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

合集下载

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鲍云樵“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

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对人类生存造成的损害和威胁已为世人公认。

联合国敦促世界各国采取紧急行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发达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重大战略举措。

奥巴马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要求在2030年之前将石油消费降低35%。

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立法确定减排温室气体目标的国家,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基础,以政策为导向,全民互动的体系。

但发达国家在减排温室气体问题上将历史撇在一边,不愿对减排承担主要责任,相反采取种种手段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企图将我国纳入到量化减排的协议中。

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并主动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40%一45%。

中国政府在哥本哈根会议上阐述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原则立场.即必须保持成果的一致性、坚持规则的公平性、注重目标的合理性、确保机制的有效性。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当务之急,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从重化工业向高新技术型工业的转变,依靠科学发展观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走低碳高效发展的中国之路。

应重点研发碳纤维材料和煤层下天然气开发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信息化新型能源系统,推广先进能源技术的应用。

同时加快发展低碳能源,确立核能在我国能源构成中的战略地位.加速开发剩余水电资源,有序、健康地发展可再生能源。

与此同时,应强化节能教育,完善和细化《节能法》,推广节能新技术,提高回采率,保护煤炭资源;尽快推广超超临界发电机组;通过政策法规和先进技术,使建筑行业走上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之路;重视研发新型动力汽车和新能源汽车。

低碳经济减排温室气体产业结构低碳能源核能可再生能源新型动力汽车1 前言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对人类生存造成的损害和威胁已为世人公认。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一些原本对气候变暖不予重视的国家也开始积极起来。

中国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中国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发挥大国作用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应积极发挥大国作用 ,推动全球低碳经济的发展进程。
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为全球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 支持。
促进全球低碳经济转型
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贡献,促进全球低碳经济转型,实现可 持续发展。
06
结论与展望
总结中国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措施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政策引导
资金支持
中国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如能源政 策、环保政策等,引导企业和个人采取低 碳生产和消费模式。
政府加大对低碳经济相关领域的资金投入 ,支持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设备更新,鼓 励社会资本参与低碳项目。
科技创新
宣传教育
政府推动科技创新,加强与国际组织和科 研机构的合作,引进和吸收国际先进技术 ,提高低碳技术研发水平。
发展清洁能源
02
加大对清洁能源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
中的比重,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促进能源利用效率
03
通过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和排放。
促进清洁能源发展
加强政策支持
加大对清洁能源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 、市场准入等,促进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
政府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低碳经济 和环保的认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低碳经济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中国政府将继续加大对低碳经济的支持力度,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
挑战
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中国政府需要应对一些挑战,如技术瓶颈、资金短 缺、国际合作等。同时,还需要应对国内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实 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

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

家 甚 至 一 些 发 展 中 国家 要 求 减 、 和 观 点也 大都 反 映 了发 达 国家 的 限 排 的 压 力 巨 大 .而 且 还 将 不 利 益 我 国要 组 织 力量 .加 强综
断 增 大 。 《 都 议 定 书 》 生 效 合 研究 .为 我 国 的外交 谈 判 和制 京
付 诸 实 施 .减 缓 温 室 气 体 排 放 题 .在过 去 十 多年 里 ,围绕 外 交 行 动 已 列 入 这 些 国 家 政 府 和 企 谈 判 、能力 建设 和科 学研 究 ,从 业 的 重 要 日程 .减 缓 碳 排 放 技 气候 变 化科 学 事 实 、气候 变化 的 术 领 域 也 成 为 世 界 主 要 国 家 战 影 响 、气候 变 化减 缓 等方 面开 展 略 必争 的高 技 术领 域 。 我 国是 发展 中大 国 .随着 经
发展 战 略 与规 划 ,开 展 低碳 经 济 展 低碳 经济 是 胡锦 涛 同志 自 2 0 07 试 点 示 范 .推 动形 成 资 源 节 约 、 年 以来 在 国 内外 重要 场 合 反 复 强 环境 友好 的生 产方 式 、生 活方 式 调 的话 题
应 对气 候变 化 ,
发 展低 碳经 济 的若 干建 议
1 快 促 进 我 国低 碳 技 术 创 . 加
和 消 费 模 式 。加 大 资 金 投 入 力
低碳 经 济 是 以低 能 耗 、低 污 新 。
Hale Waihona Puke 以低 能耗 、低 污 染 为基 础 的 度 .提 高应 对 气候 变 化 政 策措 施 染 、低 排 放 为 基 础 的 经 济 模 式 , 的实 施保 障能 力 。第 五 项 工作 是 是 人 类社 会 继农 业文 明 、工 业 文 低碳 经 济 .一 个 重 要 的支 撑 就 是 健 全 应 对 气 候 变 化 的法 律 体 系 , 明之 后 的 又一 次 重 大 进 步 。低 碳 低 碳 技 术 低 碳 技 术 涉 及 电力 、

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

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

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低碳经济是指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浪费,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达到环境友好和经济增长的一种经济模式。

它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以下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几个重要意义。

首先,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策略。

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给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损失。

低碳经济可以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来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和规模。

例如,通过采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减排措施,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这对于减少全球变暖,保护地球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传统经济模式以高耗能、高污染为基础,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严重,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而低碳经济强调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倡导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注重绿色产业和技术的发展。

通过推动绿色技术的创新和产业的升级,可以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低碳经济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也具有积极作用。

第三,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增加能源安全和国家的自主可持续发展能力。

传统经济模式依赖化石燃料的消耗,对于全球能源格局形成威胁,同时也容易受到能源价格波动和供应中断的影响。

而低碳经济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提倡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增加能源供给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

这将有效提升国家的能源安全和自主发展能力,减少对外部能源的依赖。

第四,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推动全球合作和减贫事业。

全球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

发展低碳经济可以促进国际合作和交流,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

通过技术转让和财政支持等方式,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低碳技术与能力,为全球减排事业做出贡献。

此外,低碳经济的发展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减贫事业。

综上所述,发展低碳经济对于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经济发展和转型、增加能源安全和自主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推动全球合作和减贫事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与面临地挑战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与面临地挑战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与面临的挑战摘要: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包括我国碳排放现状、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近年来我国在低碳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挑战。

关键字:低碳经济发展现状挑战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我国在温室气体减排,积极构建碳交易市场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低碳经济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严峻挑战。

一、我国碳排放状况分析首先,通过碳的年排放总量和所占世界份额比例来看我国都呈迅速增长的态势,但是按照历史累计排放量计算,我国仍低于主要发达国家。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我国碳排放总量在1990年是22.44亿吨,2000年为33.38亿吨,到2005年增至51.01亿吨,年平均增长率为5.6%。

由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提供的数据表明,2006年美国的碳排放量为59亿吨,我国超过美国达到60亿吨,成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

图1 1985-2009年世界各国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的份额如图1,从1985年到2001年期间,美国所占全球碳排放比例基本在20%—30%之间波动,欧洲的发达国家在20%—30%之间波动,2001年之后都呈下降趋势,这说明经济的迅速发展必然会导致碳排放量的增加。

我国从1985年到2001年期间,所占全球碳排放比例一直比美国少,但是在2001年之后表现出了明显的增长趋势,在2009年已经超过了20%。

可以说我国目前的碳排放量仍属于生存型排放。

图2 2001年-2005年世界部分国家碳强度其次,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很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不大。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是指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世界平均碳排放强度保持在0.5千克碳/美元以内,我国远高于此水平。

从2001年到2005年,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的碳排放强度均呈下降趋势,但幅度并不大,基本在0.5的变动范围以内。

全球主要国家碳减排目标及其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大学专业研究所整理)

全球主要国家碳减排目标及其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大学专业研究所整理)

1http://unfccc.int/home/items/5265.php2http://unfccc.int/home/items/5264.php4Carbon Pollution Reduction Scheme:Australia's Low Pollution Future,.au/en/publications/cprs/white-paper/cprs-whitepaper.aspx 5Carbon Pollution Reduction Scheme:Australia's Low Pollution Future,.au/en/publications/cprs/white-paper/cprs-whitepaper.aspx 6Carbon Pollution Reduction Scheme An Overview by Johnson Winter & Slattery,RESOURCESTOCKS magazine3Carbon Pollution Reduction Scheme:Australia's Low Pollution Future,.au/en/publications/cprs/white-paper/cprs-whitepaper.aspx 7http://unfccc.int/home/items/5264.php8http://unfccc.int/home/items/5265.php9http://unfccc.int/home/items/5264.php10Canada's Action on Climate Change,Government of Canada,http://www.climatechange.gc.ca/default.asp?lang=En&n=D43918F1-111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09年度报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9年11月12http://unfccc.int/home/items/5264.php13Council adopts climate-energy legislative package,Brussels, 6 April 2009 ,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ION, 14http://unfccc.int/home/items/5264.php15The UK Low Carbon Transition Plan: National Strategy for Climate & Energy,/en/content/cms/publications/lc_trans_plan/lc_trans_plan.aspx16http://unfccc.int/home/items/5264.php 17http://unfccc.int/home/items/5264.php18http://unfccc.int/home/items/5265.php19孙振清,刘滨,何建坤,印度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简析,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9年9月National action plan on climate change,government of india20http://unfccc.int/home/items/5265.php21面向低碳社会的12大行动,22Action Plan for Achieving a Low-carbon Society,July 29, 200823Action Plan for Achieving a Low-carbon Society,July 29, 200824Interim report by the Hydroelectric Study Group, July 25, 2008.25http://unfccc.int/home/items/5265.php26National strategy on climate change Mexico(Executive Summary),inersecretarial commission on climate change。

年低碳经济知识公需科目课程试题及答案

年低碳经济知识公需科目课程试题及答案

1.低碳生活时代的到来不可逆转,它将改变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方式。

(√).“二氧化碳减排”是国家该考虑的事情,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没有关系(X)2.“巴厘岛路线图”强调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极为关心的适应气候变化问题、技术开发和转让问题以及资金问题。

(√)“二氧化碳减排”是发达国家应该承担的责任。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能和发达国家相比较,不用考虑节能减排的问题。

(X).5.二氧化碳当量是常被用于测量温室气体的单位。

(√).6.“追求生活的便利”是低碳消费观的一部分(X).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中数量最多、对环境影响最大的气体(√)。

4.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区域的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5.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但高增长。

(√)6.垃圾也是一种很有开发价值的资源。

(√)7.一国收入水平的高低与碳生产力的大小存在直接联系。

(X).9.所谓“碳中性”,就是通过各种削减或者吸纳措施,实现当年二氧化碳净排放量降低到零。

(√)低碳经济的兴起,是一场“新的工业革命”,意在推动社会产业向高能效、低排放的方向转型。

(√)天然气又称油田气、石油气、石油伴生气。

开采石油时,只有气体称为天然气。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1.在全球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将逐步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

(√)5.低碳经济不等于贫困经济,高生活质量也不等于高排放。

(√)水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是无碳能源。

(X)12.低碳经济是个经济问题,和企业界有关,和我无关。

(X)15.“低碳经济”的概念是由日本国率先提出的。

(X)16.《哥本哈根协议》重申全球气温上升幅度不得多于摄氏两度的目标。

(√)17.《京都议定书》三机制均适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减排合作(X)10.煤炭、石油都是可再生的能源(X)11.我国是个资源丰富的国家,仅化石能源就足以保证我国能源高枕无忧。

世界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和影响

世界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和影响

世界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和影响随着全球变暖和能源危机的威胁日益加剧,世界各国纷纷转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既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也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是指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来实现经济增长的一种经济模式。

本文将讨论世界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其对社会、经济以及环境的影响。

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低碳发展目标,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例如,欧盟已经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提高能源效率作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并制定了具体的减排目标。

其次,新能源产业正在迅速崛起。

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等在全球能源市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此外,低碳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也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最后,公众对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视和需求的增加,也推动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并逐渐采取了一系列的低碳生活方式,如减少使用塑料袋、选择公共交通等。

低碳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经济以及环境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社会层面,低碳经济的发展为就业市场提供了新机会,尤其是在新能源产业领域。

同时,低碳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社会结构的转型,鼓励人们过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在经济层面,低碳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力。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增长,还促进了科技创新和投资活动。

而且,低碳经济的发展也降低了能源依赖和能源价格波动对经济的冲击。

在环境层面,低碳经济的发展显著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并保护生态环境的改善。

此外,低碳经济的发展也为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推动了城市绿色化和可持续交通的发展。

然而,低碳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转型期的成本巨大,需要大量的投资和技术支持。

此外,由于低碳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需要加大科研力度和创新能力。

同时,对于一些传统能源产业来说,低碳经济的发展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冲击,需要采取合理的转型政策,以减轻其影响。

低碳发展战略概述

低碳发展战略概述

高温极端—突然变冷—冰雪灾害—飓风
联合国:至本世纪末,作物平均产量将以每10年超过 2%的速度下降;相比之下,到2050年,需求却以每 10年14%的速度在增加。
大量淡水汇入北冰洋,破坏切断的墨西 哥暖流,欧洲西北部温度下降5~8℃。
到2050年全球可能有2~ 10亿“气候难民”,即生存受 到威胁的人民(自然灾害,疾 病频发,环境破坏,健康、安 全有问题,要迁徙……)。
海平面升高,导致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沿 海地下水层,土地盐渍化,海岸滩涂湿地、红 树林、珊瑚礁等生态群消失。
海岸滩涂湿地
红树林
珊瑚礁
土地盐渍化
两极冰雪融化(全部)海平面将上升70米。
南极冰山
中国、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不丹
最严重,号称“亚洲水塔”的喜马拉雅山冰 川后退速度最快,国际冰雪委员会(ICSI) 报告,照目前情况下去,这些冰川在2035年 以前消失的可能性很大。
低碳经济与 中 国 低碳发展战略
主要内容
一、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 二、全球低碳发展的历程 三、中国发展低碳意义 四、中国发展低碳的战略 五、中国发展低碳的成绩 六、未来低碳发展目标
一、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
大气中CO2浓度升高 带来全球气候变化,引起 环境生态变化,严重影响 人类生存。
过去100年地球平均温度升高0.3~0.6℃,到2030 年将再升高1~3℃,如不控制,到本世纪末气温要升 高3~6℃,我国年平均地表气温温度增加1.1℃,高于 全球及北半球同期增温率。
5.2009年7月,G8峰会上应对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成为 两大主题,重申到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至少减排50%, 提出发达国家排放总量减少80%以上的长期目标。
6. 2009年12月7日—18日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发展低碳经济现状及对策建议

发展低碳经济现状及对策建议

定义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多种手段,尽 量地减少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 放,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内涵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低碳经济的重要性
应对气候变化
政策推动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为低碳经济提供了政策 支持和保障。
研究目的与内容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 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 的对策建议。
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低碳经济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分析 、对策建议研究。
02
低碳经济概述
低碳经济的定义与内涵
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减缓全球变暖的关键。
促进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也有助于推动经 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国际竞争力
发展低碳经济符合全球经济发展趋势,提高我国 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
能源结构调整
01
未来能源结构将更加注重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
提高科技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支持企业加强低碳 技术研发和创新。
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加快推广和应用先进的低碳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降低碳排放强度。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低碳技术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 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我国低碳技术创新发展。
提高社会参与度与意识水平
低碳技术推广应用困难
由于技术成本、市场接受度等因素的影响,低碳技术在推广应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世界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和影响

世界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和影响

世界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和影响2010-4-17 19:23李艳君【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保障能源安全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途径,已得到世界各国普遍认同。

全球金融危机促使世界经济加速向低碳化深入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实现全球减排目标、促进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主要发达国家凭借低碳领域的技术和制度创新优势,加紧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构筑世界新一轮产业和技术竞争新格局。

我国传统的高碳经济和外贸发展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向低碳经济转型势在在必行。

一、主要发达国家加快低碳经济转型,构筑全球竞争新格局(一)大规模投入低碳领域,促经济复苏,培育新增长点。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欧盟和日本推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都将低碳领域作为投资的重点。

1 美国奥巴马政府推行绿色新政,培育新能源产业。

2009年2月,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签署《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实施总额为7872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内容包括开发新能源、节能增效和应对气候变暖等方面。

其中,开发新能源为核心内容,与开发新能源相关的投资总额超过400亿美元,按计划,在未来三年内,美国可再生能源的产量将翻一番;制定严格和实施的汽车排放标准,大力促进绿色建筑等的开发,以及建设全新的智能电网;通过一系列节能环保措施,发展低碳经济,在全球应对气候变暖问题上掌控主导权。

奥巴马政府以开发新能源为核心的绿色新政并非仅追求经济复苏的短期目标,更着眼于经济的未来,培育新能源产业,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重振美国经济。

2 欧盟促经济复苏与低碳经济转型战略结合。

在德国、英国等多个欧盟成员国先后出台本国经济刺激计划后,欧盟委员会为协调各国行动,最大限度发挥各国经济刺激举措的潜力,以形成规模效应,于2008年12月,推出总额为2000亿欧元的(约合252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

其中,为实现欧盟发展低碳经济的“三个20%目标”(2007年,欧盟提出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至少减少20%,将可再生清洁能源占总能源消耗的比例提高到20%,将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消费量减少20%。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及其社会学意义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及其社会学意义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及其社会学意义1. 引言1.1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挑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包括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给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其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对全球气候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应对气候变化符合中国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加快发展低碳经济、推动绿色发展,不仅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还可以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也体现了其对全球公共事务的责任担当,为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不仅对国内环境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全球气候治理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1.2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一是气候变化对中国的严重影响。

中国是一个气候多样性显著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系统。

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的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包括干旱、洪涝、台风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挑战。

二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气候行动的期待。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国际社会普遍呼吁中国加大减排力度,承担更多的气候责任,推动全球气候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

中国政府积极响应全球气候变化挑战,提出了一系列减排目标和措施,并将气候行动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方向之一。

中国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环境保护、推动新能源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2. 正文2.1 中国减排努力的成就中国在减排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自2005年以来,中国逐步实施了一系列减排措施,包括加强节能减排政策、推广清洁能源、优化工业结构、提高能效标准等。

这些措施取得的成果不容忽视。

根据中国政府发布的数据,自2005年以来,中国的碳强度下降了45.8%,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了18.6%,自然林面积增加了4.56亿亩。

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和推进措施

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和推进措施

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和推进措施一、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低碳经济是指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是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走出一条可行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呢?1. 加强政策引导与监管为了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政府应加大对相关政策的引导力度。

首先,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相应的减排目标和计划,并确立明确的责任分工。

其次,加大环境保护税等环保收费制度力度,借助市场机制引导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

此外,加强对企业能源消费情况进行监管和考核,鼓励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2. 提高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绿色技术是实现低碳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

政府应加大对绿色技术研发、示范和推广的支持力度,提高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

同时,促进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之间的密切合作,加强技术转移与共享,建立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激发各方面的创新活力。

3. 鼓励低碳投资与融资低碳经济需要资金支持,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鼓励各类主体加大对低碳项目的投资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出台优惠税收政策等方式引导和扶持低碳项目的发展。

此外,应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推动银行、证券市场等金融机构在低碳领域提供更多融资支持。

4. 加大环境教育宣传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环境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低碳经济意义和价值的认知。

同时,鼓励企业加强内部员工培训,提高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

二、低碳经济发展的推进措施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各方面力量的共同推动,以下是一些重要而有效的推进措施:1.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低碳经济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间加强合作和交流。

政府应积极参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并与其他国家分享经验、共享技术成果。

同时,可以通过设立联合研究机构、开展国际项目合作等形式加强国际间在低碳领域的合作。

2.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变传统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结构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低碳经济考试答案

低碳经济考试答案

1、低碳经济首次出现的官方文件是(2003年英国发表的《能源白皮书》)2、专门为中国市场设立的第一个自愿减排标准,被称为(熊猫标准)3、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表现为(大范围海水温度比常年高3-6℃)4、不属于低碳消费观念的是(适当增加产品的种类便于选择性消费)5、气候变化问题从科学议程向国际政治议程的真正转变始于(1988年的多伦多会议)。

6、各种运输方式中,完成等量的换算周转量所要消耗的能源最多的是(民航)7、低碳发展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能源体系低碳化,能源体系低碳化是指(降低能源体系中碳的含量及开发利用产生的碳排放)8、森林碳汇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9、2010年4月1日我国实施的关于低碳转型方面的法律是(《可再生能源法》)10、(技术进步)是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转型的核心内容。

11、采用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制的前提是要完全实现(电力市场化改革)12、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世界上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是(俄罗斯)1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最核心的原则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14、“碳锁定”是指(整个社会对化石能源高度依赖的状态)15、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消费比例最大的能源是(煤炭)16、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象会议上,科学家们将全球变暖问题提上了科学研究的日程。

17、(《京都议定书》)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18、碳关税的征收对象是(进口的高能耗产品)19、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趋势是(农业-轻工业-基础产业-重化工业-高附加值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知识经济)20、实现低碳经济的物质基础是(资源禀赋)21、2008年欧洲能源研究联盟联合欧洲能源研究院启动的推进战略能源技术计划的具体行动计划有(欧洲生物质能源计划、欧洲风力计划、可持续核裂变计划、欧洲电网计划)22、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核能)23、低碳转型的推力,包括(保障能源安全、提升国际竞争力、避免碳锁定效应、实现可持续发展)24、我国为争取2015年建立比较完善的节能服务体系,实施的主要政策有(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实施税收扶持政策、完善相关会计制度)25、低碳经济应包括的核心要素有(资源禀赋、消费模式、经济发展阶段、技术进步因素)26、目前我国非化石能源的开发种类包括(核电、水电、风电、光伏发电、太阳能利用、生物质能源)27、本课程提出的加快低碳城市建设的建议是(建立低碳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低碳城市,需要凝聚政府、企业和市民的力量、尽快制定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规划,出台建设低碳城市的指导意见、提高认识,避免低碳城市建设的盲目性)28、中国低碳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低碳城市发展框架尚未形成、尚不健全的低碳城市建设评价机制、对低碳城市发展途径存在误区、没有认识到低碳城市建设的艰巨性)29、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财富的累积效应能够促进低碳经济发展,这是因为(知识和技术的积累引发低碳技术进步、对经济资本存量的需求大大减小,可以将更多的能源消费用于服务业)30、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有多个小组组成,他们的职责有(评估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以及天然生态的损害程度、总结对气候变化的现有知识、评估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和缓和气候变化的可能性、评估气候变化的负面及正面影响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影响)31、根据罗斯托对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下列阶段中完成工业化必须经历的过程有(起飞进入自我持续增长阶段、成熟阶段、起飞准备阶段)32、目前,已经开始征收碳关税的国家有(丹麦、荷兰、意大利、芬兰)33、气候博弈的本质,包括(技术开发与转让可推动国家的发展、减排措施的成效决定着可持续发展、碳排放权直接影响国家的发展空间、资金供给与获取影响国家投资情况)34、CCS技术的核心是(碳存储技术、碳捕捉技术)35、在世界范围来看,优化能源结构的主要途径有(发展核电、发展水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天然气替代煤炭)。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统筹经济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和战略选择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统筹经济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和战略选择


当前 。 国经 济和 社 会发 展也 受 到国 内能 源 资源保 障 和 区域 玮幢 容 量 的制 约 , 我 节约 能源 、 化 能源 优
结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走低碳发展道路, 既是应对气候变化、 减缓二氧化碳排放的核心对策, 是我 也
国 突 破 资 源 环 境 的 瓶 颈 性 制 约 , 现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内 在 需 求 。 者 具 有 协 同 效 应 b 全 球 发 展 低 碳 经 济 的 实 两 潮 流 正 在 改 变 世 界 经 济 、 易 格 局 , 大 对 新 能 源 和 环 保 产 业 的 投 入 。 成 为 当 今 世 界 各 主 要 国 家 应 对 贸 加 也 经 济 危 机 、 现 绿 色 复 苏 的 关 键 着 力 点 。 我 们 要 顺 应 世 界 经 济 、 术 变 革 的 潮 流 , 住 机 遇 , 进 先 进 能 实 技 抓 促
发 低 经 是 统 经 发 与 展 碳 济 我国 筹 济 展 应 气 变 根 途 和 略 择 对 候 化的 本 径 战 选
我国社 会主 义初 级 阶段的 基本 国情 , 定 了在应 对气 候变 化领 域 比发达 国 家面 临更 为严 峻 的挑 战。 决 全 球 减 缓 气 候 变 化 的 核 心 是 减 少 温 室 气 体 排 放 , 中 主 要 是 与 能 源 相 关 的 二 氧 化 碳 排 放 。 国 当 前 正 处 其 我 于 工业化 、 市 化快 速发 展阶段 , 着经 济- 速增长 。 源 消 费和相 应的 二氧化 碳排 放必 然有 合理增 长 。 城 随 陕 能 我 国 人 口 多 , 济 总 量 大 , 前 二 氧 化 碳 排 放 总 量 已 与 美 国 相 当 , 占全 世 界 排 放 量 的 2 % 左 右 , 为 经 当 均 0 成

保险业对于气候变化的应对与防范

保险业对于气候变化的应对与防范

保险业对于气候变化的应对与防范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保险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作为保险公司专业讲师,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气候变化对保险业的影响,并探讨如何应对和防范这些风险。

一、气候变化带来的保险风险1. 自然灾害风险: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如暴雨、洪水、干旱、飓风等,这些自然灾害给保险业带来了巨大的赔付压力。

2. 资产损失风险:气候变化可能导致资产贬值,如海平面上升引发的海岸线侵蚀、冰川消融导致的水资源减少等,这会对保险公司的投资组合产生负面影响。

3. 健康风险:气候变化会影响人们的健康状况,如疾病传播的风险增加、高温导致的中暑和心脑血管疾病等。

这些健康风险也需要保险公司提供相应的保障服务。

二、保险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1. 风险评估与管理:保险公司需要加强对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的评估和管理,建立科学的风险模型,并根据模型结果制定相应的保险产品和策略。

2. 创新产品设计:基于气候变化的风险特点,保险公司可以推出创新的保险产品,如农业保险、气候灾害保险等,以满足市场需求并降低风险暴露。

3. 提供风险咨询服务:保险公司可以为客户提供有关气候变化的风险咨询服务,帮助客户了解和应对潜在风险,提高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

4. 加强合作与联动:保险公司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加强与政府、科研机构和其他保险公司的合作与联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三、保险业防范气候变化风险的措施1. 建立可持续发展战略:保险公司应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减少自身对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2. 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保险公司应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向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提供关于气候变化风险的信息,以便他们能够全面评估和理解相关风险。

3. 鼓励可持续投资:保险公司可以鼓励可持续投资,将资金投入低碳和环保领域,推动可持续发展,并为客户提供相应的保障。

4. 培养专业人才:保险公司需要培养具备气候变化风险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和风险意识,以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的目标和政策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的目标和政策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的目标和政策
何建坤
【期刊名称】《科学中国人》
【年(卷),期】2012(000)021
【摘要】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资源环境日趋强化的制约.也面临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走绿色低碳的发展路径.是我国统筹国内国际形势.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战略选择。

【总页数】4页(P16-19)
【作者】何建坤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原常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22
【相关文献】
1.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碳成为我国未来发展道路
2.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主任唐丁丁就气候变化问题答记者问
3.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的战略与政策
4.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统筹经济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和战略选择
5.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标准化发展和政策建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何建坤前不久闭幕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形成了《哥本哈根协议》,标志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取得了新的进展,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行动将更为紧迫。

我国作为对全球环境事务负责任的大国,在积极促进哥本哈根大会成功的同时,也公布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减缓碳排放的目标,这也标志我国国内实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统筹经济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和战略选择我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的特征,决定了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比发达国家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全球减缓气候变化的核心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其中主要是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

我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能源消费和相应二氧化碳排放必然有合理增长。

我国人口多,经济总量大,当前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已与美国相当,均占全世界排放量的20%左右,成为世界最大的两个排放国之一。

就人均排放而言,1990年我国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0%,2000年为60%,当前已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趋势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能源需求和相应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的趋势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减缓碳排放的目标之间形成尖锐矛盾,根本出路即在于加强技术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低碳发展的道路,以实现经济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赢。

发达国家的人口只有全球的20%,却以全球60%以上的资源消费、80%左右的累积二氧化碳排放为支撑完成了现代化建设。

我国13亿人口大国要实现现代化,已不具备发达国家历史上的资源和环境条件,必须探索低消耗、低排放的新型现代化道路,通过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的效率和产出效益,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实现《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稳定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最终目标,将极大压缩未来全球的碳排放空间,全球有限的大气容量资源已被发达国家历史上、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的高人均排放所严重挤占,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所必需的排放空间已严重不足,这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和能源需求也将带来新的制约。

我国已不能沿袭发达国家走以高能耗和高碳排放为支撑的发展道路,必须探索新型的低碳发展之路。

在中近期内大幅度提高能源效益,提高单位碳排放产生的经济效益,长期要控制甚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建立并形成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可持续能源体系,实现经济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脱钩,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是以能源高效利用和清洁开发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

发展低碳经济与我国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致的。

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受到国内能源资源保障和区域环境容量的制约,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低碳发展道路,既是应对气候变化、减缓二氧化碳排放的核心对策,也是我国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性制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两者具有协同效应。

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潮流正在改变世界经济、贸易格局,加大对新能源和环保产业的投入,也成为当今世界各主要国家应对经济危机、实现绿色复苏的关键着力点。

我们要顺应世界经济、技术变革的潮流,抓住机遇,促进先进能源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从而促进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大幅度降低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任务和关键对策由于国情和发展阶段的不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内涵与发达国家有着本质性差别。

我国强调发展过程和途径,通过低碳能源技术的开发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减缓由于经济快速增长新增能源需求所引起的碳排放增长,以相对较低的碳排放水平,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发达国家二氧化碳排放的2/3来自消费领域,而我国70%以上来自生产领域。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引导和控制发展排放,而发达国家是减少消费排放。

对我国而言,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低碳是实现发展的途径和手段,也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标志。

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强度是指当年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反映了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反过来即代表了单位二氧化碳排放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大幅度降低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强度是我国中近期内发展低碳经济、减缓碳排放的核心任务。

在全球保护气候的长期目标下,碳排放空间将成为比劳动力、资本、土地等其他自然资源更为紧缺的生产要素。

协调经济发展和保护气候的关系的根本途径在于大幅度提高碳生产率,也就是大幅度降低国内生产总值的碳强度。

到2050年,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大约将达到目前的4—5倍,而二氧化碳排放却需减少50%左右,如果同时实现上述两个目标,则需要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碳强度下降80%—90%。

因此国内生产总值的碳强度反映了一个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和成效。

与发达国家相比,当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碳强度仍然较高,但下降的速度很快,从1990 年到2005 年下降了47%。

但2005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碳强度仍约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5倍,这与我国的国情与发展阶段的特征密切相关。

主要原因有:第一,我国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的比重高,约为50%,第三产业比重仅为40%;第二,制造业产品的增加值率低;第三,我国能源转换和利用技术效率较低;第四,我国能源消费品种构成的高排放特征突出。

在上述导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碳强度高于发达国家的诸因素中,技术上的差距远小于体现发展阶段特征的结构性因素。

因此,这既表明我国在提高碳排放的经济产出效益方面具有较大潜力,也表明我国在国内生产总值碳强度指标方面达到发达国家水平需要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不懈努力。

这与我国缩小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差距是一样的,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我国自主提出减排目标,体现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和成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改变了以工业为主导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方式,重视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满足社会消费,使轻、纺工业有了迅速发展,重工业比重持续下降,1978—1999年间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比重由56.6%下降到50.8%,工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比重也由44.1%下降到40.0%。

相应国内生产总值能源强度有了较大幅度下降,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的节能贡献率远大于提高技术效率产生的节能。

世界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发展阶段的普遍特点是能源消费弹性大于1.0,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并持续15—20年直至工业化完成。

例如,日本从1960~1974年,其国内生产总值能源强度增长了2 3%,体现了工业化阶段国内生产总值能源强度呈上升趋势的特点和规律。

我国当前仍处于工业化的中级阶段,“十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能源强度上升趋势即代表了我国目前发展阶段的“通常基准情景”(即国外讲的BAU)。

我国提出的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45%的目标,即是实现比基准线偏离40%—45%。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大幅度降低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和碳排放强度,实现从“基准线”的大幅偏离,是已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过程中没有实现的,没有先例可循,需要我们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才能实现。

为实现这个目标,我国所采取政策和措施的力度是很多发达国家所不及的,所取得的成效也是最显著的。

例如,我国2006年到2009年上半年,三年半淘汰单机容量10万千瓦以下小火电机组5400多万千瓦,相当于英国总装机容量的7 0%。

对风电装机和光伏发电装机分别给予600元/KW和20元/Wp的补贴,实行上网优惠电价,可再生能源供应量2008年比2005年增长5 0%以上,年均增长14.7%。

对企业节能给予200—250元/tce的奖励等。

在“十一五”期间,我国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能源强度下降20%左右目标的附加投资将超过10000亿元。

据汇丰银行统计,在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投入中用于绿色投资比例我国占34%,仅次于韩国居世界第二。

从2005—2009年上半年,实现环比节能约3.5亿tce,减排二氧化碳8亿吨,扭转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强度上升的趋势,二氧化碳排放也实现了比基准线的偏离。

“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随着节能难度加大,而且随着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实现相同的碳强度下降指标所需的二氧化碳减排量也将增大,因此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强度下降40%—45%的目标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将比“十一五”期间更大。

综上所述,我国自主提出的二氧化碳减缓目标,是一个高标准和具有挑战性的目标,也展现了我国实现低碳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坚持《公约》原则以及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促进全球长期合作行动的进程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提出的《哥本哈根协议》,重申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要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各自的能力,加强全球长期合作行动要基于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发达国家历史、目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的高人均排放,对气候变化应负主要责任。

“人均累积排放”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历史责任,也反映了一个国家利用有限大气空间容量为自身现代化发展中基础设施建设和财富积累所做的累积贡献,是公平原则的一个度量。

自1850—2005年,发达国家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为940吨,是中国88.1吨的10倍多。

如果按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减半、发达国家减排80%测算,从1850—2050年的世界人均累积二氧化碳排放平均应为560吨,发达国家早已超过其应有限额,发达国家中近期要大幅度减排,为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腾出必要的空间。

发展中国家在排放空间被严重挤占的情况下,要协调经济发展、消除贫困与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关系,走上低碳发展的道路就需要得到资金和技术的支持。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帮助进行能力建设是《公约》下的义务,也是对其过多挤占发展中国家发展空间的补偿。

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脆弱,正在面临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适应气候变化正是当务之急。

而且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仍是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

当前全球尚有24亿人以煤炭、木炭、秸秆为主要燃料,有16亿人没用上电。

而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有三分之二左右发生在消费领域,应该大幅度降低过高的人均消费排放,抑制奢侈排放。

当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行动之所以进展缓慢,主要原因在于有些发达国家不愿承担《公约》、《议定书》和巴厘路线图下应承担的义务,但同时又力图对发展中国家施加《公约》、《议定书》和巴厘路线图以外的义务。

我国一方面要加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和协调,争取合理的排放空间和公平发展的权利,同时也要积极推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行动,展现负责任大国的态度。

加强自主技术创新,提升企业低碳竞争力,应对世界新的经济、贸易竞争格局在当前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斗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发达国家正在酝酿征收碳关税的单边贸易措施,向发展中国家施加减排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