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试卷

合集下载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主命题:李晓宇审题人:吴剑辅命题:马继德审定人:许靖。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命题人:马继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肇始于夏商周,发展于春秋战国,定型于汉代,此后历朝历代虽有所演变,然而其思想主旨始终没有变化。

《尚书》记载,大禹的孙子太康无道,被有穷氏后羿抓起来废了。

太康的弟弟作《五子之歌》述大禹之训诫:“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大禹不仅提出了民本思想,并且也在治国中践行这种思想。

周公总结商亡的教训,主张以德配天、敬德保民,以民本思想为指导实施德治。

《尚书·康诰》的许多记载表明,周公深知殷商之鉴,努力安民保民、实施德政。

儒家认为统治者只有赢得民心才能得到天下,因此必须爱民、顺民、安民、利民。

先秦时代的民本思想与古希腊时代的人本主义思想有相通之处,都有重视人的意思。

不过,古希腊从苏格拉底开始兴盛起来的人本主义思想中的“人”并不包括自由人之外的奴隶,所以其范围是非常有限的。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比起西方奴隶制度下形成的人本主义思想更加具体、更加具有人情味,尽管不免有其蒙蔽性。

西汉政治思想家贾谊总结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民本思想。

贾谊深入阐述了人民的重要性,总结出人民是国家兴衰成败根本的结论,完善了民本思想体系。

唐代柳宗元在“民为本”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吏为民役”的观点,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发展的高峰。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在历代开明封建统治者的政治实践中具体化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是畏民重民,尊重和敬畏人民。

《大学》中说:“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二是知民得心,体察民情民意。

孟子总结了夏桀、商纣亡国的历史教训:失其民心。

三是爱民恤民,体恤爱护人民群众。

孔子主张“节用而爱民,使民以时。

”四是忧民利民,关心人民疾苦,为民谋利益。

《孟子·梁惠王下》中最早提出“忧民”:“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2018届湖南省长沙长郡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届湖南省长沙长郡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届湖南省长沙长郡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 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2017年度文化中国讲坛”上,95岁的叶嘉莹依然一丝不苟地讲了 1小时15 分钟58秒。

讲完,全场自动起立,以经久不衰....的掌声向叶先生致敬。

②外卖小哥风尘仆仆....,见证着对这份工作的珍惜与努力。

收到外卖时道一声“辛苦”, 传递给外卖小哥的是善意和温暖。

③《人民文学》主编在“人民文学奖”初评中发现了青年文学创作的诸多弊端,30 岁以下作家的长篇小说几乎不忍卒读....。

④当日,安徽省黄山市卢村春花烂漫,绿意盘然,鳞次栉比....的徽派古村落包围在色彩斑斓田园之中,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⑤要用越来越少的军队去保护越来越大的领土,显然是绠短汲深....。

如果继续东扩,北约将会在军事上变得更弱。

⑥俗话说“牙疼不算病,疼起来真要命”。

经历过牙疼的人都体会过那种穿云裂石....般的痛苦,恨不得赶紧拔牙免除后患。

A. ①④⑥B. ②③⑥C. ①③④D. ②③⑤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3月17日,“亚洲最大规模全水漆自动化生产线落户仪式暨水漆全球发布会”在河北保定博野水性涂料产业园举行。

此次事件被央视、卫视、报纸、媒体等争相报道。

B. 英国政府近日宣布,将于2040年起全面禁售汽油和柴油汽车,届时市场上只允许电动汽车等新能源环保车辆销售。

C. 肯耐珂萨副总裁俊梁说,年轻的求职者愈发重视自身能力的提高,能否在企业学到本领,是造成流动的最主要原因。

湖南省2018届高考语文模拟卷含答案

湖南省2018届高考语文模拟卷含答案

2018届高考模拟卷(一)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忘言得意”是玄学在认识方法上提出的一个主要观点,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

玄学大家王弼在《老子指略》里说;“夫欲定物之本者,则虽近必自远以证其始。

夫欲明物之所由者,则虽显而必自幽以叙其本。

”这里的“本”“始”即他所谓无形无象、无称无名的“道”。

郭象也同样强调,欲求圣人之道,不应停留在有形之“迹”上,而应当进而把握其“无迹”之“所以迹”。

因此,“忘言得意”的实质,就是认识事物不要停留在迹象上,而要深入内部去把握其根本。

就这方面而言,“忘言得意”反映了人们深化对宇宙、社会认识的要求。

对于“得意”,王弼认为要通过言象获得,而郭象不仅仅讲“寄言以出意”,还更多地强调通过“超言绝象”的“冥合”去获得。

无论哪一种,都强调要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而“得意”之深浅,又与认识主体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就此而言,这种认识方法包含了由外而内、由内而外、得之于外、证之于内、内外合一、主客通明的过程。

这也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法中的一些最重要的特点。

“忘言得意”论不仅在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创作论,尤其是欣赏论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中国人最注重得意于言外,喜欢那些“意犹未尽”“韵昧无穷”的文学艺术作品。

对于只能就眼前呈现的形象来评论文学艺术的人,则认为他根本不够一个真正欣赏者的资格。

苏轼就在一首论画诗中写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中国这种传统的欣赏论,给文学艺术欣赏者带来了极大的自由。

同一对象,不同的欣赏者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心情去欣赏,往往各有所得。

即使是同一欣赏者,在不同的环境和心情下,对同一欣赏对象也往往有不同的体会。

欣赏者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至可以完全离开创作者的原意,体会出另一种新意来。

玄学的“忘言得意”论,无论在思维方式上,还是在文学艺术的欣赏上,都表现出一定的主观随意性。

【最新】2018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2018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突然,爱尔逊的神色凝重起来, 整个人定格一般僵住。 望远镜里出现了一个小女 孩 ! 一个穿着花边裙的金发小女孩,追逐着一只彩色蝴蝶,忘乎所以地跑过乱石 岗,朝雷区跑去。 爱尔逊的心揪得紧紧的, 脑海里浮现出自己年仅 7 岁的女儿在珍珠港轰炸中丧生 时的情景。“她不该是这场战争的牺牲品 ! ”爱尔逊想,“怎么办 ?呜枪示警 ?那 岂不暴露了我军的军事行动 ?这是纪律绝不允许的。” 小女孩丝毫没有意识到她正在滑入死亡的陷阱,依然轻盈地向雷区逼近。 来不及了 ! 不能就这样看着她被夺去生命 ! 爱尔逊掉头对身边的少尉杰克说: “这 里交给你了。我去救那个女孩。” “长官,这严重违反了纪律 ! 要上军事法庭的 ! ”杰克说。 “如果上帝还让我活到那天,我愿意 ! ”他飞快卸下望远镜,迅疾跃出掩体,向 女孩方向跑去。爱尔逊很快通过草地,穿过白桦林,来到雷区边缘。 凭借着一个老战士的经验, 他仔细观察着眼前的道路, 分辨哪里有地雷存在的可 能。这里埋下了无数的地雷,稍有不慎,地雷便会将他送上天国。更重要的是, 这次军事行动因为他的怜悯可能遭到惨重的打击。 但他别无选择了, 他必须穿越 雷区。 他穿过了死亡之地, 接近了小女孩。 女孩已经发现了他。 她没有被这个突然出现 在自己眼前的陌生的面孔吓住, 而是安静地看着他。 爱尔逊压低声调, 柔和地招 呼她:“哦,小宝贝,不要动 ! 站在那,好吗 ! ” 小女孩不明白这个陌生人说的话。 她认为他在和自己玩游戏, 欢笑着朝爱尔逊走 过来。眼看她走出了乱石岗,正踏进雷区,爱尔逊急忙拔出手枪对着她,喝道: “天使,不要动 ! ” 小女孩惊恐地望着面前这个人,哭起来。趁这工夫,爱尔逊奔到了她的身边。他 轻轻抱住女孩,说:“别哭了,叔叔带你回家。”他抚摩着她的头,同时注视着 敌人方向的动静。 “孩子怎么办 ?”爱尔逊犹豫了片刻后,他决定带着孩子重返雷区。 这确实是个奇迹 ! 爱尔逊往返通过雷区而没有触雷。也许冥冥之中,上帝行使了 他爱的伟大力量。 但幸运之神没有伴随爱尔逊到最后。 敌人发现了他。 当他穿过 白桦林, 踏上草地时, 嘹望楼上的重机枪子弹就追上了他。 他感到身上一丝刺痛 的同时便扑倒在地,丧失了知觉:也就在同时,盟军总攻的炮声响了。战士们接 应了爱尔逊,他与死神交臂后活了下来。 爱尔逊在战斗结束后受到了军事法庭的审判。 理由是:爱尔逊上尉在重大的军事 行动前,感情用事,致使军事行动受到严重失利之威胁。同时,他的仁爱之心与 珍视生命的情感符合人类共同的美好心愿, 因而减轻罪过,予以削去军籍的处罚。 爱尔逊回到了家乡后, 许多母亲来信赞美他用自己的生命和冒险行为去挽救一个 小生命: “那是作为人的最大价值, 尊敬的爱尔逊先生, 其意义远胜于一场战争 中正义的屠宰。世界上所有的母亲都将会感谢您,仁慈的上帝也将会为您而注 目! ”英国女王在致爱尔逊的信中这样写道。 ( 选自《小小说月刊》 2011 年第 10 期 )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爱尔逊冒着舍弃生命和被军事法庭审判的危险,去救助一个小女孩,他身上 既体现了军人英勇无畏的精神,更体现了珍惜和保护生命的美德。 B.小说前几段对战争环境的叙写,渲染了总攻开始前的紧张氛围,交代了故事 发生的特定情境,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作了铺垫。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现代的思想家们常常说,语言文字构建了人们意识中的世界,可以呈现一个民族深层的思维和意识结构。

那么从汉字中,我们能够看到什么呢?汉字是现在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以象形为基础的文字,是由图画抽象、规范、滋生而成的。

古代的汉字表明,古人不习惯于抽象而习惯于具象,比如“牛”,各种字形始终突出地显现着牛正面的头部和对称的双角,又如食物,有“米”“稻”“禾”“黍”等等,但并没有一个总的类名,如庄稼、粮食之类。

反过来看,汉字的这种象形性也对中国人的思想世界产生极大影响,使中国人的思想世界始终不曾与事实世界的具体形象分离,思维中的运算、推理、判断始终不是一套纯粹而抽象的符号。

汉字的衍生和分类也显示了古代中国人关于世界的知识和对世界的感知方式。

汉字的衍生是一个树形滋生的过程,以造字时代独立产生的象形“初文”(章太炎语)为根,通过会意、指事、形声等几种造字的方法,滋蘖出“字”。

从每个“初文”中产生的与它意义相关的一批字,在后来被视为同属于某一个“部首”,它们所表示的现象或事物,在古人看来就是事实世界的一个“类”。

这种分类方式与近代西方有所不同,古代中国人特别注意一个现象、一个事物可以感知的表象,以此作为分类的依据。

因此那些以类相从的字,无论以什么“初文”为义符,“初文”的象征性总是使这个字与原初的形象有联系,使人们一看就可以体会它的大体意思。

这种归类的思路,以事物可以感知的特征为依据,通过感觉与联想,甚至隐喻的方式进行系联。

例如“木”作为“初文”,是植物的抽象名称,那么以“木”为义符的字应该都表示树木,如梅、李、桃、桂等等,但实际上,“木”这一类名的范围却远远超出了树木,它可以是树木的一部分,如“本”“末”,可以是与树木有关的某些性质与特征,如“柔”“枯”,甚至还可以是与树木并不直接相关,却可以从树木引申的其他现象,如“杲”(日在木上,明也)、“杳”(日在木下,冥也)。

2018届长沙市一中高考备考模拟一卷语文考试版

2018届长沙市一中高考备考模拟一卷语文考试版

周考九语文5.11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①陇右指中国陇山以西,大致包括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的部分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一带。

陇右文化便是在这一特定地城孕育生成和演化发展的。

②陇右灿烂的史前文化曾开启了中华民族的文明之船。

周、秦崛起秦陇之间,为中华古文化书写了辉煌的篇章。

两汉以降,内地汉族居民的大量迁入进一步加速了陇右民族融合的进程,加之作为“丝路”主干道,中西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荟萃于此的特点,更形成陇右文化的多元性、开放性。

这是汉唐开发陇右的文明之果,其影响远及封建社会的后期。

③自汉至唐,陇右人文之盛,蔚然可观。

据不完全统计,汉至唐正史列传中的陇籍人士就有400多人。

他们或是身系社稷安危,或是笔关文场之变,对当时乃至后世,都有过重大的影响。

④陇右自古多名将。

汉唐千年,仅正史有传的陇籍将领即达百余人之多。

从“汉之飞将军”李广到一代英主李世民,陇右诸多名将都曾在中国军事史上写下辉煌篇章。

在“志士每多登陇首,诗家端爱唱边声”的唐代,他们的功业更成了世人追慕的高标,诗家吟咏的主题,留下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等诸多千古名句。

⑤中国文学瑰丽宏伟的殿堂中,陇籍文人也是济济于列。

东汉政论散文不朽杰构的王符“潜夫”之论,开汉魏抒情赋新局面的赵壹“刺世”之篇,均属一代文苑的典范之作。

魏晋以降,王子年的《拾遗记》称誉志怪之林,皇甫谧高士、逸士、列女诸传传诵千古。

有唐之世,陇籍文士更是争奇斗艳,各领风骚:李白、李益之彪炳诗坛,梁肃、李翱之享誉翰苑,李朝威、李公佐传奇创作堪称一流,牛峤于词之发展功不可没。

从我们大致的统计数字看,《全唐诗》中陇籍诗人多达百人,几占《全唐诗》作者人数的二十分之一,这实在是一个不小的比例。

而《全唐文》所录诸帝、诸王及其他陇籍文人亦达百余人之数。

⑥中国学术史上,晋末十六国时期的“五凉”学者多是闻名遐迩的硕学宿儒。

湖南省四校2018届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湖南省四校2018届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湖南省长郡中学、师大附中、长沙市一中、雅礼中学 2018 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语文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一)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 3 题。

(9 分,每题 3 分)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往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不过一种种类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

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也称为未明言知识。

所谓显性知识,即能够用各样明言符号加以表述的知识。

隐性知识是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传的知识。

波兰尼认为,我们知道的要比我们所能言传的多,表示了隐性知识的存在。

波兰尼提示我们不要把隐性知识理解为神奇经验,隐性知识不过难以用语言来充足地表述,而不是说对这种知识绝对地不可以言说。

波兰尼绝不仅限于认可隐性知识的存在,他更主张隐性知知趣对于显性知识拥有理论上的优先性。

在波兰尼看来,隐性知识实质上是一种理解力,即领悟经验、重组经验的能力。

波兰尼的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个体中的、个人的、有特别背景的知识,隐性知识以个体内在携带的“领悟模型”为中心,这些领悟模型是看法、形象、崇奉、看法、价值系统以及帮助人们定义自己的世界的指导原則。

隐性知识也包含一些技术要素,包含详细的技术和特意技术以及根源于实践的经验。

野中郁次郎也认为有两种不一样的知识,即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有其自己的特别含义,所以很难规范化,也不易传达给他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只好领悟不行言传”。

隐性知识是一种主观的、鉴于长久经验累积的知识,不可以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内容有十分特别的含义。

隐性知识包含崇奉、隐喻、直觉、思想模式和所谓的“窍门” ( 如手工匠掌握的特别技艺)。

隐性知识的看法最早是由波兰尼提出的,野中郁次郎借用了这一看法,但与波兰尼有所不一样。

野中郁次郎使用隐性知识一词代表的是难于表达的特别知识,而波兰尼所指的隐性知识是指以理解全部行动为背景的知识,也即全部知识根植于隐性知识。

湖南省2018届高考语文模拟卷(一)及答案

湖南省2018届高考语文模拟卷(一)及答案

湖南省 2018 届高考模拟卷(一)语文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 阐述类文本阅读 ( 本题共 3 小题(分)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3 题。

“忘言愉悦”是玄学在认识方法上提出的一个主要看法,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想方式之一。

玄学大家王弼在《老子指略》里说;“夫欲定物之本者,则虽近必自远以证其始。

夫欲明物之所由者,则虽显而必自幽以叙其本。

”这里的“本”“始”即他所谓无形无象、无称无名的“道”。

郭象也相同重申,欲求圣人之道,不该逗留在有形之“迹”上,而应当从而掌握其“无迹”之“所以迹”。

所以,“忘言愉悦”的本质,就是认识事物不要逗留在迹象上,而要深入内部去掌握其根本。

就这方面而言,“忘言愉悦”反应了人们深入对宇宙、社会认识的要求。

对于“愉悦”,王弼认为要经过言象获取,而郭象不不过讲“寄言以出意”,还更多地重申经过“超言绝象”的“冥合”去获取。

不论哪一种,都重申要充足发挥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而“愉悦”之深浅,又与认识主体的素质有着亲密的关系。

就此而言,这种认识方法包含了由外而内、由内而外、得之于外、证之于内、内外合一、主客透明的过程。

这也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方法中的一些最重要的特点。

“忘言愉悦”论不单在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方式上有侧重要的意义,并且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创作论,特别是赏识论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中国人最侧重愉悦于言外,喜爱那些“意犹未尽”“韵昧无量”的文学艺术作品。

对于只好就眼前表现的形象来议论文学艺术的人,则认为他根本不够一个真实赏识者的资格。

苏轼就在一首论画诗中写道:“论画以形似,见与小孩邻。

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中国这种传统的赏识论,给文学艺术赏识者带来了极大的自由。

同一对象,不一样的赏识者从不一样角度、以不一样心情去赏识,常常各有所得。

即即是同一赏识者,在不一样的环境和心情下,对同一赏识对象也常常有不一样的领会。

赏识者能够充足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致能够完好离创始作者的原意,领会出另一种新意来。

湖南省长沙市2018届高三“一诊”作文试题解析与导练

湖南省长沙市2018届高三“一诊”作文试题解析与导练

湖南省长沙市2018届高三“一诊”作文试题解析与导练作者:周玉龙来源:《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2018年第04期名师简介周玉龙,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正高级教师。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研究会理事,湖南省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湖南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湖南省首批高中语文骨干教师,湖南省高考评卷语文学科核心组成员、作文组大组长。

长沙市优秀教师、长沙市市级骨干教师、长沙市德育先进工作者、长沙市教科院兼职语文教研员。

担任《名师导学》《核心素养报》《试题调研》等报刊的主编、特邀编委。

有近30篇论文发表或获奖。

试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每到秋冬季节,都是落叶飘零的时候。

为了加强城市的管理,有的地方甚至是让环卫工人24小时连续工作,相同的地点组成四个小组,轮流值班,坚守在“落叶第一线”;有的城市还喊出了口号“确保地面没有一片落叶”,确保生活环境的干净清洁。

但《北京青年报》记者2017年11月16日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市属公园首次尝试不立即清扫景区落叶,打造出了20处“最美落英缤纷”赏秋景点,引来无数市民前往拍照留念。

对此,你怎么看待?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或体验?请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作;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引 >>本题材料围绕“对待落叶”出现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展开:前者的态度是扫除落叶,“确保地面没有一片落叶”,目的是保持城市的清洁卫生;后者是“不立即清扫景区落叶”并借此打造赏秋景点,目的是美化城市。

两种态度的出发点都是美化城市,都有其合理的根由;但同样是管理城市,从处置的方式和带来的效果看,显然后者比前者方式更好,效果更好,从“但”字这一转折,既表明前后态度和行为的对立,也表明后者更是材料的关注点。

在审读题目的时候,考生应关注以下几点:一是“类似”一词,提醒考生不必拘泥于“落叶”,可以由此联想拓展,即可就落叶而论,也可由落叶引出如何对待“自然”的问题;二是“但”字引领的转折句,表明后者暗含了命题者的一种偏向,也是较容易寻找说理依据的所在;三是写作时,不能只顾“落叶”,而应关注“落叶”与“城市”、“落叶”与“审美”、“自然”与“人文”等关系。

2018-2019年湖南省长沙市质检一:长沙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精品

2018-2019年湖南省长沙市质检一:长沙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精品

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还!2018-2019年高考备考湖南省长沙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

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

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

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

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

”“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

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

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长郡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有详细答案)

长郡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有详细答案)

长郡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有详细答案)长郡中学师大附中长沙市一中雅礼中学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试题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

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也称为未明言知识。

所谓显性知识,即能够用各种明言符号加以表述的知识。

隐性知识是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传的知识。

波兰尼认为,我们知道的要比我们所能言传的多,表明了隐性知识的存在。

波兰尼提醒我们不要把隐性知识理解为神秘经验,隐性知识只是难以用语言来充分地表述,而不是说对这类知识绝对地不能言说。

波兰尼绝不只限于承认隐性知识的存在,他更主张隐性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具有理论上的优先性。

在波兰尼看来,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即领会经验、重组经验的能力。

波兰尼的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个体中的、私人的、有特殊背景的知识,隐性知识以个体内在携带的“意会模型”为中心,这些意会模型是概念、形象、信仰、观点、价值体系以及帮助人们定义自己的世界的指导原則。

隐性知识也包含一些技术因素,包括具体的技能和专门技术以及来源于实践的经验。

野中郁次郎也认为有两种不同的知识,即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有其自身的特殊含义,因此很难规范化,也不易传递给他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隐性知识是一种主观的、基于长期经验积累的知识,不能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内容有十分特殊的含义。

隐性知识包括信仰、隐喻、直觉、思维模式和所谓的“诀窍”(如手工匠掌握的特殊技艺)。

隐性知识的概念最早是由波兰尼提出的,野中郁次郎借用了这一概念,但与波兰尼有所不同。

野中郁次郎使用隐性知识一词代表的是难于表达的特殊知识,而波兰尼所指的隐性知识是指以理解一切行动为背景的知识,也即一切知识根植于隐性知识。

湖南省长沙市2018届高三『一诊』作文试题解析与导练

湖南省长沙市2018届高三『一诊』作文试题解析与导练

湖南省长沙市2018届高三『一诊』作文试题解析与导练周玉龙
【期刊名称】《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年(卷),期】2018(000)004
【总页数】2页(P14-15)
【作者】周玉龙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一诊"作文试题解析与导练 [J], 刘剑英
2.河北省石家庄市2018届高三"一诊"作文试题解析与导练 [J], 王玲
3.辽宁省沈阳市2018届高三『一诊』作文试题解析与导练 [J], 孙延堂
4.湖南省长沙市2018届高三“一诊”作文试题解析与导练 [J], 周玉龙;
5.湖南省长沙市2019届高三“一诊”作文试题解析与导练 [J], 周玉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长沙市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试卷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辉煌与寂寥:墨家学派衰落成因赵建成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界百家争鸣。

当时学者以儒墨并称,非儒即墨。

二家并为显学。

然而盛极一时的墨家学派,在秦汉之后几乎销声匿迹了。

作为墨家学派创始人的墨子,其生平事迹已经开始变得模糊,或者说遭到漠视。

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等人皆立传记,仅在《孟子荀卿列传》的最后对墨子附以24字的内容,简略不备而又含糊不明。

在秦汉之后,墨家几乎再无传人。

盛极一时的学术流派突然衰落,这是一个颇有意味、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略窥其原因。

首先,就其根本而言,墨家的学说过于理想化,或者说就是一种空想。

墨家思想有着十分严密的逻辑关系,其最根本的主张是兼爱,几乎一切观点与主张皆由此生发:因兼爱而非攻,反对战争;物质财富是有限的,少数贵族的奢侈生活必然会导致下层民众的贫困。

故主张节用、节葬、非乐;儒家礼制的繁琐与用度之多又与此相冲突,故墨家非儒;尚同与尚贤是墨家的为政之本,是针对当时天下混乱的形势而提出的政治纲领,其实质也是为了贯彻其兼爱的主张。

那么,作为其出发点与立足点的兼爱,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主张呢?墨子认为,天下一切混乱皆起自不相爱。

解决的办法是,使天下兼相爱、交相利,爱人若爱其身.视人之室、家、国若其室、家、国.则可消灭一切祸乱之源头。

(《墨子,兼爱》〉但正如《汉志,诸子略》墨家类小序所云,“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这种无差别、一视同仁地爱一切人的主张显然不符合人性发展的实际也忽略了宗法制度、血缘关系的社会现实,墨子所设想的理想社会图景可望而不可即,不可能实现。

其次,一种学说往往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思想层面,二是实践层面。

在先秦诸子中.墨家比较有影响的多是实践性的主张,但其思想的深度不足。

因此,一旦在实践层面上没有出路,这种学说也就失去了发展的空间。

秦汉之后,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社会环境发生变化.墨家的主张不符合新秩序的要求,几乎完全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因此走向衰落;而同为显学的儒家学说则恰恰相反,获得了空前发展,二者命运迥然不同。

同时,墨家的主张对人在实践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往往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

庄子对墨子的人格非常欣赏,但他仍客观地指出:“墨翟、禽滑釐之意则是,其行则非也。

将使后世之墨者,必以自苦腓无肢、胫无毛,相进而已矣。

乱之上也。

治之下也。

”庄子还评价墨家非乐、节葬、节用诸说曰:“恐其不可以为圣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

墨子虽独能任,奈天下何!”墨子对于人的要求实在太高了,他自己虽能做到,但无法为天下人普遍接受。

所以实际上恰恰偏离了圣人之道。

最后,一种学说要想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必须不断地完善与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家学术流派,如儒家、道家、法家等。

其学说都不是停滞不前的,而是不断地注入新的内涵。

除创始人外,还不断涌现出重要的代表人物。

使本学派的理论有大的推进,如儒家的孟子、荀子、道家的庄子,法家的韩非子,等等。

反观墨家,墨子之后并没有出现特别有影响的人物也没有提出超越墨子的理论与学说。

所以,不能与时俱进也是墨家学派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删减)【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界百家争鸣”,今天看来,当时的儒家和墨家可谓最盛,非儒即墨,均为显学。

B.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等人所立传记,详细记载,唯独对墨子的传记,简略而又含糊。

C.墨家主张节用、节葬、非乐,而儒家礼制上的繁琐与用度之多与墨家的主张相冲突,所以,墨家对儒家持否定态度。

D.在秦汉之后,墨家并没有出现特别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也没有像儒家和道家一样提出过新的理论与学说。

【小题2】下列对“兼爱”思想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兼爱是墨子学说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因为其严谨的逻辑性,也使它成为墨家学说中最根本的主张。

B.墨子认为,兼爱即天下兼相爱、交相利,爱人若爱其身,视人之室、家、国若其室、家、国,如能这样,则一切混乱都可解决。

C.兼爱思想主张无差别、一视同仁地爱一切人,这不符合人性发展的实际,也忽略了宗法制度、血缘关系的社会现实。

D.墨子学说中的非攻、非乐和节俭思想以及尚同、尚贤的政治纲领,都是因为其兼爱思想而产生。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对墨家学派衰落原因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墨家学派衰落的根本原因出在其学说上,其最重要的主张即兼爱思想过于理想化,甚至可以说就是一种空想。

B.墨家比较有影响的都是实践性的主张,但因其思想的深度不足,让这种学说失去了发展的空间,在实践层面上也因此没有出路。

C.墨子对于人的要求实在太高了,他自己虽能做到,但往往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所以实际上恰恰偏离了圣人之道。

D.一种学说要想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必须不断地完善与发展。

不能与时俱进,是墨家学派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话说袭人见贾母王夫人等去后,便走来宝玉身边坐下,含泪问他:“怎么就打到这步田地?”宝玉叹气说道:“不过为那些事,问他做什么!只是下半截疼的很,你瞧瞧打坏了那里。

”袭人听说,便轻轻的伸手进去,将中衣褪下。

宝玉略动一动,便咬着牙叫“嗳哟”,袭人连忙停住手,如此三四次才褪了下来。

袭人看时,只见腿上半段青紫,都有四指宽的僵痕高了起来。

袭人咬着牙说道:“我的娘,怎么下这般的狠手!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得到这步地位。

幸而没动筋骨,倘或打出个残疾来,可叫人怎么样呢!”正说着,只听丫鬟们说:“宝姑娘来了。

”袭人听见,知道穿不及中衣,便拿了一床夹纱被替宝玉盖了。

只见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向袭人说道:“晚上把这药用酒研开,替他敷上,把那淤血的热毒散开,可以就好了。

”说毕,递与袭人,又问道:“这会子可好些?”宝玉一面道谢说:“好了。

”又让坐。

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好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

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

宝玉听得这话如此亲切稠密,大有深意,忽见他又咽住不往下说,红了脸,低下头只管弄衣带,那一种娇羞怯怯,非可形容得出者,不觉心中大畅,将疼痛早丢在九霄云外,心中自思:“我不过捱了几下打,他们一个个就有这些怜惜悲感之态露出,令人可玩可观,可怜可敬。

假若我一时竟遭殃横死,他们还不知是何等悲感呢!既是他们这样,我便一时死了,得他们如此,一生事业纵然尽付东流,亦无足叹惜,冥冥之中若不怡然自得,亦可谓糊涂鬼祟矣。

”想着,只听宝钗问袭人道:“怎么好好的动了气,就打起来了?”袭人便把焙茗的话说了出来。

宝玉原来还不知道贾环的话,见袭人说出方才知道。

因又拉上薛蟠,惟恐宝钗沉心,忙又止住袭人道:“薛大哥哥从来不这样的,你们不可混猜度。

”宝钗听说,便知道是怕他多心,用话相拦袭人,因心中暗暗想道:“打的这个形象,疼还顾不过来,还是这样细心,怕得罪了人,可见在我们身上也算是用心了。

你既这样用心,何不在外头大事上做工夫,老爷也欢喜了,也不能吃这样亏。

但你固然怕我沉心,所以拦袭人的话,难道我就不知我的哥哥素日恣心纵欲,毫无防范的那种心性。

当日为一个秦钟,还闹的天翻地覆,自然如今比先又更利害了。

”想毕,因笑道:“你们也不必怨这个,怨那个。

据我想,到底宝兄弟素日不正,肯和那些人来往,老爷才生气。

就是我哥哥说话不防头,一时说出宝兄弟来,也不是有心调唆:一则也是本来的实话,二则他原不理论这些防嫌小事。

袭姑娘从小儿只见宝兄弟这么样细心的人,你何尝见过天不怕地不怕、心里有什么口里就说什么的人。

”袭人因说出薛蟠来,见宝玉拦他的话,早已明白自己说造次了,恐宝钗没意思,听宝钗如此说,更觉羞愧无言。

宝玉又听宝钗这番话,一半是堂皇正大,一半是去己疑心,更觉比先畅快了。

方欲说话时,只见宝钗起身说道:“明儿再来看你,你好生养着罢。

方才我拿了药来交给袭人,晚上敷上管就好了。

”说着便走出门去。

袭人赶着送出院外,说:“姑娘倒费心了。

改日宝二爷好了,亲自来谢。

”宝钗回头笑道:“有什么谢处。

你只劝他好生静养,别胡思乱想的就好了。

不必惊动老太太、太太众人,倘或吹到老爷耳朵里,虽然彼时不怎么样,将来对景,终是要吃亏的。

”说着,一面去了。

袭人抽身回来,心内着实感激宝钗。

进来见宝玉沉思默默似睡非睡的模样,因而退出房外,自去栉沐。

……这里宝玉昏昏默默,只见蒋玉菡走了进来,诉说忠顺府拿他之事;只见金钏儿进来哭说为他投井之情。

宝玉半梦半醒,都不在意。

忽又觉有人推他,恍恍忽忽听得有人悲戚之声。

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

宝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宝玉还欲看时,怎奈下半截疼痛难忍,支持不住,便“嗳哟”一声,仍就倒下,叹了一声,说道:“你又做什么跑来!虽说太阳落下去,那地上的余热未散,走两趟又要受了暑。

我虽然捱了打,并不觉疼痛。

我这个样儿,只装出来哄他们,好在外头布散与老爷听,其实是假的。

你不可认真。

”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得利害。

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词,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

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一句话未了,只见院外人说:“二奶奶来了。

”林黛玉便知是凤姐来了,连忙立起身说道:“我从后院子去罢,回来再来。

”宝玉一把拉住道:“这可奇了,好好的怎么怕起他来。

”林黛玉急的跺脚,悄悄的说道:“你瞧瞧我的眼睛,又该他取笑开心呢。

”宝玉听说赶忙的放手。

黛玉三步两步转过床后,出后院而去。

(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十四回)【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节选内容主要写的是宝玉被其父贾政暴打后袭人、宝钗、黛玉三人的表现,作者对这三人均运用了语言、心理和行动描写,宝钗、黛玉二人还运用了外貌神态描写,人物形象鲜明。

B.文章通过写宝玉恍恍惚惚中梦见蒋玉菡、金钏儿、林黛玉等人,既写出了贾宝玉挨打后伤情之重,也暗示了贾宝玉挨打的原因。

看似不起眼的闲笔,实则是很高明的设计。

C.“你放心,别说这样话。

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既表现宝玉誓死不向贾政屈服的决心和勇气,也可看出他对待朋友的推心之言。

D.林黛玉哭了半天之后,仅仅向贾宝玉说了一句话:“你从此可都改了罢!”这句话虽短,但意味深长,里面包含着沉痛、体贴、哀怨,同时也含着一种无可奈何的委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