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总2页)

合集下载

急诊质量监测指标及持续质量改进

急诊质量监测指标及持续质量改进

总人数x100%
意 义
➢反映急诊中护士的期某层级护户土的人数 ➢研究护土结构配置与护理质量和病人安全的关系 ➢指导优化护士人力资源配置反映病人获得的护理服务
(三)急诊护士离职率
统计周期内,急诊护士离 定 职人数与累计在职护士总 义
数的比率

护士离职率=同期护士离职人

数/(统计周期末护士在职人数
+统计周期内护土离职人
3、知识和技术:反映医疗机构护理业务功能与水平履行 护理技术常规的达标程度。如护理人员在职培训的达标 率和特殊岗位护理人员的培训率等
4、管理与监控:包括各类护理工作制度、疾病护理常规、 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级护理质量监控活动等
(二)过程质量
1、患者管理的环节指标,包括基础护理的合格率,特一 级护理的合格率、专科护理的合格率和健康教育的覆盖 率等
图片
点击请替换文字内容
请替换文字内容,添加相关 标题,修改文字内容,也可 以直接复制你的内容到此。
二、护理质量指标概念
护理质量指标(敏感性指标)是指用于 定量评价和监测影响病人结果的护理管 理、护理服务、组织促进等各项程序质 量的标准
三、护理质量指标特征
➢ 是说明医院护理工作中某些现象数量特征的科学概念和具体 数值表现的统一体
2、护理环境和人员管理的环节指标:如病房管理的合格 率、急救物品准备的合格率、护理文件书写的合格率和 护理技术操作的合格率等
指医疗机构中护理工作 运行的质量效率,过程 质量聚焦护理工作过程 中的质量控制,旨在将 偏差控制在萌芽状态, 属于前馈控制
(三)结果质量
是指对医疗机构中护理 结构与运行最终质量的 测度,是对患者最终的 护理结构的评价,即护 理服务的结局指标,属 于反馈控制

急诊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急诊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急诊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急诊科作为医疗机构的重要部门,负责接收、处置急诊病人,并提供急救和抢救服务。

为保证急诊科的质量与安全,制定一套有效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二、目的和范围本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急诊科的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确保医疗行为的规范化、规范化和连续性。

本制度适用于急诊科的全体医务人员。

三、质量与安全管理原则1. 客户导向:以患者为中心,提供安全、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2. 连续改进:不断完善工作过程,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3. 人员培训:提供全面的培训和继续教育,确保医务人员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

4. 反馈机制:建立与患者沟通的渠道,接受反馈和投诉,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5. 组织领导:强调领导的作用,确保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四、质量管理要求1. 严格遵守医疗行为规范,确保医疗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要求。

2. 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性,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和维护要求。

3. 每位医务人员都必须具备相应的技术和专业知识,且要不断提升自己。

4. 定期进行医疗质量评估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和纠正。

5. 建立医患双向沟通机制,尊重患者的需求和意见。

6. 大力推行医疗信息化管理,提高医疗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安全管理要求1. 确保急诊科的环境安全,包括消防安全、电气安全等方面。

2. 建立和健全急诊科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危急病人的急救措施、化学品的管理等。

3. 对医务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使其能够正确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

4. 加强急诊科的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意识。

5. 建立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报告和处理医疗事故。

6. 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和预防。

六、监督与评估1. 急诊科内设立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执行和监督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2. 委员会成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定期召开会议进行工作总结和评估。

最新急诊科护理质量达标措施及监测指标

最新急诊科护理质量达标措施及监测指标

2020年急诊科护理质量达标措施及监测指标目标一患者身份识别准确率100%一、建立和完善急诊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在一般治疗操作前至少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的方法,如姓名、就诊卡号等,实施者应让患者或者家属复述患者姓名,作为确认的手段,以确保的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在紧急抢救的特殊情况下,应由两名医护人员共同核对患者身份,实施双重检查。

二、对“三无人员”可使用“临时命名+就诊卡号”的方式进行识别。

三、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身份识别的标识制度。

目标二急诊患者分诊准确率≥95%一、建立预检分诊核心制度,有清晰明确的分诊指引。

二、有开放急诊绿色通道的工作指引,有大批伤员的分流方案。

三、分诊护士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取得执业资;从事临床护理工作3年,经过急诊专业化培训的护师担任分诊,确保分诊有效。

四、根据分诊情况合理安排就诊次序(按病情分级安排),对各类患者的安置措施恰当。

五、有预见性地发现问题,能发现危及患者生命的指征,落实危重患者优先处理措施。

六、组织协调各部门,保证大型抢救顺利完成。

七、及时化解处理护理纠纷苗头。

目标三消毒隔离合格率100%一、实行一人一针一管一带一消毒,每次操作前后先洗手或用快速消毒剂消毒手,每个手消毒剂注明开启日期、失效期及责任人。

二、医务人员七步洗手法掌握率100%.三、各项护理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流程。

四、湿化瓶每日更换,按要求消毒备用。

五、体温表冲洗后置入75%酒精浸泡半小时,再次冲洗待干备用。

六、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分类收集处置执行医疗废物交接制度,密闭运送,交接记录签名规范。

七、病房换下的被褥丢入污物桶内,不在护士站、病房、走廊清点。

八、一次性医疗用品,不重复使用,使用后的损伤性医疗废物放入利器盒内。

九、抹布、拖把专用标识清楚,科室有清洁区,储物间已划分,开启的无菌溶液需注明日期、时间、责任人,不超过24h, 抽吸的药液不超过4h。

十、科内使用的血压计、平车、听诊器、轮椅无污渍,各种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由主班护士每天清洁,每个星期一大消毒一次。

医院急诊质量与安全监控方案

医院急诊质量与安全监控方案

急诊质量与安全监控方案为提高医院急诊科的工作质量,保证急诊医疗安全,保障全市人民群众的急诊医疗需要,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等法律、行政法规、指南的规定,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急诊科设置要求:急诊科用房面积不得少于1000m2,设置诊断室、抢救室、留观室、治疗室、处置室、手术室及其他辅助配置。

抢救床位≥5张;留观床≥20-30张,设立急诊监护床,床位实际开房数大于22张。

二、急诊科设备:急诊科应按卫生部和省卫生厅《急诊科医疗器械装备标准》、《监护病房医疗器械装备标准》配备急救仪器设备,并达到标准所规定的基本数量和质量要求。

(一)总体要求:医院必须配备除颤仪、监护仪、呼吸机、吸痰器、洗胃机、简易呼吸器、气管插管设备、输氧装置。

急救仪器设备完好率100%。

急诊科基本的诊疗设备必须完备。

抢救车物品齐备,抢救药品齐全、充足。

(二)各单元配备要求:抢救室:监护仪每床1台,除颤起搏器仪每2-3床≥1台,气管插管设备≥1套。

呼吸机1台,输液泵每2床≥1台,降温仪≥1台,心电图机≥1台。

监护室(EICU):参考急诊抢救室配置,应配备中央监护站,配备血气分析仪及无创心功能、呼吸力学、呼气末二氧化碳测定等。

留观室:床单位设施完整,配备功能良好的病床传呼系统。

清创室:配有清创台,有完备的各类清创设备,用物分类清楚、整洁、有标识。

手术室:有条件建立者,参照手术室配置标准执行。

洗胃室:配备洗胃机,处于可正常使用状态。

三、人员配备:(一)人员数量急诊科医师应根据本院实际情况配置。

固定医师不得少于10人,医师配备必须结构合理。

固定医师与轮科医师的比例大于或等于75%。

另根据各医院的实际情况配置适当数量的工人、护理员、保卫人员等。

(二)人员资质要求:1.医生⑴固定医师:①有医师资格证书和执业证书,均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

⑵轮科医师:必须有3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且在急诊科轮训不少于3个月,熟悉急诊规章制度,掌握了一般常用的急救仪器设备的使用和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

急诊科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会议记录

急诊科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会议记录

急诊科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会议记录知识文章:急诊科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会议记录在急诊科,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确保患者在急诊科得到全面、高质量的护理,我们召开了一次急诊科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会议。

以下是这次会议的记录和总结。

会议时间:XXXX年XX月XX日会议地点:某某医院急诊科会议室会议记录:1. 会议开始时间:上午9点00分2. 与会人员:急诊科护理团队成员,包括护士长、护士、医生、实习生等3. 主持人:护士长会议议程:1. 急诊科护理质量评估与改进a. 围绕患者护理流程进行讨论,评估当前护理质量的表现和问题b. 讨论可能存在的问题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c. 确定质量评估指标和监测方法,以及质量改进的时间表和责任人d. 强调每位护理人员的责任和角色,促进团队合作和沟通2. 急诊科安全管理a. 介绍最新的安全管理政策和标准b. 围绕患者安全问题进行讨论,识别已经发生的安全事件和潜在的风险c. 分析已发生的安全事件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d. 制定安全管理计划和紧急事件应对预案e. 强调护理人员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强化培训和教育3. 交流与分享a. 每位护理人员分享成功的经验和挑战b. 互相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c. 鼓励护理团队成员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4. 总结与反馈a. 汇总会议的讨论和决策,形成会议纪要b. 将会议纪要发送给与会人员,以及急诊科管理层c. 提醒与会人员履行自己的任务和承诺d. 定期回顾会议纪要,跟踪目标的实现情况会议总结:本次急诊科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会议着重讨论了护理质量评估与改进、安全管理以及交流与分享三个方面。

通过深入的交流和讨论,我们意识到护理质量的重要性,并且明确每位护理人员在其中的责任和角色。

在护理质量评估与改进方面,我们将护理流程进行了分析,确定了评估指标和监测方法,并制定了改进措施的时间表和责任人。

我们强调了每位护理人员的责任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确保高质量护理的实施。

急诊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急诊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急诊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急诊科是医院中面临突发危急病情的重要部门,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对于保障急诊科工作的顺利进行、病人的安全与满意、医护人员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急诊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一、制度的目的和范围1. 目的急诊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患者在急诊科就诊期间能够获得高质量、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同时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与职业发展。

2. 范围急诊科质量与安全管理涵盖了急诊科的所有相关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急诊科的医疗流程、医疗器械使用、病人安全预警、医护人员培训等方面。

二、制度的内容和要求1. 病人安全管理(1)急诊科病人排队候诊管理:建立病人初步分诊制度,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时间紧迫性进行优先排序,确保病人得到及时的救治。

(2)急诊科医疗器械使用管理:建立医疗器械使用标准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器械的正确、安全使用,避免操作失误带来的不良后果。

(3)急诊科医疗过程管理:建立严格的医疗过程管理制度,包括医嘱管理、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诊断、治疗等流程,确保医疗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2. 医护人员管理(1)急诊科岗位责任管理: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工作任务,确保每个岗位的人员都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并能够按时完成任务。

(2)急诊科医护人员岗前培训与考核:建立医护人员岗前培训和考核制度,确保每位医护人员在上岗前都接受过系统培训,并通过考核合格。

(3)急诊科医护人员职业安全管理:建立医护人员职业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医护人员劳动安全防护、职业病防治、应急处置等方面,提高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质量管理(1)急诊科医疗质量评估与监控:建立医疗质量评估和监控制度,对急诊科的医疗质量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急诊科医疗事件管理:建立医疗事件管理制度,包括对医疗事故的报告、调查与处理等方面,确保医疗事件能够得到妥善处理和解决。

(3)急诊科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建立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机制,通过分析医疗信件、患者满意度调查等手段,推动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

急诊科护理质量安全控制方案

急诊科护理质量安全控制方案

急诊科护理质量安全控制方案急诊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负责处理急性疾病、伤病等病例。

由于急诊科病情复杂、人数众多,加之患者的病情急迫,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控制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急诊科护理质量和安全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案。

一、急诊科护理质量控制方案:1.建立标准化护理操作流程:制定并实施标准化护理操作流程,包括患者接诊、初步评估、处理方案、护理操作、危重病人监护等环节,确保每个环节的操作规范一致,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加强护理人员培训与教育:进行急诊科的专业培训和进修,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急救技能、病情评估、药物应用等方面,帮助护理人员熟悉常见病种及其处理方法,提高护理水平。

3.完善护理记录系统:建立完善的护理记录系统,包括电子病历、护理评估表、护理措施记录等,保证患者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为医生提供科学的依据。

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准确地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和护理措施,方便医生进行随时的查房和决策。

4.加强沟通和协作:急诊科涉及到多个科室的紧密合作,护理人员应加强与其他科室的沟通和协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同时,要与患者和患者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和需求,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

5.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反馈:定期组织质量评估,对护理工作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发现问题和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

同时,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改进工作。

二、急诊科护理安全控制方案:1.加强患者安全意识培养: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方式,加强患者安全意识的培养,使患者充分了解急诊科的工作特点和危险因素,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减少不必要的意外伤害。

2.规范用药管理:建立严格的用药管理制度,包括药品的存储、配药、发药、使用等方面。

药品应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存储和管理,严禁过期药品的使用,避免药物错误。

3.加强医疗器械的管理:对常用医疗器械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急诊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

急诊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

效果评价及持续改进方向
1 2 3
定期评估改进效果
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护理质量考核等方式,定 期评估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调 整改进策略。
建立持续改进机制
将质量改进纳入急诊科日常管理工作中,鼓励护 理人员积极参与质量改进活动,形成持续改进的 良好氛围。
借鉴先进经验
学习借鉴其他医院急诊科在护理质量管理方面的 先进经验和做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护理服务水平 。
特点
急诊科护理工作具有突发性、紧 急性、复杂性、高风险性等特点 ,需要护理人员随时做好应对各 种突发状况的准备。
面临的主要挑战与问题
人力资源紧张
急诊科常常面临护理人员数量不足的 问题,导致工作压力大,护理质量难 以保证。
患者病情复杂多变
急诊科患者病情复杂且变化迅速,要 求护理人员具备较高的病情观察和判 断能力。
现问题并整改。
风险识别、评估与预警机制
风险识别
通过患者病情、护理操作、设备设施等多方面的信息,及时识别 潜在的护理风险。
风险评估
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确定风险等级,为制定防 范措施提供依据。
预警机制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高风险患者或环节进行重点监控,及时采 取干预措施。
不良事件报告、分析及处理流程
职业规划指导
为护士提供职业规划指导,帮助护士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
继续教育和培训机会
为护士提供继续教育和培训机会,支持护士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和进 修课程,提高护士的学术水平和职业素养。
激励和奖励机制
建立激励和奖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护士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护 士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荣誉感。
06
质量监测指标体系构建
PDCA循环在急诊科护理中应用

急诊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5篇)

急诊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5篇)

急诊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一、急诊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实行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与急诊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两级管理,医务部、护理部、医院感染科等职能部门对急诊科有实时监管职责。

二、急诊质量管理(一)建立健全急诊质量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核心的质量管理制度。

(二)强化质量意识,定期开展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的分析、评价,保证质量持续改进。

(三)科室成立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科主任任组长,为科室质量与安全第一责任人。

(四)按照急诊质量与安全管理要求,每月召开一次急诊质量与安全会议,对存在问题进行总结整改;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的急诊质量检查、评价,并通报全科。

对急诊质量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及时调查、处理,制定整改方案,认真落实,持续改进。

(五)提高急诊病历及记录单的书写质量,保证急诊记录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整洁性和一致性。

(六)对住院医师按照医院要求,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对进修医师、轮转医师和新上岗医师,必须进行岗前教育和培训,重点是医德医风、规章制度、操作规范和流程等。

三、医疗安全管理(一)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医疗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意识。

(二)按照急诊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安排患者的急诊就诊工作。

(三)充分做好抢救前准备,严格检查各种急诊器械设备,确保抢救设备完好和抢救药品齐全。

(四)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定期检查实施情况,防止差错事故。

(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急诊期间所用药物及输液要做到“三查七对”,对药品名称、剂量、配制日期、用法、给药途经等须经两人查对,特别要注意易混淆的药物。

用过的安瓿等物品应保留到患者出手术室后丢弃,以备复查。

(六)新技术的开展和新方法的使用,应按照医院新技术准入及管理制度进行管理,经医院批准后实施。

(七)严格执行值班、交接班制度,坚持岗位交班、病情不稳定时一律不准交班。

交班内容应包括患者情况、急诊经过,特殊用药、输液等。

急诊科护理质量安全检查记录

急诊科护理质量安全检查记录

急诊科护理质量安全检查记录日期:XXXX年X月X日检查单位:XXXX医院检查人员:XXX护士长被检查单位:急诊科一、背景介绍:急诊科作为医院的重要部门之一,承担着为急症患者提供紧急抢救和医疗救助的职责,具有很高的工作强度和风险性。

为确保急诊科的护理质量与安全,保障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本次进行了护理质量安全检查。

二、检查内容:1.人员素质和管理2.隔离措施与感染防控3.输液操作和管路管理4.药品配送和药品管理5.抢救设备和急救药品配备6.工作流程和急诊护理文书管理三、检查结果及建议:1.人员素质和管理-护士长应加强对护士的岗前培训和进修培训,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水平。

-定期进行护理知识考核及技能演练,提高护士的专业能力并保持其技能水平。

-建立完善的护理人员考勤制度,有效管理护士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

2.隔离措施与感染防控-加强对接诊区和留观区的患者隔离管理,确保患者与其他患者的有效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提供足够的个人防护装备,并指导护士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止护士感染患者。

3.输液操作和管路管理-护士应掌握正确的输液操作技巧,确保输液无滴漏、无泄漏。

-定期清洗输液泵和注射泵,并保持管路畅通。

4.药品配送和药品管理-建立完善的药品配送制度,确保药品的及时配送。

-加强药品的保管和管理,确保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5.抢救设备和急救药品配备-对急救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对急救药品进行定期检查和更新,确保药品的有效性和时效性。

6.工作流程和急诊护理文书管理-建立完善的工作流程,确保患者的护理过程规范和有序。

-加强急诊护理文书管理,确保护理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总结:通过本次护理质量安全检查,发现了急诊科在人员素质、隔离措施、输液操作、药品配送、抢救设备和急救药品配备以及工作流程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建议急诊科加强护士的培训和管理,加强隔离措施和感染防控措施,提高输液操作和管路管理的水平,加强药品的管理,保证抢救设备和急救药品的完好和供应,改进工作流程和护理文书管理,提升护理质量和安全水平。

急诊科专科护理质量检查标准

急诊科专科护理质量检查标准
急诊科专科护理检查标准
项目
检查内容
考核方法
1、严格执行手卫生
2、无菌操作前洗手、戴口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3、实行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灭菌,执行率 100%,注射时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
一消毒,静脉穿刺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带”
4、抽出的药液、开启的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抽出的药液有效时间〈2 小时,启
封抽吸的溶媒有效时间〈24 小时
5、无菌、有菌物品严格区分:①无菌物品专柜放置(离地面 20cm,距墙 5cm),
柜内清洁,无积灰尘,标记明显;②无菌包按灭菌日期或有效期依次放入专柜,
无菌包清洁、干燥,无破损,包外有物品名称,有效期,化学指示卡、责任人等;
③一次性无菌物品定点、分类、按有效期排列放置,无过期,包装完好;④无菌
物品在有效期内使用
1、创新急诊护理工作模式
优质护理 2、科室有根据本专业特点细化、量化的优质护理服务目标并措施落实到位
1.查看资料
服务 (10 分) 3、建立急诊护理岗位岗位责任制,明确并落实护理服务职责
2.现场查看 3.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2 分
4、科室有绩效考核方案、记录,质量、工作量、工作难度、满意度、岗位能级等

9、吸氧管每人一套,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湿化液、通气管每 24 小时更换, 用毕做终末消毒 10、面罩、螺纹管每次使用后清洁、消毒,连续使用的螺纹管每周清洁、消毒 1 次 11、体温表用后及时用 500mg/L 含氯消毒液消毒,每日更换消毒液,每周大消毒 一次并有记录;血压计袖带、氧气袋、平车、轮椅无污迹,各类监护仪器、病历 夹定期擦拭 12、各种消毒液配制正确,标识清晰,各类物品浸泡注明浸泡液名称、浓度及浸 泡有效时间,浸泡充分 13、使用后的一次性锐气置于利器盒,利器盒开启时注明使用科室,容积达到 3/4 时封闭更换;容积未达到 3/4、使用超过 48 小时也应立即封闭更换

急诊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急诊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急诊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一、绪论急诊科是医院的门面和窗口,负责接收和救治各类急诊病患。

为了保证工作的质量和安全,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以规范各项工作活动。

本制度的目的在于确保急诊工作的高效运转和医疗质量的提高,确保病患的安全和满意度。

二、机构设置1. 急诊科的机构设置应当与医院规模和急诊工作量相适应;2. 急诊科应当配备合适的医疗设备和医疗器械,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3. 急诊科的人员配置应当符合相关的规定,保证医疗人员的能力和数量充足。

三、工作流程1. 病患接待和登记流程:a. 病患到达后,由接待人员进行登记并记录相关信息;b. 确认病患的急诊等级,并及时安排相应的救治;c. 关键信息如病史等应当及时向医生传达。

2. 病患救治流程:a. 根据病患的急诊等级,及时进行初步救治;b. 必要时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X光等;c. 医生应当提前评估病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d. 诊疗过程中,保证医疗质量的同时,注意安全措施的执行。

3. 病患转移和出院流程:a. 病患治疗结束后,根据病情判断是否需要转移或出院;b. 就医过程中所需的各类检查资料应当及时整理和保存;c. 出院时应当向病患提供必要的手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

四、质量控制1. 急诊科应当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评估;2. 内部质量控制包括定期组织医疗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业务考核;3. 外部质量评估应当定期邀请有关部门或专家进行评估,并按评估结果进行改进;4. 未能达到相关质量指标的,应当制定相应的整改计划,并跟踪落实。

五、安全管理1. 急诊科应当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并配备完善的设施和设备;2. 医疗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手卫生、消毒灭菌等操作规程;3. 急诊科应当组织演练和培训,提高医疗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4. 急诊科应当加强对相关危险因素的控制,确保病患的安全和医疗质量;5. 发生不良事件时应当及时报告,并进行及时处置和跟踪处理。

急诊科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一)

急诊科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一)

急诊科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一)一、前言急诊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承担着救治各类急危重症患者的任务。

为确保急诊科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医疗质量管理相关规定,结合急诊科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急诊科医疗质量管理目标1. 确保急诊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降低患者死亡率。

2. 提高急诊科医疗服务水平,满足患者就诊需求。

3. 加强急诊科医疗质量管理,保障患者安全。

4. 提高急诊科医护人员业务素质,促进科室发展。

三、急诊科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机构1. 成立急诊科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担任组长,护士长、各专业组组长为成员。

2. 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制定急诊科医疗质量管理计划,组织实施质量改进活动,定期进行质量检查、评价和反馈。

3. 质量管理小组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分析急诊科医疗质量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

四、急诊科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一)急诊科诊疗制度1. 急诊科实行24小时不间断诊疗服务,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 急诊科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诊疗规范,认真执行查房、会诊、病历书写等基本制度。

3. 急诊科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类急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救治成功率。

4. 急诊科应建立急诊患者病情评估制度,对患者病情进行分级,实行分级救治。

5. 急诊科应加强与各临床科室的沟通与协作,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二)急诊科护理制度1. 急诊科护士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素养,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

2.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

3. 护士应做好急诊科环境管理,保持诊疗环境整洁、安静、安全。

4. 护士应加强急诊患者安全管理,防止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

5. 护士应做好急诊科药品、器械管理,确保急救药品、器械齐全、完好。

(三)急诊科药品管理制度1. 急诊科药品应实行分类管理,严格执行药品采购、储存、使用、报废等制度。

2. 急诊科药品库应建立健全药品进货、验收、储存、发放、报废等管理制度。

急危重症护理:急诊科救护急诊科工作管理课件

急危重症护理:急诊科救护急诊科工作管理课件
在确保患者病情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安全转运至医院的准备 。
急诊科救治与护理
快速分诊
急诊科对患者进行快速分 诊,根据病情轻重缓急安 排救治顺序。
紧急处理
对患者的紧急情况进行处 理,如心电监护、吸氧、 建立静脉通道等。
护理配合
护理人员密切配合医生进 行救治,确保患者得到及 时有效的护理。
03 急危重症护理技能与技术
改善患者预后
优质的急危重症护理可以 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 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
急危重症护理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急危重症护理起源于古代,随着 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疾病认 识的深入,急危重症护理逐渐发 展成为一门专业。
发展趋势
现代急危重症护理正朝着专业化 、规范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不断引进新技术、新方法,提高 救治水平和护理质量。
总结词
急救器械是紧急救治的辅助工具,正确使用和维护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急救器械在紧急救治中具有重要作用,如除颤仪、呼吸机、输液泵等。医护人员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急 救器械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使用器械进行救治。同时,需要注 意器械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延长使用寿命。
04 急诊科工作管理
提高急救反应速度的策略
优化急救流程
通过优化急救流程,缩短急救反应时间,提高救 治成功率。
定期培训和演练
定期进行急救培训和演练,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 处理能力和反应速度。
完善急救设备
确保急救设备齐全且性能良好,以便在紧急情况 下能够迅速投入使用。
急救过程中的医患沟通技巧
1 2
倾听与理解
在急救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倾听患者和家 属的诉求,理解他们的担忧和焦虑,建立良好的 沟通基础。

护理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

护理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

手术室护士人数与手术间数量之比
≥3:1 手术室护士人数/手术间数量=
护士在本单位的执业注册率
100% (执业注册护士/全院独立执业护士)×100%=
护理部汇总分析 护理部汇总分析
护理部汇总分析 护理部汇总分析 护理部、科室监管护理部汇总分析
结构 指标
在岗人员参加“三基”培训覆盖率
护理在岗人员参加三基培训考核合格率
每月一次
≥95%
每月一次
每月一次
≥80%
每月一次
每月一次
≥90%
每月一次
100%
每月一次
100%
每月一次
每月一次
100%
每月一次
100%
每月一次
100%
每月一次
100%
每月一次
质控管理人员均进行监管,逐级上报,每月护理部汇 总分析。
急救物品完好率(%)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知晓率(%) 患者满意度(%)
高危药物外渗的发生例次
年压疮发生次数 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年跌倒/坠床发生的次数 医院内跌倒/坠床发生率及伤害严重程度
结果 指标
年护士执行用药医嘱错误例数 年护士执行输血医嘱错误例数
床位周转次数 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 住院时间超过 30 天例数
入出院诊断符合率 危重抢救例数
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 死亡率
甲级病历率 死亡病例讨论率 疑难病例讨论率 不良事件上报例数
输血前检测率 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签署率
成分输血率 输血前评估指征或检测指标
输血安全事故起数 用血适应证合格率
每月一次
每月一次
临床护理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
项目
指标名称
目标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
(总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1、工作流程合理,符合院感控制要求
(1)布局合理,手卫生设施齐全
(2)有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制度及培训记录
(3)有医疗废弃物处理的规范与流程
护理主要检查点:
(1)手卫生设施齐全
(2)查手卫生监测和院感培训记录
(3)医疗废弃物是否分类处置。

实地查看,查看相关资料,询问护士
2、有急诊室/科相关护理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岗位职责、护理常规和操作常规
(1)科室相关制度:抢救工作制度、预检分诊制度、绿色通道制度、急诊仪器管理制度等(2)科室工作流程:预检分诊流程、绿色通道流程、危重病人转运流程、入观和出观流程等(3)科室各区域各班的岗位职责明确
(4)科室有各类急症的护理常规
(5)各类急救仪器操作常规:呼吸机、洗胃机、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等
查看相关资料,询问护士
3、有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灾害事件等的抢救预案
科室有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灾害事件等的抢救预案
人员、仪器、床位的调配预案
查看相关资料,询问护士,呼叫1-2备班人员
4、有危急值报告制度,护士能掌握并正确运用报告流程
(1)科室有危急值报告制度
(2)科室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本,查看登记情况
查看相关资料,询问护士
5、有医疗急救与院前急救衔接制度,保证危重患者救治的连续性和及时性
(1)科室建立医疗急救与院前急救衔接制度
(2)实地查看与院前急救的交接情况
实地查看,查看相关资料,询问护士
6、有完善的预检分诊制度。

分诊护士能对患者正确分诊,对危及生命安全的患者优先就诊(1)科室有完善的预检分诊制度和流程
(2)实地查看预检护士的分诊情况
实地查看,查看相关资料,询问1名护士
7、抢救仪器、药品、物品配备合理、管理规范,处于应急备用状态,完好率达到100%。

定期检查并记录
(1)抢救仪器、药品、物品有专人管理,完好率达到100%
(2)定期检查性能、有效期情况,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实地查看,查看相关资料,询问护士
8、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能及相应的急救技术,有培训、考核记录
(1)科室有对心肺复苏等急救技术进行培训和考核记录
(2)考核操作(选择1项):心肺复苏、呼吸囊、除颤、洗胃、呼吸机。

考核1名护士,查看相关资料,询问相关人员
9、有护理专项质量管理考核标准、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并有记录,有持续质量改进措施1)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及成员职责,每月有质量检查评分标准和改进措施
(2)每年有两项以上持续质量改进项目
实地查看,查看相关资料,询问护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