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

合集下载

《重症肌无力》PPT课件

《重症肌无力》PPT课件

病理机制研究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传导障碍
重症肌无力患者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突触后膜结构异常,导致乙酰 胆碱受体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从而影响神经信号的传递。
免疫系统异常
免疫系统异常攻击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导致神经肌肉接头 处的传导障碍。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病理改变
重症肌无力患者神经肌肉接头处的超微结构发生改变,包括突触后 膜的皱褶、增厚、细胞内肌醇磷脂的减少等。
《重症肌无力》ppt 课件
目录
• 重症肌无力概述 • 重症肌无力的病因与病理机制 • 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与康复 • 重症肌无力的预防与日常护理 • 重症肌无力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01
CATALOGUE
重症肌无力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 后症状减轻。
合理休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适当休 息,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或学 习。
适当锻炼
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肌 肉力量和耐力。
注意安全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避免 因肌肉无力而发生意外事故。
心理支持与健康生活方式
01
02
03
04
心理支持
对于患有重症肌无力的人群, 应给予心理支持,帮助他们树
立信心,积极面对疾病。
特点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较长,病情容易反复发作,需要长期治疗和 管理。
重症肌无力的症状与表现
症状
常见的症状包括眼睑下垂、复视、斜视、眼球运动障碍、面 部肌肉无力、咀嚼吞咽困难、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呼吸困 难等。
表现
重症肌无力的症状表现多样,不同患者的症状可能有所不同 ,有些患者可能仅表现出轻微的症状,而有些患者可能出现 严重的肌肉无力甚至呼吸衰竭。

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示意图
MG的发病特点 的发病特点
• 本病具有缓解与复发的倾向,可发生 于任何年龄,但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女 性比男性多,晚年发病者又以男性多。 临床表现为受累横纹肌易于疲劳,这种 无力现象是可逆的,经过休息或给予抗胆 碱脂酶药物即可恢复,但易于复发。
MG的分类 MG的分类 Osserman<1971年 Osserman<1971年>分型
何为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是累 重症肌无力 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 体(AchR)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其神经肌肉 接头(neuromuscularjunction,NMJ)处乙酰胆 碱受体(acetylcholinereceptors,AchR)自身致 敏和破坏所致的典型的以抗体为媒介的自 身免疫性疾病。
重症肌无力 (myastheniagravis,MG)
姓名:关瑞芳 学号:20081843 班级:06110801
一、重症肌无力概述; 二、重症肌无力临床症状及临床检测; 三、重症肌无力的致病机理; 四、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方法及最新研究 进展;
一、重症肌无力概述
重症肌无力在医学上有“绝症中的绝症 绝症中的绝症”、“不死的癌症 不死的癌症”之称 绝症中的绝症 不死的癌症
MG的治疗 的治疗-MG危象的处理 的治疗 危象的处理
MG危象 危象: 危象 MG本身病情 加重或治疗引 起的呼吸肌无 力而产生的严 重呼吸困难状 态
MG的治疗 的治疗-MG危象的处理 的治疗 危象的处理
分类
• 肌无力危象<myasthenic crisis> :由于胆碱 肌无力危象< 能不足引发的危象 • 胆碱能危象<cholinergic crisis> :由于胆碱 胆碱能危象<cholinergic 能过剩引发的危象 • 反拗性危象<brittle crisis> :由于抗胆碱药 反拗性危象<brittle 失敏引发的危象

重症肌无力的常见死亡原因

重症肌无力的常见死亡原因

重症肌无力的常见死亡原因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是神经肌肉接头传导障碍,导致肌肉无力。

尽管大部分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方法获得控制,但在一些情况下,重症肌无力可能导致严重并有时致命的并发症。

以下是重症肌无力最常见的死亡原因:1. 呼吸系统衰竭:重症肌无力患者最常见的死因之一是呼吸系统衰竭。

由于肌肉无力,患者可能无法维持正常呼吸功能,特别是在睡眠期间或进行体力活动时。

呼吸肌肉无力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最终导致死亡。

定期监测呼吸功能并采取适当的呼吸辅助措施对于预防呼吸系统衰竭至关重要。

2. 药物副作用:重症肌无力患者通常需要服用免疫抑制剂或抗胆碱酯酶药物来控制病情。

这些药物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包括感染、肝功能异常和骨质疏松等。

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副作用可能严重到足以导致死亡。

因此,医生需要认真权衡药物治疗的风险和益处,并定期监测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和生理指标。

3. 咽喉肌无力: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一部分人可能会出现咽喉肌肉无力,导致吞咽困难和食物误吸。

食物误吸可能引起肺部感染和肺炎,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大或身体虚弱的患者来说,可能成为致命并发症。

饮食辅助和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改善咽喉肌肉力量,并减少食物误吸的风险。

4. 心血管并发症: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某些人可能会出现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导致心律失常和血压波动。

这些心血管并发症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心律不齐、心力衰竭等,最终导致死亡。

监测患者的心血管状况,及时干预和治疗可帮助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5. 外部触发因素:重症肌无力患者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疾病的急性恶化,其中一些可能由外部触发因素引起,如感染、手术、应激情况等。

这些触发因素可能导致病情急剧恶化、呼吸困难和其他严重并发症,最终危及生命。

因此,在面临外部触发因素时,患者需要谨慎评估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能会导致严重并有时致命的并发症。

重症肌无力护理PPT

重症肌无力护理PPT

重症肌无力的预防与展望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诱发因素,如感染、 疲劳等。
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问题。
重症肌无力的预防与展望 未来的研究方向
重症肌无力的研究正朝着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等 新领域发展。
这些研究有望为患者提供更
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重症肌无力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重症肌无力的定义与病因 2. 重症肌无力的症状与诊断 3. 重症肌无力的护理措施 4. 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与康复 5. 重症肌无力的预防与展望
重症肌无力的定义与病因
重症肌无力的定义与病因
什么是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神 经与肌肉之间的信号传递。
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约为每10万人中有10至20 例。
重症肌无力的症状与诊断
重症肌无力的症状与诊断 常见症状
患者可能会出现眼睑下垂、双视、面部表情 减弱及四肢无力等症状。
症状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可部分缓解。
重症肌无力的症状与诊断 诊断方法
医生可能通过临床症状、抗体检测及肌电图 等方法进行诊断。
饮食管理
确保患者摄入均衡的营养,必要时提供营养补充 。
一些患者可能因咀嚼和吞咽困难而需要特殊饮食 。
重症肌无力的护理措施 心理支持
重症肌无力患者常面临心理压力,需要提供情感 支持与心理疏导。
参与支持小组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焦虑与孤独感。
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与康复
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与康复
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胆碱酯酶药物、免疫抑制 剂等。
药物的使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 整。
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与康复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增 强功能。

重症肌无力健康宣教

重症肌无力健康宣教

重症肌无力健康宣教
一、重症肌无力的定义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横纹肌神经肌肉接头点处传导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肌肉易疲劳晨轻暮重、休息或用胆碱酯酶抑制药后减轻为特点。

常累及眼外肌、咀嚼肌、吞咽肌和呼吸肌。

严重者球麻痹。

受累肌肉的分布因人因时而异,而并非某一神经受损时出现的麻痹表现。

二、重症肌无力的原因
1.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影响神经肌肉
接头传递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确切
的发病机理目前仍不明确。

2.遗传易感性
三、重症肌无力的治疗
1.药物治疗:溴吡啶斯的明、强的松、免疫球蛋白、免疫抑制剂等;
2.如合并胸腺瘤,建议手术治疗。

四、重症肌无力的并发症
根据肌无力危象发生的原因可分为3种类型:肌无力性危象、胆碱能性危象和反拗性危象。

五、重症肌无力的预防
1.均衡膳食,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2.保持心态平和,避免精神刺激.
3.注意休息,避免受凉、病毒感染等诱因。

重症肌无力健康教育

重症肌无力健康教育

重症肌无力健康教育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导致肌肉无力
和疲劳。

以下是与重症肌无力相关的健康教育内容:
1. 重症肌无力的症状:肌无力是MG最主要的症状,常表现
为眼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咀嚼困难、说话困难、呼吸困难等。

及早识别症状以便尽早就医十分重要。

2. 确诊与治疗:MG的确诊通常需要通过医生的临床病史和体
检结果,以及肌肉疲劳评估和肌肉抗体检测来确定。

治疗策略主要包括免疫调节治疗、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

3.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和免疫抑制剂。

胆碱酯酶抑制剂可以提高肌肉神经递质的浓度,减轻肌无力症状。

免疫抑制剂可以减少自身免疫反应,延缓疾病的进展。

4. 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缓解重症肌无力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包括肌肉锻炼、呼吸肌锻炼和日常生活功能训练等。

5. 管理生活质量:重症肌无力可能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一定影响。

建议患者注意休息、合理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感染,积极管理心理健康,与家人和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

6. 寻求社会支持:重症肌无力是一种慢性病,患者可通过参加患者支持小组、咨询专业机构和与其他患者交流等方式,寻求社会支持和理解。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治疗和管理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个人情况定制。

重症肌无力疲劳试验标准

重症肌无力疲劳试验标准

重症肌无力疲劳试验标准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疲劳试验是一种帮助诊断和评估MG疾病严重程度的常用方法。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重症肌无力疲劳试验标准:
1. 末梢肌疲劳试验(Peripheral Muscle Fatigability Test):通过检查患者的末梢肌肌力变化来评估肌无力。

这可以通过要求患者保持重复肌肉运动(如握力测试)或持续进行特定动作(如闭眼眼球运动)来完成。

在MG患者中,肌肉疲劳的程度更快、更显著。

2. 简单疲劳试验(Simple Fatigability Test):这个试验要求患者保持特定的肌肉活动一段时间,例如伸直手臂或举起双腿。

如果在持续活动后肌肉力量明显下降,则可能是MG症状。

3. 跳跃疲劳试验(Tensilon Test):这是一项常用的诊断肌无力的试验。

在试验中,将琼脂球碱(Tensilon)注射患者体内后观察症状变化。

如果肌无力症状显著改善,则可能是MG。

4. 静脉疲劳试验(Intravenous Fatigability Test):在这个试验中,患者经历一系列静脉注射及活动,以检测肌肉疲劳及其恢复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试验仅为常见的评估MG疲劳程度的方法之一,具体的试验方法和标准可能会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的判断而略有不同。

因此,在进行任何疲劳试验之前,请务必咨询医生以获得准确的诊断。

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

(二)胸腺摘除 1 、适应症:现在一般主张:凡全身型重症肌 无力,无手术禁忌的重症肌无力病人,经多方 治疗,久治无效的眼型重症肌无力病人,均应 考虑胸腺摘除治疗。胸腺摘除有学者认为是重 症肌无力的首选治疗。

2 、作用机制:摘除胸腺可以去除以下因素从而达到 治疗肌无力的目的: (1)起动自身免疫的胸腺上皮细胞的表面的 新的抗原决定簇(即与乙酰胆碱受体有着相同 的氨基酸序列)。 (2) 乙酰胆碱受体致敏的T细胞。 (3)分泌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B细胞。

3. AchRab受体抗体通过妨碍神经一肌肉接头 处传导功能而致肌无力; 4. 1个AchR上有2个α-亚单位,每个α-亚单位 上有2个Ach结合部位;AchR-Ab与Achα-亚单 位结合而竞争性地抑制 AchR 与 Ach 的结合, 从而阻断了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传导功能。

(二)细胞免疫依赖性: 1. IL-2 是一种对 T 细胞增殖负责的淋巴因子, 全身型 MG 病人 IL-2 受体水平明显增高,而眼 肌型病人均属正常范围,这些均反应全身型重 症肌无力病人T细胞增殖明显。
3. 反拗危象:对胆碱酯酶治疗无反应而导致。
反拗危象的治疗主要是对症,呼吸麻痹者应 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2. MG病人胸腺和周围的淋巴细胞对体外培养 的肌细胞有细胞毒作用,直接破坏突触后膜。 摘除胸腺的动物不发生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 肌无力,且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可用 T 细胞被动转移,提示实验性自身免疫性 MG 是一种T细胞依赖性的。
(三)遗传易感因素的存在: 近期的许多研究表明, MG 的发病不仅与免疫 有关,还与遗传因素有关,目前应用分子生物 学技术对HLA等位基因,乙酰胆碱受体亚基基 因、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 T细胞受体基因对 重症肌无力的遗传易感因素进行研究,表明 MG患者存在某种遗传易感因素。

什么症状属于重症肌无力

什么症状属于重症肌无力
什么症状属于重症肌无力
什么症状属于重症肌无力
• • •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出现于任何年龄。不过许多人对这 种疾病并不了解,导致耽误最好的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时期。 什么症状属于重症肌无力 1、无明显表征但感觉全身无力。肩不能抬,手不能提,蹲下去站不起来,甚 至连洗脸和梳头都要靠别人帮忙。病人的肌无力症状休息一会儿明显好转, 而干一点活又会显著加重,好像是装出来似的。这种病人大多同时伴有眼睑 下垂、复视等症状。 2、眼睑下垂的首发症状为明显特征。可见于任何年龄,尤以儿童多见。早期 多为一侧,晚期多为两侧,还有不少病人一侧的眼皮瞪上去时,另一侧的眼 皮又耷拉下来,即出现左右交替睑下垂现象。 3、复视即视物重影也是重症肌无力的一个早期症状。用两只眼一起看,一个 东西看成两个;若遮住一只眼,则看到的是一个。年龄很小的幼儿对复视不 会描述,常常代偿性地歪头、斜颈,以便使复视消失而看得清楚

重症肌无力 ppt课件

重症肌无力  ppt课件

3.1.3 80%~90%的MG患者外周血可检出AChR-Ab, 其他肌无力患者通常(-), 对MG有诊断意义
ppt课件
13
3病因&发病机制
3.1.4 10-20%的MG患者合并胸腺瘤, 约80%的MG患
者胸腺肥大, 淋巴滤泡增生,胸腺切除后70%患者的 临床症状可得到改善或痊愈
3.1.5 MG患者常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系统 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天疱疮等其他自身免疫 性疾病
ppt课件
25
5.3临床分型
5.3.1.成年型 Osserman分型 被国内外广泛采用
Ⅰ型: 眼肌型(15%-20%)限于眼外肌 ⅡA型: 轻度全身型(30%) ⅡB型: 中度全身型(25%) Ⅲ型: 急性重症型 Ⅳ型: 迟发重症型
ppt课件 16

4病理
4.1 胸腺:80%有MG患者胸腺重量增加,淋巴滤 泡增生,生发中心增多,10-20%合并胸腺瘤
4.2 NMJ 突触后膜皱摺变浅或减少, 突触间隙加 宽, AChR明显减少并且可见免疫复合物沉积 4.3肌纤维 肌纤维本身变化不明显,有时可见 肌纤维凝固,坏死,肿胀,慢性病变可见肌萎 缩
ppt课件
1
重症肌无力 Myasthenia Gravis
ppt课件
2
本章重点
1. 重症肌无力(MG)的概念、临床表现及治疗 2. MG有哪些临床诊断试验 3. MG危象的概念、类型及临床表现、鉴别 诊断及抢救原则 4. MG与肌无力综合征的鉴别
ppt课件
3
重症肌无力讲授重点:
1概念 2流行病学 2病理 3临床表现 4辅助检查
20

ppt课件
5临床表现
5.2.2. 临床特征

重症肌无力危象名词解释

重症肌无力危象名词解释

重症肌无力危象名词解释
重症肌无力危象名词解释:
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尤其是呼吸肌受累加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病人会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衰竭、意识丧失,即为重症肌无力危象。

一旦出现重症肌无力危象,就需要给病人进行紧急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如果没有条件,比如病人不在医院而在家里,可能会致命。

因此对于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一旦出现呼吸肌受累,一定要高度警惕。

对于此类患者,用药一定要谨慎,重症肌无力的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服用,不能够随意的增减量。

因为有时候肌无力的药物量过多也会出现危象,叫胆碱能危象。

它和肌无力危象相反,是由于重症肌无力的药物所引起,所以对于比较严重的重症肌无力病人,既可能出现肌无力危象,也可能出现因为药物造成的胆碱能危象。

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

临床表现
受 累 骨 骼 肌 分 布 和 表 现
眼肌受累:常见首发症状。 眼外肌麻痹:眼睑下垂、斜视、复视,重者眼球固定; 眼内肌(瞳孔括约肌)不收累。 延髓肌受累:咀嚼无力,饮水呛咳,吞咽无力,发音障碍 面肌受累:表情淡漠,苦笑面容,严重者闭口不全,闭眼不全 舌肌受累:舌伸不出口,晚期舌萎缩 颈肌受累:抬头困难,转颈、抬头无力
辅助检查
抗胆碱酯酶药物试验 新斯的明试验:新斯的明0.5-1mg,肌注,20分钟后肌无力 症状明显改善为阳性,可持续2小时;可同时注射阿托品 0.5mg对抗新斯的明的毒蕈样反应。 依酚氯铵(腾喜龙)试验:依酚氯铵10mg用注射用水稀释 到1ml,静推2mg,观察20秒,如无出汗、唾液增加等不良 反应,再给予8mg,1分钟内症状好转为阳性,持续10分钟 又恢复原状。
鉴 脑神经一般不受累 别 点 半数患者伴自主神经症状,出现口感、便秘、阳痿 新斯的明试验可阳性,但不如重症肌无力明显
低频重复电刺激变化不大,但高频重复电刺激波幅可增 高200%以上 AchR抗体阴性
治疗
1、药物治疗 胆碱酯酶抑制剂 肾上腺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 2、胸腺治疗 3、血浆置换 4、大剂量静脉免疫球蛋白 5、危象的治疗
谢谢!
概述
病因 第一类:先天遗传性,极少见,与自身免疫无关。 第二类: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常见。发病原 因尚不明确,普遍认为与感染、药物、环境等因 素相关。同时80%重症肌无力患者合并胸腺增生, 10%-20%合并胸腺瘤。
临床表现
受 累 骨 骼 肌 病 态疲劳
肌肉连续收缩后出现严重无力,休 息后缓解 肌无力于下午加重,晨起及休息后 减轻-“晨轻暮重”
临床表现
临床分型
I型:眼肌型(15%-20%) 病变仅限于眼外肌,出现上睑下垂、复视;药物反应佳,预后好。 II A型:轻度全身型(30%) 累及眼、面、四肢肌,咽喉肌、呼吸肌不受累;药物反应差,但死 亡率低。

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

重复电刺激: 重复电刺激:低频重复电刺激电位波幅递减
10%以上为阳性
郑茜
[鉴别诊断]
眼肌型肌营养不良症:起病隐袭,进行 眼肌型肌营养不良症 : 性缓慢加重。渐因眼外肌麻痹而致眼球 固定,症状无波动性,对抗胆碱脂酶药 治疗无效。 运动神经元疾病: 运动神经元疾病 : 延髓型重症肌无力需 与进行性延髓麻痹相鉴别。后者病情无 波动,伴舌肌萎缩和舌肌颤动。
郑茜
[治疗]
抗胆碱酯酶药物:通过抑制抗胆碱酯酶活性,使释 放至突触间隙的Ach存活时间延长而发挥效应 。 吡啶斯的明、新斯的明 肾上腺皮质类固醇类:通过抑制AchR-Ab生成,增 Ach 加突触前膜Ach释放量及促使终板再生修复 。 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环磷酰胺 。 免疫球蛋白 血浆置换:应用正常人血浆或血浆代用品置换重症 肌无力病人血浆 。 胸腺切除:对有增生或胸腺瘤病人,均应考虑胸腺 摘除。
郑茜
与胸腺关系:
约90%的MG患者有胸腺异常,约70%伴 发胸腺增生,10%—15%合并胸腺瘤 。 在胸腺的肌样细胞表面载有AchR。
郑茜
综上所述,目前认为重症肌无力是一种体 液免疫介导、细胞免疫依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病毒感染或特定的遗传素质下,自身免疫耐受 机制受到损害,产生抗自身的AchR-Ab,并经 循环沉积于突触后膜,导致AchR结构破坏、受 体数目减少而致病。
郑茜
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疾病包括: 1.突出前膜神经终末变性,Ach合成和释 放障碍,如类重症肌无力、氨基糖甙类药物 、肉毒中毒、高镁血症。 2. 突触间隙胆碱酯酶活性受抑制,如有机 磷中毒。 3. 突触后膜病变 先天性Ach受体发育不 良、自身免疫致Ach受体密度减低,如重症肌 无力
郑茜
[病因与发病机理]

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
(3)颈前屈肌肌群疲劳试验:患者去枕平卧,令其用力持续抬头,维持45°。正常人可持续抬头120秒。颈前屈肌无力的MG患者,抬头试验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最严重时甚至抬头不能。
(4)三角肌疲劳试验:令患者双上肢用力持续侧平举90°,观察维持侧平举的时间。正常人应该超过120秒。MG患者三角肌受累时侧平举时间明显缩短。
(2)胆碱能危象(cholinergic crisis):见于长期服用较大剂量的胆碱酯酶抑制剂的患者。发生危象之前常先表现出明显的胆碱酯酶抑制剂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多汗、流泪、皮肤湿冷、口腔分泌物增多、肌束震颤以及情绪激动、焦虑等精神症状。
(3)反拗危象(brittle crisis):胆碱酯酶抑制剂的剂量未变,但突然对该药失效而出现了严重的呼吸困难。常见于Ⅲ型MG或胸腺切除术后数天,也可因感染、电解质紊乱或其他不明原因所致。通常无胆碱能副作用表现。
AchR抗体滴度的检测
AchR抗体滴度的检测对重症肌无力的诊断具有特征性意义。80~90%的全身型和60% 的眼肌型MG可以检测到血清AchR抗体。抗体滴度的高低与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并不完全一致。此外,较低滴度的AchR抗体还可见于无MG的胸腺瘤患者、胆汁性肝硬变、线粒体肌病、红斑性狼疮、多发性肌炎以及骨髓移植后的患者。
危象
是指MG患者在病程中由于某种原因突然发生的病情急剧恶化,呼吸困难,危及生命的危重现象。根据不同的原因,MG危象通常分成3种类型:因胆碱酯酶抑制剂用量不足所致的肌无力危象,胆碱酯酶抑制剂过量所致的胆碱能危象以及无法判定诱因的反拗性危象。
(1)肌无力危象(myasthenic crisis):大多是由于疾病本身的发展所致。也可因感染、过度疲劳、精神刺激、月经、分娩、手术、外伤或应用了对神经肌肉传导有阻滞作用的药物,而未能适当增加胆碱酯酶抑制剂的剂量而诱发。常发生于Ⅲ型和Ⅳ型患者。临床表现为患者的肌无力症状突然加重,咽喉肌和呼吸肌极度无力,不能吞咽和咳痰,呼吸困难,常伴烦躁不安,大汗淋漓,甚至出现窒息、口唇和指甲紫绀等缺氧症状。

重症肌无力 ppt课件

重症肌无力  ppt课件
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眼睑下垂、复视、斜视、眼球运动障碍、面部 表情肌无力、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抬头无力、 四肢无力等。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重症肌无力的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明确 ,但一般认为与自身免疫、感染、药 物、环境等因素有关。
病理机制
重症肌无力的病理机制是神经-肌肉接 头处的突触后膜受损,导致乙酰胆碱 受体数量减少,从而影响神经信号的 传递,引起肌肉无力。
情绪支持
给予患者关心、理解和鼓励,帮助他们保持 积极乐观的心态。
家庭支持
鼓励家庭成员参与患者的康复过程,给予家 庭情感支持。
心理疏导
倾听患者的感受和需求,提供专业的心理疏 导和支持。
社会支持
帮助患者融入社会,参与社交活动,提高生 活质量。
CHAPTER
05
重症肌无力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早期筛查
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及早发现 并干预。
胸腺切除术
对于胸腺异常引起的重症 肌无力患者,切除胸腺可 去除异常淋巴细胞来源, 缓解症状。
其他治疗方法
物理治疗
如电刺激、按摩等,可刺激肌肉 收缩和神经传导,改善肌肉无力
症状。
康复治疗
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等,帮助 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呼吸支持
对于呼吸困难的重症肌无力患者, 可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保障呼吸 通畅。
重症肌无力的分类
按照症状轻重程度分类
按照病程发展速度分类
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种类型。
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种类型 。
按照受累部位分类
可分为眼肌型、脑干型、全身型等类 型。
CHAPTER
02
重症肌无力的诊断
诊断标准与流程

重症肌无力PPT课件

重症肌无力PPT课件

(2)活动与休息:防跌倒和坠床
(3)有效沟通
.
14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能量 与咀嚼无力、吞咽困难所致进食减少有关
(1)安排充足的进餐时间
(2)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进食方法
(3)根据患者病情调整饮食计划
(4)必要时遵医嘱静脉营养
4、潜在并发症:重症肌无力危象
(1)病情观察:注意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的改变;观察有无呼吸困
Ⅲ型(急性进展型):半年发展至延髓、呼吸肌,有MG危象。
Ⅳ型(迟发重症型):病程长于半年,由Ⅰ、Ⅱa、Ⅱb型发展而来,
症状同Ⅲ型。常合并胸腺瘤,死亡率高。
Ⅴ型(肌萎缩型):起病半年内即开始肌萎缩。
.
6
熬夜危害大 具体有哪些?
.
7
二、儿童型
少年型:14岁后18岁前起病,以单 纯眼肌型多见
先天型:婴儿期发病,有家族史,属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血小板减 少、胃肠道反应立即停药。
.
11
2、胸腺切除或胸腺放射治疗 3、血浆置换疗法:血浆置换每次2000ml,1~2/周,连用3~8周。
.
12
4、危象处理:肌无力危象者加大新斯的明用 量;胆象和反拗危象暂停药物并对症治疗。
3种肌无力危象的鉴别
临床症状 瞳孔大小 出汗 流涎 腹痛腹泻 肌肉抽动 抗胆碱酯酶药物反应.
斜视 IV. 面肌和口咽肌受累出现表情淡漠、咀
嚼无力 V. 延髓肌受累出现饮水呛咳和发音障碍
.
5
三、临床分型
一、成人型
Ⅰ型(单纯眼肌型):病变仅限于眼外肌,上睑下垂和复视。
Ⅱa型(轻度全身性):四肢受累较轻,生活能自理,无危像。 Ⅱb型(中度全身性):四肢受累较重,生活自理有一定困难,无

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胸腺切除术
适应症
胸腺增生或胸腺瘤患者,药物治疗无效或无法耐受药物治疗的患 者。
手术方式
开胸手术或胸腔镜手术,切除胸腺组织及其肿瘤。
术后并发症
包括肺部感染、出血、胸膜腔粘连等。
其他治疗方法
血浆置换
通过置换患者体内异常血浆,降低自身抗体浓度,缓解症状。
免疫疗法
如免疫吸附、免疫调节等,针对重症肌无力免疫机制进行治疗。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
眼睑下垂
表现为眼皮无法抬起,眼睛无法完全 睁开。
眼球活动障碍
视力模糊
由于眼睑下垂导致角膜干燥,看东西 模糊不清。
眼球运动不灵活,转动困难,复视。
脑干型重症肌无力
咀嚼肌无力
咀嚼食物时感到无力,食物容易 残留在口腔内。
04
重症肌无力的治疗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药物治疗
胆碱酯酶抑制剂
01
如溴吡啶斯的明,可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免疫抑制剂
02
如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等,用于控制疾病进展和减轻症状。
免疫调节剂
03
如免疫球蛋白、胸腺肽等,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
饮水呛咳
由于延髓肌无力,导致饮水时容易微或无法发声。
呼吸困难
延髓肌无力可导致呼吸困难和窒息风险增加。
03
重症肌无力的诊断方法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临床诊断
症状观察
观察患者是否有肌肉无力、疲劳 、晨轻暮重等症状,以及是否有 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严重表现

重症肌无力PPT

重症肌无力PPT
长期护理与支持
对于需要长期护理的患者,应给予充分的关爱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 信心,积极面对疾病。
05 重症肌无力研究进展与未 来展望
当前研究热点与成果
免疫机制研究
深入探讨重症肌无力发病过程中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以及自身 抗体与神经肌肉接头损伤的关系。
遗传学研究
寻找重症肌无力的易感基因,为疾病预测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活质量。
药物治疗与免疫治疗
胆碱酯酶抑制剂
如溴吡斯的明,可以增加神经 肌肉接点处乙酰胆碱的浓度,
改善肌肉无力症状。
免疫抑制剂
如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等, 用于抑制免疫系统对神经肌肉 接点的攻击,控制病情进展。
免疫调节剂
如免疫球蛋白和血浆置换等, 用于清除体内的抗体,缓解症 状。
其他药物
如他克莫司等新型免疫抑制剂 ,可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但 其疗效和安全性仍需进一步研
神经再生障碍
受损的神经元难以实现有效的再生 和修复,影响神经功能恢复。
遗传因素与重症肌无力
家族聚集现象
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
重症肌无力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 表明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增加 了个体患重症肌无力的风险。
基因突变
部分重症肌无力患者存在基因突变, 如CHAT基因突变与重症肌无力发病 相关。
究。
04 重症肌无力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过度劳累、精神紧张、感染、 创伤等诱发因素,以降低重症肌
无力的发病风险。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尤其是针对存在 重症肌无力家族史的人群,以便
早期发现和治疗。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 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 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肌无力
【概述】
是一种横纹肌神经肌肉接头点处传导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肌肉易疲劳晨轻暮重、休息后减轻为特点。

常累及眼外肌、咀嚼肌、吞咽肌和呼吸肌。

严重者球麻痹。

【诊断】
一、病史及症状:
青少年和儿童多见,常以睑下垂、复视、咀嚼吞咽困难或四肢无力活动后加重而就医。

二、体检发现:
眼外肌麻痹、肢体肌耐力减弱,疲劳试验阳性,对受累肌肉反复作同一动作或连续叩击某一反射,可见反应逐渐减弱或不能。

三、辅助检查:
1.新斯的明试验:以甲基硫酸新斯的明0.5-1mg肌注,肌力在0.5-1h内明显改善时为阳性,可确诊。

为防止新斯的明的毒蕈碱样反应,需同时肌注阿托品0.5-1mg。

2.免疫功能检查可有异常。

3.血清胆硷酯酶、免疫球蛋白、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效价测定升高。

4.胸部X线片或CT检查可有胸腺肿大或肿瘤。

5.心电图可异常。

6.电生理检查:感应电持续刺激受累肌肉反应迅速消失。

EMG:重复频率刺激,低频刺激有波幅递减,高频刺激有波幅递增现象,如递减超过起始波幅10%以上或递增超过50%以上的为阳性。

四、鉴别:
需排除甲亢性肌病,多发性肌炎、格林-巴利综合征、周期性麻痹及癌性肌无力综合征。

【治疗措施】
一、抗胆碱酯酶类药物,吡啶斯的明60-240mg/次,3-5次/d口服。

二、免疫抑制剂:
经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无效者,根据免疫功能情况选用,口服强的松30-60mg次/d,持续3-5个月,或环磷酰胺200mg加入25%葡萄糖20ml中再加维生素B6100-200mg静注,隔日一次,20次为一疗程。

三、大剂量丙球静滴:
100-200mg/kg,生理盐水500ml稀释后静滴,每周1-2次。

四、血浆交换疗法:
有条件的医院可用,每次交换1000-1500ml,每周两次。

五、内科治疗无效合并有胸腺瘤者:
可行放疗或切除肿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