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考前押题试卷及答案(十五)
2019届高考历史押题卷
2019届高考历史押题卷24.学者冯天瑜说:“西周的封邦建国实现了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
据此可知,分封制A.利于通过地缘政治加强统治 B.是典型殷人血缘政治的延续C.加强了西周的中央集权制度 D.是西周时期的官僚体制创新25.宋代,在养亲法令的保障下,官员履行养亲义务拥有较多的选择,他们可以迎侍祖父母、父母,也可以申请闲职解决养亲问题,同时还可以致仕、辞官养亲。
据此可知,宋朝统治者A.以养亲作为考核官员的主要标准 B.重视官员的忠孝一体化C.弱化了血缘亲情对社会的影响力 D.意在强调官员知行合一26.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缥丝技术,以及铸铁术、穿井法、造纸术都先后西传。
同时,中亚、西亚的土特产也陆续传到中国。
这反映出“丝绸之路”A.推动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 B.成为中西交通的主要通道C.促使中国成为世界经贸中心 D.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27.下图为南京博物院所藏的《坤輿万国全图》,据专家研究,这是四百多年以前根据利玛窦所绘世界地图《舆地山海全图》重新绘制的。
《坤與万国全图》在中国的传播A.体现中国融入世界的意愿 B.冲击了传统的华夏中心观C.推动了印刷术的进步完善 D.成为明末启蒙思想的资源28.1834年,英国第一任驻华商务监督律劳卑提出,清政府“在思想上极为愚蠢而且在道德上极为堕落,梦想他们自己是世界上唯一的民族,完全不了解国际法的原理和实践,所以该政府不能够由文明国家按照它们中间所公认的和实行的那些规则加以处理或对待”。
该言论旨在A.为发动对华侵略辩解 B.联合欧美列强威胁中国C.向中国要求平等权利 D.指责晚清政府保守落后29.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在中国,胡适是实用主义的主将,他不遗余力地提倡研究和解决具体及实际问题,‘一点一滴’进化式地改善中国。
李大钊与在他之后不久的陈独秀,则主张效仿苏俄的形式,进行直接和彻底的政治社会转型。
2019年高考历史押题试卷及答案(共五套)(20210610004225)
2019年高考历史押题试卷及答案(共五套)2019年高考历史押题试卷及答案(一)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佛山市顺德区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中指出:“随着经济商品化,土地成为可以自由买卖的一种财产。
富有的商人获得了大量的地产,贵族们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不再像过去那样向村社头领收取一定量的地租,而是直接派人向农民索取更多的地租。
”中国古代出现类似现象的时候,政治上主要表现为A.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C.宗法分封秩序被严重破坏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答案】C2、(安徽省“江淮十校”协作体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明朝帝王废除宰相后又不得不寻求体制外的力量,于是造成了监阁之争以及宦官专权的制度化。
这些体制外的力量又加紧搜刮社会,从而使得本来就脆弱的小农经济和工商业又备受摧残。
·······康乾盛世充其量是一种发达的农业文明,但当遭遇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冲击时,显然是不堪一击的。
”材料说明明清君主专制强化①导致了政治腐败②加重了人民的负担③促进了经济发展④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 (2016年山东济南市高三部分学校调研考试)按照历史学家安古斯·麦迪森测算,在1700~1820年间,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从23.1%提高到32.4%,而同期整个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所占比重仅从23.3 01提高到26.6%,令人疑惑的是中国却没有实现工业化。
导致当时这种结果的原因是①中国落后的小农意识非常浓厚②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③西方列强入侵阻碍中国工业化发展④腐朽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阻碍经济发展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4.(2016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五次月考文综)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工业,向分京苏两邦,各有成规,不相搀越。
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全国卷3参考版)【含答案及解析】
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全国卷3参考版)【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
这表明西周时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2.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________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3. 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
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________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_________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4. 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
这一变化反映了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___________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5. 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
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裔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 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6. 1903 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C.反对向西方学习 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7. 下图是 1932 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
2019届全国卷Ⅰ高考压轴卷 文综历史(解析版)
绝密★启封前2019全国卷Ⅰ高考压轴卷文科综合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西汉政权建立后,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到孝惠、高后时,又“复弛商贾之律”“轻徭薄赋”,制造了相对宽松的经商环境,使得工商业发展远远超过了战国时代。
这说朝汉初( )A.以发展与稳定为要务B.经济政策摇摆不定C.重本抑末政策的失败D.致富成为社会时尚25.汉字“丁”的变化如图所示:对这一演变过程解读合理的是( )A.总体的趋势是由繁到简B.反映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C.已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D.衍生出个性化的书法艺术26.翰林院始设于唐朝,原本是政府网罗各色艺能人士的机构。
明清时翰林院地位迅速上升,进士前二甲方能入翰林院,翰林学士多为皇室子弟侍读,内阁或军机重臣也皆出翰林。
翰林院职能的演变( )A.是对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B.适应了中枢权力机构的调整C.促使了明初丞相制度的废除D.是皇权极端加强的重要原因27.苏格拉底提出:人们不可能认识外部世界也不应该认识外部世界,因为自然界是神创造的,由神支配受神管理,人的理性根本不可能认识神所创造的东西。
2019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5月押题文综历史(解析版)
2019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5月押题文综历史一、选择题:共计48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分封制下的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士与卿大夫合二为一,出现了“士大夫”的称谓,并越来越成为官僚、贵族和有名望的知识分子的统称。
这一现象说明A. 分封制瓦解推动社会各阶层双向流动B. 儒学家积极入仕扩大了国家统治基础C. 宗法制构建的社会结构发生根本嬗变D. 士大夫成为旧的社会解体的主要力量【答案】C【解析】根据“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士与卿大夫合二为一,出现了‘士大夫’的称谓,并越来越成为官僚、贵族和有名望的知识分子的统称”并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发生巨变,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故“士大夫”称谓含义发生变化,故C正确;“士大夫”称谓变化,但春秋战国时期仍然是贵族政治,没有推动社会各阶层双向流动,故A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学家积极入仕”,排除B;生产力的发展是旧的社会解体的主要力量,D错误。
点睛: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大夫或士大夫越来越成为官僚、贵族和有名望的知识分子的统称”,联系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和社会变革的重大影响分析解答即可。
2.《旧唐书•穆宗纪》载:“以前检校大理少卿、驸马都尉刘士泾为太仆卿。
(门下省)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封还诏书,上谕之曰:“士泾父昌有边功,……朕欲加恩,制官放下'。
制命始行。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体现专制皇权的独断性B. 皇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C. 门下省握有人事决定权D. 体现了唐代决策民主性【详解】“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封还诏书”说明给事中具有封驳皇帝的诏书的权力,皇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故B正确,A错误;给事中应隶属于门下省,门下省具有审核权,没有决策权,C错误;门下省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但皇权至上,“民主性”表述错误,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门下省)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封还诏书”,联系所学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内容和影响分析解答。
新课标Ⅱ卷2019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含答案)
2019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新课标Ⅱ卷】文科综合·历史(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李零在《我们的中国》一书中提出了“西周的四合院”的研究视野,认为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可以视作西周的“前庭后院”,它们之间相互交流,人才往来,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
该观点A.认为西周政治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认为分封制标志中华民族形成C.强调分封制孕育着国家统一的因素D.认识到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25.汉初,听任郡国自由铸币。
文帝时“盗铸如云而起”。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钱,把全国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
汉武帝的举措意在A.强化中央对全国经济的控制 B.打击猖獗的私铸钱币者C.推动盐铁官营政策平稳实施 D.消除诸侯国割据的基础26.宋太宗时大幅改革科举制度,若举人与考官有亲戚关系,则别置考场考试,称“别试”;将试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家世等封贴,以免考官徇私,称“弥封”。
知贡举者受任后,锁居贡院与外界隔离,有时长达50天,称“锁院”。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参考人员日趋多元 B.考试程序趋向公正C.官员选拔方式多样 D.防弊措施流于形式27.明清时期,官员在君主面前的地位越来越低,但这并未使官僚队伍与君主离心离德,也没有影响官僚对皇帝和国家的忠心,反而还使这种忠心越来越强烈。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科举制度日趋僵化 B.自然经济仍占主流地位C.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D.程朱理学影响根深蒂固28.下图为1881年发行的开平矿务局股票,股票下面记载:“直隶爵阁督部堂李,批准设局招商开采煤铁等矿,札饰筹办等因,当经本局议定先后招集股银壹百贰拾万两,分作壹万贰千股,每股津平宝纹壹百两,一股至千股,皆可附搭。
2019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考前押题试卷及答案(五)
2019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考前押题试卷及答案24. 成书于春秋晚期的《考工记》记载,周朝都城采取“左祖右社”的布局,“祖”为宗庙,是供奉周王室祖先的地方,“社”为社稷,是国家举行大典祭祀土地神和谷神的地方。
这一布局反映了当时( )A.“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统治思想B.森严的宗法等级关系C.“天人合一,时空一体”的哲学思想D.“君权神授”思想萌芽答案:A解析:25. 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
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
”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徙扰民尔,可仍其旧。
”这一史实主要反映了宋朝( )A.专业市场每天开市B.乡村市场的繁荣C.市场监管相对宽松D.坊市制继续实行答案:C解析:A项内容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材料内容反映了宋代乡村市场已成为惯例,反对在乡村交易的意见遭到最高统治者的拒绝,但并不能说明乡村市场繁荣,所以B项错误。
D项与材料内容相反,故答案选择C 项。
26. 明太祖晚年制《皇明祖训》,又规定新天子即位后,“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
如亲王不幸为“奸臣”所害,王府官员和护卫军有权“移文五军都督府,索取奸臣”。
这些规定( )A.给以后诸王举兵对抗中央提供根据B.意在使人知所警惧而不敢轻易犯法C.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行政控制D.有利于官员和护卫军保护亲王大臣答案:A解析:27. 下图为18世纪中外金银比价(单位:每两黄金合白银数)示意图。
据此可知清朝中叶( )A.海外市场货币等求不断扩大B.茶叶贸易带动外贫出现顺差C.闭关造成金银比价差距缩小D.海外贸易发展白银大量流入答案:D28. 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托孔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
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B.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C.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D.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答案:C29. 唐代,朝廷有依照诗名而取士的惯例。
【2019高考历史押题预测】2019年全国新课标一卷高考历史押题卷
2019年高考加油卷1.右图为春秋后期吴国属地淹城的平面图,该城的设计规划体现了突出的实用价值。
该图反映了春秋后期A.城市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B.皇权至上观念的逐渐形成C.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出现D.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政局2.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穿井法、造纸术都先后西传。
同时,中亚、西亚的土特产也陆续传到中国。
这反映出“丝绸之路”A.推动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B.成为中西交通的主要通道C.促使中国成为世界经贸中心D.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3.自元代起直至清末废科举,“四书”始终与“五经”并列,而且被视为“六经之阶梯”,为初学者所必读,而其实际地位和影响则是凌驾于“五经”之上的。
“四书”地位的提升A.巩固了孔孟在儒学中的地位B.冲击了孔子在儒学中的影响C.源于程朱理学地位的官方化D.取代了“五经”的文化价值4.两宋时期,人口迅速增长,土地使用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加剧了土地用养的矛盾。
对养地投入需求的增加推动了长期租佃制的逐渐盛行。
南宋时期农民逐渐拥有了土地的永佃权,且可将租佃权在土地市场上交换转让。
土地租佃制的发展A.减少了对土地的掠夺式经营B.消除了土地用养的矛盾C.强化了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D.加剧了地主和农民矛盾5.宋神宗时期,东南六路(两浙、淮南、江东、江西、湖北、湖南)的两税、商税、盐酒课、茶税、免役钱等项目所占国家财政收入总额数仅是北方(开封府、京东、京西、河北、陕西、河东)的79.6%。
这反映A.商业税开始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源B.中央对地方的财政控制渐趋削弱C.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D.北方主要赋税收入小于东南地区6.罗尔纲先生经考证后认为《水浒传》应分为前后两部分,分别出自不同作者之手,前部分成书于元末明初,后部分成书于明中叶。
有此判断的原因之一,是《水浒传》的主题思想由“替天行道救生民”转变为“替天行道存忠义”。
由此可知A.理性判断与解释利于历史研究的突破B.只有大量的考证才能接近历史的真实C.史家对史料的解读带有强烈主观色彩D.历史研究的深入唯有依赖丰富的史料7.明代《常熟县志》记载:“至于货布,用之邑者有限,而捆载舟输,行贸于齐鲁之境者常什六。
(全国III卷)2019年高考历史等值预测卷试题(含解析)
(全国III卷)2019年高考历史等值预测卷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1.西周时期,国家遇到重大问题通常要征求自由民“国人”的意见。
周厉王时,王室重臣召公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其不要限制民众舆论,周厉王不听,最终引发“国人暴动”,周厉王也被赶出国都。
这说明西周时期A. 国人舆论控制国家事务B. 分封制下贵族等级分明C. 原始民主遗存影响政治D. 社会变革冲击天子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西周时期,国家遇到重大问题通常要征求自由民“国人”的意见,否则就有可能出现政治动乱,这说明在西周时期,原始民主决策仍然有一定影响,即原始民主遗存影响政治运作,故C项正确;国人舆论对政治有一定影响,但没有到控制国家事务的地步,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贵族等级分明,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反映社会变革,故D项错误。
【点睛】简化材料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材料可简化为;国家遇到重大问题通常要征求自由民“国人”的意见,否则就有可能出现政治动乱。
由此结合所学知识排除定位即可。
2.东汉光武帝即位后,因“天下垦田多不实”,而下令度田,但最终无疾而终。
时人流传“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田宅逾制,不可为准。
据此可知,东汉初期A. 政府纵容土地兼并行为B. 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 赋税征收以田亩税为主D. 租佃经营日益普遍化【答案】B【解析】【详解】东汉光武帝度田政策本意是限制土地兼并,但因为“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而失败,由此可知,东汉初期土地兼并现象就很严重,阻碍了自耕农经济发展,故B 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政府纵容土地兼并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不涉及赋税征收的标准,故C项错误;宋朝时期租佃经营日益普遍化,故D项不符合史实。
2019届全国高三精品模拟卷(十五)文综历史试卷
2019届全国高三精品模拟卷(十五)文综历史试卷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4页,47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7、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1.1.先秦到秦汉之际的史籍对早期华夏史的书写形成一种普遍的模式,即将传说的古帝王及其他一些有来历或无来历的部族人物,都按血缘关系的远近编制谱系。
这种书写模式A. 造成了历史事实的混乱B. 确立了贵族的世袭特权C. 反映了小农经济的要求D. 有利于华夏民族的传承【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史籍将古帝王及其他部族人物都按血缘关系的远近编制谱系,这种宗法体制有利于华夏民族的传承和认同,故D项正确。
材料的书写模式有利于华夏民族的传承,不会造成历史事实的混乱,排除A。
史书编写模式并不是确立贵族的世袭特权的主要途径,排除B。
小农经济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与先秦史籍重视对华夏史的书写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
(精校版)2019年全国2卷历史高考试卷(含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2卷)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2.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
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王国势力强大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C.现实统治需要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3.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其体现的主旨是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4.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
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
这表明清代中期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5.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
【新课标Ⅰ卷】2019届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含答案)
2019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新课标Ⅰ卷】文科综合·历史(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据《礼记·玉藻》记载,周代服饰的颜色以“青、赤、黄、白、黑”为正色而象征尊贵。
但春秋时期齐桓公“好服紫”,以致齐国的百姓争相效仿,最终一国尽服紫。
这一变化说明A.宗法分封制度走向崩溃 B.分封割据逐渐走向统一C.礼乐制度已经丧失殆尽 D.齐桓公成为天下共主25.开元十九年,王维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但他听说张九皋因为玉真公主的推荐,已被内定为第一名。
王维便请求歧王为他引见公主,并用自己的诗作争取到公主的支持。
最终他高中了当年的状元。
据此可知,唐朝A.士族大地主仍然把持着政权 B.封建官僚集团相互倾轧争斗C.中央集权制度已经走向衰落 D.选拔人才的机制还有待完善26.南宋前期的鄂州,因是江防重地,故城市建筑规模不大。
但由于商业发展的需要,在城外发展起了南市。
这个南市“列肆如栉”,使鄂州成为一大都会。
各地州县也有类似鄂州的现象。
这类现象的出现表明A.市场交易不受政府监管 B.南宋政府推行抑商政策C.城市坊市制度逐渐瓦解 D.草市发展助推城市繁荣27.王夫之认为,人性的丰富是一个发展着和运动着的过程,是一个长期努力奋进的过程,是一个“日新又新”的过程。
他在自己的住处,以“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的诗句题壁。
这突出表现了王夫之A.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 B.对政治变革的热切呼唤C.对人性本善的深刻认同 D.对社会现实的强烈批判28.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失败导致了中国的转型走向了一个更加艰难更加惨烈的道路,因为共和政体在中国文化传统里缺乏支撑的要素,不像西方文化里,有希腊的城邦与罗马共和政体的这样的制度遗产。
(全国卷Ⅲ)2019年高考历史压轴卷(含解析)
8.希腊城邦宽泛禁止不婚,斯巴达还进一步处分晚婚。结婚不是公民个人事务,而是公民为城邦生育下一代公民的责任。甚至公民企图自杀都应碰到惩治,由于它使城邦丧失一个公民。这反响出在古代希腊
A.城邦对公民拥有绝对的声威
B.自然法规的理性精神颇受敬爱
C.优生优育政策获取宽泛推行
【解析】
【详解】依照资料可知,南洋兄弟烟草企业开始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要求和希望留学生“心
系祖国,中西兼顾,新旧知识交融,以期成为完好之才;学习空闲,检查外国商业发展,随
时报告,使我国商业有长足进步”,这反响出当时民族企业已意识到实业人才的重要性,因
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资料仅表现了南洋兄弟烟草企业的认识,不能够得出实业救国已成
为社会各界的宽泛共识,该表述过于绝对;B选项错误,我国教育的近代化始于洋务运动;D
选项错误,资料反响的是企业热衷于培养实业人才,不是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故正确答案
为C选项。
6.以前,在国人如何面对西方第三人称代词的性别区分这一问题上,有人主张用“伊”对应
“she”,有人主张汉字拼音化。1917年,刘半农创立“她”字以对应,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 2 -
述顾炎武见解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A.心学致令人们道德沦丧
B.心学使儒家丧失正统地位
C.心学的流弊是空谈误国
D.心学背叛理学的思想原则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观察顾炎武的思想。依照资料“清谈之流祸”、“不综今世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所有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结合所学可知,顾炎武
的英国式社会主,种社会主不是停留在口上而是体行家中,体在工厂法,
2019届全国高三精品仿真卷(十五)文综历史试卷
2019届全国高三精品仿真卷(十五)文综历史试卷本试题卷共24页,47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免配合题月要求的。
1. 周灭商后,并行分封制,如封神农之后于焦(今河南陕县),封黄帝之后于祝(今江苏丹阳),封帝尧之后于蓟(今天沣蓟县),封帝舜之后于陈(今河南潍阳),封大禹之后于杞(今河南杞县)。
分封制A. 改变了中原地区的落后面貌B. 有利于树立周王的贤明形象C. 使最高统治者权力实现集中D. 确立了王室贵族的特权政治【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周分封先代圣人的后人,此举会受到先圣后人的欢迎,有利于树立周王的贤明形象,有利于周王室的统治,故B项正确。
材料强调周分封先圣后人,有利于树立周王的贤明形象,没有体现改变中原地区的落后面貌,排除A。
西周统治者的权力没有实现高度集中,地方诸侯拥有比较大的权力,排除C。
夏商时期,王室贵族已经拥有特权,排除D。
2. 汉武帝制定厂“刺史六条问事”,刺史的监察对象第一条涉及地方豪强,其余五条皆与“二千石”地方官员有关;而《汉书》载,武帝时,豫州刺史鲍宣被丞相司直弹劾:“举错烦苛,代二千石署吏史听诉,所察过诏条。
2019届全国高三精品卷(十五)文综历史试卷
2019届全国高三精品卷(十五)文综历史试卷本试题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4页,47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7、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 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要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即王畿的方言。
这些规定A. 强化了中央集权B. 促进了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C. 实现了文字统一D. 基本消除了地方的语言隔阂【答案】B【解析】材料中说明的是西周按照分封制度下规定“周礼”和“雅言”,实际上是规定礼仪和统一的方言,这有利于促进各地文化交流和认同,故B正确;分封制度下诸侯权力较大,难以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A错误;中国文字统一是秦朝时期,故C错误;D中消除语言隔阂说法绝对。
华中师大第一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5月押题考试试题(含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5月押题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24.梁启超说吾中国社会之组织,以家族为单位,不以个人为单位,所谓家齐而后国治是也。
周代宗法之制,在今日其形式虽废,其精神犹存也。
”梁启超认为A.宗法制度最早起源于周代B.宗法制度影响至今C.家族是最基层的政权组织D.家族比国家更重要25.汉代继承了秦朝抽取人头税的做法,规定:年龄在15到30岁之间的未婚女性需缴纳5倍于常人的人头税。
这主要反映了汉代A.鼓励人口生育B.女性社会地位低C社会矛盾尖锐 D.政府管理能力差26.《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名画,如图所示。
图中城门不设任何城防工事,没有驻兵,而是在城门内侧设了一间税务所。
这反映了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被摒弃B.民众的税收负担沉重C.城市的经济职能增强D.财政困难和军备废弛27.明代继承了元朝的行省制,行省之下有府、州、县,县是中央政府任命官员的最基层单位。
每个县有一个县官,根据省籍回避制度,必须由非本省出身者担任^明代推行“省籍回避制”A.激化了社会矛盾B.有利于中央集权C.净化了官场风气D.推动了地区交流28.右图是1840—1894年间洋(机)纱(此时国内也逐渐幵始自己生产机纱)与土纱使用量情况表。
这表明当时A.自然经济已经解体B.消费仍以土布为主C.近代化因素在增加D.国内市场不断扩大29.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郑超鱗在回忆录中写到:“中华民国八年,写成世界公历是最容易记忆的……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我个人的小小意识则确实是在这一年觉醒的。
”这一年A.新民主主义拥沦正式提出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一步传播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知识分子群体发起白话文革命30.1955年,一本面向农村的宣传读嫌上说广(有些人)看到食糖、食油供应不够充分,就埋怨政府重工业发展多了,要求多发展轻工业,这是不对的。
不着重发展重工业,哪来的新糖厂呢?到国外买机器?”这反映了当时中国A.轻重工业协调发展成共识B.大跃进运动造成物资供应紧张C.重工业是网民经济的基础D.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定合理性31在古希腊些最杰出的剧作家和竹学家在写到女性时都说她们天生低贱,认为如果女人获得太多权力,便会带来可怕后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考前押题试卷及答案24. 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提到“王者异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在《史记·历书》中说“敬授民时”。
这说明古代帝王们( )A.认为天象直接关系皇家的命运B.十分注重其统治的合法性解释C.重视历法以维护封建统治利益D.重视农业以维护封建统治基础答案:C解析:材料的第一层意思强调历法准确与否,被看作是一姓王朝是否顺应天意的标志,注重其合法性的解释,材料的第二层意思是重视天文历法,强调对农业生产的“农时”的控制,两者都反映了古代帝王们重视历法以维护统治利益,C对。
25. 宋太祖定下了“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家法,以后历代皇帝坚持“与士大夫治天下”,以致“终宋之世,文臣无欧刀之辟”。
宋代( )A.确立了“以文治国”的统治方略B.结束了“重文轻武”的五代风尚C.形成了“以儒立国”的正统思想D.出现了“积弱积贫”的社会状况答案:A26. 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正式通过,《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人民公社社员可以经营家庭副业,可以将家庭副业的产品拿到集市上出售。
”至此,党中央关于自留地、家庭副业、集市贸易等方面的政策,用条例的形式固定下来。
这一条例( )A.是对农业合作化成果的彻底否定B.说明人民公社体制正式废除C.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D.不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答案:C解析:27. 1947年6月,美国提出了援助欧洲的马歇尔计划,但要求先查明受援国的经济资源等情况,制定统一的经济计划,然后确定援助份额。
苏联则反对提供受援国的经济资源等情况,主张应查明受援国对美援的需求,然后由美国负责提供援助。
由此可知( )A.苏联明确拒绝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B.美苏两大阵营之间的矛盾已不可调和C.双方分歧的实质是国家主权的独立性D.马歇尔计划导致欧洲出现对峙的局面答案:C28. 英国某记者在《中国震撼世界》一书中说:“一般美国人都认为,中国战争主要是民主与共产主义之间的战争……似乎没有人意识到,那么多中国人支持共产党,是因为共产党支持抗日战争期间人民自己建立的政权。
”该记者的看法( )A.揭示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意义B.反映抗日政权具有人民民主性质C.带有美国人的意识形态色彩D.揭示了当时中国政局变动的本质答案:D29 中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范围最广的文化遗产是长城。
对于北方的游牧民族来说,长城曾经是隔离墙,也是封锁线。
17世纪以来,长城逐渐失去其“边界”的意义。
这主要缘于( )A.盟旗制度的建立B.明成祖迁都北京C.岭北行省的设立D.金瓶掣签制完善答案:A30. 下表是我国1960—1965年工业总产值变化表。
这反映了( )A.人民公社化运动遭到了抵制B.大跃进运动的影响难以消除C.国家经济政策出现重大调整D.文革严重阻碍了工业化进程答案:C解析:31. 罗马法关于所有权是所有人“对物的最完全的支配权”的定义以及关于占有、使用、受益、处分各种权能的理论,直接被归纳到拿破仑法典的第544条中,备受当代各国民法学界的推崇,陆续被各国民法所采用。
这表明了罗马法( )A.重视私有财产保护B.法理精深结构严谨C.具有普遍的适用性D.被后世继承与发展答案:B32.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相继颁布了《刑法》、《民法》、《经济法》等各种法律法规。
这表明我国( )A.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B.法律法规制定的越来越多C.形成日趋完备的法律体系D.人民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答案:C解析:33.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
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
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C.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D.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答案:D34. 1959年我国城镇人口增加了1650万人,城市化水平提高了2.2%,到1960年全国城镇人口达13073万,城市化水平达到19.8,三年净增31.4%。
材料表明( )A.生产力发展推动城市化B.城乡社会结构严重失衡C.城市化脱离城市承受力D.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答案:C35. 英国经济学家哈耶克说,“由于生产资料掌握在独立行动的人的手里,所以没有人有控制我们的全权。
如果生产资料都落到一个人手里,不管它是属于整个‘社会’的,还是属于独裁者的,谁行使这个管理权,谁就有全权控制我们。
”对于哈耶克的主张,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念一致B.赞同罗斯福新政时期经济政策C.在20世纪70年代后受到重视D.捍卫民主政治并反对极权统治答案:C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初建立的历代帝王庙,除了供奉三皇五帝以来的历代开业帝王外,还增入辽太祖、金太祖、明太祖等皇帝进行祭祀。
康熙帝将宋朝以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的统治家法作为治国政纲,乾隆帝更是提出“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
康熙帝还专程前往曲阜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乾隆帝时编订出版了汇通各族文字的书籍和词典。
针对“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伦”,雍正帝驳斥道:“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摘编自常建华《国家认同:清史研究的新视角》等材料二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传统的“天下”观念发生动摇,王朝国家认同出现严重危机。
甲午战争后,梁启超积极宣传民族国家观念,他深刻地认识到,国家欲立于民族国家之林,就必须获得广大民众认可,成为一个统一强大的民族国家,并在中国建立一个君主立宪国家,致力于开启、培养国民与此相应的国家意识。
革命派提出,中国在“异种残之,外邦逼之”的情况下,建立起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殆不可以须臾缓”。
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一再强调“今日中华民国成立,满、汉、蒙、回、藏五族合为一体”,各族“皆得享共和之权利,亦当尽共和之义务”。
辛亥革命后期,许多民族主义者将“中华民族”进行重新阐释,赋予其“中华民国境内所有民族”的新内涵。
——摘编自暨爱民《百年凝聚: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认同建构》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实现国家认同采取的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采取这些举措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朝前期相比,近代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突出特点,并简析其历史意义。
答案:1.举措:确立王朝统治的正统性和合法性;构建尊孔崇儒的文化认同;建立各族一家的民族认同。
背景:巩固统治、加强集权的需要;政治统一、民族融合的发展;受儒家正统思想文化的影响。
2. 特点:与救亡图存紧密联系;反专制、求民主成为核心价值追求;通过政治革命打破王朝政治、建设现代民族国家。
意义: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推动了民族民主革命进程;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维护国家统一。
解析:42.阅读下列材料:英国“公投脱欧”已成定论。
欧盟路在何方,世界各国都在关注。
材料一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
然而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虽不惜使用最强大的武力,却都失致了。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剧烈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
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
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世界史》材料二1961年、1967年英国两次提山申请加入欧洲煤钢共同体遭法国否决。
最终于1973年,英国正式加入欧共体。
2011年英国议会下院投票否决过公投决定是否退出欧盟的动议。
2016年英国经过全民公投,成为第一个退出欧盟的国家。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回到白金汉宫之后向其内阁解释了英国脱欧的原委,并称本次脱欧是一个彻底的英国行为。
——《英国与欧洲》请回答:有学者认为:在债务危机面前,欧盟各国将基于本国利益提出各项应对措施,烦冗的决策程序、必要的讨价还价将带来巨大的决策成本,且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有效的应对措施。
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以“英国脱欧的利与弊”为主题进行多角度论述。
(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答案:1.原因:二战后,欧洲实力下降,出于发展的需要法德走向和解;美苏两极格局威胁着欧洲;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直接威胁着英镑的世界地位,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为战后政治军事集团;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
2.略。
撰写小论文,从利与弊分析,言之有理即可,如弊端:英国经济陷入衰退,伦敦的金融中心地位和欧洲金融稳定受到冲击;欧盟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受到严重削弱;等等。
解析:45.【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20世纪50年代中期,聂荣臻被确定为领导新中国科技工作的负责人。
他亲自参与领导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并向中央军委建议:研制少量的导弹、核武器,以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的核讹诈。
聂荣臻认为:我们要在科学技术上赶上发达国家,应该迅速掌握世界科学技术现有的成就,避免不必要地从头研究国外早已解决的问题、走弯路。
越是强调自力更生,越应该注意学习和掌握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否则将浪费许多时间和力量。
聂荣臻结合革命战争年代组织大兵团作战的经验,将“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思想用于科学技术工作,对“两弹”技术攻关。
“两弹”研制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有影响的大国,其威慑力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摘自邵青文《聂荣臻与中国国防科技建设》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聂荣臻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的主张。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历史意义。
答案:1.重点研发“两弹”代表的国防尖端科技;引进技术和自主研发相结合;集中科研人才进行科技攻关。
2.推动了新中国国防的现代化,为后来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高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巩固国家政权;带动国家整体工业水平的发展,推动民用工业部门的技术进步。
解析:1.据材料“研制少量的导弹、核武器”、“越是强调自力更生,越应该注意学习和掌握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思想用于科学技术工作”加以归纳概括即可得出聂荣臻的科技发展主张。
2.据材料“‘两弹’研制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有影响的大国,其威慑力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国家安全,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等方面加以回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