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3篇(优秀版)
精选5篇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范文_
![精选5篇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范文_](https://img.taocdn.com/s3/m/126bf3abd0d233d4b04e6927.png)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范文精选5篇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一):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教研活动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进步为目的,以学校课程实施过程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应对的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专业研究人员为合作伙伴的以校为本的实践性研究活动。
幼儿园教研活动也是如此,我特意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范文的相关材料,期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帮忙。
幼儿园教研活动实录以小班幼儿生活行为习惯培养为主题的互动式研讨●教研活动时间:20XX年XX月XX日●教研活动地点:幼儿园办公室室●教研活动主持人:姜治平●参加对象:小班组全体成员●活动实录:主持人:我给大家呈现了一个老师,请你帮帮我?的教育案例,这也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每个老师都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什么此刻孩子越来越活跃了,而生活独立潜力却越来越疲软了,这天我们就以孩子的生活行为习惯这个话题为例开展互动研讨,期望大家能各抒己见,将自我的想法和做法与大家进行交流和沟通。
教师互动研讨:计老师:首先我觉得,对于小班的孩子,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靠一次两次就能到达教师预期效果的,孩子很容易忘记,例如:让孩子排队这个环节,为了让幼儿养成有序排队的习惯,我就在一日活动中进行练习,上厕所练习、户外活动练习、吃饭练习,每一次老师都要不断重复排队的要求,幼儿才能一个跟着一个排队。
崔老师:确实,对小班孩子的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件难事。
有的时候,在我们成人看来是很简单的一个要求,然而要在孩子身上达成的话,老师要付出很多的努力。
就如刚才计老师提到的幼儿排队练习,我也在班上训练了很多次,但是效果总是不明显,我让孩子排一条直线,也就是纵向排队,孩子要么那里断开来了、要么那里挤在一齐了、要么那里弯曲了、要么那里有几排了,真的是很费时间,很费精力。
主持人:刚才两位老师结合了自我工作的实践,谈到了自我的困惑孩子的排队练习,老师要让孩子排成一个直线的队形,我就在想,孩子理解什么是直线吗?如果孩子还没有直线的概念,那么我们老师是否首先要让孩子理解直线的概念呢?有了概念的内化,孩子才可能在行动上得以体现。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范文(7篇)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范文(7篇)](https://img.taocdn.com/s3/m/7ab13210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7d.png)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范文(7篇)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篇1一、教师一日组织活动制度1、按照《纲要》精神、《教师操作手册》、《幼儿园一日作息表》等要求,规范、合理、科学、有效地组织好幼儿的一日活动。
爱护幼儿,不讥讽、嘲笑和侮辱幼儿,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
2、全体教师必须遵守一日作息认真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关注四类活动的均衡性、有效性,各大板块内容相互渗透、有机融合。
3、确保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其中一小时为运动时间,特殊天气开展室内运动。
能提供符合年龄特点、数量基本满足需要的运动材料和器械,让幼儿进行较充分运动,有情景、有层次、有挑战,一天保证三套操,上午以广播操、律动操为主,下午以器械操为主,关注幼儿自我服务、心理品质、能力习惯的培养。
4、每天学习的总时间一小时左右,其中集体教学活动一天一节课,时间按照年龄段控制。
集体教学活动准备工作充分,根据教育活动目标合理选择集体或小组活动形式,注重全体、关注个别差异,给每个幼儿以表现、表达的机会,并认真分析反思,及时调整或改进。
个别化学习关注区域平衡,材料投放充足,有层次、有挑战,体现年龄特点,关注孩子的活动态度、个性风格、思维品质。
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重视幼儿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5、保证幼儿每天有1小时以上的自主游戏和自主活动时间,大班后期可适当减少角色游戏时间,增加结构游戏时间。
按照《华漕幼儿园活动室安排表》开展角色游戏、结构游戏、沙水游戏等,尊重幼儿的选择,体现自主、自发、自由的原则。
关注材料的跟进、孩子的生活经验、分享的推进,推进游戏情节的发展,自由活动要确保充分的自由。
6、一日活动中能组织好来园、离园、午睡、午餐、午点等重点生活环节,提供易于识别的标识,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如厕、洗手、洗脸、漱口、搽鼻涕等卫生习惯,学习穿脱衣袜、整理书包、叠放衣服等,情绪愉快、习惯良好、乐于自理,注意保教一体,站位合理,中大班学做值日生工作。
眼睛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3篇)
![眼睛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ffc1f52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ce.png)
第1篇活动时间:2023年4月10日活动地点:眼睛幼儿园会议室参与人员:园长、教研组长、各班班主任、保育员、生活老师活动主题:幼儿视力保护与教育策略一、活动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在孩子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及。
幼儿的视力问题日益凸显,如何有效地保护幼儿的视力,提高幼儿的视觉健康水平,已成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课题。
为了更好地开展幼儿视力保护工作,我园特组织此次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的1. 提高教师对幼儿视力保护的认识,增强教师的责任感。
2. 探讨有效的幼儿视力保护教育策略,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视觉环境。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幼儿园视力保护工作的质量。
三、活动内容1. 视力保护知识讲座(1)园长致辞园长首先对此次教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幼儿视力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并对全体教师提出了要求。
(2)视力保护知识讲座由专业眼科医生为教师们讲解幼儿视力保护的相关知识,包括视力发育特点、视力问题的成因、预防措施等。
2. 视力保护教育策略研讨(1)分组讨论将教师们分为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如何创设有利于幼儿视力保护的环境?2)如何开展幼儿视力保护教育活动?3)如何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视力问题?(2)小组汇报各小组分别汇报讨论成果,其他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3. 视力保护教育实践分享(1)优秀案例分享由各班班主任分享在视力保护教育方面的优秀案例,包括班级活动、家园共育等方面的经验。
(2)互动交流教师们就优秀案例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探讨如何将优秀经验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四、活动总结1. 教师们对幼儿视力保护的认识得到了提高,增强了责任感。
2. 通过研讨,教师们找到了有效的视力保护教育策略,为幼儿提供了良好的视觉环境。
3. 教师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得到了加强,为幼儿园视力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
五、活动后续工作1. 各班班主任根据研讨成果,制定班级视力保护教育计划,并开展相关活动。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3篇完美版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3篇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06ba653f9b6648d7c1c746c0.png)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一):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教研活动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进步为目的,以学校课程实施过程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应对的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专业研究人员为合作伙伴的以校为本的实践性研究活动。
幼儿园教研活动也是如此,我特意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范文的相关材料,期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帮忙。
幼儿园教研活动实录以小班幼儿生活行为习惯培养为主题的互动式研讨●教研活动时间: 20XX 年 XX 月 XX日●教研活动地点:幼儿园办公室室●教研活动主持人:姜治平●参加对象:小班组全体成员●活动实录:主持人:我给大家呈现了一个老师,请你帮帮我?的教育案例,这也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每个老师都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什么此刻孩子越来越活跃了,而生活独立潜力却越来越疲软了,这天我们就以孩子的生活行为习惯这个话题为例开展互动研讨,期望大家能各抒己见,将自我的想法和做法与大家进行交流和沟通。
教师互动研讨:计老师:首先我觉得,对于小班的孩子,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靠一次两次就能到达教师预期效果的,孩子很容易忘记,例如:让孩子排队这个环节,为了让幼儿养成有序排队的习惯,我就在一日活动中进行练习,上厕所练习、户外活动练习、吃饭练习,每一次老师都要不断重复排队的要求,幼儿才能一个跟着一个排队。
崔老师:确实,对小班孩子的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件难事。
有的时候,在我们成人看来是很简单的一个要求,然而要在孩子身上达成的话,老师要付出很多的努力。
就如刚才计老师提到的幼儿排队练习,我也在班上训练了很多次,但是效果总是不明显,我让孩子排一条直线,也就是纵向排队,孩子要么那里断开来了、要么那里挤在一齐了、要么那里弯曲了、要么那里有几排了,真的是很费时间,很费精力。
主持人:刚才两位老师结合了自我工作的实践,谈到了自我的困惑孩子的排队练习,老师要让孩子排成一个直线的队形,我就在想,孩子理解什么是直线吗?如果孩子还没有直线的概念,那么我们老师是否首先要让孩子理解直线的概念呢?有了概念的内化,孩子才可能在行动上得以体现。
幼儿园教研教改活动记录(3篇)
![幼儿园教研教改活动记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78d6174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08.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为了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我园于2021年10月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教研教改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研讨、实践、反思等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优化教学活动,为幼儿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幼儿园教育改革的认识,增强改革的意识和能力。
2. 优化教学活动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3. 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4. 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活动内容1. 教育改革理论研讨活动期间,组织教师学习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教育政策法规,使教师对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 教学活动观摩与反思组织教师观摩优秀的教学活动,并针对观摩内容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活动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 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并在班级内进行实践,观察幼儿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4. 教师专业技能培训邀请专家对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包括教学活动设计、幼儿心理发展、教育信息技术等,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5. 教研活动交流定期组织教研活动,教师之间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探讨教学难题,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四、活动过程1. 准备阶段活动前期,园领导组织教师进行动员,明确教研教改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并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
2. 实施阶段(1)教育改革理论研讨:教师们积极参与,认真学习,对幼儿园教育改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教学活动观摩与反思:教师们观摩了优秀的教学活动,通过反思,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3)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教师们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并进行了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教师专业技能培训:专家的培训使教师们在教学技能、教育理念等方面得到了提升。
(5)教研活动交流:教师们积极参与,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探讨教学难题,教研氛围浓厚。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小班(3篇)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小班(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cca8fdf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3c.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幼儿园小班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本园特开展小班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研讨、实践操作、反思总结等方式,提升教师对幼儿教育理念的理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活动时间2021年X月X日三、活动地点幼儿园多功能厅四、参与人员小班全体教师五、活动主题1. 小班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策略2. 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方法3. 小班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策略六、活动内容1. 小组讨论:小班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策略(1)小组成员围绕小班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展开讨论,分享各自的经验和观点。
(2)针对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不良行为,如乱扔垃圾、不守纪律等,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3)结合案例,探讨如何通过游戏、故事、情境模拟等方式,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 小组讨论: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方法(1)小组成员围绕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展开讨论,分享各自的经验和观点。
(2)针对幼儿在语言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如词汇量不足、句子结构不完整等,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3)探讨如何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互动、绘本阅读、音乐活动等方式,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兴趣,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3. 小组讨论:小班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策略(1)小组成员围绕小班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展开讨论,分享各自的经验和观点。
(2)针对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如动手能力较弱、操作不规范等,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3)探讨如何通过动手游戏、手工制作、科学探索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七、活动总结1. 教师们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对小班幼儿行为习惯、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 教师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将积极运用本次教研活动中学习到的策略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幼儿园领导对本次教研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希望全体教师继续努力,为幼儿的健康成长贡献力量。
八、活动反思1. 教师们在本次教研活动中,积极参与、认真研讨,展现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3篇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e1666fac1c708a1284a4498.png)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3篇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一):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教研活动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进步为目的,以学校课程实施过程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应对的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专业研究人员为合作伙伴的以校为本的实践性研究活动。
幼儿园教研活动也是如此,我特意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范文的相关材料,期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帮忙。
幼儿园教研活动实录以小班幼儿生活行为习惯培养为主题的互动式研讨●教研活动时间:20XX年XX月XX日●教研活动地点:幼儿园办公室室●教研活动主持人:姜治平●参加对象:小班组全体成员●活动实录:主持人:我给大家呈现了一个老师,请你帮帮我?的教育案例,这也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每个老师都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什么此刻孩子越来越活跃了,而生活独立潜力却越来越疲软了,这天我们就以孩子的生活行为习惯这个话题为例开展互动研讨,期望大家能各抒己见,将自我的想法和做法与大家进行交流和沟通。
教师互动研讨:计老师:首先我觉得,对于小班的孩子,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靠一次两次就能到达教师预期效果的,孩子很容易忘记,例如:让孩子排队这个环节,为了让幼儿养成有序排队的习惯,我就在一日活动中进行练习,上厕所练习、户外活动练习、吃饭练习,每一次老师都要不断重复排队的要求,幼儿才能一个跟着一个排队。
崔老师:确实,对小班孩子的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件难事。
有的时候,在我们成人看来是很简单的一个要求,然而要在孩子身上达成的话,老师要付出很多的努力。
就如刚才计老师提到的幼儿排队练习,我也在班上训练了很多次,但是效果总是不明显,我让孩子排一条直线,也就是纵向排队,孩子要么那里断开来了、要么那里挤在一齐了、要么那里弯曲了、要么那里有几排了,真的是很费时间,很费精力。
主持人:刚才两位老师结合了自我工作的实践,谈到了自我的困惑孩子的排队练习,老师要让孩子排成一个直线的队形,我就在想,孩子理解什么是直线吗?如果孩子还没有直线的概念,那么我们老师是否首先要让孩子理解直线的概念呢?有了概念的内化,孩子才可能在行动上得以体现。
幼儿教研记录【六篇】
![幼儿教研记录【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25107269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ac.png)
幼儿教研记录【六篇】幼儿教研记录篇1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园教研工作以县幼教工作计划和园务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加强幼儿园教研工作的管理,加强园本培训与研究,深化特色教育教学为核心,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全面提升幼儿园的保教工作质量。
二、工作重点1、通过各类业务活动,进行全园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促教师专业化成长。
2、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优化课堂教学质量。
3、开展好特色办园阳光体育活动4、坚持科研引领,加强课题研究,提高科研实效及教科研水平。
5、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发挥示范幼儿园的辐射作用,开展传、帮、带、教学研讨等活动,促进幼儿园的发展。
三、具体措施(一)加强学习,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1、为教师创设外出观摩学习机会,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优秀的幼儿园参观学习,传达新信息,扩大新经验,提高教师对目前幼儿教育的进一步认识。
2、提供理论学习的机会,定期开展园本培训活动,通过同伴互助、交流切磋使教师在学习活动中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二)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细抓教育常规管理,严格按幼儿园作息时间和各项安排开展活动,每个活动要抓细抓实,确保各项教育教学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
幼儿园随机督查每个班级的落实情况,并作好检查记录。
2、园领导加强随堂听课,及时了解教师制定计划、组织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开展体育锻炼等情况,对教师组织的活动进行具体的、直接的指导,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
3、各班要常抓幼儿的养成教育、礼仪教育,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学习习惯。
同时还要培养幼儿乐意探究、善于合作、主动交往、学会分享的良好品行及健康、活泼、开朗的良好个性。
各班要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和存在问题确定本学期的培养目标,定出具体培养措施并落实在一日生活的教育中。
4、创设体现班级特色的主题环境。
在主题环境的设置和提供上,我们应本着以幼儿为主体的宗旨,鼓励幼儿大胆参与到环境创设中,要重视环境随教学内容的变化而随时调整,让环境体现幼儿的学习过程,使环境始终起到引导幼儿发展的作用。
幼儿园园本教研记录三篇
![幼儿园园本教研记录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552437b81eb91a37f0115c3f.png)
幼儿园园本教研记录三篇幼儿园,原称勘儿园,是几百年前从普鲁士引进的体制。
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幼儿园园本教研记录三篇供大家参考选择。
幼儿园园本教研记录一活动准备:祝晓隽老师执教活动活动过程:一、观摩三个集体活动二、现场互动和研讨三、名师谈成长经历活动记录一、观摩集体活动:小班——《鸡妈妈和她的宝贝们》执教:祝晓隽目标:1、了解鸡妈妈家发生的快乐事,知道鸡妈妈会生蛋,蛋能孵出小鸡。
2、仔细观察,能根据画面中的线索猜测判断,大胆说说自己的想法。
邵乃济:(互动研讨)我们通常看到的阅读活动多为借助阅读书中的内容、图画、语言、文字等来提升孩子的经验,总希望孩子能回答到老师预设的那个点上。
可是今天我们通过观摩你的教学活动,却发现你在活动过程中并没有最重视这些内容,而是完全顺应着孩子的回答不断地推进着这个活动。
祝晓隽:因为我在这个活动的目标就是定位在观察上,我认为阅读绘本很重要的一个重点就是落在观察上,尤其是对小年龄的幼儿来说,通过观察读图理解绘本内容比读文更重要。
所以今天我的活动中最重视的是孩子的观察,我也用到了很多手段来促进孩子观察,比如说围兜上的图案,是一种动态阅读,提示孩子要仔细观察。
绘本中蛋宝宝上的裂缝,也是引导孩子通过观察进行推断。
后面的“哪只小鸡先捉到虫子了?”也是促进他们的观察能力。
这个活动中包含了很多,有数数对应,方位学习,观察判断、语言完整,表达清晰等,都在这个阅读活动中进行了渗透。
邵乃济:这个活动充满设计感,活动中并不强求孩子讲到什么,而是跟随孩子的脚步,老师顺应着孩子的需要层层推进。
整的让我们感受到了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
同时,活动除了很好地达成了目标,情感的激发也也很充分,老师用肢体语言帮助孩子理解,整个活动自然流畅。
邵乃济:我还有一个问题,你的目标中提到的“猜测、判断”,我们一般都会用在大班的集体教育活动的目标中,你怎么会在小班的这样一个活动中加入这样的目标呢?祝晓隽:这个目标也是我在昨天经过反复思考后加进去的,因为我反复研究这个活动,发现我这个活动中不就是一直在引导孩子通过观察进行猜测、判断吗?为什么不能将这个词用到目标中呢?这样可以使我的目标指向性更明确啊。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通用10篇)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ba584b83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0a.png)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通用10篇)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篇1主题:灯幼儿姓名XX性别女出生日期20XX年探究活动开始日期20XX年4月结束日期20XX年6月区角观察分析: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对科学探究活动的表现异常进取,平时有什么新鲜事儿都想动一动、试一试,并还会提出疑问,是个十分好奇好问又善于思考的孩子,可是这个孩子团体面前说话的胆子较小,小组之间小朋友之间的交流还是很活跃的。
本次的区角活动记录表,主要记录了这一孩子在有关灯的探索性主题活动及延伸的相关活动中的一些表现,下头我对这一孩子的探究行为作如下的分析与思考:第一、在实录中我们不难看出淳淳是个天生好奇、喜欢触摸、把弄、操作与提问题的孩子,有较强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感兴趣并且观察的细致性也较强。
如在孩子们自发的与教师交流中,他也进取参与,补充别的小朋友没有发现和提到的事,还能用自我的语言把自我的疑惑提出来。
第二、淳淳也是一个喜欢探究,善于思考喜爱动手动脑的孩子,发现问题后乐于进取解决,什么事儿都能引起他的探究,并且对于问题能提出问题,并经过自我的探索进行验证,同时还能进取参与调查,在我们的每次的主题开展中,他调查总是最进取的,灯的主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第三、淳淳还是会用记录来表达自我探究发现的孩子。
意大利教育家“以其幼儿的100中语言震撼了全世界幼教工作者的心。
确实,记录也是幼儿表达表现的一种方式。
实录中淳淳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了电珠通电连接的方法,作为教师应善于观察聆听幼儿这种表达方式,关注解读幼儿的探索行为。
第四、淳淳这孩子其他各方面都很好,就是团体面前缺乏大胆表达的胆子。
其实从平时的观察中发现,他不是不会表述自我的想法与思考,在小组中交流孩子很进取的但在大团体中就胆怯。
所以作为教师要善于观察,创设机会让其在团体面前进行表达。
实录中的调查交流活动教师就是创设了很好的机会,让淳淳介绍,从而提高了淳淳在团体面前交流的信心。
还有淳淳还是一个善于反思、思考、注意持久性较强,并能改善自我探索行为的孩子。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听课(3篇)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听课(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addc40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16.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园于2023年3月15日开展了以“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图形》”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了园内资深教师担任主讲,旨在通过观摩、研讨,提升教师对数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能力。
二、活动目标1. 通过观摩数学活动《有趣的图形》,了解教师在活动中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2. 学习如何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幼儿日常生活中,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3. 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提高数学活动质量的方法。
三、活动过程1. 活动准备活动前,主讲教师对《有趣的图形》活动进行了详细的备课,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流程、教具准备等。
同时,园内教研组对活动进行了审核,确保活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 活动开展(1)活动导入主讲教师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和认识不同的图形,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2)活动展开主讲教师通过以下环节展开数学活动:1)认识图形:教师出示各种图形卡片,引导幼儿说出图形的名称,并说出图形的特点。
2)操作活动:教师发放操作材料,让幼儿动手操作,将图形进行分类、排序等。
3)游戏环节: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图形拼图游戏,巩固幼儿对图形的认识。
4)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活动过程,总结学习到的知识。
(3)活动结束主讲教师通过提问、总结等形式,帮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并给予幼儿鼓励和表扬。
3. 活动研讨观摩结束后,教研组组织教师进行研讨,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主讲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2)活动过程中,教师如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3)如何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幼儿日常生活中?(4)如何提高数学活动的教学质量?四、活动总结1. 主讲教师的教学设计合理,活动过程流畅,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教师在活动中注重幼儿的参与,引导幼儿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3. 教师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幼儿日常生活中,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
幼儿园优质教研活动记录(3篇)
![幼儿园优质教研活动记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46c7f7b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3d.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我园于2022年3月15日开展了“幼儿园优质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研讨、互动交流等方式,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活动目标1. 通过集体研讨,提高教师对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认识,明确教育教学目标。
2. 通过互动交流,激发教师的教育教学创新意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培养教师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活动内容1. 教学观摩本次活动首先进行教学观摩,由我园优秀青年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
公开课主题为《小熊请客》,内容涉及语言、音乐、美术、社会等领域。
教师们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充分展示了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等能力。
2. 集体研讨观摩课后,全体教师围绕公开课进行集体研讨。
研讨过程中,教师们各抒己见,对公开课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深入剖析。
以下是研讨的主要内容:(1)公开课的优点:1. 教学目标明确,内容丰富,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2. 教学方法多样,注重幼儿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3. 教师教态自然,富有亲和力,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公开课的不足:1. 部分环节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活动节奏过快。
2. 教师对幼儿的回答引导不够,未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3. 教学过程中,个别环节与幼儿互动不足。
3. 教学经验分享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本次活动邀请了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进行经验分享。
分享内容包括:(1)如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计教学活动。
(2)如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如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4. 教学反思活动最后,全体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对公开课进行反思。
教师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活动,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今后的教学工作中。
四、活动总结本次幼儿园优质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活动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还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3篇(优秀版)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3篇(优秀版)](https://img.taocdn.com/s3/m/ef23dd3b58fafab069dc0297.png)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一):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教研活动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进步为目的,以学校课程实施过程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应对的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专业研究人员为合作伙伴的以校为本的实践性研究活动。
幼儿园教研活动也是如此,我特意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范文的相关材料,期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帮忙。
幼儿园教研活动实录以小班幼儿生活行为习惯培养为主题的互动式研讨●教研活动时间:20XX年XX月XX日●教研活动地点:幼儿园办公室室●教研活动主持人:姜治平●参加对象:小班组全体成员●活动实录:主持人:我给大家呈现了一个老师,请你帮帮我的教育案例,这也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每个老师都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什么此刻孩子越来越活跃了,而生活独立潜力却越来越疲软了,这天我们就以孩子的生活行为习惯这个话题为例开展互动研讨,期望大家能各抒己见,将自我的想法和做法与大家进行交流和沟通。
教师互动研讨:计老师:首先我觉得,对于小班的孩子,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靠一次两次就能到达教师预期效果的,孩子很容易忘记,例如:让孩子排队这个环节,为了让幼儿养成有序排队的习惯,我就在一日活动中进行练习,上厕所练习、户外活动练习、吃饭练习,每一次老师都要不断重复排队的要求,幼儿才能一个跟着一个排队。
崔老师:确实,对小班孩子的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件难事。
有的时候,在我们成人看来是很简单的一个要求,然而要在孩子身上达成的话,老师要付出很多的努力。
就如刚才计老师提到的幼儿排队练习,我也在班上训练了很多次,但是效果总是不明显,我让孩子排一条直线,也就是纵向排队,孩子要么那里断开来了、要么那里挤在一齐了、要么那里弯曲了、要么那里有几排了,真的是很费时间,很费精力。
主持人:刚才两位老师结合了自我工作的实践,谈到了自我的困惑孩子的排队练习,老师要让孩子排成一个直线的队形,我就在想,孩子理解什么是直线吗如果孩子还没有直线的概念,那么我们老师是否首先要让孩子理解直线的概念呢有了概念的内化,孩子才可能在行动上得以体现。
[大班教研活动记录]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3篇)
![[大班教研活动记录]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2a3cc2c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d2.png)
[大班教研活动记录]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3篇)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3篇)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1幼儿园教师的听课、评课活动从不同的课型角度展示了在新纲要的引领下,老师们教学观念的更新,素质的提升,以及以幼儿为主,把时间留给孩子,深挖教材,明确目标的体现。
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基本功素质经得起考验,也是对教师课堂驾御能力的考验及心理素质的考验,与其说坐在下面听课,其实是在欣赏,以敬佩的姿态去聆听、去学习。
一次听观摩课是我园李老师上的《有趣的按摩》,经验丰富的周老师,语言极富感染力,能根据活动需要很快地把孩子带入情境,她的体态语言很生动,虽然有点夸张,但她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手势,每一个动作,都让孩子们深受感染。
活动中,所有在坐的老师听得津津有味,孩子们更是兴趣盎然。
小手一次次举起,小口一次次打开,有时为了抢答问题高高站起,课堂是孩子的,她们特别喜欢且兴趣浓厚。
她甜美的声音,自然大方的教态,抓住孩子的心,用孩子喜欢的游戏教学法,融入孩子们当中,与孩子们一起表演,整个活动有规则,但不约束,活而不乱,调动起孩子学习的兴趣。
这些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课堂教学,也是我们每天在课堂上需要做的事情,这样的环节听起来更觉亲切,更有收获。
李老师的活动使我体会到以下几点: 1、转变教育观念,落实纲要精神。
《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有安全感、信赖感。
在传统观念上,我们习惯与整齐划一,因为这样便于管理。
在很长时间内幼儿园的教育方式是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总会要求小朋友“手背在背后,坐好不准动”,“小朋友跟我读”然后就一遍一遍的重复。
还有上美术课的时候教师会在黑板上画一副示范画,评价是以画得像不像为标准,这是一般教师常范的弊端,但这种教育方式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造成了限制和束缚。
随着创新教学的不断深入,幼儿园逐步屏弃了这种刻板的、不适应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教学方式,开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允许幼儿自由自主地选择活动的内容和活动的方式,允许自由选择伙伴,允许有自己的见解,赏识每一个幼儿,尽量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引导幼儿探索和创新。
幼儿园园教研活动记录-3篇
![幼儿园园教研活动记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fd18480029bd64793e2c1c.png)
幼儿园园教研活动记录-3篇幼儿园园教研活动记录一活动时间:20__年11月25日活动地点:幼儿园多功能厅教研组长:彭云参研人员:幼儿园教师教研主题:游戏材料投放的有效性与多功能利用的讨论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供给活动和表现本事的机会与条件,促进每个幼儿在不一样水平上得到发展.这是《规程》的基本观点之一,也是幼儿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
材料是幼儿游戏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游戏的工具,幼儿是经过使用各种材料在游戏中学习的。
所以,它更是幼儿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载体。
材料不一样,幼儿操作方法不一样,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经验也就不一样;随着幼儿园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我们幼儿园在环境材料创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初步成效。
游戏中着力于情趣性、操作性和选择性;更注重了材料的多功能利用,让幼儿自我去努力,自我去实践、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本学期我园开展了以四大游戏为主题的各项游戏活动,大家也制作、投放了许多的游戏材料,那么在孩子的实际操作中,教师们会以观察者、记录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去关注游戏的进程;那么,经过今日的活动请教师们谈谈你对游戏材料投放的有效性是如何理解的研究目标:1、教师进取参与讨论,解决材料投放的有效性问题,帮忙教师适时的投放材料,丰富孩子的游戏。
2、经过自身体验和相互探讨,明白"材料"在运用上是有多用途的,我们应创造性的开发它的用途。
3、鼓励教师大胆发言,阐明自我的观点。
活动准备:1、幼儿游戏展示。
2、白纸、笔。
活动过程:一、活动前言,抛出话题:你对游戏材料投放的有效性是如何理解的(教师交流看法:激发幼儿兴趣、预设目标,操作性、探究性)二、围绕要点,查找问题,解决问题。
主持人:刚在教师谈了一些你们对材料投放的有效性的理解,那么,在今日的游戏中,你投放了那些材料,孩子在使用材料过程中,你们又发现了那些问题参研教师自由发言:1、提出问题。
2、解决问题:经过互动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范文(3篇)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ff9963ffad6195f312ba636.png)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范文(3篇)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一):以小班幼儿生活行为习惯培养为主题的互动式研讨●教研活动时间:20XX年XX月XX日●教研活动地点:幼儿园办公室室●教研活动主持人:姜治平●参加对象:小班组全体成员●活动实录:主持人:我给大家呈现了一个老师,请你帮帮我?的教育案例,这也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每个老师都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什么此刻孩子越来越活跃了,而生活独立潜力却越来越疲软了,这天我们就以孩子的生活行为习惯这个话题为例开展互动研讨,期望大家能各抒己见,将自我的想法和做法与大家进行交流和沟通。
教师互动研讨:计老师:首先我觉得,对于小班的孩子,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靠一次两次就能到达教师预期效果的,孩子很容易忘记,例如:让孩子排队这个环节,为了让幼儿养成有序排队的习惯,我就在一日活动中进行练习,上厕所练习、户外活动练习、吃饭练习,每一次老师都要不断重复排队的要求,幼儿才能一个跟着一个排队。
崔老师:确实,对小班孩子的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件难事。
有的时候,在我们成人看来是很简单的一个要求,然而要在孩子身上达成的话,老师要付出很多的努力。
就如刚才计老师提到的幼儿排队练习,我也在班上训练了很多次,但是效果总是不明显,我让孩子排一条直线,也就是纵向排队,孩子要么那里断开来了、要么那里挤在一齐了、要么那里弯曲了、要么那里有几排了,真的是很费时间,很费精力。
主持人:刚才两位老师结合了自我工作的实践,谈到了自我的困惑孩子的排队练习,老师要让孩子排成一个直线的队形,我就在想,孩子理解什么是直线吗?如果孩子还没有直线的概念,那么我们老师是否首先要让孩子理解直线的概念呢?有了概念的内化,孩子才可能在行动上得以体现。
孙老师:这倒是个问题的关键所在,孩子还没有直线和曲线的概念之分,所以往往在排队的时候,排不整齐。
主持人:对于小班的孩子,他们离开家庭,来到幼儿园,要适应群众生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刚才张老师讲到了利用孩子的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练习,这是一个不错的策略,虽然排队这是个简单的规则,但是,我们也是要让孩子在有兴趣的情感氛围下自然理解规则意识,让孩子主动获得,而不是教师的灌输。
小班教研活动记录三篇
![小班教研活动记录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099029aa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5b.png)
小班教研活动记录三篇小班教研活动记录篇一教研活动时间:20__年6月16日教研活动地点:幼儿园教研室教研活动主持人:朱__参加人:全体教师活动实录:主持人:在上次的教研活动中,我给大家介绍了一个教育案例,这也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每个班级都遇到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就以这个案例为例开展互动研讨,希望大家能各抒己见,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与大家进行交流和沟通。
案例内容:凯凯是个行为问题较多的孩子,经常有小朋友告他的状:老师,老师,凯凯咬我了!老师,凯凯打人了凯凯下地用脚踹我了!;同时,也有很多的家长对老师提出要求:别让我们的孩子和凯凯在一起玩!我们的孩子不能和凯凯坐在一起!凯凯不能睡在我的孩子旁边!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通常都很为难,老师该怎么解决和处理呢?教师互动研讨:初老师: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像凯凯这样的孩子经常出现,我们也的确觉得比较难处理。
我认为处理这种问题教师的导向作中很重要,因为在孩子们的管理中教师是起到主导作用的。
首先老师不要过分强调凯凯的不足,在小朋友中间应当给孩子们适当的疏导,扭转小朋友对凯凯的印象和看法,多引导孩子们去主动与凯凯好好相处;其次,教师要做好家长的导向工作,帮助家长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都是不同的,要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孩子和班级中的小朋友间产生的矛盾,相信老师能处理好这些问题。
张老师∶我非常同意初老师的想法,老师在处理这个问题上要把握好方向,要关注凯凯这样的小朋友,积极与家长沟通。
凯凯这样的孩子在班级中已经影响了我们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因此更需要我们教师的特殊关注,观察他与小朋友之间的矛盾,以教师对凯凯的关注来启发诱导其他孩子,帮助他们认可凯凯小朋友,进而帮助凯凯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对于凯凯经常伤害小朋友的行为教师应主动与凯凯的家长联系,就一些具体的事情进行沟通,反映孩子的现实表现,争取家长的共同教育;对于其他小朋友的家长教师也应采取积极的态度细致地做好工作,多讲一些具体的事宜与家长交流使他们主动地将关注的目标从凯凯小朋友的身上转移到具体的事情上,就事论事。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3篇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11cc04552d380eb62946dc8.png)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一):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教研活动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进步为目的,以学校课程实施过程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应对的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专业研究人员为合作伙伴的以校为本的实践性研究活动。
幼儿园教研活动也是如此,我特意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范文的相关材料,期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帮忙。
幼儿园教研活动实录以小班幼儿生活行为习惯培养为主题的互动式研讨●教研活动时间:20XX年XX月XX日●教研活动地点:幼儿园办公室室●教研活动主持人:姜治平●参加对象:小班组全体成员●活动实录:主持人:我给大家呈现了一个老师,请你帮帮我?的教育案例,这也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每个老师都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什么此刻孩子越来越活跃了,而生活独立潜力却越来越疲软了,这天我们就以孩子的生活行为习惯这个话题为例开展互动研讨,期望大家能各抒己见,将自我的想法和做法与大家进行交流和沟通。
教师互动研讨:计老师:首先我觉得,对于小班的孩子,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靠一次两次就能到达教师预期效果的,孩子很容易忘记,例如:让孩子排队这个环节,为了让幼儿养成有序排队的习惯,我就在一日活动中进行练习,上厕所练习、户外活动练习、吃饭练习,每一次老师都要不断重复排队的要求,幼儿才能一个跟着一个排队。
崔老师:确实,对小班孩子的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件难事。
有的时候,在我们成人看来是很简单的一个要求,然而要在孩子身上达成的话,老师要付出很多的努力。
就如刚才计老师提到的幼儿排队练习,我也在班上训练了很多次,但是效果总是不明显,我让孩子排一条直线,也就是纵向排队,孩子要么那里断开来了、要么那里挤在一齐了、要么那里弯曲了、要么那里有几排了,真的是很费时间,很费精力。
主持人:刚才两位老师结合了自我工作的实践,谈到了自我的困惑孩子的排队练习,老师要让孩子排成一个直线的队形,我就在想,孩子理解什么是直线吗?如果孩子还没有直线的概念,那么我们老师是否首先要让孩子理解直线的概念呢?有了概念的内化,孩子才可能在行动上得以体现。
幼儿园中文教研活动记录(3篇)
![幼儿园中文教研活动记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a034888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e5.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幼儿园中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园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以“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为主题的中文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研讨、实践、反思等方式,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幼儿语言表达的特点和规律,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
二、活动目标1. 使教师了解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
2. 提高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关注。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三、活动过程1. 研讨阶段(1)活动导入主持人简要介绍了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和目的,并引导教师分享自己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关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问题。
(2)分组讨论将教师分为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有哪些?2)如何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积极性?3)如何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制定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方案?(3)小组代表发言各小组代表结合讨论成果,分享本组关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策略和建议。
2. 实践阶段(1)教学观摩主持人邀请一位教师进行教学观摩,展示一堂关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示范课。
(2)教师点评观摩结束后,其他教师针对示范课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3)实践操作教师们根据讨论成果和观摩课的经验,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进行实践操作,设计一堂关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教学活动。
3. 反思阶段(1)分享实践成果教师们分享自己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收获,互相学习、借鉴。
(2)总结经验主持人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强调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关注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并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积极性。
2)注重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方案。
3)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四、活动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通过研讨、实践、反思,教师们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3篇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fe14c1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b1.png)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3篇【--教师工作计划】教研活动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进步为目的,以学校课程实施过程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应对的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专业研究人员为合作伙伴的以校为本的实践性研究活动。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1教研活动时间:xxxx年2月25日教研活动地点:幼儿园教研室教研活动主持人:XXX参加对象:全体教师活动实录:主持人:在一日常规中,教师制定的常规就是要确保幼儿安全,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及自我管理能力。
规则的制定原本为了促进幼儿的良好发展,它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最终目的。
但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往往存在着为管而管的误区。
我们中班级部就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一日常规这一主题进行教研活动。
中班全体教师带着自己的经验与心得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
XXX:常规是社会的客观存在,幼儿期是个体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逐步认识、理解和掌握活动中的常规是必要的。
常规对幼儿秩序感的建立及保障幼儿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常规的培养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是一项长期的延续性工作,教师要注意从多种途径来对幼儿进行常规方面的培养。
今天就请各位老师围绕主题,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XXX:让孩子形成一种规则意识。
第一让孩子明确本人应该做什么,一些小细节不克不及忽略掉了,比方:磨炼后要洗手。
为保持情况整齐,洗手后的水要尽可能甩在水池里等。
其次,教师要督促孩子将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好,从而逐步形成肯定的规则,如洗手时不玩水,午睡时不和他人说话等,这都需求教师给幼儿一个明确的观点,而且要一如既往的实施下去,让孩子慢慢形成一种规则意识,久而久之养成一种良好的惯。
XXX:常规的制定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尊重幼儿的要求。
幼儿一日常规的培养,还要注意趣味性,比方:认识小水杯、毛巾的标志时,假如由教师指定,幼儿就不容易记住,效果就极差。
我们要注意从幼儿兴趣出发,让幼儿根据本人的意愿选择喜欢的图案贴在小水杯、毛巾架上,再经过教师平时检查、询问进行强化,幼儿便能在很短的时间里认识本人的物品,因此常规的制定从兴趣出发很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一):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教研活动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进步为目的,以学校课程实施过程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应对的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专业研究人员为合作伙伴的以校为本的实践性研究活动。
幼儿园教研活动也是如此,我特意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范文的相关材料,期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帮忙。
幼儿园教研活动实录以小班幼儿生活行为习惯培养为主题的互动式研讨●教研活动时间:20XX年XX月XX日●教研活动地点:幼儿园办公室室●教研活动主持人:姜治平●参加对象:小班组全体成员●活动实录:主持人:我给大家呈现了一个老师,请你帮帮我?的教育案例,这也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每个老师都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什么此刻孩子越来越活跃了,而生活独立潜力却越来越疲软了,这天我们就以孩子的生活行为习惯这个话题为例开展互动研讨,期望大家能各抒己见,将自我的想法和做法与大家进行交流和沟通。
教师互动研讨:计老师:首先我觉得,对于小班的孩子,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靠一次两次就能到达教师预期效果的,孩子很容易忘记,例如:让孩子排队这个环节,为了让幼儿养成有序排队的习惯,我就在一日活动中进行练习,上厕所练习、户外活动练习、吃饭练习,每一次老师都要不断重复排队的要求,幼儿才能一个跟着一个排队。
崔老师:确实,对小班孩子的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件难事。
有的时候,在我们成人看来是很简单的一个要求,然而要在孩子身上达成的话,老师要付出很多的努力。
就如刚才计老师提到的幼儿排队练习,我也在班上训练了很多次,但是效果总是不明显,我让孩子排一条直线,也就是纵向排队,孩子要么那里断开来了、要么那里挤在一齐了、要么那里弯曲了、要么那里有几排了,真的是很费时间,很费精力。
主持人:刚才两位老师结合了自我工作的实践,谈到了自我的困惑孩子的排队练习,老师要让孩子排成一个直线的队形,我就在想,孩子理解什么是直线吗?如果孩子还没有直线的概念,那么我们老师是否首先要让孩子理解直线的概念呢?有了概念的内化,孩子才可能在行动上得以体现。
孙老师:这倒是个问题的关键所在,孩子还没有直线和曲线的概念之分,所以往往在排队的时候,排不整齐。
主持人:对于小班的孩子,他们离开家庭,来到幼儿园,要适应群众生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刚才张老师讲到了利用孩子的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练习,这是一个不错的策略,虽然排队这是个简单的规则,但是,我们也是要让孩子在有兴趣的情感氛围下自然理解规则意识,让孩子主动获得,而不是教师的灌输。
老师们还有其它的策略吗?朴老师:我觉得,孩子来到幼儿园,首先必须要让孩子有规则意识:这是孩子适应群众生活,开始有序活动的第一步,记得以前我总觉得孩子刚上幼儿园还小,情绪还不稳定,所以不大在意孩子行为习惯的习得,也觉得只要孩子不哭不闹,慢慢来吧,不着急的,但之后我觉得自我的这种想法不可龋因为我发现,在我组织孩子群众活动时,总有孩子进进出出的,一会儿要小便,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我抱,这个时候,我就发现,问题的严重性了,班级常规有问题了。
这是我工作第一年的感受,所以工作第二年开始,我就在班级常规方面做了很大的实践,比如我要让孩子养成举手的习惯,那我就有时候一个星期就抓孩子的举手问题,一个星期不行,那就两个星期,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效果还是蛮好的。
张老师:刚才朴老师说的方法我感觉也很有一番道理,班级常规必须要抓好,不抓好,老师的活动多半是很无效的,有了一些不要听的孩子,或者是有的孩子课堂常规不好,会影响其他孩子的倾听,我觉得教师在培养孩子课堂常规时,采用恰当的引导方式是很重要的,我一般以正面引导为主,我以班上上课认真的孩子为榜样,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比如有的孩子上课眼睛亮亮的,就引导其他孩子效仿;比如有的孩子坐得稳稳的,我会及时表扬他;比如有的孩子上课举手用心,我也会引发其他孩子给予响亮的掌声,孩子是喜欢听好话的,也很想被老师表扬,所以这些方法还是满可行的。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二):时间:20XX年XX月XX日下午地点:总后六一幼儿园礼堂参加人数:孙路(市早教所教研员)、范惠静(丰台区教研所教研员)刘建霞(总后六一幼儿园园长)、幼儿园教师16人及业务干部3人全国各地专家同仁近70人主持人:范茜(总后六一幼儿园业务副园长)活动主题:在大班区域体育活动中,如何运用玩具材料促进幼儿上下肢充分活动活动过程:一、提出教研专题主持人:本学期大班设立了跳跃、平衡、投掷、钻爬、合作等5个户外区域,在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有身体局部运动负荷过大的现象,如在跳跃区活动的孩子下肢运动量较大,而上肢运动量少,而在投掷区的孩子则相反,上肢运动量大,以往我们研究过区域材料的投放,基于这个基础,我们这天研的主题是:如何在区域体育活动中充分运动游戏材料,促进幼儿上下肢充分活动。
首先请跳跃区、投掷区的指导老师进行一下状况介绍。
二、跳跃区、投掷区的指导老师反思与讨论前的质疑1、跳跃区指导教师状况介绍冯斌:跳跃区是以发展下肢为主要活动区域,在本区孩子能透过材料与玩具互动到达跳跃动作水平的发展,有单肢跳、双脚跳、行进跳等动作技能,由于设置的游戏活动较多,孩子们的兴趣高,有的孩子不愿意换区,这些孩子下肢活动运动量大,上肢活动少,怎样使上下肢活动协调发展呢,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研究重点我们试着调整,添加适量玩具,如跳竹竿时带给上肢活动的辅助材料,从上向下跳的游戏中增加了原地套圈的活动,增加了一些吊饰让孩子在跳的过程中增加一些击打动作。
我觉得这是我们初步的尝试,期望多听听大家的意见。
主持人:各位老师对冯老师的发言还有哪些不清楚的地方能够提问。
一名教师质疑:请具体解释一下青蛙跳水的游戏中,跳台的高度和垫子的距离是怎样设置的?冯教师解答。
2、跳跃区指导教师状况介绍怀向群:我们发现本区存在的问题是,幼儿在活动中上肢动作多,下肢活动较少,只是前后移动,左右平移,下肢动作单一,幼儿上肢容易疲劳,下肢得不到活动,产生上下肢运动量不均衡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投放了不一样层次的材料如不一样大小的、不一样重量的投掷球,高低不一样的篮框等,并透过贯兰高手等游戏增加孩子下肢的运动量。
我们想听一听大家更好的意见和推荐。
一名教师质疑:在区域中带给宽而大的垫子有什么意图?怀教师解答范惠静:我想提出一个问题,这天你的问题是什么?你想透过这天的教研活动解决什么困惑?请求什么帮忙?刚才听了两位老师的介绍,一个是上技区域指导老师,一个是下肢区域指导老师,两位老师组织的活动正好是反着的,共同存在的问题是局部身体运动多,老师很关注孩子的发展,发现问题了,孩子到这个区域时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你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三、参与式讨论主持人:围绕这天研的主题,结合上午观摩到的状况和下午两位老师的发言,请大家发表各自的见解。
这天分四组,如以往一样其中有组织者,记录员,时间播报员,发言人,与以往不一样的是来了很多观摩的老师,所以有三个与以往不一样的要求,一是记录员要尽量写大字;二是发言人讲话语速要慢;三是小组研讨时间为15分钟。
也欢迎全国的各位专家参与我们的讨论。
教师自由组合分四小组讨论,市区教研员、园领导参与讨论。
四、分组发言(请各组发言人陈述自我的观点与共识)以下是各组发言提纲l小开拓者组:1、玩具材料的运用:1、玩具本身的功能运用2、幼儿在活动中的使用,玩具投放以后是否发挥了它的作用2、孩子上下肢的充分活动:玩具的运用促进上下肢充分发展,上下肢活动设置不要太牵强,教师指导幼儿使用玩具,充分发展上下肢。
l福娃组:材料的投放运用1。
在层次上高低不一样、宽窄不一样。
2。
数量上运用3。
运用环境带给合理场地。
4。
如何了解和把握投掷材料的运用5。
针对个别儿童的差异,合理投放材料。
l亮眼睛组:1。
设置综合区来弥补上下肢不协调的问题。
2。
教师多角度的观察孩子。
教师应做一个观察记录,活动卡来了解每个幼儿的活动状况3。
场地、玩具的使用是否适宜孩子的发展?注意活动材料的安全使用。
l提问者组:1。
透过交换区域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2。
有些游戏能够增加辅助材料。
3。
辅助材料就应贴合大班幼儿的发展。
主持人:四个组起的名字很有意思,分别是小开拓者、福娃、亮眼睛、提问者。
小开拓者代表一种探索精神,福娃代表的是热情,亮眼睛是要有一双观察的眼睛,提问者代表的是一种反思精神,我认识这正是开展教研工作老师应具备的素质。
以上四组教师有这样一些共识:一是提高玩具的运用率,增强玩具的挑战性,孩子爱玩的,能促进上下肢充分发展的玩具应继续投放,而孩子运用得少的应调整。
在玩具本身的运用上,摆放上,使用上要巧妙。
二是在使用上引导孩子主动探索,引发孩子去想,去思考如何运用玩具,这就是老师应起到的支持者的作用。
三是巧妙运用玩具丰富游戏情节,将运动锻炼融入游戏中,老师在这天活动中运用了一些游戏,但还不够,还要多为孩子创设游戏情境,使幼儿上下肢得到充分发展。
请刘园长为我们的活动进行点评。
刘园长:为什么叫亮眼睛?教师赵萍:要观察孩子。
做任何事要从观察出发,老师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
刘园长:我个性喜欢这个名字,观察孩子的目的是什么?教师赵萍:是促进孩子的发展,反馈行为。
刘园长:这是《纲要》对我们的要求,我们要做到心中有孩子,这天幼儿玩的水平、潜力上老师的观察还不到位。
活动指导的方法,我们有预成的指导,有生成指导,要根据孩子实际状况针对性地指导,我们这天是否根据游戏情境和孩子生成活动的状况进行指导的呢?如在投掷区孩子玩的水平,质量,教师把握还有欠缺,心中有孩子在理念上有,但在实际活动中有欠缺,一些孩子玩的水平、潜力老师还未观察到,期望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还要做到用亮眼睛去观察,根据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孩子活动,这才是促进孩子发展。
活动指导的方法上,大班老师都很投入地参与到活动中,但参与并不是全身心与孩子一齐玩,这是基本要求,在参与的同时还要关注孩子的发展,要眼里有孩子,指导要有点、有面,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每个孩子的活动,质和量不是玩了就够了,要玩得有质量,就要引导他。
我们关注充分活动,充分的定义是什么?我认为老师要把握这个度,刚才质和量不是说玩了高兴了,质和量就到达了。
作为大班末期,我们有要用《纲要》的要求来指导我们的活动,使我们玩得有质量,如投,孩子动作是不是到位,量是不是够了,老师就怎样指导,现让孩子快乐发展,快乐是基本,但同时还要发展,还要进步,还要提高,老师要运用玩具材料来促进游戏,让孩子充分运动,充分发展。
主持人:多谢刘园长。
提请教师注意刘园长在刚才所说的,在参与活动时教师的身份与孩子是平行的;指导活动时教师作为观察者的身份应高于孩子,要能发现孩子的问题,并给予支持。
范蕙静:谈谈自我的感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