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学案例
小班优秀教研案例及分析(3篇)
![小班优秀教研案例及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83f198f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00.png)
第1篇案例背景:某幼儿园小班开展了一节主题为“我喜欢的动物”的美术活动。
活动旨在通过绘画的方式,让幼儿表达自己对不同动物的喜爱,同时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案例描述:1. 活动准备:教师提前准备了各种动物的图片、绘画工具(水彩笔、颜料、画纸等)、音乐、故事等。
2. 活动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一首关于动物的儿歌,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思考自己最喜欢的动物。
(2)观察与讨论:教师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颜色、生活习性等,并组织幼儿进行讨论。
(3)示范:教师以小熊为例,现场示范如何绘画动物,包括如何构图、涂色等。
(4)绘画创作:幼儿根据自己喜欢的动物,运用水彩笔、颜料等工具进行绘画创作。
(5)展示与评价: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邀请其他幼儿进行评价,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案例分析:1. 教学目标达成:本次活动成功达成了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目标。
幼儿在观察、讨论、绘画等环节中,充分调动了感官和思维,提高了自己的美术素养。
2. 教学方法运用: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导入、观察讨论、示范、绘画创作等,使活动更加生动有趣,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3. 教师角色转变:在活动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授者,而是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
教师关注每个幼儿的需求,尊重幼儿的个性,为幼儿提供自主学习和表达的机会。
4. 家长参与:教师通过家园合作,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进行美术创作,增进亲子关系。
5. 评价方式多样化:本次活动采用了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使幼儿在评价中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改进建议:1.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幼儿之间的互动,如分组合作绘画,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2. 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设计不同难度的绘画任务,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
3. 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单一的评价标准,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获得成就感。
幼儿小班教育案例_幼儿园小班教育案例
![幼儿小班教育案例_幼儿园小班教育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4cc9a7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af.png)
幼儿小班教育案例_幼儿园小班教育案例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
教育案例是身边发生的生动活泼的例子,对教学本身具有促进作用。
幼儿园小班在教育上会有哪些教育案例呢?本文是店铺整理的幼儿小班教育案例,仅供参考。
幼儿小班教育案例1:有的时候还是“袖手旁观”的好从事幼教工作几年来,今年头一次带小班。
几个月下来,我深深感到小班的孩子们对老师的依赖性是那么强,诸如系鞋带、扣钮扣等小事也要老师帮助才能完成。
尤其每天午睡醒来后,总有一大群孩子围在身边,让我帮助他们做这些事晴。
说实话,有的时候真的感觉有点烦,但当我看到孩子们那一张张充满恳求的小脸听到孩子们稚气十足的话语:“老师,帮我穿一下衣服行吗”,“老师,我的鞋带系不上了”,“老师,帮我……”我还真不忍心不去帮忙。
但是往深处一想,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本来就很差,如果一味这样迁就照顾下去,孩子的自理能力怎么能提高呢?怎么办呢?好长时间,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
一天,在带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时,我的胳膊不小心扭了一下,一时间动都不能动。
午睡起来后,孩子们仍像往常一样围在我身边,要我帮助做这做那的,但有几个孩子看到我受伤的胳膊,懂事地自己穿起了衣服。
过了一会儿,几个平时一直要我穿衣服的孩子,竟然也穿“好”了。
虽然,他们的衣服钮扣扣错了,鞋子穿反了,但毕竟是他们自己穿的。
我猛然发现,这些事情他们不是不会做,而是不想做。
那么,我何不利用这个机会让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呢?于是,我便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老师的胳膊不小心弄伤了,医生说要过好长一段时间才能好,看来这几天,老师不能帮你们穿衣服了,你们自己穿衣服,系鞋带,扣钮扣,好不好?”绝大多数孩子都答应了,但仍有少数几个孩子拿着衣服坐在床沿上一言不发。
我知道,他们的确不会自己穿,于是,我一边叫能力强的孩子帮他们一下,一边告诉他们回家后让妈妈教他们,自己也多练习练习,争取早日自己穿衣服,系鞋带,孩子们满怀信心地点了点头,过了一段时间,孩子们终于全部穿好了衣服,系好了鞋带,扣上了钮扣。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学方案优秀案例8篇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学方案优秀案例8篇](https://img.taocdn.com/s3/m/2c33ed23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05.png)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学方案优秀案例8篇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思想意识,进展口语表达能力.幼儿对自己生活的环境,具有愿意表达的情感。
以下是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语言教学方案,下面就和大家分享,来阅读一下吧。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学方案11、引导幼儿愿意跟读儿歌,能与老师一起朗诵儿歌。
2、知道上幼儿园是很快乐的,小朋友在一起很开心。
3、幼儿能乐观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第一课时:一、活动准备:1、幼儿园的背景图2、儿歌中的动物图片3、字卡二、活动过程:(一)导入:师生谈话1、小朋友们喜欢幼儿园吗?2、表扬班上高兴奋兴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引出儿歌中的小动物。
(二)、老师运用字卡和图标展示儿歌,幼儿欣赏。
1、看看有谁来上幼儿园了?2、它们来幼儿园的时候怎么样?3、小朋友来幼儿园的时候怎么样呢?(三)、看字卡和图标,逐句理解儿歌内容。
1、看字卡、图标学念儿歌。
2、边念儿歌边表演。
(四)、(总结):幼儿园真好,有许多小朋友在一起玩游戏,很开心。
(五)、识字游戏三、活动建议:动物图片要做得形象、美观、能吸引幼儿。
四、活动评价:1、有喜爱上幼儿园的情绪。
2、会独立地念儿歌。
第二课时:一、活动准备:幼儿用书、(故事)字卡二、活动过程:(一)、老师带领幼儿操作幼儿用书(红缨幼儿用书),感受、复述故事P9:幼儿练习翻书、定位(二)提问:1、图上有哪些小动物?(引导孩子能以小象的口吻(自我介绍)“我是一只……,这是我的好朋友……”)2、请你摸一摸。
(让孩子逐一摸图中的小狗、小猫、小兔、小鸟)3、用“我是……”句式,以小动物的口吻自我介绍。
4、瞧!这些玩具朋友变成小页码是什么样子的?你能在后面找到他们吗?(让孩子找一找小狗、小猫、小兔、小鸟所在的页) P10—P13:老师带领幼儿边指图边复述(三)提问:1、P10-P11:谁来上幼儿园了?他们怎么来幼儿园的?2、P12:小鸡在幼儿园里做什么?3、P13:小朋友在幼儿园做什么?他们开心吗?4、P13:你在幼儿园过得开心吗?(四)、识字游戏,复习巩固关键字[妈咪爱≈婴网]幼儿园教案频道老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舞幼儿在活动中表现乐观的幼儿。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学案例3篇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学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5e8ff18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94.png)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学案例3篇幼儿园小班安全教学案例1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团结友爱、相互谦让的好品质。
2、教育幼儿进出门时不挤不抢,集体活动时要有秩序。
活动准备:1、课前带领幼儿有秩序的在户外滑滑梯并注意幼儿的表现。
2、歌曲《滑滑梯》活动过程:一、谈话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谈话:刚才老师和小朋友在外面玩什么啦?怎样玩的?咱们又是怎样进的活动室?引导幼儿说出排着队,有秩序的滑滑梯、进出活动室等。
二、欣赏歌曲教师告诉幼儿有一首歌曲也叫《滑滑梯》,请幼儿欣赏并尝试学着跟唱歌曲。
三、提问幼儿理解歌词歌曲《滑滑梯》中,小朋友是怎样滑滑梯的?为什么要排好队,不推也不挤?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推挤容易将小朋友推倒、磕伤。
四、讨论:小朋友在什么时候还应注意排好队?为什么?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哪些时候容易发生挤撞,如:进门出门时;上下楼梯时、荡秋千时等等都容易推倒,发生意外伤害。
教师小结:大家集体出动、活动时都应排队,懂得谦让,有秩序的活动,反之,很容易发生危险,也是不礼貌的。
渗透方式:在一日活动的各环节,如:集体入厕、集体喝水、进出活动室、集体游戏等都给幼儿渗透排队、不推不挤、有秩序的进行活动。
家长工作:请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结合上下楼梯、进出门、公共场所等情景对幼儿进行相互谦让、遵守公共秩序等的品德教育。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学案例2活动目标:1、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知识;2、初步建立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1、课件;2、实物:鞭炮、气球3、录音机、图片、方向盘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今天,大班哥哥姐姐到我们这来玩,看!他们在干什么?(大班幼儿表演放鞭炮不小心炸伤手的事情)老师问:大班哥哥姐姐这样做安全吗?为什么?我们能不能这样做?2、观看录像,讨论娃娃丫丫的行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娃娃、丫丫的妈妈不在家,他们做了许多不安全的事,请小朋友仔细看,他们做了哪此错事,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做?”①不能戴大人的眼镜;不能玩煤气;不能玩插头;不能玩刀。
小班幼儿案例分析与措施【三篇】
![小班幼儿案例分析与措施【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6511d225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70.png)
【导语】个案分析可以作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依据,利⽤个案分析的结果与家长沟通,教师的叙述不再空洞;家长也因了解孩⼦的发展状况,⽽知道怎样去帮助孩⼦,并与教师合作共同建构课程。
今天®⽆忧考⽹为您带来了⼩班幼⼉案例分析与措施【三篇】,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篇⼀】 案例描述: 案例⼀:这周我们给孩⼦过六⼀。
⼦豪带来⼀辆遥控汽车,并告诉我说:“徐⽼师,这辆遥控汽车是我带来和⼩朋友⼀起分享的”。
⾃由活动时,⼦豪很兴奋地拿出⾃⼰的遥控汽车,但他只愿意让⼩朋友看,不准⼩朋友摸他的车,更别提玩了。
我说:“⼦豪今天真乖,把这么好的玩具带来和⼩朋友分享,你让别的⼩朋友玩⼀下好吗?”⼦豪不同意。
过了⼀会,邦邦带来⼀辆遥控飞机。
飞机很⼤,吸引了⼦豪的注意。
⼦豪主动和邦邦套近乎,想和他交换玩。
邦邦同意了。
⼦豪很⼩⼼地把玩具递给邦邦,并和他商量好彼此的玩具不给别的⼩朋友玩。
案例分析: 通过对⼩班幼⼉分享⾏为的调查,我们发现,虽然经过⼩班⼀年的集体⽣活,⼤部分幼⼉已经萌发了分享的意识,但其认知和⾏为严重脱节,幼⼉在⾏为中还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分享。
解决策略: 1.为孩⼦提供分享的机会(分享⽇) 可以在⼀星期中定个半天为玩具分享⽇。
2.榜样⽰范 教师和同伴是幼⼉模仿的重要对象,善于抓住⼀切有利时机为幼⼉做好⾏为⽰范,激发幼⼉去模仿和学习。
3.⾔语指导 教师可以帮助幼⼉⼀起协商分享中出现的问题,渐渐地让幼⼉学会⾃⼰协商学会分享。
4.巩固幼⼉的分享⾏为 幼⼉早期的分享⾏为,主要来⾃于家长、⽼师等⼈的提⽰和⿎励。
在⼀段时期内,孩⼦尚不能把它变为⾃⼰的⾃发⾏为。
因此我们必须要经常的提⽰孩⼦,让他能时刻想到⾃⼰应该怎样做。
如:玩沙时,⼩桶和铲⼦等⼯具总是不够⽤,有的幼⼉就会喜欢独占,于是我们⽼师就应该提醒他“想⼀想别⼈是不是也需要它?如果你和别⼈分享,别⼈会⾮常⾼兴的。
”另⼀⽅⾯我们成⼈也要⾔⾏⼀致。
很多⼈都⿎励孩⼦与别⼈分享,如,好吃的东西分给⼤家⼀起吃,可当孩⼦真的给你时,你⼜笑着说“谢谢你,我们不爱吃,你⾃⼰吃吧!”这样久⽽久之,孩⼦们就会把这样的分享当作⼀种令⼤家⾼兴的游戏来玩,反⽽⽆法⾯对真正的分享,因此孩⼦与你分享时,我们必须要接受! 【篇⼆】 案例描述: 郑xx,⼥孩,5岁。
幼儿园小班社会领域教学方案案例3篇(小班社会领域教案公开课)
![幼儿园小班社会领域教学方案案例3篇(小班社会领域教案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442e1446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32.png)
幼儿园小班社会领域教学方案案例3篇(小班社会领域教案公开课)幼儿园小班社会领域教学方案案例1一.案例背景浩然是小班下学期入园的新生,由于他性格内向,身体弱小,刚入园时每天都要哭,不太情愿主动地与人交往。
学习活动中从来都不情愿举手发言,老师和他讲话,他也不情愿开口。
或许是从未有过集体生活的体验吧,在刚开头的一段时间里,他的爸爸、妈妈、爷爷、婆婆都与我联系过,表示了极大的担忧:孩子自理力气差,与外界接触少,比较娇气,性格内向。
通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后,我发觉他却又是个聪慧又懂事的孩子。
原来他所缺少的是自信和大胆的品质,需要的是更多的关注和机会。
二.案例片段玩耍活动时,我带孩子们到户外玩走荡桥。
在我和保育员的爱惜下,孩子们一个跟着一个,玩得可开心而兴奋了。
轮到浩然的时候,他当心翼翼地踏上木板,手脚抖了起来,身体晃得很厉害,他连忙下来,小脸红彤彤的,有点紧急,有点无奈,不敢再上荡桥了。
我朝他笑了笑、点点头,对他说:“浩然,别怕,老师会爱惜你的。
”他摇摇头,不敢走。
我让其他孩子鼓舞他,为他喊加油,孩子们大声地喊:“浩然加油!浩然加油!”可他还是摇摇头,并且往后退了一步。
于是我不强求他,让他站在一旁,看其他孩子走荡桥。
当他观看其他小伴侣在老师的关怀下,都很努力地走过去,没有人摔下来,他脸上的悲戚表情一下消逝了很多,我知道孩子心头的疙瘩已慢慢解开了,开头向前迈步了,于是我又鼓舞了他一番。
他真的走上去了,两只小手紧紧抓住扶手,小脚当心翼翼地往前迈开,我一边扶着他,一边为他加油。
从他严峻的表情上看,他特别紧急,额头上已微微的沁出汗珠。
慢慢的,他最终走过荡桥。
孩子们为他拍手欢呼,我摸摸他的头,表扬了他的勇敢,他回头看看荡桥,露出了大方的笑容。
接下来他又很快地排在队伍的后面预备接受其次次的挑战。
三.反思一位哲人说得好:谁拥有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
可见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人类进展的内向动力;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核心;是促使孩子布满信念去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理想的动力。
幼儿园小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5篇
![幼儿园小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74c0348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cf.png)
幼儿园小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5篇幼儿园小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篇1【活动目标】1、在游戏中专注地进行跑的身体运动。
2、通过参与竞赛游戏体验团队合作乐趣。
3、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大量海洋球、塑料筐4个、呼啦圈8个。
【活动过程】一、热身游戏——1、2、3、4(价值分析:调动幼儿的兴趣,并活动幼儿身体)玩法:教师发出信号,幼儿根据信号作出相应反应。
层次1:视觉听觉同步层次2:只有听觉观察指导:提示幼儿在奔跑时注意避让同伴。
二、蛋蛋保卫战(价值分析:专注地进行跑、投、接等身体运动并参与游戏体验团队合作乐趣)玩法:教师把海洋球播撒在场地上,幼儿分队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捡拾尽量多的海洋球投入本队的框中,框内海洋球数量最多队为胜。
层次1:无干扰层次2:教师作为怪物在游戏中“捕捉”幼儿。
观察指导:注意提示幼儿在活动中不抢夺他人的球,在时间截止后没有在框里的球都放回地上。
三、放松游戏——藏蛋蛋(价值分析:在轻松的游戏中,放松整理身体)玩法:幼儿尽可能多的把海洋球藏在身上不掉落,最后整理海洋球跟随教师排队离开。
教学反思:课堂环节紧凑,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享受,由于在游戏过程中,我讲游戏规则不到位,导致幼儿在游戏过程有的捣乱,气氛太过度的活跃,导致我控制不住场面。
今后我要加强本班的游戏规则的培养,是幼儿愉快、友好的分享游戏乐趣。
style="text-indent: 32px; white-space: normal; color: rgb(18, 91, 134);">幼儿园小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篇2 目标:1、学会搬、摆小椅子的方法,会一个挨着一个摆。
2、知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准备:1、小兔头饰人手一个、大灰狼的头饰一个。
兔跳的音乐、大灰狼的音乐。
2、场景布置:散放在活动室中的小椅子。
3、教会幼儿说儿歌《搬椅子》过程:一、师扮演妈妈,幼儿扮演小兔子,跳进活动室。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学案例 幼儿园游戏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学案例 幼儿园游戏](https://img.taocdn.com/s3/m/eeb20e0d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40.png)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学案例一、概述在幼儿园教育中,游戏是幼儿学习、发展和成长的重要手段之一。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培养其团体意识、合作精神、创造力和想象力。
本文将围绕幼儿园小班游戏教学展开讨论,以一组游戏教学案例为例,介绍如何组织和进行有效的游戏教学。
二、游戏教学案例1:色彩认知与配对游戏1. 游戏教学目标: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色彩识别能力和配对能力,激发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2. 游戏准备:a. 准备6种不同颜色的纸片,每种颜色3张;b. 教师可使用印有不同颜色图案的纸片,或可在纸片上用颜色笔绘制图案;c. 游戏所需的空间应宽敞明亮,保证幼儿能够自由活动。
3. 游戏过程:a. 让幼儿自由地玩耍一段时间,然后引导幼儿坐下,观察教师展示的颜色纸片,并引导他们说出颜色的名称;b. 让幼儿分成小组,每组3人,每组给予一种颜色的纸片,要求幼儿在一定时间内找出相同颜色的纸片,并配对在一起;c. 教师在游戏过程中注意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引导,鼓励幼儿互相合作和交流;d. 游戏结束后,让幼儿展示他们的成果,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他们的配对过程和心得体会。
三、游戏教学案例2:角色扮演游戏1. 游戏教学目标: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激发幼儿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 游戏准备:a. 设计一些幼儿感兴趣的角色扮演主题,比如医生与病人、警察与小偷、教师与学生等;b. 准备一些与角色扮演主题相关的道具和服饰,如医生服、玩具通联方式、玩具汽车等;c. 安排适当的游戏空间,保障幼儿的安全和秩序。
3. 游戏过程:a. 教师通过引导提出不同的角色扮演主题,让幼儿根据所选主题自由选择角色并配戴相应的服饰和道具;b. 鼓励幼儿在角色扮演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扮演自己所饰演的角色;c. 引导幼儿相互交流、协作,构建角色扮演的情境,让他们在游戏中感受到合作的快乐;d. 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共享自己的扮演经历,并鼓励幼儿描述游戏中的所见所闻。
幼儿园小班幼儿教学案例分析范例共三篇
![幼儿园小班幼儿教学案例分析范例共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55fbcdfc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6a.png)
幼儿园小班幼儿教学案例分析范例共三篇幼儿园小班幼儿教学案例分析范例一、案例分析:观察与记录案例:小明的语言能力提升描述:小明是幼儿园小班的一名男孩,之前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些困难。
教师观察到他对话交流时经常选择用单词而不是完整的句子,同时也出现了发音不准确和语法错误的问题。
为了帮助小明提升语言能力,教师采取了以下措施:1. 注重语言环境:教师在课堂上创造了丰富的语言环境,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同时,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也注重与小明的交流,提供更多的语言研究机会。
2. 组织语言活动:教师设计了一系列有趣的语言活动,通过游戏、歌曲、绘本等形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语言研究。
例如,教师组织了角色扮演活动,让小明扮演不同角色并进行对话,以提高他的语言表达能力。
3. 个性化指导:教师根据小明的语言能力和兴趣,进行了个性化的指导。
她在每个阶段提供恰当的挑战,帮助小明逐步克服语言障碍。
二、案例分析:探索与实践案例:小红的科学探索描述:小红是幼儿园小班的一名女孩,对科学非常感兴趣。
教师观察到她在课堂上对科学实验和观察有较强的主动性和好奇心。
为了满足小红的研究需求,教师采取了以下措施:1. 提供资源:教师准备了丰富的科学实验材料和观察工具,并鼓励小红主动选择并使用这些资源。
2. 提出问题: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小红的思考,激发她的好奇心。
例如,教师问小红:“你认为水是怎样变成冰的?”让她自己去探索和思考。
3. 探索实验:教师引导小红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例如观察植物生长、水的沸腾等。
她鼓励小红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并帮助她总结和归纳。
三、案例分析:合作与创造案例:小阳的艺术创作描述:小阳是幼儿园小班的一名男孩,对绘画和手工艺术有浓厚的兴趣。
教师观察到他在艺术创作中展现出独特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为了促进小阳的艺术发展,教师采取了以下措施:1. 提供材料和空间:教师为小阳提供多样的绘画和手工艺术材料,并营造了安静、宽敞的创作空间,让他有足够的自由度展示自己的创意。
幼儿园小班教学案例(优质5篇)
![幼儿园小班教学案例(优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ae20e82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75.png)
幼儿园小班教学案例(优质5篇)1.幼儿园小班教学案例第1篇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说动词,并围绕动词进行发散思维。
2、学习动词玩、拍、抱、踢、打。
活动准备教玩具:布娃娃、积木、皮球等等。
活动过程一、动词“抱”1、做一个抱的动作提问:老师在干什么?老师还可以抱什么呢?2、出示布娃娃、球、被子、积木等启发幼儿说出与抱相关的动词词组。
3、不出示任何实物引导幼儿依靠想象围绕“抱”进行发散思维。
二、动词“打”1、做一个打的动作提问:教师在打什么?老师还可以打什么呢?2、出示毛衣、、针、羽毛球拍等启发幼儿说出与打相关的动词词组。
3、不出示实物引导幼儿围绕“打”字进行发散思维。
以下以同样的方法进行三、动词“踢”四、动词“拍”五、动词“玩”六、结束我们一起到草地上去玩吧!把准备的玩具放到草地上,去玩一玩、拍一拍、抱一抱、踢一踢、打一打。
2.幼儿园小班教学案例第2篇活动目标:1、练习抛、跳、跑等基本动作,促进手、腿等大肌肉动作的发展。
2、能积极参加游戏,体验愉快的情绪。
活动准备:人手一份报纸活动过程:一、热身运动。
坐在报纸上跟着教师做各种动作:长长的(脚伸直)、宽宽的(两脚分开)、山洞(双手抱住膝盖)、蝴蝶(两_叉双手跟着脚动起来)、由慢变快的动作儿歌:“两脚长长的,变成宽宽的,钻过小山洞,变成蝴蝶飞呀飞”二、练习跳的动作1、引导幼儿在“荷叶”上跳上跳下2、教师示范并说明双脚并拢跳过“荷叶”3、引导幼儿双脚并拢跳过“荷叶”三、自由探索1、幼儿自主玩报纸,教师适时引导。
2、介绍自己的玩法。
“你和报纸是怎么玩的?3、教师介绍自己的玩法——和报纸赛跑四、报纸游戏:《看谁跑得快》将报纸贴在胸前,向前奔跑,不让报纸掉落,奔跑时小手不能用手拿报纸,看谁跑得最快!1、教师示范并重点说明双手离开报纸2、 3-5个幼儿示范后,请全体幼儿玩游戏并提出游戏规则:“雷声”、“雨声”时,引导孩子们把报纸当作伞,集中到老师身边,蹲下来“躲雨”五、游戏:比一比谁的报纸扔的远,抛得高“太阳公公又出来了,我们的好朋友报纸想变成风筝到天上去飞一会,怎么办?-----往上抛1、幼儿自由将报纸往上抛,教师适时引导:将报纸揉成团可以抛的越高2、将报纸扔进纸篓里(由近及远让幼儿尝试)六、放松运动你把报纸成功扔进纸篓了吗?扔进的放松哈哈哈大笑,没扔进的做伤心样唔呜呜呜3.幼儿园小班教学案例第3篇活动目标:1、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努力唱准附点节奏。
小班案例分析范例大全【五篇】
![小班案例分析范例大全【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cee8a6b9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48.png)
[案例分析]
三岁幼儿是好动好奇的时期,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圆圆的二件事情其实就是 想玩水,我们何不创设条件,提供充裕的时间,让他们从事喜欢的活动,鼓励探索,满足其好奇心呢。
由于我们有目的地玩了几次水,既满足了其好奇心——玩水的渴望,又培养了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圆圆再也没有瞎玩水 了。从圆圆的玩水中给了我一个启示:幼儿的生活经验的内容可以从幼儿生活中来,顺应孩子的需要,而又在满足孩子需要的 基础上,推动孩子感受生活、理解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分析:妍妍正处于对细小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她的碗放不平稳了,不是闹情绪或请老师帮忙,而是自己想办法解决问 题,说明妍妍是一个爱观察、动脑筋的小朋友。
策略:我没有去打断她,而是在一旁进行观察。妍妍发现碗放好后开始进餐,我这时走过去对她及时地进行了表扬。
效果:妍妍开心地笑了,我相信妍妍以后遇到问题时更爱动脑筋想办法的。
初次看到自己也能像同伴一样画出东西来,康康感受到了成功喜悦的快感——他大声地哈哈笑了起来。我也从他的笑容里 看到了他对画画的自信心萌芽。以后,康康就不再要求老师帮他画画了,我按照上面的方法陪他画了一段时间后,便开始培养 他独立作画的习惯(绘画时不用老师陪在身边)。如今康康对画画已有了较浓的兴趣,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充满自信的画画 了。康康的改变让我从中受到了不小的启发:当幼儿在集体活动中有特殊的行为表现时,教师要善于去发现,及时分析情况, 采取措施给予相应的教育,这将在无形之中使幼儿受到支持与鼓励,培养孩子对活动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让孩子得到良好的发 展!
分析: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争吵是一个司空见惯的问题无论,结合于陈鹤琴“生活即教育。”教育来源于生活,但是由于小班幼儿年 龄特点,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喜欢与同伴争抢,同时喜欢模仿,不能用简单的说教。所以在案例中,当孩子们发生争吵时,对 于孩子们争吵的行为我并没有一味的阻止,对他们进行说教。而是用小班孩子特别喜欢的儿歌来打动孩子,进行教育,同时儿 歌便于小班孩子模仿,儿歌朗朗上口,一方面稳定孩子们的情绪,另一方面,又可以用来提示孩子,效果非常好。所以我一边 洗手一边念儿歌,孩子们一下子非常地新奇,都模仿起来了,慢慢行为控制情绪的影响渐渐降低了。而我另一成功之处又在 于,在角色游戏中,当排队打电话发生了“插队”现象,孩子们懂得解决生活问题,大家唱起了儿歌,一件小事一下子就迎刃而 解了,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们渐渐懂得解决生活的方式。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优秀10篇】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388ab5dc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f8.png)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优秀10篇】篇一: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幼儿懂得随便乱吃东西的危害性。
2、引导幼儿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3、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及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
活动准备:真实案例《卡在喉咙里的五角星》;课件《进餐时》、《肚子为什么疼》;情景表演《好吃的鱼》;图片:1、老鼠、苍蝇叮咬过的食物。
2、过期的食物。
3、腐烂变质的食物。
4、假冒、劣质的食物。
5、没洗干净的;每组一小筐(内有图片如:幼儿一边走一边喝水;吃饭时在说笑;吃大量的雪糕;把铅笔放入口中等)活动过程:一、真实案例《卡在气管里的五角星》(用讲故事的形式即可!可以告诉幼儿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教师讲解: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天,5岁的龙龙突然咳嗽不停,而且有时喘不气来,晚上也睡不好觉。
爸爸妈妈赶快带他到医院去检查,结果做很多的检查才判断是得了重感冒,果住院治疗了一个周,病情有所好转,便回家了,可是回到家后,龙龙又咳嗽不停,整天晚上睡不着觉,躺不下,又坐不下,可难受了。
爸爸妈妈担心死了。
着急的父母又搭车来到了离家很远的医院,最后经过一位有经验的老医生的检查,这位医生从他喉咙的侧面取出了一个大大的铁制的五角星。
医生说这个五角星卡在的地方,一般的检查很难发现,幸亏爸爸妈妈及时来到了这里,要不会有生命危险的。
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龙龙的病终于好了。
医生告诉龙龙说:“以后,一定不能把一些危险的东西放入口中。
”讲述完后提问:1、这个故事的名称叫什么?2、龙龙的身体好受吗?3、一开始,医生检查出五角星了吗?为什么?4、龙龙的爸爸、妈妈心里怎样?5、最后,医生从他气管里取出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6、医生对龙龙说了什么?7、你还知道哪些东西特别危险,不能放入口中?小结:当我在电视上看到这个真实的故事时,我的心里和龙龙的爸爸、妈妈一样着急,龙龙怎么能把那么大的五角星放入口中,幸亏医生爷爷的高招技术救了龙龙。
小班幼儿数学教学案例:《小猫玩球》
![小班幼儿数学教学案例:《小猫玩球》](https://img.taocdn.com/s3/m/027c6e52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e3.png)
小班幼儿数学教学案例:《小猫玩球》》介绍《小猫玩球》是一款针对小班幼儿的数学教学游戏,它通过让幼儿去指认、分类、比较、计数球的数量等方式来帮助幼儿学习数学知识。
教学目标1.通过自己操作游戏,小班幼儿在游戏中了解数学的基础概念,包括数量、大小、形状和位置等。
2.提高小班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分类、比较和计数物品的数量。
3.培养小班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动力。
教学方法在游戏中穿插教学,在幼儿完成基础操作的同时,通过引导,帮助幼建立起一些数学概念。
教学流程一、引导幼儿对小球进行分类1.让幼儿观察屏幕上的小球,然后体验操作去将小球分类。
2.引导幼儿尝试从小球的颜色、大小、形状等方面进行分类,让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体验到分类操作的趣味。
3.引导幼儿数出每个颜色的小球数量,并对数量进行比较,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二、引导幼儿计数小球的数量1.让幼儿数出屏幕上小球的数量,借助计数器帮助幼儿进行计数。
2.引导幼儿从数量的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进行比较,让幼儿明白数量的比较,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引导幼儿学习减法运算1.让幼儿凭借自己的操作能力,先将小球进行分类,再数出每个颜色小球的数量。
2.引导幼儿对数量进行比较,在了解每个颜色小球的总数后,引导幼儿进行减法运算,从而了解小球的减法。
四、结合游戏对幼儿进行数学知识的简单讲解1.对于小班幼儿,在游戏中穿插对数学知识的简单讲解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
2.在幼儿操作游戏期间,穿插基本数学概念的讲解,让他们由浅入深地了解数学知识。
3.通过游戏,幼儿可以不断地接触数学知识,高效地完成数学教学的目标。
总结《小猫玩球》是一款针对小班幼儿的数学教学游戏,它通过提供丰富的操作体验,引导幼儿建立起一些数学概念,帮助幼儿学习数字的基本概念、进一步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提升幼儿的数学能力,从而达到初步的数学教学目标。
通过游戏中穿插基本数学概念的讲解,可以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对数学的兴趣,这一点对幼儿数学学习的促进非常有利。
幼儿园小班社会领域教学方案案例8篇
![幼儿园小班社会领域教学方案案例8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e563d1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14.png)
幼儿园小班社会领域教学方案案例8篇推荐文章小班安全活动方案热度:小班音乐教学活动设计方案【8篇】热度:幼儿园小班活动区设计方案热度:小班一日生活活动设计方案热度:小班音乐活动设计方案【8篇】热度:在幼儿园教学中进行社会领域教育的渗透需要教师提前进行高效的备课,使社会教育的渗透不是随意进行的,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社会领域教学方案篇,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幼儿园小班社会领域教学方案篇1活动目标:1、知道分享就是将自己的玩具等物和同伴一起玩,愿意将自己心爱的玩具分享给自己的小伙伴。
2、知道和朋友分享自己喜欢的东西是件快乐的事。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PPT、幼儿自带玩具若干活动重难点:1、重点:知道和朋友分享自己喜欢的东西是件快乐的事。
2、难点:知道分享就是将自己的玩具等物和同伴一起玩,愿意将自己心爱的玩具分享给自己的小伙伴。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师:小朋友瞧瞧这是谁?师:对的,这是巧虎。
今天是休息天,巧虎邀请好朋友来家里玩,会有谁来呢?【评析:通过幼儿喜欢的巧虎形象导入本次活动,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通过猜一猜的形式,让活动氛围活跃起来。
】(二)初步感知“分享”的意思师:“叮咚叮咚”会是谁呢?师:我们一起来开门看看吧?师:原来是琪琪和她的妈妈来做客了。
琪琪给巧虎带来了什么?师:“琪琪,把蛋糕分给巧虎吃吧”琪琪妈妈说(播放录音)师:小朋友你知道“分享”是什么意思吗?让幼儿说一说【评析:第一次出现“分享”的录音,让幼儿说一说自己对分享这个词的认识与了解,对分享有初步的知识准备。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琪琪是怎样做的?师小结:琪琪将蛋糕一分二,一块给巧虎,一块给自己,大家一起吃蛋糕。
原来分享就是不小气,愿意把自己的好东西给好朋友一起吃。
师:琪琪分享了自己带来的蛋糕,她的表情是怎样的?巧虎的表情又是怎样的呢?师小结: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所以琪琪和巧虎都是笑眯眯的,他们都很开心。
小班教案案例10篇
![小班教案案例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c5e30b93af1ffc4fff47acd6.png)
小班教案案例10篇《小班教案案例1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教案案例10篇!(1)小班科学教案《秋天的树》含反思活动目标:1、了解落叶树和常绿树的不同特征,尝试有规律的排序。
2、在交流分享中,感受秋天的美丽。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1、幼儿收集的树叶若干;绿叶树、常绿树图片若干。
2、课件树妈妈的话一份。
活动过程:一、经验回忆:说说自己收集的各种树叶1、说一说:鼓励幼儿大胆交流表达。
2、谈一谈:你捡到的是什么树叶?它象什么?3、教师小结:原来这些树叶有的会在秋天变成黄颜色或者红颜色,有的一年四季都是绿颜色的,而且不同的树叶都有它不同的样子,真是太漂亮了。
4、提问:mdash;mdash;为什么这些树叶有的到了秋天会变成黄颜色,然后枯掉了从树上落下来,有的还是绿绿的留在大树妈妈的身上呢?mdash;mdash;让我们听听大树妈妈是怎么说的。
二、播放课件,幼儿拓宽经验mdash;mdash;为什么有的树叫落叶树?而有的树叫常绿树?mdash;mdash;你们知道还有哪些是落叶树、哪些是常绿树吗?(.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鼓励幼儿大胆完整地表达。
) mdash;mdash;师小结:有些树一年四季常绿,秋天也不例外,这叫常绿树。
如棕榈树、冬青、桂花树等。
有些到了秋天叶子就枯黄,树枝变成光秃秃的,这叫落叶树。
如水杉、枫树、柿子树等等。
三、文学欣赏:树真好树真好。
小鸟可以在树上筑巢。
树真好。
能挡住大风,不许风沙到处乱跑。
树真好。
阵阵风儿吹,满树花香飘呀飘。
树真好,天热了,我们躺在树下睡午觉。
四、操作活动:种树1、欣赏常绿树、落叶树的图片,引发幼儿对间隔排列的关注。
2、操作种树。
活动反思:这次活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
小班幼儿园教学案例分享:趣味游戏与智力开发
![小班幼儿园教学案例分享:趣味游戏与智力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313e8e33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ec.png)
小班幼儿园教学案例分享:趣味游戏与智力开发
案例一:数字拼图游戏
游戏介绍
数字拼图游戏是一种能够锻炼幼儿逻辑思维和手眼协调能力的趣味游戏。
通过
拼合数字,让幼儿学会数字顺序和概念认知。
游戏步骤
1.将数字拼图板分成若干块,将数字依次打乱,要求幼儿按照数字大小
顺序进行组合。
2.引导幼儿边玩边数,加深对数字的认知。
适时给予鼓励和帮助,培养
幼儿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效果
数字拼图游戏不仅能够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乐趣,还能够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
和专注力,为智力开发打下基础。
案例二:动物快闪游戏
游戏介绍
动物快闪游戏是一种通过辨认动物形象并做出对应动作的游戏,既增加了互动性,也刺激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反应能力。
游戏步骤
1.准备多张卡片,每张卡片上印有不同的动物形象。
在音乐的伴奏下,
教师持卡片快速晃动,幼儿们在听到指令后,快速找出对应的动物卡片并模仿动物的动作。
2.可以加入奖励机制,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提高游戏的趣味性。
效果
动物快闪游戏不仅能够让幼儿感受到团队合作的乐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全面促进智力和身体的发展。
以上就是小班幼儿园趣味游戏与智力开发的教学案例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幼儿园小班教育案例优秀9篇
![幼儿园小班教育案例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be715bed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ce.png)
幼儿园小班教育案例优秀9篇在幼儿教育中,以提高全体幼儿的整体素质为指向,表明一种以幼儿自身的和谐发展为目的教育价值观,强调幼儿的可教育性和发展性,牛牛范文为您精心收集了9篇幼儿园小班教育案例,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案例实录]一天中午,我打扫完卫生,站在英语擂台前看我班小朋友的贴画的情况,无意间发现我班雨雨小朋友的贴画很特别,一张大大的贴画被撕成了“四张小贴画”贴在上面,于是我把这一发现悄悄地告诉了班里的赵老师和王老师。
我们三个商量,暂且不声张,看下午雨雨上完英语课怎么说,(为了调动幼儿学英语的积极性,在这一学期开始,我们开设了“英语大擂台”,规定每得10个小贴画可换一面小红旗,5面小红旗换一个奖品,雨雨加上“一撕为四”的贴画数正好是9张)。
果不出我们所料,雨雨英语一下课,就拿着新发的小贴画,非常兴奋得说:“老师,我的贴画已经10个了,该换小红旗了。
”这时王老师走过来说:“好,我来看看。
”还没等王老师说完,站在我跟前的苏琪娟小朋友大声喊:“马老师,雨雨把一张大贴画撕成了四半,当四张贴画用。
”琪娟的话立刻引来了一些围观的小朋友,大家一起把目光投向了雨雨,再看雨雨“哇”的一声哭了,大家开始议论纷纷:明明:“老师,雨雨这样做不算数。
”哲哲:“是呀,她这样是骗人的。
”美美:“老师,应该把雨雨的贴画撕了。
”牛牛:“对,老师怎么办?”于是,孩子们把目光又投向了我,我看看雨琛不知所措的样子,再看看这边孩子们期待的目光,我顺势把问题抛向了孩子们,说:“雨琛这件事该怎么处理?如果你们愿意讨论的话,咱们可以来讨论讨论。
”随即我们组成了一个临时“讨论小组”,开始讨论:师:“雨雨为什么要把贴画一分为四?”明明:“她想得小红旗。
”好好:“她想得奖品。
”羽羽:“她想得很多贴画,但这样做不是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
”晨曦:“她这是骗人的,不是真实的。
”兴兴:“雨雨不应该把贴画撕成四半,因为撕成了四半那三张就不是她努力得来的。
”金金:“雨雨在撒谎。
幼儿园小班教学案例
![幼儿园小班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121070c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69.png)
幼儿园小班教学案例2篇幼儿园小班教学案例(1)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想象力;2. 帮助幼儿认识和学习一些基本的色彩。
教学准备:彩色纸、剪刀、胶水、笔、彩色铅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回顾上一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幼儿:“你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学过的是什么吗?”引发幼儿的兴趣与思考。
2. 学习:教师将彩色纸分发给幼儿,让幼儿们自由地观察彩色纸上的颜色。
然后,教师向幼儿们展示一些彩色纸的图片,让幼儿们说出彩色纸的颜色。
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幼儿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块彩色纸,在纸上用彩色铅笔画一些简单的图案。
3. 操作:幼儿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创意,用剪刀将刚才画好图案的彩色纸剪下来,然后用胶水将剪好的图案粘贴在白纸上,制作出一副自己的作品。
4. 展示与分享:幼儿们完成作品后,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让其他同学欣赏。
同时,每个幼儿都要说出自己用的是什么颜色,同时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画的图案的具体内容,如“我用红色画了一个小花”,这样可以帮助幼儿们巩固学习的内容。
5. 总结:教师可以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引导幼儿们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收获。
同时,可以鼓励幼儿们将自己的作品带回家,和家人一起分享今天的学习成果。
幼儿园小班教学案例(2)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2. 引导幼儿认识和学习一些基本的形状。
教学准备:多种不同形状的模具、彩色泥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们回顾上一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幼儿:“我们上次学习的是什么呢?”引发幼儿回忆和思考。
2. 学习:教师向幼儿们展示一些常见的形状,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并帮助幼儿认识这些形状的特征。
随后,教师可以给每个幼儿分发一些彩色泥,让他们用各种形状的模具按照自己的想法制作出一些图形。
3. 操作:幼儿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选择不同形状的模具,将彩色泥压制出各种形状的图案。
小班教案学情分析案例
![小班教案学情分析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384fe55f242336c1eb95ed6.png)
小班教案学情分析案例【篇一:幼儿园教学案例】1 猴子捞月亮活动目标:1、了解故事的寓意,知道遇事多动脑筋。
2、通过故事及小实验,深入理解故事情节。
3、和同伴玩水中成像的游戏,激发其探索科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1、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
2、每桌一盆水,一只手电筒。
活动流程:1、以猜迷语的方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有时挂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月亮)2、教师讲述故事《猴子捞月亮》。
当讲到“老猴子说:“快想办法把月亮捞上来”时,停止讲述并让幼儿讨论:(1)猜猜他们是怎样捞月亮的?(2)月亮捞上来了吗?为什么捞不上来?3、接着欣赏故事,教师进行提问:(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2)小猴子在井里发现了什么?它怎么叫的?(3)大猴子跑来一看什么反应?老猴子呢?(4)它们用什么方法捞月亮?捞到了没有?为什么捞不到?(5)最后老猴子一抬头,看见了什么?它对小猴子说了什么?(6)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4、分小组进行小实验《水中成像》。
用手电筒当月亮,水盆当井,并让幼儿观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么样的?用手去捞,?月亮?变得怎么样了?”使幼儿感知水面很平时,“月亮”是圆圆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纹,影子就碎了。
5、教师小结:我们在生活中遇事应该多动脑筋、认真思考。
6、完整欣赏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
活动延伸:让幼儿阅读用书,进一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2 神奇的玻璃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中小白兔战胜大灰狼的办法,知道神奇玻璃的含义。
2、让幼儿了解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3、体验哈哈镜成像的滑稽和有趣,感受人在哈哈镜里的不同变化。
活动准备:放大镜一个、凸透镜一个、《神奇的玻璃》挂图,故事磁带。
活动流程:1、师生谈话:(1)小朋友你见过什么样的玻璃?(幼儿自由讨论)(2)小白兔也有一块神奇的玻璃,你想知道吗?(从而引出故事《神奇的玻璃》)2、出示《神奇的玻璃》挂图请幼儿欣赏,老师讲述故事并提出问题:(1)小白兔在玩时捡到了什么?(2)他有什么惊奇的发现?(3)猜想小白兔想出了一个什么好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教学案例——数学活动:《有趣的图形宝宝》
活动背景
小班下学期幼儿已经学习过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对它们已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根据观察,平时孩子们对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物体比较感兴趣。
为了更好的巩固相关内容,我开展了本次数学活动《有趣的图形宝宝》。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和操作活动,巩固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认识。
2.能初步排除图形大小、颜色的干扰,正确辨认并将图形分类。
活动方法
以游戏法为主,结合操作法和讲解演示法。
活动重、难点:能初步排除图形大小、颜色的干扰,正确辨认并将图形分类。
课前准备
1.用纸盒做一个“魔术盒”(里面有不同的关于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物体)。
2.不同颜色、形状和大小的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卡片人手一份。
教学过程
片段一:
引入主题。
(教师依次出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图形宝宝)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小客人,你们猜一猜他们是谁?(谈话导入,不仅给幼儿创设了一个思考的空间,同时也激发了幼儿的兴趣。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依次出示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图形,让幼儿逐一说出是哪个图形宝宝。
看到这些图形宝宝,哪位善于观察的小朋友有自己的发现吗?(幼儿畅所欲言,给幼儿足够的发言空间。
)
师:哦!你们说的真棒!原来这些漂亮的图形宝宝是由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这些有趣的图形组成的。
片段二:
观察图形特征,依次说出是哪个图形宝宝。
师:有三条边、三个角的是哪个图形宝宝啊?(提问:开始一起回答,后请个别幼儿上来指一指。
)
师:有四条一样长的边、四个一样大的角是哪个图形宝宝啊?(提问:让幼儿集体回答看对不对。
)
师:圆圆的、摸起来滑滑的,是哪个图形宝宝啊?(幼儿交流——集体反馈信息。
你们真能干,给自己鼓鼓掌吧!)
片段三:
(1)出示魔术盒。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魔术盒,非常的神奇;它能变出许多的东西来。
我请你们来当魔术师“变魔术”。
(变魔术时师要到幼儿面前,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
)游戏反复进行几次。
这些小魔术师真能干,变出了这么多东西。
(2)出示拼图。
图形宝宝啊也喜欢变魔术,他们聚在一起能变出许多图案来。
师:出示由三角形和正方形组成的图形。
正方形和圆形组成的图形。
三角形和正方形组成的图形等等。
这些都是图形宝宝变出来的图案。
你们来看一看它像什么啊?由哪几个图形宝宝拼成的呢?(多媒体演示:用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拼成的各种图案让幼儿欣赏。
)
幼:树,是由三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组成的。
幼:车子,是由一个正方形和两个圆形组成的。
幼:房子,是由一个三角形和两个正方形组成的。
片段四:
(1)认一认。
师:刚才小朋友们学的真认真,老师想奖励你们一下;想和你们做一个游戏。
好
不好?游戏的名字叫说图形,拿图形。
老师发给你们图形并放在桌面上我说名字,
你们以最快的速度把新朋友从桌面中找出来,看谁找得快,找得准!(师依次说出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幼听口令从桌面上拿图形,对表现好的组或个人及时加以表扬。
)
(2)“图形宝宝”找家。
(播放多媒体课件,将组成好的图形宝宝放给幼儿看。
让幼儿在音乐声中观察,再一次巩固,以游戏方式结束。
)
师:刚刚游戏中你们表现得真棒!刚刚老师听到了一个声音,图形宝宝不开心
了,因为图形宝宝累了,想回家了。
想让我们小二班的小朋友送它回家。
师发给每个幼儿几个不一样的图形宝宝。
师:你们看一看手里有几个不一样的图形宝宝,我们一起把它送回家。
(事先准
备好的篮子,上面贴有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图片;让幼儿按上面图案分别放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