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基本情况
推进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的情况汇报
![推进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的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a048be0f4431b90d6c85c775.png)
推进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的情况汇报推进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的情况汇报在省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大力推进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承接产业转移各项工作得到有力推进省政府下发了粤府〔〕22号文以来,市、县两级政府领导非常重视,部门积极主动,使我市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一系列工作得到了有力的推进。
一是市政府成立了市推进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领导小组,组长由市政府副市长担任,成员单位由市发展改革局、经贸局、财政局、劳动保障局、国土资源局、国税局、地税局、环保局、工商局和广电集团分公司等25个单位组成,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解决产业转移园区建设中的有关问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工作。
二是市政府领导亲自带队到开展经贸活动。
去年以来,市长、副市长多次带队,组织各县产业转移工业园和1月认定的大涌产业转移工业园,基本情况如下:1.龙江产业转移工业园总体规划用地面积433公顷,园区划分为两大区域:一类工业区布局火机制造和制衣行业;二类工业区布局家具行业,其中打火机企业800亩、制衣企业2800亩、家具企业亩、生活区900亩,厂房建筑面积200万平方米。
到底止,已投入园区开发资金亿元,首期开发建设800亩现已基本开发完毕,园区实现了“五通一平”,园区内的道路、供水、排水、供电、电信以及污水治理等基础设施已完成,外部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投入4600万元。
市安排的扶持资金为1334万元,其中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为560万元,用于配套设施完善的资金为774万元,主要是配套建设园区的员工宿舍大楼、饭堂以及图书室、文娱体育设施等。
目前已签订入园协议的企业达到25家,投资总额亿元,其中已签订正式协议与在建的项目有17个,占地面积712亩,投资额亿元。
已建成项目12个,投资额亿元,就业人数2460人,其中本地就业人数799人。
入园企业主要是打火机、塑料制品、不锈钢系列、建材化工等来自产业转移企业。
2019年广东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投资环境报告
![2019年广东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投资环境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853565dddccda38376bafab.png)
2、公司分布:从多个角度,对公司进行分类,给出不同种类、不同档次、 不同区域、不同应用领域的行业研究报告产品的消费规模及占比,并深入调 研各类细分产品的市场容量、需求特征、主要竞争厂商等,有助于客户在整 体上把握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的产品结构及各类细分产品的市场需求。该部分 内容呈现形式为“文字叙述+数据图表(表格、饼状图)”。
250
238
200
184
192
150
1009250 Nhomakorabea0 25%分位
中位值
75%分位
平均值
分位 年人产出(万元/RMB)
info@
25%分位 92
中位值 184
75%分位 238
平均值 192
第3页
薪酬网
3. 行业人均利润
年人均利润(万元/RMB)
45
40
分位 年人均成本(万元/RMB)
25%分位 12
中位值 23
行业人才学历分布
博士及以上 3%
硕士 6%
高中及以下 32%
本科 39%
专科 20%
4. 企业营业额分布
5亿以 34%
企业营业额分布
30亿及以上 6%
10亿及以上 22%
5亿及以上 38%
info@
第2页
薪酬网
一、行业前景分析 1. 行业市场规模增长率
35
30
26
25
20
15
10
5
0 25%分位
41 中位值
42 75%分位
42 平均值
分位 年人均利润(万元/RMB)
25%分位 26
4. 行业人均成本分析
中位值 41
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环境保护
![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环境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10cbca1943323968011c9260.png)
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发文字号】梅市府办[2009]59号【发布部门】梅州市政府【发布日期】2009.06.16【实施日期】2009.06.16【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梅市府办〔2009〕5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和中央、省属驻梅有关单位:《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试行)》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〇〇九年六月十六日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以下简称“转移园”)环境保护管理,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转移园按照“生态园区、工业新城”的发展要求,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成全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园。
第三条转移园主要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
其污染物排放量纳入市人民政府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以及园区环评批复的总量控制目标,其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得超过市人民政府分配下达的指标。
第二章环保部门职责第四条梅州市环境保护局(下称“市环保局”)依法对转移园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市发展改革、财政、经贸、国土资源、城乡规划、建设、工商、水利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助做好转移园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市环保局应制定转移园环境监测计划,定期对转移园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反馈给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管委会(以下简称“管委会”)。
市环保局应定期向市人民政府报告转移园环境污染物排放情况,同时向兴宁市人民政府、梅县人民政府通报,并针对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措施与对策。
论广东科技园区产业转移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论广东科技园区产业转移的现状与发展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93a408e8762caaedd33d4be.png)
内本 地企业 、尤其是 中小科技 企业 的交流 与合 作 ,甚
至 有 的企 业 只把 本 地 同行 企 业 作为 市 场上 的竞 争对
划全 部建 成投产 ,年产值将达 3 0 " 元之多 ,这接近 0 0L [
于2 0 年广 东省 山区及东 西两翼l个市 规模 以上T业 05 4
产值 的一 半 以上 。为 了实 现广东省 区域经济 的协调发
展 ,突破 珠三角地 区产业 发展 的瓶 颈 ,促进东 西两翼
和粤北 山区的经济快速发展 。2 0 年 3 ,广东省政府 05 月
争 能力和对市 场的适应 能力 。第 三 ,加强企 业创新 文
化 的建设 ,形 成园 区内的创新文化 氛 围。在产业集群
头 、揭阳 、潮州 、汕尾 ,共6 ;粤北及山区的产业转 个
移 园主要集 中在清远 、韶关 、梅州 、河 源 ,共3 个 。 7 在 这些产业 转移T业 园 中 ,经 广东省认 定 的有2 家 。 6 据测 算 , 目前 经广 东 省认 定 的 产业 转 移 园如 果按 规
东 、粤 西 、粤 北地 区的挂 钩 帮扶 机 制 ,创 新 帮扶 方
增加 ,管委会 也逐渐 暴露 出一 些 问题 值得关 注 。随着
园区 内企业 的逐渐增 加 ,管 委会不 断增设机 构添加人 员 ,导致办事 效率 不高 ,机构 臃肿 ,不能发 挥应有 的
作用 。
的力 量 ,与科研 院所 和大学合作 建立联合 技术开发 中
广东省产业转移园发展现状、问题与梯度转移布局研究
![广东省产业转移园发展现状、问题与梯度转移布局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796f121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17.png)
广东省产业转移园发展现状、问题与梯度转移布局研究何悦;胡品平【摘要】The construction of Guangdong Industrial Transfer Park began in 2005.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ackling the challenges of the un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the crack area,expanding the space for development in Pearl River Delta,enhancing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optimizing the industrial layout and the allocation of province's labor force.By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Guangdong Industrial Transfer Park,its existing problems,and the gradient transfer layout of Guangdong Province Industrial Transfer Park,the paper provides some references accordingly.%通过分析广东省产业转移园在产业发展情况、区域发展带动能力、软硬环境建设等方面的现状,研究其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广东省产业转移园承接产业转移可按照“一核、两带、三圈、四群、五轴”的布局进行有序转移,充分将与当地资源优势结合,进行有选择的承接,为广东省产业转移园建设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期刊名称】《科技管理研究》【年(卷),期】2017(037)013【总页数】5页(P89-93)【关键词】产业转移园;梯度转移;广东省;布局【作者】何悦;胡品平【作者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033;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0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04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化背景下,发达区域的产业基于区域的比较优势,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技术转移,将部分的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进行发展,从空间分布上实现部分产业的跨区域转移。
中山南头(梅州蕉华)产业转移工业园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中山南头(梅州蕉华)产业转移工业园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https://img.taocdn.com/s3/m/1c529dca8762caaedc33d423.png)
中山南头(梅州蕉华)产业转移工业园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 规划建设项目情况简述项目名称:中山南头(梅州蕉华)产业转移工业园项目性质:区域开发、新建建设单位:梅州市蕉华管理区建设地点:中山南头(梅州蕉华)产业转移工业园用地约4.088平方公里(6132亩),用地东靠天汕高速,西接蕉岭县三圳镇,南侧与广东梅州蕉华工业园区相邻,并有约1000亩地为两工业园共有;北承蕉岭县兴福镇。
大部分建设用地位于205国道以东。
中山南头(梅州蕉华)产业转移工业园距梅州城区约40公里。
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
建设规模:用地面积约4.088平方公里(6132亩),大部分建设用地位于205国道以东。
扣除居住、公共设施用地及绿化用地后,实际规划工业用地约为293.4公顷。
建设周期:工业园拟用10年时间完成,计划分三期进行,其中首期1年,二期4年,三期5年。
实行滚动开发、逐步延伸。
土地利用情况:目前,园区现有用地以水塘、耕地、林地、园地及闲置地等其他类用地占为主,总用地面积比例达77.23%。
用地现状构成详见表1-1及附图4。
其中,本次产业转移工业园规划用地范围内涉及910亩(约6万m2)农保区。
2 水耗能耗及污染源分析2.1 用水量预测根据人均综合用水指标法和单位用地用水指标法预测,本工业园的用水量约为2.2万立方米/日。
2.2 能源的来源及用量根据《广东省能源发展“十五”计划及2015年远景目标纲要》,本工业园区的生活用能源以液化石油气进行考虑。
工业用能源方面,根据中山南头镇现有工业的用能情况和其他类似的工业园区的能源结构调查,电:煤:油比例取为8:1:1。
蕉华管理区场部扼子山塘附近现已建110千伏变电站一处,规划主变容量为12万千伏安,该变电站已引出10千伏供电线路11回,可满足本工业园的用电需求。
2.3 施工期污染源分析2.3.1 污染物种类主要包括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和噪声等。
2.3.2 污染物排放方式①施工期生活污水经厌氧处理(即化粪池)处理后排放;施工场地产生的废水进行集中截流后沉淀处理;雨水经过简单静置沉淀处理后排入水体;车辆设备的清洗水经隔油沉淀,进入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外排。
广州市产业转移趋势
![广州市产业转移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ccd2a2d4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85.png)
广州市产业转移趋势广州市产业转移趋势一、引言产业转移是指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等)从一个地区或行业转移到另一个地区或行业的过程。
在中国,产业转移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措施之一。
广州作为中国南方最具活力的经济中心之一,产业转移对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产业转移的背景、趋势、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深入了解广州市的产业转移趋势。
二、背景广州是中国南方地区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之一,拥有发达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广州的产业结构与市场需求之间出现了不匹配的情况。
特别是在制造业领域,广州存在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资源紧缺、环境压力等问题,需要通过产业转移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趋势1. 产业向内陆转移随着珠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广州的经济发展空间有限。
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开始将生产基地转移到珠三角的内陆地区,如广东省其他城市和江西、湖南等省份。
这种产业转移的趋势符合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也有利于实现区域均衡发展。
2. 产业向高附加值领域转移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广州的制造业正面临着低附加值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失去竞争力的压力。
为加快转型升级,广州市政府积极鼓励企业向高附加值领域发展,如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
这种产业转移的趋势有助于提升广州的产业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水平。
3. 产业向服务业转移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服务业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也要求服务业不断提供创新的产品和服务。
广州市作为一个现代服务业发达的城市,正大力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如金融、文化创意、科技研发等领域。
这种产业转移的趋势有助于提升广州的综合竞争力和城市形象。
四、影响因素1. 政府政策导向政府在促进广州市产业转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制定各类优惠政策和支持措施,引导企业向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领域转移,如设立产业基金、提供税收优惠、简化审批手续等。
梅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广东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二期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
![梅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广东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二期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https://img.taocdn.com/s3/m/be1aaa27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c6.png)
梅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广东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二期用地控制性详细规
划》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梅州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9.07.30
•【字号】梅市府函〔2019〕184号
•【施行日期】2019.07.3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企业技术进步与高新技术产业化
正文
梅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广州(梅州)产业转移
工业园·广东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二期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
的批复
梅市府函〔2019〕184号
广东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管理委员会):
你委《关于呈请批准〈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广东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二期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请示》(梅高管〔2019〕15号)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依据《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原则同意《广州(梅
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广东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二期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作出规划行政许可和实施规划管理的依据,要严格按照经依法批准的规划进行开发建设,严格落实公共设施、市政设施建设,推进广东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健康发展。
执行过程中,如确需对规划内容作出调整的,须认真组织论证,按规定程序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二、依据《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广东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二期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自批准之日起三十日内向社会公告。
梅州市人民政府
2019年7月30日。
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基本情况
![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基本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29208a8ac8d376eeaeaa3189.png)
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管理委员会
梅州市梅县畲江镇广梅产业转移工业园企业服务大楼
0753-2396678
广东梅州经济开发区(部分)
323.6
广东梅州经济开发区
323.6
严禁引入电镀(含线路板企业)、制革、印染、化工、造纸等高耗能、高污染、水或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项目以及排放含有第一类污染物的其他项目。凡违反国家和省产业政策,不符合规划和清洁生产要求,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得进园。园区环保工作要严格按粤环审〔2007〕352号执行。
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基本情况
组成
区域
规划
面积
(公顷)
用地性质
首期开发面积
(公顷)
已批准的环评面积
(公顷)
引进产业的环保要求
建设
地点
管理
机构
通讯
地址
联系
电话
原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
403
原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
69
403
园区应优先引进无污染或轻污染的汽车零配件、机械制造、电子等企业,不得引入冶金、印染、鞣革、造纸、电镀及含其他表面处理工序等水污染物排放量大或排放一类水污染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项目。园区环保工作要严格按粤环函〔2006〕1323号、粤环审〔2010〕163号执行。
广东梅州经济开发区内
合计
726.6
-
69.27726.6--
广东省产业转移态势分析报告ppt
![广东省产业转移态势分析报告ppt](https://img.taocdn.com/s3/m/7193e6d75fbfc77da269b188.png)
城市 名称 广州 深圳 佛山 珠 三 东莞 角 九 中山 市 惠州 江门 珠海 肇庆 合计
产业特色 汽车、石油化工、电子产品制造、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产业、物流产业、先进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 金属材料、陶瓷产业、家用电器,纺织服装 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保险业、会展物流、科技服务、 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工业、服装、家具、毛织、五 金模具 家电产业、五金、服装、电子信息、玩具产业 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产业、装备制造、汽车零配件、 鞋业工业、纺织服装和建材工业 五金不锈钢产业、制鞋业、摩托车产业 电子及通讯设备、电子仪器及机械、办公室仪器 电子信息、生物制药、食品饮料、金属加工、汽车 零部件、林业化工、建筑材为中心,潮州、揭阳、汕尾市区为副中心,提升重要城镇发展品位,打造特 色品牌名镇,推进“汕潮揭”同城化,构建“汕潮揭”都市圈,形成协调发展的粤东城镇群。 强化汕头市作为粤东中心城市的地位,加快建设现代化港口城市和生态型海滨城市,形成临 港工业、现代服务业和效益农业基地。建设中部珠港新城、南部濠江海滨新城、东海岸新城、 沿海产业新城和西部牛田洋生态新城。汕尾市以城区和红海湾经济开发区为全市中心发展区, 建设成为“海在城中、城在山间”的现代化滨海新城,积极参与“汕潮揭”合作,加快融入珠 三角,打造粤东地区通向珠三角的桥头堡,建设国家级海洋渔业基地、广东重要的电力基地和 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潮州市形成中心组团、潮安县城组团、饶平县城组团和柘林湾临港组团四 大发展组团,建设成为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滨江临海城市,重要 的特色产业基地和广东重要的临港产业集聚区。揭阳市按照“粤东水城”的要求建设成为山海 工商城市,能源石化及制造业基地、粤东航空物流基地。 沿海工业经济带:范围西起汕尾红海湾开发区、向东经揭阳(惠来)石化基地、汕头南部工 业经济带,东至潮州临港产业集聚区等粤东沿海地区。属于国家重点开发区域——海峡西岸经 济区南翼。。。。。。
广州产业转移趋势分析报告
![广州产业转移趋势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b1a2121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da.png)
广州产业转移趋势分析报告广州产业转移趋势分析报告摘要:本报告主要分析了广州产业转移的趋势。
通过对广州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了广州产业转移的特点和趋势,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一、引言近年来,广州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传统制造业发展面临诸多困境,产业转移已经成为广州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
本报告通过对广州产业转移的趋势进行分析,为广州产业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二、广州产业转移的原因广州产业转移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成本压力:随着人工成本的不断上升,广州的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对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来说,转移至成本较低的地区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
2.资源约束:广州的资源约束也是促使产业转移的重要原因。
广州作为一座大城市,土地、水源等资源十分有限,对于资源优化配置来说,产业转移是解决资源约束问题的重要途径。
3.政策引导:政府为了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均衡和产业升级,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产业转移。
例如,政府通过提供优惠税收政策、减少行政审批等方式吸引投资,推动产业转移。
三、广州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广州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理因素:广州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临近香港和澳门,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这为广州产业转移提供了便利条件。
2.人才因素:广州作为一座大城市,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为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人才基础。
同时,广州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3.基础设施因素:广州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拥有良好的交通网络、通讯设施等,为产业转移提供了便利条件。
4.市场因素:广州作为一个消费和物流中心,市场规模庞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会。
这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四、广州产业转移的特点广州产业转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产业结构调整:广州的产业转移不仅仅是传统制造业向外迁移,还包括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这样的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提高广州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2009年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招商工作计.doc
![2009年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招商工作计.doc](https://img.taocdn.com/s3/m/3a716a91f121dd36a32d8281.png)
2009年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招商工作计划日期:2009年5月7日序号时间单位工作内容地点参加领导主责单位协办单位跟进单位责任人备注15月份(28项)市直(4项)邀请深圳台商协会来梅考察。
梅州李嘉市台办驻深办、高新区市招商办、市台商协会市台办、驻深办市台商协会刘建中2 邀请东莞台商协会来梅考察。
梅州李嘉市台办驻深办、高新区市招商办、市台商协会市台办、驻深办市台商协会刘建中3 邀请广州经贸委组织企业来梅考察。
梅州陈建青市经贸局高新区、市招商办驻穗办市经贸局、驻穗办涂礼俊4 邀请广东省电子信息行业协会组织企业来梅考察。
梅州陈建青市信息产业局市经贸局、驻穗办市工商联、市中小企业局、高新区、市招商办市信息产业局驻穗办、市经贸局侯银生5 梅江区(1项)邀请广州市花都区企业家代表团到园区考察。
梅州谢耀琪潘小韬李庆明曾繁金梅江区经贸局梅江区经协办、区招商办、区园区办,梅江区各镇、街道办梅江区经贸局区经协办、区招商办陈战苏6兴宁市(7项)兴宁市委书记、市长率政协、招商等单位到东莞石碣洽谈业务。
东莞江理达陈略宇陈志宁兴宁市招商办兴宁市招商办兴宁市园区办兴宁市驻东莞办兴宁市招商办陈小华7 前往佛山、东莞、珠海拜访当地企业家,并邀请三地企业家来梅考察。
佛山东莞珠海江理达陈略宇陈志宁兴宁市招商办兴宁市园区办兴宁市招商办陈小华8 前往广西等地拜访企业家。
广西陈志宁兴宁市招商办兴宁市园区办兴宁市招商办陈小华9 邀请东莞清溪镇台商协会来梅考察。
梅州陈志宁兴宁市驻东莞办兴宁市招商办兴宁市驻东莞办兴宁市招商办温焕新10 邀请东莞石碣企业家来梅考察。
梅州陈志宁兴宁市招商办兴宁市驻东莞办兴宁市园区办兴宁市驻东莞办兴宁市招商办陈小华11 与广州开发区、萝岗区签订经济协作暨招商协作框架协议。
广州江理达陈略宇陈志宁兴宁市经协办兴宁市招商办、兴宁市驻穗办、兴宁市经贸局、兴宁市外经贸局兴宁市经协办兴宁市招商办王东华12 与韩国三星集团洽谈。
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功能与发展模式研究——以广东为例
![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功能与发展模式研究——以广东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33419d84a0116c175f0e48a1.png)
r g i t r a a a i g rl ,t ec n t c in mo e f o e n n f r n fri g o t f r aa e dn l ,t ec o — i n o a e sa l d n oe h o s u t d lo v r me t a sern u e s la i gr e h o p n e r o g ot oa o
b dis a o e , i u tilta se r s o me e e i d fc nsr cin mo l s flo o e nd m d s nd sra r n frpa k ha fr d s v n k n s o o t to des a ol ws: te c mmo o — u h o n c n sr ei n m o lo o h g v r me t fta f ri g i o a d o fae t to de fb t o e n n so rnse rn nt n uto r a,t e c n t c in mo lo o e n n fta fr u h o sr to de fg v r me to r nse — u
c ae c nsr to d lo o h g v r me t o e h rwi ne p s s o r n f ri g i t ra a d o to r a,t o — r t o tucin mo e fb t o e n n st g t e t e tr r e fta se n no ae n u fa e h i he c n sr ein mo e fg e n e tt g t e t ntr rs so。rnsern nt r a,t o t cin m o e fg v r me o— t to d lo ov r m n o e h rwih e e p ie tta fri g i o a e u he c nsr to d lo o e u n ntt g t rwih e tr rs s o r nse i u fa e n t e o sr to o 1 ehe t ne p e fta fr ng o to r a a d oh rc n tuci n m de . i
梅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吸引外来投资优
![梅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吸引外来投资优](https://img.taocdn.com/s3/m/53ab7e5bf242336c1eb95eae.png)
梅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吸引外来投资优惠办法的通知【法规类别】外商投资企业综合规定【发文字号】梅市府[2008]58号【发布部门】梅州市政府【发布日期】2008.09.08【实施日期】2008.09.0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梅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吸引外来投资优惠办法的通知(梅市府〔2008〕5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和中央、省属驻梅各单位:现将《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吸引外来投资优惠办法》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梅州市人民政府二○○八年九月八日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吸引外来投资优惠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鼓励和吸引外来投资者在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以下简称转移园)投资兴建生产性企业,加快转移园发展步伐,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转移园内,2008年9月1日后在市本级工商、税务登记注册的生产性企业适用本办法,不再适用《关于印发梅州市市辖工业园区招商引资若干规定的通知》(梅市府〔2007〕18号)相关规定。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投资者,是指在转移园投资开发、兴办生产性企业或项目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第四条梅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具体负责协调转移园在招商引资、开发建设等工作中的问题,为入园投资者提供如下服务:(一)实行“一个中心”服务投资者,由梅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具体负责;(二)实行“一条龙”审批项目。
凡是符合产业政策、环境保护要求、材料齐全的项目,即到即办;(三)实行“一个窗口”受理投诉。
市外商投诉中心和市政务投诉中心设立投诉电话,每天24小时值班,为投资者提供全程式、全方位、“保姆式”的个性化服务;(四)实行“一个口子”收取行政规费。
需缴交的行政事业性规费及经营服务性收费,由市行政服务中心统一收取和上缴财政。
第五条对转移园内生产性企业的下列行政事业管理职权,除省以上管理的事项外,均由市府直属及中央、省属驻梅市级的相应行政事业管理部门依法行使:(一)企业的设立、变更、注销;(二)税务登记、征收、稽查;(三)申办法人代码;(四)项目立项、登记、备案和审批;(五)征收、征用和收回、购回土地;(六)开发建设的总体、专项、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用地规划,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建设工程质安监督,工程竣工验收和土地使用证、房屋产权证核发等。
2024年广州产业园区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广州产业园区市场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a1fc0c3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87.png)
2024年广州产业园区市场调研报告1. 简介本报告对广州产业园区进行了市场调研和分析。
通过对园区环境、产业结构、企业发展情况以及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投资者提供有关广州产业园区的全面了解和参考。
2. 环境概况广州产业园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
园区内部设施齐全,绿化环境良好,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办公和生活环境。
3. 产业结构广州产业园区以先进制造业、创意设计、信息技术和生物科技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形成了多种创新型产业集群。
园区内有大量的高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4. 企业发展情况广州产业园区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入驻和发展。
这些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并在相关产业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
5. 政策支持广州产业园区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扶持。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税收优惠、人才引进和项目资助等,以吸引更多的企业来园区投资和发展。
6. 发展机遇与挑战广州产业园区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人才引进、科技创新和市场竞争是当前园区发展的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7. 展望展望未来,广州产业园区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园区将继续加强与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合作,借助技术进步和市场推动,在高新技术领域实现更大的突破和创新。
结论通过本次市场调研和分析,我们对广州产业园区的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相信,在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下,广州产业园区将成为更加繁荣和具有竞争力的经济实体。
以上是对广州产业园区市场调研的报告。
希望这份报告能够对投资者们提供有益的信息和参考,为其投资决策提供支持。
谢谢阅读!。
广东产业转移专题调研报告
![广东产业转移专题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19ce30b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ab.png)
广东产业转移专题调研报告广东产业转移专题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近年来,广东省政府积极推进产业转移,希望将传统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以促进广东省产业结构优化和改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为了了解广东省产业转移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本次调研报告对广东省的产业转移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调研。
二、调研方法和范围本次调研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专家访谈的方法,调研范围主要涵盖广东省的重点城市和产业园区。
三、调研结果1.产业转移的进展情况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广东省政府积极推进产业转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许多制造业企业已经开始选择将其生产基地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以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特别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鞋业和电子制造业等,已经在相当大程度上实现了转移。
2.存在的问题尽管产业转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过分依赖劳动力成本优势,而忽视了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市场条件,导致转移后的企业面临更高的物流成本和市场竞争压力。
其次,部分企业对目标地区的市场需求了解不足,在转移后出现了生产过剩的现象。
此外,人才流失也是另一个重要问题,一些企业在转移后很难留住核心技术人才。
3.建议和对策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目标地区基础设施和市场条件的投入,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竞争力。
其次,企业在进行转移前应该充分了解目标地区的市场需求,注重产品定位和差异化竞争。
此外,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留存力度,为企业提供更好的人才保障。
四、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可以看到广东省政府在产业转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政府和企业应共同努力,加大对目标地区基础设施和市场条件的投入,加强对目标市场的了解,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生产效率。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留存力度,为企业提供更好的人才保障。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推动广东省的产业转移取得更大的成果,促进广东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于广州增城市(梅县区)产业转移工业园总体规划公示的公告
![关于广州增城市(梅县区)产业转移工业园总体规划公示的公告](https://img.taocdn.com/s3/m/cf630c47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9c.png)
关于广州增城市(梅县区)产业转移工业园总体规划公示的公告2013年7月,广东省委、省政府最新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决定》,出台一系列重大扶持政策,通过快速交通、产业园区和城区扩容等三大抓手,力促粤东西北突破发展瓶颈,将全省各县建设1处工业园区作为推动粤东西北区域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梅县区人民政府紧紧围绕梅州市“全力加快绿色经济崛起、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梅州”的核心任务,以建设绿色产业基地为方向,作出了加快推进梅县区产业转移工业园开发建设的决定,并委托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广州增城市(梅县区)产业转移工业园总体规划。
为进一步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公众参与性,集思广益形成科学规划,现将广州增城市(梅县区)产业转移工业园总体规划通过电视、网络、现场展板等渠道进行公示,进一步广泛征集社会公众意见,为工业园区的发展建设提供科学支撑。
公示期为2014年2月15日至2014年3月16日,共30天,公众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14年3月14日。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在公示期内通过登陆指定公示网站查询及梅县区电视台报道、公示现场观看等方式了解相关规划内容,请您以信函、电子邮件等形式对规划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为便于更好地沟通和完善规划,请您在提出意见或建议时,署明真实姓名和联系电话(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请加盖单位公章)。
公示期间,广大市民可通过以下方式参与并反馈意见:公示受理部门:梅州市梅县区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电子邮箱:*************。
联系电话/传真:*************************。
通信地址:梅县区新城宪梓南路3号(来信请在信封注明:梅县区产业转移工业园总体规划公示反馈意见)。
邮政编码:514700。
现场公示地址及时间:梅县区白渡镇人民政府及城东镇人民政府办公大楼一楼(2013年2月15日—2014年3月16日)。
公示链接网址:(梅州市梅县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梅州市梅县区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门户网站)梅州市梅县区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2014年2月15日1、项目背景与历程为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推进各县(市、区)建设1处工业园区的战略部署,深化和珠三角发达地区的产业合作,梅州市梅县区人民政府作出了加快推进广州增城市(梅县区)产业转移工业园开发建设的决定。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扩大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范围的复函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扩大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范围的复函](https://img.taocdn.com/s3/m/bf7809c85ef7ba0d4b733b16.png)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扩大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范围的复函【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发文字号】粤经信园区函[2011]194号【发布部门】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日期】2011.01.21【实施日期】2011.01.2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扩大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范围的复函(粤经信园区函〔2011〕194号)广州、梅州市人民政府:梅州市政府报来《关于要求审核批准扩大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域的函》(梅市府函〔2010〕112号)收悉。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粤发〔2008〕4号)精神,按照《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粤府〔2005〕22号)、《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认定办法》(粤经贸工业〔2005〕582号)、《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管理办法》(粤经信园区〔2010〕649号)等文件规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同意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原规划面积403公顷)扩大至广东梅州经济开发区(扩大面积323.6公顷)。
请你们加强对园区开发建设的领导和监督检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在批准的园区范围内,切实履行合作协议,加快完善产业转移工业园基础设施等配套条件,依法依规做好产业转移工业园的环保、规划、投资、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等工作。
二、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推进园区建设,所有园区建设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国家产业政策并纳入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办理园区总体规划报批手续,严格落实园区环评和审查意见要求。
有关工作完成及进展情况请及时报送我委。
附件:广州(梅州)产。
广东梅州承接广州汽车零部件产业转移.
![广东梅州承接广州汽车零部件产业转移.](https://img.taocdn.com/s3/m/0794840d83c4bb4cf7ecd17c.png)
广东梅州承接广州汽车零部件产业转移“广州4年内拟投4亿元建设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
”三天前,梅州以最高分赢得5亿元省产业转移竞争性扶持资金、喝到财政资金分配改革“头啖汤”,昨日(7日),梅州市委书记刘日知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透露了又一大利好消息。
他表示,建成后的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以汽车零部件为主导,具有非常强大的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潜力,几年内或将在工业上再造一个梅州。
环保得力赢得扶持资金三天前,梅州以90.21的最高分赢得省里5亿元竞争性扶持资金。
一开始,外界对梅州参加这次竞标就不看好,梅州市委书记刘日知说,当时甚至有人劝他们退出。
刘日知说,梅州是广东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离中心城市最远、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市之一。
梅州要尽快缩小与省内发达地区的差距,就必须抢抓“双转移”的历史机遇,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加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我们这次之所以能赢得省直单位和专家们的认可支持,以满票、高分的成绩拿到这5个亿,其中一个因素就是看我们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措施得力、扎实。
比如,我们在全省所有工业园里第一个设立了环保分局,制订了3个目录,鼓励性、限制性、淘汰性的项目全部列得明明确确,坚决拒绝污染”。
承接转移将再造一个梅州 5个亿的扶持资金将怎么用?刘日知表示,他们将按照既定计划,放大资金效应,投入到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园区的建设中去。
他表示,梅州市已与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达成共识,将以这笔资金和省产业转移发展资金作为财政贴息,贷款30个亿,全部投入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
加上广州这4年准备投入4个亿、梅州准备投入4个亿,广汽近期将有计划地转移10亿元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落户梅州,总数近50个亿。
“投入这么大量的资金,几年之后,单单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工业产值就可以达到500亿元以上。
2007年整个梅州的工业产值才400亿元多一点,那就意味着我们通过这个工业园的建设,在工业方面将再造一个梅州!”刘日知对于产业转移园的前景十分看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州市梅县畲江镇广梅产业转移工业园企业服务大楼
0753-2396678
广东梅州经济开发区(部分)
323.6
广东梅州经济开发区
323.6
严禁引入电镀(含线路板企业)、制革、印染、化工、造纸等高耗能、高污染、水或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项目以及排放含有第一类污染物的其他项目。凡违反国家和省产业政策,不符合规划和清洁生产要求,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得进园。园区环保工作要严格按粤环审〔2007〕352号执行。
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基本情况
组成
区域
规划
面积
(公顷)
用地性质
首期开发面积
(公顷)
已批准的环评面积
(公顷)
引进产业的环保要求
建设
地点
管理
机构
通讯
地址
联系
电话
原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
403
原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
69
403
园区应优先引进无污染或轻污染的汽车零配件、机械制造、电子等企业,不得引入冶金、印染、鞣革、造纸、电镀及含其他表面处理工序等水污染物排放量大或排放一类水污染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项目。园区环保工作要严格按粤环函〔2006〕1323号、粤环审〔2010〕163号执行。
广东梅州经济开发区内
合计
726.6
-
69.27
72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