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_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一节《压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物理说课稿(压强)【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八年级物理说课稿:第九章第一节《压强》普定县鸡场中学李树平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一节压强。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和学法;学情分析;教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压强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概念,在科学技术和生产中都经常用到。
这一节内容着重学习的是固体的压强。
本节共有三个段标,分别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什么叫压强”“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获取相关的知识。
在探究活动中允许学生另选器材,给学生的探究活动留有较大的空间,以期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同时为压强概念的形成做了很好的铺垫。
“什么叫压强”是本节的主要知识点,教材根据八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计算能力,编写了应用压强的公式进行计算的例题,这样简化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则是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应用,教材以“想想议议”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根据压强公式讨论生活实例、进行归纳,得出结论,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这一节内容又是初中自然科学中有关力学知识的一次较大的综合,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学习科学方法的重要环节。
2、教学目标⑴认知目标:理解压力的概念,了解静置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与物重的关系,掌握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单位。
⑵技能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⑶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3、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点:是固体压强概念的建立、应用压强公式或变形公式进行计算。
难点:压力和重力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压强概念的形成。
二、说教法与学法根据本节课教材特点以及八年级学生年龄特点,采取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探究、问题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_大气压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大气压强》教学设计【设计理念】在新课改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职责就是要给知识注入生命,把学生领到美好的学科殿堂去遨游。
气体压强与前面所学的固体和液体压强相比,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虽然没有复杂的计算,但学生在理解气体的压强知识时是有一定的困难的,所以本节教材以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测量和大气压的变化三个探究活动为主线展开教学,让学生在参与探究活动中加深对气体压强的理解和掌握。
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讲台还给学生,创设一个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充分展现自我、施展创造才能、实施探究的空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走上讲台发表自己的见解。
为了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成为物理新课改下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手段。
具体思路如下:1、首先创设情景。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结合教材,可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如实验、史料、故事等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意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本节课就是利用“趣味实验—你来体验”的实验来作“引线”,巧妙地导入课题,教学效果较好。
接着观看视频:瓶子吞鸡蛋、铁桶实验。
最后小组合作利用身边的器材进行实验探究,体验大气压的存在和神奇魅力,并能初步列举出日常生活中一些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事例,对大气压强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学会知识整合。
这一环节是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升华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通过新旧知识的整合,知识与方法的整合,理论与实践的整合让学生感受们到知识的价值和奥妙,对激发其学习兴趣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本节课的知识整合中,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测量大气压强有哪些方法?原理分别是什么?两实验中都用到了哪种科学方法?等等这些问题旨在帮助学生自己来总结两实验的异同点,加深对实验的理解,巩固本节课的知识难点。
什么时候弹簧测力计的拉力能和大气压力相等,要获得大气压强的大小我们还需要知道哪些量等等,这样适当的点拨不仅为学生的设计带来思路,也为他们的思考问题提供了方法。
《第九章 第1节 压强》学历案-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压强》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节课学习主题为“压强”,属于初中物理的基础知识范畴。
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压强的概念、定义、物理意义以及实际应用。
本课时主要围绕压强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展开教学。
二、学习目标1. 理解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定义及单位。
2. 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 了解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够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4.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三、评价任务1. 概念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检测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程度。
2. 知识运用评价:通过练习题和实验操作,评价学生压强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3. 学习态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与压强相关的现象(如足球充气、书包背在肩上等),引导学生思考压力和压强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1)讲解压强的定义和单位,强调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介绍压强的计算公式P=F/S,并解释公式的含义。
(3)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3. 课堂活动:(1)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每组列举几个实例,并解释其原理。
(2)实验操作: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测量不同形状的物体对同一平面的压强,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4. 总结归纳: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和实验结果,强调压强的概念、定义和计算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练习:发放练习题,检测学生对压强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3.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
六、学后反思1. 学生反思:学生应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总结收获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借鉴。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教学设计
最新⼈教版⼋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第1节压强整体设计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概念。
能⽤压强公式进⾏简单计算。
知道增⼤和减⼩压强的⽅法”。
压强是⽣活和⽣产中应⽤⼴泛的⼀个概念,本节教材主要建⽴在前⾯刚学习过的⼒的初步知识基础上,是学习了重⼒、摩擦⼒后对另⼀类⼒的学习的迁移,是学习了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和⼒的关系后对⼒的另⼀类作⽤效果的具体分析。
本节课学习的压强是整个单元的基础,也是学好液体压强、⼤⽓压强和浮⼒的重要保证。
本节课集实验探究、计算、应⽤于⼀体,探究实验关键是让学⽣亲⾝经历探究过程,培养学⽣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动⼿操作、分析概括等能⼒。
压强的概念较为抽象,学⽣初学极易与压⼒的概念混淆不清,为让学⽣较好地理解压强与压⼒的区别,做好探究压⼒作⽤效果有关因素的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为提⾼学⽣的探究学习兴趣,可让学⽣⾃⾏设计各种各样的实验,通过不同的实验最后达到同样的⽬的(⽼师要提前为学⽣准备丰富多样的实验器材)。
另外本节课的内容与⽣活联系较为紧密,应让学⽣充分列举⽇常⽣活中与压强有关的现象,并加以解释,⼀⽅⾯可以提⾼学⽣的学习兴趣,另⼀⽅⾯可加深学⽣对压强概念的理解。
“探究压⼒的作⽤效果”作为⼀个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让学⽣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法,进⼀步了解影响压⼒作⽤效果的因素,获取相关的知识,同时为压强概念的形成做了很好的铺垫。
“什么叫压强”是本节的主要知识点,教材根据学⽣已有的知识⽔平和计算能⼒,编写了应⽤压强的变形公式进⾏计算的例题,加强了学⽣对压强公式的应⽤。
“怎样增⼤和减⼩压强”则是为了帮助学⽣进⼀步理解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应⽤。
教材在理解压强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了解⽣活实例,引导学⽣根据压强公式讨论实例、进⾏归纳,得出结论,总结增⼤或减⼩压强的⽅法。
三维⽬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压强的概念;2.能⽤压强公式进⾏简单的计算;3.知道增⼤、减⼩压强的⽅法。
初中物理_9.1压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压强学情分析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有:什么是压力,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什么是压强,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此因素有关”,是学生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主要载体,“什么是压强”是本节的主要知识点,“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应用。
压强是力学中的重要内容,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学生对与压强相关的物理现象较为熟悉,但压强的概念学生还比较陌生。
本节内容是对压力的作用效果的进一步探究,是力和力的作用效果的延续,又为以后探究液体的压强,大气压强和浮力奠定了基础也是学生学好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的重要保证,所以本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本节内容在力学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1、学生已具备的前置认知基础:学生具有力的初步知识和受力分析能力。
2、学生已具备的前置技能基础:学生通过半年多的物理学习过程,已熟悉科学探究活动的环节,实验探究积极性高。
具备了基本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但抽象思维不够,通过实验现象寻找规律的能力还比较薄弱。
因此,教学中应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
3、学生的思维障碍由于学生前置知识的干扰,学生以为压力一定就是重力产生的,会对压力的正确理解造成困扰。
而且学生的形象思维不够,对受力面积的理解不到位。
为了不分散本课重点内容的教学,我把这部分内容放在第二课时讲解。
效果分析一、学生的参与状态。
本节课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参与课堂学习,如师生谈话、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等大部分学生很投入地参与教学全过程,通过分组学习每一位学生都获得了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通过设计相关问题,学生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和交流。
二、学生的交流状态。
一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建立了有良好、有效的人际交往与合作的氛围,不同小组学生之间自愿互相交往,与人合作,懂得尊重别人、取长补短。
三、学生的达成状态。
1、限时作业得分率统计2、限时作业得分率分析通过以上得分率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目标达成度尚可,掌握较好的知识有压强的概念、压强的物理意义。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1节 压强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压强》的教学设计石家庄市鹿泉区铜冶镇第一中学任素霞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了解压强的概念.2.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
4.能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3、能运用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影响因素的实验三、教学难点:压强的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展示法、自主探究法、讨论交流法、五、教具准备:压力小桌、钩码、沙盒、铅笔、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1、复习前面我们学习了力,那么力有什么作用效果? 学生回答。
播放图片:[师]在白茫茫的雪地上行人走过会留下一串串足迹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生回答。
2、引入新课(出示图片)在雪地里行走的人会深深的陷入雪中,而在滑雪板上的人则可以在雪面上自由自在的滑动.人在雪地上,对雪地的压力差不多,为什么一个人陷了下去,而另一个没陷下去?你知道这其中隐含的原因吗?今天学习其中的道理。
3、进行新课(出示图片)人站在水平地面上,人的脚对地面有一个向下的作用力,将钉子钉人墙面钉子对墙面向里的作用力,物体放在斜面上时物体对斜面向下的作用力。
a.学生的脚对地面的压力.b.按图钉时图钉对墙的压力.c.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同学们刚才谈到的几种力的情况,它们有共同的地方吗?学生讨论,回答。
不论是对地面、桌面的力还是对墙面的力,它们都是垂直作用在接触面上的.作用点在地面、墙面、斜面(接触面)上.师总结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下面请同学们画出以上三种情况下物体所受压力的示意图。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压强》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压强的概念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章内容的主线,是对前面学习力的作用效果的延续,又为后面学习液体压强奠定根底知识。
学情分析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初中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力学的根底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奠定一些认知根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组织一定的探究实验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内容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等特点,确定本课时教学目标学生知道压强的概念以及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的方式,学习控制变量法,提高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并且乐于把理论联系生活实际。
教学重难点根据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确实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而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压强的概念以及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难点是探求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教学教法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本身特点,本堂课中主要采用讲授法、分组练习法、练习题法等多种方法教学教学过程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讲解主线〞的原那么,设计以下四个教学环节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利用幻灯片展示一组图片,通过设置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从课下到课上身心快速转换,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快地进入角色,进而对本节课课堂知识进行学习。
此时我会说:“同学们,咱们来看这组图片,图片中小红踩着雪橇版在雪地上轻松的行走,而小明显得较为吃力,一步一个深深的脚印,深深的陷阱雪地里,请问为什么会这样呢?〞通过学生的答复,我此时并不立马给予答案,交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就能解开这个谜底,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兴趣。
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教案(精选12篇)
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教案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教案(精选12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压力,会画压力示意。
2.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并能建立压强定义公式。
3.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帕)。
4.经历测量人体对地面压强的过程,培养乐于和他人合作进行探究的团队精神,初步掌握测量,计算,表达能力及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6.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定量计算。
教学设想重点: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并能建立压强定义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压力的概念。
会画压力示意。
教学教法实验探究式教学准备一端削尖的铅笔、小桌子、沙盘等。
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不知道大家注意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没有:[出示钉]钉的帽子做得又大又平,而钉头却又尖又细;在茫茫的雪原里,步行的人容易陷下去,可是滑雪者却悠然自得,而且滑得很快。
这些现象看起来简单,但其中包含的物理学道理却是很深刻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准备解决这些问题。
二讲授新课一只杯子放在地面上,受到地面对它的支持力,那么地面受不受力呢?(如果用手作为地面,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压力,可见地面受到杯子的压力,谁来画一画地面受到的压力?)同样的道理,钉对墙面也有压力;放在斜面上的木块对斜面也有压力,请大家完成力的示意。
(学生板演)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
多媒体展示压力,说明压力的方向始终和接触面相垂直。
(学生观察并回答)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虽然我们知道了压力的定义,但是压力的作用效果和那些因素有关呢,我们用实验来探寻答案。
[实验1]将压力小桌正放入沙盘,其中一次在小桌上放一个重物,比较两次小桌陷入沙盘的深度。
(学生观察)压力作用的效果和压力大小有关。
《压强》说课稿
《压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非常高兴能参加这次的实验优质课比赛,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压强》,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五个环节来进行今天的说课。
一、说教材压强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对压力的作用效果的进一步描述,它是后续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等知识的基础,更是初中物理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
本节由“压力"“压强”和“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三部分内容组成。
三部分内容彼此关联,只有学生先正确认识压力,才能对压强的概念理解到位,才能顺利解决减小或增大压强的问题。
其中压强概念的理解和公式的应用是本节教学的重点,解决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先认识压力、感知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学会用比值定义方法引入压强的概念,并能用压强知识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
二、说学情我所任教的是乡镇中学,对于乡镇初中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拓展能力不是很强,这对于抽象知识的传授带来了不便,但是他们一样具有好奇、好动、好胜心强的特点,且大多思维活跃,可塑性强,学习积极性高。
所以平时需注意激发学生的认识需要,使学生对物理有兴趣,学习有信心,对于物理教学有着巨大的作用.知识方面:学生在前两章书中学习了力学的初步知识,有初步的受力分析能力。
也已经历了简单探究实验的过程,对如何用控制变量法探究自然规律有一定的认识。
对探究的七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分析结论,评估与交流都不陌生。
具备了基本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但通过实验现象寻找规律的能力还比较薄弱。
因此,教学中应注重实验学习方法的引导。
学生的认知冲突:由于前两章的学习,学生以为压力一定就是重力产生的,会对压力的正确理解造成困扰。
而且学生的形象思维不够,对受力面积的理解不到位。
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通过实例和作图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压力、感知压力的作用效果,分析总结出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再通过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引入压强的概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第一节《压强》教案
《压强》教案(2课时)2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术1.理解压强的概念。
2.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3.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式。
(二)进程与方式1.观察生活中各类跟压强有关的现象。
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大体方式。
2.通过探讨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讨的主要环节。
通过探讨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搜集实验数据,取得对压强比较深切的了解。
初步学习利用控制变量。
3.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经历观察、实验和探讨等学习活动.培育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通过切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取得对压强、浮力大体知识理解的感性熟悉,为深切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
3.通过探讨性物理学习活动。
使学生取得成功的喜悦。
培育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4.让北海历史文化进课堂,激发学生酷爱北海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讨进程二、难点:压强概念的得出六、教学进程教学设计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引入一、自学压力观看北海市一中内的这栋法国大使馆古建筑,思考:建房子时为什么都要把地基做得宽而大?设置前置性作业引导学生区别压力与重力预习课本知识与阅读学案第一部分小组相互交流完成学案一引起学生对北海历史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二、体验压强请同学们每人拿出一支铅笔,两手指同时用同样大小的力压铅笔两端,两手指感觉(即效果)是否一样?请同学们谈谈体会。
板书课题:压强11、学生实验22、小组相互交流11、让学生观察现象调动原有知识分析现象,解决有关问题。
22、让学生体验,不能用原有知识推理出的问题,用实验去判断的科学方法一、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效果为什么不同?思考引导学生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二、提问对照桌上的物品,或参考生活中的经验,想想压力作用效果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观察、思考、猜想、回答(可能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等有关)通过对影响压力作用效果有关因素的猜测过程,让学生感悟质疑、求真的科学精神的。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压强》说课稿 新人教版
第九章《压强》说课稿我说课的题目是九年级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十四章第一节《压强》。
我说课的内容有教材目标的分析与定位,教法和学法,教学设计流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五个部分。
一、教材目标的分析与定位1、教材分析:《压强》是九年级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十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是本章的知识核心,是学习全章知识的基础。
压强也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之一,是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
本节内容分三个阶段,分别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什么是压强,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作为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
诠释“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2、学情分析:学生在前一章书中学习了力学的初步知识,有初步的受力分析能力。
通过以前的物理学习过程,已经历了简单探究实验的过程,对如何用控制变量法探究自然规律有一定的认识。
对探究的七个要素都不陌生,具备了基本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但通过实验现象寻找规律的能力还比较薄弱。
因此,教学中应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
3、教学目标: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特点等因素,我制定本节课目标:(1)认知目标: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理解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的单位及其意义,会进行压强的简单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2)技能目标通过试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教材从展示自然界有关压强的现象开始,通过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对压强知识的求知欲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兴趣,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进一步了解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对压强形成概念。
在理解压强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了解生活实例,归纳出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据此确定下面教学重点难点。
4、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压强的概念,简单的计算及应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难点:有效组织好探究活动归纳出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真正理解压强的概念并能运用相关知识解答有关问题。
2018年春季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1节《压强》教案
教案:2018年春季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1节《压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2018年春季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一节《压强》。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2. 压强的计算公式:p = F/S,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受力,S 表示受力面积。
3. 压强的单位:帕斯卡(Pa)。
4.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可以增大压强;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反之,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压强的定义,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知道压强的单位。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2. 教学重点: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压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点讲解:讲解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及其应用。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与压强相关的例题,让学生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验证压强的计算公式。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压强1.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2. 计算公式:p = F/S3. 单位:帕斯卡(Pa)4. 应用: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下列物体的压强。
(1)一个重为20N的物体放在面积为1m²的桌面上。
(2)一个重为30N的物体放在面积为0.5m²的桌面上。
2. 答案:(1)压强p = 20N/1m² = 20Pa(2)压强p = 30N/0.5m² = 60Pa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知识点讲解、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实验操作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及其应用。
初中物理《压强》说课稿
初中物理《压强》说课稿一、说教材《压强》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压强的概念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章内容的主线,压力和压强的知识是对前面学力作用效果的延续,又为后面学习液体压强做基础,因此学好本节课内容对全章有重要意义。
(过渡句)一堂成功的课不仅要熟悉教材,还需要我们充分的了解学生的特点:二、说学情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习了两个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这些知识都是本节内容学习的认知基础。
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
对于本节内容学生之前已有了压力作用效果明显的思维定势,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认识压强以及运用公式进行计算,了解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学习控制变量法,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得以提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及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过渡句)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压强的概念、公式以及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难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五、教学方法(过渡句)德国大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
”因此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谈话法、练习题法。
(过渡句)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设计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六、教学过程首先是导入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我会出示图片:展示两个体重差不多的人,穿与不穿滑板站在雪上,效果截然不同。
再举出骆驼为什么不会陷进沙里,蚊子口器为什么容易刺破皮肤,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引出今天的课题,压强。
(板书)【设计意图】正如高尔基说:“好奇是了解的开端和引向认识的途径。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第一节《压强》教学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第一节《压强》教学教案第九章压强本章内容概述本章学习压强的知识,内容包括:压强、液体的压强、大气压强、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等.本章教材的设计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导向,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生产实际,强调学生实验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多举实例让学生分析,加强物理与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本章共4节:1.第1节为“压强”,本节主要讲述压力、压强的概念,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以及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2.第2节为“液体的压强”,本节主要介绍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及连通器的原理和应用;3.第3节为“大气压强”,主要介绍大气压强的存在和测量方法,以及大气压强的特点和应用;4.第4节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主要讲述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较大,同时在学生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讲解飞机升力的产生,使学生能将物理与生活相结合.本章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知道压力、压强的概念,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变化规律及其应用.知道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经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能通过实例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让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感受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作用,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重点】明确压强的概念,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掌握液体压强的特点,会用液体压强的知识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知道大气压强的现象,会利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简单的实际问题;知道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难点】如何结合生活实例来解释减小和增大压强的原因;液体压强的特点及连通器的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大气压的测定;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实际问题.本章课时安排【课时建议】本章共有4节,建议8课时:第1节压强第1课时初步认识压强课标要求【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压力的概念,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压力.2.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能够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地计算.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压强现象,理解压强的概念;2.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获得对压强概念的深入理解,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3.通过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培养学生提问、猜想、实验和分析数据、总结概括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善于观察生活等科学素养.2.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参与物理活动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并提高学习的自信心.【教学重点】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理解压强的概念.【教学难点】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正确理解.【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中性笔、压力小桌、砝码、细砂、海绵及周边其它物品.【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设计【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章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挑战中考训练”中的习题(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教师播放课件:厚厚的积雪,人们在雪地上玩耍,雪地上留下一串串大小不等、深浅不同的脚印,而滑雪者穿着雪橇不仅不会陷入雪地,而且还能飞奔疾驰.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实验:用两个大拇指顶住中性笔笔尖和笔帽,观察笔尖和笔帽陷入两个指头的深度,体验两个手指头的感觉.教师提问:问题一:雪地上为什么会留下脚印?问题二:脚印的深浅为什么不同?问题三:捏住笔时,手指为什么会感到疼痛?有什么不同?学生观看并思考、讨论.教师引导,使学生认识到雪地上留下脚印是因为雪地受到人的压力,手指感到疼痛是因为手受到了笔的压力,而脚印的深浅不同、手的疼痛感觉不同,都是由于压力在物体上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师在物理学中为了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引进压强的概念.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压强.【进行新课】知识点1 压力的产生及其作用效果1.压力的产生师:请同学们回忆下,我们在前面学习过弹力,弹力是如何产生的?生: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对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师:回答正确,人站在雪地对雪地有压力;手指顶住中性笔有压力,那压力如何产生的?生:人们走在雪地里,鞋底与雪地之间相互接触发生形变产生了力;手指顶住中性笔,中性笔与手指间发生形变产生了力.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发生了形变.师:回答正确,由此可见,压力是弹力的一种,是物体由于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也可以说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板书: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2.压力产生的原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发生相互挤压而产生力的作用.3.压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压力的大小与重力大小有何关系”,并讲解.压力大小与重力大小有何关系(多媒体课件)压力是弹力的一种,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方向与接触面垂直;而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重力作用点在重心处,方向竖直向下,因此压力与重力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力,二者不能混淆.虽然压力与重力性质不同,但有的时候,压力是由物体的重力引起的,故它们的大小往往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观察下列甲、乙、丙三种情况下,压力大小与重力大小的关系.(1)图甲:杯子(物体)放在水平支承面上,而且物体只受重力和支持力时,压力是由杯子的重力引起的,大小上有压力F等于重力G;(2)图乙:图钉(物体)被压在竖直墙面上,物体对墙面的压力跟图钉的重力无关,只取决于外力——手作用在图钉上的力.(3)图丙:物体放在斜面上,物体对斜面的压力随着重力的增大而增大,但其大小小于重力的大小.例题1 (用多媒体展示)小明用10N的水平方向的力把重1.2N的黑板擦挤压在黑板上,并使黑板擦贴着黑板匀速直线下滑,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中作出黑板擦受力示意图,并标出各个力的大小.解析:在竖直方向上,黑板擦受到重力G和摩擦力f;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压力F和黑板对它的支持力N.由于黑板擦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因此,受到的合力为零,即重力G与摩擦力f是一对平衡力,压力F与支持力N是一对平衡力.答案:受力示意图如图乙所示,G=f=1.2N,F=N=10N.2.压力的作用效果师我们刚才看到小孩站在雪地里,双脚陷入雪里;运动员利用雪橇站在雪地里,却几乎没有陷入雪里;用手按皮肤,手指对皮肤有压力,用的力越大,皮肤陷入越深;用手指顶住中性笔的两端,笔尖、笔帽对手指有压力,笔尖扎进手指深些,笔帽扎进手指浅些.请大家用物理的语言描述这些事例,找出这些事例中所包含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生1:相同之处:都有压力产生,都产生了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了形变.生2:不同之处:压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等不同.师谁能够根据这些现象提出一个可探究的问题?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提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师好,下面我们开始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学生猜想:(1)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压力的大小有关.(2)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师既然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等因素有关,那么我们要研究跟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可采用什么研究方法?生:控制变量法.师:那如何设计实验?如何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如何控制和改变压力、受力面积等变量?请大家就利用自己手头的器材设计实验探究.(如海绵\,细砂\,砝码、压力小桌等)学生分组动手实验,进行探究;教师巡视指导.(如用小桌陷入沙子的深度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通过控制放在小桌上砝码的个数控制压力;通过小桌的正放和倒放控制受力面积.)学生观察、分析、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得出结论:板书: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作用效果越明显.例题2 (用多媒体展示)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这一问题时,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你从中选出一些图对某一因素进行探究,并通过分析泡沫塑料的凹陷程度,说明你的探究结果:(1)探究的某一因素是__________;(2)选用的是图________;(3)探究的结果是_________.解析:比较图A与B,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不同,泡沫凹陷的程度不同,压力越大,凹陷越深.比较图C与D,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不同,泡沫凹陷的程度不同,受力面积越小,凹陷越深.答案:(1)压力大小(2)A与B(3)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大或:(1)受力面积(2)C与D(3)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大知识点2 压强的概念及计算师:为了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物理学引进“压强”这个物理量,即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大小的物理量.师:我们在前面学习了速度、密度的定义,请大家回忆下.生回忆: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在物理学中,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师:压强的定义也是这么制定的.在物理学中,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师:如果用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请大家根据前面学习的密度、速度的定义,说出压强的定义式.生:压强=压力/受力面积,用公式表示为p=F/S.师:回答正确,像这种下定义的方法是物理学中常见的方法,请大家要熟悉.师:下面我们学习压强公式中各个符号意义及单位:p——压强——帕斯卡——PaF——压力——牛顿——NS——受力面积——平方米——m2师: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符号为Pa,这是为了纪念法国的科学家帕斯卡.在工程应用中,常用千帕作单位.从公式中可以看出1Pa=1N/m2,那么请大家思考,压强为1Pa表示什么物理意义?生:表示1 m2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N.板书:注意:(1)在应用压强定义式p=F/S进行计算时,S指的是受力面积,是两物体的接触面积,不一定是物体的面积.(2)公式p=FS中,不能简单地说压强与压力大小成正比,与受力面积成反比.物理学中的公式不同于数学公式,它除了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外,更主要的是表示特定的物理意义,因此更准确的说法是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与压力大小成正比;当压力大小一定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例题3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教材P31页例题,并讲解.例题4 (用多媒体展示)如图所示,用50N的力F把砖分别压在水平桌面上和竖直墙壁上.如果砖重为20N,砖与受压物体的接触面积均为200cm2,则桌面和墙面受到的压强分别为多少?分析:在解答有关压强问题时,首先要把与压强有关的压力和受力面积辨析清楚,再应用压强公式解题.本题的常见错误是:错误地认为砖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砖的重力,或误认为砖对墙的压力等于砖的重力和外加压力之和.解:由甲图可知,桌面受到的压力F1=G+F=20N+50N=70N,受力的面积S1=200cm2=0.02m2,桌面受到的压强p1=F1/S1=70N/0.02m2=3.5×103Pa.由乙图可知,墙壁受到的压力与砖的重力无关,所以F2=F=50N,墙壁受到的压强p2=F2/S2=50N/0.02m2=2500Pa=2.5×103Pa.【教师结束语】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有关,我们还知道了压强的定义式,并能进行压强的相关计算.好,谢谢!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教学反思1.压强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概念,在科学技术和生产中都经常用到.这一节内容着重学习的是固体的压强,它是在学习了力及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重力、摩擦力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初中物理教学中有关力学知识的一次较大的综合.在本节教学内容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素质的主要载体,“什么叫压强”是本节的主要知识点.2.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时,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理念.在本节课学生经历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评估交流”这一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弄清了原来未知的知识——压力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这与科学家的创新发明在本质上并没什么两样.在引导学生体验探究过程的同时,还对学生渗透求知方法的教育,在帮助学生理解压强概念时,采取了与速度、密度的定义方法进行类比的比值法下定义,正是这些方法的不断深入领会与应用,帮助学生丢掉“拐杖”,学习不再依赖于教师,而是主动地参与到知识获取过程中去,这些方法将成为学生终身受用的宝贵财富.教学板书第2课时压强的综合运用课标要求【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理解压强的概念,并运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2.了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分析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2.通过运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规律的兴趣,养成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好习惯.2.通过观察了解任何物体承受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树立爱护公共交通设施的意识.【教学重点】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教学难点】压强在生产、生活中的综合运用.【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钉、细绳、橡皮泥、钩码等.【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设计【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课时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实验1:用手按图钉帽,手对图钉有压力,图钉尖扎进木板.(如图甲)实验2:挂有钩码的细绳对橡皮泥有压力作用,细绳压入橡皮泥.(如图乙)生:它们的受力面积小,产生的压强大.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图片丙\,丁,并提出问题: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丙:铁轨铺在枕木上丁:书包带上有个较宽的垫肩生:它们的受力面积大,产生的压强小.师:你们知道实际生产、生活中为什么要这么做吗?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师这就是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好,下面一起来继续探讨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进行新课】知识点1 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师:从上面甲、乙两个图中,结合压强的定义式p=F/S,运用数学方法,大家归纳出增大压强的方法.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总结:板书: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师:请大家结合日常观察举出增大压强的实例,分三个小组,比一比,看谁说得又准确又多.学生积极发言.教师就学生举例给予鼓励,引导学生分析、按不同的方法归类整理.同时指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增大压力同时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的效果会更好.师:任何物体能承受的压强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会损坏.例如,在田间劳作时,为了不使拖拉机陷进泥地里,便要设法减小它对地面的压强.请大家再就上面的丙、丁图中的方法,分析归纳减小压强的办法.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总结:板书: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受力面积;②减小压力.师:请大家结合日常观察举出减小压强的实例,分三个小组,比一比,看谁说得又准确又多.学生积极发言.教师给予表扬,并分析归类整理.同时指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减小压力同时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减小压强的效果会更好.师: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为了实际的需要,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好,下面请看例题.例题1 (用多媒体展示)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答案:C知识点2 压强在生活中的综合运用教师播放课件1:(视频)视频:(1)号称“森林医生”的啄木鸟用细长而坚硬的尖喙叮咬树木中的虫;(2)号称“沙漠之舟”的骆驼在沙漠上行走的情景;学生欣赏,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自然界中的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各种器官不断地得到完善,自然选择了生理器官,以适应生存的环境.类似的还有如老虎有锋利的牙齿,鹰有锋利的爪等都是为了增大压强捕捉猎物.师:压强与我们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请大家欣赏课件2:(视频)视频:(1)锯、剪刀、斧头等用了一段时间就要磨一磨.(2)儿童玩具、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棱角尽量要做得圆滑些,以防伤及别人.学生思考、分析哪种方式是为了增大压强,哪种方式是为了减小压强,并积极回答.师压强与我们的日常活动密切相关,请大家思考以下情景:(1)当有人不小心陷入泥潭、沼泽、冰窟窿中,采取怎样的方式营救?(2)当列车出现交通事故时,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工具如何敲打玻璃窗爬出来?学生思考、讨论:第一种情况,我们必须设法减小压强,以防施救者也被陷入其中,因此,往往用木板铺在泥潭、沼泽、冰面上,然后人才能爬过去抢救.第二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设法选择能增大压强的工具击打玻璃窗,如选择锋利的安全锤敲打玻璃的边缘和四角.注意:增大或减小压强,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采用何种方法.例如:重型拖拉机安装两条履带,原因是拖拉机重力很大,对地面的压力大,要减小压强,不能减小压力,只能考虑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板书:压强在生活中的综合运用:(1)压强与生物生理器官的自然选择密切相关.(2)压强与我们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3)压强与我们的日常活动密切相关.例题2 (用多媒体展示)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各种器官不断地得到完善,以适应生存的环境.下列给出的动物器官中,有减小压强功能的是()A.啄木鸟的嘴B.老虎的牙齿C.骆驼的蹄子D.蝙蝠的耳朵解析:A项中啄木鸟的嘴,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嘴对树的压强,容易啄开树皮.B项中老虎的牙齿,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嘴对肉的压强,容易撕开肉.C项中骆驼的蹄子,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沙漠的压强,不容易陷下去,符合题意.D项中蝙蝠的耳朵是起着收集和传送声波的作用,不符合题意.答案:C例题3 (用多媒体展示)按照规定,我国载货车辆的轮胎,对地面的压强应控制在700kPa以内,但有些司机为了降低运营成本,不顾国家利益,肆意超载.有一辆重2t的6轮汽车,标准载货量为4t,实际装货8t,如果每个车轮与路面的接触面积为0.02m2.(g取10N/kg)(1)通过计算说明,该车对路面的压强是否超过规定?(2)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说明超载的危害.分析:(1)由p=F/S计算轮胎对路面的压强,压力F等于总重力G,受力面积S为6个轮胎与路面接触的总面积,然后与规定的压强要求比较即可判断;(2)超载即是汽车的总质量增大,那么车的惯性增大了,不容易操纵,出现紧急情况时,刹车难以停下,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压力增大,对路面的压强增大,造成对路面的破坏增强,缩短了路面的使用寿命.解:(1)p=F/S=mg/(nS)=(2+8)×103kg×10N/kg÷(6×0.02 m2)=833kPa>700kPa.远远大于国家规定的载货车辆轮胎对地面的最大压强,因此该货车超载了.(2)超载造成的危害很多,如:车辆对路面产生巨大的压强容易使路面变形,从而大大缩短公路的使用寿命;超载汽车质量过大,惯性大,不易操纵,易发生交通事故等等.例题4 学过压强以后,王丹决定测算自己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她的质量为50kg,为了测量鞋与地面接触的面积,她绘制了每一小格的边长为2cm的方格纸,穿上平底鞋站在方格纸上,描出的鞋印如图所示.(g取10N/kg)(1)王丹每只鞋印的面积为____m2.(2)王丹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大?(3)张燕想到了另外一种测量鞋印面积的方法.她先让王丹站在泥地上,踩下一个柱形的鞋印坑,测出鞋印坑的深度为h,然后把密度为ρ、质量为m的沙子倒入坑中刚好把坑填满.请你根据这些物理量推导出鞋印面积S的表达式.解析:人站在水平地面上,人对地面的压力就等于人的重力,所以计算人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时,首先根据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公式先算出重力,然后再根据压强公式计算压强,计算时要注意用双脚的着地面积等.测算鞋印面积时,可以把填满的沙子看作柱体,然后结合密度公式来计算推导.答案:(1)1.52×10-2(大约有38个小方格,每个小方格的面积S=2cm×2cm=4cm2)(2)王丹的重力:G=mg=50kg×10N/kg=500N.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p=F/S=G/S=500N/2×1.52×10-2m2=1.64×104Pa.(3)鞋印坑的体积:V=m/ρ鞋印的面积:S=V/h=m/ρh【教师结束语】大家这节课的收获确实不少,我们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了压强的概念,熟悉了压强的定义式,知道了减小、增大压强的方法,同时,还明白了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就在应用压强的知识,总之,压强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好,谢谢!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教学反思1.在分析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教学过程中,由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出课题,让学生观看课件,然后结合压强的定义式p=F/S,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思考,寻找它们的共性,分类整理,归纳方法.最后,还让学生联系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举例,进一步强化.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压强的概念和定义式,为运用定义式进行压强的计算打下坚实基础,起到双重作用.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体现了“生活→物理→社会”的新课程理念.2.在探讨压强在生活中综合应用的教学过程中,将压强的应用从三种情况进行分类,引导学生去探究分析、思考,感受自然、人类生产、生活与压强密切相关,接着通过例题的讲解,进一步理解任何物体承受压强是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损坏.教育我们必须爱护公共设施.这种教学方式符合这个年龄。
初中物理《压强》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
初中物理《压强》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初中物理《压强》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和液体压强大小的计算方法,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对液体的压强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熟悉使用控制变量法分析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让同学们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分析归纳能力。
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和液体压强的大小。
【难点】应用液体压强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设疑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固体的压强,提出问题:液体内部是不是也有压强呢?环节二:新课讲授过渡:学生列举生活中能体现出液体压强的事例。
1.潜水员必须穿潜水服潜水;2.科学实验表明,水下100多米的深度连罐头也被压爆;3.很多鱼类无法在深海生存;4.水库大坝上窄下宽。
问题: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呢?(一)液体压强的特点演示1:将水倒入上端开口、下端蒙有橡皮膜的玻璃管。
让学生仔细观察,说出橡皮膜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演示2:将水倒入一端开口、一端封闭,侧壁开口且蒙有橡皮膜的玻璃管。
让学生仔细观察,说出橡皮膜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演示3:把下端蒙有橡皮膜的玻璃管插入水中。
让学生仔细观察,说出橡皮膜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讨论交流橡皮膜总会发生形变,并且总是向外凸出。
总结:容器内的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有压强。
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二)液体压强的大小我们已经知道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那么它的压强大小又如何呢?压强的大小又和哪些因素有关呢?我们假想在液体内部深度h处有一很薄的小液片,小液片的面积为S。
小液片要受到它上面液体的压力F,这个压力就等于上面液体的重力G,而重力G大小与质量m有关,质量m与液体密度ρ和体积V有关。
利用上述物理量,能否计算出小液片受到的压强?液体内部压强公式:p=ρgh说明:(1)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
初中物理_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气球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3.了解生活中跟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相关的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认识气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的现象。
2.体验由气体压强差异产生的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领略气体压强差异所产生现象的奥妙,获得对科学的热爱、亲近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飞机具有升力的原因。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简单充足的物理现象中总结归纳出物理规律。
教学过程:一、定义讲解:展示风吹麦浪,瀑布两张图片,提问:气体和液体有什么共同点?给出流体定义:板书:一、流体:流动的气体和液体。
学生观看图片,引导回答:流动性创造课堂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二、故事引入利用飞机为什么能起飞引出本课。
三、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流体。
2、记住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3、知道飞机的升力是怎么产生的,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四、实验探究实验一、请同学们照图向纸片吹气,判断纸片向什么方向运动实验二、分小组照图那样向纸中间吹气,观察、讨论、分析原因。
全班讨论后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吹气时内侧气压减小了。
每位同学自主实验,探究完毕后,学生进行交流,互相解决问题,共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实验三、找同学上来吹乒乓球,观察球如何运动结论:气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那流动的液体与压强有什么关系呢?观察图片航海规则为什么规定两艘轮船不能近距离同向航行?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动脑,从而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流动的液体与流速有什么关系呢?观看实验,学生总结,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总结板书:流体流速大,压强大流体流速大,压强小五、分析论证展示J-20中国首款隐形战斗机和枭龙战斗机,提出问题:几十吨甚至上百吨重的飞机为什么能腾空而起在空中飞行呢?演示:教师展示飞机模型实验;提问:飞机为什么会飞起来?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机升力原因:气流在飞机机翼上下表面由于流速不同产生压力差。
初中物理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9.1-2压强 液体压强 教案、教学设计
第九章第1节《压强》教案讲授法、讨论法、演示实验法、列举实例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一头削尖的铅笔、四角小桌、海绵,吹饱气的气球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引入课题教师引导学生实验提出问题两个手指的受力有什么不同?两个手指的感受有什么不同?观察两个手指的凹陷有什么不同?再用两手如图挤压气球,观察手指的凹陷程度有什么不同?用不同的力去挤压,又会怎样?和这个实验类似的情况生活中还有很多,我们再看一个图片。
参与实验思考回答根据力的平衡,两个手指受力相同。
尖的一端手指觉得更疼。
尖的一端手指凹陷的更多。
不相同。
一头削尖的铅笔让学生亲身感受,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兴趣。
进一步展示现象,说明这种现象的普遍性。
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
一、压力和重力的区别二、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之前,我们知道什么是压力吗?它和我们之前所学的重力是不是同一种力?让学生到黑板上作出重力和压力的示意图通过观察力的示意图,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方面让学生理解压力和重力的区别和联系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根据刚才的分析,你猜想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什么?有什么样的关系?利用三合板让学生感受压力方向,分别向上按,向下按,斜着按,观察压力方向。
学生上黑板作图教师纠正作图,引导学生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分析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情境或生活经验进行猜想锻炼分析能力。
练习1.如图所示,A、B、C三个实心物体的体积、密度均相同,它们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 A、F B、F C,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 A、p B、p C。
则三个压力的大小关系是,压强自大到小的顺序是。
2.人在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与人站立在地面时相比较( )A.压力不变,压强改变B.压力不变,压强不变C.压力改变,压强改变D.压力改变,压强不变3.小丽买了一只西瓜,她用塑料袋提回家,走了没多远,就感到手被塑料袋勒得很痛,根据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请你帮助她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说明这样做的道理。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九章《压强》》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2.大气压强的数值。
3.大气压强的应用。
第六课时: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主要内容:1.流体:气体和液体都具有流动性,统称为流体。
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流速小的位置压强大。
3.飞机产生升力的原因:机翼上下表面压强差是产生升力原因。
通过实验总结出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2)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3)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4)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第四课时:连通器与液体压强的计算
1.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2.利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单元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的概念及特点。能用固体压强公式和液体压强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增加减小压强的方法。
2.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3.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重点、难点与关键
重点:1.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2.液体压强的特点。
3.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压力与压强
主要内容:1.压力: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
2.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两个重要因素是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
3.引出压强的定义。
第二课时:压强与生活
主要内容:1.压强:是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压强的定义、公式、单位及简单计算;
3.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第三课时:液体压强的特点与大小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九章《压强》》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学段及学科
初中物理
人教版初中物理《压强》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认识的途径一是观察与体验,通过丰富的常见事例或实验现象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压力,区分压力和重力,打破“压力大,作用效果大”的潜概念;二是探究与体会,通过多方法的实验探究,使学生能构建压强的概念,并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单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②理解压强的概念,学会利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
③知道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实验探,学习控制变量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等能力。
②通过对生活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知识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经历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人教版初中物理《压强》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学段及学科
初中物理
教材版本
人教版
单元名称
《压强》
单元教材主题内容与价值作用
压强是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既是已学过的质量、密度、重力等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学好液体压强、大气压强的关键,还是今后学习《浮力》的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流体压强下一节课学习。
课时安排
本章共四节,用7-8课时完成,具体课时安排如下:
第一节压强-----2课时
第二节液体的压强--2课时
第三节大气压强1课时
第四节液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课时
单元检测及试题讲解2-3课时
说明
重点、难点与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强》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依据“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和“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两大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教法建议:
1.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
对压强现象,学生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但不能因为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就忽视了学生实验,作为物理老师是非常清楚物理实验的作用,它不能用其他任何教学手段所能代替(包括现代化教学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不能替代实验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分析、判断、归纳)。
尤其在学生有一定认识基础时,更应注意让学生亲自动手探究,这样就能既揭示现象的本质,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2.进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中体现了物理学中对多变量问题的研究方法,即控制变量法。
本实验中的变量有两个,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
保持受力面积的大小不变,改变压力,得到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保持压力不变,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得到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向学生渗透这种物理学研究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十分有益的。
《压强》教学设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愉悦,培养学生参与物理活动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并提高学习的自信心2.通过观察了解日常生活中压强的实例,使学生树立爱护公共交通设施的意识。
教学重点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压强概念及计算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压力和压强概念;压强的有关计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压力小桌、海绵、砝码、气球、
教学设计
教师学生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这节课先观看一段抢救掉进
冰窟的儿童视频,让学生思考
为什么老人在抢救儿童时为
什么要趴在冰面上?
然后出示一张图片:
你看到什么现象?能提出什
么问题?
为什么小女孩深陷雪地,而小
男孩却没有陷入还能向前疾
驰?学习了这节课你就会明
白这个道理。
引入新课:
学生观看视频和图片,并提
出相关问题
创设情境,设置疑
问,提高学习兴趣,
引入新课
出示学习目标。
出示下面的图片让学生分析
雪地的受力情况,从而引出压
学生大声朗读。
学生回答
让学生带着目的去
认识新知
进行新课力的概念。
一、认识压力
教师给出压力的定义。
提问:压力的方向如何? 总结:压力的方向是垂直于支持面并指向被压的物体
出示三幅图片让学生画出压力的示意图。
提问:压力和重力相同吗?出示重力的示意图
通过对比压力和重力的区别及联系,让学生学会确定压力大小。
想想议议:
展示一幅图片:
两个人对雪地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吗?
2.用两个手指压铅笔的两端学生回答
学生思考并回答
三名学生画出压力示意图
学生观察图示,回答压力和
重力的区别及联系。
根据力的三要素,
总结压力的作用点
和方向,以及大小。
通过对比压力和重
力的区别及联系,
让学生学会确定压
力大小。
引导学生猜想压
力的作用效果可能
与什么有关为下一
步的探究实验做准
备。
《压强》学情分析
在本节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习了两个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这些知识都是本节学习的认知基础;控制变量、比值定义、对比、归纳等学习方法,在以前的学习中已有所涉及,这为本节课的探究学习提供了方法基础。
另外,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对于本节内容所学习的压力,已有了压力大作用效果明显的思维定势和压力总等于重力的误区,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
《压强》教学效果分析
一、本节课教学效果
本节课利用老人抢救落入冰窟的孩子,让学生思考老人在抢救孩子时为什么趴在冰面上?一开始就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学生分组实验,激发了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
通过多媒体演示,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课件中展现的图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直观形象,还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学生印象深刻。
通过课件上动态的演示实验的呈现,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地看到实验的做法及步骤,避免学生出现不必要的一些错误。
从课堂反馈的情况来看,课堂气氛民主和谐,效果比较好。
总体说来,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基本落实,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本节课存在的一些不足:
1.在实验探究中,给学生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不够,没有照顾到可能有不同想法的这一部分同学来进一步发表意见,师生共同探讨,以让问题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在实验探究方案设计和探究过程实施这两个方面还需多进行指导。
在实际操作中,个别小组学生的方案往往缺乏科学性,没有控制好变量,实验时胡乱操作,从而导致个别小组的结果出现明显的错误。
2. 学生活动方式较单调,进一步加强学生实验,再穿插一些小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来
感受压强,效果会更好。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帮助学生,把学习的过程真正转变为学
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并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加强学法指导。
《压强》教材分析
压强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对压力作用效果的进一步描述,它会成为后续认识浮力产生原因等知识的基础,在科学技术和生产中都经常用到。
它是在学习了力及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重力、摩擦力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初中物理教学中有关力学知识的一次较大的综合。
在本节教学内容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素质的主要载体,“什么叫压强”是本节的主要知识点,“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应用。
此外,压力、压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本节教材从生活场景走进物理学习,又从物理学习走进社会应用,体现了物理与生活、社会的密切联系。
《压强》评测练习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实验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2、知道压强的定义、单位、公式,会应用压强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3、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