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教案_济南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生物下册 3.2.2 人体内能量的利用优秀教案 (新版)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3.2.2 人体内能量的利用优秀教案 (新版)济南版

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时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几种不同食物热价的差异,说明食物中含有能量。

(重点难点)2、通过分析相关资料,理解人体内能量的释放过程以及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重点)3、认同健康的饮食习惯。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了解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呼吸作用的基础上,因而有利于对本节内容的理解,但不同食物的热价及人体内能量的供给过程,既复杂又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所以本节课从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完成“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从探究中了解不同食物的热价是不同的,并让学生自主选择、制作主要实验器材,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顺利解决了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然后通过学生对相关资料的分析,理解人体内能量的释放过程以及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培养了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同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根据本节知识合理膳食,以维持能量的摄取与消耗之间的平衡,保持身体的健康发育,从而恰如其分地落实本节课的情感教学。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件;探究不同食物热价的实验器材:试管、锥形瓶、石棉网、试管夹、铁架台、解剖针、温度计、量筒、酒精灯、蒸馏水、称量好的花生、核桃、玉米、小麦种子等。

学生准备:学生课前进行预习,查阅常见食物的热价,并自制“小火炉”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快乐闯关6分钟快乐闯关题目分ABC三档,小组计分,评比红旗小组。

A类:1、呼吸系统的组成2、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课上狂读,进行两分钟快速复习比复习旧知,强化知识的识记和落实。

3、人体呼吸的全过程B类:1、描述呼吸运动的原理及过程2、描述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的原理及过程C类:(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中_______的进入肺泡,肺泡内的_________进入血液。

(2)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中________的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里的________ 进入血液。

(3)人体内的两次气体交换都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

七年级生物下册3_2_2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教案2新版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3_2_2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教案2新版济南版

第二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第二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探讨不同食物的热价。

2.说明人体内能量的释放进程。

3.举例说明阻碍能量消耗的因素。

●进程与方式:培育学生自学探讨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树立良好的饮食观念和饮食适应。

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能量的释放。

难点:探讨不同食物的热价;能量的释放。

教学新课:生阅读讲义30页-33页,完成以下问题,看哪组完成的最快。

一、能量的摄取人体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食物,具体说是来源于食物中的。

食物的热价是指1克食物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

▲、和都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其热价别离为千焦/克、千焦/克和千焦/克。

其中是人体最要紧的供能物质。

二、能量的释放▲人体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一个消耗和产生的进程,这一进程的场所是人体内的,所释放的能量用于进行和。

三、阻碍能量消耗的因素每一个人维持生存所需要的能量因、、而有所不同,也与和_有关。

学习疑问:生看讲义完本钱节课的任务,明白能力的摄取和来源及如何利用的,提出疑问,小组讨论,各组选派代表回答,看那组回答的最好。

视野拓展:1.一个人在冬季比夏天往往饭量大一些,试分析缘故。

2.人在清醒、静卧、空肚、室温20℃条件下所消耗的能量称为基础代谢。

在此条件下所消耗的能量要紧用于那些生命活动?3.比较有机物在人体内氧化分解与在体外燃烧的异同。

是否需要氧能量的形式是否产生二氧化碳释放能量的速度分解场所体外燃烧体内分解达标检测:1.以下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是()A.水、脂肪、糖类B.脂肪、糖类、蛋白质C.水、无机盐、维生素D.糖类、蛋白质、维生素2.以劣等量的食物中,燃烧时放热最多的是()A.馒头B.花生C.牛肉D.苹果3.人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所消耗的能量要紧来源于()A. 糖类B. 脂肪C. 蛋白质D. 维生素4.人的各类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以下活动消耗能量最多的是()A.唱歌B.扫地C.快走D.骑车5.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胖墩”不断增加,从营养卫生的角度动身,造成“小胖墩”的要紧缘故是()A.营养良好B.营养不良C.缺少运动D.缺乏维生素6.在100克饼干样品中,有蛋白质20克,脂肪10克,糖类60克,维生素10克,那么它能为人体提供的总热量约有()A.1761千焦B.1783千焦C.476千焦D.1671千焦7.右表数据为不同年龄组的人,天天所需能年龄组每天所需能量的平均值(千焦)量的平均值。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3.2.2 人体能量的利用 学案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3.2.2 人体能量的利用 学案

3.2.2人体内能量的利用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了解食物中含有能量。

(重难点)2.通过了解人体内能量的释放过程,明确并能解释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重点)3.通过分析相关资料,举例说明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同时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饮食观念。

★自学导航(阅读课本P30-P34,找出以下内容并在课文中作出标记,同时可尝试记忆)1.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可以用___________表示。

糖类的热价为___________,蛋白质的热价为_____________,脂肪的热价为______________。

2.细胞中的___________在________的作用下分解,释放出_________,用于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有机物在氧化分解的过程中,不断消耗__________和产生___________,所消耗的__________可以由____________不断进行补充,所产生的____________也要经过_____________排出体外。

4.每个人维持生存所需要的能量,因年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发育期所消耗的能量要比其他时期_______。

_____________的不同,所需要的能量也有很大的差别。

5.了解一天的活动需要多少能量,我们就可以适当调整每天摄取的食物数量,以维持能量的________与_________之间的平衡。

如果食物的摄取量长期超过能量的消耗量,就会造成____________,导致肥胖。

★探究一结合课本P30-31探究活动的内容,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后,完成下列问题:1.食物在燃烧过程中能够释放能量,这说明了什么?2.不同食物的热价为什么有较大的不同?3.你所测出的食物的热价和实际热价符合吗?为什么?★探究二分析比较下列表格:为什么人在剧烈运动时,呼吸会加快加强?★探究三请仔细阅读P33图片中的有关数据,分析讨论:1.人在一天中所消耗的能量与哪些因素有关?2.我们依据什么来确定每天的食物量?当堂检测1.下列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是()A.水、脂肪、糖类B.脂肪、糖类、蛋白质C.水、无机盐、维生素D.糖类、蛋白质、维生素2.下列等量的食物中,燃烧时放热最多的是()A.馒头B.花生C.牛肉D.苹果3.人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源于()A. 糖类B. 脂肪C. 蛋白质D. 维生素4.将小白鼠和青蛙从25 ℃的环境转移到5 ℃的环境中,它们的耗氧量的变化是()A.都增加B.都减少C.前者增加,后者减少D. 前者减少,后者增加5.人在寒冷环境中出现不由自主的“寒颤”现象是由于()A.怕冷的缘故B.“寒颤”使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平衡C.皮肤受寒冷刺激,温度降低D.使产热量增加,防止体温下降6.人的各种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下列活动消耗能量最多的是()A.唱歌B.扫地C.快走D.骑车7.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胖墩”不断增加,从营养卫生的角度出发,造成“小胖墩”的主要原因是()A营养良好B.营养不良C.缺少运动D.缺乏维生素。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二章 第2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教案 (新版)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二章 第2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教案 (新版)济南版

第二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
【教学目标】
1.通过进行实验探究活动,能够自主探究几种不同食物的热价。

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素材,能够解释体内能量是释放的过程。

3.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素材,能够举例说明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教学重点】
探究几种不同食物的热价;解释人体内能量释放的过程。

【教学难点】
探究几种不同食物的热价;解释人体内能量释放的过程。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花生、大豆、饼干等,大试管、解剖针、铁架台、试管夹、锡箔纸、温度计、量筒、酒精灯、天平,蒸馏水。

制作课件、多媒体图片等。

2.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查阅常见食物的热价。

【教学内容】
表达交流:
食物在燃烧过程中能够释放热量,
【板书设计】
第二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
能量的摄取—食物: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
进行各项生理活动
人体内能能量的释放—氧化分解
量的利用维持体温
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年龄、性别、体质、活动强度。

2024年春季七年级生物下册3.2.2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教案(新版)济南版

2024年春季七年级生物下册3.2.2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教案(新版)济南版
- 结合实践评价结果,调整教学方法,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4. 小组评价:
- 对小组讨论、项目研究等活动进行评价,关注团队合作精神和成员间的互动交流。
- 鼓励学生互评,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评价能力。
- 指导学生从他人的评价中汲取经验,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5. 期末评价:
- 在学期末进行综合评价,包括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评估。
-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成绩、实践评价等,给出全面的评价结果。
- 针对学生的整体表现,提出改进意见和未来学习建议。
2. 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现象的能力,通过分析食物代谢过程,发展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 科学探究: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索人体能量利用的规律,提高实践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社会责任:引导学生关注健康饮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答案: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期间需要高能量摄入,以满足高强度运动对能量的需求。他们的饮食应包含较高比例的糖类、适量的脂肪和蛋白质。
举例:
- 长跑运动员在比赛前会摄入富含糖类的食物,如面条、面包等,以增加肌肉内的糖原储备。
- 在长时间的运动过程中,运动员需要补充含糖饮料或能量胶,以维持血糖水平。
- 运动后,运动员应摄入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胸肉、鸡蛋等,以帮助肌肉恢复。
4. 能量利用
- 人体利用能量进行各种生命活动,如运动、生长、修复细胞等。
- 不同活动对能量需求不同,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影响能量消耗。
5. 热量平衡
- 摄入的热量与消耗的热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体重的影响。
- 能量平衡原理:当摄入热量等于消耗热量时,体重保持稳定;摄入热量大于消耗热量时,体重增加;摄入热量小于消耗热量时,体重减轻。

济南初中生物七下《人体内能量的利用》word教案 (2)

济南初中生物七下《人体内能量的利用》word教案 (2)

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教学目标(一 )知识目标1.说明人体内能量的供应 .2.说出体温的概念及其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二 )能力目标学会测量自己和他人的体温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关注身体健康 .2.通过探究活动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说出人体内能量供应的过程 .教学难点说出人体内能量供应的过程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当你经过剧烈运动后 ,有怎样的感觉 ?学生答复:饿 ,口渴 ,感觉到没有力气……教师:这是因为在剧烈运动时 ,你消耗了大量的能量 ,在疲劳和饥饿的情况下会感到没有力气 ,那么怎样来恢复体力呢 ?学生答复:食物中含有能量 ,可以从食物当中获取能量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人体能量的供应 .新课学习:一、人体能量的供应教师:每天我们都要吃食物 ,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在我们的体内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答复:食物在我们的消化系统中被消化为营养物质被人体吸收 ,最|终被血液送到全身的每个细胞里去了 .教师:说得对 .当这些营养物质到达细胞后 ,一局部成为了细胞的结构 ,一局部贮藏在细胞内 .这些物质还会发生变化吗 ?当然会 .可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先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人活着就要不断地呼吸 ?学生答复:为了得到氧气 .教师:那么人体是怎样得到氧气的呢 ?学生:外界的氧通过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 ,由血液运输到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 ,通过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进入组织细胞里 .教师提问:现在我们看到了 ,营养物质和氧都到达了组织细胞里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教师讲解:在细胞里 ,蛋白质、糖类、脂肪等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水等 ,同时 ,这些物质中含有的能量也被释放出来了 .释放出的能量一局部用于维持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 ,一局部以热量的形式释放出来以维持体温 .教师:当然 ,不同的营养物质释放的能量是不同的 .我们已经知道水、无机盐、维生素、纤维素是不提供能量的 ,蛋白质、糖类、脂肪能提供能量 .据测定 ,糖类和蛋白质的热价都是16.736kJ ,脂肪的热价是37.656kJ .学生:什么是热价 ?教师:热价是1克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所释放出来的能量 .学生:蛋白质和糖类的热价是一样的 ,脂肪的热价最|高 .教师:现在请大家看书上63页的表10 -5 "常见食物的热价〞 ,应该能理解这儿所说的食物热价的意思吧 ?学生:1克食物在体内氧化时释放出来的能量 .教师师:对 .那么 ,这张表上所列的食物中哪个的热价最|高 ?哪个最|低 ?学生:花生的最|高 ,大白菜的最|低 .教师:为什么是这样呢 ?学生:花生含脂肪较多 ,大白菜主要含维生素 ,含蛋白质、糖类或脂肪较少 .教师:分析得很对 ,由此我们知道不同的食物由于所含营养物质不同 ,以及营养物质的量不同 ,所以热价不同 .人从食物中获得能量 ,我们每天大约需要多少能量呢 ?请大家看看64页的表10 -6 ,由这张表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不同的人每天需要的能量不同 .教师指导学生计算自己每日能量供应情况 ,设计 "一日食谱〞 .教师:怎样的食谱才算是科学的符合能量需求的食谱 ,哪位同学能简单说说该怎样判断 ?学生:一种食物的量乘以该食物的热价得到这种食物能提供的能量 ,将所有食物的能量加起来 ,再与表10 -6比照就可知道了 .教师提问: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参加剧烈运动的人 ,为什么食量比拟大 ?学生答复:这些人消耗的能量多 ,这些能量又必须从食物中获得 .教师:对 ,人在一天中所需要的能量与其自身条件 ,如年龄、性别、身材大小有关 ,还与其从事的劳动强度等有关 .二、体温教师:人体内营养物质分解释放出来的能量 ,其中50%以上以热能的形式用于维持体温 .教师展示人体内热量分布图教师:通过图进行分析:同学们知道什么是体温吗 ?学生:体温是人体内部的温度 .教师:大家都去过医院 ,想一想我们是用什么来测量体温的 ?学生答复 ,教师总结:可用体温计来测量 ,测量的部位一般是腋窝、口腔、直肠三处 .活动:测量体温 .学生6人一组 ,测量每人的腋窝温度和口腔温度 .列表记录每人的测量结果 .教师指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当你为亲人或邻居量体温时 ,如何确认他们是否发烧 ?(请有过 "发烧〞经历的同学讲述 "发烧〞时的感觉 ,分析不正常体温对人体的危害 . )2.为什么SARS流行期间 ,机场、车站等场所通过体温探测仪检查旅客的体温 .℃℃℃ .直肠的温度最|接近人体的体温 .人的体温与年龄、性别和身体状况有关 .教师提出问题:人体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有什么意义 ?小结: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根底 .体温过高或过低会影响体内酶的催化作用 ,从而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 ,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提出问题:人是如何保持恒定的体温的 ?师生共同总结出人体保持恒定体温的方法 .教师出示辨析题:一个人生病发烧是一种病理反响 ,对人体有百弊而无一利 .让学生进行讨论 .教师总结:正常的体温 ,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根底 .发热对人体既有利又有害 .一定限度内的发热是身体抵抗疾病的生理性防御反响 .但当体温过高或长期发热 ,人体的生理功能紊乱 ,甚至|会危及生命 .当体温到达43℃时 ,人就会有生命危险 .。

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本教案针对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科书第四章“人体内能量的利用”内容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人体内能量的来源和利用原理,并能正确应用于生活中,促进学生的整体思考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内能量的来源和利用原理;2.掌握人体内三种营养素的作用及其相应的生成与分解过程;3.能够对不同的营养物质进行分类;4.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合理安排饮食,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二、教学难点1.掌握三种能量产生机制的原理;2.理解不同膳食所能提供的营养物质;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膳食疑问。

三、教学内容1. 人体内的能量来源•三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能量产生机制:糖原酶、脂肪酸、蛋白质分解。

2. 人体内的能量利用•能量供给器官:心脏、呼吸系统、血液、肝脏、肌肉等;•能量利用原理:细胞呼吸、氧化酶等。

3. 营养物质的生成与分解•碳水化合物:光合作用;•脂肪:糖原、酮体生成;•蛋白质:蛋白质合成。

4. 营养素的作用•碳水化合物:提供热能;•脂肪:提供热能和维持体温;•蛋白质:维护生命活动。

5. 营养物质的分类•水溶性营养素: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脂溶性营养素:维生素A、D、E、K等;•矿物质:钙、铁、锌、碘等。

6. 膳食管理•合理膳食的基本原则;•餐次和食物结构的合理安排;•生活中的膳食建议。

四、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实验和实际活动,让学生理解人体产生能量和利用能量的原理;2.阅读理解法:让学生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加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3.听课笔记法:要求学生重点记录教师讲解的关键点和重点内容;4.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合作,加深对借款理解和思考。

五、课时安排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人体内的能量来源和利用原理第二课时营养物质的生成与分解第三课时营养素的作用和分类第四课时合理膳食建议和实践六、教学评价方法1.定期测试和考试,检查学生掌握情况;2.课堂练习、小组讨论和其他交互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3.动手实验和实际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4.研究报告和学术文稿评估,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学术写作能力。

济南版七下生物第三单元 第二章-第二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 教案

济南版七下生物第三单元 第二章-第二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 教案

第二章第二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解释人体内能量的释放过程。

②举例说出几种常见食物的热价。

③举例说明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2.能力目标①通过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培养学生的推断,实验操作能力。

②通过本节内容学习,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以及科学的饮食习惯和饮食观念。

②通过观察实验,体验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通过第一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人们从食物中获得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有机物营养成分,经消化系统消化和吸收后,除转化为人体结构成分之外,主要用来供给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从运动员的饮食入手,指导学生做好“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活动,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交流以及小组之间的比较得出相应的结论,再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到不同食物的热价是不同的,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分组实验探究活动可以了解我们每天的活动需要多少能量,适当调整每天摄取的食物的量以维持能量的摄取与消耗之间的平衡。

这对于他们形成科学的饮食观念,纠正不良饮食习惯,提高生长发育期的身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这样真正地体现了《标准》所倡导的用生物学指导我们的生活,保持身体的健康发育这一宗旨。

课前准备:探究不同食物热价的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解剖针、温度计、量筒、蜡烛、蒸馏水、花生、核桃种子等,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提问:他们俩个谁的食量大什么?你知道其中的大人是做什么运动的吗?他的饮食与同龄人有什么不同?相扑运动员食量相当于同龄人的5-6倍。

过渡:那么人体是怎样获得能量的呢?分析讨论运动、讲话和思维等一切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

即使在安静睡眠时人也需要足够的能量。

(2)人在一天中消耗的能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总结1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附:课堂达标检测题(10分钟)A类:基础过关一、选择题1、下列各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A.水B.蛋白质C.无机盐D.维生素2、在日常生活中下列活动所消耗的能量最多的是A.快走B.骑车C.慢走D.唱歌3、供给人体生理活动所需要能量的主要物质是A.糖类B.蛋白质C.脂肪D.维生素4、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主要用于A.构建细胞B.转化废物C.提供能量D.构建细胞和提供能量5、相同质量的下列营养物质在体内完全分解释放的能量最多的是A.糖类B.脂肪C.蛋白质D.维生素6、下列营养物质中既参与构造细胞又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①蛋白质②糖类③脂肪④水⑤无机盐⑥维生素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二、非选择题7、食物的热价是指一克食物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

3.2.2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教学设计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3.2.2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教学设计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教学设计课题第二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课型新授课时间 2024年 3月课时 1 教具课件、图片、视频教学目标(根据2022年颁布的课标要求和学业要求)1、通过探究几种不同食物热价的差异,说明食物中含有能量。

2、通过分析资料,解释人体能量释放过程及能量消耗的因素。

3、认同健康的科学饮食习惯。

学情分析学生对呼吸过程和和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已学习了细胞内线粒体和植物的的呼吸作用,有利于对本节的理解。

对不同食物热价及体内能量供给过程,复杂而抽象,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探究观察、讨论分析让学生获取信息,理解知识。

重点和难点重点: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理解人体内能量的释放过程及影响消耗的因素。

难点: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板书设计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教学反思通过探究活动,分析讨论,多数学生认识到不同的食物热价是不同的,理解了能量释的意义和呼吸作用实质,每个人维持生存所需要的能量,因年龄、性别和体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学生认同健康的生活习惯。

少数学生能量释放过程和去向不太理解,举例分析引导。

教学过程与设计一、情景导入,播放图片。

师点拨: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会心跳加剧、呼吸急促,不由自主地张开嘴大口喘气;放学回家时,可能早已饥肠辘辘、浑身乏力,饱餐一顿后才逐渐恢复体力。

这些现象都与能量的供给有关。

人体每天都会摄入一定量的供能物质来满足身体对能量的需要。

只有获得足够的能量之后,人体才能发挥其正常功能。

二、学习新课(课件出示学习目标)师点拨:人体需要的能量来源于食物,具体的说来源于食物中的某些有机物。

探究主题(一)能量的摄取阅读课本P3031看图3.211和表3.21,自主学习,质疑交流,合作探究教师点拨释疑:人体需要的能量来源于食物,具体地说是来源于食物中的一些有机物。

食物的热价:是指1克食物氧化分解(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热量。

食物的热价反应了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

【探究活动】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提出问题:不同食物的热价有没有差异?作出假设:不同食物的热价有差异制定计划:材料器具:花生、大豆、饼干等食物样品,大试管,解剖针,铁架台、试管夹、锡箔纸,温度计,量筒,酒精灯,天平,蒸馏水。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人体内能量的利用 教案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人体内能量的利用 教案
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
2、举例说明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教学难点
分析人体内能量的释放过程
教 具 准 备
实验材料,教学课件教学来自程师 生 活 动批 注
自主质疑
阅读教材30-34页,完成以下的问题:
1.什么叫做热价?
2.计算热价的公式是什么?
3.糖类、蛋白质、脂肪在的热价分别是多少?
4.什么叫呼吸作用?
拓展
1、用量筒量取的水量不宜过多,温度变化过小,不易读数;水量过少,可能会出现水沸腾,误差较大。
2、用锡箔纸把加热部分和受热部分围起来,防止热量散失,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记录温度时,应记录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不再升高时的温度。
4、实验测得的数据往往存在误差,因此需要设置重复组,实验结果应取重复组数据的平均值。
1.先独立完成;
2.小组进行交流
3.组间展示
4.师生归纳总结
归纳反思
巩固练习
课堂总结
能量的释放
人体内能量的作用
1.学习思维等生命活动;
2.人体外在的生命活动;
3.细胞分裂等基本生命活动
4.保持体温。
维持体温稳定
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
体温过高或过低会影响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从而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一定限度内的发热是身体抵抗疾病的生理性防御反应。
1、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1)因年龄、性别和体质不同有所不同:年龄越大或越小,消耗的能量越少;体质强健的人消耗的能量多于体质虚弱的人的消耗的能量。
(2)因活动强度不同而有所不同:活动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消耗的能量越多;活动越少,越轻微,消耗的能量越少。

七年级生物下册3.2.2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教案新济南

七年级生物下册3.2.2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教案新济南

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明人体内能量的供给。

2.说出体温的概念及其转变对人体的阻碍。

(二)能力目标学会测量自己和他人的体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关注躯体健康。

2.通过探讨活动,培育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讨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说出人体内能量供给的进程。

教学难点说出人体内能量供给的进程。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进程新课导入:教师:当你通过猛烈运动后,有如何的感觉?学生回答:饿,口渴,感觉到没有力气……教师:这是因为在猛烈运动时,你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在疲劳和饥饿的情形下会感到没有力气,那么如何来恢复体力呢?学生回答:食物中含有能量,能够从食物当中获取能量。

教师:今天咱们就一路来学习人体能量的供给。

新课学习:一、人体能量的供给教师:天天咱们都要吃食物,咱们吃进去的食物在咱们的体内究竟发生了什么转变?学生回答:食物在咱们的消化系统中被消化为营养物质被人体吸收,最终被血液送到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里去了。

教师:说得对。

当这些营养物质抵达细胞后,一部份成了细胞的结构,一部份贮藏在细胞内。

这些物质还会发生转变吗?固然会。

可会发生什么转变呢?先请同窗们试探一个问题:什么缘故人活着就要不断地呼吸?学生回答:为了取得氧气。

教师:那么人体是如何取得氧气的呢?学生:外界的氧通过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互换进入血液,由血液运输到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通过组织里的气体互换进入组织细胞里。

教师提问:此刻咱们看到了,营养物质和氧都抵达了组织细胞里,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教师讲解:在细胞里,蛋白质、糖类、脂肪等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水等,同时,这些物质中含有的能量也被释放出来了。

释放出的能量一部份用于维持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一部份以热量的形式释放出来以维持体温。

教师:固然,不同的营养物质释放的能量是不同的。

咱们已经明白水、无机盐、维生素、纤维素是不提供能量的,蛋白质、糖类、脂肪能提供能量。

据测定,糖类和蛋白质的热价都是,脂肪的热价是。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教案-《人体内能量的利用》word教案 (3)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教案-《人体内能量的利用》word教案 (3)

第二節人體內能量的利用【教學目標】1.通過進行實驗探究活動,能夠自主探究幾種不同食物的熱價。

2.通過閱讀文本、觀看課件及素材,能夠解釋體內能量是釋放的過程。

3.通過閱讀文本、觀看課件及素材,能夠舉例說明影響能量消耗的因素。

【教學重點】探究幾種不同食物的熱價;解釋人體內能量釋放的過程。

【教學難點】探究幾種不同食物的熱價;解釋人體內能量釋放的過程。

【教學準備】1.教師準備:花生、大豆、餅乾等,大試管、解剖針、鐵架台、試管夾、錫箔紙、溫度計、量筒、酒精燈、天平,蒸餾水。

製作課件、多媒體圖片等。

2.學生準備:課前預習,查閱常見食物的熱價。

【教學內容】究。

提出問題:不同食物的熱價有沒有差異?提示:探究的食物應該是容易燃燒的。

做出假設:引導學生做出假設制定計劃:1.根據小組提出的探究問題,討論並制定計劃。

2.小組展示交流,完善實驗計畫。

實施計畫:實施計畫:1號(組長) :用量筒取30毫升水倒入錐形瓶或試管,並測量水溫。

組裝實驗裝置(合作完成)。

2號:取已稱好的一粒花生米(或核桃仁等),將其點燃後迅速移至錐形瓶或試管下方,完全燃燒後,測定錐形瓶內加熱後水的溫度。

3號:記錄各項資料利用公式並在表格中進行最後的計算(合作完成)。

得出結論:表達交流:1.食物在燃燒過程中能夠釋放熱量,這學生理解熱價的概念及計算食物熱價的原理和方法。

提出問題並做出合理的假設。

把實驗結果記錄下來,並計算,總結得出結論。

【板書設計】第二節人體內能量的利用能量的攝取—食物:探究不同食物的熱價進行各項生理活動人體內能能量的釋放—氧化分解量的利用維持體溫影響能量消耗的因素:年齡、性別、體質、活動強度。

3.2.6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教案济南版七年级下册

3.2.6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教案济南版七年级下册

学科组理综合年级七学科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人 ______ 使用人 ___________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环节教师活动知识点学生活动知识回顾出示思考题新授【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31-P5完成下列题目:出示课件1、呼吸系统有什么组成的?各有什么作用?2、呼吸的过程包括哪些?呼吸的意义是什么?1、能量的摄取:糖类的热价为千焦/克,蛋白质的热价为千焦/克,脂肪的热价为千焦/克。

2、能量的释放:①过程:有机物氧化分解消耗_____________ ,产生 ______________ ,释放。

(即:有机物+氧气f二氧化碳+水+能量)②意义:a. b.3、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有、、和能量的摄取积极思考回答问题自主学习观看课件能量的摄取环节教师活动知识点学生活动回顾旧知识,弓I入本节要学习的知识。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自学有明确的目标。

设计意图环节教师活动知识点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入下面的实验探究。

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实验探究出示课件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讨论下列问题:1、食物在燃烧过程中能够释放能量,说明什么?2、不同食物的热价为什么会相差很大?3、为什么吃油腻的食物可以较长时间不觉的饥饿?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食物的热价是指1克食物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热量探究实验的六大环节,明确不同食物的热价的探究实验方案,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小组选代表进行表达交流糖类:17.15千焦/克蛋白质:17.15千焦/克脂肪:38.91千焦/克小组合作探究明确能量的摄取,不同食物提供的能量不同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在科学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实验操作,探究食物的热价。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2.2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教学设计)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2.2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教学设计)

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第二章第二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通过学习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基本知识,为学生学习人体对能量的利用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首先从学校运动会正激烈的进行,参加比赛的你心跳加剧、呼吸急促,不由自主的张开嘴大口喘气,这些现象都与能量的提供有关导入。

通过学生实验理解食物的热价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通过图片展示人体对能量的利用,帮助学生理解能力在人体内的释放过程。

通过日常生活中不同的运动方式,使学生了解影响能量消耗的各种因素。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知道了呼吸作用可以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可以知道不同食物含有的热价不同,氧气可以把有机物氧化分解,不同的活动对有机物都有一定程度的消耗。

热价的概念学生第一次接触,生活中也缺乏对这一概念的了解,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能量的释放过程,此过程发生在体内,看不见摸不着,学生理解会有困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学生观看视频“模特走秀”和“健美比赛”等,谈一谈自己对健美的理解。

运用所学知识,理性思考分析:⑴人体是怎样获得能量的?⑵生活中哪些习惯会导致我们肥胖?为什么?⑶哪些因素会影响到我们的体重?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以概念“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来自于食物”为基础,与概念“绿色植物能利用太阳能(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植物合成的有机物多于分解的有机物时,有机物得以积累,植物表现出生长现象”相关联,引导学生将所学概念迁移至此,推理分析:要想有健美的体型,首先要合理调整饮食,适当控制摄入的能量,同时配合强度适宜的运动。

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哪些食物含有的热量高?哪些运动方式消耗能量比较多?二、能量的摄取人体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食物,食物营养成分不同则包含能量的多少也不相同。

通过设置对照实验,点燃相同质量的不同种食物,加热等体积的水,对比升高的温度,可知食物中包含能量的多少。

1.思考分析,根据所学和生活经验作出假设:小组讨论:⑴你认为哪些食物中所蕴含的能量比较高?为什么?⑵如何才能让食物中的能量以一种具体的、可以测定的形式释放出来?⑶如何准确的比较不同的食物中所蕴含的能量的多少?以概念“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来自于食物”为基础,与“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部分转化成热能散失”“科学探究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相关联,充分交流做出推理:⑴学生作出假设会出现三种不同的情况:糖类的分解是人体各项生理活动能量的主要来源,所以糖类包含能量高;脂肪是储备能源物质,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容易燃烧,所以脂肪包含能量高;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所以蛋白质包含能量高。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第二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教学设计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第二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教学设计
3.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饮食搭配的合理性,提高自我营养保健意识。
4.能够运用生物学实验方法,观察和分析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演示、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奥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能量转化过程,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3.利用图表、模型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欲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通过学习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合理膳食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关爱身体健康。
6.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营养物质和能量平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强化学生的健康意识。
7.课后作业: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8.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实践操作、团队合作等方面,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2)通过实验、实例分析等教学手段,让学生亲身体验能量转化的过程,加深对能量平衡概念的理解。
(3)设计课堂讨论环节,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分析饮食搭配的合理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1.课前准备:提前让学生收集有关食物和营养方面的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教案_(新版)济南版

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教案_(新版)济南版

⼈体内能量的利⽤教案_(新版)济南版第⼆章第⼆节⼈体内能量的利⽤教学⽬标:1.知识⽬标①解释⼈体内能量的释放过程。

②举例说出⼏种常见⾷物的热价。

③举例说明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2.能⼒⽬标①通过探究不同⾷物的热价,培养学⽣的推断,实验操作能⼒。

②通过本节内容学习,培养学⽣养成良好的饮⾷卫⽣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标①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以及科学的饮⾷习惯和饮⾷观念。

②通过观察实验,体验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法及学法指导:通过第⼀章《⼈的⽣活需要营养》的学习,学⽣已经掌握了⼈们从⾷物中获得蛋⽩质、脂肪和糖类等有机物营养成分,经消化系统消化和吸收后,除转化为⼈体结构成分之外,主要⽤来供给⼈体⽣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从运动员的饮⾷⼊⼿,指导学⽣做好“探究不同⾷物的热价”活动,让学⽣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交流以及⼩组之间的⽐较得出相应的结论,再结合⽣活中的实例使学⽣初步认识到不同⾷物的热价是不同的,学⽣通过本节课的分组实验探究活动可以了解我们每天的活动需要多少能量,适当调整每天摄取的⾷物的量以维持能量的摄取与消耗之间的平衡。

这对于他们形成科学的饮⾷观念,纠正不良饮⾷习惯,提⾼⽣长发育期的⾝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这样真正地体现了《标准》所倡导的⽤⽣物学指导我们的⽣活,保持⾝体的健康发育这⼀宗旨。

课前准备:探究不同⾷物热价的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解剖针、温度计、量筒、蜡烛、蒸馏⽔、花⽣、核桃种⼦等,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提问:他们俩个谁的⾷量阿⼤什么?你知道其中的⼤⼈是做什么运动的吗?他的饮⾷与同龄⼈有什么同?相扑运动员⾷量相当于同龄⼈的5-6倍。

过渡:那么⼈体是怎样获得能量的呢?让学⽣看书,仔细阅读课⽂,进⾏⾃主学习,完成以下填空:1、能量的摄取:⼈体需要的能量来源于,具体说不源于⾷物中的分析讨论运动、讲话和思维等⼀切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

即使在安静睡眠时⼈也需要⾜够的能量。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2.2《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教案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2.2《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教案

《第二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解释人体内能量的释放过程。

2、举例说出几种常见食物的热价。

3、举例说明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培养学生的推断,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本节内容学习,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以及科学的饮食习惯和饮食观念。

2、通过观察实验,体验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能量释放过程。

2、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难点: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三、教学过程
四、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比较简单,容易理解,所以我主要采取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和教师的点拨,但不同食物的热价及人体内能量的供给过程,学生难以理解,所以本节课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学生完成“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从探究中了解不同食物的热价是不同的,并让学生自主选择、制作主要实验器材,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顺利解决了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不足之处:因为探究活动中涉及的天平、量筒、酒精灯等实验器材,七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不能熟练正确使用,造成本节内容后面太紧张,当堂作业无法完成,建议课前培训小组长以熟练正确使用,并能提高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第二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解释人体内能量的释放过程。

②举例说出几种常见食物的热价。

③举例说明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2.能力目标
①通过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培养学生的推断,实验操作能力。

②通过本节内容学习,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以及科学的饮食习惯和饮食观念。

②通过观察实验,体验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通过第一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人们从食物中获得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有机物营养成分,经消化系统消化和吸收后,除转化为人体结构成分之外,主要用来供给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从运动员的饮食入手,指导学生做好“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活动,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交流以及小组之间的比较得出相应的结论,再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到不同食物的热价是不同的,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分组实验探究活动可以了解我们每天的活动需要多少能量,适当调整每天摄取的食物的量以维持能量的摄取与消耗之间的平衡。

这对于他们形成科学的饮食观念,纠正不良饮食习惯,提高生长发育期的身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这样真正地体现了《标准》所倡导的用生物学指导我们的生活,保持身体的健康发育这一宗旨。

课前准备:
探究不同食物热价的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解剖针、温度计、量筒、蜡烛、蒸馏水、花生、核桃种子等,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附:课堂达标检测题(10分钟)
A类:基础过关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A.水
B.蛋白质
C.无机盐
D.维生素
2、在日常生活中下列活动所消耗的能量最多的是
A.快走
B.骑车
C.慢走
D.唱歌
3、供给人体生理活动所需要能量的主要物质是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4、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主要用于
A.构建细胞
B.转化废物
C.提供能量
D.构建细胞和提供能量
5、相同质量的下列营养物质在体内完全分解释放的能量最多的是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6、下列营养物质中既参与构造细胞又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①蛋白质②糖类③脂肪④水⑤无机盐⑥维生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二、非选择题
7、食物的热价是指一克食物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

8、人体需要的能量来源于,具体的说来源于食物的。

9、人体的每个细胞可以利用氧将细胞内的有机物,同时用于人体进
行各项和。

B类:能力提升
1、人在寒冷环境中出现不由自主的“寒颤”现象是由于()
A.怕冷的缘故
B.“寒颤”使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平衡
C.皮肤受寒冷刺激,温度降低
D.使产热量增加,防止体温下降
2、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胖墩”不断增加,从营养卫生的角度出发,造成“小胖墩”
的主要原因是()
A.营养良好
B.营养不良
C.缺少运动
D.缺乏维生素
3、我国人民的膳食中总热量大约65%的来自于糖类,18的来自脂肪,12的来自蛋白质。

现有
一男生,日所需能量约为12540千焦,请问他每日中午蛋白质的供应量为()克?
4、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A.植物中的化学能
B.食物中的能量
C.太阳光能
D.热能
5、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增进健康的最佳方式——有氧运动
并非任何运动都有益于健康。

有氧运动才是增进健康的最佳方式。

它是指以增
强人体吸入、输送并使用氧气为目的的耐久性运动。

人体运动需要能量,而人体的能量来源
于体内有机物的化学反应,而这些化学反应分解释放能量需要氧气,所需氧气通过从外界吸
入来满足需要。

这时体内的一系列需要氧参与的化学反应称为有氧代谢。

当我们锻炼身体时,
身体需要的氧气在运动时都能及时满足,这样的运动就叫做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的特点是速度较慢,有节奏,不中断和持续时间较长。

有氧运动对技巧要求不
高,因而方便易行,容易坚持。

无论什么年龄和性别的人,有氧运动对促进健康、增强体质、
预防和治疗慢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1)写出有氧代谢的化学反应式(可用文字代替).。

(2)根据有氧运动的特点,试列举五种有氧运动的方式:。

(3)有氧代谢和有氧运动有什么联系? 。

C 类:拓展探究
1、做“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的探究实验,回答问题。

(1)丽丽同学想测定花生与核桃仁哪个热价高。

他们小组是这样进行实验的:在两个试
管中装入同样高度的水,取一个花生仁、半个核桃仁,用解剖针插起,在酒精灯上点燃后,
迅速给两试管加热。

等花生仁、核桃仁燃烧完毕,分别测出两个试管中水的温度。

再经过计
算,得出结论。

请问他们的结果准确吗?为什么?
(2)小伟同学做的是测定花生仁的热价。

但小伟将他得出的数据与课本中所给的数据进
行比较,发现他的数据比课本中的数据小。

请你帮小伟分析有哪些可能的原因。

2、你班内有的同学经常不吃早点,每天上午第四节课时常常感到头晕、难受、全身无力,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你能帮他分析原因吗?请你给他一些建议。

参考答案
A类:基础过关
7.彻底氧化分解热量 8.食物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 9.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生理活动保持体温
B类:能力提升
4. C
5. (1)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2)骑自行车、爬山、游泳、慢跑、较长时间的步行、扭秧歌、做广播体操等(3)有氧运动以有氧代谢为基础
C 类:拓展探究
1、(1)不准确,因为在实验中没有很好地控制变量。

试管内装的水量可能不一样;一个花
生与半个核桃仁的质量可能不一样,试管内的水温在加热前可能不一样。

(2)花生燃烧时散失掉较多的热量;测量不准确;计算错误。

2、每天早晨不吃早点还要进行繁重的学习活动,消耗大量的能量,就会造成因能量供应不足而出现头晕、难受、全身无力等症状,因此必须保证每天都吃好早餐,并做到一日三餐都要按时进餐。

板书设计:
第二节人体怎样获得能量
一、能量的获取:食物---有机物
糖类:千焦/克、蛋白质:千焦/克、脂肪:千焦/克
二、能量的释放:---氧化分解:
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三、影响能量释放的因素:年龄、性别、体质、发育时期、活动强度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在教学时我从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通过主动猜想和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到不同食物的热价是不同的,通过引导学生想象体内能量释放的过程并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人体的呼吸作用相联系,从而理解能量释放的意义和呼吸作用的实质;通过分析、讨论、解读各种年龄每天所需要的能量,学生了解了同一个人在同一发育时期的活动量所消耗
的能量不同,活动量越大消耗的能量越多;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发育时所需要的能量不同;不同的人在同一发育时期所需要的能量也不同,让学生形成用生物学知识来指导我们的生活,保持身体健康发育的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