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三级项目课程设计要求

合集下载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及要求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及要求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及要求一、课程设计的目的1、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设计思想。

2、掌握各种典型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性及设计方法,正确进行机械的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

3、进行工程技术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绘图、搜集和使用技术资料、查阅设计手册,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编写技术文件等方面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和任务设计的主要内容为: 1、机械功能的分解;2 、机械的选型与组合;3、机械运动方案的拟定、机构的组合方式; 4、机构运动循环图;5 、机械运动简图。

设计的主要任务为:1、机械运动简图; 2、设计计算说明书;三、机械运动方案设计1、机械功能分解2、机构选型3、拟定运动循环图4、机器运动方案示意图和机械运动简图的绘制四、设计说明书的编写1、设计说明书的内容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应根据设计任务的要求而定,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目录(标题和页次);2)设计题目(设计条件和要求);3)全部原始数据;4)机械运动方案的拟定(设计思想的说明,所所选用机构的工作原理及特性),机构的组合方式;5)机构运动循环图;6)机构运动简图;7)采用的设计方法及其原理的说明;8)设计计算公式及其所调用的子程序名称;9)用表格列出计算结果,并绘出主要的运动曲线图;10)对计算结果的分析讨论,做出概括性的结论;列出主要的参考资料。

2、注意事项1)设计说明书用签字笔书写或打印,采用统一的报告纸;2)编写说明书时应做到条理清楚、叙述简明、重点突出、计算正确、文字通顺、书写整洁;3)所用的公式和数据应注册来源(参考资料的编码和页次);4)全部计算中所用的符号和脚注必须前后一致、不能混淆。

5)对自成单元的内容应有大小标题,做到层次分明,醒目突出。

6)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应采用规定的符号,按比例作图。

6)对计算结果应有简明的结论。

如果实际所取的数值与计算结果有较大差异,应作必要的解释,说明原因。

机械原理课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课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课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如力、功、能量转换等;2. 学生能描述并分析简单机械系统的运动规律,包括杠杆、滑轮、齿轮等;3. 学生能运用机械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力的合成与分解、功的计算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图示和模型分析简单机械系统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收集和处理数据,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3.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力学计算,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机械原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性,培养对机械工程的兴趣和热爱;2.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3. 学生能够关注机械原理在科技发展中的应用,培养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生好奇心强、动手能力逐步提高的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使学生在掌握机械原理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机械工程的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机械原理基本概念:介绍力的概念、分类、作用效果;功和能量的概念及其转换关系。

2. 简单机械系统:讲解杠杆原理、滑轮组、齿轮组等简单机械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实际应用。

3. 力学计算:学习力的合成与分解、功的计算方法,以及力的作用效果分析。

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简单机械系统的运动规律,进行数据收集和处理。

5. 应用与创新:探讨机械原理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依据教材章节进行安排,具体如下:第一章:机械原理基本概念1.1 力的概念与分类1.2 力的作用效果1.3 功与能量第二章:简单机械系统2.1 杠杆原理2.2 滑轮组2.3 齿轮组第三章:力学计算3.1 力的合成与分解3.2 功的计算3.3 力的作用效果分析第四章:实践操作4.1 实验一:杠杆实验4.2 实验二:滑轮组实验4.3 实验三:齿轮组实验第五章:应用与创新5.1 机械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5.2 机械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5.3 创新设计探讨教学内容科学、系统,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机械原理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国家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国家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国家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国家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第三稿)机械类专用适用一、课程的地位、任务和作用机械原理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它在培养学生的机械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所需的知识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机构学与机器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常用基本机构的分析和综合方法,并具有进行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初步能力。

在培养高级机械工程技术人才的全局中,本课程不仅为学生学习相关技术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而且为今后从事机械设计、研究和开发创新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理论教学的基本要求1、绪论明确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以及它的地位、任务和作用。

对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有所了解。

2、机构结构的基本知识了解机构的组成要素,能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能正确设计平面机构的自由度,了解平面机构组成原洹。

了解空间机构及机器人机构的基本结构知识。

3、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和力分析了解机构运动分析和力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能对简单基本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和力分析。

4、常用机构及其设计熟悉常用机构的结构、特点和应用了解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其演化,对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和传力性能有明确概念。

能按已知连杆三位置、两连架杆三对应位置、行程速比系数等要求设计平面四杆机构。

对凸轮机构的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及其选择原则,机构压力角等有明确概念。

掌握盘形凸廓线的设计方法和确定基本尺寸的主要原则。

对齿轮啮合基本定律、渐开线性质、齿轮基本参数及其啮合特性有明确概念。

掌握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轮传动的基本尺寸计算。

了解定位齿轮的概念。

了解其它类型齿轮传动的特点和尺寸计算。

了解轮系的分类和应用。

能计算轮系的传动化。

了解轮系设计的基本问题。

了解机构组合的基本知识。

5、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了解机械系统设计的一般过程和创新设计的基本知识、掌握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基本步骤、内容和方法。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一、前言机械原理课程是机械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为学生提供了理解和掌握机械基本原理的基础。

在课程设计中,学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选题设计机械结构或进行机械元件的计算。

本指导书针对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旨在对学生进行详细的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设计任务。

二、课程设计要求1.任务简介本次设计任务要求学生根据机械原理课程所学知识,选择一个机械结构或元件进行设计。

设计内容应包括机械结构或元件的图纸绘制、力学计算、材料选用及性能参数的计算等内容。

设计过程中应体现出完整的设计思路和严谨的设计方法。

2.任务要求(1)设备或结构选题应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创新性,难度适宜。

(2)选题应能够反映机械原理课程所掌握的理论和方法。

(3)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结论的严谨性、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设计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5)设计文档应包括设计思路、图纸、计算过程、结论及评价等内容。

三、设计流程1.选题在设计之前,需首先明确设计对象。

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学知识,选择一个机械结构或元件进行设计。

选题要求符合任务要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创新性。

2.方案设计选定设计对象之后,学生需要进行方案设计。

首先需要明确设计目标和要求,包括结构尺寸、负荷等方面的要求。

其次,要根据目标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艺,并确定适当的加工精度。

3.图纸绘制图纸是机械结构或元件制作的重要依据,学生需要根据设计方案绘制相关图纸。

图纸应包括整体图、局部图、零配件图等内容,并注明尺寸、标注、公差等要素。

4.力学计算机械结构或元件的承载能力是设计过程中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学生需根据机械原理课程所学知识,进行结构的力学计算,分析机械结构或元件的受力情况,并评估其承载能力。

5.材料选用及性能参数计算材料对机械性能的影响非常重要,学生需要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计算材料的性能参数,如强度、韧性、硬度等。

燕山大学机械设计课设三级项目

燕山大学机械设计课设三级项目

燕山大学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学院:车辆与能源学院年级专业:车辆工程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摘要据任务说明书要求,针对工作机所需工作条件,设计减速器用以满足使用需求。

根据工作要求选定电动机类型、结构以及工作转速和额定功率,确定电动机型号。

依据《机械原理》课程所学习的知识,合理设计传动方案,分析选定最适宜的方案并设计传动零件。

在多种传动方案的对比中选用蜗杆—齿轮减速器,满足经济性,实用性,工艺性等多方面的要求。

根据所设计减速器中的结构来设计所需要的齿轮结构及轴结构,通过对所使用材料的受力强度分析,按照齿轮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得到齿轮直径,经计算,确定齿轮传动中心距:高速级蜗轮蜗杆传动中心距为100mm,低速级齿轮传动中心距为160mm。

确定满足使用要求。

在传功轴确定的条件下设计箱体结构并选用各个配合标准件型号。

合理布置减速器结构,以满足工作要求。

除了对尺寸型号的设计外,为了满足经济性的要求,分析计算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选择满足要求的材料并通过零件精度要求确定加工工艺,在符合使用需求的条件下降低制造成本。

所完成的主要工作包括齿轮传动件的设计计算及校核,轴强度校核,绘制装配图及主要零件图,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等。

关键字:经济性实用性工艺性目录1 传动系统方案制定与分析 (1)2 传动方案的技术设计与分析 (2)2.1 电动机选择与确定 (2)2.1.1 电动机类型和结构形式选择 (2)2.1.2 电动机容量确定 (2)2.1.3 电动机转速选择 (3)2.2 传动装置总传动比确定及分配 (3)2.2.1 传动装置总传动比确定 (3)2.2.2 各级传动比分配 (4)3 关键零部件的设计与计算 (6)3.1 设计原则制定 (6)3.2齿轮传动设计方案 (8)3.2.1.蜗杆的传动设计方案 (8)3.2.2.齿轮传动设计方案 (3)3.3 蜗轮蜗杆传动设计计算 (8)3.3.1蜗轮蜗杆传动参数设计 (3)3.3.2 蜗轮蜗杆传动弯曲疲劳强度校核 (3)3.3.3 蜗轮蜗杆传动热平衡计算 (3)3.4圆柱齿轮传动设计计算 (13)3.4.1 圆柱齿轮传动参数设计 (13)3.4.2 圆柱齿轮传动强度校核 (16)3.5 轴的初算 (17)3.5.1 蜗杆轴设计 (3)3.5.2 蜗轮轴的设计 (3)3.5.3输出轴设计 (3)3.6 键的选择及键联接的强度计算 (23)3.6.1 键联接方案选择 (23)3.6.2 键联接的强度计算 (24)3.7 滚动轴承选择及轴的支撑方式 (25)4 传动系统结构设计与总成 (27)4.1装配图设计及部件结构选择、执行机械设计标准与规范 (27)4.1.1 轴系结构设计与方案分析 (27)4.1.2 高速轴结构设计与方案分析 (27)4.1.3 中间轴结构设计与方案分析 (27)4.1.4 低速轴结构设计与方案分析 (28)4.2主要零部件的校核与验算 (28)4.2.1 轴系结构强度校核 (28)4.2.2 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 (30)5主要附件与配件的选择 (33)5.1联轴器选择 (33)5.2 润滑与密封的选择 (34)5.2.1 润滑方案对比及确定 (34)5.2.2 密封方案对比及确定 (34)5.3 通气器 (35)5.4 油标 (36)5.5 螺栓及吊环螺钉 (37)5.6油塞 (37)5.7其它 (38)6 零部件精度与公差的制定 (39)6.1 精度设计制定原则 (39)6.2 减速器主要结构、配合要求 (39)6.3 减速器主要技术要求 (40)7 设计小结 (40)8 参考文献 (41)1 传动系统方案制定与分析方案一:高速级为链传动,低速级为圆柱齿轮的减速器。

机械原理专业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专业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专业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定律和公式,如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

2. 使学生了解各类机械传动、机构和控制系统的原理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 帮助学生理解机械系统的动态平衡、稳定性分析及优化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和物理知识分析、解决机械原理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设计简单机械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的实践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进行机械系统建模和仿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原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自信心。

3. 引导学生关注机械工程技术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本课程针对机械原理专业的高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扎实掌握机械原理知识,培养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机械工程人才。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机械原理基本概念:介绍机械系统的定义、分类及基本物理量,如力、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2. 牛顿运动定律:阐述牛顿三定律的原理及其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

3. 机械传动系统:讲解各类传动系统(如齿轮、带、链传动)的原理、设计和计算方法。

4. 机械机构和控制系统:介绍常见机构和控制系统的类型、原理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5. 动态平衡和稳定性分析:讲解机械系统动态平衡的条件、稳定性分析及优化方法。

6.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教授CAD软件的基本操作,运用软件进行机械系统建模和仿真。

教学内容按照以下教学大纲进行安排和进度:1. 第1周:机械原理基本概念,教材第1章;2. 第2-3周:牛顿运动定律,教材第2章;3. 第4-5周:机械传动系统,教材第3章;4. 第6-7周:机械机构和控制系统,教材第4章;5. 第8-9周:动态平衡和稳定性分析,教材第5章;6. 第10-11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教材第6章。

山建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山建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山建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山建机械原理》中基础机械原理,如杠杆、滑轮、齿轮等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2. 学生能够描述常见工程机械的结构组成,及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够解释机械效率、力与运动的相互关系等概念,并运用相关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机械原理,设计简单的机械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完成对工程机械的观察、分析、制作和测试,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机械效率的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并撰写实验报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工程机械和建筑机械原理学习的兴趣,激发探究精神。

2.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学会合作与交流,培养团队精神和责任感。

3. 学生通过了解机械在建设中的作用,增强对科技进步改善人类生活条件的认识,培养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强调学生在学习机械原理的基础上,能够动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为初中生,他们对机械原理有一定的好奇心,动手能力强,喜欢探究和解决问题。

教学要求:教学应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直观演示、实践操作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机械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可衡量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山建机械原理》教材,组织以下科学性和系统性的教学内容:1. 基本机械原理:- 杠杆原理:教学内容包括杠杆的分类、力臂与作用力的关系,以及杠杆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滑轮与轮轴:介绍滑轮的分类、工作原理,以及如何提高滑轮系统的效率。

- 齿轮原理:讲解齿轮的基本概念、分类、传动比的计算及应用。

2. 工程机械结构与原理:- 常见工程机械:学习挖掘机、吊车等工程机械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要求及评价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要求及评价

机械原理及设计(一)课程设计指导书温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2009年6月目录第一章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 (1)第二章课程设计内容和基本要求 (2)第三章课程设计时间及进度安排 (4)第四章课程设计考核及成绩评定 (5)第五章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程设计选题参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课程设计说明书文档模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能够培养机械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是学生综合运用机械原理课程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获得工程技术训练的必不可少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机械原理课程的理论知识,并结合生产实际来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制定设计方案、合理选择机构的类型、正确地对机构的运动和受力进行分析和计算,让学生对机构设计有一个较完整的概念。

3、训练学生收集和运用设计资料以及计算、制图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初步掌握编制计算机程序并在计算机上计算来解决机构设计问题的基本技能。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的任务是: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通常选择一般用途的机构为题目,根据已知机械的工作要求,对机构进行选型与组合,设计出几种机构方案,并对其加以比较和确定,然后对所选定方案中的机构进行运动和动力分析,确定出最优的机构参数,绘制机构运动性能曲线。

第二章课程设计内容和基本要求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在机械原理课程完成后集中进行的教学环节,它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的。

每个学生都应明确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拟定设计计划,保证设计进度、设计质量,按时完成课程。

在设计过程中,提倡独立思考、深入钻研,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设计工作。

要求设计态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反对不求甚解,这样才能确保课程设计达到教学基本要求,并在设计思想、方法和技能等方面得到良好的训练和提高。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机械原理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机械工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将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内容。

1. 课程设计主题,设计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通过该装置实现特定的功能。

2. 设计要求,装置的设计要求符合机械原理相关知识,能够有效地完成所规定的功能,并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3. 设计步骤,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零部件选型、装配调试等具体步骤。

4. 设计报告,撰写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包括设计思路、设计过程、关键技术参数、实验结果和分析等内容。

三、设计流程。

1. 需求分析,明确设计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分析设计对象的特点和工作环境,为后续的方案设计奠定基础。

2. 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提出多种设计方案,并进行比较和评估,选择最合适的方案进行详细设计。

3. 零部件选型,根据所选方案,选择合适的零部件和材料,确保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装配调试,按照设计要求,将各个零部件进行装配,并进行调试和优化,确保装置能够正常工作。

5. 设计报告,撰写完整的设计报告,包括设计的整个过程和结果,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总结。

四、设计要求。

1. 设计的装置功能明确,能够有效地完成所规定的任务。

2. 设计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能够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

3. 设计报告内容完整,结构清晰,语言流畅,符合学术规范。

4. 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实验过程中不会造成人身和设备的损害。

五、设计评分标准。

1. 设计方案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占20%。

2. 设计装置的功能和性能占30%。

3. 设计报告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占30%。

4. 设计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占20%。

六、总结。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将能够全面掌握机械原理相关知识,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将来的工程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机械原理三级项目方案

机械原理三级项目方案

方案评定及选择
方案一 轮椅进入平台方向与车门方向垂直,平台宽度 为轮椅整车长度。
方案二 轮椅进入平台方向与车门方向平行,平台宽度 为轮椅整车宽度。
功能求解 方案一尺寸求解
功能求解 方案一平面动态图
功能求解 方案二尺寸求解
功能求解 方案二平面动态图
方案分析及选择
①考虑高度问题,残疾成年人坐高大致为1300mm, 方案一中曲柄长971.6mm,方案二中曲柄长752.6mm, 方案二对门高的要求较低,最高提升高度较低,较为 安全; ②考虑占地问题,根据运动方向不同,方案一需令公 交车停靠在距路边大于1100mm(装置平台长度) +1030mm(轮椅整车长度),会妨碍到交通秩序,方 案二需令公交车停靠在距路边650mm(装置平台长 度),较为便利,不妨碍交通秩序。
机械原理三级项目汇报
汇报主要内容
1
项目组成员及分工
评定和选择
5
尺寸设计
6
速度及加速度分析
7
三维图
8
主要的参考文献
项目组成员
刘同磊:机构运动简图绘制 孙向男:说明书撰写 裴泽宇:速度及加速度分析 丁涛:三维设计,力分析,matlab
项目题目
客车(公交车)残疾人轮椅升降装置
设计要求
原动杆由起始位置转动到终止位置用时10s, 机架位于第一层台阶面内,平台起始位置位于第 二层台阶面内。原动杆及从动杆皆位于台阶内部。 平台经原动杆转动半周置于地面,轮椅到达平台 上之后,原动杆及从动杆带动平台转动至第二层 台阶面上,完成轮椅的上车过程。反之即为轮椅 的下车过程。
工作原理
该机构由双曲柄机构和平行四边形机构 组合而成。双曲柄机构可将原动曲柄的等 速转动转换成从动曲柄的等速或变速转动。 平行四边形机构的两曲柄以相同角速度同 向转动,而连杆只做平动

机械原理第三版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第三版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第三版课程设计一、设计目的机械原理是机械设计中重要的基础学科,对于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机械原理的知识是其职业生涯的基础。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机械原理的知识,并通过实践掌握机械原理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实验一:机械传动实验通过实验了解机械传动原理及其应用,以及了解不同传动方式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实验二:运动学研究实验通过实验了解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运动规律,掌握运动学分析方法,并进行相关实验操作和分析。

实验三:力学分析实验通过实验了解机械力学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静力学和动力学分析,并进行相关实验操作和分析。

三、实验器材1.机械传动实验:齿轮传动组、平面滑动轨道组、链传动组、同步带传动组等。

2.运动学研究实验:运动平台、滚子轮座组、直线导轨组等。

3.力学分析实验:万能试验机、测力计、测角仪等。

四、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法实验一:机械传动实验1.使用齿轮传动组进行实验,掌握其传动比的计算方法并进行验证。

2.使用平面滑动轨道组进行实验,了解滑动原理和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3.使用链传动组进行实验,了解链传动的特点,掌握其应用范围。

4.使用同步带传动组进行实验,了解传动带的应用特点。

实验二:运动学研究实验1.使用运动平台进行实验,进行直线和曲线运动的研究,掌握其运动规律和参数计算方法。

2.使用滚子轮座组进行实验,进行圆周运动的研究,了解轮座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使用直线导轨组进行实验,进行直线运动的研究,了解直线导轨的应用范围和特点。

实验三:力学分析实验1.使用万能试验机进行实验,进行拉压力测试和弯曲测试,掌握试验机的操作方法和参数计算方法。

2.使用测力计进行实验,测量不同力的大小和方向,掌握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

3.使用测角仪进行实验,进行角度测量和转动轴的位置测量,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

五、实验结果和分析实验结果将会根据不同实验进行分别汇报和分析,其中实验结果会针对实验步骤和实验目的进行记录和分析,以便学生掌握实验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要求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要求

学院要求加强课程设计学生管理和教师指导管理,提高课程设计质量,请大家注意下面几个事情:1.请各位指导教师安排好每周与学生见面指导时间和次数,保证教学效果与质量,另根据具体情况请各位老师加强学生课程的考勤,可以在最后的成绩评定中给予考虑;2.学生提交的课程实训资料的批阅要求有图纸的,图纸上应有批注和老师签字,图上还应有评定成绩,说明书类的资料应给予一定的批注,有任务书的,任务书上面成绩一栏应给出与图纸上一致的成绩,并有相关批注,另请各位老师注意图纸标题栏填写的规范性与完整性,并应与最终成绩挂钩。

3.说明书的统一格式最好为:封面,任务书,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有附录则加入,没有可以不要附录),说明书可手写或打印,打印的请注意检查是否有抄袭的现象,另打印的说明书格式要求按学生毕业设计要求进行即可,手写的只要按毕业设计内容要求完成即可。

4.图纸可手工绘制或计算机绘制,具体可根据项目要求来安排,图纸标题栏中要求学生手工签字,教师在相应审核栏手工签字,其他内容应完整。

5.成绩提交时,请注意按学号提交,并提交教师签字的纸质版成绩。

提交成绩时请同时提交档案资料,档案资料袋右上角请注写出学生成绩。

另请提醒学生档案袋上写明学生姓名,学号,班级,档案资料的名称如“XXX机械原理综合实训资料”,档案资料中内容有那些,如“XX图,A0号,1张”,“XX图,A1号,1张”,“XX设计说明书,XX页”,并要求学生按顺序放入档案袋中。

6.课程设计开始前,各位老师注意提醒学生以班为单位到学院找杨柳老师借绘图室,并完成相关手续。

由于教室数量有限,根据以往的教学要求,实训项目较灵活,教室不一定采用,但讲课可能要用到,所以建议各位老师还是按分组提醒学生找学院杨柳老师借下教室,便于指导使用。

7.每期课程设计提交时间尽量在每期内完成,便于档案的收集与整理。

机械原理教案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教案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教案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机械原理基本概念,如力、运动、能量的相互关系。

2. 使学生了解常见简单机械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如杠杆、滑轮、齿轮等。

3. 帮助学生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并运用其分析实际机械系统的效率。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机械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设计简单机械装置的能力,能结合实际需求进行创新设计。

3. 提高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数据采集和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机械原理的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团队协作的意识,提高沟通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机械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初中物理机械原理部分,以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学生处于好奇心强、动手能力逐渐提高的阶段,对机械原理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简单机械原理:介绍杠杆、滑轮、斜面等基本简单机械的定义、分类和工作原理。

关联课本第二章第一节内容。

2. 机械效率:讲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引导学生学会计算机械效率,分析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关联课本第二章第二节内容。

3. 动力与阻力:阐述动力、阻力的概念,分析二者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

关联课本第二章第三节内容。

4. 能量转化与守恒:介绍能量在简单机械中的转化过程,强调能量守恒定律。

关联课本第二章第四节内容。

5. 创新设计:结合所学简单机械原理,指导学生进行简单机械装置的设计与制作。

关联课本第二章综合实践活动内容。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简单机械原理(1)第二课时:简单机械原理(2)第三课时:机械效率第四课时:动力与阻力第五课时:能量转化与守恒第六课时:创新设计实践教学内容进度:第一周:简单机械原理(1)、(2)第二周:机械效率、动力与阻力第三周:能量转化与守恒、创新设计实践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本章节内容,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机械原理知识。

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本课程设计是“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课程的重要的实践性环节,是学生入学以来第一次综合设计能力的训练,在学生培养目标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课程设计这一实践环节,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加深理解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查阅技术资料、绘制工程图和应用计算机等能力, 特别是加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按照一个简单机械系统的功能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拟定机械系统的运动方案,并对其中的某些机构进行分析和设计。

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设计任务。

要求绘制适量图纸、编制计算机程序和撰写设计说明书。

具体要求包括:1、课程设计内容应以完整的机械系统(包括原动机、执行机构和传动系统)为设计对象,也可选作其他机械装置,但工作量应相当;2、设计过程应包括:方案讨论,执行机构设计,传动系统设计,原动机选择,结构设计,完成一般机械设计的全过程训练;3、设计图纸应符合国家标准,尺寸公差标注正确,技术要求完整合理;4、鼓励创新思维;提倡广泛查阅资料;强调在教师指导下,按时独立完成。

课程设计应完成并提交的设计资料:1) 平面刨削机床运动简图设计及运动分析线图(A1图纸)及减速器设计装配图(A1图纸)各一张;2) 零件工作图若干张(传动零件、轴、箱体等);3) 设计说明书一份,内容包括:方案选择、电动机选择、传动比分配、机构运动分析和动力学分析、传动件及连接件的设计计算,选择联轴器等装置的功能、技术参数、装配维护注意事项等。

三、课程设计主要内容1、设计题目牛头刨床是一种常用的平面切削加工机床,电动机经带传动、齿轮传动(图中未画出)最后带动曲柄1(见图1)转动,刨床工作时,是由导杆机构1-2-3-4-5带动刨头和刨刀作往复运动,刨头5右行时,刨刀切削,称工作行程,此时要求速度较低并且均匀;刨头左行时,不进行切削,称空回行程,此时速度较高,以节省时间提高生产率,为此刨床采用有急回作用的导杆机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三级项目(2012.3)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三级项目(2012.3)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三级项目研究计划一、项目研究题目1.给定题目1)试设计一种运输机械,要求能间歇输送工件,并使工件间间距始终保持稳定步长。

(工件尺寸自定,直线输送,要求步长为840MM)。

2)试设计一糕点切片机械,要求完成工艺动作:糕点的直线间歇移动和切刀的往复运动,通过两者的动作配合进行切片,可通过改变直线间歇移动速度或每次间隔的输送距离,以满足糕点的不同切片厚度的需要。

设计要求:糕点厚度:10~20mm;糕点切片长度(亦即切片的高)范围:5~80mm;切刀工作节拍:40次/min。

其他参数可自选,要求选用的机构简单、轻便、运动灵活可靠。

3)试设计一剪板机械,主要功能是能将卷料展开并剪成一定长度的铁板,即将板料作定长度的间歇送进,在板料短暂的停歇时间内,剪刀在一定位置上将铁板剪断。

因此剪板机主要包括铁板输送机构和剪断机构。

设计要求:原材料为成卷的板料。

每次输送铁板长度为2000MM;每次输送铁板到达规定长度后,铁板稍停,以待剪板机构将其剪断。

剪断工艺所需时间约为铁板输送周期的十五分之一,建议铁板停歇时间不超过剪断工艺时间的1.5倍,以保证有较高的生产率;输送机构运转应平稳,振动和冲击应尽量小(即要求输送机构从动件的加速度曲线连续无突变)。

4)试设计一医院用棉签制造机械,拟用机器代替手工卷制棉签。

棉签卷制过程可以仿照手工方式进行动作分解,亦可另行构想动作过程。

按照棉签的手工卷制方法进行分解后得到:①送棉:将条状棉通过机构定时、适量送入;②揪棉:将条状棉压(卷)紧并揪棉,使之揪下定长的条棉;③送签:将签杆送至导棉槽上方与定长棉条接触。

5)试为烤饼房自动化烤饼生产设计一机器,其主要实现功能描述:当烤饼在连续运动的输送带上的铁盘运行时,机构能将烤饼往上抛起并使其在空中翻转。

该机构必须追踪输送带的等速度,拾起烤饼,把它抛起在空中翻转,最后饼落回到输送带上。

6)试为四肢瘫痪病人设计一个自动翻书器。

功能要求:四肢瘫痪病人除头部外全部失去活动能力,她只能移动一小的“咬嘴棒”来控制开关。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三级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三级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三级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理解并运用机械设计的相关知识,如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等。

2. 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计算与分析等。

3. 熟悉常见机械传动、连接、支撑等装置的设计原理和选型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小型机械装置的设计任务,具备初步的机械设计能力。

2. 能够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CAD)进行机械图纸的绘制,提高设计效率。

3. 能够对所设计的机械装置进行简单的计算与分析,评估其性能和可靠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机械设计专业,增强对工程实践的兴趣和责任感。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使其能够在设计过程中与他人有效交流。

3. 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敢于尝试新方法,善于总结经验,不断优化设计方案。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课程性质为实践性、综合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包括力学基础、材料力学性能、机械制图标准等,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 力学基础:应力、应变、扭转、弯曲等。

- 材料力学性能:拉伸、压缩、剪切、硬度等。

- 机械制图标准:制图规范、标注方法、视图表达等。

2. 机械设计步骤与方法: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计算与分析等,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 需求分析:功能需求、性能需求、环境适应性分析。

- 方案设计:设计原理、布局、初步选型。

- 详细设计:尺寸计算、零件设计、装配关系。

- 计算与分析:强度、刚度、稳定性计算,性能评估。

3. 常见机械装置设计:传动装置、连接装置、支撑装置等,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要求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要求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要求第一篇: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要求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要求一、课程简介:机械原理程设计是修完机械原理课程后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主要训练学生应用基础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一系列基本方法。

机械原理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对某种机械的功能要求,进行机械的构型设计和拟定系统运动方案并绘制机械运动简图,在此基础上对方案中部分机构进行设计,并编写设计说明书。

是培养学生获得方案的选择和设计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设计的能力。

二、设计步骤和要求1、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拟订按照给定的机械总功能和工艺过程的动作要求,根据下列步骤进行设计:1)功能分解:将给出的复杂运动要求,分解成基本运动、动作等(参考《课程设计指导手册》4.2 工艺动作过程的分解);2)机构的选用:选定完成这些基本运动或功能的相应的常用机构。

3)机构组合:把各个基本运动组合在一起,得到该机械的设计方案。

(参考《课程设计指导手册》第五章机械运动方案的组成);4)方案评价:每个同学至少要拟定出满足工艺动作要求的该机械系统的一种运动方案,然后结合小组中其它两位同学的方案(共三种方案),进行性能分析与评价,对比分析各方案的优缺点,最后选定一种作为最佳方案。

(参考《课程设计指导手册》第三篇机械运动方案评价和设计举例)。

2、画出各机构的运动简图:画出自己所选方案中,整个机械系统(从动力开始,经过传动,最后是执行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

(要尽量用轴测图或三维图把传动路线表示清楚)3、在运动方案的拟定中,必须考虑机械各执行机构运动的协调配合关系。

要做运动协调设计,并画出运动循环图。

(参考《课程设计指导手册》4.3 机械运动方案中机构的运动协调设计及4.4~4.6)4、机构设计对选定的方案,选择机械系统中的一种机构,进行设计。

5、编写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参考《课程设计指导手册》附录二)第二篇: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格式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格式目录一、设计题目1、题目及设计要求2、基本数据二、功能分解三、机构选型实现每个工艺动作机构的选型四、机械运动方案的拟定1、机构组合方式2、机械运动方案的拟定(拟定2~3个方案,并画出相应的运动方案示意图)3、方案的评价4、方案的确定(在图纸上画出机械运动方案简图)五、运动循环图六、机构尺寸的确定及设计计算1、传动比计算2、机构尺寸的确定3、连杆机构的设计(进行运动分析,并画出运动线图)4、齿轮机构的设计(几何参数设计)5、凸轮机构的设计(根据选定从动件的运动规律设计凸轮轮廓线图,在图纸上单独绘制轮廓线图,保留作图轨迹)注意:如果采用解析法进行设计,如果是用计算机编程,建立数学模型,写出流程框图,程序列在附录,附录附在设计说明书后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三级项目研究计划要求
经过前期的讨论课和后期修改,已经初步确定出了各组方案,从今天开始,需对所选方案进行具体设计,内容如下:
1.根据自己的设计目的,定出设计工艺参数,如工作行程的长度,末端执行构件的速度,外载荷的大小,所有连杆机构需要给定行程速比系数,连杆质量等。

根据这些参数来确定整个传动系统的各个部分尺寸。

2.根据以上参数和计算所得尺寸,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在A1图纸(机械馆310购买,一张A0可以裁成两张A1,每组必须要一张A1图纸)中央位置画出整个传动方案的机构运动简图,要求大方美观(关系到评分高低)。

3.利用相对运动图解法,对所画的结构运动简图进行两个位置(在第一个位置上旋转90°或者180°得第二位置)的速度、加速度分析(矢量方程写在说明书上,图纸上只画对应的速度和加速度多边形),此四图(2速度图、2加速度图)分布于A1图纸机构运动简图的左右侧,同样需要选择合适的比例尺,画出的图形才比较美观。

4.利用3.4节(平面机构的力分析,参照例3-5)中动态静力分析方法,对结构运动简图中的连杆机构进行拆分杆组和进行力分析(同样是两个位置的拆分杆组和力分析),需要考虑连杆的惯性力,已经执行构件最终传递到连杆机构的外载荷,不需考虑摩擦力,此时对应的图应布置合理,美观。

5.如果存在凸轮机构,请另外增加一张A2图纸,用于设计凸轮轮廓曲线。

6.根据机构尺寸,执行构件速度和外载荷,使用解析法对机构进行速度、加速度以及原动件驱动力进行分析,使用MATLAB画出一个周期的速度变化曲线,加速度变化曲线和原动件驱动力变化曲线,需在说明书上进行分析,并提交MATLAB程序。

7.具有4成员的团队,必须画出整个传动方案的三维模型,作出运动仿真,具有三成员的团队,建议做出三维模型,运动仿真选做。

8.周五或者周六组织答辩,答辩程序与讨论课形式一样,随机抽取答辩者,答辩时需放映机构搭接视频(2-3分钟),视频内容与所做课题方案必须对应,尺寸无要求。

9.人员安排:一人负责图解法(速度、加速度、力分析);一人负责解析法,需要建立速度、加速度、力分析解析式,并编程画出速度、加速度、原动件受力曲线,最终提供程序代码,附说明书后;一人负责三维建模及运动仿真,需运动仿真曲线;一人负责说明书整理及工作协调,对于3人组团队,还需负责三维建模。

在说明书中明确出小组成员所负责部分。

最终递交材料:
1、说明书一份,B5纸,建议手写(封面及格式见附件)
2、MATLAB程序一份(附说明书后,可打印)
3、三维模型图片(附说明书后,打印)
4、自评分一份(附在说明书最后,平均分不超过16分)
5、所绘制的图纸(每组至少一张A1图纸)
出勤和纪律:
周一至周五:上午八点到十二点,下午两点到六点,缺勤一次扣2分,晚上根据自己进度自行安排。

注意用电安全,禁止播放音乐和影片(抓获一次扣五分),
整个五天的设计是非常充实和辛苦的,希望大家做好自己的第一份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