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2021届 )高三化学认识化学科学化学用语第一轮复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2021)高三化学认识化学科学化学用语第一轮复习题
一、单选题
1.实验室制备氨基甲酸铵的原理为2NH 3(g)+CO2(g)NH2COONH4(s) ΔH<0。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A.CO2的电子式为B.NH2COONH4属于离子化合物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实验室干燥NH3、CO2两种气体均用浓硫酸
2.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完全相同的是()
A.Na 和Na+B.12C 和14C C.16O 和17O2-D.H+和D
3.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
B.0.1mol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0.1N A
C.0.1molFeCl3完全水解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生成0.1N A个胶粒
D.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42g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6N A
4.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高效电解质(如图所示),其中W、Y、X、Z、Q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和Q位于同一主族,Y和Z的原子序数之和与Q相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Q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强酸B.阴离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C.元素非金属性的顺序为Z>Y>X D.W和X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呈碱性
5.两个铷钾分子在温度为5×10-7K时反应,超冷温度迫使反应在中间阶段停留了几微秒,人类第一次见证了化学反应过程,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的结构示意图为B.铷元素位于第4周期IA族
C.该反应为吸热反应D.该反应获得了化学键断裂和形成的证据6.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CS2的的的的的的S的C的S
光
B.6CO2+6H2O
C6H12O6+6O2,该变化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叶绿素
C.CO 2(g)+C(s)2CO(g)△H>0,△S>0,该反应常温下能自发进行
D.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来鉴别乙醇、乙酸和苯
7.下列有关说法错误
..的是
A.医药中常用酒精消毒,是因为酒精能使细菌蛋白质变性
B.聚酯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对废旧电池回收处理是为了防止重金属污染水源和土壤
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化工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8.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称为氢化物,下面关于氢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D2O分子所含的中子数为8B.NH3的结构式为H——H
C.HCl的电子式为H+[]D.热稳定性:H2S>HI
9.下列诗句或谚语都与化学现象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
B.“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C.“滴水石穿、绳锯木断”不包含化学变化
D.“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与胶体知识有关
10.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表示乙炔“燃烧热”对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2H2(g)+O2(g) = 2CO2(g)+H2O(g);的H=-1 256 KJ/mol B.Na2O2的电子式:
C.卤化氢都极易溶于水,溶液均为强酸
D.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NaOH(aq)+H2SO4(aq)=Na2SO4(aq)+H2O(l) ; △H= -57.3kJ/mol 11.下列物质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葡萄糖的最简式:CH2O B.氢氧化钠的电子式:
C.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D.S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12.下列表达方式正确的是()
A.CCl4的电子式:B.MgCl2的电子式:
C.S2-的结构示意简图D.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20Cl
13.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N 2的结构式:B.CO2的分子模型:
C.四氯化碳的电子式:D.氧离子结构示意图:
1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次氯酸的电子式
B .氮化硅的化学式 Si 3N 4
C .氢硫酸的电离方程式 H 2S 2H ++ S 2-
D .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15.下列化学用语或模型图正确的是
A .氮气的结构式:
B .用电子式表示溴化氢的形成过程为:
C .CO 2的比例模型:
D .14C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二、综合题
16.研究水体中碘的存在形态及其转化是近年的科研热点。
I -与I 2在水体和大气中的部分转化如下图所示。
(1) I 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
(2)水体中的I -在非酸性条件下难于被空气中的2O 氧化。
原因是-2222H O 4I O 2I 4OH -+++的反应速
率慢,反应程度小。
①I -在酸性条件下与2O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酸性条件下I -易被2O 氧化的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资料显示:水体中若含有2Fe +,会对3O 氧化I -产生影响。
为检验这一结论,进行如下探究实验:分别将等量的3O 通入到20mL 下列试剂中,一段时间后,记录实验现象与结果。
己知:每31molO 参与反应,生成21molO 。
①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甲中反应为可逆反应,其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比较甲、乙、丙实验,说明2Fe +在实验乙中的作用并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纯过氧化氢是淡蓝色的黏稠液体,可与水以任意比混合,其水溶液俗称双氧水,为无色透明液体。
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工业上过氧化氢是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常用于消毒、杀菌、漂白等。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围绕过氧化氢开展了调查研究与实验,请你参与其中一起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写出过氧化氢的电子式:_____。
(2)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当生成标准状况下1.12 L O 2时,转移电子为___ mol 。
(3)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后发现H2O2为二元弱酸,其酸性比碳酸弱。
请写出H2O2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
(4)同学们用0.1000 mol·L-1的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某试样中过氧化氢的含量。
①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②滴定到达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③用移液管吸取25.00 mL试样置于锥形瓶中,重复滴定四次,每次消耗的酸性KMnO4标准溶液体积如下表所示:
则试样中过氧化氢的浓度为____mol·L-1。
④若滴定前尖嘴中有气泡,滴定后消失,则测定结果____(填“偏低”、“偏高”或“不变”)。
(5)同学们发现向滴加了酚酞的NaOH溶液中加入H2O2后,溶液中红色消失。
关于褪色原因:甲同学认为H2O2是二元弱酸,消耗了OH-使红色消失;乙同学认为H2O2具有漂白性使溶液褪色。
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甲、乙两位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___________。
18.水溶性离子是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成分,研究其化学组成对于治理大气污染有重大意义,某地区大气颗粒物经采样与必要的预处理后得试样溶液。
经离子色谱检验确定含有以下离子:NH4+、Na+、Mg2+、Ca2+、Al3+、SO42-、NO3-、CO32-、Cl-。
某同学对其再进行如下的实验:
已知:在加热与强碱性条件下,铝单质可以将NO3-还原为氨气。
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1”的电子式为_________。
(2)生成“沉淀1”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沉淀2”的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溶液3→气体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5)根据上述实验可推断该地区大气颗粒物中_________含量较低(填离子符号)。
(6)已知大气颗粒物中各元素的污染主体如下表:
根据实验结果可判断该地区大气颗粒物污染主体有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2.B3.D4.D5.D6.C 7.B 8.B 9.C 10.D11.A12.C13.D14.B15.D
16. 2224H 4I O 2I 2H O +=+++ (H )c 增大,(OH )c -减小,使平衡22
22H O 4I O 2I 4OH --+++正向移动,反应易于进行等其他合理答案 2310-⨯ 2322H O 2I O I 2OH O --++++ 2Fe +或2Fe +的氧化产物3Fe +与-I 和3O 反应产生的OH -结合,促使该平衡正向移动,提高了-I 的转化率等其他合理答案
17.
2H 2O 22H 2O +O 2↑ 0.1 H 2O 2H ++HO 2-、HO 2-H ++O 22- 2MnO 4-+5H 2O 2+6H +===2Mn 2++8H 2O +5O 2↑ 锥形瓶内溶液颜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紫色,且30秒内不褪色 0.1700 偏高 向褪色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 溶液,若变红,甲正确;若不变红,乙正确 18.略 2[Al(OH)4]-+CO 2 =2Al(OH)3↓+CO 32- + H 2O BaSO 4的BaCO 3 8Al+3NO 3-+5OH -+18H 2O= 3NH 3↑+8[A1(OH)4]- Mg 2+的Ca 2+的CO 32- 机动车尾气、燃煤污染、土壤扬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