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至第十二课》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初一上学期新版(历史)1~12课

初一上学期新版(历史)1~12课

七年上册知识点原始社会: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_______:云南元谋县;距今_______,制造工具(________________)-打制石器和_____,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2、_______:北京周口店;距今___________,打制石器和_______,过着群居生活。

3、_______:北京周口店龙骨山;距今______,掌握________和_______(____),人工取火,采集,渔猎,缝制衣服,生活的集体是有血缘关系的氏族。

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1、________:长江流域,距今7千年,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水稻(是世界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干栏式房子、制造陶器,玉器和乐器。

2、________:黄河流域,距今五六千年,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粟(是世界最早种植粟的国家);半地穴式房子、制造彩陶、纺织;早期文字。

3、大汶口居民:黄河流域,距今四五千年,黑陶和白陶。

出现了私有制和贫富分化。

第三课:华夏之祖1、________是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炎黄在___打败蚩尢,炎帝和黄帝联盟形成了_____。

2、人文初祖-____:建宫室、制衣、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衣食住行奠定基础,妻子嫘养蚕缫丝;仓颉发明文字;伶伦编乐谱。

3、_________________:原始社会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___:治理黄河;_________年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___________王朝。

一、青铜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夏朝发展;商朝是我国_______文化的灿烂时期;西周种类多,用于____。

代表:1、商朝的________和________;2、_______的三星堆文化-_________和________。

二、农业:1、品种:五谷齐全;2、技术:选种、施肥和治虫害3、工具:西周使用青铜工具。

畜牧业:1家禽都齐全。

2、王室和贵族有专门牧场。

三、奴隶的悲惨生活:没有人身自由,可以转让,买卖和屠杀做供品。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12课知识点总结复习(填空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12课知识点总结复习(填空版)

历史知识点填空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1.第一个现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学者是。

2. 北京人过着的生活。

3. 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的直立人遗址。

4. 是目前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1.半坡居民居住房屋。

2.半坡人主要种植。

3.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样式是。

4.河姆渡人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

5.河姆渡人农业工具最为典型的是。

6.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7.举出生活在旧石器时代原始居民。

8.举出生活在新石器时代原始居民。

第三课远古的传说1.举出部落联盟时期两次大规模战争及战败的一方。

2.炎帝和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

海内外华人自称。

3.创造文字的是,制作音律,发明算盘。

4.原始社会晚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有。

5.尧舜禹时期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是。

第四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1.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特征是。

2.夏朝第二代君主是,他开创了取代了禅让制。

3.在洛阳平原发掘出的夏都城遗址被称为。

4.夏朝最后一位国王是。

5.迁都到殷的商王是。

6西周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7.周代的贵族分为。

第五课青铜器与甲骨文1.商周时期在青铜器铸造技术上采用的工艺是。

2.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是朝铸造。

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朝。

第六课动荡的春秋时期1.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打出的旗号是。

2.春秋时期先后称霸中原的诸侯有。

第七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1.春秋战国时期战争有什么不同?春秋战争;战国战争。

2.战国七雄指。

3.战国时期,在的支持下,国变法成效最大。

商鞅变法的内容有哪些?政治上:❶确立,由国君直接派治理❷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经济上:❶废除,允许土地自由买卖❷,生产的人可免除徭役❸统一军事上:,对有军功者授予并赏赐土地4.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位于平原,建造者是。

第八课百家争鸣1.春秋战国时期在学术思想领域有哪些学派?其代表人物各是谁?道家:儒家:墨家:法家:2.老子认为人们应;世间的事物都有,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的;在政治上主张。

历史七上1~19课每课知识点归纳

历史七上1~19课每课知识点归纳

历史七上1~19课每课知识点归纳1.第1课:人类社会的起源人类社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石器时代,当时人们主要以打猎和采集为生。

The origin of human society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ancient Stone Age, when people mainly lived by hunting and gathering.2.第2课:奴隶社会奴隶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奴隶制度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

The slave society is an important sta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the slavery system is one of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lave society.3.第3课: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封建制度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

Feudal society has a long history in China, and the feudal system is one of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feudal society.4.第4课: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是近现代社会的主要形式,资本主义经济为社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Capitalist society is the main form of modern society, and the capitalist economy has played a driving role in social development.5.第5课: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替代形式,其核心是公有制和计划经济。

Socialist society is an important alternative to capitalist society, and its core is public ownership and planned economy.6.第6课:古代的城市古代的城市多数由墙围城,城内有市场、衙门和寺庙等建筑。

历史12课知识点总结

历史12课知识点总结

历史12课知识点总结第一课:古代中国的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形态。

原始社会以渔猎和采集为主要经济活动,社会结构简单,生产力水平低下,没有私有财产。

在这个时期,人们生活在原始森林和山野之间,大多数游牧狩猎、采集植物为生。

这一时期主要是父系部落的形成和部落间的战争。

第二课:古代中国的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土地私有制成为社会生产的基础,封建地主阶级成为统治阶级。

社会分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两大阶级,封建制度和儒家思想成为社会的主要制度和思想基础。

第三课:大一统的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在秦朝的统治下,实行了各项变法措施,统一文字、度量衡等,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力度。

同时,秦始皇还兴修了万里长城,统一货币和改革文字。

第四课:遗臭万年的秦朝在秦朝的统治下,实行了严酷的暴政,解决了社会矛盾则采取了残酷的手段。

其中最著名的是焚书坑儒,让令公卿大臣对焚书坑儒奉行绝学,国家法律,帝家事,礼乐行,民间诗数十数。

第五课:辉煌的汉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的时期。

在汉朝的统治下,实行了浅尝辄止,对“新政”采取了开明的政策。

在政治方面实行列表法,颁行“废董王,追诛功臣”的新政,偏护远亲而猜忌近臣。

在经济方面实行兴办水利,修筑界途,构筑茅庐,养多立少,发展生产和开办富商商会。

在文化方面实行“老庄道”,致力于黄老道家思想,创建文学制度,发展书法,推崇学术。

第六课:继位的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政治动荡的局面,出现了多个割据政权,可能最重要的是“五胡乱华”。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政治动荡的局面,出现了多个割据政权,可能最重要的是“五胡乱华”。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政治动荡的局面,出现了多个割据政权,可能最重要的是“五胡乱华”。

在这个时期,历史上出现了魏晋南北朝的五胡乱华局面,汉族和五胡族之间的矛盾激化。

七年级上册历史笔记1~19课。

七年级上册历史笔记1~19课。

七年级上册历史笔记第一课:史前时期1. 人类起源:非洲大草原2. 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3. 人类社会的发展:狩猎采集社会、农业社会的出现第二课:古代文明1. 三大文明古国: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古印度2. 文明的特征: 写字、城市、农业、手工业、商业、宗教3. 古代文明对世界的影响:法老的金字塔、苏美尔的楼阁、孔老夫子的思想第三课:古代近东文明1. 阿凡提与古代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2. 古代巴比伦、亚述、波斯帝国3. 古代近东文明的贡献:人类最早的法律——汉谟拉比法典第四课:古希腊文明1. 古希腊城邦:雅典、斯巴达2. 希腊的政治体制:民主政治的萌芽3. 希腊文化的影响:哲学、艺术、竞技运动第五课:古罗马文明1. 古罗马城邦的建立:罗马的传说2. 罗马的政治制度:共和制3. 古罗马的文化传播:法律、语言、建筑第六课:古印度文明1. 印度古代的社会制度:种姓制度2. 婆罗门教、佛教的创立及影响3. 印度文明对世界的影响:数字的发明、航海术的发达第七课:古埃及文明1. 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2. 古埃及的政治制度:法老的统治3. 古埃及的社会制度:奴隶制、农民、工匠第八课:古代我国文明1. 黄河流域的古代华夏文明2. 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封建制度的初步形成3. 我国古代文明的特点:文字、思想、科技第九课:中华五千年1. 我国古代的狩猎时期2. 我国古代的农耕时期3. 我国古代的手工业和商业第十课:周朝的覆灭1. 周朝的兴起2.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3. 周朝的覆灭:战国七雄的兴起第十一课:秦朝的统一1. 秦朝的建立2. 秦始皇的统一战争3. 秦朝的统一:统一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第十二课:秦始皇的坑兵1. 秦始皇的坑兵发现2. 秦始皇的统治政策3. 秦始皇统一币制、度量衡第十三课:汉朝的建立1. 汉高祖的建立2. 汉朝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3. 汉朝的文化:汉武帝的政治改革第十四课:汉武帝的改革1. 汉武帝的封禅之宝2. 汉武帝的郡县制度3. 经济、军事的变革第十五课:我国的探险活动1. 三圣之旅:张骞,班超,班固2. 东汉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3. 古代探险活动的成就第十六课:东汉的覆灭1. 东汉末年的政治斗争2. 黄巾之乱3. 东汉的覆灭与三国的兴起第十七课:三国的兴起1. 曹操的统一2. 三国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制度3. 三国时期的诗词第十八课:北魏文化1. 北魏天文历法2. 北魏隋唐科学的发展3. 北魏的崇拜佛教第十九课:我国的北方民族1. 草原的游牧民族2. 我国的北方游牧民族的政治制度3. 我国的北方民族对中原的影响以上是七年级上册历史的全部内容,由于历史知识的丰富与繁杂,需要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外的知识进行拓展,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的表面,要善于挖掘历史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而全面了解历史,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爱好。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我国最早的人类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二、北京人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猿的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

★第三课华夏之祖一、华夏之祖——黄帝和炎帝,人文初祖——黄帝二、尧舜禹的“禅让”1.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

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

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一、夏朝的兴衰1.禹死后,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使世袭制度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2.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

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

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二、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2.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造型雄伟)和四羊方尊(造型精美)。

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

那里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的瞩目。

★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一、春秋争霸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令,逐步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3.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城濮大战后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1--12课复习要点柳埠一中 王长菠

1--12课复习要点柳埠一中  王长菠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要点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在云南省元谋县生活着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他们会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2、北京人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发现了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人的头盖骨化石。

北京人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

会使用天然火并能保存和管理火种。

他们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的生活。

这就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3、山顶洞人山顶洞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内,距今约三万年。

他们的模样基本与现代人相同。

他们用打制石器,并已掌握钻孔和磨光技术。

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

他们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同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

会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死后还要埋葬。

他们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一个氏族有几十个人,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

他们居住在一起,使用共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4、河姆渡(长江流域)距今约七千年,在浙江余姚市的河姆渡生活着一群原始居民。

他们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

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的生活。

他们挖掘水井、饲养家畜、会制陶器,还会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5、半坡原始居民(黄河流域)五六千年前的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生活着半坡原始居民。

他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他们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等开垦土地,用石刀收割庄稼。

主要的粮食作物是粟(我国最早种植粟、蔬菜),他们饲养猪狗,用骨制箭头、渔叉、渔钩打猎捕鱼。

主食有粟,副食有鱼、肉、蔬菜。

他们住在半地穴的房子里,有灶炕,供炊煮取暖。

能制造彩陶,上面有图案和一些刻画符号,有人认为这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他们会纺线,织布,制衣。

6、大汶口原始居民距今约四五千年的山东大汶口原始居民,农耕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原始手工业比以前有更大的进步,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了。

世界历史上第1课至12课重点知识

世界历史上第1课至12课重点知识

世界历史上第一课------第十二课重点知识第一单元人类的起源与上古文明一、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二、四大上古文明最早国家出现的时间、地理位置、所属的流域、文明的成就分别是什么?补充知识;1、古埃及文明: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木乃伊、象形文字、古埃及太阳历。

2、古印度文明;佛教、种姓制度、阿拉伯数字。

3、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

4、古代中国:西周宗法制、商朝甲骨文、商周青铜器、万里长城。

三、《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的相关知识。

课本P11页四、雅典民主政治的全盛时期、核心、内容、进步性、影响、局限性分别是什么?五、罗马的兴衰过程中的重大事件。

(要求写出时间及具体历史事件)另外,1、罗马帝国全盛时期的版图2、课本P19页中间一段第二单元中古亚欧文明一、大化改新的时间、领导者、内容或措施、性质、作用或影响、给我们的启示。

二、1、世界三大宗教的名称、产生时间、产生地点、创始人、主要教义、经典等知识。

2、归纳三大宗教的共同点。

3、穆罕默德的活动。

(时间及事件)三、1、采邑改革的时间、国家、领导者、内容、结果。

2、西欧封建等级制的特点、对特点的理解、影响以及课本P30页示意图。

四、(一)8世纪中期,通过“丕平献土”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

国王是最高的封建主,教皇和教会是最大的封建主和最大的封建土地所有者。

(二)天主教会(教廷)权势的表现。

五、P34页----35页“西欧城市的复兴的所有知识点。

六、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建立的时间,灭亡的原因、时间、标志、影响、启示。

七、课本p27---28页阿拉伯帝国建立的时间、繁荣时期、首都、作用、灭亡的时间及标志。

第三单元文明的冲撞与融合注意:导言部分反复读熟,重点背诵默写第五行-----第十行。

一、古代文明交往的两种方式1、战争与征服(暴力冲突)史实: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蒙古西征、怛逻斯之战。

(要求对这些史实加以说明,消极作用:给人类带来痛苦和灾难,积极意义:前三个积极意义见课本,后两个分别是:蒙古西征促进了火药的外传,怛逻斯之战促进了造纸术的外传。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江西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江西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江西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我国最早的人类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二、北京人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猿的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

第二课华夏之祖一、华夏之祖——黄帝和炎帝,人文初祖——黄帝二、尧舜禹的“禅让”1.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

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

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

第三课夏、商、西周的兴亡一、夏朝的兴衰1.禹死后,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使世袭制度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2.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

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

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德,又称辖京,历史上叫西周。

二、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为了巩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2.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第四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我国最早的人类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二、北京人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猿的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

第五课夏、商、西周的兴亡一、夏朝的兴衰1.禹死后,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使世袭制度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2.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

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

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德,又称辖京,历史上叫西周。

二、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为了巩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2.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七上历史书全册终极总结复习填空

七上历史书全册终极总结复习填空

七年级历史知识要点梳理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人:祖国境内最早的人类,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

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

会不会,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距今约70万——20万年。

使用打制石器和木棒,使用,过生活。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3、人:在北京人生活过的地区;距今约3万年,模样。

仍使用打制石器,但掌握技术,会,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死后埋葬,同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生活的集体是由结合起来的氏族。

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1、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距今约7千年,使用磨制石器,用耕地,种植。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国家。

住的房子,挖掘水井,饲养家畜,制造陶器、玉器、乐器,过定居生活。

2、居民:生活在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距今五六千年,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石刀收割庄稼,种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国家。

住房子,饲养猪狗等动物,用打猎捕鱼。

主食有粟,副食有鱼、肉、蔬菜等。

制造。

会纺线、织布、制衣。

第三课:华夏之祖1、炎帝和黄帝:生活在距今约四五千年的流域,联合在之战中大败。

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2、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

为后世的奠定了基础。

发明养蚕缫丝,发明文字,编出了乐谱。

后人尊黄帝为“”。

至今,海外华人常自豪的称自己为“”。

3、原始社会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通过禅让产生的部落联盟首领是。

4、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标志着我们原始社会结束,社会开始。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1、夏朝:禹死后,继承父位。

代替了,“公天下”变成了“”。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统治中心在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都城在。

最后一个国王把人当坐骑,暴政而亡。

2、商朝:下游的商国强大后,公元前1600年,灭夏,任用等大臣。

他要求臣下勤恳办事,“”。

因为水患和政治动乱,商朝多次迁都,后。

初一历史上 知识点

初一历史上 知识点

初一历史上知识点第一课(旧石器时代)一、元谋人——我国最早的人类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3、体貌特征:直立行走的猿人4、工具制造:打制石器(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5、生活本领:知道用火6、历史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二、北京人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2、生活年代:距今约70—20万年3、体貌特征:仍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嘴部前伸,没有明显的下颏,脑容量比现代人小)4、工具制造:打制石器5、生活本领:①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②采集;③狩猎。

6、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三、山顶洞人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2、生活年代:距今约3万年3、体貌特征:与现代人基本相同4、工具制造:①打制石器;②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骨针、装饰品说明山顶洞人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和懂得爱美)5、生活本领:①采集、狩猎、捕鱼、缝制衣服;②人工取火(使用火的意义P5)6、社会组织:氏族生活(氏族是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第二课(新石器时代)一、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原始农耕1、生活年代:距今约7000年2、生活地域:今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属长江流域:温暖潮湿、雨水充沛)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骨制耒耜4、主要农作物: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5、原始畜牧业:饲养家畜,猪、狗、水牛6、原始手工业:陶器、简单的玉器和乐器7、定居生活A、根本原因:原始农耕的产生B、标志:①水井(木结构)②房子:a、特点:干栏式房子;b、优点: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通风防潮。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1、生活年代:距今约6000年2、生活地域:今陕西西安半坡村(属黄河流域:寒冷干燥)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木制耒耜、骨制箭头、鱼钩、鱼叉4、主要农作物:粟(su)(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黍(shu)5、原始畜牧业:饲养猪狗等6、原始手工业:a、纺线、织布、制衣、弓箭;b、彩陶(彩陶上的刻画符号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7、A、根本原因:原始农耕的产生B、房屋:①特点:半地穴式房;②优点:冬暖夏凉※河姆渡人与半坡人的相同点:①使用磨制石器②定居生活③畜牧业④会建房启示:1、人类生产生活要顺应自然环境,因地制宜,科学合理;2、自己环境不同,生活方式不同。

七年级历史上册每课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上册每课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上册每课知识点七年级历史上册共分为七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数个课时。

以下是每个课时的知识点概述:单元一:文明的起源第一课:人类起源1. 人类的起源2. 人类的迁徙和扩散3.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第二课:旧石器时代1. 旧石器时代的概念2. 旧石器时代的文化特点3. 旧石器时代的生产和生活第三课:新石器时代1. 新石器时代的概念2. 新石器时代的社会和生产3.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特点单元二:古代文明第四课:古代文明概述1. 文明的概念及特征2. 尼罗河文明、黄河文明与印度河文明的基本特征第五课:尼罗河文明1. 尼罗河文明的地理环境2. 尼罗河文明的政治和社会制度3. 尼罗河文明的科技和文化第六课:黄河文明1. 黄河文明的地理环境2. 黄河文明的政治和社会制度3. 黄河文明的科技和文化单元三:古代中国第七课:夏、商、周三代1. 夏代、商代、西周、东周的历史时间2. 夏、商、周三代的社会政治制度第八课:春秋战国时期1.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时间2.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第九课:中国古代科技与艺术1. 中国古代造纸、火药、指南针的发明2. 中国古代文学、音乐、绘画等文化艺术单元四:古代亚欧大陆第十课:古印度和佛教1. 古印度的地理环境2. 佛教的起源和传播第十一课:古波斯和波斯帝国1. 古波斯的地理环境2. 波斯帝国的政治制度和宗教信仰单元五:欧洲中世纪第十二课:欧洲中世纪1. 中世纪的起点、结束时间及特征2. 封建制度、宗教统治和十字军东征第十三课:欧洲中世纪的文化1. 中世纪的艺术及建筑2. 文学和哲学单元六: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第十四课:秦汉的统一战争和外交1. 秦汉统一战争的背景与过程2. 秦汉朝代的外交政策及影响第十五课:唐代的治理和外交1. 唐太宗李世民的改革和统一2. 唐朝的外交政策及其影响单元七:世界之旅第十六课:远航与海上丝绸之路1. 发现航海、大航海时期的基本特点2.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发展和成果第十七课: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1.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2. 丝绸之路及其对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1. 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元谋人(距今约170 年)生活状况:能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2.北京人(周口店)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小。

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3.火的作用: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

火的意义:改善了生活条件,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

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1.半坡居民:黄河流域,吃粟,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原因:该地气候温暖,降雨量不大。

使用磨制石器。

2.河姆渡居民:长江流域,吃水稻,干栏式建筑,原因:该地气候潮湿,降雨量大。

使用磨制石器。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人工栽培稻的国家。

第三课:远古的传说1.“炎黄子孙”之称的由来:黄帝与炎帝在阪泉大战,炎帝战败,归顺黄帝,结成部落联盟。

随后黄帝联合炎帝与蚩尤在涿鹿展开大战,蚩尤战败。

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后逐渐形成华夏族,人们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2.炎帝(神农氏)的发明: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教民煮盐,教人民通商交换。

3.黄帝(轩辕氏)的发明: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弓箭和指南车。

4.黄帝妻子:嫘祖(会缫 sao 丝)5.尧舜禹:禅让制(即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第四课:早起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禹死后将王位传给儿子启,从此世1.家天下的产生: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王朝,袭制取代禅让制。

2.夏朝时期: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制定历法(夏历),发现青铜礼器。

3.夏:禹、启、桀(jie)都城:洛阳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商:汤都城:亳( bo)今:河南郑州盘庚都城:殷( yin)今:河南安阳西周:周武王都城:镐( hao)京今:陕西西安东周:周平王都城:洛邑( yi)今:河南洛阳武王伐纣(即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在牧野(今河南新乡)决战,武王获胜,建立周朝。

全国统一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全集

全国统一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全集

全国统一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全集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1、地球上出现人类大约在300万年以前,是生活在非洲的南方古猿。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距今70-20万年,能直立行走,已经会使用天然火。

在从猿到人的过程中,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3、考古学上把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叫做旧石器时代,大约距今200多万年至1万多年前。

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源地。

大约同时,原始农业兴起于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

P93、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第三课远古的传说1、炎帝即神农氏,姓姜,黄帝即轩辕氏,姓姬。

炎帝与黄帝——华夏的人文始祖2、涿鹿之战:交战双方为黄帝、炎帝部落同蚩尤部落。

结果:蚩尤被打败。

3、公共推举,首领让贤的方式称为禅让制:尧→舜→禹(治水有功)第四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禅让制”变为父子兄弟相承的“世袭制”。

2、商部落首领汤于公元前1600年灭夏的最后一个国王桀,建立商朝,定都于亳,史称汤商。

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到殷,故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

3、与商同时期的其他文明:湖南宁乡的考古发现(四羊方尊)4、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亲率大军讨伐商纣王,在牧野决战,大获全胜灭掉商朝,建立“西周”。

5、分封制的目的:为了巩固对辽阔疆土和殷商遗民的统治。

6、分封制的外在表征是礼乐制度,两者相辅相成,有利于西周巩固统治,稳定社会秩序,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典故源于周厉王,国人暴动驱逐了周厉王。

8、“烽火戏诸侯”的传说源于西周最后一个国王周幽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9、从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灭亡,从中得到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统治第五课青铜器与甲骨文1、殷墟出土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是迄今所知中国最古老的文字。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重点总结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重点总结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重点总结(一)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文化代表距今时间体质形态工具制造火的使用观念社会组织生产活动元谋人约170万年打制石器会使用火采集、狩猎北京人约70-20万年保留猿特征打制石器会使用火保存火原始群居采集、狩猎山顶洞人一万八千年和现代人基本一样打制石器磨光、钻孔人工取火审美氏族采集、狩猎、捕鱼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制造工具3、我国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170万年前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原始居民地域距今时间生产工具房子畜牧手工业河姆渡居民长江流域约七千年磨制石器耒耜干栏式家畜纺织陶器半坡居民黄河流域约五六千年磨制石器骨箭头半地穴式猪狗纺织彩陶1、我国较早种植粟的是半坡居民2、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是河姆渡居民3、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源于半坡彩陶4、河姆渡原始居民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用石刀收割庄稼,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第三课华夏之祖炎黄部落联盟—→华夏族—→汉族——→中华民族黄帝——→人文初祖1、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禹时期2、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3、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叫“禅让”制。

首先实施该制度的是尧推选舜为继承人,结束该制度的是禹。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

第五课夏、商、西周的兴亡夏的都城在阳城,统治中心地区,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

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朝代暴君亡国之君夏朝夏桀夏桀商朝纣纣西周周厉王周幽王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分封制的内容是什么?起了什么作用(见《课课练》126页 )商朝曾几次迁都,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统治才稳定下来。

后来又称商朝为殷朝。

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

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

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重点总结(二)第六课灿烂的青铜文明1、夏、商、西周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

那时候,农业上以知道选种、施肥和治虫害。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重要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重要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重要知识点总结★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第三课华夏之祖 (1)★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1)★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2)★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 (2)★第八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3)★第九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3)★第十课“秦王扫六合” (4)★第十五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5)★第十六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6)★第十七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6)★第十八课三国鼎立 (6)★第十九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7)★第二十课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8)★第二十一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8)★第二十二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9)★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我国最早的人类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二、北京人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猿的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

★第三课华夏之祖一、华夏之祖——黄帝和炎帝,人文初祖——黄帝二、尧舜禹的“禅让”1.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

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

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一、夏朝的兴衰1.禹死后,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使世袭制度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2.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

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

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二、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2.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

七年级历史前12课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前12课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前12课知识点历史作为社会科学的一门学科,旨在通过对过去社会、政治和文化的研究,来揭示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从而为人类共同的未来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而在初中历史学习中,七年级的前12课,就是学生们接触历史学科的最初阶段。

在这12课中,涉及到了我国古代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以及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等多个历史时期,是初步认识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一步。

本文就来梳理下七年级历史前12课的知识点。

一、第一课点燃记忆的火焰——记忆缘起1. 定义记忆,记忆的作用和类型2. 记忆的过程,包括感知、编码、存储和检索3. 记忆的强化方法——记忆技巧,如提取、再认、记忆宫殿等方法4. 历史人物的记忆,如刘备、关羽、张飞等二、第二课一部《伊索寓言》读懂文明——记事人书写的历史1. 《伊索寓言》的作者、内容和作用2. 文字的起源、发展和意义3. 印刷术的发明和影响4. 历史上的著名书法家,如王羲之、颜真卿等三、第三课农业文明的兴起——种米为生1. 农业文明的定义、特征和作用2. 十大农业发明,如犁、耕牛、稻作等3. 中国古代的农业技术和农民生活4. 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如大运河、秦岭隧道等四、第四课松绑——奴隶制与义务劳动1. 奴隶制的概念、起源、发展和消亡2. 奴隶制度的特点和矛盾,如奴隶的安置和教育问题等3. 义务劳动的概念和作用,如古代的官役、民间的劳役等4. 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历史上多次爆发过奴隶起义和斗争五、第五课困境——农奴制的世界1. 农奴制的定义、起源、特征和效果2. 农奴的地位和权利问题3. 农奴制下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如农民起义、文字狱等4. 《红楼梦》中所描述的贾府历史背景,以及贾府从封建制度向帝国主义侵略对抗的演变六、第六课叢林原始社會——生命始零1. 采集文明和狩猎文明的定义、特征和作用2. 上古时期的部落社会和原始宗教,如蛮夷、古夏、商等3. 古代中国的神话传说,如伏羲、女娲、黄帝等4. 古代中国的宗族和家族组织,以及它们在社会、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影响。

七年级历史每一课的详细总结

七年级历史每一课的详细总结

七年级历史每一课的详细总结第一课:《人类社会的起源》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人类社会的起源。

从人类的进化和原始社会的形成开始,讲解了人类是如何从猿猴进化而来的,进而从游牧社会逐渐过渡到定居社会。

同时,还介绍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如劳动、语言、工具等。

第二课:《古代文明的形成》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古代文明的形成。

通过讲解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等不同历史时期的文明特点,了解了人类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发展。

同时,还介绍了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和著名的古代文明,如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等。

第三课:《中国古代文明》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文明。

从黄河流域的文明起源开始,讲解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同时,还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农业生产、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的发展,以及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和文化传统。

第四课:《古代希腊罗马文明》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古代希腊罗马文明。

通过讲解希腊城邦制度、奥运会、古希腊的哲学和艺术等方面的内容,了解了古希腊的文明特点。

同时,还介绍了罗马帝国的建立和扩张,以及罗马的法律制度和建筑艺术。

第五课:《印度古代文明》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印度古代文明。

通过讲解印度教和佛教的起源和传播,了解了印度古代的宗教信仰和文化特点。

同时,还介绍了印度古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以及印度的科学、数学和医学等方面的发展。

第六课:《伊斯兰文明》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伊斯兰文明。

通过讲解伊斯兰教的起源和发展,了解了伊斯兰文明的宗教信仰和文化特点。

同时,还介绍了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和扩张,以及伊斯兰科学和艺术的繁荣。

第七课:《欧洲中世纪》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欧洲中世纪。

从罗马帝国的衰落开始,讲解了欧洲中世纪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同时,还介绍了欧洲中世纪的宗教改革和十字军东征,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第八课:《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

通过讲解中国古代的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等发明,了解了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成就。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我国最早的人类1.中国已知最早的人类是元谋,距今约170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会不会制造工具。

二、北京人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猿的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

★第三课华夏之祖一、华夏之祖——黄帝和炎帝,人文初祖——黄帝二、尧舜禹的“禅让”1.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

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

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一、夏朝的兴衰1.禹死后,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使世袭制度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2.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

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

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二、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2.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作用:开发边远地区,加强统治,使西周成为强国。

★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造型雄伟)和四羊方尊(造型精美)。

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

那里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的瞩目。

★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一、春秋争霸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令,逐步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3.公元前7世纪后期,在楚谨和中国的成蒲战争之后,晋文公成为了中原的霸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至第十二课》知识点总结元谋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发现于云南元谋县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生产生活情况是他们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会不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发现意义: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北京人:距今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发现的,北京人体形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能够直立行走(直立行走迈出了从猿到人最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他们不仅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过群居生活,还会打制粗糙的器和木棒作为工具石。

山顶洞人:距今约三万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生活着山顶洞人,他们的体形特征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生产生活情况1、使用打制石器,掌握磨光钻孔技术;已会人工取火。

2、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

用骨针缝制衣服,相互交换生活用品3、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半坡人河姆渡人发现地点黄河流域(陕西西安半坡村)长江流域(浙江余姚河姆渡)距今时间约五六千年约七千年生产工具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耕地,用石刀收割庄稼。

磨制石器和木器(耒耜、石镰)生产情况原始农耕种植粟(小米),饲养猪、狗,主食有栗,副食有鱼、肉、蔬菜等。

出现了原始农耕景象,种植水稻生活情况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屋里有灶炕居住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挖掘水井,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文化会制造彩陶,已会纺线、织布、制衣还制造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世界之最他们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居民他们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居民第三课、华夏之祖涿鹿之战:时间:距今约四五千年双方: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炎帝和黄帝联合与蚩尤大战地点:涿鹿结果:蚩尤战败影响: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汉族)黄帝————人文初祖: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衣食住行奠定基础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仓颉:发明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后世称黄帝为人文初祖,海外华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尧舜禹的禅让: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治理洪水,同甘共苦禅让:这种推举部落首领的办法,叫做禅让制原始社会的终结:原因:社会生产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私有财产更多了夏朝的建立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人物:禹(从部落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地位: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影响: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国家产生,奴隶社会开始了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夏:标志: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建立者:禹都城:阳城时间:公元前2070年性质:奴隶主统治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统治中心:河南西部、山西南部政策: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灭亡:暴君桀的暴政商:时间:公元前1600年地点:黄河下游建立者:汤措施:1、任用有才干的伊尹等人做大臣2、要求臣下勤恳办事,有功于民3、关心百姓迁都:盘庚把都城殷(原因:水患和政治动乱)灭亡:暴君纣的暴政(炮烙)西周: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

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性质:是统治阶级内部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斗争分封制:1、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2、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缴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代并随天子作战。

目的:为巩固周朝的统治影响: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暴君:周历王(国人暴动)亡国之君:周幽王灭亡时间:公元前771年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青铜器: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出现青铜器,2、到了夏朝,青铜器的种类逐渐增多3、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有最大的司母戊鼎(最大的)和四羊方尊(最精美的)。

4、西周青铜器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祭祀5、成都平原的三星堆文化有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陶瓷:商朝就有青瓷的瓷窑我国的玉器制造业已达到很高水平(兴盛)雕刻水平很高世界之最: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农业:1、夏、商、西周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2、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商朝时已经齐备3、农业上已经知道选种、施肥、治虫害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东周建立:时间:公元前770年——前476年(春秋时期)前475年——前221年(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争霸:背景:春秋时期,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它的首领地位。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1、周天子失去往日权势;2、诸侯为了获得原来周天子享有的政治经济特权,而凭借实力进行战争以达到目的(实质)】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齐桓公称霸:条件:1、齐国经济富庶,盛产鱼盐;2、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根本原因);3、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

标志:召集诸侯会盟后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周天子派代表参加)晋文公称霸:改革内容:任用贤能、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城濮之战: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退避三舍),晋军大败楚军,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楚庄王称霸:后来,楚庄王打败晋军,做了中原霸主(问鼎中原)春秋争霸的影响:1、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同时也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2、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疆域较大、人口众多的国家,为统一全国打下基础。

3、加速了新旧制度的代替。

战国七雄:战国七雄地理位置: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诸侯之间较大的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增兵减灶)、长平之战长平之战(纸上谈兵)时间:公元前260年地点:长平双方:秦、赵结果:赵国大败,四十多万人被俘坑杀。

影响: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进攻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铁农具和牛耕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春秋末年,我国已使用牛耕,战国时进一步推广。

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革命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在泯江中游修筑都江堰,是世界闻名的防洪工程作用: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是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商鞅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年背景:1、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土地变成私产并出租,它们转化为封建地主。

租种土地的人,变成农民。

(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2、到了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

支持者:秦孝公目的: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使国家变得富强内容: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2、奖励耕战3、建立县制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打下坚实基础商鞅变法成功原因:1、顺应历史发展潮流;2、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新兴的广大地主阶级支持变法;3、变法措施得当,内容恰当,进行比较彻底;4、得到秦国君的支持。

5、符合百姓心愿,得到人民支持6、商鞅的决心和才能各国变法的影响: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主阶级的矛盾和农民的矛盾成为这会的主要矛盾,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商鞅变法的启示: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只有改革,国家才能富强;我们要像商鞅那样,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改革,勇于创新。

第八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文字的演变:甲骨文(商朝)→金文(商周时期)→大篆(西周晚期)→小篆(秦朝)→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王羲之)。

甲骨文:含义: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出土地点:商的殷墟概况: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意义:是的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金文(铭文):含义:商朝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概况:金文比甲骨文规范大篆: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这种字体称为“大篆”战国时期,人们用毛笔蘸墨,在竹简或丝帛上书写,出现了竹书和帛书秦统一后,全国通用小篆,后又流行书写方便的隶书第九课、中华民族的勃兴(二)孔子:地位: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政治: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教育:1、创办私学,广收门徒2、因材施教3、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4、温故而知新文化:其言行被弟子编成《论语》。

地位:孔子的学说在西汉时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老子:地位:春秋晚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代表作:《道德经》,又名《老子》哲学:1、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2、老子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百家争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阶级关系发生巨大变化,新旧势力斗争十分激烈,政治经济领域的变革和斗争在思想上反映出来,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对当时的变革提出了自己的主张,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相互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主要学派:墨家创始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反对一切战争,要求“仁政”治国,轻徭薄赋,保护环境,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道德上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屈的道德观念,著有《孟子》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主张;政治上主张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法家学派创始人韩非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主张实行改革,反对空谈,提倡法治,著有《韩非子》孙武是兵家学派鼻祖,著有:《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第十课、秦王扫六合秦统一六国:背景:自长平之战以后,东方各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强大进攻。

时间: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灭六国人物:秦王赢政定都:咸阳地位:1、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割据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2、秦是我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

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创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措施:政治——中央集权制(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形成)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一切大权2、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

3、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分天下36郡,郡下设县经济文化统一货币: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统一度量衡:对尺寸、升斗、斤两,做出整齐划一的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