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秦帝国》之《黑色裂变》有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大秦帝国》之《黑色裂变》有感

毕十六年之功,煌煌五百万言,这是一部追寻“中国原生文明”的历史巨著,这是一幅气势恢弘、绚丽多彩的史诗画卷,这是一曲跌宕起伏、气势磅礴的历史交响乐。它以精细的笔法描绘出秦帝国悠远历史的灿烂星河,它用丰沛的想象力为我们重塑了那个遥远而又心向往之的伟大时代。孙皓晖先生以其敢为天下先的艺术勇气和人文学者的历史眼光创作完成的巨著《大秦帝国》成为当下不可多得的一部好书、一件精品。我近期拜读了该书的第一部《黑色裂变》,壮阔激烈的战争场面、曲折传奇的人物命运常常让我陷入故事情节中无法自拔,翻读时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跃然纸上,掩卷沉思耳畔依旧战马嘶鸣、古琴悠悠。读后颇多感慨,故写就此篇读后感,略记一二。

该部自秦献公少梁之战受挫(公元前362年)至秦孝公病殒,太子嬴驷即位、商鞅被车裂止(公元前337年),时间跨度二十六年,历经秦三位君主,其间更涉及战国年间各国竞相变法、征伐战争等诸多内容。小说以处于“大毁灭、大创造、大沉沦、大兴亡”的战国时代为背景,以商鞅变法为主线,生动记述了秦帝国通过变法摆脱积贫积弱图强自立的历史过程。作者之所以选择商鞅变法作为整部大秦帝国历史的切入点,我想这是因为这一时期是秦国洗辱雪耻、奋发自强的最重要时代,亦是大秦帝国得以长足发展并建立大一统国家的根基所在。这是一次中国历史上最重要、最彻底的变革,它深远影响了整个中国的历史进程,直至今日。

秦孝公是变法强秦的第一推动力,更是秦帝国的“基石君主”。即位之初,秦国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秦孝公自断两指血立“国耻碑”,并向天下发出了千古未有的“求贤令”。就是这张“求贤令”揭开了这场轰轰烈烈的历史大变革。然而改革的进程是

艰难的,内有既得利益集团的重重阻碍,外有东方六国觊觎的野心。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秦孝公胸怀大志而坚忍不拔,先变法图存,后变法强秦,继而雄霸天下。正是有了秦孝公坚定的改革意志,商鞅才能在甘龙、杜挚等老世族的重重阻挠下取得变法成功,新法才能取得“行之十年,秦民大悦,路不拾遗,山无盗贼,乡邑大治,民殷国富”的成果。贾谊《过秦论》论之即是:“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可谓是沧海洪流中搏击风浪的本色英雄,是燃烧生命以挽救劫难的殉国烈士。?

秦孝公与商鞅,他们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同奠定了日后秦国“大出于天下”的坚实基础。商鞅是中国古代法制社会理论的奠基人和践行者,是大秦帝国依法治国图强自立的精神太阳。《史记》中司马迁借应侯之口,称赞商鞅“极身无二虑,尽公而不顾私,……义之至也,忠之节也。是故君子以义死难,视死如归,生而辱不如死而荣”。他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他追求的目标是“为万民立法、为国家立制”,他所有的行动都是围绕着自己变法图强建立法制社会的理想而行,即所谓“极身无二虑,尽公不顾私”。树敌无数,却未顾及个人安危;终遭车裂,洞悉一切仍慨然受之,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和伟大政治家的最后献身。牺牲自己成就大秦帝国,个人悲剧置于宏阔的历史背景中则平添了许多让人难以言说的复杂韵味。

在春秋战国这个政治智慧喷涌的黄金时代,几乎所有伟大的变革,都是由名士策划发动并主持的;几乎所有的长策大谋,也都是名士提出并主持执行的;几乎所有的战争,都是由名士运筹帷幄的。《黑色裂变》固然要以秦帝国为主体,以帝国兴亡为主线,写尽帝国的文治武功、霸气雄风,但小说的精彩感人之处还是那些心存济世之志,身怀匡扶天下之才,却又命运多舛,悲患忧戚的封建策士,秦

国商鞅、韩国申不害、齐国孙膑、魏国庞涓等,他们在诸侯列国的皇天厚土上演绎了一幕幕或悲壮或雄浑的历史话剧。儒家孔子树起“学而优则仕”的大旗,声言:“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待价而沽。墨家以兼爱、非攻等鲜明的政治学说与儒家并称显学,他们除暴安良,替天行道。至于法家则是以严刑峻法、强权专制为宗旨,先后在多国导演了一个个形态各异的变法活动。诸子百家虽主张不同,各为其主,但他们的思想到今天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仍是我们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精神源泉。

这也是一部“老秦人”书写自己历史的著作。孙皓晖先生出生在三原县西阳镇,这里便是“老秦”之地,离秦国最早的国都栎阳(今临潼)只有数十公里。秦国修建的郑国渠(今泾惠渠)至今还在他家门前潺潺流过。按他自己的说法,“生于秦地,染于秦风”。这些年,清朝热、明朝热、汉唐热,电视屏幕或图书市场,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唯独作者立志要呼吁的“中华文明正源”——秦,还是沉默的。秦为何物?老百姓不甚了了,即或在知识阶层,能够大体说明秦帝国来龙去脉与基本功绩的,也是凤毛麟角。于是作者“就有了将秦帝国说叨清楚的冲动。”这一“说叨”就是16年,从43岁到59岁,人生中最美好、最年富力强的16年,他都献给了《大秦帝国》。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秦孝公、商鞅的坚定与执着,看到了忧国忧民的士子情怀,更看到了历史血脉在这片土地上的传承。

有幸能在这片土地上工作,我内心充满了骄傲与自豪,因为这是一块孕育了“中国原生文明”的土地,这是一块缔造了汉唐盛世的土地,这是一块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土地,这也是一块充满了希望与活力的土地。在新的历史进程中,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必将创造更大的辉煌。

我们应该向那个时代致敬,

向原生文明的创造者致敬,向其所蕴含的奋争精神与生命张力致敬!我们应该向这个时代致敬,

向现代文明的书写者致敬,向其所呈现的创新精神与蓬勃激情致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