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合集下载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是什么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是什么

作者: 陈怀鹏
出版物刊名: 红旗文稿
页码: 25-25页
主题词: 政治体制改革;立国之本;坚决反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社会稳定;社会主义制度;根本保证;重大决策;社会进步;十五大
摘要: 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党的十五大作出的一个重大决策,它的进行,必须严格遵守十五大提出的原则。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进行。

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因此,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政治体制改革题中应有之义。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要搞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保证政治体制改革的正确性质和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

那种离开或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所谓改革,只会动摇社会主义制度,危及国家的长治久安,是要坚决反对的。

毛概目录及要点

毛概目录及要点

毛概目录及要点(2010年修订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及其历史进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P.1党中央领导真正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1935年遵义会议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论新阶段》全党来讲认识到这个问题、成为全党的共识——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P.3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4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的内涵→P.6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P.6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大理论成果→P.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科学发展观—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也是最新成果→P.6-7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P.7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P.8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P.9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P.9十七大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明确界定(时代背景、历史根据、现实依据)→P.11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评价→P.12●第二节毛泽东思想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P.131945党的七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P.14核心和精髓:实事求是→P.14、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成熟的主要标志→P.14、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等)→P.15、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P.16、政策和策略的理论→P.16、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P.17、党的建设理论→P.17毛泽东思想的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P.19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P.20如何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P.21●第三节邓小平理论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P.22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P.2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精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P.24包括内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P.24-26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P.26●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P.27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P.30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P.30三个代表各自之间的关系→P.31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P.31●第五节科学发展观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P.32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P.36第一要义-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统筹兼顾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P.37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第一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P.43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P.45●第二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P.481、一切从实际出发→P.482、理论联系实际→P.483、实事求是→P.50(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P.51)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P.51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P.52●第三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P.54二、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P.55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P.57四、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P.59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P.641、近代中国的国情→P.64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P.66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P.67●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P.69革命的对象→P.69革命的动力→P.71对于民族资产阶级的看法→P.7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P.72(领导权是新旧革命的根本标志)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和优点→P.7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P.74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P.74、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不同→P.74、联系→P.75党历史上左、右错误的原因→P.75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P.75政治纲领→P.76(国体政体)经济纲领→P.77文化纲领→P.78●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P.791、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P.79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依据及其内容→P.803、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P.81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P.811、统一战线→P.822、武装斗争→P.833、党的建设→P.844、三大法宝之间的关系→P.86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P.87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P.90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看法→P.91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P.92具体内容(一化三改)→P.9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可能性→P.95●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P.96农业改造的方法步骤→P.97个体工商业改造的方法步骤→P.98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P.99和平赎买政策的意义→P.100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P.102改造道路上出现偏差的认识→P.104●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P.105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意义、带来的变化→P.106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P.108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P.112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P.114、对其认识→P.116●第二节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P.117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P.1172、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P.118(本质、根本目标、本质属性)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P.121●第三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一、发展才是硬道理→P.122(内涵)二、发展是当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P.124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P.126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P.127(科教兴国、人才强国→P.129)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P.132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P.137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两层)→P.137为什么要将社会性质和它的发展程度统一起来→P.13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的不同→P.138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P.1383、科学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P.140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P.141(为什么是长期的→P.142)●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P.143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矛盾的深入理解→P.145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P.14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P.147(对其深入理解奋斗目标、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基本方针→P.147)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应该如何做→P.148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P.150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关系→P.151●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P.153三步走的内涵→P.155第三步的三个阶段目标→P.155三步走的意义→P.155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P.156对我们提出的更高要求→P.157【民生相关!!!】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P.161改革开放的目的→P.162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P.163毛泽东的观点→P.163、邓小平的观点→P.165●第二节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P.166如何评价是非得失,三个有利于→P.167三个有利于的具体做法→P.167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P.168【民生相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P.168具体做法→P.169●第三节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P.170为什么要开放→P.170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P.172对外开放格局→P.172入世的机遇挑战→P.173三、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P.173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第一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P.177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弊端→P.178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P.179南方谈话及其重要意义→P.18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内涵→P.18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P.182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特征、市场经济特征)→P.183●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P.184确立的基本依据→P.186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种经济形式→P.186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P.187如何做(4点)→P.187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P.189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P.190为什么要鼓励?→P.190如何鼓励→P.191●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P.191按劳分配的基础→P.192按劳分配的重要意义→P.193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P.193三种类型→P.194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意义→P.195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P.1951、深化分配制度改革→P.195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P.195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P.198【民生相关!!!】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P.200【民生相关!!!】●第四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要求好与快结合→P.201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P.203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P.206三个转变→P.208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P.209三农问题→P.210【民生相关!!!】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P.211,如何做→P.211五、统筹区域发展→P.212【民生相关!!!】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P.214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P.220二、人民民主专政(国体)→P.222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P.223人民民主专政有鲜明的中国特色→P.223如何坚持人民民主专政→P.224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P.223人大制度的优点→P.225人大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的区别→P.225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P.227我国政党制度与西方两党制的不同→P.230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P.231实行区域自治的原因→P.232六、基层群众自治制度→P.233成为民主制度范畴的烟瘾→P.233●第二节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P.235依法治国的含义→P.236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P.236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P.238(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第三节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P.240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P.241二、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P.242如何看待西方国家打着人权旗号干涉内政→P.245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一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P.248为什么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250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P.251四有之间的联系→P.252为什么要培育四有公民→P.252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P.253●第二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P.255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P.255建设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P.256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P.256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主题)→P.258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精髓)→P.260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P.261●第三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P.263二、发展教育和科学→P.264【教育部分与民生相关!!!】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P.266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一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P.271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依据→P.274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P.275科学含义→P.276把握科学内涵的几个方面→P.276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P.278理论意义(3点)→P.278实践意义(4点)→P.280●第二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1、指导思想→P.281基本原则→P.2812、目标任务→P.282二、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P.284【民生相关!!!】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P.284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P.286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P.286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P.287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P.288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P.289。

高职 教学大纲

高职 教学大纲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总学时:102学时课堂讲授:68学时学分:6授课对象:全校各专业开课学期:第四学期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等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是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指示精神,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在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的目标的基础上,培养大学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精神实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精神,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开设的公共必修基础理论课。

二、课程设置目的和任务本门课程为全国高校统一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本科必修课,且为考研重点课程,开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是为了落实国家教委关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的任务,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适应时代的需要,适应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唱响学校精神生活的主旋律,真正实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树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的自觉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积极投身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教学要求:本门课的教学,就是要完整、准确地向学生讲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立场、主要理论观点和科学方法。

注重学生对理论的系统性以及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三、课程学时分布、学分本课程课内总学时68 ,实践学时34,详细分布见下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一、人民民主专政(国体)
“ 对人民内 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 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 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1、涵义
一、人民民主专政
2、人民民主专政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的
相同点
一、人民民主专政
2、人民民主专政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原则
第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议行
合一”的组织原则。 ——全国人大既是最高立法机关,又是最高 权力机关。 ——“三权分立”制不符合我国国情的要求
全 国 人 民 代 表 大 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务 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主 席 最 法 高 院 人 民 最 检 高 察 人 院 民
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 它创立于1927年12月,原 称中华革命党,1930年8月 又改称 “ 中华民族解放运动委 员会 ” ,1941年3月筹建 并参加 “ 中国民主政坛同 盟 ” ,1947年2月正式定 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它的主要 成员是医药界、工程技术界和文 化教育界的知识分子。
中国致公党,简称致公。 它于1925年10月在美国 旧金山成立。它是太平天国革 命失败后,由流亡海外的中国 侨民所组织的秘密团体——洪 门致公党改组而成。它的成员 是归国华侨和侨眷。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为什么说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
无产阶级专政?为什么在当前还必须强调坚 持无产阶级专政? 2.我们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 制度? 3.为什么必须坚持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协商制度?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的多党制? 4.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 权?

思政课PPTppt课件

思政课PPTppt课件

第三,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 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 益。
第四,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 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 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7)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
第一,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第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第三,改革干部人事制度 第四,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 第五,完善民主监督制度 第六,推进司法制度改革
资本主义民主是建立 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 础上的 资本主义的民主事实 上是极少数剥削者的民 主 资本主义的民主只标 榜民主不承认专政
社会主义民主是建立 在公有制基础上的 社会主义民主是多数 人的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是真实 的民主
2.自由
“自由”是国家政权给予公民的政治权利。
通常是讲政治自由,主要指公民在法 律规定的范围内,其自己的意志活动有不 受限制的权利。 如言论自由,集会结社 自由之类均属之。
资本主义自由
1.西方标榜是自由世界,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 劳动人民只能说具体形式上的自由权利,实际上 真正通行的是财富的自由,谁占有金钱财富谁就 拥有权利和自由,愈是有钱就愈有自由。
2.无钱无权无势的广大贫苦百姓总是被拒之于 “自由”的大门之外。
社会主义自由
1.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主义自由解决 了资本主义自由无法解决的最广大劳动人民 群众实际行使自由权利的问题。劳动人民当 家作主,政权在人民手中,这是最大的政治 自由。
(8)有关领导人对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的看法
温总理强调,没有政 治体制改革的保障,经济 体制改革的成果将会得而 复失。
不仅要进行经济体制 改革,而且要进行政治体 制改革,特别是党和国家 领导制度的改革,政治体 制改革不成功,文革悲剧 或重现。

2012.9.毛概授课重点

2012.9.毛概授课重点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上)授课重点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历史进程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对毛泽东本人的评价)。

第三节邓小平理论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五节科学发展观1.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2.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第一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与发展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重新确立和发展。

第二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2.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1.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2.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第二节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

第三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1.发展才是硬道理。

贵州大学教学日历

贵州大学教学日历

贵州大学教学日历( 2010 — 20 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名称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专业:全校所有专业年级: 二年级讲课教师 : 实验指导教师 :教学工作类别及内容周讲课实验及其他实验 (或实习 )次课课课名称习题课与堂主要内容堂外( 课堂讨论 )题日时(教学大纲章节或题目 ) 时时目课程论文期数数数(或设计 )查问或测验第一周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3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历史进程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自至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月月义日日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第二节毛泽东思想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和发展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第二周第三节邓小平理论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3 2、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自至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月月内容讨论日日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第五节科学发展观1、科学发展观的形成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3、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第三周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自至3 第一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第二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月月上课周数 :18讲课54学时实验0学时讨论 (习题课 ) 0学时其他0学时作业布执行情置及批况改日日第四周自至月月日日第五周自至月月日日第六周自至月月日日第七周自至月月日日第八周自至月月日日第三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3领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3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第二节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第三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3际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3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第二节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第三节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第一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3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2、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3、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第九周3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讨论自至月月日日第十周自至 3 月月日日第十一周3 自至月月日日第十二周自至 3 月月日日第十三3 周1、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第四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 、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5、统筹区域发展6、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2、人民民主专政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第二节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第三节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1、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2、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一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讨论1、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第二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自至月月日日第十四周3自至月月日日第十五周3自至月月日日第十六周自至 3 月月日日第十七周3自至月月日日第十八3 周形态的本质体现2、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3、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4、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5、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第三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2、发展教育和科学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一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讨论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第二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2、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第一节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第二节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第三节“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第四节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第 1节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第二节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第二节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第三节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第一节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自至根本保证月月第二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日日第三节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第十九周自至月月日日第二十周自至月月日日。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十六大进一步明确指出: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 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 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 领导。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 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支持人大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 经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的意志,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 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并对他们进行监督;支持政府履行 法定职能,依法行政;支持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 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指导他们依照法律 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更好地成为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纽带。 2、对党的执政方式问题,十六大也做了明确的规定,即坚持 依法执政。这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中的 具体体现。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和法律,党应当在宪法和法律的 范围内活动。党领导人民建立了国家政权、群众团体和各种经济文 化组织,党应当保证政权组织充分发挥职能,应当充分尊重而不是 包办群众团体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因此,党的依法执政职能就 是支持和保证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履行职责。
政府经济角色的正位 政府具有经济管理职能。制定经济发展 战略和经济宏观调控政策,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职能的主要体现, 政府社会角色的正位 政府具有社会管理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条件下,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有待进一步加强,政府对失业、住 房、灾救、贫困人口等问题的解决,以及社会治安、医疗卫生、教 育科技、文化体育等事业的发展,都要制定正确的政策。 3、关于政体组织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 (1)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形式的改革发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作为我国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不容更变;但人民代 表大会作为政权组织体制,则是可以进行改革的。 (2)“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实行 国家结构形式作为国体的 外在表现形式,也是可以改革调整的。 “一国两制”的实行,使中 国的国家结构发生了新变化,形成一种创新的国家结构形式,即带 有复合制某些特征的单一制国家形式。 (3)政社分开建立乡政权 村民委员会和城镇居民委员会是 群众自治性组织。这是我国国家政治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它使基 层政权体制和边界的划分更加合理、清楚,更有利于向民主化的方 向发展。

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

三、积极稳妥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作出的重要决策。

1、政治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得以运行和发挥功能的体制安排,涉及政治制度运行的组织体系、功能结构、工作机制和程序安排。

政治体制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得以运行和发挥功能的体制安排,涉及政治制度运行的组织体系、功能结构、工作机制和程序安排。

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是指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对政治制度的某些领导制度、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的自我革新和完善。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克服政治体制本身存在着的弊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兴利除弊,建设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使人民更好地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其中,实行人民民主,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出发。

2、改革开放前我国政治体制及其弊端委任制成为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选拔任用干部的主要任免方式,并一直沿用到今天。

我国现行的党政领导干部委任制,主要包括国家各级权力机关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主要负责人的提名、任命,还包括政府各部门领导机关对本单位各级行政负责人的委任。

委任制是由任免机关在其任免权限的范围内,直接指定任用人选,委派其担任一定职务的任用方式。

委任的对象主要为两类:一是整个领导班子,如派出机构和非党组织的党组;二是单个领导职务。

委任的方式包括直接委任和间接委任两种。

直接委任指的是上级部门直接发文委托某一领导职务。

中国共产党党章第13条规定:“在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基层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上级党的组织认为有必要时,可以调动或者指派下级党组织的负责人。

”非党组织的党组成员以及中央和地方党组织派出机关的领导成员,均由有关党委直接任命。

还有党委内设机构和工作部门的领导成员,一般也是直接委任的。

11-12第二学期概论课教学日历

11-12第二学期概论课教学日历

2011/ 2012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任课班级:10级本专科生
任课教师:王永顺、
陈虹、苏雅拉、赵
静、郭庆、张睿蕾、
马立国、张秀清、
娜仁琪琪格、刘晓
霞、周虹
总学时:64 本学期学时数:64 周学时数:4学时
课内外学时比:7:1 制订日期:2012年 2 月26 日
学期学时分配表
系(教研室)主任(签章)陈虹分管院长(签章)
2012年2 月26 日年月日
填写教学日历说明
1.教师应于开学前两周填写完毕,交教学小组讨论,经系(教研室)主任审核,分管院长
批准报教务处备案。

教学日历一式四份[任课教师、系、院、教务处各一份];
2.教学日历批准后,教师必须遵照执行,不准随意变动。

如确需变动,应事先交教学小组
讨论,履行同上手续后方可变动;
3.教学方式一栏包括:讲课、实验课、习题课、课堂讨论、现场教学等;
4.教学内容栏以2学时或3学时为单位按讲课等顺序填写章节标题;
5.课外作业内容栏:填写参考书页数、课外作业内容数量、实验报告份数、讨论题数量等。

思想政治课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思想政治课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
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
肝胆相照 荣辱与共
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 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内,在国家的统一领 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 立相应的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 自治权,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 事务,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 家统一。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9页。

正确认识和处理 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人民内部矛盾 敌我矛盾
防止混淆、扩大化
正确认识当前大量存在的人民内部矛盾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按 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讨论决定国家和地方 大事,决定国家行政、审判、检察机关的 出生,并对其进行监督,同意行使国家权 力。 人民代表: 由人民群众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向人 民负责,并受人民监督。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民主专政是 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 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不是无产阶级专政。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人民民主专政已经 成为无产阶级专政了。

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 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第一,性质相同。都是以工人阶级(经过 共产党)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 家政权,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 第二,作用、职能相同。保卫和巩固成果, 镇压敌人,引导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第三,历史使命相同。发展社会生产力, 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 筑,逐步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和社会不公平。
二、人民民主专政
民主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人民民主专政 是我国的国体。 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通过自己的先 锋队共产党的领导来实现)领导的、以工 农联盟为基础的、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 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

《概论》理论教学大纲10-11(1)

《概论》理论教学大纲10-11(1)

页眉内容2010-2011学年第1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理论教学大纲开课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适用专业:学院09级专业学时:72(理论教学54,社会实践教学18)学分:4撰稿人:李芝行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性质:是我国大学生必修的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2.任务:主要教育青年学生认识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规律,增强学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了解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是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通过学习来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以及各项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坚定性,激励学生积极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去。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通识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教育学生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培养学生深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以及各项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坚定性,激励学生积极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去。

2、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了解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科学把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科学认识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专业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阐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科学体系、基本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帮助学生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概论第九章 社会主义政治

毛泽东思想概论第九章 社会主义政治

第五,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民族自治地方有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管理本地方财政的自主权。 第七,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权自主地发展本地区的民族教育、文 化、科技、体育、医疗卫生事业等等。
11
六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层民主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 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 织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权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 教育等领域的民主权利,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具 有全体公民广泛和直接参与的特点。它不仅是一种基层 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而且作为国家制度民主的具体化, 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
作主的根本保证。 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16
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有法可依,依法治国的前提 有法必依,依法治国的核心 执法必严,依法治国的关键 违法必究,依法治国的保障
17
第三节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21
18
“ 我们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政治
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
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
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
否得到持续发展。” —— 邓小平
19
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 第一.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第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
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六、基层群众自治建设
2
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毛概-第9章

毛概-第9章

2、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 中国特色的国家政权
〈1〉
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和专 政的对象具有中国特色。
〈2〉
人民民主专政实行共产党 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商制度。
〈3〉
人民民主专政在概念表述 上有突出的优点。
3、加强人民民主专政,防止和平演变 ﹙1﹚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 长期存在的现实要求加强人民民 主专政。﹙2﹚抵制西方敌对势力 的渗透、颠覆、分化阴谋要求加 强人民民主专政。
社建 会设 主中 义国 政特 治色
第 九 章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第二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三节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第一节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 民主政治 Nhomakorabe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党的十六大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 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 有机统一。
依法治国的含义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 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 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 会事物,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 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 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2、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
推进政治体制必须坚持的原则
1、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 阶级自由化。
2、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既要态度积极, 又要步子稳妥。 3、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 道路,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模式。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 民主、自由和人权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 国的有机统一;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基 层群众自治制度。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思政课PPT_ppt课件

思政课PPT_ppt课件

第三,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 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 益。 第四,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 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 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7)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
第一,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第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2.公民权利的实现,要依赖国家政权。
3.只有人民掌握政权,才会拥有真正属于自
己的民主、自由、人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4.实际上,没有国家主权、民族独立和国家
尊严,也就失去了民主,人权也无从谈起。
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的 优越性及其发展的长期性
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本质上优于和高于 资本主义,在实现民主、自由和人权方面不受资 本和金钱的束缚。 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充分实现也需要 一个历史过程 需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逐步创造条件, 同时需要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自由和 人权的具体实现形式,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6)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
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
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第二,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 各个领域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 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 济和文化事业。
(4)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
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 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 督权,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 序化,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
(5)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民主建设
(二)自由 • 定义:自由多指政治自由,主要是指公民在法律 范围内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一种权利。 • 特征:自由不是抽象的概念,有其实际的内容。 • 资产阶级自由的虚伪性表现在资产阶级法律的惯 常模式中:在一般词句中标榜自由,在附带条件 中废除自由;正面规定中标榜自由,限制规定中 否定自由;地位巩固时标榜自由,形势不利时取 消自由。
本节重点
• 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 和自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在要求。发展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 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 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 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分 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民 主、自由和人权的不同本质。
• 联 合 国 人 权 组 织 概 况
自 由 女 神 像 下 的 丑 陋
美国是世界人权卫士吗
议 员 们 的 “武 戏 ”
美国的种族歧视依然严重
美国校园枪击案接连不断
(四)民主、自由与人权的关系 • 三者之中,民主是核心。 • 公民权利的实现和发展,要通过并依赖国家政权。 只有人民掌握政权,巩固和发展政权,人民才会 拥有属于自己的民主、自由和权利。 • 西方国家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干涉别国 内政,甚至颠覆别国政权。要识别之,更要警惕 之。 • 没有国家独立和主权,没有国格,任何人的主权 都是没有保障的。
(三)人权
• 定义:泛指人身自由和其他民主权利,主要包括生存权、 经济权、政治权、文化权等。而公民在政治上应该享有的 自由和民主权利,一般也被称作“人权”。 • 产生及内容:人权最初是作为反对神权和封建特权而提出 的。人权作为权利的一般表现形式,是社会的产物。从马 克思主义的观点看,人权不能局限与个人的政治权利,而 应当扩大范围。人权的基础是生命的生存和发展。 • 特征:人权是具体的、相对的,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 经济发展、历史传统、文化结构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有 很大关系。
第三节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发展民主政治
目录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 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一)政治体制的内涵
• 政治体制一般指一个国家政府的组织结构和管理 体制及相关法律和制度,简称政体。在不同的历 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域,政治体制都不尽相 同。政体包括了一个国家纵向的权力安排方式, 这也叫做国家结构形式;它还包括了各个国家机 关之间的关系,这通常称作政权组织形式(在中 国大陆,政体往往等同于政权组织形式)。 •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不合法的政府或是无 法成功行使权力的政府也有其政体存在,无论其 统治品质优劣,一个失败的政府仍然是政府的一 种形式。
• 民主、自由、人权是人类普遍的追求。 • 民主、自由、人权是历史范畴。 • 科学的理解和正确 处理 民主、自由、人权问题,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基本认识
• 民主的形式是多样的, 没有统一的标准 •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 的生命。社会主义民 主是最高类型的民主 • 民主建设是一个具体 的历史过程,它的发 展程度同一定的经济 文化状况相关联
• 社会主义自由的特征: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不 可克服的矛盾——如何使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行使 自由权利的问题。 • 社会主义自由的保证:劳动人民当家作主,政权 在人民手中,这是最大的政治自由;公有制为主 体,从经济基础上铲除了金钱对自由的束缚;以 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开辟了人 类自觉创造历史的新时代,使人们在思想上获得 了空前自由。 • 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自由需要不断克服官僚主义、 家长制、以权谋私和利用职权对人民自由的践踏。
The end,thank you!
3.实质 任何一种类型的民主,其实质都在于维护现有 制度。 4.性质判断 民主有内容与形式两方面组成。形式是内容的 载体,内容是形式的依据和规定。
5.社会主义民主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 主义民主的根本区别 在于它使得广大人民 群众翻身做了主人, 获得了管理国家和社 会的权利。 社会主义民主的发 展是渐进性的,需要 不断完善、充实。
中国期刊《民主》
• 自由是具体的、真实 的 • 人权是相对的、具体 的 • 自由、民主与人权中, 民主是核心 • 社会主义的民主、自 由和人权本质上优于 资本主义
中国旧期刊《民主》
(一)民主 1.定义 民主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文,有“人民”和“权 力”合成,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意思。 2.多样性 作为国家制度,民主的本质、内容和形式等都 是随着一个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而来的。世界上 不存在唯一的、普遍适用和绝对的民主模式。
(三)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 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 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 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 权、表达权、监督权,实 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化、规范化、程序化,巩 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 位。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讲话
二、社会主义的Βιβλιοθήκη 主、自由和人权(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
• 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以增 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 会主义政治文明。 • 必须坚持从国情出发,既要态度积极,又要步子 稳妥。 • 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 路,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