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复习学案文档

合集下载

《烛之武退秦师》复习学案

《烛之武退秦师》复习学案

必修一第二单元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复习学案班级:_____姓名:__________ 编号:_____【基础梳理】【复习目标】1.梳理掌握文言基础知识。

2.巩固训练,提升能力。

【考纲解读】1.理解常见文言实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

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B级。

【知识梳理】一、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 3.秦伯说,与郑人盟(“”通“”) 4.失其所与,不知(“”通“”)二、古今异义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今义:请客的主人2.行李..之往来古义: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义:今义:疲劳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今义:男子的配偶三、一词多义越国以鄙远()肉食者鄙,未能远谋()1.鄙先帝不以臣卑鄙()齐孝公伐我北鄙()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鄙人不慧,将有志于世()若不阙秦,将焉取之()2.阙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朝济而夕设版焉()3.济世济其美,不陨其名()无济于事()赈济灾民()臣之壮也,犹不如人()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4.之子犯请击之()辍耕之垄上()何厌之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5.焉朝济而夕设版焉()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焉用亡郑以陪邻()四、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1)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2) 与郑人盟()2.名词作状语(1) 既东封郑()(2) 夜缒而出()(3) 朝济而夕设版焉()(二)动词的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1) 烛之武退秦师 ()(2)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3) 若不阙秦()(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1) 共其乏困()(2) 越国以鄙远()2.形容词作动词(1) 邻之厚,君之薄也()(2) 因人之力而敝之()五、判断下列文言文句式的类型并翻译。

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高中语文复习 板块五 学案30 《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

高中语文复习 板块五 学案30 《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

(3)意 ①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_料__想__ ②其意常在沛公也:_意__图__ ③目似瞑,意暇甚(《狼》):_神__情__,__态__度___ 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_情__趣___ ⑤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孔雀东南飞并序》):_心__中__,__心__里___
(3)判断句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_标__志__词__:__为__ (4)固定句式 孰与君少长:_标__志__词__:__孰__与__(_…__…__与__…__…__比__,__谁__更__…__…__)_
6.文化常识 (1)侯、伯: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与世袭的宗法、 分封等制度互为表里,爵位往往就是政治权力的标志。秦以后的爵制(分 为赐爵与封爵),与先秦爵制的性质有所不同。爵位不具备行政职能,主 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 (2)执事:办事的官员,文中代指对方(秦穆公),表示恭敬。 (3)季父:古代兄弟姊妹间习惯以“伯(孟)”“仲”“叔”“季”排序。 “伯仲”两字连用,表示相差不多,难分高下,成语有“不分伯 仲”“伯仲之间”。 (4)关中: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以西,泛指战国末期秦之故地,今 陕西一带。
④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_戮___”同“__勠__”,_合__力__、__齐__力___ ⑤张良出,要项伯 “_要___”同“__邀__”,__邀__请___ ⑥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_倍___”同“_背___”,_背__弃___ ⑦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_蚤___”同“__早__”,__早__些__

(3)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译文:项__伯__于__是__连__夜__骑__马__到__刘__邦__驻__军__地___,__私__下__会__见__张__良__,__把__项__羽__将__发__动__ 进__攻___的__事__详__细__地__告__诉__了__他__。__(_得__分__点__:__“__乃__”__,__于__是__;__“__夜__”__,___名__词__作__ 状__语__,__在__夜__里__、__连__夜__;__“__之__”__,__动___词__,__到__;__“__私__”__,__私__下__里__;__“__具__”__,__ 详__细__地__;__“__具__告__以__事__”__,__状__语__后__置__句__、__省__略__句__,__应__为__“__以__事__具__告__之__”__)___ (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文:_派__遣__军__队__把__守__函__谷__关___的__原__因__,__是__防__备__其__他__盗__贼__进__入__和__意__外___的__变__ 故__。___(得__分__点__:__“___所__以__”__,__…__…__的__原__因__;__“__备__”__,__防__备__;__“__出__入___”__,__偏__ 义__复__词__,__进__入__;__“__非__常__”__,__意__外__的__变__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范文(精选6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范文(精选6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范文(精选6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范文(精选6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范文(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三维目标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

2、把握文章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3、学习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反顾捍卫国家主权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1、重点词语、文言特殊句式。

2、把握文章思想内容3、说辩的艺术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步骤和内容第一课时一、简介背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

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

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

结果是楚国大败。

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

但仍未感化晋国。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

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

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

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

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战与和皆出于利。

二、学生自读课文,学习重点词汇句式1、正音正字汜(fàn)南佚(yì)之狐夜缒(zhuì)而出亡郑以陪(beì)邻共(gōng)其乏困阙(quē)秦秦伯说(yuè)逢(páng)孙杞(qǐ)子2、语言点A、焉: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怎么能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⑥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B、词类活用①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③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④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⑤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使作疆界。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优秀6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优秀6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优秀6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烛之武退秦师》复习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烛之武退秦师》复习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烛之武退秦师》复习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一、教学目标1. 理解《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2. 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和技巧,领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对古代文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把握文章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

2. 深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和作者的表达意图。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烛之武退秦师》。

2. 参考资料:相关古代文学鉴赏书籍、网络资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烛之武退秦师》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梳理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回顾故事的发展,概括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3. 分析人物形象:分组讨论,每组分析一位人物的形象特点,总结其性格特点和作用。

4. 写作手法探究: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写作手法和技巧,如描写、对话、叙述等,进行小组交流讨论。

5. 难点词语解析:针对文章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进行讲解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烛之武退秦师》与其他古代文学作品的主题和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文化背景:介绍古代战争、外交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七、课堂互动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某个方面,如人物形象、写作手法等,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2. 师生互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探讨文章的难点和重点。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九、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烛之武退秦师》复习学案参考答案-word文档

《烛之武退秦师》复习学案参考答案-word文档

《烛之武退秦师》复习学案参考答案【合作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因为)其无礼于.(对)晋,且.(并且)贰于楚也。

晋军.(驻扎)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对)郑伯曰:“国危矣,若.(如果)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军队)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取独)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才,一说表修饰)求子,是.(指示代词,这)寡人之.(助词,的)过.也。

然.(然而)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啊)!”许.(答应)之。

夜.(在夜晚)缒而.(表修饰,一说表承接)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已经)知亡矣。

若.(如果)亡郑而.(表顺承)有益于君,敢以.(用,拿)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越过别国把远地当成边邑)君知其难也,焉.(何,为什么)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邻国的势力雄厚了,你们秦国的力量相对就削弱了)若舍郑以为...(东方道路..(把……作为)东道主上的主人),行李之.(取独)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给予)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表并列,不译。

一说表转折)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能让它满足呢)既东.(在东方)封郑,又欲肆.(延伸、扩张)其西封.(疆界),若不阙.(侵损)秦,将焉.(.哪里)取之?阙秦以.(而)利晋,唯.(希望)君图.(考虑)之。

”秦伯说.(通“悦”),与郑人盟.(订立盟约)。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于是,就)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没有)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依靠)人之力而敝.(损害)之,不仁;失其所与.(结交,亲附),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是)还也。

”亦去.(离开)之。

【应用学习】一、解释句中的文言虚词“之”1、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之二虫又何知5、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烛之武退秦师教案6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烛之武退秦师教案6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烛之武退秦师教案6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以下是勤劳的小编为大伙儿收集整理的6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的相关范文,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篇一[学习重点]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概况。

重点了解《左传》作为先秦历史散文杰作的基本内容和语言特色。

2、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的知识,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学习难点]1、掌握正确诵读方法,养成阅读文言文的良好习惯,在课余拓展迁移中提高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烛之武智退秦师的政治活动,鉴赏烛之武的娴熟而精要的外交辞令。

[文习赏识]《左传》是我国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

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

《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作者相传为鲁国的史官左丘明。

有它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

有关春秋时期各诸候国间的政治、军事,外交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史实都有载述,具体面完整地显示了时代概貌。

显然,传统“天命”、礼教思想时有流露,这是历史局限性。

《左传》又具有很高的文字价值。

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叙事委婉详尽,情节富于故事性和戏剧性,描写人物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

[整体感知]本文记述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的一个故事。

郑国被秦、晋两的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

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

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围,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烛之武退秦师>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左传》的相关知识,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理解烛之武说秦伯的思路和言辞技巧,分析烛之武的形象特点。

3、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知识链接1、《左传》《左传》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 722 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 453 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它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2、背景介绍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鲁僖公三十年)。

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 632 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

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

甚至在公元前 632 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

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

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三、文本解读1、字音字形汜(fàn)南佚(yì)之狐缒(zhuì)而出共(gōng)其乏困阙(quē)秦秦伯说(yuè)逢(páng)孙2、实词积累(1)且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2)晋军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军(3)夜缒而出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4)越国以鄙远鄙:边邑,这里用作动词,把……当作边邑(5)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6)行李之往来行李:出使的人(7)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8)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恩惠(9)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10)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没有3、虚词积累(1)以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②敢以烦执事拿③越国以鄙远连词,表目的,来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连词,表目的,来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2)而①今急而求子才②夜缒而出表修饰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表顺承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3)之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③行李之往来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④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⑤辍耕之垄上动词,到4、句式积累(1)判断句①是寡人之过也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2)省略句①(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烛之武退秦师》复习学案

《烛之武退秦师》复习学案

烛之武退秦师》复习学案复习过程1. 作者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 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

丘穆公吕印的后代。

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 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

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

他品行高洁,为孔子推崇,称“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即与其同好恶;汉司马迁亦称其为“鲁君子” ,且以“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为己著述《史记》的先型典范。

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

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 ,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左传》《国语》对中国传统史学影响深远,对司马迁的《史记》创作尤其具有重要启发。

从这个意义讲,左丘明堪为中国传统史学的鼻祖之一。

后世或称其为“文宗史圣” “经臣史祖” ,或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 。

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改封中都伯;明封先儒,改封先贤。

今山东泰安肥城市建有丘明中学以纪念其乡先贤左丘明。

3.相关知识《尚书》和《春秋》:“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言为《尚书》,事为《春秋》。

”这是中国古代有记载的(甲骨文)最早的两部书。

《春秋》是记事的,后多散佚,仅留下经孔子整理的鲁国的《春秋》,汉代有重新编撰整理的“春秋三传”,即《公羊传》《谷(榖)梁传》《左传》。

现仅存左丘明编写的《左传》。

《春秋》和《左传》是编年体史书。

春秋经文,言简义深,如无注释,则无法了解。

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榖)梁三家,称为春秋三传。

另有邹氏、夹氏二家,早在汉朝即已失传。

所以自汉至今,学者只藉三传研读春秋。

《春秋》与《左传》的关系《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

《烛之武退秦师》复习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烛之武退秦师》复习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烛之武退秦师》复习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巩固对《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的理解和掌握。

2. 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课文中的重点知识和难点内容的理解。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回顾课文内容,梳理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特别是烛之武的形象。

3. 解读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和修辞手法,理解其深层含义。

4. 探讨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道德观念。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3. 运用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请学生提前复习课文,准备相关的复习资料。

2. 课堂导入: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引出复习的主题。

3. 课文回顾: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梳理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4. 人物分析: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特别是烛之武的形象。

5. 重要句子和修辞手法解读: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和修辞手法,理解其深层含义。

6. 主题思想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道德观念。

7. 总结与反思:对本次复习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和难点内容的掌握。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请学生完成一份关于《烛之武退秦师》的复习笔记,包括人物分析、重要句子解读和主题思想探讨等。

2. 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教学拓展1. 比较分析:《烛之武退秦师》与其他相关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如《左传》中的其他故事等,探讨其异同之处。

2. 文化背景了解:介绍《烛之武退秦师》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七、教学互动1.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 问题解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尝试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语文一轮复习学案烛之武退秦师

语文一轮复习学案烛之武退秦师

必修下册《烛之武退秦师》一轮复习学案一、挖空训练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fán)南。

佚(yì)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zhuì)()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quē)()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pánɡ)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zhì)();以乱..易整....。

..()。

吾其还也..(),不武()”亦去之。

二、理解性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和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烛之武见秦伯时,开门见山,单刀直入以退为进,态度谦恭,承认郑亡,迎合对方骄傲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抓住秦穆公欲吞并天下的心理,联系实际,循循善诱,娓娓说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的句子是:若舍郑以为东道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亦无所害。

《烛之武退秦师》复习学案-教师版

《烛之武退秦师》复习学案-教师版

《烛之武退秦师》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准确背诵并默写全文。

2.熟练掌握“鄙、许、微、焉、之”等词的词义,准确翻译重点句子。

3.积累作文方法与素材。

一、检查背诵默写。

(3分钟快速读记遗忘句段,然后抽查默写。

)二、挖空训练晋侯、秦伯围郑,以(因为)其无礼于(对)晋,且贰(从属二主)于楚也。

晋军(驻扎)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对)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军队)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主谓之间)壮也,犹(尚且)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表转折,却)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句末语气词)!”许(答应)之。

夜缒(用绳子拴着人从上往下送)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已经)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用)烦执事(办事的官员,代指秦穆公)。

越国以鄙(边邑,用作动词,把……当做边邑)远,君知其难也,焉(哪里)用亡郑以陪(增加)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以之为,把它作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外交使者)之往来,共(同“供”,供给)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给予)晋君赐(恩惠)矣,许君焦、瑕,朝济(渡河)而(表转折,却)夕设版(修筑防御工事)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句式:宾语前置)?既东(名词做状语,向东)封郑,又欲肆(延伸、扩张)其西封(疆界),若不阙(削减)秦,将焉(从哪里)取之?阙秦以(来)利晋,唯(表示希望。

祈请)君图(考虑)之。

”秦伯说(同“悦”),与郑人盟(结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才)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没有)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依靠)人之力而敝(损害)之,不仁;失其所与(结交、同盟),不知;以乱易(取代)整,不武。

吾其(还是)还也。

”亦去之。

三、积累与翻译(依据课本,结合资料书,10分钟时间独立完成下面练习。

)(一)完成课本梳理P26一词多义 1、3、4、5、7题(二)尝试独立翻译下面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烛之武退秦师》复习学案
执笔人:王伟整理人: 高三语文组使用时间:2016-08-11 【基础知识】
一、实词:
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2.且贰.于楚也
3.臣之壮.也
4.吾不能早用子.
5.夜.缒而出
6.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7.敢.以烦执事
..
8.越国以鄙远
..
9.焉用亡.郑以陪.邻
10.邻之厚.,君之薄.也
1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12.行李
..之往来
..13.共.其乏困
..
14.朝济
..而夕设版
..焉
15.既东.封郑,
16.又欲肆.其西.封
17.若不阙.秦
18.惟.君图之
19.秦伯说.,与郑人盟
20.微夫人
...之力不及此
21.因人之力而敝.之
22.失其所与.,不知.
23.以乱易.整,不武
24.亦去.之
二、虚词:
1.以.其无礼于.晋
2且.贰于.楚也
3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4.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5.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6.今急而.求子
7.子亦有不利焉.
8.无能为也已.
9.夜缒而.出
10.郑既.知亡矣
1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12.敢以.烦执事13.越国以.鄙远
14.君知其.难也
15.焉.用亡郑以.陪邻
16.邻之.厚,君之.薄也
17.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18.行李之.往来
19.君亦无所.害
20.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21.朝济而.夕设版焉.
22.夫晋,何厌之.有
23.若.不阙秦
24.阙秦以.利晋
25.秦伯说,与.郑人盟
26.杨孙戍之,乃.还
27.子犯请击之.28.因.人之力而敝之
29.吾其.还也
30.亦去之.
三、句式: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佚之狐言于郑伯
3.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5.敢以烦执事
6.邻之厚,君之薄也
7.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8.夫晋,何厌之有
9.失其所与,不知
10.许君焦、瑕
四、翻译: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5.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6.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达标训练】(50分)
一、(30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晋,何厌.之有?厌:满足
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供给
D.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鄙:边邑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是寡人
..之过也 B.敢以烦执事
..
C.行李
..之力不及此
..之往来 D.微夫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晋军.函陵,秦军氾南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B.①夜.缒而出,见秦伯②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C.①烛之武退.秦师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②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4.在下列句中与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相同的句子是()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夫晋,何厌之有 D.邻之厚,君之薄也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②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B.①朝济而.夕设版焉②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C.①以.乱易整,不武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D.①若.不阙秦,将焉取之②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百舸.(gě) 叱咤.(chà) 长篙.(gāo) 嚼.舌根(jiáo) B.满载.(zǎi) 团箕.(jī) 彳亍.(chù) 露.头角(lù)
C.油漆.(qī) 颓圮.(pǐ) 踯躅.(chú) 沁.园春(qìn) D.漫溯.(sù) 靓.妆(jìng) 烜.赫(xuǎn) 冠.心病(gāun) 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胴体/恫吓殷红/殷切着陆/着急角色/群雄角逐
B.和暖/暖和雇佣/佣金星宿/乳臭应届/应运而生
C.行款/行头包庇/麻痹漂泊/漂白妊娠/良辰美景
D.横肉/横祸中伤/中听游说/说服憎恨/锃光瓦亮
8.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庇.护辟.谣麻痹.无裨.于事髀.肉复生
B.诽.谤绯.闻悱.恻匪.夷所思文采斐.然
C.通缉.犄.角歌姬.跻.身文坛无稽.之谈
D.菁.华腈.纶根茎.肌肉痉.挛泾.渭分明
9.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寂寥宣泄闹义气轻歌曼舞出其不意
B.笙箫影碟元宵节赔理道歉怨天尤人
C.斑斓振撼万户候幅员辽阔委曲求全
D.家具飘渺挖墙脚暗度陈仓无事生非
10.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亚洲/九州合睦/和谐木炭/二氧化碳枯燥无味/焦躁不安
B.隐晦/隐讳蛰伏/海蜇震动/振动全国秘而不宣/附耳密谈
C.去世/病逝文采/喝彩卓见/真知灼见不负众望/深孚众望
D.冥思/瞑目炫目/目眩水份/恰如其分白浪滔天/惊涛骇浪
二、(20分)
11.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

(8分)
[双调]清江引·秋怀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1)曲中写了哪些秋景?(4分)
(2)作者描写这些秋景的作用是什么?(4分)
12.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采桑子·重阳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1)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之处?(4分)
(2)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诗写了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4分)
13.概括下面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4分)
中新网长沙9月12日电(记者肖前辉) 12日晚,一代伟人毛泽东曾经“中流击水”“指点江山”的长沙橘子洲头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2012年中国湖南旅游节在此举行开幕仪式,长沙魅力夜景醉迷中外嘉宾。

主题为“橘色浪漫〃洲游世界”的开幕式,共分洲之光、洲之歌、洲之庆、洲之约、洲之欢等五个篇章。

夜幕之下,湘江之中,辅以现代科技激光演绎和华丽的水上舞台表演,给观众带来了一场震撼感官的饕餮盛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