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市场行情(名词解释)
行情名词大全
世界市场行情名词解释1、长期因素:所谓长期因素,是指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能够引起一般经济活动或部门经济活动出现持续变化的因素。
2、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一个国家总体经济活动的最重要的经济指标。
它是指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一定时期(1年或1季度)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3、股票:股票是它的持有者即股东向股份公司投资入股并借以取得收入的凭证。
换言之,股票是代表股份资本所有权的证书。
4、需求的交叉弹性:是用来衡量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影响程度。
5、预测:就是根据历史经验、客观资料和逻辑推断,需求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未来的趋势。
6、经济行情研究:经济行情研究指的是这是从宏观的角度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具体发展变化。
7、商业循环:西方商业循环理论把经济活动围绕着长期趋势所不断呈现出的扩张与收缩交替的现象,称为商业循环。
8、以某一种特定实际为基期,以这一时期的若干种股价总值为100,拿以后各个时期这些股票价格总值与基础股价相比得出的百分比,就是各相应时期的股票价格综合指数。
9、国际商品市场价格或称商品的世界市场价格,是指按单独的、互不联系的进出口业务进行的大宗交易,用自由外汇支付的普通商业合同的成交价格。
10、定量预测是指以准确、及时、系统、全面的调查统计资料和信息为依据,考虑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和因果关系,运用统计方法和数学模型,对事物未来发展的规模、水平、速度和比例关系的测定。
11、行情是指在具体历史条件下,通过市场表现的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具体发展变化,亦即资本主义经济和商品市场的具体形态。
它既包括生产领域的具体变化,也包括流通领域、分配领域以及消费领域的具体形态。
12、萨伊定律可以简单地表述成“每一个供给都创造其自身的需求”。
意思是说,商品一旦被生产出来,也就自动为其创造出了价值相等的需求,因而市场上不会出现生产过剩。
13、领先指标,亦称预兆性指标。
该指标的变化一般先于总体经济情况的变化而发生变动,故对经济的发展趋势有预兆作用。
世界市场行情
名词解释(10个,差一个,没听到- -)1.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2.经济周期P243.服务市场P1884.能源P1415.GDP P746.行情P17.物价指数P110物价指数亦称商品价格指数是反映各个时期商品价格水准变动情况的指数。
物价指数是一个与某一特定日期一定组合的商品或劳务有关的价格计量。
当该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发生了变化,其价格指数也随之变化。
8.行情指数9.股票指数P115简答题(6个)1.行情是什么P12.商品需求因素P1303.欧盟农业4.经济周期作用的因素5.区域经济一体化p356.医疗旅游的特点医疗旅游,是将旅游和健康服务结合起来的一种旅游形式。
一是医疗旅游与普通观光度假旅游客流反向现象明显。
二是从事国际医疗的医院越来越重视国际资质认证。
三是医疗质量信息逐步透明化。
小众化。
花费高。
范围广。
要求高。
口碑强。
论述题(2个X10分)1.工业指数如何作用行情的研究P1512.股票指数如何反映经济发展P115+P119案例题石油市场(政策、联盟、价格、使用、行情)中东、中亚-俄罗斯、非洲和中南美洲四大石油供应中心以及亚太、欧洲、北美三大石油供应洼地,北美已实现石油来源多元化,欧洲形成以中亚-俄罗斯为主、中东和非洲为辅的供应格局,亚太地区石油供应严重依赖中东。
美国和中国均为石油生产和消费大国,分别是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石油净进口国。
2005年以来,美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连续6年下降,由60.3%降至2010年的49.3%[1];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却延续攀升态势,由42.9%上升到2011年的56.5%。
世界市场行情
经济周期:也称为商业循环,指总体经济活动的扩张和收缩交替反复出现的过程。
非周期性因素:存在于经济周期之外的一些外来的、偶发性的,对行情产生具体影响的因素。
包括长期因素,季节性因素,偶发性因素。
长期因素:是指对市场行情的影响超过1年的因素。
如重大的技术突破、人口增长、经济区域化的发展、全球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大国间关系的变化、历时较长的战争、全球气候的变化等。
长期因素对行情的发展具有长期性、背景性的影响。
季节性因素:指导致市场行情发生季节性(以四季为周期)波动的各种因素。
分为两类:纯粹的季节交替引起的天气、温度、降水、动植物活动和生长状况的变化;固定时间的民俗习惯、节日等。
季节性因素使生产和消费在一定时间表现出有规律的变化。
因有较严格的规律性,比较容易识别和控制。
偶发性因素:也称为随机因素,是指那些对经济会有较大影响,但又难以预料的因素。
如自然灾害、政治动荡、战争的爆发、大罢工等。
特征:难以事先预料,其出现带有突发性;不可控制性。
偶发性因素往往成为短期内行情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领先-同步-落后指标:NBER的领先指标:相对于国民经济周期波动,在指标的时间上领先,例如某指标走上高峰或跌入低谷比国民经济周期早若干个月,那么就称这些指标为领先指标。
1制造业每周工作小时2每周首次领取失业保险的人数3新收订单4商品的库存变动5新建筑许可6敏感材料价格7股票价格指数8公司税后利润9新建公司数目。
NBER的同步指标:指达到高峰或低谷的时间与总体经济出现高峰或低谷的时间大致相同的指标。
1非农产业就业量2国民生产总值3个人收入4工业生产5制造业与商业销售额。
NBER的滞后指标:相对于国民经济周期波动,在指标的时间上落后,例如某指标的高峰或谷底均比国民经济周期的高峰或谷底落后若干个月,则称该指标为滞后指标。
1长期失业(指15周以上的失业)2未清偿债务3库存总量4投资总支出额5货币市场利息率。
GD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价值的总和。
4月《世界市场行情》复习提纲新
《世界市场(shìjièshìchǎng)行情》复习提纲(红色部分(bù fen)是重点内容,需要重点记忆)(先通看一遍,然后再重点(zhòngdiǎn)记忆)第一章总论(zǒnɡ lùn)1、广义(guǎngyì)的行情概念是指通过市场表现的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具体发展变化,它既包括生产领域的具体变化,也包括流通领域、分配领域、消费领域的具体形态;2、狭义的行情概念就是指商品的价格动态;3、行情研究的范围按其性质来说可以分为经济行情的研究和商品市场行情的研究;经济行情是从宏观的角度研究社会再生产的发展变化,而商品市场行情研究的是个别商品部门再生产的发展变化;它们的研究重点都要放在发达国家市场上;研究的目的是为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服务;4、就其研究内容和程序而言,分为行情分析和行情预测,正确的分析是预测的前提,预测是分析的结论;5、行情波动的特征主要包括:1)经常变化,动荡不定;2)错综复杂,发展不平衡;3)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与行情变化1、经济周期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1)经济危机的必然性;2)经济危机的周期性;3)经济周期的阶段性;经济周期理论是以经济危机为中心的;分为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顺序不能颠倒;2、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周期性的出现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从一次危机开始到下次危机开始叫做一个周期;经济危机一方面破坏了生产力,另一方面暂时性地解决了市场相对狭小的矛盾;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3、资本主义经济:既是发达的商品经济;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经济;更是私人占有制为基础的经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基本矛盾就是生产的社会性(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的两个表现就是:一方面无限扩大的生产能力和市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危机的直接原因),另一方面是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4、经济危机的周期性是指经济危机会反复出现,出现的时间间隔是相对固定的,自由竞争时期是10年,随着科技的发展,有缩短的趋势;固定资本更新是周期性的物质基础;5、长周期又叫康德拉季耶夫周期(50年-60年);中长周期又叫库兹涅茨周期(17-20年,建筑周期);主周期也叫朱古拉周期(10年,固定资本周期);短周期又叫基钦周期(40个月,库存周期);6、危机阶段的表现:商品销售困难,存货增加,商品价格下跌,信贷关系紧张,利率上升,工业生产缩减,企业倒闭,失业人数增加,固定资本投资缩减等;7、萧条阶段的表现:商品存货消散,信贷(xìndài)关系趋向缓和,利率水平低,工业生产在低水平徘徊,表现为停滞不振的状态;复苏阶段生产逐渐回升,固定资本投资逐渐增加,就业人数逐渐增加,商业逐渐活跃;高涨阶段工业生产比较多,超过危机前的高点,商业活动旺盛,投机(tóujī)活跃,信贷关系扩展,利率上升,整个经济出现繁荣景象;8、经济(jīngjì)行情变化(biànhuà)与周期(zhōuqī)变化的的关系:1)经济行情的波动与经济周期间存在密切的有机联系,行情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具体发展过程,资本主义再生产总是表现为以经济危机为中心的周期性变动,在趋势和主流上,二者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2)行情的变化比经济周期的变化更加错综复杂,其一行情的发展是极其不规则的,其二行情不仅受经济周期的制约,还受非周期性因素的影响;9、影响行情的非周期因素有很多,按作用时间来分:1)长期因素;2)季节性因素;3)偶然性因素;10、长期因素是指那些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能够引起一般经济活动出现持续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1)政治局势的变化;2)科学技术的发展;3)经济结构的变化;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5)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11、经济结构出现了如下变化:1)农业的比重在下降;2)新兴工业在上升,传统工业在下降;3)物质生产部门的产值在下降,服务部门(非物质生产部门)产值在上升;12、经济结构的变化对行情产生了以下影响:1)农业比重的下降,使农业对经济周期的影响降低;2)新兴工业的上升有助于缓解经济危机;3)产业结构出现了轻型化的特征,单位产品的能耗和物耗都在下降;4)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大增,产业结构出现了软化的特点;1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其政策措施有三点:财政政策(包括预算支出和所得税率政策)、货币政策(包括贴现率、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措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最重要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综合运用;14、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有: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东盟、南椎体共同市场;欧盟是一体化程度最高的组织;15、季节性因素是指每年固定的季节中,能够引起生产和消费出现有规律变动的因素;偶然性因素是指短期内出现的难以估计的对行情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比如政治动乱、自然灾害等;第三章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周期1、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的五个阶段:1)战后恢复阶段(战后-50年代初期);2)高速增长阶段(50-70年代初期);3)滞涨阶段(70-80年代初期);4)动荡与调整阶段(80-90年代初期);5)中低速增长阶段(90年代初期-2001年);2、战后产生了支撑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指的是:世界银行、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滞涨阶段出现的两高一低现象指的是:高失业率、高通胀率、低经济增长率同时并存的现象;其导火索是第一次石油危机;2、经济动荡的主要表现为:美国巨额的财政赤字、贸易严重失衡,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外汇和股票市场剧烈波动、南北国家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拉美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出现债务危机;3、战后出现8次经济危机(jīngjì wēi jī)的国家有:英、美、日三国;7次的有:德国和意大利;6次的是法国;其中有4次是世界性的:57-58年、74-75年、79-82年(最长)、90-91年;4、战后(zhàn hòu)经济周期的特点:1)危机(wēijī)造成的冲击减弱,危机的程度不像战前那样严重; 2)周期各阶段的转变不同于战前,主要是没有明显的萧条阶段;战前周期形态呈U型,战后(zhàn hòu)周期形态呈V型或者W型;3)某些经济指标的表现也不同于战前:物价(wùjià)、利率、库存三个指标;a.物价持续上涨,主要原因是持续的通货膨胀;b.危机期间利率并不上升,有时反而下降,主要原因是战后的经济危机一般不伴有信贷危机,各国中央银行往往在危机期间降低贴现率继而压低市场利率以利于经济复苏;c.危机期间库存无明显增加,主要是因为信息技术和第三产业的发展;4)战后危机是否频繁,周期是否缩短成为有争议的问题;5、90-91年代的经济危机首先出现在资本主义的小国;90-91年代经济危机的新特点:1)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进一步趋缓,危机的时间变短,但是萧条的时间拉长;2)严重打击了第三产业;3)就业状况严重恶化,第三产业和白领阶层的失业程度加深;4)这次经济危机受非周期性因素的影响较大;第四章西方商业循环理论的评介1、经济波动的类型:1)长期趋势;2)商业循环;3)季节性波动;4)偶然性波动(也叫意外波动、不规则波动);2、商业循环的定义和特征:人们把商业活动或者总体经济活动出现的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运动现象称之为商业循环;根据伯恩斯和米契尔的定义,商业循环的三个特征是:1)商业循环指的不是一两个经济部门的波动,而是总体经济活动的波动;2)商业循环包括扩张、衰退、收缩、复苏四个阶段,可反复出现,但是无固定的时间规律,可以2年也可以是12年;3)一个划定的周期不能再分割成更短的周期;3、西方商业循环理论有两点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1)周期的时间长度上不具有规律性;2)对经济危机的描述上,多用比较缓和的词语,比如用衰退来表示危机;4、古典商业循环理论注重的是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商业循环理论,认为市场调节可以使资本主义经济无危机的发展;萨伊是少有的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商业循环的古典经济学家,他认为:每一个供给都创造其自身的需求(萨伊定律);其他商业循环理论有:杰文斯的日斑论、庇古的心理论、西斯蒙第的消费不足论、霍特里的纯货币论、哈耶克的货币过度投资论、比较有影响的是熊彼特的创新论(企业家引进的新产品、新的生产方法、开拓新市场、发掘新的原料来源、建立新的企业组织形式);5、凯恩斯有关商业循环的基本观点主要体现在他的代表作《通论》一书中;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总是处于不能充分就业的状态,不能避免失业和生产过剩的出现,原因是总需求不足或者有效需求不足,包括消费不足和投资不足,主要是由于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的灵活偏好、心理上的资本边际效率这三大基本心理因素造成的;消费倾向指的是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灵活偏好指的是以货币形式保持财富的愿望;资本的边际效率指的是资本家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投资所预期得到的利润,即预期利润率;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将导致消费不足,灵活偏好增加会导致对货币的需求增加,利率上升,阻碍投资需求,预期利润率下降导致投资需求下降;因此这三个心理因素综合作用共同影响总需求,而总需求不足就会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失业和生产过剩;在三个心理因素中,凯恩斯认为资本边际效率的波动是商业循环的最主要原因;因为他认为危机发生的原因主要是资本边际效率的突然崩溃;6、60年代(niándài)中期以后滞涨的出现(chūxiàn)是凯恩斯主义走向衰落的最主要原因,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的挑战(tiǎo zhàn)加速了这一进程;货币学派提出通过控制(kòngzhì)货币发行量来控制通货膨胀的观点,认为:要稳定经济,首先要稳定货币,经济波动的原因是货币供给不稳定造成的,这就要求政府应该(yīnggāi)将货币供给量的增长控制一个固定的比率上,即要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7、合理预期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卢卡斯,合理预期学派有两个假设和一个结论,这两个假设就是:1)价格和工资是可以自由调整的;2)人们的预期是合理的;一个结论就是:预期到的政府政策不能影响生产,能够影响生产的是那些未预期到的政策变动;合理预期学派认为信息不充分,特别是政府政策信息的不充分所导致的预期失误,是造成经济波动的最根本的原因;8、实际商业循环理论认为是生产的变动引起了货币的变动;9、新凯恩斯主义3点修正:1)解释了劳动力市场上工资为何调整缓慢;2)解释了产品市场上物价为什么呈刚性;3)强调了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导致了经济的波动;第五章行情研究的指标体系1、经济指标:反映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变动的统计资料,它可以说明社会经济现象量的变化和质的关系,并能提供经济情况和周期变化的具体概念;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指标组成的整体我们称之为指标体系,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是NBER美国经济研究局建立的领先-同步-落后指标体系;2、领先指标又叫预兆性指标,一般领先于总体经济情况变化,主要用于行情预测,比如:股票价格指数和新收订单等;同步指标也叫重合指标,一般与总体经济活动趋于一致,主要用来分析总体经济的运行状况,比如: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和工业生产指数等;落后指标也叫滞后指标,一般往往落后于总体经济情况的变化,比如长期失业和未清偿债务等;在行情分析和预测的过程中主要使用领先指标和同步指标;3、经济指标在行情研究中的作用:1)可以通过一系列经济指标分析和研究,描述行情的状态;2)可以通过一些指标的变化来衡量行情变动的幅度;3)可以通过对指标的分析预测行情变动的趋势;4、资料的来源:各类出版物,包括联合国及其机构、国际组织、政府机构、企业及研究机构、学术团体、行业协会等发表的资料;5、资料的收集方法一般有两种:案头调查法和实地调查法,通过案头调查法获得的资料一般是二手资料(次级资料),通过实地调查法获取的资料是原始资料也叫第一手资料;6、资料的鉴别和利用应该考虑四个原则:1)时间性;2)代表性;3)一致性;4)可靠性;第六章总体(zǒngtǐ)经济指标与行情研究1、国民收入和生产核算账户(zhànɡ hù)又叫国民账户体系,目前(mùqián)各国广泛采用的有4个总量指标(zhǐbiāo):1)国内生产总值GDP;2)国民(guómín)生产总值GNP;3)国民生产净值NNP;4)国民收入NI;国民生产总值(国民原则)=国内生产总值(国土原则)+要素净收入;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资本折旧;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间接税+津贴;2、1)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一个国家总体经济活动最重要的经济指标,它是指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在众多的经济统计中,国内生产总值被认为是反映经济动态的最富有综合性的指标;2)计值方法有两种:按市场价格计算(含间接税)(大些)和按要素成本(含津贴)(小些)计算;3)编制方法有三种: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用得广些);4)按当时价格计算的叫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按固定价格计算的叫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二者的关系: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当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消价指数×100;5)进口(出口)贸易依存度=进口值(出口值)÷国内生产总值;3、在行情研究中,国内生产总值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动态的最具有综合性的指标;2)可以用来反映一个国家在较长时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3)也可作为反映一个国家居民生活水平的的主要指标;4、利用国内生产总值时要注意的问题有四个:1)各个项目中有重复计算的部分;2)宜用固定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3)季度实际国内总值更能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情况的变化;4)无法全面反映效率、福利等指标;5)无法反映非市场交易;5、国民原则是指凡是本国国民所创造的收入不管是否在国内,都计入国民生产总值;国土原则是指凡是在本国国土上所创造的收入,不管是否由本国居民创造,都计入国内生产总值;6、国民生产净值是指国民生产总值扣除资本消费(固定资本折旧)之后的商品和劳务的总值;国民收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民收入就是国民生产总值,而狭义的国民收入包括:工资、租金、利息、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总和;7、在大部分国家(guójiā),工业生产部门(bùmén)按部门(bùmén)分类一般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公用事业三个部门;在新加波仅指制造业一个部门;在瑞典、瑞士(ruì shì)、南非指采矿业和制造业两部门;在英国还包含建筑业四个部门;按市场分类分为最终(zuì zhōnɡ)产品、中间产品、原材料;8、在众多反映经济周期变化的指标中,应当以工业生产总指数作为主要指标:1)经济周期阶段的划分应该以工业生产总指数为主要标志;2)可以用来衡量经济危机的深度和经济高涨的强度;3)还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危机持续的时间;注意两个问题:1)工业生产总指数分年度、季度、月份指数;2)无论是季度指数还是月份指数都有调整季节因素和未调整季节因素的两种指数;9、在按部门分类的工业生产中,制造业最为重要,占的比重最大,在周期变化过程中,制造业生产的动态与工业生产动态大致同步;第七章知识点1、新收订单、未交货订单、交货期限、保证生产期限这四个指标都是具有预兆意义的指标;当经济情况恶化时,新收订单会迅速减少,未交货订单也不断减少,交货期限缩短;当经济情况较好时,新收订单会不断增加,未交货订单也会越积越多,交货期限也会越来越长;未交货订单也称为手头订单;2、生产资本按其周转特点来说,可以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美国发布的“非农业部门的新厂房和新设备支出”指的就是固定资本投资;3、固定资本投资与经济行情的关系:1)固定资本的更新是危机周期运动的物质基础;2)固定资本投资的增加和减少不仅关系着生产能力的扩大和缩减,还影响着市场的供求关系;3)固定资本投资一般滞后于工业生产;4)刺激私人投资或者增加国有化企业的投资成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4、劳动力是指一定年龄以上工资和薪金的获得者;联合国称之为经济活动人口,美国叫民用劳动力;英国就叫劳动人口;通常分为就业者和失业者;5、劳动力的参加率是指民用劳动力占16岁以上有工作能力的人口比例;6、就业结构包括部门结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三个结构;7、失业指标除了包括失业总人数和失业率两个主要指标,还有平均工作周(每周工作的小时数,领先指标)和平均失业周(失业的平均时间长度。
世界市场行情
第一章行情学的主要任务是对经济波动的规律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而为一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商品战略、地区战略和市场营销战略决策提供信息和科学依据,以提高其对世界市场需求状况和变化趋势的适应能力、竞争能力,最终实现扩大出口,提高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
(1)行情从波及再生产过程的全部(主要)工业部门和个别经济部门(商品)角度,可细分为一般经济行情和具体部门或具体商品市场行情两种。
(2)经常波动、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是行情变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人们之所以经常关心行情变化的原因所在。
(2)对世界市场行情的分析,一般情况下分为四个步骤:首先对世界宏观政治经济形势进行考察,并详细考察可能成为目标市场的地区和国家的市场情况,进而对可以考虑的若干种市场形态,如生活资料市场、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技术劳务市场等选择可行的目标展开调研,考察市场饱和度、市场发展前景等。
其次选择最佳的进入目标市场的途径和方式,可选择的方式有直接投资、输出商品或劳务、间接投资等。
第三是目标市场营销分析,从产品、定价、分销渠道和促销四方面着手分析。
最后在前三步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世界市场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如果分析结果存在问题,可重新再次分析,制定更为科学和操作性更强的方案。
(4)世界贸易组织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矛盾:第四,加强民主决策与大国强权操纵的矛盾。
尽管世界贸易组织制定了一系列对发展中成员的优惠条款,但是就总体而言,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组织中是处在不利地位的。
(9)即是说,和贸易有关的手续都可以在不使用纸质单证的情况下完成,所以,EDI也被普遍地称为“无纸贸易”。
(12)作为21世纪的主导商务模式,国际电子商务必将有力地加速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变革,并在世界经济的相互融合和相互渗透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14)一般来说,非关税措施可以分为显性和隐性两大类。
所谓显性非关税措施,有时也叫做直接非关税措施,主要是指对进口数量产生直接限制作用的措施,如进口配额、“自动”限制出口、进口许可证、指定经营、行政控制及外汇管制等;隐性非关税措施,也称间接非关税措施,则主要指那些虽不直接限制进口数量,但在实际上却能起到阻碍进口作用的措施,如国内立法、技术标准、卫生安全要求、政府采购政策等。
世界市场行情小抄排版整理
1.行情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具体发展变化,或者说是资本主义生产、消费和流通各个领域具体发展变化的总和。
该定义不仅明确了行情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范畴,是竞争和无政府状态规律起主导作用的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 同时还明确了行情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具体波动, 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的具体表现。
行情实际指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和商品市场的动态。
2 .行情变化的特征:1)经常变化,动荡不定2)错综复杂,发展不平衡3)相互联系,相互影响4)具有一定的周期性3 .行情研究的对象:可分为资本主义经济行情和商品市场行情两个部分。
前者是研究资本主义世界、地区和某一个国家社会再生产的具体发展变化,而后者是研究资本主义国家个别商品或个别部门再生产的具体发展变化。
经济行情的研究和商品市场行情的研究虽然在内容上有明显的区别,但二者是相互联系的。
从事商品市场行情研究,不能不了解经济行情变化的规律和特点。
商品市场行情的变化会在很大程度上受经济行情的影响,但商品市场行情也有其自身变化的规律和特点。
4 .什么是行情分析和行情预测答:行情分析是描述当前行情变化的特点,并探究形成这些特点的各种影响因素;行情预测是根据行情分析的结论,依据行情变化的规律,考虑可能影响今后行情变化的一些因素,对今后一定时期内行情的可能变化进行估计。
行情分析和行情预测是行情研究工作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正确的行情分析是正确的行情预测的必要前提,正确的行情预测是正确的行情分析所要求达到的结论。
然而对经贸实际业务来说,行情预测则更为重要。
这是因为,我们制定未来一定时期内对外经济贸易的战略对策和决策、长期和短期计划,以及制定灵活有效的有关政策措施,特别是确定进出口商品的价格,都必须以正确的预测为依据。
因此,行情预测是对外经贸工作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预测不正确,有可能铸成大错。
行情研究工作的成效如何,由行情预测是否客观来检验。
5.经济危机:马克思所说的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周期性的出现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世界市场行情
世界市场行情一.基本概念W型和V型经济周期:W:整个经济就表现为先下行,然后轻度上行,再下行的一个过程。
V:经济呈前低后高的v型复苏趋势,迅速全面恢复。
偶然性因素:是指来自经济系统以外、难以预计和控制、对行情产生不规则影响的因素,也称为随机因素。
季节性因素:是指时令、民俗节日等每年在固定时间对行情产生影响的因素。
国外要素净收入:是指一国从外国获得的资产收入与外国从本国获得的资产收入的差额固定资本投资:是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即固定资本再生产活动。
生产资本按其周转特点来说, 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的形式是厂房和机器设备。
西方经济学家给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所定的概念和两者之间的区分是混乱的。
他们根据资本本身的移动性来区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因而把住宅建筑也列为固定资本。
这点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指的固定资本投资概念是不相一致的。
我们在研究西方国家固定资本投资动态时, 应对有关统计数值进行鉴别、选择和核算, 剔除那些不属于固定资本的项目, 而选用那些属于固定资本的项目国际市场价格:或称世界市场价格,是指按单独的、互相联系的进出口业务进行的大宗交易,用自由外汇支付的普通合同的成交价格。
结构性危机:是指因经济结构失调而引发的危机.。
偶然波动:由于经济体系以外突发事件的干预而形成的波动。
综合商品价格指数:它是众多商品价格的平均价格,是反映一般物价水平的价格。
综合商品价格指数包括批发价格指数、零售价格指数以及反映国际市场重要初级产品价格变化的世界商品价格指数。
批发物指数:是表示批发贸易市场上价格变化趋势的指数,往往反映一些商品初次出售时的价格。
消费者物价指数:简称CPI,是度量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水平随着时间变动的相对数,反映居民购买的商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世界商品价格指数:反映国际市场价格水平的指标,它实际上只是反映国际市场上那些重要的初级产品的综合价格指数,是人们将那些在国家贸易中占重要地位的初级产品价格加权平均所得到的。
世界市场行情
自考《世界市场行情》正是在这次危机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史上的一个新事物——“衰胀”继而“滞胀”的并发症。
在1969年前,可以说美国经济中表现为有效需求推动通货膨胀,但1969-1970年的情况发生了变化。
当时由于美联储的紧缩信用政策,对产品总需求的增长率已经缓慢,1970年美国预算赤字仅为29亿美元,而且,劳动力和工厂生产能力的利用不足日益明显,过剩的生产能力在各个行业中连续出现,失业率从1970年中已经较高的5%,再升高到1970年末的60%。
尽管经济衰退的迹象已很明显,但物价上涨的趋势仍然没有减弱,通货膨胀势头仍未遏止。
这就是“衰胀”——“滞胀”并发症。
“滞胀”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在经济衰退时期,物价从来是下降的,为什么70年代会上升呢?“滞胀”,过去是不可思议的,因为根据凯恩斯主义理论,通货膨胀具有刺激经济的作用,为何70年代中生产反而会停滞呢?关于“滞胀”的原因,各家说法不一,搞而其后果却是极其严重的。
因为反通货膨胀须采用紧缩信用的政策,而这一政策又会使经济衰退加剧或使经济停滞延续下去;另一方面,为了防止经济衰退或停滞,须采用扩张信用、降低税收的政策,但这又会加剧通货膨胀。
无论采取哪种政策,都会是顾此失彼,不可燕顾,故“滞胀”是西方国家面临的难治之症。
面对这一顽症,美国各届政府和联邦当局采取什么措施呢?他们必须对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这两个政策目标进行选择。
美国各界政府及美联储的政策选择及效果分析(1)尼克松的“新经济政策”。
面对“滞胀”并发症,1970年,尼克松在货币政策上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变,他从一个货币主义者突然变成一个凯恩斯主义者,大力推行刺激经济的扩张信用政策。
显然,他把重点押在遏止经济衰退和失业上面,而把通货膨胀暂时搁置下来。
联邦银行的贴现率逐步下降,从1970年初的8.78%降到1971年底的4.5%;银行对大企业放款的优惠利率也从1969年6月的8.5%降到1971年底的5.25%。
世界市场行情试题与参考答案
世界市场行情试题与参考答案
1. 什么是世界市场行情?
世界市场行情是指全球范围内各种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的价格变化及其影响的一组指标。
世界市场行情反映了全球经济的总体情况,是衡量全球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
2. 市场行情如何影响投资者?
市场行情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析市场行情来预测未来走势,以便做出投资决策。
此外,市场行情也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组合,投资者可以根据市场行情来调整投资组合,以获得最佳投资回报。
世界市场行情 名词解释
1长期因素: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能够引起一般经济活动或部门经济活动出现持续辩护的因素2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活动的最重要的经济指标.它指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国民经济个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以最终产品和劳务市场价值的总和3股票:他的持有者即股东向股份公司投资入股并借以取得收入的凭证,股票是代表股份资本所有权证书4需求的交叉弹性:衡量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影响程度5预测:根据历史经验,客观资料和逻辑判断,寻求实物发展的规律和未来趋势6经济行情研究:从宏观的角度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集体发展变化7商业循环:把经济活动围绕真长期趋势所不断呈现出的扩张与收缩交替现象8股票综合价格指数:以某一特定时期为基期,一这一时期的若干种股票总值为100,拿以后各个时期这些股票价格总值与基础股价总值相比得出的百分比9国际商品市场价格:按单独的,互不联系的进出口业务进行的大宗交易,用自由外汇支付的普通商业合同的成交价格10定量预测:准确,及时,系统,全面的调查统计资料和信息为依据,考虑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和因果关系,运用统计方法和数学模型,对事物未来发展的规模,水平,速度和比例关系的测定11行情:在具体历史条件下,通过市场表现的资本主业再生产过程的具体发展变化,即资本主义经济和商品市场的具体形态,他包括生产领域的具体变化,流通领域,分配领域以及消费领域的具体形态12萨伊定律:每一个供给都创造起自身的需求.商品一旦被生产出来,就自动创造出了价值相等的需求,因而市场上不会出现生产过剩13领先指标:预兆性指标,该指标的变化一般先于总体经济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对经济的发展趋势有预兆作用.14时间序列预测:已知要预测的那个变量在历史上的一系列观察值,分析这些观察值所显示出来的规律,然后把这个规律外推到预测期,从而获得预测变量的未来值15商品市场行情:是研究资本主义个别商品部门再生产的具体发展变化,其范围包括某一类商品,个别商品在一定时期市场动态的研究16实地调查法:行情研究人员通过实地调查,观察,访问等途径获取有关资料17GDP:以货币表示的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所创造的商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世界市场行情期末考试
世界市场行情期末考试一, 名词解释行情学:是指分析、研究世界经济变迁引起的国别地区市场和具体商品市场各种形式行情波动的特点、原因、规律以及其发展趋势的国际经济学科。
反规避立法:是指进口国为限制国外出口倾销商采用各种方法排除进口国反倾销税的适用,而对该行为给予相应处置的法律行为。
经济周期:是指国民收入及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经济周期定义显然不包含等间隔性的含义,只强调再现性和重复性。
利率:是指资金的价格。
国内生产总值:以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 表示,是一定时期(通常一年)一国境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综合商品价格:是指反映商品价格变化的一般趋势,它只能用指数来表示,即以某年的价格水平为100。
股票价格:是指货币与股票之间的对比关系,是与股票等值的一定货币量。
商品的自然属性:是指商品本身所具有的物理和化学功能。
商品的国际价值:是指生产某种商品在国际上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这种劳动量又决定与国际社会生产相应商品所需的必要劳动时间。
世界服务市场:是一个以世界服务业发展为基础,以国际服务贸易为实现手段,以向其他国家提供服务的各国服务企业(法人)和自然人为主体,以各种不可触摸的无形服务产品为客体的特殊市场。
二, 填空题& 判断题行情的分类:行情从波及再生产过程的全部工业部门和个别经济部门角度,可细分为一般经济行情和具体部门或集体商品市场行情两种。
世界贸易组织于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1)非歧视的贸易2)更自由的贸易3)透明度和可预见性原则4)促进公平竞争5)增加对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优惠待遇原则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职能: 1) 监督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的事实和运作2) 作为成员国多边贸易谈判的场所3) 实施争端解决规则4) 监督各国贸易政策5)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及其附属机构进行合作非关税措施:非关税措施可分为显性和隐性两大类(显性= 直接非关税措施,隐性= 间接非关税措施)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 1)危机阶段2)萧条阶段3)复苏阶段4)高涨阶段经济周期的种类: 1)长周期(时间长度平均为50 - 60年左右)2)中长周期(时间长度平均为17 –20年左右)3)主周期(时间长度平均为10年左右)4)短周期(时间长度平均为40个月)非周期性因素: 1)经济的因素2)政治的因素3)自然的因素“二战”后经济周期理论的新发展: 1)货币周期理论2)实际经济周期理论3)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4)政治周期理论从数量上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反映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使用各环节之间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提供依据。
世界市场行情
世界市场行情笔记第一章总论1、行情的概念:是指在具体历史条件下,通过市场表现的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具体发展变化,亦即资本主义经济和商品市场的具体形态。
它即包括生产领域的具体变化,也包括流通领域、分配领域的具体形态。
2、行情研究的范围:按其性质可分为资本主义的经济行情的研究和商品市场行情的研究。
3、行情研究的任务:就行情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程序而言,分为:行情分析和行情预测4、行情波动的待征:1) 经常变化、动荡不定2) 错综复杂、发展不平衡3) 相互联系、相互影响5、行情研究的作用:行情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服务。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与行情变化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与经济行情一、经济危机的必然性1、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衍生于经济危机理论,是以经济危机为中心的。
2、资本主义再生产总是表现经济危机为中心的周期性变动。
3、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具有三个层次的规定性(为什么资本主义国家必然要爆发经济危机呢?)A 发达的商品经济,它强调等价交换的原则;B 社会化大生产的经济,它是现代经济的物质载体;C 以私人占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它会造成事实上的不平等。
(这三者的结合构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具有一个内在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它是危机的根源。
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制度与生俱来的。
)4、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有两个具体表现:A 无限扩大的生产能力与市场上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的直接原因;B 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前者反映着社会化大生产的规律,后者反映着资本主义占有关系的规律,它最终导致资本比例在两大部类生产部门之间的失调,从而引起生产过剩。
(这两种表现的结果被恩格斯概括成生产与市场之间的矛盾。
)5、经济危机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它是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
世界市场行情
行情:市场变化(价格变化),即市场上相互联系的信息、形势、情况和条件的综合。
“经济周期”、“经济波动”、“商业循环”。
行情学:分析、研究世界经济变化引起的国别地区市场和具体商品市场各种形式行情波动的特点、原因、规律及其发展趋势的国际经济学科。
行情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按性质分:经济行情(宏观)和商品市场行情(微观)按研究内容分:行情分析和行情预测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三个主要论点:危机的必然性、周期性、阶段性1.危机必然性.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的必然性产生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矛盾。
2.危机的周期性即危机发生在时间上的规律性。
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的周期性是由固定资本(厂房、机器设备)更新引起的。
3.周期的阶段性.将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危机(crisis)、萧条(depr ession)、复苏(r ec overy)、高涨/繁荣(boom)经济指标:反映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变动的统计资料称为经济指标,它可以说明社会经济现象量的变化和质的关系,并能提供经济情况和周期变化的具体概念。
NDP=GDP-资本折旧NI=GDP-间接税-企业的转移支付+政府补贴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保险+政府给企业的转移支付+利息PDI=PI-个人所得税GNP=GDP+从国外获得的净要素收入-向国外支付的要素收入4.GDP在行情研究中作用: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动态的最具有综合性的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可以用来反映一个国家在较长时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 per capita)作为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指标.最终产品指不需再次加工而直接进入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的产品,包括消费品和设备两组(设备中除工商业用设备外,还包括航天设备等)。
中间产品和原料都是仍需继续加工的产品,有些国家又称生产用产品。
一般说来,最终产品属于直接消费品,生产用产品则属于间接消费品。
工业生产指数: 其计算公式为:K=(∑(Q1/Q0)W0)/∑W0.K作为生产指数;Q1/Q0为产品产量的个体指数;W0为权数。
世界市场行情重点整理
世界市场行情1.行情的定义:实指社会重生产的各个领域及公民经济以致世界经济的详细发展变化。
2.世界市场价钱:世界市场价钱是指在必定条件下在世界市场上形成的市场价格,也就是某种商品在世界市场上实质买卖时所依照的价钱(国际价值是世界价钱改动的基础;钱币价值是影响世界价钱的基本因素;世界市场供求对世界市场价钱的直接影响)3.经济行情和商品市场行情的关系: A. 经济行情的变化是商品市场行情变化的限制因素。
B. 商品德情的变化也会致使整体经济局势发生变化。
C.行情研究重点应放在发达国家及国际市场上的主要出入口国。
4.(简答)行情改动的特点:一、不稳固性(行情变化的重要特点;关注行情变化的原由之所在;本源:社会基本矛盾);二、不均衡性(行情颠簸的另一个重要特点;表现:时间、程度、方向、运动方式等方面的不一致;为一国挣脱经济窘境供应了便利条件。
)三、市场敏感性(流通领域可显然而集中地反应;行情的变化惹起市场价钱变化;社会重生产其余环节矛盾激化的领域)四、关系性(社会重生产是生产、分派、互换和花费过程的一致;国与国之间的行情变化拥有关系性;各样商品市场行情的变化也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
)五、周期性(行情变化的实质特点)5.经济周期:又称工业周期、商业周期、重生产周期、商业循环,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向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充和缩短。
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指资本主义重生产所表现出来的以危机为基本阶段的周期性变化。
从一次危机的开始到另一次危机的开始叫一个周期,往常包含危机、冷清、复苏、高涨四个阶段。
6.总产出核算指标:一、公民生产总值( GNP): 指一个国家或地域一准期间内由本国公民所生产的所有最后产品和劳务的价钱总和。
二、国内生产总值( GDP):指一准期间内在一个国家或地域范围内所生产的所有最后产品和劳务的价钱总和。
三、核算 GDP、 GNP时应注意的原则 :A. 统计的是最后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
世界市场行情(名词解释)
1、行情预测:在行情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行情分析的结论,依据行情变化的规律,考虑可能影响今后行情变化的各种因素,对今后一定时期内行情的可能变化进行估计。
2、经济全球化: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的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
3、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一个国家总体经济活动的最重要的经济指标,它是指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国民经济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既暴扣物质审查部门创造的价值,也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价值。
4、偶然性因素:在短期内出现的,变化频繁,难以估计,但是对行情可能生产重大影响的因素,包括自然灾害,政治动乱,劳资纠纷,经济斗争乃至谣言等。
5、世界商品价格指数:反映国际市场价格水平的指标,实际上只是反映国际市场上那些重要的初级产品的综合价格指数,是人们将那些在国际贸易中占重要地位的初级产品价格加权平均所得到的。
6、异方差行:由于种种原因,回归规模中误差的方差会因为自变量的取值不同而发生变化,我们把回归模型中出现的误差的方差为变量的现象称为异方差行。
7、定量预测:以准确,及时,系统,全面的调查统计资料和信息为依据,考虑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和因果关系,运用统计方法和数学模型,对事物未来发展的规模,水平,速度和比例关系的测定。
由于定量预测和统计资料,统计方法有密切关系,所以也成为统计预测。
8、商品的需求:在一定价格水平上购买者从市场购入和准备购入的商品数量。
在国家市场上,商品的需求是指在一定价格水平上进口商愿意并且有能力进口的商品数量。
9、定性预测:根据实物发展的性质,按照预测者的经验或几种专家意见,直接对预测对象的前景作出判断。
10、成交价格:人们在日常交易中所达成的合同价格,能够迅速而确切地反映世界市场价格动态和水平,是一种罪重要的行情指标,但通常只有卖主和买主知道,仅个别交易在报刊上有所透露。
世界市场行情的重点
第一章概论一.P1世界市场行情的定义:行情是指在具体历史条件下;以市场表现的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二.行情研究的对象和任务1.P3研究对象一经济行情:国家和地区的再生产过程..二商品市场行情:个别部门的再生产过程;具体商品部门的再生产过程..2.P4任务行情分析行情预测三.行情研究的意义1.扩大出口2.提高外贸经济效益3.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4.正确制定和实施外贸发展战略和策略四.行情波动的一般特征1.经常变化;动荡不定2、错综复杂;发展不平衡3.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五.行情波动的形态和类型1.形态1交替扩张和收缩2在每年固定月份或季节出现上升或下降3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上升;下降或持平4在短期内波动频繁2.类型1周期性波动2季节性波动3长期趋势4不规则与随机波动六.非周期因素与行情波动1.季节因素与行情波动2.长期因素与行情波动3.偶然因素与行情波动七.周期因素与行情波动周期因素是影响行情波动的最大因素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的形成19世纪40年代:萌芽;50年代:发展;60年代:理论形成二.经济周期的产生和运转1.经济周期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的运动而产生的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的基本原理1.经济危机的必然性①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不协调2生产相对过剩:生产无限扩大;消费有效增长..3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社会生产中的无政府状态..2.经济危机的周期性3.经济周期的阶段性:衰退→萧条→复苏→繁荣4.经济周期的物质基础:固定资本更新第三章战后经济周期一.战后西方经济发展概况1.战争结束到五十年代中期:恢复和重建时期2.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期:高增长阶段西方经济的黄金时代3.七十年代初期到八十年代初期:经济滞涨阶段高失业率;高通货膨胀;低经济增长率4.八十年代初期到九十年代末期:动荡和调整阶段5.21世纪前十年二.战后西方经济危机概况P36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周期性危机经常发生三.战后西方经济周期的特点1.危机频繁;周期缩短2.危机比较温和;冲击性减弱3.同期性减少4.复苏时间长;回升乏力5.失业率和通胀率同高滞涨6.周期形态发生变化7危机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危机→不投资→产品少→价格高→通胀危机:放松银根低利率;降低准备金率四.战后周期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1.战争后遗症和国民经济军事化2.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越高;经济的稳定性越差;危机更频繁;波动幅度小;科学技术发展水平高;企业生存几率大大增加;投资收益高3.西方经济的结构性变化①工农业结构的变化②工业内部结构变化传统;新兴工业③服务业结构比例占GDP最高4.国家干预经济战前:市场自我调节战后:看不见的手有限;政府看得见的手积极干预经济干预手段:①国有部门②社会福利支出安抚最底层;可以安定社会环境;也可刺激需求③国家购买④财政手段财政部和金融手段央行财政政策:减税;刺激经济金融手段:·贴现率:贴现率大于再贴现率·法定准备金·公开市场活动:有价证劵的买进;卖出第四章商业循环理论简介资产阶级:商业循环理论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不同之处:①研究方法不一样②得出问题的根源不同③解决问题方法不同马克思认为基本矛盾存在;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可消灭经济周期;而资产阶级则认为可以根据不同问题用不同方法解决一.商业循环理论的演变1.古典经济学时代18世纪末—19世纪初:否定商业循环2.新古典经济学时代19世纪初—20世纪中:承认商业循环;百花齐放的年代3.凯恩斯时代: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宏观经济学4.后凯恩斯时代:滞涨二.凯恩斯以前的商业循环理论1.萨伊的理论1生产要素和分配的三种收入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三种收入:工资、利润、租金2萨伊定律中心思想:供给创造自身的需求①在任何社会;从事生产的人越多;生产的产品越多;就卖得越多..②一个企业获得成功;可以带动其他企业也获得成功..③进口无害论:购买和输入外国货物不会损害本国产业和生产..④激励生产是贤明的政策;鼓励消费是拙劣的政策..2.气象论:日斑论商业循环是由太阳黑子造成的:气象异常→农业欠收→经济波动金星论3.消费不足论①西斯蒙第认为没钱花;资金不足..原因:·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失业率高;收入低..·老板贪心;忙于扩充生产;暂用消费资金..·大企业吞并小企业;不要老弱病残;失业率高②马尔萨斯·有钱人不够钱用:高档品卖不出..·穷人越来越穷:低档品卖不出..认为应提高富人的收入;减少穷人的人口..③霍布森国民收入贫富悬殊:富人储蓄过度;穷人没钱可花→消费不足4.创新论熊彼特创新的不连续性是经济盛衰交替的基础..创新是发明的后续行为;跟发明无关..创新范围大于发明范围..五种常见的创新行为:①引入新产品②采用新技术③开拓新市场④带头采取新的组织形式⑤控制新的材料来源创新成为商业循环的原因:创新→经济发展的原因:创新活很活跃→带动投资→刺激经济增长创新→商业循环:创新的不连续性→投资减少→经济衰退→循环创新的不连续性的原因:创新有风险;创新的回报随着创新的持续越来越少..5.心理论三.凯恩斯商业循环理论1.主要观点①否定传统失业理论;提出非自愿失业理论②否定萨伊定律..认为不可能自动达均衡;要有外力..③投资不取决于储蓄拉慢经济发展速度;提倡挪用未来的钱..④失业是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⑤只有实行国家干预;才能提高有效需求;从而达到充分就业..2.三大心理规律①边际消费倾向降低:每增加的资金里花费掉多少②资本边际效率降低:新增加的投资所可能带来的回报比例③灵活偏好偏高现金;股票;基金;定期存款;国债越来越多的资产以灵活性好的形式保留;不愿意变成房;设备..投资意愿减少..生活资料市场生产资产市场边际消费倾向偏低资本边际效率偏低↓↓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充分就业无法实现3.危机爆发是因为资本边际效率突然崩溃4.应对思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为辅..经济不景气:政府扩大开支;带头增加投资;增加市场购买;减税;降低利率;增加货币的供应量..经济过热:政府收缩开支;加税;提高利率;降低货币供应量..四.凯恩斯以后的商业循环理论1.货币学派弗里德曼:赞成国家干预;但反对干预范围;力度要调整;对经济的干预主要是货币信用领域..①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②收入指数化③浮动汇率④负所得税:社会福利的一种2.供给学派①恢复萨伊定律②降低税率是刺激供给;刺激经济的最有效手段③放松政府干预;加强市场调节④降低政府支出增长速度;争取预算平衡⑤实施限制性货币政策;恢复金本位制第五章指标体系一.有关概念1.指标体系:指一系列相互联系指标所构成的总体;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量与质的变化..2.领先指标:指有关在总体经济活动变化前先行变动的指标..3.同步指标:指有关与总体经济活动同时变动的指标..4.落后指标:指有关在总体经济活动变化后才开始变动的指标..二.指标体系的作用指标体系可以说明经济活动上升或下降的情况;过去的情况以及变化的形式;并可以预测未来..三.资料1.资料的范围①综合性资料/背景资料:人口;土地面积;气候条件;社会制度②经济指标性资料:国民生产、国民收入;就业率③国际贸易资料:哪些国家是主要出口国;所占的比例④金融货币资料:汇率;利率;通胀率;信贷规模⑤商品市场资料:用于商品市场行情研究2.资料的搜集1案头搜集法通过查阅出版物;报纸;杂志;书籍等①统计性刊物②文献性刊物2实地搜集法:得到第一手资料..①当面访问最有效的方法;但受约束很多②电话访问③信函访问④市场观察3购买法中国不常用3.资料的加工1资料的鉴别代表性;可靠性;一致性;时间性2资料的整理统一化;序列化;图形化第六章国民生产与国民收入计划经济——物质生产领域市场经济——所有经济领域①生产要素论②三面等值原则生产=收入=支出一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总值=国民支出总值一.国民生产总值GNP1.定义: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以货币表示的;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2.统计价格1市场价格①现行价格货币GNP:包括货币币值变动因素②不变价格实际GNP:选准基期;剔除币值变动因素;更有比较性..2要素成本价格3.GNP的构成①生产法部门法;增加值法GNP=A+B+C+D……A为A部门创造的财富②收入法成本法GNP=工资+利润+利息+租金+间接税+折旧③支出法最终产品法GNP=Cp个人消费+Ib私人国内投资总额+G政府支出+Xn净出口=C消费+I投资=Eput私人花出去+Egut政府花出去4.GNP的作用①进行国家间的比较;反映经济实力②分析国内经济部门构成分析;收入构成分析;支出构成分析③判断经济衰退:GNP是否两个季度连续下降5.使用GNP要注意的问题①不同的统计口径②货币GNP和实际GNP不存在币值含金量的问题;才可用来计算增长速度③年度数据经济总量;反映增长速度和季度数据行情分析④自身固有缺陷二.国民生产净值NNPNNP=GNP—折旧三.国民生产总值GDPGDP=GNP—国外要素净收入国外要素净收入=本国投在外国的要素收入—外国在本国的要素收入四.国民收入NINI=GNP—折旧—间接税+津贴广义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狭义国民收入:强调创造财富的人真正能分配到的财富..第七章工业生产与订单一.工业生产的范围1.采矿业煤炭;石油;天然气;金属;土石2.制造业耐用品、非耐用品耐用品:金属;运输工具;机械设备;仪器仪表;玻璃制品..非耐用品:食品;饮料;烟草;纺织品;燃料;塑料;皮革;纸制品..3.公用事业电;煤;水;气二.工业生产的量度指数三.工业生产指数的分类1.按部门分类采矿业指数;制造业指数;公用事业指数2.按市场分类投资品指数、消费品指数、中间产品指数四.工业生产指数的作用1.总指数的作用①年度数据反映工业增长速度②月度数据划分经济周期各个阶段③月份可衡量危机深度危机前最高点—危机中最低点危机深度=*100%危机前最高点衡量工业受到的影响2.类别指数和个别部门指数的作用P105-106五.工业生产订单P1091.订单指标①新收订单时间单位;订单货物总量②未交货订单无时间限制2.订单指标的作用①属于领先指标;有预兆作用②新收订单可预示工业生产的增长或下降..未交货订单可预示工业生产变动的时点③资本货物市场部门订单的变动可以表明投资支出的未来方向..第八章其他经济指标一.固定资本投资FCI1.概念固定资本投资是指政府主体和私人以工商业和居住为目的;购置和建造耐用设备和建筑物所形成的资本..2.固定资本投资的构成居住用投资+非居住用投资3.固定资本投资的意义①经济周期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更新..②固定资本投资的规模影响生产能力以及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投资方向的变化会影响生产结构和经济结构..③固定资本投资的构成变化反映经济周期长度变化..④固定资本投资的资本来源分析来源:·自由资金:越高;对银行资金依赖越小;引导经济难度大..·借贷资金:非常大;货币政策变动对经济影响显着..4.建筑指标①新建筑完成价值②建筑数量③建筑合同与许可二.就业与失业1.相关指标①劳动力数量﹤人口;排除少年儿童;退休老人;劳动能力不健全的②就业人数:为了取得报酬的工作人员③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劳动力数量④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数量⑤就业不足2.正常失业和非正常失业劳动力供求平衡下还存在的失业:正常失业劳动力供过于求:非正常失业3.失业应对思路:解决非正常失业减少供应:计划生育;提早退休增加需求:政府给补贴;提前启动大型公共工程三.库存1.概念:是指生产过程或流通过程中暂时处于储存状态的商品..2.分类:制造业;批发业;零售业3.库存账面价值4.工商业存销比率=本月平均库存额/本月销售额5.影响库存的主要因素与生产和经营的规模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与价格走势成正比四.综合价格指数1.批发价格指数2.零售价格指数3.股票价格指数股票价格波动超过一定幅度可判断经济走势第九章世界商品市场行情一.世界商品市场行情研究的意义和任务商品市场行情受经济行情影响非常大;但有它自己的特点..二.商品供给、需求的一般规律和特点1.商品供给、需求的一般规律1供求关系①供给和需求在数量上的对比关系②供给和需求通过价格机制相互适应的关系2需求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价格上升;需求量就会减少;反之则增加.. 3供给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价格上升;供给量就会增加;反之则减少4规律例外①越降价越没人买很贵的西装②越涨价越多人买黄金饰品2.供求弹性①供求价格弹性②需求收入弹性③交叉弹性3.世界商品市场供求的特点三.世界商品市场行情分析的步骤1.分析商品的属性和用途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属性决定用途;用途决定需求分析..2.分析商品的生产了解供给;生产是供给的基础;但不是生产多少就供给多少1基本情况生产国家、产量、占世界比例以及地位变动、生产变动规律2重点情况生产周期、垄断程度、季节性、政府政策等垄断程度越高;适应市场能力越强;获得丰富利润..垄断程度越低;价格波动越频繁..易垄断产品:机器设备;机电产品3季节性3.分析生产的消费了解需求1基本情况2重点情况消费周期、消费垄断程度、季节性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等4.分析商品的国际贸易供求、历史、主要进口国、主要出口国等5.世界商品市场行情在经济周期中的变动规律机器设备﹥原料和半成品﹥生产消费品。
世界市场行情(名词解释)
1、行情预测:在行情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行情分析的结论,依据行情变化的规律,考虑可能影响今后行情变化的各种因素,对今后一定时期内行情的可能变化进行估计。
2、经济全球化: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的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
3、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一个国家总体经济活动的最重要的经济指标,它是指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国民经济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既暴扣物质审查部门创造的价值,也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价值。
4、偶然性因素:在短期内出现的,变化频繁,难以估计,但是对行情可能生产重大影响的因素,包括自然灾害,政治动乱,劳资纠纷,经济斗争乃至谣言等。
5、世界商品价格指数:反映国际市场价格水平的指标,实际上只是反映国际市场上那些重要的初级产品的综合价格指数,是人们将那些在国际贸易中占重要地位的初级产品价格加权平均所得到的。
6、异方差行:由于种种原因,回归规模中误差的方差会因为自变量的取值不同而发生变化,我们把回归模型中出现的误差的方差为变量的现象称为异方差行。
7、定量预测:以准确,及时,系统,全面的调查统计资料和信息为依据,考虑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和因果关系,运用统计方法和数学模型,对事物未来发展的规模,水平,速度和比例关系的测定。
由于定量预测和统计资料,统计方法有密切关系,所以也成为统计预测。
8、商品的需求:在一定价格水平上购买者从市场购入和准备购入的商品数量。
在国家市场上,商品的需求是指在一定价格水平上进口商愿意并且有能力进口的商品数量。
9、定性预测:根据实物发展的性质,按照预测者的经验或几种专家意见,直接对预测对象的前景作出判断。
10、成交价格:人们在日常交易中所达成的合同价格,能够迅速而确切地反映世界市场价格动态和水平,是一种罪重要的行情指标,但通常只有卖主和买主知道,仅个别交易在报刊上有所透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行情预测:在行情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行情分析的结论,依据行情变化的规律,考虑可能影响今后行情变化的各种因素,对今后一定时期内行情的可能变化进行估计。
2、经济全球化: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的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
3、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一个国家总体经济活动的最重要的经济指标,它是指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国民经济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既暴扣物质审查部门创造的价值,也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价值。
4、偶然性因素:在短期内出现的,变化频繁,难以估计,但是对行情可能生产重大影响的因素,包括自然灾害,政治动乱,劳资纠纷,经济斗争乃至谣言等。
5、世界商品价格指数:反映国际市场价格水平的指标,实际上只是反映国际市场上那些重要的初级产品的综合价格指数,是人们将那些在国际贸易中占重要地位的初级产品价格加权平均所得到的。
6、异方差行:由于种种原因,回归规模中误差的方差会因为自变量的取值不同而发生变化,我们把回归模型中出现的误差的方差为变量的现象称为异方差行。
7、定量预测:以准确,及时,系统,全面的调查统计资料和信息为依据,考虑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和因果关系,运用统计方法和数学模型,对事物未来发展的规模,水平,速度和比例关系的测定。
由于定量预测和统计资料,统计方法有密切关系,所以也成为统计预测。
8、商品的需求:在一定价格水平上购买者从市场购入和准备购入的商品数量。
在国家市场上,商品的需求是指在一定价格水平上进口商愿意并且有能力进口的商品数量。
9、定性预测:根据实物发展的性质,按照预测者的经验或几种专家意见,直接对预测对象的前景作出判断。
10、成交价格:人们在日常交易中所达成的合同价格,能够迅速而确切地反映世界市场价格动态和水平,是一种罪重要的行情指标,但通常只有卖主和买主知道,仅个别交易在报刊上有所透露。
11、货币政策:通过中央银行控制信贷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实际上是指货币-----信贷政策,由中央银行发挥主导作用,其具体的政策手段是调整贴现率,调整法定准备金比率和进行公开市场业务及其他一些选择性措施。
12、商业循环:西方商业循环理论把经济活动围绕着长期趋势所不断呈现出的扩张与收缩交替的现象。
13、国民生产总值:以货币表示的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个部门所创造的商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它也是按市场价格统计出来的货币金额。
国民生产总值是按国民原则核算的。
14、生产能力:是在一定时期内,现有的劳动资料被充分利用的请款下所能生产的商品数量,它指的是现有生产水平的极限,或者说潜在的生产能力。
15、探测性:预测者不掌握任何可供控制的变量,只是通过考虑测定未来事件,如预测调差,历史类推,专家集体审定,外销员意见综合等方法。
16、账面价值:工商企业核算成本的一种记账方法,它不等于现实的市场价值,随着市场行情的变化,可以高于或者低于现实市场价值。
17、世界性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在同一时间陷入危机,世界性经济危机对经济的破坏力比较大,其原因是各国经济都陷入了困境,彼此之间难以转嫁危机。
18、偶然波动:意外波动或不规则波动,是由于经济体系以外突发事件的干扰而形成的波动。
19、供给价格弹性:是衡量价格上升或下降一定比率所引发的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比率,也就是衡量商品供给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
20、事件顺序预测:已知要预测的那个变量在历史上的一系列观察值,分析这些观察值所显示出;来的规模,然后把这个规律外推到预产期,从而获得预测变量的未来值。
21、消费倾向:消费支出占收入中的比例。
22、个别工业生产指数:反映个别工业生产动态的指数,它也可用绝对数值表示。
一般会受到经济周期因素和政治,科技进步以及国际市场上竞争力量对比变化等非周期性因素的影响。
23、生产资料: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商品,它直接从流通领域进入生产领域,以满足生产需求。
24、开标价格:通过招标方式进行交易时达成的价格,一般地说,开标价格,由于参加投标者众多,竞争性强,所成交的价格往往低于一般成交价格。
25、因果关系预测:把预测较量作为因变量,分析影响它的因素有哪些,以确定取哪些变量作为自变量,并分析这些因素以何种方式对预测变量起作用,最后建立数学模型进行预测。
26、行情:通过市场表现的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具体发展形态。
它既包括生产领域的具体变化,也包括流通领域,分析领域以及消费领域的具体形态。
27、货币主义理论:以强调货币对经济活动的重要作用而得名,造成波动的原因是由于货币供给的不稳定,因此要稳定经济,首先压迫稳定货币。
28、国民原则:本国公民以及常驻本国但未加入本国所创造的收入,不管是否在国内,都计入国民生产总值,它包括本国居民在国外获得的收入,不包括外国居民在本国获得的收入。
29、保证生产期限:工厂现有的未交货订单按其生产能力至少可维持生产多少时间。
其长短与生产情况的好坏有关,也与一般经济情况的好坏相联系。
30、生产成本:投入产品的价格,即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和,具体主要包括原材料价格,及其设备折旧,动力燃料价格,劳动力工资等,现代西方经济学把企业家才能也列为成本。
31、行情分析:通过对历史和当前市场状况的研究,描述当前行抢变化的特点,并探究形成这些特点的各种因素。
32、实际商业循环理论:一部分人放弃;了将货币因素变动作为经济波动原因的解释,转向强调非货币因素的变动是造成经济变动的根源,这一新出现等途径获取有关资料。
33、实地调查法:行情研究人员通过实地调查,观察,访问等途径获取有关资料。
34、库存:资本主义国家企业所生产出来的商品,不会立即全部通过流通领域进入个人消费或生产消费,总会有一部分成为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中的储存,处在储存状中的商品就叫库存。
35、国际市场价格:在一种国际贸易中被广泛接受的,具有代表性的商品价格形式,它是商品国际价值量的外在货币表现,但国际市场价格并不等同于国际价值量。
36、案头调查法:行情研究所需要资料的一种收集方法,具体指行情研究人员在办公室,图书馆或资料室大量查阅有关的出版物来取得所需要的资料的一种方法。
37、支出法:是国内生产总值编制的一种方法。
把社会最终使用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加总起来得到的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的支出构成,从统计方法上说,比较准确及时,分类比较详细,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
38、生产能力:是在一定时期内,现有的劳动资料被充分利用的情况下所能生产出的商品数量。
它指现有生产水平的极限或者说潜在生产能力。
39、因素分析法:利用分析影响行情的因素及其作用方向,这些影响因素包括周期因素,如私人消费,私人投资及信贷变动这些形成在生产周期运动的内在力量,非周期性因素,自然因素,投机与心理因素等。
40、商品的属性:商品本身所具有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也就是商品的特性或功能,简而言之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41、管理浮动利率制:是介于固定汇率和自由浮动汇率之间的一种浮动汇率,在管理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比率基本上有市场供求决定,但各国中央银行经常对外汇市场干预,以避免汇率剧烈波动。
42、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一定区域内的国家间取消各种关说和非关税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劳务,资本和人员等的自由流动,统一工业产品技术标准乃至统一货币,在区域外则在贸易经济等方面实现统一政策等会。
43、均衡价格:在一定条件下,购买者愿意购买的数量与生产者所出售的数量想一致时出现的价格。
44、国际市场结构:国际市场上,市场结构主要指的是经营某种商品的进出口商的数量,它们之间的合作程度以及在国际市场所售商品的差异程度等。
45、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周期性出现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46、长期因素: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能够引起一般经济活动或部门出现持续变化的因素。
47、季节性因素:在每年的固定或笔记本固定的季节或年份中,能够引起生产或消费出现有规律的变动的因素。
48、萨伊定律:可以简单的表述称“每一个供给都会创造其自身的需求”因而市场上不会出现生产过剩。
49、资本的边际效率:资本家每增加一个单位投资所预期得到的利润,即预期利润率。
50、合理预期:就是人们在对某一因素未来的变动进行预测时,要使用所有可能获得的信息,而且在信息充分的条件下,预测不会出现失误。
51、行情研究:是搜集和阅览那些能够反映总体经济活动的众多资料,依据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研究这些资料,从而得出经济行情当前的特点和今后发展趋势的结论。
52、领先指标:又称预兆性指标,其变化一般先于总体经济情况的变动,故对经济的发展趋势有预兆作用。
53、同步指标:也称重合指标,这类指标与总体经济活动的变化基本趋于一致。
54、落后指标:又叫滞后指标,其变化往往落后于总体经济情况的变化。
55、新收订单:是在特定时期所受到的全部订单,它的增加或减少,预示着经济情况的区号或趋坏。
56、固定资本投资:指企业用于建造厂房和购置及其设备而花费的投资。
57、批发价格指数:就是讲笔法价格指数化,是表示批发贸易市场上价格变化趋势的指数,往往反映一些商品初次出售时的价格水平。
58、世界商品价格指数:是反映国际市场价格水平的指数,它实际上只是反映国际市场上那些重要的初级产品的综合价格指数,是人们将那些在国际贸易中占重要地位的初级产品价格加权平均所得到的。
59、股票:是其持有者向股份公司投资入股并借以取得收入的凭证,换言之,他是代表股份资本所有的证书。
60、商品市场行情:从微观的角度对资本主义个别部门再生产的具体动态进行研究。
61、生活资料:是直接用于满足个人生活需要的商品,它直接从流通领域进入消费领域,以满足生活需求。
62、生产资料: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商品,它直接从流通领域进入生产领域,以满足生产需求。
63、初级产品:那些未经过加工,或者只进行了一些初步加工的商品,如粮食,煤炭,原油等。
64、工业制成品:那些加工程度相对较高的商品,如化工产品,机电产品,纺织产品等。
65、商品的生产周期:是商品从开始生产到完成这一段时间,不同的商品,生产周期的长短也不同。
66、商品生产的垄断程度:一个生产企业或者某一个国家对某种商品生产的控制程度。
67、商品的消费周期:商品从开始消费到使用完毕的这一段时间。
商品的供给:在一定价格水平上生产者向市场出售和准备出售的商品数量,其中包括新提供的物品和已有的存货。
68、需求的交叉弹性:用来衡量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影响程度。
69、需求的收入弹性:用来衡量需求量的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70、替代品:两种商品可互相替代满足同一种需要。
71、互补品:两种商品相补充共同满足同一种需要。
72、交易所价格:在交易所成交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