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防控专题知识培训共22页文档
2024年度麻疹防治知识培训资料

病毒监测网络,以及时掌握病毒变异和流行趋势。
开展主动监测
03
在麻疹高发季节和地区,开展主动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并控制
疫情。
20
加强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管理
建立健全防控机制
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应制定麻疹防控工作方案,明确防控 措施和责任分工。
加强晨检和缺勤追踪
做好学生晨检工作,发现疑似麻疹病例及时报告;对缺勤学生进 行追踪,了解其健康状况。
25
未来麻疹防治工作展望
加强疫苗接种工作
继续推进麻疹疫苗的接种工作 ,提高疫苗覆盖率和接种质量
,降低麻疹发病率。
2024/3/24
完善监测预警体系
建立健全的麻疹监测预警体系 ,及时发现并控制疫情,防止 疫情扩散和蔓延。
加强宣传教育力度
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加强麻疹 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 众对麻疹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麻疹防治知识培 训资料
2024/3/24
1
目录
• 麻疹概述 • 麻疹疫苗接种 • 麻疹预防措施 • 临床诊断与治疗原则 • 公共卫生管理与宣传教育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2024/3/24
2
2024/3/24
01
CATALOGUE
麻疹概述
3
定义与传播途径
定义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炎 、口腔黏膜斑及全身斑丘疹为临床特征,常可并发肺炎,而危及婴幼儿生命。
2024/3/24
17
并发症处理策略
并发症类型
麻疹常见并发症包括喉炎、肺炎、心肌 炎、脑炎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VS
处理策略
针对不同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 喉炎可使用糖皮质激素缓解喉部水肿;肺 炎应给予抗感染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 心肌炎患者应卧床休息,使用营养心肌药 物治疗;脑炎患者应降低颅内压,控制感 染,保护脑细胞等。同时,加强护理和营 养支持,促进患者康复。
麻疹预防健康知识讲座

麻疹预防健康知识讲座一、什么是麻疹?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表现有发热、上呼吸道炎、眼结膜炎等。
临床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泪、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有麻疹粘膜斑及皮肤出现斑丘诊为其特征。
本病传染性极强,在人口密集的地区易发生流行。
目前由于大部分人接种过麻疹疫苗,故症状较轻。
发热低,上呼吸道症状轻,麻疹粘膜斑不明显,皮疹少,并发症少。
恢复期为2-3天,皮疹出齐后体温开始下降,食欲增加。
一般热退后2-3天皮疹退尽,整个病程约2周。
最多见的并发症为支气管肺炎、心肌炎、喉炎及耳炎,其它可发生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心血管机能不全以及结核病变播散等。
二、麻疹的传染源、传播途径?麻疹病毒大量存在于发病初期病人的口、鼻、眼、咽分泌物及痰、尿、血中,通过病人打喷嚏、咳嗽等途径将病毒排出体外,并悬浮于空气中,形成“麻疹病毒气溶胶”。
易感者吸入后即可形成呼吸道感染,也可伴随眼结膜感染。
除主要经空气飞沫直接传播外,麻疹病毒也可经接触被污染的生活用品,在短时间短距离起到传播作用,引起感染。
麻疹病毒只感染人,因此麻疹病人是麻疹唯一的传染源。
病人自潜伏期末至出疹后5日(即出疹前后10天)内均有传染性,以前驱期末传染性最强,恢复期患者不携带病毒。
三、麻疹患者为什么要隔离?怎样隔离?隔离时间?由于麻疹患者是该病的唯一传染源,对麻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实际也就是把传染源控制起来,这样对保护易感者,防止疾病蔓延都有好处。
对患者本身也有利,因此时患者抵抗力较低,增加并发症的出现率及加重病情。
主要隔离应该是呼吸道隔离,以保证不直接呼吸到对方的空气。
病儿应安置在安静、空气清新流通的房间里,每天可打开窗2~3次,换换空气。
有的老人认为出疹子要捂,一着风,疹子憋回去就会丧命,于是紧闭门窗,空气污浊,并发症反而增多。
被子捂得太厚,体温散不出,过高热会导致抽搐。
这样做没有科学道理,会适得其反,不应提倡。
隔离时间:发病前2天至出疹后5天。
麻疹防治知识培训

麻疹防治知识培训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麻疹防治知识培训教案(一)一、什么是麻疹麻疹是严重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传染病之一。
麻疹是冬末春初易发的一种传染病,也是儿童时期发病率较高且又易传染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
麻疹传染性极强,要超过甲流,儿童是主要易感人群。
麻疹病毒主要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途径,由飞沫传播。
麻疹的潜伏期一般为10~14天,亦有短至1周左右的情况。
通常病人在出疹前4天到出疹后4天均有传染性。
麻疹发病早期症状有发热、结膜炎、流涕、咳嗽等,红色斑丘状皮疹首先见于面部,而后遍及全身,大约持续4~7天,皮疹消退后有时会伴有脱屑现象。
二、临床表现(一)典型麻疹可分以下四期1、潜伏期一般为10~14天,亦有短至1周左右。
在潜伏期内可有轻度体温上升。
2、前驱期也称发疹前期,一般为3~4天。
这一期的主要表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①发热,见于所有病例,多为中度以上发热;②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卡他症状,以眼症状突出,结膜发炎、眼睑水肿、眼泪增多、畏光、下眼睑边缘有一条明显充血横线(Stimson线),对诊断麻疹极有帮助。
③Koplik斑,在发疹前24~48小时出现,为直径约灰白色小点,外有红色晕圈,开始仅见于对着下臼齿的颊粘膜上,但在一天内很快增多,可累及整个颊粘膜并蔓延至唇部粘膜,粘膜疹在皮疹出现后即逐渐消失可留有暗红色小点;④偶见皮肤荨麻疹,隐约斑疹或猩红热样皮疹,在出现典型皮疹时消失;⑤部分病例可有一些非特异症状,如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
婴儿可有消化系统症状。
3、出疹期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
体温可突然升高至40~℃,皮疹开始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始见于耳后、颈部、沿着发际边缘,24小时内向下发展,遍及面部、躯干及上肢,第3天皮疹累及下肢及足部,病情严重者皮疹常融合,皮肤水肿,面部浮肿变形。
麻疹的防治知识培训课件.

麻疹的防治知识培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传染病学》第十一章第三节,详细内容涉及麻疹的病原学、传播途径、临床表现、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
重点解析麻疹疫苗的接种原则及其在防治工作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麻疹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原学、传播途径和临床表现。
2. 学习并掌握麻疹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提高防治能力。
3. 增强对麻疹疫苗接种的认识,提高疫苗接种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麻疹的病原学、疫苗接种时机及不良反应的处理。
教学重点:麻疹的临床表现、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麻疹病原体模型、疫苗样本。
2. 学具:笔记本、笔、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麻疹病例,让学生了解麻疹的严重性。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麻疹的病原学、传播途径和临床表现。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具体病例,分析麻疹的诊断和治疗要点。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回答关于麻疹防治的问题,检验学习效果。
5. 疫苗接种讲解(15分钟):介绍疫苗接种原则、时机及不良反应的处理。
6. 案例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麻疹防治案例,分享经验。
六、板书设计1. 麻疹基本知识:病原学、传播途径、临床表现。
2. 麻疹防治措施:预防、诊断、治疗。
3. 麻疹疫苗接种:原则、时机、不良反应处理。
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深入了解麻疹疫苗接种的相关政策,关注疫苗接种工作在我国的推广情况。
同时,关注国内外麻疹疫情动态,提高对传染病防治的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麻疹的病原学、疫苗接种时机及不良反应的处理。
2.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麻疹病例,让学生了解麻疹的严重性。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病例,分析麻疹的诊断和治疗要点。
4. 疫苗接种讲解:介绍疫苗接种原则、时机及不良反应的处理。
5. 案例讨论:分组讨论麻疹防治案例,分享经验。
预防麻疹知识培训

预防麻疹知识培训哎呀呀,同学们,你们知道麻疹吗?这麻疹可不是个好惹的家伙!那天,我们班来了个医生阿姨,专门给我们讲怎么预防麻疹。
那场面,可热闹啦!医生阿姨站在讲台上,一脸严肃地说:“同学们,麻疹可是个厉害的病毒,就像个小怪兽,一不小心就能让我们生病!” 我们都瞪大眼睛,竖起耳朵听着。
她接着说:“麻疹会通过空气传播,就像小颗粒在空中飘呀飘,要是被我们吸进去,可就麻烦啦!你们想想,要是在教室里,有个同学得了麻疹,那大家得多危险啊!” 我们听了,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互相看看。
“那怎么才能预防这个讨厌的麻疹呢?”有个同学忍不住问。
医生阿姨笑了笑,说:“首先,一定要打疫苗!这就像是给我们的身体穿上一层防护服,让麻疹病毒没法入侵。
你们都打过麻疹疫苗了吗?” 我们纷纷点头。
“还有啊,要注意个人卫生!每天都要勤洗手,就像给小手洗澡一样,把脏东西都洗掉。
你们可别偷懒,随便冲一下就完事,得认真搓搓手心手背。
” 医生阿姨一边说,一边示范怎么洗手。
“还有还有,要经常开窗通风,让新鲜的空气进来,把病毒都赶跑!这就好比把家里的脏东西都扫出去,是不是很简单?” 我们都笑了。
“另外,别去人多又不通风的地方。
那种地方就像病毒的聚会场所,一不小心就会被感染。
你们说,是不是得离得远远的?” 我们都大声说:“是!”这时候,我同桌悄悄跟我说:“哎呀,那以后我可不敢去商场啦!” 我白了他一眼说:“你就知道逛商场!”医生阿姨又说:“要是身边有同学得了麻疹,一定要及时告诉老师,然后回家休息,可不能一起玩啦!这是为了大家的健康,知道吗?” 我们都乖乖点头。
最后,医生阿姨说:“同学们,只要我们做好预防措施,麻疹这个小怪兽就没办法伤害我们!大家都记住了吗?”我觉得呀,预防麻疹真的太重要啦!我们可不能让这个小怪兽有可乘之机,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健健康康地长大!。
麻疹培训资料docx

引言:正文:一、麻疹的病因1.麻疹病毒的特征和分类介绍麻疹病毒的结构、遗传特性和亚型分类。
2.麻疹的传播途径解释麻疹是怎样通过飞沫传播的,以及空气中病毒传播的距离。
3.麻疹的易感人群易感人群的因素,如年龄、免疫状态以及与病毒直接接触的人群。
二、麻疹的症状与并发症1.麻疹的典型症状描述麻疹的临床表现,如高热、咳嗽、流涕、结膜炎等。
2.麻疹的并发症讨论麻疹可能引发的严重并发症,如肺炎、脑炎和中耳炎等。
3.麻疹与儿童发育的影响探讨麻疹对儿童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潜在影响。
三、麻疹的预防措施1.疫苗接种引用权威研究数据,介绍麻疹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接种策略。
2.麻疹的疫苗接种计划解释国家或地区的麻疹疫苗接种计划,包括接种年龄和接种剂量。
3.麻疹疫苗的副反应讨论麻疹疫苗可能引起的副反应,如发热和皮疹等。
四、应对麻疹疫情的策略1.麻疹的早期识别与报告强调早期识别麻疹病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及时报告疫情。
2.病例管理与控制介绍麻疹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隔离措施和治疗方案。
3.疫苗接种推广与宣传探讨如何通过宣传活动和社交媒体推广麻疹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4.麻疹病例跟踪与溯源说明如何利用流行病学方法追踪和溯源麻疹病例,以及防控措施的调整。
五、总结本文详细介绍了麻疹的病因、传播途径、症状与并发症、预防措施以及应对麻疹疫情的策略。
麻疹作为一种高度传染的病毒性感染,对公共卫生和人群健康造成了重大威胁。
只有通过加强疫苗接种和早期的病例管理与控制,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疫情的发生和传播。
在实施这些措施的同时,也需要持续推广麻疹的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麻疹培训资料

麻疹培训资料简介:麻疹,又被称为红疹、痄腮风、麻风等,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
麻疹属于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但也可通过空气中的麻疹病毒传播。
这种疾病主要感染儿童,尤其是未接种麻疹疫苗的儿童,但也可感染成年人。
麻疹可导致高烧、皮疹、咳嗽、鼻塞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引发并发症,如中耳炎、肺炎等。
因此,对麻疹的及时诊断和预防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提供有关麻疹的培训资料,以帮助您了解麻疹的病因、传播途径、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等相关信息。
一、病因与传播途径1. 麻疹病因概述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本节将详细介绍麻疹病毒的特征、传播方式以及感染机制等。
2. 麻疹的传播途径麻疹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但也可通过空气中的病毒传播。
本节将介绍麻疹的传播途径及相关预防措施。
二、麻疹病症与临床表现1. 麻疹的临床症状麻疹的典型症状包括高烧、皮疹、咳嗽、鼻塞等。
本节将详细介绍麻疹的病症特征,以帮助识别与确认疾病。
2. 麻疹的并发症麻疹严重时可能引发并发症,如中耳炎、肺炎等。
本节将介绍麻疹的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
三、麻疹的预防与控制1. 麻疹疫苗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本节将介绍麻疹疫苗的种类、接种剂量、接种时间等相关信息。
2. 麻疹的传染防控除了疫苗接种外,科学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预防措施也是防控麻疹传染的有效手段。
本节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预防控制措施,包括隔离、消毒等。
四、麻疹的诊断与治疗1. 麻疹的临床诊断麻疹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症状和体征等方面的综合判断。
本节将介绍麻疹的诊断标准。
2. 麻疹的治疗方法麻疹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包括退热、补液、消炎等。
本节将介绍麻疹的常见治疗方法。
五、麻疹的疾病控制与预防经验分享1. 中国麻疹疫苗接种经验中国在麻疹疫苗接种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节将介绍中国在麻疹疫苗接种方面的做法和成效。
2. 国际麻疹疫苗接种计划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实施了麻疹疫苗接种计划,为预防和控制麻疹做出了重要贡献。
麻疹防控专题知识培训

发病4-6天 斑疹、丘疹或猩红热样红斑疹
9.治疗
无特异性抗病毒药物,重点为对症治疗,加强护理和预防 并发症的发生。
9.1一般治疗 病人应单间作呼吸道隔离,卧床休息直至体温正常或至少 出疹后5天;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眼、鼻、口腔保持 清洁,多饮水,饮食宜富营养易消化。对住院麻疹患儿应补充 维生素A,研究表明维生素A的补充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
8.3猩红热:前驱期发热,咽痛明显,1-2天后全身出现针尖大小红疹,隆起, 疹间皮肤充血,压之退色,面部无皮疹,口周呈苍白圈,皮疹持续4-5天随 热降而退,出现大片脱皮。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显著。
8.4药物疹:近期服药史,皮疹痒,低热或无热,无黏膜斑及卡他表现,停药 后皮疹渐消退。嗜酸性粒细胞可增多。
② 防止医护人员感染。建议医护人员开展暴露前的主动免疫工作,所有 可能暴露于麻疹病例的医务人员,如无两剂次麻疹疫苗免疫史、既往患病史或 血清学免疫力证据,均应接种麻疹成分疫苗。对于已经暴露于麻疹病例的医护 人员,无免疫史者应进行医学观察并接种疫苗。
③ 加强院内健康教育。要加大对医护人员麻疹防控的宣传,使他们保持 警惕性,及时发现、报告和隔离疑似病例。未到免疫起始月龄的婴儿,在医疗 机构接受诊疗活动过程中,尽量避免与其他患者近距离接触。对于在医疗机构 就诊并可能接触到麻疹病例的易感者,动员其尽早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
2.流行病学(续)
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易感者接触患者后90%以上发病,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流行特征:
传染性很强,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多,但全年均可有病例发生。
3.发病机制
麻疹病毒
上呼吸道(眼结合膜、鼻咽部)上皮细胞内病毒增殖
第1次病毒血症(感染后第2-3天)
麻疹培训资料

误区一:麻疹疫苗可以随意接种
不可随意接种
麻疹疫苗虽然是一种预防麻疹的有效手段,但是并不是可以随意接种的。在接种 前,应该了解接种禁忌和注意事项,如对鸡蛋过敏的人不宜接种等。
接种时间
麻疹疫苗的接种时间通常是在婴儿出生后8个月到2岁之间,具体接种时间和剂量 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误区二:麻疹疫苗可以代替其他疫苗
02
麻疹疫苗接种
疫苗种类与接种时间
麻疹疫苗接种时间:根 据不同年龄段,麻疹疫 苗接种时间不同。一般 来说,麻疹疫苗的接种 时间如下
婴儿出生后满8个月时接 种第一剂MMR或MCV 疫苗
婴儿15个月大时接种第 二剂MMR或MCV疫苗
儿童4-6岁时接种第三剂 MMR或MCV疫苗
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
• 麻疹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包括 • 麻疹疫苗应与其他疫苗间隔至少一个月接种 • 麻疹疫苗不能与免疫球蛋白同时接种 • 麻疹疫苗可与其他非活疫苗间隔两周接种 • 麻疹疫苗不能与水痘疫苗同时接种 • 麻疹疫苗不能与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同时接种 • 麻疹疫苗不能与A群流脑多糖体结合疫苗同时接种
3
尽管麻疹疫苗接种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 需继续努力,进一步提高疫苗覆盖率和质量。
关于麻疹预防控制的建议
加强疫苗接种宣传和教育,提 高公众对麻疹疫苗接种的认知 和接受程度。
建立健全疫苗接种服务体系, 提高疫苗覆盖率和接种质量。
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合作,共同 开展麻疹预防控制工作。
重视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 控制麻疹疫情。
严重不良反应
极少数人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皮疹和休克等,这种情 况需要及时就医。
06
结论与建议
关于麻疹疫苗接种的结论
1
2024年麻疹防控知识培训

2024年麻疹防控知识培训引言: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常见于儿童。
尽管有麻疹疫苗的存在,但麻疹仍然是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的传播,2024年麻疹防控知识培训成为必要。
本文将详细阐述麻疹的基本知识、疫苗接种的重要性、传播途径与预防措施、诊断和治疗以及麻疹预防控制工作的策略。
概述:麻疹是一种通过空气传播的病毒感染疾病,主要引起发热、皮疹、咳嗽和结膜炎等症状。
全球范围内,麻疹仍然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
麻疹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麻疹传播的关键措施,疫苗接种率不高导致了麻疹的传播。
因此,2024年麻疹防控知识培训具有重要意义。
正文:1.麻疹的基本知识1.1麻疹的病毒学特征1.2麻疹的临床表现和传播特点1.3麻疹的并发症和风险因素1.4麻疹在不同年龄段的感染情况1.5麻疹的流行趋势和全球疫情概况2.疫苗接种的重要性2.1麻疹疫苗接种的历史和发展2.2麻疹疫苗接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3麻疹疫苗接种的推广和普及2.4麻疹疫苗接种对疫情控制的作用2.5麻疹疫苗接种的副反应和预防措施3.传播途径与预防措施3.1麻疹的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3.2麻疹的传播途径和传播途径3.3如何进行麻疹的个人防护3.4麻疹的环境清洁和消毒3.5麻疹的社区防控措施和策略4.诊断和治疗4.1麻疹的临床诊断标准4.2麻疹的实验室诊断方法4.3麻疹的并发症和治疗原则4.4麻疹的药物治疗和辅助治疗4.5麻疹的康复和预防后遗症5.麻疹预防控制工作的策略5.1高疫苗接种率的重要性5.2麻疹疫苗接种的计划和目标5.3麻疹疫苗接种的监测和评估5.4麻疹爆发事件的应急响应措施5.5麻疹疫苗接种宣传与教育活动5.6国际合作与麻疹防控工作总结:2024年麻疹防控知识培训对于预防和控制麻疹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详细阐述了麻疹的基本知识、疫苗接种的重要性、传播途径与预防措施、诊断和治疗以及麻疹预防控制工作的策略。
麻疹培训资料

麻疹培训资料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其病原体为麻疹病毒。
近年来,由于疫苗接种率下降和全球人员流动加剧,麻疹的爆发事件不断增加,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提高相关人员的应对麻疹疫情的能力,培训成为必不可少的工作。
以下将从麻疹的病因、传播途径、临床症状、预防措施以及麻疹培训的重要性等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麻疹的病因是麻疹病毒的感染。
麻疹病毒属于单股RNA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在呼吸道粘膜上复制和繁殖,然后进入淋巴系统和全身传播,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
其次,麻疹的传播途径多样。
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或飞沫进行传播,也可以通过空气中的气溶胶传播。
此外,麻疹病毒还可以通过被感染者接触的物体表面进行间接传播。
麻疹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结膜炎、鼻塞、咳嗽、皮疹等。
这些症状通常在感染后7-14天内出现。
病毒感染后的早期出现不适、喉咙痛、咳嗽和发热等,随后出现食欲不振、上呼吸道症状加重、眼结膜充血等。
皮疹则会从头部和上肢开始,逐渐蔓延至全身,并伴有发热和全身不适。
为了预防麻疹的发生,推广疫苗接种是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婴儿应在出生后的12-15个月龄接种麻疹疫苗,之后再进行二次增强接种,以提高免疫力。
此外,麻疹的传播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因此加强对人群密集场所的卫生和通风措施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麻疹培训在当前的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通过培训可以提高相关人员对麻疹疫情的认识和了解,促使其具备正确的防控知识。
其次,培训可以加强相关人员的应对能力,使其能迅速准确地判断和应对麻疹疫情,减少疫情的扩散和传播。
此外,通过培训还可以加强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其对病毒的识别和采样能力,为麻疹的防控提供更有效的支持。
麻疹培训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麻疹的病因、传播途径和临床症状进行详细介绍,使相关人员能够全面了解疾病特点。
其次,应介绍与麻疹相关的预防措施,包括疫苗接种和个人防护。
麻疹相关知识培训

3、必要时采用辅助检查
整理课件
标准预防
30
认定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 泄物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不论 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 完整的皮肤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 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整理课件
标准预防的内容
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的措施。
➢ 手卫生 ➢ 选用防护用品:(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
整理课件
38
(三)、增强人群免疫力 1、主动免疫—疫苗接种
(1)8-12个月接种麻疹疫苗 (2)初种年龄不宜过早,否则降低疫苗 免疫效价 (3)7岁时应复种,疫苗免疫期4-6年 (4)可应急接种,接触患者后两天内补 种 (5)疫苗副作用:少数人可有低热、散在皮疹,数日内自
愈 (6)疫苗禁忌症:孕妇、免疫缺陷病、活动性肺结核、正
Effective treatment
整理课件
35
稀释 Dilution (ventilation) 转移 Removal (fans) 消毒Decontamination (UVGI)
Respiratory Protection
36
整理课件
37
1、隔离患者,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2、易感者接触后检疫
症状。
整理课件
麻疹粘膜斑(koplik’ spot9s): ➢ 时间:发疹前1-2天出现。 ➢ 典型部位是颊粘膜沿第二磨牙的部位。 ➢ 形态:直径约0.5-1mm 的灰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 ➢ 发展:1~2天内很快增多,皮疹出现后逐渐消失。 ➢ 本病特有体征,具早期诊断价值
整理课件
10
麻疹粘膜斑(Koplik’s spots)
做好预检分诊 减少诊室内和候诊室内的患者 病房内患者不要集中 对患者行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5天,伴呼吸道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