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认识

合集下载

浅谈用教材和教教材

浅谈用教材和教教材

浅谈用教材和教教材XX年4月,我镇开展了第二届改达人堂展现活动,对部份堂展现,在利用教材方面处置得不专门好,或教材的把握和运用得不专门好。

作为教师,咱们要正确处置“用教材”和“教教材”,不能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层面上,要用教材教生活中的知识,而不是教教材中的知识。

一、什么是教材?教材是供教学用的资料,如本、讲义等。

教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材指堂上和堂外教师和学生利用的所有教学材料,比如本、练习册、活动册、故事书等等。

教师自己编写或设计的材料也可称之为教学材料或校本教材。

在网络上利用的学习材料也称为是教学材料。

凡有利于学习者增加知识或进展技术的材料都可称之为教材。

狭义的教材即教科书。

教科书是一个程的核心教学材料。

教科书还配有教师用书、练习册、活动册和配套读物、音像带等等。

二、什么缘故不能教教材?教材只是小孩过河的桥梁。

咱们要求小孩过河抵达到彼岸,是要利用桥梁,通过河流,抵达彼岸,而不是教小孩只上桥梁,不往前行。

比如教学一篇文,要解决识字、解词、造句、朗诵等大体功,最终要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外的会阅读、会明白得。

这就像过桥一样,要明白桥长和桥高,怎么走才躲开危险,如何才能平安、快速和高效地抵达彼岸。

这确实是咱们教师在运用教材中要解决小孩的大体技术。

2教材只是小孩学习的载体。

也确实是说教材是小孩学习的一个载体,通过那个载体,让小孩学习到一种本领。

比如数学学习,数学教材中的一个例题仅是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学会那个范例,要迁移到小孩实际的生活中,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此,教材确实是一种载体,通过那个载体,学会一种本领。

3教材只是小孩学习的窗口。

要通过那个窗口,让小孩看到窗口之外的世界,窗口之外的世界比教材中的还要出色。

比如一篇阅读文,这只是这一类型的一篇文,而如此的类型的文在生活中很多,乃至更好、更成心义,咱们要通过学习这篇文,把握必然的写作技术,去阅读、欣赏、乃至写作出更多、更好的。

4教材只是小孩学习的工具。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许多因素,其中之一是教材。

教材对学生的学习和教
师的教学都有极大的影响。

然而,很多教师却过于依赖教材,而不了解如何将其正确地应
用到教学中。

因此,我们需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教材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工具,它不能代替教师的角色。


师应该在教学中起到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习的作用,而不仅仅是把教材的内容传授给学生。

如果教师仅仅是机械地按照教材上的顺序进行讲解,那么学生将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知
识。

其次,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和
改进。

教材上的内容是标准化的,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却有所不同。

因此,教师应该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解释,以便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知识。

最后,教师应该借助教材来开展教学活动,而不是被教材所限制。

教材不应该成为教
学中的绊脚石,而应该成为教学的助推器。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总之,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材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工具,教师应该
发挥自己的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习的作用,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同时,
教师应该借助教材来开展教学活动,而不是被教材所限制。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才能够更
好地实现教育的目标,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并在实践中发挥出自己的能力。

关于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思考

关于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思考

关于“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思考洪泽县黄集九年制学校周雪飞最近笔者一直在琢磨着“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意思和区别。

从现在流行的“理念”层次看,什么是“教教材”,也许就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什么又是“用教材教”,也许就是把教材当作素材,根据实际灵活处理、调整、重组教材。

从理想状态来说,“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是有区别的。

“教”教材,是以教材为中心,教材怎么说,我就怎么讲,是对教材负责,是以教材为惟一的“孤本”,依据是相对固定的结论,视“教”教材为静态过程,完成教材的“规定动作”就算完事,因此是比较狭隘的教学方法。

而用教材“教”,教材在这里是“范本”,教师不光解释教材,还要用教材作“诱饵”,去“钓”起学生思考的“鱼”,同时,以教材为圆心,可以向外延伸,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形式的,反正不止于教材,不局限于教材。

教材是一条知识之“舟”,是一座能力之“桥”,是一个心灵洗礼之“池”。

用教材“教”,是一个动态、可延伸的过程。

“教”教材,考虑的出发点是传授,是强调如何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是以知识为本位的,所以讲究对知识的颠来倒去的分析,看重教师传授到位与否与教学技巧,往往从教师执教的角度来进行评价。

而用教材“教”立足点放在学习对象身上,注重教学行为、学习行为的同步和谐,注重知识传授中的能力培养,注重举一反三,是以知识为线索、潜能开发为重点、能力培养为侧重的综合性教学。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各自所依据的教育思想、课堂教学的立足点、教育效应是不同的。

实际上是以书为本、还是以人为本的一种分界线,前者是对教材负责的“书本教学”,后者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人本教学”,前者是教书,后者是育人。

用形象比喻的话,“教”教材是一口井,是停靠的码头;用教材“教”是一条河,是起帆的绿舟。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在教学形态上或许没有什么特殊的不同,骨子里却有分明的界线。

对教材的看法及对教材的态度,反映了一个教师的教育底蕴。

“用教材教”与“教教材”的感悟

“用教材教”与“教教材”的感悟

“用教材教”与“教教材”的感悟作者:罗汝来源:《世纪之星·交流版》2017年第04期2009年9月,参加中央行政学院网上非学历校长培训班课程学习,听专家对“用教材教”与“教教材”深入浅出的分析讲解,因势利导的启发引领,从初始像听绕口令一样很感新颖,新奇,继而感悟自己几十年教学生涯与“教材”的纠葛,快十年了,还是想就课程改革过程中“用教材教”这一理念,联系自身的教学实际,谈谈感悟。

一、“用教材教”与“教教材”的区别1.内容不同:“教教材”,即教教材上的东西给学生,以教材为中心,即教材怎么说教师就怎么讲,重视的是相对固定的结论和教材规定的任务;“用教材教”,即用教材上的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教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教学目的和学生实际,将教材作为主要内容,充分高效地开发和利用教材资源,实现教学目标。

“用教材教”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与传统的“教教材”虽只多了一字,但其内涵却有天壤之别。

2.主体不同:“教教材”的主体是教材。

语文教学中,教材使用问题比任何学科都敏感、复杂,这是语文学科特性决定的。

语文教材是文选型的,如何使用教材,运用选本,完成语文教学任务,一直是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探讨的重点。

“用教材教”的主体是学生,教材是工具。

对于教材,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精辟地体现了叶老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教材观,“无非”二字既肯定了教材的范例、示例的引领功能,又告诫我们不能唯教材论,轻慢教材与膜拜教材往往会走向极端。

3.对教师的要求不同:“用教材教”与“教教材”,都要求教师要把握教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 “用教材教”理念的提出,更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不要信奉教材,不要把教材当圣旨,不要过于崇拜教材,要根据“教”和“学”的实际调整教材。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理解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理解

教材是指教学和学习中所使用的指导性文本,可以包括教科书、辅导教材、参考书、课件、网上资源等。

教材通常是针对特定学科、特定学习层次、特定教学目标和特定教学环境等而编写的。

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辅助工具,具有规范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等多方面的作用。

用教材教是指通过教材来进行教学活动,包括讲课、课堂练习、作业、考试等教学环节。

教学者需要将自己的知识、经验、技能、方法等融入到教材内,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教材的精华和优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理解可以看作是教学中两个重要环节的不同侧重点。

教教材主要强调的是对教材的评析、解读、补充、调整等方面的工作,帮助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教材的内涵、学科特点、知识结构等,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而用教材教则更侧重于将教材内的内容进行深入的讲解和引导,使学生能够全面获取和理解相关知识,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实现全面的素质教育目标。

“教教科书”与“用教材书教”之不同

“教教科书”与“用教材书教”之不同

“教教科书”与“用教材书教”之不同走人新课程以后,提出了一条重要的理念是语文教学要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也即是“教教科书”到“用教材书教”的转变。

这一理念的实质就是要求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的思想。

拓宽语文教学领域,“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课标语)乃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根本。

那么,我们如何认识“教教科书”和“用教科书教”呢?总的来说,我认为二者有以下几方面的区别:(1)“教教科书”,考虑的出发点是传授,是强调如何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是以灌输知识为本位的;“用教科书教”,立足点是放在学习对象身上,注重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同步相谐,注重在知识传授中的能力培养和方法的启迪。

如有教师在教《五彩池》一文时,大致程序如下:整体感知课文以后,注意阅读方法的指导。

例如,在处理第一部分的方法是:一读,整体感知,理解意思,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同桌交流,边读边记,准备复述;二想,画出重点的词语,感悟每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提出不明白的问题;三议,交流探讨,相互解疑答难;四读,有感情地读好这一段,并进行复述。

对第二部分的处理,如果是选择前者的老师,可能会重复第一部分的方面。

而选择后者的老师则采用了“导读”的方法,即首先提示学第一部分的方法,接着引导学生按此方法学习第二、三、四部分。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或启发诱导,或点拨明意,师生同舟共济,学生学得投入、学得有趣,不但达到了共性目标,而且使各类学生都得到了发展。

这样处理,既完成了本段的学习任务,又掌握了阅读的方法。

(2)“教教科书”,指的是只要将课文教完就算完成任务;“用教科书教”,强调的是语文课要教的东西,不只是选文本身,而是包括通过对选文这个“例子”的学习掌握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其操作要领是先教教材上的内容,使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规律,然后再向生活实践拓展(包括课内拓展与课外延伸)。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已经逐渐被一些中小学教师所接受,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尝试着用教材教。

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它有利于使教学过程真正体现教师的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但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关系,不能走向极端。

我们认为,不能把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截然对立起来,而应在教学过程中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一、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载体,教教材是用教材教的基础用教材教本身就意味着得用教材,不能完全脱离教材,只不过是不能过分依赖教材。

传统的教学方式过分强调教材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多是按照教材的内容照本宣科,有的还要求学生去背教材、抄教材,把教材看成是教学中唯一可靠的教学资源。

这种认识和做法是错误和有害的,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

但是我们强调不能教材至上,不能唯教材,不能把教材教死,并不意味着就不教教材、不用教材了,课堂中把教材就抛在一边了。

而这里的关键就是如何教教材?教教材的什么内容?通过教材让学生学到什么?教材对教师和学生究竟起的是什么作用?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和解决的问题。

在新课程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几乎完全抛弃了教教材,错误地理解了用教材教。

他们在上课时不重视教材,有的甚至完全离开了教材,完全凭借自己的经验和学生的自觉来进行课堂教学。

这表面上看似乎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但这是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的,没有基本的教学内容,脱离明确的教学目标,完不成基本的教学任务,最终也是一种失败的教学。

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教学资源,从我国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的实际情况看,也是不可缺少的教学资源。

教材是教学的专家经过反复的分析论证认真编写出来的,是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一线教师的个人力量所无法比拟的。

因此,我们教师必须重视教材,认真研究和分析教材。

浅议用教材教和教教材

浅议用教材教和教教材

浅议用教材教和教教材我经常在教育刊物上看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个教育新理念,到底这两者有何区别,具体如何操作呢?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认识。

一、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区别从字面上理解:“教教材”,即(教师)教教材(上的内容)给(学生);“用教材教”,即(教师)用教材(上的内容)教(给学生)。

两者的区别在于:首先,教教材和用教材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

前者是“书本”思想的体现,后者是“人本”思想的反映。

教教材,信奉的是“教材中心论”和“知识本位论”,典型表征是:教材有什么,我们教什么;教材怎么说,我们怎么教;教材有多难,我们教多难……用教材教,是对“人的本位”的回归,教的内容不囿于教材,而是基于人的发展的需要。

其次,教教材和用教材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材观。

前者把教材当成“孤本”,是唯一的,后者把教材看做“范本”,是可选择的;不仅如此,前者还把教材当成“死本”,是封闭的、权威的、固化了的,后者则把教材看做“活本”,是开放的、和鲜活生活相联系的、可以再开发的一种课程资源。

最后,教教材和用教材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学行为。

前者典型的行为特征是:把教材当成“东西”,把学生当成“容器”,教师则是“搬运工”,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把教材这个“东西”搬进学生的“容器”里的过程,因而,“灌输”是教学的主要方式。

后者则不然,是把教材当成教学资源,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是在教师参与下,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因而,“自主建构”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我认为,“用教材教”无非是提醒老师不要信奉教材,不要把教材当“圣旨”,不要过于崇拜教材,要根据“教”和“学”的实际调整教材,活用教材,通过“活用教材”,使学生“学活”。

二、“用教材教”实践中的启示1.正确看待教材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凝结了众多编者对教育的认识、理解,体现了基本的教学要求,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主要依据。

由于教材的普遍适用性,无法顾及不同地区和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在处理教材时,教师要善于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修正、开发和创造。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之辨析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之辨析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之辨析1. 引言1.1 概述教材在教育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工具之一。

教材的选择和运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人们常常会提到“教教材”和“用教材教”这两个概念。

教教材意味着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了解教材的内涵和设计理念,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而用教材教则是指将教材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引导学生通过教材来获取知识和提升能力。

本文将对教教材和用教材教进行辨析,探讨它们各自的意义和作用,明确它们之间的区别,并提出如何平衡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方法和建议。

通过对这两种教学方式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在实践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2. 正文2.1 教教材的意义教教材的意义在于为教学活动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教师系统地安排课程内容,保证教学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教材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教材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和有趣。

好的教材设计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教材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材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评估和反馈。

通过教材设计,教师可以清晰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材还可以为教师提供相关的评估工具和参考标准,帮助他们更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2.2 用教材教的作用用教材教的作用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通过使用教材可以更好地组织和规划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材可以帮助教师系统地呈现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材还可以提供各种形式的练习和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谈谈你对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认识

谈谈你对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认识

谈谈你对“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认识对“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不是智者,也不是仁者,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语文教师,在此谈一谈我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希望能与有不同见解的同仁商榷。

“用教材教”和“教教材”是两种不同的教材观。

“教教材”是指这样一种教材观:把教材当圣经,恪守教材不敢越雷池半步。

因传统教材绝大多数是以知识作为逻辑主线的,至多是结论加验证式实验,这样“教教材”就成了只教概念、原理等知识的代名词”。

“教教材”常常把目标单一地定位于教知识和书上的某种方法上。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观是:教师要成为教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应“用教材教,而不是在教教材”。

在教学实际中教材是教师用来教学的材料,也是学生用来学习的材料,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使用教材需要教育的智慧。

作为一名教师,不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走向教材”,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基本原则。

应该说,教教材是在教书,用教材是在教人。

“教”是“用”的基础,“用”是“教”的超越,一种新的教学追求,不会“教教材”,谈不上“用教材教”。

教材浓缩了许多编写专家的精华思想,内容大都是经典案例,而一线的教师根本不可能自己编写出能经得起推敲的同样经典的教学内容,因而教师应该要研究教材、吃透教材,要认认真地教教材。

在“用教材教”大行其道之时,再次提出“教教材”的不同观点,无疑是一种有益的争鸣。

冷静思考之下,我们不难发现,这种“教教材”的观点,实际上也承认教材中出现了一些不符合教学实际的内容,也并不反对教师对这些内容进行优化处理。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

”这句话提示我们,教材不是圣书,它只是提供了最基本的教学内容。

传统做法是“教教材”,课改理念主张“用教材教”。

作为一名教师,不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走向教材”,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基本原则。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之辨析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之辨析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之辨析1. 引言1.1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概念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是教育教学中重要的概念。

教教材是指教师对教材本身进行学习、研究、分析和解读的过程,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理解,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结构和思想脉络,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而用教材教则是指教师通过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活动,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教材是一种具有独特价值的教学活动,它可以帮助教师深入理解课程内容,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教教材还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更新和创新,激发教师的教学激情,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用教材教是一种实践性强的教学方法,它通过直接运用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教材教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在教学实践中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教学的重要内容和形式。

教教材注重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和解读,用教材教注重教师对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二者在实践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1.2 研究价值"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概念"是教育领域中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课题。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需要精心设计和选择教材,又需要灵活运用这些教材来开展教学。

"研究价值"体现在对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推动和深化上。

研究"教教材与用教材教"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和把握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这一研究可以促进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和创新,让教育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特点。

通过深入研究"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有助于揭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深入研究"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不仅具有理论上的重要性,更能为促进教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育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事业之一。

在教育的各个阶段,教材都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材的选择和使用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有些教师却倾向于将教材作为教学的全部,忽略了自己的角色和作用。

他们只是简单地照本宣科,将教材内容传授给学生,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我们应该重视教学中的方法和手段,更多地关注教学过程,而不是单纯地教导教材。

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中的核心。

教学过程不仅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还包括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自主学习,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有些教师却忽视了教学过程的重要性,只是简单地照本宣科,将教材内容传授给学生。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容易导致学生的被动学习,而且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活动。

在教学活动中,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和依据,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习素材。

教师不能将教材误以为教学的全部,忽略了自己的角色和作用。

教师需要更多地关注教学过程,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有这样,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我们社会的未来和发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来实现优质的教学效果。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只是单纯地讲解教材,而不是采用教材来教学。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仅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还会让他们感到无趣和无助。

因此,我们应该采用教材教学法,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并且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首先,教材教学法是一种针对学生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传统的讲解教学方式侧重于教师的主观性,而教材教学法则是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自主学习,以更好地理解知识。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配合教师授课,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和学习方法,并且展开探讨和互动。

因此,教材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和了解知识。

其次,教材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实际性的教学方式。

因为教材上所述内容都是通过前人经验和实践总结而来的,它更具有可靠性和权威性。

因此,教材教学法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前人的经验和智慧,并且在实践应用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结合教材的实际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从而进一步加深知识内涵的理解。

这也是教材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掌握能力的原因之一。

最后,教材教学法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讲解教学方式内容单一,学生听课时容易疲劳和失去兴趣,且留给学生的时间很少去思考和发散。

而教材教学法则能够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更多地亲身体验和感受到知识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通过实践探索或创新性地思考,学生可以从教材中挖掘到更多的知识点,并且更好地掌握学习技巧,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教材教学法是一种非常重要和有益的教学方式。

通过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新一轮课程改革在使用教材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如: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用好教材,超出教材”;要“走进教材,走出教材”;要注重“开发课程资源”,“整合课程资源”,等等。

那么“用教材教”与“教教材”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超出教材”?怎样才算是“超出教材”?对于这些问题,许多已经进行了几年课程改革的教师也感到困惑,觉得在实践中不好把握。

新的教材观为什么提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是由于旧的教学大纲和新的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上的指导思想不同决定的。

旧的教学大纲在指导教材编写时强调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忽略了知识与现实生活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所以在确定知识难度时规定了某一学段某一学科知识的最高标准,是“上限”,教师在教学时不要突破这一上限,如果突破了就会加重学生的负担。

所以我们过去强调教师教学时要“紧扣教学大纲,紧扣课本”,正所谓“教教材”,教师能让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掌握就不错了。

而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改变过去课本“繁、难、偏、旧”的弊端,要精选那些学生终生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确定知识难度时规定了某一学段某一学科知识的最低标准,是“下限”,强调书本知识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时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学习。

教学不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课程知识的建构与开发过程,是师生共同创生课程的过程。

因而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不但要用好教材,还要超出教材,要开发课程资源,要整合课程资源。

所谓“用好教材”,就是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学好。

目前在课程改革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偏差,有的教师认为这次课程改革强调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课本知识不重要了,上课蜻蜓点水般涉及一下教材,虚晃一枪,很快就引导学生“走出教材”,搞一些所谓的联系实际活动,甚至整堂课都是一些与课本知识无关的活动,看起来热热闹闹,到下课时学生连书本上的基本知识都没有搞明白,这是误人子弟。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之辨析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之辨析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之辨析【摘要】本文讨论了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区别。

教教材是指对教材本身进行阐释和解读,提供相关知识和理论,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材。

而用教材教是指利用教材进行实际教学过程,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教教材的优势在于能够深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提高学习效果;而用教材教的优势则在于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教材和用教材教在教学中都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两者,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教教材,用教材教,辨析,定义,区别,优势,引言,正文,结论1. 引言1.1 引言教材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媒介,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重要资源。

教材对于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善于选择和使用教材。

与教材相关的概念有两个,一个是“教教材”,一个是“用教材教”。

这两个概念在表面上看起来很相似,但实际上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本文将通过对“教教材”的定义、对“用教材教”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进行分析和辨析,探讨它们各自的优势和特点。

教教材和用教材教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任务,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来选择适合的教材,并加以巧妙运用。

只有做到“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研究和深入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对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2. 正文2.1 教教材的定义教教材是指编写用于教学目的的教学材料,通常包括教科书、教辅资料、课件等。

这些教材一般由教师、教育机构或者教育出版社编写,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某一门学科或者领域的知识。

教教材的内容通常经过精心设计和编排,以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

“教教材”和“用教材教”

“教教材”和“用教材教”

“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材观。

“教”教材,考虑的出发点是传授,是强调如何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是以知识为本位的;用教材“教”,立足点是放在学习对象身上,注重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同步相谐,注重知识传授中的能力培养。

前者是教书,后者是教人。

那么,如何驾驭教材,赋教材以活力,使教材丰满起来,充满灵性,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呢?本学期,我们对阅读教学如何“用教材教”作f初步的实践与探讨。

一、用教材思辨,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知识是伴随着人类的生命活动,逐步建构和不断动态生成的。

因此,语文课上我们要真正教给学生的不是静态的知识,而是鲜活的智慧!作为教师,我们可以把教材改造成为具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引领学生去感受、去发现、去思辨,让学生的激情、智慧在此燃烧,在此生成。

《半截蜡烛》是苏教版第十册的一篇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学生易读懂。

如果还将理解教材内容作为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的话,这对于学生知识潜能的开发、挖掘就是一种滞后的做法。

那么,如何凭借教材去改造、创造,挖掘教材中潜藏着的可以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发展学生智慧的探究学习点呢?且看本课第二课时的基本推进板块。

板块一,复习导入。

谁能说说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在语文教材中,有一些说理文或常识文,阐述较清晰,道理揭示较直白,学生也很容易读懂。

这类课文的教学如果仍纠缠在内容的理解或道理的感悟上的话,那么对学生的发展意义不大。

像这一类课文的教学,我们就可以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重组教材,将“说理”或“结论”部分隐去,变“告诉式”为引导学生饶有兴趣地去读、去发现,从而产生自己的感悟,生成属于自己的东西。

这样更适应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这比让学生明白并记住书上的结论要丰富、有价值得多。

苏教版第七册中的《春联》是一篇介绍春联的通俗小品文,课文描写了春联给新春带来的喜庆气氛,介绍了春联的内容和形式特点。

整篇教材的呈现方式是“直白式”、“告诉式”的。

正确理解“教”教材与用教材“教”

正确理解“教”教材与用教材“教”

正确理解“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教”教材,很明确是以教材为中心,根据书本上的知识进行搬运式的教学,教材怎么说,我就怎么讲,是对教材负责,是以教材为惟一的“孤本”,依据是相对固定的结论,视“教”教材为静态过程,完成教材规定的任务就算完事了,因此是比较狭隘的。

这样不仅学生接受的知识面小,学生也不容易理解知识,造成学生厌学。

而用教材“教”就不同了,教材在这里是“范本”,教师不光是解释教材,且是要用教材作“诱饵”,去“钓”起学生思考的“鱼”,同时,以教材为圆心,可以向外伸,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形式的反正不止于教材,不局限于教材。

教材,在这里是一条知识之“舟”,是一座能力之“桥”,是一个心灵洗礼之“池”。

用教材“教”,是一个动态、可延伸的过程。

用教材教使学生能从乏味的框框中解脱出来,从枯燥的书本中解脱出来。

用教材教能让学生从实际的经历,生活的实践中结合要学的知识,使学生乐学、想学、爱学。

“教”教材,考虑的出发点是传授,是强调如何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是以知识为本位的! 所以讲究对知识的颠来倒去的分析,看重教师传授到位与否与教学技巧,往往是从教师执教的角度来统率教书的。

而用教材“教”立足点放在学习对象身上,注重教学行为学习行为的同步和谐,注重知识传授中的能力培养,注重举一反三,是以知识为线索、潜能开发为重点、能力养为侧重的综合性教学。

前者是教书,后者教人。

用形象比喻的话,“教”教材是一口井,是停靠的码头;用教材“教”是一条河是起帆的绿舟。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在教学形态上或许没有什么特殊的不同,骨子里却有分明的界线。

对教材的看法及对教材的态度,反映了一个教师的教育底蕴。

如果说,“教”教材是每个教师的基本功,那么用教材“教”,则是教师的高本事了。

教材,究竟是教的,还是用的。

我认为,要提倡“用”,也就是用教材来“教”。

这样的认识,有助于扩大视野,有助于追求教学的最大效应,有助于提高教育的境界。

教材是相对固定的,用教材“教”,就会考虑用新的教育理念去施教,就会把学习对象放在中心地位,就会顾及受教育者的不同层次、不同状态和不同需求,即使在备课中也会有不同的视角。

用教材教”与“教教材”

用教材教”与“教教材”

用教材教”与“教教材”近年来,要“用教材教”而不能仅仅只“教教材”话语成为教育书刊报和学校教学管理者使用较多的热词。

但是,对于如何“用教材教”,什么样的教学是只“教教材”,许多教学管理者特别是一线教师心中并不清楚。

“用教材教”,就是教师用动态、发展的眼光审视当前所教学的教材内容,把当前所教学教材内容看作整个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引导学生从读懂教材内容开始,理解教材知识内容形成过程的背景,掌握学科知识内部前后之间的联系,把握当前知识与外部环境、相关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了解当前教材知识的应用与发展前景等。

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教师作为学生的引领者和坚强后盾,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对教材内容自主预习、解读,体检知识形成过程所蕴含的思想方法,形成基本技能,建立具体鲜活富有个性化思考的基础知识体系。

教师以自己的专业尊严和学科课程素养,站在更高的平台上,以宽阔的知识视野,审视教材内容,为学生释疑解难,满足学生不断发展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在经历弯路、思维停顿后产生顿悟之感,体验知识学习过程中的生命愉悦,生发对知识的情感,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提升学习水平。

教师依托教材的学习,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思想和基础知识基础。

“只教教材”,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眼光看待当前所教学的教材内容,缺乏对教材内容所蕴含的知识前后联系的把握和认识,对知识的解读停留在教学参考书以及教材本身肤浅的层面上,学生学到的知识是支离破碎,缺乏整体知识链条,难以理解和记忆,难以建立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在新情境下失去应变能力。

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教师对教材内容照本宣科的讲解一遍,然后让学生做练习和习题,学生的学习呈现被动接受状态.“用教材教”是一种教学在积极态度下不断升华的较高境界,需要教师反复感悟和长期历练。

首先,对教材内容烂熟于心。

语言学科教师要把课文背熟,非语言学科教师要将教材按章背熟,使教材以整体方式内化于心,耳熟能详。

这样一来,就会在心中反复思考教材内容,不断感悟教材知识的起源、内外部联系和未来发展走向,从知识体系的框架思考当前教材内容,生发和形成教师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独到见解,也就是见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风格。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之辨析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之辨析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之辨析教材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承载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材的运用方式也是至关重要的,其中“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是两种不同的理念和方法。

本文将对这两种方式进行辨析,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教材进行教学,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来看一下“教教材”和“用教材教”这两种概念的含义。

所谓“教教材”,指的是对教材进行分析、研读、总结,并将其转化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过程。

而“用教材教”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运用教材,并结合实际教学场景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

在“教教材”和“用教材教”这两种方式中,哪一种更为有效呢?这需要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是教材的分析与研读。

在“教教材”中,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读,理解教材的内容和知识结构,总结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而在“用教材教”中,教师则需要将这些分析和研读的成果运用到教学活动中,结合实际教学情境,灵活地运用教材进行教学。

“教教材”更注重对教材本身的深入理解和挖掘,而“用教材教”更注重如何将教材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最后是教学过程中的反馴和调整。

在“教教材”中,教师需要不断地对教材进行反馴和调整,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变通。

而在“用教材教”中,教师则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地对教学活动进行反馴和调整,动态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教教材”更注重在教学前对教材的设计和调整,而“用教材教”更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动态调整和反馴。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传统的“教教材”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而“用教材教”则更加贴近实际教学场景,更加灵活和有效。

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用教材教”的方式,将教材活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真正受益,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浅议用教材教和教教材

浅议用教材教和教教材

浅议用教材教和教教材
教材是供教学用的材料。

它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一个载体,是众多教育研究者和教育专家的智慧结晶。

关于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用教材,就目前而言,形成了以下两种主要观点:“教教材”与“用教材”。

“教教材”更多地体现了一种传统教学观,即把教学内容固化,局限于教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和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种表现。

而“用教材教”则体现了一种新的教学观,它是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在充分了解学情和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将教师个人特质、教学经验、教学才能融入到对教材的加工和改造中。

教师更注重挖掘教材资源,拓展、延伸知识结构。

知识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想教的好,使学生收益,还要靠教师善于应用。

”这句话提示我们,教材不是圣书,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学会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

因此,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努力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材浓缩了许多经典案例,教师在教书过程中应该要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教好教材然后再对教材知识进行延伸,找到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资源,从而做到“用教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你对“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认识对“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不是智者,也不是仁者,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语文教师,在此谈一谈我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希望能与有不同见解的同仁商榷。

“用教材教”和“教教材”是两种不同的教材观。

“教教材”是指这样一种教材观:把教材当圣经,恪守教材不敢越雷池半步。

因传统教材绝大多数是以知识作为逻辑主线的,至多是结论加验证式实验,这样“教教材”就成了只教概念、原理等知识的代名词”。

“教教材”常常把目标单一地定位于教知识和书上的某种方法上。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观是:教师要成为教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应“用教材教,而不是在教教材”。

在教学实际中教材是教师用来教学的材料,也是学生用来学习的材料,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使用教材需要教育的智慧。

作为一名教师,不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走向教材”,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基本原则。

应该说,教教材是在教书,用教材是在教人。

“教”是“用”的基础,“用”是“教”的超越,一种新的教学追求,不会“教教材”,谈不上“用教材教”。

教材浓缩了许多编写专家的精华思想,内容大都是经典案例,而一线的教师根本不可能自己编写出能经得起推敲的同样经典的教学内容,因而教师应该要研究教材、吃透教材,要认认
真地教教材。

在“用教材教”大行其道之时,再次提出“教教材”的不同观点,无疑是一种有益的争鸣。

冷静思考之下,我们不难发现,这种“教教材”的观点,实际上也承认教材中出现了一些不符合教学实际的内容,也并不反对教师对这些内容进行优化处理。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

”这句话提示我们,教材不是圣书,它只是提供了最基本的教学内容。

传统做法是“教教材”,课改理念主张“用教材教”。

作为一名教师,不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走向教材”,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基本原则。

应该说,教教材是在教书,用教材是在教人。

“教”是“用”的基础,“用”是“教”的超越,一种新的教学追求,不会“教教材”,谈不上“用教材教”。

以上就是本人的一点浅见,如有不妥,请各位领导、同仁多多指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