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代哲学家对音乐学习的心理问题
从中国古代音乐心思想中谈音乐教育哲学
![从中国古代音乐心思想中谈音乐教育哲学](https://img.taocdn.com/s3/m/e71b6ae705087632311212d0.png)
从中国古代音乐心思想中谈音乐教育哲学作者:李峰来源:《北方音乐·上半月》2014年第01期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音乐思想的深入来谈音乐教育哲学,从而让刚接触或对音乐教育哲学感兴趣的朋友对本学科有进一步的认识,对中国古代音乐思想有进一步的认识。
关键词:古代音乐思想;音乐教育哲学;思辨主义;形式主义一、音乐教育哲学的三大美学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有一位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提出了“音乐教育即审美教育”理论,并著作《音乐教育哲学》一书,书中阐述三大美学理论对美国、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音乐教育学的发展产生的重大的影响——他就是贝内特·雷默。
1.思辨主义所谓思辨主义,认为音乐的价值并非存在于音乐本身,而是音乐本身之外的其他东西。
持有此观点者把艺术作为一种传播的工具,传达一些存在于艺术之外的信息,还坚持音乐体现了一种情感,要想了解艺术作品的意义,首先需要你去接触这部作品,并让你感知到作品之外的一些情感和思想。
2.形式主义所谓形式主义,认为音乐的价值就存在于音乐本身,而不是音乐之外的其他东西。
持有此观点者坚决否认音乐与情感有任何联系,艺术是独立的,艺术作品的意义与艺术作品之外的任何意义都毫无关系。
3.绝对表现主义雷默在其《音乐教育哲学》中提到自己的观点——绝对表现主义。
所谓绝对表现主义,其观点既不同于思辨主义,也不同于形式主义,而是取思辨主义和形式主义中认为是真理的内容,但并不是两种观点简单的叠加。
绝对表现主义赞成思辨主义中关于音乐和情感之间存在一定联系的观点,也赞成形式主义中音乐的价值来自于音乐本身而非音乐之外的其他。
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河南舞阳贾湖遗址骨笛的出土,可证实我国音乐文明的开端,距今已有近9000年的音乐文化,在如此源远流长的音乐文化发展史中,难道就没有雷默所说的音乐美学理论吗?答案是有的。
二、中国古代音乐思想中的思辨主义其实对于思辨主义这一美学理论早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提出,并影响中国音乐两千余年,至今仍有很多理论为人们所学习、研究,这就是儒家音乐思想。
简析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简析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90ef8021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fd.png)
简析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柏拉图(Plato)是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思想影响深远,对西方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音乐教育思想是其哲学思想的一部分,对后世音乐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文将简要分析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主要表现在《理想国》和《国定律》两部作品中。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提出了音乐教育对青年人德性和情感的塑造至关重要,进而影响其整个生活。
他认为音乐能够对人的心灵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应当选择适合的音乐来教育年轻人。
在《国定律》中,柏拉图进一步系统地阐述了他的音乐教育理念,认为音乐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更是一种教育。
他区分了不同类型的音乐,提倡应当选择那些能够提升人的灵魂和品德的音乐进行教育。
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提出的音乐教育应当注重塑造人的灵魂和品德,这一思想影响了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音乐教育。
他强调了音乐的教育功能,从而影响了基督教音乐教育和中世纪教育。
柏拉图的音乐教育理念也对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后世音乐教育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对今天的音乐教育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他提出的音乐教育应当注重人的内在品质和情感塑造,强调音乐对心灵的影响,这一观点对今天的音乐教育也同样适用。
现代音乐教育更应当注重学生的内在修养和情感体验,而不仅仅是技术的培养。
柏拉图提倡选择那些能够提升灵魂和品德的音乐进行教育,这一观点也对当前音乐教育有所启示。
现代音乐教育应当注重选拔和传承那些对人的精神世界有积极影响的音乐作品和艺术家。
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也提醒我们,音乐教育应当综合人的身心灵特质,不仅仅是技术的传授,而是对整个人格的培养。
荀子音乐美学思想探析
![荀子音乐美学思想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94bde2d3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ad.png)
荀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他的音乐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荀子·大略》一书中。
他认为,音乐是一种有形的表演形式,可以用来表达人的情感和思想。
他提出了“五声”理论:即五种不同的声音——咸、浩、淡、厚、浊——可以用来表达不同的情感。
例如:咸声代表快乐;浩声代表宽容;淡声代表平静;厚声代表尊重;而浊声则代表愤怒。
此外,荀子还强调了“六律”理念——即六种不同的旋律应该根据特定场合使用。
例如: 快正律适由军事场合使用; 慢正律适由敬神场合使用; 快变律适由战斗场合使用; 慢变律适由休闲场所使用; 自然律适由田园风光之中使甩 ; 自然流加之上, 适由水波之上作舞之时使甩。
最重要的是, 荀子还引入了"三味"理念, 它将音乐分为三部分: 高低(或者说明), 时间(或者说度)和力度(或者说量)三都要相对并根据特定情况考量, 打击击打方式打击方法. 有时会采取随本能而加以修正. 这样就能够将人民对生活中真实感受包装成一套独特而有效的音乐形式.
总之, 虽然已经过去2000多年, 但是荀子对于音乐美学思惙依然深具影响力. 圣人所留下来的遗产已经帮助人们理解如何将真实生活中真实感受包装成一套独特而有效的高雅文化.。
柏拉图音乐美学思想浅析
![柏拉图音乐美学思想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5e62b95e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f9.png)
柏拉图音乐美学思想浅析【摘要】柏拉图音乐美学思想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等著作中提出的一种关于音乐的哲学思想。
柏拉图认为音乐是一种具有魔力的艺术形式,能够深刻影响人的心灵和道德观念。
在柏拉图的哲学体系中,音乐被视为对灵魂的一种教育,具有重要的道德和心理效果。
柏拉图认为音乐的作用不仅仅是娱乐,更重要的是能够塑造人的品格和修养。
他强调音乐的美和和谐对人的心灵具有深远的影响,并提倡通过音乐来进行人的道德修养。
柏拉图音乐美学思想对后世哲学家和音乐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奉为古代音乐美学的经典之作。
柏拉图音乐美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过于理想化,难以与现实音乐实践相结合。
柏拉图音乐美学思想在其重要性和现实意义的同时也需要面对其不足之处进行批判和思考。
【关键词】柏拉图、音乐美学思想、音乐、哲学体系、影响、核心理念、后世、重要性、现实意义、不足之处1. 引言1.1 柏拉图音乐美学思想浅析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重要的代表之一,他对音乐的理解和审美观念在古代就备受赞誉,至今仍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柏拉图音乐美学思想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有人赞同他对音乐的观点,也有人对他的想法持不同看法。
但无论如何,柏拉图的音乐美学思想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西方音乐美学理论的重要基石之一。
在柏拉图看来,音乐是一种能够深刻影响人们思想和情感的艺术形式。
他认为,音乐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能够疗愈人们的心灵,引发内心的共鸣。
在他的哲学体系中,音乐被赋予了特殊的地位,被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艺术形式。
柏拉图的音乐美学核心理念主要包括对音乐的审美价值、音乐的作用和影响等方面的探讨。
他认为,音乐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还能够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的境界。
柏拉图的音乐美学思想虽然有其独特之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无论如何,他的思想对后世的音乐美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我们理解音乐的本质和意义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简析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简析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bf120ba8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9.png)
简析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家中的一位重要思想家,他的音乐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详细阐述了他对音乐教育的看法和建议。
本文将简要分析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并探讨其对我们现代音乐教育的启示。
柏拉图认为音乐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他提出了一种“混合音乐教育”理念,即将音乐融入到整个教育体系之中。
他认为音乐是灵魂和理性的调和者,能够培养人的灵性和品质。
他主张在儿童的教育中就应该加强音乐教育,使他们能够感受到优美的音乐,并通过音乐的律动来塑造他们的品格和情感。
柏拉图对音乐本身的评价也很高。
他认为音乐有着深刻的道德意义,可以对人的情感和品行产生积极的影响。
柏拉图将音乐分为三种类型:善良的音乐、混乱的音乐和邪恶的音乐。
他认为,只有善良的音乐才能够对人产生良好的影响,而混乱和邪恶的音乐则会破坏人的灵魂和品行。
他主张在音乐教育中应该注重选曲,只传授善良的音乐,使学生受益良多。
柏拉图对音乐教育的方法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他认为音乐教育应该要符合人的本性和心理发展规律,不能过分强调技艺,而忽视了音乐的内在意义。
他主张在音乐教育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体验,而不是仅仅追求技术的纯熟。
他还提出了一种“模仿法”来进行音乐教育,即通过模仿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
这种方法在后世的音乐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对我们现代音乐教育也有着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他的“混合音乐教育”理念引起了我们对音乐综合教育的重视,即将音乐融入到整个教育体系之中,使学生通过音乐教育得到全面的素养提升。
他对音乐的评价和分类也引发了对音乐选择和教育内容的深入思考,有助于我们在音乐教育中筛选出更加适合学生的音乐作品。
他对音乐教育方法的探讨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使我们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也提醒我们应该关注学生整体的成长和素养提升,而不仅仅是强调技术的训练。
简析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简析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1de3f25d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b7.png)
简析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柏拉图(Plato)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富盛名的一位,他的哲学思想在西方文明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柏拉图对音乐教育的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许多充满智慧的观点。
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尤其是对于音乐的力量和其在塑造人格上的作用的认识,对后世的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入手,简析其思想及其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
柏拉图对音乐的本质和功用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将音乐分为两种,一种是助长灵魂有秩序的音乐,一种是助长灵魂无秩序的音乐。
他认为,助长灵魂有秩序的音乐会使得人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理性、更加冷静,而助长灵魂无秩序的音乐则会使得人变得更加混乱、更加感性、更加狂热。
柏拉图主张只有助长灵魂有秩序的音乐才是真正有益的音乐,而那些助长灵魂无秩序的音乐只会破坏人的精神世界。
柏拉图对音乐与德育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他认为音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工具,音乐对灵魂的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
柏拉图认为,音乐不仅可以加强理性和道德,更可以培养人的审美情操。
他强调音乐对人性的教化作用,并且认为音乐对于青年人的教育尤为重要。
在他看来,有秩序的音乐能够培养人的理性和品德,是一种对灵魂有益的力量。
柏拉图对音乐教育的方法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他认为,音乐教育首先应该从儿童时期开始,通过音乐的听觉教育和声乐训练,培养儿童的审美情操和音乐能力。
他主张应该教给儿童正确的音乐观念和审美观念,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理解。
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应该着重于塑造学生的美德和人格,使其成为一个有理性、有情感、有道德的人。
他主张音乐教育要以德育为中心,强调音乐的美、善、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对当代音乐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提醒我们,音乐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对人格和灵魂的一种塑造。
在进行音乐教育时,我们不能只关注音乐本身的技术和表现,更要注重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和品格塑造。
先秦哲学家对音乐的思考和理解.doc
![先秦哲学家对音乐的思考和理解.doc](https://img.taocdn.com/s3/m/1443364b8bd63186bdebbc11.png)
先秦哲学家对音乐的思考和理解
2020年4月
先秦哲学家对音乐的思考和理解本文关键词:先秦,哲学家,理解,思考,音乐
先秦哲学家对音乐的思考和理解本文简介:在哲学的金字塔中,可以追踪人类理智的行进足迹;在音乐的殿堂中,蕴含了人类自诞生之日而起的喜怒哀乐。
哲学是人类智慧的抽象,音乐是人类心灵的抽象。
但,哲学充满了矛盾,音乐也必须在和弦的建立和解决之间进行。
哲学在探究绝对真理,音乐在寻求完美。
哲学家力图用简洁的命题诠释世界,音乐家高法以朴素的音响表现心灵。
先秦哲学家对音乐的思考和理解本文内容:
在哲学的金字塔中,可以追踪人类理智的行进足迹;在音乐的殿堂中,蕴含了人类自诞生之日而起的喜怒哀乐。
哲学是人类智慧的抽象,音乐是人类心灵的抽象。
但,哲学充满了矛盾,音乐也必须在和弦的建立和解决之间进行。
哲学在探究绝对真理,音乐在寻求完美。
哲学家力图用简洁的命题诠释世界,音乐家高法以朴素的音响表现心灵。
1 音乐与哲学的辩证关系音乐和哲学是矛盾的,又是相通的。
它们矛盾,因为它们用不同的方式观照和反映世界;它们相通,因为它们是人类主观世界的两极的抽象-- 理智
1。
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
![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https://img.taocdn.com/s3/m/9ea00987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a1.png)
音乐与情感
表达和唤起情感
中国古代音乐被认为是一种情感表达和唤起情感的艺术形 式。音乐常常用来传达和唤起特定的情感状态,如悲伤、 喜悦、愤怒等。
情感分类和象征
中国古代音乐中,不同类型的音乐通常与特定的情感状态 相关联。例如,慢调通常被视为悲伤和沉思的表现,而快 调则被视为欢快和热烈的表现。
情感共鸣和交流
无为而为
道家主张音乐的产生应该是无为的,不经过人为干预,以保持音乐的自然和本真。他们认 为只有无为而为的音乐才能达到美的境界。
虚静之心
道家强调内心的虚静,认为只有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宁静,才能真正欣赏和理解音乐的美。 他们主张用音乐来引导人们摆脱世俗的烦恼和纷扰。
佛教音乐美学
慈悲与超脱
佛教音乐强调慈悲与超脱,通过音乐的 引导使人们体验慈悲与和平。佛教音乐 通常具有宁静、祥和的特点,有助于人 们放松身心、净化心灵。
社会地位和荣誉
在古代社会中,音乐还被视为一种社会地位和荣誉的象征。精通音乐技能的人通常被视为受过良好教 育和有文化修养的人士,从而在社会中获得更高的地位和荣誉。
04
中国古代音乐的美学思想
儒家音乐美学
礼乐教化
儒家强调音乐的教化作用,认为音乐可以影响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 规范。他们主张用雅乐来引导百姓,以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近现代音乐的发展与变革
要点一
近代
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中国音乐逐渐向现代化转型, 出现新音乐和国乐运动。
要点二
现代
音乐多元化发展,出现多种音乐风格和流派,如流行 音乐、摇滚等。
对世界音乐的影响与贡献
对东亚文化圈的影响
中国音乐在东亚文化圈内广泛传播,对日本、韩国等国 家的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
简析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简析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f3cc62eb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a5.png)
简析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柏拉图(Plato)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之一,其音乐教育思想在古今中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柏拉图看来,音乐教育并不仅仅是为了培养音乐方面的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教育来培养人的品德和灵魂。
本文将从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入手,分析其对当今音乐教育的启示。
柏拉图认为音乐对人的心灵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其著作《理想国》中,他提到“音乐是对灵魂的教育”。
柏拉图认为不同音乐会对人的灵魂产生不同的影响,一些音乐可能会引起人们的狂热、暴力,而另一些音乐则可能会使人深思、平和。
他主张应该选择那些使人们心灵纯洁、思想高尚的音乐来进行教育。
这一观点在当今音乐教育中依然具有启示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教育不再仅仅是传授技能,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
教育者应该选择那些既具有审美意义又能够陶冶学生情操的音乐来进行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柏拉图提出了“古典教育”的概念,强调音乐教育应该与人的整体发展相结合。
在古希腊的教育体系中,音乐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与体育、数学等其他学科相互配合,共同培养学生的品格和才能。
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应该成为培养未来领袖和思想家的手段,他强调音乐教育应该注重德育和智育的结合,使学生不仅学会演奏乐器,还要懂得欣赏音乐、理解音乐背后的文化内涵,并在音乐中得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这一思想对当代音乐教育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现代音乐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音乐成为学生综合发展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一门技能课程。
柏拉图还提出了音乐教育应该与政治相结合的观点。
他认为音乐教育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手段,使其具备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才能和品质。
柏拉图强调音乐教育应该为国家和政治服务,培养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公民。
这一观点在当今社会同样具有现实意义。
音乐教育应该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修养和社会责任感,使音乐成为他们参与社会文化交流和建设的有力工具。
先秦哲学家对音乐的思考和理解
![先秦哲学家对音乐的思考和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ede24ec767ec102de3bd89b5.png)
先秦哲学家对音乐的思考和理解先秦哲学家对音乐的思考和理解本文关键词:先秦,哲学家,理解,思考,音乐先秦哲学家对音乐的思考和理解本文简介:在哲学的金字塔中,可以追踪人类理智的行进足迹;在音乐的殿堂中,蕴含了人类自诞生之日而起的喜怒哀乐。
哲学是人类智慧的抽象,音乐是人类心灵的抽象。
但,哲学充满了矛盾,音乐也必须在和弦的建立和解决之间进行。
哲学在探究绝对真理,音乐在寻求完美。
哲学家力图用简洁的命题诠释世界,音乐家高法以朴素的音响表现心灵。
先秦哲学家对音乐的思考和理解本文内容:在哲学的金字塔中,可以追踪人类理智的行进足迹;在音乐的殿堂中,蕴含了人类自诞生之日而起的喜怒哀乐。
哲学是人类智慧的抽象,音乐是人类心灵的抽象。
但,哲学充满了矛盾,音乐也必须在和弦的建立和解决之间进行。
哲学在探究绝对真理,音乐在寻求完美。
哲学家力图用简洁的命题诠释世界,音乐家高法以朴素的音响表现心灵。
1 音乐与哲学的辩证关系音乐和哲学是矛盾的,又是相通的。
它们矛盾,因为它们用不同的方式观照和反映世界;它们相通,因为它们是人类主观世界的两极的抽象 -- 理智和心灵的抽象。
哲学家应当懂得音乐。
哲学的对象不应仅是客观世界与人的理性,也应包括人的心灵;不应仅仅以概念、判断和推理为解释社会,还应以热情、爱情和痛苦去领略人生。
不懂得音乐的哲学家常常是心灵的盲人,而心灵的盲人的哲学常常是不完美的。
同样,音乐家也应懂得哲学。
不懂哲学的人不了解他身外有何等广大的世界,不了解这世界必不能深刻而全面体验人生,不能深刻而全面体验人生的不会有广阔的心灵,而只有这广大的世界进入了他的心灵,他才能创造与这世界的伟大相对称的音乐,才能在对无穷与无限的思考和感受中以音响表现无穷和无限。
马克思是音乐家,因为他不仅以冷静的批判分析世界,也把他为人类的进步和繁荣而献身的热情倾注进步和繁荣而献身的热情倾注进了哲学,他没有躲避黑暗,他为人类大同的曙光而讴歌,这样他才成了无产者的"第一小提琴手"。
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e8291ba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37.png)
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一、概述音乐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致力于探索音乐与人类心理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它涵盖了音乐创作、表演、欣赏等各个环节的心理过程,以及音乐如何影响人的情绪、认知、记忆和社交行为等多个方面。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精神生活需求的提升,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成为了一个跨学科的热门研究领域。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哲学家对音乐与心灵关系的探讨。
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始于19世纪末,随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建立,音乐心理学的研究逐渐走向系统化、科学化。
在随后的一个多世纪里,音乐心理学经历了从简单描述音乐与心理现象,到运用实验方法探究音乐心理机制,再到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揭示音乐心理过程的发展阶段。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精细化的趋势。
研究者们不仅关注音乐对个体心理的影响,还开始探索音乐在群体互动、社会交往中的作用。
随着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日益丰富,包括神经影像学、脑电技术、行为实验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
这些方法的运用使得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心理现象的内在机制和规律。
尽管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音乐心理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研究难度较大;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心理差异也需要进一步探讨;如何将音乐心理学的理论成果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人们的音乐素养和生活质量,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音乐心理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和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深入探索音乐与心理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本质和功能,为音乐创作、表演、教育等领域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和指导。
1. 音乐心理学定义及研究范畴音乐心理学,是一门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究音乐与人类心理之间复杂关系的科学。
它深入剖析音乐如何影响我们的情感、认知、记忆以及行为等方面,同时也研究人类在音乐创作、演奏和欣赏过程中的心理机制。
简析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简析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25c0f090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a6.png)
简析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柏拉图(Plato)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之一,他对音乐教育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认为音乐对于人类的教育和道德修养至关重要,提出了一系列关于音乐教育的观点和理论。
本文将简要分析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并探讨其对于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
柏拉图认为音乐是对灵魂的教育。
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柏拉图提出了一个理想的国家模式,其中包括了对音乐教育的论述。
他认为音乐对于人的灵魂具有塑造和影响的作用,因此应当非常慎重地选择对待音乐。
柏拉图将音乐分为两种,一种是激发人的激情和欲望的音乐,另一种是陶冶人的心灵和品德的音乐。
他主张在教育中应该优先选择后者来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柏拉图强调音乐教育的早期重要性。
他认为,音乐教育应当从儿童时期开始,并且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主张通过音乐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感情、思维和品行,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他认为在孩童时期接受正确的音乐教育可以对个体的品德和道德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柏拉图强调音乐教育应该是全面的。
他认为音乐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哲学和道德的表达。
他主张音乐教育应该包括音乐的理论和实践,学生不仅应该学会欣赏音乐,更应该学会创作音乐。
他认为只有当学生能够理解音乐的内涵,才能够真正地受益于音乐教育。
他主张音乐教育应该是全面的,包括音乐理论、音乐欣赏、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等方面。
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对当代音乐教育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他的思想提醒我们要高度重视音乐对于个体全面发展的作用,音乐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功利性教育,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感情、思维和品行。
柏拉图的思想提醒我们要关注音乐教育的全面性,不能仅仅局限于音乐的理论和实践,而应该注重音乐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其成为一种全面的人文教育。
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具有深刻的内涵和现实的意义,其对于音乐教育的启示意义不可忽视。
音乐历史知识:《音乐和人生哲学的感悟和思考》
![音乐历史知识:《音乐和人生哲学的感悟和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ebd627d2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88.png)
音乐历史知识:《音乐和人生哲学的感悟和思考》一首优美的音乐不仅仅是一种听觉的享受,更是一种对生命的哲学感悟和思考。
音乐历史上,每一个时代的音乐都承载着社会、文化、历史和艺术等多种元素,它们的背后包含了人们对生命和存在的深刻思考和理解。
因此,人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一种深邃的思想和哲学内涵。
古代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了著名的“宇宙和谐”学说,他认为宇宙的一切都是以和谐为基础的。
这种和谐被转换到音乐中,就形成了音乐的基本原理——音程。
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影响了整个欧洲的音乐史,为音乐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音乐不仅反映了人类的审美意识,同时也反映了人类的智慧和思想。
音乐史上最著名的作曲家贝多芬,他的音乐作品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他的《第九交响曲》被誉为世界音乐之王,其中第四乐章的歌曲《欢乐颂》更是成为了人类共同的音乐记忆。
在这首歌曲中,贝多芬通过音乐来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平等、爱和和平的向往,这些思想在当时的欧洲还是非常新颖的。
这首歌曲不仅仅是一首优美的音乐,更是一种思想和文化的传承。
20世纪初的音乐史上,民族主义音乐成为了一种潮流。
在这个历史时期,各个国家的音乐人开始通过音乐表达对自己国家的爱和对自己民族的认同。
俄罗斯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深受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影响,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和《婚礼进行曲》等作品直观地展现了俄罗斯人的热情和感情。
这些音乐作品激发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为当时的民族主义运动注入了音乐的力量。
在现代音乐发展的过程中,摇滚乐成为一种流行的文化现象。
在20世纪50年代初,摇滚乐在美国和英国迅速流行,年轻人开始从它那里寻找自己的存在和自由。
摇滚乐的特点是节奏强烈、音乐吉他独特,歌词内容涉及政治、社会和道德等多方面。
它成为了独立自主和反抗传统的象征。
总之,音乐是人类文化和人类精神的一部分,在音乐中,每一个时代的人都表达了自己的价值观和思想。
音乐是一个国家和地域文化的象征,是人类文化交流和合作的桥梁。
析亚里士多德的音乐教育思想
![析亚里士多德的音乐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2e67bb04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c2.png)
析亚里士多德的音乐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著作和研究广泛影响了现代的思想,其中包括对音乐教育的研究。
他认为音乐有助于陶冶情操和养成崇高精神,因此他认为音乐不仅是娱乐,而且是一种文化教育。
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有其独特的表现力,可以表达安详、愉悦和感伤等情绪,他将情绪表达称为激情,这种情绪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古代的文化,促进对艺术的探索。
而且,每一种激情都有其特定的价值,他认为通过学习和掌握音乐,将能够唤醒激情,帮助人们理解其价值。
此外,亚里士多德还认为音乐教育有利于社会和心理发展,他提出音乐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提升潜能,增强研究技能,丰富学术思维,并培养良好的情感,使倡导文明和友善的道德观念。
可以说,亚里士多德最著名的成就之一就是强调音乐在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作用。
总结而言,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教育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开发长处和提升能力,激发人的智慧和情感。
他非常重视音乐,认为它对人类的进步具有重要性,可以增进文明而和谐的社会氛围。
因此,音乐教育是当今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积极倡导和维护。
哲学中的自然观对中国古代音乐思想文化的影响
![哲学中的自然观对中国古代音乐思想文化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8a61a9e8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ed.png)
哲学中的自然观对中国古代音乐思想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音乐思想文化的影响可以追溯到哲学中的自然观。
中国古代哲学家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对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自然被视为宇宙的基本原则和人类生活的根基。
这种自然观念对中国古代人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音乐思想中,自然与音乐被认为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
中国古代哲学将自然视为一种有序而和谐的状态,这种状态被称为“天人合一”。
在这种理念中,音乐被视为能够模仿和表达自然之音的艺术形式。
人们通过音乐来抒发对自然的崇敬和表达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这样的思想使得中国古代音乐注重和声的平衡和谐,追求音乐的自然之美。
在中国古代音乐思想中,自然被视为音乐的源泉和灵感之地。
中国哲学强调观察自然以获得智慧和美的体验。
古代音乐家和作曲家常常通过观察自然来获得创作灵感。
他们观察自然中的声音、鸟鸣、山水、风景等,并试图将这些自然之音融入到音乐中。
他们相信,通过模仿自然中的声音和运用自然的规律,他们可以创造出富有个性和独特风格的音乐作品。
在中国古代音乐思想中,自然也被视为人类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的重要指南。
中国哲学强调人类应该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行为和思想中体现出对自然的敬畏和顺应。
在音乐中,这种观念被视为关键要素,人们认为音乐是一种能够调和人类心灵和社会的艺术形式。
通过音乐的表达和感受,人类可以修养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达到心灵的平静和和谐的境界。
在中国古代音乐思想中,自然也被视为音乐教育的基石。
中国古代哲学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个体的道德修养,而音乐被视为培养人类道德和精神的艺术形式之一。
通过音乐教育,人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品德和修养,提升自己的情感和智慧。
中国古代学者将音乐和人类的成长和教育联系在一起,通过音乐教育的实施,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并与之和谐相处。
简析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简析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2d017d15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a2.png)
简析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对音乐教育做出了深入思考的人之一。
他的音乐教育思想,对后来的音乐教育以及教育学领域都有一定的启示。
首先,柏拉图认为音乐的本质是灵魂的响应。
他认为人类的灵魂能够与音乐相互作用,从而激发灵魂中的美好情感和思想。
这一观点强调了音乐的影响力,也给了教育者一个启示,那就是教育者需要认识到音乐对灵魂的影响力,并充分运用音乐教育,引导青少年的正确情感和思想。
其次,柏拉图认为音乐与数学和形式学有着紧密的联系。
他认为音乐是符合一定数学规律的,而这些数学规律也是自然万物存在的规律。
这一观点给了教育者一个启示,那就是教育者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和形式学能力,并通过音乐教育,提高学生对数学和形式学的理解和掌握。
此外,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应该从儿童时期开始,不仅需要注重技能的训练,还应该更多地注重音乐对生命的影响。
他坚信“没有音乐的生活是一种错误的生活”,认为音乐对于人类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一观点告诉教育者,音乐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成为品性优良和思维能力出众的人。
最后,柏拉图认为音乐和教育都有一种治愈力量。
他认为音乐可以治愈人类的心灵创伤和心理问题,教育也可以帮助人类的灵魂得到愈合。
这一观点把音乐教育和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让教育者认识到他们所从事的工作的重要性和责任感。
综上所述,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对于今天的音乐教育和教育学都有一定的启示,教育者可以从中汲取经验和教益,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音乐教育。
浅谈墨子“非乐”思想
![浅谈墨子“非乐”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b08ba225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6e.png)
浅谈墨子“非乐”思想
墨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和哲学家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哲学的发
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墨子的“非乐”思想,即对音乐的否定和批判,是他思想中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墨子的“非乐”思想的内涵、思想意义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三个方
面进行浅谈。
墨子的“非乐”思想主要包括对传统音乐的否定和对音乐的功利性批判。
墨子认为传
统音乐过于追求享受和感官愉悦,忽视了道德教育的功能。
他认为音乐应该是人与美的结合,是通过音乐来传达道德观念和促进人们的道德修养。
而传统音乐中的忧乐不分、美恶
不辨,使得人们的情绪容易受到音乐的影响,从而失去了理性思考的能力。
墨子认为音乐应该有明确的目的和功能,并赋予了音乐以实际应用的意义。
他主张用
音乐来表达道德观念和教育人们的行为规范。
他提出的“往古而返者,伦也;往美而返者,义也;往利而返者,礼也”这一观点,指出了音乐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他认为音乐不应
该只是一种娱乐形式,而是一种能够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艺术形式。
墨子的“非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墨子的思想对战国时期和秦汉之
际的道德教育和社会风尚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思想为后来的儒家学派、道家学派和墨家
学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借鉴。
他提出的音乐应该有功利功能的观点,对于后来的儒
家音乐观和儒家教育有着重要影响。
墨子的思想也为后来的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提供了新
的思路和方向。
墨子的音乐思想总结
![墨子的音乐思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d814550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a4.png)
墨子的音乐思想总结墨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音乐思想是他众多思想中的一部分,对于古代音乐的发展和演变有着重要的影响。
墨子的音乐思想主要包括对音乐伦理、音乐审美、音乐功能以及音乐对人心理的影响等方面的探讨。
首先,墨子的音乐思想强调了音乐的伦理性。
他认为音乐应该以道德为基础,传达正义和善良的价值观念。
他认为音乐有助于培养人们的情感品味和道德修养。
他认为音乐要追求和谐、和睦的音律,以及平等和亲近的人际关系,这样的音乐才能有意义和价值。
其次,墨子的音乐思想关注了音乐的审美价值。
他认为音乐应该追求高尚的审美境界,通过音乐来激发人们的美感和艺术欣赏能力。
他认为音乐应该具有独特的美学风格和个性,不应该简单追求声音的美感,更要注重音乐所传递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第三,墨子的音乐思想涉及了音乐的功能。
他认为音乐可以用来调节人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帮助人们摆脱忧愁和痛苦,达到身心的平衡和健康。
他提出了“以音悦志”的观点,认为通过音乐的欣赏和演奏,可以提高人们的思考和创造能力,提升他们的人生境界和修养水平。
最后,墨子的音乐思想强调了音乐对人心理的影响。
他认为音乐是直接影响人心灵的艺术形式,可以通过音乐来引导人们的思考和行为。
他认为音乐对人的情绪、意志和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可以培养人们的感受力和思辨能力,使人们更加理智和宽容。
总之,墨子的音乐思想以道德为基础,注重美学价值,强调音乐的功能和影响力。
他的音乐思想对后世的音乐发展和音乐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对音乐的研究和探讨为后人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思想和启示。
墨子的音乐思想不仅提升了古代音乐的品质,也给现代音乐发展带来了很多启示,使得我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古代哲学家对音乐学习的心理问题浅谈古代哲学家对音乐学习的心理问题浅谈古代哲学家对音乐学习的心理问题2019-09-04哲学理论论文浅谈古代哲学家对音乐学习的心理问题摘要:我国古代的哲学家就已经研究了音乐学习心理的一些列问题,还给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提供了相对应的音乐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一样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点,所以在儿童声乐教学上,我们也遵守相对应的教学方法。
顺应儿童本性的教学方法是指:在儿童声乐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到顺应儿童爱玩的天性,以及培养他们对学习声乐的产生兴趣,使每一个儿童学会认识声乐、把握声乐,养成对唱歌有积极态度,更重要是让儿童能够全面发展。
关键词:音乐学习哲学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教育应该活动均产生于儿童的内在需要”。
平时,我在准备教学课程也会参考国内外儿童声乐的教学方法,并融入一些自己在大学学习中对声乐学习的体会与感受,再加上实习期间对儿童性格特点的局部了解,深刻体会到作为儿童声乐教师必须把最愉快的歌唱状态表现在他们的眼前,激发每一个儿童声乐学习的潜质以及让他们能真正的感受歌曲,从而积极地表达出来。
一、兴趣是声乐学习的基础之所以把兴趣作为声乐学习的基础理念,是因为兴趣是人对事物或者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热情、积极和肯定,然而去产生投入、了解和探讨的心理。
兴趣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重要因素,对感兴趣的人和事物,大家都会主动愉快地区探索,致使整个活动过程或认识过程不成为一种累赘。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正如托尔斯泰说的,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相比早被我们认识到,儿童碰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一定会促进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然而他们对声乐学习产生兴趣,就会聚精会神的投入其中,甚至他们内心对音乐的感受都会多彩多姿。
因此,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探索的精神力量。
二、注重儿童对音乐的感受我们成年人不能用压制和怀疑的眼光去看待儿童对音乐的感受,儿童会有自己体会音乐和感受音乐的方式,当然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音乐的理解有不同的体会。
在音乐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己去表达音乐,之后给予认同和鼓励。
如果孩子提出与现实相反的想法,作为老师一定不能去否认或者忽略,而是从各个方面引导孩子们往实际点发展。
例如有一次课堂上教学时,某儿童认为很欢快的儿歌《打电话》是忧伤的,我没有立即否认他的说法,而是通过问他:“假如好朋友打电话来关心你再哪里,你会不会很开心?”这样的问题来引导他明白这是一首快乐的歌曲,从而多长几次后,他真的接受这首歌曲是欢快的情绪。
所以,这种引导以及给予鼓励,儿童才会更主动地和他人畅谈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选择适合儿童演唱的歌曲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儿童年龄和提点的歌曲素材对于儿童在声乐兴趣的提升也是十分重要的。
歌词移动、旋律简单、去掉换了、曲风向上这些都是选择歌曲必须考虑的标准,当然我们也应该加入各个类型的作品。
比如:动画片插曲《蓝精灵》、新时代性的歌曲《把心儿种在春天里》等。
教材的选择,对于是否能培养儿童对声乐感兴趣作为教学内容及其重要,它是实现声乐教学的基础。
一首好的声乐作品或是声乐教材首先是紧贴儿童的本性特点,表达他们的心声,也可以有一个美好的含义,或是抒发一种欢快热闹的画面,或是衬托一种仙境般的梦幻,会使孩子心灵萌发一颗美的种子。
创造开心主动的学习气氛,重视、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应该创造一个开心、自在、和谐的声乐教学氛围,这样儿童才能积极、快乐的进行声乐演唱。
在教学课堂中,教师的动作幅度大、有趣;教师语气童趣化;表情夸张、丰富,那么学生就会更加主动的投入教学中,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课堂上老师的一颦一笑一字一句都影响着孩子们的注意力,孩子们会因为我们夸张的动作对所讲的内容集中精力去听,孩子们也会因为丰富的表情对我们有一种亲切感以至于积极配合。
比如老师用很优美起伏波动大的情感区范唱一首新歌曲,孩子们听着舒服学起来当然也就更积极。
我觉得作为所有儿童教育者都应该在这方面努力做好,那么创造一个主动开心的学习环境就不是一件难事。
其次,作为教师应该重视和关注每一个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是教师必须遵守的基本理念,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我们都要及时发现,促进学生感到被重要和关注的快感,从而更加积极向上的完成课程学习。
不可否认,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每个学生的能力也都各有差异。
所以,教师就要让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在声乐课程总收益,并使他们在音乐文化素质上得到提高,从而去享受声乐学习中的快乐。
教师及时发现儿童的闪光点,还要多鼓励和表扬学生,每个学生得到老师的表扬心里都会感到自豪成功的喜悦,自信心也就有所提高。
我在自己的教学课程上设计了一个奖励制度,每个环节表现较好的孩子,我都会马上奖励一张动画贴画,快下课前宣布贴画最多的那一个就是本节课的“音乐小精灵”。
通过这种方式来肯定他们的表现,利用上课过程中的斗志力和挑战力使他们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更是激发学习声乐的兴趣。
当然,我们也会遇到能力差一点的学生,哪怕他们的点滴进步和好的表现,我都会极力表扬,让他们增强自信心,对声乐学习有足够的耐性心。
三、使多种音乐活动融入声乐教学“全面发展”是我国始终都坚持教育方针,所以在音乐活动中,学生也一样秉承着。
利用适当的发声练习调动学生积极性课开始的时候,我设计了两种有趣的发声练习来调动学生最初的注意力,这样学生能尽可能马上进入上课状态。
第一种是问候式的发声练习:跟着钢琴旋律,师生之间的互动问候。
曲谱如下: 1 2 3 4 | 5- | 5 4 3 2 | 1-|┃(教师)小朋友们好,(学生)莉莉老师好!如果发现有的儿童注意力还不够集中,我会单独和他来一次相互问好。
曲谱如下:1 2 3 4 | 5- | 5 4 3 2 | 1-|┃(教师)X X 你好,(学生)莉莉老师好!第二种是模仿式的发声练习:学习某些动物不同状态的叫声跟着钢琴旋律进行发声。
曲谱例如:1 2 3 2 | 1-|┃喵喵喵喵喵通过多次课上的实践来看,儿童对这两种导入适应得很快,开声和节奏练习都训练到了,也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集中注意力,让我可以轻松的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内容。
声乐学习中融入节奏练习在当今儿童声乐教育中,传统的学科教育着实影响很大,时常与音乐审美出现对立的现象。
例如很多教师机械性的进行乐谱和音符练习,还有枯燥的识谱,从时值开始着节奏训练,着重旋律等等。
这种死板的练习对于儿童来说根本无法接受,更何况还要孩子们有审美体验,而必然对声乐学习产生抵触心理。
声乐学习中节奏练习有很重要的意义所在,然而作为儿童教师可以采取特殊方法来训练。
曾经我在一个集团对儿童音乐教师的培训课上,研发员把各个音符编成了几首儿歌以便儿童可以更快的掌握,这个方法对我启发很大。
而我是通过布谷鸟的鸣叫、马的脚蹄、火车行进、闪电等声音来设计二分音符、八分音符、四分音符等等。
进行这种节奏训练,主要是培养儿童可以把生活中的观察能力和声乐学习相结合。
儿童真正记住每个音符以及在歌唱中运用还需要综合性的反复练习。
我是在课余时间制作了一些音乐节奏卡片,然后在课堂上把之前学习的节奏型两个或三个组合让孩子们用手拍出来。
这样既复习以前学过的内容,也是很有意义的训练了孩子们的反应能力。
四、声乐学习中贯穿于律动表演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歌、舞、乐三位为一体的综合教学是为了给儿童创造获得全面、丰富、综合的审美体验。
在声乐教学中,孩子们歌唱时跟着节奏用手、脚、头做各种舞蹈动作,我认为这样不但增添了课堂上的气氛,也上孩子们注重旋律的变动和节奏与动作的结合。
当然我会根据每首歌的曲风、情绪来编排适合儿童的肢体律动,以至于每个孩子都可以再声乐教学中身体协调性、韵律感、观察力和表现里全面发展并得到提高。
通过多次实践成果,我认为可以把音乐课特有的律动舞蹈安排在一节课总结的环节中,这样孩子们会对下节课抱有期待的心理,也是对刚学完新知识后的一种放松活动。
个别音乐活动,孩子们自己设计自己的动作、表情。
种种律动表演都是希望他们可以在声乐教学中享受轻松、愉快的环境,可以满足自己的想象思维和创造力,能够使儿童有一个开朗、活泼的性格,更重要是将音乐活动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加深儿童对情感的体验。
在歌唱中,儿童能够亲身感受和体验音乐学习的快乐我对快乐教学的理解是:教师能够在课堂上通过采取一系列含有技巧、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和积极的态度去接受教学内容,完成学习任务。
国内外教育家都认为唱歌是儿童音乐学习的一个必须活动。
每个儿童与生俱来就喜欢唱歌,通过唱歌来表达心情的预约,享受音乐中的美,增强创造美的力量。
儿童在学习歌曲时,教师往往需要耐心引导儿童从最浅的了解到被歌曲的情绪而感染,能够全身心的表达歌唱表演。
在引导时,老师要不离激发他们对歌曲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让他们在音乐世界里享受无穷尽的美、扩大着音乐视野。
一首好的歌曲行音色、节奏感、力度到和谐的伴奏,用这种完整的方式让孩子们领悟这首歌是那么有趣,从而喜欢它,并很愿意学习它。
每节音乐课开始,孩子们都是听着与本节课相关的音乐进教室并入座,意义在于区别其他学科音乐课有独特的地方。
孩子们学习歌曲的开始,我会富有感情的范唱,儿童则带着对歌曲情绪或内容一些简单的问题去聆听,也算是他们对新歌有一个初步的体验和了解。
之后,为孩子们讲述歌曲的音乐背景、曲风特点以及重难点,让他们对歌曲有更加主管的印象和认识。
在学唱过程中,我激励鼓动孩子们每字每句都富有感情,并夸张大胆的进行各种表情流露和身体律动,使他们自主抒发情感、发挥创造力、感受学习中的快乐。
小结儿童相对于其他年龄的学生在声乐教育者方面应该实行特殊的方法。
顺应儿童本性可以使儿童在学习时轻松、愉快进行教育活动,最可贵的是每个儿童的艺术素养能获得提高,作为一名年轻的儿童声乐教师,我还需要不断的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声乐技巧上的学习,用丰富多样、现金新颖以及适合孩子们的教育方法来完整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同时,见解更多国内外的音乐教育知识,从而在时间中不断提高自己,让更多儿童在顺应本性的基础上愉快的歌唱并享受声乐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