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021范文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021范文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021范文1教学目标: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并能用字母表示。
2、经历共同探索的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交流的能力。
3、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重点难点:1、指导探索乘法分配律。
2、发现并归纳乘法分配律。
方法指导:通过讲学练相结合,设计相应的练习题,逐步理解抽象的乘法分配律。
教学过程:具体内容一、激趣导入(约3分钟)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师:老师想请大家帮一个忙,我有一个朋友开了一家小公司,有4名员工,她想给公司的员工每人买一套工作服,她去商店看中了几件衣服和几条裤子,想选一套衣服做工作服。
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搭配?2、学生思考:(1)有几种搭配方案(2)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方案,并算出总价。
(学生自己选择方案并在练习本上完成。
师强调:是买4套衣服)二、自主学习(约7分钟)(一)组内研讨,确定方案1、组内研讨(1)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案?(2)介绍自己的方案,并说一说,你推荐的理由。
(3)说说你推荐的方案,需要花多少钱?你是怎么算的?合作交流(约10分钟)2、汇报交流师:哪一个同学想先来给老师推荐他的方案?师:要想求4套这样的衣服需要多少元?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分别列式解答师:因为总价相等,这两个算式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把它们连接起来?(学生回答后,师在两个算式中间用等号连接) 师:这个等式怎么读呢?生尝试读等式。
(预设学生读法:A.225加上75的和乘4等于乘225乘4加75乘4B.225加上75的和乘4等于225和75分别与4相乘的积再相加。
)3、研究其它方案由学生依次汇报出其余3种不同的搭配方案,并引导说出是怎么想的。
计算后分别加上等号。
教师板书一套×4 = 4件上衣+ 4条裤子(225+75)×4 = 225×4 + 75×4(225+125) ×4 = 225×4 + 125×4(175+75)×4 = 175×4 + 75×4(175+125) ×4 = 175×4 + 125×4精讲点拨(约8分钟)(二)观察比较、猜测验证1、观察比较2、提出猜想。
最新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一、说教材(一)教育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二小节“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的比较”的第二课时。
“小数大小的比较”包括:①小数位相同的小数的大小比较,②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的大小比较。
(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由于进一步学习“小数大小的比较”是学生从直观形象的比较到抽象思维形成比较的掌握过程,即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对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因此,“小数大小的比较”是本节的重点,其中“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的大小比较”学生往往仿照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只根据小数位的多少来判断小数的大小,容易出现错误,所以讲清“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的大小比较”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的大小比较”。
2、使学生掌握“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有顺序地思考问题的习惯。
二、说教法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启发引导的方法组织教学,层层深入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得新知。
采用直观、启发、讨论、抢答、尝试、练习等多种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动脑、动口、动眼、动手,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三、说学法我通过本的教学,在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学会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培养学生有顺序地思考问题的习惯。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看书,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本节教学共分五个环节进行:①温故互查引入新课;②设问导读学习新知;③自我检测发现问题;④巩固练习总结;⑤课堂检测。
(一) 温故互查引入新课通过2人小组复述回忆整数大小的比较的方法;即当整数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
当整数数位相同时,从高位开始比较,按数位顺序一位一位地比,哪一位的数大,那个数就大,就不再比下一位了。
利用3、小明带了14元8角,到自然选商场买一支钢笔,结果发现一支钢笔的价钱是13.50元,那么小明带的钱够吗?引出课题今天开始学习“小数大小的比较”。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1平均数|青岛版(五四学制)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1平均数|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知道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
2. 培养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3. 通过对平均数的探究,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平均数的概念2. 平均数的计算方法3. 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同学们的平均身高,引出平均数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观察一组数据,如某小组同学的身高数据,提问:这组数据有什么特点?(2)引导学生发现,这组数据有的大于平均数,有的小于平均数,有的等于平均数。
(3)让学生尝试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并解释计算过程。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计算一些简单数据的平均数,如一组同学的成绩、体重等。
(2)让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班级同学的平均年龄、平均成绩等。
4.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平均数的概念、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后作业1. 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2. 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平均数的概念2. 平均数的计算方法3. 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探究中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巩固练习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部分,特别是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真正理解和运用平均数。
在“探究新知”部分,教师应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数据,让学生从直观上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五四制青岛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数加减法、乘除法的基本运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思维和应用意识。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4.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整数加减法-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2. 乘法- 乘法口诀- 乘法运算定律- 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 除法- 除法运算- 除法运算定律- 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4. 混合运算-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混合运算- 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的应用5. 认识分数- 分数的概念- 分数的分类- 分数的大小比较6. 认识小数- 小数的概念- 小数的分类- 小数的大小比较7. 认识几何图形- 平面图形的分类和性质- 立体图形的分类和性质- 几何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8. 测量- 长度的测量- 时间的测量- 体积的测量- 质量的测量三、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2.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注重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数学知识。
4.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实施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课堂练习和测试,检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3. 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全面评价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表现。
五、教学进度安排1. 整数加减法:第一周至第三周2. 乘法:第四周至第六周3. 除法:第七周至第九周4. 混合运算:第十周至第十二周5. 认识分数和小数:第十三周至第十五周6. 认识几何图形:第十六周至第十八周7. 测量:第十九周至第二十周六、教学资源1. 教材:五四制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2. 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课件3. 教学工具:计算器、直尺、量角器、三角板等4. 教学辅助材料:练习册、课外读物等七、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字编码 教学教案设计(青岛版四年级上册)
数字编码教学教案设计(青岛版四年级上册)博平镇联合校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设计学科:数学年级:四年级主备人:马秀秀课题数字编码课型新授教材内容解读《数字编码》是四年级上学期数学“相关链接”的内容,属于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的知识范畴,此类知识作为新课标规定的四大学习领域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旨在给学生搭建进行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活动的课程渠道。
教学目标 1.掌握编码的特点,学会运用数字进行简单的编码。
2.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数字编码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应用的广泛性。
3.在学生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这个完整的数学思辨过程中初步探究出“编码”这一数学思想方法的基本特点,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
重点难点掌握数字编码的基本特点,学会运用数字进行简单的编码在于学生如何逐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广泛应用。
学法指导引导观察、合作交流。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活动内容活动一出示图片师:同学们,认真想一想有1800名同学进行参赛,我们怎样给每一位学生编一个参赛号码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编码?活动二师:观察这张身份证,这个身份证号码是用什么组成的?下面,我们一起来揭开身份证号码之谜。
师:请大家收集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小组合作,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请学生代表上台汇报。
生1:我们的身份证号的前6位都一样的。
生2:中间几位和我的年月日一样的。
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再适当补充,介绍身份证号码蕴含的其他信息和含义。
以老师的身份证号码为例板书。
师:这么几个简简单单的数字就可以反映出一个人这么多的信息!师: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今天所学的编码?生1:车牌号码。
生2:商品二微码。
通过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给学生设置悬念,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绪。
小组自主活动,汇报、交流。
老师补充,身份证的倒数第二位来表示性别,双数表示女性,单数表示男性。
2016-2017年新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案(名校内部资料)
五、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及估算信息窗1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窗口2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63页~第64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笔算,并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笔算过程,体验迁移的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试商的方法。
难点:确定商的位置。
教法与学法:教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
学法: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尝试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新知1.课件出示书本第63页的主题图,收集信息.2.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450千克西红柿能装几箱?84千克黄瓜能装几箱?平均每箱草莓多少千克?)(二)探索计算450÷30的方法。
(1)你能用我们已有的方法计算这道题吗?试试看,请把你的方法写在练习本上。
(2)学生在练习本上写方法。
(3)展示学生的多种算法:①估算②口算③用竖式计算。
在展示学生的竖式时议一议:商应写在什么位置上?说说你的理由。
(4)学生说计算过程,老师板书(5)帮助老师解除疑惑:为什么商的最高位写在十位上?(6)试一试:280 ÷ 20 =(三)合作探究:84千克黄瓜能装几箱?(1)你能用我们已有的方法计算这道题吗?试试看,请把你的方法写在练习本上。
(2)学生在练习本上写方法。
(3)展示学生的多种算法:①估算②口算③用竖式计算。
在展示学生的竖式时议一议:商应写在什么位置上?说说你的理由。
(4)学生说计算过程,老师板书(5)帮助老师解除疑惑:为什么商的最高位写在十位上?(6)试一试:93 ÷ 31 =(四)归纳总结:想一想,怎样试商?(当除数不是整十数时,把除数看作最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
)(五)合作探究:平均每箱草莓多少千克?(1)学生说计算过程,老师板书(2)帮助老师解除疑惑:为什么商的最高位写在十位上?(3)想一想:把除数看做几十试商比较合适?(六)合作探索:你会计算 65÷20和356÷32吗?(八)谈收获(九)作业:有选择的做课本65-67页自主练习。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重叠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重叠教案青岛版(五四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重叠的概念,掌握重叠问题的解决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重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重叠的概念2. 重叠问题的解决方法3. 重叠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重叠的概念,掌握重叠问题的解决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重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
2. 学具:重叠问题相关的练习题、草稿纸、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展示,引导学生发现重叠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重叠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重叠问题的特点。
3. 解决方法:讲解重叠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合作,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归纳:对重叠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解释难点。
6.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叠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重叠的概念2. 重叠问题的解决方法3. 重叠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熟练掌握重叠问题的解决方法。
2. 提高题:培养学生运用重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拓展题: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重叠概念的理解,及时纠正错误,确保学生掌握。
2.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4.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总之,本节课通过讲解重叠的概念、解决方法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017年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7年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青岛版的小学四年级数学学生掌握起来还不是太难的,但是作为数学老师,一定要提前做好教学计划,才能适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下面是爱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年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供大家阅读!【班级分析】一、任教班级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本班本学期有学生44人,女生16人,男生28人,其中新转来1名男生。
纵观全班,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好,计算速度、参与讨论的能力,解答应用题的思维能力等差别较大。
课堂中我虽尽力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但优等生的潜能没能充分挖掘出来,这也是本学期需要解决的教学难点之一。
二、学困生基本情况分析有几位学生学习的自律性比较差,在他们当中有的是单亲家庭,父母对子女的学习关心,指导,督促不够;有的是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过于迁就;有的是由于不好的学习习惯影响了他的学习成绩。
有一位学生是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
【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
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算做好铺垫。
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2016-2017年第一学期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更好的完成本册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本册的具体内容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四年级现有学生130人。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面除了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差别很大,如计算速度、参与小组讨论的能力,解答应用题的思维能力等。
课堂中教师虽尽力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由于班中学生数多,个别学生的知识断层点,无法弥补,优等生的潜能也没能充分挖掘出来,无法面面俱到,这也是本学期需要解决的教学难点之一。
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计算器,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与相交,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统计,综合应用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
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实际操作方面,结合生活中大数目的计算,使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学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必要的计算。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平行与相交一个单元,发展学生的初步空间概念。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计算器、用字母表示数、运算律、认识多边形、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观察物体、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平均数。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数、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乘法运算律与简便运算。
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需要掌握小数概念的知识和小数四则运算能力。
学生将系统地研究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比较复杂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认识多边形两个单元。
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统计表。
让学生先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并会根据简单的统计表合成复式统计表,学会看懂统计表并会进行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简便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教材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会比较小数的大小,理解小数的性质,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理解小数加减运算的意义,掌握小数加减运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难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空间观念的培养。
三、本册教材的基础和学完本册教材应达到的水平学生应该掌握以下内容: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青岛版五四学制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在经过了三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计算器;用字母表示数;运算定律;认识多边形;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观察物体;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乘法;平均数;小数除法。
本册书主要系统地教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以及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培养学生良好的小数四则计算能力。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1、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提出并解决用小数的计算解答问题,培养估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和运算规律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能综合应用三角形的知识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3、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不断积累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情感与态度的培养:1、感受数学语言表达的间接性,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
3、在统计过程中,逐步形成逐步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初步体会统计的工具性。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第二、三、五、七、八、十单元。
教学难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应用题。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1、概念教学要联系实际,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加强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形成代数意识;3、把握好动手实践的“度”,开张有效操作活动。
4、重视小数口算,估算德日常训练。
5、全面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课时安排:1、泰山古树—计算器2课时2、节能节排—用字母表示数6课时3、快乐农场—运算律4课时4、巧手小工匠---认识多边形7课时图形的密铺1课时5、动物世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0课时6、趣味拼搭—观察物体2课时7、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6课时智慧广场1课时。
全册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五四制青岛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分析一、全册教学分析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应用”这四个方面。
“数与代数”领域的教学内容包括:计算器、用字母表示数运算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五个单元;“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内容又包括:认识多边形、观察物体这两个单元;“统计与概率”领域包括统计这一个单元;“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教学内容包括:图形的密铺、消费知多少两部分。
二、学生情况分析:学生数学课上能积极思考,能积极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具有一定的信息辨析、加工能力。
约有80%的学生能及时完成作业,90%的学生具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但是部分不能完成作业的学生影响了他们的数学上的发展。
掌握基础知识较好,能通过自主练习掌握基本技巧;能用数学的眼光发现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将所学的知识用于数学实践。
学生具有良好的学生的空间思维、想象能力。
学生对学习数学兴趣较高,约有30%的学生在数学上有较好的发展。
大部分学生能通过各种学习方式自己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
这学期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特别是不愿写作业的学生及不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应适当降低对他们的要求,使他们乐于学数学。
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目的要求:数与代数:1. 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结合具体情境,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通过观察、类比等活动理解小数的意义。
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学会小数加、减法及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乘法运算律以及减法的运算性质,并能用字母表示。
学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集一、《黄河一瞥——用字母表达数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况,体验用字母代表数字的意义和作用,学会用字母代表数字。
2、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培养学习代数初步知识的兴趣和创造性思维,归纳概括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会用字母表示数。
教具准备:视频展示平台和多媒体课件的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暑假刚刚过去。
学生们去哪里玩了?你玩得开心吗?你知道老师要去哪里吗?老师去了我们美丽的母亲河——黄河。
他还拍了很多照片。
你想去观光吗?今天,我带你去看看,好吗?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学生是最聪明的,所以我们需要在出发前进行一次小的智力测试。
你有信心吗!(演示计算机课件)选择C,你同意吗?学生们很棒!c是黄河风光,c代表是第几幅图?a----1那a是西藏风光,a代表是第几幅图.b----2按照这个思路那么b代表是第几幅图.c----3d代表是第几幅图d----4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测试题.我们通常会和这道题一样,用abcd来表示不同的答案,哦,看来呀,字母还真有不少的用处。
二、积极参与并理解新知识。
学生们,第一级考试顺利通过。
我们马上去旅行好吗?但是黄河上有这么多景点,我们应该先去哪里呢?意见不统一。
看来我们的准备还不够。
旅行前我们应该做什么?同学们的方法太多了,老师就知道一本好书---《黄河掠影》,同学们想不想看?(演示电脑课件)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学生们可以知道:一本书多少钱?那两本书呢?三本书?如果六个团队制作一份副本需要多少钱?(视频展台展示)你同意吗?哦,有的同学认为六本不够,谁来说?那需要多少钱呢?很好,学生们都很聪明,但是记住这么多公式太麻烦了。
你能帮老师解决一道难题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式子,这一排数10代表的是?在这一行中,1,2,3,6,50代表-,他们的结果10,20,30,60和500代表-?你发现了什么?请仔细考虑。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计算器 教案 (最新青岛版五四制)
教学重点
难点考点
教学重点:在实际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计算器的快捷、方便,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并能对探索出的规律做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世纪情境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一些基本功能,这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计算器的内容。教学中应充分借助他们的已有经验,引导学生系统地认识计算器;结合具体计算,教学合理的操作方法,为大数目的计算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数学规律提供帮助。
1、认识计算器 (1)合作学习:
向小组成员介绍一下你的计算器。 你们小组的计算器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2)交流: 计算器有很多种,一般都由显示器和键盘两部分组成。
2、使用计算器,交流方法
A、学生试试开机关机并介绍按什么健。还认识计算器上的哪些键,互相说一说。
B、你会用计算器上你认识的键进行计算吗?试一试。 请一位同学上来演示一下。观察,怎样按键比较方便而且不容易出错。
学生:有电脑,有计算器等
2.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计算器,下面进行一下应用和探索。下面的题目,你会用计算器计算吗?
3、在实际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计算器的快捷、方便,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索意识,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愿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品质。
教学重点
难点考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会利用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教学规律。
教材分析
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认识计算器,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能借助计算器探索规律。
名师这样设计青岛版四上《小数的意义》山东省省级一等奖
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42——45页。
教学目标:1.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感受十进制及位值计数法,理解小数的意义。
2.经历探索的过程,提升探索意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3.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探究用的探究单。
教学过程:一、复习整数的计数单位及计数方法1.出示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名言:“数,是数出来的”。
你觉得有道理吗?带领学生数手指头:其实古时候,人们计数就是从数手指头开始的。
个,是人们最早用到的计数单位。
2.回忆还有哪些计数的方式方法?小棒、计数器等。
3.用数轴数数。
当一个格表示一,计数单位就是个(一),一个一个数,10个一就是1个十。
当一个格表示十,就可以用十做单位,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100 。
如果1格是100,那么计数单位就是百,10格就是10个百,是1000 。
师:个、十、百、千……是我们学过的计数单位,这样不断地满十进一、一直数下去,能找到最大的计数单位吗?那,有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呢?【评析:教师从最原始的数手指头开始,唤醒学生对整数计数法的回忆,在数轴的缩进中,体会整数十进制的计数法则,体会到数数也就是数计数单位的个数,强调依托计数单位数数的基本方法,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反方向数数,激疑导入新课1.师:究竟有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呢?我们再从大往小数。
这条线段表示1000,平均分成10份,这一点可以用几来表示?学生举手发言:一格是10,计数单位就是十,6格格子就是60。
师小结:有格子,有单位,数数就很简单。
如果没有格子怎么办?在0——10之间点上一点,这一点,是几?怎么数?学生发言:把十再平均分10份,找到计数单位“一”,一个一个地数。
师:同学们看,现在这个“1”可是我们学过的最小的计数单位了,你说,如果出现了个比一还小的数,你觉得是几?有什么疑问吗?【评析:本环节借助数轴,从千开始,以一当十,不断平分。
2016—2017学年第1学期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北集坡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潘英辉2016、9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1、选取了具有一定科学性和时代性的素材,引导学生生活,认识社会。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选取了反映社会的内容为素材,目的是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了解生活,认识社会,进一步体验数学学习的内容是现实的、有价值的和富有挑战性的。
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增强对其他领域知识的了解。
2、优化单元知识结构,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本册教材在优化单元知识结构方面做了新的尝试。
例如:把过去分开编排的相遇问题和乘法分配律的内容安排在一起,这样有利于强化二者之间的联系,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感受乘法分配律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有效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又如,教材把“用字母表示数”安排在加法运算律、乘法运算律之前,在学习运算律时能运用字母简洁表示运算律,有效地降低了学生运算律的负担,体会用字母表达运算律的优越性,激发他们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积极性。
3、体现知识的生成性,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本册教材不受严格知识体系的束缚,努力把解决问题与知识学习融合在同一过程中。
如学习了加法运算律之后,教材迅速提出一个拓展性的问题:“加法有运算律,减法有没有运算规律呢?”调动学生利用已有结论展开类推,有利于知识、能力的升华。
又如教材不断地体现“猜测——验证——结论——运用”的探索思路,有利于逐步提高学生的探究水平。
4、提示了多样化的教与学方式,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本册教材的编写思路旨在积极倡导新型的教与学的方式,大胆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或自己设计研究方案)、自主探索,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如在探究求“平均数”的方法时,教材充分放手让学生采用自己的方法探讨问题,可能有的会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有的会用先求和再均分的方法。
这样设计,对学生经历、体会探究问题的历程是很有益的。
四年级数学上册 二 节能减排——用字母表示数_教案1 青岛版(五四制)
节能减排——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内容】
节能减排——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及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会用字母表示数,初步渗透符号化思想。
2.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感受用字母表示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会用字母表示数及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教学难点】
用字母表示数,由数过渡到字母,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
2016-2017年新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3教学案1(名校内部资料)
接近的整十数来试
学 商,然后再进行计算
。
过
程
设
计
达 1、( )里最大能填几?
30 ×( )<87
42 ×( )<88
标
61 ×( )<135
40 ×( )<90
2、先说说把下面各题的除数分别看作几十来试商,再计算并验算。
检
92 ÷ 23 =
345 ÷ 23 =
864 ÷ 32 =
656 ÷ 41 =
课题
教学案
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审核人
授课时间
三 维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过程 与 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第 1 课时 共 2 课时 序号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两位数除三位数,除数 是两位数用"四舍"法试商的方法。
助直观操作,启发理性思考,突破笔算除法的 难点。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以及能够把所学 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能力。
小红外出旅游一共照了360张
利用知识
照片,她想每60张组成一本影
迁移为下
集,一共需要几本影集怎样列
面的学习
式?说出自己的想法?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 打下伏笔
二、情境导入
白科学种田的意义
出示情境图:1、茁壮的田地需
与 要科学的管理,想一想不讲科 可能提出:
学施肥、浇水会出现什么后果 平均每公顷玉米施
学?
用竖式
6 2)3 7 2
算一算吗?并验算一下,养成 把62看作60试商,商
良好的习惯,看看算得对不对。 是6
□□□
6×62得372 □
答:
教 教师精讲与点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更好的完成本册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本册的具体内容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四年级现有学生130人。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面除了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差别很大,如计算速度、参与小组讨论的能力,解答应用题的思维能力等。
课堂中教师虽尽力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由于班中学生数多,个别学生的知识断层点,无法弥补,优等生的潜能也没能充分挖掘出来,无法面面俱到,这也是本学期需要解决的教学难点之一。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计算器,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与相交,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统计,综合应用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
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实际操作方面,结合生活中大数目的计算,使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学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必要的计算。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平行与相交一个单元,发展学生的初步空间概念。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1格代表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它是在学习简单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介绍了一格代表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综合应用”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荡秋千”和“纸与我们的生活”,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结合生活中大数目的计算,使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学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必要的计算。
3.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4.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创造性的使用和处理教材。
教学选取的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新颖有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教学中,要注重利用“信息窗”“情境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要创设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能充分体验,把主动权放给学生。
重视有效的小组研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验合作的快乐。
3、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口算和计算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
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4、应用题的教学要重视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意的过程,准确的把握数量关系,逐步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
5、要充分利用数学学具,重视学生操作,让学生积极的动手、动脑、动口。
6、作业布置力求少而精,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
作业批改要及时,并努力做好批改记录,以便进行有的放矢的反馈和矫正。
7、对后进生要多给与关心和帮助,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激发其上进心。
鼓励学生间的相互帮助,使后进生乐于接受。
8、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多读书,多查阅资料,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
多听课,多评课,汲取先进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9、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小组,提高互助合作效率,培养合作互助的能力,提高小组学习的有效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他人的指导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进一步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社会主义教育和唯物辩证观点的教育。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平行与相交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2、能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应用题。
教学难点:
1、观察物体
2、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关键:
1、通过“精讲巧练”,使学生提高计算题的正确率,灵活运用简便方法。
2、通过分析并改变条件和问题,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以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五、主要教具、学具:
本册教材是第二学段的开始,第一学段教学时用过的一些教具和学具有的仍可继续使用,如小棒、方木块、钉子板等。
第二学段的教学需要一些新教具和学具。
如:1.多位数计数器2.多级数位顺序表3.计算器4.算盘5.用硬纸条做的平行四边形6.量角器、三角板、直尺。
六、教学措施:
教学中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际操作法、演示法、练习法、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运用同桌互助、小组合作、男女竞
争等相关措施,建设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
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9、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实物教具、学具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法则、知识之间的联系规律和解答方法。
10、对于重点、难点内容和关键部分,要放在突出的位置,使学生切实周围,也可以采取适当分散、多举事例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