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课 古文翻译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 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而 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 亵(xiè)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 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xiǎn)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文章开头以山水起兴,顺势引出“陋室”,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那么房子呢?自然不在于宽敞华丽,只要有一位品 格高尚的人居住就会受到人们仰慕。本文就是用这种方法,从“山”“水” 引出“陋室”的。
自主探究 1.作者是怎样引出陋室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作者的目的是写陋室,却用山水作比喻,这种方法叫比兴。 “比”就是比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 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 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比”与“兴”常常连用。 这种比兴的修辞,不仅构思新颖,文意通达,而且句句相连, 使文意波澜起伏耐人寻味。
整体感知
今四川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扬雄,西汉哲学家、文学家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孔扬子云在西蜀的屋社。孔子 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疏通文意
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出名了。水不一定要深, 有了龙就成为灵验的(水)了。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 (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长到阶上, 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说说笑 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可以弹奏素朴的古 琴,阅览(珍贵的)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 官府公文劳神伤身。(它好比)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 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教学目标
1.读懂《江南春》和《书湖阴先生壁》,体会诗人感情,感受古诗意境。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刘禹锡的《浪淘沙》。
2.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刘禹锡的《浪淘沙》,领略了黄河宏大的气势,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江南的景色和乡村风光。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让学生近距离触摸古诗所描写的景物,感悟景物之美,体会诗人内心的感受,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古诗。
四、作业:背诵默写这两首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前两首诗词:
背诵、默写、说体会。为学习下文作铺垫。
二、学习《书湖阴先生壁》
课件出示《书湖阴先生壁》。
5.课文配套图片借用图片理解。
四、质疑探究
1.【出示课件6】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2.品读,深化理解。
牵牛织女:指牛郎星和织女星。神话传说中把它们说成牛郎和织女两个人。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在鹊桥上相会一次。
杜牧这年来到江南(江苏江阴),不禁想起当年南朝、尤其是梁朝事佛的虔诚,到头来是一场空,不仅没有求得长生,反而误国害民。既是咏史怀古,也是
对唐王朝统治者委婉的劝诫。后来武宗发动会昌灭佛,从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矛盾。
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
注释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
翻译全文2: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上:长到,蔓到。
• 译文:苔痕长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 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鸿儒:博学的人。鸿:通“洪”,大。 白丁:
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 译文: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学识渊博的人, 和我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翻译全文3:
•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调:调弄。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金经:
佛经。
• 译文: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读读佛经。 •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案牍:官府的
文书。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不译。 劳:使……劳累。 形:形体、 躯 体。
• 译文: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出来的。当时 他热心帮助一个叫王叔文的人改革,反对 宦官势力。失败后,他被贬到安徽和州县 做了一名小官。按规定,他应得到三间三 厢的房子。 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故 意刁难。于是把他安排在面对大江居的三 间茅屋。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非常 快乐,于是就写下了《陋室铭》表达自己 的理想和人生的抱负。
以人的灵性,“苔藓”也想从台阶爬到陋室, 听听主人在说些什么;“草”也想从窗户窥视 主人在干些什么。这样把苔藓和青草写活了。 这样,我们就不觉陋室的环境凄凉、荒芜,而 感觉一种生机盎然、春意正浓的幽雅的环境, 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3)而陋室主人都和些什么人交往呢?
•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在这个陋室里, 常与学识渊博、才华出众,高谈阔论的人交 往。
•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说的是主人的生活情趣。 在陋室里,可以弹弹古琴,看看佛经,没 有不健康的音乐扰乱,也没有繁冗的公文 劳累身心。
第17课《游褒禅山记》翻译
褒禅山也叫华山。
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埋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就将这座山命名为褒禅山。
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
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它。
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碑文已经模糊不清了,只是从碑文残留的字迹中还可辨认出“花山”二字。
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
顺着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山洞深渊幽暗的样子,走进洞中十分寒冷,打听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
我跟同游的四个人举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我们所见到的景象也就越奇妙。
有个懒惰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烧完了。
”于是,跟他们一起退出洞来。
大概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人来,大概还不到他们的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到这里题字记游的人已经很少了。
大概山洞越深,到达那里的游人就越少了。
正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继续前进,火把也还足够继续照明。
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责怪那个主张退出的人,而我也后悔跟他们退出来,因而没能够尽情享受游洞的乐趣。
对于这种情况,我很有感慨。
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心得,是因为古人探究、思考得非常深刻、周密的缘故。
地方平坦而且路程近,那么游览的人便多;地方险峻而且路程远,那么游览的人便少。
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而且人迹罕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虽然)有了意志,不盲从别人而停止前进,然而能力不足的,也是不能到达的。
有了意志又有能力,而且又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外物来辅助他,也是不能到达的。
小学国学经典《弟子规》第17课-事勿忙,忙多错(PPT课件)
wù wèi nán
勿畏难
wù qīng lüè
勿轻略
忙:匆忙,忙乱。
~~~~~~~~~~~~~~~~~~~~
畏:害怕,畏惧。
~~~~~~~~~~~~~~~~~~~~
轻略: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草率。
~~~~~~~~~~~~~~~~~~~~~~
译文:做事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因为忙 中容易出错,不要畏苦怕难而犹豫退缩,也不可 以草率、随便地应付了事。
经典原文
shì wù máng
事勿忙
máng duō cuò
忙多错
wù wèi nán
勿畏难
wù qīng lüè
勿轻略
dòu nào chǎng jué wù jìn
斗闹场 绝勿近
xié pì shì
邪僻事
jué wù wèn
绝勿问
全面解读
shì wù máng
事勿忙
máng duō cuò
忙多错
绝:绝对,一定。
~~~~~~~~~~~~~~~~~~~~
邪僻:不正当的或偏邪的。
~~~~~~~~~~~~~~~~~~~~~~~~~~~~~~~
译文:容易发生打斗的场所,我们不要靠近逗留;对
于邪恶怪僻的事情,不必好奇的去追问。
亲爱的同学们,看看下面这幅漫画,你想到什么了?
精彩小故事
欲速不达
从前,有个人挑着一担子橘子进城。天快黑了,他怕在关闭城 门之前赶不到城里,心里十分着急。恰巧迎面走来一个行人,他便 问那人能不能赶进城。那人瞧他慌张的样子,就告诉他,如果慢慢 走还可能赶得上。挑橘子的听了很生气,以为那人在拿他开玩笑。 他想难道慢走可以进城,快走反倒进不了城吗?于是他加快脚步, 不料,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橘子撒了一地。他急忙一个一个地往担 子里装橘子,好大一会儿才收拾完。这时,天已经黑了,这个人果 真没能及时赶进城里。
十七课短文两篇翻译
十七课短文两篇翻译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原文: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注释:上:动词,长到。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调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形:形体、身体。
原文: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译文:水上、陆地上草本的、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有很多。
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从唐朝以来,天下的人们大多喜爱牡丹。
原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中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香,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它,但不可以贴近玩弄。
原文: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应该有很多人了。
五年级下册传统文化第17课
五年级下册传统文化第17课
同甘苦共患难
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
译文:谁说我们没有衣裳?与你同穿那战袍,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革与矛,杀敌与你同目标。
谁说我们没有衣裳?与你同穿那汗衣。
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矛与载,出发与你在一起。
谁说我们没有衣裳?与你同穿那衣裳。
君王发兵去交战。
修整我甲与刀兵。
杀敌与你共前进。
战士们从穿衣到作战始终患难与共的关键。
正如国语所说,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
这种携手并肩同舟共济的协作精神是成就自身取得成功。
表现了当时秦国军民们团结一心,一致对外,共抗外辱的豪迈气概。
吟诵这首诗,眼前仿佛浮现出在几千年前,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一声令下,军民同心,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一呼百应,全国上下一致对外,意气风发,铿锵有力的呼号,震耳欲聋的鼓声,奔腾呼啸的铁骑,一往无前,无所畏惧的气概展现的淋漓尽致。
那种出征之前的仪式感,秦人尚武之风气,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无畏无惧,展露无遗。
第17课《短文两篇》考点详解(原文 译文 考点)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考点详解一、爱莲说【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译文】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考点】〔之〕结构助词,译为“的”。
〔可〕动词,译为“值得”。
下文的“可远观”的“可”也是动词,意思是“可以,能够”。
〔者〕代词,指代前面说的“草木”,可以译为“的草木”,也可以采用的字结构,把“可爱者”译为“值得喜爱的”。
〔甚〕表示程度的副词,叫做程度副词,意思是“很,非常”。
〔蕃〕读作fán,意思是“多”,与“繁”是同义词,可以组词“繁多”。
有人把“蕃”理解为“同‘繁’”,这是把“蕃”看作是通假字了。
笔者认为:“蕃”与“繁”读音相同,都可解作“多”,还是应该看作同义词。
【原文】晋陶渊明独爱菊。
【译文】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考点】〔陶渊明〕字元亮,后改名潜,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东晋大诗人。
陶渊明喜爱菊花,在宅边种植菊花,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表达了与世无争、悠然自得心志。
后来,菊花就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的象征。
唐代诗人元稹的《菊花》诗写道:“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诗中“陶家”的“陶”就是指陶渊明。
〔独〕副词,意思是“唯独,只”。
【原文】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译文】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
【考点】〔自〕介词,意思是“从,自从”。
〔李唐〕指唐朝。
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来〕动词,表示趋向,即从过去到现在的一段时间,可以译为:……(以)来,到现在。
这里译为“以来”。
【原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污泥中长出来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也不旁生枝茎。
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
第十七课 孔子拜师
第十七課孔子拜師孔子年輕的時候,就已經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
他總覺得自己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後,終於走到了洛陽。
在洛陽城外,孔子看見一駕馬車,車旁站著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穿著長袍,頭髮鬍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學問。
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於是上前行禮,問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見這位風塵僕僕的年輕人一眼就認出了自己,有些納悶。
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
”老子說:“你就是仲尼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
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麼要拜我為師呢?”孔子聽了再次行禮,說:“多謝老師等候,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有長進的。
”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
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
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尊重他們的品行。
組詞聞()()()等()()()迎()()()小書法家先說說寫時的注意事項,然後再寫一寫。
納悶等候品行風塵僕僕找朋友看看哪些詞與下面的詞語意思相近。
佩服--()納悶--()拜見--()學問--()連忙--()敬重--()查查填填等候迎候“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
”“太客氣了,多謝你()。
有名聞名孔子是()世界的大教育家。
有很小的時候就非常()。
想想說說孔子和老子都是非常有名的大學者,人們非常敬重他們,對照課文想一想?和同學討論一下以下的問題吧!人們為什麼佩服他們的學問?人們為什麼敬重他們的品行?你對哪個話題感興趣,根據搜集的資料和文中的內容,想一想,看看你是怎樣理解的,再和小夥伴們一起交流。
開始吧!積累窗溫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你還知道孔子的名言嗎?想辦法查找一下,然後抄寫在下面的橫線上。
---------------------------------------------------------------------------- ---------------------------------------------------------------------------- ---------------------------------------------------------------------------- 聰明屋下面的這些名言,究竟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開動腦筋,連一連吧!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第17课《短文两篇》知识梳理-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陋室铭》重点内容一、重点注释及课文翻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
无/丝竹之乱...,阅/金经..耳,..,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二、文学常识。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
文辞精炼、有韵,读起来铿锵有力,体制短小,与格言相似。
三、重点问题。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句话有什么作用?《爱莲说》重点内容主备:杨淑哲同备:25届语文组审核:张东华一、重点注释及课文翻译。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而不妖.,中通../.外直../而.不染.,濯清涟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何人二、文学常识。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
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讲究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三、重点问题。
1. 文章从哪些方面写莲,分别象征了君子的哪些品质?文章着重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三方面描绘莲的形象。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象征君子的内心豁达大度、通达正直不趋炎附势;美名远扬、清高庄重;“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象征君子志洁行廉,体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2.在文章提到菊和牡丹的写法、用意作者用菊花的傲然凌霜正面衬托莲的洁身自好,用牡丹的绚丽浓艳从反面来衬托莲的质朴、自然。
第十七课-古文翻译
第十七课《鸿门宴》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復见将军于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亚父者,范增也。
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庄则入为寿。
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王曰:“诺。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项王曰:“赐之彘肩。
”则与一生彘肩。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项王曰:“壮士!能復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樊哙从良坐。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
17课古诗三首诗意
17课古诗三首诗意
第十七课通常指的是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七课,第十七课古诗三首分别为《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塞下曲》、《墨梅》,以下是这三首诗的诗意:
1.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作者王昌龄,作于作者被贬为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时。
第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作者在江边送别辛渐的情景;第二首写的是第一天晚上作者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的情景。
这两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辛渐的深情厚谊以及自己冰清玉洁的高尚情操。
2. 《塞下曲》:作者卢纶,描写了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诗句虽然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营造了诗歌意蕴悠长的氛围。
3. 《墨梅》:作者王冕,这是一首题画诗,借梅自喻,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以上是第十七课古诗三首的诗意,由于不同版本的教
材内容可能有所差异,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告诉我具体的课程信息,我将尽力为你提供帮助。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中国石拱桥》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13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中国石拱桥》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13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中国石拱桥》课文原文及篇1 课文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
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出现得比较早。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其中最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
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
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人教版语文九下第17课公输
《公输》原文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愿藉子杀之。
”公输盘不悦。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穅糟,而欲窃之。
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狐狸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枬、豫章,宋元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围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公输》译文公输盘给楚国制造云梯这种器械,制成后,将要用它去攻打宋国。
老师墨子听到这个消息,从鲁国出发,走了十天十夜,到达郢都,去见公输盘。
公输盘说:“先生有什么教导吗?”墨子说:“北方有欺侮我的人,希望请您杀掉他。
民国老课本小古文第17课杨柳知识点注音版拼音版原文+重点词语注释+现代文翻译+检测练习题+参考答案
小古文杨柳拼音版原文+注释+翻译+练习题+答案一、拼音版原文《杨y án ɡ 柳li ǔ》杨y án ɡ 柳li ǔ,随su í 处ch ù 可k ě 种zh ǒn ɡ,临l ín 水shu ǐ 尤y óu 宜y í。
春ch ūn 初ch ū 发f ā 叶y è,旋xu án 开k āi 黄hu án ɡ 花hu ā。
及j í 春ch ūn 末m ò,叶y è 渐ji àn 多du ō。
花hu ā 中zh ōn ɡ 结ji ē 实sh í,细x ì 而ér 黑h ēi 。
蕊ru ǐ 落lu ò,有y ǒu 絮x ù 绽zh àn 出ch ū,质zh ì 轻q īn ɡ 如r ú 棉mi án ,色s è 白b ái如r ú 雪xu ě,随su í 风f ēn ɡ 飞f ēi 舞w ǔ,散s àn 于y ú 各ɡè 处ch ù。
二、注释临:靠近。
尤:更加,适合。
宜:适宜,适合。
旋:不久。
尤:更加,尤其。
发:长出。
结:结出。
及:等到。
渐:逐渐,慢慢地。
绽:开放。
质:质地。
如:好像。
而: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和”、“与”。
三、翻译杨柳,到处都可以种植,靠近水的地方更适合。
初春时,长出细细的柳叶,开出极小的黄花。
到了春末,叶子慢慢地变多。
小黄花中结出又细又黑的果实。
等到花蕊落了,柳絮绽开,像棉花一样轻盈,颜色白的像雪花一样,随着风来回飞舞,散落在每一个角落。
四、全文停顿。
杨柳,随处/可种,临水/尤宜。
春初/发叶,旋/开黄花。
及/春末,叶渐多。
花中/结实,细/而黑。
蕊落,有絮/绽出,质/轻如棉,色/白如雪,随风/飞舞,散于/各处。
九年级下册17公输翻译
九年级下册17公输翻译17公输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公输盘替楚国造云梯这种器械,造成后,将会用来攻打宋国。
子墨子闻之,始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yǐng),见到公输盘。
墨子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后,从鲁国出发,行走了十天十夜,才赶到郢都,见到了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公输盘说道:“先生存有什么见教呢?”子墨子曰:“北方存有侮臣者,愿意借子杀死之。
”墨子先生说道:“北地存有一个欺负我的人,期望利用您的力量回去杀死了他。
”公输盘不说道。
公输盘很不高兴。
子墨子曰:“恳请献上十金。
”墨子先生说:“请允许我奉送(给您)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公输盘说道:“我固守道义,本来就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墨子先生转头,两次行叩,说道:“恳请容许我向你解说员这件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我在北方听闻你在生产云梯,将要用以攻取宋国。
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呢?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楚国在土地方面存有紧缺却在人口方面比较。
损失严重不足的(人民)却回去争夺战多余的(土地),无法叫作精明。
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宋国没罪却攻取它,无法叫作仁义。
言而不争,不堪称忠。
明白道理却不向楚王诤谏,不能叫做忠诚。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诤谏却没达至目的,无法叫作勇敢。
义不杀少而杀死众,不堪称知类。
”你坚守仁义不愿意帮我杀死一个人却愿意帮楚国攻打宋国杀死很多人,不能叫做明白事理。
”公输盘服。
公输盘被说服了。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墨子先生说:“但是为什么不停下来呢?”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公输盘说:“不行,我已经向楚王说了这件事了。
”子墨子曰:“胡不见踪影(xiàn)我于王?”墨子先生说道:“为什么不向楚王保举我呢?”公输盘曰:“诺。
”公输盘说:“好吧。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bìyú而欲窃之;墨子先生谒见了楚王,说道:“现在这里存有一个人,抛弃他自己装饰华美的车,邻居们存有好家伙,却想回去偷走;舍其锦绣,邻有短褐(duǎnha)而欲窃之;舍弃自己华美的衣服,邻居有件粗布的短衣,却想要去偷;比涅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抛弃自己的不好饭不好菜,邻居们只有低劣饭食,却想回去偷走。
部编版小学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翻译
望天门山
浩荡的长江把天门山从中劈开,一分为二,
东流而去的长江水经过天门山时形成回旋的水流。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
一叶孤舟从日边而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晴天时,西湖碧波荡漾,波光闪动,
雨天时,西湖云雾迷蒙,迷茫缥缈。
如果把西湖比作西施,
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都神韵独特。
望洞庭
秋月映照下的洞庭湖非常和谐,
湖面风平浪静,犹如一面尚未打磨的镜子。
远远望去,洞庭湖如同白银盘,
盛放着像青螺一样的君山。
望天门山
浩荡的长江把天门山从中劈开,一分为二,
东流而去的长江水经过天门山时形成回旋的水流。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
一叶孤舟从日边而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晴天时,西湖碧波荡漾,波光闪动,
雨天时,西湖云雾迷蒙,迷茫缥缈。
如果把西湖比作西施,
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都神韵独特。
望洞庭
秋月映照下的洞庭湖非常和谐,
湖面风平浪静,犹如一面尚未打磨的镜子。
远远望去,洞庭湖如同白银盘,
盛放着像青螺一样的君山。
七年级下册语文书17课孟世民这篇课文的意思
七年级下册语文书17课孟世民这篇课文的意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来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
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山可以不用高,水可以不在深,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那么居所虽然简陋,但却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说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出名,声名远播,刻金石以记之。
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那么陋室当然也可借道德品质高尚之士播洒芬芳。
此种借力打力的技巧,实为绝妙,也可谓作者匠心独具。
特别是以仙龙点睛山水,构思奇妙。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由山水仙龙入题,作者笔锋一转,直接切入了主题,看引论铺下了基础。
也点出了陋室不陋的原因,其原因是德馨二字。
在此点看出,作者写此随笔是经过反复思考的,绝对不是一时的灵感冲动。
绝句可以是灵光乍现,而连接无暇却是平时的功底积累和反复推敲了。
四到七句刁难下祭出此文,并将其刻于石上,具有很强烈的针锋相对的性质。
从全文的写作手法来看,通篇以“比”的手法一气呵成,而不是烘托。
那么“苔痕”和“谈笑”二句究竟在说什么呢?青苔在石阶上(照样)绿意盎然,野草在荒地里(依然)郁郁青青。
言下之意是什么呢?我刘禹锡在哪里都不改本色,我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没有(你们这些)无学之辈。
作者以青苔和野草来比喻自己独立的人格,这是气节的写照,是不屈的宣言。
如果说本文的一到三句是一种铺垫,那么四到七句则进入了真正的对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即墨之战
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身操版插,与士卒分功,妻妾编于行伍之间,尽散饮食飨士。
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
田单又收民金,得千溢,令即墨富豪遗燕将,曰:“即墨即降,愿无虏掠吾族家妻妾,令安堵。
”燕将大喜,许之。
燕军由此益懈。
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
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
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
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
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
燕军大骇,败走。
齐人遂夷杀其将骑劫。
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田单,兵日益多,乘胜,燕日败亡,卒至河上,而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
乃迎襄王于莒,入临淄而听政。
襄王封田单,号曰安平君。
田单知道士兵激起了斗志,可以用于作战了,就亲身拿著筑板和铁锹参加修建防御工事,和士兵分担辛劳。
把妻妾编在军队里服役,要他们把饮食全都拿来犒劳将士。
令披甲的士兵埋伏,使老弱妇幼登城,派遣使者向燕约定投降,燕军都高呼万岁。
田单又收集百姓的黄金得到千镒,命令即墨的富豪赠给骑劫,说:“即墨立刻投降,希望不要掳掠我同族的妻妾,令他们安居。
”骑劫非常高兴,答应他。
燕军由此而更加松懈。
田单于是在城内收集到一千多头牛,叫人做了深红色绸衣给牛穿上,上面画著五颜六色的龙形花纹,把锋利的尖刀绑在牛角上,把淋了油脂的芦苇扎在牛尾上,再给芦苇梢点火燃烧。
在城墙上挖数十个洞,夜晚放开牛,壮士五千人跟随在牛的后面。
牛尾灼热,愤怒地冲向燕军。
牛尾上有火把,明亮耀眼,燕军看见狂奔的火牛全身都是龙纹,被它冲撞的不是死就是伤。
五千人因含著枚攻击燕军,而城中擂鼓呐喊追击燕军,老弱都击打家中各种铜制器具制造声响,声音震天动地。
燕军非常惊惧,失败逃走。
齐人接著诛杀对方的将领骑劫。
燕军混乱奔走,齐人追杀逃跑败北的人,都脱离燕国的镇压,复归齐国。
田单的兵力一天比一天更加多了,乘著胜利的威势,燕军天天败逃,终于退到了黄河北岸燕国的境内(河上:指齐国的西北界),而齐国的七十多座城邑又成为齐国领土。
于是迎接襄王(闵王子,名法章)到莒城,进入临淄处理政事。
襄王封赏田单,号称安平君。
2、管鲍之交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又名夷吾,颍上人。
青年时经常与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他有贤才。
管仲家境贫困,常常占用鲍叔的一部分财产,鲍叔却一直待他很好,不因这而生怨言。
后来鲍叔服侍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服侍公子纠。
到了小白立为桓公的时候,公子纠被杀死,管仲也被囚禁。
鲍叔就向桓公保荐管仲。
管仲被录用以后,在齐国掌理政事,齐桓公因此而称霸,多次召集诸侯会盟,匡救天下,都是管仲的谋略。
管仲说:“当初我贫困的时候,曾经同鲍叔一道做买卖,分财利往往自己多得,而鲍叔不将我看成贪心汉,他知道我贫穷。
我曾经替鲍叔出谋办事,结果事情给弄得更加困窘和无法收拾,而鲍叔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时机有利和不利。
我曾经多次做官又多次被国君斥退,鲍叔不拿我当无能之人看待,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运。
我曾经多次打仗多次退却,鲍叔不认为我是胆小鬼,他知道我家中还有老母。
公子纠争王位失败之后,我的同事召忽为此自杀,而我被关在深牢中忍辱苟活,鲍叔不认为我无耻,他知道我不会为失小节而羞,却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耻。
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鲍叔荐举了管仲之后,甘心位居管仲之下。
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有俸禄,得到封地的有十几代,多数是著名的大夫。
因此,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才干,反而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3、乐羊为魏将以攻中山。
其子在中山,中山悬其子示乐羊,乐羊不为衰志,攻之愈急。
中
山因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食之尽一杯。
中山见其诚也,不忍与其战,果下之。
遂为文侯开地。
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
孟孙猎得谟。
使秦西巴持归,其母随而鸣,秦西巴不忍,纵而与之。
孟孙怒而逐秦西巴。
居一年,召以为太子傅。
左右曰:“夫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太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以一麑而不忍,又将能忍吾子乎?”
故曰:巧诈不如拙诚。
乐羊以有功而见疑,秦西巴以有罪而益信由仁与不仁也。
乐羊是魏国大将攻打中山国。
乐羊的儿子在中山国,中山国悬挂乐羊儿子给乐羊看,乐羊并没有因此而减弱进攻的意志,攻打更为猛烈。
中山国于是将乐羊儿子烹了之后送羹给乐羊,乐羊喝干了一杯。
中山国看到了乐羊的决心,不忍心和他对战,(乐羊)终于拿下了中山国。
于是成为文侯发迹的地方。
文侯欣赏他的战功,但怀疑他的内心。
孟孙打猎捕获一只小鹿。
让秦西巴拿着回家,小鹿的母亲一边跟着一边鸣叫,秦西巴不忍心(伤害它),(于是)放了小鹿给母鹿。
孟孙(因此)发怒放逐了秦西巴。
一年过后,召回秦西巴做太子的老师。
旁边的人说:“秦西巴对君王是有罪的,现在又任命他为太子傅,为什么?”孟孙回答:“他能因为一只小鹿就不忍心,又怎么会忍心(伤害)我的儿子啊?”所以说:巧妙的奸诈不如拙朴的诚实。
乐羊因为有功而被疑心,秦西巴因为有罪而更加得到信任,原因就在于仁与不仁的差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