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专业培养方案
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化学专业(师范类)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我们要明确培养目标。
师范类化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中学化学教育工作和科学研究。
因此,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1.知识与技能:掌握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熟悉中学化学教学内容和方法。
2.教育教学能力:具备中学化学教师的基本素质,能独立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科学研究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素养,能从事化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
二、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部分,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
1.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政治、英语、计算机、体育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专业基础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为学生奠定扎实的化学基础。
3.教育教学课程: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化学教学论等,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4.实践教学课程:化学实验、教育实习、科研训练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环节,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实验教学:加强化学实验课程,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2.教育实习:安排学生到中学进行教育实习,了解中学教育教学现状,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3.科研训练:鼓励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培养科研素养。
四、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要注重引进和培养相结合。
1.引进人才:积极引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高科研水平的教师。
2.培养人才: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3.师资培训:定期组织师资培训,更新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质量保障质量保障是人才培养的生命线,要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
1.教学质量监控:对教学质量进行定期评估,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2.学生评价:收集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毕业生跟踪调查:了解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发展状况,为人才培养提供反馈。
化学(师范类)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化学(师范类)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专业代码:070301专业名称:化学(Chemistry)二、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国家和地方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扎根兵团,立足新疆,面向全国,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具有高尚师德,热爱中学化学教育事业,系统掌握化学专业基础知识、中学教育教学理论,具备良好的化学教育教学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具有一定实践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使之成为在中学、社会教育机构或其他企事业单位中从事化学及相关基础教育领域教学、管理及研究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毕业五年后,能够达到以下目标:目标1:高尚师德与教育情怀自觉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践行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适应国家基础教育发展需求,身心健康,认同教师职业,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和立德树人的教育情怀。
目标2:学科素养系统掌握化学和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
熟练掌握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教学方法和策略。
目标3:教学和管理能力具备较强的化学教育教学能力及语言沟通交流能力,能够基于课程标准指导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能胜任班主任工作。
目标4:综合育人能力具有全程育人意识,理解学科育人价值,能够有机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
掌握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针对性开展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
教学工作中能够贯彻德育为先、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具备综合育人的能力。
目标5:反思和合作能力熟悉教育教学规律和方法,善于反思、合作、实践,能够主动投身基础教育改革并独立地进行教学研究,实现素质、能力和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
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通过校内外教研活动开展专业交流。
及时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前沿动态,有较好的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毕业要求1.遵守师德规范。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立德树人为己任。
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完整版)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熟悉化学过程和产品研发,了解化学专业前沿动态,具备化学专业知识、现代教学基本能力和较强实践能力,受到严格科学研究训练,能在中等学校从事教学、教育科学研究,在化工、材料、制药、能源、环保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育培训、生产技术与管理等工作的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及特色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以及相关的化工技术知识,受到化学基础研究等方面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训练,通过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学习与锻炼,具有良好的从事化学教学与研究的能力,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协同创新能力。
经四年学习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数学、物理、教育理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及化工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
3.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够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具有良好的教师素养和从事化学教学、化学教学研究的基本技能。
4.了解化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化学教育发展最新研究成果;了解国家关于科学技术、化学相关产业、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政策、法规。
5.掌握网络基本知识,能应用计算机进行教学设计和信息处理。
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6.具有一定的教学设计、实验设计能力和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修业年限:学制四年,最长可延长在八年内。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化学五、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及实验、分析化学及实验、有机化学及实验、物理化学及实验、结构化学、仪器分析及实验、化工原理及实验、学科教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
六、自主学习课程食品化学、精细化工工艺学、化妆品学、化学发展史、绿色化学。
化学专业教学培养方案
化学专业教学培养方案一、专业特色化学专业依托华东理工大学国家一流学科—化学学科,在化学及相关学科前沿领域的科学研究、化学产品合成和配方设计、化学产品检验分析和性能测试等方面形成特色,学生毕业后可在教育、科研院所、医药、材料、能源、生物、环境、化工、食品和日用化学、金融贸易等领域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就业,或进入化学及相关学科深造,成为研究型专业人才。
二、培养目标化学专业以培养一流的化学及相关领域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为目标,毕业学生应具有扎实的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以及数、理、外语和计算机等公共基础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和实践创新能力,拥有坚实的家国情怀、良好的人文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道德情操、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流畅的国际交流能力。
要求五年以上的毕业生:➢能够从事化学及相关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营管理等工作,适应独立和团队工作环境。
➢以社会责任感、法律、道德修养、安全与环境意识和经济等方面的视角理解和解决多学科的问题。
➢在终身学习、专业发展、竞争能力和领导能力上表现出担当和进步,在化学及相关领域具有职场竞争力。
三、毕业要求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当达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认证标准规定的能力,共有9条:1. 具有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化学专业知识,掌握必备的化学研究方法,了解化学及相关领域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3. 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能够发现、辨析、质疑、评价化学及相关领域现象和问题,表达个人见解;4. 有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能够对化学及相关领域复杂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或解决方案;5. 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能够恰当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解决实际问题;6. 具有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
能够通过口头和书面表达方式与同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7. 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能够与团队成员和谐相处,协作共事,并作为成员或领导者在团队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8. 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理解能力。
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Chemistry 07030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是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数理和化学基本理论知识、较强的化学实验技能、良好的科学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及外语应用能力、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在中等学校、科研院所、工矿企业、政府部门等从事化学教学、科学研究、化工新型材料开发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具有较扎实的化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从事化学教育、化学研究、化工新型材料开发及管理工作的能力。
毕业生应达到以下要求:1.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
具有改革创新意识和国际竞争意识,具有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个人行为规范,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意识。
2.掌握较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术,达到规定的等级要求。
3.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4.系统地掌握化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化工、材料等方面的一般原理与知识,了解与化学交叉学科的基本知识。
5.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科学研究、撰写论文的能力以及应用开发与组织管理的能力。
6.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掌握中外文文献检索的一般知识,了解化学学科理论前沿、最新发展动态、应用前景和行业需求。
7.具备一定的专业外语实际应用能力,能熟练查阅外文文献资料。
8.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适应科学和社会的发展。
三、学制与学位学制:4年,实行3到6年的弹性学制。
学位:理学学士学位四、核心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现代仪器分析、结构化学、高分子化学、化学工程基础等。
化学专业2023版人才培养方案
化学专业2023版人才培养方案
化学专业2023版人才培养方案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能够从事化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教学、技术开发和应用的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掌握化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实验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
三、课程体系
本专业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四个部分。
1. 通识教育课程: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跨学科知识。
2. 学科基础课程: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
3. 专业课程:包括结构化学、量子化学、高分子化学、材料化学等方面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深入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素养。
4. 实践环节:包括实验课程、科研项目、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具备以下要求:
1. 掌握化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
4. 了解化学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前沿;
5. 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
五、师资队伍
本专业应有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包括教授、副教授、讲师等不同层次和研究方向的教师,以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化学专业教学培养方案
化学专业教学培养方案一、背景与目标化学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具备研究、分析和解决化学相关问题的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在全面掌握化学核心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化学工程设计、产品开发和管理工作的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培养要求和课程设置1.培养要求(1)理论基础:具有坚实的化学基础知识,掌握化学核心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最新发展动态。
(2)实验技能:具备独立进行化学实验、数据分析和实验报告撰写的能力。
(3)科研能力:具备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思维方式,能够开展科研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
(4)综合素质:具备良好的科学道德素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2.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等。
(2)专业核心课程:有机合成化学、催化化学、分析测试技术、生物医药化工等。
(3)技术课程:仪器分析技术、化学过程设计与优化、化学工程原理等。
(4)应用课程:环境化学、食品化学、药物化学、材料化学等。
(5)实践环节:化学实验、科研实训、实习实践、毕业设计等。
三、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1.培养模式(1)知识体系与技能培养相结合:重视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强实验技能的培养,通过实验课程和科研实训,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2)课内教学与课外拓展相结合:通过组织学术报告、参观实验室、参加科技竞赛等活动,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提高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
2.教学方法(2)小组讨论与个人研究相结合:开展小组讨论、研究任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独立研究能力。
(3)网络资源与实地考察相结合: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展在线学习和研究,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深入了解行业应用和前沿技术。
四、实践环节与社会服务1.实验实训:通过开设化学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化学工程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书桌上,思绪随着键盘的敲击声一点点流淌出来。
这个方案,我已经构思了许久,关于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我想用最自然、最流畅的语言,把我的想法一股脑儿地呈现出来。
一、培养目标我们的目标是为国家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化学工程人才。
这不仅仅意味着要掌握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工程技能,更要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化工领域内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项目管理。
二、课程设置1.公共课:政治、英语、数学。
这三门课程是基础,也是必备。
政治课让我们了解国家政策,英语课提升我们的国际视野,数学课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
2.专业基础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
这四门课程是化学工程的基石,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
3.专业核心课:化学工艺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原理、化工设计。
这四门课程让我们掌握化工领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4.选修课:现代分析技术、绿色化学、化工安全与环保、化工企业管理。
这些课程拓宽我们的知识面,让我们在专业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实践环节1.实验课:实验是化学工程的生命线,我们要通过实验课,掌握各种实验技能,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2.实习:实习让我们走出课堂,走进企业,了解实际生产过程,提升我们的实践能力。
3.科研项目:参与科研项目,让我们在实践中学会科学研究,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师资队伍我们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他们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他们是我们成长的引路人,为我们提供指导和支持。
五、培养方式1.课堂讲授:老师用生动的语言,让我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2.小组讨论:我们分成小组,针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3.企业参观:走进企业,了解实际生产过程,让我们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4.学术交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拓宽我们的视野,提升我们的学术素养。
化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化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化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化学学科以及教师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意识、终身学习、实践与研究的能力,乐教、懂教和善教的服务于基础教育的化学教师。
基本要求: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努力学习和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学习和掌握本专业所需的通识课程数学、物理、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3.学习和掌握化学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熟悉本学科的研究前沿、应用前景和相关学科的知识;4.学习教育创新理论,掌握“以生为本”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5.掌握一门外国语和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信息的获取与处理能力,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的能力;6.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激励自己向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教师的方向发展。
二、主要课程普通化学原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仪器分析、化工基础、化学信息学及上述课程的实验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化学教学论等课程。
三、学制4年四、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五、教学时间分配表项目周数学分各学期分配情况(周数)备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军事训练 3 3 3 0 0 0 0 0 0 0 学年论文0 0 0 0 0 0 0 0 0 0 教育实习或毕业实习8 8 0 0 0 0 0 0 8 0 见习 4 4 0 1 1 1 1 0 0 0 毕业论文(设计)16 16 0 0 0 0 0 0 8 8 复习考试12 0 2 1.5 2 1.5 2 1.5 1 0.5 入学及毕业教育 2 0 0.5 0 0 0 0 0 0 1.5 学年总结 1.5 0 0 0.5 0 0.5 0 0.5 0 0 机动 4.5 0 0.5 0 1 0 1 1 1 0 课程教学113 157 15 17 17 17 17 17 3 10 小计164 188 21 20 21 20 21 20 21 20 六、课程教学学时、学分分布表类别学期课类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计百分比%学时通识教育必修课213 201 136 153 0 0 0 0 703 24 专业类必修课188 356 442 225 272 118 0 0 1601 54.6 专业类选修课计划开设0 0 0 136 359 655 102 187 1439学生应修0 0 0 34 85 238 0 68 425 14.5 通识教育选修课0 0 0 51 51 51 0 51 204 7 小计401 557 578 463 408 407 0 119 2933 100学分通识教育必修课13 11 8 11 0 0 0 0 43 27.4 专业类必修课10.5 17.5 21.5 11 13 4 0 0 77.5 49.4 专业类选修课计划开设0 0 0 8 20 37 6 11 82学生应修0 0 0 2 5 13.5 0 4 24.5 15.6 通识教育选修课0 0 0 3 3 3 0 3 12 7.6小计23.5 28.5 29.5 27 21 20.5 0 7 157 100 注:专业类必修课指学科基础必修课与专业必修课;专业类选修课指学科基础选修课与专业选修课七、课程计划表课程类别课程号课程名称开课学期学分学时分配表周学时先行课考试方式双学位课素质课程课程课类授课实验课外通识教育课必修课31001001 计算机基础 1 3 51 0 34 4 1 理31004001 高等语文 1 3 51 0 0 4 1 文33001100 大学体育1 1 1 30 0 0 2 1 体3400002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 3 48 0 0 3 1 文35000011 大学英语阅读与写作1 1 2 42 0 0 3 1 文35000012 大学英语听力与口语1 1 2 15 0 15 1 1 文31001003 高级程序语言设计 2 3 51 0 24 3 1 理33002100 大学体育2 2 1 34 0 0 2 33001100 1 体3400002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 24 0 10 3 1 文35000021 大学英语阅读与写作2 2 2 51 0 0 3 35000011 1 文35000022 大学英语听力与口语2 2 2 17 0 17 1 35000012 1 文33003100 大学体育3 3 1 34 0 0 2 33002100 1 体3400002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3 34 0 17 2 1 文35000031 大学英语阅读与写作3 3 2 51 0 0 3 35000021 1 文35000032 大学英语听力与口语3 3 2 17 0 17 1 35000022 1 文33004100 大学体育4 4 1 34 0 0 2 33003100 1 体3400002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 6 51 0 51 3 1 文35000041 大学英语阅读与写作4 4 2 51 0 0 3 35000031 1 文35000042 大学英语听力与口语4 4 2 17 0 17 1 35000032 1 文选修课学生至少修取12个学分,其中:线性代数B(第二学期开设)2学分、概率统计B(第三学期开设)2个学分、文科类的课程4个学分、艺体类课程2个学分、其余2个学分由学生自主决定选择。
《化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化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导言】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构成、性质、组成以及相互转化的科学,是一个广
泛而且深奥的领域。
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是为了培养具备系统的化学
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的高级人才,本文将针对化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
案进行详细解析。
【主体】
一、培养目标
1.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先进的
研究方法和手段,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高级专
门人才。
2.培养方向:主要培养方法学与技术研究、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
析化学、材料化学等领域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1.课程学习:学生在硕士研究生阶段需完成一定学分的学术课程,包
括必修课、选修课和研究生导论课程,以确保学生在专业领域内具备系统
的知识储备。
2.科研实践:学生需参与指导老师的研究项目,参与科学实验及数据
分析、文献阅读等科研工作,掌握科研方法和技巧,培养科研能力。
3.学术交流:学生应积极参与学术活动,包括学术报告、学术会议等,提高学术素养和交流能力。
(完整版)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熟悉化学过程和产品研发,了解化学专业前沿动态,具备化学专业知识、现代教学基本能力和较强实践能力,受到严格科学研究训练,能在中等学校从事教学、教育科学研究,在化工、材料、制药、能源、环保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育培训、生产技术与管理等工作的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及特色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以及相关的化工技术知识,受到化学基础研究等方面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训练,通过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学习与锻炼,具有良好的从事化学教学与研究的能力,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协同创新能力。
经四年学习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数学、物理、教育理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 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及化工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
3. 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够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具有良好的教师素养和从事化学教学、化学教学研究的基本技能。
4. 了解化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化学教育发展最新研究成果;了解国家关于科学技术、化学相关产业、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政策、法规。
5. 掌握网络基本知识,能应用计算机进行教学设计和信息处理。
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6. 具有一定的教学设计、实验设计能力和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修业年限:学制四年,最长可延长在八年内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化学五、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及实验、分析化学及实验、有机化学及实验、物理化学及实验、结构化学、仪器分析及实验、化工原理及实验、学科教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
化学专业培养方案
化学专业培养方案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Chemistry学科门类:专业代码:一、专业培养目标化学专业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发现并解决化学化工生产及课题研究中的科学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化学及相关学科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研发管理及教育教学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一)化学专业培养要求如下:知识要求:1.1通识教育知识: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具备基本的工程经济、管理、信息交流、法律、环境等人文与社会学的知识;1.2学科基础知识:掌握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为进行化学科学研究提供计算和推演的知识和理论基础;1.3专业知识:掌握全面的化学专业基本知识和理论,能够利用相关基础知识和理论分析和解释化工生产项目或化学科学课题研究中的发生的现象和表现的规律,并能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制定和优化生产工艺或课题研究的方案及方法;1.4实践与创业知识:包括化学实验知识、化学工程实验知识、工程训练知识、企业实习实践知识、科研实践知识、创新创业实践及社会实践知识等。
技能要求:2.1业务能力(1)具备运用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工程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理论和操作技能,并具有对化学物质或材料进行检测和分析的一般原理、方法和仪器及相关仪器使用程序,具备检测、分析和表征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能力;(3)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4)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5)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6)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2.2实践与应用能力(1)了解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软件程序的运行原理,能够顺利检索、安装、更新和使用相关软件,能够顺利检索和阅读相关课题的科技文献资料,能够及时了解本学科或研究方向的研究背景、现状和前沿,能够利用英语进行学习、表达、书写和交流能力;(2)初步掌握化工生产的基础知识和工艺流程,为化学专业知识和理论的应用提供专业基础和实践认识,具备科研成果转化和实际课题研发的能力。
化学系化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化学系化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化学专业本科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坚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科学研究能力,能够在科学研究、教学和工程技术等领域中进行创造性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理论知识学生应掌握化学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原则,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与之相关的数学和物理学科的基本知识。
2.实践能力学生应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化学实验仪器和设备,理解并操作相关的化学实验技术,进行各类化学实验或科研项目的设计、实施和分析。
3.创新意识学生应具备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开展独立研究和创新的潜力。
4.文化素养学生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品德,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理解化学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具备良好的跨学科交流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课程设置1.必修课程(1)无机化学基础:介绍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元素周期表、化学键、离子晶体结构、配位化学等内容。
(2)有机化学基础:介绍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和化学反应等内容。
(3)物理化学基础:介绍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热力学、量子力学、动力学等内容。
(4)分析化学基础:介绍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化学分析方法、仪器分析等内容。
(5)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学生需要进行一定数量的基础化学实验和项目实践,并完成相关实验报告和研究论文。
2.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可以选择以下选修课程:(1)有机合成化学:介绍有机合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合成反应的机理和合成方案的设计。
(2)催化化学:介绍催化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包括贵金属催化剂和过渡金属催化剂等内容。
(3)环境化学:介绍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包括环境污染物的分析和治理等内容。
(4)生物化学:介绍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院长签字:教学系主任签字:浙江大学化学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化学系是国家理科(化学)基础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化学专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具备宽厚数、理、生物、计算机等学科基础知识,扎实化学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能挑战化学发展前沿,解决生命、材料、环境、化工等领域中化学问题能力的高级人才。
毕业生主要作为化学及相关学科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高质量生源,也可在科研机构、大中学校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教学、开发及管理工作。
培养要求掌握化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必要的数学、物理、生物、计算机、化工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具备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运用机算机获取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独立开展科研和开发工作的能力。
学生们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将拥有专业的素质和潜能,能够从专业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本专业分为基地班和普通班,采取滚动制,优秀学生进入基地班。
专业核心课程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仪器分析谱学基础生物化学基础化学实验中级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教学特色课程全英文教学课程: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有机化学双语教学课程:物理化学原版外文教材课程: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研究型课程:综合化学实验讨论型课程:现代化学导论计划学制4年毕业最低学分160+4+5授予学位理学学士辅修专业说明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通识课程48学分+5学分(1)思政类5门11.5+2学分021E00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5 第一学年秋冬021E00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5 第一学年春夏021E0030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4. 第二学年春夏021E004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5 第三学年秋冬02110081 形势与政策 +2(2)军体类 5.5+3学分031E0010 军事理论 1.5 第二学年秋031E0020 体育Ⅰ 1.0 第一学年秋冬031E0030 体育Ⅱ 1.0 第一学年春夏031E0040 体育Ⅲ 1.0 第二学年秋冬031E0050 体育Ⅳ 1.0 第二学年春夏03110021 军训+2.0 第一学年短学期体育达标+1.0(3)外语类9学分实行以大学英语Ⅳ考试为标准的管理模式,学生必须通过学校大学英语Ⅳ考试,并取得外语类课程9学分,同时,选修课程号含“F”的课程,以提高外语水平与应用能力。
(4)计算机类5学分1)在以下课程中选修一门3学分211G0010 C++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 3 春夏、秋冬211G0020 C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 3 春夏、秋冬211G0030 Java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 3 春夏、秋冬211G0040 VB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 3 春夏、秋冬2)在以下课程中选修一门2学分211G0060 大学计算机基础 2 秋冬211G0090 计算机技术创新与社会文明 2 秋冬以及其他课程号带“G”的课程(不含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课程)(5)导论类2学分学生可在各专业开设的学科导论课程、以及新生研讨课程中任意选择修读,并取得学分。
建议在第一学年秋冬修读。
(6)其他通识课程15学分学生在历史与文化(3学分)、文学与艺术(3学分)、经济与社会(3学分)、沟通与领导(1.5学分)、科学与研究(1.5学分)、技术与设计(3学分)等6个课程组中选择修读。
2. 大类课程 38.5学分(1)自然科学类32.5 学分1)必修课程11门28.5学分。
061B0170 微积分Ⅰ 4.5 第一学年秋冬学期061B0180 微积分Ⅱ 2 第一学年春学期061B0190 微积分Ⅲ 1.5 第一学年夏学期061B0200 线性代数 2.5 第一学年秋冬学期061B0211 大学物理(甲)Ⅰ 4 第一学年春夏学期061B0221 大学物理(甲)Ⅱ 4 第二学年秋冬学期061B0240 大学物理实验 1.5 第二学年秋冬学期061B0600心理学导论 2 第一学年061B0590地球信息科学基础 2 第一学年春夏学期061B0430 普通化学 3 第一学年061B0421 化学实验(甲) 1.5 第一学年2) 选修课程≥4学分学生可在课程号带“B”的课程中选择修读。
本专业建议学生选修下列课程.061B0010常微分方程 1061B0100数理统计 1.5061B0030概率论 1.5注:建议主修化学专业的学生全部修读,多余学分可做为专业选修课程学分或个性化课程学分。
(3)工程技术类6学分(选修)学生可在课程号带“C”的课程中选择修读。
本专业建议学生在以下课程中选择修读081C0130 工程图学 2.5 第三学年秋冬学期091C0070 过程工程原理与实验 3.5 第三学年春夏学期3.专业课程58.5/58学分(基地班/普通班)本专业分为基地班和普通班,采取滚动制,优秀学生进入基地班。
(1)基地班必修课程18门,44.5.学分061B0400 分析化学 2 第二学年秋学期061B0530 有机化学(甲) Ⅰ 2 第二学年秋学期061B0540有机化学(甲) Ⅱ 2 第二学年冬学期061B0460物理化学(甲) Ⅰ 2 第三学年秋学期061B0470物理化学(甲) Ⅱ 2 第三学年冬学期061B0521 仪器分析甲 3 第二学年春夏学期06120810结构化学 3 第二学年春夏学期06120660基础化学实验Ⅱ 2.5 第二学年秋冬学期06120670基础化学实验Ⅲ 3 第二学年春夏学期06122570中级化学实验Ⅰ 2 第二学年春夏学期06121910中级化学实验Ⅱ 3 第三学年秋冬学期061B0550有机化学(甲) Ⅲ 2 第二学年春学期061B0480物理化学(甲) Ⅲ 2 第三学年春学期061B0441无机化学(甲) 3 第三学年春夏学期06121141谱学基础 2.5 第三学年秋冬学期071B0051 生物化学(乙) 3 第三学年秋冬学期061B0580 综合化学实验 3 第三学年春夏学期06112231 基础化学实验I 2.5 第二学年秋冬学期(2)普通班专业课44学分1)必修课11门,26..5学分061B0400 分析化学 2 第二学年秋学期061B0530 有机化学(甲) Ⅰ 2 第二学年秋学期061B0540有机化学(甲) Ⅱ 2 第二学年冬学期061B0460物理化学(甲) Ⅰ 2 第三学年秋学期061B0470物理化学(甲) Ⅱ 2 第三学年冬学期061B0521 仪器分析甲 3 第二学年春夏学期06120810结构化学 3 第二学年春夏学期06120660基础化学实验Ⅱ 2.5 第二学年秋冬学期06120670基础化学实验Ⅲ 3 第二学年春夏学期06122570中级化学实验Ⅰ 2 第二学年春夏学期06121910中级化学实验Ⅱ 3 第三学年秋冬学期2)在以下课程中选修17.5学分061B0550有机化学(甲) Ⅲ 2 第二学年春学期061B0480物理化学(甲) Ⅲ 2 第三学年春学期061B0441无机化学(甲) 3 第三学年春夏学期06121141谱学基础 2.5 第三学年秋冬学期071B0051 生物化学(乙) 3 第三学年秋冬学期061B0580 综合化学实验 3 第三学年春夏学期06112231 基础化学实验I 2.5 第二学年秋冬学期化学生物学实验 4 第三学年春夏学期06195150 化学生物学选论 2 第三学年春夏学期06195220 分子生物学 2 第三学年春学期药物化学 1.5 第三学年夏学期(3)实践教学环节,6学分下厂实习 3 第二短学期科研实习 3 第三短学期(4)毕业论文,8学分化学毕业论文8 第四学年春夏4. 个性课程15/15.5学分(基地班/普通班)学生可自主选择修读全校所有专业课程、大类课程、通识课程以及各专业推荐的个性课程。
建议学生跨专业修读课程,或根据个人发展需要有计划地选择修读课程。
本专业建议学生在下列课程中选择修读:06120540化学信息学 2.5 建议在第二学年春夏学期修读化学专业实验 3 建议在第四学年秋冬学期修读06192011环境化学 2 建议在第三学年、第四学年秋冬修读06195030材料化学 2集成电路与化学制程 206195170现代化学导论 206195091催化原理与技术 206195071现代仪器分析 206195121有机合成 206195131高分子化学 206195101波谱分析 2细胞生物学 206195041农药化学 2药物化学 1.506195220分子生物学 2101C0150应用电子学及实验 4.5化学生物学实验 406195400应用电化学 206195390绿色化学 106195320生物无机化学 1.506195370现代分离分析 25. 第二课堂+4 学分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