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别友人二首

合集下载

关于宴会的古诗

关于宴会的古诗

关于宴会的古诗1. 《将进酒》作者:唐代·李贺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2.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作者:唐代·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3.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四》作者:唐代·卢纶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4. 《风入松·麓翁园堂宴客》作者:宋代·吴文英欢宴良宵好月,佳人修竹清风。

临池飞阁乍青红。

移酒小垂虹。

此夕楼台无上客,有国艳、香浓。

疏灯下、沈香度曲,醉里暗惊春动。

5. 《满庭芳·香叆雕盘》作者:宋代·苏轼香叆雕盘,寒生冰箸,画堂别是风光。

人情重,开宴出红妆。

清歌妙舞,急管繁弦,玉盏催传黄浪。

醉凝伫、落花无言,人浅笑、淡烟微漾。

云散后,谁把冰壶,分送蓬莱方丈?回首处,依旧斜阳巷陌,几番惆怅。

6. 《短歌行》作者:魏晋·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7. 《凉州词二首·其一》作者:唐代·王之涣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8. 《南园十三首·其五》作者:唐代·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9. 《浣溪沙》作者:宋代·苏轼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10. 《九日齐山登高》作者:唐代·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春夜别友人)

(春夜别友人)
(室内) (户外) 离堂华筵 景色: 景色:银烛青烟 金樽绮筵 情感: 情感:相对无言 离情缠绵 别路山川 明月高树 长河晓天 时光催人 难舍难分
(遥想) 遥想) 洛阳古道 悠悠古道
悠悠离情 此会何年
拓展: 拓展: 对比阅读:两首诗歌有何异同? 对比阅读:两首诗歌有何异同?
(2)简要分析“明月隐高树,长河 )简要分析“明月隐高树, 没晓天”一联的表达效果。 没晓天”一联的表达效果。 “隐”字写出高高的树阴遮住了西 沉的明月; 沉的明月;“没”字写出了银河淹 没在破晓的曙光中。 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衬托出时光催 人离别,难舍难分的心绪。 人离别,难舍难分的心绪。
(3)最后两句“悠悠洛阳道,此会 )最后两句“悠悠洛阳道, 在何年。 道出了什么样的情境? 在何年。”道出了什么样的情境? 结尾两句写目送友人沿着这条悠悠 无尽的洛阳古道踽踽而去, 无尽的洛阳古道踽踽而去,不由兴 起不知何年何月再能相聚之感。 起不知何年何月再能相聚之感。一 强调后会难期, “何”字,强调后会难期,流露了 离人之间的隐隐哀愁。 离人之间的隐隐哀愁。
知人论世
陈子昂,唐代文学家。 伯玉, 陈子昂,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 射洪(今属四川) 因曾任右拾遗, 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 世称陈拾遗 陈拾遗。 陈子昂集》 世称陈拾遗。有《陈子昂集》。陈子昂主 张改革六朝以来绮靡纤弱的诗风, 张改革六朝以来绮靡纤弱的诗风,恢复 《诗 经》的“风、雅”传统,强调比兴寄 传统, 提倡汉魏风骨。存诗100余首, 100余首 托,提倡汉魏风骨。存诗100余首,其中最 具代表性的是《感遇》 38首和 首和《 具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和《登幽州 台歌》 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前驱者。 台歌》。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前驱者。其 诗思想进步充实,语言刚健质朴, 诗思想进步充实,语言刚健质朴,对唐代 诗歌影响巨大。 诗歌影响巨大。

语文诗歌鉴赏(通用18篇)

语文诗歌鉴赏(通用18篇)

语文诗歌鉴赏语文诗歌鉴赏(通用18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诗歌吧,诗歌具有精炼含蓄的特点,起着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

那么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诗歌鉴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诗歌鉴赏篇1春夜别友人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1)首联“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描绘了一个别筵将尽,朋友分手在即的场景,句中的“吐”字写出了友人怎样的神情?(2分)(2)简要分析“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一联的表达效果。

(4分)答:(1)友人相无言,只是凝视着银青烟。

(2)精于炼字,巧用衬托。

“隐”字写出高高的树阴遮住了西沉的明月:“没”字写出了银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衬托出时光催人离别,难舍难分的心绪。

语文诗歌鉴赏篇2知识点1.鉴赏人物形象型【得分技法】第一步,简要概括人物形象的总体特点;第二步,联系诗歌中表现这一形象特点的内容加以分析说明;第三步,分析诗歌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原因或意义,如抒发了作者何种思想感情,对表达诗歌主旨有什么作用等。

典例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李白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

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

王历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从题目来看,诗人是嘲笑王历阳不肯饮酒。

大雪纷飞,正是饮酒的天气,王历阳“不饮杯中酒”的行为,让陶渊明也会笑死。

陶两明喜欢饮酒,常戴头巾,抚琴自乐,宅边有五棵柳树。

诗歌借陶渊明来嘲笑王历阳“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

空负头上巾”,刻画了王历阳追慕陶渊明却徒有虚名的形象。

【答案】王历阳是一个追慕陶渊明却徒有虚名的人,表面上以陶渊明为榜样抚琴、栽柳、戴头巾,可是喝酒不痛快。

“浪”“虚”“空”三字用得巧妙,传达出嘲讽及激将之意,充分显示了李白的冲天豪气。

春夜别友人二首

春夜别友人二首
长亭外 古道边 碧连天 晚风扶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芳草
送别
长亭外 古道边 碧连天 晚风扶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 碧连天
芳草
夕阳山外山
古道边 芳草 晚风扶柳笛声残
在中国诗坛上, 送别诗一直是诗家的重要题材……
背景了解: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共有两首,这里所选 的是其中的第一首。诗约作于武则天光宅元 年(684)春。这时年方二十六岁的陈子昂告 别家乡四川射洪,奔赴东都洛阳,准备向朝 廷上书,求取功名。临行前,友人在一个温 馨的夜晚设宴欢送他。席间,友人的一片真 情触发了作者胸中的诗潮。面对金樽美酒。 他不禁要歌唱依依不舍的离情,抒发自己的 远大怀抱。这首离别之作,就从眼前宴会的 情景落笔。
遥想
银烛青烟 金樽绮筵 相对无言 离情缠绵
明月高树 长河晓天 时光催人 难舍难分
悠悠古道 后会无期 隐隐哀愁
诗人根据离别的时间顺序来安排空间 和景色的转换,景色随着空间而变化,情 感随着景色的变化而逐渐加深。
首联 烘托与渲染。离人相对无言,怅然无绪,只 是凝视着银烛;面对华筵,频举金樽,勉强 相慰。于沉静之中更见别意的深沉。 颔联 化用典故。“琴瑟”源出《诗经》“我有嘉 宾,鼓琴鼓瑟”,用乐器演奏时音韵谐调来 比拟情谊深厚融洽。 虚实结合。 实写眼前的“离堂”“琴瑟”, 虚写“别路”“山川”是想象离别后道路遥 远,着意写出了离情的缠绵。
⑴空间意象:长亭、谢亭、灞陵桥 (亭)、南浦、劳劳亭、渡口、古道 ⑵时间意象:日暮、月夜、清晨、秋
⑶环境意象:杨柳、柳絮、杨花,孤 帆、流水、寒蝉、船(舟)、古道、 夕阳、西风、美酒、春草、残笛、烟 波、浮云 鸿雁 (4)乐曲:《阳关曲》、《骊歌》

送别诗之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送魏万之京、送友人

送别诗之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送魏万之京、送友人
侧 面 烘托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 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感?
“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肃杀)的气 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离别之苦以及对朋友的关心。
“横”字写出了山的横亘与绵延,写出了青山横亘外城 北面的雄伟气势,突出了山的静态美。
“绕”字却写出了波光鳞鳞的流水缓缓绕过城东潺潺而 过的特征,突出了水流的动态美。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1、首句选取的景物是漂 泊不定的杨花和叫声凄婉 哀愁的子规,暗含了因友 人王昌龄左迁偏远之地的 忧伤之情。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 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 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 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 此会在何年。
1.诗中哪些词语写了“夜”? 银烛、明月、晓天
2.诗中哪些词语写出了“别”? 离堂、别路、金樽
3.全诗在时间、空间上有一个怎样的流转变化?
夜晚→拂晓
室内→室外
4.思考:这首送别诗是如何通过空间和景色的转换来表达离 情别意的?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首联用什么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环境?

用“青山”、“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
勒出青山的静态,“绕”描画出白水的动态,动静结合描摹出
一幅山水秀丽的送别图景。
2.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唐代陈子昂《春夜别友人》赏析

唐代陈子昂《春夜别友人》赏析

唐代陈子昂《春夜别友人》赏析唐代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赏析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关键词】诗词名句,写景,昼夜,黎明,银河【名句】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出处】唐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译注】明月隐蔽高树之后,银河消失曙色里面。

①绮筵:华丽的酒席。

②离堂:饯别的处所。

琴瑟:指朋友宴会之乐。

语出《诗经?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琴鼓瑟。

”④“明月”二句:说明这场春宴从头一天晚上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清晨。

长河:指银河。

【说明】《春夜别友人二首》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组诗作品。

这两首诗约作于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春。

这时年方二十六岁的陈子昂告别家乡,奔赴东都洛阳,准备向朝廷上书,求取功名。

临行前,友人在一个温馨的夜晚设宴欢送他。

面对金樽美酒,诗人不禁要歌唱依依不舍的离情,抒发自己的远大怀抱,旋即写成这组离别之作。

【赏析】这是一首离别之歌,表现出了绵长的离别情谊。

诗从眼前的宴会情景开始写起:“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银烛缓缓地吐着缕缕青烟,金杯正对着华丽豪奢的.桌宴。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离堂”指饯别的处所,“琴瑟”指朋友宴会之乐,是说如今堂上我们各自朋分,而明日之后,只怕又要山水相隔了。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宴会一直持续到了黎明,户外已经“斜汉垂垂欲曙”了。

明月渐渐地隐没到了高树之后,长长的银河也要被淹没在黎明之中,景中含情,明月尽管不舍,长河尽管留恋,然而最终抵不过黎明的力量,终归要各自消散。

一个“隐”字,一个“没”字,表明时光催人离别,虽然我们彻夜欢饮,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各奔东西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明月隐高树”这句,表面上是像写秋月,然而一个“隐”字,说明明月隐没在了树影之后,可见是春月。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尾联直抒胸臆,感情真挚,语言质朴,沉郁厚重,带有着无限的哀愁。

陈子昂的经典诗歌诗词赏析

陈子昂的经典诗歌诗词赏析

陈子昂的经典诗歌诗词赏析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新人物之一。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我在此整理了陈子昂的经典诗歌诗词,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陈子昂的经典诗歌诗词11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唐代〕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采纳,屡受击,心情郁郁悲愤。

诗歌写登上幽州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时的哀叹。

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

2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陈子昂〔唐代〕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共两首,这是第一首。

约作于公元684年(武则天光宅元年)春。

时年二十六岁的陈子昂离开家乡四川射洪,奔赴东都洛阳,准备向朝廷上书,求取功名。

临行前,友人设宴欢送他。

席间,友人的一片真情触发了胸中的诗潮。

旋即写成这首离别之作。

3送魏大从军陈子昂〔唐代〕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作为唐代革新运动的启蒙者,陈子昂一直强调汉魏风骨。

此诗不落一般送别诗缠绵于儿女情长、凄苦悲切的窠臼,一扫同类题材的悲切之风,从大处着眼,激励出征者立功沙场,并抒发了的慷慨壮志,很能代表陈子昂的文学主张。

陈子昂的经典诗歌诗词21度荆门望楚陈子昂〔唐代〕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

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

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

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这首《度荆门望楚》洋溢着年轻的诗人对楚地风光的新鲜感受。

此诗笔法细腻,结构完整,由于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又有含而不露的特点。

由此读者可以比较全面地窥见诗人丰富的个性与多方面的艺术才能。

2燕昭王陈子昂〔唐代〕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

语文:《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课件(2)(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语文:《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课件(2)(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探讨:诗人是如何通过空间和景 色的转换来表达离情别意的?
空间: 景色:
离堂华筵
室内
别路山川
户外
洛阳古道
遥想
银烛青烟 金樽绮筵
明月高树 长河晓天 时光催人 难舍难分
悠悠古道 悠悠离情 此会何年
情感: 相对无言 离情缠绵
诗人根据离别的时间顺序来安排空间和景 色的转换,景色随着空间而变化,情感随着景 色的变化而逐渐加深。
(2)简要分析“明月隐高树,长河 没晓天”一联的表达效果。
“隐”字写出高高的树阴遮住了西沉 的明月; “没”字写出了银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 中。衬托出时光催人离别,难舍难分的心 绪。
结尾两句写目送友人沿着这条悠悠无尽的洛阳 古道踽踽而去,不由兴起不知何年何月再能相 聚之感。末句着一“何”字,强调后会难期, 流露了离人之间的隐隐哀愁。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离别的诗句: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
路。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在盛唐诗歌高潮到来之前,无论 从形式和精神气质上来说,初唐诗都 处于准备阶段。这一时期的诗歌虽然 是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但随着 “四杰”为代表的中下层文士的崛起, 给诗歌注入了情思浓郁、气势壮大的 气息。因此,这是一个诗歌发展缓慢 但又孕育着高潮的时期。
小结
这首诗中作者没有套用长吁短叹的哀伤语 句,却在沉静之中现真挚情愫。写的不温不火, 却恰如其分的传递出依依不舍的友情,又不给 人张扬之感。
/News/20135505/50-233.html 面包培训班
么可能煞费苦心、千方百计地将那件事情苦苦相瞒?相信他在做那

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春夜别友人二首》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春夜别友人二首》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3、颈联的写景对抒情的作用是什么?
以景衬情、借景抒情。所写之 景衬托出时光催人离别、难舍难分 的心绪。
4、尾联中“悠悠洛阳道”是作者眼前 所见之景吗?它对于抒情的好处是什么?
不是,是想象之景。寓离 别伤感之情于想象之景,更能 体现别情的深厚浓重。因而此 诗的另一表现手法是虚实结合。
主旨句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二字点明时光催人离别,不为离人 暂停须臾,突出了作者与友人之间难分 难舍、不忍别离的深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炼字小结
1、炼数量词: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2、炼形容词: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 底花。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 《睛景》(王驾),王安石改为“蜂蝶纷纷过墙 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3、炼动词: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字是一个 表颜色的形容词,用在诗中变成了使动用法的动 词,有色彩感和动态感,给人以视觉上的形象美。 4、炼虚词: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蜀相》
炼字步骤:
(1)释字在句中含义。 (2)表现手法,展联想,字入原 句描景象。 (3)点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二)表现手法
1、首联采用了哪些手法? A、比拟
B、烘托(衬托):沉闷郁结的别离之情。
2、你能从颔联中找出哪些表现手法? A、用典:以琴瑟比拟友情深厚。 B、烘托(烘云托月、衬托、渲染): 渲染离情的缠绵。
你最喜欢哪一句或哪 几句?请加以赏析。
步骤:
1、句意。 2、表现手法。结合诗句。 3、情感、作用。
讨论、鉴赏全诗
(一)炼字
1、首联“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你认为上下句 中各有哪一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
上句“吐”字用得好。着一“吐”字,使人 想见离人相对无言,怅然若失,目光只是凝视 着青烟的神情。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古诗文系列: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古诗文系列: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译文:
明亮的蜡烛吐着缕缕青烟,高举金杯面对 精美丰盛的席宴。饯别的厅堂里回忆着朋 友的情意融洽,分别后要绕山过水,路途 遥远。宴席一直持续到明月隐蔽在高树之 后,银河消失在拂晓之中。走在这悠长的 洛阳道上,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会?
古诗文系列: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பைடு நூலகம்鉴赏:
这两句着意写出了离情的缠绵,令人感慨 唏嘘。
颈联“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承上文写把臂送行,从室内转到户外的所 见。这时候,高高的树荫遮掩了西向低沉 的明月;耿耿的长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 这里一个“隐”字,一个“没”字,表明 时光催人离别,不为离人暂停须臾,难舍 难分时刻终于到来了。
古诗文系列: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鉴赏: 通篇情景合一,从优美的意象描写中自然 地流露感情。胜于一般的离别之作。
古诗文系列: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谢谢!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 一
唐代·陈子昂 课件模板
古诗文系列: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作者简介:
古诗文系列: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作者简介:
陈子昂(chén zǐ ánɡ)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
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 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 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 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归 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其存诗共100 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 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 《登幽州台歌》。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二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二

古诗文系列: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二
注释:
悠悠:遥远。洛阳道:通往洛阳的路。 紫塞:原指长城,其土紫色。这里泛指北 方边塞。 青春:此指春天。 滴沥:形容滴水。 大臣书:《汉书·东方朔传》载,汉武帝 即位,征求天下才士,东方朔便上书自荐, 自称可以当“天子大臣”。陈子昂在光宅 元年(684年)以布衣身份,诣阙进上 《谏灵驾入京书》和《谏政理书》,可谓 上了“大臣书”。
古诗文系列: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二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二:
紫塞白云断,青春明月初。 对此愿上大臣书。
谢谢!
古诗文系列: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二
赏析:
这组诗因反复渲染离情而带上了一层 淡淡的愁绪,但作者并没有套用长吁短叹 的哀伤语句,却在沉静之中见深挚的情愫。 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应不温不火。“火” 则悲吟太过而感情浅露;“温”则缺乏蕴 藉而情致不深。诗写离情别绪意态从容而 颇合体度,有如琵琶弦上的淙淙清音,气 象至为雍雅,不作哀声而多幽深的情思。
古诗文系列: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二
赏析:
接着“对此芳樽夜,离忧怅有馀”二句, 是说虽然处于良辰美景之中,但在这个充 斥着离情别意的场面上,一切都变得黯然, 用的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五六二 句“清冷花露满,滴沥檐宇虚”渲染了离 别时的凄冷情境,这两句与前首五六两句 意境相通,寓情于景,从景物描写中可见 人物心理,表达出朋友离别依依不舍的深 情。
古诗文系列: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二
赏析:
这首诗诗继续写宴会上的情景,诗人 向友人坦露心胸,表明自己此行是向朝廷 上书论政,倾吐自己立志为国建功立业的 宏大理想。
后首诗开头“紫塞白云断,青春明月 初”二句写景,前句写旅程之展望,为虚 写;后句写眼前之场景,是实写。此联形 式上为对仗,内容上既点明诗题的“春 夜”,又可见一种高迈的情怀。

春夜别友人,翻译

春夜别友人,翻译

《春夜别友人二首》翻译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组诗作品。

这两首诗约作于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春。

第一首诗写作者第一次离开家乡赴东都洛阳告别宴会上的场景,充满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第二首诗同样作于告别宴会,诗人向友人坦露心胸,倾吐其为国建功立业的宏愿。

作品名称春夜别友人二首作品别名春夜别友人创作年代初唐作品出处《全唐诗》文学体裁五言律诗作者陈子昂目录1作品原文2注释译文▪词句注释▪白话译文3创作背景4作品鉴赏5作者简介1作品原文编辑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银烛吐青烟⑴,金樽对绮筵⑵。

离堂思琴瑟⑶,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⑷。

悠悠洛阳道⑸,此会在何年。

其二紫塞白云断⑹,青春明月初⑺。

对此芳樽夜,离忧怅有馀。

清冷花露满,滴沥檐宇虚⑻。

怀君欲何赠,愿上大臣书⑼。

[1]2注释译文编辑词句注释⑴银烛:明亮的蜡烛。

⑵绮筵:华丽的酒席。

⑶离堂:饯别的处所。

琴瑟:指朋友宴会之乐。

语出《诗经〃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琴鼓瑟。

”⑷“明月”二句:说明这场春宴从头一天晚上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清晨。

长河:指银河。

⑸悠悠:遥远。

洛阳道:通往洛阳的路。

⑹紫塞:原指长城,其土紫色。

这里泛指北方边塞。

⑺青春:此指春天。

⑻滴沥:形容滴水。

⑼大臣书:《汉书〃东方朔传》载,汉武帝即位,征求天下才士,东方朔便上书自荐,自称可以当“天子大臣”。

陈子昂在光宅元年(684年)以布衣身份,诣阙进上《谏灵驾入京书》和《谏政理书》,可谓上了“大臣书”。

[2] 白话译文其一银烛吐着缕缕青烟,金杯对着盛筵美宴。

离堂上思念朋友情,分别后山川路途远。

明月隐蔽高树之后,银河消失曙色里面。

前往洛阳道路漫长,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其二紫色边塞隔断白云,春天时节明月初升。

面对如此美酒良辰,遭逢别离惆怅满胸。

花瓣挂满清凉露珠,檐边滴尽水珠叮咚。

思君念君想赠什么?献书论政是我初衷。

[2] 3创作背景编辑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约作于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春。

这时年方二十六岁的陈子昂告别家乡四川射洪,奔赴东都洛阳,准备向朝廷上书,求取功名。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陈 子 昂 1、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 唐代文学家。 伯玉, (今属 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 四川) 因曾任右拾遗, 陈拾遗。 陈子昂集》 后世称陈拾遗 后世称陈拾遗。有《陈子昂集》。 2、主张:改革六朝以来绮靡纤弱的 主张: 诗风,恢复《 诗风,恢复《诗 经》的“风、雅” 传统,强调比兴寄托 比兴寄托, 传统,强调比兴寄托, 提倡汉魏风 存诗100余首, 100余首 骨。存诗100余首,其中最具代表性 首和《 的是《感遇》38首和 的是《感遇》38首和《登幽州台 歌》。 3、地位:他的诗歌创作,是唐代诗 地位:他的诗歌创作, 坛从初唐向盛唐发展的一个分水岭。 从初唐向盛唐发展的一个分水岭。 白居易评价: 杜甫陈子昂, 白居易评价:“杜甫陈子昂,才名 括天地。 括天地。”
春 夜 别 友 人 陈 子 昂 (其 一 )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幽州,今北京附近。古代属燕国。战国时,燕昭 幽州,今北京附近。古代属燕国。战国时, 王为了招纳天下贤士而筑黄金台,理遇贤士郭隗, 王为了招纳天下贤士而筑黄金台,理遇贤士郭隗,乐 毅等,并在他们的帮助下,打败屡次侵犯燕国的齐国。 毅等,并在他们的帮助下,打败屡次侵犯燕国的齐国。 燕国晚期也曾出现燕太子丹礼遇贤士田光、 燕国晚期也曾出现燕太子丹礼遇贤士田光、荆轲的千 古美谈,诗中感慨由此而发。 古美谈,诗中感慨由此而发。 生不逢时,怀才不遇, 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寂寞苦闷
二、评 点 诗 歌: 1、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意 象 银烛,晶莹洁白的蜡烛,暗含“ 金樽, 银烛,晶莹洁白的蜡烛,暗含“夜”字。金樽,形容 酒杯华贵,考究,。绮筵,华美的筵席。 ,。绮筵 酒杯华贵,考究,。绮筵,华美的筵席。这一联用词 比较华丽 目的在于通过对宴会隆重热闹场面的由衷 华丽, 比较华丽,目的在于通过对宴会隆重热闹场面的由衷 赞美,来烘托出友情的深厚。 赞美,来烘托出友情的深厚。 炼 字 使人想见离人相对无言 怅然无绪, 相对无言, “吐”:使人想见离人相对无言,怅然无绪,目光只 凝视着银烛的青烟出神的神情 出神的神情。 是凝视着银烛的青烟出神的神情。 “对”:其意是面对华筵,除却频举金樽“劝君更尽 其意是面对华筵,除却频举金樽“ 一杯酒”的意绪而外, 一杯酒”的意绪而外,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勉强相慰的 话了。 话了。

苏教版-语文-高二-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苏教版-语文-高二-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专题一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从军行同步测试(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一、语段阅读(一)阅读《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完成后面的题目。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1.找出点明情感的关键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归思欲沾巾2.结合诗文说作者复杂的情感世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仕途失意,他乡漂泊。

(二)阅读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夜别友人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3.这首诗歌的颔联是怎样表现离愁别绪的?试从内容与艺术手法的角度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运用典故。

“琴瑟”语出《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是借用丝弦乐器演奏时音韵谐调来比拟情谊深厚。

诗人在别离之际“思琴瑟”,可见友情之深。

②情景交融。

“绕山川”表示道路遥远,“别路”迢遥,恨“山川”之缭绕,不由使人泛起内心的波澜,写出了离情的缠绵。

二、语言运用4.根据下面的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地震现象。

(不超过30个字)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幔和地壳。

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

古诗春夜别友人·紫塞白云断翻译赏析

古诗春夜别友人·紫塞白云断翻译赏析

古诗春夜别友人·紫塞白云断翻译赏析《春夜别友人·紫塞白云断》作者为唐朝诗人陈子昂。

其古诗全文如下:紫塞白云断,青春明月初。

对此芳樽夜,离忧怅有馀。

清冷花露满,滴沥檐宇虚。

怀君欲何赠,愿上大臣书。

【前言】《春夜别友人二首》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组诗作品。

这两首诗约作于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春。

第一首诗写作者第一次离开家乡赴东都洛阳告别宴会上的场景,充满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第二首诗同样作于告别宴会,诗人向友人坦露心胸,倾吐其为国建功立业的宏愿。

【注释】⑹紫塞:原指长城,其土紫色。

这里泛指北方边塞。

⑺青春:此指春天。

⑻滴沥:形容滴水。

⑼大臣书:《汉书·东方朔传》载,汉武帝即位,征求天下才士,东方朔便上书自荐,自称可以当“天子大臣”。

陈子昂在光宅元年(684年)以布衣身份,诣阙进上《谏灵驾入京书》和《谏政理书》,可谓上了“大臣书”。

【翻译】紫色边塞隔断白云,春天时节明月初升。

面对如此美酒良辰,遭逢别离惆怅满胸。

花瓣挂满清凉露珠,檐边滴尽水珠叮咚。

思君念君想赠什么?献书论政是我初衷。

【赏析】第二首诗继续写宴会上的情景,诗人向友人坦露心胸,表明自己此行是向朝廷上书论政,倾吐自己立志为国建功立业的宏大理想。

后首诗开头“紫塞白云断,青春明月初”二句写景,前句写旅程之展望,为虚写;后句写眼前之场景,是实写。

此联形式上为对仗,内容上既点明诗题的“春夜”,又可见一种高迈的情怀。

接着“对此芳樽夜,离忧怅有馀”二句,是说虽然处于良辰美景之中,但在这个充斥着离情别意的场面上,一切都变得黯然,用的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

五六二句“清冷花露满,滴沥檐宇虚”渲染了离别时的凄冷情境,这两句与前首五六两句意境相通,寓情于景,从景物描写中可见人物心理,表达出朋友离别依依不舍的深情。

最后二句作者自豪地向友人宣告:“怀君欲何赠?愿上大臣书。

”表明作者此行非为其他,而是向国家献书论政,本是为了政治事业。

因此他对友人没有什么世俗礼品可赠,只愿他们能理解和支持自己的这次远行。

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二A部语文《春夜别友人二首》导学案

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二A部语文《春夜别友人二首》导学案

班级:学号:__ _ _ __ 姓名____ ______《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送魏万之京》导学案学习目标1. 理解诗歌表现的内容、感情.2. 重点理解诗人是如何将叙事、写景、抒情交织在一起。

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诗人是如何将叙事、写景、抒情交织在一起。

2、重点理解诗人是如何通过空间和景色的转换来表达离情别意的.一、前置性补偿(一)知识链接:1、送别诗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

送别诗一般是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有长亭、杨柳、夕阳、酒、秋等。

诗歌题目往往有“赠、别、送”等字眼。

送别内容有写夫妻之别、亲人之别、友人之别,也有写同僚之别,甚至写匆匆过客之别.所用的手法常常是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

其艺术特点,有的格调豪放旷达,有的委婉含蓄,有的词浅情深。

2、古代诗人送别的习俗1、折柳送别2、饮酒饯别3、唱歌送别3、折柳送别习俗产生于汉代,产生原因大体有三:(1)千丝万缕的柳条、纷纷扬扬的柳絮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

(2)“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

(3)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4、离别诗中常见意象(1)离别诗中多出现傍晚和月夜等时间意象。

离别诗中常出现“日暮”、“斜阳”、“暮雪”、“暮钟"等表明傍晚时分的词语。

并非诗人喜欢傍晚时分送别,而是别离这种忧伤的情感与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相协调(情景交融)。

并且,傍晚时候会伴随着飞鸟归林、鱼沉潭底,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说,更能勾起漂泊之人的离情别绪(反衬)。

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再则,月亮含有思乡、思亲、多情的象征义,因而诗人常借月抒怀。

通过月亮的烘托,抽象的别情更显得动人深长。

(2)离别诗中多出现长亭、渡口、南浦等空间意象。

10首描写春夜的经典古诗词,首首称奇

10首描写春夜的经典古诗词,首首称奇

10首描写春夜的经典古诗词,首首称奇展开全文《春夜洛城闻笛》唐代: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这首诗是李白游洛阳,客居洛阳之夜,偶然听到不知从何处传来的《折杨柳》的笛子声,触发了他的思乡之情而写下的。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唐代: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26岁的陈子昂告别家乡四川射洪,准备向朝廷上书,求取功名。

友人在一个温馨的夜晚设宴欢送他。

席间,友人的一片真情触发了作者胸中的诗潮,旋即写了这篇离别之作。

《春夜闻笛》唐代:李益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此诗是诗人谪迁江淮时的思归之作,表现出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春到大地而不暖人间,显得哀婉伤感,寄意深远。

《春夜》唐代:虞世南春苑月裴回,竹堂侵夜开。

惊鸟排林度,风花隔水来。

小诗将各种陈旧的要素组织起来,产生新的效果,表现了作者这位宫廷诗人对于外界的偶然事件及刹那间的美的注意。

《春夜》宋代:王安石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

夜已经深了,可夜晚的春色美得令人难以入睡,想想这是何等的诱惑力!《西江月·顷在黄州》宋代:苏轼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

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

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作者被贬黄州期间,常常寄情于山水,此词所描绘的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中,处处有“我”之色彩,景物成为塑造“我”的典型性格的凭据。

作者不论是醉还是醒,是月夜还是春晨,都能“无入不自得”,随意而成趣。

《蝶恋花·别范南伯》宋代:杨炎正离恨做成春夜雨。

添得春江,刬地东流去。

弱柳系船都不住。

为君愁绝听鸣橹。

2020年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修》教案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1

2020年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修》教案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1

春江花月夜(1)教学目标: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力气。

2、提高同学联想和想象力气,进入诗歌意境。

3、培育同学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力气。

教学重点:开放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出示幻灯片——古人的月亮情结)在我国浩瀚的文海中,有很多文人墨客都曾望月有感,从而写下很多吟诵月亮的秀丽诗句。

同学们在平常的阅读中读到了哪些关于月的诗句,能举出来吗?同学说诗句。

老师小结:是啊,月在诗中好像成了诗人生命情怀的一种寄予,从中我们感受到了“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安静凄凉,“明月松间照”的安静恬淡;感受到了“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相思,“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清苦;感受到了“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惆怅无奈,还有“一夜飞度镜湖月”的梦幻奇怪。

在人才辈出、群星绚烂的唐代诗坛,有这样一位诗人,由于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很多人为之沉迷、为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

今日,就让我们一起去领悟张若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

二、整体感知1、略介此诗,创设情景这首诗写农历二月间诗人在长江边上思念家乡扬州的种种感慨和想象。

诗就是从春天、江水、花林、明月、夜晚这五个方面写起:2、老师配乐示范背诵,同学整体感知三、赏析诗歌(一)观赏诗的景物美1、导:这首诗就是从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笔的。

2、出示诗歌前八句的幻灯字幕,同学齐诵。

3、问:在这几句诗中,诗人写到了哪些意象?请开放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副画面。

4、同学描绘画面意境: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概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

5、呈现三副春江月夜的幻灯图片,同学依据画面说出相应的诗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全诗在时间上有一个怎样的流转变化? 3.全诗在时间上有一个怎样的流转变化? 全诗在时间上有一个怎样的流转变化
夜晚→拂晓 夜晚 拂晓
4.全诗在空间上有怎样的流转变化? 4.全诗在空间上有怎样的流转变化? 全诗在空间上有怎样的流转变化
室内→室外 室内 室外
再读诗歌, 再读诗歌,体会感情
思考: 思考: 全诗通过什么事情表达了 什么感情? 什么感情?
由一场筵席来表达朋友依依惜 别之情
炼字艺术
古人特别注重炼字。比如贾岛。 推敲” 古人特别注重炼字。比如贾岛。“推敲” 一词的典故,讲的是贾岛边走边作诗, 一词的典故,讲的是贾岛边走边作诗,竟不小 心冲撞了韩愈的马头。韩愈作为当时的大官, 心冲撞了韩愈的马头。韩愈作为当时的大官, 并没有责怪他,反而帮他思考。 并没有责怪他,反而帮他思考。得出了名句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从此, 推敲”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从此,“推敲” 一词流传下来。其实, 一词流传下来。其实,关于名人锤炼词句的佳 话还有许多呢。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 话还有许多呢。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 一个“ 境界全出。还有王安石的“ 一个“闹”字,境界全出。还有王安石的“春 风又绿江南岸”“ ”“绿 曾打动了多少读者! 风又绿江南岸”“绿”字,曾打动了多少读者! 张先的“沙地并禽池上眠,云破月来花弄影” 张先的“沙地并禽池上眠,云破月来花弄影” 中的“ 字把景物写的活灵活现。 中的“弄”字把景物写的活灵活现。
探讨: 探讨:诗人是如何通过空间和景 色的转换来表达离情别意的? 色的转换来表达离情别意的?
空间: 空间: 景色: 景色:
离堂华筵
室内
别路山川
户外
洛阳古道
遥想
银烛青烟 金樽绮筵
明月高树 长河晓天 时光催人 难舍难分
悠悠古道 悠悠离情 此会何年
情感: 情感: 相对无言 离情缠绵
诗人根据离别的时间顺序来安排空间和景 色的转换,景色随着空间而变化, 色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换,景色随着空间而变化,情感随着景 色的变化而逐渐加深。 色的变化而逐渐加深。
背景了解: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共有两首,这里所选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共有两首, 的是其中的第一首。 的是其中的第一首。诗约作于武则天光宅元年 (684)春 (684)春。这时年方二十六岁的陈子昂告别家乡 四川射洪,奔赴东都洛阳,准备向朝廷上书, 四川射洪,奔赴东都洛阳,准备向朝廷上书,求 取功名。临行前, 取功名。临行前,友人在一个温馨的夜晚设宴欢 送他。席间, 送他。席间,友人的一片真情触发了作者胸中的 诗潮。面对金樽美酒。 诗潮。面对金樽美酒。他不禁要歌唱依依不舍的 离情,抒发自己的远大怀抱。这首离别之作, 离情,抒发自己的远大怀抱。这首离别之作,就 从眼前宴会的情景落笔。 从眼前宴会的情景落笔。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离别的诗句: 离别的诗句:
• • • •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 路。 •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陈子昂( 659~700) 陈子昂(约659~700)
唐代文学家。 伯玉,梓州射洪( 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 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有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陈拾遗 陈子昂集》 《陈子昂集》。陈子昂主张改革六朝以来绮靡 纤弱的诗风,恢复《诗经》 传统, 纤弱的诗风,恢复《诗经》的“风、雅”传统, 强调比兴寄托,提倡汉魏风骨。存诗100余首, 100余首 强调比兴寄托,提倡汉魏风骨。存诗100余首, 首和《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感遇》 38首和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和《登幽 州台歌》。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前驱者。其诗 州台歌》 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前驱者。 思想进步充实,语言刚健质朴, 思想进步充实,语言刚健质朴,对唐代诗歌影 响巨大。 响巨大。
(2)简要分析“明月隐高树,长河 简要分析“明月隐高树, 没晓天”一联的表达效果。 没晓天”一联的表达效果。
“隐”字写出高高的树阴遮住了西沉 的明月; 的明月; “没”字写出了银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 中。衬托出时光催人离别,难舍难分的心 衬托出时光催人离别, 绪。
结尾两句写目送友人沿着这条悠悠无尽的洛阳 古道而去,不由兴起不知何年何月再能相聚之 古道而去, 强调后会难期, 感。末句着一“何”字,强调后会难期,流 露了离人之间的隐隐哀愁。 露了离人之间的隐隐哀愁。
自由读诗:找出主旨句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朗读诗歌, 朗读诗歌,初探诗意
1.诗中哪些词语写了“ 1.诗中哪些词语写了“夜”? 诗中哪些词语写了
银烛、明月、 银烛、明月、晓天
2.诗中哪些词语写出了“ 2.诗中哪些词语写出了“别”? 诗中哪些词语写出了
离堂、别路、金樽 离堂、别路、
小结
这首诗中作者没有套用长吁短叹的哀伤语 却在沉静之中现真挚情愫。写的不温不火, 句,却在沉静之中现真挚情愫。写的不温不火, 却恰如其分的传递出依依不舍的友情, 却恰如其分的传递出依依不舍的友情,又不给 人张扬之感。 人张扬之感。
三读诗歌, 三读诗歌,品味语言
(1)首联“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描绘 首联“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了一个别筵将尽,朋友分手在即的场景, 了一个别筵将尽,朋友分手在即的场景,句中 ”“对 字写出了友人怎样的神情? 的“吐”“对”字写出了友人怎样的神情? “吐”字,使人想见离人相对无言,怅然无 使人想见离人相对无言, 目光只是凝视着银烛的青烟出神的神情。 绪,目光只是凝视着银烛的青烟出神的神情。 其意是面对华筵, “对”字,其意是面对华筵,除却频举金樽 劝君更尽一杯酒”的意绪而外, “劝君更尽一杯酒”的意绪而外,再也没有什 么可以勉强相慰的话了。 么可以勉强相慰的话了。 此中境界,于沉静之中更见别意的深沉。 此中境界,于沉静之中更见别意的深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