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固定体位浅探
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
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cm 以内的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急诊骨折病人的1/6 。
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均可造成桡骨远端骨折,但多为间接暴力所致。
主要发生在6-10岁和60-75 岁两个年龄阶段。
在6-10 岁阶段,男女发病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在60-75 岁阶段,女性患者明显比男性患者增多,随着年龄增加,其发生率逐步上升。
从发生的原因看,在6-10 岁阶段,主要是高能量损伤引起,也与年轻患者的骨骼发育有相关性;而在60-75 岁阶段,低能跌伤远比高能创伤多,其原因与高龄及肝肾亏虚相关。
一、诊断(一)诊断标准:本病证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1、病史:有明确外伤史。
桡骨远端骨折多为间接暴力引起,应力作用于桡骨远端,使之发生骨折。
常见于跌倒,肘部伸展,前臂旋前,腕关节背伸,手掌部着地致伤。
或肘部伸展,前臂旋前,腕关节呈掌屈,手背部着地致伤。
2、症状和体征:①腕部剧烈疼痛,肿胀明显,常波及手背及前臂下段;②移位严重者,出现餐叉样畸形或锅铲样畸形,腕关节及前臂旋转活动障碍,手指活动因疼痛而受限;③桡骨远端压痛明显,有纵轴挤压痛,触之有骨擦音。
尺骨茎突较桡骨茎突向远侧突出。
3、辅助检查:X 线正侧位片可作出诊断,表现出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多有以下表现:桡骨远端骨折块向背侧桡侧移位,骨折端向掌侧成角,或远端骨折块向掌侧桡侧移位,骨折端向背侧成角,桡骨短缩,骨折背侧骨质压缩嵌插,桡骨远端骨折块旋后。
(二)骨折分型与分期中医分型(1))无移位型:骨折无移位,或可为轻度嵌入骨折,腕关节轻度肿胀,无明显畸形,折端有环行压痛,纵轴挤压痛,前臂旋转功能障碍。
(2))伸直型:远端向背侧移位,前臂下端呈“餐叉样”畸形,腕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
(3))屈曲型:远折端向掌侧移位,可伴下尺桡关节脱位,腕关节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畸形与伸直型相反。
腕功能位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观察
e n d o s c o p i c d i s c e c t 0 m y f o r l u m b a r d i s c h e r n i a t i o n[ J ] .Z h o n g —
h u a G u K e Z a Z h i , 2 0 1 0 , 3 0 ( 3 ) : 2 2 5—2 3 1 .
的心 理 压 力 。 ( 3 ) 术 后 并发 症 少 , 形 成 栓 和 感 染 的 几 率 低 。 ( 4 ) 时 间 短 。手 术 时 间 3 0~ 6 0 ai r n , 术 后 卧 床 时 间 5~ 8 b , 3~ 5 d
1 37.
[ 4 ]周跃 , 李长青 , 王建 , 等.椎间孔镜 Y E S S与 T E S S Y S技 术治 疗腰椎 间盘突出症 [ J ] .中华 骨科 杂 志 , 2 0 1 0 , 3 0 ( 3 ) : 2 2 5
2 结 果
出院 。 ( 5 ) 术后护理方便 。 4 参 考 文 献
本组 6 0例手术均顺利 完成。其 中获得随访 5 6例 , 随访 时间 平均 ( 9± 3 ) 个月 。疗效按照术前和术后疼痛及麻木 的感觉类 比 , V A S评分术前为( 5 . 8 3± O . 4 6 ) 分, 术后 1周为( O . 9± 0 . 6 5 ) 分, 术 后 6个月 ( 0 . 6± 0 . 5 3 ) 分, 术后不同时间节点与术前 比较 , 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P< 0 . 0 5 ) 。 按照 Ma c N a b标准 : 优4 8例 , 良1 0例 , 可
[ 6 ]L t i G H, Wa n g B, L i n WD, e t a 1 .P r i m a r y s t u d y o f f u l l —e n d o —
手法复位配合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100例疗效分析探究实践
手法复位配合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 100例疗效分析探究实践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复位配合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疗效。
方法:将2018年1月~2020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行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44例行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7.27%(P<0.05)。
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手法复位配合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效果确切,能够缩短患者康复时间,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效果桡骨远端指的是桡骨远端距关节面约2~3位置,该区域为桡骨解剖薄弱部位,也是骨折易发区域[1]。
桡骨远端骨折主要包括屈曲型与伸直型骨折两种,其中以伸直型更为常见。
若治疗不当会导致关节僵硬,对腕关节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再加上桡骨远端关节面解剖较为骨折,容易损伤临近关节血管、神经,影响康复效果。
为进一步对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探讨,笔者对2018年1月~2020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8年1月~2020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其中男20例,女24例;年龄为32~79岁,平均(52.48±3.09)岁;左侧骨折19例,右侧25例;受伤原因:跌倒21例,高空坠落9例,外力撞击12例,其他2例。
观察组44例,其中男19例,女25例;年龄为35~78岁,平均(53.02±3.16)岁;左侧骨折21例,右侧23例;受伤原因:跌倒22例,高空坠落8例,外力撞击10例,其他4例。
两组基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
桡骨远端伸直型不稳定性骨折的LCP治疗现状
桡骨远端伸直型不稳定性骨折的LCP治疗现状在临床上桡骨远端骨折非常常见,在其治疗中锁定加压钢板(LCP)固定已经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则综述相关临床资料,分析桡骨远端伸直型不稳定性骨折的LCP治疗现状。
标签:桡骨远端;伸直型不稳定性骨折;LCP治疗急诊骨折患者中,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约占到总人数的17%,因此其在临床非常常见。
尤其是在近些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和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数量也有显著上升。
其中LCP是其临床治疗中的一种主要方式。
本文则对其在桡骨远端伸直型不稳定性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现状综述分析。
一、桡骨远端伸直型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不稳定性骨折在各个年龄段都可以发生,其中青壮年患者通常骨折损伤比较严重[1]。
腕关节在人体中具有重要作用,具有较高活动率,并且对其功能恢复具有较高要求,因此需要对其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提高,一旦治疗不当,则会导致患者发生腕关节畸形和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2]。
通常情况下如果是桡骨远端骨折则通常实施手法复位保守治疗,但是对于桡骨远端伸直型不稳定性骨折,在临床上则属于是一个难点,即使对其实施手术治疗也无法有效保证其临床手术效果。
其中在桡骨远端伸直型不稳定骨折中,其治疗热点则集中在外固定支架上,外固定支架在其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
王伯尧等[3]在临床研究中对40例老年性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实施外固定支架治疗,其临床治疗优良率达到90%,效果远远优于实施石膏固定治疗优良率65%。
竺纬等[4]则是在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治疗中分别实施外固定支架、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以及手法复位石膏外同定治疗,最终前两者手术治疗效果差异不明显,两者效果均显著优于第三者,可以看出外固定支架治疗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虽然在临床应用中外固定技术具有较多优点,但是却具有较高并发症发生率。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内固定技术则在临床应用逐渐广泛,其中常见的是AO板钉固定、T型钢板固定以及LCP板钉内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峨山县中医医院骨科一、概述桡骨远端骨折极为常见,约占平时骨折1/10。
多发生老年妇女、儿童及青年。
骨折发生在桡骨远端2~3cm范围内,多为闭合骨折。
桡骨下端膨大,其横断面近似四方形,由松质骨构成,松质骨与坚质骨交界处为应力上的弱点,故此处容易发生骨折。
二、骨折原因及类型(一)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最常见,多为间接暴力致伤。
跌倒时腕背屈掌心触地,前臂旋前肘屈曲。
骨折线多为横形。
儿童可为骨骺分离,老年常为粉碎骨折。
骨折远段向背侧,桡侧移位,近段向掌侧移位,可影响掌侧肌腱活动。
暴力轻时可发生嵌入骨折无移位。
粉碎骨折可累及关节,或合并下桡尺关节韧带断裂,下尺桡关节脱位,分离,或造成尺骨茎突撕脱(图1-1)。
图1-1桡肌下端伸直型骨折典型移位图1-2屈曲型桡骨下端骨折移位情况(二)屈曲型骨折(Smith骨折)较少见。
骨折发生原因与伸直型相反,故又称“反科雷氏”骨折。
跌倒时腕掌屈,手背触地发生桡骨远端骨折。
骨折远端向掌侧移位,骨折近端向背侧移位(图1-2)。
三、临床表现及诊断腕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有纵向叩击痛,手指作握拳动作时疼痛加重,有移位骨折常有典型畸形。
伸直型骨折移位明显时,可见餐叉状及枪刺样畸形(图2-1)。
1.餐叉畸形2.枪刺畸形桡骨下端骨折畸形1.正常2.科雷氏骨折后量尺与尺骨茎突间距离缩短量尺试验尺骨茎突和桡骨茎突在同一平面,量尺试验阳性(图2-2)。
放量尺在肱骨内上髁和小指尺侧,量尺与尺骨茎突间距离正常为2cm左右,桡骨下端骨折后。
因手向桡侧移位,此距离减少或消失。
正位X片示桡骨远端横形骨折,远端向桡侧移位,桡骨远端关节面切线倾斜角小于正常20~25°,甚至变成0°。
两断端嵌入缩短,尺骨茎突经常有小撕脱骨片。
侧位X片示桡骨下端向背侧移位,桡骨远端向掌侧倾斜的关节面角消失或向背侧倾斜(图2-3)。
A 桡骨正常尺侧斜度B 尺侧倾斜度减少C 桡骨关节面正常掌侧倾斜度D桡骨关节面反常倾斜度图2-3 桡腕关节解剖关系屈曲型骨折与伸直型骨折症状相似,畸形相反,X片显示桡骨远端向掌侧移位。
中立位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观察
【 关键 词 】 桡 骨
骨 折 中 立 位 固定
E ic f a c y o f N e u t r a l F i x a t i o n o n Di s t a l Ra d i a l F r a c t u r e s Q l U — mi n g .H u b e i X u a n e n Ho s p i t a l o f N a t i o n a l —
i t i e s, Hu b e i Xu a n e n 4 4 5 5 0 0,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Ob j e c i t v e :T o o b s e r v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f e c t o f n e u t r a l i f x a t i o n s p l i n t f r a c t u r e s o n t h e d i s t a l r a d i a 1 .
t h a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 P < 0 . 0 5 ) . C o n c l u s i o n : N e u t r a l i f x a t i o n o f d i s t a l r a d i l a f r a c t u r e s e n j o y e d e f i c a c y , g o o d s t a —
c o n t r o l ro g u p , 4 6 c a s e s i n e a c h g r o u p . Ma n i p u l a t i v e r e d u c t i o n a n d s p l i n t e x t e r n a l i f x a t i o n g r o u p we r e o b s e ve r d i n n e u t r a l p o s i t i o n, i f x e d .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C o t t o n - L o r d e r p o s i t i o n wa s i f x e d, a n d t h e i n c i d e n c e o f a d v e r s e r e a c t i o n s
中医正骨之桡骨远端骨折
中医正骨之桡骨远端骨折一、桡骨远端骨折及分类桡骨远端骨折是指发生在桡骨远端2-3cm区域的骨折,这部分位于桡骨的最末端,连接着手腕关节,其特殊的位置和结构使其成为常见的骨折部位。
在骨折的形成过程中,暴力往往从手的一侧沿着桡骨传导至其远端,导致该区域的桡骨遭受到的压力远超过其他部位,进而出现骨折。
骨折后的病人常常伴随手部和腕部肿胀、压痛,手和腕部活动受限等症状。
桡骨远端骨折的分类根据其骨折模式,主要分为伸直型骨折、屈曲型骨折和巴尔通骨折。
1.伸直型骨折伸直型骨折是桡骨远端骨折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常见于跌倒时手掌着地,腕关节背伸和前臂旋前位的情况。
因为暴力首先冲击到手掌,然后通过桡骨传递至其远端,导致桡骨远端出现骨折,骨折部位一般向背侧和桡侧移位。
儿童和老年人是此类骨折的高发人群,儿童因其骨骺未闭,可能发生骨骺分离,而老年人因骨质疏松,轻微的外力便可导致骨折,且常常是粉碎性骨折,骨折断端由于嵌压而缩短。
2.屈曲型骨折屈曲型骨折在桡骨远端骨折中相对较少见,其骨折机制与伸直型骨折正好相反。
当人体跌倒时,如果是手背着地,那么桡骨远端就可能会发生屈曲型骨折。
由于暴力冲击的方向改变,骨折断端向掌侧和尺侧移位,产生的病理性变化与伸直型骨折有所不同。
3.巴尔通骨折巴尔通骨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桡骨远端骨折,主要特点是桡骨远端关节面发生纵向斜裂骨折,且伴随腕关节的脱位。
其发病机制通常是跌倒时手掌着地或手背着地,暴力向上传递,通过近排腕骨的撞击导致桡骨关节面骨折。
在桡骨下段掌侧或桡骨下段背侧,形成一块带关节面软骨的骨折块。
骨折块常常向近侧移位,且腕关节出现脱位或半脱位。
二、正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用正骨治疗是中医传统疗法中一种重要的手段,其历史悠久,在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的病患,采取正骨治疗,主旨在于加速骨折位置的复位,并通过活络筋脉的方式,促进骨头的生长,从而加快骨折的愈合进程。
正骨治疗对桡骨远端骨折病患的重要性不能忽视。
200例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体会
200例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体会标签: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正骨手法;小夹板外固定桡骨远端骨折是距离桡骨远端关节面大约3cm以内的骨折,该种骨折是骨科常见的骨折类型,由于桡骨远端的所处位置属于解剖薄弱的位置,因此其在外力作用下极易发生骨折,临床统计显示该种骨折类型约占全身骨折的17%左右[1]。
其中绝大多数为伸直型骨折,故为骨科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对此处理首先考虑保守治疗,保守治疗中首选手法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
我院自2008年07月至2013年05月间对有移位的200例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进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达到满意的功能复位,腕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00例患者,其中男58例,女142例,年龄:50-75岁,平均57岁右侧162例,左侧38例,均为跌仆致闭合性新鲜骨折。
伤后至来诊时间为30分钟—5天,平均1天。
局部可见腕部有典型的银叉状或枪刺状畸形,X线片显示:桡骨远端3cm以内骨折,有移位,桡骨远端关节面的前倾角和内倾角发生改变。
200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属伸直型。
1.2纳入标准(1)有明确外伤史,受伤在1周内;(2)年龄50~75岁;(3)局部可见肿胀,有明显压痛,部分可触及骨擦感,腕关节成餐叉或枪刺样畸形,活动受限,X线片确诊为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或伴尺骨远端骨。
1.3排除标准(1)开放性骨折;(2)病理性骨折;(3)陈旧性骨折。
1.4分型据骨折移位情况,将桡骨远端骨折为8型(FRYKMAN分型)[2]:1型关节外骨折。
2型1型伴尺骨远端骨折;3型骨折累及桡腕关节;4型2型伴尺骨远端骨折;5型骨折累及下尺桡关节;6型5型伴尺骨远端骨折;7骨折同时涉及桡腕关节及下尺桡关节;8型7型伴尺骨远端骨折。
本组200例患者,1型72例,2型33例;3型42例,4型23例,5型22例,6型8例。
2.治疗方法2.1麻醉:选择麻醉种类(年龄60岁以下,无循环系统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史)者给予局部浸润麻醉;年龄60岁以上,患循环系统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史)者给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固定治疗两种体位比较
桡 骨远 端 骨折指 桡 骨远 端 距 离 关 节 面 3 c m范 围 内 的骨折 , 根 据骨折 的 特点分 为 伸直 型 、 屈 曲型 和无 移
位 型 。其 中伸 直型 最 常 见 , 大 多数 手法 复位 夹 板 固定
1 . 2 . 1 中立 位 固定 组 局 部 血 肿 内麻 醉或 者 臂 丛 神 经阻滞 麻 醉 , 采用“ 郭 氏 正 骨法 ” 正复。患者坐位 , 外 展患肢 , 保 持前 臂 中立 位 , 肘关 节 屈 曲 9 0 。 。一 助手 把
时尺偏 掌 屈 , 复位 结 束 。然 后 将 我 院 自制 剂 接 骨丹 用 蛋清 调匀 后涂 在纱 布 上 敷 于患 处 , 应 用 塑 性 弹 力 夹板
1 . 1 一 般 资 料 本 研 究 选 择 我 院 于 2 0 1 0年 一2 0 1 2
固定 腕关 节 于前臂 旋转 中立 位 。
结如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持上 臂 , 术 者 紧握手 掌 , 两 拇 指 置 于 腕远 端 背 侧 , 其 他 手指 置于 其腕 掌侧 , 扣 紧大 、 小鱼际肌 , 先顺 骨 折移 位 方 向拔伸 牵引 2~ 3 m i n , 待重 叠移 位纠 正后 , 将前 臂旋 前, 在维持 牵 引力情 况 下顺桡 骨纵 轴方 向骤然 猛 抖 , 同
三种固定方法用于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 1 2 ) : 2 7 2 9 — 2 7 3 2 .
2 杨永兵. 经皮椎 体成形术 ( P V P ) 与保 守疗法在治疗骨质疏松 性椎体 压缩骨折中的疗效 比较 [ D ] . 武汉 : 湖北中医药大学, 2 0 1 2 .
生率为 l %, 双侧入路 为 1 6 %, 单侧人路 的骨水 泥渗 漏发 生率 明显低 于双侧人 路 , 差异显著 。 综上所述 , O V C F s 的治疗 中 , 单、 双侧 入路 P V P的 临床 疗
4 陈建常 , 梁景灏 , 马在松 , 等. P K P与 P V P单侧人路 治疗老年骨质 疏
2 0 0 9, 3 7 3 ( 9 6 6 8 ) : 1 0 1 6—1 0 2 4 .
6 张志信 , 王国喜 , 刘玉林. 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 缩性 骨 折疗效分析[ J ] . 中国当代 医药 , 2 0 1 2 , 1 9 ( 3 2 ) : 1 9 1 — 1 9 2 . 7 方先林 , 李凤春. 经皮椎体成形术 在多节段椎体 骨折 中的应 用 [ J ] .
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的疗效 比较 [ J ] . 中国矫形外科 杂志 , 2 0 1 4 , 2 2
( 8 ) : 6 9 2— 6 9 5 .
5 Wa r d l a w D, C u mm i n g s S R, V n a M e i r h a e g h e J , e t 1. a E f i c a c y nd a s a f e t y
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
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
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
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是指桡骨远端骨折,这种骨折是常见的,以及最常见的手部骨折之一。
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常发生于拳击比赛中,碰撞,跌落,以及投掷物品时,桡骨接触到巨大的力量。
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包括轻微至重度的破裂骨折。
它们可能有不同程度的骨折断裂,从小的片状断裂到完全断开。
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可能会导致桡骨远端的骨头的变形,以及骨头断裂的残片移动,从而导致关节变形和疼痛。
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断要求病史,检查,X光检查,以及其他影像学检查。
检查可以包括检查受伤的手部,检查受伤的桡骨,以及测量关节的活动度。
X光检查可以确定骨折的性质和位置,以及骨折的长度和宽度。
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一般是外科治疗,具体的方法包括固定,修复,和融合(骨折关节的完全固定,可以使骨折更快地愈合)。
固定技术包括外固定,内固定,和内外结合固定。
修复技术可以使骨折残片回到正常位置,从而有助于促进骨折的愈合。
融合技术可以使骨折更快地愈合,但是需要将骨折的关节完全固定,从而导致关节僵硬。
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前应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程度等因素。
治疗完成后,应给予适当的康复治疗,以促进患者的恢复。
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关节活动度,减少关节僵硬,减少疼痛,改善
功能,以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浅谈老年性桡骨远端常见伸直型(Colles)骨折
浅谈老年性桡骨远端常见伸直型(Colles)骨折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该部位为骨松质和骨实质的交界处,为解剖薄弱处。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我国老年人口数量逐年增长,老年人意外摔倒手掌着地所致桡骨远端伸直型(Colles)骨折临床上常见,大部分可经非手术治疗,获得良好的效果。
桡骨远端有两个重要角度,骨折复位需恢复正常角度。
1.掌倾角:桡骨远端关节面掌、背侧最远点连线与桡骨长轴垂直线的夹角,即为掌倾角,掌倾角约10-15度(图1)。
2.尺偏角:桡骨乙状切迹的中点与桡骨茎突最高点的连线,同桡骨长轴垂直线之间的夹角即为尺偏角,约20-25度(图2)。
图1 图2发病原因本病多为老年人平地摔倒,手掌着地、腕关节处于背伸,加上老年性骨质疏松引起桡骨远端骨折。
发病机制老年人骨质疏松,肢体不灵活,意外摔倒受伤。
人名命名的方法分型: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最为常见,多为平地摔倒,手掌着地、腕关节处于背伸,力量集中于桡骨远端骨松质和骨实质的交界处而引起骨折。
骨折远端出现向背侧及桡侧的移位,前倾角及尺桡角减小。
屈曲型骨折(Smith骨折)即反Colles骨折,临床较少见,多为摔倒时腕关节屈曲、手背着地受伤,远折端向掌侧、桡侧移位。
桡骨远端骨折伴腕关节脱位(Barton 骨折) 是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
临床上表现为与 Colles骨折相似的体征。
症状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患者腕背伸位摔倒,手掌着地,腕部呈典型畸形,肿胀,疼痛,腕关节不敢活动,有时可见皮下青紫淤血,手指处于半屈曲,活动时疼痛加重。
如近侧断端压迫正中神经,则有桡侧3个半手指麻木等正中神经功能障碍表现。
典型体征1.银叉状畸形侧位见骨折远端连同手部向背侧移位,似吃饭用的叉子。
2.枪刺状畸形正位见骨折远端连同手部向桡侧移位,似枪刺刀样。
检查X线摄影,桡骨在距关节面3.0cm左右处骨折,正位片上远折段向桡侧移位,可与近折段有嵌插,桡骨下端关节面向尺侧倾斜度减少,尺偏角减少或消失;侧位片上,桡骨远端向背侧移位,关节面掌倾角减少或消失(图3)。
正骨手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疗效研究
正骨手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疗效研究摘要:目的:探究对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行以正骨手法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择取2015年4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96例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8例患者行以西医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研究组48例患者行以中医正骨手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3.33%,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58%,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行以正骨手法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良好,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正骨手法;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疗效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属于常见骨折类型之一,同时也是很难处理的一种骨折类型。
如果处理不当,患者容易出现创伤性关节炎、骨折严重畸形等严重后果,因此需要予以重视,做好临床治疗工作[1]。
基于此,本文择取2015年4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96例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探究对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行以正骨手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报告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取2015年4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96例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8例患者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最大为83岁,最小为60岁,年龄均值为(68.9±2.8)岁,病程最长为3小时,最短为1小时,病程均值为(2.8±0.4)小时,致伤原因:6例为跌到、14例为高处坠落、28例为车祸伤;研究组48例患者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最大为84岁,最小为59岁,年龄均值为(68.8±2.9)岁,病程最长为3小时,最短为0.5小时,病程均值为(2.9±0.3)小时,致伤原因:7例为跌到、13例为高处坠落、28例为车祸伤;两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中医正骨手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医正骨手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研究中医正骨手法在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上的效果,分析中医正骨手法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方法此次研究病例来自我院在2013年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从中选出120例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全部接受中医正骨手法治疗,整复前对患者血肿内进行麻醉,取其坐位,患肢屈曲90°前臂保持中立位。
整复中助手和手术者对患者骨折端进行有效复位,并采取树脂石膏进行固定,术后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采用X线检查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检查,收集记录检查结果,同时进行分析。
结果经过7-13个月的随访,我们发现120例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中痊愈者65例,好转者45例,未愈者10例,总体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1.7%(110/120)。
结论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可以接受中医正骨手法治疗,整体有效率较高,可以推广。
【关键词】中医正骨手法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效果观察【中图分类号】R2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9-0287-01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是指腕关节呈背伸拉桌底导致的桡骨远端3cm范围内的骨折,临床上的病例还是比较多的,高危人群是中老年。
正骨手法在骨伤科尤其是中医骨伤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骨伤科四大治疗方法之一,具有方法简便、疗效显著等特点。
正骨手法在我国已有悠久历史,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医正骨手法不断得到发扬光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
如今,中医正骨手法已经被广泛运用到骨折治疗中,且效果也十分显著。
临床操作中骨折手法复位后常规需要小夹板或石膏或支具外固定,本次研究中我们将用树脂石膏进行固定,取得了满意的效果[2]。
为了分析中医正骨手法在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中的临床效果,对选取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研究,具体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120例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都是我院在2013年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患者,诊断时采用X线结合临床症状确诊。
中医正骨手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观察
中医正骨手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观察陈昭【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正骨手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96例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按照患者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号后分组,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患者设定为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西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结合中医正骨手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远端伸直性骨折患者结合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年(卷),期】2017(036)010【总页数】1页(P23)【关键词】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中医正骨手法;临床效果【作者】陈昭【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杨汛桥镇卫生院骨伤科浙江绍兴3120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2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临床较为多见的病症,在中老年群体和青年群体中都较为多见,患者多为外伤和暴力伤导致,患者很容易出现桡骨远端的骨折,与此同时伴随有桡腕关节以及下尺桡关节的损伤[1]。
本研究对本院接受诊治的桡骨远端伸直性骨折患者进行中医正骨手法治疗效果的综合探究,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本卫生院骨伤科接受诊治的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号后分组,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患者设定为观察组,每组48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13~69岁,平均年龄42.8岁,其中15例患者为左侧骨折,33例患者为右侧骨折,其中37例患者为跌伤所致,7例患者为车祸损伤所致,4例患者为高空坠落所致。
观察组患者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12~70岁,平均年龄42.6岁,其中16例患者为左侧骨折,32例患者为右侧骨折,其中36例患者为跌伤所致,7例患者为车祸损伤所致,5例患者为高空坠落所致。
两种外固定方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两种外固定方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观察比较两种外固定法对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本院2008-2011年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
手法复位后,对照组使用石膏托外固定,实验组使用塑性弹力夹板外固定,观察两组恢复情况。
结果:对照组患者优21例,良9例,可8例,差2例,总体优良率为75.0%;实验组患者优29例,良8例,可2例,差1例,总优良率为92.5%。
实验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塑性弹力夹板外固定有利于断骨愈合,减少关节僵直,对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有较好疗效。
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形式,目前常用手法复位后外固定进行治疗,本院对2008-2011年间收治的80例患者,分别使用两种外固定方法进行治疗,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8年7月-2011年7月来本院就诊的80例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17~56岁,平均(37±6.4)岁;受伤时间1 h~3 d,平均(4.3±3.7)h。
所有患者经X线检查确诊为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并符合闭合复位的条件,排除开放性骨折、粉碎性骨折移位明显及桡骨远端关节面破坏者。
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各40例。
实验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17~55岁,平均(37±6.2)岁;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8~56岁,平均(38±6.5)岁。
两组性别、年龄、受伤情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手法复位两组患者均先进行手法复位。
患者局部血肿内麻醉后屈肘90°,前臂中立位,助手握住前臂,术者两拇指并于远端背侧,余四指握于腕部,双手扣紧大小鱼际,先持续牵引3~5 min,以解除骨折端重叠移位,然后迅速旋前远端,并用拇指向尺侧推压骨折远端,以矫正桡侧移位,恢复尺侧倾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固定体位浅探
作者:和艳红,孙永强,张云彬,魏景梅,刘汝银
【摘要】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固定体位。
[方法]2002年9月-2008年8月选择210例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进行多中心对照研究,对照组应用传统夹板掌屈位固定,治疗组塑性弹力夹板中立位固定。
对腕关节局部症状、体征按照一定方法计分后,在受伤当日、整复后1周、去除外固定后3个时间点进行总积分比较,借以评价临床疗效。
观察周期结束后3个月按照Gartland、Werley评分系统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价。
[结果]考虑中心效应差之后,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末、治疗前与去除固定器后临床总积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两组随访腕关节功能评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采用塑性弹力夹板对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进行中立位固定,对腕关节临床症状、体征和功能的改善均明显好于小夹板掌屈位固定。
【关键词】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 中立位固定; 塑性弹力夹板
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常见的分歧是固定的体位。
传统固定体位采用掌屈位,本科自2002年9月~2008年8月采用塑性弹力夹板,将腕关节固定于中立位,取得满意疗效。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新鲜闭合性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不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共21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5例,治疗组男23例,女82例,对照
组男19例,女86例。
在河南省中医一、二附属医院及登封市骨科医院三家医院进行多中心临床研究。
入组病人在进入研究前经研究者指导详细阅读知情同意书,知情同意书在病人本人签字后生效。
1.2 观察疗效性指标
在受伤当日、整复后1周、去除外固定后对腕关节局部症状、体征计分后进行总积分比较,借以评价临床疗效。
积分方法如下:
1.2.1 骨折移位情况正常(0分):折端无重叠; 轻度(2分):折端重叠,桡骨短缩<5 mm;中度(4分):折端重叠,5 mm≤桡骨短缩≤10 mm; 重度(6分):折端重叠,桡骨短缩>10 mm。
1.2.2 肢体肿胀正常(0分);轻度(1分):略高于周围正常组织,肤色轻度改变;中度(2分):明显高于正常组织,肤色改变明显。
重度(3分):明显增粗,肤色改变严重。
1.2.3 腕关节外形正常(0分);轻度畸形(1分):异于正常,银叉样畸形或枪刺样畸形不明显;中度畸形(2分):银叉样畸形或枪刺样畸形存在;重度畸形(3分):银叉样畸形和枪刺样畸形同时存在。
表1 两组治疗前临床体征总计分比较组别NMean±SDMinimumMaximumz值P 值对照由表1可知,经t检验,P>0.05,两组治疗前临床体征具有可比性。
1.3 统计分析方法
计量资料两组比较用t检验,考虑中心效应时用协方差分析;等级资料组间比较用Wilcoxon秩和检验,考虑中心效应时用CMH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
1.4 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周期结束后3个月随访时采用Gartland、Werley评分系统[1]评价腕关节功能。
1.5 治疗方法
1.5.1 治疗组-应用塑性弹力夹板对骨折进行中立位固定
塑性弹力夹板固定原理:掌侧板为聚脂塑胶夹板,背侧板为尼龙板,结构独特,呈联体圆弧形设计,向桡侧突出对桡骨远端进行环形包绕;周围以弹力固定带相连。
桡侧塑性板在折缝上的横截面为圆弧形,其抗弯性能远远大于等截面积的平板,其上方应放置于桡骨茎突的稍下方。
避开对桡骨茎突的挤压。
局部血肿内麻醉,患者坐位,老年人可平卧,肘部屈曲90°,前臂中立位。
一助手把住上臂,术者两拇指并列置于远端背侧,其他4指置于其腕部,扣紧大小鱼际肌,先顺势拔伸2~3 min,待重叠移位完全纠正后,将远段旋前利用牵引力,聚然猛抖,同时迅速尺偏掌屈,使之复位。
若仍未完全整复,则由两助手维持牵引,术者用两拇指迫使骨折远段尺偏掌屈,即可达到解剖对位。
应用塑性弹力夹板固定腕关节中立位,前臂旋中位。
期间练习手指屈伸活动。
1.5.2 对照组——应用普通小夹板固定患腕于掌屈位,操作步骤如下:
整复方法同治疗组。
选用夹板:桡侧板长15 cm、宽2.5 cm,尺侧桡长14 cm、宽2.5 cm,背侧板长14 cm、宽5.6 cm,掌侧板长13 cm、宽5.6 cm,4块板厚度均0.25 cm,掌侧背侧选用掌屈25°弧度夹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