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考试名词解释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解析(5份卷)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解析(5份卷)
一、名词解释
大气污染系: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生态环境。
大气稳定度:垂直方向上大气稳定的程度。
气压梯度力:单位质量的空气在气压场中受到的作用力。
空燃比: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质量。
干绝热直减率:干空气块绝热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时,温度降低或升高的数值。
二、填空题
1、大气污染物侵入人体主要的途径:表明接触、食入含污染物的物质和水、吸收被污染的空气。
2、湿法脱硫技术包括: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海水烟气脱硫技术、湿式氨法烟气脱硫。
3、目前,常用的除尘器分为:机械除尘器、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四种。
4、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是气体扩散、气体吸收、气体吸附、气体催化转化
5、影响燃烧过程的因素是:空气条件、温度条件、时间条件、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条件。
三、简答题
1、简述双模理论模型的基本要点?
答:(1)当气液两相接触时,两相之间有一个相界面在相界面两侧分别存在着呈层流流动的气膜和液膜。溶质必须以分子扩散形式从气流主体连续通过这两个膜层而进入液相主体。
(2)在相界面上,气液两相的浓度总是相互平衡,即界面上不存在吸收阻力。
(3)在层膜以外的气相和液相主体内,由于流体的充分湍动,溶
质的浓度基本上是均匀的,即认为主体内没有浓度梯度存在,也就是说,浓度梯度全部集中在两层膜内。
2、大气分为哪几层?分别有么特点?
答:(1)对流层:a虽然薄,但却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水蒸气,主要的大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中,天气变化最复杂。b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c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主要是由于下垫面受热不均匀及其本身特性不同造成的。D温度和湿度的水平分布不均匀。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复习要点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要点(2010/10)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大气与大气污染
1.大气的组成:大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其组成可以分为三部分:干燥清
洁的空气、水蒸气和各种杂质。干洁空气的组成是氮、氧、氩和二氧化碳气体,其含量占全部干洁空气的99.996%(体积);氖、氦、氪、甲烷等次要成分只占0.004%左右。P1(选择/填空)
2.大气污染: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
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人们的福利,甚至危害了生态环境。P3(名词解释/选择)
(例:大气污染与其他污染的区别是?---“时间的持续(足够的时间)”)3.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包括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三大问题。P3(填
空)
4.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可以使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无
衰减地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表的长波辐射,由此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称为“温室效应”。P3(名词解释)
第二节: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
1.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按其存在状态可概括为两类:气溶胶状态污染物,
气体状态污染物。P4(填空)
2.气溶胶:系指沉降速度可以忽略的小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
中的悬浮体系。P4(名词解释)
3.总悬浮颗粒物(TSP):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的
颗粒物。P5(选择/填空/名词解释)
4.可吸入颗粒物(PM
):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的颗
粒物。P5(选择/填空/名词解释)
5.对于气体污染物,有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P5(填空)
合肥工业大学环境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考试复习大气名词解释
1:大气污染: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人们的福利,甚至危害了生态环境。 (以下为老师课件上的,上面为书上的,考试时个人认为以书上为准)
大气污染指大气中某种物质的浓度超过正常水平,造成可测的对人体、动物、植被和材料的影响的大气状况。
大气污染指大气中某种不良成分达到一定的浓度,造成有害的影响的大气状况。这种成分可能对人体健康、植被、器物或者全球环境以及通过浑浊的空气或不愉快的气味对环境美学造成负面的影响。
如果大气中的物质达到一定浓度,并持续足够的时间,以致对公众健康、动物、植物、材料、大气特性或环境美学产生可测量的不利影响,这就是大气污染。
2:空气干燥基(air dried basis ):以去掉外部水分的燃料作为100%的成分,即在实验室内进行燃料分析时的试样成分(角码为ad )
3:燃料燃烧的理论空气量:单位量燃料按照燃烧反应方程式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
4:空气过剩系数:(超过理论空气量多给的空气量称为过剩空气量,)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为空气过剩系数 以α表示,α通常>1
5:烟气抬升高度:烟气上升的最高点离烟囱的垂直距离 有效源高为烟囱的几何高度加烟气抬升高度。
6:粉尘的粘附性是指粉尘颗粒之间互相附着或粉尘附着在器壁表面的可能性。
粉尘颗粒由于互相粘附而凝聚变大,有利于提高除尘器的捕集效率,但粉尘对器壁的粘附会造成装置和管道的堵塞。
7:重力沉降过程中,当合力FG 和阻力FD 相等时,沉降速度达到最大,称为终末沉降速度。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后试卷
江西农业大学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考试AB卷
一、名词解释
1、大气稳定度:指在垂直方向上大气稳定的程度,即是否易发生对流。
2、三效催化剂:将烃类、一氧化碳和Nox同时进行氧化和还原的催化剂。
3、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常温下蒸发速率大,易挥发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统称。
4、粉尘孔隙率:粉尘颗粒间和内部空隙的体积与堆积粉体的总体积之比。
5、爱克曼螺旋线:如果把边界层中不同高度的风矢量用矢量图表示,并把它们投影到同一水平面上,把风矢量的顶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风矢量极限,称为爱克曼螺旋线.
6、气体吸附:用多孔固体吸附剂将气体(或液体)混合物中一种或数种组分浓集于固体表面,而与其他组分分离的过程。
7、下沉逆温:由于空气下沉受到压缩增温而形成的逆温称为下沉逆温。
8、质量中位粒径(MMD):质量筛下频率累计频率G=0.5时对应的粒径d50。
9、飞灰:系指随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排出的分散的较细的灰分.
10、颗粒圆球度:表示颗粒形状与圆球形颗粒不一致程度的尺度。
11、辐射逆温:由于地面强烈辐射冷却而形成的逆温。
12、 PM2.5(PM10):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2。5um(10um)的颗粒物。
13、气溶胶:悬浮在大气中的颗粒物,包括沙尘、烟尘、扬尘、硫酸盐颗粒、酸盐颗粒、火山尘和其他有机颗粒物等.
14、光化学烟雾:大气中的碳氢化物和氮氧化物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臭氧等二次污染物,参与化学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浅蓝色有刺激性的烟雾即为光化学烟雾。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考试名词解释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考试名词解释
1.大气污染: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
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生态环境。
2.环境空气:是指人类、植物、动物、建筑物暴露于其中的室外空气。
3.按照大气污染围分为:局部地区污染、地区性污染、广域污染、全球性污染。
4.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可以使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无
衰减地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表的长波辐射,由此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5.酸雨: 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如雾、露、霜)称为酸
雨。
6.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按其存在状态可概括为两类:气溶胶状态污染物,
气体状态污染物。
7.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包括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三大问题。
8.气溶胶状态污染物
粉尘:指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小固体颗粒,受重力作用能发生沉降,但在一段时间能保持悬浮状态。
烟:烟一般指由冶金过程形成的固体颗粒的气溶胶。
飞灰:指随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排出的分散的较细的灰分。
黑烟:由燃烧产生的能见气溶胶。
霾(灰霾):大气中悬浮的大量微小尘粒使空气浑浊,能见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天气现象。
雾:气体中液滴悬浮体的总称。
9.气溶胶:系指沉降速度可以忽略的小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
中的悬浮体系。
10.总悬浮颗粒物(TSP):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的颗
粒物
11.可吸入颗粒物(P M10):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的颗粒
物
12.气体状态污染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有机化合物、硫酸烟雾、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考试题名词解释
二、名词解释:
1、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元素如甲烷,一氧化二氮,臭氧,氟氯烃,水蒸汽等,可以使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的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表的长波辐射,由此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2、燃烧:可燃混合物的快速氧化过程,并伴随着能量的释放,同时使燃料的组成元素转化为相应的氧化物.
3、可吸入颗粒物: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微米的颗粒物。
4、二次污染物:指有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质。
5、空燃比: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质量。
6、大气污染: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生态环境。
7、总悬浮颗粒物(TSP):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的颗粒物。
8、大气稳定度:是指在垂直方向上大气稳定度的程度,即是否易于发生对流。
9、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为在空气中与颗粒的沉降速度相等的单位密度()的圆球的直径。
10、安息角:粉尘从漏斗连续落到水平面上,自然堆积成一个圆锥体,圆锥体母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11、大气污染物: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人
和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
12、干绝热直减率:干空气快(包括未饱和的湿空气块)绝热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通常取100m)时,温度降低或升高个数值,称为干空气温度绝热垂直递减率,简称干绝热直减率。
13、背景浓度:背景浓度是指该地区已有的污染物浓度水平。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
洛阳理工学院 /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期末考试试题卷(A)
一、名词解释(3×5)
1、可吸入颗粒物(PM10):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um的颗粒物。
大气污染:由于人类生活与生产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介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类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
2、理论空气量:单位燃料按燃烧反应方程式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
3、空气过剩系数:实际空气量V a与理论空气量V°之比。
4、空燃比: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质量,有燃烧方程式求得。
5、驱进速度:当静电力和气流阻力达到平衡时,颗粒便达到一个静电沉降的末速度,习惯称为颗粒的驱进速度。
6、分割直径:除尘效率为50%时的粒径为除尘器的分割直径。
7、城市热岛效应: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气温的现象。
8、再燃燃料:
9、控制速度:指在罩口前污染物扩散方向的任意点上均能使污染物随吸入气流流入罩内并将其捕集所必须的最小吸气速度。
10、光化学烟雾:在阳光照射下,大气中的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和氧化剂之间发生的一系列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蓝色烟雾。
一、填空(1×30)
1、常见的全球性污染问题包括: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
2、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定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
3、煤的工业评价分析: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以及估测硫含量和热值
4、煤在与空气隔绝条件下加热分解出的可燃气体称为挥发分
5、煤质对排尘浓度有很大影响,其中影响最大是灰分和水分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考研复习重点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考研复习重点
第一章:
①TSP :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 的颗粒物
②PM10: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μm 的颗粒物
③ODS :消耗臭氧层的物质
④酸雨:pH 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如雾、露、霜)
⑤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
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人们的福利,甚至危害了生态环境。
⑥一次污染物:指直接从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
⑦二次污染物:指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变化或光化学反应而生
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
2. 我国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是什么?我国的大气污染物现状有什么规律性?
答:我国的大气污染仍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为TSP 和SO 2。
规律:①煤烟型污染是我国大气污染的普遍问题;②城市的大气污染比乡村严重;③南方的大气污染比北方严重; ④冬季的大气污染比夏季严重;⑤酸雨现象集中在我国西南、华南和东南地区出现
3.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有那些项目?如何计分?如何报告?
答:⑪PM 10、SO 2、NO 2、CO 、O 3 ⑫ 当第K 种污染物浓度为1,,+≤≤j k k j k ρρρ时,其分指数为
j k j k j k j k j k j k k k I I I I ,,1,,1,,)(+---=++ρρρρ
⑬各种污染物的污染分指数都计算以后,取最大者为该区域或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API ,则该种污染物即为该区域或城市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API <50时,则不报告首要污染物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考试名词解释
1.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某种物质的浓度超过正常水平,造成可测的对人体,动物,植物和材料的影响的大气状况。
2.大气污染物: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人和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那些物质。
3.元素分析:是用化学方法测定去掉外部水分的煤中主要组分碳氢氮硫和氧等含量。
4.空燃比: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质量,它可以由燃烧方程式直接求得。
5.空气过剩系数:一般把超过理论空气量多供给的空气量称为过剩空气量,并把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定义为空气过剩系数。
6.斯托克斯直径DS:为在同一流体中与颗粒的密度相同和沉降速度相同的圆球的直径。
7.筛分直径:为颗粒能够通过的最小方筛孔的宽度。
7.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为在空气中与沉降速度相等的单位密度的圆球的直径。
8.扩散荷电:由离子的扩散现象而导致的粒子荷电过程.
9.驱进速度:荷电粒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集尘极运动时。电场力与空气阻力很快就达到平衡,并向集尘极做匀速运动。
10.电场荷电:离子在静电力作用下做定向运动,与粒子碰撞而使粒子荷电。
11.可吸入颗粒物(pm10):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um的颗粒物。
12.理论空气量:单位量燃料按燃烧反应方程式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
13.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到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
14.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成分或者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者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
15.总悬浮颗粒物(TSP):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0um的颗粒物。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卷及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环境空气:是指人类、植物、动物、建筑物暴露于其中的室外空气。(P1)
2、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人们的福利,甚至危害了生态环境。(P3)
3、粉尘:指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小固体颗粒,受重力作用能发生沉降,但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悬浮状态。(P4)
4、酸雨: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如雾、露、霜)称为酸雨。(P4)
5、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到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P5)
6、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P5)
7、大气污染物控制标准:是根据污染物排放标准引申出来的一种辅助标准,如燃料、原料使用标准,净化装置选用标准,排气筒高度标准及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等。(P22)
8、理论水蒸气体积:是由燃料中氢燃烧后生成的水蒸气体积,
燃料中所含的水蒸气体积和由供给的理论空气量带入的水蒸气体积。(P45)
9、干绝热直减少率:干空气块(包括未饱和的湿空气块)绝热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通常取100m)时,温度降低或升高的数值。(P71)
10、温度层结:用坐标图表示气温沿垂直高度的分布的曲线,这种曲线称为气温沿高度分布曲线或温度层结曲线,简称温度层结。(P72)
11、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在空气中颗粒的沉降速度相等的单位密度(ρP=1g/cm3)的圆球直径。(P118)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考试题名词解释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考试
题名词解释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二、名词解释:
1、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元素如甲烷,一氧化二氮,臭氧,氟氯烃,水蒸汽等,可以使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的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表的长波辐射,由此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2、燃烧:可燃混合物的快速氧化过程,并伴随着能量的释放,同时使燃料的组成元素转化为相应的氧化物。
3、可吸入颗粒物: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微米的颗粒物。
4、二次污染物:指有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质。
5、空燃比: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质量。
6、大气污染: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生态环境。
7、总悬浮颗粒物(TSP):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的颗粒物。
8、大气稳定度:是指在垂直方向上大气稳定度的程度,即是否易于发生对流。
9、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为在空气中与颗粒的沉降速度相等的单位密度()的圆球的直径。
10、安息角:粉尘从漏斗连续落到水平面上,自然堆积成一个圆锥体,圆锥体母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11、大气污染物: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人和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
12、干绝热直减率:干空气快(包括未饱和的湿空气块)绝热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通常取100m)时,温度降低或升高个数值,称为干空气温度绝热垂直递减率,简称干绝热直减率。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卷2
⼤⽓污染控制⼯程试卷2
⼀、名词解释
1、环境空⽓:是指⼈类、植物、动物、建筑物暴露于其中的室外空⽓。(P1)
2、⼤⽓污染:指由于⼈类活动或⾃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中,呈现出⾜够的浓度,达到⾜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体的舒适、健康和⼈们的福利,甚⾄危害了⽣态环境。(P3)
3、粉尘:指悬浮于⽓体介质中的⼩固体颗粒,受重⼒作⽤能发⽣沉降,但在⼀定时间内保持悬浮状态。(P4)
4、酸⾬: PH⼩于5.6的⾬、雪或其他形式的⼤⽓降⽔(如雾、露、霜)称为酸⾬。(P4)
5、⼀次污染物: 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到⼤⽓中的原始污染物质(P5)
6、⼆次污染物: 是指由⼀次污染物与⼤⽓中已有组分或⼏种⼀次污染物之间经过⼀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成的与⼀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 (P5)
7、⼤⽓污染物控制标准:是根据污染物排放标准引申出来的⼀种辅助标准,如燃料、原料使⽤标准,净化装置选⽤标准,排⽓筒⾼度标准及卫⽣防护距离标准等。(P22)
8、理论⽔蒸⽓体积:是由燃料中氢燃烧后⽣成的⽔蒸⽓体积,燃料中所含的⽔蒸⽓体积和由供给的理论空⽓量带⼊的⽔蒸⽓体积。(P45)
9、⼲绝热直减少率:⼲空⽓块(包括未饱和的湿空⽓块)绝热上升或下降单位⾼度(通常取 100m)时,温度降低或升⾼的数值。(P71)
10、温度层结:⽤坐标图表⽰⽓温沿垂直⾼度的分布的曲线,这种曲线称为⽓温沿⾼度分布曲线或温度层结曲线,简称温度层结。(P72)
11、空⽓动⼒学当量直径:在空⽓中颗粒的沉降速度相等的单位密度(ρP=1g/cm3)的圆球直径。(P118)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后试卷
江西农业大学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考试AB卷
一、名词解释
1、大气稳定度:指在垂直方向上大气稳定的程度,即是否易发生对流。
2、三效催化剂:将烃类、一氧化碳和Nox同时进行氧化和还原的催化剂。
3、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常温下蒸发速率大,易挥发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统称。
4、粉尘孔隙率:粉尘颗粒间和内部空隙的体积与堆积粉体的总体积之比。
5、爱克曼螺旋线:如果把边界层中不同高度的风矢量用矢量图表示,并把它们投影到同一水平面上,把风矢量的顶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风矢量极限,称为爱克曼螺旋线。
6、气体吸附:用多孔固体吸附剂将气体(或液体)混合物中一种或数种组分浓集于固体表面,而与其他组分分离的过程。
7、下沉逆温:由于空气下沉受到压缩增温而形成的逆温称为下沉逆温。
8、质量中位粒径(MMD):质量筛下频率累计频率G=0.5时对应的粒径d50。
9、飞灰:系指随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排出的分散的较细的灰分。
10、颗粒圆球度:表示颗粒形状与圆球形颗粒不一致程度的尺度。
11、辐射逆温:由于地面强烈辐射冷却而形成的逆温。
12、 PM2.5(PM10):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2.5um(10um)的颗粒物。
13、气溶胶:悬浮在大气中的颗粒物,包括沙尘、烟尘、扬尘、硫酸盐颗粒、酸盐颗粒、火山尘和其他有机颗粒物等。
14、光化学烟雾:大气中的碳氢化物和氮氧化物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臭氧等二次污染物,参与化学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浅蓝色有刺激性的烟雾即为光化学烟雾。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资料
大气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
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的舒适、健康和人们的福利,甚至危害了生态环境。
2.环境空气:是指人类、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暴露于其中的室外空气。
3.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
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人们的福利,甚至危害了生态环境。
4.大气污染物: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人和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那些物
质。
5.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
6.气溶胶状态污染物:指沉降速度可以忽略的小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的悬
浮体系。
7.粉尘:指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小固体颗粒,受重力作用能发生沉降,但在一段时间内能保持
悬浮状态。粒径:1-20μm左右。
8.烟:由冶金过程形成的固体颗粒的气溶胶。粒径:0.01-1μm。
9.飞灰:指随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排出的分散得较细的灰分。
10.黑烟:指由燃料燃烧产生的能见气溶胶。
11.雾:气体中液滴悬浮体的总成。
12.总悬浮颗粒物(TSP):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的颗粒物。
13.可吸入颗粒物(PM10):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μm的颗粒物。
14.气体状态污染物:是以分子状态存在的污染物。又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15.一次污染物:指直接从污染源排到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
16.二次污染物:指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大气稳定度:在垂直方向上大气稳定的程度,即是否易于发生对流。
2、理论烟气体积:在理论空气量下,燃料完全燃烧所生成的烟气体积称为理论烟气量。
3、双模理论:
①气液两项接触时形成一个相界面
②相界面两侧存在呈层流流动的气膜和液膜
③溶质以分子扩散从气流主体通过这两个膜层进入液相主体
④相界面出气液两项存在动态平衡
⑤膜层以外无浓度梯度、浓度梯度全部集中在两层膜内
4、催化转化法:借助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使气态污染物在催化剂表面上发生化学反应,转化为无害或易于处理与回收利用物质的净化方法。
5、冷凝法:利用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具有不同饱和蒸汽压的这一性质,采用降低温度、提高系统的压力或既降低温度又提高压力的方法,使处于蒸汽状态的污染物(如VOCs)冷凝并与废气分离。
二、填空题
1.大气污染物的污染源可分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2.常用的除尘器可分为机械除尘器、电除尘器、湿式除尘器、袋式除尘器。
3.根据逆温生成的过程,可将逆温分为辐射逆温、下沉逆温、平流逆温、湍流逆温、锋面逆温五种。
4.按照湍流形成原因,可将湍流分为两种湍流:热力湍流、机械湍流。
5.当吸附剂饱和后需要再生,再生的方法有加热吸附再生、降压或真空解吸再生、置换再生、溶剂萃取再生等。
三、简答题
1、燃料完全燃烧所需要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答:
1)空气条件:燃料燃烧时必须保证供应与燃烧相适应的空气量。如果空气供
应不足,燃烧就不完全。相反空气量过大,也会降低炉温,增加锅炉的排烟热损失。
2)温度条件:燃料只有达到着火温度,才能与氧作用而燃烧。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目前主要包括(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
三大问题。
2.根据气温在垂直于下垫面反向上的分布,可将大气圈分为五层:(对
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
3.烟气成分主要是(CO2、SO2、N2和水蒸气)。
4.粉尘颗粒与液体接触后能否相互附着或附着难易程度的性质称为
(粉尘的润湿性)。
5.机械除尘器包括(重力沉降室、惯性除尘器和旋风除尘器)等。
二.名词解释:
1、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如甲烷、臭氧、氟氯烃(CFCs)、水蒸气等,可以使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地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表的长波辐射,由此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成为“温室效应”。
2、大气污染物: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人和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
3、干绝热直减率:干空气快(包括未饱和的湿空气块)绝热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通常取100m)时,温度降低或升高个数值,称为干空气温度绝热垂直递减率,简称干绝热直减率。
4、背景浓度:背景浓度是指该地区已有的污染物浓度水平。
5、粒径分布:粒径分布是指不同粒径范围内的颗粒个数(或质量或表面积)所占的比例。以颗粒的个数表示所占比例时,称为个数分布;
以颗粒的质量(或表面积)表示时,称为质量分布(或表面积分布)。
三.简答题:
1、对于符合工业要求的吸附剂有哪些要求?
答:(1)要有巨大的内表面积,而其外表面积往往仅占总表面积的极小部分,故可看作是一种极其疏松的固态泡沫体。
(2)对不同气体具有选择性的吸附作用。
(3)较高的机械强度、化学与热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大气污染: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
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生态环境。
2.环境空气:是指人类、植物、动物、建筑物暴露于其中的室外空气。
3.按照大气污染围分为:局部地区污染、地区性污染、广域污染、全球性污染。
4.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可以使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无
衰减地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表的长波辐射,由此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5.酸雨: 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如雾、露、霜)称为酸
雨。
6.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按其存在状态可概括为两类:气溶胶状态污染物,
气体状态污染物。
7.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包括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三大问题。
8.气溶胶状态污染物
粉尘:指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小固体颗粒,受重力作用能发生沉降,但在一段时间能保持悬浮状态。
烟:烟一般指由冶金过程形成的固体颗粒的气溶胶。
飞灰:指随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排出的分散的较细的灰分。
黑烟:由燃烧产生的能见气溶胶。
霾(灰霾):大气中悬浮的大量微小尘粒使空气浑浊,能见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天气现象。
雾:气体中液滴悬浮体的总称。
9.气溶胶:系指沉降速度可以忽略的小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
中的悬浮体系。
10.总悬浮颗粒物(TSP):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的颗
粒物
11.可吸入颗粒物(P M10):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的颗粒
物
12.气体状态污染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有机化合物、硫酸烟雾、
光化学烟雾
13.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到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
14.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
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
15.硫酸烟雾:硫酸烟雾系大气中的SO2等硫氧化物,在有水雾、含有重金属的悬
浮颗粒或氮氧化物存在时,发生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硫酸雾或硫酸盐气溶胶。硫酸烟雾引起的刺激作用和生理反应等危害,要比SO2气体大得多。
16.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是在照射下,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氧
化剂之间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蓝色烟雾。其主要成分有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酮类和醛类等。光化学烟雾的刺激性和危害要比一次污染物强烈得多。
17.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可分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两类。
18.人为污染源有各种分类方法。按污染源的空间分布可分为:点源、面源、线
源。
19.人为源:(人类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形成的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
交通运输污染源
20.对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分类统计:燃料燃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
21.自然源:(自然原因向环境释放污染物的地点)火山喷发、森林火灾、飓风、
海啸、土壤和岩石的风化、生物腐烂。
22.大气污染物侵入人体的主要三条途径:表面接触、食入含污染物的食物和水、
吸入被污染的空气
23.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颗粒物、硫氧化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光化学氧化
剂、有机化合物
24.对植物的伤害3.对器物和材料的影响4.对大气能见度和气候的影响
25.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实质上就是为了达到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控制目标,对多
种大气污染控制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区域适应性和实施可能性等进行最优化选择和评价,从而得出最优的控制技术方案和工程措施。
1.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2)严格环境管理;(3)
控制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①实施清洁生产②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
③建立综合性工业基地;(4)控制污染的经济政策;(5)控制污染的产业
政策1鼓励类2限制类3淘汰类;(5)绿化造林;(6)安装废气净化装置26.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的种类和作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大气污染
物排放标准(工业污染源);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警报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车间。
27..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API)的项目定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
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和臭氧(O3)。
28.各种污染物的污染分指数都计算出以后,取最大者为该区域或城市的空气污
染指数API,则该种污染物即为该区域或城市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API<50时,则不报告首要污染物。
29.煤的分类:褐煤、烟煤、无烟煤
30.煤的工业分析包括测定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以及估测硫含量
和热值。
31.燃料按物理状态分为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三类。
32.灰分:是煤中不可燃矿物物质的总称。
33.元素分析:是用化学方法测定去掉外部水分的煤中主要组分碳、氢、氮、硫
和氧等的含量。
34.煤中含有硫的形态(四种):黄铁矿硫(FeS2)、硫酸盐硫(MeSO4)、有机硫
(C x H y S z)和元素硫。
35.煤的成分表示方法中常用的基准有:收到基、空气干燥基、干燥基和干燥无
灰基。
36.燃烧:指可燃混合物的快速氧化过程,并伴随能量的释放,同时使燃料的组
成元素转化为相应的氧化物。
37.燃料完全燃烧的条件为:空气条件、温度条件、时间条件和燃料与空气的混
合条件。
38.燃烧过程的“三T”条件为:温度、时间和湍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