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期中复习 元素
【2023秋人教九上化学期中期末复习满分训练】专题06 元素(解析版)
![【2023秋人教九上化学期中期末复习满分训练】专题06 元素(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255ee2ba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c2.png)
专题06 元素1.(2023春·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九年级统考期中)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市场上有“高钙牛奶”、“加氟牙膏”、“葡萄糖酸锌”商品,这里的“钙、氟、锌”指的是A.原子B.元素C.分子D.单质【答案】B【详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因此这里的“钙、氟、锌”指的是元素,故选:B。
2.(2022秋·河南信阳·九年级统考期中)铝锂合金中的铝元素与锂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B.原子的质子数不同C.原子的电子数不同D.原子的中子数不同【答案】B【详解】元素是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所以铝锂合金中的铝元素与锂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
故选B。
3.(2023春·重庆江津·九年级校联考期中)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并不均匀,从整个地壳中元素含量的多少来分析,最多的金属是A.Fe B.Si C.O D.Al【答案】D【详解】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占约48.6% (质量百分比),其次是硅占约26.4%,其他超过百分之一的元素,含量排列依序为铝、铁、钙、钠、钾、镁,所以从整个地壳中元素含量的多少来分析,最多的金属是铝,化学符号为Al,故选:D。
4.(2023秋·安徽合肥·九年级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校考期中)下列化学用语,通常只表示微观意义,而不表示宏观意义的是A.Ca B.H C.2H D.He【答案】C【详解】A、Ca宏观上表示钙元素、金属钙,微观上表示1个钙原子,既具有微观意义,又具有宏观意义,故选项错误。
B、H宏观上表示氢元素,微观上表示1个氢原子,既具有微观意义,又具有宏观意义,故选项错误。
C、2H只能微观上表示2个氢原子,不能表示宏观意义,故选项正确。
D、He宏观上表示氦元素、氦气,微观上表示1个氦原子,既具有微观意义,又具有宏观意义,故选项错误。
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复习——专题三 元素和元素周期表
![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复习——专题三 元素和元素周期表](https://img.taocdn.com/s3/m/ff0a7f99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c6.png)
7.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 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x=_____1_5_____。 (2)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 是氩 。 (3)铝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 为_______。.
(4)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 原因是 ____________电__子__层__数__相__同______________。 (5)请根据表中信息归纳出同一周期元素 排布的一些规律: 从左至右元素的排布规律为金属元素 → 非 。金属元素 → 稀有气体元素。
8.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 请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A.单质 B.元素 C.分子 D.原子
2.(2008广东,12,2分)卟啉铁( ) 对人体缺铁性贫血有显著疗效.以下说法正 确的是( B ) A.卟啉铁中含有5种元素 B.1个卟啉铁分子中含有34个碳原子 C.人体补铁的唯一方法是服用卟啉铁 D.“缺铁性贫血”中的“铁”指单质铁
3.(2009广东,5,2分)生活中的“加碘盐”、 “高钙奶”、“含氟牙膏”,其中的碘、钙、 氟指的是( C ) A.原子 B.离子 C.元素 D.分子 4.(2012广东,3,2分)成人体内99%的钙存 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这里描述的“钙”是指 (C ) A.离子 B.原子 C.元素 D.分子
(2)核电荷数为12元素符号是 Mg 。
(3)原子序数为8和14的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
式
。
(4)请你总结出此表中的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合价或周期
数的关系 周期数=电子层数
(任写一条)。
3. (2009广东,20,8分)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是学习 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复习专题:06 原子、分子、离子、元素 练习(含答案)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复习专题:06 原子、分子、离子、元素 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609ef8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0.png)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复习专题:06 原子、分子、离子、元素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 分子比原子大B. 分子和原子都不显电性C. 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D. 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2.下列依据证据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选项证据结论A 1滴水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水分子体积很小B Cu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Ag和Cu(NO3)2 Cu的金属活动性比Ag的强C 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该固体一定是Na2CO3D 白磷在热水中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燃烧氧气能支持白磷燃烧A. AB. BC. CD. D3.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对下列图示信息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 硅单质是制造芯片的重要材料,图①是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B. 硅元素与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C. 若图③中x的值为8,则其粒子符号为O2-D. 图②④对应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4.下列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 在干冰中,分子因相互作用而静止不动C. 所有原子都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D. 并不是所有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微粒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B. 在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相同C. 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不可能是化合物D. 已知铁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6,相对原子质量为56,可以求出核外电子数,无法求出其核内中子数6.元素X的核电荷数为a,它的阳离子与元素Y的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元素Y的核电荷数是()A. B. C. D.7.不合格家用花岗岩石材中常含有放射性元素氡。
一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 50B. 136C. 86D. 2228.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 OB. 2HC. 2O2D. Hg9.奶制品、豆类、虾皮等食物中含钙丰富,是日常饮食中钙的较好来源,这里的“钙”指()A. 钙离子B. 钙原子C. 钙元素D. 钙单质10.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比原子大B. 水遇冷凝结成冰,水分子停止了运动C. 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D.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二、填空题11.用化学符号填空:(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2)2个氢原子________;(3)锌离子________;(4)8个硫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________;12.用微粒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1)水的构成粒子是①________,铁的构成粒子是②________。
化学九年级期中考试知识点
![化学九年级期中考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03550bb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aa.png)
化学九年级期中考试知识点一、物质的分类及性质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科学。
在我们周围的世界中,物质种类繁多,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征对物质进行分类。
1.纯物质与混合物:纯物质是由同种元素或同种化合物组成的物质,具有确定的组成比例和固定的性质,如氧气、水等。
而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如空气、盐水等。
2.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指的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如金属铁、非金属氢等。
而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在一定条件下结合形成的物质,如二氧化碳、水等。
二、原子与分子1.原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
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电子环绕在原子核周围。
2.元素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是由元素的英文名称的首字母组成的一个或两个字母,用来表示元素。
相对原子质量是比较元素质量的常用单位。
3.分子: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以化学键相互结合形成的粒子。
分子的组成决定了物质的性质。
三、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1.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化学方程式包含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等信息。
2.物质的量和摩尔:物质的量用摩尔(mol)表示,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
摩尔质量是物质的量与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3.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指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之和。
能量守恒定律则指出,在化学反应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四、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应用1.金属和非金属:金属具有导电性、延展性和良好的热导性,常用于制造工具、建筑材料等。
非金属则不具备金属的性质,如氮气、碳等。
2.酸和碱:酸具有酸性,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如硫酸、盐酸等。
碱具有碱性,可以中和酸,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3.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五、酸碱中和反应和盐的制备1.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九年级化学期中必考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期中必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7c78ea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0d.png)
九年级化学期中必考知识点九年级化学的期中考试即将来临,在这个关键时刻,复习重点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整理九年级化学期中必考的知识点,帮助大家高效备考。
一、物质的分类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单位,按照其组成和性质可分为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三类。
1. 元素:由同类原子组成的纯物质,无法通过化学反应分解成其他物质。
如金、银等。
2.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如水(H2O)。
3.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物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
如沙子和水的混合物。
二、化学符号和化学式化学符号是用来表示元素的缩写,化学式是用来表示化合物的符号组合。
1. 元素的化学符号:元素周期表中每个元素都有一个独特的化学符号,如氧元素的符号为O。
2. 化合物的化学式:化合物由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可以用化学式表示。
如水的化学式为H2O。
三、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物质变化的过程,主要包括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平衡以及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
1. 化学反应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如2H2 +O2 → 2H2O表示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化学方程式中各种元素的原子数要相等,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3. 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双替换反应等。
四、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1. 原子结构:包括原子核和电子云。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云中存在电子。
2. 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原子序数大小排列的表格,包括周期、族和各种元素属性等信息。
五、离子和离子键1.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包括阳离子和阴离子。
2. 离子键:形成离子化合物的化学键,通过正负电荷吸引而形成。
六、溶液和溶剂1. 溶液:溶质和溶剂混合而成的均匀透明的体系。
2.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常见溶剂有水、酒精等。
七、酸碱中和反应1. 酸:在水溶液中具有酸性质的物质。
2. 碱:在水溶液中具有碱性质的物质。
九年级化学上册核心知识点精讲(人教版):元素
![九年级化学上册核心知识点精讲(人教版):元素](https://img.taocdn.com/s3/m/92dd7aa9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03.png)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元素课本核心知识点精讲知识点1元素1.元素的概念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的分类及分布3.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4.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知识点2元素符号1.元素符号的书写(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C、H、O、S等。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如Na、Ca、Cl等。
2.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1)宏观上表示一种元素。
·(2)微观上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3)对于某些金属、固态非金属、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该元素组成的物质。
(4)若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该符号只能表示该原子的个数。
例1(2022浙江乐清期中)下列关于元素符号“H”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表示氢元素②表示氢气③表示1个氢原子④表示1个氢分子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H”是氢的元素符号,可表示氢元素或1个氢原子。
知识点3元素周期表1.原子序数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叫做原子序数。
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横行:每一横行叫一个周期,共有7个周期。
每周期(第一周期除外)以金属元素开始,再过渡到非金属元素,以稀有气体元素结束。
(2)纵列:每一个纵列叫做一个族(8、9、10三个纵列共同组成一个族)。
3.单元格信息(以碳元素为例)例2(2022陕西陇县期中)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①所示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其元素符号为________。
(2)X2-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X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
(3)元素周期表中同族和同周期元素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变化规律,同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_相同。
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复习资料
![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fe6e65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d4.png)
虹桥二中化学中考专题讲座(元素及其化合物)初三姓名:(一)水1.水、蒸馏水是纯净物、化合物和氧化物。
矿泉水、海水、河水、糖水和盐水都属于混合物2. 污染水质的因素: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即“三废”)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流。
3.电解水实验(水中加少量硫酸或NaOH,增强水的导电性)①水通电(正极O2 负极H2 ,体积比1:2) 2H2 O===2H2 ↑+O2 ↑③.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通常放在最后除,如除去氢气中含有(HCl、水蒸气、CO2),先通过再通过。
④.要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水蒸气,通常应先检验,如证明氢气中含有HCl、水蒸气、CO2,应先让混合气体通过(填仪器和其中的药品),观察到时,则说明含有;再通过,当观察到,则含有,接着通过,当观察到,则说明含有。
(二)空气4.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CO2 0.03%5.环境污染知识: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二氧化硫-----大气污染物、酸雨-----来自于含硫燃料的燃烧。
6.测定空气成份或除去气体里的氧气,要用易燃的磷,磷燃烧后生成固体,占体积小易分离。
不能用碳、硫代替磷。
碳、硫跟氧气反应生成气体,难跟其他气体分离。
(三)氧气的性质和用途7.氧气的物理性质: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略大。
液氧、固态氧淡蓝色。
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8.氧气的用途:气焊、航天、潜水、登山、医疗、液氧炸药、炼铁、炼钢9.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有助燃性。
可供呼吸用,是常用的氧化剂。
⑴木炭在氧气中燃烧(O2可使带火星的木条的木条复燃)C + O2 点燃CO2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⑵硫在空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 S + O 2 点燃 SO 2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⑶磷在空气中燃烧 4P + 5O 2点燃2P 2 O 5 现象: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白磷着火点低,易自燃,要放在水中密封保存,可隔绝空气,防止它自燃。
天津一中内部化学复习资料—元素
![天津一中内部化学复习资料—元素](https://img.taocdn.com/s3/m/8191143cf111f18583d05a36.png)
元素一. 教学内容元素二、考点清单1、理解元素的概念,会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2、认识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3、记住并会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符号。
4、了解元素的涵义及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5、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
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的信息。
三、全面突破知识点1:元素一)元素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1、元素概念三要素:①②③。
2、元素的种类决定于:☆描述物质:(1)宏观组成(2)微观构成以“水H2O”为例:宏观—微观—①物质由微粒直接构成:②分子由原子构成:③一个水分子由☆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单质、化合物、氧化物单质:(1)宏观: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2)微观:由一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化合物:(1)宏观: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2)微观: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一种分子氧化物:(1)宏观: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2)微观:由两种原子构成,其中一种是氧原子的一种分子三)原子、分子、元素、物质间的联系四)元素之最:1、地壳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质量分数):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非金属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生物细胞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氧、碳、氢、氮。
3、大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典型例题】例1:对于“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一定属于同种元素B. 属不同种元素C. 是同一种原子D. 上述说法都不全面例2: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的B. 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气组成的C. 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构成的D. 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例3:饮用水用氯气(Cl2)消毒会促使一些致癌物质生成。
为消除隐患,现已采用高效安全的二氧化氯(ClO2)消毒杀菌。
下列对ClO2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ClO2是一种氧化物B. ClO2是由氯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 ClO2中含有氧气D. 1个ClO2分子由1个氯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例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地壳里含量少的元素在自然界里起着次要的作用B、某物质只含一种元素,它一定是单质C、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D、地壳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例5:已知“○”、“●”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
高中化学复习常见元素化合物
![高中化学复习常见元素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c52b590f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54.png)
高中化学复习常见元素化合物一、金属活动性顺序K>Ba>Ca>Na>Li>Mg>Al>Ti>V>Be>Mn>Zn>Cr>Fe>Co>Ni>Sn>Pb>(D)>(H)>Cu>Hg>Ag>Rh>Pd>Pt>Au二、MNO3的热分解规律①K→Na爽朗金属MNO3→MNO2 + O2↑②Mg→Cu等较爽朗金属MNO3→MO + NO2↑+ O2↑③Hg以后不爽朗金属MNO3→M + NO2↑+ O2↑焰色反应Li深红;Na黄;K紫;Rb红紫;Cs紫红;Ca砖红;Sr洋红;Ba绿碳族①Sn(Ⅱ)SnO灰色粉末;Sn(OH)2白↓,偏碱性;SnCl2 SnF2白;SnBr2淡黄;SnI2橙;SnS棕↓②Sn(Ⅳ)SnO2白;Sn(OH)4绿色;SnF4白;SnBr4无色;SnI4红;SnS2金黄(俗称"金粉")↓;SnCl4(l)无色③Pb(Ⅱ)PbO黄或黄红;Pb2O3橙;PbS黑↓;PbF2无色↓;PbCl2白↓;Pb Br2白;PbI2金黄;PbSO4白↓;PbCO3白↓;Pb(OH)2白↓;Pb3(CO3)2(OH)2铅白↓④Pb(Ⅳ) Pb3O4(2PbO•P bO2):红(铅丹/红铅)PbO2棕;2PbO·PbO2红;PbS2红褐;PbCl4(l)无色;PbF4无色;Pb (NO3)2无色;Pb(Ac)2•H2O无色晶体氮族As2O3 白;As2 O5黄①SbSb2O3白(锑白);Sb2O5淡黄;Sb2S3橘红↓;Sb2S5橙黄;SbX3(X= F,Cl,Br)白;SbI3红;Sb(OH)3白↓②BiBi2O3淡黄;Bi2O5红棕(不稳固);Bi2S3棕黑;BiF3灰白;BiCl3白;BiBr3黄;BiI3黑↓硫①硫化物BaS白↓;ZnS白↓;FeS黑↓;CuS黑↓;Ag2S黑↓;HgS黑(沉淀),红(朱砂);MnS肉红↓;CdS黄↓;SnS褐色↓;PbS黑↓;As2S3黄;As2S5黄;Sb2S3橙红;Sb2S5橙红;Bi2S3棕黑弱碱②硫代化物可溶于Na2S溶液生成可溶性硫代酸盐的:As2S3 Sb2S3 SnS2 HgS铬(3d54s1)①水合离子Cr2+蓝;Cr3+紫;CrO2-绿;Cr(OH)4-亮绿;CrO42-黄;Cr2O72-橙红;②简单化物CrO黑;Cr2O3绿;CrO2暗红针状;CrO3橙;CrO5(aq)蓝;Cr(OH)2黄棕;Cr(OH)3灰蓝[CrO(O2)2]OEt2蓝;CrO2Cl2深红液体;CrCl2白;CrCl3紫③络合物[Cr(H2O)m(NH3)n]3+,(m+n=6) for(m=6) 紫→紫红→浅红→橙红→橙黄→黄[Cr(H2O)4Cl2]Cl暗绿→(冷却HCl)→[Cr(H2O)6]Cl3紫色→(乙醚HCl)→[Cr(H2O)5Cl]Cl2•H2O淡绿④水合物Cr2(SO4)3•18H2O紫色立方晶体→Cr2(SO4)3•15H2O深绿色片状→Cr2(SO4)3桃红色粉末⑤沉淀铬酸盐BaCrO4黄↓;PbCrO4黄↓;Ag2CrO4砖红↓锰(3d54s2)①水合离子Mn2+肉红/浅粉;Mn3+紫红;MnO42-绿;MnO4-紫红;MnO3+亮绿②氢氧化物MnO灰绿;MnO2黑;Mn2O7棕色油状液体;Mn(OH)2白↓;MnO(O H)2棕↓;③盐无水锰盐白色晶体;六水合锰盐(MnX2•6H2O,X=卤素,NO3,ClO4)粉红;MnS•nH2O肉红↓;无水MnS深绿;MnCO3白↓;Mn3(PO4)2白↓;K2[MnF6]金黄色晶体铁(3d64s2)①水合离子Fe2+浅绿;[Fe(H2O)6]3+浅紫;[Fe(OH)(H2O)5]2+黄;FeO42-紫红②氢氧化物FeO黑;Fe2O3红棕;Fe(OH)2白↓;Fe(OH)3红褐↓③络合物K4[Fe(CN)6](黄血盐)黄色晶体;K3[Fe(CN)6](赤血盐)红色晶体;Fe2[F e(CN)6]普鲁士蓝↓;Fe[Fe(CN)6]黑↓;Fe(CN)2白↓;Fe(C5H5)2橙黄色晶体;M2Fe6(SO4)4(OH)12(黄铁矾,M=NH4,Na,K)浅黄色晶体;Fe(CO)5黄色液体3K4Fe(CN)6 + 4FeCl3 = Fe4[Fe(CN)6]3 + 12KCl(黄血盐,亚铁氰化钾) (Ⅲ)(Ⅱ)钴(3d74s2)①离子Co2+粉红②氢氧化物CoO灰绿;Co2O3灰黑;Co3O4黑;Co(OH)2粉红↓;Co(OH)3棕↓;③络合物Co(CN)2红;K4[Co(CN)6]紫色晶体;Co2(CO)8黄色晶体;[Co(SCN) 4]2-蓝;[Co(SCN)6]4-紫氯化钴脱水变色:CoCl2•6H2O粉红→CoCl2•2H2O紫红→CoCl2•H2O蓝紫→CoCl2蓝镍(3d84s2)①离子无水Ni(Ⅱ)盐黄;Ni2+(aq)亮绿②氢氧化物NiO暗绿;Ni2O3黑;Ni(OH)2绿↓;Ni(OH)3黑↓③络合物[Ni(NH3)6]2+紫;Na2[Ni(CN)4]黄;K2[Ni(CN)4]橙;Ni(CO)4无色液体铜(3d104s1)Cu2O砖红;Cu2S黑↓;CuF红;CuCl白↓;CuBr白↓;CuI白↓光解为棕黄;CuCN白↓[CuCl2]+棕黄;CuCl2棕黄(黄绿aq);[CuCl4]2-黄;CuBr2棕;Cu(CN)2棕黄;CuO黑↓;CuS黑↓;炔铜红↓CuSO4无色;CuSO4•H2O蓝;Cu(OH)2淡蓝↓;Cu(OH)2•CuCO3墨绿[Cu(H2O)4]2+蓝;[Cu(OH)4]2-蓝紫;[Cu(NH3)4]2+深蓝;[Cu(en)2]2+深蓝紫;Cu2[Fe(Ⅱ)(CN)6]棕红银金化物①银化物:AgOH 白(常温分解);Ag2O 黑;新制AgOH 棕黄(混有Ag2O);蛋白银(AgNO3滴手上) 黑↓;AgF 白;AgCl 白↓;AgBr 淡黄↓;AgI 黄↓(胶体);Ag2S 黑↓;Ag4[Fe(CN) 6] 白↓;Ag3[Fe(CN)6] 白↓;Ag+,[Ag(NH3)2]+,[Ag(S2O3)2]3-,[Ag(C N)2]- 无色②金化物:HAuCl4•H2O 亮黄晶体;KAuCl4•5H2O 无色片状晶体;Au2O3 黑;H[Au(NO3)4]•H2O 黄色晶体;AuBr 灰黄↓;AuI 柠檬黄↓锌化物ZnO(cov)白(锌白颜料)↓;ZnI2无色;ZnS白↓;ZnCl2白色晶体(溶解度极大,水溶液酸性)K3Zn3[Fe(CN)6]白;Zn3[Fe(CN)6]2黄褐镉化物[Cd(H2O)6]2+无色;CdO棕灰↓;CdI2黄;CdS黄(镉黄颜料)↓汞化物Hg2Cl2(甘汞)白↓;Hg2(NO3)2无色晶体HgO↓红(大晶粒)或黄(小晶粒);HgS黑或红↓;HgCl2(升汞)白色;H gNH2Cl白↓;HgI2红或黄(微溶);[HgI4]2-无色;沉淀钠盐铋酸根离子是检验钠离子的试剂。
化学总复习——常见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
![化学总复习——常见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dfa2e9bb5ef7ba0d4a733b80.png)
与盐酸能反应的物质 活泼金属
金属氧化物 碱
盐
指示剂
单质:氟气,淡黄色
氟气常温下为淡黄色的气体,有 剧毒。 与水反应立即生成氢氟酸和氧气 并发生燃烧,同时能使容器破裂, 量多时有爆炸的危险。 氟、氟化氢(氢氟酸)对玻璃都 有较强的腐蚀性。 氟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只能 呈-1价。 单质氟与盐溶液的反应,都是先 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氟酸再与盐 的反应;通入碱中可能导致爆炸。 水溶液氢氟酸是一种中强酸。但 却是稳定性最强的氢卤酸。 化学性质活泼,能与几乎所有元 素发生反应(除氦、氖等惰性气 体)。
4. 卤素都有氧化性,氟单质的氧化性最强。
氯 气
氯气,化学式为Cl₂。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和碱溶液,易溶于有机溶剂。
与金属反应 1.、与铜的反应:Cu+Cl2=CuCl2 现象: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瓶里充满棕黄色的烟,加少量水后,溶 液呈蓝绿色(绿色较明显),加足量水后,溶液完全显蓝色。 2、与铁的反应:2Fe+3Cl2=2FeCl3 现象;铁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瓶里充满棕红色烟,加少量水后,溶液呈黄色。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大部分的元素都能与氧气反应,这些反应称为氧化反应,而经
过反应产生的化合物称为氧化物。一般而言,非金属氧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而碱金属或碱土金属 氧化物则为碱性。化学上曾将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定义为氧化反应,氧气具有助燃性,氧化 性。
与金属的反应
与铁的反应 3Fe+2O2=点燃=Fe3O4 色固体。
单质:液溴:深红棕色 溴水:橙色(黄色,棕红色) CCl4溶液:橙红色 苯溶液:橙红色 酒精溶液:橙红色
液溴,在常温下为深红棕色液 体,可溶于水。 挥发性极强,有毒。溴单质需 要存储容器的封口带有水封, 防止蒸气逸出危害人体。 有氧化性,有多种可变化合价, 常温下与水微弱反应,生成氢 溴酸和次溴酸。加热可使反应 加快。 氢溴酸是一种强酸,酸性强于 氢氯酸。溴一般用于有机合成 等方面。还可用于一些物质的 萃取(如碘)
高一期中化学必考知识点
![高一期中化学必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b518c7e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fa.png)
高一期中化学必考知识点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它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作为高中化学的学习者,我们需要熟悉和掌握一些必考的知识点。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一期中化学必考的知识点。
1. 元素与化合物1.1 元素的定义和性质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构成的物质,具有一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常见的元素包括氢、氧、碳等。
1.2 化合物的定义和性质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结合而成的物质,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化合物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进行分解和合成。
2.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2.1 原子的基本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电子带有负电荷,绕核运动。
2.2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规律元素周期表是用来表征元素的工具。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和元素性质的变化进行排列,可以分为周期和族。
周期数表示原子层次,族数表示元素的化学性质。
3.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3.1 化学键的类型和特点化学键是原子间相互结合的力,常见的化学键类型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化学键的特点包括稳定性、方向性和极性。
3.2 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是由原子通过化学键组成的。
分子结构可以影响化合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例如分子形状、极性等。
4. 化学反应和平衡4.1 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特征化学反应是指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发生变化的过程。
化学反应具有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速率和热效应等特征。
4.2 化学反应的平衡化学反应可能会达到平衡态,平衡态意味着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和物质的反应速率保持不变。
5. 物质的量和摩尔5.1 物质的量的概念和计算物质的量用摩尔来表示,一摩尔的物质含有6.022×10^23个基本粒子。
物质的摩尔可以通过质量与摩尔质量的比值进行计算。
5.2 摩尔与化学方程式的关系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物质的摩尔比例关系,通过摩尔之间的比例可以推导出化学反应中的物质量变化和反应的进行程度。
综上所述,以上列举的高一期中化学必考知识点涵盖了元素与化合物、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和分子结构、化学反应和平衡以及物质的量和摩尔等多个方面。
高一化学期中最全知识点
![高一化学期中最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a4f84fb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ea.png)
高一化学期中最全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学科,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作为高一化学学习的重要阶段,期中考试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考察。
下面将为大家整理高一化学期中考试的最全知识点。
一、物质的组成和变化1. 元素及其周期表:了解元素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周期表的结构和特点。
2. 原子结构:包括原子的基本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的性质以及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质量。
3. 原子量和摩尔质量:学习如何计算原子量和摩尔质量,了解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
4. 电子排布和价电子:掌握电子在能层和轨道中的排布原则,理解价电子的概念。
5. 原子与分子:了解原子与分子的概念,掌握原子间的共价键和离子键形成规律。
6. 化学式和化合价:学习如何写出物质的化学式,了解化合价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7. 物质的性质:包括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颜色、硬度、熔点、沸点等。
二、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1.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了解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和基本要素。
2. 化学反应类型:学习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如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等。
3.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了解配平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4. 摩尔反应计算:学习如何利用摩尔比和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量和物质的量。
5. 离子方程式和离子理论:了解离子方程式的特点和离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以及离子理论的基本原理。
三、气体和溶液1. 气体的特性和状态方程:了解气体的性质和状态方程的概念、公式及应用。
2. 气体的摩尔体积和气体化学计量学:学习气体的摩尔体积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气体化学计量学的基本原理。
3. 溶液和溶解度:了解溶液的基本概念、饱和、过饱和和不饱和溶液的特点,以及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4. 溶液的浓度计算和溶解热:学习浓度的计算方法和溶解热的概念以及计算方法。
五、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 化学反应速率: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测定方法和影响因素。
初三上册期中化学知识点
![初三上册期中化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ec94324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b2.png)
初三上册期中化学知识点1.初三上册期中化学知识点1.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6.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7.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9.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0.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11.石油、煤、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12.溶液都是混合物。
例如: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等。
13.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14.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15.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等都是化学变化。
16.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17.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18.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H2、C、CO。
其中属于单质的是C、H2。
属于化合物的是CO。
19.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
20.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肯定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
21.2H2表示两个氢分子;2H表示两个氢原子;2H+表示两个氢离子。
22.能鉴别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水的试剂是石蕊试剂。
23.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轻,难溶于水。
24.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重,能溶于水。
2.初三上册期中化学知识点一、化学方程式1.含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复习
![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2b501e39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ba.png)
其它气体
78% 21% 0.94% 0.03% 0.03%
空气成分结论的发现: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气体污染
空气污染
粉尘污染
CO、SO2、NO2等 烟尘、沙尘、矿尘等
防止空气污染的方法?
6、金刚石、石墨性质及用途的比较
金刚石
石墨
① 无色透明 ② 正八面体 性质 ③ 自然界最硬的物质 ④ 不导电 ⑤ 打磨后有美丽光泽
氧气
物 ① 通常状况下为无色、无味 理 的气体 , 性 ②密度比空气大 质 ③不易溶于水
④液态氧气为淡蓝色液体 ⑤固态氧气为淡蓝色固体
化 ① 跟非金属反应(跟碳、硫、
学
磷等反应)
性 ② 跟金属反应(跟镁、铁、铝
质
等反应)
③ 跟化合物反应(跟甲烷、酒
精等反应)
注:在化学反应中,氧气提供
氧元素,是氧化剂
气体
火焰
(1)混合物中一定含有____C_、__F__e_2O__3_、__C_u_O____________
(2)在还不能确定的物质中选择一种,进一步用实验确定其是否 存在(简要写出步骤、现象、结论和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取__少__量__原__固__体__混__合__物__于__试__管__中__,__滴__加__稀__盐__酸__。__若__有__气__体__产____ _生__,__则__原__混__合__物__中__含__有__碳__酸__钙__,__否__则__不__含__有__碳__酸__钙__。______.
氢气
①通常状况下为无色、无味 的气体 ②密度比空气小 ③难溶于水 ④液态氢气为无色液体 ⑤固态氢气为雪状固体
① 可燃性(跟氧气的反应) ② 还原性(跟氧化铜等金属氧
化学元素、化学式和化合物(复习汇总)
![化学元素、化学式和化合物(复习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115ba14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34.png)
一、化学元素(一)元素符号元素符号是指表示元素的化学符号。
例如,C表示碳元素;H请示氢元素,Fe表示铁元素等。
元素符号不仅可以表示一种元素,还可以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常见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采用该元素拉丁文名称第一个字母表示元素的符号)1-20号元素:H(氢)、He(氦)、Li(锂)、Be(铍)、B(硼)、C(碳)、N(氮)、O(氧)、F(氟)、Ne(氖)、Na(钠)、Mg (镁)、Al(铝)、Si(硅)、P(磷)、S(硫)、Cl(氯)、Ar(氩)、K(钾)、Ca(钙)其他:Fe(铁)、Cu(铜)、Zn(锌)、Mn(锰)、Au(金)、Ag (银)、Ba(钡)、Hg(汞)、Br(溴)、I(碘)(二)离子符号1.离子:指原子由于自身或外界的作用而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使其达到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或2个的稳定结构。
2.离子符号是指表示各种离子的符号。
在元素符号右上角表示出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数的符号。
例如:Cl-、OH-、NH4+等。
3.书写离子符号1、格式:元素符号电荷数+/-2、确定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方法1:电荷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方法2:据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与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相一致。
(三)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是表示原子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在各电子层上排布的简图。
(四)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化学反应中的原子总要使自己的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即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或一个电子层时的2个)。
(五)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关联二、化学式和化合价(一)化学式的定义1.化学式的定义: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作化学式。
2.化学式的意义:3.(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以CO2为例子:4.宏观意义:表示CO2这种物质,表示CO2由C元素和O元素组成。
5.微观意义:表示1个CO2分子;表示1个CO2分子由1个C原子和2个O原子构成。
6.(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八年级上册化学期中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化学期中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3d4183e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40.png)
八年级上册化学期中知识点一、化学元素与化合物1.化学元素是由相同原子数的原子所组成,具有一定化学性质的纯物质。
元素的化学符号是由元素的化学名称的第一个或前两个字母表示,首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2.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元素以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具有新的化学性质。
化合物的命名有两种方式,离子式命名和分子式命名。
二、化学反应1.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并转化成不同物质的过程。
化学反应的基本要素有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当中的元素离子和离子键能够经过化学反应后与其他反应物中的离子结合形成新的离子键。
三、化学平衡1.化学平衡是指反应体系中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达到稳定而不变的状态。
化学平衡的特点可以用平衡常数来描述。
2.化学平衡的移动可通过改变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及压力等实现。
根据利用化学平衡的原理可以制备出各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重要物质。
四、化学能量1.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之间的电荷和原子间的化学键的能量的变化都反映在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中。
2.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可以用热量方程式来计算。
若化学反应吸热,反应物的总能量就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方程式当中的反应热值就为正数。
五、酸碱与溶液1.酸和碱的定义和性质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知识点。
根据布朗-布劳威理论,酸是指接受电子对,而碱则是指捐赠电子对。
2.一个水溶液的酸碱性可以通过其pH值计算。
pH值的大小和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成反比。
六、物质转化1.物质的存在状态是影响物质变化的物理性质之一。
最常见的两种状态为气态和固态。
2.鉴于物质状态的变化是等量的,可以得出一个非常有用的化学法则:摩尔定律,该定律描述了物质在反应当中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七、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元素种类和性质的分类工具。
目前,元素周期表包含了118个元素。
2.元素周期表的元素是按照原子序数的顺序排列的,并且有很多的相似性质。
通过周期表,我们可以对每个元素的一些物化性质有一个基本的概念。
高三化学元素周期表复习
![高三化学元素周期表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25800467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b0.png)
答案
D
且 Z 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 Y 元素的原子半径,则 Z 元素的原
子序数大于 Y 元素的原子序数。由此得出三种元素原子序数
的关系为 Z>Y>X。
规律方法 以上规律对于原子、离子之间的半径比较 均适用。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半径与同周期中相邻非金属 原子半径不具有可比性,因测定依据不同。
即时巩固 2 下列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 A.Na+<Mg2+<Al3+<O2- B.S2->Cl->Na+>Al3+ C.Na<Mg<Al<S D.Cs<Rb<K<Na
考点二 微粒半径大小比较的思维模型
例 2 X 和 Y 两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
构,X 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 Y 元素的阳离子半径;Z
和 Y 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Z 元素的原子半
径小于 Y 元素的原子半径。X、Y、Z 三种元素的原子
序数的关系是( )
A.X>Y>Z
B.Y>X>Z
C.Z>X>Y
原子,可用符号 表示。
。 。
。
和一定数目
的一种
质子数
(2)同位素:
相同而
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
(3)同位素的特征
①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完全
。
②在自然界中同种元素的各种核素所占的原子百分
数
。
中子数 (或
相同
基本不 变
质量数)
考点一 关于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问题 1:如何根据原子序数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 位置?
答案 D
解析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质量 数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质子数决定元素 种类,质子数与中子数决定核素种类。
规律方法 元素、核素、同位素 这三个概念相近,容易混淆,可采用 右图区分。但应注意:
备战期中:化学元素周期表及符号学习
![备战期中:化学元素周期表及符号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26592f47e2bd960591c6771a.png)
备战期中:化学元素周期表及符号学习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的书写和运用,必须熟练掌握,下面就元素符号的学习谈谈看法。
一、明确元素符号定义:表示元素的拉丁文符号,是国际通用的。
二、了解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三、注意元素符号的书写:用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元素,当几种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就用附加元素拉丁文名称的另一个小写字母的方法来表示。
如钙、铜、氯的拉丁文第一个字母都是C,为了以示区别,分别在第一个大写字母C 的后面附加了小写的a、u、l即组成了钙(Ca)、铜(Cu)、氯(Cl)的元素符号,当一种元素由两种符号组成时,书写时应遵循“先大后小、高低有序”的原则,即前面一个符号一定要写大写字母,后一个符号一定要写小写字母。
如钴元素只能写成“Co”不能写成“CO”,镁元素只能写面“Mg”不能写成“mg”或“MG”。
四、掌握记忆元素符号的方法:刚刚学习化学的同学,总觉得元素符号特别难记,很零散,没有规律,怎样能熟记元素符号呢?下面介绍两类方法供参考。
(一)分散识记元素符号的系统学习安排在教材第二章第三节,为了减轻元素符号集中识记的负担,可从第一节绪言课开始,对所接触到的元素符号进行分散识记,如绪言课中就可识记:镁(Mg)、铜(Cu)、碳(C)、氢(H)、氧(O);学习空气时,就识记氮(N)、氦(He)、氖(Ne)、氩(Ar)等;学习氧气的性质制法时就记住氯(Cl)、钾(K)、锰(Mg)、硫(S)、磷(P)、铁(Fe)等,以后每学一节就识记几种,这样积少成多,元素符号学习就会水到渠成。
(二)技巧记忆1.情景联想法如元素符号钨(W),可以联想白炽灯内钨丝形状,恰似“W”形。
又如元素硫(S),可以联想弯弯曲曲的小溪流水,其形状酷似“S”,再如元素符号氧(O),可以联想到医院给危重病人吸氧的氧罩,其氧罩口为圆形状,恰似“O”;再如钾(K)像一把张开的剪指甲的小剪刀等。
九年级期中化学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期中化学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620d9b01a37f111f1855b53.png)
九年级化学期中考知识点汇总(空气,氧气)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不能用木炭、硫代替红磷,因为它们燃烧产物是气体,不能形成压强差,水不能进入集气瓶。
不能用汞代替,因为汞与氧气反应速度太慢,且汞蒸汽有毒,不适合做演示实验,不能用铁丝或镁条代替,因为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镁条除了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外,还能与空气中的氮气及二氧化碳反应。
)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氧气为、稀有气体(混合物)为、二氧化碳为、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5、燃烧: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是:(1) 可燃物,(2)与氧气接触(3) 温度达到着火点灭火的方法:①隔绝空气②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是:都属于氧化反应,都放出热量。
不同点是:燃烧、自燃反应剧烈,发光、放热;缓慢氧化只放热,不发光。
6、氧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
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氧气的用途:①支持燃烧②供给呼吸氧气的化学性质①(黑色)C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
化学方程式为:②(淡黄色)S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空气中火焰,在氧气中的火焰,生成气味的气体SO2。
化学方程式为:③(红色或白色)P和O2反应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用于发令枪)化学方程式为:④(银白色)Mg和O2反应的现象是: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氧化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根据氧气的体积分数倒推活塞移动的体积,根据空气总体积的1/5来推导。
1.加热碳酸氢铵、加热铜绿、红磷燃烧、镁条燃烧、木炭、蜡烛、铁丝在氧 气中燃烧、硫粉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现象、文字表达式和符号表达式。铜 绿与盐酸、镁条与食醋反应的现象。
燃烧生成白烟的有磷和镁条,燃烧有大量白烟的有磷,燃烧有淡蓝色火焰产 生的有氢气和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有火星四射的现象,产生黑色固体的反应 有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和加热铜绿,发出白光的有蜡烛和木炭分别在氧气中燃 烧、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的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硫粉是黄 色固体粉末,二氧化硫是无色刺激性气体,燃烧产生的火焰是淡蓝色或蓝紫 色火焰。红磷在空气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烟雾!
15.缓慢氧化有哪些例子?剧烈氧化与缓慢氧化有哪些异同点? .缓慢氧化和剧烈氧化的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放热;不同点:反应剧烈程度不 同,等量的物质反应放热多少不同。 氧化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和分解反应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和氧化 反应的关系是相交关系。 16.催化剂的特征有:加快反应速率、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催化剂不会增加生成物 的质量,MnO2在过氧化氢制氧气中是催化剂,作催化作用,在氯酸钾制氧气中也是催 化剂,在高锰酸钾制氧气中,是生成物。
排水法比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优点?纯净。排空气法比排水法收集的优点?干燥。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开始收集时刻:导管 口产生连续均匀的气泡时开始收集;集满的时刻: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往外冒。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10.右图的万能装置, (1)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则要看气体与空气的密度比较, 若收集密度比空气大气体,气体往下沉,将空气从上面排出, 则气体应从长导管进入,空气从短导管排出;相反,若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气 体往上浮,将空气从下面排出,则气体应从短导管进入,空气从长导管排出。验满一 定要伸到哪个导管口。 (2)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集气瓶里装满水,进入的气体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气体与水比较,肯定没有水重,不管哪种气体,都是从短导管进,产生气压将水从长 导管排出。 (3)若瓶里收集满气体,需用水将气体排出,水从长导管进,将气体从短导管排出, 相反的话,气体无法排出。 (4)检验CO2,可在瓶里加澄清石灰水,气体从长导管中通入,与石灰水充分接触 (5)瓶里装水,还可以测定气体的体积,但还需添个量筒。 利用排水法,利用通入的气体的体积等于排出水的体积, 所以,气体应短进,水从长导管排出,量筒接水,测出水的体积即为通入的气体的体 积。 (6)医院里用此瓶可以将O2通过蒸馏水,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产生O2的速率,还可 以使O2变的干净。
• 4.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物质分别有哪些?
• 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
•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一般由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 如何判断是否是分子:由几个原子构成的微粒,并且没有金属元素的原子
• 相对原子质量的公式?
• 纯度公式:
• 纯度= 物质的质量 混合物
100 %
=
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该物质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
• 使木条燃烧的更旺的是O2,木条熄灭的是CO2、气体被点燃的是H2、木条燃烧现象不
变的是空气
• 39.
O2
O2
C6H12O6
CO2
H2CO3
C6H12O6
H2O
H2CO3
CaCO3
H2
第三章需记忆的知识
• 1.元素含量由高到低:
• 地壳中元素:O Si Al Fe Ca 地核中:Fe
• 海洋中:O H Cl Na (最多的物质是水)
2.测定氧气体积分数的原理?所选用的药品的条件有哪几个?(能与氧气反 应、不与其他气体反应、不生成气体),倒吸的水不到集气瓶1/5的原因?倒 吸的水超过1/5的原因?
3.氮气的用途?(书P4图片)
4.能直接加热的仪器? 不能加热的仪器?不能直接加热的仪器? (学习资 料P7中的2.给物质加热(1))
11.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如何验满?如何检验一瓶气体是氧气?排水法 收集氧气时,实验结束时先撤离什么?后撤离什么?原因。 12.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放蓬松的棉花的作用?氯酸钾制氧气是否需要 棉花?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
• 13.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 • 收集方法的选择考虑:气体的密度以及能否与空气反应,气体的溶解性以
引燃(各自的理由)
• 34.铁丝只能在氧气中燃烧
• 35.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所选用的药品的条件:能与氧气反应、不与空气中 的其他气体反应、不生成气体。例如,铁丝燃烧不能测定,因为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但利用铁生锈缓慢氧化消耗O2可以,利用镁条燃烧不行,因为不仅消耗氧气,还消耗 氮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
• 25.水的净化方法有:沉降,过滤,活性炭吸附,消毒,蒸馏等方法。明矾作用;活 性炭作用;过滤作用。硬水转变成软水的方法有加热煮沸、蒸馏,吸附过滤等方法都 不能将硬水转变成软水。加热煮沸的原理是将可溶性的钙镁物质转变成不溶性钙镁物 质,从而水中的钙镁物质就减少,达到软水的标准。 鉴别硬水与软水,取样,加 肥皂水后,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
• 26..实验室过滤:仪器;注意点:一贴二低三靠的内容,原因;过滤仍浑浊的原因有: 滤纸戳破了,待过滤的液体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滤纸边缘高于漏斗边缘。若浑浊,只 能重新过滤。
• 27.电解水的反应条件是通电,正极产生的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负极产生的 氢气,用燃着的木条检验,V正极:V负极=1:2,该实验需要通过检验是何种气体来判断 生成物,还需要读体积的数据来得出气体的体积比。电解水的结论是水是由氢元素氧
• 28.紫铜、酒精、碱式碳酸铜、水、水银(汞)等物质是纯净物, • 澄清石灰水、盐酸、石灰石、稀有气体、铜绿、洁净的空气等是混合物,碱式碳酸铜
完全分解后的固体是氧化铜属纯净物,若未完全分解的固体则为混合物;氯酸钾完全 分解后的固体,和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反应后的固体也不同。
• 29.稳定性、氧化性、助燃性、腐蚀性等都属于化学性质, • 溶解性、熔点高低、导电性、挥发性等属物理性质 • 30.石墨能导电,可以做电极,质软黑色,可做铅笔芯;金刚石有特殊光泽,可做钻
21.自然界中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与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固态二
氧化碳的俗称,用途。
22.二氧化碳灭火原理(即高低蜡烛实验原理,三句话)。
23.二氧化碳的性质。物理性质: 溶于水,温度越高,在水中
溶解越 ,压强越小,在水中溶解的越
;密度 空气。
化学性质:能与水反应(表达式,常根据石蕊变红色来证明发生
了该反应),能与石灰水反应(表达式),参与光合作用(表达
• 37.检验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复燃;
• 验满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口,木条复燃
• 检验二氧化碳: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 验满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伸到瓶口,木条熄灭
• 万能装置必须写清楚哪个导管口
• 38.鉴别(区别)O2、CO2、H2、空气最方便的:是燃着的木条
石,硬度大,可切割玻璃。石墨和金刚石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微粒的排列方式不同, 化学性质都可燃,它们都由碳元素组成。
• 31.有磨砂的仪器有:广口瓶、细口瓶、集气瓶、研钵、滴瓶 • 32.量筒读数:量筒放平,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水平 • 33.铁丝燃烧时有哪些注意点:铁丝绕成螺旋状、集气瓶里要放水或沙子,用火柴梗
式),不能供给呼吸,不可燃,不助燃。
• 24.河水沉降的过程加明矾,为了吸附水中悬浮颗粒物,加速沉降
• 过滤只能除去不溶性固体,例如MnO2、碳酸钙等不溶于水,可通过溶解、过滤分离, 两种都是可溶性的固体,就无法用过滤分离;
• 吸附:常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异味,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的过程为物理变化;消 毒是在水中加消毒剂,杀菌消毒,如加漂白粉、氯的化合物、臭氧等物质。蒸馏可以 将水转变成纯净的水。
• 元素的质量= 物质的质量×元素在物质中的质量分数 • 混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混合物元素中的质量分数 • 混合物中物质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混合物中物质的质量分数 • 原子: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5.仪器洗净的标准?P8哪些仪器具有磨砂部位?(集气瓶、广口瓶、细口瓶 等) 6.右边三套装置如何检查气密性方法 7.做氧气燃烧性质实验时,为什么燃烧的物质要自上而下 缓慢伸入氧气瓶?铁丝燃烧时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为什么末端要系根火柴? 为什么要等到火柴梗即将燃尽时再伸入集气瓶?为什么要在集气瓶中装水? 8.工业上获得氧气的方法?原理是什么?自然界产生氧气的途径?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有:高锰酸钾(紫黑色固体)、氯酸钾(白色固体) 和二氧化锰(黑色固体)、稀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9.氧气的收集方法以及原因? 用排水法收集到纯净的氧气需注意的问题:集气瓶中装满水,不能留有气泡, 导管口产生连续均匀的气泡时开始收集;
及能否与水反应。还要考虑是否有毒,若有毒,尽量用排水法收集,若不 能用排水法收集,只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可以考虑万能装置,以及进行尾 气处理。 1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1)药品(2)原理(表达式)(3)发生装置与 收集装置(4)检验与验满。(5)含漏斗装置的优点,分液漏斗与长颈漏斗 相比的优点。长颈漏斗下端管口要液封的原因?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期中复习
• 白色固体:氯酸钾、氯化钾、五氧化二磷、 氧化镁、碳酸钙、氢氧化钙、碳酸氢铵
• 铁丝、镁等通常的金属是银白色,不是白色的 • 黑色固体:氧化铜、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