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物理二轮专题总复习:考前增分指导-动量和能量 -物理小金刚系列)
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题型专项练 选择题专项练(四) (6)
选择题专项练(四)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湖南长沙联考)微重力环境是指在重力的作用下,系统的表观重力远小于其实际重力的环境。
产生微重力环境最常用的方法有4种:落塔、飞机、火箭和航天器。
中国科学院微重力落塔与落仓如图所示,在落仓开始下落到停止运动的过程中,能够产生3.26 s时长的微重力环境,根据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微重力环境中,落仓中的体验者几乎不会受到重力的作用B.要形成微重力环境,落仓要以非常接近重力加速度g的加速度下落C.落仓下落过程,落仓内的体验者一直处于失重状态D.落仓速度最大时,落仓内的体验者的加速度也最大2.火灾自动报警器具有稳定性好、安全性高的特点,应用非常广泛。
如图所示,火灾自动报警器的工作原理为放射源处的镅95241Am放出α粒子,α粒子使壳内气室空气电离而导电,当烟雾进入壳内气室时,α粒子被烟雾颗粒阻挡,导致工作电路的电流减小,于是蜂鸣器报警。
则( )A.发生火灾时温度升高,95241Am的半衰期变短B.这种报警装置应用了α射线贯穿本领强的特点0eC.95241Am发生α衰变的核反应方程是94241Pu Am+-1D.95241Am发生α衰变的核反应方程是95241Am Np+24He3.(山东潍坊模拟)中国空间站绕地球的运动可看作匀速圆周运动,由于地球的自转,空间站的飞行轨道在地球表面的投影如图所示,图中标明了空间站相继飞临赤道上空所对应的地面的经度。
设空间站绕地球飞行的轨道半径为r1,地球同步卫星飞行的轨道半径为r2,则r2与r1的比值最接近的值为( )A.10B.8C.6D.44.(河北唐山模拟)某古法榨油中的一道工序是撞榨,即用重物撞击楔子压缩油饼。
如图所示,质量为50 kg的重物用一轻绳与固定点O连接,O与重物重心间的距离为4 m,某次将重物移至轻绳与竖直方向成37°角处,由静止释放,重物运动到最低点时与楔子发生碰撞,若碰撞后楔子移动的距离可忽略,重物反弹,上升的最大高度为0.05 m,重物与楔子作用时间约为0.05 s,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sin 37°=0.6,整个过程轻绳始终处于伸直状态,则碰撞过程中重物对楔子的作用力约为( )A.4 000 NB.5 000 NC.6 000 ND.7 000 N5.(广东肇庆期中)气压式升降椅通过汽缸上下运动来支配椅子升降,其简易结构如图所示,圆柱形汽缸与椅面固定连接,柱状汽缸杆与底座固定连接。
高考二轮总复习课件物理(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专题2能量与动量第1讲 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的
(1)建立运动模型。
(2)抓住运动过程之间运动参量的联系。
(3)分阶段或全过程列式计算。
(4)对于选定的研究过程,只考虑初、末位置而不用考虑中间过程。
注意摩擦力做功特点
深化拓展
应用动能定理解题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1)动能定理往往用于单个物体的运动过程,由于不涉及加速度及时间,比
动力学研究方法要简捷。
则重力的瞬时功率不为0,C错误;随着运动员在圆弧跳台上升高,速率逐渐
减小,所需要的向心力也在减小,向心力由台面的支持力与重力垂直接触面
向下的分力提供,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N-mgcos θ=m
大,v在减小,所以FN在减小,D正确。
2
,随着高度升高,θ在增
2.(命题角度1、2)(多选)一个质量为5 kg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某时刻
能定理
1
Pt-W=2 m 2 ,则这一过程中小汽车克服阻力做的功为
D 错误。
W=Pt- 2 ,率启动
1
a-图像和
1
a-v 图像
1
F-图像问题
恒定加速度启动
1
F-v 图像
恒定功率启动
1
a- 图像
v
恒定加速度启动
1
F- 图像
v
①AB 段牵引力不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1
1
2
由动能定理得-mg·2r-W=2 2 − 2 1 2 ,联立解得小球克服阻力做的功
W=mgr,A 错误,B 正确;设再一次到达最低点时速度为 v3,假设空气阻力做
功不变,从最高点到最低点根据动能定理得
最低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1
mg·2r-W= 3 2
安徽庐江二中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动量和能量(2)
专题训练——动量和能量(2)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所示,图线表示作用在某物体上的合外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物体开始时是静止的,那么( )A .前3 s 内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零B .前5 s 内物体的动能变化量为零C .在前5 s 内只有第1 s 末物体的动能最大D .在前5 s 内只有第5 s 末物体的速率最大2.质量为g k 1023⨯、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80kw 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若汽车所受阻力大小恒为N 3104⨯,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汽车的最大速度是20m/sB .若汽车保持额定功率启动,则当其速度为5m/s 时,加速度为6m/s 2C .汽车维持加速度2m/s 2匀加速运动的时间最多为10sD .汽车以加速度2m/s 2匀加速启动,启动后第2s 末时发动机的实际功率是32kw3.如图甲所示,斜面AB 与水平面BC 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
质量相等的可视为质点的a 、b 两物块,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A 由静止开始下滑,经B 点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时间后停止。
不计经过B 点时的能量损失,用传感器采集到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则由上述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斜面上滑行的加速度物块a 比物块b 的小B .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物块a 比物块b 的小C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物块a 比物块b 的小D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物块a 比物块b 多4.如图所示,一条轻绳一端通过定滑轮悬挂一个质量为m 的重物,在另一端施加拉力F ,使重物从地面由静止开始加速向上运动。
当重物上升高度为h 时,轻绳断开,不计一切摩擦,则( )A .重物从开始向上加速到轻绳断开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增量为FhB .轻绳断开瞬间重物重力的瞬时功率为-2(F -mg )mg 2hC .重物上升过程中机械能守恒D .重物落地前瞬间的动能为Fh ﹢mgh5.质量分别为2m 和m 的A 、B 两球之间压缩一根轻弹簧,静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
高中物理动量和能量知识点
高考物理知识归纳(三) ---------------动量和能量1.力的三种效应:力的瞬时性(产生a )F=ma 、⇒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牛顿第二定律 时间积累效应(冲量)I=Ft 、⇒动量发生变化⇒动量定理 空间积累效应(做功)w=Fs ⇒动能发生变化⇒动能定理2.动量观点:动量:p=mv=KmE 2 冲量:I = F t动量定理:内容: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
公式: F 合t = mv ’一mv (解题时受力分析和正方向的规定是关键)I=F 合t=F 1t 1+F 2t 2+---=∆p=P 末-P 初=mv 末-mv 初动量守恒定律:内容、守恒条件、不同的表达式及含义:'p p =;0p =∆;21p -p ∆=∆P =P ′ (系统相互作用前的总动量P 等于相互作用后的总动量P ′) ΔP =0 (系统总动量变化为0)如果相互作用的系统由两个物体构成,动量守恒的具体表达式为P 1+P 2=P 1′+P 2′ (系统相互作用前的总动量等于相互作用后的总动量) m 1V 1+m 2V 2=m 1V 1′+m 2V 2′ΔP =-ΔP ' (两物体动量变化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实际中应用有:m 1v 1+m 2v 2='22'11v m v m +; 0=m 1v 1+m 2v 2 m 1v 1+m 2v 2=(m 1+m 2)v 共原来以动量(P)运动的物体,若其获得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动量(-P),是导致物体静止或反向运动的临界条件。
即:P+(-P)=0注意理解四性:系统性、矢量性、同时性、相对性矢量性:对一维情况,先选定某一方向为正方向,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同的速度取正,反之取负,把矢量运算简化为代数运算。
相对性:所有速度必须是相对同一惯性参照系。
同时性:表达式中v 1和v 2必须是相互作用前同一时刻的瞬时速度,v 1’和v 2’必须是相互作用后同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2024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二能量与动量、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专题突破2板块模型的综合应用
B. 仅增大木板的质量M
C. 仅增大木块的质量m
D. 仅减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考点二 板块模型中动量、能量的综合问题
板块模型中因滑块与滑板间的滑动摩擦力做功,产生摩擦热,所以常涉
及能量问题。若滑板在光滑水平面上,无水平外力作用时,滑板和滑块
组成的系统满足动量守恒,如涉及时间,可应用动量定理,所以该模型
M,平板车右端放一物块m,开始时M、m均静止。t=0时,平板车在外
力作用下开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其v-t图像如图乙所示,整个过程中
物块m恰好没有从平板车上滑下。已知物块与平板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1,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0~4s内,物块m的加速度一直变大
B. 整个过程中,物块m相对平板车M滑动的时间为4s
(1) 在平台上运动的时间t。
解:(1) 在平台上,根据牛顿第二定
律,有F=mAa,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
2
的位移公式,有L= at ,解得t= s。
(2) 刚滑上木板B时,地面对木板B的摩擦力f。
解:(2) 木块A刚滑上木板B时,A对
B的摩擦力大小为f1=μmAg=4N,假设
木板B滑动,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f2=μ
(mA+mB)g=6N,可知f1<f2,所以
木板B静止,由平衡条件得出f=f1=
4N,方向水平向左。
(3) 滑上木板B并与其右端碰撞后的最大动能Ekm。
解:(3) 对木块A,设其与木板B碰撞
前的速度为v1,根据动能定理,有FL-
μmAgL= mA ,碰撞为弹性碰撞,设
碰撞后A、B的速度分别为vA、vB,根据
高中物理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动量守恒定律应用(二)综合计算
v0 gt 6 m/s
细绳绷直瞬间,细绳张力远大于A、B的重力,A、B相互作用, 总动量守恒: mBv0 (mA mB )v
绳子绷直瞬间,A、B系统获得的速度:v=2m/s
之后A做匀减速运动,所以细绳绷直瞬间的速度v即为最大速度,A 的最大速度为2 m/s
mg
H
h
mg
H h tan
mB
gS
设改变后的摩擦因数为μ′ ,然后将A从P点释放,A恰好能与B再次碰上, 即A恰好滑到物块B位置时,速度减为零,以A为研究对象,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
mgh mg h mgS tan
又据(2)的结论可知:
Wf
2 mgH 15
mg
H h
tan
,得: tan 9
W
1 2
mv22
1 2
mv12
末状态动能 初状态动能
题型一: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的综合应用模型(碰撞类)
(利用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或能量守恒定律解题)
2.(2014·北京卷)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下端与水平桌面相 切,小滑块A和B分别静止在圆弧轨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现将A无初速释放,A与B 碰撞后结合为一个整体,并沿桌面滑动.已知圆弧轨道光滑,半径R=0.2 m;A和 B的质量相等;A和B整体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求:
解析
(3)t 时刻后 A 将继续向左运动,假设它能与静止的 B 碰撞,碰撞前速度的大小 为 vA′,由动能定理有
21mAvA′2-12mAv2A=-μmAg(2l+sB)⑩ 联立③⑧⑩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vA′= 7 m/s⑪ 故 A 与 B 将发生碰撞。设碰撞后 A、B 的速度分别为 vA″和 vB″,由动量守 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A(-vA′)=mAvA″+mBvB″⑫ 21mAvA′2=12mAvA″2+12mBvB″2⑬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教案专题二能量与动量功和功率功能关系
功和功率 功能关系复习备考建议(1)能量观点是高中物理三大观点之一,是历年高考必考内容;或与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结合,或与电场、电磁感应结合,或与弹簧、传送带、板块连接体等结合;或借助选择题单独考查功、功率、动能定理、功能关系的理解,或在计算题中考查动力学与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难度较大.(2)对于动量问题,17年只在选择题中出现,而且是动量守恒、动量定理的基本应用,18年在计算题中出现,Ⅰ卷、Ⅱ卷都是动量守恒的基本应用,运动过程简单,综合性较低,Ⅲ卷只是用到了动量的概念,19年在计算题中出现,Ⅰ卷、Ⅲ卷都涉及动量与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Ⅱ卷中用到了动量定理,对于动量的考察,综合性、难度有所提升,备考时应多加注意.第4课时 功和功率 功能关系 考点 功、功率的分析与计算1.恒力功的计算(1)单个恒力的功W =Fl cos α. (2)合力为恒力的功①先求合力,再求W =F 合l cos α. ②W =W 1+W 2+…. 2.变力功的计算(1)若力大小恒定,且方向始终沿轨迹切线方向,可用力的大小跟路程的乘积计算. (2)力的方向不变,大小随位移线性变化可用W =F l cos α计算. (3)F -l 图象中,功的大小等于“面积”. (4)求解一般变力做的功常用动能定理. 3.功率的计算(1)P =Wt,适用于计算平均功率;(2)P =Fv ,若v 为瞬时速度,则P 为瞬时功率;若v 为平均速度,则P 为平均功率. 注意:力F 与速度v 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功率为Fv cos θ.例1 (多选)(2019·山西晋中市适应性调研)如图1甲所示,足够长的固定光滑细杆与地面成一定倾角,在杆上套有一个光滑小环,沿杆方向给环施加一个拉力F ,使环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拉力F 及小环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如图乙、丙所示,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图1A .小环的质量是1kgB .细杆与地面间的倾角是30°C .前3s 内拉力F 的最大功率是2.25WD .前3s 内拉力对小环做功5.75J 答案 AD解析 由速度-时间图象得到环先匀加速上升,然后匀速运动,由题图可得:第1s 内,a =Δv t =0.51m/s 2=0.5 m/s 2,加速阶段:F 1-mg sin θ=ma ;匀速阶段:F 2-mg sin θ=0,联立以上三式解得:m =1kg ,sin θ=0.45,故A 正确,B 错误;第1s 内,速度不断变大,拉力的瞬时功率也不断变大,第1s 末,P =Fv 1=5×0.5W=2.5W ;第1s 末到第3s 末,P =Fv 1=4.5×0.5W=2.25W ,即拉力的最大功率为2.5W ,故C 错误;从速度-时间图象可以得到,第1 s 内的位移为0.25 m,1~3 s 内的位移为1 m ,前3 s 内拉力做的功为:W =5×0.25 J +4.5×1J =5.75J ,故D 正确. 变式训练1.(2019·河南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2月联考)如图2所示,ad 、bd 、cd 是竖直面内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a 、b 、c 、d 位于同一圆周上,a 点为圆周的最高点,d 点为最低点.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质量相等的小滑环(图中未画出),三个滑环分别从a 、b 、c 处由静止释放,用P 1、P 2、P 3依次表示各滑环从静止滑到d 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则( )图2A .P 1<P 2<P 3B .P 1>P 2>P 3C .P 3>P 1>P 2D .P 1=P 2=P 3 答案 B解析 对小滑环b 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支持力,将重力沿杆的方向和垂直杆的方向正交分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小滑环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a =g sin θ(θ为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由数学知识可知,小滑环的位移x =2R sin θ,所以t =2xa=2×2R sin θg sin θ=4Rg,t 与θ无关,即t 1=t 2=t 3,而三个环重力做功W 1>W 2>W 3,所以有:P 1>P 2>P 3,B 正确.2.(多选)(2019·福建龙岩市期末质量检查)如图3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条不光滑的轨道ABC ,其中AB 段是半径为R 的14圆弧,BC 段是水平的.一质量为m 的滑块从A 点由静止滑下,最后停在水平轨道上C 点,此过程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 1.现用一沿着轨道方向的力推滑块,使它缓慢地由C 点推回到A 点,此过程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 2,推力对滑块做功为W ,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图3A .W 1=mgRB .W 2=mgRC .mgR <W <2mgRD .W >2mgR 答案 AC解析 滑块由A 到C 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可知mgR -W 1=0,故A 对;滑块由A 到B 做圆周运动,而在推力作用下从C 经过B 到达A 的过程是一个缓慢的匀速过程,所以从A 到B 的过程中平均支持力大于从B 到A 的平均支持力,那么摩擦力从A 到B 做的功大于从B 到A 做的功,而两次经过BC 段摩擦力做功相等,故W 2<W 1=mgR ,故B 错;滑块由C 到A 的过程中,由能量守恒可知,推力对滑块做的功等于滑块重力势能增加量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两部分,即W -mgR -W 2=0,即W =W 1+W 2,由于W 2<W 1=mgR ,所以mgR <W <2mgR ,故C 对,D 错.考点 功能关系的理解和应用1.几个重要的功能关系(1)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即W G =-ΔE p . (2)弹力做的功等于弹性势能的减少量,即W 弹=-ΔE p . (3)合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量,即W =ΔE k .(4)重力(或系统内弹力)之外的其他力做的功等于机械能的变化量,即W 其他=ΔE . (5)系统内一对滑动摩擦力做的功是系统内能改变的量度,即Q =F f ·x 相对. 2.理解(1)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不同形式的能量发生相互转化可以通过做功来实现.(2)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功和能的关系,一是体现在不同性质的力做功对应不同形式的能转化,二是做功的多少与能量转化的多少在数值上相等. 3.应用(1)分析物体运动过程中受哪些力,有哪些力做功,有哪些形式的能发生变化. (2)列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定律表达式.例2 (多选)(2019·全国卷Ⅱ·18)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其机械能E 总等于动能E k 与重力势能E p 之和.取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该物体的E 总和E p 随它离开地面的高度h 的变化如图4所示.重力加速度取10m/s 2.由图中数据可得( )图4A .物体的质量为2kgB .h =0时,物体的速率为20m/sC .h =2m 时,物体的动能E k =40JD .从地面至h =4m ,物体的动能减少100J 答案 AD解析 根据题图图像可知,h =4m 时物体的重力势能mgh =80J ,解得物体质量m =2kg ,抛出时物体的动能为E k0=100J ,由公式E k0=12mv 2可知,h =0时物体的速率为v =10m/s ,选项A 正确,B 错误;由功能关系可知F f h =|ΔE 总|=20J ,解得物体上升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F f =5 N ,从物体开始抛出至上升到h =2 m 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mgh -F f h =E k -100J ,解得E k =50J ,选项C 错误;由题图图像可知,物体上升到h =4m 时,机械能为80J ,重力势能为80J ,动能为零,即从地面上升到h =4m ,物体动能减少100J ,选项D 正确. 变式训练3.(多选)(2018·安徽安庆市二模)如图5所示,一运动员穿着飞行装备从飞机上跳出后的一段运动过程可近似认为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角,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为3g4.已知运动员(包含装备)的质量为m ,则在运动员下落高度为h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sin53°=45,cos53°=35)( )图5A .运动员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35mghB .运动员动能的增加量为34mghC .运动员动能的增加量为1516mghD .运动员的机械能减少了116mgh答案 CD解析 运动员下落的高度是h ,则重力做功:W =mgh ,所以运动员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mgh ,故A 错误;运动员下落的高度是h ,则飞行的距离:L =h sin53°=54h ,运动员受到的合外力:F 合=ma =34mg ,动能的增加量等于合外力做的功,即:ΔE k =W 合=F 合L =34mg ×54h =1516mgh ,故B 错误,C 正确;运动员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mgh ,动能的增加量为1516mgh ,所以运动员的机械能减少了116mgh ,故D 正确.4.(多选)(2019·福建厦门市第一次质量检查)如图6甲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与A 物体相连接,将B 物体放置在A 物体上面,A 、B 的质量都为m ,初始时两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 作用在物体B 上,使物体B 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拉力F 与物体B 的位移x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 =10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6A .0~4cm 过程中,物体A 、B 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增大B .0~4cm 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物体B 运动到4cm 处,弹簧弹性势能为零C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7.5N/cmD.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0N/cm答案AC解析0~4 cm过程中,物体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因力F对系统做正功,则系统的机械能增大,选项A正确.由题图可知,在x=4 cm处A、B分离,此时A、B之间的压力为零,A、B的加速度相等,但是弹簧仍处于压缩状态,弹簧的弹性势能不为零,选项B错误.开始物体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和弹力二力平衡,有:2mg=kΔl1;拉力F1为20 N时,弹簧弹力和重力平衡,合力等于拉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1=2ma;物体B与A分离后,拉力F2为50 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2-mg=ma;物体A与B分离时,物体A的加速度为a,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kΔl2-mg=k(Δl1-4 cm)-mg=ma;联立解得:m=4.0 kg,k=7.5 N/cm.选项C正确,D错误.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1.表达式:W总=E k2-E k1.2.五点说明(1)W总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各力做功的代数和.(2)动能变化量E k2-E k1一定是物体在末、初两状态的动能之差.(3)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4)动能定理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5)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分阶段作用.3.基本思路(1)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2)进行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确定初、末速度和各力做功情况,利用动能定理全过程或者分过程列式.4.在功能关系中的应用(1)对于物体运动过程中不涉及加速度和时间,而涉及力和位移、速度的问题时,一般选择动能定理,尤其是曲线运动、多过程的直线运动等.(2)动能定理也是一种功能关系,即合外力做的功(总功)与动能变化量一一对应.例3如图7所示,在地面上竖直固定了刻度尺和轻质弹簧,弹簧原长时上端与刻度尺上的A点等高.质量m=0.5kg的篮球静止在弹簧正上方,其底端距A点的高度h1=1.10m,篮球由静止释放,测得第一次撞击弹簧时,弹簧的最大形变量x1=0.15m,第一次反弹至最高点,篮球底端距A点的高度h2=0.873m,篮球多次反弹后静止在弹簧的上端,此时弹簧的形变量x2=0.01m,弹性势能为E p=0.025J.若篮球运动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恒定,忽略篮球与弹簧碰撞时的能量损失和篮球形变,弹簧形变在弹性限度范围内,g取10m/s2.求:图7(1)弹簧的劲度系数;(2)篮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的大小; (3)篮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 答案 (1)500N/m (2)0.50N (3)11.05m 解析 (1)由最后静止的位置可知kx 2=mg , 所以k =500N/m(2)由动能定理可知,在篮球由静止下落到第一次反弹至最高点的过程中mg Δh -F f ·L =12mv 22-12mv 12整个过程动能变化为0,重力做功mg Δh =mg (h 1-h 2)=1.135J 空气阻力大小恒定,作用距离为L =h 1+h 2+2x 1=2.273m故可得F f ≈0.50N(3)整个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一直与运动方向相反 根据动能定理有mg Δh ′+W f +W 弹=12mv 2′2-12mv 12整个过程动能变化为0,重力做功mg Δh ′=mg (h 1+x 2)=5.55J 弹力做功W 弹=-E p =-0.025J则空气阻力做功W f =-mg Δh ′-W 弹=-5.525J 因W f =-F f s 故解得s =11.05m. 变式训练5.(2019·全国卷Ⅲ·17)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除受到重力外,还受到一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距地面高度h 在3m 以内时,物体上升、下落过程中动能E k 随h 的变化如图8所示.重力加速度取10m/s 2.该物体的质量为( )图8A.2kgB.1.5kgC.1kgD.0.5kg答案 C解析设物体的质量为m,则物体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mg和竖直向下的恒定外力F,当Δh=3m时,由动能定理结合题图可得-(mg+F)×Δh=(36-72) J;物体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mg和竖直向上的恒定外力F,当Δh=3m时,再由动能定理结合题图可得(mg-F)×Δh=(48-24) J,联立解得m=1kg、F=2N,选项C正确,A、B、D均错误.6.由相同材料的木板搭成的轨道如图9所示,其中木板AB、BC、CD、DE、EF…的长均为L =1.5m,木板OA和其他木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都为β=37°,sin37°=0.6,cos37°=0.8,g取10m/s2.一个可看成质点的物体在木板OA上从离地高度h=1.8m处由静止释放,物体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0.2,在两木板交接处都用小曲面相连,使物体能顺利地经过,既不损失动能,也不会脱离轨道,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求:(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图9(1)物体能否静止在木板上?请说明理由.(2)物体运动的总路程是多少?(3)物体最终停在何处?并作出解释.答案(1)不能理由见解析(2)11.25m (3)C点解释见解析解析(1)物体在木板上时,重力沿木板方向的分力为mg sinβ=0.6mg最大静摩擦力F fm=μmg cosβ=0.16mg因mg sinβ>μmg cosβ,故物体不会静止在木板上.(2)从物体开始运动到停下,设总路程为s,由动能定理得mgh -μmgs cos β=0解得s =11.25m(3)假设物体依次能到达B 、D 点,由动能定理得mg (h -L sin β)-μmg cos β(L +hsin β)=12mv B 2 解得v B >0mg (h -L sin β)-μmg cos β(3L +hsin β)=12mv D 2 v D 无解说明物体能通过B 点但不能到达D 点,因物体不能静止在木板上,故物体最终停在C 点.考点 动力学与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1.两个分析(1)综合受力分析、运动过程分析,由牛顿运动定律做好动力学分析.(2)分析各力做功情况,做好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的分析,由此把握各运动阶段的运动性质,各连接点、临界点的力学特征、运动特征、能量特征. 2.四个选择(1)当物体受到恒力作用发生运动状态的改变而且又涉及时间时,一般选择用动力学方法解题;(2)当涉及功、能和位移时,一般选用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或能量守恒定律解题,题目中出现相对位移时,应优先选择能量守恒定律;(3)当涉及细节并要求分析力时,一般选择牛顿运动定律,对某一时刻的问题选择牛顿第二定律求解;(4)复杂问题的分析一般需选择能量的观点、运动与力的观点综合分析求解.例4 (2019·河北邯郸市测试)如图10所示,一根轻弹簧左端固定于竖直墙上,右端被质量m =1kg 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压缩而处于静止状态,且弹簧与物块不拴接,弹簧原长小于光滑平台的长度.在平台的右端有一传送带,AB 长L =5m ,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与传送带相邻的粗糙水平面BC 长s =1.5 m ,它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3,在C 点右侧有一半径为R 的光滑竖直圆弧轨道与BC 平滑连接,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为θ=120°,在圆弧的最高点F 处有一固定挡板,物块撞上挡板后会以原速率反弹回来.若传送带以v =5m/s 的速率顺时针转动,不考虑物块滑上和滑下传送带的机械能损失.当弹簧储存的E p =18 J 能量全部释放时,小物块恰能滑到与圆心等高的E 点,取g =10 m/s 2.图10(1)求右侧圆弧的轨道半径R ;(2)求小物块最终停下时与C 点的距离;(3)若传送带的速度大小可调,欲使小物块与挡板只碰一次,且碰后不脱离轨道,求传送带速度的可调节范围.答案 (1)0.8m (2)13m (3)37m/s≤v ≤43m/s解析 (1)物块被弹簧弹出,由E p =12mv 02,可知:v 0=6m/s因为v 0>v ,故物块滑上传送带后先减速,物块与传送带相对滑动过程中, 由:μ1mg =ma 1,v =v 0-a 1t 1,x 1=v 0t 1-12a 1t 12得到:a 1=2m/s 2,t 1=0.5s ,x 1=2.75m因为x 1<L ,故物块与传送带同速后相对静止,最后物块以5m/s 的速度滑上水平面BC ,物块滑离传送带后恰到E 点,由动能定理可知:12mv 2=μ2mgs +mgR代入数据得到:R =0.8m.(2)设物块从E 点返回至B 点的速度大小为v B , 由12mv 2-12mv B 2=μ2mg ·2s 得到v B =7m/s ,因为v B >0,故物块会再次滑上传送带,物块在恒定摩擦力的作用下先减速至0再反向加速,由运动的对称性可知,物块以相同的速率离开传送带,经分析可知最终在BC 间停下,设最终停在距C 点x 处,由12mv B 2=μ2mg (s -x ),代入数据解得:x =13m. (3)设传送带速度为v 1时物块恰能到F 点,在F 点满足mg sin30°=m v F 2R从B 到F 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可知: -μ2mgs -mg (R +R sin30°)=12mv F 2-12mv 12解得:v 1=37m/s设传送带速度为v 2时,物块撞挡板后返回能再次上滑恰到E 点, 由12mv 22=μ2mg ·3s +mgR解得:v 2=43m/s若物块在传送带上一直加速运动,由12mv B m 2-12mv 02=μ1mgL知其到B 点的最大速度v B m =56m/s若物块在E 、F 间速度减为0,则物块将脱离轨道.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只要传送带速度37m/s≤v ≤43m/s 就满足条件. 变式训练7.(2019·山东青岛二中上学期期末)如图11所示,O 点距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 =3m ,不可伸长的细线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系一质量m =2kg 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另一根水平细线一端固定在墙上A 点,另一端与小球相连,OB 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l <H ,g 取10m/s 2,空气阻力不计.(sin37°=0.6,cos37°=0.8)图11(1)若OB 的长度l =1m ,剪断细线AB 的同时,在竖直平面内垂直OB 的方向上,给小球一个斜向下的冲量,为使小球恰好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求此冲量的大小; (2)若先剪断细线AB ,当小球由静止运动至最低点时再剪断OB ,小球最终落地,求OB 的长度l 为多长时,小球落地点与O 点的水平距离最远,最远水平距离是多少. 答案 (1)246kg·m/s (2)1.5m355m 解析 (1)要使小球恰好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最高点需满足:mg =m v 2l从B 点到最高点,由动能定理有: -mg (l +l cos37°)=12mv 2-12mv 02联立得一开始的冲量大小为I =mv 0=246kg·m/s(2)从剪断AB 到小球至H -l 高度过程,设小球至H -l 高度处的速度为v 0′ 由机械能守恒可得12mv 0′2=mgl (1-cos37°)小球从H -l 高度做初速度为v 0′的平抛运动,12gt 2=H -l ,x =v 0′t 联立得,x =45(-l 2+3l ) 当l =1.5m 时x 取最大值,为355m .专题突破练1.(2019·山东烟台市上学期期末)如图1所示,把两个相同的小球从离地面相同高度处,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v 分别沿竖直向上和水平向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A .两小球落地时速度相同B .两小球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C .从小球抛出到落地,重力对两小球做的功相等D .从小球抛出到落地,重力对两小球做功的平均功率相等 答案 C解析 两小球运动过程中均只有重力做功,故机械能都守恒,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两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相同,但方向不同,故A 错误;两小球落地时,由于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不同,故重力的瞬时功率不相同,故B 错误;由重力做功公式W =mgh 得,从开始运动至落地,重力对两小球做功相同,故C 正确;从抛出至落地,重力对两小球做的功相同,但是落地的时间不同,故重力对两小球做功的平均功率不相同,故D 错误.2.(2019·河北张家口市上学期期末)如图2所示,运动员跳伞将经历加速下降和减速下降两个过程,在这两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A .运动员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B .空气浮力对系统始终做负功C .加速下降时,重力做功大于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D .任意相等的时间内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相等 答案 B解析 运动员先加速向下运动,处于失重状态,后减速向下运动,处于超重状态,选项A 错误;空气浮力与运动方向总相反,则对系统始终做负功,选项B 正确;无论以什么运动状态运动,重力做功都等于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选项C 错误;因为是变速运动,相等的时间内,因为系统下降的高度不相等,则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不相等,选项D 错误. 3.(2019·河南驻马店市上学期期终)一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恒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上升,到达某一高度时撤去外力.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在整个上升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E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图象是( )答案 A解析 设物体在恒力作用下的加速度为a ,机械能增量为:ΔE =F Δh =F ·12at 2,知此时E-t 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撤去外力后的上升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机械能不随时间改变,故A 正确,B 、C 、D 错误.4.(多选)如图3所示,楔形木块abc 固定在水平面上,粗糙斜面ab 和光滑斜面bc 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同,顶角b 处安装一定滑轮.质量分别为M 、m (M >m )的滑块,通过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定滑轮连接,轻绳与斜面平行.两滑块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做匀加速运动.若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在两滑块沿斜面运动的过程中( )图3A .两滑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 .轻绳对m 做的功等于m 机械能的增加量C .重力对M 做的功等于M 动能的增加量D .两滑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的损失等于M 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答案 BD5.(2019·福建三明市期末质量检测)如图4所示,一个质量m =1 kg 的小球(视为质点)从H =11m 高处,由静止开始沿光滑弯曲轨道AB 进入半径R =4m 的竖直圆环内侧,且与圆环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等,当到达圆环顶点C 时,刚好对轨道压力为零,然后沿CB 圆弧滑下,进入光滑弧形轨道BD ,到达高度为h 的D 点时速度为零,则h 的值可能为(重力加速度g =10m/s 2)( )图4A .10mB .9.5mC .9mD .8.5m 答案 B解析 到达圆环顶点C 时,刚好对轨道压力为零,则mg =m v C 2R,解得v C =210m/s ,则物体在BC 阶段克服摩擦力做功,由动能定理mg (H -2R )-W BC =12mv C 2,解得W BC =10J ;由于从C到B 过程小球对圆轨道的平均压力小于从B 到C 过程小球对圆轨道的平均压力,则小球从C 到B 过程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小于从B 到C 过程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即0<W CB <10J ;从C 到D 由动能定理:mg (2R -h )-W CB =0-12mv C 2,联立解得9m<h <10m.6.一名外卖送餐员用电动自行车沿平直公路行驶给客户送餐,中途因电瓶“没电”,只能改用脚蹬车以5m/s 的速度匀速前行,骑行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恒为车和人总重力的0.02倍(取g =10 m/s 2),该送餐员骑电动自行车以5m/s 的速度匀速前行过程做功的功率最接近( )A .10WB .100WC .1kWD .10kW 答案 B解析 设送餐员和车的总质量为100kg ,匀速行驶时的速率为5m/s ,匀速行驶时的牵引力与阻力大小相等,F =0.02mg =20 N ,则送餐员骑电动自行车匀速行驶时的功率为P =Fv =100W ,故B 正确.7.(多选)(2019·四川第二次诊断)如图5甲所示,质量m =1kg 的物块在平行斜面向上的拉力F 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t =0.5s 时撤去拉力,其1.5s 内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g 取10m/s 2.则( )图5A .0.5s 时拉力功率为12WB .0.5s 内拉力做功9JC .1.5s 后物块可能返回D .1.5s 后物块一定静止 答案 AC解析 0~0.5 s 内物体的位移:x 1=12×0.5×2 m=0.5 m ;0.5~1.5 s 内物体的位移:x 2=12×1×2m =1m ;由题图乙知,各阶段加速度的大小:a 1=4m/s 2,a 2=2 m/s 2;设斜面倾角为θ,斜面对物块的动摩擦因数为μ,根据牛顿第二定律,0~0.5s 内F -μgm cos θ-mg sin θ=ma 1;0.5~1.5s 内-μmg cos θ-mg sin θ=-ma 2,联立解得:F =6N ,但无法求出μ和θ.0.5s 时,拉力的功率P =Fv =12W ,故A 正确.拉力做的功为W =Fx 1=3J ,故B 错误.无法求出μ和θ,不清楚tan θ与μ的大小关系,故无法判断物块能否静止在斜面上,故C 正确,D 错误.8.(多选)(2019·安徽安庆市期末调研监测)如图6所示,重力为10N 的滑块轻放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从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b 点接触到一个轻质弹簧,滑块压缩弹簧到c 点开始弹回,返回b 点离开弹簧,最后又回到a 点.已知ab =1m ,bc =0.2m ,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图6A .整个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6JB .整个过程中滑块动能的最大值为6JC .从c 到b 弹簧的弹力对滑块做功5JD .整个过程中弹簧、滑块与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答案 AD解析 滑块从a 到c, mgh ac +W 弹′=0-0,解得:W 弹′=-6J .则E pm =-W 弹′=6J ,所以整个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6J ,故A 正确;当滑块受到的合外力为0时,滑块速度最大,设滑块在d 点合外力为0,由分析可知d 点在b 点和c 点之间.滑块从a 到d 有:mgh ad +W 弹=E k d -0,因mgh ad <6J ,W 弹<0,所以E k d <6J ,故B 错误;从c 点到b 点弹簧的弹力对滑块做的功与从b 点到c 点弹簧的弹力对滑块做的功大小相等,即为6J ,故C 错误;整个过程中弹簧、滑块与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没有与系统外发生能量转化,故D 正确.9.(多选)(2019·河南九师联盟质检)如图7所示,半径为R =0.4m 的14圆形光滑轨道固定于竖直平面内,圆形轨道与光滑固定的水平轨道相切,可视为质点的质量均为m =0.5kg 的小球甲、乙用轻杆连接,置于圆轨道上,小球甲与O 点等高,小球乙位于圆心O 的正下方.某时刻将两小球由静止释放,最终它们在水平面上运动,g 取10m/s 2.则( )图7A .小球甲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增加B .小球甲下滑过程中重力对它做功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C .小球甲下滑到圆形轨道最低点对轨道压力的大小为12ND .整个过程中轻杆对小球乙做的功为1J 答案 BD解析 小球甲下滑过程中,轻杆对甲做负功,则甲的机械能减小,故A 错误.小球甲下滑过程中,最高点速度为零,故重力的功率为零;最低点速度和重力垂直,故重力的功率也是零;而中途重力的功率不为零,故重力的功率应该是先增大后减小,故B 正确.两个球与轻杆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故:mgR =12mv 2+12mv 2,解得:v =gR =10×0.4m/s =2 m/s ;小球甲下滑到圆弧形轨道最低点,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故:F N -mg =m v 2R,解得:F N=mg +m v 2R =0.5×10N+0.5×220.4N =10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球甲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10N ,故C 错误;整个过程中,对球乙,根据动能定理,有:W =12mv 2=12×0.5×22J =1J ,故D 正确.10.(2019·吉林“五地六校”合作体联考)一辆赛车在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启动,在前5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5s 末达到额定功率,之后保持以额定功率运动.其v -t 图象如图8所示.已知赛车的质量为m =1×103kg ,赛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力的0.1倍,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8A .赛车在前5s 内的牵引力为5×102N。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整合测试 动量守恒 原子物理专题突破系列小题狂练大题冲关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系列:整合测试--动量守恒原子物理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2013·北京东城区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α射线是高速运动的氦原子核B.核聚变反应方程21H+31H→42He+10n中,10n表示质子C.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D.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时,向外辐射光子[答案]A[解析]α射线是高速运动的氦核流,A正确;10n表示中子,B错误;当照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能发生光电效应时,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hν-W0,可见E k与ν不成正比,C错误;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时,吸收光子,D错误。
2.(2013·山东济南一模)在下列四个核反应方程中, x1、x2、x3和x4各代表某种粒子( )①31H+x1→42He+10n②14 7N+42He→17 8O+x2③94Be+42He→12 6C+x3④32He+21H→42He+x4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x1是电子B.x2是质子C.x3是中子D.x4是中子[答案]BC[解析]根据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1是氘核,x2是质子,x3是中子,x4是质子,故B、C正确。
3.(2013·福建泉州质检)“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是喜庆心情的流露。
有一个质量为3m的爆竹斜向上抛出,到达最高点时速度大小为v0、方向水平向东,在最高点爆炸成质量不等的两块,其中一块质量为2m,速度大小为v,方向水平向东,则另一块的速度大小是( )A.3v0-v B.2v0-3vC.3v0-2v D.2v0+v[答案] C[解析] 设向东为正方向,在最高点由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得:3mv 0=2mv +mv′,则v′=3v 0-2v ,C 正确。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四 动量与能量 第1讲 动量和能量观念在力学中的应用练习(含解析)
动量和能量观念在力学中的应用1.如图甲所示,质量m=6 kg的空木箱静止在水平面上,某同学用水平恒力F推着木箱向前运动,1 s 后撤掉推力,木箱运动的v .t图像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箱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
25B.推力F的大小为20 NC.在0~3 s内,木箱克服摩擦力做功为900 JD.在0.5 s时,推力F的瞬时功率为450 W解析撤去推力后,木箱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速度—时间图线知,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2=错误! m/s2=5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2=错误!=μg,解得木箱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故A错误;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1=错误! m/s2=10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ma1,解得F=μmg+ma1=0。
5×60 N+6×10 N=90 N,故B错误;0~3 s内,木箱的位移x=错误!×3×10 m=15 m,则木箱克服摩擦力做功W f=μmgx=0。
5×60×15 J=450 J,故C错误;0。
5 s时木箱的速度v=a1t1=10×0。
5 m/s=5 m/s,则推力F的瞬时功率P=Fv=90×5 W=450 W,故D正确.答案D2.(2019·湖南株洲二模)如图,长为l的轻杆两端固定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甲和乙(小球可视为质点),初始时它们直立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
后由于受到微小扰动,系统从图示位置开始倾倒。
当小球甲刚要落地时,其速度大小为()A.错误!B.错误!C.错误!D.0解析甲、乙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在水平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mv′=0,由于甲球落地时,水平方向速度v=0,故v′=0,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错误!mv错误!=mgl,解得v甲=2gl,故A正确.答案A3。
物理能量和动量经典总结知识点
运用动量和能量观点解题的思路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比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更广泛,是自然界中普遍适用的基本规律,因此是高中物理的重点,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
试题常常是综合题,动量与能量的综合,或者动量、能量与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热学、电磁学、原子物理等知识的综合。
试题的情景常常是物理过程较复杂的,或者是作用时间很短的,如变加速运动、碰撞、爆炸、打击、弹簧形变等。
冲量是力对时间的积累,其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动量;功是力对空间的积累,其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能量;冲量和动量的变化、功和能量的变化都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还很容易理解守恒定律的条件,要守恒,就应不存在引起改变的原因。
能量还是贯穿整个物理学的一条主线,从能量角度分析思考问题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个重要而普遍的思路。
应用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时,研究对象一般是单个物体,而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时,研究对象必定是系统;此外,这些规律都是运用于物理过程,而不是对于某一状态(或时刻)。
因此,在用它们解题时,首先应选好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
对象和过程的选取直接关系到问题能否解决以及解决起来是否简便。
选取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取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要建立在分析物理过程的基础上。
临界状态往往应作为研究过程的开始或结束状态。
2.要能视情况对研究过程进行恰当的理想化处理。
3.可以把一些看似分散的、相互独立的物体圈在一起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有时这样做,可使问题大大简化。
4.有的问题,可以选这部分物体作研究对象,也可以选取那部分物体作研究对象;可以选这个过程作研究过程,也可以选那个过程作研究过程;这时,首选大对象、长过程。
确定对象和过程后,就应在分析的基础上选用物理规律来解题,规律选用的一般原则是:1.对单个物体,宜选用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其中涉及时间的问题,应选用动量定理,而涉及位移的应选用动能定理。
2.若是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优先考虑两个守恒定律。
专题04 能量观点和动量观点在考物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解析)
专题04能量观点和动量观点在力学中的应用【要点提炼】1.处理物理问题的三大观点(1)力和运动的观点,即牛顿运动定律和匀变速直线(曲线)运动规律、圆周运动规律等。
(2)功和能的观点,即动能定理等功能关系和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3)冲量和动量的观点,即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2.力学中的功能关系(1)合外力做功与动能的关系:W合=ΔE k。
(2)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W G=-ΔE p。
(3)弹簧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的关系:W弹=-ΔE p弹。
(4)除重力、系统内弹力以外其他力做功与机械能的关系:W其他=ΔE机。
(5)系统内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与内能的关系:fl相对=ΔE内。
3.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普适性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不仅适用于宏观物体、低速运动过程,对微观粒子、高速运动过程同样适用,比如原子核反应过程同样遵循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高考考向1能量观点在力学中的应用】命题角度1功和功率的理解及应用例1:(2022·北京密云·一模)电动汽车消耗电池能量驱动汽车前进,电池的性能常用两个物理量来衡量:一是电池容量Q,即电池能够存储的电量;另一个是电池的能量密度ρ,是指单位质量能放出电能的多少。
某m=的电池以恒定电流放电时,端电压与流过电池电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电池容量次实验中质量00.05kg检测系统在电压为4.0V时显示剩余电量100%,电压为3.0V时显示剩余电量为0。
通过计算机测得曲线与电量轴所围的面积约为7000V·mAh。
(1)该电池的能量密度ρ是多少?(2)在放电过程中显示剩余电量从100%到90%用了时间t,依据图像信息推测剩余电量从90%到70%约要多少时间?(3)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是指单次充电后可以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最大距离。
某电动汽车除电池外总质量为M,配上质量为m,能量密度为ρ的电池,续航里程为s。
已知汽车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与总质量成正比,驱动汽车做功的能量占电池总能量的比例确定,为提升该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可以采用增加电池质量和提高电池能量密度两种方式,请计算说明哪种方式更合理?【答案】(1)51.410V mAh /kg ⨯⋅;(2)4t ;(3)见解析【详解】(1)根据图像的坐标轴可知,图像所围面积物理意义是qU 的积累,表示电池存储的总能量E ,根据题意可知能量密度为E m ρ=57000V mAh /kg=1.410V mAh /kg 0.05E m ρ==⋅⨯⋅(2)根据q It=可知I 保持不变,电量消耗与时间成正比,由U q -图像可知剩余电量从100%到90%,通过电池电量约为100Amh ,剩余电量从90%到70%,通过电池电量约400Amh ,则时间约为4t(3)设汽车质量M ,电池质量m ,单次充电行驶最大距离s ,由题意,阻力与总质量成正比,则有()f k M m =+汽车匀速运动,故消耗电能等于克服阻力做功()E fs k M m s∆==+设驱动汽车做功的能量与电池总能量的比例为η,则有E fs E m ηηρ∆===可得单次充电行驶最大距离为()(1)m s M k M m k mηρηρ==++s m s m 质量m 一定时,s 与ρ成正比,提升能量密度ρ,并不增加阻力,不造成电能额外损耗,可见,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ρ比增加电池质量m 更合理。
2019届《新步步高》物理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专题突破习题:专题5 动力学 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1)
专题定位本专题综合应用动力学、动量和能量的观点来解决物体运动的多过程问题.本专题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命题情景新,联系实际密切,综合性强,侧重在计算题中命题,是高考的压轴题.应考策略本专题在高考中主要以两种命题形式出现:一是综合应用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结合动力学方法解决多运动过程问题;二是运用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解决电场、磁场内带电粒子运动或电磁感应问题.由于本专题综合性强,因此要在审题上狠下功夫,弄清运动情景,挖掘隐含条件,有针对性的选择相应的规律和方法.1.动量定理的公式Ft=p′-p除表明两边大小、方向的关系外,还说明了两边的因果关系,即合外力的冲量是动量变化的原因.动量定理说明的是合外力的冲量与动量变化的关系,反映了力对时间的累积效果,与物体的初、末动量无必然联系.动量变化的方向与合外力的冲量方向相同,而物体在某一时刻的动量方向跟合外力的冲量方向无必然联系.动量定理公式中的F是研究对象所受的包括重力在内的所有外力的合力,它可以是恒力,也可以是变力,当F为变力时,F应是合外力对作用时间的平均值.2.动量守恒定律(1)内容: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2)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或p=p′(系统相互作用前总动量p等于相互作用后总动量p′);或Δp=0(系统总动量的增量为零);或Δp1=-Δp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两物体动量的增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守恒条件①系统不受外力或系统虽受外力但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②系统合外力不为零,但在某一方向上系统合力为零,则系统在该方向上动量守恒.③系统虽受外力,但外力远小于内力且作用时间极短,如碰撞、爆炸过程.3.解决力学问题的三个基本观点(1)力的观点:主要是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相结合,常涉及物体的受力、加速度或匀变速运动的问题.(2)动量的观点:主要应用动量定理或动量守恒定律求解,常涉及物体的受力和时间问题,以及相互作用物体的问题.(3)能量的观点:在涉及单个物体的受力和位移问题时,常用动能定理分析;在涉及系统内能量的转化问题时,常用能量守恒定律.1.力学规律的选用原则(1)单个物体:宜选用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和牛顿运动定律.若其中涉及时间的问题,应选用动量定理;若涉及位移的问题,应选用动能定理;若涉及加速度的问题,只能选用牛顿第二定律.(2)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优先考虑两个守恒定律,若涉及碰撞、爆炸、反冲等问题时,应选用动量守恒定律,然后再根据能量关系分析解决.2.系统化思维方法,就是根据众多的已知要素、事实,按照一定的联系方式,将其各部分连接成整体的方法.(1)对多个物理过程进行整体思维,即把几个过程合为一个过程来处理,如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比较复杂的运动.(2)对多个研究对象进行整体思维,即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物体合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如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时,就是把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或系统).解题方略1.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碰撞过程遵从动量守恒定律.如果碰撞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这样的碰撞叫做弹性碰撞;如果碰撞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这样的碰撞叫做非弹性碰撞.2.应用动量守恒定律的解题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系统包括哪几个物体及研究的过程);(2)进行受力分析,判断系统动量是否守恒(或某一方向上动量是否守恒);(3)规定正方向,确定初、末状态动量;(4)由动量守恒定律列式求解;(5)必要时对结果进行讨论.例1如图1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 kg的小车,小车右端固定一水平轻质弹簧,弹簧左端连接一质量为m0=1 kg的物块,物块与上表面光滑的小车一起以v0=5 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与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4 kg的小球发生弹性正碰,若碰撞时间极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求:(1)碰撞结束时,小车与小球的速度;(2)从碰后瞬间到弹簧被压至最短的过程,弹簧弹力对小车的冲量大小.图1解析 (1)设碰撞后瞬间小车的速度大小为v 1,小球的速度大小为v ,由动量守恒及机械能守恒有:m v 0=M v +m v 1 12m v 20=12m v 21+12M v 2 解得v 1=m -Mm +M v 0=-3 m/s ,小车速度方向向左.v =2m m +M v 0=2 m/s ,小球速度方向向右. (2)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物块与小车有共同进度, 设小车的速度大小为v 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m 0v 0+m v 1=(m 0+m )v 2,解得v 2=1 m/s.设碰撞后瞬间到弹簧最短的过程,弹簧弹力对小车的冲量大小为I ,根据动量定理有I =m v 2-m v 1,解得I =4 N·s.答案 (1)小车:3 m/s ,方向向左 小球:2 m/s ,方向向右 (2)4 N·s预测1 (2019·全国乙卷·35(2))某游乐园入口旁有一喷泉,喷出的水柱将一质量为M 的卡通玩具稳定地悬停在空中.为计算方便起见,假设水柱从横截面积为S 的喷口持续以速度v 0竖直向上喷出;玩具底部为平板(面积略大于S );水柱冲击到玩具底板后,在竖直方向水的速度变为零,在水平方向朝四周均匀散开.忽略空气阻力.已知水的密度为ρ,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求: (1)喷泉单位时间内喷出的水的质量;(2)玩具在空中悬停时,其底面相对于喷口的高度. 答案 (1)ρv 0S (2)v 202g -M 2g 2ρ2v 20S2解析 (1)在刚喷出一段很短的Δt 时间内,可认为喷出的水柱保持速度v 0不变. 该时间内,喷出水柱高度Δl =v 0Δt ① 喷出水柱质量Δm =ρΔV ②其中ΔV 为水柱体积,满足ΔV =ΔlS ③由①②③可得:喷泉单位时间内喷出的水的质量为 ΔmΔt=ρv 0S . (2)设玩具底面相对于喷口的高度为h由玩具受力平衡得F 冲=Mg ④ 其中,F 冲为水柱对玩具底面的作用力 由牛顿第三定律:F 压=F 冲⑤其中,F 压为玩具底面对水柱的作用力,v ′为水柱到达玩具底面时的速度 由运动学公式:v ′2-v 20=-2gh ⑥在很短Δt 时间内,冲击玩具水柱的质量为Δm Δm =ρv 0S Δt ⑦由题意可知,在竖直方向上,对该部分水柱应用动量定理 (F 压+Δmg )Δt =Δm v ′⑧由于Δt 很小,Δmg 也很小,可以忽略,⑧式变为 F 压Δt =Δm v ′⑨由④⑤⑥⑦⑨可得h =v 202g -M 2g 2ρ2v 20S2.解题方略1.弄清有几个物体参与运动,并划分清楚物体的运动过程.2.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明确各过程的运动特点.3.光滑的平面或曲面,还有不计阻力的抛体运动,机械能一定守恒;碰撞过程、子弹打击木块、不受其他外力作用的两物体相互作用问题,一般考虑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4.如含摩擦生热问题,则考虑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例2 如图2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M =4.0 kg 的平板车,车的上表面是一段长L =1.5 m 的粗糙水平轨道,水平轨道左侧连一半径R =0.25 m 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圆弧轨道与水平轨道在点O ′处相切.现将一质量m =1.0 kg 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平板车的右端以水平向左的初速度v 0滑上平板车,小物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小物块恰能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A .取g =10 m/s 2,求:图2(1)小物块滑上平板车的初速度v0的大小;(2)小物块与车最终相对静止时,它距点O′的距离.解析(1)平板车和小物块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设小物块到达圆弧轨道最高点A 时,二者的共同速度为v1由动量守恒得:m v0=(M+m)v1①由能量守恒得:12m v 20-12(M+m)v21=mgR+μmgL②联立①②并代入数据解得:v0=5 m/s③(2)设小物块最终与车相对静止时,二者的共同速度为v2,从小物块滑上平板车,到二者相对静止的过程中,由动量守恒得:m v0=(M+m)v2④设小物块与车最终相对静止时,它距O′点的距离为x,由能量守恒得:12m v 20-12(M+m)v22=μmg(L+x)⑤联立③④⑤并代入数据解得:x=0.5 m.答案(1)5 m/s (2)0.5 m预测2 如图3所示,小球A质量为m,系在细线的一端,线的另一端固定在O点,O点到光滑水平面的距离为h.物块B和C的质量分别是5m和3m,B与C用轻弹簧拴接,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且B物块位于O点正下方.现拉动小球使细线水平伸直,小球由静止释放,运动到最低点时与物块B发生正碰(碰撞时间极短),反弹后上升到最高点时到水平面的距离为h16.小球与物块均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碰撞过程中B物块受到的冲量大小及碰后轻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图3答案54m2gh15128mgh解析设小球运动到最低点与物块B碰撞前的速度大小为v1,取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的重力势能为零,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h =12m v 21解得:v 1=2gh设碰撞后小球反弹的速度大小为v 1′,同理有: mg h 16=12m v 1′2 解得:v 1′=2gh 4设碰撞后物块B 的速度大小为v 2,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m v 1=-m v 1′+5m v 2 解得:v 2=2gh 4由动量定理可得,碰撞过程中B 物块受到的冲量大小为:I =5m v 2=54m 2gh碰撞后当B 物块与C 物块速度相等时轻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5m v 2=8m v 3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E pm =12×5m v 22-12×8m v 23解得:E pm =15128mgh .解题方略力学规律选用的一般原则力学中首先考虑使用两个守恒定律,从两个守恒定律的表达式看出多项都是状态量(速度、位置),所以守恒定律能解决状态问题,不能解决过程(位移x ,时间t )问题,不能解决力(F )的问题.(1)若是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优先考虑使用两个守恒定律. (2)若物体(或系统)涉及到速度和时间,应考虑使用动量定理.(3)若物体(或系统)涉及到位移和时间,且受到恒力作用,应考虑使用牛顿运动定律.(4)若物体(或系统)涉及到位移和速度,应考虑使用动能定理,系统中摩擦力做功时应用摩擦力乘以相对路程,运用动能定理解决曲线运动和变加速运动问题特别方便.例3(2019·广东理综·36)如图4所示,一条带有圆轨道的长轨道水平固定,圆轨道竖直,底端分别与两侧的直轨道相切,半径R =0.5 m ,物块A 以v 0=6 m /s 的速度滑入圆轨道,滑过最高点Q ,再沿圆轨道滑出后,与直轨上P 处静止的物块B 碰撞,碰后粘在一起运动,P 点左侧轨道光滑,右侧轨道呈粗糙段、光滑段交替排列,每段长度都为L =0.1 m ,物块与各粗糙段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0.1,A 、B 的质量均为m =1 kg(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A 、B 视为质点,碰撞时间极短).图4(1)求A 滑过Q 点时的速度大小v 和受到的弹力大小F ; (2)若碰后AB 最终停止在第k 个粗糙段上,求k 的数值; (3)求碰后AB 滑至第n 个(n <k )光滑段上的速度v n 与n 的关系式. 解析 (1)从A →Q 由动能定理得 -mg ·2R =12m v 2-12m v 2解得v =4 m/s >gR = 5 m/s 在Q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N +mg =m v 2R解得F N =22 N.(2)A 撞B ,由动量守恒得 m v 0=2m v ′ 解得v ′=v 02=3 m/s设摩擦距离为x ,则 -2μmgx =0-12·2m v ′2解得x =4.5 m ,所以k =xL=45.(3)AB 滑至第n 个光滑段上,由动能定理得 -μ·2mgnL =12·2m v 2n -12·2m v ′2所以v n =9-0.2n m/s (n <45). 答案 (1)4 m/s 22 N (2)45 (3)v n =9-0.2n m/s (n <45)预测3 如图5所示,内壁粗糙、半径R =0.4 m 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AB 在最低点B 与光滑水平轨道BC 相切.质量m 2=0.2 kg 的小球b 左端连接一轻质弹簧,静止在光滑水平轨道上,另一质量m 1=0.2 kg 的小球a 自圆弧轨道顶端由静止释放,运动到圆弧轨道最低点B 时对轨道的压力为小球a 重力的2倍.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 =10 m/s 2.求:图5(1)小球a 由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摩擦力做的功W f ;(2)小球a 通过弹簧与小球b 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E p ; (3)小球a 通过弹簧与小球b 相互作用的整个过程中,弹簧对小球b 的冲量I 的大小. 答案 (1)-0.4 J (2)0.2 J (3)0.4 N·s解析 (1)小球由静止释放到最低点B 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m 1gR +W f =12m 1v 21,小球在最低点B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N -m 1g =m 1v 21R,联立可得:W f =-0.4 J.(2)小球a 与小球b 通过弹簧相互作用,达到共同速度v 2时弹簧具有最大弹性势能,此过程中,由动量守恒定律: m 1v 1=(m 1+m 2)v 2,由能量守恒定律:12m 1v 21=12(m 1+m 2)v 22+E p联立可得:E p =0.2 J.(3)小球a 与小球b 通过弹簧相互作用的整个过程中,a 球最终速度为v 3,b 球最终速度为v 4,由动量守恒定律: m 1v 1=m 1v 3+m 2v 4,由能量守恒定律:12m 1v 21=12m 1v 23+12m 2v 24, 根据动量定理有:I =m 2v 4, 联立可得:I =0.4 N·s.专题强化练1.如图1所示,质量为m 的b 球用长为h 的细绳悬挂于水平轨道BC 的出口C 处,质量也为m 的小球a 从距BC 高h 的A 处由静止释放,沿ABC 光滑轨道滑下,在C 处与b 球正碰并与b 粘在一起,已知BC 轨道距地面有一定的高度,悬挂b 球的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8mg .试问:图1(1)a 球与b 球碰前瞬间的速度多大?(2)a 、b 两球碰后,细绳是否会断裂?(要求通过计算回答). 答案 (1)2gh (2)会断裂解析 (1)设a 球与b 球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为v C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 =12m v 2C ,解得v C =2gh ,即a 球与b 球碰前的速度大小为2gh . (2)设b 球碰后的速度为v ,a 、b 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则 m v C =(m +m )v ,故v =12v C =122gh ,假设a 、b 球碰撞后将一起绕O 点摆动,若小球在最低点时细绳拉力为F T ,则F T -2mg =2m v 2h解得F T =3mg ,F T >2.8mg , 故细绳会断裂,小球做平抛运动.2.如图2所示,可看成质点的A 物体叠放在上表面光滑的B 物体上,一起以v 0的速度沿光滑的水平轨道匀速运动,与静止在同一光滑水平轨道上的木板C 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B 、C 的上表面相平且B 、C 不粘连,A 滑上C 后恰好能达到C 板的最右端,已知A 、B 、C 质量均相等,木板C 长为L ,求:图2(1)A 物体的最终速度; (2)A 在木板C 上滑行的时间. 答案 (1)3v 04 (2)4Lv 0解析 (1)设A 、B 、C 的质量为m ,B 、C 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设B 、C 碰后的共同速度为v 1,则m v 0=2m v 1,解得v 1=v 02,B 、C 共速后A 以v 0的速度滑上C ,A 滑上C 后,B 、C 脱离,A 、C 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动量守恒,设最终A 、C 的共同速度为v 2, 则m v 0+m v 1=2m v 2,解得v 2=3v 04.(2)在A 、C 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有 F f L =12m v 20+12m v 21-12·2m v 22(F f 为A 、C 间的摩擦力),代入解得F f =m v 2016L.此过程中对C ,根据动量定理有F f t =m v 2-m v 1, 代入相关数据解得t =4Lv 0.3.如图3所示,整个空间中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经过桌边的虚线PQ 与桌面成45°角,其上方有足够大的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光滑绝缘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可以视为质点的绝缘小球,A 球对桌面的压力为零,其质量为m ,电量为q ;B 球不带电且质量为km (k >7).A 、B 间夹着质量可忽略的火药.现点燃火药(此时间极短且不会影响小球的质量、电量和各表面的光滑程度).火药炸完瞬间A 的速度为v 0.求:图3(1)火药爆炸过程中有多少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2)A 球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3)若一段时间后A 、B 在桌上相遇,求爆炸前A 球与桌边P 的距离. 答案 (1)k +12k m v 20 (2)3πm 2qB (3)2k -2-3π2(k +1)·m v 0qB解析 (1)设爆炸之后B 的速度大小为v B ,选向左为正方向, 在爆炸前后由动量守恒可得:0=m v 0-km v B E =12m v 20+12km v 2B =k +12km v 20 (2)由A 球对桌面的压力为零可知重力和电场力等大反向,故A 球进入电场中将会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则T =2πm qB有几何知识可得:粒子在磁场中运动了34个圆周 则t 2=3πm 2qB(3)由0=m v 0-km v B 可得:v B =v 0k由q v 0B =m v 20R 知,R =m v 0qB设爆炸前A 球与桌边P 的距离为x A ,爆炸后B 运动的位移为x B ,时间为t B则t B =x A v 0+t 2+R v 0x B =v B t B由图可得:R =x A +x B联立上述各式解得:x A =2k -2-3π2(k +1)·m v 0qB. 4.如图4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一弹簧,其左端与墙壁相连,O 点为弹簧原长位置,O 点左侧水平面光滑.水平段OP 长为L =1 m ,P 点右侧一与水平方向成θ=30°的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在P 点平滑连接,传送带轮逆时针转动速率为3 m/s ,一质量为1 kg 可视为质点的物块A 压缩弹簧(与弹簧不拴接),使弹簧获得的弹性势能E p =9 J ,物块与OP 段动摩擦因数μ1=0.1,另一与A 完全相同的物块B 停在P 点,B 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μ2=33,传送带足够长,A 与B 的碰撞时间不计,碰后A 、B 交换速度,重力加速度g =10 m/s 2,现释放A ,求:图4(1)物块A 、B 第一次碰撞前瞬间,A 的速率v 0;(2)从A 、B 第一次碰撞后到第二次碰撞前,B 与传送带之间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热量;(3)A 、B 能够碰撞的总次数.答案 (1)4 m/s (2)12.25 J (3)6次解析 (1)设物块质量为m ,A 与B 第一次碰前的速率为v 0,则E p =12m v 20+μ1mgL , 解得v 0=4 m/s.(2)设A 、B 第一次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 A 、v B ,则v A =0,v B =4 m/s ,碰后B 沿传送带向上做匀减速运动直至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设为a 1,则mg sin θ+μ2mg cos θ=ma 1,解得a 1=g sin θ+μ2g cos θ=10 m/s 2.运动的时间t 1=v B a 1=0.4 s. 位移x 1=v B 2t 1=0.8 m. 此过程相对运动路程Δs 1=v t 1+x 1=2 m.此后B 反向加速,加速度仍为a 1,与传送带共速后匀速运动直至与A 再次碰撞,加速时间为t 2=v a 1=0.3 s. 位移为x 2=v 2t 2=0.45 m. 此过程相对运动路程Δs 2=v t 2-x 2=0.45 m ,全过程摩擦生热Q =μ2mg cos θ(Δs 1+Δs 2)=12.25 J.(3)B 与A 第二次碰撞,两者速度再次互换,此后A 向左运动再返回与B 碰撞,B 沿传送带向上运动再次返回,每次碰后到再次碰前速率相等,重复这一过程直至两者不再碰撞.则对A 、B 和弹簧组成的系统,从第二次碰撞后到不再碰撞:12m v 2=2nμ1mgL ,解得第二次碰撞后重复的过程数为n =2.25.所以碰撞总次数为N =2+2n =6.5=6次(取整数).。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动量》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动量》(附参考答案)一、考纲要求1.动量、冲量、动量定理及其应用 B2.动量守衡定律及其应用(包括反冲) B二、知识结构(一)重要的概念1.动量定义:把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的乘积叫物体的动量公式:P=m·v 单位:千克米/秒理解:动量是矢量,方向与v相同,v指即时速度2.动量的变化定义:物体的末动量减初动量叫物体动量的变化公式:ΔP=P′-P=mv′-mv 单位:千克米/秒或牛顿·秒理解:动量的变化是矢量,方向与Δv相同即Δv矢量,“减”是末动量矢量减初动量矢量,即平行四边形3.冲量定义:把t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力的冲量公式:I=F·t 单位:牛顿·秒或千克米/秒理解:冲量是矢量、方向与F相同。
(二)基本规律1.动量定理语言表述:合外力对物体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公式:F合·t=ΔP=mv′-mv理解:F合是合外力而不是某个力,合外力是恒力时ΔP与F合同向且为冲量的方向,合外力的方向变化时冲量与ΔP同向。
2.动量守衡定律语言叙述:相互作用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或者它们所受的外力之和为零,它们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公式: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m1v1+m2v2=m1v1′+m2v2′理解: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虽不为零,但比系统内力小得多,如碰撞过程中的摩擦力,爆炸过程中的重力等外力比起相互作用的内力来小得多,可以忽略不计。
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虽不为零,但在某个方向上的分量为零,则在该方向上的系统的总动量的分量保持不三、知识点、能力点提示1.动量、动量的变化、冲量都是矢量,正、负号表示跟规定的正方向相同或相反。
2.ΔP=P′-P,ΔP的方向可以跟初动量P相同;可以跟初动量P的方向相反,也可以跟初动量的方向成某一角度。
3.动量定理不仅适用于恒定的力,也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力,对于变力,动量定理中的力F应当理解为变力在作用时间内的平均值。
4.求变力的冲量,不能直接用F·t求解,应该由动量定律根据动量的变化间接求解,也可以 F-t图像下的“面积”的计算方法求解。
高中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
典型例题---动量能量结合
【例】质量为M的小车A左端固定一根轻弹簧, 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B从 右端以速度v0 冲上小车并压缩弹簧,然后又被弹 回,回到车右端时刚好与车保持相对静止。求这 过程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EP 和全过程系统增加的 内能Q.
A
B
典型例题--动量能量结合--多个物体
功能关系—重要知识回顾 (1)WG=-ΔEP
(2)W弹=-ΔE弹
(4)WF除G=ΔE机 (6)W安=ΔE电
(3)W合=ΔEK (5)W滑=ΔE内
典型例题---功能关系
例.质量为M的木板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速度 为V0的匀速直线运动,在右端静止放上一个质量 为m的小木块,为了使木板保持以原来的速度运动, 需在木板的左端施加一个恒力作用,直到木块获 得木板相同的速度时撤去,设木板的长度足够长, 木板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恒力的大小 m 和做功的多少.
机械能守恒—知识回顾
1.内容: 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 动能和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 持不变. 2.公式: EK 1 EP1 EK 2 EP 2 3.条件: (1) 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物体的其他力不做 功或做的总功为零 (2)只有动能和势能发生相互转化,没有其他 能之间的转化.
典型例题—冲量
例.质量为m的小球由高为H的、倾角为θ光滑 斜面顶端无初速滑到底端过程中,重力、弹力、 合力的冲量各是多大?
t
2H 1 2 g sin sin
2H g
IG
m 2 gH sin
,IN
m 2 gH tan
, I 合 m 2 gH
典型例题—单个物体的动量定理
例.两辆完全相同的平板小车,长为1m, 质量为4kg,A车最右端有一质量为2kg的铁块。 在光滑水平面上,A车与铁块以初速度v0= 5m/s向左运动,与静止在正前方的B车相撞, 碰撞时间极短,若两车碰后粘在一起,小铁 块恰能滑到B车的最左端。求铁块与平板小车 的动摩擦因数。 v0 B A
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考前热身练 能力题提分练(一) (3)
能力题提分练(一)一、单项选择题1.(山东临沂二模)如图所示,A、B、C是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O为该三角形的中心,在A点和B点分别固定电荷量均为q的正点电荷,在O点固定某未知点电荷q'后,C点的电场强度恰好为零。
则O点处的点电荷q'为( )A.负电荷,电荷量为-qqB.负电荷,电荷量为-√33C.正电荷,电荷量为qD.正电荷,电荷量为√3q2.(山东青岛二模)如图所示,高速公路上一辆速度为90 km/h的汽车紧贴超车道的路基行驶。
驾驶员在A点发现刹车失灵,短暂反应后,控制汽车通过图中两段弧长相等的圆弧从B点紧贴避险车道左侧驶入。
已知汽车速率不变,A、B两点沿道路方向距离为105 m,超车道和行车道宽度均为3.75 m,应急车道宽度为2.5 m,路面提供的最大静摩擦力是车重的1,汽车转弯时2恰好不与路面发生相对滑动,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 )A.1.6 sB.1.4 sC.1.2 sD.1.0 s3.(山东潍坊二模)某小组制作了一个空间站核心舱模型,舱的气密性良好,将舱门关闭,此时舱内气体的温度为27 ℃,压强为p0(p0为大气压强)。
经过一段时间后,环境温度升高,舱内气体的温度变为37 ℃,压强为p1,此时打开舱门,缓慢放出气体,舱内气体与外界平衡,则( )p0A.气体压强p1=3031B.气体压强p1=37p027C.放出气体的质量是舱内原有气体的130D.放出气体的质量是舱内原有气体的1314.(湖南长沙二模)如图甲所示,曲面为四分之一圆弧、质量为m0的滑块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一光滑小球以某一速度水平冲上滑块的圆弧面的最下端,且没有从滑块上端冲出去,若测得在水平方向上小球与滑块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作出图像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为g,不考虑任何阻力,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球的质量为bam0B.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的速度为aba+bC.小球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为a 22(a+b)gD.若a>b,小球在与滑块分离后向左做平抛运动二、多项选择题5.(山东临沂二模)如图所示,两个半圆柱A、B紧靠着静置于水平地面上,其上有一光滑圆柱C,三者半径均为R。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二 能量与动量 第4讲 功和功率 功能关系讲义
功和功率功能关系专题定位 1.掌握功、功率相关的分析与计算方法;2.深刻理解功能关系;3.综合应用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结合动力学方法解决多运动过程问题;4.掌握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5.综合应用动量和能量观点解决复杂问题.第4讲功和功率功能关系[相关知识链接]1.功的计算(1)单个恒力的功W=Fl cosα(2)合力为恒力的功①先求合力,再求W=F合l cosα②W=W1+W2+…2.功率的计算(1)P=Wt,适用于计算平均功率;(2)P=Fv,若v为瞬时速度,P为瞬时功率,若v为平均速度,P为平均功率.注意:力F与速度v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功率为Fv cosθ.(3)机车启动问题以恒定功率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P-t图象与v-t图象运动规律OA段: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直线运动;AB段:做速度为v m的匀速直线运动OA段: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段: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直线运动;BC段:做速度为v m的匀速直线运动过程分析OA段:v↑⇒F=P额v↓⇒a=F-F阻m↓;AB段:F=F阻⇒a=0⇒P额=FOA段:a=F-F阻m不变⇒F不变⇒v↑⇒P=F·v↑,直到P=P额=F·v1;AB段:v↑⇒F=P额v↓⇒a=F-F阻m↓;阻·v mBC段:F=F阻⇒a=0⇒v达到最大值,v m=P额F阻[规律方法提炼]变力功的计算(1)若力大小恒定,且方向始终沿轨迹切线方向,可用力的大小跟路程的乘积计算(2)力的方向不变,大小随位移线性变化可用W=F l cosα计算(3)已知F-l图象,功的大小等于“面积”(4)一般变力只能用动能定理求解例1(2019·嘉、丽3月联考)如图所示,篮球运动员平筐扣篮,起跳后头顶与篮筐齐平.若图中篮筐距地高度2.9m,球员竖直起跳,则其平筐扣篮过程中克服重力所做的功及离地时重力瞬时功率约为( )A.900J,-2000W B.900J,-4000WC.500J,-1000W D.2000J,-4000W答案 B解析篮球运动员的身高约为1.8m,则跳起的高度h=2.9m-1.8m=1.1m篮球运动员的体重约为mg=800N,则起跳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W=mgh=880J≈900J起跳时的速度为v,则根据位移速度关系可得:v2=2gh,解得v=2gh≈4.7m/s离地时重力瞬时功率约为P=-mgv=-3760W≈-4000W,故B正确,A、C、D错误.拓展训练1(2019·山东烟台市第一学期期末)把两个相同的小球从离地面相同高度处,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v分别沿竖直向上和水平向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小球落地时速度相同B.两小球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C.从小球抛出到落地,重力对两小球做的功相等D.从小球抛出到落地,重力对两小球做功的平均功率相等答案 C拓展训练2 (2019·浙南名校联盟高三期末)袋鼠跳是一项很有趣的运动.如图所示,一位质量m =60kg 的老师参加袋鼠跳游戏,全程10m ,假设该老师从起点到终点用了相同的10跳,每一次跳起后,重心上升最大高度为h =0.2m .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老师起跳时,地面对该老师做正功B .该老师每跳跃一次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约为300WC .该老师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可能是7sD .该老师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可能是4s 答案 C例2 (多选)发动机额定功率为P 0的汽车在水平路面上从静止开始先匀加速启动,最后达到最大速度并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汽车所受路面阻力恒为F f ,汽车刚开始启动时的牵引力和加速度分别为F 0和a 0,如图所示描绘的是汽车在这一过程中速度随时间以及加速度、牵引力和功率随速度变化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答案 AC解析 汽车由静止开始匀加速启动时,a 一定,根据v =at 知v 增大,由F =ma +F f 知F 一定,根据P =Fv 知v 均匀增大,功率P 也均匀增大,达到P 额后,功率保持不变,v 继续增大,所以F =Pv 减小,a =F -F f m 减小,当F =F f 时,a =0,v m =PF f,此后汽车做匀速运动,故A 、C 正确.[相关知识链接]1.表达式:W 总=E k2-E k1.2.五点说明(1)W 总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各力做功的代数和.(2)动能增量E k2-E k1一定是物体在末、初两状态的动能之差. (3)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4)动能定理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5)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分阶段作用. [规律方法提炼] 1.基本思路(1)确定研究对象和物理过程;(2)进行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确定初、末速度和各力做功情况,利用动能定理全过程或者分过程列式. 2.“两点一过程”(1)“两点”:指初、末状态及对应的动能E k1、E k2.(2)“一过程”:指从初状态到末状态的运动过程及合力做的功W 合. 3.在功能关系中的应用(1)对于物体运动过程中不涉及加速度和时间,而涉及力和位移、速度的问题时,一般选择动能定理,尤其是曲线运动、多过程的直线运动等.(2)动能定理也是一种功能关系,即合外力做的功(总功)与动能变化量一一对应. 例3 如图所示为一滑梯的实物图,滑梯的斜面段长度L =5.0m ,高度h =3.0m ,为保证小朋友的安全,在水平地面上铺设了安全地垫.水平段与斜面段平滑连接,小朋友在连接处速度大小不变.某小朋友从滑梯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经斜面底端后水平滑行一段距离,停在水平地垫上.已知小朋友质量为m =20kg ,小朋友在斜面上受到的平均阻力F f1=88N ,在水平段受到的平均阻力F f2=100N .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 =10m/s 2.求:(1)小朋友在斜面顶端滑下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2)小朋友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v 的大小;(3)为使小朋友不滑出水平地垫,地垫的长度x 至少多长. 答案 (1)440J (2)4m/s (3)1.6m解析 (1)小朋友在斜面滑下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 f1=F f1L =88×5J=440J (2)小朋友在斜面上运动,由动能定理得mgh -W f1=12mv 2代入数据解得:v =4m/s(3)小朋友在水平地垫上运动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F f2x =0-12mv 2解得:x =1.6m.拓展训练3 (多选)(2019·宁夏银川市质检)如图所示为一滑草场.某条滑道由上、下两段高均为h ,与水平面倾角分别为45°和37°的滑道组成,滑草车与草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质量为m 的载人滑草车从坡顶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经过上、下两段滑道后,最后恰好静止于滑道的底端(不计滑草车在两段滑道交接处的能量损失,sin37°=0.6,cos37°=0.8).则( )A .动摩擦因数μ=67B .载人滑草车最大速度为2gh 7C .载人滑草车克服摩擦力做功为mghD .载人滑草车在下段滑道上的加速度大小为35g答案 AB解析 对整段过程,由动能定理知mg ·2h -μmg cos45°·h sin45°-μmg cos37°·hsin37°=0解得μ=67,载人滑草车克服摩擦力做功为mg ·2h ,故A 正确,C 错误;滑草车在下段滑道时,对其受力分析如图: 沿斜面方向:F 合=mg sin37°-μF N 垂直斜面方向:F N =mg cos37°联立知F 合=-335mg ,负号表示合力方向沿斜面向上知滑草车在下段滑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大小为a =|F 合|m =335g ,故D 错误.由以上分析知滑草车到达两段滑道交接处时速度最大,由动能定理知:mgh -μmg cos45°hsin45°=12mv m 2解得v m =2gh7,故B 正确. 拓展训练4 在赛车场上,为了安全起见,车道外围都固定上废旧轮胎作为围栏,当车碰撞围栏时起缓冲器作用.为了检验废旧轮胎的缓冲效果,在一次模拟实验中用轻弹簧来代替废旧轮胎,实验情景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轻弹簧左侧固定于墙上,处于自然状态,开始赛车在A 处且处于静止状态,距弹簧自由端的距离L 1=1m .当赛车启动时,产生水平向左的恒为F =24N 的牵引力使赛车向左匀加速前进,当赛车接触轻弹簧的瞬间立即关闭发动机,赛车继续压缩轻弹簧,最后被弹回到B 处停下.已知赛车的质量m =2kg ,A 、B 之间的距离L 2=3m ,赛车被弹回的过程中离开弹簧时的速度大小v =4m/s ,方向水平向右.取g =10 m/s 2.求:(1)赛车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弹簧被压缩的最大距离. 答案 (1)0.2 (2)0.5m解析 (1)从赛车离开弹簧到B 处停下, 由动能定理得-μmg (L 1+L 2)=0-12mv 2解得μ=0.2(2)设轻弹簧被压缩的最大距离为L ,从赛车加速到离开弹簧,由动能定理得FL 1-μmg (L 1+2L )=12mv 2-0解得L =0.5m.1.功能关系的理解(1)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不同形式的能量发生相互转化可以通过做功来实现. (2)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①重力做功是重力势能改变的量度,W G =-ΔE p . ②弹簧弹力做功是弹性势能改变的量度,W 弹=-ΔE p . ③电场力做功是电势能改变的量度,W =-ΔE p . ④合外力做功是动能改变的量度.⑤除重力或弹簧弹力外的其他力做功是物体机械能改变的量度.⑥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是系统内能改变的量度. 2.功能关系的应用(1)分析物体运动过程中受哪些力,有哪些力做功,有哪些形式的能发生变化 (2)根据自己习惯用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定律理解或计算例4 (2017·全国卷Ⅲ·16)如图,一质量为m ,长度为l 的均匀柔软细绳PQ 竖直悬挂.用外力将绳的下端Q 缓慢地竖直向上拉起至M 点,M 点与绳的上端P 相距13l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在此过程中,外力做的功为( )A.19mglB.16mglC.13mglD.12mgl 答案 A解析 由题意可知,PM 段细绳的机械能不变,MQ 段细绳的重心升高了l6,则重力势能增加ΔE p=23mg ·l 6=19mgl ,由功能关系可知,在此过程中,外力做的功为W =19mgl ,故选项A 正确,B 、C 、D 错误.拓展训练5 (2019·超级全能生2月联考)“竹蜻蜓”是一种儿童玩具,双手用力搓柄可使“竹蜻蜓”向上升,某次实验,“竹蜻蜓”离手后沿直线上升到最高点,在该过程中( )A .空气对“竹蜻蜓”的作用力大于“竹蜻蜓”对空气的作用力B .“竹蜻蜓”的动能一直增加C .“竹蜻蜓”的重力势能一直增加D .“竹蜻蜓”的机械能守恒 答案 C解析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空气对“竹蜻蜓”的力一定等于“竹蜻蜓”对空气的力,A 错误;“竹蜻蜓”离手后沿直线上升到最高点,从运动描述可知它是先加速后减速,所以动能先增加后减少,高度升高,重力势能一直增加,B 错误,C 正确;空气对“竹蜻蜓”做功,故“竹蜻蜓”的机械能不守恒,D 错误.拓展训练6 (2019·福建龙岩市3月质量检查)如图所示,固定的倾斜光滑杆上套有一个质量为m的圆环,圆环与一根轻质弹性橡皮绳相连,橡皮绳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的A点,橡皮绳竖直且处于原长h,让圆环沿杆从静止开始下滑,滑到杆的底端时速度为零.则在圆环下滑过程中(整个过程中橡皮绳的形变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圆环的机械能守恒B.圆环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C.圆环滑到杆的底端时机械能减少了mghD.橡皮绳再次恰好伸直时圆环动能最大答案 C解析圆环沿光滑杆滑下,滑到杆的底端的过程中有两个力对圆环做功,即环的重力和橡皮绳的拉力,所以圆环的机械能不守恒,如果把圆环和橡皮绳组成的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则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因为橡皮绳的弹性势能先不变再增大,所以圆环的机械能先不变后减小,故A、B错误;圆环的机械能减少了mgh,故C正确;在圆环下滑过程中从开始下滑到橡皮绳再次到达原长时,动能一直增大,但不是最大,沿杆方向合力为零的时刻,圆环的速度最大,故D错误.1.做好两个分析(1)综合受力分析、运动过程分析,由牛顿运动定律做好动力学分析.(2)分析各力做功情况,做好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的分析,由此把握运动各阶段的运动性质,各连接点、临界点的力学特征、运动特征和能量特征.2.做好四个选择(1)当物体受到恒力作用发生运动状态的改变而且又涉及时间时,一般选择用动力学方法解题;(2)当涉及功、能和位移时,一般选用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或能量守恒定律解题,题目中出现相对位移时,应优先选择能量守恒定律;(3)当涉及细节并要求分析力时,一般选择牛顿运动定律,对某一时刻进行分析时选择牛顿第二定律求解;(4)复杂问题的分析一般需选择能量的观点、运动与力的观点综合解题.例5(2019·浙南名校联盟高三期末)儿童乐园里的弹珠游戏不仅具有娱乐性还可以锻炼儿童的眼手配合能力.某弹珠游戏可简化成如图所示的竖直平面内OABCD透明玻璃管道,管道的半径较小.为研究方便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O 点为抛物口,下方接一满足方程y =59x2的光滑抛物线形状管道OA ;AB 、BC 是半径相同的光滑圆弧管道,CD 是动摩擦因数μ=0.8的粗糙直管道;各部分管道在连接处均相切.A 、B 、C 、D 的横坐标分别为x A =1.20m 、x B =2.00m 、x C =2.65m 、x D =3.40m .已知,弹珠质量m =100g ,直径略小于管道内径.E 为BC 管道的最高点,在D 处有一反弹膜能无能量损失的反弹弹珠,sin37°=0.6,sin53°=0.8,g 取10m/s 2,求:(1)若要使弹珠不与管道OA 触碰,在O 点抛射速度v 0应该多大;(2)若要使弹珠第一次到达E 点时对轨道压力等于弹珠重力的3倍,在O 点抛射速度v 0应该多大;(3)游戏设置3次通过E 点获得最高分,若要获得最高分在O 点抛射速度v 0的范围. 答案 见解析解析 (1)由y =59x 2得:A 点坐标(1.20m,0.80m)由平抛运动规律:x A =v 0t ,y A =12gt 2,v Ay =gt ,v A =v 02+v Ay 代入数据,求得t =0.4s ,v 0=3m/s ,v Ay =4 m/s ,v A =5m/s ;(2)由平抛运动速度关系,可得θ=53°,求得AB 、BC 圆弧的半径R =0.5m对E 点:3mg +mg =m v E 2R,求得:v E =25m/s对弹球由O 点到E 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y A -mgR (1-cos53°)=12mv E 2-12mv 02求得:v 0=22m/s ;(3)sin α=2.65-2.00-0.400.5=0.5,α=30°,CD 与水平面的夹角也为α=30°(可不求)设3次通过E 点的速度最小值为v 1,有:mgy A -mgR (1-cos53°)-2μmgL CD cos30°=0-12mv 12,求得:v 1=23m/s设3次通过E 点的速度最大值为v 2,有:mgy A -mgR (1-cos53°)-4μmgL CD cos30°=0-12mv 22,求得:v 2=6m/s考虑2次经过E 后不从O 点离开,有:-2μmgL CD cos30°=0-12mv 32,求得:v 3=26m/s因v 2>v 3,所以23m/s<v 0<26m/s拓展训练7 (2019·宁波市3月模拟)如图所示,竖直面内用光滑钢管弯成的“9”字形固定轨道与水平桌面的右端相接,“9”字全高H =0.8m ,“9”字上半部分四分之三圆弧半径为R =0.2m ,钢管的内径大小忽略不计.桌面左端固定轻质弹簧,开始弹簧处于锁定状态,其右端处于A 位置,此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E p =2.16J ,将质量m =0.1kg 的可看作质点的小球放在A 位置与弹簧相接触,解除弹簧锁定后,小球从A 被弹出后经过B 点进入“9”字形轨道最后从D 点水平抛出,AB 间水平距离为L =1.2m ,小球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不计空气阻力,假设水平地面足够长,试求:(1)弹簧解除锁定后,小球到B 点时的速度大小; (2)小球运动到轨道最高点C 时对轨道的作用力;(3)若小球从“9”字形轨道D 点水平抛出后,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前速度方向与水平地面倾角θ=45°,每一次与地面碰撞过程中小球水平速度分量保持不变,小球弹起来的竖直速度分量减小为碰撞前的一半,直到最后沿着水平地面滚动,求小球开始沿地面滚动的位置与D 点的水平距离以及碰撞过程中小球损失的机械能. 答案 (1)6m/s (2)9N ,方向竖直向上 (3)8.4m 1.4J解析 (1)设小球到B 点时的速度为v 0,弹簧解除锁定后,由动能定理得E p -μmgL =12mv 02 v 0=6m/s(2)对小球由B 到C 运动,由动能定理得: -mgH =12mv C 2-12mv 02在C 点:F N +mg =m v C 2R解得:F N =9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小球对轨道的作用力大小为9N ,方向竖直向上(3)小球由B 到D 运动:-mg (H -2R )=12mv D 2-12mv 02解得:v D =28m/s 第1次到达地面时:v y =v Dtan45°,v y =v D =28m/s竖直方向有:2gh =v y 2,解得:h =1.4m.小球离开D 点直到最后在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运动的总时间:t 总=v y g +2×[12×v y g +(12)2×v y g +(12)3×v yg+…]代入:t 总≈2810s +2×2810×121-12s =357s小球离开D 点直到最后在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运动的位移大小:x =v D t 总=8.4m损失的机械能为:ΔE =mgh ΔE =mgh =1.4J.专题强化练基础题组1.(多选)(2019·温州市联考)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B .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C .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 .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 答案 ABC解析 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始终做正功,重力势能始终减小,故A 正确;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力方向与位移方向始终相反,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故B 正确;以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故C 正确;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做功有关,取决于初末位置的高度差,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无关,故D 错误.2.(2019·诸暨市期末)人们用一块弹性毯子将小孩竖直抛起,再保持弹性毯子水平,接住小孩,这是阿拉斯加当地人的一种娱乐方式.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毯子将小孩上抛,毯子对小孩做正功,小孩机械能增加B.小孩在空中上升时处于超重状态,下落过程处于失重状态C.小孩由最高点下落,一接触到弹性毯子就立刻做减速运动D.小孩由最高点下落至速度为零的过程中,小孩机械能守恒答案 A3.(2019·金华十校高三期末)“反向蹦极”是蹦极运动的一种类型,如图所示,将弹性绳拉长后固定在运动员身上,并通过其他力作用使运动员停留在地面上,当撤去其他力后,运动员从A点被“发射”出去冲向高空,当上升到B点时弹性绳恢复原长,运动员继续上升到最高点C,若运动员始终沿竖直方向运动并视为质点,忽略弹性绳质量与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在A点时弹性绳的弹性势能最小B.运动员在B点时的动能最大C.运动员在C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0D.运动员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弹性绳的弹性势能减小量大于运动员重力势能的增加量答案 D4.(2019·广东深圳市第一次调研)在水平地面上方某处,把质量相同的P、Q两小球以相同速率沿竖直方向抛出,P向上,Q向下,不计空气阻力,两球从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 ) A.P球重力做功较多B.两球重力的平均功率相等C.落地前瞬间,P球重力的瞬时功率较大D.落地前瞬间,两球重力的瞬时功率相等答案 D解析根据W=mgh可知两球重力做功相同,选项A错误;上抛的物体运动时间长,根据P=W t 可知两球重力的平均功率不相等,选项B错误;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12mv2=mgh+12mv02,两球落地的速度相同,根据P=mgv可知落地前瞬间,两球重力的瞬时功率相等,选项C错误,D正确.5.(2019·绍兴市3月选考)一高度为d 的仓库起火,现需要利用仓库前方固定在地面上的消防水炮给它灭火.如图所示,水炮与仓库的距离为d ,出水口的横截面积为S ,喷水方向可自由调节、功率也可以变化.火势最猛的那层楼窗户上、下边缘离地高度分别为0.75d 和0.25d ,(要使灭火效果最好)要求水喷入时的方向与窗户面垂直.已知水炮的效率为η,水的密度为ρ,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空气阻力,忽略水炮离地高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水从窗户下边缘进入,则进入时的速度大小为gdB .若水从窗户上边缘进入,则进入时的速度大小为2gdC .若水从窗户的正中间进入,则此时的水炮功率最小D .满足水从窗户进入的水炮功率最小值为12ρS (gd )32答案 C解析 将水的运动逆向看作是平抛运动,上边缘进入,由d =v 1t,0.75d =12gt 2,得v 1=32gd . 下边缘进入d =v 2t,0.25d =12gt 2,得v 2=2gd ,故A 、B 错误.设从h 处进入,由h =12gt2及d =v x t ,v y 2=2gh .则初速度v 02=v x 2+v y 2=gd 22h +2gh ,当gd 22h =2gh ,即h =d2时v 0有最小值v 0=gd ,功率最小;由F ·Δt =ρv 0S Δtv 0,得F =ρSv 02,功率P =Fv 0=ρSv 03=ρS (gd )32,故C 正确,D 错误.6.(2019·绍兴诸暨市期末) 某三层书架放在1m 高的桌面上,书架的层高均为30cm ,隔板厚度不计.假设每本书质量为1kg ,高度为20cm ,每层书架可竖直摆放10本书,一开始所有书全部都平铺在水平地面上.现将书搬到书架上并竖直放满书架,需要做的功为(g 取10m/s 2) ( )A .435JB .420JC .120JD .390J 答案 B解析 放满书的三层书架,三层书的重心分别上升1.1m ,1.4m,1.7m ,由W =mg (h 1+h 2+h 3)=420J.7.放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 作用下,以不同的速度沿着力F 的方向匀速运动了距离L .第一次的速度为v 1,恒力F 做的功为W 1,功率为P 1;第二次的速度为v 2,恒力F 做的功为W 2,功率为P 2.已知v 1>v 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W 1>W 2,P 1=P 2 B .W 1>W 2,P 1>P 2 C .W 1=W 2,P 1=P 2 D .W 1=W 2,P 1>P 2答案 D解析 根据W =FL 可知,两次做功相同则W 1=W 2;由于v 1>v 2,所以第一次做功时间短,根据P =Wt可得P 1>P 2,选项D 正确. 8.(2019·天津市和平区上学期期末)如图所示,两个半径不同、内壁光滑的半圆轨道,固定于地面,两轨道的球心O 、O ′在同一水平高度上,一小球先后从与轨道球心在同一高度上的A 、B 两点从静止开始滑下,以轨道球心所在位置为零势能面,通过最低点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小球对轨道的压力是相同的B .小球的速度相同C .小球向心加速度是相同的D .小球的机械能相同 答案 B解析 设小球通过最低点的速度大小为v ,半圆的半径为R .在落到最低点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mgR =12mv 2-0,解得v =2gR ,可知R 越大v 越大,故B 错误;在最低点,竖直方向上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N -mg =m v 2R,联立解得F N =3mg ,可知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与半圆轨道的半径无关,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对两轨道的压力大小圴为重力的3倍,方向均竖直向下,故A 正确;在最低点,a =F N -mgm=2g ,方向竖直向上,故C 正确;两球下滑都只有重力做功,满足机械能守恒,故D 正确.9.一名外卖送餐员用电动自行车沿平直公路行驶给客户送餐,中途因电瓶“没电”,只能改用脚蹬车以5m/s 的速度匀速前行,骑行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恒为车和人总重力的0.02倍(取g =10 m/s 2),该送餐员骑电动自行车以5m/s 的速度匀速前行过程做功的功率最接近( )A .10WB .100WC .1kWD .10kW答案 B解析 设送餐员和车的总质量为100kg ,匀速行驶时的速率为5m/s ,匀速行驶时的牵引力与阻力大小相等,F =0.02mg =20N ,则送餐员骑电动自行车匀速行驶时的功率为P =Fv = 100W ,故B 正确. 能力题组10.(2018·全国卷Ⅰ·18)如图,abc 是竖直面内的光滑固定轨道,ab 水平,长度为2R ;bc 是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一圆弧,与ab 相切于b 点.一质量为m 的小球,始终受到与重力大小相等的水平外力的作用,自a 点处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小球从a 点开始运动到其轨迹最高点,机械能的增量为( )A .2mgRB .4mgRC .5mgRD .6mgR答案 C解析 小球从a 运动到c ,根据动能定理,得F ·3R -mgR =12mv 12,又F =mg ,故v 1=2gR ,小球离开c 点在竖直方向做竖直上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加速度大小相等,都为g ,故小球从c 点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t =v 1g=2R g ,水平位移x =12gt 2=2R , 根据功能关系,小球从a 点到轨迹最高点机械能的增量为力F 做的功,即ΔE =F ·(2R +R +x )=5mgR .11.(2019·宁波市“十校联考”)如图所示,一水平圆盘绕过圆心的竖直轴转动,圆盘半径R =0.2m ,圆盘边缘有一质量m =1kg 的小滑块.当圆盘转动的角速度达到某一数值时,滑块恰从圆盘边缘A 沿过渡圆管滑落,进入轨道ABC ,AB 粗糙,BCD 光滑,CD 面足够长且离地面高为h ′=0.4m ,经C 点后突然给滑块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力F =1033N .已知AB 段斜面倾角为60°,BC 段斜面倾角为30°,小滑块与圆盘的动摩擦因数μ=0.5,A 点离B 点所在水平面的高度h =1.2m ,运动到B 点时的速度为3m/s ,滑块从A 至C 运动过程中始终未脱离轨道,不计在过渡圆管处和B 点的机械能损失,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求:(1)滑出A 点时,圆盘转动的角速度ω;(2)小滑块在从A 到B 时,摩擦力做的功; (3)小滑块在CD 面上的落点距C 点的水平距离. 答案 (1)5rad/s (2)-8J (3)315m 解析 (1)滑块在圆盘上做圆周运动时,静摩擦力充当向心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 =mω2R , 代入数据解得:ω=5rad/s (2)v A =ωR =5×0.2m/s=1 m/s ,从A 到B 的运动过程由动能定理:mgh +W f =12mv B 2-12mv A 2,解得W f =-8J(3)-mgh ′=12mv C 2-12mv B 2解得v C =1m/s对小滑块经C 点后受力分析可知,F 合=2033N ,则合加速度大小为a =2033m/s 2,方向与C点速度方向垂直v y =v C sin30°,小滑块经C 点到落地的过程,用时t =2v yg,小滑块在C 点时,水平方向的速度v x =v C cos30°,水平方向加速度a =F m ,小滑块在CD 面上的落点距C 点的水平距离x =v x t +12at 2,联立解得x=315m. 12.(2019·诸暨市期末)如图所示是滑块翻越碰撞游戏的示意图.弹射装置将滑块以一定初速度从A 点弹出,滑块沿粗糙桌面运动,从B 点进入竖直光滑圆轨道,沿圆轨道运动一周后离开轨道,向桌面边缘的C 点运动.滑块在C 点水平抛出,恰好在D 点沿DE 方向进入光滑倾斜轨道.固定在轨道底端的弹性板EF 与轨道垂直,滑块与弹性板碰撞后反弹,碰撞过程中有能量损失.已知可视为质点的滑块质量m =0.1kg ,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桌面AB 和桌面BC 长度分别为x 1=2.25m 与x 2=1.0m ,C 、D 两点高度差h =0.2m ,轨道的倾角θ为30°,DE 长度L =0.9m ,每次滑块与弹性板碰撞后速度大小变为碰前的0.6倍,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1)求滑块从C 点运动到D 点的时间; (2)求滑块在A 点的动能大小; (3)求竖直圆轨道的最大半径;。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动量和能量观点的应用(含解析)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动量和能量观点的应用1.(2021福建泉州高三月考)如图所示,建筑工地上的打桩过程可简化为重锤从空中某一固定高度由静止释放,与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在极短时间内发生碰撞,并以共同速度下降一段距离后停下来。
则()A.重锤质量越大,撞预制桩前瞬间的速度越大B.重锤质量越大,预制桩被撞后瞬间的速度越大C.碰撞过程中,重锤和预制桩的总机械能保持不变D.整个过程中,重锤和预制桩的总动量保持不变2.(2021福建高三二模)如图所示,A车以某一初速度水平向右运动距离l后与静止的B 车发生正碰,碰后两车一起运动距离l后停下。
已知两车质量均为m,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为车重力的k倍,重力加速度为g,碰撞时间极短,则()A.两车碰撞后瞬间的速度大小为√kglB.两车碰撞前瞬间A车的速度大小为√2kglC.A车初速度大小为√10kglD.两车碰撞过程中的动能损失为4kmgl3.(2021辽宁丹东高三一模)2022年冬奥会将在北京举行,滑雪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之一,如图所示,某运动员(视为质点)从雪坡上先后以v0和2v0沿水平方向飞出,不计空气阻力,则运动员从飞出到落到雪坡上的整个过程中()A.空中飞行的时间相同B.落在雪坡上的位置相同C.动量的变化量之比为1∶2D.动能的增加量之比为1∶24.(多选)(2021辽宁大连高三一模)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个静止的木块,高速飞行的子弹水平穿过木块,若子弹穿过木块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则()A.若木块固定,则子弹对木块的摩擦力的冲量为零B.若木块不固定,则子弹减小的动能大于木块增加的动能C.不论木块是否固定,两种情况下木块对子弹的摩擦力的冲量大小相等D.不论木块是否固定,两种情况下子弹与木块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相等5.(多选)(2021河南洛阳高三二模)如图所示,质量均为2 kg的三个物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其中物块B的右侧固定一轻弹簧,物块A与弹簧接触但不连接。
安徽庐江二中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动量和能量(1)
专题训练——动量和能量(1)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所示,物体A、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质量也相同,在斜向下的推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一起沿水平面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对A、B两物体所做的功相等B.推力F对A、B两物体做功相等C.推力F对A所做的功与A对B所做的功相等D.合外力对A、B两物体做功相等2.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OB与足够长粗糙斜面BC交于B点.轻弹簧左端固定于竖直墙面,现将质量为m1的滑块压缩弹簧至D点,然后由静止释放,滑块脱离弹簧后经B点滑上斜面,上升到最大高度,并静止在斜面上。
不计滑块在B点的机械能损失;换用相同材料质量为m2的滑块(m2>m1)压缩弹簧至同一点D后,重复上述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滑块到达B点的速度相同B.两滑块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相同C.两滑块上升到最高点过程克服重力做的功不相同D.两滑块上升到最高点过程机械能损失相同3.运动员从悬停在空中的直升机上跳伞,伞打开前可看作是自由落体运动,开伞后减速下降,最后匀速下落。
如果用h表示下落高度、t表示下落的时间、F表示人受到的合外力、E表示人的机械能、Ep表示人的重力势能、v表示人下落的速度。
在整个过程中,下列图象可能符合事实的是( )4.甲、乙两人站在静止的小车左右两端,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当他俩同时相向而行时,发现小车向右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的速度一定大于甲的速度B.乙对小车的冲量一定大于甲对小车的冲量C.乙的动量必定大于甲的动量D.甲、乙的动量总和必定不为零5.用长度为l的细绳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将小球移至和悬点等高的位置使绳自然伸直,放手后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取小球在最低点的重力势能为零,则小球运动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第一次相等时,重力的功率为()A.mg glB.12mg gl C.132mg gl D.133mg gl6.如图所示,分别用恒力F1、F2先后将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开始沿同一粗糙的固定斜面由底端拉至顶端,两次所用时间相同,第一次力F1沿斜面向上,第二次力F2沿水平方向。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 动量及动量守恒定律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动量及动量守恒定律一、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碰撞两个物体在极短时间内发生相互作用,这种情况称为碰撞。
由于作用时间极短,一般都满足内力远大于外力,所以可以认为系统的动量守恒。
碰撞又分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三种。
仔细分析一下碰撞的全过程:设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 1的物体A 以速度v 1向质量为m 2的静止物体B 运动,B 的左端连有轻弹簧。
在Ⅰ位置A 、B 刚好接触,弹簧开始被压缩,A 开始减速,B 开始加速;到Ⅱ位置A 、B 速度刚好相等(设为v ),弹簧被压缩到最短;再往后A 、B 开始远离,弹簧开始恢复原长,到Ⅲ位置弹簧刚好为原长,A 、B 分开,这时A 、B 的速度分别为21v v ''和。
全过程系统动量一定是守恒的;而机械能是否守恒就要看弹簧的弹性如何了。
⑴弹簧是完全弹性的。
Ⅰ→Ⅱ系统动能减少全部转化为弹性势能,Ⅱ状态系统动能最小而弹性势能最大;Ⅱ→Ⅲ弹性势能减少全部转化为动能;因此Ⅰ、Ⅲ状态系统动能相等。
这种碰撞叫做弹性碰撞。
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可以证明A 、B 的最终速度分别为:121121212112,v m m m v v m m m m v +='+-='。
⑵弹簧不是完全弹性的。
Ⅰ→Ⅱ系统动能减少,一部分转化为弹性势能,一部分转化为内能,Ⅱ状态系统动能仍和⑴相同,弹性势能仍最大,但比⑴小;Ⅱ→Ⅲ弹性势能减少,部分转化为动能,部分转化为内能;因为全过程系统动能有损失(一部分动能转化为内能)。
这种碰撞叫非弹性碰撞。
⑶弹簧完全没有弹性。
Ⅰ→Ⅱ系统动能减少全部转化为内能,Ⅱ状态系统动能仍和⑴相同,但没有弹性势能;由于没有弹性,A 、B 不再分开,而是共同运动,不再有Ⅱ→Ⅲ过程。
这种碰撞叫完全非弹性碰撞。
可以证明,A 、B 最终的共同速度为121121v m m m v v +='='。
在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中,系统的动能损失最大,为:()()21212122121122121m m v m m v m m v m E k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小球从大圆弧轨道上与 O2 等高处由静止释放,通过小 圆弧轨道最高点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守恒,设小球在小圆弧轨 1 道最高点的速度为 v, 对小球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 有 mg· 2r=2mv2, 得 v=2 gr;在小圆弧轨道的最高点,设轨道对小球的弹力为 N, v2 对小球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得 FN+mg=m r ,可以求出 FN=3mg,根 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小球通过小圆弧轨道最高点时对轨道压力的大 小也为 3mg,故选项 B 正确. 答案:B
3.如图所示,光滑的小圆弧轨道半径为 r,光滑的大圆弧轨道 半径为 4r, 小球质量为 m(可视为质点), 小圆弧与大圆弧的圆心 O1、 O2 在同一竖直线上,两圆弧的最低点重合,两圆弧轨道固定在同一 竖直平面内.小球从大圆弧轨道上与 O2 等高处由静止释放,通过 小圆弧轨道最高点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为( ) A.2mg B.3mg C.4mg 1.5 m 的光滑平台上有一个质量为 2 kg 的小 球被一细线拴在墙上,球与墙之间有一根被压缩的轻质弹簧.当烧 断细线时,小球被弹出,小球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 60° 角,则弹簧被压缩时具有的弹性势能为(g=10 m/s2)( ) A.10 J B.15 J C.20 J D.25 J
2.两个定理 (1)动能定理 W 总=Ek2-Ek1.W 总是外力所做的总功, 包括自身重力所做的功. (2)动量定理 Ft=mv2-mv1
3.两个定律 (1)机械能守恒定律 ①守恒条件:只有重力或弹簧的弹力做功. 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三种表达形式及用法 a.E2=E1 或 Ek2+Ep2=Ek1+Ep1,运用这种形式的表达式时, 应选好参考面. b.ΔEk 增=ΔEp 减或 ΔEk 减=ΔEp 增. c.ΔEA 增=ΔEB 减或 ΔEA 减=ΔEB 增. (2)动量守恒定律 ①理想守恒: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则系统动 量守恒. ②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
4.一条主线——功能关系 (1)合力做功与物体动能改变之间的关系: 合力做的功等于物体 动能的增量,即 W 合=Ek2-Ek1(动能定理). (2)重力做功与物体重力势能改变之间的关系: 重力做的功等于 物体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 即 WG=-ΔEp. (3)弹力做功与物体弹性势能改变之间的关系: 弹力做的功等于 物体弹性势能增量的负值, 即 W=-ΔEp. (4)除了重力和系统内弹力之外的力做功与机械能改变之间的 关系:其他力做的总功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增量,即 W 其他=ΔE.
解析:由题意可知,经过时间 t、通过位移 L 后,动量为 p、 动量为 Ek,由动量定理可知:p=Ft,由动能定理得:Ek=FL,设 物体物质量为 m,当时间为 3t 时,动量 p′=F· 3t=3Ft=3p,故 A 正确;当位移为 3L 时,物体的动能 E′k=F· 3L=3FL=3Ek,物体 的动量:p′= 2mEk′= 2m×3Ek= 3p,故 B 错误、D 正确; 在力 F 的作用下,这个物体若是经过时间 3t,其动量将等于 3p,其 p′2 3p2 p2 动能:E′k= 2m = 2m =92m=9Ek,故 C 错误. 答案:AD
[知识回扣] 1.五个概念 (1)功 ①恒力做功的计算式 W=Flcosα(α 是 F 与位移 l 方向的夹角). ②恒力所做总功的计算 W 总=F 合 lcosα 或 W 总=W1+W2+…. (2)功率 W P= t 或 P=Fvcosα.
(3)重力势能 Ep=mgh(h 是相对于零势能面的高度). 1 2 (4)动能 Ek=2mv (5)动量 P=mv
4.(2017· 北京卷)如图所示,长 l=1 m 的轻质细绳上端固定, 下端连接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带电小球,小球静止在水平向右的匀强 电场中 , 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θ = 37° . 已知小球所带电荷量 q = - 1.0×10 6 C,匀强电场的场强 E=3.0×103 N/C,取重力加速度 g= 10 m/s2,sin 37° =0.6,cos 37° =0.8.求: (1)小球所受电场力 F 的大小. (2)小球的质量 m. (3)将电场撤去,小球回到最低 点时速度 v 的大小.
解析:(1)F=qE=3.0×10-3 N qE (2)由mg=tan 37° , 得 m=4.0×10-4 kg 1 (3)由 mgl(1-cos 37° )=2mv2, 得 v= 2gl1-cos 37° =2.0 m/s - - 答案:(1)3.0×10 3 N (2)4.0×10 4 kg (3)2.0 m/s
5.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小球从 A 端由静止开始沿粗糙曲面 轨道 AB 滑下,从 B 端水平飞出,撞击到一个与水平地面成 θ=37° 的斜面上,撞击点为 C.已知斜面顶端与曲面末端 B 相连,A、B 间 的高度差为 2H,B、C 间的高度差为 H,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 度为 g, 求小球在曲面上运动时克服阻力做的功. (已知 sin37° =0.6)
1 2 vy gt 解析:由 h=2gt ,tan60° =v =v ,可得 v0= 10 m/s,由小球 0 0 1 2 被弹射过程中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得,Ep=2mv0 =10 J,A 正确. 答案:A
2.(2017· 银川模拟)(多选)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原来静止的物体 在水平力 F 的作用下,经过时间 t、通过位移 L 后,动量变为 p、 动能变为 Ek,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力 F 的作用下,这个物体若是经过时间 3t,其动量将等 于 3p B.在力 F 的作用下,这个物体若是经过位移 3L,其动量将等 于 3p C.在力 F 的作用下,这个物体若是经过时间 3t,其动能将等 于 3Ek D.在力 F 的作用下,这个物体若是经过位移 3L,其动能将等 于 3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