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与“资本主义精神的终结”
苏联解体社会主义的终结与资本主义的胜利
苏联解体社会主义的终结与资本主义的胜利苏联解体:社会主义的终结与资本主义的胜利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
这一事件被广泛看作是社会主义的终结与资本主义的胜利。
苏联解体的原因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本文将从这些角度来探讨苏联解体事件的成因和影响。
一、经济因素苏联经济在解体前几十年一直面临着严重的问题。
计划经济体制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生产效率低下。
与此同时,军事开支和军事竞赛增大了国家负担。
苏联经济的不健康发展导致严重的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给国家经济稳定造成了威胁。
与此同时,苏联的经济体系缺乏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创新能力不足,企业独立性不强。
这使得苏联无法应对国际市场上的变化和竞争,进一步丧失了经济实力。
二、政治因素苏联解体的政治因素主要包括领导层的腐败、缺乏政治改革和民主化以及对国家民族问题的处理不当等。
领导层的腐败是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高层领导中,特权和腐败成为常态,导致了社会不满和对共产党的失去信任。
苏联的政治体制缺乏真正的选举和政治改革,未能给民众提供充分的参与和表达意见的机会。
这导致了民众对政府的不满和对社会变革的呼声。
此外,苏联在处理民族问题上也存在问题。
苏联强调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忽视了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分歧。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成为苏联解体的一个爆发点。
三、文化因素苏联的文化体制一直由国家主导,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
对于不同的文化、宗教和思想的压制,使得社会上存在不满和反对声音。
随着信息的自由传播和国际交流的增加,苏联民众逐渐接触到了西方文化和资本主义的价值观。
对比苏联内部的经济和政治问题,这些新的思想和价值观对社会造成了冲击。
四、苏联解体的影响苏联解体的影响不仅限于苏联本身,也波及到了世界各国。
首先,对于苏联本身而言,解体导致了经济的衰退和社会动荡。
一些独立国家经历了困难的过渡期,包括贫困、失业和社会治安问题。
然而,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一些前苏联国家成功地实现了政治多元化和市场经济的改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
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所谓当代资本主义,就是指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新变化,尤其是指20世纪80—90年代以后的新发展、新变化。
这些新变化及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新科技革命的发生及其影响。
新科技革命不仅是新变化的主要内容,而且也是导致其它新变化的主要原因,其影响极其深远。
这次科技革命萌发于20世纪40年代二战中的军备与军事技术的竞争,到50—60年代开花结果;它源于美国,后来扩展到西欧与日本。
这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随着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了以高消费为主要特征的“富裕社会”,资本主义统治下的政治矛盾与社会矛盾也有所缓和,社会呈现出相对稳定与繁荣的景象。
这个时期社会主义国家因体制等方面的原因,生产力发展普遍较慢,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社会矛盾有所激化,最终发生了苏东剧变并导致世界社会主义的低潮。
可以讲,由于新科技革命推动了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在“两制”力量的对比中,资本主义赢得了暂时的优势,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面临严峻的考验。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仅形成,而且对经济与社会生活宏观调控的作用越来越大。
二战以后,由于政治上的危机感、新科技革命的推动和资本主义自我调整的需要,也由于受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的影响,资本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历史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或者说是资本主义国家调节机制十市场机制的垄断资本主义。
在这种机制的运作过程中,形成了庞大的国家垄断资本,国家对经济和生产的干预和调节成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规模与程度越来越高,并且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国家可以把部分生产资料直接掌握在自己手里(这主要指的是国有企业),也可以利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对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干预、管理和调节。
国家干预经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于克服当代资本主义所面临的政治与经济危机,缓和社会矛盾,缩小收入差距,克服资本主义经济无序发展的状况,保持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整理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及其研究部分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版)。
2、《列宁选集》。
3、《毛泽东选集》。
4、《邓小平文选》。
5、《江泽民文选》及近年来党的重要文献。
6、《陈先达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孙伯鍨等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与现状》(1-3卷)。
8、孙伯鍨:《探索者道路的探索》,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孙伯鍨、张一兵主编:《走进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侯惠勤:《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磨砺――马克思主义著作精要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转换》,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3、刘林元主编:《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4、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对马克思哲学的基础理论和当代意义的反思》,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版。
15、刘放桐:《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当代走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6、陈学明:《永远的马克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7、任俊明:《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50年》,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二、西方译著部分1、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1-4卷),商务印书馆。
2、罗素:《西方哲学史》(上下卷),商务印书馆。
3、本尼迪克特:《文化的模式》有多种译本。
4、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有多种译本。
5、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江苏人民出版社。
6、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
7、麦基:《思想家》,三联书店出版社。
8、黑格尔:《逻辑学》,商务印书馆。
9、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0、阿尔蒙德:《公民文化》,华夏出版社。
11、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有多种译本。
12、费正清:《中国的传统与变革》,江苏人民出版社。
《纲要》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中国进行革命的 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明确辛亥 革命与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变以及资 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仍然解 决不了中国的独立和富强的问题,它 不得不让位给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 主义革命。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教 学 内 容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3.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随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通过
一些革命书刊,迅速在中国传播开来,震撼着中国的思想界。 章炳麟(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歌颂革命
为“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
洋务运动的破产表明封建主义的枯树解不出资本主义
的硕果,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维新变法 的昙花一现表明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 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导 言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的说起
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毛泽东 第一,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 级民主主义革命,也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体和高潮。 第二、辛亥革命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领导下,在三 民主义学说指导下,推翻清王朝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 第三,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伟大的历史性巨
爱国运动风起云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 第二、农民的抗捐、抗税、反赔款、反洋教的风潮和反
清武装斗争。
第三、以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为主体的拒俄运动、收 回利权运动和抵制美货运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核答案
形考任务1一。
判断题1. 19世纪30年代,英、法、德、俄同时完成了工业革命()。
错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三大工人运动,说明无产阶级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历史地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对3。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古典哲学,奠基于康德,经费希特、谢林,由费尔巴哈集其大成,终结于黑格尔()。
错4。
从17世纪到19世纪,产生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其主要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对5. 1844年初,马克思在《德法年鉴》发表《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两篇文章,使他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对6.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描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的必然性()。
对7。
马克思恩、格斯于1846年,成立了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对8.恩格斯为共产主义同盟写了两份草案,其中,第二份草案是《共产主义信条草案》().错9.《共产党宣言》指出,人类历史上的任何社会形态都具有暂时的性质,资本主义社会也不例外,这是由物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所决定的().对10.《共产党宣言》指出,迄今一切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生产力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错二。
选择题1.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2.十九世纪上半叶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欧文、圣西门和()。
傅立叶3。
下列哪本著作是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的()。
《神圣家族》4.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在伦敦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
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要求,大会决定将同盟更名为()。
共产主义者同盟5.《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由无产阶级中最坚决、最先进的分子组成,始终代表整个无产阶级和工人运动的利益,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
西方哲学的出路:终结还是转变?
西方哲学的出路:终结还是转变?赵敦华在后现代的话语中,"哲学的终结"是一个热门的话题。
后现代主义反对中心、否认本质、消解结构,得出了一系列的断语:"上帝死了","人死了","作者死了","读者也死了";这个被消解了的对象系列的终结点是:"哲学消亡"。
事实就是这样无情地摆在哲学家的面前:如果这个世界失去了原则和价值(上帝和人),没有了意义和真理(作者和读者),那么,哲学将何为?哲学将何用?"哲学消亡"论并非后现代主义的专利。
自黑格尔哲学体系于19世纪中叶解体之后,西方哲学家们便有了危机感。
时至今日,危机非但没有消失,反而越演越烈。
在20世纪后期,"哲学的危机"、"哲学的终结"成了西方哲学界的热门话题。
与此同时,一些现代哲学家不同意"哲学终结论",而持"哲学转变"论。
比如,哈布马斯要用"交往理性"取代"工具-目的理性",把理性主义改造出社会交往理论,使哲学在克服社会危机的同时克服自身的危机。
这是"转变派"的一种典型的做法。
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的"哲学消亡"论"哲学终结"话题的出现,与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的思想有直接的关联。
他们可以说是分别代表英美分析现在和欧洲大陆哲学的两座高峰,他俩不约而同地得出了"哲学终结"的结论,对当代哲学的趋向发生很大影响。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观反映了人们对几千年来的西方哲学围绕着同样的问题争论不休而未能解决任何实质性问题的思辨和论辩传统的失望态度。
他在《逻辑哲学论》中直截了当地宣告了哲学主题被消解的命运:"哲学的正确方法固应如此:除可说者外,即除自然科学的命题外,亦即与哲学无关的东西外,不说什么"。
当代西方意识形态的变化及启示
哲学912020.1 | SOCIAL SCIENCES DIGEST当代西方意识形态的变化及启示文/李丽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意识形态,不断随着社会历史和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
20世纪以来,西方意识形态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
在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与渗透的不断增强中,意识形态的理论和实务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借鉴。
“意识形态终结论”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问题是20世纪讨论最多的问题之一,其中最具代表性和最有影响的是“意识形态终结论”。
意识形态终结论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以阿隆、贝尔为代表人物。
1955年,阿隆出版《知识分子的鸦片》一书,强烈批判完全政治化的意识形态。
阿隆的主要观点是:政治或政治化的意识形态充满了暴力,它认为自己完全服务于历史的真理和绝对的真理,因此变成了一种惨无人道的东西。
20世纪以来许许多多的罪恶和苦难,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问题。
阿隆强调指出,这种以正义或科学为幌子的意识形态必须终结。
阿隆的批评引起了强烈反响,争论广泛展开。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贝尔是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另一个代表人物。
1960年,贝尔出版《意识形态的终结——五十年代政治观念衰微之考察》,对意识形态终结论进行了新阐述。
贝尔认为,意识形态的终结有着深刻的社会现实原因。
美国的社会结构变化和阶级结构变化,使过去那种人道主义的意识形态衰落,丧失了它们一直具有的真理性和说服力。
因此,很少有一本正经的人还会坚持,人们仍然有必要通过制定蓝图和进行社会工程来实现一个社会和谐的新乌托邦。
20世纪90年代之后,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对世界历史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意识形态终结论变换面目,再起波澜,其代表人物是弗朗西斯·福山和亨廷顿。
福山连续出版了两部著作《历史的终结》和《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把终结论推向高潮。
在《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中,福山大谈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把共产主义看作与君主制和法西斯一样的意识形态,并认为西方的自由民主已经终结了这类意识形态。
论资本主义发展的终结
维普资讯
贷本 主 义私 有 制 框架 容 不 下 生 产力 的发展 而造 成 生 产 相 对 过 剩 的弊 端 ;以及 为缓 和 工 人 失 业 挨 饿 、反 、
抗 等局 面 出 台 了各 种法 律 措 施 加 以调 整 。 如 :为 高新 科 技 的 发展 投 入 大 量资 金 ,促 进 了第 三 次科 学 技 术 革命 的形 成 和发 展 ,井通 过 加 陕科 技 转 化 为生 产 力 的 速 度 ,来 促 进 生 产 力 的发 展 ;通 过 所有 权 和 经 营 权 的分 离 ,通过 推行 “雇 员 持 股计 划 ”等 措施 ,运 步 实 现资 本 主 义 以 股 东 为 中心 到兼 顾 利 害 关 系 者 ,以调 整资 本 主义 私有 制 的实 现 形 式 ;为 适 应 大 规 模 生 产 制 向灵 活 生 产 制 的 转 变 ,逐 渐 把 工 人 看 作 是 “经 济 人 ”、“社会 人 ”、“文化 人 ”和 决 策 人 以调 动其 生 产积 扳性 ,资 本 主义 国家 推行 多层 次 和 多 形 式 的职 工 参 与决 策 和管 理 制度 ,建设 现 代企 业 文 化 ;资产 阶级 在保 证 国 内 和 国 外 获 得 高 额 利 润 的 基础 上 .实 行 高 工 资 、高 消 费政 策 ,而 在 产品 的 再分 配 领 域实 行 杜 会 保 障制 度 和 杜 会 福 利 制 度 ;通 过 国 家组 成 雇 主 和 工 会 谈 判 签定 合 同 制度 ,建构 一 种 争执 、 商 的 解决 机 #句.通 过 改 良主 义 消 解 工 人 阶 级 的 斗争 、并 把 搞 “中 左 政 治 ”作 为一 种管 理 和统 治 方 莹 ,允 许 工 人 运动 中的改 良派 组 织 内阁去 管理 资 本 主义 社 会 。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作者:刘润为来源:《中华魂》2018年第07期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
中国古人讲:“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这显然是一种认识的迷误。
不过,倘若我们把这句话移到马克思头上,则是十分贴切的。
马克思作为人类历史上的天才巨人,他的最大贡献就是和他的战友恩格斯一道,创立了以唯物史观为哲学基础,以剩余价值学说为经济学依据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而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走向自由解放开辟了一条光明大道。
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全部精髓,则浓缩于《共产党宣言》之中。
在《共产党宣言》的指引下,社会主义运动从欧洲扩展到全世界,尤其是二战以后,则出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之势。
上世纪60年代,美国总统肯尼迪曾经惊呼:“时间不是我们的朋友”。
然而,自冷战结束特别是苏东剧变之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潮。
这种低潮还要持续多长的时间,我们不能作出算命先生那样的预测。
伴随这种低潮的,则是对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发展总趋势,即“两个必然”的质疑。
不仅西方世界认为“历史已经终结”,就是在我们党内和社会上也长期存在一种悲观情绪。
那么,“两个必然”的结论是否还能成立,即科学社会主义是否还是科学?在这里,我想就这一问题汇报一点思考的心得,请大家批评指正。
叩其两端,在大时代中把握“两个必然”的趋势我们说,社会主义不是《封神演义》中的申公豹,非要无端地在人类社会中无事生非,非要无来由地同资本主义争夺世界。
其实,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自己呼唤出来的代替者或继承者。
换句话说,也就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无法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得到根本解决的产物。
说到底,“两个必然”还是否成立的问题,直到今天为止,仍然取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状况。
假如现时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脱胎换骨,完全适应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那么,我们就应当承认“两个必然”是可以避免的偶然;假如现时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完全不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那么,今天的地球则已是社会主义的世界,用不着我们在这里议论世界历史的发展变化。
社会主义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社会主义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20世纪中期以来,世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出现了令世人广泛关注的新现象和新变化:由于苏东剧变的影响,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了空前的低潮;由于新科技革命的推动和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整,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相对的稳定与繁荣。
可以讲,由于新科技革命推动了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在“两制”力量的对比中,资本主义赢得了暂时的优势,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面临严峻的考验。
针对当代资本主义的上述新现象、新变化,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和坚定的社会主义者,一方面要正视这一现实,另一方面又要用发展和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世界社会主义的新形势:(一)应充分估计资本主义的生命力,又要坚信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总趋势。
资产阶级统治的终结和资本主义的灭亡将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充满矛盾和斗争的过程。
对此我们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与此同时,资本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剥削制度,阶级矛盾、阶级对立、贫富差距不仅不会克服,有时还会激化,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还会增加各种新的社会矛盾。
这一点,每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也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坚定不移的信念。
(二)应当充分认识与估计当代社会主义所遇到的曲折与困难,又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毕竟是人类崇高的理想与追求,是更加合理、更加美好的社会制度。
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对此必须充满信心,并能在低潮中做一个坚定的社会主义者。
(三)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应负起历史责任,起到更加积极的表率作用。
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尽快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完善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社会主义示范作用与吸引力,这是适应资本主义新变化,实现“两个必然”的长远目标的重要战略之一。
(四)当代马克思主义者既要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又要开拓新视野,发展新观念,进入新境界,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和“两个必然”的理论。
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有人认为,资本主义战胜了社会主义,“历史已经终结”。对观点进行批判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
有人据此认为,资本主义战胜了社会主义,“历史已经终结”。
对这一观点进行批判。
对于认为资本主义战胜了社会主义并宣称"历史已经终结"的观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批判:1.社会主义反思与复兴:虽然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对社会主义运动造成了重大冲击,但这并不能肯定资本主义的绝对胜利。
事实上,苏联解体后一些国家并没有完全转向资本主义,而是经历了复杂的转型过程。
此外,一些国家(如中国、古巴、朝鲜)仍然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
历史的进程是复杂的,社会主义思想和实践仍然具有生命力和发展潜力。
2.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问题:资本主义制度并非没有问题和矛盾。
它的发展常常伴随着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不公平和环境破坏等问题。
金融危机、社会不平等、劳工权益等议题一直是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的挑战。
因此,不能简单地断言资本主义已经战胜了社会主义。
3.社会主义理念的更新和变革:在社会主义运动低潮的同时,社会主义思想并没有停滞不前。
社会主义者不断反思和探索,试图提出新的理念和转型模式。
例如,一些社会主义者主张构建人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强调社会公正、环境可持续发展和民主参与的重要性。
这些新的社会主义理念在一些国家和社会中得到了关注和实践。
4.历史是开放的未来:历史虽然有其演进规律,但绝不是终结的。
历史的发展充满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无法简单地提前宣告一个制度最终战胜了另一个。
我们应该以开放的态度看待未来,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变化。
因此,认为资本主义战胜了社会主义并宣称"历史已经终结"的观点是过于简单化和片面的。
社会主义并未消失,而是在不同的国家和社会中持续演进和发展。
历史发展的道路是开放的,不容简单断定特定制度必然取得胜利,而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被塑造、挑战和重塑。
评福山的历史终结论
评福山的历史终结论福山的历史终结论是指,在冷战之后世界文明的历史进程已经结束,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成为最后一个胜利者,其它的时代和政治体系都将被淘汰。
这一论断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反对。
本文对于福山历史终结论进行一些评价。
首先,我们需要承认,福山历史终结论所指的历史进程确实存在。
冷战之后,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成为了全球化的主导体系,其影响力和优越性得到了广泛承认。
虽然各国的政治、文化、宗教和经济系统有很大差异,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却成为了普遍的价值和原则。
这种趋势的确存在,至少在国际关系层面上是不能否认的。
然而,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忽略了人类历史的实际经验和发展规律。
历史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以前的王朝和帝国都曾被认为是历史发展的顶点,但最终都被淘汰。
同样,资本主义民主也并不具备绝对的优越性和永恒不变的性质,其内在矛盾和不足点同样存在。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内部矛盾,众多国家之间存在极大的文化差异和意识形态冲突,加上全球化带来的经济环境和资源的限制,都会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和实践造成挑战和限制。
其次,福山历史终结论夸大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作用和影响,忽视了其带来的问题和危机。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过程中伴随着经济的危机,社会的分裂和失业问题日益凸显,人们对于民主制度的信任度也开始走低。
更重要的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实践方式和实际效果并不具备普世适用性。
对于不同文化和国家的人民来说,他们理解和实践民主的方式和标准可能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单一模式的民主制度在实践中面临着重重困难和问题。
此外,资本的盲目追求和利润的最大化,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自然环境的破坏,长期来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也并非为人类的整体利益服务。
综上所述,福山的历史终结论虽然具备一定的现实性,但其忽略了历史规律和人类发展需要的多样性。
作为人类的一员,我们应该保持对于历史和未来的谦逊和敬畏,不断探索新的道路和制度,为人类的共同繁荣和进步做出贡献。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资料.
基本内容 概述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共包括导论,领域的断 裂:(主题绪言)
第一部 (一--四章) 现代主义的双重羁绊 第二部 (五--六章) 政治体系的困境
1 一个问题:即当代西方社会中内 部结构脱节和断裂的问题
一个表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生活
线
2
被切割成碎片,成了“经济冲动力”的
附属工具,并显现资本主义社会整体上
理论与实践意义
理论与实践意义
1、强调精神生活建设的重 要性时,并未否认物质生 活的重要性
2、培养尊重劳动、尊重知 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的良好社会风尚
3、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 纲领,造就“四有”新人
中国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1
一是物质享乐主义。
2
二是时尚享乐主义。
3
三是文化享乐主义
THANK
YOU
作者生平 介绍
丹尼尔·贝尔
1974年全美知识精英普测时,他曾名居10位影响最大的著 名学者之列,在欧美思想界声望甚高,最著名的著作是《 意识形态的终结》,此书曾在1995年被泰晤士报评为二战 后最有影响的100本书之一。 他早期是一个左翼知识分子 ,后转向保守主义,其后的观点则更模糊。
2011年2月去世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主义中国化研究粟林杰
目录
CONTENTS
1 作者介绍
2 写作背景
3 基本内容
4
理论与实践意义
作者生平 介绍
当代美国批判社会学和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 1919年出生于纽约一个东欧犹太移民家庭。
丹尼尔·贝尔
索
的衰落征兆。
一个理论目标:三领域对立学说
一条出路:回归宗教 、 公共家庭
从《共产党宣言》看当今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
从《共产党宣言》看当今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摘要:虽然当今的世界是资本主义的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寥寥无几,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频发,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彰显,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所阐述的那样,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无法克服,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必然的。
我们通过《共产党宣言》找到了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根源,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资本主义的灭亡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社会主义的胜利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1848年4月23日,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问世了。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同时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这一伟大理论正式诞生。
一个半世纪以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人类历史正沿着《共产党宣言》所指引的方向向前发展。
从对人类历史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来看,没有哪一种思想理论和哪一本著作能够同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宣言》相比拟。
《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和“两个必然”的结论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人类历史发展的方向,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
一、《共产党宣言》产生的时代背景恩格斯曾指出:“意大利曾经是第一个资本主义民族。
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
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1]资本主义制度发生于封建社会末期。
作为一个新兴的阶级--资产阶级及其所代表的生产方式是从封建社会经济结构内部产生出来的。
1、资本主义的兴起14、15世纪,由于生产和技术的进步以及航海事业的发展,使得社会生产力获得巨大增长,扩大了社会分工,促进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流。
许多国家已经从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跨入大机器工业阶段。
特别是进入到18世纪后,以蒸气机为动力的大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制度代替了手工工场制度,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
这时英国已经基本完成了产业革命,号称“世界工厂”;法国的资本主义大工业也迅速发展起来,成为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国家;德国尾随其后也开始了产业革命。
试卷2020秋季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述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试卷2020秋季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述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试卷2020秋季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述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2020秋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结性试题及答案论述题:历史不仅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要认识到近代中国所背负的深重苦难,试述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答案: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列强根据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根据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根据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身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根据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根据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列强还对中国开展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开展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
因此,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课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
可是,其主观上并不期待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
所以,总是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
从马克思主义市场扩张理论看资本主义的历史终结
从马克思主义市场扩张理论看资本主义的历史终结兰俏枝(北京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3)提要: 以资本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填充市场的内容为视角对资本主义发展史进行划分,以非本真市场在时间上已包含当下与未来,在空间上包含真实与虚假,再无可填充的市场得出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最后的历史阶段。
再对资本主义制造非本真市场的机理进行分析,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统治的秘密;最后在此基础上论述资本主义发展的最终宿命是被社会主义取代。
关键词: 市场扩张;资本主义;虚假需求;审美意识;终结中图分类号: A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3637(2020)01-0152-08 一、问题提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1]413;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2]575,是“垂死的资本主义”[2]686这两个著名论断构成了共产党人的根本信念,支撑着长达172年的共产主义伟大斗争。
172年间,资本主义虽然经受着经济危机的折磨但依旧持续发展,并且还一度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这是否意味着马克思主义论断错误,资本主义社会可以永恒了呢?````当代资本主义确实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虽然经济危机造成损失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大,但资本主义社会承受危机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危机爆发期同时也是机器设备更新换代期;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确实导致产业后备军队伍不断扩大,但是由于服务的个性化,导致第三产业的急剧膨胀,又吸收大量下岗产业工人;由于科技的进步,机器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人工劳动,使得工人劳动的强度极大地降低,传统工业对工人身体的奴役转变成为现代工业对工人精神的操控。
资本主义在经济危机中依然发展,财富积累速度相当惊人,由于物质财富总量增长,工人也不再承受冻馁之苦,以至于马尔库塞认为传统无产阶级的概念在当代资本主义看来已成为一个神话概念[3]150。
然而这种富裕的社会包含着不可名状的精神痛苦,自杀、抑郁症患者人数不断提高,人类患上了一种“不幸中的欣快症”[4]176;消费主义浪潮席卷了人们的生活,人仿佛是为商品而活着;资源和环境遭到毫无意义的空前破坏,愈来愈重的生态危机向资本主义制度发出了根本性挑战;金融危机、合法性危机、民主危机、负债危机等各类危机频仍……这是一个怎样的历史时期?这一切问题产生的根源和机理又是什么?资本主义发展的最终宿命怎么样?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市场扩张理论的视角为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见解和思路。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读后感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读后感众所周知,在过去30年里,关于资本主义的大部分普遍观点都受到马克思▪韦伯的影响,在研究资产阶级社会双重起源上,马克思▪韦伯仅从辉格党资本主义——新教伦理和清教精神——方面强调“禁欲”这一论题,而忽视了现代资本主义的另一个起源——世俗的霍布斯主义,即贪欲。
要初步了解、学习、研究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在资产阶级社会中找寻深层次的文化矛盾,贝尔引经据典,对比分析,在马克思▪韦伯、桑巴特、马克思、亚当▪斯密、理查德▪库珀等人的基础上,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通过大量的论据集中探讨了当代西方社会中内部结构的脱节和断裂现象,展现了他强大的理论根基和对现实的思考。
资本主义社会是否会有瓦解的可能性,社会结构的是否能在一夜之间颠倒过来?社会是否可以看成一个统一“体系”?社会机构(技术经济结构)、政治、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现代性和文化之间是否有内在联系?权力是否依然存在经济领域?资本主义文化是否存在内聚力,支撑它的意义又是什么?资产阶级社会的文化危机,文化界限是什么?如何裁定群体之间互相对抗的诉求谁更合理?……诸如此类的问题,困扰着每一位学者。
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条件下产生了。
为了强化作者观点,作者通过反复论证的方式,采取总分总的模式,再版前言,先总的论概括了本书的意图和结论:包括现代性贬值原因、文化富有意义的方法、资本主义的起源、宗教、追求现代主义的代价、资本主义经济冲动和现代性文化驱动的源泉、文化开始掌握变革的主动权的表现、权力、文化界限等;导论部分,从分析性差异和道德发生变化对比(社会学史)两个角度阐述了社会结构和文化之间断裂过程,提出了影响我们认识的两个困难、社会结构、文化和政治三者之间区别、工业主义和后工业主义术语的区别、资产阶级在经济领域和道德文化口味的矛盾、社会学上的“越界”、人的双重身份、“公共家庭”概念、资本主义传统价值观摧毁的原因等观点;正文,由远及近、由古至今、循序渐进,从现代性的双重羁绊和政治的困境两方面对社会结构本身矛盾、反文化与自由主义、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个断裂领域、文化语言的断裂、现代性的本质、宗教衰弱的原因、社会结构变化的三种困境、美国社会动荡的原因、现代公共家庭的困境和问题、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矛盾、信仰危机、相关差异原则、公共家庭的任务等问题进行一一解读,并加以对比、联系,一针见血的指明了结构转变下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实质,即性格构建的不一致、领域的分裂对资本主义社会带来的文化冲击和社会失去传统的合法性后弥漫整个文化的普遍失向感,并强调,回归传统是维持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道德意义连续性的精髓,美国是否能处理自身问题的能力取决于它的政体能否实现“公共家庭”的一些概念;后记,作者在全文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和总的概括,加深了读者对主旨的认识。
资本主义论文-论文范文
资本主义论⽂-论⽂范⽂资本主义论⽂:再论资本主义的长期波动发布时间:2013年10⽉21⽇资本主义作为⼀种社会制度已经存在了近400年。
从亚当·斯密开始,众多经济学家从不同⾓度对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进⾏了讨论,也得出了各种截然不同的结论。
新古典经济学家提出⼀般均衡理论为资本主义的长久存在提供理由,马克思主义者则宣称资本主义内在的基本⽭盾使其必然⾛向崩溃。
但现实是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断呈现出周期性波动的情况,社会经济结构⽭盾和重⼤技术⼀经济范式创新的交替作⽤使资本主义呈现出⽭盾⼀协调的趋势。
因此,我们有必要深⼊研究资本主义长期波动的根源及形成机理,以免让世界遭受史⽆前例重创的⼤危机再次爆发,从⽽更好地规划具有中国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向和道路,这也正是本⽂写作⽬的所在。
⼀、资本主义长波理论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从1788年英国第⼀次⽣产过剩经济危机到2008年的⼆百多年中,资本主义世界遭受过⼀次⼜⼀次周期性⽣产过剩危机的打击。
回顾资本主义经济⼆百多年来的表现,尽管每次危机都各具特⾊,但其本质属性和本质特征是相同的——周期性⽣产过剩。
这是资本主义⽣产⽅式的必然伴侣,资本主义在其⾃⾝范围内只能做到缓解危机,⽽⽆法根除危机。
所以,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资本主义历史的发展可以通过整个经济中有规律重现的周期运动来描述。
这些周期运动包括短周期(平均每3__4年⼀次)、中周期(平均每9—10年⼀次)和长周期。
从概念上说,长周期的含义有⼀个发展过程。
最先是指经济发展过程中,产量、收⼊、价格等重要经济指标的长期波动或循环升降,这是早期长波概念提出时的含义。
后来,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增长,⼜由于对经济周期的研究重点转⼊增长期,长波概念也相应转为研究经济增长率的长期波动和涨落的再现。
根据《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辞典》的定义,长周期是指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为期约50.60年的价格与产出周期。
长期以来,它⼜被称为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周期、长波、趋势周期、长期趋势、次级长期波动、趋势周期等。
论当今人类社会所处的大时代-精品文档资料
论当今人类社会所处的大时代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要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这是在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建设科学化的重大举措。
要想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就要明了什么是“时代”?我们现今“处于什么时代“?学术界进行了长期,深入探讨,但没有定论。
我认为,人类社会处在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大时代,同时面对两种社会制度国家共存竞争的现时代,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这里仅就“两个过渡大时代”做些探讨,就教于同行。
一、“两个过渡大时代”提出的依据“时代,的一般含义,是反映事物发展某一特定阶段的基本特征。
由于对“基本特征”认识分歧,各行各业提出了各种各样“时代”概念,本文所指的“时代”,特指社会发展时代,即对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和深化进程中某一历史阶段社会性质、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向的界定。
本文提出人类社会正处在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大时代(以下简称“两个过渡大时代”),出于以下客观事实的考虑。
1 “大的历史时代”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题中之义。
马克思、思格斯是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创始人,在他们对众多的时代划分中,许多属于大时代的认知。
马克思在(V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希腊罗马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
“16E其它著述中。
马克思则把人类社会分为古代社会、封建社会、资产阶级社会;或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产阶级社会,相应地分为几个时代。
思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把人类历史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三大历史时代。
列宁是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集大成者和突出发展者,他在1915年(打着别人的旗帜)一文中,不仅首次提出了“大的历史时代”的概念,而且对此进行了集中的阐述。
o)至今仍是学者们频繁引用的经典。
列宁在其他著作中,也多有涉及。
他在1918年(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一文中就说过:“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是一整个历史时代。
马原心得体会3000字
马原心得体会3000字马原心得体会3000字在一学期的马克思原理哲学的学习之后,经过一些书籍查询及思考,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biànhuà)及新趋势有一些见解及心得马克思、恩格斯曾给予深刻剖析过的资本主义(zīběnzhǔyì),与当代资本主义有所不同,也与20世纪初列宁曾精辟论述过的资本主义有所不同。
而我们作为当代生又该如何通过马原课程认识理解,接受这一变化呢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shēngchǎnguānxì)、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上层建筑等方面。
战后兴旺(xīngwàng)资本主义国家(guójiā),在生产力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开展。
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关系方面也做了一系列调整:在所有制关系上,出现了所谓资本社会化的趋势,建立和开展一定比重的国有经济,企业股权分散化。
在劳资关系上,采取包括允许局部工人参加企业管理等多种形式,改善劳资关系,缓和阶级矛盾。
在分配关系上,许多兴旺国家对收入分配政策进行了某些调整,实行社会福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在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方面,当代资产阶级一是内部结构的变化,在家族资本家继续存在的情况下,经理资本家人数增加、作用上升;二是家族资本家对企业控制方式的变化,逐渐由直接控制过渡到间接控制,跨国资本家阶级开始形成;同时当代无产阶级也出现一些变化,主要表现在:工人绝对数量增加迅速,素质提高;第三产业工人已占主体地位;白领工人超过蓝领工人。
工人阶级构成日趋复杂化、多层次化;工资收入增加,生活明显改善;劳动时间缩短;不少人成为股票的拥有者;劳动者通过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效劳等途径获得帮助。
出现中间阶级,他们在收入水平、消费模式、社会态度和意识形态方面,都不同于工人阶级。
这些导致阶级关系的变化。
西方兴旺国家实施有利于限制贫富差距扩大的税收政策和社会再分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有了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与“资本主义精神的终结”作者:张三元李齐发布时间:2015-01-27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把破解资本主义全部矛盾的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内容提要】在贝尔看来,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意味着“资本主义精神”的终结,导致这一后果的正是流行于资本主义世界的享乐主义。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深刻根源在于资本驱使下的“经济冲动”压制、控制了创造其文明的“宗教冲动力”,使得享乐主义盛行。
因此,化解的途径在于通过宗教的回归,在“公共家庭”的层面修复已经碎片化的资本主义社会。
不同于贝尔,马克思把破解资本主义全部矛盾的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并强调只有深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资本以及依据资本逻辑形成的“商品拜物教”之中,才能理解其矛盾的实质。
丹尼尔•贝尔提出“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初衷,是企图为有走入穷途末路危险的资本主义开出一剂良方,虽然他没有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但他却向世人展示了其具有代表性的“美国资本主义已失去了它传统的合法性”的观点。
贝尔深刻地指出,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文化主体而言是致命的,它必然带来“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消亡”。
导致这一结果的罪魁祸首不是别的,正是资本主义世界广泛流行的享乐主义。
这一观点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使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昭然于世,从而使人们看清了资本主义的前途或命运,而且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为中国道路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一、享乐主义导致资本主义精神的终结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并不只是经济领域革命性变革的结果,而是整个社会,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其中,文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而精神构成了文化的内核。
资本主义精神是资本主义文化产生的基因,资本主义文化是资本主义精神的具体运用和展开。
同样,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是资本主义精神发展的结果。
韦伯是在“新教伦理”这个特定意义上使用资本主义精神这一概念的。
按照贝尔的理解,“新教伦理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便是虔诚、节俭、自律、审慎、对工作的全力投入以及先劳动后享受的消费观念”。
实际上,在韦伯那里,“禁欲主义”才是新教伦理的核心要素,现代资本主义精神乃至现代文化的源头是基督教的“禁欲主义”。
禁欲主义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尽管“只是因果链上的一个环节”。
在韦伯看来,这种伦理行为乃是促使资本主义精神形成的关键。
韦伯的思想被贝尔完全接受并不断深化,成为他论证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前提。
贝尔认为:“新教伦理和清教精神是维持了美国资产阶级社会传统价值观的两套规范。
”与此同时,贝尔又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不仅在于“宗教冲动力”,还在于一种“经济冲动力”,虽然“宗教冲动力”与“经济冲动力”两者相互制约,但资本主义社会主要是在“宗教冲动力”控制“经济冲动力”的基础上有序发展的。
按照贝尔的说法,现代文明具有两个维度的内涵:一是“为了安全,文明人必须热情投入直接的、实践性的工作”;二是“文明是忠诚观念,即必须相信他人”。
只有这样,资本主义社会才不至于在“经济冲动力”下变得动荡不安。
应当说,贝尔的思想确有其独到之处,他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和肉体两个方面,阐明了自己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态度和看法,从而为揭示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作了准备。
贝尔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已经从发展期进入巩固期,其经济、政治和文化应该相得益彰,但现实却呈现出一种悖谬指向,资本主义在文化上陷入困境,表现为经济、政治与文化之间的格格不入,甚至相互敌视。
这种敌视的渊薮在于“宗教冲动力”被“经济冲动力”所遏制和统治,从而造成了资本主义文化从“新教伦理”中“解放”出来,成为迎合“经济冲动力”的“邪恶”精神。
这种“邪恶”精神,使资本主义文化以工具理性、技术理性的形式不断在人的生活中蔓延,以致最后导致享乐主义的产生。
“自从新教伦理跟资本主义社会分离后,剩下的就只有享乐主义。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随即产生。
因此,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主要表现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生活被切割成碎片,成了“经济冲动力”的附属工具,并显现资本主义社会整体上的衰落征兆。
产生如此结果的根源,关键在于“将当代社会看成三个截然不同的领域,每个领域都服从不同的轴心原则”。
贝尔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矛盾主要或者首先是从文化领域彰显出来的。
(1)技术经济领域是整个社会的基础,其轴心原则是“功能理性”;(2)在政治领域则表现为“控制权力的合法使用”,它是保证和维持现代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途径,其轴心原则是“合法性”;(3)在文化领域,即贝尔所认为的具有“象征形式的领域”,或者说,与宗教交织在一起的领域,亦可看做宗教本身,其核心原则是“回归”,即“回到那些对人类生存苦恼的关注和疑问上”。
这样,文化体现的是人对自己生活困境的救赎,也即通过宗教来解答、解决甚至解救人的生存矛盾的难题。
不幸的是,这三个领域以前相安无事的状态,在现代社会却被打破了,特别是在文化领域,“新教伦理”被“现代主义”所突破,“经济冲动力”压制、控制了“宗教冲动力”,其后果是“在文化上证明资本主义正当的是享乐主义,即以快乐为生活方式”。
贝尔指出:“摧毁新教伦理的不是现代主义,而是资本主义本身。
”但是,贝尔并不是从“资本主义本身”特别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活动中寻找原因,而是单纯地从文化或精神的维度去理解人们的现实生活。
贝尔认为,当“新教伦理”不再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助推力”时,人就会在经济活动中释放无限的欲望和贪婪,并产生一种矛盾心理甚至生存困境,最终导致宗教(亦即文化)趋于停止,以至于产生了虚无的自我,从而预示着“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消亡”。
这一结果,在美国的消费主义的境况中获得了确证。
对此,贝尔中肯地指出:“销售成为当代美国最显著的活动。
销售反对节俭,强调挥霍;反对节制,强调铺张浪费。
”贝尔对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诊治,是以回归宗教为设计原则,进而在“公共家庭”这个载体上修复已经碎片化的资本主义社会。
在贝尔看来,宗教不仅代表一种人的生活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宗教还深刻地凝聚着人的信仰,而信仰恰恰体现资本主义文化的整体性,并成为资本主义技术经济和政治有机统一并顺利发展的保证。
但是,在现代主义盛行的今天,尤其是资本主义释放出来的人的欲求,导致“社会结构(技术经济秩序)和文化之间”之间的分裂,“资产阶级文化一败涂地”。
为了重建失去的资本主义文化,贝尔认为,应该重新建立一种宗教,只有把宗教的核心即信仰拉回到人们的生活中,才能重构或唤醒人们生活的意义。
这种事业只有在“公共家庭”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开拓。
“公共家庭”具有其独特的性质,它代表了人的家庭生活(主要是伦理生活)与经济生活的有机统一,即“这不是家庭生活和市场经济之外的第三个部分,而是涵盖前两者,它试图尽可能地利用市场机制,但又仍在社会目标的清晰框架内”。
可以看出,贝尔的“公共家庭”内含着一种规约机制,这种规约机制既体现出家庭生活的特征,又符合社会整体的目标。
在贝尔看来,“公共家庭”能够消除“经济冲动力”和“宗教冲动力”之间的裂痕,实现相互融合,从而为资本主义的存在提供新的合理性。
但贝尔“公共家庭”的理论酵母却是古代“城邦意识”,即“更大规模的城邦”,因此,它具有“乌托邦”的色彩,不可能真正解决“自我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个人欲望和公共需求之间的关系”的困境。
这说明,贝尔已经越来越远离资本主义社会现实,越来越不能理解资本逻辑的力量,最终必然沉溺于“想象中的幻象世界”。
贝尔认为,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文化的思想已经失去效力。
之所以如此,关键在于贝尔对于马克思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个唯物史观的硬核持有偏见,以致指责马克思“阶级文化毫无意义”。
就像鲍德里亚指责马克思的那样,在消费本位的现代社会,马克思已经陷入“生产的浪漫主义理论情怀”之中,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显得乏力。
这种质疑是没有道理的。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洞察以及由此而提升出来的批判思想并未失去效力,至今仍光彩夺目。
但马克思与贝尔以及鲍德里亚走的不是同一条道路。
马克思指出:“历来的观念的历史叙述同现实的历史叙述的关系。
特别是所谓的文化史,这所谓的文化史全部是宗教史和政治史。
”贝尔以及鲍德里亚走的是“观念的历史叙述”的道路,而马克思走的是“现实的历史叙述”的道路,两者完全背道而驰。
实际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的考察,是以揭示资本对劳动的占有和剥削性为前提的,并由这种揭示来开拓解决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途径,即克服资本对劳动者的统治。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以享受为目的的生活方式即享乐主义作了深刻的揭示与批判。
但马克思认为,享乐主义只是一个表象,事情的本质隐藏在这个表象后面。
在这里,有必要做两段比较长的引述。
一段是:“私有制使我们变得如此愚蠢而片面,以致一个对象,只有当它为我们所拥有的时候,就是说,当它对我们来说作为资本而存在,或者它被我们直接占有,被我们吃、喝、穿、住等等的时候,简言之,在它被我们使用的时候,才是我们的。
”另一段是:“仅仅供享受的、不活动的和供挥霍的财富的规定在于:享受这种财富的人,一方面,仅仅作为短暂的、恣意放纵的个人而行动,并且把别人的奴隶劳动、把人的血汗看做自己的贪欲的虏获物,所以他把人本身,因而也把自己本身看做可牺牲的无价值的存在物。
在这里,对人的蔑视,表现为狂妄放肆,表现为对那可以维持成百人生活的东西的任意糟蹋,又表现为一种卑鄙的幻觉,即仿佛他的无节制的挥霍浪费和放纵无度的非生产性消费决定着别人的劳动,从而决定着别人的生存;他把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仅仅看做自己无度的要求、自己突发的怪想和任意的奇想的实现。
”这两段话精彩而深刻,与此相比,贝尔的论述则相形见绌。
在第一段话中,“作为资本而存在”构成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享乐主义存在的根源,资本逻辑则成为资本主义精神衰落的罪魁祸首。
在第二段话中,马克思的分析更是直指导致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根基处,揭示了由于私有财产与劳动的分离所导致的人的异化状态。
人的异化正是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产生的根源,也是资本主义精神或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劣根性”之所在。
正如海德格尔所言:“因为马克思在体会到异化的时候深入到历史的本质性的一度中去了,所以马克思关于历史的观点比其余的历史学优越。
”在资本主义文化问题上,只有深入这“本质性的一度”中,我们才有与马克思对话的资格。
这里揭示出来的问题的深刻性在于,现代社会是否依然履行着资本的原则并依循资本而展开。
不可否认,现代社会在本质上并未超出资本的范围,而资本仍然是这个时代的主导原则,亦即构成现代社会最为基础的原则。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以资本的两个特征确证了这样的事实:“第一,它生产的产品是商品。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第二个特征是,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动机。
”就第一个方面来看,现代社会本质上仍然是“在商品中,特别是在作为资本产品的商品中,已经包含着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征的社会生产规定的物化和生产的物质基础的主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