别是怎样运动的?
滑动滚动有滑动有滚动
研讨2:物体的形状与它在斜面上运动情况有关系吗?
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会有所不同,
有的物体在斜面上容易产生滑动运动状态,如立方体木块;
有的物体在斜面上容易产生滚动运动状态,如乒乓球;
1、关注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2、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利用材料,搭建坡度不同、稳定牢固的斜面。
重点
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不一样的。
难点
搭建斜面进行实验,观察、描述、比较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播放视频《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的比较》
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够用语言准确描述运动的形式。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4 物体在斜面上运动》优秀教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4 物体在斜面上运动》优秀教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4 物体在斜面上运动》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物体在斜面上运动”,属于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力和运动”的范畴。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将了解斜面上的物体运动规律,掌握摩擦力、重力等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本节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对力和运动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系统地了解斜面上的物体运动规律,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来探究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他们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斜面上的物体运动规律,掌握摩擦力、重力等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思考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斜面上的物体运动规律、摩擦力、重力等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针对重难点,教师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直观的实验和充分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来探究问题。

2.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4.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见解,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

2.斜面、小车、摩擦力计等实验器材。

3.教学设计文档和教学评价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一些斜面现象,引导学生关注斜面上的物体运动。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斜面上的物体为什么会运动吗?”,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三年级下册科学表格式教案-1.4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1教科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表格式教案-1.4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1教科版

课时计划(教案)
总课时序数:备课时间:第周星期授课时间:第周星期
课题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授课
时数课时
本课时
序数
第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1
教学目标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不一样的
物体的形状和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一定的关系
搭建斜面进行实验,观察、描述、比较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重点难点
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不一样的
搭建斜面进行实验,观察、描述、比较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教学预设过程与方法
导入新课
1.我们周围有许多斜坡,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导学生列举。

(展
示图片)
2.在学生列举的基础上,教师点拨:它们都有一端高,一端低
的斜坡,在科学上被称为斜面。

3.根据下列图片,猜猜物体在斜坡上是怎么运动的?
【提示】
可能静止不动,可能滑动,可能滚动。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 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 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案一. 教材分析《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这一课是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

教材通过简单的斜面实验,引导学生探究物体在不同斜面角度、不同摩擦力条件下的运动情况,使学生感受物理学的基本原理,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发现现象背后的规律。

但是,对于斜面和物体运动的相关知识,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验和讲解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需要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了解斜面角度和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团队协作和积极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发现斜面角度和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斜面角度和摩擦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原理。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斜面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感受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2.讲授法:讲解斜面角度和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原理。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现象,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斜面实验器材:斜面、小车、木块、计时器等。

2.教学PPT:展示实验步骤、原理和相关的科学知识。

3.实验报告表格:用于学生记录实验数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平面运动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5分钟)展示PPT,介绍斜面实验的原理和步骤,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斜面实验,观察和记录物体在不同斜面角度、不同摩擦力条件下的运动情况。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学设计)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学设计)

第四节物体在斜面上运动一、教材分析前一课,我们研究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等运动形式;本课我们将聚焦到滑动、滚动、静止等运动情况。

由于本单元不涉及力对运动的影响,但本课又必须让物体运动起来才能研究滑动、滚动等运动情况,所以借助斜面来驱动物体运动是最好的选择。

事实上,科学家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往往都会借助斜面,我们有必要让学生尽早地熟悉斜面这一研究工具。

本课的设计思路是先明确物体在斜坡上有静止、滑动、滚动三种情况,再观察多种物体在斜面上是怎样运动的,发现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不同的,且和形状有一定的关系,最后在拓展活动中探究增大斜面坡度后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变化,加深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关于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学生有较多的生活经验,如人在滑梯上滑动、石头从山坡上滚下来、车轮在斜坡上滚动,但可能对斜面上物体是静止的这一现象留意较少。

大部分学生对“增高斜面,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会变快”这一现象有一定的认知,但没有进行过有目的的系统观察。

由于影响本课实验效果的因素较多,如斜面的高度、材料的光滑程度等,所以教师需要在课前先做实验,确保所选器材等能达到教材的设计意图——立方体、小六棱柱和小球分别指向静止不动、滑动和滚动。

三、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1)通过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知道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不一样的。

(2)通过对物体形状的观察,知道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与它的形状存在一定的关系。

2.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区别出物体的各种不同形状和摆放方式,并对物体的运动方式进行预测。

3.探究实践(1)利用生活中的材料,搭建不同坡度、稳定牢固的斜面。

(2)通过搭建的斜面进行实验,观察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描述、比较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4.态度责任(1)关注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2)愿意和同伴合作探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3)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学设计

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材简析】本课是《物体的运动》单元第四课的内容。

本节课将聚焦到滑动、滚动、静止等运动情况。

为了研究滑动、滚动等运动状态必须得让物体运动起来,因此借助斜面使物体运动。

利用学生观察到不同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的不同和运动快慢的改变,成功引出后续对运动快慢的观察,也为最后一节课“过山车”的开展提供良好的设计基础。

本课先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不同斜面,引发学生对斜面共同点的思考,再引导学生进入“我们周围有许多斜面,物体在斜面上会怎样运动”这个问题的思考,继而带领学生进入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探究活动。

通过进行“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的探究活动,发现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不同的,且与它的形状有一定的关系,同时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更多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展开探究,激发学生浓烈的探究欲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将斜面坡度增大,观察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的变化,发现斜面越高,物体运动速度越快,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或许面临改变。

【学情分析】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能够简单判断出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意识到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

他们知晓了运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感受到了探究生活中各种物体运动方式的乐趣。

同时他们也可以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将物体的运动简单地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在日常的生活中,他们感受过滑滑梯、滑草、滑沙的快乐,体会过盘山公路的便捷,看到过卡车卸货的方式,因此对物体在斜面的运动是有一定感受的。

本课就是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模糊感受,转化为具体的实验探究活动,研究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物体的运动。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知道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不一样的。

通过对物体形状的观察,知道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与它的形状存在一定的关系。

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区别出物体的各种不同形状和摆放方式,并对物体的运动方式进行预测。

2020春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4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 教案新教材

2020春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4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 教案新教材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4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教案教学设计《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教学设计科学概念目标:知道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是不同的;科学探究目标:用动手实践的方法比较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科学态度目标: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运动的兴趣愿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在生活中不同形状的物体的运动。

教学准备:课件,斜面,不同形状的物体。

一、教学导入,聚焦问题。

(出示幻灯片)我们周围有许多不同的斜坡,物体在斜坡上会怎样运动呢?(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二、围绕概念,实践探究。

活动一:(出示幻灯片)用图上材料做一个斜面。

(设计意图:为下面物体在斜面上运动做准备。

)活动二:(出示幻灯片)把立方体木块轻轻放在斜面的上端,观察它的运动情况。

(设计意图:动手操作,亲自体会木块在斜面上的运动。

)活动三:(出示幻灯片)用同样的方法观察六棱柱和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设计意图:对比两种不同形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

)活动四:(出示幻灯片)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设计意图:观察不同形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找出运动规律。

)三、交流研讨1.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分别是怎样运动的?2.物体的形状与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关系吗?(设计意图:通过操作、观察总结出物体的形状与它在斜面上的运动关系。

)四、延伸拓展如果将斜面一端逐渐变高,再把小立方体、小六棱柱、小球等物体分别放在斜面上端,它们会怎样运动?(设计意图: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激发进步探索欲望。

)。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科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科版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探究非常感兴趣。通过导入环节的实际生活例子,他们能够很快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在理论介绍和案例分析时,我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和摩擦力的作用。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并进行了实验操作。我发现他们在操作过程中,对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存在一些困难。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让他们学会如何控制变量,准确收集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科版
一、教学内容
《物体在斜面上运动》选自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第四章《力和运动》第三节内容。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探究物体在影响,了解不同材质的斜面摩擦力大小;
3.学习使用斜面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对于知识应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情境题目,如滑雪场斜坡的设计、货物在斜面上的运输等,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斜面运动原理进行问题分析,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物体在斜面上滑动或滚动的情况?”比如,玩具车在斜坡上行驶。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奥秘。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物体在斜面上运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案一. 教材分析《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规律。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斜面倾角不同,物体运动的距离和速度也会发生变化。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规律。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简单的物理现象有一定的认知。

但是,对于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规律,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验和直观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规律。

2.如何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斜面倾角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实验和观察,寻找答案。

3.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斜面模型:准备几个不同倾角的斜面,用于实验。

2.物体:选择合适的物体,如小车、球等,用于实验。

3.测量工具:卷尺、计时器等,用于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和距离。

4.记录表格:提前准备,用于记录实验数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观察到这些图片有什么发现?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回答,如物体在斜面上会滑动、速度会变快等。

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将要研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不同倾角的斜面,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你们认为斜面的倾角对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影响?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猜测,如斜面倾角越大,物体运动速度越快等。

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实验来探究斜面倾角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选择一个斜面和物体,测量不同斜面倾角下物体的运动距离和速度。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案

教案序号:课题: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备课时间:授课时间:年班: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不一样的。

科学探究目标1.物体的形状和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一定的关系。

2.搭建斜面进行实验,观察、描述、比较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科学态度目标1.关注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2.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利用材料,搭建坡度不同、稳定牢固的斜面。

教学重点: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不一样的。

教学难点:搭建斜面进行实验,观察、描述、比较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出示动画《郑成功》视频片段。

滚木为什么会从山上滚下?二、探究新知聚焦:我们周围有许多斜坡,物体在斜坡上会怎样运动?探索一:制作斜面。

激趣导入温故知新勤思考,聚集焦点解新疑。

科学探索求真知,教师点拨解疑难。

课件出示制作材料,制作方法。

课件出示结论:结论:过山车、老鹰的运动路线是一条(曲线);台球、电梯、掉落的苹果的运动路线是一条(直线)。

探索二:观察立方体木块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探索三:观察小六棱柱和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课件出示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结论。

科学词汇:滑动与滚动滑动: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接触面不变地移动,如速滑。

滚动: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接触面不断改变地移动,如轮滑。

播放视频《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的比较》探索四:观察更多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情况课件出示实验材料、步骤及结论。

实验结论: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状态,有(滑动),有(滚动)。

研讨1: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分别是怎样运动的?滑动滚动有滑动有滚动研讨2:物体的形状与它在斜面上运动情况有关系吗?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会有所不同,有的物体在斜面上容易产生滑动运动状态,如立方体木块;有的物体在斜面上容易产生滚动运动状态,如乒乓球;科学探索求真知,教师点拨解疑难。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物体在斜面上运动》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物体在斜面上运动》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物体在斜面上运动》优秀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引导学生思考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并引出本节课的问题:“物体在斜面上会怎样运动?”二、探索(20分钟)1.教师让学生分小组,每组分配一套实验材料,包括支架、塑料板、多种不同形状的物品(十二面体、圆柱形、球形、正方体、六面体、长方体)和活动记录表。

2.教师引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搭建斜面,放置不同形状的物品,观察它们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

3.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结果,总结不同形状的物品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并思考物体的形状与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之间的关系。

三、研讨(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就实验结果展开交流探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以事实为依据,对实验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

2.教师帮助学生总结出物体的运动方式与物体形状、摆放方式的关系,并引导学生探究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原因。

四、拓展(10分钟)1.教师让学生通过将斜面坡度增大,观察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的变化,发现斜面越高,物体运动速度越快。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与斜面坡度的关系,从而对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有更深刻的理解。

五、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研究内容,总结出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不同,并能够对实验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从而加深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理解。

一、聚焦:创设情境,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出示图片滑滑梯,引导学生回忆滑滑梯的玩法,并提问周围斜坡的共同特点。

解释斜坡在科学上的称呼为斜面,并引出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包括不动、滑动和滚动三种情况。

二、探索:物体的运动情况(滑动和滚动)(预设15分钟)搭建较低的斜面,使用塑料板和支架。

学生上台演示搭建方法。

出示不同形状的物品,包括立方体、六棱柱和小球,并探究它们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提醒学生不能推物体,反复实验,轻声交流。

学生实验后交流汇报,总结立方体静止在斜面上,像六面体在斜面上这样的运动方式称为滑动;像小球在斜面上这样的运动方式我们称为滚动。

《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说课稿、教案与教学设计

《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说课稿、教案与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说课稿【教材分析】三年级下册的“物体的运动”单元共有8课,以物质科学领域主要概念“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为线索,组织有层次的学习活动。

内容包括:具体从物体的位置、不同物体运动形式的观察比较、不同物体运动快慢的测量比较三方面展开(第1~6课);设计制作(第7课);综合应用(第8课)。

本课是“物体的运动”单元第4课。

聚焦板块,通过配图激活学生真实生活经验:有的物体在斜面上会滑动,有的会滚动,也有静止现象。

探索板块,先搭建一个斜面,再观察小立方体、小球、小六棱柱及其他更多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研讨板块,是对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并且讨论“物体的形状与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关系吗?”。

拓展板块,通过增加坡度的高度,发现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相应改变。

【学生分析】对于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学生生活中有很多相关经验,如滑滑梯上人体的滑动,山坡上石块的滚动,斜坡上车轮的滚动等。

但在斜面上有些物体是静止的,这种情况学生会留意得比较少,所以小立方体在斜面上是静止的这一现象会出乎学生的意料。

对“增高斜面,物体在斜面的运动会变快”这一现象,大部分学生是有认知的,但却没有进行过有目的的系统观察。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不一样的。

2. 物体的形状和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一定的关系。

科学探究目标搭建斜面进行实验,观察、描述、比较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科学态度目标1. 关注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2. 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

3. 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利用材料,搭建坡度不同、稳定牢固的斜面。

【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描述、比较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难点:发现物体的形状等因素与其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关。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支架(八个小木块)、木板、多种物品(十二面体、圆柱形橡皮、小球、立方体、小六棱柱、装有水的圆柱形小药瓶、铅笔)、活动记录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小学科学赵笑敏
【教材简析】
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第四课的内容,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物体会出现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意识到运动状态是相对的,运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本节课我们将聚焦到滑动、滚动、静止等运动情况。

由于本单元不涉及力对运动的影响,但本课又必须让物体运动起来才能研究滑动、滚动等运动情况,所以借助斜面来驱动物体运动是最好的选择。

聚焦板块,通过观察生活在斜面上的物体运动,引出斜面概念,再引导学生进入“物体在斜面上会怎样运动”这个问题的思考,知道物体在斜面上会有不动、滑动、滚动三种情况。

探索板块,通过操作、观察“不同形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发现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不同的,而且和形状有一定的关系,同时学生在探究中也会产生新的探究欲望。

研讨板块,学生实验中看到的“不同形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后,思考物体的形状与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总结发现物体的运动方式与物体形状、摆放方式的关系。

拓展板块,通过将斜面坡度增大,观察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的变化,发现斜面越高,物体运动速度越快,进而对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有更深刻的理解。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对运动有了一些的认识,包括什么是运动、怎么观察运动、运动的方式等。

本课通过观察和实验,研究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为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运动是物体的基本特点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不一样的。

2.知道物体的形状和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一定的关系。

科学探究目标
能搭建斜面进行实验,观察、描述、比较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关注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2.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探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会利用材料,搭建坡度不同、稳定牢固的斜面。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不同,有静止、滑动和滚动。

难点:在科学观察的基础上,能对实验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

小组材料:支架、塑料板、多种不同形状的物品(十二面体、圆柱形、球形、正方体、六面体、长方体)、活动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聚焦:创设情境,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ppt]
1.出示图片滑滑梯
提问:同学们玩过滑滑梯吗?你是怎么玩的?
(预设:玩过,从高的地方滑下来)
提问:我们周围有许多斜坡(出示图片),它们具有什么共同特点?
(预设:斜坡是一端高,一端低)
2.引出课题
过渡:其实,像滑滑梯,山坡这样的一端高,一端低的斜坡在科学上被称为斜面。

当你坐在斜面上你会滑下来,如果在这个斜面上放一个物体,它会怎么运动呢?
(预设:①静止不动②滑下来(滑动)③滚下来(滚动))
小结:物体在斜面上会有不动、滑动、滚动三种情况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板书课题: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二、探索:物体的运动情况(滑动和滚动)(预设15分钟)
[材料准备:支架、塑料板、多种不同形状的物品(十二面体、圆柱体、小球、立方体、六棱柱)、活动记录表]
1.搭建一个较低的斜面。

提问:你打算用什么搭斜面?如果我用这本书,你能搭一个斜面吗?
今天,我们准备了塑料板和支架,谁愿意来搭搭看?
学生上台演示搭建方法
2.探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滑动和滚动
出示材料:立方体,六棱柱和小球
温馨提示:
①将物体轻轻地放在斜面的上端,不能推物体。

②实验在同一个斜面上完成,反复实验。

③人人动手,及时记录,轻声交流
3.学生实验,交流汇报
提问:你看到物体是怎么运动?
小结:立方体静止在斜面上,像六面体在斜面上这样的运动方式称为滑动;像小球在斜面上这样的运动方式我们称为滚动。

(板书)
4.观察更多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预设10分钟)
出示材料:长方体,十二面体,圆柱体
提问:它们在斜面上是怎么运动的?跟你想的一样吗?
(预设:逐一说滚动或滑动)
提问:为什么同一个物体,它既能滑动又能滚动?物体的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可能跟什么有关呢?
(预设:物体形状、放置方式)
提问:你还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同一个物体,滚动比滑动的速度更快)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8分钟)
[材料准备:支架、塑料板、多种不同形状的物品(十二面体、圆柱形、球形、立方体、六棱柱、长方体)、活动记录表]
1.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分别是怎样运动的?
(预设:正方体静止不动,六棱柱滑动,球形滚动,十二面体不动,圆柱形滚动......)
2.物体的形状与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关系吗?
(预设:有关系......)
四、拓展:斜面变高(预设12分钟)
提问:如果将斜面的一端变高,这些物体在斜面上又会怎样运动呢?
(预设:变快)
操作:是不是这样呢?请同学们将斜面高度上调,按刚才的实验操作再去观察一下物体的运动情况。

提问: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1.原来静止的物体变成滑动,滚动。

2.原来滑动的物体变成滚动。

3.斜面越高、物体运动越快。


总结:物体的运动速度还有很多规律和秘密,在接下来的科学课中我们将继续探索!
【板书设计】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学生活动手册未安排本课内容
2.可自行设计记录单
滚动滚动
【作业设计】
1.斜面的特点是()。

A.一端高一端低
B.两端一样高
C.一定是木板搭的
2.小球在斜面上容易()。

A.静止不动
B.滑动
C.滚动
3.斜面一端变高时,物体的运动速度会()。

A.加快
B.减慢
C.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